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法律咨询 > 【《教与养征文》1100字】 医养结合征文

【《教与养征文》1100字】 医养结合征文

时间:2019-12-25 09:15:0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教与养征文》1100字

“教”和“养”

夏莹玉

昌黎先生曾在《师说》中提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并非一出生便知晓万事万物,然而因为有了“教”,人成为了有智慧的生命。“教”即传授,教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在某些未知领域里碰触到一些未知有事物。因为“教”的力量,使人们学会不断探索,在被传授的过程中不断沉淀自己,修身“养”性。

在人生中行走,有的人迷失了自己,也有人找回了自己,而在这迷失与找回的前因后果之间,有一种无形的作用,便是“教”。《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足以可见“教”的重要性。

不要以为“教”是何等深奥难测,在我看来“教”即指传授。当今莘莘学子,有多少人只会坐以待毙。“教”并非学习的全部,教师们“教”给我们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只有我们自己经过不断地探索与沉淀,才能成为有“涵养”的人,“喂食式”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变得机械化,毫无涵养可言。所谓大道至简,只要我们学会做一个有“涵养”的人,便能把握这因“教”而动的生活。而这“养”,因为有“教”,而变得灵动。

近来,在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呼吁重视传统经典教育,他表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和“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事,而传统经典使人变得有涵养。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教”和“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认为人

们可以学习古人。苏子曾在《稼说送张琥》中谈到“养”的真谛,富人的土地又好又多,是因为实行了休耕轮作,并拥有肥沃的土地,采取正确的耕作方式。种庄稼有如“教”人,切不可连续传授,“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针对的传授,学会“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下,人们逐渐曲解了“德、智、体、美”的实质,学生们为追名逐利而忽略了传统经典的诵读,如今的学生是解题的机器,心中毫无涵养。“教”这个传授的过程中,不是人人可以领悟,只有具备了“养”,才能有“教”。《大学》有句话:“教而能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由此可见,这“教”之前,必须心无杂念,绝无追名逐利的低俗想法,方能成为有养之人。

再从学生转入整个社会,社会竞争激烈,无疑是因为攀比跟风愈演愈烈。为人熟知的一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则告诉我们“养”的位置,倘若在开始的时候便心比天高,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迷失,蹉砣了生命的光阴却庸碌无所得。“积深历久则入”从自身开始,修身养性,才会更从容地成为社会时代真正的成功者,因“养”而得“教”。

在我看来,归根结底,“教”即是“养”,“养”即是“教”,有“教”必有“养”,有“养”必有“教”。在传授中成就涵养,在涵养中领悟传授的意义。呼吁如今的人们保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经典。

作文二:《佛教与养生之道》15500字

佛教经典认为,养生之道在于适可而止。这就告诫众生,不要突破适度二字,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引病伤身。

要健康长寿不可过度逞强,过度逞强会伤害身体,所以药王孙思邈告诉我们要切记“六伤” 和“十二莫” 的道理:

一、六伤——

(1)久听伤神;(2)久视伤血;(3)久卧伤气;

(4)久立伤骨;(5)久坐伤肉;(6)久行伤筋。

二、十二莫——

(1)莫强食;(2)莫强酒;(3)莫强攀重;

(4)莫忧思;(5)莫大怒;(6)莫悲愁;

(7)莫大惧;(8)莫跳动;(9)莫多言;

(10)莫大笑;(11)莫贪欲;(12)莫怀恨。

(以上参见《备急千金药方》第27卷)

《备急千金药方》也启示我们,生活起居,一切动作都要柔和安详,不可仓促粗暴,甚至连吐口水都不可用猛力。

要修身养性必须做到“十二少”

(1)少思(因为多思则劳神);

(2) 少念(因为多念则志散);

(3)少欲(因为多欲则志昏);

(4)少事(因为多事则形劳);

(5)少语(因为多语则气乏);

(6)少笑(因为多笑则伤肾);

(7)少愁(因为多愁则心慑);

(8)少乐(因为多乐则意溢);

(9)少喜(因为多喜则记忆昏乱);

(10) 少怒(因为多怒则百脉不稳定调和);

(11) 少好(因为多好则专迷不理);

(12) 少恶行(因为多恶行则憔悴无欢) 。

养生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向外攀缘。不攀缘外境,内心才会宁静而不浮躁。常学习孔子说的“思无邪” ,或者黄帝的“内视法”。(详见《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七卷“道林养性篇”)

遇到一切境界要随遇而安,适可而止。经常轻微柔和地劳动身体,而不可运动到身心疲倦。更重要的是历事炼心要把握“身动心不动”、“ 事忙心不忙” 的原则。

不可勉强思想,不可极目远望,不可得意忘形喜乐过度,不可久谈言笑彻夜不眠,不可沉醉呕吐或者饱食即卧,不可极饥而食,不可极渴而饮,不可过饥过饱,或者强忍大小便。过饱会伤胃和脾,过饥会伤气。五味都不要吃得过分,尤其不要吃到冰牙齿,或者热到会烫嘴唇的食物或茶水。

夏天不可过度贪求凉快,冬天不可过度贪图温暖,睡觉最好不要吹电风扇。

六气治病法

六气治病法是一种观想治病法。我现在分三个方面来具体介绍:

一、运用音气治病的六气治病法

嘴里轻柔而且缓慢地念“吹、呼、嘻、呵、嘘、泗” 这六个字,念时只动嘴出气而不出身,耳朵当然就听不到嘴里所念的声音了。因为这六个音念得很轻,感觉就好像有很柔和的气缓慢地流过舌头和牙齿。所念的气虽然很轻柔,但心中却全神贯注,字字分明。而且心里要轻松,不可紧张。

念“嘘” 可以治肝脏的疾病;

念“呵” 可以治心脏的疾病;

念“泗” 可以治肺部的疾病;

念“吹” 可以治肾脏的疾病;

念“呼” 可以治脾脏的疾病;

念“嘻” 可以治三焦的疾病。

到底“三焦” 是什么呢?三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消化系统或消化的路线。“焦” 就是焦腑的意思,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在嘴巴以下、胃部以上,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食物的输送。中焦的胃里主要的功能在使食物便于消化。下焦在膀胱上面,主要的功能在于排泄。

用死背的方式,不太好记。但如果我们用下面这一首偈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泗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

三焦壅处但言嘻。

这六个字奥妙无穷,不但可以治好五脏的疾病,而且也可以治疗身体机能的不调顺。例如,身体感觉到冷时,可以用“吹” 来治;身体感觉到热时,用“呼” 来治;百节疼痛和气邪用“嘻” 来治;烦胀上气用“呵” 来治;有痰用“嘘” 来治;疲劳厌倦则用“泗” 来治。简而言之,“吹” 可去寒,“呼” 可去热,“嘻” 可去痛,“呵” 可去烦,“嘘” 可散痰,“泗” 可补劳。

春天用“嘘” 来治肝脏的疾病;夏天用“呵” 来治心脏的疾病;秋天用“泗” 来治肺部的疾病;冬天用“吹” 来治肾脏的疾病。这样,效果会特别好。“呼” 治脾脏的疾病和“嘻” 治三焦的疾病则四季通用。

还有,六气也可以治同一脏的疾病,五脏之中任何一个内脏,有冷就用“吹” 来治,有热就用“呼” 来治,有痛就用“嘻” 来治,有痰就用“嘘” 来治,虚劳无力用“泗” 来治。

二、观想呼吸疗病的十二息治病法

人的身体依赖着呼吸才能活命,高明的人从一个人的呼吸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况和生了什么病。

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呼吸,譬如当我们愤怒时,呼吸的气息就会变得又急又粗。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透过观想和心灵的力量来改变呼吸,达到治病的效果。在还没有介绍运用呼吸治病的方法以前,我们需要明白呼吸的四种现象:

(1)风相——心里感觉到鼻子呼吸有声音;

(2) 喘相——虽然没有听到呼吸的声音,可是呼吸不顺畅;

(3)气相——呼吸虽然没有声音也很通畅,但是呼吸所出入的气息不细微;

(4)息相——呼吸不但没有声、出入通畅,而且气息很徽细绵长,若有若无,不容易被察觉。

这前三种呼吸的现象都是不协调的。因为呼吸粗糙急促的人容易生病,而且情绪不稳定,心神不宁。如果要治好这三种呼吸的现象,需要学打坐,首先放宽身体,把心情放轻松,然后一心专注丹田。再想象呼吸的气息匾布全身,随着八万四千个毛孔或出或入,没有任何障碍。

当我们把心定下来以后,呼吸自然就会微细绵长。呼吸微细绵长的人,不但不会生病,而且心情愉快,神识安稳,心容易入定。所以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第二卷说,呼吸象风的人,心中一定散乱;呼吸像喘的人,心情结滞而不通畅;呼吸像气流的人,身心容易疲倦。只有守住微细的呼吸,心情才能宁静,而进入禅定的境界。

当你呼吸微细绵长,心情宁静以后,运用呼吸来治病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来谈谈“十二息治病法”。

(1)上息治沉重;

(2)下息治虚悬;

(3)满息治枯瘠;

(4)焦息治肿满;

(5)增长息治赢损;

(6)灭坏息治膜;

(7)暖息治冷病;

(8)冷息治热病;

(9)冲息治壅塞不能(结症肿毒);

(10)持息治掉动不安;

(11)和息可通治身体机能的不调;

(12)补息可滋补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虚劳。

善于运用这个原理,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

三、专用观想的治病法

前面“十二息治病法”是在呼吸的气息上加以观想。观想的用途很广。譬如我们运动前可以观想自己的身体站在大莲花上,面部带着微笑,心情喜悦和乐,观想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都有清净的白色光明;然后运用深长而且均匀的呼吸,观想白光从鼻孔吸入,一直降到腹部,腹部圆满清净,如中秋月轮,再随着呼吸观想腹部的白色光明,逐渐上升,散布在全身360个骨节,然后缓慢地从84000个毛孔中散发出来。这种观想方式,对于身心的裨益很大。这是峨眉山曼殊大师所创的“实用锻炼身心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把观想和运动配合得很好,每天做,不但费时短少,容易学会,而且又有健身的效果。

为什么观想可以治病呢?

佛教认为,因为心境是交互影响的凡夫过于执着物质的表相,以致心力脆弱,无法运用心灵的力量来改变外境,所以产生“心随境转”的现象。圣人可就不同了,他们心中没有杂念,心力强而且专一,所以可能“境随心转”,用心力来改变外境,产生“神通”和“奇迹”的现象。

观想是锻炼心力的一种方法。治疗越严重的病,就需要越精纯的观想。古人“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都是运用观想得到成效的最好例证。《小止观》上面也这样的记载,有一个人患了冷病,他就观想身上生起了热气,结果当真把冷病治好了。

善于运用观想来治病的例子,《大藏经》中多得不胜枚举。例如,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教导弟子观想六道的实况。在《禅秘要法经》中,佛陀教导弟子怎样运用观想来灭除贪爱、憎恨和愚痴等心理的毛病。在《治禅病秘要法》中,佛陀教导弟子运用观想治噎法、治贪淫法、治利养疮法、治犯戒法、治沉迷音乐法、治好歌呗偈赞法、治头痛眼痛耳聋法、治见不祥事惊怖失心法,以及鬼魅种种不安,不能得定的方法。仅就智者大师当时所渎的古本《杂阿含经》中,佛陀就说了七十二种治病的方法。

四、诚心诵经能治百病

《北史》上记载,后周时,有一位孝子姓张名元,字孝始。他16岁时,祖父双目失明。因此,他就昼夜礼佛,以祈求佛菩萨保佑他祖父。他虔诚地拜了三年。有一天,他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看见经上有“盲人得视”的经文。于是他就点燃了七盏佛灯,又请了七位师父到他家里来诵读《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他一边拜,一边哭着说:“佛菩萨呀!我做孙子的人不孝,才使祖父双眼失明。现在我用这七盏灯光,普遍施舍给所有法界的众生!希望我能代替祖父失明,而使他老人家的双眼恢复光明!”他很诚恳地拜了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晚上,他梦到一位老先生用金针在刮他祖父的眼睛,并且告诉张元说:“你不要担心,三天以后,你祖父的双眼就可以复明了。”张元很高兴地从梦中醒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家人。再过了三天,他祖父的眼睛果真完全好了。这事虽然传得神,但史上确有记载。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上说:“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及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还有很多很多的经典,上面都有类似的语句,可见通过诵经拜佛,来却病延年,也就不是什么希奇事了。

现在,在很多寺庙里,的确有不少的出家人不知药为何物。他们一辈子很少生病,偶有不适也只用民间小单方治愈。可见吃斋念佛、诚心实意诵经修行的人的确是病少且长寿的。

五、化病苦为修行之助缘

聪明的人生病时能够以病痛来激发慈悲和行善的决心,并使人更容易体悟“人生无常”的道理,贪欲和傲慢也会相对的减少。所以,生病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心智,而且是修道的助缘,病痛会使我们更加奋发图强。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都是由于过去贪爱身命和吝啬财物,以致受了种种苦恼才产生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慷慨施舍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也是由于过去持戒不完全或破了戒律,所以今生才感受多病和短命的果报。”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持戒精严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也是由于心志劣弱,常发脾气,不能忍辱和平心静气所造成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会随遇而安了,不发脾气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用功精进的程度不够,以致道业未成,又不能消除灾难。”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加精勤不懈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禅定的功夫不好,才会被病魔扰乱。”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加用功修行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智慧不行,不能明白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所以才有病痛。”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精勤修学智慧了。

这就是《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下卷所说的“以病苦为良药”和《摩诃止观》第33卷上所说的“有病痛时也可以行菩萨道。”

六、如何看待修福德与养生之道

又快要过年了。让我不禁想起中国人贴对联的习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五福临门”这一句。请问各位法师、居士:什么叫“五福”呢?“五福”就是:好德、长寿、富贵、康宁、善终。“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为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 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

因此,我们可以说,“好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好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好德”需要我们不断培植,正如长寿、富贵、康宁需要随时培养一样。假使我们现在不把“好德”的因继续种下去,那么一切享受都会变成非常奢侈的“消费品”,因为没有播种,福报享用完了,必然会贫穷匮乏。

歌德曾说:保藏的东西不一定属于自己;享用的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只有施舍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当我们用种种方式把财物贮存或积蓄起来时,我们不一定会再拥有那些财物。譬如你拿钱买股票,股票可能会下跌;买黄金珠宝又可能被盗贼抢走;参加合伙投资,不但有风险,而且万一被合伙人骗走,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会赔本,将来万一遇到败家子,也会倾家荡产。难怪《大宝积经》上会说:“一切财物都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这五家所共有的。”

享受物质就是在消耗福报。而享受五欲的感官快乐,更是很肤浅而又很短暂的。享用过的财物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只有把财物施舍在适当的地方(佛经上叫做福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那么财物才具有永恒的意义,而不致被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所夺去。所以古人劝我们要布施积德:

三宝门中福好求,大福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财产总非真,急早将来施于贫。

水火盗官并逆子,五家有份尽来侵。

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万文收。

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没有布施修德,将来的日子就很难挨过。尤其是一个人临命终时,一切财物、朋友、眷属、权力都带不去。只有平生所作的善恶业力跟随着我们。就这一点来说,修德真是非常实用的。

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但死神肯定要来,而且随时都有突击我们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修德吧!

中国佛教传出中药秘方

洗目仙法

处方: 青皮5钱  皮硝5钱  煎水两碗  洗之。

山西太原府姓清老者,七十岁,双目失明,看不见19年。偶遇一异人,传授此方,洗之,无不应验。每月每日洗三次,辰午酉时,各洗一次。正月初三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三日、四月初九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日、七月初三日、八月二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十月十三日、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月初九日,无论男女老幼、花目翳障、风火虚眼、一切眼痛,洗之即愈。

此方洗好万余人,江西南昌府,张延之双目不明,虔心斋戒,依期洗之,一年复明。南昌广福庵僧人,双目不明八年,依期洗之,一年痊愈。此方千金不传,济世救人。

治癌症秘方

主治各种癌症,可治愈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特别是肠癌,服药四五个小时后,即有异效。

处方:半枝莲1两  白花蛇草2两  共为一剂,用水十五碗,煎至六小时,日夜当茶饮。平时每一月之中,煎一次服食。

因该药方,对藏腑之热毒及生痔疮疴血热咳等症服后都有效验。半枝莲清凉无毒,是排污草药,服后不能饮开水,因恐其药汁冲淡药之效能。如果癌症生花,即是表面看见烂的,可将刚生长的鲜草药捣烂,取汁敷于癌症外,取汁用水热热当茶饮,这药方不分男女老幼,痊愈后还得休养三到四个月。服后大小便常有脓血排出,久之即愈。

治糖尿病圣药

处方:粟米1钱  正淮山3钱  北芪3钱  水两碗煎至一碗半,另加猪腰二条,要去油,炖成八分服。

老人小便不通验方

处方:酒黄柏3钱  乳茯苓3钱  百节草3钱  当归5钱  榆白皮3钱  白檀香3钱  川草解3钱  琥珀钱半

以上用水二碗煎成八分,渣同煎服,一日一服。

感冒

麻黄10g  杏仁10g  正北辛5g  苏子12g  陈皮10g枳壳10g  前胡10g  葛根15g  法夏10g

木香10g  云苓10g  桔梗10g  白蔻5g  竹茹15g  甘草6g  生姜5片

桔梗15g  枳壳10g  紫苏10g  荆芥10g  木通15g  紫菀10g  黄苓15g  麻绒5g  川贝10g  寸冬10g  白蔻10g  钩藤15g  甘草5g  莱菔15g

陈皮15g  黄连10g  厚朴15g  枳壳15g  条苓10g  杏仁15g  白术20g  广木香15g  大腹皮15g  吴萸6g  甘草30g  香附20g引

净银花15g  连翘15g  荆芥15g  薄荷15g  桔梗15g鲜芦根40g  大力15g  菊花10g  陈皮10g  杏仁12g  淡竹叶15g  淡豆豉15g  霜桑叶10g  甘草5g

下方专治感冒、咳嗽,效验如神:

麻黄6g  杏仁10g  苏子10g  陈皮10g  前瑚10g  法夏10g  枳壳10g  木香10g  云苓10g  桔梗10g  黄芩10g葛根15g  竹茹15g  甘草6g

若感冒见背寒,心里不舒,行动、精神恍惚,无食欲,用下方:

元参10g  半夏6g  净菊花6g  香茹6g  木嗵10g  车前草10g  灯芯草6g  滑石10g  栀子6g  黄连3g  连翘6g  柴胡10g  黄芩10g  甘草6g

若感冒见头痛身强,烧热,肚痛,早上流鼻血,用下方:

银花10g  川芎10g  桂枝10g  白芷10g  北辛3g  杭菊10g  钩藤15g  羌活10g  防风10g  木通10g  滑石20g木香10g  薄荷10g  荆芥10g  广台乌15g  神砂草15g  甘草6g

头晕

杭菊10g  钩藤10g  川芎10g  云苓10g  防风10g  银花15g  秸梗10g  蔓荆子10g  甘草5g

头晕兼右边筋骨痛,心累,用下方:

黄芪20g  桂枝10g  白芍20g  当归20g  大枣20g炙火草10g  饴糖60g引

头晕且无记忆力,左膀痛,用下方:

茯苓20g  陈皮10g  法夏12g  桂枝10g  羌活10g  桔黄芩20g

头晕且血压高,晕车、清早发呕、睡眠不足、左眼花、流泪,用下方:

山花20g  白扁豆20g  苡仁20g  茵陈20g  泽泻10g盐杜仲20g  枸杞20g  连翘20g

头晕且头痛眼花,左腰痛,常流泪,用下方:

当归15g  熟地20g  枣皮20g  山药20g  黄芪20g茯苓15g  丹皮15g  泽泻15g

头晕十几年,胃胀,上台阶时胃痛,感冒咳嗽,脸肿,用下方:

茯苓15g  党参20g  白术15g  炙甘草6g  大枣20g陈皮10g  法夏15g 生姜一片引

头重脚轻

山药20g  苡仁30g  茯苓15g  党参30g  大枣20g陈皮10g  黄芪20g  木瓜20g  连翘20g

头晕汗多,用下方:

柏子仁20g  五味子10g  茯苓20g  全当归15g  生地20g  党参20g  玄参15g  麦冬15g  天冬15g  远志12g朱砂15g  桔梗15g  枣皮15g

头痛

头痛且看久了眼发花,舌发炎出血,四肢乏力,胃口不开,用下方:

黄芩15g  麦冬20g  生地20g  熟地20g  赤芍15g龙胆草3g  银花20g  炙甘草6g

头痛且眼花,胃胀腰痛,手足麻、痒,用下方:

黄芪20g  党参20g  陈皮10g  柴胡10g  白芍15g  青皮6g  木香6g  茯苓15g

终年头痛,用下方:

熟地35g  玉竹35g  枣皮15g  山药10g  当归10g  川芎10g  玄参10g  五味子2g  寸冬7g(服一剂后头痛更甚,二剂其痛即止,三剂头痛痊愈,永不再发。药味不可加减。)

面肿

左边肚皮烧,脸肿十多年,用下方:

苍术15g  陈皮10g  黄芩10g  连翘20g  枳壳3g  川木香6g  油厚朴15g  甘草6g

眼花和沙眼,用下方:

青木香30g  夜明砂60g  白菊10g  白糖引

少阴耳聋,用下方:

泡参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白芍10g  法夏10g  通草5g  菖蒲5g  正北辛3g  大枣7g

肾虚耳鸣、耳聋,用下方:

正北辛3g  菖蒲3g  川椒1g(上药共研成细末黄蜡、松香二药煨熔时,以前药作成条状,用砂布包,塞耳。一日一换,三日即愈。)

鲤鱼尾(放碗内蒸,取油滴耳,每日三次,三日即愈)

鼻尖生瘤、痣、下垂,用下方:

外敷:火葱、鲜夏枯草,捣烂外敷,每天一次。

内服:昆布15g  海藻15g(二药另包,洗去盐)柴胡12g  香附12g  夏枯草20g  陈皮10g  栀子10g  苍耳子12g  辛夷10g  赤芍10g  归尾10g  射干15g  连翘15g

鼻炎

内服:银花10g  连翘10g  僵蚕10g  防风10g  钩藤10g  黄芩10g  白芷10g  甘草3g  车前草、蒲公英引

外治:白花蛇舌草、野油菜、断肠草共鲜用捣汁滴鼻内。亦可治鼻痔和鼻疳牙痛。

牙痛

升麻10g  防风10g  荆芥10g  生地10g  细辛5g  丹皮10g  当归10g  甘草3g  川椒1g 引

(上门牙痛加黄连2g  寸冬2 g;下门牙痛加黄柏10g知母10g;左边上痛加栀子15g  柴胡15g;左边下痛加羌活10g  龙胆草10g;右边上痛加大黄10g  枳壳10g;右边下痛加黄芩10g  桔梗10g;两边上痛加白芷10g  川芎10g;下痛加白术10g

(上方服后,再用六味地黄丸加骨碎补35g,牙痛永不复发。)

腮腺炎

羌活10g  独活10g  柴胡10g  川芎10g  白芷10g  连翘10g  红花5g  天花粉10g  大力子10g  防风10g  荆芥10g  归尾10g  甘草3g  漏芦3g引

两腮硬痛

青黛10g(另包)冲服  银花10g  瓜蒌10g  贝母3g甘草3g(寒加麻黄10g  大力子10g;热加连翘10g  紫草地丁20g)

慢性喉炎

熟地35g  枣皮15g  山药15g  云苓15g  泽泻10g  丹皮10g  当归15g  川芎15g  白芍15g  首乌15g  枸杞15g  寸冬10g  阿胶7g  人参10g  玄参10g  女贞子15g知母10g  黄柏10g(玄参、女贞子、知母、黄柏四味药用盐水炒)

上述各药共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白开水送服。

熟地35g  枣皮15g 山药15g  云苓15g  泽泻10g  丹皮10g  枸杞5g  首乌15g  肉桂7g  白附片7g  人参10g(此方专治咽喉肿痛,饮水不下,服药不愈之症)

全虫一个(炒)炮山甲3蜈蚣1条(去头足)斑蝥3个(去头足翅)麝香0.3

先将前四味药研细,后入麝香调匀,收贮磁瓶。

用法:用小膏药一张,慢火烤干,用药面5厘分撒膏药上,贴肿侧之外颈部,大约1至2小时即揭去。若贴后皮肤起水泡,须用针刺破放出毒水,肿即消。

(内服汤药加减普济消毒饮,主治喉痹蛾喉、痄腮、大头瘟症。相当于西医所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流行性耳下腮炎)

净银花30g  连翘30g  元参25g  桔梗25g  大力子22g  板兰根25g  马勃15g  射干22g  薄荷叶20g  甘草10g

呼吸系统病变

羌活10g  独活10g  防风10g  荆芥10g  桔梗10g  枳壳10g  云苓10g  川芎10g  杏仁10g  菖蒲10g  苏子10g  豆豉10g  大枣7g

嗅草25g  五匹风25g  鱼腥草25g  蛇泡草25g  猪毛草25g  陈皮25g  肺经草25g  化痰清25g  制黄莲25g石枣子25g  苏子25g冰糖引

咳喘者用下方:

杏仁30g  柏子仁30g  紫苏根30g  桑白皮30g  陈皮30g  生姜30g  葱籽30g  神砂草30g  黄荆子30g

治咳喘验方:

云苓10g  半夏10g  百部10g  菊花10g  沙参20g  陈皮10g  紫菀10g  白前胡10g  款冬花10g  甘草5g

咳嗽十分厉害,且鼻痛较严重:

沙参15g  杏仁10g  苏子10g  寸冬10g  桔梗5g  白芥10g  葶苈8g  黄芩15g  银花10g  大腹皮10g

咳嗽且吐血过猛,行动无力:

头方:瓜蒌10g  苏子10g  杏仁10g  白芥6g  京夏10g  防风10g  茯苓15g  桔络6g  荷叶3g  川贝6g  甘草3g  白茅根40根  天竺黄10g(天竺黄另包,研成粉末,服药时冲服)

尾方:白术20g  茯苓15g  白芍15g  沙参20g  吴萸10g  泡参30g  黑附片10g  甘草3g  黑羔片3片

百日咳

地骨皮15g  桑白皮15g  黄芩10g  甘草3g  大米1g引

肺气肿

元参10g  寸冬10g  生地10g  沙参20g  丹皮15g  淡竹叶3g  甘草3g

支气管炎兼肺气肿:

沙参15g  麦冬10g  桔梗15g  枳壳10g  黄芩15g  葶苈10g  紫苏10g  荆芥10g  槟榔10g  陈皮10g  瓜蒌壳10g  天花粉10g  甘草5g

胃肠病

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

台乌10g  吴萸6g  小茴香10g  广木香10g  黄连8g青皮10g  桔核10g  荜澄茄10g  佛手片10g  甘草6g

苍术10g  厚朴花10g  建神曲10g  陈皮10g  山楂10g  槟榔10g  草果8g  草蔻8g  砂仁10g  麦芽10g  甘草6g

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

台乌10g  小茴香10g  广木香10g  荜澄茄10g  郁金15g  陈皮15g  青皮15g  佛手10g  玄胡10g  丹参10g

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

苏梗10g  槟榔10g  木香6g  厚朴15g  甘草3g  佛手15g  木瓜15g  苡仁20g

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

黄芩20g  郁金15g  枳壳10g  柴胡10g  木香6g  茵陈20g  山楂15g  赤芍15g  陈皮10g  甘草6g  生大黄6g

食少发呕,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

羌活15g  生地20g  秦艽20g  防风15g  茯苓20g山药20g  黄芩15g  苍术15g  白术20g

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

茯苓10g  党参15g  白术10g  山药15g  扁豆10g  陈皮6g  连翘15g

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

头方:苡仁30g  大枣50g  桔梗30g  甘草16g

尾方:京夏10g  黄连6g  苡仁30g  杏仁10g  白蔻10g  黄芩10g  甘草14g

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用下方:

枳壳10g  香附10g  川芎10g  陈皮10g  木通10g  黄连3g  大黄6g  黄芩10g  芒硝9g  连翘10g  藿香9g净菊花10g  太子参10g  柏子仁9g  甘草3g

冷气痛,用下方:

白附子10g  干姜10g  泡参10g  肉桂10g  丁香5g甘草3g  野吴萸根25g  花椒根25g  香通根25g  茴香根25g  台乌根25g  山当归25g  青木香25g

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长期腹泻,腹内常鸣,头痛,用下方:

茯苓15g  柴胡10g  薄荷10g  白术15g  当归10g  白芍10g  青皮10g  佛手15g

夏季腹痛泄泻,用下方:

香茹35g  厚朴10g(姜汁炒)  扁豆10g  黄连5g(研末服)

红白痢,用下方:

山楂肉35g(炒黑研成细末)

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

白痢,则调白糖,米汤服。

肚胀痛,下方有理气通便之用:

苍术15g  厚朴15g  陈皮10g  草蔻10g  山楂肉10g建神曲10g  草果10g  槟榔10g  薤白20g  麦芽10g  谷芽10g  甘草5g

胃下垂

良姜、均姜、橙皮、饴糖,上药每味各半斤(市斤),先将前三味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再加饴糖溶化。每服一小碗,每日服三次。

心跳烦闷

心跳快,耳鸣,骨冷痛,眼珠痛凸出,用下方:

玄麦20g  牡蛎20g  浙贝20g  当归20g  大枣20g麦冬15g  连翘20g  天花粉15g

心跳、心慌、胸闷,有时胸痛、头晕、耳鸣、失眠、有怪梦、口苦干,用下方:

党参50g  茯苓50g  白术50g  远志15g  生地30g枣仁20g  茵陈15g  丹参30g  赭石40g  旋复花15g  龙胆草25g  益智仁25g  淫羊藿15g

心跳、闷,有时头晕、发晕时心跳十几分钟,跳后正常,用下方:

瓜蒌壳10g  薤白10g  川芎10g  丹参30g  泽泻15g甘草6g

心跳、头晕痛、神气不起、兼有风湿,用下方:

黄芪30g  党参20g  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10g大枣20g

心烦躁、头痛、无精神,一身酸痛、足腿明显。妇女经前肚腰痛,用下方:

柴胡10g  当归20g  茯苓15g  白术15g  白芍15g  丹皮15g  薄荷10g  桂枝15g  炙甘草6g

肝胆病变

肝肿大15年,有时头晕痛,四肢弱痛,口腻,用下方:

柴胡10g  当归30g  白芍20g  玄胡15g  郁金15g  薄荷10g  白术20g  茯苓15g  甘草6g

肝肿大,用下方:

柴胡10g  当归20g  白芍20g  郁金15g  陈皮10g  茯苓15g  青皮6g  枳实10g  山楂15g  金钱草20g  甘草10g

慢性肝炎

白芍20g  白术20g  茯苓20g  枣仁30g  泡参20g吴萸10g  木通20g  木香20g  大腹皮20g

急性肝炎,用下方:

茵陈30g  栀子15g  郁金15g  当归15g  佛手15g  板兰根30g  酒大黄10g  酒制白芍15g  甘草6g

茵陈15g  栀子10g  白术10g  云苓10g  沉香3g  丹参7g  台乌10g  甘草6g(过路黄、车前草)引

肝胆炎症,常服此方:

黑茵陈30g  龙胆草30g  牛大力根30g  铁马鞭30g过路黄30g  花斑竹30g  车前草30g  野靛根叶30g  夏枯草30g  水案板30g  海金沙藤30g  白糖引

肝癌,用下方:

黄芪20g   百合20g  枣仁35g  白术10g  陈皮15g瓜蒌6g  白芍20g  川贝6g  甘草30g  仙鹤草20g引

肝腹水方:

青皮15g  陈皮15g  苍术15g  白术15g  茯苓20g  猪苓20g  泽泻15g  茵陈20g  木通15g  大腹皮15g

后剂加入黄柏15g  知母12g  丹皮15g

胆结石

龙胆草15g  海金沙20g  鱼腥草20g  散羊草15g  夏枯草10g  布菜20g  野靛15g引

说明一:此方不管开刀与否均可用,见效如神。还可治胆囊炎、其它肝胆炎症均可采用。

说明二:此方所用中草药三味,各地名称不同。兹查明如下,以供采购时识别:(1)散羊草:又名剪刀夹、扁竹根、豆鼓叶、蝴蝶花。(2)布菜:又名布叶草、齐头蒿、布菜子、流尿蒿。(3)野靛:又名小泽兰。

前方:龙胆草15g  银花20g  连翘10g  栀子10g  广木香10g  黄芩15g  当归15g  白芍10g  陈皮10g  青皮10g  首乌10g  台乌10g  甘草6g

后方:龙胆草15g  银花15g  丹皮15g  青皮10g  佛手片10g  茵陈10g  郁金10g  连翘10g  白芍10g  甘草6g

胰腺炎

食不下,嗳气,一动就咳。

柴胡10g  赤芍15g  枳壳10g  玄胡10g  黄芩10g  川芎6g  甘草6g  酒大黄10g

胸部窜痛,有水声,呕吐清水,胸膈膜有水积聚,用下方:

茯苓15g  法夏10g  陈皮10g  白术15g  苡仁15g  甘草5g  桔梗12g  贝母5g  苏子12g  枳壳12g  白芥12g生姜10g

遗精

石膏100g  甘草20g酒糟引

阴茎痛

熟地30g  泽泻20g  丹皮15g  山药30g  女贞子30g补骨脂15g  杜仲25g  枸杞25g  菟丝子30g

男子淋症

白淋,可用下两方:

滑石20g  甘草3g  藕节20g

牛膝35g  乳香7g  酒引

妇科病

妇女经逆上行,用下方:

犀角3g  生地3g  白芍3g  丹皮3g  枳壳3g  黄芩3g  陈皮3g  倒生刺6g  百草霜3g  韭菜5g(取汁一盏)童便半盏

说明:妇女吐血,用下方:

倒生刺根30g  煎甜酒服

红崩,用下方:

棕树根35g  陈年蒲叶扇20g  汗毡窝15g(四川方言,指浸透头汗的旧毡帽)

子宫烂,流黄水,用下方:

一剂:炮山甲5g  乳香6g  赤芍10g  没药6g  连翘10g  当归10g  川贝3g  陈皮10g  防风20g  金头蜈蚣3g蒲公英30g  甘草3g  茯苓15g

二剂:晒参15g  茯苓15g  枣皮10g  黄芪40g  白术10g  白芍10g  大枣20g  当归30g  天麻10g  川芎10g  枣仁10g  甘草3g  柏子仁35g  黑姜3片

高血压

高血压,右边麻木,头晕,用下方:

白菊花18g  钩藤15g  黄芩20g  玄参15g  麦冬10g夏枯草30g  粉甘草6g  地龙10g

冠心病(心绞痛)

附片(制)30g(先熬二小时)  干姜30g  麦冬30g  川芎30g  炙甘草30g   饴糖,不拘量,调入药汁内服。

失眠

经常失眠,痰多,血压偏高,长期头胀;下身痒,皮炎较重,用下方:

生地20g  菊花15g  防风15g  陈皮10g  法夏12g  蝉蜕10g  竹茹10g  夜交藤30g

严重失眠,经常彻夜不眠,用下方:

茯苓50g  杏仁30g  枣皮20g  首乌30g  木瓜25g  生地30g  丹参30g  益智仁25g  柏子仁25g  龙胆草25g红砂糖引(注意,红砂糖不与汤药同服,而是每晚睡前一小时服)

疟疾

春病疟疾,用下方:

银花10g  连翘10g  薄荷10g  桔梗10g  芦根5g  桑叶3g引

(无汗加大力子10g  有汗加防风10g   荆芥10g;咳加瓜蒌7g  杏仁7g)

夏病疟疾,用下两方:

草果10g  知母10g  黄芩10g  白芍10g  柴胡10g  大白10g  羌活10g  厚朴10g(姜汁炒,另包)甘草3g

厚朴10g  知母10g  黄芩10g  白芍10g  柴胡10g  常山10g  羌活10g  草果10g(去壳)甘草3g  生姜5g引

肿痛,肿病

桂枝10g  云苓10g  陈皮10g  大腹皮10g  桑白皮7g五加皮7g  枳壳7g  苡仁10g  甘草3g  生姜皮7g  冬瓜皮10g引

泡参10g  白术7g  苍术10g  法夏7g  陈皮10g  枳壳10g  附片7g  嗅草10g  甘草3g  茯苓皮10g  生姜皮7g  冬瓜皮10g引

若时肿时消,反复无常,用下方:

羌活15g  独活15g  桑寄生15g  威灵仙15g  防风12g  秦艽15g  苡仁20g  牛膝20g  木瓜15g  骨碎补20g五加皮20g  甘草5g  石楠滕20g

乳痈

方一:

前方:黄芪30g  连翘20g  银花20g  青皮10g  柴胡10g  白芍20g  瓜蒌壳15g  蒲公英30g  粉草6g  大枣30g  甘草10g(服时滴酒三滴作引)

后方:柴胡10g  当归20g  白芍20g  大枣30g  薄荷6g  白术15g  茯苓15g  佛手15g  香附10g

外敷:黄连10g  防风15g  白芷20g  辰砂10g  冰片10g  花粉60g共研极细粉末,涂于溃破处。(注意:内服方须交替服用,即:第一张方服二剂后,改服第二方,第二方服二剂后,又改服第一方。如此交替服用。)

方二:

前方:乳香6g  没药3g  川贝3g  陈皮10g  金头蜈蚣1条

全当归10g  花粉10g  防风15g  连翘10g  炮山甲3g甘草3g  申花10g  蒲公英引

后方:黄芪30g  当归20g  柏子仁35g  党参20g  白术10g  枣皮10g  大枣20g  川芎6g  白芍15g  麻花1根(弄碎同药煎,使之融化)

神志病变

癫痫,用下方:

建杆风30g  红苕菊根30g   款冬花7g  朵毛秀才30g

癫狂兼有便秘者,用下方:

黄芩15g  黄柏15g  石膏30g  泽泻10g  芒硝15g  桔梗10g  木通10g  滑石15g  甘草5g

神经官能症,发病时头晕,神识不能作主,眼花乏力,用下方:

白菊花30g  夜交藤30g  京大枣30g  甘草20g  白芍20g  小麦6g引

神经错乱者,用下方:

柏子仁20g  五味子10g  当归15g  生地15g  桔梗15g  丹参15g  元参15g  泡参20g  甘草5g  麦冬15g  天冬15g  远志12g  朱砂15g  枣皮15g(第二剂加琥珀20g,去桔梗; 第三剂加牡蛎20g   海螵蛸20g去泡参)

某女18岁神志失常

蒙石20g  石膏10g  滑石10g  紫石英10g  防风30g桂尖10g  当归10g  泡参10g  黄芪30g  枣仁10g  枣皮10g  泽泻10g  甘草3g

上方续方: 冬阳花七朵  山桐麻30g

发热

脚心发烧, 开裂; 发痒, 手心烧, 从脸上热起来,左颊痛,中气不足,用下方:

玄参20g  赤芍15g  连翘15g  银花15g  当归15g  荆芥10g  甘草6g  薄荷10g  蝉蜕6g  大枣15g

牛皮癣

玄参10g  地榆15g  地肤子20g  苦参15g  白芷20g蒲公英10g  蝉蜕3g  丹皮10g  苍术10g  生地10g  茯苓10g  甘草3g(苍术、白芷二药另包,一半煎服,一半研细,调酸醋搽。)

外科病

某人,右手臂上有小硬块,脊上也有两个小硬块,时间约10多年。

乳香10g  浙贝10g  知母15g  半夏10g  白芨10g  银花20g  甲珠15g  皂角刺30g(去尖)

肾炎兼冠心病

前方:桂枝12g  当归12g  茯苓25g  黄芪15g  白术20g  泽泻15g  栀子20g  牡蛎15g  淫羊藿15g  紫苏叶12g  淡豆豉20g

后方:黄芪20g  茯苓20g  白术20g  肉桂20g  人参15g  甘草6g  桑螵蛸20g

附录验方

治癌症方(对胃癌、肠癌、肝癌疗效更佳)

半枝莲60g  白花蛇舌草60g  铁甲松叶60g  红枣大10个,小8个

上药煎法,第一次用水10磅,熬2小时,第二次用水10磅,再熬2小时,合匀,当茶饮。

服药期间,不喝水。服后大便有脓血,小便带血,是佳兆,勿惊惶。病愈后,每月再服1——3剂。

治误吞针或其它金属物品方:

韭菜,切作1寸长左右,同胡豆(连壳)煮熟,多加油脂,空腹吃。

服后观察大便,解在便盆内,注意观察。如针未排出,应继续服食,直到针排出为止。此法多次试服,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治狂犬咬伤方:

生大黄9g  桃仁(去皮、尖)7粒   地鳖虫(炒、去脚)7只

上药共研细末,用酒一碗煎至大半碗,加蜂蜜9g,连同药渣,空腹一次服下。如不饮酒,可用水、酒各半煎;小儿药量酌减。

服后排出大便象鱼肠猪肝,小便像苏木汁,服至大小便正常为止。此方即《金匮要略》下瘀血汤,治狂犬咬伤,特效。除腹泻外,无其他副作用。

作文三:《简论道家思想_道教与养生》9100字

NORTHWESTMEDICAL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12月 第15卷 第6期      [2]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

EDUCATION Dec.2007 Vol.15 No.6

me2diatedapoptosis[J].JExpMed,1999,190(11):1679-1688.[17]SewellAK,PriceDA.DendriticcellsandtransmissionofHIV21[J].TrendsImmunol,2001,22(4):173-175.[18]Dr.HarryHausler.Tuberculosis&HIV/AIDSClinicalGuaidlines

[J].Launched,2000,27(5):91-92.[19]DianeV.Havlar.TuberculosisandHIVinfection[J].TheNewEng2landJournalofMedicine,1999,340:367-372.

[20]CohenT,LipsitchM,WalenskyRP,MurrayM.Beneficialandper2verseeffectsofisoniazidpreventivetherapyforlatenttuberculosisinfec2tioninHIV2tuberculosiscoinfectedpopulations[J].ProcNatlAcadSciUSA,2006,2:103(18):7042-7047.

[21]WilkinsonD.Oxford:updateSoftware[M].2001:3.

[2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医政司.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M].1999:

132-133.

[23]BarnesPF.Tuberculosisinpatientswithinfection[J].MedClinNorth

Am,1993,77(6):1369.[24]曾 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J].中国公共卫

告[Z].2005-11-21.

[3]AIDSEpidemicUpdate:November2002WHOandUNAIDS

[4]田本淳.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结核病预防控制[J].中国健康教育,

2006,22(8):48-49.[5]王喜文.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5,5(6):36-37.

[6]李拯民.结核病合并人类免疫陷缺病毒感染[J].艾滋病的流行病

学,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0):654.[7]王 斌,刘国防,张 悦.无偿献血人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40-41.

[8]王喜文.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

2005,5(6):58-59.

[9]AgarwalSK,SinghA,AnuradhaS,etal.Cytokineprofilein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positivepatientswithandwithouttuberculosis[J].JAssocPhysIndia,2001,49:799-802.

[10]WhalenCC,HorsburghCR,HomD,etal.Acceleratedcourseofhu2manimmunodeficiencyvirusinfectiooaftertuberculosis[J].AmJRespirCritCareMed,1995,151(1):129-135.

[11]Mayanja2KizzaH,WajjaA,WuM,etal.Activationofbeta2chemokinesandCCR5inpersonsinfectedwith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andtuberculosis[J].JInfectDis,2001,183(12):1801-1804.[12]JuffermansNP,SpeelmanP,VerbonA,etal.PatientstuberculosishaveincreasedexpressionofCXCR4CCR5onCD4(+)Tcells[J].:650[13]LawnSD,Buteraofactiva2tiontot.6heof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3e1].MicrobiolRev,2001,14(4):753-777.[14]VicenziE,AlfanoM,GhezziS,etal.DivergentregulationofHIV-1

replicationinPBMCofinfectedindividualsbyCCchemokines:suppres2sionbyRANTES,MIP21alpha,andMCP23,andenhancementbyMCP21[J].JLeukocBiol,2000,68(3):405-412.

[15]LimSP,Garzino2DemoA.The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

Tatproteinup2regulatesthepromoteractivityofthebeta2chemokine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inthehumanastrocytomacelllineU287MG:roleofSP21,AP21,andNF2kappaBconsensussites[J].JVi2rol,2000,74(4):1632-1640.

[16]PerlmanH,PagliariLJ,GeorganasC,etal.FLICE2inhibitoryproteinexpressionduringmacrophagedifferentiationconfersresistancetoFas2

生,2001,17(12):1061.

[25]CentersControlTreatingopportunisticin2HIV2].MMWR,2004,53:,,NJ,etal.Treatmentoftuberculosisin

intheeraof].AIDS,2002,16:75-83.

[27]WorldHealthOrganization.ScalingupAntiretroviralTherapyinRe2source2limitedSettings:TreatmentGuidelinesforaPublicHealthAp2proach[EB/OL].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4.//.who.int/3by5/publications/documents/arv guidelines/en/[28]PozniakAL,MillerRF,LipmanM.C.I.fortheBHIVAGuidelines

WritingCommittee[EB/OL].BHIVATreatmentGuidelinesforTB/HIVInfection2005.://.bhiva.org

[29]PanelonClinicalPracticesforTreatmentofHIVInfection.GuidelinesfortheUseofAntiretroviralAgentsinHIV2infectedAdultsandAdoles2cent[EB/OL].2004://.hivatis.org

[30]IgeOM,SogaoluOM.OgunladeOA.Patternofpresentationoftuber2culosisandthehospitalprevalenceoftuberculosisandHIVco2infectioninUniversityCollegeHospital,Ibadan:areviewoffiveyears(1998-2002)[J].AfrJMedSci,2005,34(4):329-333.

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

简论道家思想、道教与养生

张学颖,王 净

(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

摘要:在简述道教养生学说基石———道家养生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道教养生的发展,主要思想以及方法作了详细阐

述。

关键词:道家思想;道教;养生中图分类号:G402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07)06-1090-03

收稿日期:2007-09-24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课题“文化透视下健康问题研究”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张学颖,女,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王 净,女,教授,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硕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1090・

NORTHWESTMEDICAL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12月 第15卷 第6期

EDUCATION Dec.2007 Vol.15 No.6

ABriefDiscussionontheTaoistThoughts,TaoismandItsWaysofHealthPreserving

ZHANGXue2yin,WANGJing

(SchoolofManagement,Chongqing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Chongqing400016,China)

Abstract:BasedonexplanationofTaoisthealth2preservingtheory,themaincontentofTaoistthoughts,thispapermadeadetaileddiscussionofthedevelopmentofTaoisthealthpreserving,mainthoughtsandwaysofhealthpreserving.KeyWords:Taoistthought;Taoism;healthpreserving

养生之道,是人人所必须讲求的,有古诗记载“: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历史上不少英雄豪杰,不少天才人物,不是少

年早夭,就是未到老年而中道崩殂,让人深叹可惜!一般人总喜欢宁可在病时看医生,而不在平时注重一点养生之道,修持一点养生功夫,以使终生无疾病之苦,延年益寿,以善终其天年!古今中外,言养生之道,最高明又最博大精深,莫过于道家。道家独标一道,统括百家旨要,可称之为唯道主义哲学派;其养生学,重本体、重诀法、重工夫、重实证。其思想与方法,无不本末兼赅,体用无遗;大之可以极圣功神化之妙造,小之可以达养生尽年之微旨。新寿命学旨初不在纯修形体,徒事延长自然生命,得个健康长寿,其最要紧处在从心性起修,以高尚其人生,心灵,浑全其先天真性,而圣化其生命,;光辉,能上下与天地同流,,,新!命而自造者化”易曰“:穷理、尽性、,双尽双至,方能与天为徒,与道合一,以达圣功神化之最高人生境界[1]。

1 道家养生思想

考者之所好也”。汉代道教对于这一点非常重视《太平经》,说:“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值得注意的是正一盟威道创立之初就继承了道家的养生方法。在《老子想尔注》中更是大加阐述,提出以“保形”“、炼形”、“食气”作为达到长生的修炼方法。书中还认为“精”是“身为精车”,“神成,气来,载营人身”“,,。《太平经》[3]。

,,道教养生思想也。、天人合一、我命在,从而为道教养生学的发,主要表现为守窍类、气法类和引导类的养生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上清派围绕《黄庭经》形成了一套

包括斋戒、叩齿,咽液、起居等多种方法的养生体系。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葛洪、陶弘景两位养生学大家。

隋唐时期,道教养生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在炼神修心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内丹修炼已开始流行,以隋代苏元朗的《龙虎金液还淡通元论》中第一次出现内丹二字为标志。这一时期也有许多养生学著作,包括孙思邈的《千金方》、司马承祯的《坐忘论》等。次阶段的养生观念在理论上吸收了部分佛教和医家的内容,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养生方法。如孙思邈的动静相宜,起居有方,饮食适度,涵养道德的养性学说[4]。司马承祯基本继承了葛洪的修道成仙思想,但扬弃了其中宿命论的观点,认为人人都有长生成仙的可能,神仙与俗人的差异唯在于修炼自己的“灵气”,使它还其本然,不受世俗邪见的污染,所以,人们本身和神仙的距离并不远。为此他还提出了一条修心主静、去痴去欲,达到神仙境界的“易简”道路。他更加主要的功绩还在于引佛入道,较系统地解决了内炼养生实践中心理训练的问题。

宋元时期,道教养生术的外丹开始衰落,其它养生方法继续发展,并合于道教养生方法的主流

内丹术。内丹术是关于

生命来源于道、人体生命是由性和命两部分构成、性命双修使人复归于道并长生成仙的理论,不仅是仙学的理论根据,也是这一时期道教养生学的重要论据。

明清道教养生家中亦形成了若干学派。其中以张三丰派、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影响比较大。而在内丹功法的研究方面,则以伍守阳、柳华阳等的著作成果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的实践活动标志着道教气功养生学体系的形成,同时意味着我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社会。

3 道教养生学的基本思想

道家的养生文化,由追求长生而讲究养生养心,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就是一种人学、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在这一

理念中,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首先应该加以关注。道家养生文化正是关爱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关爱人的发展的文化思想

[2]

。道家学说虽以老聃、庄周为基,但其形成却在战国

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数千人,以道家居多。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6]

“虚”为道家养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虚其心”,庄子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虚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虚者,万物之始也,故虚可以为天下始”。又曰“:虚而无物谓之道”。可见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始者,物之初也。生之本,本乎自然,善养生者,当从虚中悟出生的道理来。

总之,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敝天地”。所有这些思想,促进了他们对生命来源的探索和卫生保健方法的讲求。

2 道教养生学的发展历程

道教养生学奠基于先秦,形成于东汉,定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期普及于社会。我国古代道家对养生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

贵人重生论。道教认为:生乃道之别体,修道在于保性命之真,奉行生道合一。强调人身难得,身生就是修道的最好根基,

・1091・

NORTHWESTMEDICAL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12月 第15卷 第6期

EDUCATION Dec.2007 Vol.15 No.6

不要寄希望于来世或天堂。所以几千年来的修道实践,本身就

是一部养生秘典[5]。道教把对神仙的向往和道的信仰融为一体,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与神仙一样逍遥无待,长生久视,使生命与“道”合一,永恒长存,从而构成了道教完美的信仰体系。提出了“仙道贵生”和“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重生思想《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认为“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讲奉道者以道为事,即要修长生久视之道,或曰神仙之道。修道的诀要在于保性命之真,即性命双修,修性即修造自己的品德,修命即修炼自己的生命。

天人合一论。《淮南子・天文训》称“虫支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天人在本质上是一个相互相用的有机体,天和人都符合于自然无为之道,道同于一。道教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并将养生实践放在这一基础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谐统一,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在一些丹家的著作中,甚至将人身视作一个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外大宇宙的配合一致,并将大小宇宙的统一作为“返归自然”的目标。《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要逆人欲之所为,中,,,然合一,[6]长生久视论《紫,清指玄集[宋]“;人能效天地橐钥之用,冲虚湛寂,一气周流于百骸,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如天气之下降,自可与天地齐其长久。若也奔骤乎纷华之域,驰骋乎是非之场,则真气耗散,而不为吾之有矣,不若虚静守中以养也。中者,天地玄牝之气会聚之处也。人能一意守之而不散,则真精自朝,元气自聚,谷神自栖,三尸自去,九虫自灭,此乃长生久视之道也。以是知真息元气,乃人身性命之根。深根固蒂,乃长生久视之道”。

4 道教养生学的主要养生方法

重视精神养生。所谓精神修养,主要是指人的情志、性格和意识等方面的调养和护理,亦可理解为精神、心理方面的修养和锻炼。道教教主老子就十分重视精神修养,提倡清静无为,以净化心灵,老子认为,这样可以使人获得一种恬静闲适、洒然超脱的心境。为此,他提倡“致虚极,守静笃”,以摒弃一切欲念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告诫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要求。《寿亲养老新书》里记载了这样一首诗“: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说明陈氏、邹氏是非常重视精神调养的,他们还针对老年生理、心理,具体列举七条养老防病的方法,其云“: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真道”。明清时期的养神益身学说在精神养生方面有了新的开拓,如认为保养之法虽可数以万计,但养神为首,并重申前人“大怖生狂,大恐伤肾,临危冒险则魂飞,戏狂禽异兽则神恐”及“好憎者使人心弗疾去,其志气日耗,所以不能终其寿”等论点,突出过激情绪

(谦让)是对心身健康有益的良好的重大危害。认为“笑”与“让”

情绪;而“恼”与“斗”则是不良刺激,对形神健康有损伤作用。故歌曰“: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

・1092・

让,胖一胖。”这与现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同

出一理。这一时期,还特别重视精神情绪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所以说“:能守戒忌,则功过于药之半矣”。为此,清代画家高桐轩提出以耕耘、把帚、教子、知足、安居、畅谈、漫步、沐浴、高卧、曝背等作为养生“十乐”。重视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即讲究呼吸修炼,主要是通过练吸、练呼、呼吸皆练,或者配合形体和意念的锻炼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体内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已初步奠立,到了明清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李木延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明确提出静养精神,动养形体的辩证关系。清代大养生家曹庭栋虽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但他却很重视动以养生的重要作用。如他在《老老恒言・导引》里指出“: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并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以供老年锻炼之用。,切忌过动或过静,如他说“:动静合宜,气血和畅,,乃得尽其天年”。

。《饮膳正,本书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记载了各种汤、羹、浆、膏、煎、油、茶,以及各种烧饼、包子、馒头、粥、面等膳食的制作及其作用,尤其是在第二卷“诸般汤煎”“、食疗诸病”中,有不少具有实际意义,且易实行,如木瓜煎、荔枝膏、枸杞茶、桃煎等。此外,书中还阐述了若干关于“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乳母食忌”、“四时所宜”等问题,内有不少是值得重视的。宋元时期除上述著名养生家及其代表作外,还有不少值得一提的养生专著,著名的有:周守忠的《养生类纂》《、养生月览》,蒲虔贯的《保生要录》,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王王圭的《泰定养生主论》,姚称的《摄生月令》,刘诃的《混俗颐生录》,等。明清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饮食养生学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书中提供了有关饮食营养的丰富资料,仅谷、菜、果三部就有300余种,虫、介、禽、兽有400余种。其次《本草纲,目》中保存了不少食疗佚文,如孟诜的《食疗本草》等。最后,书中还收载了很多食疗方法。

本文在阐述道教养生学的思想根源、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对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和特点作了具体剖析,并对道教的主要养生方法作了介绍。但必须指出,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道教养生思想和方法,其中确实有很多精华,但也有不少糟粕,同时还包含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为此,我们研究道教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使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邵秀玲.道家养生文化的人学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5(6):53-56.

[2]赵乃增.老子箴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285.

[3]史孝进.道家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J].中国道教,2003(1):13

-17.

[4]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第三[M].

[5]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6):161-163.[6]老子著,辜正坤译.道德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文四:《陈撄宁《道教与养生》读后感》3300字

《道教与养生》一书,内容丰富,辞藻华丽,说理周详。但由于作者圆顿子(陈樱宁)是一名符其实的书橱,可谓之道学界的大文豪。虽曾受西派汪东亭师祖影响,而又不肯虚心,师心自用,故其所阐述的丹诀莽杂不纯,从其所著本书内容,亦可见其一斑。

如其《辩(楞严经)十种仙》之作,有如生公说法能使顽石点头之能,而重仙轻佛之言, 自不免溢于句里行间,又不免存门户之偏见矣。则又不如海印子(徐颂尧)求同存异,融仙佛为一体也。

《静功总说》和《灵源大道歌》、《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等,尤其是所引用的绝大部分书之原文,确乎是西派“心息相依,神定于虚”的翻版。但圆老某些布局与见解,仍不免与原旨略有出入,此即我所谓的“读书过多,用诀不专”也。

比如《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诀串述》,是依据《性命圭旨》为底本,揉取张三丰、李道纯等各家祖师丹诀于一炉而成,绝大部分都是好诗真诀。但据我浅见,仍不免略有矛盾。如“真心浩浩无穷极,无限神仙从里出,世人航着小形骸,一颗玄珠迷不识”(据《性命圭旨》),三丰祖师已将丹诀要妙一泄无遗。既说明只有浩浩无穷极的虚空大洞,才是生仙生佛生圣生贤的真心,和尹真人“空洞无涯是玄窍”之说,确乎同一旨趣。诗中点出世人执着小形骸之色身的错误,一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玄珠却没有人能知道。第三首所引是李道纯《中和集》的“两仪肇分于太极,乾以直专坤辟翕。惟赖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则窍妙之位置、功法与立竿见影之显效均尽泄之矣。第四首薛道光《虚中诗》、五首出自白玉蟾、六首出自李道纯、七首出自刘长生《仙乐集》、八首出自《弄丸集》、九首十首出自陈抟,十一首出自《悟真篇》、十二首十三首出自邵康节等诗一线贯串,直示此虚空大洞玄牝之门的大作大用,但十四首出自陈泥丸、十六首出自《原道歌》、十七首出自陈泥丸、二十一首出自陈致虚等诗的涉人,又不免落人后天搬运,有“世人执着小形骸”之嫌了。尽管作这些诗的人,也都是数一数二的高真前辈,或许别有可解,但二者放在一起,总觉有点尴尬,不可融会贯通。

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原文一线贯通,以神气(性命)为主体,一贯到底,大丹窍妙全彰,是造丹嫡旨的直叙。而圆老之《白话注解》,于其中的部分章句,仍不免有穿凿附会之嫌。如“九年功满火候足”之解是中肯的。而“应物无心”之解,未免就不够全面。“应物无心神化速”。撄宁解云:“应物,就是在世间做利人济物事业,无心就是随缘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神化速,就是用自己全神来行教化,功效自然很快。”此句原意出自《定观经》“应物无心”,应解当事来则应,事去不留,虽然形去接触事物,而心仍不动,傻子一样,随物现形心不动念,方可谓之“应物无心”。神化速,即元神能很快获得显现。“故应物无心”者,谓我人在作功时,能如水镜之鉴物,而原无心计之丝毫夹杂也。在日常时,事来则应,事去不留,亦不有丝毫心计夹杂于其间,实即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之意。圆老则将“应物无心”解成“应物就是在世间做利物济人的事业,无心就是随缘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圆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和本文之原意来分析,就不能说没有偏颇了。特作诗评三首以讽之。其一:聪明白误叹撄宁,注解依然又失真。应物物无心无物,安能解作物济人。其二:无心本是没繁心,过眼无心镜自明。解作随缘做功德,不由人笑是非生。其三:神化速即快化神,岂是耗神教化人。总是离题千万里,如将布种说耕耘。

又如“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句,曹氏直示神气就是人的心根命蒂,有互相依止的重要,点穿心息相依为性命双修的玄旨。古丹经《人药镜》谓:“是性命,非神气”。也是直接说明神气即是性命,非神气以外别有性命,作者恐后人执着在色体身上。正如圆老说的,“因为普通人只认得他自己的肉体,从来不注意到神气上去。故用反义词,似否定而深肯之”。《人药镜》续说:“水乡铅,只一味”。水乡铅是神气之合体,即先天真一之气。故圆老说“修炼家初等工夫,离不掉神气”,也是对的。其实中等工夫,以至高等功夫,一直到脱胎神化,又如何能离开神气呢?而圆老接着说:“须要把自己的神收在肉体里面,然后气方能定得下”,就完全错了。其实神不外驰者,即神不离气也。即如《胎息经》所说:“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岂能把神收在肉体里面,而学世人之“执着小形骸”乎?下文之“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把柄”。进一步把神气二物紧紧扣住,不容你有再向肉体分散的余地。这二句圆老也已解了。只是若根据圆老上句把神收在肉体里之说,与圆老对于本句之解,上下就脱节了。而再接上去之“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也就无从去“混合为一”,亦无从“与元化同出没”。圆老于此等关键处却都未注意,还不是因未得真诀之过吗?恰切言之,本文所言之二物,不惟可作神气解,实际上也可以作呼吸解,呼吸是神气的双胞胎,性命的总根子,呼吸一断,性命即非我有,尚有何物可为本柄乎?古人云:“人之性命在于呼吸之间”,岂虚语哉!此呼吸之间,内蕴先天之气,是我人的真种子真性命,与我人心息相依之后天神气,实有不同之处,但无此后天神气之结合,先天之物,不易露颜耳。《人药镜》所以说“是性命,非神气”者,其义在是矣。故《人药镜》此说,不过明示“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之义也。

又如圆老在注解“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时,虽然也承认“专气,是专心一志在气上做功夫”,试想所谓“专心一志”者,还不是您的“神在专”、“神在一”吗?神在气上做功夫,还能说不是使“神”去和“气”合一吗?神气合一以后,身体还会不柔软吗?所谓“铅汞归真土”,自然“身心寂不动”矣!我们元神还会逃得了吗?但圆老下解又说:“果能如此,神就要久留于身中,而不向外驰”。此又似是而实非矣!将此神久留于气中,神去恋气,气来恋神,方能神不外驰。若把此神久留于色身之内,六贼纷起,七情互扰,岂能不外驰乎?气非神恋,亦无从以定矣!非神气之结合,在中虚土釜之分金炉中,拨阴取阳,真息又从何而产生乎?试问又能从何处去可以“往来真息自悠悠”乎?圆老之解,不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感。

“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两句,也是直承上文来的。真息往来之处,即元命所在之处,实即指中虚土釜玄牝之门言也。不然便无“存无守有”之可求,“出元人牝”之足言。又何有乎“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之可言乎?往来者,内外交流之地也。即“真心浩浩无穷极”、“空洞无涯是玄窍”之窍也。此为我人之心根命蒂,谓之元命,其谁曰不然。色身肉体之内,有实无虚,实不容易将虚实融通,更无法与外面往来交流。可见真息往来之处,确是活水源头,是人身三关三田的总门户、要路头。灵泉有二义,在后天人身之元精元气也。从先天即天地之真阳也。心息相依到神气结合以后,真息自生,天地真阳自然不召自归,后天精气,自然不逆自转。内外交媾,所谓“四者混沌,径人虚无”者,存于外而形于中,能不薰蒸百体,有“不汲灵泉常自流”之象乎?

又如“元和内运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本来亦是以呼吸是性命根源的直指。从字面上来解说:元和之气能向内回旋便能成为真人,即《心印经》“回风混合,百日功灵”之嫡旨。离开呼吸到呼吸以外去求道,到底是不能了道的。呼吸不是人身之气吗?与上文“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把柄”之句,首尾相应,而又进一步点穿之。而圆老竟把“呼吸外求终未了”之句解成“倘若在外面呼吸上永远执着,不肯放松,到底没有了脱之日”。这不但和上面一气下来的道理不能贯通,连字面的意义也完全相反了。此句原意平铺直叙,非常清楚,明明教人不可到呼吸之外去别求大道,否则就不能修性了命,获得圆成,离了阴阳不是道,呼吸亦阴阳也。请读者好自理会。特作诗一首以讽:离了阴阳不是道,岂可远离呼吸求。呼吸外求终未了,分明指出莫糊涂。

限于篇幅,择要谈一下。金丹之道,确非得诀不行,紫阳所谓“任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学丹之人,总得多具只眼,不然出自名人之口,又谁能不妄从呢?总的来说,圆老此篇佳作与当代一般注作来说,已是大有不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其高超之志向,救世之苦心,忧国忧民,悲天悯人之心,确乎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文章,也确乎使我十分爱读。无奈失之毫厘之误,诚可惜也。

作文五:《陈撄宁《道教与养生》读后感》3600字

陈撄宁《道教与养生》读后感

陈毓照丹道文献网论坛

《道教与养生》一书,内容丰富,辞藻华丽,说理周详。但由于作者圆顿子(陈樱宁)是一名符其实的书橱,可谓之道学界的大文豪。虽曾受西派汪东亭师祖影响,而又不肯虚心,师心自用,故其所阐述的丹诀莽杂不纯,从其所著本书内容,亦可见其一斑。 丹道|修道|道书|秘笈|仙学|内丹|道藏|金丹|养生|电子书|参同|悟真|女丹|南派|北派|方壶|西派

如其《辩(楞严经)十种仙》之作,有如生公说法能使顽石点头之能,而重仙轻佛之言, 自不免溢于句里行间,又不免存门户之偏见矣。则又不如海印子(徐颂尧)求同存异,融仙佛为一体也。 丹道,修道,道书,秘笈,仙学,内丹,道藏,金丹,养生,电子书,参同,悟真,女丹,南派,北派,方壶,西派

《静功总说》和《灵源大道歌》、《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等,尤其是所引用的绝大部分书之原文,确乎是西派“心息相依,神定于虚”的翻版。但圆老某些布局与见解,仍不免与原旨略有出入,此即我所谓的“读书过多,用诀不专”也。

丹道,修道,道书,秘笈,仙学,内丹,道藏,金丹,养生,电子书,参同,悟真,女丹,南派,北派,方壶,西派  比如《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诀串述》,是依据《性命圭旨》为底本,揉取张三丰、李道纯等各家祖师丹诀于一炉而成,绝大部分都是好诗真诀。但据我浅见,仍不免略有矛盾。如“真心浩浩无穷极,无限神仙从里出,世人航着小形骸,一颗玄珠迷不识”(据《性命圭旨》),三丰祖师已将丹诀要妙一泄无遗。既说明只有浩浩无穷极的虚空大洞,才是生仙生佛生圣生贤的真心,和尹真人“空洞无涯是玄窍”之说,确乎同一旨趣。诗中点出世人执着小形骸之色身的错误,一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玄珠却没有人能知道。第三首所引是李道纯《中和集》的“两仪肇分于太极,乾以直专坤辟翕。惟赖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则窍妙之位置、功法与立竿见影之显效均尽泄之矣。第四首薛道光《虚中诗》、五首出自白玉蟾、六首出自李道纯、七首出自刘长生《仙乐集》、八首出自《弄丸集》、九首十首出自陈抟,十一首出自《悟真篇》、十二首十三首出自邵康节等诗一线贯串,直示此虚空大洞玄牝之门的大作大用,但十四首出自陈泥丸、十六首出自《原道歌》、十七首出自陈泥丸、二十一首出自陈致虚等诗的涉人,又不免落人后天搬运,有“世人执着小形骸”之嫌了。尽管作这些诗的人,也都是数一数二的高真前辈,或许别有可解,但二者放在一起,总觉有点尴尬,不可融会贯通。

曹文逸《灵

源大道歌》原文一线贯通,以神气(性命)为主体,一贯到底,大丹窍妙全彰,是造丹嫡旨的直叙。而圆老之《白话注解》,于其中的部分章句,仍不免有穿凿附会之嫌。如“九年功满火候足”之解是中肯的。而“应物无心”之解,未免就不够全面。“应物无心神化速”。撄宁解云:“应物,就是在世间做利人济物事业,无心就是随缘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神化速,就是用自己全神来行教化,功效自然很快。”此句原意出自《定观经》“应物无心”,应解当事来则应,事去不留,虽然形去接触事物,而心仍不动,傻子一样,随物现形心不动念,方可谓之“应物无心”。神化速,即元神能很快获得显现。“故应物无心”者,谓我人在作功时,能如水镜之鉴物,而原无心计之丝毫夹杂也。在日常时,事来则应,事去不留,亦不有丝毫心计夹杂于其间,实即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之意。圆老则将“应物无心”解成“应物就是在世间做利物济人的事业,无心就是随缘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圆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和本文之原意来分析,就不能说没有偏颇了。特作诗评三首以讽之。其一:聪明白误叹撄宁,注解依然又失真。应物物无心无物,安能解作物济人。其二:无心本是没繁心,过眼无心镜自明。解作随缘做功德,不由人笑是非生。其三:神化速即快化神,岂是耗神教化人。总是离题千万里,如将布种说耕耘。

丹道,修道,道书,秘笈,仙学,内丹,道藏,金丹,养生,电子书,参同,悟真,女丹,南派,北派,方壶,西派  又如“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句,曹氏直示神气就是人的心根命蒂,有互相依止的重要,点穿心息相依为性命双修的玄旨。古丹经《人药镜》谓:“是性命,非神气”。也是直接说明神气即是性命,非神气以外别有性命,作者恐后人执着在色体身上。正如圆老说的,“因为普通人只认得他自己的肉体,从来不注意到神气上去。故用反义词,似否定而深肯之”。《人药镜》续说:“水乡铅,只一味”。水乡铅是神气之合体,即先天真一之气。故圆老说“修炼家初等工夫,离不掉神气”,也是对的。其实中等工夫,以至高等功夫,一直到脱胎神化,又如何能离开神气呢?而圆老接着说:“须要把自己的神收在肉体里面,然后气方能定得下”,就完全错了。其实神不外驰者,即神不离气也。即如《胎息经》所说:“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岂能把神收在肉体里面,而学世人之“执着小形骸”乎?下文之“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把柄”。进一步把神气二物紧紧扣住,不

容你有再向肉体分散的余地。这二句圆老也已解了。只是若根据圆老上句把神收在肉体里之说,与圆老对于本句之解,上下就脱节了。而再接上去之“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也就无从去“混合为一”,亦无从“与元化同出没”。圆老于此等关键处却都未注意,还不是因未得真诀之过吗?恰切言之,本文所言之二物,不惟可作神气解,实际上也可以作呼吸解,呼吸是神气的双胞胎,性命的总根子,呼吸一断,性命即非我有,尚有何物可为本柄乎?古人云:“人之性命在于呼吸之间”,岂虚语哉!此呼吸之间,内蕴先天之气,是我人的真种子真性命,与我人心息相依之后天神气,实有不同之处,但无此后天神气之结合,先天之物,不易露颜耳。《人药镜》所以说“是性命,非神气”者,其义在是矣。故《人药镜》此说,不过明示“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之义也。

又如圆老在注解“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时,虽然也承认“专气,是专心一志在气上做功夫”,试想所谓“专心一志”者,还不是您的“神在专”、“神在一”吗?神在气上做功夫,还能说不是使“神”去和“气”合一吗?神气合一以后,身体还会不柔软吗?所谓“铅汞归真土”,自然“身心寂不动”矣!我们元神还会逃得了吗?但圆老下解又说:“果能如此,神就要久留于身中,而不向外驰”。此又似是而实非矣!将此神久留于气中,神去恋气,气来恋神,方能神不外驰。若把此神久留于色身之内,六贼纷起,七情互扰,岂能不外驰乎?气非神恋,亦无从以定矣!非神气之结合,在中虚土釜之分金炉中,拨阴取阳,真息又从何而产生乎?试问又能从何处去可以“往来真息自悠悠”乎?圆老之解,不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感。 丹道,修道,道书,秘笈,仙学,内丹,道藏,金丹,养生,电子书,参同,悟真,女丹,南派,北派,方壶,西派

“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两句,也是直承上文来的。真息往来之处,即元命所在之处,实即指中虚土釜玄牝之门言也。不然便无“存无守有”之可求,“出元人牝”之足言。又何有乎“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之可言乎?往来者,内外交流之地也。即“真心浩浩无穷极”、“空洞无涯是玄窍”之窍也。此为我人之心根命蒂,谓之元命,其谁曰不然。色身肉体之内,有实无虚,实不容易将虚实融通,更无法与外面往来交流。可见真息往来之处,确是活水源头,是人身三关三田的总门户、要路头。灵泉有二义,在后天人身之元精元气也。从先天即天地之真阳也。心息相依到神气结合以后,真息自生,天地真阳自然不召自

归,后天精气,自然不逆自转。内外交媾,所谓“四者混沌,径人虚无”者,存于外而形于中,能不薰蒸百体,有“不汲灵泉常自流”之象乎?

又如“元和内运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本来亦是以呼吸是性命根源的直指。从字面上来解说:元和之气能向内回旋便能成为真人,即《心印经》“回风混合,百日功灵”之嫡旨。离开呼吸到呼吸以外去求道,到底是不能了道的。呼吸不是人身之气吗?与上文“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把柄”之句,首尾相应,而又进一步点穿之。而圆老竟把“呼吸外求终未了”之句解成“倘若在外面呼吸上永远执着,不肯放松,到底没有了脱之日”。这不但和上面一气下来的道理不能贯通,连字面的意义也完全相反了。此句原意平铺直叙,非常清楚,明明教人不可到呼吸之外去别求大道,否则就不能修性了命,获得圆成,离了阴阳不是道,呼吸亦阴阳也。请读者好自理会。特作诗一首以讽:离了阴阳不是道,岂可远离呼吸求。呼吸外求终未了,分明指出莫糊涂。

限于篇幅,择要谈一下。金丹之道,确非得诀不行,紫阳所谓“任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学丹之人,总得多具只眼,不然出自名人之口,又谁能不妄从呢?总的来说,圆老此篇佳作与当代一般注作来说,已是大有不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其高超之志向,救世之苦心,忧国忧民,悲天悯人之心,确乎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文章,也确乎使我十分爱读。无奈失之毫厘之误,诚可惜也。

作文六:《作文班作文》800字

困难成就人才

六(4班   华莎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无法收成;如果老鹰不经历风雨,就无法飞向蓝天;如果人类没有考验,就无法进步。

农夫错误地认为一路上如果没有风雨,麦子便会更加饱满,却没有想到,如果不经历风雨,怎能有彩虹?

“一旦避开了所有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的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上帝是这样说的。没错,如果避免困难,我们就像这麦子一样,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壳!

如果没有困难,鸟儿便不会飞翔。每只鸟儿出生的时候,都必须自己“破壳而出”,不能有父母帮忙,不能有兄弟姐妹帮忙,只能靠自己,靠双翅的力量爬出蛋壳,才有展翅飞翔的本领。当每个人出生时,都注定会遇到困难。困难降临时,你选择面对还是逃避?我选择面对!在暴风雨中成长,脊梁自然变硬,精神自然顽强。而逃避,再次遇到困难,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在困难中努力,坚强,才有飞翔的技能与能力。

如果没有困难,生命将不再延续。大自然里,弱肉强食是自然想象。但,假如兔子不但逃避大型食肉动物的追杀,而不去想个既能保命又能安居乐业的办法,他总有一天会被捕食。如果弱小的动物不去适应自然界的规律,他们将永远被大自然开除。生命的延续只有两个选择,燃烧或腐烂。我毅然选择燃烧!即使再强大,总会遇到看着能压垮天的困难,但,在燃烧的时候就是在成长自己,困难使你学会坚毅!

如果没有困难,社会将不会进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一群学者为研究:“一团焦油从烟囱滴落的情况”,整整用了81年,他们在81年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们一直坚持着,从没放弃过,终于获得了“搞笑版”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困难中,学者一次有一次地实验,一次有一次遇到不同的困难,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才使人类科技又进了一步,而自己也变得勇敢无畏。

遇到困难,你去挑战,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成就当今的人才。

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相同,如果没有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作文七:《作文啊作文》2100字

小学的那些年我常会做同样的一个梦——某一天老师宣布没有作文这项作业了——我们欢呼着,那种心情比听说中国男足踢进世界杯更为激动;再看看讲台上的老师,她忽然在这一天变得无比亲切——这样的她,我们又怎会在她背后对她有些臃肿的身材叽叽歪歪,或是给她起几个像“南瓜”、“白菜”之类的绰号?但这个梦总像彩色泡泡那样美丽易碎。梦醒后想起好像有篇作文还没有写,便强忍梦想破灭的伤感,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挑灯夜战——把《作文大全》之类的书翻得“哗啦”作响,可能偶尔还要越过海峡,把台湾小朋友的作文找来借鉴一下……作文啊作文,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记得小学每周都有几节固定的作文课。课上,全班同学坐成黑压压的一片,听老师布置完一个题目后,开始埋头苦干,“制造”作文。这时全班鸦雀无声,只有在课桌底下翻书的声音。当然,偶尔也会冒出这样的怪声——“喂,你这是什么破作文书啊?!怎么找不到这个题目?我的妈呀,这下完蛋了!”这位说话的同学一脸无奈与失落,像可怜的拿破仑在圣约翰山上望不到援军,只能眼瞅着“一世英明”毁于滑铁卢。熬到下课时,他的脸成了紫红色。我心中想,该同学不会是有孙悟空身魂分离的本事,刚才跑到南海请观世音菩萨了吧?后来他的同桌向我透露说他两节课只写了三百字,那脸色全是憋出来的。写作文的艰难何止我这位同学一人经历过,恐怕诸君都有同感。大家挖空心思,想写出好作文——我的一位同学用了一个暑假去背《成语词典》,结果成效终于是有了——她的作文里,女孩子的相貌必定是“蛾眉皓齿”,嘴巴必定是“樱桃小口”,连笑都必须是“莞尔一笑”。我一直对她作文中的人物存不存在于现实有着巨大怀疑,不然不能一见实在是种遗憾。

小学时,自从换了语文老师,我的作文很少得“优”,最常就是得个“良”,有时候“良”的屁股后面灰溜溜地跟个加号。原因归结为一点,就是我写的全是真人、真事、真感情,少了所谓“优秀作文”要求的那些“假话”。像“给老奶奶让座”、“帮邻居大妈打扫卫生”、“拾到几元钱交给警察叔叔”……初看时颇为感人,但看得太久也使人有了免疫力,再看不出什么新鲜感。我一直以为作文中的情感是“一次性”的,是自己一段时间甚至一刹那的感受,往往一次过后不会再有。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踩入同一条河流”,这句朴素的哲理也说明一个事实:美景与真情错过便不会再有。现在我看同龄人写的小说,发现他们竟把作文中的毛病带进了文学——小说中的场景与结局都很固定,像中国男足与巴西男足的比赛一样毫无悬念,看了开头便知道结局,看了结局就能猜出过程。作文啊作文,影响我们的程度之深,让我们至今在创作时仍不能彻底走出那个固定的模式。

我其实该庆幸,因为家里人稍懂文学。每次老师批完作文,爷爷总会再批一遍。往往学校里得了“良”的作文爷爷会批上“优”,有时得了“优”的作文爷爷反而批上了“差”。所以我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若作文成绩不佳就一把鼻涕一把泪。我甚至认为作文教会了许多孩子撒谎。我不知道他们当初写某些作文的时候会不会脸红,因为有些情节明显不符合生活逻辑,明显是生般硬套,常常会闹出像“关公战秦琼”的笑话。想当初,我们班上有些同学自我标榜对文学有较高的悟性,而且还有同学称在说不上名字的某报上发表过作品——虽然大家像看不到火星人一样看不见那篇文章,可这毕竟说明人家在文学感悟上“高人一筹”啊!

前些年在报上看到我小学同学的文章,读后竟有种“老友重逢”的动情。这些年他似乎变化不大,读他的文章有种亲切感,使我回忆起了六七十人在一间教室里“憋作文”的场景。想当年写课堂习作,总是还没下笔,如“怜惜小猫、小狗”、“海上日出”、“赞美胡杨”之类的题材就不请自来,现在仍挥之不去,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小A是我文学上的挚友,经常给我发短信,一直劝我多读青春文学。当我拿着老舍、钱钟书、沈从文的书走在学校里的时候,大多数同学手捧韩寒、郭敬明的书,爱不释手,见我执迷不悟便说我老土。其实,“八O后”、“九O后”青春作者的书我几乎都读过,但读过什么书不一定非要跑着告诉满世界人。我常思考的是韩寒、郭敬明当年读的是什么书,在他们之前为何没有王寒或是李敬明在文坛走红。一个人要写好作文乃至文学,没有高贵血统的书籍奠基,其作品必然无法长存。这一点只要反过来看韩寒、郭敬明的成长历程与阅读习惯就能得到验证。

今年在上海和一群天南海北不常见面的文友谈作文时,大家都认为高考作文中的好文章是沧海一粟;公认二OO八年高考中,上海学生黄莎写的《他们》,从文风到内容上焕然一新,算得上是好文章。而我认为,没有自己体会的文章谈不上深刻。看《华商报》的作文版时,常关注有自己体会和丰富细节的小学生作文。这些文章虽然短小却耐人寻味,大都简单却记录了生活。从这些文章中,我往往能得到一些启发。

我认为,写好作文首先要摆脱已形成的框架,才能有所突破。四平八稳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众口一词。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近代的胡适先生有句名言“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这两句话对于我们如何写好一篇作文都很有启示。

我不禁感叹,上帝把牛顿派到人间,于是人间有了光明;而我又该对你说什么好呀,作文啊作文!

作文八:《作文:作文迷》1300字

作者题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语

自从我第一次见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和“创新作文网”,我就喜欢上了作文,变成了一个作文迷,可我发现,最近我却“升级”为“作文控”。

2015年12月的“吹牛大王”让写一篇“世界之最”的作文,我突然来了灵感,开始动笔写起来,我每天“如饥似渴”不停地写,等我写完后,我发现作文早已过期。我看到2016年1月的题目要求是“大”,我想,我的这篇作文,不就是一篇“大”作文吗?我赶忙将题目改过来,美其名曰《我的大作文》。并将我的“大作文”输入电脑,准备投稿。谁知等我把作文输入完,一看时间,2016年3月。天哪,又过期了。我本以为我的作文能弄一个“杂采”,这回连“精华”也得不到了。哎!“普通”就普通吧。既然写了,就把他发出去吧。于是,我开始向“创新作文网”发送,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作文就是发送不出去。好久,电脑突然停机,再也打不开。“哎呀!我家的电脑怎么突然停机,打不开了呀!”我听到左领右舍的邻居都这样喊。我焦急的到外面了解情况,谁知,我听到满世界的人都这样说,我开始意识到,难道是我的那篇大作文……?

回到家,我打开电视,听到电视里报道:“今天,由于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大作文,想通过网络发送,由于作文太大,导致全世界的网络毁坏,凡是开着的电脑系统破坏。主持人在播出的同时,我们家的电视变得只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图像。这时,主持人说,建议各家快关掉电视,那篇大作文马上就会把各家的电视撑毁,现在可能有的电视机已经收看不到图像……

如果,有一天,警察找到我,让我赔偿,那肯定会是一笔天文数字。趁别人还没发现,还是赶紧把稿件寄出去吧,于是我又想到使用快递。爸爸找了99辆大挂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我的稿件运到镇上。在打包的时候,由于作文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一下把我吸到了作文里,没办法,爸爸只好把我也打进快件里(真的,我可不是畏罪潜逃)。幸亏中国有高铁,不到半天,我和稿件一起就被运到了编辑部。(后来听说,因为运送我的作文,高铁也出了问题,山东到重庆的线路,停车维修半年。)周。主编见到稿件,说:“这是第10000001个“作文控”,都是“创新作文”的“吹牛大王”给害的啊。于是拨打了110、120、119……各种急救电话来救我,可是,把他们都急成了“精神控”,也没有办法。于是,又打电话请了全世界的科学家来,他们个个都束手无策,一个个都变成了“精神控”。

到底还是周。主编有办法,他扔过来一个包,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篇约稿函和纸笔,题目是《中国梦·世界的梦》。我想,周。主编是要害我,还是要我以毒攻毒?上面还有提示:中国高铁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世界变小……我赶紧按照提示写起来,觉得作文正在和世界一起飞速变小,一会儿,我竟被作文弹了出来。我感谢完周。主编之后,问周。主编下一个作文题目是什么?周主编来不及回答我,边跑边喊道:“我们要去抢救下一位‘作文控’,你还写呀,损失我们可赔不起呀……”

山东省兰陵县大仲村镇月亮湾小学六年级 陶永芳

指导教师 刘中良 杨夫军

作文九:《作文:论作文》500字

说起作文,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是,对于作文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有的人为了应付老师留的作业而去完成作文;有的人为了考试作文能得高分,竟然有的把自己的爸爸妈妈写死,据统计,在一次中考作文中“死”的爸爸妈妈高达73%。还有的人呢,就可以算是最高境界了:把作文当成抒发自己心情的一种方式。

举一个别的例子,就说诗吧。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舍而仅为之诗人耳,此数君子岂所甘哉?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悲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中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诗和作文不都是一样的吗?有的人认为自己哪里有欠缺,就多加改正,这样看来,大多数的都是作文写的好的。即使是名人,也有三番五次的更改,何必我们呢?还有一类人,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自己的不比别人差的,大多都是不好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作文当做一个朋友,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表达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作文十:《作文:悟作文》600字

以前的我每当听到关于老师对于作文的布置,不是垂头丧气,就是自叹命苦;不是写枯燥无味的流水账,就是从这网址那网址摘的没文佳文;不是无理的瞎掰,就是乱七八糟…总而言之,作文对于以前的我来说,是无感情可言的。

而现在的我不说出口成章,但我把这当成了一种兴趣,一种情感的寄托,总觉得文章在不知不觉中写的有味了。有时还会情不自禁的感叹,往好了说吧,就是所谓的文酸味;往坏了说就是,多愁伤感。悟作文,是在悟一种境界,更是在无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呵。

每当我问及妈妈时,她总会说,孩子呀,有些事情经历了,便成长了…我不懂,便紧加追问。她便会说,一张白纸洁白无瑕,放进水里时,自然是水色无太大异样;而纸被一小滴墨汁玷污了,在放进水里时,也会多一些杂色…我昂首向天,对这意味深长的话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看着外面漫天的大雨瓢泼的下着,雨滴儿无情的捶着菊花,一锤子又一锤子,过一会儿雨渐渐地停了。我不禁感叹:“雨过菊开,行人莫摘。雨过,垂败之花已败,留之,则乃意强者也,人亦如此,人生就是一个筛选,而评委就是你自己,自己的舞台应该被自己玩转。如果你不笑,没人替你坚强呵…你也会自动退出这个大舞台。”言罢,叩问苍天:“落花岂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结局又何尝不好呢?”ﻩ ﻩ小 荷 作文网

看世界万千,悟生活百态…悟,悟作文,悟生活,悟人生态度,学会去悟,你手下的作文奖熠熠生辉;学会去悟,你的人生将无比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