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案大全 > 名篇赏析 > [《《研究报告的撰写》》900字] 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撰写》》900字] 撰写研究报告

时间:2019-11-08 09:30:0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研究报告的撰写》》900字

活动主题:主题一:研究报告的撰写(第1课时) 基本信息

一、教材分析:

我们在对某项问题的研究结束后,经常用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来总结相关的成果,因此学习撰写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对于农村小学生难度较大,教师要在撰写方法上加以指导。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研究报告的内容和各式和基本格式,学习研究报告的撰写形式。

2、制定题目,撰写写一份研究报告

四、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法 、指导法

学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

五、教学环境:师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在对某项问题的研究结束后,经常用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来总结相关的成果,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研究报告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报告撰写的技巧。

2.导入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问题与思考

师:要想写好一篇研究报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先自已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出示:(1).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那几个部分(2).研究报告各部分应该怎样撰写?(3)、撰写研究报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学生进一步提出撰写研究报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把自己的问题写在课本上,全班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习与探究

1、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交流汇总:

研究报告包括:研究了什么问题、主要的研究过程、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感受?

2、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1)、研究的题目(2)、参加人员(3)、研究过程(4)、研究结论

3、撰写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详略得当 (2)对研究过程做适当分析

(3)组织材料要条理分明

(四)、实践与体验

1、撰写研究报告

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交流,从教师给的题目中自选一个进行撰写,可以自己制定要写的题目,小组内先交流讨论,然后撰写。

2、同桌交流: 仔细阅读其他同学的研究报告,然后指出报告的优点和缺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自己修改自己撰写的研究报告,并与同学交流撰写研究报告的体会。

(五)、总结与交流

学生总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主题一: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研究的题目 参加人员  研究过程  研究结论

撰写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八、教学反思

撰写研究报告,对于农村小学生难度较大,教师要在撰写方法上加以指导,因此让学生先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总结出方法,最好选择题目再撰写。

作文二:《研究报告的撰写》4800字

研究报告的撰写

工作报告:

主要对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经验与问题等做工作性总结,包括课题组人员组成和组织、经费分配与使用、课题的调整与变化、研究活动的开展等,侧重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进行事务性总结,对研究过程进行简略的说明性介绍。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不同。工作报告多是描述性的,主要反映做了什么,侧重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进行事务性总结;而研究报告则是论证性的,要有明确的论点和可靠的论据,是从学术角度对研究本身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

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一般包括:

一、题目——是什么

二、课题的提出——为什么

三、课题的设计——怎么做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这样做

五、课题研究结果或成果——做成了这个样子

六、讨论与思考——总结反思

七、附录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一、题目----是什么

一般来说题目就是课题研究的标题。主要反映课题研究的问题。也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题目的补充,可用来说明课题研究内容、范围、深度和广度等。

摘要:对研究报告作简要介绍,概述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成果及运用价值。字数一般200~300字。

关键词:为便于计算机检索,正式的研究报告要求写3~5个关键词,列在摘要与正文之间,关键词必须是规范、准确的科学名词。

二、课题的提出----为什么

课题的提出主要是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此项课题研究,选题的依据、研究的价值。 研究价值

(1)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结合世界、国家发展的趋势,阐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大背景 — 发展趋势);

(2)分析本地(本单位或本校或本班)的现状,从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上,阐述课题研

究的重要性(小背景 — 发展需要);

(3)分析同类课题研究现状,阐述研究的突破口(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向)。 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课题的理论依据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关系课题研究成功率、科学性。

实践依据: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对本地区或学校的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的设计 ---怎么做

这部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2、 课题研究对象的选择

3、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4、  课题研究的原则

5、 课题研究步骤(时间及工作的安排)

1、研究目标和内容

⑴课题研究目标是课题研究者所要求达到的愿望或所期望的结果。研究目标表述要准确、具体和精炼。

研究目标是对课题研究达到理想的预设。一般从三个方面叙述:

一是认识性方面的,即形成的基本理念。

二是技术性方面的,即操作方法、措施作法。

三是实效性方面的,即教师、学生从中的受益。

比如:

①构建科学的、多元的、激励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及教师的评价体系。

②形成学校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校本管理模式。

③探索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教师有效指导的教学策略。

④通过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社会,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养成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初步形成能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形成校本课程主题及开发适应本地区教学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教学资源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

⑵课题研究内容:是对研究目标的具体表述,即研究的具体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关于评价体系的构建

观察角度多元化——要做经常性的、多角度的观察。包括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小组活动的情况等。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教师外,还可以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有关人员。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可以由参与评价活动的各方面人士提出,通过协商取得一致;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即做到评价标准的因人而异。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采用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不拘一格的评价方式,也可以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使用。

评价体系——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学的评价等。

2、课题研究对象:课题研究的人群。

比如:全校专职教师;2010届全体学生

3、课题研究的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采用一定的途径、手段、工具、方式等,并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和步骤,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以获得科学结果的系统研究过程。

比如: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

4、课题研究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根据课题的内容、方法和对象来选择。

比如,一般课题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等;用实验法开展的课题研究要遵循控制无关因子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应遵循实践性原则;课改中的新课程课题要把握方向性原则;用观察法开展的研究要遵循“让学生不知情”原则等。

5、 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工作时段及内容目录的总体安排,以便有计划地如期完成课题研究。

比如: 1)、 启动阶段:2006年11月,制定实施方案,申报立项、审批,确立该

子课题。

2)、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5月,该课题开题,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按总课题要求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

3)、实施阶段:2007年11月——2010年元月,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并进行阶段的小结、交流及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督促,并注意过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结题总结阶段:2010年2月——2010年8月,各地区、学校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其他成果的文本或音像资料,接受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

四 课题的实施----这样做

是课题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一般要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的思路来展开,即以研究的问题为线索来展开。其中重点论述研究中所采用的途径、方法等具体的教学策略,来说明课题研究的具体作法,即再现研究的过程。以便借鉴、交流。

1、确保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⑴市级部门的管理

⑵实验校的课题研究管理

①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小组”。     ②各校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过程规范”、“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管理条例”、“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

③落实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时。

2、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学习培训

⑴市教研部门积极组织各项培训活动

⑵实验校的培训活动

①定期安排教师学习研讨。

②组织教师形成指导团队。

③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力。

3、课题研究前期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⑴开展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

⑵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资源开发的途径

①充分利用资源包,再生校本资源

②.从学科知识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③从学校大型活动、特色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开发综合实践系列活动

4、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教学模式

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教学模式

(1)主题活动有效指导学习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适时点拨确定主题→引导策划制定方案→跟踪过程实践反馈→组织交流展示成果→多元评价活动延伸

①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趣而又符合自己认知能力的主题

② 适时点拨确定主题:在学生讨论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从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筛选出值得研究的主题。

③ 在学生确定小组的研究主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方案做到具体,从时间安排、人员分工、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用具准备、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等方面去指导;方案做到可行,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验条件、财力、时间、步骤等方面去指导。

④过程实践反馈跟踪: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组织学生及时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学生程度性方法或解决问题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班组指导等。

⑤ 组织交流展示成果: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交流自己的活动成果。成果表达的方式有专题发言、全组学生情感体验的分享、答辩、讨论、黑板报、实物等。     ⑥ 多元评价活动延伸:在活动实施阶段和活动展示交流阶段,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倾听、互相建议、教师点评、问题引导,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过程中,生成发展下一个研究主题或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5、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⑴主题确定阶段的有效指导

⑵活动策划阶段的指导

⑶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指导(研究方法和程序性方法的指导)

⑷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

⑸活动总结交流评价阶段的指导

6、构建评价体系

⑴ 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

⑵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评价体系

⑶ 对研究的途径、方法中的每一个要素进行说明,同时用典型个案充实。

⑷ 在研究中体现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体现:过程研讨、反思、修正、再实践

调查研究体现: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制定策略、提出建议等

实验研究体现:对比、控制、检验等

五   课题研究成果----做成了这个样子

1.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与研究目标相对应,说明课题研究期望值的达成度。要以陈述事实为依据,以准确无误的资料、数据说明问题。

比如:构建了多元的、激励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促进教师、学生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在课题研究中,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困扰我们研究的“瓶颈”,也是该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该评价体系的构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起到了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评价的激励与肯定,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能力与潜力,这给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激发他们进一步主动学习。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让综合实践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使教师真正成为“指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课堂活动实施氛围更融洽,师生的关系更亲密,同学之间的互助更加合作;学生们的学习更有劲,更加主动地动口、动脑、动手,献计献策,在小组中积极承担任务,探究问题的意识更浓厚,心理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或要领来探究问题,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真正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与体系见附件2、3、4

2.成果表述时,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从数量变化中揭示出所研究事物的内在必然关系,而不仅仅是事实的罗列。对数据资料要严格核实,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 。

六    讨论与思考----总结、反思

1、总结经验。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上分析与论证,是否在理论上站得住脚,效果是否显著。

2、反思不足。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总结思考,讨论和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课题延伸  根据课题研究中进一步生成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设想,拓展该课题的新的研究方向。

七    附录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的材料不便写入研究报告的材料,如测试题、原始数据、问卷调查表、统计检验过程资料。

参考文献是指引用别人哪些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书刊号、页码。

作文三:《研究报告的写法》10400字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

研究报告

青阳镇醴泉小学

2010.1

让好的习惯陪伴孩子一生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他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七个方面:1)填写学习日志的习惯,2)课前预习的习惯,3)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4)课后复习测试的习惯,5)课外学习的习惯, 6)学习卫生的习惯,7)认真书写的习惯。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体性与自主性原则,持之以恒的原则;通过调查分析法、文献资料汇总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到健全制度 组织引领,然后根据研究的开展情况不断的学习借鉴,并聘请相关专家领导给我们的研究给予科学的指导引领;我们努力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在细化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真正让我们的研究服务于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并持久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从中收获了不少经验,但我们还会正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提高我们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面对我们的研究情况作如下汇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邹平县青阳镇醴泉小学于2007年9月完全实现合班并校,原来分散的13处小学合到醴泉小学成为一个大家庭。学生在以前分散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养成了参差不齐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不够科学等弊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众多教育家提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而人生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十岁左右培养成功。小学教育便成了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最佳时期。作为醴泉小学的全体教师也意识到,当前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够良好,已经影响到教育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所以该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实际又紧迫的工作。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便成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核心概念的界定: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它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短时间内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等。习惯有好坏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而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上经过练习而巩固形成的接近自动化的认知活动方式。是在学习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外在表现方式。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填写学习日志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课后复习测试的习惯;课外学习的习惯;学习卫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所教授科目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培养目标与训练方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本项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参考文献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习惯培养是打实基础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少年儿童个体发展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的最好阶段。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在学习习惯上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学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孩子用好的习惯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目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国内外有关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范围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各有一套思路,我们可以在借鉴相关研究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做更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从相关文献的研究来看,美国作家,杰克.霍吉(Jack D. Hodge)撰写了《习惯的力量》,丹·罗比(Dan Robey)总结自己几十年来的体会,倾力写作了《好习

惯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的新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林格主编的《怎样培养习惯——养成教育》(新世界出版社),介绍了国内外名家对习惯的评说。

三、研究的目标:

对我校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在不断地学习与教学实践中,交流总结经验,制定并完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的实施方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目标》、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等课题资料。在实践研究中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的同时,最终实现以科研促教育。

四、研究内容:

1、制定《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的实施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完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训练目标》、 《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

2、在实践中搞好习惯养成与评价两方面的具体研究,并组织相应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召开相关的专题讲座。

3、具体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容主要为:

1)填写学习日志的习惯;

2)课前预习的习惯;

3)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4)课后复习测试的习惯;

5)课外学习的习惯;

6)学习卫生的习惯;

7)认真书写的习惯。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运用调查分析法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作相应的成因分析”。

2、文献资料汇总法:借用文献资料,科学制定相应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的实施方案》,完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训练目标》、 《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的实施方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训练目标》、 《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完善,

4、个案研究法:在实践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研究方法策略,并进行推广性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1月~~2007年5月)

1、对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制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3、制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目标》、《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操作策略与评价体系》

4、收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研究成果;

5、组织校级骨干教师评选,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到课题的具体研究中。

第二阶段:(2007年6月~~2009年4月)

阶段性工作内容:

1、每年年初根据研究内容与步骤制定相应的阶段研究计划,及时进行“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并在年底做出阶段性总结。

2、课题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学习相关资料,交流研究经验;召开专题讲座,主题研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适时调整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

3、按研究需要适时组织相关研究人员赴先进学校学习、考察、研讨,并撰写经验报告;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 具体操作步骤:

1、首先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认真书写及记好学习日志的习惯,该阶段大约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以班主任指导检查为主,任课教师加强课上检查督促。

2、然后再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外学习的习惯。该阶段以任课教师的指导为主,辅以小组的检查互评,让学生明确每门课该怎样预习,自己结合所学内容,课外可以阅读些什么内容的书籍资料。

3、最后用一年多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课堂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课后复习测试的良好习惯。该阶段,以任课教师的指导检查及小组内的互评为主。

4、整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重点培养每个习惯的同时,不断巩固、强化前段时间所养成的习惯,并不间断的检查指导,保证让学生已经培养起来的习惯,最终成为他们自主、自觉地行为。

第三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1、撰写《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总报告;

2、汇总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论文、案例等相关研究资料;

3、组织《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七、研究过程:

1、研究前期准备:

课题立项后,根据计划我们首先对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都该养成些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认识模糊,知之甚少。并且发现他们的诸多学习习惯不够良好规范,例如:没有对一天学习进行计划反思的习惯,学习卫生的习惯差,不知道如何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制定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评价研究实施方案》。让我们的研究有了一个总体指导。然后,我们相继制定了制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目标》、《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操作策略与评价体系》,通过全体教师会,向每位老师讲解以上几项规定,让每一位老师明确培养学生习惯老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结合学校组织的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我们又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到课题的具体研究中。

2、理论结合实际开展研究

1)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研究的是学生学习卫生的习惯,认真书写及记好学习日志的习惯,该阶段大约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以班主任指导检查

为主,任课教师加强课上检查督促。我们也制定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阶段目标培养办法》。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习卫生的习惯通过两个月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能够做到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做作业时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 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不买过多文具,不随便乱扔未用完学习用品,练习本也要保持整洁干净,不乱撕,每科有专门统一的练习本,作业本; 班内桌上、桌内学习用品的摆放要整齐, 桌上只摆放当堂所需用品,桌内的用品要摆放整洁、有序。

但是在认真书写,以及记好学习日志的习惯培养上,我们更多的是进行探索研究,还没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确实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书写时,握笔的姿势不对,字的笔画书写顺序错误,更多学生书写时,心不在焉,导致书写潦草。研究中还发现教师对学生记好学习日志的指导不到位,导致出现以下问题:学生不清楚日志的作用,日志仅仅是记录作业的本子,没有有关一天的学习生活的反思总结,失去了日志指导学生查缺补漏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有继续对以上几项习惯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好的办法。

2)、然后又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外学习的习惯。该阶段以任课教师的指导为主,辅以小组的检查互评,让学生明确每门课该怎样预习,自己结合所学内容,课外可以阅读些什么内容的书籍资料。

该阶段的研究我们不仅每个教研组对学生的以上两个习惯进行了研讨调查。我们还搜集查阅了与之有关的文件资料,查看了不少学校的先进做法,找到我们的最初努力方向。

对学生的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首先从拓宽学生的学习面入手,由班内学生捐赠图书,成立班级图书角,让每一个同学在广泛的阅读中,培养他们丰富的兴趣爱好。并且通过图书角的建立营造浓厚的的读书的氛围。另外我们还倡议每位老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的阅读面不仅仅局限在阅读文学类的书籍中,而是让他们广播的阅读,不断的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发现新知,产生新的思考,以阅读为凭借激发和培养他们课外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由各个教研组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交流研讨,在探讨中找到最好的培养途径。我们分别以语文数学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出相关学科的预习记录,让学生通过填写预习记录,明确课前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通过使用预习记录,发现几个问题,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弱,在记录预习情况上有难度。另外数学英语以书面的形式记录预习内容,有些过于机械。最终我们以语文作为主要的研究学科,对预习记录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完善,最终我们把它设计成笔记本的形式,让学生方便的将自己的预习情况记录下来,并且能够为课上和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3)、最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课堂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课后复习测试的良好习惯。该阶段,以任课教师的指导检查及小组内的互评为主。

我们在建校后,努力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课标也倡导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改变课桌摆放方式的同时,开展了一场有关“合作教学”的教改活动。但在研究中发现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差,

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使得合作教学的研究只有其形,效果不佳。反思过后我们发现学生课上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培养不到位的话,他们的合作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发现这项习惯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去做,更多的要求我们老师要去做好。老师首先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有价值的问题,或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让他们有思考的内容,有思考的方向。另外教师要给更多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空间。如果教师急于求成,或仅仅局限于几名优秀学生,必定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空间,慢慢的变得不再去思考,不再去参与。为此我们在教是的听课活动中把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质疑的能力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思考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4)、 最后我们在总结的过程中不断的不断巩固、强化前段时间所养成的习惯,并不间断的检查指导,保证让学生已经培养起来的习惯,最终成为他们自主、自觉地行为。例如我们发现学生一开始养成的学习卫生习惯,后来因为老师们的疏忽,不再督促学生。我们便下发了《课上说好四句话的通知》,要求老师们加强对已经培养起来的学生学习习惯进行不间断的督促培养。请老师们当周在课上说好四句话:

a.上课第一遍铃响,到教室问学生们,“大家有没有把我们的课本、练习本、笔放在桌上,其它东西放到桌洞里?”

b.课上听讲的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请大家做到‘腰直头正脚放平’”。 c.课上写字时,经常提醒学生“请大家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d.下课铃响,提醒学生,“请大家把下节课所需的课本,练习本,笔准备好,再活动。”

以上四句话,不管是那科的教师,只要是您的课就要说,让这四句话先成为我们课堂上的教学习惯用语,下周学校将对此进行第一步检查,检查中发现课上不跟学生说这四句话的教师,每人罚款200元,第二次检查仍无改进,罚款300元,第三次停课一周。

第二步将检查您在说了这四句话后,有没有指导学生真正做到做好以上几点,检查发现对指导做得不够好的教师罚款100元,第二次罚款200元,第三次停课一周。

通过检查督促,老师们都能做到在课上说好这四句话,并注重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我们的理论成果:

1、认真书写 学习卫生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要认识到“写好字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不能有了键盘输入而放弃钢笔书写。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从起始年级抓起。在起始年段,我们应该把良好的书写行为习惯和写字的兴趣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指导和培养。比如培养学生爱惜书写工具、保持清洁的习惯;特别加强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分析汉字间架结构和读贴的能力;重视基本的笔法技巧的指导;以硬笔为重点,一二年级尤其做到要正确的教会学生每一个字的正确笔顺,为他们今后的书写打好牢固的基础。

正确规范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

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正确规范的写字姿势是: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头正、身直、足安、臂开。”

2、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的习惯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要遵循新课标关于预习的要求和层次;要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原则;预习内容的设计,应符合针对性、趣味性、操作性、可接受性原则。

预习能力的培养和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加强预习与自学尝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加强预习与明确学习内容的基本点、重点、疑难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要使学生的预习产生效果,预习方法的指导也很关键。

经过借鉴学习和实践摸索,我们认为作为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的课前预习中,首先要解决生字词,识字学词,积累词语;然后是整体感知阶段,要基本弄明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之后是再读再悟,自读自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句段的感悟,字词的运用,文章写作技巧的处理是如何理解的,随时把这些随感随想记录下来;最后是不耻下问,预习结束时最好提出不明白、有疑惑的问题,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便课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数学学科我们还觉得阅读材料的合理利用是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预习的可用方法。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从情景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把重要的概念和结论勾画出来。试着把握知识的来龙,试着理解例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把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根据数学老师的经验,数学的预习更多的可以放在课上前几分钟进行,一方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另外课上预习的过程,相当于一次自主探索的过程,探索后接着讲解,能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

学生在预习阶段,更多的是发现问题,课上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要让预习有效,必须要做到预习的目的明确。

3、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强化课堂学习的内容,同时丰富扩大个人的知识内存,培养并逐步确立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和方向,从而形成开拓进取的学习态度,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教师应在学生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做好指引,将课外学习与所学课程进行整合,让他们由课内走向课外,然后再由课外走向内心,在此过程中有效激活知识储备,切实为学生创设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开发。

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言教在课内,身教在课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可低估。

4、课上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课上表现不积极,不去动脑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课时学生没有明确的思维方向,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有时老师讲的目标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不愿用力去想。有时学生没空想,大脑还处在不明状态的时

候,问题已经解决,长此以往,学生有没空想,变成了不用想。没有思考做铺垫的合作交流,可想而知是肤浅的、形式的。

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必须为学生首先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要做恰当的引导。

5、填写学习日志的习惯

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计划性上能力不够,但每天都能回过头来看一看,“一日三省’想一想的学习生活中的得与失、忧与乐,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一两句话的反思会像一面面镜子,让他们不断看清自己,而且不断地自觉地完美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6、复习测试的习惯

遗忘规律: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乌申斯基语),复习可以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充实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测试的习惯。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他们确立目标,找准重点,按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确定复习内容,复习的方式除了及时回忆法 、“放电影”法,还可以互相出10分试题法。

7、评价策略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自我强化,还需要外力的推进,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就是一种有效的外力推动。

教师在评价中应注意以下问题:评价的内容应是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时应该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评价的方法不仅要多样化,还要趣味化。语言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我们对奖状可能不屑一顾,但那端正的“奖状”二字和红红的印章,对学生是莫大的荣耀。一张小小的不值一分的贴画都可能让他们眼红心跳。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方法引导是我们在研究中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经过对比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在使用激励、表扬、奖励等方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极少数同学对该方法效果不明显,没有惩罚的教育并非完美的教育,所以适当地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使用批评和惩罚来刺激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我校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前阶段通过我们每天的习字一刻钟的训练,诸多班级的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能写出一手干净端正的字。在学校和县组织的硬笔书法比赛中,很多同学展示了他们漂亮讲究的书法作品;现在每学期每个班都会自觉地在学期初组建班级图书角,更多的学生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语文预习笔记进行课前预习;多数班级的学生能在课上积极动脑,参与讨论交流;更多的同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三)对教师成长的促进:

通过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的研究,教师的教学理论得以丰富,教学技巧得到锻炼,教学能力得以提升,教研水平得以提高。老师们在在教学实践中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研究的同时,再跟学生一起学,一起做,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注意让自己不断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一起认真

写,与学生一起广泛读,给学生做了良好的示范。两年来,教师们积极撰写相关的专题论文,参与各级教学技能比赛,优质课评比等,并获得了良好的成绩。简言之,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够,对课题组的相关研究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对学生评价不够公正科学、持久

(二)课题研究中缺乏闯劲,创新力度不够。

(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形成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有时由于教师和家长督促不够,导致学生好习惯时常夭折。

(四)评价策略单调,不够科学规范,

(五)教师示范榜样作用不到位。我们老师普遍是说得多,做得少,“身教“的作用没能发挥出来。

(六)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没能开发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每个老师的培养督促,也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让学生随时注意习惯的养成。

今后的研究中除了注意以上问题外,我们更应做到更多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多指导老师们读相关的理论书籍,让我们的研究在理论指导下更科学规范。

附:主要参考文献

①《教育学基本原理》 胡德海主编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心理学基本原理》 姜俊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  2001年颁布

⑤《小学生优良习惯培养》史德志主编 新时代出版社2005年版

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孙云晓 邹泓主编  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⑦《学习的革命》[美]珍妮特·沃斯 [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式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⑧《细节决定教育成败》

《学校心理辅导通论》

《童心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陶行知文集》

附录: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历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引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历程,并为我向导迷津,资助我开辟研究思绪,全心点拨、激情亲昵勉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光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予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谢谢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谢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对我的教诲作育。他们仔细引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南京晓庄学院**院长、科学教诲系**主任、**通告、**老师、**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列位同仁体现老实的敬意和谢忱。

谢谢我的同砚**、**、**、**三年来对我学习、生存的体贴和资助。

着末,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谢谢他们对我的明确与支持

作文四:《研究报告的书写》29500字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

浙江教育学院 卢真金

一.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的意义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三.写作要求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的策略

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一)类型

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二)结构

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

三.写作内容和要求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惯例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四)前言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学.3.图表使用要恰当.4.观点材料要统一.5.

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7.内部逻辑要严密.8.标题序号要规范.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七)注释和参考文献.(八)附录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读.要力求忠实于报告.并要避免评述.其字数以250-300字为适宜.至多也不要超过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工作的简单过程.

4.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

5.国内外前人这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情况简介.

6.研究结果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它的撰写工作.要根据研究的假设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对研究结果的描述. 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叙述外.还可借助图表的设计.把结果显示出来.从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重要的研究结果.

7.讨论:讨论就是对研究的分析是否恰当.不要之处.应提出修正.

8.结论: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9.建议.除与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建议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研究的结论.针对研究的问题有头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建议.以供有头部门选择.建议的内容不能与报告的结论无关.否则便失去意义和价值.建议的表达方式.应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作用等.二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应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几条基本原则

为了以个性透视共性.这里主要介绍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掌握了这类报告的[个性

怎样撰写好实证性研究报告呢?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

1.谁要以事实为依据 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 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

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调查研究报告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所以您要研究“湘潭市槟榔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走势”,您首先要拟定调查的题目对湘潭市槟榔种植以及加工和销售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槟榔消费进行推演和预测,然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那么您的调查报告也就完成了。

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如《关于湘潭市槟榔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的研究》。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做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

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

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02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

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

课题研究人员:

第一研究组:组长:

第二研究组:组长:

第三研究组:组长:

第四研究组:组长:组员:

档案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 关于“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与专业发展研究”的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付八军  井冈山大学,课题编号:09ZD034)

《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与专业发展研究》系井冈山大学高教所付八军博士主持的2009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为09ZD034。该课题研究工作起始于2009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该课题已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所谓大学教师,是指那些在大学(即以施行普通教育为主,并培养本科及其以上层次人才的高校)中从事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职责的专任教师。在本课题中,若未作特别说明,高校教师即为大学教师。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由规模效益向质量工程转变。要顺利实现这些转变,大学教师是关键。大学使命和责任的履行者,主要是大学教师;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实现,关键在于大学教师;大学的类型和层次,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可以说,一部大学变革史,也正是大学教师的变革史。因此,在高举高等教育质量大旗的今天,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究课题,适逢其时。

那么,怎样实现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呢?应该说,在实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可以提出许多种理论学说,可以归纳许多种实践模式。不过,培养与发展大学教师,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从认识大学教师职业特性入手。这,成为当前关于大学教师研究的薄弱环节。本课题正是从分析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的角度入手,由此寻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较为准确地找到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与关键。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大学教师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有利于梳理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有利于推导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有利于明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甚至最佳路径。

二、研究假设与方法

本课题认为,高等教育变革的主题,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大学教师;实现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寻找到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或者说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根据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或者说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探索富有实效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不过,从各种发展路径来看,评价机制应该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这是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也是本课题的研究假设。

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文献法:把握学界关于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研究的进程、现状与发展趋势,梳理学界关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基本观点。

2.比较法:比较得出大学教师相对于其它职业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特殊要求与工作特点。

3.质的研究方法: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座谈、观察等途径获得大学教师相对于其它职业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特殊要求与工作特点。

4.理论分析法:从学理的角度,结合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的分析,提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可以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

(一)指出大学教师具有七种职业特性

当前,作为一项职业的大学教师,有着区别于中小学教师以及其它社会行业的职业特性,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七点:

1.高学历与专业性是大学教师入职的两道门槛

当一名大学教师,总体来说,还是令人羡慕的。不过,要做大学教师,并不容易,它有较高的入职门槛。例如,相对于其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申请某所大学的教职普遍设有两道门槛:一是较高的学历,二是专业对口。对于专业对口,无可厚非,因为大学教育仍然属于专业教育。但是,对于高学历的要求,许多人表示不赞成,认为“大学教师博士化”打乱了高校教师培养链条,削弱了本科教育质量,也导致高级职称的教师越来越年青。高学历确实并不等于高能力,但是,大学教师的高学历化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第一,大学是学术殿堂,教师的高学历化有利于培育学术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当今大学学术,不再是天理人伦与宗教迷信为主的学术,而是现代科技与现代文化的学术,用这种学术精神武装学生,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利。高学历的大学教师,经过了严格的、系统的学术训练,理论功底扎实,而且进取意识高涨,能够保持敏锐的思维触角,与时俱进。如果没有大批这样的大学教师,只凭几个学术明星,“大学者,乃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大学文化氛围难以形成。没有这样的学术文化氛围,也难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二,专职辅导员的全面推行,为高校教师博士化铺平了道路。近些年来,以硕士毕业生为主体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在我国高校再次发展起来。当前,理顺辅导员的职责相当重要。虽然高校存在着“班主任管杂事,辅导员管思想”的不成文规定,但实际上,专职辅导员必须在具体的事务工作中,与学生具体的生活、学习相结合,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过去由助教承担的不少学生事务性工作就转交给专职辅导员了。这样,引进博士专事教学、科研乃至指导学生学业的工作,让博士们跃过助教,由讲师直接晋升为副教授,也就都顺理成章了。

第三,大学教师博士化、高职称化,与中国传统的职称晋升有关。在美国,一位博士要在大学谋得教职,一般要先做3年左右的博士后,然后担任助理教授;由助理教授至副教授,一般为3至6年;由副教授至教授,至少要6年。此外,还有一个所谓取得“继续任职权(tenure)”的门槛,在聘期内,得不到副教授或者教授的tenure就要离职。可见,同样一位博士,在美国大学任教一般需要

12年才能评上教授,而在我国只需要7年就可以了(博士到副教授2年,副教授到教授5年),破格晋升的话,时间就更短了。但是,这与我国过去长期的晋升制度有关:过去本科生在大学任教,首先任助教,5年之后可以晋升为讲师,再过5年就可以晋升为副教授,从本科毕业到教授也只有15年。如果一位比本科毕业生多读了6年书的博士生在毕业之后,还要经过12年才能评为教授,显然不公平。可见,博士毕业几年,年纪轻轻就成为副教授乃至教授,这与中国职称晋升制度有关系。

第四,大学教师的专业性,也要求大学教师具有高学历。大学,是一个专业组织。在一个大学内,有不同的院系;不同的院系,还分不同的专业。在同一个院系里面,甚至同一个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其间的教师们就难以进行深入的学术沟通。这就是大学里所谓的“学科壁垒森严”。因此,必须进行长期的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和深入的专业学习,才能胜任大学教师。

2.大学教学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化

无论大学多么过分地强调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永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要不然,大学就直接称为研究院了。自大学诞生以来,教学育人就是大学的一贯使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必然还会是。因此,教学是大学的永恒中心。教师教学很难圈定一个刚性的统一的表情、程序和风格,不像戏曲、影视中的某个角色,事先由导演全部安排好。从这一点看来,所有的教学都是个性化的。但是,相比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大学教师的教学更具有个性化,从而决定了其教学评价更加多元。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往往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反反复复地练习,以便巩固。但在大学,教学往往属于专业教学,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和前沿性,而不是一些多年不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责任主要在于把学生引入专业领域,并适时给予解惑与疏导,而不是把学生们都看得懂的教材再给同学念诵一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教学与其说教学生知识,不如说与学生们一起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学生发现真理”,此话用在大学教师身上更有针对性。显然,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承给学生固然方法多样、风格各异,但是,其方法和风格总比不上把学生引入一个没有尽头的学海世界那么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大学教

师教学照本宣科,属于中世纪大学的遗风。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普及书本,文字写在羊皮卷上,价格昂贵,只有教师拥有,传承给学生只能通过“老师念,学生记”的方式。在今天,如果教师的课酬仍由学生直接付给教师的话,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轰下讲台。

在中小学,老师要讲确定性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属于社会认定的已经沉淀为科学结论的知识。但是,在大学,教师可以讲有争议性的、不同学派的观点,在教师逐一剖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判断是非的能力。事实上,许多大学教师的专业教学,讲授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属于“一家之言”,学校发下来的教材不是原有意上的“教材”,仅仅是参考资料。这些,在大学都是允许的,而且是展现大学教师学术专长与提高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

在各级学校,评价教学主要关注三个方面: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技能。但是,在中小学,教学内容较为基础,且教学效果受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非常大,从而更重视教学技能,即教学专业,这是一个“如何教”的专业。但是,在大学,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和探索性,且大学生生理心理趋向成熟,有自己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从而教学内容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即学科专业、“教什么”的专业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在大学教学,只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学科专业水平,你就能够牢固地站稳大学讲台。因为如何有效地表达某个内容,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种表达方法,而是关键在于你对这个问题了解多深和多广。这也可以理解,中小学教师往往具有严格的、较长的职前教育阶段,即过去所谓的师范教育,专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等教师教育课程;但是大学教师,只要学科专业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就可以担任大学教师。应该说,这是有道理的,这种“学科专业优秀则为大学教师”的格局是难以改变的。由此可见,大学教师难以受教学法的严格管制,教学更加富有个性化,教学评价也就不能套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评价模式,过分地关注所谓的板书、提问策略、课堂氛围、课堂的时间分配甚至概念的讲授等。

3.科研是彰显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的标志性要素

从中世纪到19世纪以前的大学,以教学育人为唯一的职能,在今天看来,属于单一的“教学型大学”。1810年德国创建了柏林大学,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德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革命

性的影响。此后,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并在大学中不断膨胀。对于我国的大学来说,早在1979年的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会议上,就讨论过如何把高等学校既办成教育中心,又办成科研中心。但是,时至今日,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大学最为耀眼的职能,明显地占了上风。大学为培育人才而设,为何大学如此拔高科研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教师以科研为主导是否恰当?应该说,不能为了科研而牺牲教学,不主张实行科研决定一切,但是,大学教师必须搞科研,并且必须以科研为主导,使科研成为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的标志性要素。

一方面,没有较好的科研能力,一定搞不好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曾作过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效果呈正相关,教师的科研对教师的教学有促进作用。那么,有人会问,为何许多没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教师,上课也会受到学生的追捧?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和浙江大学的朱淼华。应该说,能够把深奥的、抽象的学术问题深入浅出地讲授出来,而不是哗众取宠或者照本宣科,这本身就是学术活动,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教学水平,就是学术水平。因此,对于“晏才宏现象”与“朱淼华下岗事件”,不表明他们没有科研能力,而是他们没有把这种能力用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上,而是用在钻研教学上。一位没有经过系统科研训练、没有获得硕士及其以上学位的大学教师,要他由教学学术转向以公开发表论文活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少具有科研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教师,正是在这种阵痛面前,望学术论文为畏途,最后畏而生厌。但是,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欢的大学教师,就一定有着很高的教学学术,从而有着较高的科研能力。因为,对于这些教师来说,学生喜欢的不是他本身的教学内容多么科学深刻、教学方法多么灵活多样以及教学效果多么富有实效,而是他那种让学生感到轻松的教学过程、迎合学生的浅显内容以及取悦学生的插科打诨甚至愤世嫉俗。关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雅斯贝尔斯曾作过精辟的描述:“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播僵硬的东西。”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曾经鲜明地指出,“学术价值是遴选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就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惟一的标准。聘用教师必

须看他是否具有学术创造力和是否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如果一位教师没有学术才能和潜力,即使他在道德上情操高尚,行为端正,即使他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那也没有资格在哈佛大学任教。”因此,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没有相应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准,其余一切活动无异于“无米之炊”,大学教师应该始终把科研当作主导性的工作来对待;对于大学来说,要真正保证教学水平,且有利于检验教学水平,让所有大学教师以科研为主导,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大学的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9世纪初期,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与改革,奠定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标志着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又一项职能。但是,那个时候,科研与教学是统一的。也就是说,那时的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今天的科研成果,便是明天的教学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科研职能逐渐从服务教学中独立出来,变成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二战中,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活动为美国军事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战后,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项相对独立的职能,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今天,大学中的许多研究项目,都难以与教学活动发生关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教学活动。但是,大学有条件且有必要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事这些研究活动。何况,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经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的科学研究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动机”。而这些,都需要大学承担与教学相对分离的科研来保证。大学各项职能的落实,自然落在大学教师的头上。

由上可见,要当好一名大学教师,就必须树立科研先导的意识,这既是教学育人的需要,也是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是在研究型大学,还是在教学型大学,只要是本科院校的大学教师,都必须把科研放在主导地位,放在中心地位,以科研来促教学,视科研为彰显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的标志性要素。

4.大学教师的育人职责体现在“导”而不是“管”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大学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得了“不育症”。显然,这里的“不育症”主要针对只搞教学而不从事学生工作的现象。应该说,相对于过去的大学教师,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大学教师的这种“不育症”确实普遍存在。在中小学,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布道,而且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全面辅导,许多学生事务工作都由教师来完成;而在大学,大学教师踩着铃声上课,

踩着铃声下课,其余时间难以与学生见面,也不从事学生工作,完全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科研活动。在这种情形下,师生之间的授受活动全在乎课堂。在当前科研主导的评价机制下,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一些不尽职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上,都敷衍了事马虎应对。

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授受活动主要限于课堂,是不是要硬性规定大学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目前,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大学教师的职责。在笔者看来,一位大学专任教师,他的中心工作就是在搞好研究的同时,认真地上好几门课,真正让课堂教学成为培育人才的主渠道;同时,他的育人职责还体现在学生的论文指导、专业咨询等方面,在全面推行专职辅导员制度的条件下,绝不是学生管理工作甚至班主任工作。虽然许多高校现在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只要真正全面推行,只要让专职辅导员成为一项有前景的事业,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可以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教学是所有教师的基本职责,这也是大学教师育人的主渠道;同时,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大学教师的育人职责不体现在管理学生以及学生事务工作方面,而体现在专业辅导、论文指导等专业学习方面。

5.服务社会成为大学教师履行大学使命的新方向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这就是学界通常所说的威斯康星思想,强调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形成了大学的第三大社会职能。至此,学界将高等院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归纳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高等院校的使命显然由大学教师完成,从而大学教师的历史使命也变成了三项: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和直接服务社会。(也有人将大学教师的教学育人分开论述,从而得出大学教师的四项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以及育人。)当前,许多重点大学评价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的基础上,已经增加了直接服务社会的项目。也就是说,当前大学教师的评价,正是从高等院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来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可见,服务社会成为大学教师履行大学使命的新方向。

那么,大学教师怎样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应该说,不同水平的大学,不同类型的大学,其教师服务社会的方式和途径不尽一致。例如,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侧重高新科技和重大攻关项目的开发,教学型大学的教师服务于社区经济、中小型企事业等;理工科类的大学教师面向原创性产品的开发、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

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教师,则主要承担文件方案的设计与论证、人文知识讲座等。那么,大学教师服务社会有没有大致的范围?应该说,凡是除了服务于本校学生的教学育人工作以及职责范围内的科学研究,为社会承担的各项任务,都可纳入到直接社会服务范畴。例如,参政议政、科技咨询、校企合作、员工培训、校外讲学、科研开发、各种纵向以及横向课题等等。事实上,大学教师服务社会,主要还是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研究专长,是学校教学与研究向更广空间的一种延伸。

硬性地规定大学教师必须履行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合不合适?毫无疑问,鼓励大学教师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有积极意义。这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为大学教师的学科研究提供活水源头,从而促成教学与科研的相得益彰;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直接服务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但是,每种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使命,大学教师也不例外。大学教师最基本的使命,亦即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主要还是教学育人与科学研究,是一种间接的社会服务。就教学育人来看,这属于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本身并不产生任何物质财富。只有当学生走向社会,投身社会实践,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就科学研究来看,大学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或者为社会承担各种课题,它们都属于理论形态的科研成果,不是直接的财富生产。如果一所大学开办公司,生产某种物质产品了,那么,这已不是高等教育范畴,而是企业行为了。因此,将服务社会作为一项指标来评价大学教师,主要关注大学教师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为社会承担的各种课题,而不能把社会兼职、社会讲座等项目纳入进来。这些项目,本来就是大学教师提升社会声望的有效途径,并且已经从物质报酬等其它方面回报了这些教师。由于各种课题在许多高校正是一种科研活动,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放在科学研究这个部分,因此,对于许多高校来说,没有必要重新开辟出服务社会的教师评价项目,从而也就没有必要强行规定大学教师必须直接服务社会。不过,在某些重点大学,规定不同职称的教师必须从社会上拿多少课题经费,没有完成任务者将从岗位津贴中扣除,这就属于一种明显的硬性规定。这种规定有利于引导一般教师跟着资历深的教师合作做课题,形成学校或者学院的研究特色,但是也容易造成“学阀”,扼杀年青教师的创造活动和研究兴奋点。

6.大学教师对学科的归属感强于大学本身

有一个事实,一位大学教师可以从A大学转入到B大学,再而转入到C大学,但是,在学科壁垒森严的现代学术体制下,他要在学科之间自由转换是较为困难的。同时,不难发现,凡是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学人,首先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产生影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取决于他所任职大学的学科平台,而不在于这所大学本身的整体声望。例如,当一所知名大学没有某位大学教师的学科,或者该学科在该所大学非常弱小,那么,从学术前景来看,这位老师在该所大学任教就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一位大学教师对自己所属学科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要远远强于自己所任职的大学。正如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所言: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

大学教师对学科归属感的强烈认同,会导致大学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而自由流动。例如,在美国大学,大学校长被认为主要抓两件事:挖人和筹款;系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挖人”;平均每个美国大学教授一生中要轮换三至四所高校,名牌大学的教授每年都会接到许多高校的邀请信。又如,在我国,近些年来,大学教师流动频繁,高校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已显端倪。当然,也有不少大学教师的流动,不是基于学术目标,而是基于生活、行政等其它各种目标。

由于大学教师对学科的归属感更强,使得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具有合理性。那么,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该说,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对于区域优势不佳、学科平台不高的一般高校,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试想,一位年青学者刚刚成长起来,正是带领学科团队作出重要贡献的时候了,却投奔到其它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高校,多年的培育付诸东流,其损失显而易见。不过,从整体的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利大于弊。学者的流动,有利于知识和文化的迁徙、交流与融合,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和学科的成长。例如,哈佛大学引进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这既为一些优秀人才向更高平台的迈进提供了机会,也有利于相关学科精英云集,共同攻克科技难关。事实上,知识是世界的,一位优秀的学者如果不局限于某个学校,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那么他对世界和社会的贡献则要大得多。因此,限制人才的流动是不恰当的,对于许多高校来说,不能把大学教师看成自己私有的雇员。不管什么层次的高校,其管理者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具有合理性,也有其必要性,要用民主科学的合同制来吸引和稳定各种人才。

7.大学教师的工作需要宁静与自由

大学教师是一个生产思想、传播文化的职业,是一个在工作中读书、在读书中工作的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又不断反思然后不断超越的职业,是一个没有休息与工作明显界限的职业。对于这样的一个职业,需要享受充分的自由时间,不喜欢被打扰,在悠然自得的外在表征下潜藏着一颗奔腾不息的心,在宁静与自由的环境中享受着创造的乐趣,在没有尽头的思想长河中一步一步地不断向前跋涉。如果谁想打破大学教师的这种生活,那么,大学教师的创造灵感将被扼杀,科研的源头将干涸,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的稳固与提高。无论大学主体,还是社会大众,都应该理解并支持大学教师的这种独特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同时,这种自由的生活,还表现在大学教师的学术表达上,这就是学界呼吁的“学术自由”以及另一个层面的“大学自治”。正如洪堡所言的,“大学相对独立和学术自由并不是特权生活的保证,不是要摆脱社会约束和社会责任,也不是要摆脱公民责任的制约,而仅仅是作为献身学术事业的先决条件。学术开阔了学者的视野,增强了学者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更主动地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

(二)探寻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

1.从教师职业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

基点,一般意义上理解为一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最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该事物不能被其他事物代替的基础。从这里来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则是指高校教师能够作为一门专业而具有不可代替性的支撑点与立足点,它是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切入点与着眼点。那么,何为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高校教师专业化本身的研究都相当贫瘠,遑论对其基点问题的研究了。事实上,在浩如烟海的教师专业化文献中,关于教师职业的基点或者特殊性问题的研究也不多见,大都笼统地讨论着教师专业化,没有明确专业化的切入点。但是,学界对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化持久而深入的探讨,已经使教师专业化的基点问题在水平面上若隐若现,这为我们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高校教师毫无疑问属于教师,作为教师成为一门专业的基点问题,必定也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这是我们从教师职业来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的前提条件。因此,把握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首先分析教师专业化的基点。

讨论教师专业化,必先弄清教师职业的归属问题。如果教师职业本身只属于一种普通职业而不是专门职业(通常简称“专业”),那么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就无从谈起。对于教师职业是否属于专门职业,学术界从来就没有取得过一致的看法,尽管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吹响了教师专业化的号角。那么,关于教师职业的归属问题为何如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应该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普通职业与专门职业的划分标准不统一。但是,这是较为次要的理由。因为无论取哪种标准,基本上都认为专门职业具有常人不可轻易获得的素质或技能,具有区别于其它职业的特殊能力。二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有不同的认识,其中最大的分歧主要体现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更确切地说,应为教学专业)何者为教师职业的基点。许多人在探讨教师职业能否成为专门职业时,没有明确何为基点,甚至提出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的科研能力是实现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的突破口。只有极少数学者,明确地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学专业——来探讨教师职业的归属问题。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的、与教师专业化浪潮完全对立的“教师教育解制”(Deregulation Agenda of Teacher Education),虽然站在否定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的角度提出了“教学不是一种专业”,但这让我们明确了分析教师职业归属问题必须从教师职业特殊性出发。那么,教学能否成为一门专业?在笔者看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规律性,从而也就决定了教学成为专业的可能性。但是,教学能够成为专业,并不表明它已经成为专业。目前,教学属于一个形成中的专业,这也与大部分学者支持“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门职业”的观点相吻合。总之,分析教师职业能否成为专门职业,必先分析作为教师职业特有的“教学专业”能否成为一门真正的专业。可见,“教学专业”才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点。

综上所述,“教学专业”,即通过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获得的“‘如何教’的知识和技能”必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我们在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必须瞄准这个方向,着力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事实上,没有这个基点,高校教师恐怕不能称之为教师,因为这是凸显教师职业本性的生命之所在。

2.从大学特性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

随着高等教育外延的不断扩大和内涵的不断丰富,高等院校所涵盖的对象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包括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也包括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现代新兴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属的层次不同,培养人才的规格不同,教师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学术型、工程型还是技术型的高等院校,均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己任,而中小学从总体上来说,体现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承活动。因此,相对于中小学来说,高等院校更加突出科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尤其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来看,高等院校的科研取向更加显著,亦即更加重视推进学科专业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知识。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必须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完成这些任务。”蔡元培先生也作了更加精炼的概括:“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见,大学的特性在于高深学问的传播与创造,彰显的是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并非各级学校共有的教学专业。大学不能代表所有的高等院校,但是,大学能够更加鲜明地突出作为整体的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的显著区别。因此,相对于中小学来说,积极倡导科学研究以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便是高等院校更为突出的基本职能。

高校教师是落实高等院校职能的第一资源,也是体现高等院校特性的最重要的载体。这一点,可以从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看出。例如,当前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在评价本校教师时,往往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后两者的权重均高于教学,这三个方面,正对应着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可见,高等院校更为突出的基本职能,必定成为高校教师更为突出的基本职责。于是,推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必定要从学科专业的提升与科研能力的加强等方面出发,突出专门化和高深化的学科专业水平。这,正是高校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基点,是突显高校教师特性之所在。

事实上,在教师职业归属问题上,高校教师比中小学教师更容易获得专业地位。至于其最重要的原因,乃是高校教师具有研究专长的优势,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学科专家,而不只是普通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为此,许多人曾提出,改善中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策略便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像高校教师一样,重视研究,提高学科专业水平。但是,中小

学教师毕竟是以传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基本职责,其研究也侧重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点以及丰富教学内容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行动研究,而不可能像高校教师一样需要推进学科专业的高端化和精深化。因此,无论对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专业水平的要求有多高,总体而言都不可能甚于高校教师。可见,提高学科研究能力,是高等院校的特性所在和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又一个基点。

3.从高校教师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师范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打通了教师职前、职中与职后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师资培养与教师培训的一体化。虽然教师教育类似于师范教育,主要针对中小学师资,但是,高校教师同样存在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问题,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遴选与培训等工作,均可纳入到教师教育的视角。分析目前高校教师的养成与发展情况,亦即了解当前高校教师教育的现状,可以把握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推进状况。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综合院校培养中小学教师,不过,其教师教育体制大都仍属于封闭型。因为这些综合院校与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一样,仍然实行定向型培养,学生一进校就定格为师范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开放型。但是,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前培养来说,既没有专门培养院校,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课程,只要在学科专业方面有所成就,都可以自主地直接应聘高校教师,这可谓另一种完全的“开放型”模式。这种职前培养模式,实际上属于学科专业独霸的高校教师教育体制,突出了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而对教育教学技能关注不够,甚至可以说没有顾及。

在教师专业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从1997年开始正式推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以《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着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以弥补高校教师在教学专业上的先天不足。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若干突出问题。缺乏专业的培训组织,培训机制不够合理科学;缺乏专业性的课程编制,教材知识体系陈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培训流于形式;偏重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技能培训不足;等等。因此,这种以拓

展高校教师教学专业为宗旨的岗前培训,在内容和效果上都远远没有达成既定目的。

到了职后培养和发展的阶段,本应该重视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突出教学专业,彰显教师职业本性。确实,青年教师刚踏上讲台,高校一般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高校每年都在组织大规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活动;有些高校还将教学质量与教师职务晋升挂钩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的职后培养与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职后培训机制不完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与教学关系不大,加上晋级的捆绑,使之在功能和价值指向上都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科研究的过分重视,遮掩了教学专业和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可以说,高校的“重研轻教”不是伪命题,而是高校教师学术生态的真实写照。“教授不授,讲师不讲”、高校教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诸如2005年的“晏才宏现象”和“朱淼华事件”)等等,都淋漓尽致地揭示了“重研轻教”的现实性。

依上所述,从高校教师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可以发现:学科专业和教学专业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两个基点,但是,在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学科研究成为硬基点,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则成为软基点,最后分不清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到底是学科研究,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事实上,从教师教育实践的价值导向来看,教学专业由中心滑向边缘,学科研究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唯一的基点。

(三)归纳了大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四种有效形式

结合对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的分析与梳理,同时根据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基点的探讨与论证,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问题上,本课题提出了大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四种有效形式:

1.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是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每年一次的教学技能竞赛活动,能够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促进学校形成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不过,我们以此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教学具有区别于中小学教学的特殊性。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学比赛,重视课堂活跃度,关注教师的表现艺术。应该说,这是大学教学评价的误区。

除了文体、语言以及某些通识课程外,大学教学更多是一种探究性的专业教学,讲究知识的系统化、深入化和科学化。大学课堂的精彩性,不在乎其带有夸张性的肢体语言,不在乎其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艺术,而在乎其能够把深奥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讲授出来。因此,评价大学教学,更多地应该关注其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不是其课堂氛围。对此,不少学者的话可谓从另一侧面道出了大学教学的特殊性。例如,张维迎教授曾提出:“学生听课时,可能当场很热闹,很活跃,但是过后并没有学到什么„„我选择老师的第一标准就是他的创造性。”

第二,高校教学比赛应在分科的基础上以随堂听课为主。一位中小学教师,能够通过一堂公开课而成为教学名师。但是,自大学诞生以来,就没有几位大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而成为名师。如果存在这样的大学教师,那么也是通过其学术报告或者专题讲座而获此殊荣。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大学教学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因此,我们在开展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时,不宜把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聚集起来,由同样的评委去给他们评分。在笔者看来,高校青年教师讲赛比赛,应该分科分组,以随堂听课的方式为主。以随堂听课为主,还有利于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而不只是一堂课。例如,某些高校的做法,值得推广。该校规定,凡年龄在35岁以下且未在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奖的教师都必须参加,同时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分成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预赛在各个学院进行,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选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复赛;复赛由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随堂听课,在此基础上再选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参加全校的决赛;决赛分为文科组、理科组、外语组等,集中一天时间,选手面向全校师生上一堂公开课,评委会成员在全校教学名师中产生。

第三,奖励先进才能产生示范作用。目前,许多教学型高校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但是,比赛完毕就销声匿迹,缺乏对优秀选手的奖励和宣传。一些精心策划、公平公正的教学比赛,优胜者应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例如,在每年开展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请“过五关宰六将”的教学比赛优胜者开设示范课,同时在每年的教师节,对当年的优胜者进行表彰,既让他们将教好书育好人当作一种荣誉,养成优秀的习惯,又能带动其他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教师年终总结性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已经受到国内外教师培训专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反思作为一种“自悟式培训”,不仅富有实效,而且简单易行,省时省力,符合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能够得到教师们的支持。因此,在开展高校教师的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全校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培育反思能力,养成反思习惯,做到在工作的过程中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工作。

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开展对话反思和录像反思,通过关键事件反思,强调二度备课和自我评课等,都是反思的有效形式。应该说,教师的反思无处不在,反思的端点具有不确定性和无限性,既可以在课前反思,也可以在课后反思,还可以在课中反思;既可以是有准备的反思,也可以是突发性的反思。笔者认为,从某个角度,我们还可以将反思分为内部反思与外部反思。所谓内部反思,即自悟自得,例如自省、撰写心得体会等;所谓外部反思,是指借助外力的自我反思,例如主动请学生对教师自身进行评价等。优秀的教师,既会开展内部反思,也会利用外部反思,积极主动地将各种反思形式当作自身专业成长的自我教育培训模式。

那么,从学校组织的层面来看,如何利用反思开展校本培训?笔者在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师校本培训方式,即教师年终总结性反思。这是指学校在每个学年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要求教师们写出反思内容,展示成绩,揭示不足,表露希望。这既可以作为教师个体的总结性材料,为学校评价教师提供依据;也可以反映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开展个性化的培训服务指明方向;同时还是教师自我认识、形成反思习惯的一次排练,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这种总结性反思,只是在原来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上增加了反思性评价内容,相对于原有的年终评价与考核来说,只增加了一个小小的栏目,不给教师和管理者们带来额外的负担。可是,这个小小的变化,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个性化的教师培训

如前所述,高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并没有蓬勃地开展起来,仅有的一些校本培训活动,往往带着较强的外控性和强制性,表现出培训内容的理论化、培训组织的行政化和培训过程的形式化,教师个体难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主动选择。教师

的校本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了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其专业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诸如职业道德、教学技能、学科研究以及普通文化,甚至学校文化等,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在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时,我们应该主动了解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活动,积极开发个性化的校本培训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政府主导型的教师培训体制逐渐打破,个性化的培训市场将逐步形成。那么,当前我们怎样了解教师的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认识到教师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和教师风格的多元性。不同民族传统、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职称的教师,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时,这种差异表现为先进与后进的关系,属于一种“差距”,而有些时候,则是一种风格和类型,没有必要强求改变。下面,仅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师培训。

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教师,有不同的培训内容。目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划分阶段不尽一致。例如,美国一些学者把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即:大学专任助理教授头三年;大学专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副教授;正教授,离退休至少还有五年以上;正教授,距正式退休不超过五年。我国学界不少人认同三个时期的划分: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与退职期。所谓退职期的教师,即距正式退休不超过五年的在职教师。不同时期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整体特点,需要考虑群体文化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例如,对于适应期的教师,最主要的学习内容便是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让他们适应大学教学,站稳讲台,其次便是学校文化和科学研究;而对于成熟期的教师来说,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应该是高层次的学科研究与普通文化。

另一方面,处在相同层次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同样处于适应期的年青教师,有些虽然教龄较短,但他们在教学技能和育人工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在科学研究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培训的重点就在科研能力的提高,而没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让他去学习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大学教师教学具有个性化,优秀的大学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一位老师的教学

得到专家的认同以及学生的欢迎,那么,他就应该继续发扬这种风格,甚至将之上升为理论。

第二,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本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大学教师的阶段划分理论,为我们了解教师的群体需求提供了依据,但在了解个体需求上并不是灵丹妙药。尤其针对度过适应期的大学教师,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师专业标准的不断提高,阶段划分理论显得苍白无力。为此,我们还需要通过其它渠道,了解本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应该说,前面提到的教师年终总结性反思,就是一条很好的渠道。在年终考评表格上,教师对一年的工作得失进行反思,其中教师们提出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共同愿意,便是一批教师专业发展急待解决的困惑,学校据此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开展诸如专家讲座、专家会诊等形式的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应有的服务。事实上,自我反思属于一种内省自悟式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当个体出现某种知识与能力的等方面需求,而自身难以解决时,必须借助个性化培训。

第三,高校教师的个性化培训坚持自愿、实效与节约三原则。自愿其实是建立在实效之上的,没有实效的培训,谁也不愿为此浪费人力物力。目前,大学教师培训市场没有形成起来,根本原因是缺乏实效。如果没有外在的行政指令或者与晋级等直接利益挂钩,那么,大学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几乎等于零。当前,要发展校本培训,务必讲求效率与效益,否则,要么在强制性培训的条件下增加教师的负担,要么在自愿式培训的条件下无人问津。同时,虽然国家规定各高校要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教师培训,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性的教学型院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可能在教师校本培训方面投入太多。加之目前教师的校本培训没有形成良好的声誉,只有在免费培训的条件下,才可能有教师响应,走“培训就是交钱,交钱就能拿证,拿证就完事”的老路在短期内行不通。可见,高校开创的个性化培训形式不仅要坚持自愿、追求实效,还必须崇尚节约。

4.大学教师发展论坛

大学教师发展论坛,是一所大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家园,形式多种多样。在此,试提出三种模式。第一种,网络模式。所谓网络模式,就是在校园网上开设教师发展论坛,任命坛主,有计划地开展全校教师大讨论,交流教学经验,探

讨学术人生。其模式体现出全员参与的开放性、畅所欲言的自由性以及随时随地参与的便利性,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宣传学校文化,最有利于学校决策者了解教师的心声和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该模式具有难以控制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为个别教师发泄个人情绪的场所,影响论坛正面功能的发挥,需要坛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二种,院系或者教研室模式。这是以院系或者教研室为单位,采取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为基本目的,亦可称之为学科模式。目前,不少研究型大学的某些学院定期开展学术例会,由本院教师或者聘请校外专家开坛讲座,即为此种模式。对于地方性的教学型院校来说,普遍设有教研室,作为高校三级管理机构的最基层单位,负责排课、专业调整、考试安排等事务,履行学校和学院交托的各项职责和任务。笔者认为,教研室应该在扮演行政角色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教研室的学术功能,鼓励教研室推出有质量的学术讲座,增强地方院校的学术气息。第三种,学校模式。所谓学校模式,就是在全校范围内,由相关职能部门请校内某些优秀教师面向全校教师开设各种形式的讲座,并展开交流与讨论。事实上,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属于骨干示范形式的校本培训。例如,结合每年一度优秀教师的评选,人事处可以请一些优秀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谈成长历程与经验;结合每年一度青年讲课比赛,教务处可以请某些获胜者谈教学技巧与体会。不过,对于开设讲座的优秀教师,学校的报酬标准应与校外专家等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先进和引导后进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

(四)论证了评价机制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

职业道德、学科研究与教学专业,是大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三个方向。在沿此方向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各种路径和举措显得乏力。当前,应该从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遵照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在完善大学教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将评价机制定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常规和核心路径。原因在于:

第一,评价机制是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激励机制。无论是奖惩性评价还是发展性评价,均建立在一定的评价标准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目标导向,能够很好地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发展性评价来说,它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带有人文关怀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就奖惩性评价来说,这是直

接与教师利益相挂钩的一种评价方式,虽然显得刚性和武断,但是,在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富有实效。古往今来,利益原则是一项促进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最根本、最持久和最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从某个角度来说,奖惩性评价相比发展性评价的效率更高,驱动性更强。

第二,将评价机制置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核心地位,是基于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明确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三个方向,有利于聚合各种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校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各种力量中,高校教师是内因,是专业化建设的主体。而高校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工作者来说,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经历了系统的、探究式的学科专业训练,受过多年学习文化、教学文化的熏陶,能够在专业化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外在的各种评价机制,自主地走向学科研究的高深化、教书育人的科学化以及教育教学的规范化。事实上,在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三个方向中,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评价机制在此显见成效;职业道德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源于高校教师职责分工的模糊,有待在明确职责和义务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机制贯彻落实;教学专业已经成为三个发展方向的最薄弱点,最根本的原因正是评价机制的疲软。

第三,评价机制是一种专业化成本相对节约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如前所述,形形色色的高校教师培训,不仅缺乏实效,而且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存在经费瓶颈。评价机制,在我国高校已不是新事物,通过各种评价机制,让高校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以便实现专业的自我成长,则是一种既无客观障碍又显实惠方便的高效机制。某些教师某些方向的专业成长,或许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借助外在的教育培训,从而催生出市场化的各种培训,由教师根据自我需要自我选择。这种培训,不可能变成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指令性的培训,而是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自发形成的选择性市场。显然,从专业发展核心路径的高度来运用评价机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师培训的市场化与个别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培训市场,这不仅有利于节约高校培训成本,实现高校教师的自我选择,更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总之,评价机制,已在我国高校内部普遍应用,诸如高校教师年度考核、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职务晋升与聘任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的各种评价机制,

很少从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高度来思考和推行。事实上,作为高校一种普遍应用甚至熟视无睹的机制,蕴藏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同样的评价形式,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要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来审视与完善,将评价机制作为我国高校当前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根本路径,实现评价机制的常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成高校教师不断走向成熟与专业。

四、成果效益与社会评价

在理论上,该课题开创了关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深入而又系统地剖析了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探讨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并由此提出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条富有实效的路径,同时指出评价机制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在实践上,该课题提出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符合大学教师职业特性,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对我国大学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引领作用。

目前,该课题成果在课程主持人所在高校,得到较高的评价,许多内容在实践中得过体现。理念形态的研究成果,在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处级干部培训班等多种场合宣讲过;政策建议层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学校中层与高层领导的视野,并在课题主持人参与的许多重大决策中,得到体现,例如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条例、教师职称评聘条例(草案)、教师工作量及其评价体系(草案)等等。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以后的研究方向

在本课题中,我们还只是从一般的角度探讨了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以及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事实上,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大学,其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此,本课题没有也很难进一步展开研究,或许这是我们以后研究的努力方向。不过,在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开展校本研究,探寻更为具体的大学教师职业特性,进而寻求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报告、成果公报的撰写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易志勇

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一:

1、问题的提出;

2、课题的设计

3、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4、课题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5、讨论与思考;

6、附录与参考文献。

基本格式二:

(标题前标明)

课题资助类别:

课题批准号:

学科分类:

课题主持人(含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

主要研究成员(只列姓名)

1、题目。

2、摘要。

3、课题研究的背景(含问题提出、研究综述或述评及研究意义)。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5、课题概念界定。

6、研究的主要目标。

7、研究的主要内容。

8、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过程

9、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0、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1、主要成果的社会反向及成效。

12、研究结论及问题讨论。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基本格式三:国外研究报告撰写基本格式(美)

1、引论

2、封面

3、前言与致谢

4、目录

5、表格目录

6、图示目录

7、正文

【1】导论

研究课题概述

研究的意义

研究假设、问题、目的

【2】文献综述

前期研究与观点综述

知识现状的诠释性概要

【3】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抽样与研究对象保护

测量

其他:如处理条件

研究进程

【4】研究发现

统计程序综述

对每一假设、目标、问题或目的的结果的描述

突破性进展与社会影响

【5】讨论

对各种结果的诠释

研究的局限性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对决策和实践的意义

8、尾声

9、文献目录

10、附录

二、研究报告每项内容的内涵要求

1、题目。一般不用副标题。

2、摘要。要求正确、精练地概括全文内容,便于计算机分类录入和读者查阅。

3、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指出研究的目的;说明研究的意义;阐明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研究的假设等。

4、文献综述。介绍该研究领域发表的每一项要害的相关发现;会对研究项目产生影响的其他研究领域的发现;评述前期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取得的成果。

5、课题设计。包括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内涵、概念界定;研究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6、研究过程。包括开题论证;实施研究;中期检查;子课题结题;综合研究;后期论证;主要措施。

7、研究成果与重要观点。主要结论及分析(力求图文并茂,定性与定量结合);

8、主要成果的社会反向及成效。包括主要成果的创新之处;成果的社会反向;成果的推广价值等。

9、讨论(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研究结果不足之处的必要说明:如应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已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而未取得结果的问题;与本课题有关但未列入本课题研究重点的问题;值得与同行商榷的有关问题。

10、附录。调查图表;测量结果;行动研究的有关证实文件。参考文献。

三、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应留意的几个问题

1、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果断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2、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楚,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3、研究报告一定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留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4、研究主要成果分析是研究报告的重点。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陈述时,要进行理性分析,用数据说话,以事实证实。使鉴定者感到你这个成果有科学性、有可信度。现实与材料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实事求是,切忌主观意断。研究主要成果和所形成的理性熟悉大致包括:(1)对现状进行归因研究时的理性分析。(2)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教育教学规律。(3)在研究过程中所创造的新教育教学模式。(4)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时,要留意方法的系统性。也就是不要局限于“我是怎样做的”,而要从“应该怎样做”来进行归纳总结)(5)进行对策研究时所提出的有效措施与对策。(6)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新熟悉、新做法。调查、实验所得的数据(尽量以图表形式列出),对调查数据的基本分析以及调查所得的初步结论。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列出实验前后的结果并进行比较,比较时要作差异性检验),对实验结果作初步的分析,写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效果。

5、突出创新性。

6、写成初稿后要反复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请专家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旁观者清),从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四、研究报告撰写常见错误

1、不能从理论上阐述自己的研究结果,导致成果缺乏理论支撑和学术品位;

2、没有阐述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关系,出现低水平重复;

3、成果的核心内容阐述无力,或不突出,或不清楚,或界定不清;

4、观点和材料与研究的主要问题、目标没有必然联系,或观点被材料沉没,或凑合材料;

5、报告文本出现硬伤,出现常识性错误;

6、对研究对象缺乏保护,或引文不规范。

五、研究报告撰写的评价标准

1、科学性:中心论点、论据、论证必须正确;

2、创造性:结果必须独、特、新;

3、学术性:前沿、尖端、规范;

4、针对性:有重要的理论或应用价值;

5、可读性:正确、简洁、清楚

七、课题成果公报撰写要点

课题成果公报应与研究报告保持一致,课题成果公报应是研究报告的精髓。一般字数限6000字。

(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结论、创新之处、有哪些突破性进展等)

(4)研究成果的影响或推广情况

(5)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6)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成果名称、形式、字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日期)

(7)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文五:《研究报告的撰写》26200字

研究报告的撰写

等.       心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2016).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摘自:邓铸(

目  录

内容提要…………………………………1

1   研究报告撰写概述…………………2

1.1 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2

1.2 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3

1.2.1 非个人化…………………………3

1.2.2 过去时态…………………………3

1.2.3 无偏见的语言……………………4

1.2.4 引用的方式………………………4

1.2.5 数字的写法………………………5

1.3 研究报告撰写的伦理要求…………5

1.3.1 诚实问题…………………………5

1.3.2 原创问题…………………………6

2 研究报告各部分的写法……………7 2.4 方法………………………………13 2.4.1 被试……………………………13 2.4.2 仪器与材料……………………13 2.4.3 实验设计………………………14 2.4.4 实验过程………………………14 2.5 结果与分析………………………14 2.5.1 数据的预处理…………………15 2.5.2 描述性统计结果………………16 2.5.3 推断性统计结果………………16 2.6 讨论………………………………17 2.6.1 概括一下研究结果……………18 2.6.2 联系前人结果…………………18 2.6.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18

2.6.4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9

2.7 结论(与建议)…………………19

2.8 参考文献与附录…………………20

扩展阅读………………………………22

一、研究报告完成后的审核……………22

二、编辑的典型反应……………………24 2.1 标题、作者和机构…………………7 2.2 摘要和关键词………………………7 2.3 引言…………………………………9 2.3.1 给出研究的理论基础…………10 2.3.2 描述前人的研究………………10 2.3.3 概括所做研究的框架…………11

2.3.4 预测实验的结果………………12

内容提要

研究报告是描述研究过程与成果的书面文件,可刊载于学术期刊,或在学

术会议上交流,以获得同行的认同与评判。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与所在机构、摘要与关键词、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每一部分的写作都要符合规范,使之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心理学类出版物一般都要求按照APA格式撰写研究报告。

  “摘要”要求简捷、清晰、完整地概括四方面的信息:研究目标或目

的、研究方法或手段、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强调的写作风格是:第

三人称、过去时态、被动语态。

 “引言”要给出研究背景与理由,需要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并

提出当前研究的目标与假设。文献综述除为当前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外,

重点表明开展当前研究的合理逻辑。

 “研究方法”要给出有关研究设计、被试、仪器与材料、实验程序等

方面的详细信息,便于他人了解并能复制研究。

 “结果与分析”是以统计图表并配合文字,说明研究中的发现。其表

述的内容均是来自于当前研究中被试样本的观测资料,只做客观陈述,

不做主观推断。

 “讨论”是对研究中的发现进行进一步地解释和说明,重点说明研究

中观测到的现象或数据所能说明的意义,是否验证了假设,与前人相

关研究的结论是否一致等,也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研究发现及其价值。

 “结论”不同于“结果”,它是基于当前研究的结果所作的推断和理

论概括,往往是对变量关系的概括化表述,或基于变量关系的理论抽

象。是超越了对样本本身描述的。

1  研究报告撰写概述

实验完成后,研究者会选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有时还会引入质性分析技术,提炼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接着要做的,就是实事求是并符合规范地撰写研究报告,以争取将实验发现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在专业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与有共同兴趣的同行分享成果,体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并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与监督。在专业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后,研究报告就成了后续研究的文献之一。

1.1 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

研究报告是描述实验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书面文件,它所要清晰表达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目标、引发研究的相关文献背景、实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和解释等。一篇研究报告,至少应该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下列四个方面信息。 第一,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探索未知为目的。研究报告也必须以非常明确的表达方式说明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希望通过实验的或其他方法收集资料要验证什么假设,以及实现这一研究目标后可以为学科领域或特定实践领域解决什么矛盾或疑难等。

第二,研究的实施过程。在研究报告中,应当清楚的说明你已经做了什么,你是如何根据实验目标,安排实验操作并最终完成实验过程的。这一过程的描述应详实,使读者对于你的实验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充分地了解研究的背景和过程,读者或审阅者才能对研究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接受程度。一般来说,在没有提供详尽研究过程的情况下,科学研究的成果都无法被科学界认可。 第三,实验研究的结果和解释。研究报告应当说明,实验完成后采用了何种定性与定量的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在分析中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和结论。研究者还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和解释,并预测实验结果的推广度。毕竟,研究者就实验课题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直接感知、反复思考,可以对实验结果的发生机制、内在意义、可推广范围作出深入分析和恰当解释,以帮助读者或审阅者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结果及其价值。

第四,研究在该领域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一项高质量的实验研究往往不是孤立的,它是在已有知识体系和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入。因此,研究报告应当体现当前研究和过去研究的关系,并把它作为现在和未来的联结点之一,延续探索。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读者或审阅者把该研究置于一个领域背景中去评判,并有可能引发新的思考与研究设想。

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累积科学的点滴进步,使科学的成果

得以传承共享,使科学的研究方法星火相传,并不断鼓励后来者创新进取,继往开来。

1.2 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

研究报告不同于其他文体,它不是为了给读者带来消遣和娱乐,也不能有意让读者感到深奥和充满悬念。相反,它是关于实验研究的简单而直接的描述和解释,文风要朴实、易读易懂。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报告,要尽可能符合国际心理学界的通用格式,以便于研究成果的广泛交流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国内中文心理学期刊普遍采纳了美国心理学会(APA)《出版手册》中提供的写作规则和建议。研究报告写作风格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非个人化

研究报告出自研究者之手,其中的表述自然而然地被看成是研究者的发现或观点,所以文风上已无需个人化,应保持客观而不带个人色彩,尽量少用第一人称代词,如“我”、“我的”或“我们”等。忌用像“我认为……”、“我相信……”、“这对我很重要”之类的语句,可以使用“这些儿童接受了测试”等包含被动语义的表述,而不使用“我测试了这些儿童”。还可以将被试作为句子主语,如“这些儿童完成了问卷”。简言之,撰写研究报告是在客观陈述一项研究而不是在写个人心得。

大多数学术刊物都会定期发布征稿启示,其中多半会要求投稿者在行文中隐去个人的身份信息(比如名字),个人身份信息只能出现在单独的标题页。这样,把标题页挑出后,文稿就成了“作者不祥”。编辑将去掉标题页的文稿寄给审稿人以便于进行匿名评审,使其不受作者名望大小的影响,保证审稿人对研究报告的评价是基于研究质量本身而进行的。

1.2.2 过去时态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研究实际上已经完成,所以实验的过程和其中的发现均已经是过去时或完成时。描述或讨论过去的事件宜使用过去时态(举例来说,“他们证明……”)或现在完成时态(“它已经被证明……”)。

从时间维度上分析,研究报告的陈述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对文献或过去事件的引用,这些材料均来自于正要介绍的这个研究之前,宜使用过去时态;第二,是对刚刚完成的一项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的描述,这是发生在撰写报告之前的,也宜使用过去时态;第三,是作者在介绍完研究程序和结果后作出的推断、展开的讨论、得到的结①①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3).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ixth edition).Washington, DC:APA Books.或可登录.apastyle.org查阅《出版手册》的详细信息。

论,这些就不属于过去事件了,则应使用现在时态(如“数据显示……”)。

1.2.3 无偏见的语言

科学成果是全人类的财富,它可以被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有各种特征的人们所了解和共享,所以研究报告中的语言应该是价值中立和无偏见的,能为各种不同的人群所接受,避免暗示和包含对某些群体的不适当评价。因此,在对被试的特征进行描述或讨论时,要避免隐含涉及以下方面的偏见:性别偏向、人种或种族差异、身体缺陷或年龄等。为避免使用有偏见的语言,美国心理学会的《出版手册》提出三条规则:首先,要使用精确的有专业水准的语言。举例来说,用专业术语代替一般术语来描述人种,如亚洲人或西班牙裔居民,韩国人或多米尼加人。其次,分类命名要谨慎,要以被试最接受的方式命名。比如说,对“亚洲人”(Asina)、“黑人”(Black)、“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的表述最好是分别用传统术语——“东方人”(Oriental),“黑人”(Negro)和“美国黑人”(Afro-American)。第三,尊重参与研究的其他人或被试。举例来说,不要使用“被试被要求在研究中……”这种被动格式,而可以写“这些学生完成了调查”或“被试完成了……”等类的主动形式。

行文中,对于特殊人群的表述更要谨慎。比如,“残障人士”不如说成“残疾者”,“精神分裂症的”不如说成“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衰老的人”不如说成“上年纪的人”或“老年人”。还要尽量避免使用“正常”一词,因为这似乎暗示了其他人是“不正常者”。

1.2.4 引用的方式

在文稿多处,研究者会引用其他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为当前研究假设提供背景的资料,支持研究者的主张或坚持的“事实”资料,以及那些为研究奠定了知识基础的他人成果。把他人的观点或文字直接当成自己的就是抄袭——这是严重违背学术界伦理规范的。因此,每当提到一项前人研究时,一定要提供这一资料的来源,即“引用”(citation)。依照惯例,在引用时要提供所引文献的作者和发表年代。虽然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但通用的格式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格式是,在文中陈述一个事实或表述一个观点,然后在同一句中用括号标出引用文献的来源。如:“有研究证实,5岁孩子的短时记忆非常有限(Jones,1998)……”;“先前的研究显示,人们对听觉刺激的反应快于对视觉刺激的反应(Smith & Jones,1999)……”。要注意,文献作者的姓及发表时间都要放在句子主体以外的括号里。如果有两位以上的作者,则要在最后一位作者的姓之前使用符号“&”(=and,即“和”的意思)。

第二种格式是,把引用资料的著作者作为句子的主语,这时只需在括号中注明所引

文献的出版日期。如:“在一项有关的研究中,琼斯(1998)发现……”;“在一项有关的研究中,黄希庭和毕重增(2010)发现……”。这里要注意,引用文献的作者的姓已经作为句子主体成分出现,因此括号内只需标明文献发表的时间就可以了。如果有两位以上的作者,就要在最后一位作者的姓之前使用“和”(即“and”)。

不管使用哪一种方式,都还要在论文的最后给出文献列表,为读者提供所引用文献的足够信息,方便读者进一步参考和查阅。而且,我们习惯于对引用的实证材料与理论或诠释性材料作适当区分。比如,你要引用一项实证研究结果,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琼斯(1998)发现……”;如果引用的是一种理论或推测,你就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琼斯(1998)认为……”。

在文献引用上也要注意量的控制,特别是在实证研究报告中,一般只选择那些对当前研究的讨论真正有用和有贡献的。如果作者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个论点,就最好不要广泛地借用他人作品中的原句子。恰当的直接引用能够给当前研究以有力的支持,但必须保证所引用材料在语义上的完整性,切忌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而对前人文献采用“断章取义”的引用手法。

1.2.5 数字的写法

规范的研究报告,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具体要求。一般而言,大于等于10的,或者虽然小于10但却是在和一个更大的数字作比较时,要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不是中文数字。例如,“有15名被试接受高音刺激”,而不说“有十五名被试接受高音刺激”;“从30名被试中选择3名”,而不说“从30名被试中选择三名”。如果一个数是在测量单位之前,也要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不是中文数字。例如,“5mg”,不能写成“五mg”。另外,像百分数、时间、日期、年龄、样本大小等情况的表达,以及论文摘要部分的数值都应写成数字而不是中文数字形式。

通常,10以下的数用中文数字表示,特别是它们不能代表精确测量值时,因此可以这样描写,“只有一位被试退出实验”,“进入实验暗室之前,要询问他们三次”,“被试共完成八份问卷”。处于句首和开头的数,以及常见的分数也多用文字表示,如“百分之九十八的被试彻夜难眠”、“足有四分之三的被试发誓不再光顾我们的实验室”。

1.3 研究报告撰写的伦理要求

一项研究总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的,难免会引用或借鉴其他同行的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目的在于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公开共享并获得监督和评论,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术界的道德规范。具体而言,务必要注意两个伦理问题。

1.3.1 诚实问题

科学研究具有可重复和可验证的特征,实事求是地报告研究过程与结果,是其中最

基本的要求。不管是在研究的进行阶段,还是在结果的发表阶段,都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心理学家或研究者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去捏造数据和篡改实验结果。如果在已经发表的数据中发现了明显错误,也应及时采取校对、撤回、勘误或其他公开的合适方式纠正错误,保证结果报告的诚实性。当然,要严格区分误差与欺骗的不同本质。误差是心理学研究中无法避免的结果偏差,几乎在研究的每一环节,都会有许多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因素给结果带来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比如,收集资料、测量计分、数据录入、文字排版等都会存在许多导致错误的机会。这些都是非动机性的偏差,不属于道德问题。当然,研究者有责任采取一些手段来有效降低这些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如精心设计研究方案、严格控制观测过程、反复检查核对数据、增加重复测量次数等。而欺骗则是为了迎合研究者的预期设想而捏造或修改数据,“验证”研究假设,这是背离了揭示真理的科学目标的,是科学研究之大忌。因此,无论研究者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实施研究,即使最终没有实现假设验证的目的,也不能抛开诚实而洞开伪造数据之门。此外,研究者不能为了数据的“漂亮”或“整齐”而有意忽略无效数据。比如,在研究中做了三个实验,只有两个实验比较理想,只报告两个实验的结果而对另一个实验避而不谈,这也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既然按照本来的设计方案做了三个实验,就要如实地报告三个实验的完整结果。应该想到,未能验证假设的实验结果也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对后来者也具有借鉴或启发意义,甚至成为后来者在探索这一实验问题时的重要线索!

1.3.2 原创问题

研究者应当在研究设想与技术手段方面进行创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方案,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体现在研究报告中即为原创作品。与此相反,把别人的思想和语言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就是抄袭行为,是不道德的。抄袭行为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发生,最极端的是将一篇完整的论文直接复制,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欺诈。也有很多情况下,抄袭可能是无意间发生的。例如,在撰写论文时,研究者可能受到其他作品的主题或部分语句的启发和影响,对之进行了扩展,随后研究者本人也很难再把自己的语句和思想与别人的区分开,别人的思想或语言就可能出现在论文中,抄袭就在无意间发生了。要防止这些无意的抄袭,有些方法是值得借鉴的:(1)采用完整的注释,包括对原始资料的引用、著作者的姓名、发表年代、论文标题等;(2)在研究报告或论文中,清楚表明任何不属于自己的思想、语句或信息的来源;(3)通过在引用的开始和结束处加引号来区分别人与自己的语句,并给出引用来源;(4)从原著中获得的整段语句或精彩表述,都要以直接引用的形式给予原著者应有的声誉;(5)在论文最后提供一个完整的参考文献列表;(6)如果拿不准某一信息是否有必要作引用说

明,还是以引用为佳,应谨慎对待这些事情。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重新阐述他人的思想或观点,都认真表明出处或说明来源,这不仅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肯定,也是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还能避免抄袭的嫌疑!

“在研究中引用他人的资料时,还注意以下几点:

(1)直接引用少于40个字用引号;

(2)多于40个字应另起一段;

(3)引用要忠实原文,即使原文是错误的;

(4)省略部分用省略号;

(5)额外的解释放在括号内;

(6)不要忽略引用中的引用,但在参考文献中不必列出。”①

2  研究报告各部分的写法

研究报告是结构化很强的文件,它由若干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特殊的、明确的规定。研究者需要根据每一部分的要求按部就班地介绍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了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中国心理学会(2001)专门组织编写了《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我们结合相关学术期刊的投稿要求,按照顺序介绍研究报告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写作要求。

2.1 标题、作者和机构

标题(title)是对文章内容的精炼表述,它应明确地显示拟考察的理论、研究变量及变量关系,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概括研究的内容,又要避免冗赘。还要特别记住,论文标题中使用的语词将成为他人查阅和检索文献的关键线索,而且人们往往根据对论文标题的第一印象来决定是否还要继续阅读文章的其余部分。中文研究报告的题目长度应尽量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

就心理学研究报告来说,好的标题通常会尽可能地反映下列信息:研究变量及其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研究领域及核心主题、研究方法及核心实验技术、研究被试的主要特征。在尽可能包含较大信息量的同时,减少字数,讲究文法,符合专业的表达习惯,不过于口语化。请看下列几个论文标题:

《不同反应方式对双作业操作信息干扰的影响》(葛列众,朱祖祥,1992)

《奖惩频率对3~5 岁幼儿完成博弈任务的影响》(李小晶,李红,张婷 等,2010) 《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关系的眼动研究》(丁锦红,王丽燕,2006)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对问题表征及表征转换的影响》(邓铸,曾晓尤,2008)

标题之下是论文贡献者的姓名及其所在的机构,或研究实施的机构。论文贡献者“不仅包括执笔人,还包括那些对研究做过实质性科学贡献的人,他们可能参与提出问题假设、构思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结果解释以及主要部分的写作。”有多名贡献者时应按贡献大小排名,排在第一位的应是对研究作出主要贡献或关键贡献的人,通常是那些研究的提出者、设计者或业务指导者。贡献者的排名并非小事,处理不当,会引发许多纠纷,严重时会导致研究团队的解散。这里强调三点:(1)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的体现合作者对研究贡献的大小,而不以其他标准(如职位高低、年龄长幼、花费时间长短、是否执笔等等)决定排名;(2)署名范围应包括主要的完成人,而不是所有参与相关工作的人。那些担负一般性的服务或辅助性工作的人不宜全部列入,但应在致谢栏里注明。如果研究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大型仪器或复杂技术,则实验的主要操作人员应在署名范围,并将设备所属实验室作为合作机构一并列入;(3)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可在研究实施之初就明确分工、确定成果的署名顺序。一个研究团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还应互相谦让,不斤斤计较,维持研究团队的共同利益,推动研究工作的良性发展。

在论文中所有署名的作者应对文章的准确性负责,所以,在论文投递前,每个作者都应认真审阅。一旦论文被接受,有的期刊还要求每位作者签名确认。

在标明研究者的机构时,需要加括号,还应附带写明该机构所在的城市和邮编,如“(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南京 210097)”。

2.2 摘要和关键词

作者研究机构之后、正文之前,是研究报告的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words)部分。

摘要是用精炼的语句表述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手段、主要结果或发现、主要结论,它通常是在论文其他部分完成后才写的,是写作中应特别重视的部分。除标题外,后续研究者搜索和阅读文献时特别关注摘要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快捷地把握一篇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读者也会根据摘要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进一步查找和阅读全文。国内大多数心理学期刊要求作者同时提交中英文两种版本的摘要。

一篇实证研究报告的摘要不是论文写作的引导段落、补充说明或评价,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其长度一般应控制在200~300个汉字或500个英语单词以内,除中文期刊《心理学报》等少数刊物提倡作者提供较长的摘要,但字数也不要超过500字。完整的论文摘要一般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研究问题、目标或目的,通常用一句话概述,不宜作过 中国心理学会. (2001). 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 北京:科学出版社,90

② 中国心理学会. (2001). 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 北京:科学出版社,90

①②

多的分解,此处不需要对研究价值和意义作任何讨论和说明。(2)研究被试与方法,要明确说明被试的数量与相关特征、主要设备与材料、实验设计类型,以及其他的特殊处理等。有时为了更明确地突出研究设计的特点,还可以说明被试的抽样与分组情况。此部分不能过于详细,要注意控制字数。(3)主要结果,是对实验中观测到的现象的描述,这种描述要客观且简捷。有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会比较多,也要注意选择那些最能回应研究的核心目标与假设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入。(4)研究结论,是基于研究结果而进行的概括和推断,有的研究者也会在结论之后,适当指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时,研究目标只在于现象描述本身,其结果也就算是结论了。比如一项研究欲考察空间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观测到的差异表现既是结果也是结论。摘要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不一定按照固定顺序来写,也未必面面俱到,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初学者感到最难把握的是“结果”与“结论”的区分,对此,我们再作一强调,“结果”是关于观测到的现象的描述,限于对当前研究中的样本的客观描述;“结论”是对观测到的现象的推断或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性,一般是超越了当前研究的样本本身。

对于上述内容的把握,初学者还是感到存在难度,可参照以下程式来完成摘要写作:

(1)对研究问题的一句话概述

(2)对研究被试的简单说明

(3)对研究设计类型、方法和实施步骤的简单描述

(4)主要结果的报告

(5)结论或意义的陈述

行文方式上要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可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进行了…的调查”等记述方式,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①。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初写论文者常常会把摘要写成了“引言”或“开场白”,这一点要避免。

摘要之后,给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对描述研究范围或领域、研究核心内容、采用的方法等起重要作用的词汇,或者其在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关键词在文献搜索中的作用很大,因此撰写研究报告时,要重视关键词的选用。

2.3 引言

摘要和关键词之后就是研究报告的正文。正文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与建议)。

“引言”(introduction),也有的用“序言”、“前言”、“问题提出”、“研究目的”等。“引言”主要是为开展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原理或合适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一研①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5).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4thed. Washington D. C.

究,研究的背景是什么,前人做过与此有关的什么研究等。具体来说,“引言”的写作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2.3.1 给出研究的理论基础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结果或者理论基础之上的。研究者需要向读者介绍该领域中相关问题的一些观点,哪些是已经发现的,哪些是正被发现的,哪些是需要再澄清的。向读者说明,关于这一特定心理学领域的知识还存在的缺口,当前进行的研究的价值就在于能填补这一缺口。进行一项研究的理由可能有:检验理论、验证结果、补充发现、解决新问题。

检验一种理论。如果一种理论是成立的,籍此预测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说,理论中可能存在反例。因此,有时候一项实验研究是用来验证一个理论设想的,检验其在现实中是否有效。例如,Tardive提出一个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源于高血压”。照此说法,降血压应该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对此进行验证,就需要随机选取两组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被试,一组作降低血压处理,另一组则不作处理,然后测试并比较他们精神分裂的症状程度。

检验一个已有结果。有时,一个实验是为了验证先前的研究结论,可以使用和原来研究者相同的方法。更常见的是,对原有的实验方法进行些许改变,增加一些实验的新成分,这有助于发现原有研究所得结果的其他原因。科学家是,而且应该是地地道道的怀疑论者,他们喜欢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亲自证实已有的心理规律,而不是道听途说。

补充前人研究的发现。当研究者要证实某个结果时,他们多半会增加一些新的处理,而不是对前人研究的简单复制,从而增进我们对所研究现象的了解。研究者常常会去检验某种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他需要查明,这种现象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发生,怎样的条件下不会发生,从中就会得到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认识。假如能够证实,降血压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状的减缓,由此就会有很多问题生发出来:它对男性和女性患者产生的效果一样吗?它对早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和晚期的是否一样?血压需要降低多少?降血压本身重要,还是此过程中伴随的其他因素重要,如降血压时的心理压力?等等。

解决前人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假设有人发现运动可以调节情绪,而另一些人却得到相反的结果。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结果的分歧呢?可能是他们都没有考虑巧克力对情绪的影响:在一些研究中,锻炼者在运动前吃了巧克力,而另一些人的研究中则没有这样做。这就需要一项新的研究,在系统地控制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后,结果会怎样呢?

2.3.2 描述前人的研究

引言部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向读者介绍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背景的信息。在描

述前人研究时,必须将讨论的材料限制在与研究直接相关的范围内。例如,研究课题是“老年人的短时记忆问题”,那么相关的材料就是关于“老年人”的“短时记忆”,而不是关于记忆领域的所有资料,也不是关于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尽量使背景资料的选择范围聚焦于研究主题,避免宽泛。

对前人研究叙述的详略程度要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对于引用的大部分研究,只需简要地概括其研究过程和结果。通常,读者不需要知道原来的研究选取了多少被试,使用了怎样的统计方法,实验中的每个细节等。如果他们想得到全面的信息,会自己去搜索原文。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引用的详略程度:“Pike等人(1997)的研究发现,即使提供等量的感觉信息,对运动中的面部识别要比从某些侧面、静止条件下的识别更准确。这表明运动可以为面部识别提供更重要的信息,可能是三维效果使然。”“Rensink等人(1997)关于‘变化盲视’的研究表明,观察者总是不能注意到连续情景中的明显变化。”这里,不需要告诉读者得到这些结果的细节,除非这些细节对讨论很重要。

在有些情况下,如果认为前人的实验程序存在严重缺陷,有加以讨论的必要,这时才考虑对其研究过程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例如,“Rhubarb(2000)的结论是建立在5名被试的实验基础上,随后的研究(Custard,2001)使用了更多的被试,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结论。”在这里,被试的数量也许是一个重要问题,就有必要提及。如果Rhubard的研究中使用了足够多的被试,而且也没有因此出现不同的结论,那就没有必要谈及被试人数问题。

如果前人的某一研究也是当前所作研究的核心内容(比如,当前实验就是为了直接验证前人的研究,或者借鉴了前人研究中复杂的实验程序),那就需要对其进行介绍——即使如此,也应该注意到读者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理解当前所要做的研究,或者使他们对该领域的争论焦点有所了解。简单地说,对前人研究的介绍要尽可能地简约。

文献回顾的目的在于说明当前研究问题提出的专业背景、理由和论据,一般的逻辑路线是:在相关领域中,前人做了哪些主要的研究,这些研究给予我们什么样的认识,这些研究还有哪些空白区、存在哪些疑惑或相互矛盾的地方,这里的某一空白区或矛盾需要解决,为此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将读者的思路带入研究主题。文献回顾的常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首先对有关的已有研究进行内容整理、概括和分解,然后按照这些研究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介绍和评述;二是按照研究的历史进程,通过文献回顾而勾画出该专题领域的发展图景,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当前研究纳入到已有研究的体系中了。文献回顾的两个大忌是:不加选择地论及该领域的全部或大部分研究,不加整合地罗列文献。

2.3.3 概括所做研究的框架

向读者清楚的介绍完讨论的问题及理由后,就应该简单介绍一下研究计划,给出一个当前研究的清晰轮廓,而研究的细节留待“研究方法”部分具体描述。比如,假设我们要解决的是前述的运动对情绪影响的研究中所存在的矛盾。我们需要有四组被试:吃巧克力的运动者、吃巧克力的不运动者、不吃巧克力的运动者、不吃巧克力的不运动者。一周后,我们将测量四种处理条件下每个被试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的假设是情绪受巧克力和运动的共同影响,那么我们将预测到吃巧克力的运动者是情绪最高涨的,然后是吃巧克力的不运动者和不吃巧克力的运动者。不吃巧克力又不运动的人应该是情绪最低落的。

简单描述研究框架后,可基于某个理论而提出期望的实验结果。例如,我们已经讨论了运动和吃巧克力对大脑内啡肽水平的影响,那么这将是我们预测结果的理由。

不过,这里所做的预期有点“不诚实”,因为研究者一般都是在有了实验结果以后才开始撰写研究报告的,所以也等于是在分析了实验结果之后才进行的“预期”。这是“事后诸葛亮”,你经常可以发现“引言”部分中的“预期”和实际得到的数据惊人的吻合——因为作者在写引言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结果了。

2.3.4 预测实验结果

低年级或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在引言部分结束时对实验的(或备选的)零假设做出相当正式而刻板的陈述。比如,给出这样的表述:“我们的实验假设是四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零假设是四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专业心理学家不会这样写,他们会用清晰但非正式的语言对结果进行预测,像这样:“如果吃巧克力和运动对情绪均具有影响,那么四组被试的情绪将表现出以下的不同:吃巧克力的运动者将得到最高的情绪得分,不吃巧克力并且不运动的人给出最低的情绪得分,其他两组被试的情绪得分处于两个极端组之间。”这里不需要对零假设进行陈述——因为那等于是说不同实验处理之间没有统计学的差异,所以这种表述完全是多余的。

在“引言”结束时,最好能制造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让读者迫不及待地继续读下去,并急于想知道实验获得的结果。接下来,就需要确切地告诉读者研究怎样展开——轮到撰写“研究方法”部分了。

关于“引言”部分的篇幅和详略程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研究会比较深入,前人的积累也相当丰富,文献回顾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理论模型。这种情况下,文献回顾的篇幅可能就要多一些,以便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背景,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理解研究主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式。研究中如果需要使用特殊的实验技术或实验范型,也要在这一部分中进行介绍。有的研究,文献积累较少,或不需要复杂的知识背景作铺垫,则可以简略一些。有些期刊对整个论文的篇幅有严格限制,这一部分就要

简略些。

2.4 方法

方法(method)部分是就研究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相对详细的介绍,以使其他研究人员从中获得的信息足以能够复制这一研究,如果他想要这样做的话。方法部分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实验设计”方面给出实验整体结构的概述,“被试”方面给出参与实验的被试的必要信息,“仪器与材料”方面详细介绍实验中所用到的器材(包括问卷和材料等)、“程序”方面告诉读者研究是怎样落实的。

2.4.1 被试

详细介绍每种实验处理下的被试数,以及他们的人口学信息,例如年龄和性别。简单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获得被试的——例如,他们是志愿者,还是有报酬的参与实验?他们对实验的目的是否知情等。心理学实验中的被试通常都不知道研究的真实目的,有时用“单盲”或“双盲”来表达,这在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中是可以被谅解的。但是,不管怎样,都要避免对被试造成伤害。

有些时候,你可能会用到特殊的被试群体,例如色盲患者、学习障碍人群、多动症儿童或者人群恐惧症患者。如果这样,应该提供更进一步的相关细节。例如,就人群恐惧症患者而言,要界定将他们称为“恐怖症”的具体标准,比如在某一恐怖症鉴定测验上的分数达到多少。

究竟要给出被试的哪些特征信息,需视情况而定,即要正确识别哪些信息与实验有关,哪些信息与实验无关。既要保证信息的充分性,也要做到无多余信息。

2.4.2 仪器与材料

这一部分相对较简单明了。需要提供实验中用到的器材的足够细节,以便他人可以重复这一实验。当然,也不能像购物清单一样列举器材——要用完整的句子表示。不要写成“摄像机、磁带录音机、问卷”,而要写成“所用器材包括摄像机、磁带录音机和问卷”。

就一些广泛应用的问卷和笔纸测验(例如,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威特金镶嵌图形测验等)而言,需要给出它的名称、相关出处、引用的理由,并简要说明其有效性的证据。

普通的项目如椅子、桌子、记录纸等不需要介绍得太详细,越是特殊的器材,越是要给予详细说明。对于定制的设备,还要求有图形或图片。如果器材只须简单提及,有时干脆忽略或与方法中的其他部分混在一起。对于使用调查问卷的研究,这一部分就叫做“材料”。在研究中用到的每份调查问卷都要有相应的介绍,并且要对它的作用进行说明(例如:用……来测量……)。对于那些新编制的调查问卷,还必须将其放在附录里(如

果涉及到保密问题,则可以适当列举一些项目,不用完整列出)。

2.4.3 实验设计

这一部分给出了研究正式设计的概况。涉及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共有多少种实验处理?它是一个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还是一个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或者是更复杂的混合实验设计?哪些量是被测量的——换句话说,因变量是什么?

举例来说。假如你对生产线工人甄别次品的影响因素感兴趣。你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查年龄和一天中的时间段对工人甄别次品绩效的影响。抽取年轻组、中间年龄组和年龄最大组工人。每一个年龄组工人再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早班组和晚班组。测量每个工人在四个小时的轮班中检查出次品的数量(巧妙的安排实验,使每个工人的轮班段内出现的次品数量相等,但不要让工人知道)。就这个实验来说,研究报告的“实验设计”部分就可以这样来写:

研究采用3×2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工人的年龄段,有三个水平:年轻组(21-30岁)、中间年龄组(31-40岁)、最大年龄组(41-50岁);一个是轮班时段,有两个水平:早班和晚班,也为组间自变量。因变量是在一个轮班时间段内检查出次品的数量。

2.4.4 实验过程

给出实施实验的实际细节。是要对研究中变量的操控程序、设备调试与实验启动、因变量的测量与记录过程进行描述,包括被试实验顺序的编排、给予被试的指示语、呈现刺激材料、被试如何完成操作和接受测试等。

假如,你想开展一项研究检验脑血流量对记忆的影响。自愿参加实验的被试要接受两次记忆测试,一次是在把脚吊起后头朝下接受测试,另一次是在直立时接受测试。是不是所有的被试都以相同的顺序呈现刺激,还是刺激随机呈现?在这一实验过程的描述中,这些细节都是有必要交代清楚的:一次只测量一个被试还是一组被试?他们被吊着悬垂了多长时间?他们站立了多长时间?这两次测试之间的间隔有多长时间?记忆测试时间有多长,在时间方面和项目的数量上如何安排?给予被试的指导语是什么?被试如何学习这些项目并接受学习效果测试的?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方法部分的陈述要保证客观性。除必要的设备、材料的说明外,一般不要作过多的附加解释。如果想对实验操作进行解释和分析,可在后续的“讨论”部分进行。

2.5 结果与分析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部分要呈现的是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也就是要告诉读者,研究中发现了什么,但这里不要急于探讨结果的理论意义。结果的呈现顺序

通常是:简单地说明要对实验数据或其他资料做什么样的技术分析,概要性描述主要的结果包括哪几个方面,再分别叙述每一方面的研究结果。

在“结果与分析”部分,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客观说明得到的结果,这里的“分析”不是“讨论”之意,而是“统计分析”和“分解呈现”之意,在此部分“切忌夹叙夹议”①,防止将研究者的个人观点和基于结果的推断与研究中得到的客观结果混淆在一起,造成对研究结果的“污染”;二是结果的呈现不能随意罗列,要结合前文提出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的顺序与层次,进行结构上的组织和编排,多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小标题把不同方面的结果分开呈现。

为更好地呈现实验中的发现,这里还需要说明三个问题:数据预处理、描述性统计结果的呈现、推断性统计结果的呈现。

2.5.1 数据的预处理

在获得描述性统计量和推断性统计量的整个过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某种预处理。以反应时实验数据为例,偶尔,会有被试产生一个异常的长反应时(与他所得出的其他反应时相比)。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影响了被试,比如被试的分心,或者一时竟忘记了该按哪个键。这些长反应时数据可能会歪曲研究结论,或是这些数据增添了整个数据样本的“噪音”,致使任何隐含在数据中的效应都难以被发现。因此,剔除这些不正常的数据是必要的,也是正确地。当然,研究者不能仅仅因为不喜欢这个数据或是因为数据不符合你的预期就删除它!剔除数据要遵循科学的规则。通常的做法是,在本来应该具有同质性保证的数据样本中,出现偏离样本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上的特异数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剔除。也有的研究者,对删除特异数据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只删除那些偏离样本平均值三个标准差以上的数据。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剔除特异性数据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数据样本本身就没有在抽样中保证同质性,上述数据剔除规则要慎用。例如,从体育系、物理系、音乐系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参加反应时测定,所得数据样本就没有保证同质性。如果一个被试在两种以上的不同条件下测试得到若干反应时数据,这个数据样本也不具有同质性。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使用上述数据剔除规则。二是,对于要参与比较的不同数据样本,需要采用相同的数据剔除规则。例如,要比较声、光刺激条件下简单反应时间,实验得到两个数据样本,如果采用剔除偏离平均值两个标准差的规则,剔除了声刺激反应时数据样本中的特异数据,那么就也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剔除光刺激反应时样本中的特异数据。  师从黄希庭教授,其间的1996年初,得意地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研究报告交到先生手中,几天后先生召见,指导我对报告进行修改。先生对报告做了详细审阅与批注,迄今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结果与分析”部分的页边上的几个大字:“切忌夹叙夹议”。后来,就也学着先生的口气告诉我的学生:切忌夹叙夹议!

另外,由于各种未预料到的原因,某些被试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任务,以致不能提供有意义的数据,那么这些被试的实验数据必须剔除。例如,抽取大学生对名人面孔进行识别以研究面孔识别的影响因素,可是有些被试对实验中提供的大部分名人都不认识(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和电影),这些被试的实验数据就不能使用,只能剔除。

类似于上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也要清楚地加以描述说明,因为这些处理对后来重复实验者来说是很有必要了解的。

2.5.2 描述性统计结果

描述性统计结果给读者提供一组数据特征的概况,主要包括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差异量数(标准差、全距、标准误等)和频数分布数据。如果实验结果中只有一两个平均数要呈现,那在文章中就可以很容易表示出来。如果平均数超过两个,那么用图表的方式呈现会比较清晰。究竟是用表格还是图呢?这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有时平均数和标准差用表格的方式呈现为宜,有时用图形的形式呈现会更加清晰。如果只有少量的平均数,一般用图形比较清楚。倘若有大量的平均数,或者你还想呈现一些另外的信息,例如标准差,全距,每种实验条件下的被试人数等,采用表格可能更好。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来显示结果,都要避免信息的重复表达。

2.5.3 推断性统计结果

推断性统计量是数据的统计检验结果,目的是为了揭示实验研究中小组之间或实验条件之间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例如,要测量人们在正立和倒立两种条件下的记忆力分数,就可以用t检验来验证两种条件下的记忆差异。

一般而言,推断性检验的结果证明实验是否存在一种“效应”,以及决定了能否把这种“效应”看作是确定性的“事实”而不是偶然现象。有时候,学生(也包括一些研究者)浏览了一下收集的描述性数据,就觉得几个条件间平均数有了一定的差异量。可是当对数据进行推断性检验时,却得到了无差异的结论。如果他们认为检验是繁琐、不合时宜的,可能就会完全无视检验的结果,继续高谈组间产生的“差异”,他们就很容易从数据的表面现象得到错误结论。忽视检验结果就是否定了检验的重要性。行为科学的研究中,随机因素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如果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出“差异”不显著,那就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也不需要因为结果不显著而羞愧。

和描述性统计结果类似,如何呈现推断性统计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量的多和少。写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表格的、图形的或纯粹文字的形式呈现。美国心理协会(APA)提议可遵循以下的规则:如果有小于或等于3个的数据,就用一句话来概括;如果有4~20个数据,就用表格形式呈现;如果数据多于20个,就可以考虑用图形的形式来取代表格。如果选用表格形式呈现统计检验结果,那必须确保读者能看懂检

验的是什么(例如,要比较的是哪些实验条件)。所以,即使使用了图或表,文字的配合说明往往也是不可缺少的。

呈现统计检验结果最简洁的方式是,首先陈述结果以及相关的描述性统计量,紧接着在括号里附上能提供支持的相应的推断性统计量。例如,“服用安非他命小组的平均反应时(977ms)明显少于未服用组的平均反应时(1004ms)(t=2.66,df=30,p

统计检验中的伴随概率有几种不同的报告方法。有时报告的是精确的概率值,例如“p=.024”或“p=.036”。有时报告的是一个最接近的临界概率值,把几个实得概率都归属这个临界值,因而,“p=.024”或“p=.036”都可以写为“p

还有三点需要说明。首先,给出推断性检验结果时,无需说明这一结果计算的繁琐过程,对统计量的概念也无需再做解释和说明。其次,当数字小于1时,应在小数点前加个0(例如,描写“平均误差率为0.73。”)。但是当数字不可能大于1时也可以省略小数点前边的0,如相关系数(区间只能是-1到+1)和概率(不可能大于1),这样的例子就不必在小数点前加0。所以你应该这样写“皮尔逊相关系数为-.55”。再次,要有选择性的呈现结果。尽管你可以计算出一组分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把这些都呈现给读者。选择最合适的那个量数及与之有关的其他量数,使结果呈现简捷明了。

结果呈现时经常使用统计符号,这也需要符合规范,不能随意乱用。可参照表6-1选用。

表6-1   一些常用的统计符号和简称

符号

ANCOVA

df

Mdn

S2

SS

σ

β

2.6 讨论

讨论(discussion)部分是要对研究发现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价。“讨论”应从假设

涵义 协方差分析 自由度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样本总数 分样本的个数 (离差)平方和 多元相关

(“Sigma”)总体标准差 曼恩—惠特尼检验统计量 Beta:第二种误差概率

符号 ANOVA F MANOVA MS SD p r ρ  η2 α  涵义 方差分析 F值(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 多元方差分析 均方 样本标准差 概率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ho”) 决定系数(皮尔逊相关的平方) 埃塔方,反映自变量的效应量 Alpha:第一种错误概率 卡方检验统计量

的重述开始(回想一下最初在“引言”部分结束前提出的研究假设),接着简要重述主要的研究结果,指出它们是否支持了研究假设。然后,将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联系起来,说明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该领域现有知识结构。通常,还要辨析研究的所有缺陷,特别是影响结果普遍性的因素。具体而言,可参照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讨论”。

2.6.1 概述一下研究结果

在“讨论”的开始部分,可以先简要总结一下研究的主要结果。因为,如果读者的注意广度欠佳,把“结果”中所陈述的内容全都忘记了,或是对“结果”十分迷惑,那么他们在继续阅读“讨论”时,需要对主要研究结果有一个简要的概观。这里,不需要再使用任何统计数据或图表,也不宜过分详尽。如果读者需要更多信息,他们会重新阅读“结果”部分。

2.6.2 联系前人研究

解释当前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的关系。运用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如何解释当前研究的结果?新的研究结果是否对当前的理论提出了质疑,或是和这些理论一致?是否只支持一种理论?是否和此领域的前人研究相一致,是反驳还是验证?对于大多数研究报告来说,此部分是讨论中所用篇幅最长的。

“讨论”是整个研究报告里最有趣的部分。有时候你的结果和前人研究非常一致;有时候不符合以往的研究结果,这时就需要对此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个展示你想象的机会(但不要太多!),你可以展示一下你对前人研究和自己研究的深入理解,使你的研究和前人的研究发生联系,差不多成为一致的整体。多数情况下,对前人研究叙述的详细程度要和前言中的相当。但有时需要对一个研究作更详细的介绍。例如,假设你的研究结果和前人的某一研究不一致,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说差异来自于实验程序的不同。显然,就需要详细说明前人的实验程序了。

2.6.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在得出结论前,研究者应该对自己研究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这些局限性可能是研究方法方面的,比如设备的精度有限、额外变量的控制存在缺陷、实验的环境条件不能完全达到要求等等。也可能是样本代表性方面的,比如只有女性被试,结果不能推广到男性人群;被试的分组不能完全做到等组,等等。

不要因为研究存在局限而过分自责,没有哪项研究可以做到完美无缺。在分析研究的局限性时,不要流于表面地列出一般性的问题,如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这样写道:“增加被试效果会更好”,或者“实验应该再做一次,选取普通人群中更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而不是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被试当然有好处,对于任何研究大概都如此,所以不必赘述。或许你想说的是,事后觉得没有使用足够的被试来发掘实验处理的效果。

如果应该用更多的被试,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不增加被试呢?在研究实施前就必须考虑到应该使用多少被试。

第二种陈述说大学生不能代表一般人群,这不一定正确,要看观测现象的本质。如果研究的现象受教育程度、智商、守旧性、年龄等因素影响,使用学生样本就会产生偏差。例如,总体看来,学生对于种族关系的看法和一般人不同。但是,如果实验研究的现象不受学生特质影响,比如测量初级视知觉和记忆广度,那么学生样本就具有代表性。

实质上,“讨论”部分可以显示自我批判能力,它也是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评判。你可以先预想读者的批评,然后提前做出解释。“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在研究中亦然。如果往期刊投稿,当审阅人看到你的研究时,他们会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由此评判你的论文是不是值得发表。因此,研究者可以借助于“讨论”部分的写作让审阅人消除疑问,有力的告诉审阅人,“是的,我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研究中存在这些问题,而且实验组的数据也很不理想,但是,我仍然能够说明,我的研究依然有效,结果也仍然值得发表。”审阅者看到这里时,即使认为研究是存在缺陷的,但还是会给出“同意录用”或“修改后录用”之类的意见!

2.6.4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在“讨论”部分要结束时,可进行研究展望,就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当然,提出的建议也要有充分的理论根据。不要写“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要注意性别差异”或者“用博茨瓦纳被试来重复此实验是很有价值的”。要简要的说明这样做的价值,以及可能的不同结果。

初学者在撰写“讨论”部分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1)分不清主次,理不清结构,把实验中所有可以算作结果的内容变相地再罗列一遍,并在其中夹杂一些个人看法,带给读者更多困惑。(2)撇开研究的目标与假设,不着要领、离题太远,试图说明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是“渊博的”。(3)对研究结果作过度地引申和扩展,有时会不顾及当前研究中的各种约束,试图揭示当前研究的“普遍”意义。(4)不理会前人的研究成果,似乎前人的研究都已经过时了,只需在“引言”部分将其作为背景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最明显表现就是,“讨论”部分不再有任何“参考文献”了。这些错误很容易发生,需要在不断地写作中,随着专业水准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得到改进。

2.7 结论(与建议)

研究报告正文的最后部分是“结论”(conclusion),有时叫做“结论与建议”。这一部分就是将当前研究确实得到的、可以肯定的部分概括性地呈现出来,它是前述“结果与分析”、“讨论”后的一个自然总结。这里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将前人已有的认识和他人研究的结果作为“结论”,二是不能将研究者的假想、未能肯定的推测、未来研

究设想等作为“结论”。结论要简短、肯定。切记,不要把“结论”写成了“结果”的压缩版,它是基于结果的概括和抽象,并超越了样本描述。

在一些应用性研究的报告中,研究者往往根据所得结论针对某一实践领域提出建议。一般情况下,这些建议比较简明、确定,不要作过多地阐释,以防止有“喧宾夺主”之嫌。

2.8 参考文献和附录

“参考文献”(reference)和“附录”(appendix)已不属于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但同样是重要的。参考文献至少有四方面的作用:(1)为自己的研究及讨论提供支持,并证明研究者本人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2)向被引用文献的原作者表示谢意,并给予应有的声誉;(3)承认引用,避免“抄袭”、“剽窃”之嫌;(4)为文稿评审者或阅读者提供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的线索。所以,“参考文献”要为报告中每一引用项提供完整信息,而且要注意,参考文献里列举的项和论文里引用的项必须一一对应,即每个引用项都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列表里,而参考文献列表里的每一项又必须是被引用的。一般,参考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姓氏字母相同时,独著类的先列,其他则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也有的是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

详细规定还可查阅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ixth edition, 2013)。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这里给出各类文献的格式示例,初学者可参照撰写:

1.中文文献写作格式

 论著与教材类:作者.(出版年).著作名. 出版地:出版单位,页码范围. 荆其诚,傅小兰.(2009).当代心理学大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3-176.  论文集类:作者.(出版年).论文题目. 见:论文集编著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单位,页码范围.

陈庆荣,邓铸.(2008).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理论与SWIFT模型. 见:白学军,闫国利 主编. 眼动研究在中国.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42-48.

 会议交流类:作者.(会议举办年份).论文题目. 会议名称,举办地.

蔡厚德,王伟.(2007).词汇加工大脑功能偏侧化与相互作用的ERP研究. 全国“普通与实验心理学”2007学术年会,南京.

 学位论文类:作者.(完成年份).论文题目.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完

成机构.

黄荣. (2011).大学生认知开放性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 期刊论文类:作者.(发表年份).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范

围.

罗鸣春,黄希庭,严进洪等(.2010).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33(4):779-784.

2.英文文献的写作格式

 论著与教材类:作者.(出版年). 著作名. 出版地:出版单位,页码范围.

Sternberg, R.J. (1985).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56-79.

 论文集类:作者.(出版时间).论文题目. In:论文集编著者. 论文集名(pp. 页

码范围)出版地:出版单位.

Brown, A. L.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65–116).Hillsdale, NJ: Erlbaum.

 会议交流类:作者.(会议时间).论文题目. 会议名称,举办地.

Dey, P. P., Amin, M., Bright, M. (2008). Multi-model multi-strategy teaching/learning i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ICSTC-2008), San Diego.

 期刊论文类:作者.(发表时间).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卷号(期):页码范围. Helic, D., Maurer, H., & Scerbakov, N. (2004).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 in a modern WBT system.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27(3),163–190.

不过,就国内学术刊物来说,参考文献的编写方式各有不同。投稿前需要查阅相关刊物最新的版式和最新的“征稿启示”。

“附录”部分是放置其他一些辅助性材料的,它为论文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支持。一般,下列材料均可放在“附录”中:(1)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统计软件包的输出结果。如手工计算的t检验,可将t值、自由度、概率值等列在正文的“结果”部分,演算过程放在附录中;如果使用电脑计算,t值等列在“结果”部分,电脑程序的输出结果则放在附录中。

(2)原始数据。有时需要提供原始数据(例如,被试的得分)。这些数据可放在附录中。但是,如果没有专门要求,就不要列出原始数据①。(3)问卷和其他一些纸笔测验。如果是自制的或其他一些不常用的问卷或测验,需要在附录中列出。如果是应用广泛的问 原始数据的保存是很重要的。论文投递后,在审稿和发表过程中,如果编辑或审稿人员对研究数据的准确性或统计方法提出质疑,作者应随时能够提供原始数据。所以,在文章发表之后,作者还应把原始数据(包括原始的调查问卷、研究程序等原始资料)保存5年以上,以备他人查证或重复分析。

卷,就不用列了,提供此测验的来源就足够了。(4)指导语。有时给被试的指导语很长,很详细。这些指导语要念给被试听,或者把它们放在问卷中或计算机屏幕上。这些指导语就不宜放在正文里,而应放进附录中。(5)刺激材料。如果要做一项言语记忆实验,要把记忆材料放在附录中。还比如,做一项面孔识别实验,实验中要被试判断面孔是否是名人。附录中就要有一个列表,包括你所用到的名人。如果你的实验要记忆一组抽象几何图形,那么在附录中要列出全部的图片。如果论文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录,那么你要在论文报告的正文中提及它们。如,在“结果”部分,你写到:“表1显示的是各种测试条件下的平均数(原始数据见附录)。”

扩展阅读

一、研究报告完成后的审核

当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对之进行修改完善。一种有效的做法是,反复阅读自己文稿的每一部分,对文稿的结构完整性,以及语句的精炼性、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进行检查,也包括符号及标点是否正确。从内容方面来说,可作如下检查。

总体要求:

既要写得清楚简洁,又要用被动语态以正式的格式来论述。

标题和摘要:

1. 标题表达要清楚且信息量大,字数不超过20个。

2. 摘要是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结论的简要概述,字数最低不超

过500字,一般为200~300字为宜。

引言:

1. 概述与实验目的相关的前人实验结果和理论。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说明为什么

你的实验值得做。

2. 简要地描述你所要做的实验.

3. 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对你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研究方法:

1. 要包括这些部分:实验设计、被试、实验器材、实验程序。

2. 要保证有足够多的相关的重要细节,以便读者通过阅读实验方法部分就能够完

整地重复你的实验。

3. 在实验设计部分,要界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要说明你所采用的是组间设计、

组内设计还是混合设计。

4. 务必要提供与被试样本相关的一些背景特征资料,包括参加实验的被试数等。

5. 务必要以恰当的方式来描述实验器材及实验程序部分,而不要只是列出清单。 实验结果:

1. 务必要把你的结果描述清楚,并说明你的论据是否大体上支持你所建立的假设。

简单地描述一下结果就行,而不需要解释。

2. 如果你需呈现一些数据资料,你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描述,这样会更清楚明了。

3. 要给你的图表标上数字(如:表1,图1)以便能在文中引用。图和表要分别标

上数字,这样的话,假如你有五个图和三个表格时,就可以表示为图1到图5和表1到表3。即使你只有一个图和一个表,你在文中提到时也要用“图1或表1”这样的表述而不能用像“这个图表明……”。

4. 要确保每个图表都有明确清楚的标签和注释性的标题。

5. 要确保读者在看图表时,即使不对照文章的解释也能看懂图表所表达的意思,

反之亦然,即保证读者不看图表,只看文章解释也能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6. 采用推断统计时,要说明你所使用的是什么统计量(如t检验、F检验等)。要

给出具体统计量的值、自由度、显著性水平以及你所采用的是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7. 把原始数据和统计计算列在附录里,不要放在正文里。

8. 记得要把平均数和标准差列出来(或者列出中位数、全距等)。

讨论:

1. 简述你的主要实验结果。

2. 用不同的理论对你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3. 要简要清楚地指出你最初的假设是否得到实验结果支持。

4. 把你的实验数据和参考文献里提到的其他实验研究结果及理论进行对照和讨

论,尤其是前言里提到的那些研究。

5. 指出你的研究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要用很长的篇幅来说一些不重要的、

琐碎的批评意见。要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在论文的正文部分只需列出作者的姓和发表时间,除非你很清楚这篇直接引文

的来源,那你就可以列出你所引用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

2. 在你研究报告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要把你的参考文献以正确的格式列出来。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