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体会 > 浅谈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美学价值

浅谈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美学价值

时间:2021-04-23 09:30:44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 要:巴赫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其在西方乐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巴赫最为著名的是他的钢琴演奏技艺,其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本文主要就巴赫在创作复调音乐作品中运用到的美学价值进行一些探讨,就其写作技法与结构思维中的美学进行了一些分析。以此为今后国内对于巴赫或是复调音乐的研究作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巴赫;复调音乐;美学
  1.简述巴赫音乐风格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复调作品不同,巴赫的复调作品具有显著的个人特色。相比之下巴赫复调作品的结构更加流畅平稳,旋律也更加严谨具有逻辑性,因而无法用浪漫主义的演奏方式去演奏巴赫的作品。要想演奏巴赫的复调作品应当做到“快而稳、慢而动”,即使在强弱上有明显不同,但节奏基本保持不变,因而不能以浪漫主义时缓时疾的方式演奏。
  在古典音乐评论者的眼中,“巴赫的最高成就是复调音乐。”复调音乐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主调音乐而言的,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声部是否有主次之分,主调音乐的声部有主次之分,而复调音乐的声部无主次之分,每个声部都是各自独立的。之所以巴赫的复调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源于巴赫对音乐主题进行加工时达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融合统一。
  2.写作技法中的美学价值
  2.1情感是复调作品的内在动力
  艺术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艺术的形式能够将作者的情感用可见、可知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的情感通过一定的语言传递的过程。音乐就是这样一种抽象的语言,通过一定的秩序将这些抽象语言联系起来,转化为人们能够领悟的情感倾诉。如果这些语言失去了秩序,音乐也会因此丧失其情感表达的能力。而复调作品的写作技法就是这种能够以有序的方式组织语言,通过一定的秩序让感情得以表达。
  巴赫对于复调写作技法的应用体现在对众赞歌的创作上,众赞歌通过这种形式被赋予了生命力,不同于传统赞歌的沉闷严肃风格,巴赫通过复调的方式将众赞歌赋予了独特的气质。正如在《基督躺在死神的黑牢里》中,巴赫摈弃了独唱方式改与众不同的长号与维奥拉合奏的方式,极具复古感与时代感。
  2.2写作技法对秩序的调控作用
  主调音乐通常只有意象和听觉上的信息,而缺少作为修饰部分的声部,也就是说缺少相对于一项来说的变化形式。而复调将这两种形式相结合,能够将意象传递给听者,听者因此能够同时把握两种旋律。这种写作技法将认知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让听众同时感知认知的时间与空间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音乐上的一种飞跃。复调音乐能够进行多种音效效果的变化,能够在声部不同的主题见重复进行,由此让主旋律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巴赫就是这样以一种非常有秩序的写作技法来进行情绪的控制。
  3.结构思维中的美学价值
  3.1简述巴赫的结构思维
  对于巴赫的理解应当发挥无穷想象力去分析,其中一种充满想象的理解角度就是结构主义美学。以《赋格艺术》为例,这是在一个非常简单的主题上进行的赋格式的变奏,它由四首卡农以及十五首赋格曲组成。其中的一首三重赋格曲成为了巴赫音乐人生的最后见证,于是它就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结束方式。它不依赖以任何一种单一的乐器,因而能够保留有巴洛克音乐中最高级的纯净。
  尽管于巴赫而言结构思维只是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运用到的一种写作技巧,但在之后的音乐教育中,结构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甚至成为了一种结构主义。而今的结构主义更是一种哲学领域的思潮,从哲学领域有延伸至语言、社会、等多个领域之中。
  3.2结构思维对于创作的影响
  巴赫作品中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他大多复调作品的第一首创意曲中,通常来说就是在不破坏乐曲的整个主题的前提下,产生一个梁小姐左右的小主题,并因此构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主题的来源不一,有的来自宗教,有的来自民间,甚至有可能来源于巴赫自己偶然的灵感。但主题不是巴赫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巴赫的音乐之所以能够永垂不朽正是因其对构成复杂乐曲技巧上的把握。
  在巴赫的音乐创作已经成熟的时代,复调技术已不再是音乐的主流创作形式,但巴赫坚持实践这种作曲方式,并且在部分曲子中刻意突出其复调音乐的方式。巴赫的复调作品能够将声部层次融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一种固定的组织结构,通过这些层次之间的穿插方式构成了一片片美妙的音乐作品。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对题、答题以及自由声部能够通过紧凑的规则结合起来,声部与音符之间相互融合又相互制约,以此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4.以《二部创意曲》为例谈巴赫的复调作品
  《二部创意曲》中的第五首采用的是一种纵横可动对位手法来进行创作的,这首曲子是降E大调的三部式曲。它的主题包含两个动机:第一个动机由第一小节的右手声部呈示出来,继而在第二小节强化这个动机,第二个动机是在第三小节中出现的。这两个动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但对于整个曲调来说,第一动机比曲调中的第二动机更重要。第一部分的1~4节5~8节发生的复对位也就是《二部创意曲》中的纵横可动对位创作手法。
  与第一部分结构类似,第二部分的结构同样采用了对位声部的方式,通过同样的音型之间的多次反复的变化形成。第二部分的12~15小节就是对主题原形的8度复对位。在这个时候,复对位中主题与对位声部的纵向、横向关系皆发生了变化,对位声部以提前两拍的方式与主题同时出现。16~19小节中主题与对位声部只有横向上的变化,它的调性由之前的4小节c调开始向f小调变化。而20~22小节也是一个由主题第一动机重复模进的经过句,调性也因此转向了降b小调。
  第三部分是《二部创意曲》的高潮部分,其动力源于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频繁使用的对位技术。在第23~26小节中,曲子至采用了第一动机,四个小节之间形成了一次复对位,同时纵向与横向都发生了变化。第27~31小节在降E大调上再现了完整的主题,同时力度也有f变化位ff,最后由极富装饰性的第32小节结束全曲。
  《二部创意曲》充分体现了上、下两个声部旋律不断发展与追逐、交换与补充的过程,展示了巴赫高超的对位技巧,进一步展示了巴赫音乐中的复调特征。在《二部创意曲》中有两个重复部分的章节类似,如第6章和第9章。除此以外巴赫还在NO.2中严格应用了“卡农”手法进行创作,这些都是巴赫音乐中复调性的体现。
  5.结语
  巴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吸收前人各方面的经验,又能借鉴各种器乐中的精华,以此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巴赫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前人艺术进行了概括与总结,更重要的在于开启了一个新的音乐篇章,因此巴赫才能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富有逻辑性,辅之以严谨的结构、深刻的哲理。巴赫的复调作品的创作正体现了其严谨的逻辑,充满着鲜明的个人魅力。本文通过对巴赫复调作品的美学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巴赫的写作技法到其严密的逻辑结构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巴赫的音乐能够在进行主题加工的同时达到各个要素之间的统一、融合。通过对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够加深演奏者对整个复调音乐的理解,只有充分理解巴赫才能更好地演奏巴赫的作品,同时加深对于巴赫复调作品的研究也能为今后古典音乐领域相关理论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邢美琪,曹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技巧[J].艺术科技,2017,30(2).
  [2]林佳妮.浅析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J].北方音乐,2017,(13):17-18.
  [3]杨敏.巴赫《二部创意曲》创作历史背景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1):193.
  [4]張钼.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几点探讨[J].艺术科技,2016,(2):400-400.DOI:10.3969/j.issn.1004-9436.2016.02.353.
  [5]袁文杰.剖析双钢琴版二部创意曲NO.8的创作特点[J].大众文艺,2017,(2):163-164.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7.02.132.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