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主要业绩及贡献》300字]业绩贡献与不足

[《主要业绩及贡献》300字]业绩贡献与不足

时间:2019-10-12 09:32:5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主要业绩及贡献》300字

附件 2:

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名教师推荐表

申报单位: 工作单位 政治面貌 现任专业技术 职务及受聘时间 姓 名 申报类别: 性别 教龄 现任行政职务及 任职时间 出生年月 任教学科 主要业绩及 贡献

1. 2. 3. . .

学历学位

主要学习和培训 经历

主要工作经历

(300 字左右) 单位获奖(申请名校长填写) :

市级以上荣誉称 号

个人获奖:

学校(单位) 推荐意见 年 题目 发表时间 发表的刊物及刊号 本人承 担部分

盖 月

章 日

著作或论文(论 文名称、发表的 时间、刊物名)

单位主管部 门推荐意 见 盖 年 学科组意见: 科研项目: 专家评审 (由市教育 负责组织评 审) 教学成果: 评委人数 同意 不同意 评委人数 评委会意见: 同意 不同意 章 月 日

主持、参与过的 科研项目及教学 成果奖

作文二:《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2800字

浅读曹禺对中国现代剧的贡献

“最有理由活着的死了,最不愿意活的偏偏活着”。

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在《雷雨》出现之前,因为话剧艺术是各种文学样式中最难做的一种,因而它比“五四”以来的其他文学样式发展的缓慢,真正的现实主义剧作很少。《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杰出的多幕剧,是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悲剧,它是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从此以后,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才真正植根于中国土壤,并为中国观众所接受。

传统的研究总是从阶级论、阶级分析的角度解读曹禺戏剧的思想内涵,并且完全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评价他的剧作,这就导致了对曹禺戏剧的误读,自从曹禺戏剧诞生以来,人们就把他的《雷雨》《日出》看作家庭问题剧、社会问题剧,它们暴露封建家庭的罪恶,暴露资产阶级的罪恶,暴露社会的黑暗,„„而把曹禺对人类命运问题的探索统统看作是其作品的局限,是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加以批评。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曹禺戏剧的主题内涵?

一方面,应当充分肯定曹禺戏剧的社会性、现实性、批判性因素。不管作者意识到或没意识到,他的作品的倾向性是鲜明的,现实批判性是强烈的。《雷雨》对资产阶级人物周朴园的罪恶的暴露、对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的暴露,《日出》对资产阶级糜烂生活的暴露、对上流社会的批判、对下层社会的不幸的展示,《原野》、《北京人》„„都是真实的,是现实存在。

但是,在《〈雷雨〉序》中,作者作过明确的说明:在开始创作《雷雨》时,“并没有显明的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使)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情绪),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象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

这段阐释可以看出,社会批判并不是《雷雨》最初的或唯一的创作主旨,而是作品出现之后,人们按照特定的时代戏剧规范对它进行阐释的结果。(倒是“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句话对我们理解《雷雨》的主题内涵至关重要,但在这里先不作解释。)

这就是说,读曹禺的剧作,我们不能只接受其表层所显示出的现实批判性,由作者的阐释,我们应当认识到曹禺剧作的超前性,认识其超出了时代接受水平的非写实性、非戏剧性因素和作者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个人创造。即:透过他的戏剧的现实悲剧性,我们还应当认识其对人的生存困境、生命形态的深入探索确切地说,《雷雨》的主题内涵应该有两层:

一是,从家庭内部关系暴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反映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压迫和摧残——反封建意义。

二是,对人类的命运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展示人的生存困境、探索人生之谜。曹禺剧作一开始就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人类的命运,并试图解开人生之谜。他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命运三部曲”。在这三部作品中,他反复展示着这样一对矛盾:命运对人的无情捉弄和人对命运的无尽抗争,也就是命运的难以把握和人类渴求把握命运之间的矛盾。

那么,人类到底怎样来拯救自己,以避免自身的悲剧?这是曹禺要通过戏剧创作启示人们的一个最根本性问题。

(三)《雷雨》的戏剧艺术

1、戏剧冲突紧张剧烈,且高度集中

正剧一开场,周公馆已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被揭开,违逆伦理的荒唐行为被点破,30年的假面具被摘掉,一幕雷雨式的大悲剧终于发生了。《雷雨》的整个剧情都处在一种紧张剧烈的氛围中,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的情绪随剧情的起伏而波动,共同体验人物的情感。尘埃落定,人们不禁会发现,剧中的一切矛盾冲突,一切悲剧,无一不和周朴园联系着,他是这场大悲剧的制造者。所有的矛盾都集中于这一个焦点,使整个剧情紧凑而集中。

2、戏剧结构独具匠心

《雷雨》的结构是纵向的,是一种“回溯式”戏剧结构,这种结构是古希腊悲剧家常用的结构模式,易卜生将其发展到极致。

《雷雨》的整个剧情发生的时间,是从上午到午夜两点悲剧发生,仅有一天的时间;舞台背景只有两个:周家的客厅和鲁家。但作者所

要表现的内容却是周鲁两家三十年的矛盾冲突,或者说是前后三十年的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追述的手法,将八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相互关系,井然有序地安排到舞台所限定的时空之内,矛盾冲突错综复杂,但高度集中。

3、《雷雨》的戏剧语言是话剧艺术的典范

在《雷雨》问世之前,话剧创作多数用书面语言,有的生硬死板,有的文白掺杂,还有的带有严重的欧化倾向,使这种本来就让中国观众感到陌生的外来艺术更不容易接受。《雷雨》完全克服了这些弊端,使作品的语言具有民族化、口语化特点。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人物语言动作化;有丰富的潜台词。

曹禺第一次成功地把西方悲剧观念及艺术手段有选择地引进本土,并加以民族化的改造,使之中国化,从而使中国戏剧走上了与世界戏剧同步的现代化道路;曹禺成功地创造了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结合浪漫主义及多种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为一体的戏剧表现手法,实现了戏剧文学创作的整体性突破;曹禺第一次成功地尝试了话剧多维结构模式的探索,使中国话剧在结构艺术上呈多姿多彩的健康发展格局。曹禺的剧作,代表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他的中国戏剧文学创作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发展了中国的悲剧艺术。中国古典悲剧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但是,古典悲剧把惩恶扬善作为自己的目的,把道德说教作为基本的手段,为了宣扬既定的伦理而往往不惜牺牲真实,因此,在传统的悲剧之中,善恶之争常常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理想的胜利而告终,从而导致大团圆或大报仇的结局,这样,作品常常缺乏对于真实的独特探索,也缺少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另一方面,在中国古典悲剧中,悲剧的原因大多是外在的(如坏人的作恶等等),对于人物的灵魂深处的悲剧性缺乏深入探讨,曹禺的剧作以一种直面生活真实的精神去表现生活的悲剧,不仅通过不可避免的毁灭去展示震撼人心的真实,而且力图揭示出悲剧的必然性,使悲剧的社会根源和悲剧人物内在的精神根源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同时,曹禺的悲剧大多以普通人作为自己的主人公,这些人物的性格气质情感都带着鲜明的民族色彩,他们的悲剧所体现的不是西方悲剧那种悲壮的崇高美,而是一种深沉忧愤而又缠绵的美,这种悲剧美,在精神上又与中国古典戏剧有着相通之处。

曹禺的剧作打破了现代话剧创作的徘徊局面。话剧是一门舶来的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它在中国的历史比较短暂,所积累的艺

术经验也比较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现代话剧一直处于徘徊阶段。曹禺在吸收了此前这个现代话剧积累的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了人们对于戏剧文学创作的期待,以一系列的剧作突破了话剧的徘徊局面,不仅为中国现代话剧带来了真实深刻的人物形象、尖锐剧烈的戏剧冲突、严谨自然的戏剧结构以及优美生动的戏剧语言,以独特的艺术成就满足了话剧对于人物、冲突、结构和语言的要求,并在吸收西方戏剧影响的同时,体现了民族的特点,从而为中国现代话剧赢得了大量的观众,使话剧在中国真正地扎下根来。

作文三:《员工工作表现及贡献评估表》1700字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员工工作表现/贡献评估表

(管理人员用)

被评价者个人资料:

姓名: 评估日期:

性别: 任职时间:

年龄:

部门: 职位:

评价标准和操作说明:

请在适当的栏内填写等级对应的字母。

A.(10分) 出色,绩效特别优秀,并始终超越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 B. (8分) 优良,工作绩效经常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

C. (6分) 可接受,工作绩效经常维持或偶尔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 D. (4分) 需改进,工作绩效基本维持或偶尔未达到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 E. (2分) 不良,工作绩效显著低于常规本职位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 N.  此项目不适用于此人

工作相关标准

评价因素描述

1. 表现出维护组织利益与形象的具体行为

工作责任感

2. 乐意接纳额外的任务和必要的加班 3. 肯为工作结果承担责任

4. 保持良好的出勤记录,没有不合理缺席

客户(包括组织内部的服务对象)服务

意识

1. 倾听客户问题,努力发现、理解客户需求 2. 合乎组织规则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清晰、

完整的答案 3. 提供额外的帮助

4. 以愉悦和友善的态度提供服务 1. 服从上级指示

工作品质

2. 遵守规章制度和业务规程 3. 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最大的便利 4. 在无监督情况下保持工作质量的稳定 1. 准时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效率

2. 根据需要主动调整和加快进度

3. 能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改进方法以提高效率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评分等级 自我评价 主管评价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1. 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很好地理解工作任务

需求 2. 具备良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时发现

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3. 能根据当前工作的特点,对现有的方法和技

术做出灵活的运用,并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方法 4. 具备必要的业务工作知识、技能和方法,能

独立完成本岗位的工作

工作技能

工作相关标准

评价因素描述

1. 愿意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 2. 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

评分等级 自我评价 主管评价

团队合作 3. 与同事和协作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4. 参与和支持团队工作,推进团队目标的达成  5. 能为团队利益做出个人的牺牲

1. 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有信心,愿意尝试有挑

战性的工作任务

个人发展

2. 经常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愿意承担

更大的责任 3. 有清晰的个人的发展计划和培训需求 4. 以积极态度接受与工作有关的培训 5. 安排利用个人时间以提高专业技能 1. 决策过程中积极与下属和相关人员协商,鼓

励他人参与

决策与授权

2. 责权范围内,独立作出决策,不把问题上交,

并对决策的结果负责 3. 将决策权和工作职责适当下放,鼓励下属独

立做出决定,并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 1. 按目标和指示,将部门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和

时间安排,制定实施方案

2. 与下属沟通以达成对下属目标和任务的共识

计划与组织 3. 分析组织和客户需要,自主提出可行的项目

和计划

4.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对计划做出适应

性的调整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1. 下达任务清晰陈述,详细解释目标、要求和

标准

2. 工作中设立适当的检查点,追踪工作进度和

质量 指挥与监控

3. 严格要求工作按照规则和要求进行 4. 工作指导时,不但指出问题,而且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1. 积极促使下属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并及时向

下属传递有关信息 2. 公平对待每一位下属

人员与团队

管理

3. 积极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工作现状和需

要,反馈下属的工作结果 4. 接纳他人的建议,并鼓励他人提出建议 5. 努力发现员工对团队的工作贡献和进步,及

时给予激励 6. 注意培养和提高下属的工作能力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工作相关标准 工作责任感 客户服务意识 工作品质 工作效率 工作技能 团队合作 个人发展 决策与授权 计划与组织 指挥与监控 人员与团队管理 工作绩效整体评估

该分项平均得分

等级

主要工作改善建议(个人填写)

工作期望(主管填写)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上级主管审核意见

签名: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作文四:《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及其主要贡献》1500字

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张丘建--

《张丘建算经》三卷,据钱宝琮考,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张丘建,北魏时清河(今山东临清一带)人,生平不详。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等差数列各元素互求以及“百鸡术”等是其主要成就。“百鸡术”是世界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13世纪意大利斐波那契《算经》、15世纪阿拉伯阿尔·卡西

朱世杰:《四元玉鉴》

朱世杰(1300前后),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

9)和《四元玉鉴》(1303)。《算学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作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法”(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

中国古典数学家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这一发展的序幕是“贾宪三角”(二项展开系数表)的发现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高次开方法(“增乘开方法”)的创立。贾宪,北宋人,约于1050年左右完成〈〈黄帝九章算经细草〉〉,原书佚失,但其主要内容被杨辉(约13世纪中)著作所抄录,因能传世。杨辉〈〈详解九章算法〉〉(1261)载有“开方作法本源”图,注明“贾宪用此术”。这就是著名的“贾宪三角”,或称“杨辉三角”。〈〈详解九章算法〉〉同时录有贾宪进行高次幂开方的“增乘开方法”。

贾宪三角在西方文献中称“帕斯卡三角”,1654年为法国数学家 B·帕斯卡重新发现。

秦九韶:〈〈数书九章〉〉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吉,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秦九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他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共18卷,81题,分九大类(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易)。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测圆海镜》——开元术

随着高次方程数值求解技术的发展,列方程的方法也相应产生,这就是所谓“开元术”。在传世的宋元数学著作中,首先系统阐述开元术的是李冶的《测圆海镜》。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

士,仅一年,便辞官回家。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就是说明用开元术列方程的方法。“开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符号代数的尝试。李冶还有另一部数学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讲解开元术的。

刘徽: 《海岛算经》 《九章算术注》 《九章重差图》

263年左右,六会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变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的面积则可无限逼近圆面积,即所谓“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

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采用了以直代曲、无限趋近、“内外夹逼”的思想,创立了“割圆术”

《重差》原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即后来的《海岛算经》,内容是测量目标物的高和远的计算方法。重差法是测量数学中的重要方法。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他当时就把圆周 率 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

作文五:《运输化理论及其主要贡献》2400字

【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运输化理论, 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过程中, 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 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人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输理论 发展阶段

一、运输化理论

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指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具体来说,国民经济的运输化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机械动力的运输工具取代早期运输工具,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克服自然地理条件对人与货物空间移动的限制。社会运输能力迅速扩大,位移的速度明显提高,而单位运输成本则显著下降。

2.货运对象从过去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为主,转向以大工业所需要的矿物能源、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产成品为主。在近代及现代运输业的推动下,资本和劳动力迅速集中,原料产地、加工区和销售市场日益分离,商业关系急剧扩大,传统的经济地理概念也在不断改变。

3.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总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和货物更多次地被运输工具推入空间的运动。由于各种特殊运载工具的使用,以前很难运送的物品。

4.运输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数量大为增加,交通运输规模成为社会经济最基本的比例之一。运输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营所占用的劳动力、能源、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变得相当可观,运输业投资超过了绝大多数其他经济部门。

5.交通运输构成了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和基础结构,运输业及其相关的能源、钢铁、建筑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也成为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群之一。

二、运输化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受一定客观规律的支配。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从原始游牧经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各国经济一直处于“前运输化”状态。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后运输化”的趋势。

(一)前运输化阶段。

在前运输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有运输工具落后,主要凭借人、畜、风和水流等为动力,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大;运输速度慢, 成本高;绝大多数居民的交通需求很少,传统经济中商品交换对货运的需求也相对有限,因而整个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与物位移总量都不大;社会的运输设施总量增加缓慢,经济从总体上看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比较小。

(二)运输化阶段。

发达国家工业化从纺织工业到冶金原材料工业、到机电化学工业、到高度加工工业的进程中,运输化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到完善的演变。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主要商品的长距离调运能力已经充分具备, 同时以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输工具开始得到普遍使用;运输化的初步阶段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初步阶段,在这一时期,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逐渐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变为同步或略低的增长,社会经济对运输的需要则更多地表现在质的方面,即运输需求出现多样化,要求更迅速、更方便、更完善的运输网,以满足多方面的运输需求。

(三)后运输化阶段。

发达国家经济在本世纪70-80年代开始进人后工业化阶段以后, 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基础结构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因此,知识和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信息产业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运输业。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运输化也就必然会发生被称为“后运输化”的变化。在这一时期,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幅度已明显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已停止增长,货运总量7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出现连续下降的情况。当然,信息化的经济对运输业并没有放松要求,但却表现为在运输质量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运输已经融为其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各种小批量灵活多变生产方式以及其“零库存”和世界范围生产体系的需要各类特种运输集装化运输和门对门一票到底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水平;航空货运在总运量下降时却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客运方面,由于小汽车无限制使用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也必须作出必要的调整,发达国家客运能力的增加从过去一向主要依赖私人汽车,开始转向更多地依赖民航、高速铁路等快速公共交通工具。总之,运输业在发达国家最近的一轮经济增长中,也进人了本身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至于运输化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生和发展,则有另外一些共同特点:运输化一般是在外来军事和经济的侵略下被强迫开始的,因为殖民地运输化是帝国主义宗主国经济运输化的附属物, 是适应其剥削当地劳动力、掠夺自然资源和倾销商品的需要的;由于真正的国家工业化一般开始很晚。因此初步运输化阶段时间拖得特别长,运输的空间布局不平衡,一部分现代运输方式与相当部分的传统运输方式在长时间内处于并存状态,这些特点是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历史决定的。

由于发达国家运输化的示范效应和它们一向把运输工具作为向不发达国家出口的重要商品,所以不同运输工具的使用, 在不少情况下已不能作为判别发展中国家运输化各个阶段,特别是从初步运输化向完善化转变的主要标志。又由于汽车经济运输距离的增加,一些面积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多地依靠公路运输解决自己的陆地运输问题,而不一定非要建立全国的铁路网。另外,由于各种高技术和信息革命的提前冲击,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现代通讯等设施的需要也会提前。

参考资料:

[1]荣朝和.论运翰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韩彪.交通运输发展理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4.

[3]熊永均.铁路与经济增长.[M]北京:铁道部信息所情报室论文,1995.

作文六:《狄拉克及其主要科学贡献》3100字

作者:桑芝芳

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 2011年11期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科学家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关心科技发展,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近代物理部分STS栏目介绍了“从量子力学的诞生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中一开始提及到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德布罗意、薛定谔、玻恩、狄拉克等物理学家的名字,但在下文介绍中并未提及狄拉克的科学贡献.本文将简要介绍狄拉克的生平及其主要科学贡献,以供参考。

一、生平简介

英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见图1)于1902年8月8日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市(Bristol),狄拉克的父亲原籍瑞士,后移居美国,是一位法语教师,他家教很严,甚至限制他的孩子只能用法语和他交谈,禁止绝大多数的社交。这对狄拉克的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特别内向、腼腆,喜欢独处,甚至拒绝接受诺贝尔奖,但当卢瑟福警告,若他拒绝将会产生更大的公众效应时,狄拉克这才改变了主意。狄拉克喜欢旅行和到山区远足,他曾三次游历世界。首次是在1929年,与海森堡结伴从“黄石”到日本。当时他两人都赫赫有名,在他们刚到日本时有记者采访他们,海森堡知道自己的同伴非常内向,就告诉记者狄拉克不在,尽管此时狄拉克就在他身旁。狄拉克与他父亲的关系不很融洽,当他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时也只邀请他的母亲到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狄拉克1921年毕业于布里斯托尔大学获电气工程学位,并且获得了到剑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却因经济条件无法入学。他只好在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学系攻读应用数学第二学位,但这为他日后的理论物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1923年狄拉克以电气工程和应用数学双重学士的身份到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研究生,导师为著名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R.H.福勒教授。福勒是卢瑟福的女婿,他同哥本哈根学派联系密切,经常到欧洲理论物理中心访问,为狄拉克的科学研究带回最新的学术信息。狄拉克一直留在剑桥大学直到1969年退休。1971年任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热心参加国际学术活动。1984年10月20日在佛罗里达州逝世。

二、主要科学贡献

狄拉克的主要科学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则量子化方法

1925年7月底,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完成了他矩阵力学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也被认为是关于量子力学的第一篇论文),并在剑桥大学的俄籍物理学家卡皮察组织的“卡皮察俱乐部”的定期科学讨论会上作了简要介绍。他回到德国后,把这篇论文寄给了福勒。9月,狄拉克收到导师福勒寄给他的信,并附上海森堡的这篇论文,建议狄拉克详细研读。狄拉克思考了用矩阵元表述的新力学量的不可对易性,感觉到此不对易性与哈密顿力学中的泊松括号十分类似。于是狄拉克把海森堡理论纳入哈密顿公式体系,把量子力学的对易关系类比于经典力学中的泊松括号,得出了一种处理量子论中力学量的偏微分方法,这种方法即为正则量子化方法。1925年11月,他完成了他的成名作《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并由福勒向皇家学会提交了该论文。却不知当时玻恩和约尔丹已在五周前提交了有重要结论的论文,即玻恩、约尔丹和狄拉克独立地发现了正则量子化方法,这项工作澄清了量子变量与经典变量之间的关系,使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成为一个完善的理论。狄拉克的这篇论文引起了海森堡、玻恩等物理学家的注意,他们认为狄拉克的表述形式简洁而优美,当时他们中没有人听说过狄拉克,但都猜测他是一名优秀的数学家。

2.费米-狄拉克统计

1926年,薛定谔(E.Schrodinger)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波动力学的论文,在薛定谔多体波函数的启示下,狄拉克对全同粒子系统进行了一般分析。他证明了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规律的粒子必须由对称波函数描述;另一类由反对称波函数描述的粒子系统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它们遵循费米-狄拉克统计。虽然这种统计方法已由费米在几个月前就推导出来了,但狄拉克却更深刻地给出了统计类型与波函数对称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证明了在波函数为反对称的情况下费米统计是量子力学的必然结果,所以后人称这种统计为费米-狄拉克统计。

3.物质辐射的量子理论

1927年2月,狄拉克关于光的辐射与吸收的论文被英国皇家学会收录,这标志着量子电动力学的诞生。同年4月完成了光的散射理论的论文。这两篇论文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完全协调的观点出发,把电磁场波函数看作q数,然后再纳入正则量子化方案,这样就把电磁场波函数也量子化了,通过这样的二次量子化,狄拉克建立了一种完备的辐射理论,这两篇论文都是在哥本哈根完成的,被称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和量子场论的萌芽。在那里,狄拉克首次有机会与其他理论物理学家见面交流,尤其是玻尔和海森堡。

4.狄拉克方程

1926年克莱因(O.Klein)和戈登(W.Gordon)提出一种相对论性波动方程,受到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的好评。但狄拉克并不满意,因为它会导致负几率,不合乎他对量子力学的普遍物理诠释。为了得到合乎逻辑的完善理论,1928年1月,狄拉克建立了一种对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都是线性的微分方程,这个相对论性的电子波动方程又称为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主要是把量子化过程应用于波函数本身,是对薛定谔波动方程的改进,并考虑了相对论效应和粒子的自旋,把这个方程应用于求解氢原子问题,所得到的结果与观测实验完全符合。以这一方程为核心的狄拉克电子理论为20世纪20年代量子物理学中原先各自独立的主要实验事实,包括康普顿散射、塞曼效应、电子自旋、磁矩、索末菲精细结构公式等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具有相对论不变性的理论框架。

5.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根据狄拉克方程,得出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矩阵有4行4列,分别代表电子的2个状态(正能态和负能态),而实际的观测结果只有正能态,对于出现的负能困难,狄拉克最初认为真空并非一无所有,它是所有负能态都已填满而正能态全部未被占据的最低能态,如果有某个负能粒子跳出来,跃迁到正能态上去,原来被填满的负能“海洋”中就会留下一个“空穴”,这空穴就相当于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从对称性考虑,在1931年他提出这种空穴是一种新的、未知的、质量与电子相同的反电子,狄拉克以他非凡的科学预见,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他的预言震动了当时整个物理学界。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特制的威尔逊云室中研究宇宙射线时,观测到了正电子。科学事实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见。正电子的发现,打开了通向反粒子世界的大门,同时,也为物质世界的“大厦”增添了一块基石,是物理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6.其他贡献

另外,1931年狄拉克在提出反物质概念的同时,还根据电和磁的对称性提出磁单极子假设;1937年他在《宇宙学常数》一文中提出了“大数假设”,引起了不少物理学家的兴趣;1963年提出了一种弦模型,这一工作已经在基本粒子研究中引起了反响,夸克弦模型正是狄拉克弦模型基本思想的直接发展。

狄拉克在量子理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为他在科学界赢得了崇高的赞誉。他和薛定谔一起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于1932年任剑桥大学卢卡逊(Lucasian)数学教授(牛顿曾任此职,现任为霍金),还于1939年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最高奖章和詹姆森-斯科特奖金,于1952年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

作者介绍:桑芝芳,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作文七:《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3500字

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2008年10月09日 19:23人民网-文化频道【大 中 小】 【打印】

让-马利·勒克雷奇奥

人民网文化频道北京10月9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10月9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小说家让-马利·勒克雷奇奥。

诺贝尔奖官网对让-马利·勒克雷奇奥的评语为:“author of new departures, poetic adventure and sensual ecstasy, explorer of a humanity beyond and below the reigning civilization.”

新闻背景:近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透露了近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单及其主要贡献(即获奖理由):

2007年

获奖理由: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2006年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

获奖理由: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2005年

英国剧作家哈罗·品特(Harold Pinter)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强行打开了了压迫的封闭房间。品特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预测的对话,人物相互之间都可能被对方击败, 虚伪土崩瓦解。

2004年

奥地利女作家兼诗人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

获奖理由: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了音乐动感,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及其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代表作有:《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和《钢琴教师》。

2003年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J.M. Coetzee)

获奖理由: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代表作有:《声名狼藉》、《恭候野蛮人》和《国家 中心》等。

2002年

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Imre Kertész)

获奖理由: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而其自传体文学风格也具有独特性。代表作有:《无形的命运》。

2001年

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V.S. Naipaul)

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代表作有:1961年的成名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和1971年获得布克奖的《在自由的国度》。

2000年

法国华人作家高行健(Gao Xingjian)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代表作有:被堪称为“无与伦比的罕见的文学杰作”的《灵山》和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的《绝对信号》。《一个人的圣经》。

1999年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

获奖理由:作品带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1959年发表的小说《铁皮鼓》被誉为德国社会的完美写照,也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的最佳小说。

1998年

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弋(JoséSaramago)

获奖理由:作品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使人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最能代表萨拉马戈创作风格的是1989年的《里斯本围困史》和1995年的《盲目》。

1997年

意大利作家达里奥-福(Dario Fo)

获奖理由:仿效中世纪的小丑讽刺当局,维护被压迫阶级的尊严。代表作有:《决不付帐》。 1996年

波兰作家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

获奖理由:寓严肃于幽默当中,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代表作有:《桥上的人们》和《写履历表》。

1995年

爱尔兰作家山姆斯-希尼(Seamus Heaney)

获奖理由:诗作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代表作有:《自然主义者之死》、《引向黑暗之门》、《外出度冬》和《北方》等。

1994年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

获奖理由:在更成熟地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的同时,充分运用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象,把现实与虚构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代表作有:《小说的经验》、《日常生活的冒险》、《洪水淹没我的灵魂》、《广岛日记》和《作为同时代的人》。

1993年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获奖理由:在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中对美国黑人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代表作有:《最蓝的眼睛》和《乐园》。

1992年

圣卢西亚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

获奖理由:以其植根于多种文化的历史想象力作出了光辉的诗作。代表作有:《海难余生》、《幸运的旅客》、长诗《另一生》与《荷马》。

1991年

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 (Nadine Gordimer)

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作品如史诗般宏伟壮丽,对人类大有裨益。代表作有:《贵宾》、《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

1990年

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

获奖理由: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诗散文《太阳石》、《回》和《向里生长的树》等。

1989年

西班牙作家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Cela)

获奖理由: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力度。代表作有:《为亡灵弹奏》和《杜瓦尔德一家》等。

1988年

埃及作家纳吉布-马赫福兹(Naguib Mahfouz)

获奖理由: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代表作有:著名家族小说“三街”(《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和《道路》、《平民史诗》等。

1987年

美国作家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

获奖理由: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代表作有:《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等。

1986年

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

获奖理由: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代表作有:剧本《森林的舞蹈》、讽刺小说《路》和长篇小说《解释者》等。

1985年

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

获奖理由:以诗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置身其中的处境。代表作有:小说《佛兰德公路》、《草》、《历史》和《农事诗》等。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07年10月11日 2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