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工作报告 >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服务现状与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服务现状与问题研究

时间:2021-04-08 09:42:47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不断增多,大学生的相关法律服务需求也明显增长。但是,目前的法律服务提供形式和体系构建相对滞后,存在高成本、选择范围较窄等问题,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如何协调好两者矛盾,构建一个完善的大学生法律服务体系意义深远。本文以对全国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服务需求社会调查为中心,发现大学生就业中各类法律纠纷并存,其中劳动合同纠纷占比达到61.39%,并通过对其实际法律服务需求进行研究,指出高效率、低成本、多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法律服务方式最符合大学生需求。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就业挑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法律服务网上平台, 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为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供资料,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法律服务 网上平台
  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各个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这些矛盾必然会有所反映。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这一难题中,以劳动纠纷为主的各类法律纠纷普遍存在于校园内外。随着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其法律服务需求也在增长。然而,法律问题的多样性与相对滞后的法律服务行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日趋显著。如果能够协调好两者的矛盾,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大学生法律服务体系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纠纷的成因分析
  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家深刻认识到,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而大学生就业的实践中,各类法律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为了对大学生所遇到的法律纠纷进行研究,笔者在2017年3月对全国范围内的46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使之具备典型性和合理性,综合我国高校的地域分布特点,本次调查以东部地区的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涉及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法律纠纷列举、法律服务需求等多方面问题。
  调查显示,81.56%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走上就业道路。相比于创业,就业仍然是大多数应届生的第一选择。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在相关实践活动中,各类法律纠纷先后出现,其中劳动合同纠纷占比达到61.39%,位居首位。具体表现为在实习或兼职过程中出现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多方面的纠纷,成因也各有不同。
  (一)外因分析
  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1]。然而这些政策中原则性规定居多,实际可操作性比较低。因此难以有效约束用人单位,维护大学生在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中将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工作时间等设置为合同必备条款的规定也有利于劳动者在这些方面维护自身利益,但是自身技能水平较低的青年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就劳动报酬与雇主进行谈判[2]。一些单位为了减少企业的开支,利用格式条款设置合同陷阱,或以各种理由克减大学生的权益,大大增加了劳动合同纠纷的发生几率。
  (二)内因分析
  我国的大学生接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法律常识。但是由于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许多大学生缺乏具体运用法律的机会。加之主要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数有限。在求职时,大学生多处于被选择的弱势地位,面对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很多大学生选择消极面对。正是因为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点偏差及法制观念淡薄,各类纠纷才会在就业中频繁发生。如,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实习或兼职时,您会和对方签订合同吗?”一问,46.2%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定会”, 53.8%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或“不签”。在劳动报酬或工作时间等方面产生争议时,合同将会是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许多大学生只有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后,才想起来用合同维权。可见许多大学生对于有可能损害自身权益的风险缺乏基本的辨别和防范能力。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解决以劳动合同纠纷为首的就业法律问题,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法律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通过对于造成法律纠纷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要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就上述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法律服务体系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法律服务体系,是指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活动提供法律服务的公益机构,它应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益性等特点[3]。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大學生法律服务体系,但是它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区别于其他法律服务的特点,而且存在一定滞后性,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对大学生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此进行了客观的统计与分析。
  (一)缺乏及时性
  73.54%的大学生希望得到快速便捷的法律服务。校园生活中法律纠纷随时可能发生,以学生之间侵权为例,为了防止不法侵害的扩大,快捷的法律服务非常必要。劳动合同纠纷的种类复杂,如劳动合同的解除往往具有即时性,尽早得到法律服务的援助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实际损失。但是,在传统法律服务市场中,绝大多数服务都是在以律所为主的线下场所完成的。大学生的法律服务需求常由于空间的阻隔而得不到及时响应。此外,法律服务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律师的工作时间。大学生忙于学业,在节假日又难以联系到律师,因此经常因为服务的时间差错过了补救权益的最好时机。
  (二)成本较高
  72.23%的大学生希望得到价格低廉的法律服务。多数大学生还未正式进入工作岗位,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条件,大学生法律服务应当体现公益性,这要求服务提供者不收取维权成本以外的任何费用,而这是许多律师事务所难以接受的。以上海为例,律所提供的民事诉讼法律服务一般以计件方式收取服务费用,平均每件3000-12000元,再加上诉讼费用的开支,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此,纠纷即使得到解决,大学生在物质上的正面收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就造成了律所与大学生双方不愿相互选择的尴尬局面,也造成了纠纷在时效上的拖延,不利于法律问题的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