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工学 > 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研究

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1-05-08 10:27:43 来源:学生联盟网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ann/sann201804/sann20180408-8-l.jpg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今年中央和河南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立足河南实际,遵循“对接国家战略、体现河南特色、指标科学适用”的原则,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思路”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发布实施的相关重大政策规划,并借鉴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我们研究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以及预期测算值。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其中体现乡村振兴的结果性核心指标10个,体现未来5年阶段性工作的过程性指标33个。
  一、设置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对接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全新背景下,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相较之前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更丰富,目标要求更高。一是具有全面性,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具有战略性,要求到2020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之日,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振兴的愿景。三是具有系统性,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省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时,必须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实质和总体要求。
  (二)体现河南特色。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发展,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着明显的约束。一是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乡村振兴外部带动能力不强。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刚突破50%,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1%,还有2000万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游弋,按照75%的城镇化峰值水平估算,河南省至少还要再转移2500万乡村人口,才能对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实质性影响。半城镇化问题突出的背后是河南省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承载能力不足。实现乡村振兴,亟待提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二是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内部发展动力活力不足。河南省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低。农业仍是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户均土地不足6亩,约为全国水平的70%;耕地亩均增加值365元,只有江苏省(3500元)的1/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只有1844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农村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低,绿色生态资源、传统文化等大量农村资源还处于低层次开发或沉睡状态。此外,乡村地区空间开发不均衡,不同类型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因此,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国家规划,必须在深入把握河南省情和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出符合河南省实际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并在衡量指标上明确体现。
  (三)指标科学适用。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将之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分析。因此,在指标选取上,首先要体现引领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导向,发挥评价指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其次要体现指导性。突出结果和过程的有机结合,既要有度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结果性指标,又要有反映阶段性重点工作的过程性指标。第三要体现操作性。原则上选择社会公认的、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注重数据易得,简便实用,可操作可考核的技术适用性。第四要体现科学性。在既有统计指标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按照乡村发展新趋势新特征,对指标设置提出新要求,使得统计指标制度跟上形势的变化。
  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设置和依据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思路”研究,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和脉络是:着眼于河南省省情及阶段性特征,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农业农村内部,多维度把握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约束,既要围绕中央“三步走”的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又要注重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注重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坚持把富裕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坚持把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围绕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结构、人口布局、产业格局和市场体系,着力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多层多级转移,着力打造“双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着力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力争到2022年,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能力明显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外部条件更加成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效破解,乡村发展的基础能力快速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工业化城镇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依据以上思路和步骤,我们提出了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生活质量、城乡融合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其中体现乡村振兴结果性的核心指标10个,体现未来5年阶段性工作的过程性指标33个。
  (一)产业发展指标
  《意见》提出,实现产业兴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围绕这一要求,我们分别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农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发展效益5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占农业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是反映乡村振兴结果的核心指标,其他指标是阶段性过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