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应用文范文 > 热爱祖国的名人故事20字 [《名人爱国小故事》1400字]

热爱祖国的名人故事20字 [《名人爱国小故事》1400字]

时间:2019-09-20 09:15:2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名人爱国小故事》1400字

名人爱国小故事:关于名人爱国的故事大全

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徒生跟老友断交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XX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作文二:《爱国名人故事》1600字

爱国名人故事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留在美国,但茅以升坚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7、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劝文天祥投降,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9、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联合国民党政府对中国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人民都在抗议。美国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当时,朱自清正患重病,身体很虚弱。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报效祖国。这就是爱国英雄们的本色。

爱国名言:

6.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大仲马

15.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21.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作文三:《爱国名人故事》5600字

目   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Ⅰ 论文正文„„„„„„„„„„„„„„„„„„„„„„„„Ⅱ

一、小学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形象性„„„„„„„„„„„„„„„„„„„„1

(二)情感性„„„„„„„„„„„„„„„„„„„„

(三)愉悦性„„„„„„„„„„„„„„„„„„„„

二、小学语文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教师审美意识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教材美„„„„„„„„„„„„„„„„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

三、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Ⅲ

内容摘要

对美的向往是人类文明得以永不中断地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育教学活动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紧相联。为了顺应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四有”人才,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这样的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没有美育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美育更是广大美育工作者近期来一直致力探究的课题。本文对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步入误区的原因及小学教学中美育的特征与途径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育特征  美育途径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征与途径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美育是广大美育工作者一直致力探究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讲得入情。只有教师入情,学生才能入境,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在美中激发起情感,美育才能得以渗透、实施。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究的阶段,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必不可少的精神工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他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一、小学语文美育的特征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即不同于语文思想教育,也不同于语文知识教育,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象性。

即以形感人。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象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

因此,学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 又如《桂林山水》一文,写水,突出“静”、“清”、“绿”;写山,突出“奇”、“秀”、“险”。讲水的“静”,让学生体会漓江水面宽阔平坦的感觉;讲“清”,体会水之浅;讲“绿”,引导学生想象漓江两岸柔媚的色彩。讲山的“奇”,学生会体会平视远山的感觉;讲“秀”,

想象俯看倒影的缥缈逼真;讲“险”,带领学生仰视险峰的巍峨。这样,使桂林山水的美丽如在眼前,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形感人。

(二)情感性。

即以情动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二泉映月》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阿炳的杰出的艺术才华以及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敢于同不幸命运抗争的精神。阿炳借乐曲倾吐心声,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体验阿炳的内心世界,以唤起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可见,情感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年仅十六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退缩、英勇献身;董存瑞为了革命的胜利舍身炸碉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足智多谋、沉着稳健的诸葛亮、司马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历尽风险、忠心报国的岳飞、方志敏等等,从他们身上渗透着有感天动地的情怀,学生们一旦感受到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里便会产生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小学生阅读作品时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是“表同作用”。即学生把自己比拟成作品中的人物,分享他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  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描写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学时应把握李白当时的心情,层层推进,以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识,从而受到感染,领悟诗意。

又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一位教师这样导入:“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跳动。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总理要离开我们!那一天,来自各地的人们含着热泪,汇集在长安街送行。人们多么希望灵车能停下来,多么希望能再看一眼总理的遗容。灵车缓缓驶去,人们在心底哭喊着,总理啊!您别走!但灵车渐渐地远去了,再也不见总理的音容笑貌。真是天喊地哭泪淋淋!”教师催人泪下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大受感染,引起共鸣,把学生带入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画中,确似耳闻目睹,悲痛之感油然而生。

(三)愉悦性。

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同时,也以形“悦人”,以情“悦人”,这就是小学语文美育的第三个特征——愉悦性。美学家康德曾经在解释“鉴赏判断”这个概

念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具着必然的关系。”可见小学语文美育,也是愉快教育。

李泽厚先生认为,审美的愉悦性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主要是指精神意志上的满足和激荡的愉悦,通常指崇高)三个层次。在小学语文美育中,体现得最充分的是悦耳悦目和悦心悦意两层次。

⑴、 悦耳悦目

是指以耳、目为主的审美感官所感受到的愉快。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的悦耳悦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以此悦目。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真情的感染,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绘声绘色的描摹渲染,以此悦耳。

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采用把文章和声音、画结合起来教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启发他们展开想象。 教学时怎样把学生导入作品的意境并体会作品情感呢?首先利用播放录音,并慢慢抽拉活动投影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在美和真的意境中,揭示课题,学习课文内容。教学课文结尾“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时,安排学生观看更多的奇石画面,然后提问:“你准备给哪块石头起什么名字?”学生形象地描述:“双龙戏珠、老牛拉犁„„”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千变万化,鲜明的形象历历在目,是何等悦耳悦目!

⑵、悦心悦意

是指通过诉诸我们视觉和听觉的有限的形象,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些较深刻的意蕴,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领悟,也是一种深层次的冷静思考。语文教学审美活动的悦心悦意,就是运用语文教材中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小学语文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教师审美意识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必须做到自身美,才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而具体的审美修养包括:

(1)广泛的艺术爱好和审美趣味;

(2)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

(3)具有高尚的心灵美;

(4)能按照美的规律,精心创造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与审美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还应善用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

可见,教师自身美在实施语文美育教学中相当重要。

1.充分发挥教材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包含了各种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主要从自然景象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思想情感美、作品语言美、五类美着力去发挥并运用到教学中。从借助形象美、利用情感美、分析语言美和分析结构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自然景象美

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草原》的风情,《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海底世界》的奇异,《小池》的幽静„„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

3.社会生活美

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春意的《小站》,雨中背小同学上学的《过桥》,给别人照顾孩子的《穷人》等这些生活的反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另外,如《落花生》、《白杨》等课文都主题鲜明、立意深刻,以物喻人贴切自然。

4.人物形象美

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流露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周恩来,《一定要争气》的童第周,《避雨》中热爱本职工作做事认真的公社气象员,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踏实的《挑山工》,以及革命战争中的

英雄黄继光、刘胡兰等这些人物形象,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思想情感美

美是具体的、形象的,它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任何美的事物,都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与满足。

在《掌声》文章中,让学生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关爱对方,同样对别人的关爱报以真诚的感谢。《我不能失信》等文章,从不同的侧面,用伟人的故事、亲人的故事、友人的故事影响学生,升华为人格美。

6.作品语言美

文章的经典也在于语言精美,耐得住琢磨,抵得过时间的推敲。文章的语言表达往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可以很容易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借助画面、声音甚至是味道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黄鹏、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不仅如此,“一行”这一线条的使用,让我们立刻有了蔚蓝的天上,一条白色的印迹,令读者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再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声音,有颜色甚至有温度。寺庙里的深夜的钟声悠远而凄凉,城外半夜的寺庙黑暗而凄冷,不禁一个寒战,作者那种思乡的愁思自然而然地袭上心头。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

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⑴、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意境或通过观察与调查,引导学生发现美;

⑵ 、通过分析作品的自然景物或通过阅读与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欣赏美;

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或通过展开充分的想象,引导学生感悟美;

⑷、通过口语交际语写作,训练学生表现美;

⑸、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创造美;

⑹、精彩导入新课,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求;

⑺、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如:设计创造精美的板书,使用配乐、多媒体课件、实物、挂图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获得美的愉悦。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讲得入情。只有教师入情,学生才能入境,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在美中激发起情感,美育才能得以渗透、实施。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究的阶段,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三、结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讲得入情。只有教师入情,学生才能入境,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在美中激发起情感,美育才能得以渗透、实施。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美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究的阶段,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注释:

[1]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2]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 199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谈美书简》朱光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8月

[2]《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1981年3月

[3]《美育与美学》曹廷华  许自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 王铁昆从反思看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6] 周洪波《精选汉语新词语词典》四川出版社 1997年。

[7] 姚汉铭《新词新语词典》 未来出版社 2000年2月。

作文四:《爱国名人故事》4300字

爱国名人故事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

“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

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

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

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

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

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

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

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

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

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

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

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

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

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

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

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

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

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

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

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

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

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

出,向连长

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

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

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

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6、肖邦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

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

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

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

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7、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

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

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

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

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8、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

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

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

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

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

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

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

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

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

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

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

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

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9、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

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

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

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

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

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

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

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

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

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

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

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10、廉颇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出名的武将叫廉颇。他不但武艺高强,箭法

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仗。秦国、齐国这些大国常来攻打赵国,赵王用廉颇为统帅,多次打败

了敌军。敌军听到廉颇的名字,都很害怕。可后来,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认为廉颇老了

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将领赵括代替他。赵括骄傲轻敌,使赵军打了大败仗,赵国也险些亡国。

赵王想重新起用老将廉颇,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将军身体怎么样,是

否还愿意为国效力。廉颇见到赵王的使者,高兴极了。为了表示自己威风不减当年,还能上

阵打仗,为国立功,他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铠甲,跃上战马,拉

弓射箭,舞枪刺杀,果然身手不凡。他对使者说:“你看我,虽然老了,可是能吃饭能打仗,

只要大王肯用我,我万死不辞,马上回去领兵参战!”

使者走了以后,廉颇日夜盼望赵王的调令,可一直没等到。原来那个

使者接受了一个叫郭开的坏人贿赂,故意在赵王面前说了瞎话,说廉颇饭量虽好,可一会儿

工夫拉了三次屎。赵王听了,认为廉颇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调用他。

廉颇为赵国的安宁奋斗了一生,晚年仍希望为国出力,对人说:“我真

想有一天,还能率领赵国的兵士冲锋陷阵啊!”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报效祖国。这就是爱国英雄们的本色。

爱国名言:

1.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

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 (前苏联)高尔基

2.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俄)列宁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4.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

5.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

6.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大仲马

7.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

8.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

9.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

10.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

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裴多菲

11.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

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

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

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前苏联)凯洛夫

13.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

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 (前苏联)高尔基

14.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

个细胞都健全。

—— 闻一多

15.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16.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                 —— (德)马克思

17.

—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

—— 李白

19.

—— 吉鸿昌

20.

海,才能成为波涛。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 谢觉哉

21.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22.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23.

—— 朱德

24.

—— 鲁迅

25.

—(法) 居里夫人

26.

各尽所能。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 歌德

作文五:《名人爱国小故事》1500字

名人爱国小故事:关于名人爱国的故事大全

科学家献身祖  国

1946 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  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  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 个省、市、自  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  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  献。

安徒生跟老友断交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  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 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  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  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  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  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 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  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  他19 年。1849 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  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文天  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  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  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  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  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  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  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  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  ……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  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  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  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XX 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  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  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  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  从1934 年一直到1940 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  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  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  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作文六:《爱国名人故事》2200字

爱国名人故事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6、肖邦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

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7、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作文七:《名人爱国故事》900字

名人爱国故事

1.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慷慨陈词:“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凛然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9岁。 2.、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3、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5、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作文八:《关于爱国名人故事》2200字

关于爱国名人故事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1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 2

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6、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 3

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7、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4

作文九:《名人爱国故事四则》1700字

《林则徐》——销毁鸦片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他们的目的,一是掠夺中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冯如》——造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这个有志气的中国人叫冯如。冯如是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说:“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

他来到美国,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1904年,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时候,气愤极了。当时美国莱特兄弟刚发明了飞机,冯如就想,如果中国有了飞机,守住边疆海口,外国就不敢欺负了。他对朋友们说:“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效祖国。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于是他四处搜寻资料,钻研学习,又用筹集到的很少一点资金,开始研制。父母亲想他,希望他回国探亲,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1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9岁。他为振兴中华做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吴玉章》——悬挂中国国旗

我国的老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年轻的时候,他到日本留学,在一所学校里读书。1904年元旦那天,学校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庆贺,可是没挂中国国旗。吴玉章气愤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说:“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学校如果不道歉,不纠正错误,我们就罢课,绝食。”

校方不满意地说:“平日我们对你那么好,你家经济困难,我们不催你缴学费,还发给你零花钱,你为什么带头反对学校?”吴玉章严肃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很感谢。但是挂旗这件事是关系国家荣辱的大事。我不能不誓死力争啊!”校方只好承认了错误。

10年以后,吴玉章已经成为一个革命家了。有一次出国,他坐在日本的轮船上,正好又赶上1914年元旦。船上挂起万国旗庆贺,可仍然没挂中国国旗。

吴玉章记起10年前的那件事,痛心地想:祖国贫弱,政府无能,被外国人瞧不起,挂国旗也想不到中国!可我是中国人,能眼看祖国的尊严受到伤害却视而不见吗?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领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抗议。船长见中国人这样爱国,又这样心齐,慌忙赔礼道了歉。

《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着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作文十:《爱国名人小故事文档》500字

吉鸿昌的爱国故事

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父亲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冯玉祥部当兵。他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被冯赏识,提升为手枪连连长,不久又提升为营长。当外国人都在歧视中国人的时候,吉鸿昌在自己胸前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真可谓是爱国名将。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吉鸿昌通过利用记者的采访,以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斥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在德国时,吉鸿昌曾多次要求到苏联进行访问,遭到蒋介石反动政府使馆的百般刁难,不予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挥笔疾书:"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