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历史教学 > 人生得意须尽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27600字

人生得意须尽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27600字

时间:2019-11-01 09:29:2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人生得意须尽欢》27600字

三、人生得意须尽欢

一 科举制度的起源

大家平时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喜事的时候,经常要饮酒以示祝贺。比如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或者你今天参加了一个比赛并且取得了一个冠军。这些情况要是放到中国古人的说法,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唐 李白《将进酒》),这在唐朝李白的诗歌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

中国古人一般会把什么事情定为喜事呢?

南宋时期,诗人洪迈就对此写过一首《得意失意诗》,整首诗似民俗的口吻概括了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们这一章讲的主题“人生得意须尽欢”,就从金榜题名开始讲起。

我们谈到的金榜题名主要是讲从中国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人才选拔。而早在隋朝之前早已存在对人才的选拔制度,并且历经了数次演变。

在先秦春秋时期及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一般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到的享受财务。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十分盛行。

身份的遗传造就了以家族作为单位人才选拔制度,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利于封建社会民族国家的形成、政治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但世卿世禄制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身份可以遗传,但是经邦济世的能力却不能代代相传,事实证明,在历史上通过世袭制取得官位的人大多是碌碌无为甚至为官不仁的。

到了汉代,人才选拔采用了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察举制。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区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一般通过品行的考核推荐。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对于所谓的“四科”进行了明确的解释: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察举制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采用了陈群的建议实施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存在了约400年左右。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九品中正制通过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唯才是举”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在两晋时期著名诗人左思的《咏史》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一制度弊端的控诉: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它针对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腐败局面,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强烈对比,反映出寒门与士族的矛盾,暴露出门阀制度的腐朽与黑暗,又引用史实说明有才之士横造压抑乃古有之。这样的诗歌所评论的就不止是现实,而且包容了历史;所谴责的就不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的痼疾;所抒发的也不只是作者的个人怨恨,而是代表了古往今来寒士们的不平之鸣。至此,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至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渐渐发现了九品中正制对政治腐败与地方割据的影响,因此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始置进士科,就此科举制度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它是隋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是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唐代在继承隋代科举的基础上加以制度化,影响千余年。从公元605年正式的开始到1905年清末颁布新政来废除科举,科举制度在中国持续了1300年。

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人的评价颇高,并称之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对科举制度有这样的评价:“我们所知道的最早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而在美国汉学家卜德的《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只是礼物”。

而在当时的唐代,科举制度意义同样深远。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娼妓、伶人、奴仆等贱民阶层除外),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利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者都为“天子门生”,如此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因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所以科举的盛行带来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教育、印刷等行业的发展。

因此,相比于之前僵化的九品中正制,唐朝的科举制度带活了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科举的应试条件

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者一般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