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 > [《道路交通安全征文》3800字]道路交通安全征文300字以内

[《道路交通安全征文》3800字]道路交通安全征文300字以内

时间:2019-10-31 09:31: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道路交通安全征文》3800字

道路交通安全征文(一)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例如,在德国,交通管理部门经常组织学龄前儿童举行交通知识大奖赛。德国的街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街小巷的红绿灯,大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是自动装置,中小路口有指示先行或后行的交通牌。在学校、幼儿园或孩子集中的地区,路牌上会印有小孩的图案,提醒司机注意。在日本,无论是大小城镇,还是乡村僻野,公路路口都安装着交通信号灯。在繁华的街区,当路口的红灯亮时,即便马路上没有车辆行驶,路边的行人也没有闯红灯过马路的。瑞典的交通规则也是以人为先,行人第一。马路上的信号灯在离地面两米处,与行人的目光高度持平,且周围不准立广告牌或栽树,以避免遮盖信号灯。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每天,在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等。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没有信号灯的时候更甚。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为了加强朝阳区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提高人民的交通文明素质,朝阳区特提出了朝阳区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四知”和交通文明“四让”。四知是:一知主题,即迎奥运,建首善,创和谐交通环境;二知内容,即整顿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三知目标,即车不越线、人不乱穿、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四知规范,即行使规范、停车规范、设施规范、占路规范。四让是:人让人让出一片温情,人让人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车让车让出一片理解。我想制定这个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四知”和交通文明“四让”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对于交通文明习惯和素质的培养,应该从每个人做起,特别是作为一名处于弱势地位的行人,更应该引起注意。来自北京市交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北京行人事故为901起,死亡218人;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北京市共发生行人事故842起,死亡200人,伤703人,直接经济损失726万多元。财产损失可以量化,而生命代价却无法计算。

因此,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人为本,从我做起,加强“交通文明”意识教育,才能真正的使其得到改进,才能真正的实现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四知”和交通文明“四让”,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安全征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每天享受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各种因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却在不断的困扰着人们,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

公交车进站,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人们蜂拥而上,机动车司机视红绿灯不见,行人视斑马线为装饰线条,机动车司机逆行、超速行驶、行人马路中间翻越护栏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将生命置之度外,法律置之度外,完全背离文明。

在南四环的肖村桥地区,白天有交通协管员时,交通基本畅通,晚上八点以后,协管员一下班,道路马上堵塞,经常是夜里十一点还在堵车,几条车道根本无法看出,总之是一片混乱。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行人车辆,各行其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这无疑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很长一段时期,机动车违章成为主要的被纠正对象,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章因为执法难而被忽视。规则被打了折扣,所以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章现象愈演愈烈,反过来刺激了机动车司机的心理失衡,形成“不管行人违章为何管我”的恶性循环。

绝大多数从发达国家回来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那里的人特别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在深夜,还是在远郊,即使没有警察,但只要有红绿灯,人们都会十分自觉地按“灯”行事。在公交车站,人们不分长幼,非常有秩序的排队上车,秩序井然。而在我们这里,车辆闯红灯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而即使是在警察的眼皮底下,行人也会大摇大摆地横穿马路。公交拥挤,那更是平常。

而作为交通文明的另一个部分,文明执法也应在这次活动中体现出来。当机动车违章人收到违章通知书,他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威严,也同时能体会到执法者提醒的善意。对违章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哪怕只是简单的处罚,可能要花费比纠正机动车违章更多的精力,但仍然要体现出对违章者的尊重。

人们为什么缺少交通文明?从根本上说,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出现在马路上的人,彼此基本上是陌生的,而人们常常在熟人之间中,才能表现出应有的宽容、理解和文明。在熟人之间,道德自律往往容易发挥作用,约束人的行动,直到变成一种自觉。而在陌生人之间,在道德约束还没有成为一种自觉时,规则就应该及时发挥作用。

现代城市中的马路,已经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移的通道,也是文明程度的检验场。只有道德和规则并重,效率和公平兼顾,才能体现真正的交通文明。

此外,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市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届时,全世界几十万奥运健儿和国际友人将汇聚北京,千年的文明古都将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在,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世界人民、全国人民和首都市民正以热切的心情企盼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奥运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全国人民的厚望寄托在了每一个首都市民身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北京的道路交通环境作为奥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首都的城市形象,体现着首都市民的文明素质,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保证,并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良好的奥运交通秩序,对提升北京乃至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真诚希望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进一步增强奥运交通意识、首都形象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意识,为创建首都和谐交通秩序环境,从我做起;为维护首都文明城市形象,从我做起;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我做起;为建立首善之都,从我做起。从每一次出行做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觉规范交通行为,和谐社会,从而尽情享受我们快捷便利的美好生活。

道路交通安全征文(三)

最近,区区交警大队来我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我看了道路安全警示片《关爱生命,安全出行》非常震惊,感受颇深。

片中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交通事故。我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肇事驾驶员的责任,他们有的超载,有的酒后驾车,有的疲劳驾车,还有的超速行驶;另一个就是一些行人和骑自行车人的责任了,他们交通安全意识淡漠,无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按规定行走或骑车。(m.lz13.)

片子一开头,就出现了这么两组骇人的镜头:

一名中年男子横过车水马龙的机动车道时,不走人行道,被快速行驶的汽车撞得飞起来,整个人在空中旋转两圈后跌落地面,当场死亡。

一位骑自行车的青年男子穿过繁忙的十字路口时,既不下车推行,也不走斑马线,让飞驰而来的货车当场碾成肉酱,鲜血顷刻间染红了街头路面,车祸现场惨不忍睹……

这些都是安装在马路和十字路口的电子监控仪拍摄记录的真实场面。

透过上述血淋淋的镜头,不由得使人联想起在我们的显示生活中,在我们丹徒城乡道路上,不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遵循各行其道的规则,乱穿马路者不乏其人。他们常常不是大摇大摆地穿过马路,就是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跑或猛拐,俨然一副“我是行人我怕谁”的架势,往往令驾驶员措手不及。更有甚者,他们中有的人还振振有词地说:“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是提倡保护弱者吗?机动车敢撞我,等着赔偿吧!”这些人的所言所为确实令人担忧,他们虽然比机动车驾驶员违法肇事所造成的后果轻微得多,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弱者”多了,也就直接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的正常秩序。从长远来看,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多了,将是社会和谐的重大隐患。

遗憾的是我们有的同学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不懂得遵守交通法规,往往成为一起起车祸的受害者,这是很可悲的。通过观看这部警示片,我希望所有的行人和骑车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尽量减少一幕幕悲剧的发生,让我们的生命之旅畅通无阻。

同学们,为了你自身的安全和佳人的幸福,请你珍惜生命,一路走好。愿安全与你同行,幸福与你相随!

*  交通安全征文800字

*  中学生交通安全征文

*  交通安全征文600字

作文二:《道路交通安全征文》800字

珍惜生命,安全出行 临海小学五(4)班  陈粤洋

“九月的天空,依稀晴朗

阳光下许多故事,缓缓酝酿 车来车往,车来车往

十三岁的小姑娘背着书包去课堂……” 第一次听到这首悲伤的歌,才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94年西安的马路上,有一个在上学途中的小女孩被车撞死了,那天正好是小女孩13岁的生日,更让人伤心的是,在这不久之前,这个小女孩的爸爸刚因车祸而逝去。后来这个女孩的老师特别伤心,于是他就为自己的学生写了这首歌,叫做《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有人每天都要出行:上学、上班、差旅…当走在马路上,道路交通安全对我们而言就是第一位的,可也有一些人屡屡不把道路安全规则甚至个人性命当成回事,你看:那些贪图一时方便随意跨越隔离护栏的;那些看到眼前没有车辆就擅自闯红灯的;还有那些严重超速超载行驶在马路上的“定时炸弹”等等,想到在新闻上每每看到各种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现场场面,不禁试问那些人,你们就这样把自己或家人的生命当成儿戏吗?

当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惟一的,都是极其宝贵的,我们的地球世界也是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精彩,所以,您的生命,不应当是儿戏!珍爱生命,那就请您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驾驶车辆的时候,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信号灯、交通指示,礼让行人,不超速行驶,不开斗气车更不能酒后驾驶车辆。作为行人的时候也要礼让车

辆,通过路口时严格遵守交通指示灯,不能在马路上玩耍、相互追逐,时刻保持自身与机动车辆的安全距离。乘坐公共车辆的时候要注意乘车秩序,系好安全带…总之,要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遵守交通规则,不抢一分不快一秒,才能保障我们可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路交通安全还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从年轻一代的教育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做到教育一代人,影响一代人,形成全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并最终达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百年大计。

作文三:《道路交通安全-题》5500字

第一章

1.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现象有哪些?

构成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违章,过失,有后果。现象: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

2.道路交通事故的5种分类方法?按事故后果分为哪几类?

1)按事故责任分类: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

2)按事故后果分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3)按事故原因分类: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

4)按事故对象分类:车辆间的交通事故,车辆与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自身,车辆对固定物

5)按事故发生地点分类:

3.试归纳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研究内容。

(1)道路交通安全行政管理研究

4.如何理解“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5.为什么我国“高速公路事故率大大高于普通公路”?

6.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

1.简述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及其影响机理。

2.驾驶员的心理特性有哪些?

3.试谈疲劳驾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及预防对策。

4.什么是动视力?动视力与静视力的关系怎样?动视力与车速的关系是什么?

5.什么是视野?什么是隧洞视?

6.从视觉角度说说一天中最危险的驾驶时间是何时?为什么?

7.明适应与暗适应哪个更快?

8.你知道眩目有几种情形?

9.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一般分几个阶段?

第三章

3.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途径有哪些?

4.简述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5.轮胎的哪些性能与汽车安全行驶有关?

4.减轻乘员和行人伤害的被动安全技术有哪些?

5.操纵稳定性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什么是稳态?

6.转向特性有哪几种?汽车一般设计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还是过多转向?

7.汽车操纵稳定性差会出现哪些现象?

8.什么是制动效能和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9.哪些制动性能差会引起重大交通事故?

10.什么是驻波现象?对应的临界车速是什么意思?

11.什么是水滑效应?如何避免水滑效应?

12.汽车照明装置中一般有哪些向其他道路参与者传递信息的灯?

13.解释乘员二次碰撞和行人三次碰撞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

6.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应避免哪些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方式?

7.平面与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如何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3. 有哪几种视距需要满足?

4. 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的技术标准必须一样吗?

5.是不是道路越宽车道数越多越安全?是不是车道越宽越安全?为什么?

7.说说高路基与陡边坡的利与弊。

8.道路的表面性能主要是什么性能?指标分别是什么?

11.平面交叉路口安全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12.立体交叉上哪种匝道上事故率更多?驶出匝道还是驶入匝道?为什么?

14.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条件有哪些?

15.试述道路作业区的区域划分及安全保障措施。

. 道路景观有哪些具体内容?

5.曲线转角为多少时,行车最安全?

6.什么是驾驶员视矩形?

7.道路绿化具有哪些安全功能?

8.建筑与道路之间协调的指标是什么?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是多少时很协调?

12.停车让行标线和减速让行标线有何区别?

13.车道分界线69线适用于哪些类型的道路?

14.对西安市人行过街设施提提意见?

15.为什么人行过街设施的使用率低?如何提高其使用率?

1.交通事故现场的五要素是什么?

2.交通事故现场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3. 变动现场与伪造现场的区别的是什么?

4. 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包括哪些内容?

5.现场勘察程序是怎样的?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方法有哪些?

6.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有哪些?交通事故现场轮胎痕迹有哪些?

7.交通事故车辆检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10.道路交通事故的勘查工作总体分为哪几个过程?

11.交通事故现场勘察记录有哪些?

12.交通事故现场拍摄的分类有哪些?有何规律?

5.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16.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几类?当事人何种情形无责任?

17.事故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19.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如何理解第四条?

2.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道路交通事故仿真系统有哪几个典型的子系统?

8.分析计算子系统有哪12个计算模块?

第八章

3.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有哪些?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4. 相对指标有哪些?分别予以说明?

5.平均指标中有哪些形式的平均数?

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分别是点速度的何种平均值?

8.常用的事故率指标有哪些?交叉口交通事故率一般用哪种事故率指标?

9.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看,诱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有哪些?

17.解释一下什么是基于突出性原理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

18.解释一下什么是基于事故机会为基础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

19.分别说说单个急转路段,连续急转路段,连续下坡路段的事故多发点的改造措施。

21.分别说说平面交叉口,互通立交处,分离立交处的事故多发点的改造措施。

第九章

3.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有哪三类指标?1)绝对指标2)相对指标3)评价指标体系。

4. 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方法有哪些?什么是事故强度分析法?

宏观评价方法:1)绝对数法2)事故率法3)模型法4)事故强度分析法5)概率-数理统计法6)四项指标相对数法7)灰色评价法

事故强度分析法:

5.什么是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哪四项指标?为什么城市主干道上四项指标相对数较大?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是把不同类型道路交通事故的四项指标的绝对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作为一个相对指标,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对比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

四项指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6.道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价方法有哪些?路口评价中有哪些方法?什么是速度比辅助法? 微观评价方法:1)路段评价(1) 绝对数—事故率法(2) 交通事故率法(3)模糊评价法。2)路口评价(1)交通事故率法(2)速度比辅法(3)冲突点法

速度比辅助法:

7.道路交通安全经济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直接经挤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以便分析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全社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关注程度,完善道路变通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达到提高交通安全度的目的

10.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交通事故预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交通事故的未来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效地控制各影响因素,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意义:预测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交通安全决策也不例外。我国的交通事故目前正处在多发的关键时期。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教育等方面,交通安全的科学决策显得越来越重要。

11.说一说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阶段和程序。

阶段:交通事故预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计过程,从确定预计目标开始,经过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到初步选定预测技术。第二阶段是建模过程,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第三阶段是评价过程,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检验、评价。

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3)选择预测模型4)建立预测模型5)进行预测6)分析与评价预测结果7)预测结果跟踪。

11.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定性预测技术有哪些?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定性预测技术: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趋势判断法、类推法、和相互影响分析法等。

(1) 专家会议法:这种方法预测交通事故简便易行,有助于互相启发与补充,容易产生一致意见。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社会压力,多数人的观点和权威人物意见的影响。因此,预测结果不一定能反映各位专家的真实想法。

(2)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融合了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二者的缺陷,它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收敛性等特点。因此,采用德尔菲法可能比其他判断方法的预测精度要高一些,但毕竟还是专家的主观臆断。

12.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定量预测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定量预测技术: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和组合预测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法适用于县、区小范围的、微观的短期交通事故预测。回归分析法是交通事故

预测的常规方法。回归分析能较好地反映交通事故与诸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且能较容易地建立模型和检验预测结果。因而,回归分析技术在交通事故预测中应用的最普遍。但是,回归分析要求样本量大、数据波动不大、规律性强等条件,否则期预测精度便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回归分析对新旧数据同等对待,只注重对过去数据的拟合,因此其外推性能较差,对变化趋势反应迟钝。交通事故灰色预测的特点是在数据量少,资料突变的情况下采用。但是预测结果的后验差表明,交通事故灰色预测的精度不高。

13.交通冲突的采集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采集方法:

1)录像观测法:

优点:①录像可以反复倒带放映,并可以随时定格研究,对于交通冲突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②录像可以供多人同时在同一条件下观察同一事件,并进行讨论分析,以确定交通冲突的发生、成因及类型;

③录像观测可以对交通冲突发生瞬间及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跟踪记录,便于对交通冲突的进一步研究。

缺点:①在录像过程中,对拍摄位置有严格要求,必须选择高处且与被拍摄现场保持一定距离,方可能观察记录到整个冲突现场;

②由于被拍摄对象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遮挡物,因此,往往需要几部摄像机才能观测全貌;

③摄像机必须保持固定与平稳,摄像过程中不能有突然移动,而且还会出现大型车的遮挡干扰等现象;

④由于摄像机录下的是整个冲突现场的远景环境,不能突出交通冲突的真实情况,道路使用者在冲突中的声音反应很难从录像中分辨清楚。

2)人工观测法:

优点: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观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记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调整比较容易;②观测员可以亲身接近交通现场,观察冲突发生的全过程,真实地反映现场冲突状况;③观测方法简单,可以根据观测的需要来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角度。

缺点:①要求观测员具有较高的冲突辨别及数据统计和记录能力;

②恶劣的天气环境会对人工观测员造成不利影响,可能限制这一记录技术的应用;       ③由于交通流量等因素影响,冲突频次过低将使观测周期延长,从而增大人工费用开支和时间的耗费。

14.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判别方法有哪些? 分级标准有哪些?

判别方法:1)选择距离作为度量参照,即空间距离法。2)选择时间作为度量参照,即时间距离法。

分级标准:1)无干扰通过2)可能冲突3)轻微冲突4)严重冲突

15.解释:交通安全评价因子(TC/MPCU)

交通安全评价因子:交通冲突是两个交通行为者在空间运动时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用交通冲突技术,引入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 (TC/MPCU),定义其为交通安全评价因子.

第十章

1.道路交通安全审计起源于哪国?道路交通安全审计何时引入我国?

2.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 为什么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实施者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小组?

5.为什么审计小组必须保持”多专业”的结构?

6.道路交通安全审计人员的培训内容有哪些?

7.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流程是怎样的?委托方是谁?

8.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9.道路网络规划阶段的安全审计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安全审计主要区别是什么?

10.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审查各有什么特点?

11.路网规划中的安全要点有哪些?

12.什么是路线设计一致性?评价指标是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

13、横断面设计安全审计中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审计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14、平面线形指标的审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审计重点是什么?

15、纵断面线形指标的审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审计重点是什么?

16、路基设计安全审计的项目有哪些?重点是什么?

17、为什么突出的路缘带设计不适用于公路?矩形边沟在安全方面的缺点是什么?

18、路面设计安全审计的项目有哪些?重点是什么?

19、桥梁设计安全审计项目有哪些?重点是什么?

20、平面交叉口设计安全审计的项目有哪些?

23、运营阶段事故多发点改造措施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第十一章

2.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哪些?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1)学校教育(2)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做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根本途径,要保证所有人

都能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又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两种教育形式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3. 为什么要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规划?p286

4.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87

5.道路交通安全设计与道路交通设计的关系?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系:  设计的主要内容:对路线平纵横平交立交跨线立交桥位置和基础形式标志标线及线外工程等设计内容的审查,并作出交通安全评价,业主根据审查意见要求设计部门作出完全符合道路安全标准的设计文件。

6.我国道路线形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1)我国现行标准、规范根据设计速度确定线形,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根据规定的设计速度所做的设计不一定能保证线形标准一致;第二,根据规定的设计速度所做的设计不—定能保证没汁要素之间的相容;第三,设计速度和运行车速之间存在差别,特别是山区公路设计中若未将纵面与平面线形要素结合考虑,同时使用最小值就可能不安全。

(2)标准一限到底,呆板执行规范。

(3)安全研究与线形设计脱节。

11.交通事故预警技术有哪些方面?根本目的是什么?

(1)驾驶员疲劳预警(2)车辆碰撞预警(3)不良道路条件预警(4)不良交通环境预警(5)ITS在事故预警中得应用

作文四:《道路交通安全》11900字

第一章 绪论

1.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现象有哪些?

构成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违章,过失,有后果。现象: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

2.道路交通事故的5种分类方法?按事故后果分为哪几类?

1)按事故责任分类: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

2)按事故后果分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3)按事故原因分类: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

4)按事故对象分类:车辆间的交通事故,车辆与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自身,车辆对固定物

5)按事故发生地点分类:

3.试归纳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研究内容。

行政管理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机制、政策、勤务、技术行政管理信息),道路交通安全技术、设施的研究;

4.如何理解“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①交通安全和交通事故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

②交通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并不一定不发生事故;交通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未必完全有事故引起的。

第二章 交通参与者与道路交通安全

1.简述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刺激、年龄和性别、情绪和注意、车速、驾驶疲劳、饮酒。

2.驾驶员的心理特性:感觉与知觉、注意、情绪与情感、性格。

3.动视力:是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时检查的视力,汽车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力。动视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年龄越大动视力越差。

4.动视力与静视力的关系:静视力好是静视力好的前提但静视力好的的人不一定近视力好;年龄越大,动视

力和近视力的差距越大.

5.视野:两眼关注某一目标,注视点的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

6.隧洞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马路两边近物在快速移动,在驾驶员的视网膜中来不及成像,因而变得模糊不清,只有玻璃中间的远处景物还可以看清,使注视点前移。车速越快、视野越小,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的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易使视线形成一个类似隧洞的现象,视角非常狭窄,驾驶员信息收集量也降低,车辆两侧的道路交通情况容易被驾驶员忽视,发生事故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因为车是贴近地面行驶 若车速增加,视觉对快速两边闪过的景象反应不过来而视野变窄。静止时人的双眼视野可达160度,当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视野则会降到40度左右。

7.从视觉角度说说一天中最危险的驾驶时间是何时?为什么?

黄昏是一天中最危险的驾驶时间,因为这时人的眼睛要适应由明变暗的转化过程.

8.明适应与暗适应哪个更快?(明适应较快)

9.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一般分几个阶段?(认知情况,确定措施,实施操作)

第三章 汽车与交通安全

1.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途径有哪些?(增加轮胎的侧偏刚性、转向主销后倾和内倾、减小前轮前束值、加装转向助力装置;)

2.简述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制动踏板力 路面附着条件 车辆载荷)

3.轮胎的哪些性能与汽车安全行驶有关?(负荷,气压,高速性能,侧偏性能,水滑效应,耐磨耐穿孔效应)

4.减轻乘员和行人伤害的被动安全技术有哪些?(安全车身座椅 安全带和气囊;保险杠、发动机罩及其改进措施、改善汽车前部造型。)

5.操纵稳定性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稳态响应、瞬态响应、回正性、直线稳定性、转向便捷性和抗侧翻能力;

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汽车一般设计为不足转向。

7.汽车操纵稳定性差会出现哪些现象?(摆尾,侧滑和侧翻、转向沉重、高速发飘、斜行)

9.制动效能: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10.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汽车在频繁工作条件下制动时制动器温度可达300度以上,高速制动时制动温度也会很快上升,然后其摩擦力矩会显著下降这种现象成为热衰退;

9.哪些制动性能差会引起重大交通事故?(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0.什么是驻波现象?对应的临界车速是什么意思?

驻波现象:当轮胎达到某一旋转速度时,轮胎表面的变形来不及完全恢复就形成驻波,其表现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后部的周围面上出现明显的波浪状变形,其接过是使滚动阻力急剧增加轮胎温度急剧上升至危险温度,导致橡胶脱层直至爆破损坏,产生驻波现象时的车速称为临界车速;

11.什么是水滑效应?如何避免水滑效应?

水滑效应:当汽车在具有一定厚度水膜的路面上一较高的车速行驶时轮胎会浮在水面上打滑丧失汽车的操纵性、制动性和驱动性。其实质是轮胎与路面已无直接接触中间隔着水膜从而大大降低路面对轮胎的附着作用。避免水滑效的措施:从轮胎和路面两方面;

12.汽车照明装置中一般有哪些向其他道路参与者传递信息的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前位灯、后位危险警告灯等)

第四章 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

1.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应避免哪些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方式?

1)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曲线。

2)在一个长平曲线内设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竖曲线;或在一个长竖曲线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曲线。

3)在长直线段内,插入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

2. 有哪几种视距需要满足?(停车,超车,会车,错车)

3.道路的表面性能主要是什么性能?指标分别是什么?

路面平整度(平整度标准,路面粗糙度,路面构造深度)路面抗滑性(路面摩擦系数,路面摩擦系数、构造深度的变化)

4.平面交叉路口安全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1)交叉路口的道路条数2)平面交叉口的间隔3)平面交叉路口的交角4)平交路口的渠化5)交通控制6)辨认距离7)左转车道与变速车道

5.立体交叉上哪种匝道上事故率更多?驶出匝道还是驶入匝道?为什么?

驶出匝道事故多因为进入匝道前后车速不同,高速公路主线上的行车速度一般高于收费站进口至驶入匝道的连接路上的行车速度,除个别为匝道构筑条件不当外,多数是由于在减速车道上没有充分减速。

6.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条件有哪些?(交通量、交通组成、车速)

7.试述道路作业区的区域划分及安全保障措施。

作业区的区域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道路作业区安全措施:车速管理、交通安全设施的布设、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夜间作业管理;

第五章 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1.道路景观有哪些具体内容?(道路线形要素的景观协调、道路与道路沿线的景观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

2.曲线转角为多少时,行车最安全?(15度-25度)

3.什么是驾驶员视矩形?(目视前方,不转头、不仰视,自然看到的矩形范围)

4.道路绿化具有哪些安全功能?(绿化具有诱导视线、防眩、缓冲、遮蔽、协调、指路标记、保护坡面、沿线保护等;)

5.建筑与道路之间协调的指标是什么?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是多少时很协调?

建筑与道路之间协调的指标是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宽度,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是1

6.为什么人行过街设施的使用率低?如何提高其使用率

如果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配套的中央或路侧隔离设施,其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跨越人行天桥所必需的时间超过直接穿越道路所需的时间(含在路边等候合适的车辆间隙的时间),人们就不愿意使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只有在其穿越时间不大于直接穿越道路所需时间的20%时,才会被利用。行人只有离人行横道距离小于100m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第六章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

1.交通事故现场的五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车、物)

2.交通事故现场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事故发生前的动态阶段、发生时的变化阶段和发生后的静止阶段 )

3. 变动现场与伪造现场的区别的是什么?(变动现场是指事故后到现场勘查前的这段时间里,由于自然原因和非故意的人为原因,使原始现场全部或部分地发生变动;而伪造现场是指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毁灭证据、逃避罪责后为了嫁祸于人,有意加以改变或布置的现场;

4. 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包括哪些内容?(时间调查、空间调查、当事人身心调查、后果调查、车辆与周围环境调查;)

5.现场勘察程序是怎样的?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方法有哪些?

现场勘察程序是: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现场、现场勘查、确认并监护当事人、询问当事人和事故见证人、现场复核、处理现场遗留物及恢复交通。

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方法有:1)顺序勘查,2)从中心向外围勘查(适应于现场范围不大痕迹及物体集中的现场),

3)从外围向中心勘察(适应于现场范围较大,中心不明确、痕迹及物体比较分散的现场),4)分片、分段勘查(适用于范围分散、散落物及痕迹凌乱的现场),5)从最容易破坏的地方开始勘查(适用于痕迹、物体等易受自

然条件或过往人、车灯外界因素破坏的现场);

6.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有哪些?交通事故现场轮胎痕迹有哪些?

路面痕迹、车体痕迹、物体痕迹于散落物;交通事故现场轮胎痕迹有:胎印、制动痕迹、侧滑印;

7.交通事故车辆检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载货和乘员情况、操纵机构运行情况、安全装置技术情况、车辆结构特征、车辆动力性能、车辆破损情况

8.道路交通事故的勘查工作总体分为哪几个过程?

事故属性勘察过程、现场迹证勘查过程、资料深入整理过程、事故再现分析过程、事故原因分析过程;

9.交通事故现场勘察记录有哪些?(现场摄影、现场图测绘、现场勘查笔录)

10.交通事故现场拍摄的分类有哪些?

现场方位摄影,现场概览摄影,现场中心摄影,现场细目摄影,事故痕迹摄影,尸体伤痕摄影。

1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立案、事故调查、事故认定、处罚执行、损害赔偿调解、简易程序;

12.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几类?当事人何种情形无责任?

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无责任;当事人何种情形无责任: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他方无责任。

13.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如何理解第四条?

1) 交通肇事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的安全

2)交通肇事罪所侵害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过、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3)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

4)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表现必须是出于过失。

第七章 道路事故分析与再现

1.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基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模型计算,利用计算机进行道路事故仿真再现分析;

2.道路交通事故仿真系统有哪几个典型的子系统?(数据输入子系统、分析计算子系统、动画模拟子系统)

3.分析计算子系统有哪12个计算模块?

单车制动、单车坠车、单车侧翻与侧滑、单车撞击固定物、两车正面碰撞、两车追尾、两车侧面碰撞、两车同向与对向刮擦、汽车与摩托车相撞、汽车与自行车相撞、汽车和人相撞和其他;

第八章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与分析

1.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有哪些?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指标:(1)绝对指标(2)相对指标(3)平均指标(4)动态指标(5)事故率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表法和统计图法。

2. 相对指标有哪些?分别予以说明?

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

结构相对数:即部分数与总数的比,通常用在事故质别分组中,用以表明各类构成占总数量的比值,说明各构成的比例。

比较相对数:即同一交通事故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值或同一总体中有联系的两个指标值的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即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的绝对指标间的相互对比值,用以表现交通事故总体中某一方面的严重程度。

3.平均指标中有哪些形式的平均数?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分别是点速度的何种平均值? 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

4.常用的事故率指标有哪些?

事故率指标:亿车公里事故率,,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综合事故率。交叉口交通事故率一般用百万辆车事故率指标。

5.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看,诱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有哪些?(人,车,路,环境)

6.解释一下什么是基于突出性原理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

高速公路上的某一事故多发点,其某些事故诱导因素或综合因素所引发的事故数量与上述因素在所有与事故多发点具有相似道路、交通及气候条件的路段上所引发的平均事故数量相比时很突出,并假设这些突出的事故诱导因素或综合因素即为该事故多发点的主导因素。

8.分别说说单个急转路段,连续急转路段,连续下坡路段的事故多发点的改造措施。

单个急转路段:

①设置向左(右)弯路或事故多发路段等警告标志;

②设置限速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限速解除标志;

③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④路侧设置线形诱导标、轮廓标;

⑤设置中心实线或物理硬分隔设施,减少因视距不良车辆越过中心线发生对撞事故

⑥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数据资料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

连续急转路段:

①设置“连续转弯,超速危险”警告标志,还可以加设辅助标志说明前方连续弯路的长度,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xxx连续弯道;

② 设置限速标志,设置限速解除或使用一块辅助标志说明限速路段长度;

③修剪、处置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

连续下坡路段:

①设置连续下坡告示牌标志,根据情况可以用辅助标志标明连续下坡长度,或使用告示说明“前方连续下坡××米,超速危险”;

②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线以及减速设施:

③在因制动失灵造成事故频发的路段,可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如果设置了避险车道,应在坡道起点处设置避险车道告示牌

④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9.分别说说平面交叉口,互通立交处,分离立交处的事故多发点的改造措施。

平面交叉口:

①平面交叉路线尽量为直线正交,必须斜交时,其交角不宜小于450;各相交道路距交翼口前后停车距范围内,应保持通视,受条件限制时视距可减小30%,但必须在醒目的位置处茜置减速标志。

②平面交叉地点应设在水平路段,且紧接水平路段的纵坡一般坡度不大于3%,困难地段不得大于5%。 ③一、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根据需要应设置转弯车道.变速车道、交通岛。转弯车道宽度不小于im,并根据道路等级设置适当的缓和段,有时还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渠化。

④改造不合适的道路连接,这需要认真考虑车流方向,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利用视觉原理,缒驾驶员在心理上受其影响而降低车速。

⑤减少冲突点。交叉口的冲突点减少后,其事故数相应地会减少。

⑥控制相对速度。对于交叉口,可采取物理隔离或交通信号控制等措施,降低交叉口交通流的相对速度。 互通立交处:注意立交类型与布局、交通控制和立交间距,匝道、集散匝道的布局。注意进入进入立交区的各种分离设施、引导标志标线、警告和禁令标志。这些设施、标志标线设置的位置、尺寸、颜色,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分离立交处:

①跨线桥应满足桥下道路的净空规定,跨线桥交角最好大于45度;当位于距要满足停车视距。

②主干路跨越次干路时,要保证其桥墩不影响次干路的视线,同时桥墩的设置位于次干路中央分隔带时,前后位置需加设防撞护栏。桥墩不得设在双车道中间,桥梁上部应设防撞护栏。

③主干路下穿时,上跨桥应保证一孔跨越,同时尽量避免中央有桥墩。若不可避免,应在桥墩前后加防撞护栏或防护网,并与车道相协调。

④在铁路与公路的分离式立交中,道路上跨时保证铁路净空要求即可;下穿时,其要求与主干路下穿时一致。

第九章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和事故预测

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有哪三类指标?1)事故总量指标2)事故率指标3)安全管理水平评指标。

2. 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方法有哪些?什么是事故强度分析法?

宏观评价方法:1)绝对数法2)事故率法3)模型法4)事故强度分析法5)概率-数理统计法6)四项指标相对数法7)灰色评价法

3.什么是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哪四项指标?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把不同类型道路交通事故的四项指标的绝对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作为一个相对指标,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对比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 四项指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4.道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价方法有哪些?路口评价中有哪些方法?什么是速度比辅助法?

微观评价方法:

1)路段评价(1) 绝对数—事故率法(2) 交通事故率法(3)模糊评价法。

2)路口评价(1)交通事故率法(2)速度比辅法(3)冲突点法

速度比辅助法:速度比以通过交叉路口的机动车行驶速度与相应路段上得区间车速的比值表示。速度比能够表征交叉口行车秩序和交通管理状况。

5.道路交通安全经济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直接经挤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以便分析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全社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关注程度,完善道路变通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达到提高交通安全度的目的

6.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交通事故预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交通事故的未来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效地控制各影响因素,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意义:预测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交通安全决策也不例外。我国的交通事故目前正处在多发的关键时期。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教育等方面,交通安全的科学决策显得越来越重要。

7.说一说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阶段和程序。

阶段:交通事故预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计过程,从确定预计目标开始,经过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到初步选定预测技术。第二阶段是建模过程,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第三阶段是评价过程,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检验、评价。

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3)选择预测模型4)建立预测模型5)进行预测6)分析与评价预测结果7)预测结果跟踪。

8.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定性预测技术有哪些?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定性预测技术: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趋势判断法、类推法、和相互影响分析法等。

(1) 专家会议法:这种方法预测交通事故简便易行,有助于互相启发与补充,容易产生一致意见。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社会压力,多数人的观点和权威人物意见的影响。因此,预测结果不一定能反映各位专家的真实想法。

(2)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融合了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二者的缺陷,它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收敛性等特点。因此,采用德尔菲法可能比其他判断方法的预测精度要高一些,但毕竟还是专家的主观臆断。

9.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定量预测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定量预测技术: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和组合预测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法适用于县、区小范围的、微观的短期交通事故预测。回归分析法是交通事故预测的常规方法。回归分析能较好地反映交通事故与诸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且能较容易地建立模型和检验预测结果。因而,回归分析技术在交通事故预测中应用的最普遍。但是,回归分析要求样本量大、数据波动不大、规律性强等条件,否则期预测精度便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回归分析对新旧数据同等对待,只注重对过去数据的拟合,因此其外推性能较差,对变化趋势反应迟钝。交通事故灰色预测的特点是在数据量少,资料突变的情况下采用。但是预测结果的后验差表明,交通事故灰色预测的精度不高。

10.交通冲突的采集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采集方法:

1)录像观测法:

优点:①录像可以反复倒带放映,并可以随时定格研究,对于交通冲突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②录像可以供多人同时在同一条件下观察同一事件,并进行讨论分析,以确定交通冲突的发生、成因及类型;

③录像观测可以对交通冲突发生瞬间及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跟踪记录,便于对交通冲突的进一步研究。 缺点:①在录像过程中,对拍摄位置有严格要求,必须选择高处且与被拍摄现场保持一定距离,方可能观察记录到整个冲突现场;

②由于被拍摄对象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遮挡物,因此,往往需要几部摄像机才能观测全貌;

③摄像机必须保持固定与平稳,摄像过程中不能有突然移动,而且还会出现大型车的遮挡干扰等现

象;

④由于摄像机录下的是整个冲突现场的远景环境,不能突出交通冲突的真实情况,道路使用者在冲突中的声音反应很难从录像中分辨清楚。

2)人工观测法:

优点: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观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记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调整比较容易;       ②观测员可以亲身接近交通现场,观察冲突发生的全过程,真实地反映现场冲突状况;

③观测方法简单,可以根据观测的需要来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角度。

缺点:①要求观测员具有较高的冲突辨别及数据统计和记录能力;

②恶劣的天气环境会对人工观测员造成不利影响,可能限制这一记录技术的应用;

③由于交通流量等因素影响,冲突频次过低将使观测周期延长,从而增大人工费用开支和时间的耗费。

11.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判别方法有哪些? 分级标准有哪些?

判别方法:1)选择距离作为度量参照,即空间距离法。2)选择时间作为度量参照,即时间距离法。 分级标准:1)无干扰通过2)可能冲突3)轻微冲突4)严重冲突

12.解释:交通安全评价因子(TC/MPCU)

交通安全评价因子:交通冲突是两个交通行为者在空间运动时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用交通冲突技术,引入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 (TC/MPCU),定义其为交通安全评价因子.

第十章 道路交通安全审计

1.道路交通安全审计起源于哪国?道路交通安全审计何时引入我国?

英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两种平行的方式进入我国

2.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有针对性的消除安全隐患2)更全面的分析安全影响因素3)有效的扩展道路的安全空间和“宽容度”

3. 为什么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实施者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小组?

在传统的道路设计研究中,虽然已经包含了一些安全的考察指标,但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得实施是专项的安全研究,它必须脱离常规的道路设计规程,设置一个专门的小组加以实施。这样才能全面地,客观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工作。

4.为什么审计小组必须保持“多专业”的结构?

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德尔一个特有功能,就是对多方式,多层次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集成处理。完成这种任务,要求道路审计人员必须来自不同交通方式机构,具备多种专业背景,能协调考虑安全问题。来自不同层次的人员才能协同考虑安全问题,能够协调微观和宏观的安全需求,将不同层次衔接理顺。

5.人员的培训内容有哪些?

核心内容是:培训有关人员对道路安全审计程序和技术认知,领悟与掌握,并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包括1)道路安全工程2)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鉴别与勘查技术3)路侧安全分析技术4)施工区的安全评估,组织与管理5)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6)道路交通安全审计报告的编制方法。

6.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流程是怎样的?委托方是谁?

1)选择审计人员(单位)2)提供背景材料3)召开审查开始会议4)审计设计文件、图纸、资料5)现场考察调查6)编写审计报告7)召开审查完工会议8)裁决与实施安全审计建议。

7.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划分为哪几个阶段?1)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2)初步设计阶段3)详细设计阶段4)施工阶段5)运营前的验收和运营后的审计阶段。

8.道路网络规划阶段的安全审计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安全审计主要区别是什么?

前者是所有安全审计忠的“顶层任务”主要针对规划方案进行宏观的站略性的把握,目的在于从交通系统真题出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安全审查,其视角是“面上”的整体安全性能审查,而后者视角是“线上“的安全性能考察。

9.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审查各有什么特点?

初步设计阶段评估对象:平纵线性,视距特性、平面交叉口、立交设计方案、车道与路肩宽度、路面横坡与超高价、超高道特性、停车设施、非机动车与行人设施。

详细设计阶段设计要素:标志、标线、信号控制、照明、交叉口细节设计与交通组织方案、护栏设计方案、路测设计、路侧净空、路侧景观、施工中的交通管制方案。

10.路网规划中的安全要点有哪些?

1)采取“安全性能指标”优先的原则2)系统考察与其它方式交通网络的节点安全3)各层次道路网络界保持安全衔接4)避免路网规划与区域开发间的安全冲突5)应急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1.什么是路线设计一致性?评价指标是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

路线设计一致性: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既不违背驾驶员的期望,又不超越驾驶员安全操作车辆能力极限的特性2,评论指标采用相邻道路运行速度差值

评价指标:相邻路段运行速度的差值。

评价标准:

12、横断面设计安全审计中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审计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1)高速公路的重点应放在中间代的宽度,中央分隔带的形式选择上,以及是否设置连续的紧急停车带山区高速公路重点审计坡车道设置的必要性2)一级公路的审计重点是进出口阶段,针对横断面设计的审计项目是转弯车道的必要性,转弯车道是否需要设置成港湾形式并设置成交通岛。

13、平面线形指标的审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审计重点是什么?

包括:直线长度,平曲线半径,偏角,超高,超高渐变段,平曲线长度以及合成坡度等。重点:直线长度和平曲线参数

14、纵断面线形指标的审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审计重点是什么?

包括:纵坡坡度,纵坡坡长,竖曲线设计。重点:山区公路连续下坡,专项评估重载车辆的行车特性。

15、路基设计安全审计的项目有哪些?重点是什么?

包括:路基边坡,路侧净空区,路侧类型等。重点:在求取特定路段的路侧净空区的需求宽度后,对比该路段在相应的路侧宽度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

16、为什么突出的路缘带设计不适用于公路?矩形边沟在安全方面的缺点是什么?

1)因为它是引起越界车辆翻覆的重要诱因,对行车安全构成比较明显的威胁,并阻断了横线排水,严重影响了雨天的行车安全2)矩形边沟可能成为车辆卡塞或翻车的危险点。

17、路面设计安全审计的项目有哪些?重点是什么?

包括:路面类型,路面等级,路面排水,路面性能等指标的预测与评估。重点:当路面类型改变时,过渡段是安全审计的重点,旧路改建时,路面安全是安全审计的重点。

18、桥梁设计安全审计项目有哪些?重点是什么?

包括:桥头跳车,桥面铺装,桥上护栏,桥梁基座的端口设计。

19、平面交叉口设计安全审计的项目有哪些?

1)交通交叉形式所采取的设计原则是否能适应相交道路的交通量2)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受地形限制而采取较大纵坡时有无安全措施3)平面交叉点前后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长度所构成的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是否保证通视4)平面交叉的圆曲线半径是否能适应相交道路的设计车速5)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是否能限制车速达到停车的效果6)交通量大,转弯车辆多对分道转弯是否采取了相应实际措施7)附加车道的设置条件是否能适应相交道路等级及相应交通量的需求,各项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8)渠化设计中所采取的交通岛以及分隔带设施是否达到疏导车流的目的9)导流岛的细部设计和端部处理,是否能安全准确地引导交通流10)环形交叉处的地形,平,纵面线及交角等条件是否能满足环道设计要求11)环形交叉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交织长度,交织角及车道数是否能适应交通量及车速的安全行驶12)平面交叉转弯处的纵坡,横坡和高程是否与相交道路相适应保证路面和边沟排水流畅13)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路面铺装,其连续性是否一致,是否影响路面整洁14)道路与铁路相交时道路两侧的道路水平长度,纵坡及视距,能否满足汽车停放和制动安全,启动的要求

20、运营阶段事故多发点改造措施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1)完善交通工程设施2)用工程改造措施

第十一章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1.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哪些?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1)学校教育(2)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做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根本途径,要保证所有人都能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又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两种教育形式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2. 为什么要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而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则是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方向和战略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具有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及避免决策失误的前瞻性作用。制订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它能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目前及今后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它将有力推动政府领导下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长效机制,在客流、物流、车流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持续增长的势头

3.道路交通安全设计与道路交通设计的关系?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系:  设计的主要内容:对路线平纵横平交立交跨线立交桥位置和基础形式标志标线及线外工程等设计内容的审查,并作出交通安全评价,业主根据审查意见要求设计部门作出完全符合道路安全标准的设计文件。

4.我国道路线形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1)我国现行标准、规范根据设计速度确定线形,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根据规定的设计速度所做的设计不一定能保证线形标准一致;第二,根据规定的设计速度所做的设计不—定能保证没汁要素之间的相容;第三,设计速度和运行车速之间存在差别,特别是山区公路设计中若未将纵面与平面线形要素结合考虑,同时使用最小值就可能不安全。

(2)标准一限到底,呆板执行规范。

(3)安全研究与线形设计脱节。

5.交通事故预警技术有哪些方面?根本目的是什么?

(1)驾驶员疲劳预警(2)车辆碰撞预警(3)不良道路条件预警(4)不良交通环境预警(5)ITS在事故预警中的应用

6.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作文五:《道路交通安全A卷》1400字

道路交通安全A卷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伤亡人员以及与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处的路段或地点等空间场所。

3.道路鉴定就是对事故地点的道路及通行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定道路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是否存在失修和违章占用等情况、对事故的形成有无影响等。

4.驾驶适应性是指准备从事或己经从事汽车驾驶工作的人员的心理品质适合于驾驶工作的程度。

5.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地降低行驶速度以至停车,或在下坡时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二、填空

1.轻重事故 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2.人   车   路

3.全部责任 主要责任 同等责任 次要责任

4.交通流状态  道路几何线形 道路结构物

5.预测的自负效应  预测的反复性 预测的组合性

6.设计过程 建模过程 评价过程

7.眼椭圆法 摄影、投影及目测法  计算机测量和模拟  经纬仪法

三、问答

1、 试归纳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交通安全管理是研究安全管理在交通事故发生和预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交通安全工程的手段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科学知识体系。

具体而言,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

2、 怎样预防人失误?

答:由于导致人失误的因素非常复杂,防止人失误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从许多方面采取措施。

安全教育:反射操作层次的教育;规则层次的教育;知识层次的教育;

技术措施:用机器代替人;预防失误设计;机械设备工具、作业环境符合人机学的要求;警告措施;

管理措施:作业审批;安全监护;安全确认。

3、 试述交通预警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答:交通预警管理系统应具备下述组成部分:监视预报系统、警戒系统、紧急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和解释机制。

交通预警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在原有交通职能的基础之上构建新的预警机制即报警职能、矫正职能和应急职能,并共同构成交通管理职能系统的新的预警功能体系。

四、综合分析题 (计14分) :

解:每小题6分

1) 事故特点:从事故原因来看,多集中在驾驶不当、超速和爆胎;从事故在各月份的分布情况看,在一二月份和七八月份较为集中。

2) 事故的发展趋势:从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上看,事故次数从1996年到1999年逐年减少,但到2000年出现激增;死亡人数从1996年到2000年在波动中不断攀升;万车事故率从1996年到1999年逐年递减,但在2000年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可做趋势线图说明)

3) 参数各人假设取值。主要参数有:领导对安全的管理Kl=?;安全部门工作能力Ka=?;工人素质Kr=?;运输装备情况Ks=?;环境状况Kg=?;年度伤亡事故情况表Kp=?;产业安全性系数λ1=0.5(公交、客货运输、化工的产业);相对安全系数λ2=?。然后根据等级评价法的计算公式算出评价系数。

1/3D=λ1λ2[KlKa(Kr+Ks+Kg)/3]+(1-λ1λ2)Kp

4) 设月安全目标值为前三月的平均值λ=(104+82+79)/3=88.33(人)

1/2管理上限为:μ=λ+2λ=88.33+18.80=107.13(人)

作图描点可见,各点没有超出管理目标的上下限,也没有出现连续数点上升或在目标值以上的情况,较为正常。

120

100

80

60

40

20

一月二月三月

5)关于该公司的管理对策的建议:根据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安全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注意车辆设备的检修,改善工作环境等。

作文六:《道路交通安全学》2300字

道路交通安全学

复习

万车死亡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机动车拥有量的比值。

万人死亡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国家人口的比值。

人、车、道路环境的过失。

五E:法规、工程、教育、环境、能源、急救。

交通事故: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构成交通事故的六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行中、发生意外、造成意外的原因是非不可抗力及有后果的。

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路面:道路的行车部分,是在路基上用不同材料铺成的一层或数层结构状物。

路面强度:路面整体对变形、磨损和压碎的抵抗力。

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断面。

交叉路口:道路网络中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道路与其他交通设施的交点。

交叉口分类:无控制交叉路口、标志控制交叉路口、信号控制交叉路口、环岛交叉路口和立体交叉路口,前三种称为平交路口。

冲突点:交叉、合流、分流

交叉:包括横断与交织,交通流从两个不同方向进入交叉路口,然后按两个不同方向离开交叉路口,这时一个方向的交通流与另一方向的交通路产生一个交叉点。

合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通流汇合成一个方向的交通流。

分流;交通流由一个方向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方向。

交叉路口安全设计要点;减少冲突点、控制相对速度、协调设计与交通控制、运用最灵活的交叉方法、替代转弯路径、避免多种合流与分流活动、分离冲突点、有利于重交通流和快速交通流、减少冲突区域、分离非均匀交通流。

交通标志:将交通指示、交通警告、交通禁令和交通指路等交通管理和控制法规用文字、图形或符号形象化地表示出来,设置于路侧或道路上方的交通管理设施。

标志分类:主要标志和辅助标志 。

标志三要素:颜色、形状、图符。

交通信号:用某种动力操纵来指示或引导车辆、行人采取一定行动的管理设备。 动力性: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最大爬坡度。

制动性:汽车动力性越好,其制动性越可靠。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操纵轻便,反应灵便型。

车灯:前照灯、尾灯与制动灯。

行人三次打击:保险杠撞击行人腿部及发动机罩撞击行人腰部、头部撞前挡风玻璃、受到前轮碾压。

结构措施:使保险杠及发动机罩具有一定弹性、在发动机罩上部及前挡风玻璃周围布置弹性材料、在车前部设置防止行人跌下路面的救护网等装置。

安全带:由尼龙织成的带子以及带扣、长度调节装置、卷入装置和固定装置等组成。

交通安全心理学:系统研究交通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着重研究交通中人与机器、人与环境和人与人的关系。

性别差异:开车时男驾驶员多东张西望,强行超车,而女驾驶员这种现象较少。男驾驶员对超车往往采取不在乎的态度,女驾驶员则很慎重。连续行车时间较短时女性的肇事率低,若时间一长则恰恰相反。遇到紧急情况差别较大,例如在遇到正面冲撞之前的一霎那,多数男性驾驶员想方设法摆脱,而女驾驶员则恐慌,手足无措。从驾驶形态看,女性在超速车道上常用低速,充分表现为本位型,一旦发生事故,又以为对方可以基于某种协助,表现为依赖性。男驾驶员反应时间短,女驾驶员反应时间长。达到领执照的时间,女性驾驶员比男性长26%。女驾驶员的身高、体重、坐高均不如男驾驶员,左右手握力只有0.1~0.15kN。 气质差异: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反应时间:人由眼睛等感官获得情报传入大脑,经大脑处理后发出命令而产生动作的时间。 反应时间测定方法:p82

暗适应:由亮出到暗处,由于视觉的习惯性,视力需要回复的特性。

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在头脑中的反映。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是同时参与知觉的不同感觉器官以某种优势的器官为基础,并综合了两个或若干个感觉器官的感知结果。

事故心里:一是思想麻痹大意,速度过快,车与车之间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这是驾驶人员行动方面的错误;二是驾驶人员的身体、生理、精神和情绪等状态以及年龄、经验等内在原因。

饮酒危害: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工作能力下降,从而危及行车安全。饮酒后视觉和触觉机能下降。饮酒还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

饮酒会降低人的记忆力。饮酒后人的情绪不稳定,自己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及事故有关范围的空间场所。

现场勘查:对交通事故现场的情况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时间、空间、心里和后果的调查,把这些调查完整地、准确地记录下来

现场分类: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造现场、逃逸现场、恢复现场。

事故责任分类:全部责任和没有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同等责任。

具备条件:一是当事人必须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二是当事人的违章和事故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认定不服:可以在接到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申请重新认定。只能重新认定一次,即为终结认定。

责任认定举例:p111

交通事故档案:交通事故处理批文、交通事故处理意见书、交通事故处理协议书或裁决书、驾驶员处分通知书、现场勘查记录、事故现场图、事故现场摄影、综合材料、车辆技术鉴定、道路技术鉴定、询问当事人笔录、旁证材料、尸体检验记录、受伤人员诊断书、其他。 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统计分析法、分类法、排列图法(事故分类,事故次数)、因果分析图法、统计调查分析表法、坐标法和原图发、交通事故分析图、专项分析。

事故原因:超速行驶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疲劳驾驶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故形态:单车事故的主要形态有撞护栏或翻车、多车事故的主要形态是追尾事故。 交通事故预测:线性回归预测法。

交通安全教育:对驾驶员的教育、对骑自行车人的教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作文七:《道路交通安全》3300字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大约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而交通事故数量也基本上同步上升,经济损失严重。本文介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指出ITS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严格管理,自觉遵守,努力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道路  交通  安全  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路总体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它在带来高效、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交通安全问题。

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之上升。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20世纪50~60年代为几百人至几千人,70年代为1~2万人,到80年代高达4~5万人,1992年交通事故死亡58729人,跃居世界第一;自2003年起,交通事故有了减少的趋势,其中2006年是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九万人以下的一年,其后几年也有所下降,但是我国整体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说人、路、环境和管理等。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且主要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致。引起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有:感知不准、反应不当、判断失误等。

(1)感知不准

驾驶员置身于交通环境中,面对交通条件极为复杂且时刻都在变化的情况,驾驶员需要及时收集各种交通信息,并且随时作出反应。现代汽车行驶速度快,驾驶员对交通信息的感知,有可能1/10s的误差,便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2)反应不当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地感知交通条件的变化,而且需要对交通信息作出及时、准确地反应,否则极易因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反应迟缓甚至酿成交通事故。

(3)判断失误

驾驶员行车时要正确感知交通信息,并且及时作出反应,如果判断不当也会造成交通事故。根据日本统计,由于驾驶员判断错误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5%。判断失误主要是对对方车速以及与对方车辆的距离判断失误,或凭自己的想象判断对方行

动。

2.2路的因素

道路交通事故的生成,其表象与直接的诱因多为驾驶员的违章或过失,而潜在的因素则涉及到道路的线形设计、路面状况、道路交通量分布与交通组成以及道路的特殊路段等。路是车辆的载体与行驶的基础,道路的等级、质量、线形标准等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

(1)线形方面

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对事故有较大的影响。(见表2-1)

表2-1  弯道与坡度重合产生的交通事故率(次/亿公里)

(2)路面方面

路面方面和行车安全的相关性是以路面和车轮之间的附着系数来表现的。附着系数与道路路面材料、路面表面的粗糙程度、干湿程度以及路面的完好程度相关。附着系数越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低。

(3)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同交通事故率有关,交通量增加,事故数增加,但还应考虑道路的服务水平、道路宽度与平行线形等。

2.3环境的因素

在雨、雪、雾、风等天气条件下,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存在危险性较大,驾驶员的视线受影响,车辆难以控制。

(1)降水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雨天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一些国家事故统计表明,雨天的公路事故危险要比干燥路面时增大2~3倍。

(2)浓雾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雾天能见度下降,妨碍驾驶员的视觉。特别是浓雾天气,驾驶员的视力下降更多,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天除使视距变短外,还有因空气湿度大而引起的玻璃透视率下降和后视效果变差,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3)冰雪路面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下雪时飞舞的雪花阻碍了驾驶员的视线。当雪后晴天时,由于积雪对阳光的强烈反射作用,又十分耀眼,产生眩目,即雪盲现象,使驾驶员的视力下降,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3.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提高广大群众和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是搞好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

(1)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主要针对维护交通安全的需要和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主要有以下内容:

组织驾驶员学习,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安全政策;有针对性地组织交通安全、汽车新技术和特点的培训,如驾驶员、修理工、安全员等的培训。驾驶员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政府、单位、家庭、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同时宣传教育方式要得当,因人而异。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重视交通安全,包括事前教育,事后总结,不急功近利,奖罚分明;

(2)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

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公路沿线公路居民的安全教育,杜绝行人交通事故;严格把好培训关,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建设高素质的交通管理队伍。

3.2加强驾驶员管理

机动车辆是有人来掌握的能否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驾驶员是决定性的因素。

(1)驾驶员安全管理的内容

驾驶员管理是一项内容较广泛的综合性工作,不但包括对驾驶员的培训考核、档案整理、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等许多具体的内容,还包括对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和训练等。

(2)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交通事故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切事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经过大量的、多年的种种类型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属于驾驶员方面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性别、年龄、技能、气质、心理生理状况、情绪、疲劳、酗酒、受外界干扰等因素。对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是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作风和职业习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的认识、职业感情、职业理想等,教育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坚持文明行车,

礼貌让车,关心客货安全和爱护车辆等方面。

3.3改善道路条件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道路、车辆和道路使用者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道路的因素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善现有交通条件主要有以下措施:拓宽道路、科学合理地对各种交通流实行物理分隔、平缓路肩、平缓交叉口曲率、绿化低矮化、增加交通信号装备率等。

3.4发展智能化交通(ITS)技术

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在今后20年内its技术可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降低交通事故约为8%,每年由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30%~70%,这对我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与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ITS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的有效途径。

对its进行大量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从战略上要实现交通安全目标,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在its领域各个方面有步骤地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4.结语

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给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完成道路安全通畅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不仅需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者们的努力,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与积极配合。我们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统地研究安全管理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着眼于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道路畅通,为推动现代化交通事业的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丁立民,道路交通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裴玉龙,道路交通安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作文八:《道路交通安全1》4400字

生命在你手中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㈠教学目的

1、通过看新闻图片、讲课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常识,明确国庆期间外出以及平时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安全。

3、通过交通安全知识有奖竟答等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㈡教学重点

重视交通安全,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㈢教学难点

关于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㈣教 学 过 程

一、课题导入(6分钟)

1、播放路面一连串因为不安注意交通安全而导致的悲剧,教师讲述: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大地球母亲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2、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隐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呢?

3、教师小结:面对这一幕幕悲剧,我们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要求同学们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讲授新课(24分钟)

1、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及事故原因分析

汽车的问世,给人们带来了交通上的便捷。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拥有汽车量也越来越大,人们与汽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的工作、生活根本离不开汽车。但随着汽车的产生,车祸也降临了人间,从第一辆汽车问世开始(1886年1月29日),到现在是119年,全世界已有3200多万人丧生于滚滚车轮之下,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2倍,现在地球上每一分钟有1人死于车祸。车祸中致残的人数已高达1.7亿,交通事故已成为和平时期的“流动杀手”。

交通事故的发生,它不分富人与穷人,名人与平民,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小孩,只要你在公路上参与交通活动,就时刻有招惹车祸的危险。有许多世界名人也因车祸事故而丧生:1906年5月30日,法国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在大街上行走时,被一辆超速行驶的军车撞死;1927年9月14日,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与朋友外出时,身上的围巾被一辆疾驶的汽车刮住,她被卷到轮下,倒在血泊之中;1949年8月16日,美国享誉世界的著名小说《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公路上被一辆高速驶入逆行道上的摩托车撞死;1997年英国皇妃戴安娜夫妇双双死于车祸。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不容乐观。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串黑色沉重的数字: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1.9%,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而且,在滚滚车轮下丧生的人数,短短十几年间已从每年五万多人增长到每年10万人,整整翻了一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死于交通事故总人数已达40万人。我国已成为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

五大原因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一是一些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漠,交通违法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道路交通工具构成复杂,车辆、驾驶人增加快。三是公路安全设施相对滞后,一些险路、危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容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 四是道路运输企业多、小、散、弱,一些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不重视安全生产。 五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重视,措施不落实。

对学生来说,导致车祸事故发生的最大原因是:中小学生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不清楚交通信号的含义和机动车辆的特性,对交通环境、交通危险认知水平低,尤其是小学生,喜欢在公路上嬉戏打闹、突然猛跑,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残忍的心理伤害。一人死亡意味着一个家庭幸福的失落,10万死亡数字的背后,是10万个家庭失去了幸福生活。据2006年全省残疾人协会的报告,现在的残疾家庭有60%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一个残疾人家庭要牵连很多社会资源,出现交通事故前,这个家庭无疑很欢乐的,出现了交通事故后,就出现了无法抹去的阴影。

没有任何事情比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10万人的生命代价应该唤醒各个环节,尽一切可能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对我们交通参与者来说,就是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作为生命的保护神,珍视自己的生命,减少和杜绝交通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2、学生如何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⑴安全乘车

①乘坐车辆的选择。乘坐车辆首先要选择车况良好,驾驶员技术好的车辆,如公交大巴、中巴车、出租车、学校接送车等,因为这些车辆所属的客运单位都有严格的车辆检查、检验制度,驾驶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并且驾龄都在三年以上,有从业资格证的。千万不可乘坐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因为这种车的车主、驾驶员往往刚刚拿到驾驶证就急于挣钱,他们一无从业资格证,二无经过系统的交通安全培训,三连养路费、保险费有没有缴都是个问题。更不能乘坐三卡、正三轮车或电瓶车,因为这种车的刹车装置根本达不到安全要求,乘坐他的车等于是坐在炸弹上。其次,对驾驶员也有个选择问题,大家尽可能不要乘坐饮酒驾驶人开的车,更不能乘坐醉酒人开的车。另外,如果你的父母会开车,你应该积极劝导父母,为了家庭安全、幸福,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②乘车途中的安全。乘坐汽车后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防车辆与车辆交会时发生危险。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和吐痰,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与驾驶员闲谈,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在大人后面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好安全头盔,坐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都要正向骑坐而不要侧坐,不要把脚往轮胎里面伸,以防跌落或轧伤。(案例1)

⑵安全骑车

①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下同)不能走机动车道。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你走机动车道一是违反法律,二是违反了路权。既然法律没有给你在机动车道内的通行权,你就不要在机动车道行驶,如果你硬要走机动车道,往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②骑自行车不要逆向行驶。因为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你逆向行驶的话,就可能与对面行驶车辆发生碰撞。

③骑自行车不要直穿十字路口。需要穿过十字路口,应该根据道路标线,按“右侧通行”原则从非机动车道内绕道而行。还有,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包括过人行横道线自行车也应该下车推行。      ④骑自行车不要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自行车转弯时,尽可能伸出你的左、右手,示意你要转弯的方向。因为现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实在太多,加上部分驾驶员的超速行驶,我们已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特别是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更要注意骑车安全。例如:中间有一条黄色单实线,两边各有一条白色虚线的道路(这种路在我们上虞很普遍),中间是供机动车通行的我们称它为机动车道;白色虚线的右侧这个道是一个机、非混合车道,它既是走慢速机动车的,又是供三轮车、自行车(电动)和行人走的非机动车道,它的排列顺序为慢速机动车、三轮车、自行车(电动)和行人。路权划分:“行人的路权在道路右侧边线1米范围,自行车的路权在道路右侧边线1.5米内行驶,三轮车路权在道路右侧边线2.2米内行驶,慢速机动车在2.2米外范围行驶”。所以我们说:在现在的道路上,要保证骑车安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千万不可再做出成群结队、揪肩搭背、嬉笑打闹、双手离把的危险动作来,否则就有可能为自己的卤莽行为承担后果。(案例2)

⑤要注意车辆的安全有序停放。车辆在公共场所停放应选择不影响他人进出、不影响市容貌、不易被小偷作案的地方,并尽可能使车辆停放有序、间隔相等、排列整齐;车辆在校园内停放,应按照学校指定的地点停放。

⑥经常对自己所骑车辆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况良好。上学、放学骑车时注意检查车辆,重点检查车辆的制动、车铃是否完好,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不要让不安全隐患留给自己。

⑦无证不动他人机动车。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高中、初中学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个子已像大人了,就随便动用他人机动车,要记住,无证驾驶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出了事故后果更加严重,会后悔莫及。

⑶安全走路

①分道行走,自觉靠右。《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所谓右侧通行,是指在道路上行进方向的右侧通行。在城区或其他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横过道路一定要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因为这是法律赋予行人绝对通行权的地方,一定要充分利用,并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通行。如有车辆要强行闯向人行横道线时,你可伸出左、右手示意它减速慢行,千万不可犹豫不决。      ②不盲目横穿。横过公路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许多汽车与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极大多数是在行人横穿公路时发生的。我们知道,汽车不是说停就停得下来的,所以我们可要特别小心。我们可以学习借鉴香港人的走法,采取“先望左、后望右”的办法,即:到达公路边先看看左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

你先过前半条;再看看右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就赶快过后半条,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慢二看三通过”都是同样道理,总之要看清路况。

③不要边走边看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不在马路上玩耍和长时间停留。公路是非常危险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遗憾终身。人常说:“惹不起我就躲”,机动车是高速危险工具,它可以给人们造福,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取其利,避其害。只要我们用心掌握车辆运动规律,学会避让方法,就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案例3)

3、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抢答)(10分钟)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①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②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③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④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⑤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⑥骑自行车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⑦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老师小结: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那就希望同学们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树立良好的小学生形象,讲文明,懂礼貌,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的国庆节。

4、总结

交通安全警句朗读:小学生,上学校,会骑车,会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加以遵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交通才会有序、安全、畅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才会更加美满幸福!

作文九:《道路交通安全》3600字

1,交通安全的特点:

(1)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发生。

(2)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

(3)交通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4)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2.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的损失的事件。

构成要素:1车辆 2在道路上 3在运动中 4发生的事态(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 5.违章 6.过失 7.有后果

3.交通事故的分类

1按事故后果分类:1.轻微事故2.一般事故3.重大事故4.特大事故

2.按事故原因分类:1.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2.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

4.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1.随机性2.突发性3.频发性4.社会性5.不可逆

5.中国交通事故的特点:1.事故死亡人数多2.事故数及伤亡人数呈高速增长趋势3.高速公路事故率大大高于普通道路、

6.交通系统三要素:人,车和路

7.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针对安全问题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模拟,预测和对策等的研究,对人,物流通过程中系统质点的冲突与矛盾事先形成对策,实现有效控制,实现交通系统的动态平衡。

8.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内容:1.道路交通安全行政管理研究2.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研究

9.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1.刺激与反应2.年龄和性别的与反应3.情绪和注意与反应4.车速与反应5.驾驶疲劳与反应6.饮酒与反应

10.驾驶员的心理特征:1.感觉与知觉(空间,时间,运动)2.注意(指向性,集中性,分配)

3.情绪与情感4.性格

11.行人的交通特征:(1)行人依据自己与汽车间的距离决定是否横穿道路(2)行人从众心理往往忽视交通安全导致事故(3)行人横穿道路容易忽视瞭望(4)行人自由度大难以预料(5)行人又“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12骑乘着的交通心理特征:1.胆怯心理,2.侥幸心理,3.排他心理,4.超越心理5.单干心理

13.交通参与者醉酒行为:(1)醉酒使人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影响;(2)醉酒影响人的思考、判断能力;(3)醉酒使人的记忆力降低;(4)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醉酒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醉酒使人触觉感受性降低

14.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1.睡眠与驾驶疲劳,2.驾驶时间与疲劳3.驾驶员身体条件与疲劳

4.车内外环境与疲劳

15.驾驶员超速行驶行为:⑴发生机械故障可能性大大增加⑵遇紧急情况,往往措手不及⑶视力降低、视野变窄、判断力变差⑷精神紧张,心理和生理能量消耗大,易疲劳⑸对运动速度估计不足,措施迟缓⑹制动距离增加⑺弯路离心力变大

16.连续驾驶时间的限制:驾驶员每天行车时间不宜超过10H,每次连续驾驶2H后应稍事休息,累计行车时间未超过5H之前,要安排一次1H左右的休息,一天之内总累计行车时间不超过8H。

17.操纵稳定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汽车设计时,若不考虑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对于过多转向或中性转向的汽车,在转向时,驾驶员未能及时调整转向盘转角并降低车速,则会导致汽车失控而造成交通事故。

18.汽车的轮胎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动力性2.制动性3.行驶稳定性4.平顺性5.燃油经济性

19.驾驶视野是驾驶员行车时的视线范围

20.汽车灯光:1前照灯2.雾灯3.牌照灯4.倒车灯5.仪表灯6.转向信号灯7.制动灯8.前位灯和后位灯9.危险警告信号灯

21.指示装置:1.温度表和温度报警信号装置2.燃油表3.车速里程表4.转速表5.机油压力表及警报信号装置6.制动系统故障信号装置7.制动防抱死系统故障信号装置8.转向指示灯操纵件及信号装置9.前雾灯操纵件及信号装置10.后雾灯操纵件及信号装置

22汽车的被动安全是指发生事故后,汽车本身减轻人员受伤和货物受损的性能,即汽车发生意外的碰撞事故时,如何对驾驶员,乘员及货物进行保护,尽量减少其所受的伤害和损失。

23.被动安全的技术:1.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的碰撞分析2.减轻乘员伤害的结构措施(安全车身,安全座椅,吸能转向柱)3减轻乘员伤害的安全装置(安全带,安全气囊)

24.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又称积极安全技术,它是汽车上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统称,目的是防止事故

25.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的技术:1.汽车自动防撞装置2.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3.轮胎气压检测报警装置。4.车辆巡航控制系统

26.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装置。它在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制动力的自动调节,防止制动车轮抱死,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制动效果,并大大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

27.道路线形设计原则:1.从行驶力学考虑,汽车行驶时应安全,迅速,舒适2.从地形及地质条件上应经济合理3.驾驶员的视觉和驾驶心理应反映良好4.与交通环境及沿途景观相协调5.整体的线形保持较好的连续性

28.视距是驾驶员在道路上能够看清楚看到的前方道路某处的距离,是道路几何设计的重要因素。包括1.停车视距2.会车视距3.错车视距4.超车视距

29.路肩是指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撑。

31.路面与交通安全:路面应有足够的强度,抗滑性能,平整度等,既可以满足行车舒适型,通达性以及安全性

30.交通设施:1.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2.道路安全净空3.护栏4.路障5.道路照明6.道路绿化

32.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称为道路交叉口。1.平面交叉2.立体交叉

33.道路上交通量的大小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交通量与交通流饱和度直接相关,而交通流饱和度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此交通事故与交通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交通量越小,事故率越低;交通量越大,事故率越高。

34.交通组成:交通组成是指各种车型在交通流中所占的比率。大小和重量不同的车辆具有不同的行驶特性,它们不仅影响公路几何尺寸的设计,尤其是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这些特性在公路设计中都必须加以考的。

35.交通环境是指车辆运行过程中,所处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相互作用的关系。

36.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环境因素:1.道路条件2.噪声和天气条件3.法律法规4.交通安全教育

37.道路景观的安全作用:1.道路。2.绿化3.建筑4.照明 114页

38.气候条件与交通安全:1.冰雪2.雨天.3雾天

39.标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 当标线放样的精确度不够时,分道行驶的车辆可能会发生侧

面相撞。 2) 当标线边缘不整齐、厚度不均匀,有气泡、毛边开裂时,会 影响反光标线夜间的清晰程度。 3) 当玻璃微珠的撒布质量不合要求时,例如撒布不均、沉降 量难以控制等,会大大降低夜间反光效果。 4) 当标线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不够时,会出现标线脱落现 象,从而造成诱导视线不连续,特别是在夜间,可能会造成道路交 通事故。40.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的内容:1.事故相关人员调查2.事故相关车辆调查3.事故发生的道路调查4.事故发生环境调查5.事故现场痕迹调查6.事故发生过程调查7.事故发生原因调查8.事故后果调查9.其他调查

41.事故调查的方法:1.人工方法2.仪器方法3.鉴定方法4.实验方法.5录像方法

42.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事故的有关车辆,人员,牲畜及其他事物,痕迹,物证所共同占有的空间和时间。

43事故现场分类:1.原始现场2.变动现场3.伪造现场4.逃逸现场5.恢复现场

44.现场勘查内容:1.时间调查2.空间调查.3当事人身心调查4.后果调查5车辆与周围环境调查

45现场勘查的项目:1痕迹检验2.车辆检验3.道路鉴定4.当事人身体状态检查5.人体伤害鉴定

46事故处理权限的划分:1.按行政区划处理2.军车事故的处理3.涉外事故的处理4.其他特殊情况

47.事故多发地:称危险路段或危险路口,在统计周期内,如果某个路段的事故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相似路段,或超过某一规定的数值时,则该地点即为事故多发地点。

48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通过主观的安全感受和客观的安全程度进行评价。交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过程中,可以随时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即安全感,如反应从容或紧张、反应突然、注意范围急剧缩小等。这是交通安全情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安全程度则可以通过各种量化方式,用以客观反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它是改进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49.评价的指标:1.绝对指标。2.相对指标3.评价指标体系。

50.交叉路口条数:4条,不宜超过5-6条。

30.路肩的作用:1.增加路幅的富余宽2.供临时停车是用3.保护和支撑路面结构4.为公路其他设施提供设置场地,5.汇集路面排水

51.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或者某一断面实际参与交通的参与者的数量。

作文十:《道路交通安全》7500字

道路交通安全

1.交通事故的定义: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交通事故构成要素:(1)车辆: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中,必须至少有一方使用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2)在道路上:这里的道路是指在公用的道路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 在运动中:即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4)发生事态:即发生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象。(5)违章(6)过失:过失是当事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应该预见的后果或已经预见而轻率地自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损害后果。即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而不是因为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原因。(7) 有后果

3.交通事故现象,也称交通事故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和失火等7种。

4.交通事故分类:

(一)按事故责任分类:

(1) 机动车事故:指事故当事方中,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

(2) 非机动车事故:指自行车、人力车、三轮车、畜力车等按非机动车管理的车辆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

(3) 行人事故:行人事故是指在事故当事方中,行人负主要责任以上的事故。

(二)按事故后果分类

(1) 轻微事故: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 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 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

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 重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 特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 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三)按事故原因分类

(1) 车辆间的交通事故

即车辆之间发生刮擦、碰撞而引起的事故。碰撞又可分为正面碰撞、追尾碰撞、侧面碰撞、转弯碰撞等。

(2)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

即机动车对行人的碰撞、碾压和刮擦等事故。包括机动车闯入人行道,以及行人横穿道路时发生的交通事故。

(3) 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

因而这类事故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机动车碾压骑自行车人的事故。

(4) 车辆自身事故

机动车没有发生碰撞、刮擦等的翻车和坠落事故。

(5) 车辆对固定物的事故

机动车与道路两侧的固定物相撞的事故,其中固定物包括道路上的作业结构物、护栏、路肩上的水泥杆(灯杆、交通标志等)。

(四)按事故发生地点分类:在我国,公路可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五个等

级;城市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另外,还可按在道路交叉口和路段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来分类。

5.交通事故特点

随机性;突发性;频发性;社会性;不可逆性

6.事故等级划分中的死亡事故,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而当场死亡和受伤后7天内抢救无效死亡的。

7.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构成的动态系统

8.视力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三种。

静视力:我国规定,对于驾驶人员的视力要求是两眼均为0.7以上(可戴眼睛)。 动视力: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其中的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时检查的视力。

夜间视力:夜间视力与光线亮度有关,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对于驾驶员来说在一天中最危险的时刻是黄昏。

9.动视力与静视力的关系

驾驶员的动视力与交通事故有密切关系。对于报考驾驶员的人,不仅要检查其静视力,还应检查其动视力,而且要定期检查。动视力还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动视力与静视力之差愈大。

10.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

(一)刺激与反应

(二)年龄和性别与反应

(三)情绪和注意与反应

(四)车速与反应:汽车速度越快,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越长,车速慢,反应时间变短。

(五)驾驶疲劳与反应: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失调、下降,给安全行车带来不利影响

(六)饮酒与反应:饮酒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进而危及行车安全

11.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

简单反应:给与驾驶员以单一的刺激,要求驾驶员做出反应。

复杂反应:复杂反应是给驾驶员多种刺激,要求驾驶员作出不同的反应。

12.汽车的行车制动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及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用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制动系协调时间来评价。

制动减速度:反映了作用在汽车上的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有关。 根据汽车的运动方程,当制动器制动力没有达到附着力时,最大制动减速度为

制动器制动力比附着力大,但车轮未抱死,则滚动压印制动时的最大制动减速度

车轮抱死滑移时,δ =1 , f=0,最大制动减速度为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在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制动跑偏、后轴侧滑或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制动效能: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的抗热衰退能力和水湿恢复能力。

13.汽车行驶稳定性的极限(计算题)

(1) 汽车抗侧滑稳定性界限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向行驶时,不发生侧滑的极限稳定车速可近似地用下述方法求得: 设汽车转向的极限稳定车速为Vmax,则转向时产生的离心力为:

设车轮与地面的附着极限为:

当F1=F2时,为极限稳定行驶状态,所以有:

(2) 汽车抗侧向翻倾稳定性界限

汽车在高速转向行驶时,如果因离心力的作用使内侧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为零时,内侧车轮可能离开地面,严重时发生侧向翻倾。设转向时作用在汽车上的离心力为F1,则

不发生侧向翻倾的条件是:

14.减轻行人受害的结构措施

减轻一次碰撞伤害。多采用能量吸收式保险杠,它由保险杠外板、

能量吸收体和骨架构成。

减轻二次碰撞伤害。二次碰撞造成的头部伤害最大,与风窗玻璃框

架碰撞造成的后果最严重。可在前风挡玻璃周围及发动机上部布置弹

性材料,来缓解对行人的伤害。

减轻三次碰撞造成的伤害。对第三次碰撞防护,一般在车前部设置

防止行人摔到路面上的救护网等接收装置。

为了防止行人及自行车等被卷入后车轮下,规定全挂列车的牵引车和

挂车之间应加装安全防护装置,在大型载重汽车前后轮间安装防护栅

15.减轻乘员受害的结构措施

为减轻车内乘员在汽车碰撞事故中的伤害,可从增加驾驶室的强度、增加车身前后部吸收冲击的能力、以及降低二次碰撞的减速度等方面着手。

16.交通流状态与交通安全

交通量:交通量与交通流饱和度直接相关,而交通流饱和度影响交通事故的

频率和严重程度。因此交通事故与交通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交通组成:我国道路交通组成比较复杂,混合交通是我国交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当交通组成中大型车、客车、摩托车比例增加时,干扰原来有序的交通流,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速:车速的提高使驾驶员可以支配的时间减少,驾驶员在观察和判断时间减少时随之做出错误决定的可能性会加大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变大。

17.道路几何线形与交通安全

1) 直线

如果直线段过长,容易对驾驶员产生催眠作用,同时直线长度亦不宜过短。

2) 圆曲线

一定的曲率半径可以给驾驶员适当的紧张感。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3) 缓和曲线

曲线半径小于200m时,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添加缓和曲线,交通事故率会大幅降低,曲线半径大于200m,缓和曲线的设置与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并不明显

4)曲线转角

曲线转角在2 0 °左右时, 驾驶员看到的曲线恰好落于矩形范围内, 使驾驶员在不需要在动视线或转动头部的情况下即可充分了解道路及交通情况, 同时也提高了行车舒适性、减 少了行车疲劳和紧张感。

18.事故现场的定义及分类

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伤亡人员以及与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处的路段或地点等空间场所。

根据现场的完整和真实程度的不同可将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造现场、逃逸现场和恢复现场五类。

19.现场勘查的含义和内容

现场勘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得到的结果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的工作。

现场勘查的内容包括:

时间调查;空间调查;身心调查;后果调查;车辆与交通环境调查

20.现场勘查方法

顺序调查,即按照事故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查。

从中心(接触点)向外围调查,适用于现场范围不大、痕迹及物体集中的现场。 从外围向中心调查,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及物体分散、中心不明确的现场。 分片、分段的调查,适用于范围分散、散落物及痕迹凌乱的现场。

从最容易受破坏的地方开始调查,适用于痕迹、物体容易受自然条件(风、雨)或过往人、车破坏的现场。

21.现场勘查项目-痕迹检验

1)路面痕迹

路面痕迹主要是指遗留在现场路面上的轮胎痕迹和搓划痕迹

轮胎痕迹  主要有胎印、制动印迹和侧滑印。

搓划痕迹可用来判断接触点的位置及碰撞后车辆的运动过程。

2)车体痕迹

主要有呈凹陷状、断裂状或分离状的碰撞痕迹及呈长条状、片状的刮擦痕迹等。

对车体痕迹进行勘查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接触部位和接触状况,并为碰撞受力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3)物体痕迹与散落物

物体上的痕迹有助于确定车辆在碰撞前的行驶路线和脱离道路的位置。

散落物的飞行距离和原来在车辆上的位置高度,则可根据抛落物体运动规律推算出散落物的抛出速度,即车辆碰撞瞬间的速度。

22.现场摄影

方位摄影;概览摄影;中心摄影;细目摄影;事故痕迹摄影;尸体伤痕摄影

23.汽车碰撞事故在力学上有以下特点:

1)碰撞事故由三个不同且连续进行的过程构成

2)汽车碰撞接近塑性碰撞

3)碰撞过程中可将汽车当作刚体处理

4)两辆同型号汽车以相同速度正面相撞与其中一辆汽车对坚固墙壁的相撞等价

5)汽车碰撞时的减速度(或加速度)是造成车内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5.汽车的一维碰撞事故分析:

(一)汽-汽正面碰撞速度计算公式:

(二)追尾碰撞车速的推算过程

(三)追尾碰撞事故例题

[例2] 质量为1530kg的轿车A,追尾碰撞质量为1122kg的轿车B。A车的驾驶员紧急制动,四个车轮均有制动力,碰撞后滑行8.0m。B车没有制动,但在碰撞瞬间后轮即遭破坏而不能滚动,B车在A车前6.0m处停止。变形主要发生在B车尾部,变形深度为0.5m。道路平坦,路面为新铺装的沥青路面,路面附着系数为0.6,试推算两车的碰撞车速。

(1) 已知数据m1=1530kg, L1=8m, k1=1.0,φ1 = 0.6;m2=1122kg, L2=14m, k2=0.5,φ2 = 0.6,x2=0.50m

(2) 计算追尾后两车的共同速度

(3) 计算被追尾车的有效碰撞速度

(4)计算追尾时的碰撞速度

(5) 推算结果

A车追尾时的碰撞速度约为42 km/h

B车被追尾时的速度约为16 km/h。

26.汽车的二维碰撞事故分析

质量为m1的A车与质量为m2的B车在O点处发生向心二维碰撞。碰撞前A车的碰撞速度为v10,与x轴的夹角为α10(此处,α10=0);B车的碰撞速度为v20,与x轴的夹角为α20(α角均从x轴正向按逆时针方向计算)。碰撞后A车的速度为v1,与x轴的夹角为α1;B车的速度为v2,与x轴的夹角为α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撞后两车的速度v1和v2可根据功能平衡原理推算。

例:沿x轴方向行驶的A车(重2347kg)与斜向行驶的、与x轴方向成120°角的B车(重1633kg)发生碰撞,现场鉴定表明两车回转运动均较小。碰撞后,A车滑行8m后停止,滑行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31°,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为0.5;B车滑行12m后停止,滑行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77°,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为0.6。试推算碰撞车速v10和v20。

[解](1) 已知数据

(2) 推算碰撞后的速度

(3) 推算碰撞速度

=75.4Km/h

=60.3Km/h

27.统计分析指标

1)绝对指标

我国目前在交通安全管理上常采用的绝对指标有交通事故次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即交通安全四项指标。

2)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通过事故总体中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相对指标可分为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数。

3)动态指标

常采用的动态分析指标有动态绝对数、动态相对数和动态平均数。

(1) 动态绝对数

包括动态绝对数列和增减量。

① 动态绝对数列

就是将反映事故现象的某一绝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不同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列。

② 增减量

是指事故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由于使用的基准期不同,增减量可分为定基增减量和环比增减量。前者在每次计算时,都以计算期前的某一特定时期为固定的基准期(一般取动态绝对数列的最初时期作为固定基准期),用以表明一段时间内累积增减的数量;后者在计算时,都以计算期的前一期为基准期,用以表明单位时间内的增减量。

(2) 动态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是同一事故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数值之比,动态相对数指标主要有事故发展率和事故增长率。

1) 事故发展率是本期数值与基期数值之比值,用以表明同类型事故统计数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程度。事故发展率又可分为定基发展率和环比发展率两种。

① 定基发展率

本期统计数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

式中:FC— 本期统计数;

FE— 基期统计数。

② 环比发展率

本期统计数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

式中:FB— 前期统计数。

2) 事故增长率

以基期或前期为基础净增长的比率。增长率分为定基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① 定基增长率  定基增减量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② 环比增长率   环比增减量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3) 动态平均数

动态平均数包括平均增减量、平均发展率和平均增长率。

平均增减量是环比增减量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

平均发展率是环比发展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采用几何平均算法。

平均增长率可视作环比增长率的序时平均数,但它是根据平均发展率计算的,而不是直接根据环比增长率计

28.事故率

事故率可分为亿车公里事故率、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和综合事故率等,具体算法如下

(1)亿车公里事故率

式中:RV—1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D—全年交通

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V—全年总计运行车公里数。

关于车公里数,可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以每辆车的年平均运行公里数乘以运行车辆数;

2)用道路长度乘以道路上的年交通量(或由年平均日交通量推算出年交通量);

3)以所辖区全年总的燃料消耗量(升)除以单车每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升/车公里)。

(2) 百万辆车事故率

式中:RM—1年间百万辆车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D—全年交通事

故次数或伤、亡人数;M—全年交通量或某一交叉口进入车辆总数。一般用百万辆车事故率 计算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

(3) 人口事故率

式中:RP—每100万人的事故死亡率;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

数;P—统计区域人口数。

(4) 车辆事故率

式中:RV—每10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D—全年或一定期间内事故死

亡人数;V—机动车保有辆。

(5) 综合事故率

式中:R—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一年间或一定时期内道

路交通事故死亡率;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V—机动车拥有量;P—人口数。 综合事故率是万车事故率与万人事故率的几何平均值,考虑了人与车两个方面的因素,但未考虑车辆行驶里程。

29.事故多发地点的定义及基本判定方法:

定义:在统计周期内,某个路段(路口)的事故指标明显高于其它路段(路口),或超过某一规定的数值时,则该地点即为事故多发地点。

基本判定方法:

(1) 事故次数法  该方法适用于鉴别较小的交叉口或街道等。

(2) 事故率法  由于同时考虑了交通量与路段长度,这种方法优于事故次数法。

(3) 事故次数与事故率综合

也称矩阵法,是把事故次数和事故率联合起来作为鉴别标准的方法

(4) 质量控制法

将特定地点的事故率与所有相似特征地点的平均事故率作比较,并根据显著性水平建立评危险路段的事故率的上限和下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c—临界事故率,Rc+为上限值,Rc-为下限值;A—相似类型交叉口或路段的平均事故率;K—统计常数,取1.96(95%置信度);M—评价地点在调查期内的平均车辆数(交叉口以百万辆车计,路段以亿辆计)。

如果评价地点的事故率大于上限值,则认为是危险地段;如果小于下限值,则说明是事故较少的地点;处于上下限之间的则需经更为详细的考查后再进行确定。

(5) 速度比判断法

车辆从路段L1驶入路段L2,L1能保证的车速为V1,L2能保证的车速为V2,则有:

式中:R—相邻两路段的车速比。当R≥0.8时,路段L2为安全路段;当R=0.5-0.8时,L2为稍有危险路段;当R

式中:VJ——交叉口车速(Km/h)VH——交叉口间路段的区间车速(Km/h)。速度比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当它与事故率结合使用时,使事故多发点的评定更加可靠。

30.事故多发地点的成因分析

一)基于“突出性”原理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

二)事故机会法

(1) 基本假设

以事故机会为基础的事故率公式是以一个假想的四入口平面交叉口来产生的,如图所示。对每个入口i(i=A,B,C,D),要确定入口流率fi 和入口车速vi,同时还要记录下各条入口的宽度。假设对向入口的宽度相等,交叉口的影响范围为L。

(2) 发生各种事故形态的机会

追尾事故发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两车的行驶方向相同和两车都在交叉口的范围内。利用概率分布函数来预测给定时间段T内成对车辆的数量。分布函数要求车头间距小于交叉口范围L。在给定时间段T内,入口i发生这类事故的机会数计算公式为:

例1:某地区主干道道路网,年平均事故率为40次/亿车公里,其中某路段长12km,每年有55次事故,交通量为3900辆/d,问该路段是否为事故多发路段?

例2:在道路A和B的交叉口上年平均发生交通事故16次,其中单车事故4次,追尾5次,4个进口道的交通量如图所示,已知道路A的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道路B的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交叉口入口车速为路段车速的0.7倍,试确定该交叉口的事故率以及单车事故率和追尾事故率。(交叉口的范围为95m,交通量单位为辆/h)

31.安全度评价指标

1. 绝对指标

缺乏可比性,不能对事故量、事故后果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做出全面的

评价,缺乏系统性。

2. 相对指标

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

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

交通事故致死率

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综合事故率

交通事故预测指标

❀声明❀

对于没有涉及到的重点内容希望大家参考课本作适当增补!

祝大家背得愉快,取得好成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