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各类材料 > 【《孔子论君子》1600字】孔子论君子

【《孔子论君子》1600字】孔子论君子

时间:2019-12-18 09:18:2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孔子论君子》1600字

孔子论君子

——《论语》选读

子曰:“君子不器①。”《为政》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②,居无求安,敏③于事而慎于言,就④有道而正⑤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⑥在其中矣;学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⑧也,无莫⑨也。义之与比⑩。”(《里仁》)

子曰:“君子喻11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12,礼以行之,孙13以出14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15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16。”《子张》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17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① 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只能供作某种目的的使用)。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② 饱,满足。

③ 敏,勤勉。

④ 就,走向,到。

⑤ 正,匡正。

⑥ 馁,饿。

⑦ 学,主要指学习道义。

⑧ 适(dí),亲近。

⑨ 莫,淡漠。

⑩ 即“与义比”,跟义靠在一起。指以义作为与人交往的依据。

11 喻,明白,懂得。

12 义以为质,即“以义为质”。质,根本,基础。

13 孙(xùn),通“逊”。

14 出,指说出,谈论。

15 食,通“蚀”。

16 文,文饰,掩盖。

“夫子自道也。”(《宪问》)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18,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19大人,侮20圣人之言。”《季氏》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21,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22,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3。”(《述而》)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24,以友辅仁。”(《颜渊》)

子曰:“君子欲讷25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6矣夫。”(《壅也》)

17 君子道者,君子之道。

18 大人,有地位或有道德的人都可以称为“大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

19 狎(xiá),亲昵而不庄重。

20 侮,轻慢。

21 周而不比,“周”和“比”都有密合的意思。这里的“周”指以义合,“比”指以利合。“周而不比”的意思可与下章“群而不党”互参。

22 和而不同,“和”指不同的人或事物达成和谐的关系。“同”则与之相反,只是一味地盲从阿附。春秋时期的人一般用这两个字来谈论君臣关系。

23 戚戚,畏惧忧愁(因为有私欲)。

24 以文会友,用讲习礼乐文章聚会朋友。

25 讷(nè),语言迟钝。这句话同《学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

26 弗畔,不背离道义。畔,同“叛”。

阅读材料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娇而不泰。”(《子路》)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乃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乃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

作文二:《孔子论君子》7300字

孔子论君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于《论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3. 掌握"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的具体内涵.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的形式,论述"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内容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素质目标

1. 对《论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树立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观.

2. 讨论孔子的君子之道,联系社会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自觉意识.

二,重点难点

掌握"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具体内涵. 重点:

难点:掌握《论语》"言约意丰"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回顾和补充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1.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为国以礼",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弗兰西斯·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足可见孔子思想之伟.

2. 《论语》简介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

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二)导 入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础与核心.在今日中国,了解孔子的君子观,提倡儒家的君子人格,对于社会道德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除去政治因素外,都必然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基础之上. 现代中国要想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伦理,必须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中寻找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君子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怎样做才是君子呢 在于丹的《论语心得》当中,她归纳的孔子的"君子观"有三个标准:一,做一个善良的人.二,成为一个有恒心的人.三"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今天我们择录四则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来体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修炼成为一

个君子.

(三)课文解读

1. 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愆qiān:过失. 瞽gǔ:无目之人(瞎子),没有识别能力的人. 狎xiá:轻慢.

疏通文句,领会文意(读译结合,先读后译,译后再读再悟) 第一则——三愆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请客吃饭,第一次仆人问他:"客人中只有一人没到,可以开席了吗 "他说:"唉,该来的没来."过了一会,仆人又问:"客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席吗 "他回答说:"唉,不该来的全来了."结果,所有客人都被得罪.虽然是个笑话,可也反映出会讲话有多重要!讲好了,满堂喝彩;讲差了,可以下十八层地狱.

(1) 译文:孔子说:陪侍在君子(有地位的人)边上说话容易有三种过失:一是君子谈论事情还没有轮到你说话却先说话的,叫做急躁不安静;二是君子谈论事情该你说话却不说出要说的话,叫做隐瞒;三是没有察言观色二随意说话叫睁眼瞎.

(2)悟意:孔子认为,陪君子说话,态度要谦恭谨慎,规规矩矩,不躁不隐,随时察言观色,看对方脸色行事.(说话要真诚,不是天真得像小孩子一样真诚而已,它是一种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但在表现真诚的时候,要用适当言词.)

周游列国,专门向国君游说施政纲领的孔子,想必独自一个人

的时候,也专门思考过讲话的艺术.所以,他总结了三条准则:第一,没有轮到自己讲就讲了,这是急躁的表现;第二,轮到自己讲却不讲,这是浪费机会;第三,讲话不看对方脸色,这是睁眼瞎!温柔敦厚的孔子居然用"睁眼瞎"来批评讲话不看对方脸色的人,可见,孔子确实十分看重讲话的艺术.

所谓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意思是说,根据对时间,地点,条件的分析,本不当说的话,你就说了,是犯了"躁"的毛病.

故事1杨修耍小聪明,凭借曹操在饭桌上抛鸡肋,回去与夏侯淳说撤兵,结果引来涣散军心的罪名而被曹操杀掉了,曹操杀了杨修,果然撤兵了,这就是"躁"引来的悲剧.

故事2从前,郑武公想侵略胡国,故意事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做妻子,取得他的欢心.一天他向群臣说:"我想对外用兵,哪一个国可以攻打呢 "大夫关其思坦率地回答说:"胡国可以攻打."结果武公大发脾气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可以攻打,为什么呢 "为此,把关其思杀了.关其思为什么被杀 是因为说了不应当说的话,犯了"躁"的错误.胡国听说杀了关其思,以为郑国和自己很亲密,便不加防备,结果,郑国突然出兵,把胡国消灭了,关其思之死也成为一个悲剧.真理无不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所以,发言不是光凭借说什么,而且要考虑说与不说.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对于有识之士,躁就要泄露"天机",泄露"天机"必然引来杀身之祸.

所谓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是说话到应当说的时候而不说,叫

做隐.

故事1在历史上,陈平见到刘邦对韩信送来申请做假齐王的奏章拍案而起,马上对刘邦说:"今天我们的形势不利,没有能力禁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就立他为王,与他亲善,稳定他的心,使他守卫好赵,燕,齐三国,不然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变化."刘邦听了,马上转怒为"喜",并封韩信为齐王,结果避免了刘,韩的分裂,为刘邦统一天下解决了一次大的危机.

所谓"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是说:"没有察颜观色了解接受信息一方的心态就说起来了",这叫没有眼力,没有见地.没有眼力,没有见地就是瞽,就是"看不见".

韩非子在《说难》中指出,说的难处,不在于知识不足,不在于对意思表达不清,而在于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更怕无意中说出对方所要保守的秘密.

故事1"触讋说赵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说服成功的例子,为什么他能说服成功呢 是因为触讋了解了赵太后的心态.关其思说服郑武公为什么不成功呢 是因为他无意中泄露了郑武公内心的秘密(天机).这种喜剧,悲剧均导源于观察对方心态的眼力.眼明则了解对方的心态说服成功,眼不明则瞽,必然说服失败.

故事2历史上有名的变法家商鞅,来到秦国,由于景监的荐举见到了秦孝公,但第一次说说"论帝业",语未及终,孝公就睡着了,结果说服失败,没有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景监的再次荐举

下,又见到秦孝公,第二次说说"论王道",结果秦孝公说:古今事异,所言未适于用.又没得到重用,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了解秦孝公的心态.经过两次说服,他了解了秦孝公的心态,眼力由瞽变明;第三次见到秦孝公说服"伯业",正中秦孝公的心怀,得到重用,官封左庶长治理国政,为秦国的改革,创业,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则——三戒

(1)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气血未定,便要警戒迷恋女色;等到壮年,气血正旺盛,便要警惕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气血已衰弱,便要警戒贪得无厌.

戒,警也.从廿戈.持戈以戒不虞."(《说文解字》)戒的本义是警惕,防备外部敌人,后来字义引申,凡不利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本章之戒,即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亦作气血,至今仍在使用.古人认为血为阴,行乎脉之中,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暂息;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血气不乱.现代辞典都把血气解释为"精力",愚以为血气乃复合词,意思应该是"体质和精力".

在古代,三十岁以前都可称"少之时".这期间血气还不固定,不成熟,不旺盛,而生理,心理恰恰又极易冲动,所以要特别警惕贪恋女色.戒色,目标在养"元气".古代帝王多短命,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十几岁即开始沉溺于床笫之欢,元气大伤.今人理解此戒,似应推而广之,各种享乐,游戏均不可无度,防止过时过量,避免血气透支.

三十岁的人,生理已经稳定,心理亦较成熟,进入壮年.壮年期可达二三十年,是人的黄金年龄段.壮年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正是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正因此时的人已是全面的社会人,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压力,所以要特别警惕不能凭着血气方刚一味地横闯,而应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进退有据,学会必要的隐忍,退让.戒斗,指防止单纯地逞强,好胜,争斗,目标在养"和气".

何时为老 古人说法不一.有"五十始衰"(《礼记·王制》),有"老,谓五十以上也"(南北朝皇侃语),有"六十至老境而未全老"(唐代孔颖达语),有"七十曰老"(《礼记·曲礼》)等.显然,后两种说法较为妥当,今人言老亦与之相符.老人生理机能衰退,精力常常不济,但容易"贪得"(汉代孔安国语).所谓"贪得",愚以为有两层具体含义:一是唯恐失去既得,二是抓紧时间捞取未得.得,既是名,更是利,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等.戒得,目标在养"正气".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钱穆先生说:"后人言志,多指有为,不知有戒,是亦失之."说得好!其实,世界上任何成体系的思想在主张向某种目标前进的同时,都有戒规,戒律.有所为有所不为,乃普天之下的绝对真理,个人,家庭,群体,国家等概莫能外.客观上不得不如此,难能在主观上自觉如此.

(2)悟意:论述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修养――年轻人,不迷恋女色,积极进取,健康成长进步;壮年人,不争强好斗;老年人,不贪名利,清心寡欲,以尽天年.

第三则——三畏

(1) 译文:孔子说:君子害怕的有三件事: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它,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的言语.

(2)悟意:论君子的思想修养,通过君子小人对"天命",对"大人",对"圣人之言"的不同态度对比进行论述.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尊敬"大人",尊崇"圣人",对"圣人之言"坚信不移,不可小视,不可怠慢,不可不"畏".小人不知利害,不仅不怕,还敢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之言,表明他们无知.

畏,《说文解字》曰:"鬼头而虎爪,可畏也."许慎说的只是畏的一种字形,其义是单一的本能的恐惧.

当代学者庞朴先生研究郭店楚简的一个具体成果,是发现从心的字特别多,表明春秋末战国初的人们对于内心世界或心理状态的了解与探讨,已相当可观.郭店楚简共有十四个畏字,

分四种字形,除从鬼头相同外,分别从心,从止,从示,从心从戈.四种字形,说明畏的含义并不单一,畏的原因不同,畏的心态和表现不同.

《论语》之畏字是哪种字形,不得而知,今人只好从全句揣摩其意.首先,此畏表明一种心理状态;其次,畏的根源,也是畏的对象,是高高在上的"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再次,此畏不同于遇敌人,遇虎豹,遇洪水……之畏.所以,此畏不是单一的本能的恐惧,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有主动自觉的意识在,杂糅着崇拜,尊敬,服从,拘谨,紧张和特殊的惧怕,今之所谓敬畏是也.

孔子的"天"基本上是未能全知的自然,并没有神的地位;"天命"则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客观的必然之势以及偶然之势;"知天命""畏天命"同时包括对个人有限性的深沉自觉.

至于"大人",汉魏时期有两种解释,一指有位者,一指有德者;后来朱熹又认为应是有位有德而又年长者.这类含义的"大人"称呼,起码延续到民国时期.不过,愚以为泰伯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可以给人提示,孔子心目中的大人应是像尧那样有德的君主.这种大人在春秋时期已不存在,孔子之所以说"畏大人",表明对可与天比肩的君主的期待,也表明对现实中无法无天的思想潮流的告诫.

"圣人",依据文章的逻辑,"圣人"排在"大人"之后,不一定非有君位不可.圣人之言对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均有莫大教益,

所以必须敬畏.

小人因为不知晓,不懂得"天命"而没有敬畏之心,这是很自然的事.这种人懵懂,肤浅,粗俗,乃至暴烈,除了一些人本性的率真还值得称道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光彩可言.

(狎,轻慢,轻忽,戏耍.轻慢无道昏君,无德王公,自然值得钦佩,受到赞许,但对有道有德之"大人"不敬畏,那就是糊涂的小人了.

侮,与狎义近.古人著文斟词酌句之精到,于此可见一斑.此句道理与上句同.)

"君子有三畏",总的是说作为健全,高尚的社会人,内心世界要有敬畏的情感,要有恰当的自我定位,要有准确的前进目标,不可无法无天,唯我独尊.是人类的一种非常神圣的情感,人们当思之记之.

第四则——九思

(1)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了没有;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严肃了没有;说的言词,考虑忠诚老实了没有;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了没有;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将要发怒了的时候,考虑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或者不想看清真

假虚实.要么放弃了自我的标准,换得一时安稳,却遭受良心的煎熬,痛苦一生.当然,如果是看不清人和事,但是看清了自己,愿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还是不错,至少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块天地.

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 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做一个好的语者.

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君子貌思恭,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目空无人,总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应该谦虚和恭敬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君子言思忠,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常言道君子

一言,驷马难追.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只可惜,有的人阳奉阴违,心口不一,让人感到厌恶.

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君子疑思问,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学会提问,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要有提问的好奇心,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发现问题,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还有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化了.

君子忿思难,对于这个,我只能认为是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当然,这些都是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以内的,不能因为需要做君子就让那些小人们得寸进尺.首先是要忍让,其次才是反击.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

君子见得思义,个人认为是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有的人见利忘义,看见即得好处,便忘记了自己还是人,可以牺牲别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2)悟意:本则从行为仪表,工作态度,自身修养等三个方面论

述君子应该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办事,老老实实做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做一个备受诗人尊敬的楷模.

本文作为语录体,言简意赅,精练透辟,富有哲理;而且分条列项,条例清晰;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既琅琅上口,又令人深思. 五,课堂小结,领会主旨,概括写作特色.

孔子语录四则谈论的是君子的修养问题,孔子认为,君子要慎言,慎行,慎事,慎思,成为楷模.同学们,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六,课外拓展—思考讨论

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领会课后练习4句子的含义

课外阅读《论语》或《〈论语〉心得》子论君子

板书设计:

孔子论君子

《论语》

躁——因时因地制宜

君子有三愆 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瞽——察言观色

少——戒色——养元气

君子有三戒 壮——戒斗——养和老

——戒得——养正气

畏天命(个人无法控制的

客观的必然之势以及偶然之势)

君子有三畏 畏大人(孔子心目中的大人应是像尧那样有德的君主) 敬畏感          畏圣人(道德和智能极高的人)

视——明

听——聪               色——温

君子有九思 貌——恭

言——忠

事——敬

疑——问

愤——难

见得——义

作文三:《孔子论君子》2700字

《论语》——孔子论“君子”

黄文静

“君子”一词在《论语》书中,共出现107次之多。那么“君子”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呢?按《论语》“君子”一词出现时的上下文分析,应该有两种意思,① 有道德修养的人;② 在高位的人。在本文中取 ① 的含义。

在《论语》书中,每句话可能有多种解释,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别。这里摘录的只是作者认为能够说明什么是君子,或者君子应该怎样做的段落。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

[论语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意译]子贡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非要说有什么争竞的话,一定是投壶。投壶开始时相互作揖然后上场,比赛完了然后回来喝酒,这种竞争是很有礼貌的”

注:投壶,古时贵族们的一种游戏,在场地中央放一个坛子,然后拿去掉箭头的箭,在一定距离外向坛子中投去,以投进坛子中的箭的多少论输赢。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怀念法度,小人怀念恩惠”。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缓慢,做事要勤劳敏捷”。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广范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心底坦荡宽广,小人却经常担心忧愁”。

[论语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原文意译]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又问:“不忧愁、不恐惧就可以叫做君子吗?”孔子回答说“自己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比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正相反”。

[论语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原文意译]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使一切都做得恰到好处,却不随便符合别人的意见。

小人只是盲目附和别人,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安详泰然,却不傲慢凌人。小人傲慢凌人,却不泰然安详”。

[论语原文]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原文意译]曾子说:“君子考虑的事情不超出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原文意译]孔子说:“说的多,做的少,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论语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原文意译]子路问怎样才算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严肃认真地对待公务”。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上层人物安乐”。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百姓们安乐。使百姓们安乐 这样的事,恐怕尧舜都没有做到”。

注:《论语》中的“人”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同,《论语》中的“人”一般指贵族、官员。现代意义上的老百姓,在《论语》中称为“民”。而这些地方也正是被当代人诟病的原因。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做事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真是个君子啊”。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只是惭愧自己没有能力,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引以为恨的,是到死名声都不被别人赞许”。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端装而不争执,合群而不拉帮结伙”。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句好话而抬举人,也不因为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谋划的是大事而不必关心吃饭穿衣。种地那是挨饿的路。学问好了就会当官,当官就有俸禄,当官还发愁衣食吗?所以君子只会着急学问少,不会忧虑贫穷”。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考验他,却可以接受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考验他”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不可胡来的事:年少血气未定,不要迷恋美眉;到了壮年血气方刚,不要争强斗狠;年老血气衰竭,不要贪求无厌”。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原文意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不能硬对着干的事:上天注定的命运;大人物;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天命,因而不怕它;轻视大人物;拿圣人的话当儿戏”。

[论语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原文意译]子贡问:“君子有憎恨吗?”孔子说:“有憎恨。憎恨传播别人坏处的人,憎恨诽谤上级的人,憎恨勇武却不懂礼貌的人,憎恨一意孤行顽固执拗的人”。

[论语原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原文意译]孔子说:“不懂的命运,没有可能成为君子”。

作文四:《孔子论君子》2000字

孔子论君子

君子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出“君子”,并对其道德内涵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阐释:“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些读起来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君子义以为质

道义是人应当遵守的道德和正义原则,也是君子应具备的最基本品德。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的心胸和视野则不辨自明,这也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准绳。

君子严己宽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小人只顾眼前利益,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择手段。君子“修身以安百姓”,行义于天下,除邪扶正,济世安民,一切行为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是道义的实践者和克己的典范。

孔子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真理、传播道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说:“像我们这样在乱世中传道,简直太难了!”

孔子说:“既然要传道,就要在心中永远坚持道义,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任何环境也能不失去道德原则,就像那些松柏,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子路听了感慨的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仁德才能承载一切啊!”

君子礼以行之

礼被称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天理正气所在,是人应遵守的具体行为规范、仪则和制度。孔子说:“君王像君王,臣子像臣子,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各安其道, 各正其位。”只有人人守礼,才能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实现上下和谐的社会环境。

孔子曾赞美郑国贤相子产的君子风范:“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还强调君子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矜而不争”等。

单父县宰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鸣琴而治”,使单父得到大治。孔子经过单父时,听到从城中传来阵阵弹奏琴瑟、演唱诗歌的声音,孔子笑着问宓子贱:“治理县城也用礼乐教化吗?你是怎样做的?”

宓子贱回答:“您告诉我们礼乐教化之道,我当然要把它用在实践中。我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老人,以对待子女的心肠看待孩子们,扶危济困,招贤任能。百姓们都能和睦相处。”  孔子高兴的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啊!遵守天命,以礼乐治世,你所治理的地方虽不大,但是你所治理的方法却很正大,可以治理天下,又何况一个县城呢?”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非常重视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培养使德入民心。

君子孙(逊)以出之

君子又被称为“谦谦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应通过修身完善自我修养,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仁德的追求中锲而不舍,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颜回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如果你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那么天下人都会 称赞你是个仁人。”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畏天命”,即对天的敬畏和信仰,“克己复礼”等。

只有能真正节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怀面对世事,才能够达到爱他人、爱生命、爱天地万物,而成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仁爱。

孔子说君子能“内省不疚”。小人有错总要推诸他人或文过饰非,无法面对自己的缺失。然君子则不同,过而能改,方能提升自己。

一次,宋国遇到了水灾,鲁国派使者前往慰问,宋国国君回应说:“寡人不仁,因为斋戒不够诚实,徭役扰乱了百姓的生活,所以上天降下此灾,又给贵国国君增加了忧虑,以致劳烦先生前来。”

孔子知道后说:“看来,宋国大概会很有希望。”学生们问为什么,孔子说:“当初桀、纣有过错却不承认,很快就灭亡了。商汤、周文王知道承认自己的过错,很快就兴盛起来了。过而能改,君子之道,善莫大焉。”宋国后来果然成为国富民强的国家。

君子信以成之

孔子提出君子要讲诚信,“诚”实无妄,乃天之道,圣人与天地同心,要做到无人欲之私、坦然无欺、恒久不怠等。

信乃人立身之本,孔子强调君子“言而有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如果失去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做人。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是一步也不能行走。

孔子还说“言必行,行必果”、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即君子应恪守忠信,言行一致,不允诺则已,否则必采取行动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在君子看来,实现不了诺言和言行不符是最为可耻的。

孔子非常重视诚信理念,把其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之一。  一次,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队强大,使百姓有信用。”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说:“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二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有着崇高的信念,集仁、义、礼、智、信各种高尚品质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所推崇。他们以弘扬道义和善化民众为己任,有着谦逊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能够承担起维护真理、正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

体验新版博客

作文五:《学习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900字

学习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

孔夫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这些理论作为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积累下的经验对后世甚至到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借鉴意义。在教育思想方面,他研究了各个方面的问题,如合格的教师和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教”“学”态度、理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何等,所以无论我们考虑孔子对古代还是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他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孔子提到的“学而不厌”,说明学生一方面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另一方面呢,无论他已积累的知识有多少、多广泛,他都要不断地渴望着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与此同时,在《论语》中我还看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则表示,孔子强调学习主要是一种快乐,而且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收获和对所学的兴趣都没有以所学为乐这种感受重要。我相信,谁都当过学生,谁都感受过类似的期待;我们个人的发展不就是一天天学会一些新的知识吗?还有,当代的学生一定要考虑到,这种较丰富和严格的思想体系是以学生的意志和志向为主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在“愤”和“悱”的意义上:心里想知道而能力不足达到所求的、主动地寻找回答的就可称为“学生”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中老师的身份包括学生,可以说当老师的关键在于学习。那么,什么是“学习”?孔子说“多闻”和“多见”。前者为间接从别人或前人得来的经验中学习,后者则为自己直接从现实事物和自身经验中学习,它一面是求得知识的源泉,一面是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这说明“学习”是一种态度,和一个人的身份毫不相关。

《论语》中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使上述道理更加明了:孔子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教师了,但仍然向他的学生咨询,自己是否满足对老师和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关于这种行为,儒家思想特别强调“内省”。通过“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主张,我们明白学习和思考二者不能偏废,该很好地把它们结合起来。总之,做学生和当老师的关键是一致的。学习就是对万物的一种态度,而并不能把它等同于生活中的一段时光。同时,我觉得孔子思想的最大贡献是对这种态度的推动和尊重,因为它的影响毫无疑问地超过了教了教育的思想范畴,而属于人类具有的最崇高和实用的思想。

作文六:《孔子论君子之德》7000字

【摘 要】孔子认为,作为担负着匡复天下重任的君子,首先必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楷模。为家、为国他应该是忠孝兼顾,交友、谋利他必须经得起利益的诱惑,坚守诚信和道义的社会道德底线。   【关键词】孔子;君子;道德;修养   孔子认为,能够负载社会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并进而担负起匡复天下重任的现实主体就是所谓的“君子”。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又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他们既是社会的道德楷模,同时又担负着引领社会风尚、为建设理想社会制度导航的重任;这些人的身上寄托着社会大众的希望,寄托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所以,孔子对“君子”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作为一名君子,在家里他应该是一名孝子;其次,在国家和君主看来,他应该是一名忠臣;在朋友看来,他应该是一个诚信而值得信赖的人;再次,当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能够做到不会因为追求物质利益而违背社会公义。   一、做人“孝”为先   孔子治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公平的社会制度。而孔子认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有赖于一批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因此,孔子的社会学说是从改造和培养人开始着手,以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格为目的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   孝是血缘等级社会最高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因为在宗法体制下,通行的是以亲亲为基础的家族政治体制。在这种家天下的社会制度下,家和国、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是统一的、难以严格分开的,孝既是构筑家庭和宗法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也是构筑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范畴。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并且把孝道列为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项目。他认为,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首先必须是一名孝子。   孔子重视孝道主要出于以下考虑:第一,孔子认为,君子承担着建设理想社会的重任。所以,君子首先必须是一个恪尽孝道的人,因为一个在家中不能尽孝道的人,是不可能担负起建设理想社会重任的。第二,家庭是社会组织中一个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要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如果没有一个理想的家庭,就不可能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而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首先就必须要求子女在家中对父母尽孝道。第三,恪尽孝道,也是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规范遭到严重破坏的时代,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为了重建社会道德规范,孔子对孝道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子女要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衣食之忧,无饥寒之虑。毫无疑问,一个连自己父母的温饱都保证不了的人是谈不上孝道的。第二,子女仅仅做到赡养父母这一点还是很不够的。 孔子认为孝不但是要在物质方面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必须尊敬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所谓“敬”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第三,做子女的应尽量争取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孔子告诫人们说,如果父母在世的话,作子女的尽量不要外出远游,假如外出远游一定要安顿好父母,首先要讲清去处,一旦有事可招之即回;二要安排好老人,使年迈体衰的父母能够得到照应;三,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将自己的行踪告知父母,免得父母挂念;四,在外面要守规矩,行为合乎礼法规范,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不要有让父母丢脸的言行,要以自己的言行为父母争光。第四,父母去世后,要按礼节安葬并祭祀他们,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子女为去世的父母守孝三年。因为,每个人幼年时期都曾在父母的怀中被抱养了三年,所以作为回报,在父母去世后,子女应该在父母墓前为父母守孝三年。总之,孔子为“孝”确立了必须遵循的原则,行孝必须合乎礼法,必须心存敬爱,必须和颜悦色,必须不让父母操心,还要以自己的孝行为社会做出表率。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学,而孝则是实行“仁”的根本。孔子认为,人一旦确立了孝心,便能时时处处以亲子之爱处理血缘家庭关系,践履孝道,使家庭秩序在情感的组织下变得井井有条,使父子兄弟在情感的关联中变得融融乐乐。人一旦怀抱着孝心走向广大的社会,便能时时处处以“爱人”之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对此,孔子的弟子有若曾做过精辟的阐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正是靠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温温脉脉的情感,以及人们对礼仪规范的依恋、渴求和尊重,才能使人类社会从个体家庭到宗族到大小宗国,从父子、夫妇、兄弟到君臣,都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对中华文明总体走向的影响是绵绵流长的。崇尚孝道,以孝为荣,以孝治天下,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儒家孝道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已经在中国社会家喻户晓,孝已经成为华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它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仍薪传不息的道德传统,而且内化为一种民族精神。   二、为国事君“忠”为本   众所周知,儒家赋予君子的社会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孝”是“修身、齐家”之根本;那么,“忠”则是“治国、平天下”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家事父、兄,在外事君、国。这是古代人两种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在是“孝子”的同时,还必须是一名“忠臣”。   要求人们对君国尽忠,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夏朝开始,中国就建立了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主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至尊的地位。随着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不断地发展变革,春秋战国之际,许多奴隶主贵族占有奴隶所创造的财富而富比王侯,并由此而生了政治野心,而一些新兴的地主贵族也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诸侯争霸、大夫篡位的现象层出不穷。各诸侯和大夫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养士招贤,许多与其没有血关系的人进入统治集团,这突破了传统的宗族关系的政治体制。为了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在统治者内部便产生了“忠”这种政治道德准则的需求,君臣关系便从宗族关系中独立来了,也即“ 忠”从“ 孝”中独立出来了。   关于君臣关系,《论语》对此有如下记载: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孔子心目中的“忠”,具有襟怀坦诚推诚待人和恪尽职守等多重内涵。首先,作为臣下必须尊重君主,严格遵循君臣之间的各种礼仪规定,态度上恭恭敬敬;其次,对待君主的吩咐和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尽职尽责,即使被授予的职务和工作不合乎自己的愿望,一旦接受了任命,也要尽心尽力做好,哪怕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忠”与“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孝”是事亲之道,“忠”是事君之道;“孝”道的进一步扩展就是“忠”,忠君爱国、成就勋业、扬名立万,又是最大的“孝”。历来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就说明其实“孝”和“忠”是很难分开的。   孔子关于“忠”的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以下几点:第一,孔子认为“忠”是人际交往中人人必须普遍信守的原则,不仅是臣下对君主要忠,那种将孔子关于“忠”的思想仅仅理解为“忠君”的想法是不全面的。第二,孔子主张臣下忠君也是有无条件的。作为君主要想让臣下忠于自己至少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必须实行“仁政”;其次,必须严格按礼仪的规定使用臣下。否则,臣下也没有必要衷心服侍君主,这样孔子就将单方面的君臣关系转化为互为条件的君臣关系。第三,孔子主张的人臣之“忠”,并不仅仅是对君主个人百依百顺、绝对服从。相反,当君主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臣下要敢于当面提出批评,纠正君主的错误。无条件地盲目服从君主的旨意,那算不上是真正的忠臣。第四,孔子生活的时代,在上层贵族看来“家”与“国”是很难绝然分开的,君主就是国家的代表。因此,当时忠君和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孔子伦理学说中的“忠”还具有民众与国家同存亡共荣辱的政治意义。春秋后期,随着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国家观念也逐步强化,“忠”渐渐被赋予“爱国”的意义。   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与“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孝”是事亲之道,“忠”是事君之道;“孝”道的进一步扩展就是“忠”,忠君爱国、成就勋业,又是最大的“孝”。在孔子看来,“孝”和“忠”在人格修养中是辩证统一的,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   三、与人交往贵诚信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动物,正常情况下人是不可能离群索居而孤立生存的。与此同时,人还是一种情感动物,有一种本能的情感沟通的需求,可以说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人类情感世界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亲情、爱情和友情。毫无疑问,友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需求之一。因此,人生在世必须广交朋友。有了朋友,人生之路将会更宽广;有了朋友,人的内心世界将会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可见,朋友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所谓的“交往是一种生产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毫无疑问,与人交往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能力,也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 与此相反,一个不善于与人正常交往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讲究“诚信”。孔子认为,守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一个准则。因此,孔子将对朋友守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之一。一次,他曾对自己的学生们说,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此相反,孔子认为一个不讲究诚信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对此,孔子明确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也正是因此,“信”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与仁、义、礼、智一起被列入了儒家所谓的“五常”,也就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五种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因此,提倡做人要守诚信,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孔子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为人处世要“谨慎而守信用”、要“敬业而诚信”。受孔子影响,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他每天都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对此,《论语》有如下记载: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关于孔子“与人交往贵诚信”的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如下两点:   第一,孔子认为,守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一种交友之道,也是“仁政”建设的一种基本准则。他曾多次强调,为政者必须讲信用。如果为官者不讲信用,便难以取得百姓的信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相反,统治者只要讲信用,国家就不难治理;只要统治者守信用,老百姓就不会不尽心事国。对此,他曾说过:“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因此,孔子认为为政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诚信为政:“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甚至对他的学生们说,一个国家可以暂时缺粮,也可以暂时少兵;但是,一个国家不可一时一事不讲信用。第二,孔子不赞成无原则地守信用,如果只知道重然诺而不知分辨是非善恶,有言必信,有行必果,就往往会犯错误。所以,孔子认为,守信的前提是承诺合于道义,如发现说过的话不合于道义,即使不履行也是可以的,不必拘泥。   孔子有关“贵诚信”的思想对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不轻易地向别人承诺;一旦承诺,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兑现。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能力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信守承诺。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信守诚信的民族,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民族。   四、见利思义   孔子认为,作为一名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必须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这也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孔子这里所谓的“利”就是指“物质利益”;所谓“义”就是“合理”,也就是合乎情理――合乎法律和公共道德规范。一句话,孔子所谓的义利关系就是指“个人利益与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维持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需要,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也就谈不上社会生活。因此,孔子认为一定物质财富是保证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   也正是因此,在管理国家方面,孔子提出了“先富后教”的理论;孔子认为,在管理一个国家时,首先应该先让百姓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然后才能对百姓进行教育。所以,尽管孔子很少言利;但是,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他说,人们总是希望富贵而厌恶贫穷,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他曾对人表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所以,孔子本人也向自己的学生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并以此谋生。不仅如此,孔子的许多学生也是终生靠薪水维生的,其中与孔子感情最深的子贡就是当时有名的大商人。孔子甚至认为,如果国家治理有方,社会安定地向富庶方向发展,作为士入仕求职的机会很多,如果仍处在贫贱的困境,那只能说个人在修养水平、能力与努力程度上有所欠缺,那只能以此为耻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人生在世追求富贵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和生活需要;相反,在正常社会状态下不能以个人的能力致富并处于贫贱状态,那才是一名士人的耻辱。有人认为孔子于利是不屑一顾的,在其头脑中是不存在经济利益这一概念的 ,其实这是对孔子义利观的误解。   但是,由于“君子”是社会的道德楷模,他们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发展导航的历史使命。所以,孔子对“君子”和一般常人的要求自然不同。孔子认为,作为社会一般的“小人”,他们活着的目的仅仅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生命和生活的目的就是为追逐物质利益,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可以不计后果,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君子”则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君子”的生命价值主要是其社会价值,而不是他们本身的生存。可以说,“君子”生命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而其生存价值则是第二位的;对于一名君子而言,其本人的生命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如果有必要,为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牺牲个人生命也应该在所不惜。因此,尽管就生命的生物学意义来说,“君子”的生存与“小人”完全相同,同样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君子”的社会活动还是不应该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第一位,而应该以遵守和实现社会道义为第一位,这也正是“君子”和“小人”道德修养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所以,孔子认为,“君子”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处理“义”和“利”的问题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第一,“君子”当然可以追求物质利益;但是,他必须做到“见利思义”。也就是说,每当面临物质利益时,君子首先必须考虑自己在获得利益时是否合乎社会道义,不合乎社会道义的物质利益就是白给,君子也不能要。第二,力倡以义致利,反对不义而富、不义而贵。孔子曾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贵,当它是天空中的浮云一样,他根本看不上眼。“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三,义利兼顾,利服从义。当利益的获得合乎社会道义时,君子当然不会拒绝物质利益,用中国一句通俗的话讲,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之,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君子自然应舍利取义,这叫君子不取不义之财。“礼以成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第四,要甘于“安贫乐道”。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如果严格遵守社会道义,将会失去许多在物质方面获利的机会,将会使人陷入贫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主张君子应该严格遵守社会道义,哪怕是暂时处于贫穷状态也不为所动,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安贫乐道”。孔子本来是一个很讲究生活品味的人,他曾说自己“食不厌精”,也就是说,饭菜做的越精越好。但是,如果为了追求真理,哪怕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饭,那也会乐趣在其中。他赞扬自己那位生活简陋却特别好学的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的义利观,引导人们确立高洁道德、弘扬道义的精神对于人摒弃自身庸劣、卑污的生活形态具有的“春风化雨”之功。中国古代社会义利关系的历史实践表明,孔子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铸成、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都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孔子认为,义利之辩,必须以义为上,这对于强调整体利益优先,育成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有重要作用。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中,就是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个人的生活应该融入民族、国家的命运之中。以义为先,以义为上的义利关系准则,还是中华民族追求、创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思想指南与精神保障。孔子义利观的精神对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培养民族精神,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义利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独特的精神化育价值。   孔子提出的关于君子人格修养的一系列准则,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力争做一名正人君子,曾是大多数中国人终生追求的人生理想。“君子”曾被广泛视为中国人人格修养的道德楷模, 即使在今天,“君子之德”中的许多因素对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影响力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简介:孙忠利(1961- ),男,山东牟平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管理。

作文七:《孔子“君子”观论文》2400字

谈谈孔子的“君子”观

摘要:在孔子看来,圣人是至高的,只有像尧一样才可能达到,一般人是在君子和小人之见,而君子气度是社会风气的航标。在《论语》中所提到的“君子”达106次,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志道崇德、仪容庄重、慎言敏行才能称上君子。

关键词:孔子;君子;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郰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生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感叹世态变化无常,便以复礼为己任,周游列国,但未实夙愿,忧劳而死。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他在《论语》中把人划分为圣人、君子、小人等几类,在孔子看来,圣人是至高的,只有像尧一样才可能达到,一般人是在君子和小人之见,而君子气度是社会风气的航标。“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孔子在《论语》中的“君子”既是指士大夫、达官贵人,也是指有德性的人,而且有德性的君子,才是君子中的君子。在《论语》中所提到的“君子”达106次,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志道崇德、仪容庄重、慎言敏行才能称上君子。

一、志道崇德

孔子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孔子认为:“百工居肆而成事,君子学以致道。”(《论语·子张》)也就是说,君子与百工是不同的,“志于道”才是他们的学习目的,一般民众所求得的只是“成事”。“君子谋道

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这样谋道的精神是很高尚的,求道的道路是曲折的,清贫乐道之路又是何等的艰辛!只有像颜回那样忘掉眼前物质的利益,过着箪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 才能达到“学以志道”的精神状态。什么样的道值得君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去追求呢?孔子认为:“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雍也》)“君子所贵乎道着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君子还应具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的素养。道是“据于德,依于仁”的,所以说“形而下”的仁德是“形而上”之道的体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具体来讲,“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不施其亲,不使大臣然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以义为质,礼之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君子为政则“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矜而不争,群而不觉”(《论语·卫灵公》)。竞争是正常的,但要有序,孔子以与别人比射箭为喻,君子应“揖让而升,下而饮”。从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德性视为君子修身的核心。

二、仪容庄重

孔子认为:“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也

就是说,君子必须通过恭敬庄重的仪容之礼来约束自己,这样才能体现君子之风度。但是这样的礼节不是拘泥于形式,孔子认为礼的核心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就是说,通过礼充分体现心中的真情。如,临丧要哀,祭礼时要亲自主持:“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君子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色思温,貌思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历”(《论语·季氏》),“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信矣”(《论语·子张》)。人之情动于心,表露于形,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从脸色、手势等肢体语言和语气中,我们就可以了解他的性情。如果,他在容貌和仪礼上对自己加以约束,又不断的反悟内心的真情实感,那么就能达仁德的境界。孔子又告诫君子:“少之时,血气未家,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他希望通过仪容去约束内心的躁动,从而达到人格的提升,进而完善自我。

三、慎言敏行

君子是仁德的达“道”之人,言谈举止都要严格律己,切勿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君子在保持仪容庄重的同时更要慎言敏行。他认为“巧言乱德”,所以“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论语·子张》),应该“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孔子为什么提出的“耻其言而过其行”?在孔子看来,首先,夸夸其谈之人,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谈天论地、谈古论今,极少时间去思考,事实上,人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悟道,巧言者只顾炫

耀自己,过度夸大个人能力,而不去“吾日三省吾身”,结果违背信诚的人格品质,降低自己的信任度。其次,言多必失,尤其君子,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亡国。孔子认为:“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慎言是指说话要有一定的度,决不是该说的不说,“时然后然,人不厌其言”(《论语·学而》),同时孔子提出要说话时注意的几个问题:“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言是行的先导,慎言必敏行。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亏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因为君子责任重大只有在勤于做事中完成使命,成就自己。

孔子以志道崇德、仪容庄重、慎言敏事等为鲜明特征的君子形象是与时代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面临这样状况,孔子从救世主的角度出发,赋予君子匡世扶正的重任,担当重任的君子虽历受磨难,仍要自强不息;要挺过各种灾难,必定具备良好的德性。孔子的君子观不但代表儒家的君子观,而且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君子成为中国人的偶像。虽然经历几次冲击,但是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仍在所不惜,这种前仆后继的精神,赫赫标识于史册。今天我们重温经典,既不是为了把先贤硕儒的言论一棒子打倒,也不是为吹捧先人而到处聒噪,而是通过诠释经典来指导自己,学会安身、立命、做人。

(作者简介:樊晓蕊(1991-),女,山东菏泽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史振卿(1977-),男,河南柘城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学术思想史。)

作文八:《孔子论君子之道》2100字

君子,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常常是指道德、人格高尚的人,也称为正人君子。在古人的眼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呢?孔子对君子的概念有着详尽的阐释,“君子”一词在孔子的《论语》一书中,共出现107次之多。那他都是如何论述“君子”的呢?

孔 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为道而努力,不为吃饭而奔忙。种田的人,也有可能挨饿;求学的人, 如果做官俸禄也就有了。然而君子,只是为大道不行而担忧,而不为自身的贫穷与否而担忧。”这里孔子认为总体来说,君子是追求真理大道的人,不为衣食而奔波 劳碌。那么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君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勤勉于事,谨慎于言,找有德有才的人指点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称为好学之人了。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把道义看作根本,按照礼仪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实现它。这才是君子啊!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只怕自己无能,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辞而提拔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的品行不合乎自己的标准而忽略他的话。

此外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不要贪恋女色;等到壮年,血气方刚,不可好勇斗狠;到了晚年,血气已衰,不能贪得无厌。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敬畏天命,敬畏长辈,敬畏圣人说的话。小人不懂的天命,所以他们不知畏惧,轻视长辈,诋毁圣人说的话。

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懂的命运是由天注定的,没有可能成为君子。这正是孔子的天命观。

除了三戒三畏之外,孔子还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 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神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体态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 敬业,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发怒时要想到后果,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 理?

子贡询问成为君子之道,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说之前先做,做到了之后再说。

子贡又问:“君子亦有恶乎?”

孔子说:“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厌恶说别人的坏处、厌恶身处下位而毁谤上司、厌恶好勇斗狠而不知礼仪、厌恶刚愎果决而不知所以。

子路也曾询问君子之道,子曰“修己以敬”又问:“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人。”再问:“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 犹病诸?”孔子告诉子路:“修身,以达到恭敬谨慎。”子路又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又说:“修身,让家人感到安心。”子路再追问:“这样就可以了 吗?”孔子进一步说:“修身,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或许是尧舜也难以完全做到的吧?!”孔子与子路的这三问三答正是孔子一贯倡导的君子之道,也就是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

子路好勇,又问:“君子尚勇乎?”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把义放在第一位。君子有勇气而不遵道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气而不遵道义,就会做盗贼。”

司马牛询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不忧愁、不恐惧就可以叫做君子吗?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省自己而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至此,孔子把君子应该具有的人格特征描述的很透彻了,但还不足够,又与小人做了一番比较,让后人更容易理解他对君子的人格理想所包涵的内容。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心地坦荡;小人总是心胸狭窄,凄惶不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为义所动,小人为利所动。

又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对人一视同仁而不徇私护短,小人则结党营私而不一视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 的好处,而不助长别人的坏处。小人则正好相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使一切都恰到好处,却不随便符合 别人的意见。小人只是盲目附和别人,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存道德标准,小人只顾念乡土之情,君子行事遵从法度,小人只从是否有恩惠角度着想。

孔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君子容易侍奉而难以讨 好:不以正道来讨好,君子不会高兴。任用下属时,君子能量才而用。小人难以侍奉却容易讨好:只要是讨好,即使是歪门邪道,小人也很受用。小人任用下属时, 则求全责备。

作文九:《孔子的君子人格论-论文》10300字

扬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年第

孔 子 的 君 子 人 格 论

提要

‘ “ ’ ,

’ , ‘

孔 子对 君 子 人格 的 具体规定是 无 终食之间 违 仁 认为要成为君子

义 以 为质

约 之 以礼

博学于文 和

知天 命

要 达到君 子 的标准和要求

必须 自 觉地在学

行 的 修养过程中

使

之逐步 内化为信念

再与情感意志相融合

便形成君 子 修 己 安人 的祟高理想

日求上 达 的进 取精 神

不可夺其志的独立 自主意识

杀身成仁的气节情操

成人之美的爱人 情感 和文质彬彬 的 仪态风度 德之 名 如此全 面而高 尚的道德

, ‘ ,

孔子言论 中与人格相关 的概念

有 圣人

一般人是难 以

仁者

” 、 ‘

贤者

’ 、 “ ,

大人

君子

知者

达 到的 目中

所 以 孔 子绝不轻易 以 仁 许 人

在他 心

中行

狂者

捐者

小人 等等

在诸

只有高 足 颜 回才能长久地 不 离开仁德 君 子 的 德行应该是 全面

。 ‘ , ‘

多人格类 型 中 高品质

唯 对君 子 人 格 的 论述最为 周 详

备仁 的 品质 尚的

完整 而 高 君 子 去仁

并且还赋 予君子 以 仁 显而易见

知等多方 面 的祟

仁 是 君 子首先 必备 的条件

君子是 孔子 自觉 而 又 精 心 塑

恶乎成 名

造的理想人格 处 孔子对君 子人 格有很多具体规定 要 的 几个方面是 无 终食 之 间违 仁 仁 背

, ‘ , “

义以为质

君 子 处事

特别是对于利

“ ” , ,

以 应当和合宜为原则

孔子论 义 其 行也 恭

’ , “ “

主 要 有这 几

有君 子 之 道 四 焉

其事上也敬

其 中最 主

其养 民也惠

其使 民也义

使 民 也义 是要求使

役人 民要 合 乎道理 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违

义然后 取

, ”

人 不 厌 其取

饭 疏食饮水

曲肚 而枕 之

于 我如 浮 云

“ ’

乐 亦 在 其 中矣

造 次必于是

“ ’

颠沛必 于是

君子必须 把 通观

义 而富且贵

这些论 述中 的 义 应 该取的才 去取

仁的品德贯彻始终

在任何情况 下都 不 能有所 违

《论

“ ,

的 基 本含 义 是 应当 的意 思

仁 对 于君 子何 以 如此 重 要 呢

, ’ ,

不应该取的不能用不 正 当 的 手段取得 与 不 应 当的标准 又是什 么 呢 想家都认为 定

, ,

那 么应 当

语》

全书

从孔 子 对 仁 的论述 中可 以 看 出 孔子直 接 回 答 爱人

, ‘ , ‘

孔子及后继儒学思 凡 表现

迟问仁 事于仁

子贡 日

如有 何

这个标 准就在于人之

所 以 为人 的规

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

, ‘

何如

可谓仁乎

’ ‘

子日

即人之所 以 区 别于动物 的那个界限 就是应 当的

必 也圣乎

、 、 、

子 张问仁 于 孔 子

孔子

人 之所 以 为人 的行为

不 应当 的 子 喻义

’ ‘ ,

反之

, ,

就是

能行 五 者于 天 下 为 仁矣 宽 信

‘ ,

请 问之

’ , “

敏 刚

这些讲 的是仁 的 标 准

孔 子从理想人格 的条件 出发 要求 君 义 以 为上 好义 行义 次之 与

和具 体 内容 色 征 鲜矣仁

访 近仁

巧言 令

, ‘

比 和 义 以 为质

即 君 子 立身行 事

只 想应 当

“ ’

这些讲 的是 仁所 表现 的形 式 特 据于德

’ ,

如何做 和 不 应当如何 做 其它 无论何时 何地 为根本 的原则 约 之 以礼 准则

而 不 应顾及个人利 益 和

志于道

依于仁

游于 艺

民之

何事

都 要 坚持 以 义

, “ ’

于仁也 人

甚 于水火

这些是讲 仁对 人 的 意 义 夫仁者

, ’ ‘

说 仁是人 的依靠和 必需

己 欲达 而达人

‘ ’

己欲 立 而 立

君 子待人处事

, “

要 以 礼 作为

” “ ,

能 近取譬

可 谓 仁之 方 也

在孔 子 的 思 想体 系中

礼 是仅次 于 仁

‘ ’

夫之道

忠恕而 已 矣 夫下归 仁焉 由上可见

克 己 复礼为仁

“ ,

的 又 一个重 要 概念

《论语 》

中讲到 礼 的地方 除 泛指 西 周 以 来

日克 己 复 礼

这些是讲 实 现 仁的

有 七 十多处 的各种礼仪

其含 义相当广泛 典章制度外

, ,

方法和途 径

孔子所谓 仁 就是爱人 故亦为全

一个最基本的意 思 是 维持社会

的道德意识和 情感

它涵盖一切德行

指在现实生 活 中

能够 调 节人际关系

秩序 的社会 生 活规范 和 道德规范 各种 社会关系 中的 作 用 所 由生 非礼 认为 则乱 束 明 约 礼

, , , ,

就其在现实的

要 求人们认识它

重 视它

, ‘ ’ ,

即所谓 知天命

孔子 说

丘闻 之 非礼

‘ ,

民之

虽 包含 有 宿命论的思 想 极 意义

但 还 具有一定 程度 的 积 就会在 遇到 挫折

‘ , “ ’

礼为大

非礼

无 以 节事 天 地 之 神 也

无以

君 子 能知 天 命

无 以 辨 君 臣 上 下 长幼之位也

即使是 道 德本 身

“ , , ” ,

别男女父 子 兄 弟 之 亲

婚姻疏数 之交也 慎而无礼则 葱

‘ ’ ,

他还

难和失败 的时候 做 到 不怨 天 不尤人 人不 知而 不 温 达 到 乐天 知命故 不 优 阁 的思想境

’ , ‘

也需要 有 礼 的节 制

界 从 上述君子 必 备的 几 个重 要条 件中

、 、

因 为 恭而无 礼则 劳

勇而 无 礼

可 以看

直 而

无礼 则 纹

失去 礼 的规 范和 约

出孔子是从个人 的 对 已

对人

对事和对天的 四 在他看来

一切道德都会 走 向 反面 历 史和现实都 已 表 任何社会 都需 要有 一定 社荟规范的导向和制

种关系上来设定他 的 君 子人格 的 是他 在对人的问题经 讨认真的反思 社会 中 利 益的

向世人提 出

每个人 也都得接 受和遵循一 定的社会规 范

的一 种较为确当 而 又周 个的期望和要求

君 子是具有完 美品格 的人

” ,

他不仅要 学礼

’ ‘ ,

在阶级 任 何理想人格都 县从 属 于一定 的阶级

而且 还 要 好礼

‘ ’

约 之 以 礼 和 立 卜礼

体现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反映一定 阶级

, ,

做到 礼 对于 君子 不再是外 在 的强制

的 自觉约束

而 是 内庄

孔 子 对于君子人 格的种种规定和要 求

无疑是他所代表阶级 的意志的体现 君 子 要有渊博 的 知识

‘ , , ”

不可避免地

博学于 文

具 备多

带有深刻 的历史 时代 的印记 存 在 的 现实关 系上 要求的原则 与方法

但他 主要是从个人

因为孔

方 面 的 才能 孔 子 认为 或 生 而 知 之 或学而知 之 或 困而 知 之 及 其知之一 也 孔子 有生 而 知 之 的 天 赋知 识论观 点

“ ,

来规定他的理 想人格条件和 这是应该被肯定的

但他更 强调 学 对于

“ ” , ‘

子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和认识到

人 不仅 不 能 而且 正

知 的重 要 性

他 认为 自 己 就 是 非 生 而知 之 吾 尝终 日不 食

, , ,

离 开对 于 自然 和 社会的各 种关 系而存在 的

好古

敏 以 求之 者 也

以思

是通 过这 些 关系来 凸 现他 的社会价值和人格尊严

夜 不寝

无益

“ ’

不 如学 也

荀 子 也曾记

下过孔 子这样 的话

故君 子少 思 长则学 的人

‘ ,

少而 不学 长无能也 … …是 ’君 子是 负有重大历史使 命

他 不 仅要有高 尚的品性和德行

‘ ’ “ ’ ‘

而且还要

’ ,

如何 才 能使现 实 中的人 不 断完 善 自己 的 品 格 为

, ,

具备多 方 面 的知识 和 才 能 多才多 艺 信 容

“ ’ , ,

君子谋 道不谋 食 君 子不 器

逐步 达到君 子人格 的条 件和要 求 首先要有对君子人格 的 自觉追求

孔子认 他说

, ‘

谋道 不能没有 知 的条 件 博学多 能

‘ “

要求

、 、

子 以四教

, ’ ‘

, ,

仁 由己 诸人

而 由他人 乎哉

君子求诸 己

, ,

人求

这 四 者既 是 教 的 内容

当然 也是 学 的 内 就是包括

‘ ’

实现君子 的理想人 格

“ ’ “

要靠 自己 的 自觉 孔子认为

’ , ‘

孔 子 要求 君子博学于文 的 文

努力和追求

食者

而这种 自觉努力和追求

士 志于 道

, “

信 在 内 的 知识 与 才能 的 总

主要表现 在 志于道 上 未是与议也

’ “ ’

而耻恶衣恶 君子忧

称 件

理想人 格应 该德才兼各 就不能成为君子

知 天命

’ , “ ’ “

如 若缺 失 文 的 条

” , “

君 子 谋道不谋食

道 不 优贫

道 者

人道 也

‘ ,

即君子在 道德生 其 具 体 内容 就 是

不 知命

“ ’

无 以 为君子 也

活 中应 该 遵 循 的 基 本 准则

命 也是君子必备的条件 种含义

命 在

《 论语 》

里有三 世

知 和 知命

志于道

’ ,

就是

知 命 的 命 主要 指人力 无可奈 何者

要立志为君 子 之道

只有树立起这样的 志 和决

属 于 不可 预料

人行 道义

不可抗拒

, ,

不可强求 的 命 运

才 能产生 出积极 进行 道德修 养和锻 炼 的动 故立志是培养和实现君子人格的起 点和思想 对 于 君子人格修养 的具体方法

举事业

其成败得失 因此

主 要与个人 能

力 前提

力和 主观努力 的程度有关 观 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

但总 还 要受到各种 客 出现料想不及的偶

孔 子提出要

然 因素并影 响 和 制约 目的 的实现 免

实属 势所难

学 学 恩

孔子把这类个人无法预见和 避 免

且 又不 能

“ ‘ ,

于 知 识 和德 性 孔 子 一 方 面认 为有 并 自称 天 生德于予

马上认识和解释 的 隐因称 之 为 命 或 天 命

生 而 知之 者

’ ,

但他 又非

常重视 学而知 之 好古

, ‘ ”

并认 为 自己 非生而 知 之

也指 出 了躬行 的重要性 虽得之

知及 之

’ , ‘

仁 不 能 守之

敏 以 求 之者也

” ,

君子要实行 仁德

必失之

, ”

力行才 能保 持仁的 品德 而后从 之 言之不 出

先 耻躬

先要懂 得 仁德 的意义 学近 乎 知

不 学礼

无 以立

因此

贤总是 先行其言 之 不 逮也 敏 于行 忠

、 ”

‘君 子学道则 爱人

’ ,

他要

所 以 孔 子 总是 要求 君 子 欲访于言而 为促使他 的 学生 能把所 学得 的道 德知 他 特意 列 以 四 教 文 行 把 行 当作 学 的内容 他还认 为 贤

‘ ‘ ’ , , ‘

求做到 笃信好学 性 好学

好 古敏求

’ ‘ ,

为 强 调学 的 重要

他 还 提 出 六言六蔽

“ ,

把 好学 放在道德修 其蔽 也愚

识转化为行为 信

, ,

养的 突 出地位 不好学

好仁不好 学

好知 不 好直 好

其蔽也荡 其蔽也绞

好信 不好 学

其蔽也贼

贤易色 友交 仁

“ ’

事 父 母能

竭其力 言 而 有信

, ,

事君能致其 身

, , “

与朋

好 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

虽 日 未学

吾 必 谓之 学 交

刚不 好学

其蔽也狂

只有爱好仁德

同时 又 能

能躬行实践

也就是学 了

‘ ’

君 子只有 用其 力 于

又 提出

‘ ’

认真学 习 和切实掌握仁德 的知识 完美 的品德 的可能 食

, ‘

才有可能具备 实现君子人 格

做到 言行一致

” ’

才不失君子人格

达到提 高道德境界

, , ’

孔子重视 学 在人格 修养 中的作用 学 要与 思 相 结合

思 的 内容

” ,

孔 子本人一生好 学

以 至达到 发愤忘

并进一步 要求 还 要 有实际

乐 以忘 优

不 知老之将 至 的程度

他 自认

的躬行和践履

应 该看到

‘ ,

孔 子所要求 的 学 与

为 十室之 邑 学也 和具体体现 思 识

必 有忠信如丘 者焉

不如丘之好

毕竟是 封建统治 阶级 的道德观念和 所以

这是他 的人 格 思 想在 自身 行为中 的 运用 孔 子认为

, , ,

理论 说

“ ,

所强 调 的 行 也主要是指对封建统治 阶级 从根本上

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践履与遵行 从 闻

‘ ’ 、 ‘

见 中学得 的知

他 的人格修养方法是脱 离人 民 群众 和 社会实

如果不经过 思 考

不加 以 分析和归纳

提高

践的

因 而 不 可能 是 科学 的 思

但 孔子所 论述 的 还是 包含一定程度 正因为如

到理论 获

必致茫然而无所得

如果只作思考而 不 同样会毫无 收

行 相 结合 的方法

以 学为根据

“ ’

那只是 空 洞 的幻想

‘ ’

的合理性 此

比 较接 近 人格修 养规 律的

学 而不思则 周

思 而不学则殆

, ‘

因此

后来的濡学 思 想家对他的这一修养方法 并进 一步加 以 丰富和发展

、 、

实现 学 与 思 的统 一 就人格修养来 说

的 内容主要 侧重在伦理道 德方面

能有所 接受

例如

君 子 有九 思 言思 忠

’ ,

思 盂 学派就 曾把它整理 和 发展为 博学之

视思 明

思敬

听思 聪

色思温

貌思 恭

问之

慎思 之

明辨 之

笃行 之

门 五个 步骤

疑思 问

, ,

用思 考

这是要求运 来检查 自己 的言行是否 符合道德 要 求 能 内省不疚

, ‘ ” ,

忿思难

见得 思 义

并 由此对我国传统的人格修养理论产生 了很大的 影响

如果符合 改过 非

, ,

就应该坚持下去

‘ ” ,

果违背 了道德要求 才能反躬 内省

“ ’ ‘

就要做到 过则勿惮改 知耻

关键在于知耻

才能知是非 要真正知耻

, ”

知是

不违仁

义 以 为质

约 之 以礼

” 、

博学于

避 而改之

文 和 知 天 命

的标 准 和 要求

在 学

须借 助 于 思 二 思 三人行

内省 是 思 必有我师焉

。 ’ “

审 视他 人 也 是

行 的修养过程 中

逐步 内化为君子的 内在信念 便最终形成

择其 善者 而 从之

和 心理尺度 式

再与情感意 志相融合

“ ’

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也 思

, ’ ‘ ,

见贤 思 齐焉

见不贤而 内 自 当然就是

君 子独 特的观 念意 识 于外的美德鼓行 个基本特征

‘ ,

价值追求 和行为 活动 方 和形之

其 中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和方法 这样 思 的结 果 总之

, ,

君 子 的这种蕴蓄 于内的 仁义 品质

不仅深化 了 道德认识 在孔子看来

“ , ‘

具体表现为君子 人格的下述 几

” ‘

而且 也引导 了 自己 的行 为 一步 内化为 品质 学而笃志 行 尚

, ‘ , ,

使外在 的 道德规范进 如能 博

修 己以 安 百姓 的崇高 理想 而可大受 也

, ,

君子不可

切 问而近 思 孔子认为

‘ , ,

’ ,

则 仁在其中矣

‘ ,

小知 他认

君 子是能 自 觉承担历 史重

判断一个人的品德是 否高 而且还要 观其行

, ‘

任 的人

‘ , ‘

君子 修身 养性

固然有 自我完 善的 意

不 仅 要 听 其言

但 更有 安乐 百 姓 的 目 的 修 己以敬

子路 问君 子

, ,

为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行君子 则吾 未之有得

莫 吾犹人也

修 己 以 安人 ”

这是孔 子 的 自勉

同时

修 己 以 安 百姓

这就是说

君 子 应该积

极人 世 其身

怀抱平 治天下 的 社会理想

” ,

不可 欲洁

己 负责 的 精 冲

君子求 诸 己

’ ,

求诸 己 就是 肯

, ‘

而 乱大 伦

置纲常 坠 毁 其行 义也

, “ , ’

社会混 乱于 不

以 天下为 己 任

’ ,

相信 和 发 浑 自己 的力量

君子进业 修性

为 对

君 子 之 仕也

仁 由己

而 由 人 乎哉

, ’ ,

唯赖 自我发 愤努力 不尤人

, ,

为安黎 民百姓 称君子 道 之 以德 德化礼 治

, ‘

人 仕为官

知 不 可 而为之

于 其 中的毁 誉 得 失

不 怨天

君子能 也

, ,

为安定社会秩序 道 之以政 齐之 以礼

, ,

安乐百姓

孔子主张

和而 不 同

既 接受来 自各方面 的 正 确意见

齐之 以 刑 有耻且格 认为

, , “

民 免而无耻

能 以 自己 的 正 确意 贝 纠 正 别人的错误意见

不 人云 亦 云

‘ ,

但决

在各项德化礼 ,

盲 目阳 旬

, ,

即使 面对君王和 父母 做到 勿欺 也

’ , ‘

治 的 措施中

之德 草

他又特别强调君子要发挥 自身德 性

也 要据理力 争 而犯 之 谏

决 不 从 年原则 不可 则

, ‘

的感 化与 引导 的 作 用

君子

之德风

‘ ,

以道事君

事 父母几 都 不能使

草上 风

必很

君子 其身正

, ‘ ’

不令而 所以

而 且无论什 么样的强制 和 胁迫

, ,

其身 不 正

虽令不从

正 因 为如此

君子放弃 自己 的正确主 张 不可夺志也 衷 不变

之孤

三军可夺帅也 贫 困 撩倒

匹夫

孔 子 总是 把君子的人格修养

“ ”

即 修 己 与 安乐百

即使身处劣境

, ,

也初

姓 的 社会理想联系在二起 日 求 上达 的进 取 精神 相远 也

之别

, ’ ,

这样的君子 君子人 也

’ 。 ”

曾子赞叹 日

可 以 托六 尺

性相 近 也

可 以 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 可 夺 也

之 所 以会 习相 远

, ,

甚而有君 子 小人

君子与

也 曾有人说

— 中国古 代的理

完 全 是 由于各人 主 观努 力 的 不 同 而 造 成 无所用 心

想人格全是依附 型 的 义和利

‘ , ‘

这恐怕也是站不住脚 的 孔子认为

, ‘

饱食终 日

甚至为 图 谋私利专为

杀身成仁 的气节情操 君子要能 喻 于 义

’ ’

面对

, ,

伤 天 害理之事 奋好 学

难免违仁犯礼

人格 坠 落

, ,

而勤

做到 义 以为上

孜孜 以 求

进 而 敬业好 德

造福他人

见得 思 义

君子重义

, “ ,

以 至把义作 为一切行为

则必 将仁 义全 备

人格升 登

“ ,

孔 子认为

而且

君子 不

的 基本 原则

君 子之于 天 下 也

不 以 其道得 之

, ,

无适 也

无莫

仅为其人格尊严 而 恶居 下 流 更求 学 问 道德 高于他人

。 “

为行道 天

义之与 比

, ’ , ‘

对于 富贵与贫贱 不去也

, ”

君 子的态度

具有积极 上达 的

不病人之 不 己 知

是 富与贵 贱

不处 也

贫与

进取 精神 也

君 子 病无能 焉

不 以 其道得 之

, ,

对于生与死 志士仁人

由于 君子唯恐 自 己 的学业道 德不足 以 经世

子决不贪生怕死 牲个人 的生命

以害仁

若 属为 仁行义所必须

即使牺 无求 生

昭彰寰

济 民 之用

而 慎 于言

所 以 食无 求饱 就有道 而 正 焉

, ’

居无求 安

敏于事

也在所不惜

为修 养道 德

增长

有 杀身 以 成 仁

浩 然正 气

才干 忧

君 子一刻也 不间断 自已 的努力 学而不厌

’ ” ”

孔子讲他

光彩照人

自己 默而识之

发愤忘食

乐 以忘 孔 知其不 仁者 仁

成人之 美 的爱 人情感

‘ ’

君子 以 仁存 心

’ , “ ‘ ” , ‘

不知老之将 至

’ ,

《 史记

孔子世家 》 载

, ,

子 读易韦编三绝

可而为 之

一 ”

他坚持 自己 的信念

爱人 爱人亦 起始于 爱亲 爱亲之谓 但君 子更将 爱亲 推及 于 爱 众 弟子

‘ ’ ,

无 论 遇 到多 大

的 困难 所 有这些

, ,

也决不改变

人则孝

出则 弟

、 、

谨而信

泛爱 众

而亲 仁

。 ‘

行道 的主张

都是 君子人格 的 自强

关 于 仁 爱 的 具 体 内容 恭

孔 子 明 确 回答 包 括 恭

, ,

不息

积极进 取的精神 曾有人 写文 章说

在他 自己 身上 的实 际 体

以 孔孟 为代表 的儒 家 思

庄敬

君子敬而

无失 人

, ‘

与人恭 而 有礼

四 海之 内

皆兄弟也 对 己严

缺少催人进取 的精 神

‘ ,

笔者认为

这种说 法 君子不能

君 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不 以 言举人

宽厚

’ , ,

— 君 子 仁义待

待人 君子

是没有根据的 不可夺其志 的独立 自主 意识

不 以 人废言

宽 道

躬 自厚而薄责于人 交往健康

‘ , ‘

诚实不欺

’ , ‘

离开人群社会 索然独处 必须存在并活动于各种 社会关系 之中 为维 持人 际关 索 的顺 畅与协 和 君子待人 处事能 自觉做 到 约之 以 礼 亲 面

、 ‘ ’

心 怀坦荡

易事而难说也 器之

’ , ‘

说 之不 以

以 文会友

不说也

, , ‘

及其 使人 也 敏

’ ,

君 子爱

以 友辅仁

’ ‘

勤勉

君子不尚空谈

所重者

尊上

敬友

与人 为善

表现了 他必然具有

身体 力 行 言 惠 惠

访 于言 而敏 于 行 恩惠 孟 子说

敏 于事 而 慎于

依附于各 种社会 关系

与社 会环境 相统一 的 一

分人 以 财 谓之 由 已 所欲

但君子更有其 强烈 的独 立 自主意识 和一切 自

君子 己 立而立人

己 达而 达人

推及 他人之欲 成人 之 恶

‘ 口

并 总是想 方设 法 成人之 美

样 的 理想沐 洛 限

, 工

虽然 不免具有十分 明显的时代局

但就 」 德才兼备

修养齐全 而 言

, ,

却是同时

文 质彬彬 的仪态风度

, , 加

君子不仅 品质情

理 想人格 代其它类 川 心

如道家 的 真人 也 正 由于 此

墨 家的

操超过一般 亲 所谓

而且 仪 态风度也是众人 的表率 尊其 瞻 视

, ‘

贤者

内 军 书统帅

名家 的 诡 辞家 和 法家的

子 正 其 衣冠

其容 貌庄 敬 而 又 可 望 之 俨然

法术 之 士 之中 响 中

, ,

沂无 法 比 拟的

在 厉史

君 子有三变

即之 也温

君 子 的 权格形象才能长期存在于人 们的 心 目

听 其言也厉

子温 而厉

威而 不 猛

‘ , “

恭而安

, ,

并 刘 人们的品质修养 产生 着重要 的积 扶 影

威严 而不可畏 让而不争夺

“ ’ ,

君子矜而 不争

进退 以 礼

谦 也

若 徘 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 神文 明帆过程 重沙

, ,

即使 象射 御一类 的技 艺竞 争

而饮

“ ’ ,

孔子君子人 格的研究

‘ ’ ,

吸取粼 中的积

能 揖让 而升

这些都是君 子外在仪表 孔 子 把人们的外

“ ’ , ’

极 因素 族精神 意义

【 加注

、 如 讨于 发扬民族 优秀文化传统

振 奋民

风度与 内在 品质相一致的表现 在仪表 风度 称作 文 并认为 质胜文则野 有 内在 的仁 义 品质 致 的 仪 表风 度 文

’ , ‘ ,

绍 养 四有 人 才

无疑具有十分重 要 的

把 内在的 品质称 作 质 文胜质则史

君子 不仅 具

《论 语

而且还具有与仁义 品 质相 一

‘ ’ , ,

仁,

以下凡征 引 《 论语 》 者

不再

故 表 现 在 君 子身 上 的 质 与

配合 得 当

‘ ,

无一 过

亦无一不及

所以

《 礼记

哀公 问》 中庸 第 二十章

孔 子称 格

文质彬彬

然后君 子

【 冈 《荀 子 【 《易

, ,

概而言 之

孔 子所精 心 设计 和 塑造的君 子人 安 民 济众 的 祟高理想

法 行》 系辞 上》 晋语 滕 文公上

不仅 具有 匡 正 社会

爱人 的情感 和杀身成仁 而且还具有 为求仁 取精 神

舍 生 取义的气节情操

《国语 】 《 孟子

勇俱全而发奋努力的进 这

和 自主 自立

勇于负责 的独立人格

责任 编 挥

徐 样玲

首届 海 峡两 岸散 曲研 讨 会在 我 院举 行

天 高云 淡

金风 送 爽

首届 海峡两岸 散曲研讨会 于 位 专家学者会 聚 一 堂 加深了解

日至

日 在我 院召开

来 自海

峡两岸

多个 高校与科 研单位 近 弘扬祖 国文化

共 同研讨发掘 中国散 曲这 一文 化遗 产

以 融 汇研究成果

增进 友 谊 与唐诗宋 词 各擅风采

、 、

散曲是我 国元 明 以 来璀璨 的艺 术瑰 宝 点 重镇

近 代曲学大师 王 国维

有着 理 俗淳朴

明快生 动 的特 也是 曲 学 研究

吴梅 以 及 任中敏

卢前

郑鸯

隋树森等对之作 了开拓性 的 研究 和 贡献 并 己形

经三十年的沉寂

八十年代再度繁荣

历史文化名城扬 州 曾是历代曲学家 的荟萃之地

扬州师范学院是全 国 唯 一培养散 曲博 士 生 的 基地

著名词 曲学家任 中敏教授仍然 健在

成 一 支老 中青相结合 的 研究 队伍 开幕式 由中 国 散曲研究会秘书长 门岿 主持 员会 主 席谢伯 阳教授 建

中 国散 曲研究会会长羊春 秋教授

本 届 研讨会学术委

研究会理事 台湾花莲师院李殿魁教授致辞

研究会顾 问王 季 思 教授委托代表林 扬州 市副 市长朱克 昌 扬州师范学 院

吴 晓铃研究员

顾学领教授委托代表 吕薇芬 宣读致 函 祝贺

院长吴骥陶

副院长胡友仪 出席开幕式并表示 祝贺欢迎 专著

研讨会 上共 收到论文 言和小组讨论

多篇 本

与会者就散

曲及其 源流和重要 作家作 品进行 了大会 发

大家普遍认为

这次盛会 对散 曲研究的深人和创新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

代表们还 十分高兴地和九十 五 岁高龄的任 中敏 老 先 生合 影 留念 这次研讨 会受到 海内外学界 的普遍关注 位 汉 学知 名专 家来 电来 函 致贺 美国 苏联 加拿大

、 、

芬兰

日本

南朝 鲜等 国的十多

作文十:《孔子的君子人格论》20400字

2008年第5期齐鲁学刊

NO.5

总第206期

QILU

JOURNAL

GeneralNo.206

孑L子的“君子"人格论.~

梁-国典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

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

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

关键词:孔子;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君子小人”之辨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一022X(2008)05—0005—07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荡,故无忧;君子富有知识,足以烛理,故不惑;君子孔子谆谆告诫弟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果敢刚毅,有浩然之气,故不惧。这一思想对后世影(《雍也》)十分注意培养弟子的君子人格。在孔子时响深远,以至稍后的《中庸》将智、仁、勇称为“天下之代,“君子”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统治者,一是指达德”。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人格的基础。“人有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人。在孔子学说中,虽然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八佾》)“志有些地方“君子”的含义是前者,但更多的却是后者。于道,据于德,依于仁”[1](《述而》),正说明了君子人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之多,决非偶格的本原性。这一思想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孟子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学说或可概括为君子学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3](《尽心下》)进说。孔子提出的君子与小人之辨,引起了历代学者一步说明了仁是一切德行的根源。什么是“仁”?怎的极大兴趣和重视。两千多年来,君子一直是人们样得到“仁”呢?第一,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是人们追求达到的人。’’’[1](《颜渊》)一个人若能以爱心待人,也就是在理想人格目标,小人则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行仁了。“爱人”是一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过程,正如胡适所说:“孔子指出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深得孔子思想精人及社会的标准,使人‘拟之而后言,仪之而后动’。义的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他平日所说‘君子’便是人生品行的标准。”[2](P86)孔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子所谓的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学而》)有子认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为孝悌是为人的根本。君子做人首先要在根本上用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凡是人之为人能够具备这10心思、下功夫,再由亲亲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的种素质者就是君子,反之,基本上不具备这10种素理想境界。既可以独善其身,又可以兼善天下,这便质者就是小人。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是仁人君子了。第二,忠恕。孔子对仁爱的推广,主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

要采取一种由近及远、将心比心的方式。“忠恕之~、仁:君子“仁以为己任”

道”最能体现“仁”的内涵和为“仁”之方。“夫仁者,孔子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定义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君子之道”[1](《宪问》),认为君子泛爱众人,心胸坦

方也已”[1](《雍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收稿日期:2008—05—14

作者简介:梁国典(1962一),男,山东莱西人,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

人”[1](《卫灵公》)。“恕”,是“推及及人”,以己之心去推度人之心,一方面推己所欲,给人之欲,一方面己之不欲,不强加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个仁者,有诚恳为人之心,此即为“忠”;将诚恳为人之心推及于他人,便是“恕”。这是处人、处事和自处的一种尺度、一种基本原则。概言之,“仁”就是以爱心为动力,以“忠恕”为具体表现,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使社会充满博爱和秩序。第三,修己。孔子认为,“仁人”要修己、克己,不要强调客观条件,而要从主观努力上修养自己,求仁、成仁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行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Eli(《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1](《述而》)。第四,“仁以为己任”。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人伦道德,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做一个“志士仁人”,时时不违仁,处处与仁同在,要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奋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卫灵公》)因为一旦抛弃了“仁”,君子也就不成其为君子了。士志于道,很重要的就是“仁以为己任”。第五,具备恭、宽、信、敏、惠五种品质。《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敬则不易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诚信就能很好地立身处世,敏捷则工作效率高,慈惠才能与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如果能体现出这五种品质,也就是在行仁了。

君子与小人在为仁上迥然有别:“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里仁》)小人则为人处事“鲜矣仁”。

二、义:“君子义以为上”

“义”即合宜合理。孔子对“义”十分重视,认为“君子以义为质”,把“义”看作是提高君子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孔子那里,义和利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并不是像董仲舒所说的那样“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水火不容的矛盾关系。孔子并不一概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求和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但追求富贵须以道义为原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里仁》)在这里,合乎道义成了求富贵、去贫贱的最高标准,如孟子所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3](《滕文公下》)正因为这样,孔子才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吾所好”者是道义而非富贵,富贵的

取舍全视道义而定,合则取之,不合则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述而》)。其次,孔子主张物质利益的取舍,应该以“义”为准则,反对贪得无厌,巧取豪夺,因此一再强调“见利思义”。要求君子优先考虑“义”,做事时先想想合不合理,有没有违反道德和正义,心里要关心大众的要求、公众的利益,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如果“义”和“利”发生冲突,一定要“先义后利”,做到“义然后取”。第三,在孑L子心目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阳货》)

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义”,那么,他就是君子,若优先考虑的是“利”,那么,他就是小人。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E1](《里仁》)君子关心的是良好品德,小人关心的是田地收成,居处的安逸;君子关心的是遵守法律,不违犯刑法,小人关心的是怎样得到利益和好处。显然,君子关心的是从公德方面着眼,小人是从私利方面出发。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当代中国,就是指合乎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规范的正当挣钱手法,见利思义,不贪不义之财,不谋求制度和政策允许以外的私利;一个人若见利忘义,贪得无厌,不要廉耻,罔顾法纪,私欲横流,行为损害他人、国家的利益,也就得不到公众的认同,“放于利而行,多怨”[1](《里仁》)。那才是一个唯利是图、人人讨厌的小人。

三,礼:君子“立于礼”

“礼”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规范和言行准则。孔子认为“礼”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君子在乎日的修养中要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泰伯》)。“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法,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事。孔子讨厌无礼的行为,当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1](《阳货》)态度何其鲜明!他在斥责子路的无礼时,还提出了“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子路》)的观点,将“礼”与刑罚公正与否、民众安定与否、天下稳定与否相联系,极大地强调了礼的作用。君子知礼,言行中规中矩,以射艺为例,“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Ill(《八佾》),整个比赛过程都做到了彬彬有礼。《论语・学而》记载:“子贡问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

如?’孔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认为即使贫困也要乐观地坚持正道,不以环境困”’难而忧伤苦恼;即使富有也要以礼待人。在君子的

修养过程中,“礼”何以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孑L子的回答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泰伯》)这说明“礼”在培育君子的过程中作用巨大:一个人若仅注重自己容貌的端庄,却不知礼,就容易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容易流于懦弱;仅有敢做敢为的勇气,却不知一致的。孔子有时甚至将“知人”作为“知”的定义,樊迟问“知”,孔子回答说:“知人。”在孔子看来,所谓“知人”,主要指正确地认识人、客观地鉴别人、清醒地理解人。第三,“智者不惑”还体现为在具体境遇中的“知当务之急”,以及对于“时势”的判断。换言之,“智者不惑”既包含知道当下最着急的事,又体现为知道当下可以做的事。因此,真正“不惑”的“智者”,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中,能够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知道先后顺序,迅速判断当下应该完成的礼,就容易盲行而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容易待人刻薄。“礼”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孔子力倡身为君子要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离经叛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E13(《雍也》)这就是说,要把礼的精神贯穿在所学的知识里并在生活中践行。怎样才能做到“约之以礼”?那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I](《颜渊》)。当然,君子要守礼,就必须知道礼的实质,切不可只守礼的形式。那么,礼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可从孔子回答“林放问礼之本”的言论里得到答案:“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八佾》)可见,在孔子心中,就一般礼仪而言,其本质在于朴素俭约,而不在于铺张浪费;就丧礼而言,其本质在于用心来表达失去亲人的悲伤之情,而不在于仪式是否周全。与君子相反,小人常常“无礼”或虚情假义地按“礼”的方式去待人接物。

四、智:“智者不惑”

君子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智慧与能力,即“知(智)者不惑”。“智”主要是一种道德理性能力。首先,“智者不惑”体现在对是非、善恶的认知和辨别上。智者之所以不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君子具备了理性认知和辨别能力,具备了道德理性,因而能够分清事物的是非曲直,而不至于颠倒黑白。孟子曾明确将“智”界定为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非之心,智也。”智者“明是非”的同时又能“辨善恶”,孔子早就注意N--者的内在关系,他说:“知者利仁。”又说:“未知,焉得仁?”也就是说,具备了智德才能分清事物的曲直并明白其利害得失,才会以长远的眼光看事物,才能看到长远的利益,也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其次,在儒家看来,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方能进一步认识他人,所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学而》)。具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被儒家看作是比“使人知己”、“知他人”更为高明的德性,儒家将之视作君子的基本德性之一。这一见解与儒家强调的“反求诸己”思想是相

了解这一点,才可以说是“不惑”之“智者”,也才能被(《尧日》)。孔子对天命的敬畏,也就是对“道”的敬畏,他的生命已经与天道合而为一。在这种责任的敬畏意识面前,所引出的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

孔子主张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取方式,对于人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庸》上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规范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其一,要有学习的欲求和不懈的努力。所谓“见贤思齐”,“学如不肃,要以培养君子人格为目的,否则,学了也无用,虚怀若谷,择善而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1](《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1](《述而》)。“见不善而内自省也”,面对“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四,要有一定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为政》),“学而时习之”,“游于艺”等,指出了思考、实践、娱乐式的学习等有益的方法。其五,强调严谨扎实的学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子路》)。

既然君子博学而多识,所以君子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只能做某一的自我和他人,才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也才能在特定场合或境遇中“审时度7

最重要的任务。在孟子看来,孔子正是“识时势”之“智者不惑”的典范:“孔子,圣之时者也。”人们只有称为君子,这就是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1-13学习获得的。“学”是君子内在修养和外在规范的获“学”的总要求是“博学于文”,只有好学、博学,才能完成君子人格的内质修养,才能获得君子人格外在及,犹恐失之”[1](《泰伯》)。其二,学习要庄重而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学而》)。其三,要方面的事情,这就是“君子不器”的说法。同时,君子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作为道德主体势”、迅速判断当下可以做的事情和应该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为了使自己能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必

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做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季氏》),认为自己所担当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由天命决定的,具有不可辩驳的合理根据,所以使自己的言行“与天地合其德,与E1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君子不同的是,小人对于自己的德性、能力大小及优缺点缺乏清醒的认识。虽可能有些知识,但一定只是“半桶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中心,地球都要围绕自己转;而一旦遇到挫折,则转入自馁、自悲、怨天尤人,自然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

的关系。

五、忠信:君子“主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述而》)。孔子强调君子要在仁和义的基础上讲忠和信,提倡待人接物应真诚,为人办事要尽心竭力。孑L子主张“为人谋”要“忠’?,为人忠诚,既要端正思想、态度,求其在我,搞好己与人的关系,极力把事情办好,又要待人如己,有成人之美的奉献精神。《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子张问孔子做人处事怎样才行得通,孔子回答说: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笃实认真。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心诚意为别人做事,真心诚意与别人交往,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事,那就是做到了“忠”。此时的“忠”并不包含后世所讲的“忠君”思想。在孑L子看来。“忠”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孑L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参对此心领神会,他说:“吾El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1](《学而》)将“待人是否忠诚”作为每日第一件需要反思的事情,对“忠”的重视溢于言表。孔子又进一步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卫灵公》)君子不因别人的话说得动听就抬举他,也不因为这人有缺点就不理会他所说的话。君子要懂得分辨别人的说话,要了解他说的话是不是出自诚意,是不是合理。有些人话说得动听,但说的话和做的事并不一致,这些人就不值得信赖;相对来说,尽管有些人曾犯过错,或者品行有问题,如果他提出的是合理的意见,就要加以考虑和接受。与此相反,小人~般既没有坚定的信仰,又往往缺乏诚心,还习惯于将一己私利放在头等位置,为了谋取一已私利,常常“朝三暮四”,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信”从“人”从“言”,指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在孔子看来,与人交往时必须讲究诚信。孔子一生致

力于“信”的教育,他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他要求人“言之必可行”,并以“言而无信”为耻。孑L子提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宪问》),一切依赖中正、正直。孔子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子路》)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并不将“信”看作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认为“信”要服从“义”,“义”为更高的原则。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学而》)就是说,对别人的诺言如果是合乎正义的,就可以实行它。在“信”与“义”不可兼得的特殊情况下,提倡牺牲“信”而成就“义”。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3](《离娄下》)如果一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而只知信守诺言,那就是“小人”,是末等的“士”。这一点从孑L子与子贡的对话里可以明确看出来:“子贡问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日:‘敢问其次。’日:‘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行必果,弪径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1](《子路》)由此可见,依孑L子的观点,从“信”的角度看,有两种类型的“小人”:一是平El说话习惯于信口雌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者,正如《增广贤文》所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另一是过于迷信“信”,甚至即便牺牲“义”也要守“信”者。由此看来,君子守信讲究通权达变,小人守信拘泥而不知变通。

六、勇:“君子有勇”

孑L子将“勇”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其重视“勇”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孔子认为,身为君子者,为人必须做到果敢、刚毅、刚强、刚正、耿直,而不能软弱无能。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之勇需要以仁义礼智为规范,否则便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第一,勇于仁。君子之勇者好仁,而小人之勇者不好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能做到杀身成仁,便是君子之勇。反之,“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1](《泰伯》)。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好勇而不仁,那就是小人之勇。第二,勇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第三,勇于礼。君子不争,争而有礼。“君子矜而不争”,君子争而有节,勇而有礼。“勇而无礼,则乱”,勇而无礼,就是小人之勇。第四,勇于智。“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1](《阳货》)。不好学则无智,无智而有勇,是小人之勇,只会犯上作乱而已。第五,勇于耻。孑L子认为,君子要“行己有耻”,要有

知耻之心,即有道德的自觉。《中庸》上说“知耻近乎勇”,在过错面前,不害怕改正错误。知“耻”是一种自我检讨,自励自勉,发愤改善的良好品质。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总之,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礼”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勇,应是有义、有礼之节制,而且还要好学,才是可取的。慎言慎行是君子之勇,妄言妄行是小人之勇。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在境界、度量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七、中庸:“君子中庸”

孔子是讲辩证法的:他重视忠,却批判愚忠,“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3(《卫灵公》);君子进也可,退也可,无可无不可,形势使然,便是“时中”;他重视信,却是讲大信而不是小信,“君子贞而不谅”[1](《卫灵公》)。君子应该是能随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固守本本主义、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君子要做到“时中”,辩证地看问题,做到合理恰当。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能以“时中”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那就是君子。反之,做人模棱两可,是非不分,庸碌无能和俗气,这就是在做小人。因此,“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4](《中庸章句》)《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这个论断很有名,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常为后人所称引。孑L子讲中庸,《论语》中有关的言论还有四处: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子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雍也》),“尧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1](《尧日》),“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1](《子路》)。这四段话是教人认识事物或真理与行事的方法论。孑L子认为一切事物之所以正确在于它有一定的“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度”,就会犯错误。中庸就是认识这个“度”的方法。这个道理本不难懂,但做到这一步而不犯错误却很难,因为这个“中”或“度”,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所以孔子慨叹执“中”之难!“两端”,用今语表达,即事物相对应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执其两端”,是指把握矛盾的两个方面;“用中”有两义:一是在矛盾的两个方面里取一个主要的、有决定意义的方面;一是指舍弃过与不及的“两端”,取其维护事

物平衡的“中”,以促进事物之和谐发展。在孔子看来,各执一端或形式主义的执其中都有失偏颇,所以他非常反对这种处事态度。“庸”则是永远保持恒常之态,既要“择善同执”,又能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而调整选择最佳的方位和方式,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在孑L子眼里,“中”是相对于事和情形说的,“中”会随时变易,要真正做到中庸,必须有权变思想,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君子而时中”。“时中”,也就是随时变易之中,君子必须因时而不断调整自己,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正如南宋陈淳在《北溪字义・经权》里所说:“权,只是时措之宜。‘君子而时中’,时中便是权。天地之常经是经,古今之通义是权。问权与中何别?日:知中然后能权,由权然后能中。中者,理所当然而无过不及者也。权者,所以度事理而取其当然,无过不及者也。”可见,一个善守中庸的君子就是既要固守中正之道又能敢于打破常规的.人,以便将面临的不同事情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八、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

在君子之道中,孔子讲究以“和”为审美追求的内在精神。在人与人相处上,孔子的第一条原则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待人公正、宽和,团结合群却不结党营私,不搞小圈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助力。相反,小人待人存着私心,只就利益和某些人互相勾结。其次,孔子主张取人不求全责备,待人既往不咎。孑L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1](《子路》)这是说,在君子手下工作很容易,讨他的欢喜却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工作很难,讨他的欢喜却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的欢喜,他会欢喜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便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人无完人,求全责备则天下将无人。再次,孑L子提倡“和为贵”,强调君子坚持在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要宽容,要与人为善,协调合作,和谐相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I](《子路》)以“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君子以“和”为准则,但不肯盲从附和,而敢于阐述自己的意见;小人处处盲从附和,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孑L子看来,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如能做到“和而不同”,那就是在做君子;若是“同而不和”,那就是在做小人。

“和”与“同”是大有差别的。按照中国先哲的说法,所谓“和”,就如五音合奏,音质不同;唯其不同,才可合而为美妙的音乐。又好比五昧调和,风味各异;唯其各异,方能调而为可口之佳肴。所谓“同”,则是他人言是,己亦言是;他人日非,己亦日非,完全丧失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和”意味着允许不同个性、不同意见和对立面的共同存在。而“同”则是取消个性,取消差异的绝对同一。所以《中庸》说,君子应该“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所谓“有容”就是能“和”,能够容纳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所渭“有执”,便是“不同”,有所执着,有个性,有主见。可见,用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的“和”,本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沟通,而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养成一种共生取向、执两用中、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不要为了一味’求同而放弃自己的个性,以至于形成一种依附性的人格;并且,要于不同意见或不同个性中谋求一种“执中”或和谐的状态。与此相反,“同”是指抹煞不同人的个性来谋求单一性的一致之义。君子简重宽宏,自有义理在胸,宽以待人,懂得忍让迁就,凡事可以协商调和,但君子有独立的人格,会坚持正道;小人不论朋友的优劣,表面上好像很合得来,心里却各怀鬼胎,缺乏和衷共济的诚意。正如朱熹所讲:“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总之,只要君子“和而不同”,就可达到《中庸》所云“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界!

九、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是内在精神“仁”与外在规范“礼”的有机统一,即“文质彬彬”。“文”即通过学习而得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文雅庄重的风度仪容,通常又可理解为以“礼”为主的礼乐修养。“质”,即内在于人的朴实本性,通常又可理解为以仁为主的道德品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雍也》)认为一个人若朴实多过文采,就显得有些粗野;若文采胜过朴实,又有虚浮之嫌。只有文采与朴实相互协调的人或既要有高尚的品德,又要有横溢之才华,才可称得上君子。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里仁》)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卫灵公》)在孔子看来,理想的君子应当做到文质统一,不可偏废。《论语・颜渊》:“棘子成日:‘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日:o瞄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蒋犹犬羊之蒋。”’就是说,道德品质对于人固然重

10

要,但没有了礼乐文化的熏陶,人还不是一个文化人。可见,“文质彬彬”是形容一个人既文雅又朴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一种修身境界。孔子的这一主张为后世学者所发扬光大。如《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认为人的身体相貌是天生的,一个人即便天生丽质,假若其心灵不美,这种外在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用素养美来充实自然美,使自己兼顾心灵美和外在美,这种人才称得上是圣人。“文质彬彬”的观点对当代中国人的做人方式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告诉人们,在做人时要将自然美与素养美、仪表美与心灵美有机结合起来。

十、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总是自强不息,精进不已,追求完美。首先,孔子认为,君子心里总是存着上进的要求。孑L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宪问》)这是说,君子见贤思齐,不断追求进步,小人却自甘堕落。一个人如果心里自信要成为君子,那么他就会从修养品德、知识各方面求进步,而且ElEl向上;相反,以追求财富利益、安逸的生活为目标,心里只想着私利,品格就会日渐卑下了。孔子非常赞赏《周易》的思想包括其中的做人之道,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EI-I(《述而》)他阐发《周易・乾卦》象辞的思想,就特别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说明孔子将“自强不息”作为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其次,君子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深沉历史使命感,要有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君子是一个积极的弘道者,一方面他们需要不断地“修己”,另一方面他们在学有余力之际又出来做官以使百姓安乐,实现有道之治,也就是“修己以安人”。这正是君子对“道”追求的内外两个方向。内,就是内在的修身养性,成就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也就是内圣。外,就是对外部世界生命和社会民生的关怀,也就是外王。“修己”体现了君子的道德自觉性,而“安人”则体现了君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修己之极致即内圣,安人之极致即外王。君子人格不仅是道德完美的人,而且追求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孑L子看来,君子是可以“大受”之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卫灵公》),“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1](《泰伯》)。说明只有君子之“德”、“才”、“位”、“智”兼备,才堪重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要有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在与

人发生误解或矛盾时,君子自然是反省自己言行中的不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卫灵公》),《礼记・射义》篇里有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道理:“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箭时先要求端正自己,站得端正、要领正确才发箭,发箭后射不中,不埋怨比自己优胜的人,反过来探求自己射不中的原因!为此,君子总是奋发努力,要求各方面做到最好,事情做得不好,从自身探求原因,予以检讨和改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与君子相反,“小人之过也必文”[1](《子张》),小人将自己看得如此之重,犯了错误一定巧为掩饰,巧言辩解,文过饰非,一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总觉得自己简直是真理与美德的化身,过错都在他人身上,自然只会“求诸人”。第三,君子重践履。孔子强调要做“躬行君子”,强调所学必须付诸实践落实到171常生活待人处事上来,反对空谈和言行不一。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可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宪问》)认为君子以自己说的话超过他自己所能做到的为可耻。一个君子,说的话要尽力履行,所以说话前要慎重考虑,先用行动实践了,再把道理说出来,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说了而做不到,反而招致别人的批评。许多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赞美,或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这就犯了

Confucius’Opinions

the

说了而不能做到的过失。最后,孔子主张学不是“为人”,为了夸耀于人,而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孔子提倡“为己”之学,反对“为人”之学,要求“下学而上达”,着力于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苟子・劝学》云;“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再进一步说,学习和工作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综上所述,孑L子从诸多方面分析了“君子”和“小人”品德修养和做人态度的不同,以“小人”反衬“君子”,来阐释君子所具有的仁爱、平等、尊重、宽容、自律、刚毅、通达、担当等人格特质。总的说来,君子是用一种“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的思想来处理天人、人我和身心关系,具备和谐精神正是孑L子及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典型君子人格。既然如此,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在当代培育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朱熹.论语集注[A].四书集注[c].北京:中国书店,1994[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朱熹.孟子集注[A].四书集注EC].北京:中国书店,1994[4]朱熹.中庸章句[A].四书集注[c].北京:中国书店,1994

责任编辑:李观澜

on

PersonalityofManofHonor

LiangGuo—dian

(China

ConfuciusFoundation,Ji’nan

250002,China)

Abstract:Confuciusdevotedhislife

are

tO

educationwiththeultimateaimoftransforminghisstudentsintomenofhonor,who

are

modelsinaccordancewithwhichmoralityandimmorality

identified.Tobee

as

an

manofhonorhasbeen

an

ideal

objec—

or

tiveofpersonalityformostpeople,whilestandardsof

base

manisusuallydespised

as

immoralist.Theintension,characteristics

manofhonorlargelyconsistofsuchingredients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courtesy,wisdom,faithfulness,

pre-

bravery。mean,consistencewithtoleranceofdifferences,eleganceandplainness,andself—renewal.ConfuciusandotherQindynastyConfucianistswereactivelyinvolvedinthedebatethe

purpose

over

whether

an

tobee

manofhonor

ora

basemanonlywith

ofpromotingbeneficenceanddemotingvices

tOmould

idealpersonalityofbenevolence.

over

Key

words:Confucius;pre-QindynastyConfudaniststpersonalityofmanofhonor;debate

manofhonorand

base

n-fftn

孔子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梁国典, Liang Guo-dian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济南250002齐鲁学刊QILU JOURNAL2008,

参考文献(4条)1.朱熹 论语集注 1994

2.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19963.朱熹 孟子集注 19944.朱熹 中庸章句 199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光松.WANG Guang-song 先秦儒家的德、位关系思考——以孔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孔子由总结上古政治经验而确立

2.学位论文 丁秀菊 先秦儒家修辞研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 2007

先秦儒家的三大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顶级的语言大师。承载着他们睿智、深邃思想的语言广为流传,绵绵不衰,其中很多语句已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它们不仅丰富了后代无数文人墨客的语汇,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语言风格,甚至还深深地影响了无数代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鉴于此,本文力图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系统研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修辞思想、修辞实践和言语风格,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根源,比较它们与同时期道家、墨家、法家修辞思想的异同,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先秦儒家的修辞特色和历史地位,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对中国修辞学的重要贡献。

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方法和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社会制度更迭,社会形态交替,“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游说盛行,论辩成风,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大限度的运用。在这个特殊时期,儒道墨法等各个学派都在政治观点、哲学思想的阐说中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修辞观点,其中儒家尤为突出。孔子、孟子、荀子对修辞的认识相当一致,他们相互补充、印证,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修辞思想体系。不仅如此,孔子、孟子、荀子还都有具体而丰富的修辞实践,都在言语中娴熟地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然而,学界却对此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存在着与儒家尊崇地位极不相称的、儒家修辞研究的“四多四少”现象。本文拟运用现代修辞学的理论,借鉴文学、美学、哲学、文字学、训诂学、语义学、语用学、诠释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实证、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儒家修辞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

第一章:孔子与“修辞”缘起。“修

第二章:孔子、孟子、荀子的修辞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修辞见解夹杂于他们对政治、哲学、论辩等有关问题的论述中,表面看起来零碎、分散,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修辞思想体系。他们认为,立言修辞具有强大的社会政治伦理功能,立言修辞不仅可以抒情言志,而且可以使人进退裕如、左右逢源,既可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保证国家在外交中立于不败之地。鉴于此,他们提出了“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听”等一系列具体的立言修辞方法。他们认为,一个人说话要谨慎,说出的话要符合仁、义、礼、忠、信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既要“情信”又要“辞巧”,言语表达要适合具体时间、场合、对象等方面的需要,做到恰切、得体、合宜。另外,还要会听。会听,即能够对话语作出正确理解。这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立言修辞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孔子提出了“知言”主张,孟子则作了进一步阐发,提出了“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等方法,荀子提出了具体的“解蔽”措施等。第三章: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修辞美学。修辞旨在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而语言美正是最佳表达效果的美学表现,修辞价值的实现通过审美价值的实现而体现出来。孔子、孟子、荀子对多种修辞方法、手段、技巧的娴熟、恰当运用,使他们的言语作品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整齐参差的形式美和内蕴丰富的意义美。言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音节的协调、韵脚的相押、音节的重叠方面;言语形式的整齐美具体表现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回环等语句形式的均衡上,参差美具体表现在错综的避复求变、转类的新鲜活泼、长短句的错置、整散句的结合以及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错运用方面;言语的意义美则主要通过比喻、引用、反诘、对比、层递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从不同程度上深化、丰富了语义内涵。

第四章: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风格。宏观上,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实践都充分体现了儒家重内容也重形式的修辞主张,但在具体的言语表达中他们又各具特色,彼此有别。在不同的交际领域,他们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灵活地运用语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言语表达风格。孔子言语属典型的口语,感情丰富,用语通俗,句子简短,表现出简约、经济、质朴、平易的一面,也表现出睿智、精警、雍容、温婉的一面。孟子言语多用于论辩,既具有口头表达的一般特点,也具有论辩的独特风格。比较孔子,他话题专一,论述严密,语势起伏多变,表现出繁缛丰富、辞藻富丽、气势刚健的特点,展示了雄辩家的风采。荀子言语是典型的书卷语体,因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修饰润色,所以音律优美,用语丰富,句式灵活,辞式多样,表现出富丽华美、明晰爽快、刚健雄浑、严谨有度的风格。

第五章:儒家修辞的特色及产生根源。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修辞,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表现出浓郁的道德伦理色彩、经世致用倾向、内容与形式并重的特点。在他们看来,立言修辞是工具,是手段,人们运用的目的就是用来为道德教化、政治统治服务的,就是为个人修身服务的。这与先秦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一方面,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环境需要说话的美巧。无论是政治外交还是个人立身处世,人们的言说都要随机应变。另一方面,游说劝服、百家争鸣的目的是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不仅离不开语言,还需要巧妙的言说论辩技巧。高超的言说论辩技巧,可极大地提高表达效果,使听读者快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赢得论辩的胜利。社会、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在儒家那里,还变成了一种主动、自觉的积极行为,成为个人的主观需求。修辞就是修身的意识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他们的言语活动。另外,前人的修辞意识和文献典籍中的修辞现象也为儒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六章:儒道墨法修辞之比较。与儒家同时期的道、墨、法家也都在立言修辞方面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反对无“信”之美言;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在实用、功利思想的主导下,重视言辞的论辩作用、论辩过程的严谨,主张言辞要有利于国家和百姓。法家以韩非为代表,注重实用和功利,表现出重本质否文饰的倾向。在修辞有关问题的认识

和处理上,儒、道、墨、法各家有异有同。相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他们都看到了立言修辞强大的社会功用,因此都十分重视言说论辩的技巧。第二,在立言修辞的宗旨、原则等方面存在相似或相通之处。儒家的“言有物”与道家的“言有宗”异曲同工,儒、道、墨家都强调诚信于立言修辞的不可或缺等。第三,他们的修辞主张与修辞实践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如孔子重文饰,言语却质朴平易;老子重自然,其言语却多韵,句式整饬;庄子重内容反文饰,其言语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墨子、韩非子重功利、实用,其言语则大量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和技巧,不乏文采。等等。

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他们对修辞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认识迥然不同。儒家主张内容与形式并重,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道家主张在“言有物”的基础上,言语表达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墨家主张“先质而后文”,先内容后形式;法家主张“好质而恶饰”,重本质否文饰,重内容否形式。第二,儒家与道家所主张的立言修辞的态度有所不同。如儒家主张“慎言”,道家主张“希言

结语:先秦儒家修辞的现代审视。与同时期的道家、墨家、法家相比,儒家内容、形式并重的观点更全面,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儒家对修辞有关问题的认识已涉及修辞的全过程,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修辞思想体系;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说始终围绕着仁义礼忠信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修辞方法、技巧的娴熟运用,使他们的言语通俗易懂又深刻精警,极大地方便了儒家思想学说的宣传和弘扬,方便了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即便我们今天从现代修辞学的角度去看,儒家的很多观点如“修辞立其诚”、“情信辞巧”、言说要符合具体语言环境、“知言

3.期刊论文 温克勤.WEN Ke-qin 略谈孔子

本文考察了孔子

4.期刊论文 林旭.LIN Xu 先秦儒家对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对于

5.学位论文 郑和 追寻生命的教学观——先秦儒家教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蕴 2008

教育(教学)与生命有着一种原始的本然联系,先秦儒家的教学历史就是教学对生命不断追寻的历史,因此,先秦儒家的教学思想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生命意蕴”。

孔子“生”、“命”的观念反映的是对生命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关照以及在此过程中生命的自由与限制,由此形成了孔子生命思想的基本格调:“道”之遥契,主要表现为“生命的自然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矛盾与张力”与“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生终极意义的矛盾与张力”。因此,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君子人格”体现着孔子教学目标思想的“生命”意蕴,即在提升和遥契中,生命达到了一种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神明之境”。而从教学过程思想来看,孔子的教学过程思想有着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是孔子试图将宇宙生命大化流衍之普遍规律应用于个体生命之成长的一种努力。因此,“遵天启”是孔子教学过程思想的主要特点。

孟子道德之“天”的认识和他的心性学说为“德性”成为天之道与人之道奠定了学理基础,而《周易》中“德”论的逐步完善也为孟子的“德性”学说提供了文化滋养,由此使得德性成为孟子思想最为基本的生命底色,这种生命底色是以诚为其旨归,以仁义礼智为其具体内容的。因此,在孟子的教学思想中,“圣人人格”表明孟子的教学目标最终落实在“诚”的素质要求上,这种素质要求无论对于圣人还是常人,它的内在性决定了它的可到达性,唯一的不同在于“至诚”路径之不同,圣人是“自诚明”,而常人是“自明诚”。而从教学过程思想来看,孟子承认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孟子是把“心之善”放在前提本源的位置上的,因此教育(教学)以“顺应”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以人的“心”的发展方向、水平、境界为基础的。从根本上说,“内求”,即“求放心”,构成了孟子教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荀子的“天命观”和“性恶论”,使得荀子的哲学重心顺理成章地转到了主体之‘为’及作为这种‘为’的结构的‘礼义’上,这意味着荀子对生命外在实践层面的关注以及强调外在规范对生命的制约。因此,在荀子的教学思想中,“君子圣人”反映了荀子对人格的现实社会功能的重视,它不仅在于通过身体力行道德理想而展现出外在的人格力量,而且更在于自觉地担负并完成广义的社会历史使命。而从教学过程思想来看,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强大作用得到了完全的释放,教育(教学)对个体的塑造是一个与人的内在性情相对立的过程,即“反于性悖于情”的过程,这是一条与孟子“内发式”完全不同的“外烁型”的道路。

总而言之,“道-德-礼”的生命思想之衍化,喻示着先秦儒家生命教学思想从理想到现实的衍化过程。而在衍化的过程中,孔孟荀生命教学观既展示出其各自的特色,又有着共同关注的教学主题。

从“生命追寻”的视角去审视先秦儒家的教学思想,新的视角带来新的发现:先秦儒家教学思想中的具体蕴涵对当代教学的借鉴价值;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衍化过程对教学现实有着方法论的启示。而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则可以作为理解当代诸多教学问题的一种共通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6.期刊论文 崔成成 概述徐复观对

文章旨在概述和评价徐复观对

7.期刊论文 张永刚.ZHANG Yong-gang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情怀的现实观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

儒家把万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从孔子的.乐山乐水

8.学位论文 王珅珅 先秦儒家天命思想比较研究 2009

天命观是先秦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孟荀对天命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阐释与说明,从而构建了以天命观为统贯、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的宏大思想体系。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开辟了天道性命的新意旨,接续转化了传统天、天命、天道观念,赋予了天道人道、天命心性等新的诠定视角。孟子承进了孔子思想中“内圣”一方,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外王”理想,他们分别从不同向度弘显了孔子的儒学理念,创立了各自的天命学说。

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孔孟荀的天命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寻三者天命学说的逻辑演进。笔者认为孔子天命观的核心为“知天命”、“畏天命”,孟子则言尽心知性知天,并对天命做了正命非命之分,要求对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荀子“天命”观中则有三层涵义,分别为客观自然规律、道德“诚”“礼”和先天命定之意。

论文的重点是探讨孔孟荀天命思想之异同。此亦为笔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首先,笔者认为孔孟荀三者天命观之异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天命”涵义之异、对待“天命”态度之异及“天人合一”理路之异。在“天命”涵义上,孔子“开启了性命天道相贯通的大门”(牟宗三语),在他看来,天命仍为人内在“仁”德的客观外在的至上依据。孟子则视天命为人仁义礼智的道德本体,心性本具道德善性,天仅乃为表征人内在善端的先验性与绝对性而权设的代名词,并无实际的意义。荀子视天为自然天,天命、天道谓自然天之命、自然天之道,亦即客观自然规律。关于对“天命”的态度,孔子表现为“知天命”与“畏天命”,且在他的思想中天亦摄有人格主宰神帝涵蕴,故“知天”“畏天”即“知”、“畏”上天之令与天生生之仁德。孟子表现为“知天”、“事天”、“立命”,“知天”即尽心知性,“事天”即存心养性,“立命”即“修身以俟”而立正命。荀子则要求“知天”与“不求

知天”。所谓“知天”,指既要知客观自然规律,亦要知人自身的牛养规律。所谓“不求知天”,指不去索求天之所以然和天地鬼神灾变之情状。在“天人合一”的途径方面,孔子知天是践知证知,与天相合乃为个人人生实践当中的印合契应。孟子则旨扩显仁义礼智心性善德,用心官之思去耳目物欲之蔽,立“大体”,制“小体”,充尽涵存人人本固的道德性体以达“天人合一”。荀子“天人合一”则主要通过“知天”与“不求知天”,概为“天生人成”式的宇宙论上的天人合一,和道德诚、礼形上本体论上的与天相合。孔孟荀的天命观异中有同。首先,在他们的思想中天命均涵摄道德意。其次,天命对人皆有制约意。在孔孟那里,天命表现为一种必然命令及外在的盲目必然性,在荀子,天命则为天地万物的客观自然规律。复次,天命皆可知。孔子要求“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他所谓的知为践知证知,知个人具体的天命。孟子有尽心知性知天、“修身以俟命”,所谓知天即知人内在心性,亦乃仁义礼智诸德。且在孟子看来,外在盲目必然之命虽不可预不可知,然所谓“修身以俟命”、“行法以俟命”此种对盲目定命的态度亦可谓一种知。荀子思想中有“知天”、“制天”,即求知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人事法则,并对之加以制用而泽利于人类。最后,三者皆重人的主体性、道德理性与实践意识,且旨趣皆为人与天相合而达“天人合一”。

9.期刊论文 张群.ZHANG Qun 先秦儒家的

由于汉民族性格中重功利的倾向和以政治为中心的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古代正统的文学观是和

10.期刊论文 高力 先秦儒家消费思想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大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qlxk200805001.aspx

授权使用:西华师范大学(xhsfdx),授权号:7b92ca80-0b72-4ab8-98b7-9e510120ca8d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