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各类材料 > 论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

论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

时间:2021-05-08 10:28:11 来源:学生联盟网

  《史记》中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人通过获得个人利益,保障自身的生理需求,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充分满足每个人的人生需求,是高度发达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人的人生梦想,也是理想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
  厘清个人利益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一个人到底在追求哪些利益呢?无非是身内利益和身外利益。身内利益是每个人的身体及思想利益,体现为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及感受,包括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精神感受和思维创造,可概括为身体和思维。身外利益为身体之外的外部利益,体现为物质利益及派生利益,包括衣、食、住、行、玩等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可概括为财富、权势和名望。
  身内利益是人的核心利益。肉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是最大的身内利益。人的身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包括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各个系统都由不同的器官组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同。各个器官的功能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肺出了问题,不仅呼吸系统要出问题,运动系统感到无力,神经系统也会不舒服,免疫系统的工作量也要加大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确保个人的基本利益。
  身外利益是人的扩展利益。身外利益服从和服务于身内利益,只有身体享用并产生身体感受后,才能体现出身外利益的价值。如食品能让我们不再饥饿,药品能让我们远离疾病,音乐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诸如此类,身体利益的实现依托于身体。没有了身体,再多的身外利益都没有意义。
  要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要科学分析自己的利益,既看到身外利益,也要看到身内利益,还要懂得身内利益和身外利益间的关系。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获取的身外利益与身内需要是否相符。每个人的身内需要都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抓住身体的主要需求。每个人都有眼睛,身外之物一眼就能看到,却不常审视身内之物,拷问身体的真正需要。以吃为例,人人都喜欢美味,但却忘了食物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身体需要,而不只是满足嘴巴的一时痛快,更不能吃坏了身体,而且身体的需要,不单单只是肉体的需求,还包括精神的需求。比如,有的小姑娘为了瘦身宁愿放弃美食,甚至忍饥挨饿。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眼睛向内审视自己的真正需求十分重要。
  二是获得身外利益的多少与身内需要相比是否恰当合理。人的身体容量是有限的,能享受的物资也是有限的,少了不行,多了难受,要把握好需求的程度,否则过犹不及,“刚刚好”就是最完美的状态。物质财富的堆砌与个人快乐的指数并不成正比。身外之物在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后,体现为效益递减的边际效应。物资不丰富时,多挣一块两块都让人高兴半天,物资充足时,多挣个千儿八百也难以让人激动。而且,如果过度占有身外之物,就会让身内利益产生负效应。此时,你看似获得了更多的身外利益,但因不是身体所需,实际上是负利益,身内利益反而受损。人们常说“好吃伤胃,好色伤身,好利伤神”,就是这个道理。身外利益并非多多益善,而是有一个最佳的合理限度。
  三是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的得失对个人的影响迥然不同。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对待利益得失的感受不同,而这种感受直接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现代科学已经充分证明,情绪变化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当一个人因身外利益的得失产生情绪波动时,身内利益也会被波及。因获得身外利益而开心时,这种情感会通过神经系统传导到各个系统,不仅神经系统舒服,而且其他系统的功能也都會提升。此时免疫力提高,运动系统灵活有力,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都很给力。
  持有自私价值观的人,是幸福与痛苦交织的一生,获得利益的时候高兴,失去的时候痛苦。这种痛苦的感受不仅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且会促使内分泌系统分泌多种肾上腺素,使消化系统工作反常,表现为不知道饥饱,使呼吸系统异常,表现为呼吸抑制或呼吸加快,使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使四肢感到无力,使免疫功能下降,使性功能降低等,有人甚至因此生病甚至死亡。此外,因痛苦影响身体,身体不舒服又影响行动,进而影响对其他身外之物的获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持有无私价值观的人,得到利益的时候感到幸福,利益失去时,也会因他人的获得而感到高兴,所以始终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他们在身外利益受损时看淡得失、泰然处之,就不会产生坏情绪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他们乐于奉献,常常因无私帮助他人而能获得他人的帮助,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可见,价值观的选择,对人生利益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当今很多人痛苦的根源不在于身外之物,而在于没有无私的价值观。我们看到很多贪财的人寿命并不长,也并不快乐,而那些清心寡欲的人,却健康长寿、怡然自得。这也证明了古人所言“知足常乐”的科学性和“善有善报”的科学性。很多人缺乏无私的价值观,是这方面的教育和文化宣传不够。新时代重视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文化,使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坚持社会价值取向,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非身外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以身内利益为核心的各项利益综合的最大化。自身利益获得感的多寡因人而异,往往反映为一个人对生活美好程度的自我感受,“知足者常乐”说的是知足者获得的虽少但美好感受却很强。而贪婪的人的“美好向往”很多很大,与实际现实相差甚远难以实现,因而幸福感很少,心情郁闷而影响身体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引发疾病,导致身内利益受损。
  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可以说是个人追求的最大利益。人的价值观不同,利益追求也就不同。有人因为失恋不能自拔而轻生,这是把爱情当作最大利益;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中国当作自己的最大利益,为此宁可抛头颅、洒热血,这是把中华民族的利益当作自己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