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方案措施 > 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比较研究简评

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比较研究简评

时间:2021-04-08 09:37:42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宋明理学生成于朝代更替、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敏感时期,理学家们用“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恢复儒家礼教和道德体系,重塑伦理纲常和理性体制。英国文人劳伦斯处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规范已经严重阻碍人性自由和社会进步,劳伦斯借助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建构传达出崇尚感性、恢复人性本能的理念。纵观两者,它们虽然分处东西方,国情民俗各异、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体制差异明显,但是彼此在文学创作体系的形成、思想理念发展上或多或少存在关联与联系。本文基于此开展比较研究,希冀对国内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宋明理学;文学伦理观;比较研究
  一、国内外宋明理学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开展理学研究自古有之。最早研究二程的论文有两不的《程伊川之宇宙观》(1921年),最早研究朱熹论文有程南园的《与友人论朱陆书第四》(1915年)。1977年至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间程朱理学研究真正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张立文、蔡方鹿、王心竹等为代表国内学者不仅开展与程朱理学相关理学断代哲学史研究,而且对人物个案哲思研究愈加深入。张立文的《宋明理学研究》(2002)是国内宋明理学研究权威论著。正如著者所言:“宋明理学作为历史文本,具有不变性、永恒性。”(张立文,2002:1)蔡方鹿撰写大量学术论文阐释宋明理学精髓和哲学思想。钱穆的《朱子新学案》(2011)是研究宋明理学,以至研究中国学术史必读之经典著作。最早五卷书的 《朱子新学案》是在1971年由香港三民书店出版。(杜维明,1987:115)综上所述,国内宋明理学研究仅局限于国内社会语境下研究,还没有与国际社会实现完全接轨。国外宋明理学研究主要表现为以朱子为代表宋明理学思想研究。日本学者楠本正继的《宋明时代儒学思想之比较》(1962)以及收集了台湾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等学者八篇论文的《东亚朱子学的诠释与发展》(2012)最具有代表性。美国的理学研究经历一波三折发展过程。从1849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eman)发表在《中国丛报》的翻译作品《朱子全书》到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中国总论》(1884)表明朱子学影响甚微。从1849到1949一百年里朱子学研究文章屈指可数。其间美国最早研究理学论文《朱熹知识论》(1936)发表引发了些热潮,但是以典籍翻译和译介为主。1962年芮沃寿(Arthur F.Wright)和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合编的《儒家人格》是难得的研究力作,文中历述朱子出仕、入仕的经历及其政论思想。田浩(Hoyt Tillman)、贾德钠(Daniel J.Gardner)、康格理(Thompson,Kirill O.)都是美国新儒学运动领导者。田浩的《朱熹的思维世界》(2002)是其中代表作。陈荣捷与狄百瑞的三十年合作促进了宋明理学在国外的发展。陈荣捷的《朱熹哲学研究》(1988)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共有四大部分,重点阐述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与朱陆之辩。(陈荣捷,1990:136)在欧洲,法国是较早开展理学研究国家之一。从1950到1970的二十年间,白乐日(Etienne Balazs)在法国推出宋史研究计划。以上历述的国外理学研究只是集中个别人物研究,研究内容大多聚焦朱子的宇宙观、政治观、历史观、哲学人类学特征等方面。概括起来,国外以朱子学为代表的理学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个案为主),且研究深度和厚度不高是海外宋明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国内外劳伦斯文学伦理观研究现状
  国内劳伦斯研究一直是学术领域热点。中国社科院的赵少伟在《世界文学》第二期上发文《戴·赫·劳伦斯的社会批判三部曲》标志着劳伦斯研究在经历文革冰冻期后的重新启动。1989年中国首届劳伦斯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助推了国内劳伦斯研究的热度。总体而言,国内劳伦斯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几部名著和代表作,研究内容多样化,多涉及作家生平、文学主题、文体风格、哲学观、婚姻观、性爱观等层面,在深度和广度上缺乏对劳伦斯文艺理论系统梳理和研究。目前国内系统研究劳伦斯文学伦理观的专著还没有出现。国外劳伦斯文学研究经历了被冷落到再繁荣过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伦斯小说逐渐被解禁,人们开始了对劳伦斯文学文本的研究。西方学者更多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故而大多学者选择从语言和自我关系中研究劳伦斯文学的社会价值。著名学者凯斯·萨格(Keith Sagar,1934-2013)指出,国外劳伦斯研究从以前注重性爱观和两性关系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劳伦斯的泛神论和生态文学主题。对劳伦斯文学伦理观的研究鲜有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劳伦斯研究出现新变化。性别与现代性意识、女同性恋与现代性等逐渐成为劳伦斯小说研究的新视野。自1993年澳大利亚悉尼成立劳伦斯研究学会之后,世界各國相继成立研究学会,这对劳伦斯研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总体来看,国外尚无开展劳伦斯文学伦理观的系统研究,为该研究提供操作的可行性。
  三、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比较要点概述
  美国华裔哲学家牟博认为,无论东西方哲学如何不同,它们在哲学问题上的关注是一致的,两者比较是一种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哲学传统之间或同一传统内部不同方法和观点之间关系的一般性哲学方法。它应当是一种世界哲学的比较方法。牟博把它称之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建设性交锋-交融。”(牟博,2008:66)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虽然阐发的伦理观思想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在关注国家、民族和个人生存状况,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范式和文学手段表达各自伦理诉求和道德意志。
  文章首先对两者进行东西方文化大背景的比较研究。该研究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东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下神性与人性的别样传达,东方理学气质与西方理性观念的同质与异质,以及东方儒家礼教与西方基督教教义的文化塑造。其次,开展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的对比研究。内容首先涉及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的生成与发展。研究发现,劳伦斯伦理观的生成与时代背景关系存在很大偶然性与必然性。劳伦斯宣扬的伦理观大胆地表达出现代人的伦理诉求和道德价值。反观宋明理学,它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转折点的宋代。宋代社会二重性特点突出:经济文化的空前发达与民族危机的极度深重。再者,程朱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都是对传统礼教的传承与流变。宋明理学建构历经先秦到宋明朝代更替,先后吸收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儒道三教之学。宋明理学对儒家的仁学加以传承,追随儒家人性论、修养论、道德论和价值论的论证,注重培养人的主体道德意识,发扬儒家伦理道德精神。处在世纪更替节点的劳伦斯不仅对十九世纪英国传统礼教大胆地提出质疑,而且果断地对其进行变革与颠覆。文章还进行了二重性社会文化背景下宋明理学的性理观与劳伦斯性伦理的比较研究。宋明理学的学术核心话题是理、气、心、性,各个学派在价值理想、学派传承上虽有差异,但是道德体系的价值目标相同。本文重点关注朱熹、二程的“性即理”说、“心统性情说”、“人心道心论”等观点的道学风范、伦理价值。二程确立的理学价值观将儒家心性伦理与思辨哲理相结合,并根据时代演进的需要给予批判性的总结和创造性的发展。(蔡方鹿,2014:28)劳伦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大胆颂扬性爱自由、崇尚性本能、拒绝理性社会束缚,他主张两性伦理关系中人的行为取决于最原始本能。两者观念既相左又具有形似特点值得做深入的理论剖析。此外,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中伦理与文化的互为关照比较也是重点。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建构离不开文化的影响,两者互为性关系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宋明理学在伦理观的形成和塑造过程中深受先秦以来儒家文化的熏陶、道家道统思想的教化和佛学文化的冲击,呈现出新儒学的伦理风范和价值体系;劳伦斯文学的伦理观受制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理性思维、中世纪的神学思想和基督教文化,他的伦理意识明显区别于东方的宋明理学。伦理与文化的互为性特点值得关注。最后,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文本伦理观内涵的比较研究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之一。首先,文章介绍了宋明理学伦理心境的表白与阐释。宋明理学的伦理心境主要关注《朱子语类》文本的道德内涵诠释。其中,《二程集》的性即理以及体用一源思想研究和张载《西铭》的德性伦理观思想的传释与阐释是道德内涵阐释的焦点。其次,文章注重劳伦斯文学文本的伦理观传达与诠释。比较研究侧重于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生态伦理意识比较、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的伦理选择与道德评判以及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的人文价值与伦理关怀。
  四、结语
  文章通过比较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发现两者虽然分处不同年代和国情差异明显,但是在伦理观内涵建构上共性突出。借助横向比较,希冀对国内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助益,也可以拓宽劳伦斯文学研究的外延。
  参考文献:
  [1]陈荣捷.读《朱熹哲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0(6):136-138.
  [2]蔡方鹿.二程的人性修养思想与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14(2):28-35.
  [3]杜维明.儒学传统的改建:钱穆《朱子新学案》评介[J].孔子研究,1987(1):115-123.
  [4]罗检秋.学术调融与晚清礼学的思想活力[J].近代史研究,2007(5):42.
  [5]牟博.论比较哲学中的建设性建设性交锋-交融的方法论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8(9):65-70.
  [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三明市闽学文化研究中心 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微幽默 下一篇:梁潮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