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英语教学 > 关于名人读书的小故事【《伟人爱读书的故事》500字】

关于名人读书的小故事【《伟人爱读书的故事》500字】

时间:2020-01-05 09:15:4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伟人爱读书的故事》500字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作文二:《成为伟人就学伟人的读书方法1》6500字

历代名人的读书方法(一)

诸葛亮:观大略法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那是一位智者的化身。

不过,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文学形象,而且有些地方还将他神化了。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 “务于精熟”,而诸葛亮 “独观大略”。

“务于精熟”,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独观大略”,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怎样具体学习、运用诸葛亮的 “观大略”读书法呢?

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掌握观大略读书法, “要紧的有五条:

(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

(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

(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

(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

(5)精通唯物辩证法。”

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 “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对于陶渊明 “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 “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妄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意思是,陶渊明 “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所以,陶渊明提出 “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 “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陶渊明的 “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 “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 “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 “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杨大眼:耳读法

耳读法,用耳朵能读书?除非是某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一般正常的人,怎么能用耳朵读书呢?

能!我国古代就有一位。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员大将叫杨大眼,此人是一位常胜将军,很有威望。《北史》卷三十七中记载了有关他读书的事迹:

“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

你看,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不仅记住了许多知识,还能口授布告文字。可见杨大眼的读书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故称之为 “耳读”法。

耳读法虽然产生于古代,但现今仍有实用价值。已故著名学者邓拓就很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他说,耳读法很适用于年老而不能看书的人,也很适用于现代的许多大政治家。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批书报和文件等等。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书人员分别帮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其实,耳读法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和政治家,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比如,听收音机里的新闻联播、小说播讲、知识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走路时可以听,坐在公共汽车里也可以听,甚至是在干某些体力活时,也可边干边听。既省时又方便,真可谓一举两得。录音机是比收音机更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我们可以把有关学习内容(如外语等等)录进磁带里,随时听、反复听。

韩愈: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 “提要钩玄”读书法。

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 “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 “八面受敌”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读书,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 “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后人对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法,多持赞成态度。如清末学者李慈铭就称赞道: “诚读书之良法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也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 „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 “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的结论,岂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说到底, “八面受敌”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东坡运用 “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个例子证明:用 “八面受敌”法读书,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陆游:有的放矢法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 “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少年时,他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从 “上世遗文”至“先秦古书”都读了个遍,尔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历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比如说,为了研究杜甫,他就选择了有关杜甫的书籍若干本,潜心攻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学庵笔记》等著作,写下了有关杜甫研究的独到见解。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用场。他读《孙子兵法》一书时还写了一首题为《夜读兵法》的诗:

“孤灯秋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

朱熹:循序渐进法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

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 “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 “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 “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妄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 “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 “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 “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陈善:出入法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 “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 “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了,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他的这种出入法,是比较全面的,既要求人们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求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处于封建时代的陈善能够针对时弊,提出如此有独创性的见解,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

孟子有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与这个读书方法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在书的序中也有提到这个问题,“迷信书本,死读书,读死书,是读书人之大忌”

董遇:三余法

常常听见有人说: “谁不想读书呀?就是太忙,没有时间。”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紧确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时间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

看来有没有时间读书,就看自己会不会 “挤”了。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学人是 “挤”时间的能手。比如说,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就很有一套办法。他提倡利用 “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

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的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古人有古人的 “三余”,今人也可以抓住今人的“三余”嘛!只要指导思想对头了,具体方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 “三上”读书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欧阳修的 “三上”是指:“马上、枕上、厕上”。他经常利用这 “三上”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效果极佳。

其实,今人的 “三余”、“三上”法要比古人多得多。比如:开会前的几分钟有人在看书,排队买菜的队伍中有人在看书,候车室里有人在看书,坐在公共汽车上还有人在背诵古诗或外语单词

看来,可利用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远不止 “三余”、“四余”,也不止“八余”、 “十余”,关键就在于自己肯不肯挤,会不会挤了。

张溥:七录法

明代文学家张溥,年幼时天资不佳,记忆力较差。虽然还算得上勤奋好学,但读过的书,过后便忘了。他很是苦恼,曾经气得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是笨蛋。

不过,他并不因为自己天资较差而气馁,仍然刻苦攻读,孜孜以求。并且根据自己 “笨”的特点,想出了一个“笨”办法:   每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并不将它保存起来,而是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重新读。这样连续 7 次,一篇文章就等于读了14遍,不说滚瓜烂熟,但其主要内容总是记住了的。

这样长年累月地读书、抄书是很辛苦的,张溥的手磨起了老茧,一到冬季,冻裂淌血,钻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 “笨”工夫。他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以自勉自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溥终于成为有影响的文学家,写出了《五人墓碑记》等名作,并编辑了《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价值的书籍。

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张溥的 “七录”法,并不是要青少年朋友机械地去学习、模仿。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单凭 “七录”能“录”得了多少呢?但是,我们从张溥的 “七录”法中却能够得到一点启示:天资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垒坚,亦不足畏,专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

顾炎武:万里行路法

清初年间,在鲁、冀、辽、晋的交通要道上,出现了一个行为有些奇怪的人。

他约摸五十出头的光景,衣着简朴,带着两匹马和两头骡子。自己骑在一匹马上,另一匹马和骡子则驮着沉重的大筐,筐子里满满当当装的全是书。

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这个人坐在马背上半闭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诵起来了。背着背着,忽然有一处 “卡壳”了,他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拿出书本将背不出的地方反复温习几遍。直到书背熟了,再继续策马赶路。

每行至一处关隘要塞,他便去找几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细询问有关地理、历史等情况。如老兵们说的有些与书上记载的不相符,他便亲自到实地考察,一处一处地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

途中若是遇到好书和珍贵文物,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就全文抄录或是借来读完了再走。

这位游学先生姓顾,名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问家和思想家。

他曾在文章中写道: “自少至老,手不舍书。出门,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过边塞亭障,呼老兵谐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证,必无所疑而后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这里描述的就是他自己游学读书的情形。

顾炎武这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法,有许多好处:一、通过实地考察,能够纠正书本上不少错误的记载;二、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三、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四、能够发现许多原来不曾读过的新书、好书。   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顾炎武五十多岁以后开始的这次大规模的游学活动,到达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一万余卷。

由于顾炎武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文三:《成为伟人就学伟人的读书方法5》8700字

历代名人读书方法(五)

范文澜:天圆地方法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一生是勤谨治学的一生,他积累了许多读书和做学问的宝贵经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范文澜一贯主张读书治学要做到 “天圆地方”。

所谓 “天圆”,就是要有灵活的头脑,勤于思索。他常常引用孔子的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独立思考,要求学与思统一,反对照搬本本的教条主义。读书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领会分析书中内容的精神实质,而不能死记硬背个别词句或个别原理。

所谓 “地方”,就是要能坐得下来,埋头苦干,潜心于读书和科研工作。他曾说过:读书做学问要强调一个 “坚”字,“坚就是对做学问有坚定的信心,坚持的耐心,坚强的毅力。方针决定以后,认真做下去,要有不知志之将至的精神。”他不仅这样提倡,而且身体力行。1940年,他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开始编写《中国通史简编》,此后30 年中,无论国家和社会经历了多大的变化,不管自己经历了多少顺境和逆境,他都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编他的《中国通史简编》,一直奋斗到最后一息。

范文澜认为, “天圆”和“地方”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必备的两个条件,倘若缺乏这两个条件,将 “天圆”和“地方”倒过来,变成了 “天方地圆”——既不会思索,又不认真读书、做事,那就将一事无成了

冯友兰:四字法

著名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读书方法,归纳起来是四个字:精、解、知、明”

精,即 “精其选”。读书须有选择,否则在茫茫书海中会迷失方向。可以把书分为要精读的书、可以泛读的书、只供翻阅的书三大类。究竟哪些书值得精读?这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定。一旦选定的书,就要认真地、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解,即 “解其言”。读书,尤其是读古书,首先必须弄懂它的文字,因为文字是书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中国的古书是用古文写的,不同时代的古文又各有差别。如果不攻破这道语言文字关,就看不见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光站在关外指手划脚,那怎么行呢?

知,即 “知其意”。读书不能只注意字面上的意思,死读书,而必须注意字里行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明,即 “明其理”。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为前人的意所误。只有做到这个程度,才算是把书读活了。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因为意只是写书人主观的认识,而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真理,所以读书时要注意用客观真理的标准来检验。 杨公骥:扫清外围法

史学教授杨公骥说:

“学习研究犹如攻坚:攻坚城必须扫清外围,因为坚城与外围乃一整体,后者不破,前者难拔,学某一学科也必须兼通相邻学科,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发展、独立存在的,都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杨教授是怎样扫清外围的呢?

这里列举他读书的一个例子:他年轻时为了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问题,阅读了很多论著,但是越看越觉得如坠五里雾中。于是,他就开始清扫 “外围”了,找了《金甲文》、《殷墟报告书》、《古代社会》以及考古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的书来读,由于丰富了相邻学科的知识,触类旁通,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种先扫外围再攻城的方法,是符合阅读规律的。历史上有不少“清君侧”的故事,为了打倒皇帝,必须先将皇帝周围的心腹大臣除掉。“清君侧”与 “扫外围”都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科的相邻学科也与“君侧”和 “外围”差不多,“君侧”与“君主”、“外围”与“坚城”、相邻学科与本学科,都是有其内在联系的,由此及彼,彼通此通。倘若不明了这个道理,不扫除 “外围”,只知埋头“攻城”,读书效果是不会好的。

吕振羽:约、博、精法

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先生在谈到如何读历史书籍时说:“学习历史,依据我个人片面的粗浅的经验,可以分作 „约‟、„博‟、„精‟三步走。”

所谓 “约”,就是要打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与历史知识的基础,选读有关经典著作和历史著作。在经典著作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等,都应该作为基本读物。在中国历史著作方面,可以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第一分册,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吴玉章的《辛亥革命》等。在读的时候,不妨由粗读到精读,必须把它读懂;对其中疑难的地方,随时参阅别的书籍,校对原始材料。通过学习,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别人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钻研打下基础。关于史料方面,可以读《纲鉴易知录》,历代历史演义或舒屋山人著《二十六史演义》,进一步可以读《史记》,《资治通鉴》等。

所谓 “博”,就是扩大知识领域和眼界,不只是要博览经典著作以及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著作,而且要博览现代、近代、古代各家的历史著作和史论,博览有关原始资料性的主要书籍和文献,还要阅读其他学科同历史有关的重要著作。这些书怎样读呢?那就应该 “博”中有“约”,或浏览,或翻阅一过,知其大概;同时要由“段”而“全”,即由断代史到全部通史,由 “博”而“通”,即选读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专史,再到通史,然后加以分类排比,加以贯穿。   所谓 “精”,就是要选择一门(或专史或断代史),深入钻研,求得精通,集中各方面有关的书籍和资料,博览,细读,深钻,斟酌诸家之言,互相印证,校勘,材料期于精当,论点区分正误,重现历史面貌,洞察内在联系,等等。

吕先生的 “约、博、精”读书法,虽然指的是学习历史,但对于我们阅读其他学科的书籍,也是很有启发的。

施蛰存:理智法

青少年朋友大多爱读书,有的人整天抱着大部头的小说,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他们这样读书,书虽然读了不少,可收效却并不一定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著名教授施蛰存先生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对这种现象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青少年时期(即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岁这一段时间),是 “用感情去读书”的。“从童话看到中外古今新旧小说,每读一本书都和书中人物融合为一,仿佛自己就是济颠僧、武松、李逵、黄天霸、贾宝玉或堂·吉诃德。”

而到了二十岁以后,他就开始注意 “用理智去读书”了。“《水浒传》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书中人物再也不能和我合二而为一。我注意的是作者描写潘金莲和潘巧云的方法有何异同,七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孰优孰劣,金圣叹的评语可信不可信。用这副眼光去看小说,即使说当时也有可乐之处,毕竟不是青少年时期那种乐趣了。”

从 “用感情读书”到 “用理智读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施蛰存先生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好比吃菜,青少年时期是为了追求美味,中年以后就要注意到营养价值。”倘若单纯为了 “美味”——消遣或追求情节刺激去读书,就会不自觉地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收效甚微,而有目的地为汲取书中 “营养”去读书,就会自觉地以审视的目光对书本进行分析,注意吸收书中好的内容、新的知识、写作技巧、优美语句,收获自然就大。

青少年朋友应该尽早完成从 “用感情读书”到“用理智读书”的飞跃,辩证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施先生下面这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一个人,能不能经常读书,有志于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不断扩大知识面,完全决定于中学阶段。我虔诚奉恳中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中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不必太严的限制,主要是必须善于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一个高中毕业生,除了教本之外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而一辈子光读小说的人,同样是没有希望的。”

王力:由博返约法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有一次对他的研究生说: “对于由博返约,现在大家不很注意,所以要讲一讲。”

什么叫做 “由博返约”呢?王力作了解释:就是“从博到专”。所谓由博返约,也就是说,读书时要注意处理好 “博”与“专”的关系,不能只 “专”不“博”,而应该先“博”后“专”。

为什么要由博返约呢?王力是这样回答的: “我们研究一门学问,不能说限定在那一门学问里的书我才念,别的书我不念。你如果不读别的书,只限于你搞的那一门的书里边,这是很不足取的,一定念不好,因为你的知识面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过去有个坏习惯,研究生只是选个题目,这题目也相当尖,但只写论文了,别的书都没念,将来做学问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将来做老师,那就更不好了。”

王力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由博返约的重要性阐述得清清楚楚。接着,他又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由博返约。他举了一个例子说: “作为汉语史的研究生除了关于汉语史的一些书要读,还有很多别的书也要读,首先是历史,其次是文学,多啦。”

由博返约读书法,虽然是王力先生对研究生提出的要求,但对我们中学生也同样是很有启发的。

钱钟书:求证法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治学极为严谨,他读书不肯放过一个疑点,非得要多方考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这里可以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钱先生这种实事求是的读书精神。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批评毛奇龄错评了苏轼的诗句。苏轼诗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毛奇龄评道:“定该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袁枚很生气,认为照毛奇龄的看法,那《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也是错误的,难道只有睢鸠,没有斑鸠吗?

袁枚和毛奇龄的这一场笔墨官司,谁是谁非,一般人看看也就过去了,但钱先生不然。   他去找出《西河诗话》卷五本来,要看看毛奇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毛奇龄的原意是:苏轼诗是摹仿唐诗 “花间觅路鸟先知”句,但摹仿得拙劣。人在寻路,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鸟比人先知。而水中的动物都能感觉出冷暖,苏诗说只有鸭先知,就不对了。

那么苏轼的诗句的确是错了吗?钱先生并不罢休。他又找来苏轼的原诗《题惠崇春江晚景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苏轼是题一幅画,画面上有竹子、桃花又有春江,江里还有鸭子,所以写 “鸭先知”。看来苏轼并没有错,还是毛奇龄错了。

为了进一步将问题搞清楚,钱先生又查出了唐人张渭的原作《春园家宴》: “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人在花园里寻路,不如鸟对路那么熟悉,这是写实。而苏诗说鸭先知水暖,是写意,意在赞美春光,这是对画面意境的升华,是诗人诗心的独特感受,应该说,苏诗 “鸭先知”比张诗“鸟先知”更高明。

最后,钱先生又引用了王蹠运《湘绮楼日记》(卷二六)中称赞苏诗是 “上上绝句”的话,作为佐证,才下结论,认为毛奇龄是错误的: “会讲理学的,讲诗往往别具心肠,卑鄙可笑,不懂得东坡苦心。”

朱光潜:读写结合法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年轻时曾留学英、法,学过文理科不少专业的功课,他尤为喜欢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科。他读书是很勤奋、很认真的,总是一边读一边写读书笔记。随着学识的不断增多,他就不光是写读书笔记,而是边读书边写起论文和著作来了。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写出了《文艺心理学》、《美学》、《悲剧心理学》等多种专著。

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朱先生后来在向青年学生介绍读书方法时,总是提倡边读书边写作。他说: “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边读边写,能促进读书。倘若一般性地读读,往往如过眼烟云,理解不深,记忆也不牢。将读书和写书结合起来,就促使自己读书时深入思考,并进行分析综合,把握住书的内容,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这样一来,书就读进去了。

当然,这是指精读而言,对于重要的有价值的书要这样读。对于一般的书,随便翻翻,浏览浏览也就可以了。不是读什么书都要边读边写书的,也不是读什么书都能边读边写书的。再说,边读边写,也并不是要求非得一定写书,写点心得体会,写点读后感,记录点书中的内容提要,摘抄点名言警语,都是好的。

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冯骥才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中年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有人向他提了一个问题:

“你读书的习惯与方法是什么?”

冯骥才回答说: “成为专业作家以后,我每天的时间被写作和各种事务安排得很紧,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产生大量信息的时代。因此,为了拓宽视野,把握主要信息,我习惯于多看报刊文摘,了解新的观念,以求得信息的 „最佳质‟。我读书的主要原则是:定向和浏览,对于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再进行精读。”

定向和浏览相结合,这是冯骥才读书的显著特点。

定向能使读书目的明确。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他读书都是为创作服务的。他说: “我喜欢有意识地自己找些书来看,习惯于凭着需要与欲望读书。如:《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文艺欣赏学》等,还有些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谈和文艺理论等知识性书籍。”

浏览能拓宽视野,扩大信息量,而且冯骥才的浏览不是一般的浏览,他善于抓住各种书刊的精粹,盯住各类新观念、新知识的精华,因此,他获得的信息是 “最佳质”的信息。

在定向和浏览的基础上,冯骥才也主张 “精读”,精读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 “定向→浏览→精读”,冯骥才的这一套读书方法是较为全面、完整的,同时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读书方法。

高亨:一通百通法

著名学者高亨先生早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就学时,曾选定《韩非子》一书作为主攻的对象,悉心钻研。他的毕业论文《韩非子集解补正》,就是这次阅读、研究的成果。这篇论文受到了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大学者的赞扬。

读通了《韩非子》之后,高亨一发而不可收,接着又研读了许多周秦的其他重要古籍。《韩非子》一书成了他研究周秦典籍的起点,从这本书出发,他读通了其他一系列的书,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

高亨先生后来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 “一经通,百经毕。”意思是说,认认真真地读通了一本书,其他许多书也就触类旁通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一通百通”。

“一通百通”的前提条件是“一通”,通要真通,而不能似通非通。有的书看起来似乎 “通”了,

但未必真通。真正按高先生“读通”的要求来衡量,就会发现自己对书的某些字句根本没有确切的理解;对于书里的许多难点、疑点,原来也没有认真去思索;甚至连书的主要内容都归纳不起来。所以,对 “一通”要下真功夫。“一通”是走向一条治学之路的第一步,只要 “一通”真“通”了,才有可能“百通”。

高先生的 “一经通,百经毕”,当然是做大学问的经验之谈。我们即使暂时不准备做大学问,在平时读书中,也不妨经常以一个 “通”字反省自问,督促自己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读书。 钟敬文:开放法

“在买书和阅读上我是主张开放主义的。”

这是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先生对读书的见解。

他认为,读书博览与精读的辩证关系,古代的学者已经早见到了。长期以来,他虽然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但在购书和阅读上一直主张开放一些,不必过于拘泥。

他说: “见识面太狭,即使专业学识比较深湛,也是有缺陷的,因为知识领域虽然可能(也必须)相对区分,但是它们中间往往都是相通的。知识面太窄,就处处隔绝了。古人所讥笑 „孤陋寡闻‟,原因就在这里吧。跟博览相连,我也主张精读。西洋有句名言,大意是留神那熟读一本书的人。我们知道世上的确有些大学者、大作家,他们是从一两部名著里获得无穷益处的。据说清末民初古文家(也是个有名翻译家)林纾,他晚年书桌上只放着一部《史记》。我们不能说,林先生生平只读过这部古史籍,也不能说他晚年古文的好处只得力于太史公书。但是太史公书,对林文的谋篇、布局和措辞等,曾给予不小影响,大概无疑的。有一部书是从青年时一直到现在仍放在我的床头书案上(现在手边的两个本子,是第三四回新购的了),那就是王渔洋选的《唐人万首绝句选》。我现在偶然把它吟咏一两页,仍觉得有所会心。另外一部,是普列汉诺夫的《无地址的信》。这本书,在过去四五十年里,我反复读过许多次。在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它是教我懂得生物论、艺术论的启蒙老师。到今天它还不失为我学术上的益友。”

钟先生的 “开放”读书法,实际上就是说,读书也要思想解放一些,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该博的就博,该精的就精,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读,只要对自己有帮助就行。钟先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和利弊得失讲得很清楚,这对后辈读书者是会有深深的启迪的。 郭豫适:无定法

著名红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郭豫适教授,在论及读书方法时,提出一个非常独到的观点: “读书无定法”。

他说:“读书以何种方法为好?是博览还是专研?是细读还是粗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好,还是兴之所至自由地阅读好?是带着一定任务读书好,还是不带任务读书好?是 „苦读‟——咬文嚼字、寻根究底地读好,还是 „乐读‟——轻松愉快、赏心悦目地读好?如此等等。古人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觉得读书和作文一样,各人情况不同,具体方法有异,各人成功的经验和体会也不全一样。”

郭教授自己的体会就是:读书无定法。他认为,很难说某一种方法最好。要说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各种办法兼容并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

郭教授主张对各种读书方法,要进行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比如说: “博览有博览的优点,专门研读有专门研读的好处。带着任务读书,其好处是目的性强;不带任务读书,其好处是兴趣自由。细读、 „苦读‟,好处是深入钻研,细心体会,缺点是太花时间精力,而且有时颇为辛苦;粗读、 „乐读‟,好处是省时省力,履盖面广,缺点是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既然各种读书方法都有利有弊,那么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读书呢?郭教授以为,这要 “从实际出发,阅读方法取决于阅读目的和阅读条件。就前者说,可以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可以是为了一般地增加知识,自然也可以是为了业余消闲,从书里得到某种安慰或精神享受。就后者说包括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各人所处时、地不同,条件各异。不过读书即使有千种不同百般殊异,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种:研究式的阅读和非研究式的阅读。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我以为这二者均有需要。”

郭教授还进一步指出:研究式的阅读和非研究式的阅读这两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互为转化的。比如你本来是为研究而读书,开头无甚兴趣,可是随着阅读、研究的进展,兴味可能越来越浓;或者你原来只是出于兴趣读书,可是读着读着,也许就会酝酿出一个有意思的研究题目来,这时候,研究式和非研究式,兴趣式和非兴趣式两种阅读便结合在一起了。 金开诚:蜘蛛结网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金开诚说: “蜘蛛之所以能随时捕获小虫,就因为它那个网是联系、结构得很好的,假如蜘蛛东吐一丝,西挂一缕,那么它到处爬动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所以在学习上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触类旁通,以至融会贯通。”

这是金开诚的读书方法,可以名之曰: “蜘蛛结网法”。

金开诚就是依靠这种读书法取得治学上的成功的。据知情者介绍:金开诚在北大任教20 多年中,讲过许多种课程,先是研究现代文学,后又转向古典文学,继而又换到新闻专业,再后又换成古代文献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和所读的书都很杂。

杂,自然是学习的不利条件;但金开诚却有对付 “杂”的办法。他边读书边 “结网”,将各种繁杂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某个课题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围绕中心放射出几根主干式的纬线,再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围绕着中心在纬线上联结起来,使本来杂乱的知识挂在 “网”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知识结构。

具体说来,就是把 “文艺心理学”作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将各种各样的知识环绕着这一中心联结起来。这样,不管是读书、阅报,还是看电影、电视,都能够找到为这个中心服务的东西。天长日久,金开诚的那张知识的 “网”围绕着中心越结越大,渐渐地就成为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所以,他在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开设的这门课受到广泛的好评,他的《文艺心理学论稿》一书成为畅销书。

金开诚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杂一点没有关系,只要善于结 “网”,那么所学的知识就会杂而不散,杂而不乱;网结得好,杂乱就会发展成为渊博。

章培恒:花海酿蜜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章培恒,是我国近年来崛起的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史专家。他的专著《洪升年谱》被列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优秀书目。1979年,他作为日本向我国聘请的第一个汉文学家,到神户大学授课,获得日本同行的好评,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章培恒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读书得法。他的“花海酿蜜”式的读书方法,为世人所称道。

所谓 “花海酿蜜”读书法,就是在确定一个研究专题之后,广泛收集、阅读与此专题有关的书籍和资料,犹如蜜蜂采集花粉一般,采来之后,经过加工,将花粉酿成蜂蜜,从而形成自己独创性的见解。他撰写《洪升年谱》的过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章培恒年轻时对清代戏曲家洪升产生了兴趣,但是关于洪升生平事迹的资料却极少。为了能正确、中肯地评价他的代表作《长生殿》,章培恒决心把洪升作为研究对象,搞清他的生平年月、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情况,编写出一部《洪升年谱》,以填补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确定了研究目标之后,章培恒便奔忙于 “花海”之中了。他首先到洪升生活过的杭州翻阅有关资料,掌握了一批洪升的佚著、佚文等新资料。接着,他就着手研究洪升的作品。洪升有三本诗集,其中《稗畦集》的一部抄本和《稗畦续集》的刻本在南京图书馆,他就赶往南京去查阅、摘抄;另一本洪升早期作品《啸月楼集》,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为天下孤本,他听说中国科学

院文研所有这本书的全部照片,就千里迢迢,自费赶赴北京借阅。

就这样,章培恒翻阅了四百多种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从中收集了大量有关洪升的各种史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加工酿造”,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洪升年谱》的初稿终于完成了。

作文四:《成为伟人就学伟人的读书方法3》11300字

历代名人读书方法(三)

老舍:结合法

“结合法”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

老舍说: “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把作品与作家传记以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我们将这种读书方法称之为 “结合法”。   老舍认为用 “结合法”读书,能够“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如果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好恶去评断,自己所好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及至读了有关评价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说,我们看了别人的意见,应重新去想一想。这么再想一想便大有好处。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老舍还结合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来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他说,我年轻时很喜欢读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开始学写作时,也尽量模仿狄更斯。但狄更斯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自己却不甚了解。只是把眼睛盯在那些耍字眼儿、故意逗笑的 “窍门”上,而且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学习狄更斯学得很不错了。

可是后来,读了些研究狄更斯的文章和著作,才知道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原来正是那位大作家的短处。他之所以不朽并不在于他会故意逗笑,相反地,如果他能够减少些绕着弯子的逗笑,他会更伟大。

老舍在讲完这段经历之后,深有感触地说: “真的,假若(还暂以狄更斯为例)我们选读了他的两三本代表作,又去读一本或两本他的传记,又去读几篇近年发表的对他的评论,我们对于他一定会得到些正确的了解,从而取精去粗地吸取营养。这样,我们的学习便比较深入、细致、逐渐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这当然需要时间,可是细嚼慢咽总比囫囵吞枣强得多。”

巴金:回忆法

“回忆法”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种读书方法。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读书方法,因为它是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上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听听巴金本人的介绍吧!

巴金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所谓回忆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做有许多好处:

一、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例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 “某某夜,《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可能读书,而是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巴金自己在十年动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 “„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上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 “读书”。

二、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像牛反刍一样,能进

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三、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 “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力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的消耗。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邓拓:背筐拣粪法

凡是读过名著《燕山夜话》的人,无不惊叹作者学识渊博,同时也产生一个谜:作者是凭什么绝招儿收集到那么多资料的呢?

解铃还得系铃人。这个问题还是请《燕山夜话》的作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邓拓来回答吧!

邓拓说: “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拣粪,倒不一定能拣得多,但养成了拣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知识积累,也应该有农民积粪的劲头,拣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因为我管的是牛粪,见羊粪就不拣,应该是只要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拣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不愧是一位杂文大家,说话多么幽默风趣。他的这个比喻也特别确切,读书积累资料,可不就像农民拣粪一样吗?邓拓本人就是采取这种 “背筐拣粪”的方法来读书的。他总是随身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子,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比如,半个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读一本地质学,又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一年 12 年月,他就能读 24 部书,积累的资料自然就可观了。

当然, “背筐拣粪”也不是拣回来就完事了,还得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邓拓把这种积累资料的方式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随意性积累,二是系统性积累。

随意性积累,就是平时读书阅报,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就随手抄下来。

系统性积累,就是等资料抄多了,就把本子拆开、一张活页纸就成了一张卡片,再把它们分门别类按系统归档保存,待需要用时,按 “门牌号码”一查就找出来了。

吴晗:红线拴钱法

吴晗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大学问家。他治学严谨,很注意读书方法的研究,他认为,能读书是一回事,善于读书又是一回事,并不是所有认得汉字的人都善于读书,能和善,一字之差,实际距离却不可以道里计。这其间,读书是否得法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次,他在评论古人的读书方法时说: “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抓住了书里的主要东西,吸收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明朝人曾经对这两种方法作了很好的譬喻,说前一种人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好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钱。用现代的话说,这根绳子就是一条红线。”

请看,吴晗对古人的读书方法分析得多么透彻,单纯寻章摘句式的不行,单纯不求甚解式的也不行。而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用“红线”将 “散钱”拴起来。对个别重要的章节、词句要深入钻研,毫不含糊;同时也要高屋建瓴,领会全书的内容大意,精神实质。

廖沫沙:自身修行法

“文革”之初,与邓拓、吴晗一起被打成“三家村”的著名学者廖沫沙同志,博学多才,读书经验十分丰富。

1984年的新春伊始,他撰写了一篇文章《读书万卷与自学成才》,勉励青年们勤奋读书。文中写道: “现在,一些报刊办知识竞赛,激发了青年们读书求知的兴趣,这是好的。提倡青年多读书,但是读什么样的书?有人认为读书,就是读文学书籍,读语文方面的书。这种看法有些片面。应该提倡有目的地读书,把读书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不仅是读,还要研究、思考问

题。马列主义的书籍需要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农民要多读农业知识书籍,工人多读工业技术方面的书,读书有目的,学习致用,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反过来又促进了读书的自觉性,慢慢成为某一方面的内行。现在大力提倡自学成才,也是提倡多读书。自学在一个人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有人统计过:一个人在小学阶段获得的知识,老师讲授是80%,自己学习占20%;到了中学是老师教和自己学各占一半,到了大学后是自学占80%;而参加了工作后完全是自学。所以有句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说的就是要凭自己去摸索、实践。不会自学的人很难成才,不会读书也同样成不了才,至少不能成栋梁之材。我很赞成这句话:知识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当然是为了增长知识,使自己能够成才,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不会读书的人是难以成才的,所以必须培养自学能力,学会 “自身修行”。

如何通过自学达到成才的目的呢?廖沫沙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读书要定向,要把读书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这样读书,不但不会与本职工作 “顶牛”,而且有很大可能会干一行爱一行,学有所成,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

自身修行法,对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终身受益的读书方法。对在校学生来说,也是适用的,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功课来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陈伯吹:根本法

《新民晚报》编辑部约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为 “读书乐”专刊写稿,年逾八旬的陈老先生欣然命笔,撰写了一篇《乐应所乐》。

在这篇文章里,陈伯吹谈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他说:

“如果读书不扬弃名利思想,戚戚于小我受益,其乐并不真乐,甚至反乐为苦,生活实践中不乏这类例证。

“试想,杜甫生活在苦难中,能高声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 „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乐,才是高尚的乐,真正的乐,而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感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能与人同乐,自个儿的乐亦在其中,乐将无穷,必不至于乐极生悲!

“由此可见,读书乐,乐在何处?是读书人的市场、观点问题。”

陈伯吹所讲的不仅仅是个 “读书乐”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根本性问题。读书人如果不以正确立场、观点读书,没有正确的读书目的,没有高尚的欣赏情趣,读书的效果是不会好的,或者说,根本无真正的效果可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佳话,值得我们引为榜样。只有读书的立场、观点正确了,我们读起书来,才能像陈伯吹先生说的那样: “长见识,获经验,增智慧,富理想,闻道思辨,取长补短,学好本领,贡献技艺,为人民谋福利,臻祖国于昌盛。”

立场、观点问题本不属于方法的范畴,但我们研究读书方法,离不开立场、观点这个根本,这里姑且将陈伯吹先生关于读书的论述称为“根本法”吧!

秦牧:鲸吞牛食法

著名散文家秦牧的作品,以知识广博而著称。在他的文章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涉及,仿佛他的文章都是用知识的珍珠编织而成的,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在感叹之余,常常要提出一个问题:秦牧是怎样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的呢?

秦牧自己曾公开过这个秘密,他告诉人们,他的文章材料之所以比较丰富,主要得益于读书。他的读书方法叫做 “鲸吞牛食”法。

所谓 “鲸吞”,指的是泛读。鲸可说是海中的动物之王,身体其大无比,它以捕食鱼虾为生。它吃食时不是一条一条地吃,也不是一把一把地吃(那样是填不饱肚子的),而是边游动边张开山洞似的大口,让鱼虾进入它的口中。然后将嘴一闭,排出海水,吞下鱼虾,它这一口吃下去的

鱼虾,往往一条小船都装不下。泛览读书时,也应像鲸吃食一样,张开大口,生吞活剥,尽可能多装一些进去。只有这样,获取的信息量才会大,积累的知识才能丰富。

所谓 “牛食”,指的是精读。大家知道,牛白天在野外吃草,晚上回到圈里嘴巴还在一动一动地嚼,这叫做 “反刍”。牛就是通过反刍,把吃下去的食料嚼烂嚼细,化作养分,为身体所吸收。读书也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 “鲸吞”,就会犯消化不良症,于身体无补。读有的书,就应该像牛那样细细地反刍,消化吸收。

有位研究治学的专家在评价秦牧的 “鲸吞牛食法”时说:“鲸吞与牛食需互相结合,调配得当。一味鲸吞者,会流于肤浅,一味牛食者会造成寡闻。什么内容精读,什么内容泛读,与学习方向有关,要具体对待。”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茹志鹃:香菱学诗法

杭州有座紫阳山,山脚下有个深水潭。每天,总有一个小女孩在潭边淘米、洗衣、提水。她所淘的米都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把,所洗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两件。这个在如此贫困中挣扎的女孩,就是少年时代的女作家茹志鹃。

那时,她唯一的长辈老祖母也死了,只剩下她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每月的生活,就靠在上海做实习生的三哥维持。三哥把他剃头洗澡的月钱寄来,茹志鹃便拿去买两斗米,剩下的钱,就买一大碗红腐乳,这就是他们兄妹俩一个月的饭菜了。

生活尽管艰辛,可茹志鹃却还一心想要念书。这怎么可能呢!有一天,她拦住一个正在上学的邻居小女孩问: “你上课上些什么呀?”不料那个小女孩用一个手指指着她的鼻子笑道: “上课就是上课么,跟你谈你也不懂!”

茹志鹃气极了,回来就自己找书来读。她曾在上海的私立普志小学念过一年书,还识得几个字。没有课本怎么办呢?她便向邻居借来一本《红楼梦》,起早贪黑地读。字念不出,就问别人,或是暂读偏旁字。

当她读香菱学诗一节时,见黛玉教授香菱的方法也不过是给了她一部书,让她细心揣摩透熟,然后就要她读这个,背那个,左右离不了一个读与背。于是,茹志鹃自学的信心更足了。当她自己通过背诵书中的诗词,也能慢慢揣摩出 “冷月葬诗魂”对“寒塘渡鹤影”的工整对仗时,简直惊喜得跳起来。

后来,她又找到了张天翼写的《大林和小林》,这时已不是一字一句像嚼生姜似的那么困难了,她可以一口气看下去,直到深夜上下眼皮打架为止。

茹志鹃所说的 “香菱学诗”读书法,其主要做法,就是“细心揣摩透熟”,当拿到一本不易看懂的新书时,不要有畏难情绪,也不要有畏难心理,只要一遍一遍地熟读,细细地咀嚼揣摩,慢慢地就读懂了,书中的内容就能消化吸收了。古语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碧野:三比法

著名作家碧野读书要经过三比:

第一,将名著与非名著相比。俗话说: “不比不知道”,如果光读名著,而不把它与非名著相比较,就不知道名著究竟 “名”在哪里?名著的艺术水平高究竟 “高”在哪里?名著的主题思想深刻究竟“深”在哪里?名著的构思巧妙究竟 “巧”在哪里?如果宝珠捧在手上都不能识别它,那宝珠有什么用呢?同样,名著摆在面前都不能识别它的精华,怎么吸收它的营养呢?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将名著与非名著两相比较,才能够看得出名著在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明显长处。

第二,将名著与名著相比。 “十个指头不能一般齐”,即使同是名著也会有高低上下之分。可以把同类题材、同样体裁或其它有类似之处的名著对照起来阅读,也可以把中国和外国有类似之处的名著对照起来阅读,这样就能鉴别出名著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择其优者吸收,那么吸取的

就是精华中的精华了。

第三,著名作家前期与后期的作品相比。名作家也并不见得每一部作品都是名著,即使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这样的文学巨匠,他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艺术也有一个成熟过程。将名家前后期的作品作比较,对作家的成长过程就清楚了,并且能从中悟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对立志于走文学道路的青年来说,是很可以借鉴的。

三比法是碧野的读书方法,也是他的成才之道

王汶石:三遍法

常常有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问我,怎样读书才能收获大?我说,你看看当代作家王汶石的读书方法吧,肯定会有所启发的。王汶石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读得很认真。对于名家名著,更是舍得下劝夫;不是读一遍,而是读三遍。读第一遍时,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让自己完全进入书中的艺术境界,尽情地享受瑰丽的艺术之美。

读第二遍时,是以一个艺术鉴赏者的身份去读,对作品进行严格的剖析。无论是多大部头的鸿篇巨制,都毫不客气地进行 “肢解”,然后对每一个艺术部件作一番评头品足。说得形象一点,就像机枪手拆装机枪一样,仔细研究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这样对各个艺术部件的剖析,来学习借鉴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

读第三遍时,是以一个文学作者的身份去读,主要从客观上学习作家驾驭一部(或一篇)作品的能力,即研究作品的总体设计。

王汶石这种读书方法行之有效,能够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他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原来并不是搞文学创作的,而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来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他才拿起笔开始写作。由于他善于读书,善于吸取名家名著的艺术营养,文学功底比较扎实,因此,他出手不凡,写出了《新结识的伙伴》、《夏夜》等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作品,饮誉文坛,一跃而成为当代知名作家。

当然,王汶石的 “三遍”法”,也不是机械地绝对地读三遍。有的平庸的作品,他读一遍就过去了,而有的特别精采的、艺术成就确实高的作品,就不止读三遍、四遍、五遍。多次地读,反复揣摩、玩味。

白夜:双十法

著名记者白夜在回忆他的读书生活时说:

“到了上中学时,碰到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真是走马观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采。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十目一行。”

白夜在 “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相结合的读书方法,充分体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全面周到,值得仿效。

“一目十行”能博览群书,“十目一行”能精研名著。至于对什么书 “一目十行”,“对什么书“十目一行”,可视自己的需要而定,不必强求一律。

刘征:信马游缰法

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一种苦差事,可在诗人、杂文家刘征眼中,读书则像春游踏青一样,轻松愉快,其乐融融。

他说: “我读书没有什么方法,随便翻翻,信马游缰似的。有时是有目的的,有意去寻找一点什么,有时是无目的的,只是信手翻来,碰到什么有趣的就溜几眼,大有趣的就一口气看下去。前者如孤山探梅,走遍山中的多条小径。目的只在探梅,后者如春郊踏青,花也好草也好,爱看就多看一会儿。”

请看, “孤山探梅”,“春郊踏青”,多美的境界!简直妙不可言。

那么具体怎么个 “信马游缰”法呢?刘征说:“随便翻翻,自然就不止于一书;就是在手中的一书,也不一定从头看到尾,有时只读其中的几页甚至几句;有时从后面向前读去,倒过来读;有时只欣赏那印刷的字体和插图。随便翻翻,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我则多是在中午休息躺在床上打个盹之后,或者在夜间伴着一杯茶靠在沙发上准备睡觉之前。不消说,随便翻翻是不须讲究什么读书法的,写笔记,抄卡片都有赖于 „随便‟二字,要是遇到认为随手丢了可惜的文字,不妨夹上个纸条,如果是版本不足可惜的书,也不妨把页子折起来为记。”

这种 “信马游缰”式的读书,会有收获么?有的。刘征认为,不但有收获,而且大都是意想不到的。对于专业研究,文章写作,艺术欣赏乃至人生修养都会大有助益,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他深有体会地说: “我得益于随便翻翻,比得益于一本正经地学习还要多。翻多了,脑子成了一个品种花色十分丰富的杂货摊,用什么可以信手拈来。”

当然,信马游缰地读书,并不排斥有计划地读书。刘征主张: “有计划地读书与随便翻翻不可偏废。初学者或者应该侧重前者,随着学习的发展,宜于越来越多地随便翻翻。”

曹世钦:记帐法

散文家、《北京日报》高级记者曹世钦有一本珍贵的小本子,那是他几十年来记录的 “读书帐”。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时除了作点读书笔记之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前边记读毕的月日,中间记书名、作者及其国籍,后边记书的字数。

从 1957年开始,30 多年来,他一年不隔地这样坚持记着,每逢闲暇时间,还把这个小本子翻开来前前后后浏览一遍,渐渐地他体会这种记录书目录读书方法很有好处。他说:

“第一,每一年终了,我翻开这个小本子,看看一年之中读过哪些书,读了多少字的书,哪些书是我渴望读的,哪些书是随手牵来读的。还可以与前一年作个比较,是多读了还是少读了,想想为什么多读了或少读了,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应该读想读而还没来得及读的书。这不但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而且对于在新的一年里也有提醒的意义。

“第二,这样简要的读书记录,它能告诉我,中外许多名著我读过哪些了,甚至在某年某月某日我重新读过一遍,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读的,我可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个小本子还能督促我:尚有一些名著还需要我抓紧读一遍。

“第三,它还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无计划地读书,那真是“韩信乱点兵”式的,点到哪本书算哪本。反正开卷有益嘛!其实也不尽然,有的书读过之后并无什么益处。同样它也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有计划地读书,比如 1961 年,这年从 5 月至 10 月就系统地读完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以及他的十四行诗集。这使我了解了莎士比亚其人,也了解了他所描绘的那种社会面貌,还了解了他的著作在英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第四,可以从中考察出我读书的勤奋程度,尤其是记录下来的读书少的那些年月,我就要思考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不能一味强调工作忙,只能说 „挤‟时间不够,见缝不去插针,把零星的时间在不自觉中空掷了。我便告诫自己:有松弛,有懒惰,警惕啊,惕警!”   读完一本书,随手记笔 “帐”,并非难事,但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要这样做,或者虽然想到了,也曾这么做过,但没能坚持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曹世钦同志的经验表

明,记笔 “读书帐”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也何乐而不为呢?

庄之明:选择法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庄之明一谈起读书来总显得格外有兴致,他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说: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上初中的时候,我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很多连环画和写剑侠英雄的书,结果作文还是写不好,语文老师告诉我,买书,最好买文学名著,一辈子都有保存价值,因为文学名著是文学宝库的精品,它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陶治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比如恩格斯,他曾经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卓越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并说他从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知识还要多。恩格斯在中学时代,曾经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看作是激励自己追求真理的榜样。”

语文老师的话,使庄之明茅塞顿开。从此以后,他就遵照老师给他开的书目阅读起名著来了,存放衣物的木箱成了藏书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安徒生、泰戈尔、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书伴随着庄之明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代。庄之明从会读书开始,进而自己会写书,进而成了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庄之明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书应该有选择地读;有选择地读书,应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他还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一、分清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读好书,不读坏书。正如别林斯基说的: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青少年要特别注意抵制黄色书刊的侵蚀。

二、分清什么是必读书,什么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什么是不必读的书。应像歌德说的那样: “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

三、分清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只需要浏览,略知其大概。正如培根说的: “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有的书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忆明珠:内外贯通法

作家忆明珠的读书生活,别有一番兴味情趣。

他是这样对别人说的:

“宋代有人写过一篇《四时读书乐》的诗,其中有两句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我当然不能不读用文字写出来的书,但我更好读那种勿需用文字书写的天然的书。一片树叶掉下来,恰好打在自己的脑门上,如闻棒喝,顿然有悟,心中似觉无比宽敞亮堂。读不懂《山海经》以至种种古典也罢,我尚有幸得读„天书‟——„无字天书‟。”

忆明珠所说的 “无字天书”,也就是大千世界、人生社会这部大书。他说别人喜欢进书店,进图书馆,我则喜欢逛菜场,逛商店,逛街头小摊。因为这些地方 “大有文章”,甚至有“大文章”。于青菜萝卜的小本交易中,街头巷尾的童言妇语里,亦可知人心而论世道。

忆明珠还说: “读书,乐;读书外书,亦乐。我的读书乐在书里、书外打通,书中乐与书外乐打通。”

忆明珠关于读书的见解,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仅要读有字书,而且要读社会实践这部无字书;二是要将书本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之融汇贯通起来(即将“书里、书外打通”)。   书本是前人或同代人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积累、记载下来的知识,它是间接知识,而且有限。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博大的知识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科学文化事业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一个青年人如果只读书本,而不了解社会,那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如果死读书,而不知道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那么,他读了书又有什么用呢?

张一弓:无心栽花法

作家张一弓曾经专为中学生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读书生活。文中写道:

“我的阅读兴趣常常是由一种自得其乐的愿望引起的。在写这篇短文之前,我阅读乃至朗诵了《新概念英语》的几节课文。但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计划,不打算去给沸腾了一些时候的 “出国热”再加上一点温,更不敢奢望当一当外交官或翻译家。我所以阅读、朗读而不是 “学习”《新概念英语》,完全出于读了较多的方块字以后,想在一种拼音文字中换一换语言感觉的兴趣。可以设想,用自以为是的英语发音和语调,随心所欲地表现和欣赏某种好像是英语的音乐性,而不必担心英国人是否听得懂,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

我刚刚扮演了一节课文为我规定的两个角色:希尔和韦斯特先生。希尔先生要买韦斯特先生的房子,他看了房子,问了价钱,又吓了一跳,说价钱贵了。韦斯特先生没有说不贵,而是让希尔先生相信:为这所房子花费的每一个便士都是值得的。我愣了一下,感到这句子有点暅嗦、别扭,接着又笑了,好像望见我们农贸市场上一位出售农副产品的老乡来,向讨价的买主伸出一个手指头,说: „一分价钱一分货,哼!‟于是,希尔先生认可了这个价钱,表示很喜欢这所房子,看来可以拍板成交了,扮演希尔先生的我却出我意外地说道: „可我还不能作决定,我的妻子必须先看看(房子)。‟我对希尔先生对夫人的尊重表示赞赏,而扮演韦斯特先生的我却说: „Women always have the last word。‟什么? „女的总有最后的单词‟?我肯定理解错了。Word 亦可译作 „命令‟,那么,这句话是否可以译为 „女的总是有最后的命令‟?不通不通!我急忙翻阅书后的译文,啊, „总是妇女说了算。‟英国也有„气(妻)管炎(严)‟,我又哑然失笑了。

于是,我在一次自得其乐的阅读中,结识了两位很有趣的英国朋友,发现了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可以相互沟通的机智和幽默,感受到了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法上的区别与神韵上的相似。如果要从 „学习‟的实用价值上要求这次 „阅读‟,那么我也起码记住了两个使我费了一番思索,也给我带来很大愉悦的句子。”

张一弓的这次阅读的确是愉快轻松的,他原来没有什么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计划,读《新概念英语》只不过是为了换换脑子而已。没想到,这并无用心的阅读,却也很有 “实用价值”,起码使他记住了两个颇难理解的句子。这倒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所以,我们就把张一弓的读书方法叫做:“无心栽花法。”

当然,并不是说张一弓就反对加强阅读的计划性和目的,相反,他也是很重视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的。他在20 岁上下的时候,还曾有计划地阅读过一批俄国和法国的古典名著。

作文五:《成为伟人就学伟人的读书方法2》9000字

历代名人读书方法(二)

郑板桥:精当法

清代著名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艺术上造诣高深,他的画、诗、书被人誉为 “三绝”。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 “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他还说: “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

郑板桥的 “精当”之说,就是要求读书要注意选择,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抓到什么就读什么,随便瞎读一气。不加选择地读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于学业无补,而且还可能受一些坏书的腐蚀,于身心有害。

选择书籍要求 “当”,这“当”的标准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定。我们现在的 “当”与郑板桥那个时代的“当”肯定不同,就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 “当”也大有迥异。一般说来,我们现在要从两个方面来选择适当的书:一是要考虑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对品德修养、陶冶情操有无益处;二是要考虑对自己的科学文化学习有没有帮助。

郑板桥一旦选定了他认为 “当”的书,就潜心精读。他读书是很勤奋的,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筯,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读书诗: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这里所说的 “适主”,是指自己的主张、主意,也就是说读书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书本的奴隶。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选到了再适当的书,再刻苦地精读,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梅文鼎:四不怕法

许多人都说,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历史上的科技强国,四大发明就是很有力的证明;只是到了明清以后就衰败了,科学技术落后了。

落后是事实,但就是在落后的年代,也还有争气的科学家出现。清代的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就是一位。梅文鼎出生在安徽省宣城县,自幼跟父亲和老师学习天文和数学,后来成了 17世纪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齐名。梅文鼎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有人总结过他的读书方法,认为他读书有四个特点,现转引如下:

“一是不怕难。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从不绕开,越难越去钻研。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难点,忘了吃和睡。

“二是不怕烦。他所读的数学书,大都是流传很久的、残破不全的本子,读起来往往前文不接后语,很麻烦。梅文鼎总是耐心地设法抄写,凑成完整的本子。有时这本书与那本书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总要把它考订得清清楚楚。   “三是不怕苦。他读书很勤奋,有一个叫刘辉祖的人曾经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对梅文鼎的学习情况最了解,他说: „每天夜里鼓楼上已经打四更了,梅文鼎还在灯下读书。天刚蒙蒙亮,他又起床读书了。

“四是不怕丢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记在本子上。出门时,他就带上这个本子,只要遇到懂数学的人,就虚心请教,哪怕是年轻的学生,他也不耻下问。”

叶奕绳:约取实得法

“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的一个小小的创造。

清朝人张尔歧在《蒿庵闲话》中是这样记载的:叶奕绳生性迟钝,记忆力极差,读起书来往往如过眼烟云,前读后忘。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较差而沉沦,而是奋发苦读,并想出了个 “笨鸟先飞”的土办法。

每读一本书,凡是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就用纸把它抄录下来,认真诵读十余遍,然后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每日多则抄上十余段,少则六、七段。每当做事累了,需要休息片刻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边走边读墙上的那些纸片,每天要读三、五次,直至读得滚瓜烂熟,一字不遗为止。等到四壁都贴满了,就将过去所贴的取下,收藏起来,再把当日新抄的贴上去,填补空白。就这样,随取随补,从不间断,一年下来,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数年之后,肚子里的 “墨水”就很可观了。由于有了丰富的积累,写起文章来便 “下笔如有神”。后来,叶奕绳竟成了一名学识渊博,文采横溢、擅长戏曲的著名文学家。

他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 “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意思是读起书来,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获,还不如像我这样每天记一点,看起来似乎取之不多,但是日积月累,到时候实际收获却不少哩!

张尔歧对叶奕绳的 “约取实得”读书法推崇备至,并且联系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说,我年轻时虽然听说过叶奕绳的这种读书方法,却没有照着做,待到年迈力衰,再回忆过去所读的东西,已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以致下笔做文时感到很窘迫,真是后悔莫及。他还说,我之所以将叶奕绳的 “约取实得”法记入《蒿庵闲话》,目的就是为了使“此法不没人间”,使它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那些 “少年有志者”得以借鉴。

梁启超:注意法

梁后超是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写过《读书法》、《治国学杂话》等文章,专门论述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的问题。

他说: “昔人常说,好打灯谜的人,无论看什么书,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往后就很容易了。

最初的方法,顶好是指定几个范围,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后看书时,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过些日子,另换题目,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照这样做得几日,就做熟了。熟了以后,不必十分用心,随手翻开,应该注意之点立刻就浮凸出来。读一遍,专提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祖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好的方法。几遍之后,就可以同时有几个注意点,而且毫不吃力。”

梁启超所提倡的 “注意”读书法,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书报读了不少,可是闭起眼睛一想,脑子里竟然 “空空如也”,收获不大,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读书的时间用去了,精力也耗费了,却没有什么收益,这实在是不合算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细细分析一下,原来是读书时脑子里缺少一根 “弦”儿。也就是说脑子里没有带什么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书读完了就如同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梁启超所说的 “注意”二字。读书时,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

梁启超告诉我们,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题目,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隔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

毛泽东:高诵恬吟法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书时,往往 “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高声朗诵,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密咏恬吟,就是要静静地吟咏品读。将高诵与恬吟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高诵便于记忆和提高演说能力。许多老一辈的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年轻时学习一篇文章,高声朗读几十遍,就可以终生不忘。恬吟便于思索。细细地品味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气势、节奏、神韵。

正因为高诵恬吟读书法有诸多优越性,所以古人都是以此为乐的。宋朝有个 “汉书下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说的是宋人苏舜钦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他岳父觉得奇怪,于是就偷偷地从门缝中往里看。原来苏舜钦正在朗诵《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时,他不禁拍案叫道: “惜乎击之不中!”(意思是可惜没有击中)遂斟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当读到张良对汉高祖说: “此天以臣授陛下。”(意思是我来辅佐皇上,这是天意)苏舜钦又拍案道: “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喝了一大杯酒。他的岳父看到这里,忍不住开怀大笑道: “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徐特立:精读法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这样教导青年人:读书要 “贵在精”。他还说: “学习的经验是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这是徐老读书的经验之谈。

“贵在精”,就是说读书时不要光着眼于数量,而要高质量地精读。要抓住书中的精华,也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实质。

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学者也都是很讲究精读的。老子就曾说过 “少则得,多则惑”的话,宋朝的赵普则更堪称 “精读”的典范。此人本来学识较浅,当了宋太祖的宰相之后,才开始用功读书。他手不释卷,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大有成效,他处理政务能力不断提高。太祖死后,赵普又成了宋太宗的宰相。有一次,他对太宗说: “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发现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便流传至今。   赵普一生是不是仅仅只读了一本只有一万一千余字的《论语》,不得而知;但他的确精读了《论语》这是可以肯定的。精读一部《论语》便可辅佐先帝 “定天下”,辅佐后主“致太平”,这话未免过于夸张,但是就读书方法而论,赵普的方法与徐特立 “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的方法是一致的。

就如一些学者对《孙子兵法》的评价,这并不是孙武一个人的智慧,而是他们一个家族的智慧结晶。

一本书的智慧,往往不仅仅是作者的智慧,也是读者的智慧。对这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不同于作者本意的理解,于是归功于这本书的作者,事实上,这都是历代注解、点评这本书的人集体的智慧。

以上是个人与读书方法无关的愚见

董必武:阅兵法

1952年底,67 岁高龄的董必武爷爷做了一项决定:阅读俄文原版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

要读俄文著作,就必须重新开始学习俄语。董老担任着国家的重要职务,工作极为繁忙,况且年纪又大,记忆力也差了,学习外语该有多困难啊!

董老想了个巧妙的办法,他将俄文生词,每五个写在一张卡片上,并风趣地称作一个小队,每十个词称作一个中队,每二十个词称作一个大队,又把每个大队称作一个联队。生词写在卡片正面,中文解释写在背面。随后,像掌握自己的部下那样,先认第一小队,再认第二小队,接着将两个小队合起来认,作为中队检阅;记熟了之后,再认第三、四小队,然后将三、四小队合并作中队检阅,以后再将两个中队合并作大队检阅。用这种 “阅兵”法记单词,效果很好。

由于年老记忆力差,一个生词往往花了好大的气力才记住,可是一会儿又忘了,董老就反复地认、记、背。有时因为咳嗽得很厉害,医生让他躺在床上休息,可他仍然坚持读生词标重点,即使在病床上也不间断学习。

十几年后,董老保存下来的外语卡片,上面抄录了一万零五百多个单词,甚至连剧目单、会议签到卡上面也写下了外语单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董老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达到了能阅读一般俄文文章的水平。俄文版《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董老读了四遍,抄录了四套生字卡片,共一百零五张,记录单词二千九百二十八个。至于举行了多少次 “阅兵”式,那就无法统计了。

谢觉哉:晨思夜读法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者,他对年轻人的读书学习问题十分关心。

一次,他问一位青年同志读书的计划以及准备研究点什么,青年说没有什么计划,常常是东抓一本看看,西抓一本看看。觉得要读的东西很多,自己又处理不好,每天忙忙碌碌,琐琐碎碎,很有些杂乱无章,正为此苦恼呢!

谢觉哉沉吟片刻,说: “你可以试试,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并随手拿起铅笔在一张纸片上写下了 “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几个字。接着他又解释说:

为什么要晨思呢?因为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做,而在于计,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计就是思。孟子说过一句话: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思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人所思的内容和方法同孟子时代自然不同,但是 „多思‟这一点,则是自古以来有成就的人都是重视的。你可以结合工作的特点去思,你觉得自己常常是杂乱无章,那就思如何才能使杂乱无章变为杂乱有章,使工作效率高一些,一天抵两天用,思的目的在于多得。   夜读,是根据你工作的特点提出来的,白天忙于工作,没有完整的时间读,就利用晚上,每天晚上抽它一、两个小时攻读一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坚持下去,不就有个完整的时间了吗?时间对一个人来说是少的,也是多的,会挤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可以把少变成多,对他来说,时间就是多的。相反,给你再多时间,你不去利用,就是少的。思是必要的,但只靠思还不成。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学而不思则罔‟,同样也是无用的。思要读,读促思,读得多,思则广,思越广,读

得多就更好。晨思夜读是相辅相成的。”

鲁迅:多翻法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工作之余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阅读书报。除开一些重要的外国书和社会科学书是详细阅读之外,普通杂志一般是选几篇或一部分看看,有的刊物拿过来随手翻翻,有的看看目录就算了。对于报纸,也总要花十来分钟过目一下。正如鲁迅自己所说: “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鲁迅认为这种办法很有益处。他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 “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道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够一家人吃了;看一本旧历书,上面写着 “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还有这么多禁忌。

鲁迅不仅主张多翻一般性的书刊,而且还提倡青年人要多翻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书籍。他说: “倘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还批评那时候的文学青年, “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认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   鲁迅还认为,这种多翻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因为 “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

“多翻”读书法能够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好处甚多。当然,对于初中同学来说,首先要学习课堂必读的课本,同时,在这个前提下,要尽可能有选择地阅读课外读物。

夏衍:构想对比法

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是电影界的老前辈,深受拥戴,被人们尊称为 “夏公”。可他年轻时并不懂电影艺术,他那一段自学启蒙的经历,很耐人寻味。

他在30 年代搞左翼文化运动时,为了斗争的需要,须拍电影,编戏。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夏衍感到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怎么办呢?

只得边学边摸索着干。学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看电影。看人家的电影是怎么拍的。为了学习的效果好一些,夏衍想了一个办法:看电影之前先把影片说明书拿来读,看完故事梗概,而后设想,这个故事假如让我来编戏,怎样着手?怎样介绍人物,介绍时代背景,对人物性格,又如何利用形象、语言来刻划?边读边构想,思想就奔驰到剧本中去了,这叫在心里打草稿。打好草稿后,再去看电影,两相对比,学习人家是怎样表现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等。找到自己原来设想的差距。

就这样,夏衍看了一大批反映英国、法国和民国初年生活的影片,通过构想、对比,吸取许多宝贵的艺术营养,受益匪浅。   虽然夏衍读的是电影说明书,但说明书也是 “书”,他的读书方法也适于读其他各种书籍。虽然夏衍学习的是电影艺术,但他的经验对学其他专业的人也不无启发。

曹靖华:无师自通法

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曹靖华先生说: “要谈我的„读书生活‟,其实很简单:我只是个四年旧制中学的毕业生,中学毕业后,无钱升学,就走上谋生自学的道路。”

曹先生出生在豫西八百里伏牛山的腹地,从小就拾柴,割草,放牛,农闲时才能读点书,后来好不容易凑了些盘缠到开封

报考中学。中学毕业后,有钱人家的子弟都投考大学预科读两年,再入大学本科读四年。而他勉强支撑到中学毕业,无钱继续升学,他的学生生活也就从此结束了。

学生生活结束,自学生活随之开始。曹先生晚年回忆说: “这以后我先是到上海一家书局当校对,后来又到安徽大通的一个小岛上教小学。一边谋生,一边自学。工余课后,别人用来吃喝玩乐的时间,我都用来读书,有一分钟时间就用在学习上,手不释卷,持之以恒。不久,上海渔阳里成立了CY (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后我被派到国外。回国后参加北伐,即使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年月,也坚持不懈,读书自学。起初水平低,看什么都是似懂非懂。但看不懂也硬看,无人可问,懂多少是多少,由不懂到懂,慢慢积少成多,由懂得少到懂得多。”

曹先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经历说明虽然没有老师指点,靠自学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读书方法,也可说是典型的 “无师自通”法。

丰子恺:重复法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堪称一绝。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读书习惯也独特。

子恺先生读书,每读完一个章节总要复习一遍,读到第三个章节,还要把前面两个部分再复习一遍,就这样反复地读,反复地温习,不厌其烦,一丝不苟。

他还有一个绝妙的办法促使自己多次复习已读过的书:读书时,在书的背后写 “读”字,每复习一遍就写一笔。他生活的年代使用繁体字,一个 “读”有23 画,因此,他要复习22遍才能把 “读”字写完。试想,一本书重复读了20 多遍,岂有不烂熟于心之理?

有人说: “重复是学习之母”,这的确算得上一句至理名言。按心理学的观点说,信息经常重复刺激大脑,能增强记忆。实际上,重复不仅能使记忆加强,而且还能加深理解。

重复阅读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学习、工作需要随时翻阅,也可以根据记忆学原理提供的最佳复习时机,在第一次读书后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和半个月时,分次进行复习。还可以采取别的方法进行复习,究竟用何种方法为好,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附带说一句的是,重复阅读看起来简单,并没有什么奥秘,不就是一遍一遍地读吗?但是,要真正做到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不厌其烦反复温习,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才能做得到。倘若没有顽强的毅力,不要说复习20 多遍,恐怕读到第二三遍就觉得兴味索然,读不下去了。如果害怕吃苦,懒得重复,当然在学业上也就可能不会有大的作为。夏丐尊:蔓延法

自然界有一种蔓草,只要有一棵扎根成活了,它就会向周围不断地扩展滋生,繁衍蔓延。

学人中有一种读书方法,与蔓草的生长发展颇为类似。

请看看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先生的读书情形吧:

他总是以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蔓延,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例如:夏先生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样蔓延发展的:

《桃花源记》是晋朝人写的,要想知道这篇文章在晋朝文学中的地位以及晋朝文学的概况,就可以去翻翻中国文学史;文中的 “桃花源”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乌托邦思想,这又可以找一本英国人莫尔写的《乌托邦》来对照着读;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文一类,如若想弄清楚记叙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关记叙文写法的书;此外,如果想了解作者陶渊明其人其事,还可以去翻《晋书·陶潜传》。这样一来,读一篇文章就引出了一大串的书。

如果我们将夏先生这种读书方法概括为 “蔓延法”,不能算太牵强吧!

大量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既便于加深理解,又可以拓宽知识面,因此,蔓延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叶圣陶:由浅入深法

叶圣陶先生治学严谨,对读书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当他看到有的人为孩子能用两天时间读完《创业史》而感到自豪时,便热心规劝这些同志不要鼓励孩子这样做,因为 “弄成了马马虎虎的阅读习惯,可要吃一辈子的亏。”他要求 “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

那么怎样认真地阅读呢?叶老先生介绍了一种由浅入深的读书方法:

每读一本书时,首先 “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节,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这第一步只要求读懂原文,扫清阅读障碍(比如:不认识的生字词、不

理解的章句段落和名词术语等),并且在扫除障碍中,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 “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这样要求就深入了一层,要吃透本篇或本章节的内容,并且能够概括出大意。囫囵吞枣是不行的,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也是不行的。

仅仅到此为止还不够,还必须更深入一层, “最后细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把应该记住的新知识、新观点或好词语都记住了,把应该体会精妙之处都玩味琢磨了,把应该研究的东西都经过研究变成了自己的成果,至此,不仅书的内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养了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按照叶老的要求认真读书,收获肯定是大的。郭沫若:一通二否法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所著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史学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申三百年祭》、《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古文字学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等,都曾在我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像这样一位大家,他是怎样读书、做学问的呢?关于如何读书,郭沫若有过许多论述,这里只介绍他的一个观点。他说: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理解不足,只好精读,只好深思,换句话说:便是只好待时。待到自己的经验足时,终有彻底理解的时期出现。理解已足,然犹不能暖姝自划,要有批评的眼光,于可能的限度之内否定原作,然后原书的生命才能成为自己的生命,作者的心血才能成为自己的心血。一切都要凭自力,不可倚赖他人。”

郭沫若的意思很清楚,读书的第一步,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书的内容。理解不深不透,就要精读、深思;如一时理解不了,就过一段时间,等到自己的经验足了,思考成熟了,就会彻底理解的。第二步,就要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书本,要努力去否定原作,发现其中错误,提出与之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把书本的营养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血肉。   概而言之,郭沫若主张读书一要理解、弄通,二要批评、否定,所以我们就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成 “一通二否法”。

本文开头提到的郭老的许多专著,都可以说是他 “一通二否”阅读、研究方法的成果。他既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提出否定的意见,从而形成了自己许多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十批判书》,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作文六:《成为伟人就学伟人的读书方法4》4400字

历代名人读书方法(四)

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冯骥才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中年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有人向他提了一个问题:

“你读书的习惯与方法是什么?”

冯骥才回答说: “成为专业作家以后,我每天的时间被写作和各种事务安排得很紧,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产生大量信息的时代。因此,为了拓宽视野,把握主要信息,我习惯于多看报刊文摘,了解新的观念,以求得信息的 „最佳质‟。我读书的主要原则是:定向和浏览,对于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再进行精读。”

定向和浏览相结合,这是冯骥才读书的显著特点。

定向能使读书目的明确。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他读书都是为创作服务的。他说: “我喜欢有意识地自己找些书来看,习惯于凭着需要与欲望读书。如:《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文艺欣赏学》等,还有些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谈和文艺理论等知识性书籍。”

浏览能拓宽视野,扩大信息量,而且冯骥才的浏览不是一般的浏览,他善于抓住各种书刊的精粹,盯住各类新观念、新知识的精华,因此,他获得的信息是 “最佳质”的信息。

在定向和浏览的基础上,冯骥才也主张 “精读”,精读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 “定向→浏览→精读”,冯骥才的这一套读书方法是较为全面、完整的,同时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读书方法。

叶辛:我行我素法

“我行我素”这个词儿,用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时,通常是带有一点贬义色彩的。但是,我们对待读书,却不妨来一点 “我行我素”。

作家叶辛的读书生活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他说: “青少年时期,我在读书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拿起一本世人叫好名声甚大的书来,左看右看耐着性子看,怎么也读不下去,我硬着头皮往下读,即使如此,仍然读不下去,我很苦恼。遇着的次数多了,我干脆把这样的书往边上放一放,读一点自己喜欢的书。久而久之,我琢磨出了些道道,在我喜欢的爱不释手的书籍里面,总有什么东西叩动着我的心扉,感染着我。那是什么东西这样有吸引力呢?这时我便采取精读的方法,在一卷书读完之后,翻过来再读一遍。由于已经知道了人物和故事情节,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已不像初读时那样急着往下看,而是细嚼慢咽,细细地品味书中内容和语言的魅力,看作者如何塑造人物、谋篇布局。如若觉得第二遍仍不过瘾,仍不解其味,我便再读第三遍。这样阅读多了,我开始意识到,哦,原来书中有很合我胃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形成的格调恰恰适合我的个性、气质、爱好。不知不觉地,书中的营养就在感染我的同时为我吸收了。”

请注意,叶辛特别强调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爱好来选择书籍,也就是说我根据我自己的特点,爱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至于别人怎么说我不管。这样读书,从阅读心理上来讲,是科学的。读书效果也是好的。

所以叶辛把它作为经验之谈介绍给中学生伙伴们,并嘱咐说: “应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爱好去选择书籍,这对你尤其是对试图走上文学之路的青年朋友是有好处的。”

杨贤江:口演笔述法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青年运动的领导

人。他写过许多有关青年修养与青年教育的文章。他对青少年的读书问题也极为关心,曾在《学

生》杂志上发表过《论读书方法》(一)(二)(三)(四)四篇文章,介绍了自己的和有关学者的许多好的读书方法。

在《论读书方法》(四)中,他曾写道:“读书之后,宜口演笔述则所得更多。因吾人读书,虽似已明意义,而往往尚未实在贴切,必向人述说所读者,而后所通晓者方不致模糊,亦不能错乱。”

这里说的是为什么读书要 “口演笔述”,因为我们读过书之后,往往总是觉得已弄清了书中的内容,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这就需要向别人讲一讲自己所读的书,通过一讲,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也就清晰了、深刻了。

杨贤江还介绍了怎样口演笔述的方法,他说:“其法可立一读书社,一社以七人至十二人为度,每星期一次会集,各人先约定读书一种,聚会期,则请一二人陈说:所读书之内容大概,长短所在,并及著书者之生平,成书之略史。以次轮流,周而复始。”

几个同学好友定期在一起谈谈自己读书的情况,的确是个好办法。那么有人说,我一个人独住在一个地方,没有与朋友交流读书心得的条件,怎么办呢?

也有办法的,杨贤江接着说: “至如乡居僻处之士,独学无友,可以笔录之法代之。即每阅一书既竟,则述其大旨与长短,作为序或跋一首,录之于册。有所评论,不妨随意记之,以为后日比较自己学识讲退之证。古人所著读书记,皆是此例。”

独学无友的人,读完一本书后,就随手写点读书笔记,可以写书的内容提要,也可以写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写批评的意见,写什么都行,长短也不论。这样一 “笔述”,不但对掌握书的内容有益,而且一旦写得多了,说不定还能像前人那样,出版一本 “读书笔记”之类的著作呢! 邹韬奋:层次法

略通一点中国新闻史的人,都会知道 “邹韬奋”这个名字。

邹韬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而且也是著名的出版家和政论家。他那敏捷的文思,渊博的知识,与他善于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

“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

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面对一大堆要读的书籍,而不知怎样读才能收获大?那么请不用犯愁,你可以仿效邹韬奋的办法,分层次阅读。

第一个层次是泛读,像鲁迅那样拿起书来随便翻翻,注意浏览,通过浏览发现有必要重读的书或某些章节。

第二个层次是略读,将泛读时选出来的书,粗略地读一遍,通过略读发现有必要反复研读的书或某些章节。

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将略读时选出来的书或章节,细细地咀嚼品味,吸收书中的营养。   这样分层次读书,一层一层地筛选,就可以保证所读的书既博又精,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且保证了科学地运用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一般的书花的时间和精力少,精华的书花的时间和精力多,轻重有别,详略有致。比对所有的书都平均使用力量,盲目地瞎读一气,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艾思奇:闹中求静法

谁都希望有一个安静幽雅的读书环境,然而,这种环境条件是不容易得到的,实际上,我们常常必须在喧闹嘈杂的情况下工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练就一套闹中求静的本领。   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有一手 “绝招”。

他在《读书生活》杂志社工作时,工作负担非常重。家里人怕他累坏了,就借来一架留声机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希望他能在美妙悦耳的乐曲声中松驰一下绷得太紧的神经。却不料,尽管音乐声再大,他压根儿就听不见,仍然埋头工作,就像沉睡在梦境不能醒来一样。

这种闹中求静的本事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这种本事,无论在多闹的情况下都能静下心来读书、工作,这就能比别人赢得更多的时间,终生受益。

闹中求静,实际上是意志力的体现。意志是靠磨炼出来的。

艾思奇从小就注意这方面的锻炼。他在昆明市一中上学时,就常常故意到乱哄哄的街市边上或操场上去读书。后来,他到日本求学,课余时间,别的同学都在聊大天或是唱歌跳舞,好不热闹,而他却一个人坐在墙角,埋头看他的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有个同学怀疑他是否真的能够读进去,就一把抢过了他的书,问道: “刚才读的是第几页?什么内容?”艾思奇竟能对答如流,回答得既准确又具体。

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也是这样锻炼自己的,他常常天刚蒙蒙亮,就拿着一本书到菜市场旁边去读,任凭那卖菜的吆喝声和讨价还价的争吵声多么刺耳,他都坚持集中注意力读书。正因为有这方面的锻炼,所以他后来能在行军打仗的动乱的情况下看书、工作,能够在马背上写出绝妙的好诗来。

如果哪位同学还不具备闹中求静的本领,那就趁自己年少时抓紧练吧!

冯定:广、专结合法

哲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冯定先生是一位青年修养问题的专家,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等名著曾在青年中产生过巨大反响。他在另一部书《人生漫谈》中专门辟了一章来谈学习问题。他主张青年人读书 “必须分为两个方面,就是广和专,两者相结合, „有阵地前进‟,才既能巩固战果,又能扩大战果。”

他认为: “广就是使自己具有的常识,能够不断提高和充实,但只求知其大概,而不必样样都专,件件都通,因为事实上这是办不到的。专,最好和自己的业务结合起来进行,从系统地占有材料入手,并使理论和实践经常密切结合起来,效果自然更好。”

冯先生还告诫青年人,要真正做到 “术业有专攻”是很不容易的,他说:

“专,必须刻苦钻研,不费一定的脑力,不花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艺术大师梅兰芳之受人爱戴和尊敬,既有政治上的因素,更有艺术上的因素。政治上,他由爱国主义者,进而成为社会主义者;在艺术上,他对于每一句唱词,每一段做工,每一种表情,每一个手势,都是细经琢磨,详加探讨,终生苦心孤诣,无时或懈。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是这样,从事科学技术的人也是这样;从事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无产阶级的导师,如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其学问都是广得惊人而又专得惊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书,都是先总结了许许多多的经验和搜集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才动手的。列宁仅在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时,就曾先阅读了几百部书和几百篇文章,并且做了读书 „笔记‟。毛泽东同志是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然而历史、文艺等等方面知识的广博,也是使人敬仰不已的。总之,不论是在什么方面,不论是在什么部门,谁要是希望有所成就,除了专心致志,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外,是没有任何捷径的。”

顾颉刚:质疑法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为厦门青年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读书?》他在演讲中说: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想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这样的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培养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一门学问自然就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

读书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顾先生的一贯主张。他在另外的场合还说过: “我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不肯随便听信他人的话,受他人的管束。质疑就是要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书上的某些观点和结论,不管你是名人也好,名著也好,我都敢于以批评的眼光去读。”

古人说过: “学则须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话将质疑法的重要性说得很透彻。如果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不问青红皂白全盘接受,就会把书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材料当成正确的东西吸收,戕害自己不算,还可能谬种流传,贻误后代;再说,读书尽信书,思想就被书本束缚住了,创造力也就被扼杀了,那还怎样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超过前人呢?

顾颉刚说,读书须疑,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 “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作文七:《成为伟人就学伟人的读书方法6》22500字

历代名人读书方法(六)

牟世金:如临大敌法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牟世金是研究古代文论的专家。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出版了多种专著,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共计一百三十多万字。他的《雕龙集》一书被评为山东省1981—1983年度文学研究方面唯一的一等奖。他的论著多次被香港翻印出版。1985年 7 月,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语学论集》将牟世金的论文《刘勰原道论的实质和意义》放在同类文章的首篇。牟世金教授的论著涉及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知识广博,足见他是一位博览群书者。他的读书方法很奇特,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我近年读书,已成怪癖,打开书本,就如临大敌。”

所谓 “如临大敌”,实际上就是多思善疑,读书时勤于思考,敢于提出疑问,而不是书上讲什么就信什么。他读书时总是边读边在书上画着红蓝两色的线条,那蓝线便是表示有疑问的地方。即使是像《辞源》这样比较好的工具书,他也要 “如临大敌”一番,发现其中的某些错误。有关《文心雕龙》注释的著作,向来是以范文澜本为权威的,但牟世金既尊重它,又不轻信它,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出发,对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给予纠正。比如,《史传》篇中有一句话说:“宣后乱秦,吕后危汉”,范文澜引用《史记·匈奴利传》中的话,将“乱”解释为 “淫乱”。牟世金仔细研究原文,认为“宣后乱秦”与“吕后危汉”性质相同,都是属于政治问题,与淫乱毫不相干,于是引用《史记·穰候列传》和《范睢列传》中的史实,正确地解释了“宣后乱秦”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牟世金 “以书为敌”,并不是怀疑一切,目空一切,而是要使 “敌”转化为“师”,从中受益。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倘若人云亦云,被书本牵着鼻子转,就不仅有可能上当,而且不能将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见解,毫无建树,充其量不过是个活 “书橱”而已。读书多思善疑,不仅可以发现很多书中的谬误,而且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独到见解也就在 “疑”中形成了。

“如临大敌”般地读书,速度自然很慢,并且是很费力的,需要有耐心和毅力。这样读书,读一次会有一次的收获和提高,即使有时看起来似乎白费了力气,但实际上也都有看不见的功效。

王通讯:人—资系统法

中年学者王通讯是一位研究人才问题的专家。他通晓人才成长的规律,深知读书与成才的关系,因此,他主张读书应该有目的,目的就是学有所成。

为了能够学有所成,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人与资料有机结合的信息系统,简称 “人—资系统”。而读书过程,也就是建立人—资系统的过程。

王通讯说,人资系统应该由三个分系统组成:一是图书系统,二是卡片系统,三是大脑系统。   那么怎样来建立这三个分系统呢?

图书系统:新书买来后,先初略地浏览一下,知其大概内容,然后按分类排列放在书架上。对于这些书的内容不必全部记住,只要知道个 “门牌号码”,到要用的时候能很快地找到就行了。   卡片系统:阅读书报时,将与自己学习或研究目标相关联的资料摘录下来,这些资料是浓缩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大脑系统:平时大脑不用去记那些书上和卡片上的东西,而是要保持思考状态,经常分析组合,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发掘问题。

图书和卡片是 “死系统”,而大脑则是“活系统”,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人—资系统。

王通讯还强调,建立人—资系统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是 “死系统”和“活系统”的关系,应以“活”为主,“死”为辅,要把较大的精力与时间花在 “活”上,以“活”统帅、带动“死”。 “活”与“死”要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忽视“活”的人,会导致知识贫乏、思维迟钝;忽视 “死”的人,会导致记忆负担沉重,或积累太少。

第二是卡片与图书的关系,一般已有藏书记载的内容,不再用卡片记录(个别内容重要者除外)。图书应该是大脑与卡片的补充。“卡片集其精,图书求其详。” “以卡片排列贯其精髓脉络,以书籍配合添其绿叶新花。”

林帆:借光法

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林帆,不仅是一位新闻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杂文家。杂文家自有杂文家的风格。就连谈起读书做学问来也是那么幽默风趣。

他说,春节期间孩子从乡下带来一只活鸡,吃掉鸡肉还剩下一锅汤。第二天就拿点大白菜掺在里面一锅煮,竟是一个可口的小菜,于是戏称之为 “借光”。后来将此事告诉一位当厨师的邻居,他却说这是烹调法门,叫 “底子”;还说没有一锅好“上汤”,有时烧出来的小菜会减色。   这一锅鸡汤熬白菜给了林帆不少启发,使他联想到了读书治学。他说: “这倒是给我开了窍。不管叫 „底子‟也好,叫„借光‟也罢,反正这里面是有联系的。于是我就联想到读书做学问的道理,学和识是分不开的,所谓学问的根基,就是荟集了精华的 „底子‟,联系实际,有所见识,触类旁通,就可以比喻为 „借光‟吧。有了底子不会活用,到头来还是死学问,或者说不过是一锅上汤;而碰到问题不能联系实际加以解决,好比炖大白菜不会借现成上汤的光,仍然是一锅大白菜。有学而无识囿于一隅,有识而无学失之浅窄。”

林帆对学和识的辩证关系讲得很透彻,既要博学,又要多识。读书是积累知识 “底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绝不能读死书。有了雄厚的“底子”,又善于 “借光”——富于联想,举一返三,具有见识,读书治学的效果必定会好,在学业上必然会有所创造,有所建树。

奚椿年:取其所长法

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奚椿年同志是一位专门研究读书、学习问题的专家,他著有《读书杂谈》、

《学海探珠》等多种论及读书方法的著作,在青少年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取其所长”,是奚椿年关于读书的一个见解。他是这样说的:

“当你走进市场,确定了要买某种商品以后,总是要作一番挑拣的,把同一商品中最好的买到手;那些孬货呢,你是不会去 „青睐‟它们的。

“读书,应像买东西一样,也要挑拣,而且不只是读什么书要挑拣,就是每一本的内容,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或不必取的,同样要挑拣一番,这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叫 „取其所长‟。”

为什么要取其所长?这是因为每一本书都是既有长处,又有不足的地方的,所以读书时必须取其所长,善于吸收书的精华。

奚椿年认为,好书的长处很多,或是思想深刻,或是论证问题正确,或是逻辑严密,或是语言生动,或是其他。这是易于发现的。一般的书,相对好书来说,长处要少一些。但是, “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埋于污泥中”,也仍然值得注意发掘。至于坏书,如无必要,可以不读,如果读了,也不妨从中挖出一点能为我所用的 “长处”来。比如,列宁读英国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霍柏生的著作,一方面,他指出:霍柏生是“帝国主义的辩护士和小资产阶级的批判家”,很反动;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肯定这本书的长处是 “对帝国主义的基本政治特点,作了一个很好很详细的说明”,并且后来还在自己的著作里选用了霍柏生列举的材料。

青年朋友读完一本书之后,不妨掩卷沉思一番:这本书的长处究竟是什么?我是否已将其所 “长”“取”出来了呢?

钱梦龙:四步法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中,很注重给学生以学法指导。他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传授学习语文的 “四步读书法”。

所谓四步读书法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第一步,整体感知,也就是全面阅读课文。先看课后 “思考与练习”中有关指导全面阅读方面的问题,然后从总体出发,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全面阅读记住文章内容的梗概,用笔标出自己认为是反映文章内容梗概的句、段;将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用笔画上记号,然后借助工具书,找出它在本文中的义项,再从上下文琢磨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总之,这第一步要从全局上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步,重点阅读,也就是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现重点句段,即 “中心句”、“关键段”。并用笔做好记号,再写上简单的评语,深入思考文章的中心内容。   第三步,揣摩思路,也就是分析作者的写作路子,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揣摩时,可以用顺问法,比如: “为什么作者先写甲×,后写乙×呢?”也可以用逆问法,比如: “为什么作者不先

写乙×,后写甲×呢?”这样一揣摩,很快便摸清了作者安排材料的路子,归纳出了段意,总结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四步,认识特点,也就是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看看这篇文章在谋篇布局、表现主题以及开头结尾等方面,采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独到之处?以便自己写作时学习、借鉴这些写作方法。

华罗庚:驾驭法

“驾驭法”是华罗庚教授的读书方法之一。

华罗庚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如何将 “厚”书读“薄”呢?华罗庚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 “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串全书的精神实质。”

华罗庚的这个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读书时,不能让书本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而要由我们牵着书本的鼻子走,高屋建瓴地驾驭书中各部分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就是 “驾驭法”。

钱伟长:跨越法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考试之前,老师或家长总是嘱咐: “先挑容易的题做,遇到难题暂时放一放,先跳过去,等把其他的都做完了,再回过头来慢慢思考。”

遇到难题跳过去,这种方法也适合于读书。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在读书学习过程中, “碰到小问题,不是关键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绕过去、跨过去?比如走马路,会有很多障碍,有沟、石块什么的。有的人碰到沟、石块,他非得把沟填满,把石块搬掉才肯过去,把时间和精力泡进小问题里去了。其实,只要你跨过去,绕过去,就行。学习要学习那些关键的东西,要大踏步往前走,走远了再回头来看,原来的东西就不见了。原来那些碍手碍脚的阻碍都不成问题了。如果你被一些小问题缠住,那你就一辈子也学不成。千万不要为这些小困难停下来,那样是舍本求末。”

钱伟长这段话至少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一、从思想方法方面来看,如果遇到问题就僵在那里,非得要 “把沟填满”、 “把石头搬掉”才肯前进,这是愚蠢的办法;而“跨过去”或 “绕过去”,才是灵活机动的聪明的办法。

二、从阅读规律方面来看,如果死抠一个问题不放手,很可能越抠越糊涂;而先跨越过去,等到对整章或全书有了一个基本印象,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难题就 “都不成问题了”。

三、从价值观念方面来看,如果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停下来,那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不合算、

不可取的;只有采用跨越法读书,效率才会高,效益才会好。

王亚南:相互渗透法

南京大学校长王亚南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可是在他的书架上和案头上,却经常摆着许多如《莎士比亚戏剧选集》一类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

王老先生为何有如此 “雅兴”?有一次,他对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借用你们搞哲学的一句行话,叫„相互渗透‟。我喜欢看外国小说,正是为了搞文科的 „相互渗透‟呀!”

为什么要搞相互渗透呢?王亚南举出马克思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说:

“《资本论》是一座庞大的知识宝库,不仅有经济学理论,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呢。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及后来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非常熟悉,他准确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别有兴味。而且通过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如果对追杀恶魔的西波亚斯或被人骂为水獭的瞿克莱夫人一无所知,连臭名远扬的夏洛克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要想完全啃动《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

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互渗透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现在出现的许多边缘科学就是有力的证明。

如果 “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式地固守在自己研究学科的领地内,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只有随时了解、掌握其它学科的新信息、新动向,不断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本专业研究出创造性的成果。

苏步青:摄取灵魂法

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与青少年学生谈读书问题,他写道:

“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苏先生这一段话,谈及了读书的规律、精读的方法、读通的标准等问题,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苏先生在这一段话里还提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那就是:读书要 “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我们通常讲的要将一本书读好,吸取它的精华,是指好的语言、新的知识、正确新颖的观点等等,而苏步青先生则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习掌握 “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这就不只是要吸收书的某一个局部的营养,而是要摄取书的灵魂。

一本书也和一个人一样,它的躯体的各个部份是具体的,直观的(体内部份要通过解剖),而灵魂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要摄取它的灵魂,就要细细地琢磨、体味。

读完一本书,不仅掌握了它的内容,而且连它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也学到了,那么读书人的收获可真是不可估量的。

陈念贻:单打一法

“单打一”,本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说做事情一次只专门做一件,不旁及其他的问题。   有人用 “单打一”的方法读书,竟也有特殊的功效。

著名科学家陈念贻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文。这个主攻目标确定之后,他就将房间里其他的书籍都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啃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 “境界”中,不受其他任何书的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 8 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 3 个。第二天仍然没有记住几个。但陈念贻毫不气馁,继续埋头攻读,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就能记住20 多个单词了。一个月后每天能记50 余个,两个月后就已掌握了四、五千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只是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 “单打一”中还有小“单打一”呢!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专攻英文语法和英文写作练习。接着,又专门用一段时间强行背诵了 500 句英语范文。结果,他总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把英文攻下来了,并能用英文写出很漂亮的文章。

此后,陈念贻又用这种 “单打一”的方法,攻下了德、法、日、俄四门外文,还攻克了代数关、三角关和解析几何关。真可谓:单刀直入锐不可挡,过关斩将连夺城池。

单打一读书法,实际上是借用兵法上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原理,适用于某种应急性质的读书学习。

陈景润:浇铸基础法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谈到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时说:

“几年来,我收到了一万多封信,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掌握,就急于去解《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难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学好加减乘除的人可以学好微积分,一个没有学过复变函数的人能够证明 1+1。学习数学想走捷径,想一步登天是根本行不通的。应该首先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记熟,记牢。例如π=3.1416,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

15×15=225,平时就该背熟,什么时候要用就能用得上,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景润的主要观点是说学数学首先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定理、数据,该弄懂的要弄懂,该记住的要记住。对各种数量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基本概念。他说: “譬如问你这个教室有多大?你只能回答有多少平方米,而不能答是多少亩,因为人们对室内面积一向是以平方米来计算的。同样,你不能问人家一公升有多重?这样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一公升的空气、水、铁砂重量是迥然不同的。”

他还说,小学、初中、高中所讲述的数学知识(原理、数据等)是数学中的ABC,是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应该把小学、初中、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都加以巩固,不能学了代数就忘了四则运算,学了微积分就忘了三角几何,这样,碰到各种题目就能用最简捷的办法运算出来。例如,有道大家都很熟悉的算题:一百个和尚吃一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个馒头,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馒头,问有多少大和尚和小和尚。这个问题可以用算术的方法,也可以用代数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能用最简便的方法算出来最好。

让我们记住陈景润的话吧!把数学基础打得牢固些,再牢固些;让它如同钢打铁铸一般,坚实无比。

杨乐:红外摄影法

有一种红外摄影技术,能够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通过图像显示出来,科研部门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公安部门将其用于侦破工作,真够神奇的。

数学家杨乐的读书方法,在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 “红外摄影技术”。他是这样说的:

“严格的求实精神,还包含着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许多科学技术书籍和文献写得很严谨、精练,往往掩盖了其原始思想。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看懂,就很难掌握其实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习时,对于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或定理,在把它的含义和推理搞清楚以后,还要花更多的功夫去思考和设想当年的数学家是如何从事研究的?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如果让我们去解决,我们将如何证明?证明思想是什么?如何具体来实现?定理的条件是否都必不可少?结论能否再加强?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理解就会不断加深,对这些内容也就真正掌握了。同时,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杨乐主张读书不但要弄懂现成的概念或定理,而且要将数学家当年如何从事研究的情景 “显示”出来,搞清楚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这就是说,我们读书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懂得结论,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书中的内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才能领会深刻、记忆牢固。

张广厚:食化法

在诸多的科学家的轶闻佳话中,有一个数学家张广厚 “吃书”的故事。

说的是,一次张广厚从一本国外的数学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他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有启发,就将此文搁在书桌上,潜心阅读。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0 多页,他却翻来复

去地读了半年多,由于翻动的次数多,书页白色的边角都被手指摩黑了。他的夫人开玩笑说: “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像吃书一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广厚读书的特点。他发现一本重要的书籍,就抓住不放,将它 “吃”下去,食而化之,吸取其全部的营养。张广厚的这种 “食化”读书法,其主要内涵就是精读深钻。

正因为张广厚 “吃书”得法,所以他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函数值分布理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应该看到,张广厚的 “食化”读书法,不光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他的这种好的品格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磨炼出来的。他幼年靠检煤渣为生,上小学时由于生活负担重,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结果因算术不及格,没有考上中学。面对这一打击,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奋发起来,刻苦攻读三个月,啃烂了一本小学数学课本,终于考进了中学。上中学后,他仍然是这么股劲儿,抱住书本就 “吃”,他的数学书边角都发黑了,磨烂了,就连包书皮的牛皮纸都磨破了,可他的数学成绩也上去了,记分册上全是令人骄傲的 “5”分。

王梓坤:先缓后急法

数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教授读书有一个习惯:先缓后急。他每读一本新书,开始时总是读得很慢,一章一节甚至一字一句地细细琢磨,弄懂弄通后再往下看。

为了确保能读得慢,他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做习题。因为要记笔记、做习题,就得认真想一想,反复看几遍,浮光掠影是不行的。

为什么读书先要慢一点呢?王教授的理由是,一本书的前一两章通常是全书的关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和符号。例如:平面几何学是研究三角形、圆及其他图形的性质的,初等代数则主要是研究代数运算。由于各种书研究的对象不同,看完这本书再转向看另一本书,开始时会觉得不很适应。倘若这时不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将书的前一两章吃透,摸清这本书的基本思路,要往下读就会感到故障很多。

这就像赛跑一样,只有开头的步子迈得好,才能越跑越快。开头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书的基本体系和写作方法弄清了,往下读时,读者与作者的思路就同步前进了,会越读越觉得有兴味,读书的速度也就快了。

王梓坤教授为什么会总结出这样一种先缓后急的读书法来呢?这也是有其原因的。因为他兴趣广泛,读书涉猎面极广。虽然他是研究数学的,但他也喜爱读文学书,读其他自然学科方面的书,科学史、人物传记等书籍也是他所钟爱的。读书所涉及的学科内容跨度大,所以他每读一本书的开头要慢一点,适应一下。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越来越普遍,各种边缘科学层出不穷,所以读书就得像王教授那样广泛涉猎。王教授本是一位数学家,却以一本《科学发现纵横谈》而轰动全国,恰好说明他读书的路子是正确的。

即使不像王教授那样涉猎很多学科,只读自己一门学科的书籍,“先缓后急”的读书方法,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李慰萱:迂回穿插法

打仗讲究迂回穿插,当一座山头或一个堡垒攻不下来时,便绕开它,先进攻其他的军事目标,等到时机成熟,再回过头来攻打它,这样往往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迂回穿插的战术也可用于读书。

数学家李慰萱就是靠迂回穿插的读书法而自学成才的。

李慰萱原来是一个盐场工人。虽然工作艰苦劳累,但他感到自己是一个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高中生,不应该白白浪费掉自己的青春,而应该通过自学,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客观条件,决定自学数学。他将自己微薄的工资积攒起来,配齐了一套五卷十一册的《高等数学教程》,又把家中的旧书和笔记本收拾好,一起背回了盐场。   可是当他翻开《高等数学教程》第一卷时,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密密麻麻的 “豆芽菜”(积分符号)、艰涩的术语、复杂的公式,令人头晕目眩。

稍稍镇定了一下情绪之后,他就硬着头皮看起来,没有指导, “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三遍,这本书钻不通,就借助另一本书,借助另一本书也没有弄懂,就借助第三本。” “就这样迂回穿插,步步为营。”经过四年的努力,他终于自学完了《高等数学教程》第一卷,闯过了第一道难关。

经过十余载的刻苦自学,李慰萱终于攻下了美国数学家瓦尔德和毕马尔解决不了的一个数学难题,写出了题为《最优分配问题在 N≥3n 情形下的解》,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充分肯定。接着,他又学习了《图论》,并解决了三个美国数学家在1970年一次国际《图论》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问题。1978年,李慰萱被长沙铁道学院录用,并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王大珩:实践法

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曾经向青少年学生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人从书本上背熟了游泳时如何呼吸、如何用手划水、用脚蹬水,他就自以为学会游泳。结果,一下到深水里就被淹死了。

王大珩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对那些只知读书,不知实践的人的讽刺。他主张: “要边读书,边实践。”

他认为,读书就是吸取前人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实的知识——科学。由于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全部重复前人在总结科学知识时的实践。读书正是迅速掌握这些知识的捷径。 “但是,应该强调的是,要想得到深刻的知识,特别是当你想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必须通过实践。学数学,要做大量的习题,这就是一种实践;学物理、化学,要做各种实验,这也是一种实践;学社会科学,要进行社会调查,这同样是一种实践。

不通过这类实践,无疑是学不深,学不好的。”

王大珩还说,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必须读书,为了加深对所学到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必须实践。这是取得有用知识所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现在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有的青少年学生轻视实践。他们对上实践课不认真,对老师留给做的练习题也是应付了事,这是要不得的。” “一些学生虽然学了物理、化学等课程,但由于缺乏实验条件,使学到的书本知识很不扎实。我们应该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实验课给予十分的重视。”

王大珩的这些话,虽然是在1980年针对当时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讲的,但他的观点是不会过时的。任何时候,读书都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的 “足迹”的故事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那是说他在《资本论》写作的准备阶段,钻进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学习研究了长达25 年的时间,由于读书写作时情不自禁地在座位底下用脚来回搓地,天长日久,坚硬的水泥地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后来被人称之为马克思的 “足迹”。   马克思那时在大不列颠什么书都看:哲学、经济学、文学、法律、科技学、解剖学、实用工艺学、农艺学、物理学、数学??不计其数。这使得图书管理员大惑不解,忍不住问马克思:   “博士先生,一个人可以同时研究五十种科学吗?我们的教授通常只能攻读一种专业!”   “亲爱的朋友,所以也有很多教授戴着遮眼罩呀!如果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就不要只在一块草原上去赏花呀!”马克思幽默地答道。

马克思所说的 “不要只在一块草原上去赏花”,意思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要全方位地研究问题,因此,读书也必须采用全方位的方法。读各种学科的书,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研究一个问题,从而发现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撷取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这样研究问题就深刻了。

如上所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本来只属于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但他却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各个领域的知识,读了那么多的书,仅作过笔记、摘录的就有 1500多种。

正因为如此,《资本论》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本人也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

列宁:批注法

读书写批注是一种好方法,许多伟人、学者都是这么做的。因为一边读书一边作批注,既可以使读书人开动脑筋,促进思考;又可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还能随时记下一些自己读书时的独特感受或思想火花。一个重要发现,或是一个新观点的产生,往往就在读书之中,如不及时记下,说不定就稍纵即逝了。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列宁读书时作批注的情形。

列宁读书,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丰富多彩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遇到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会在书的扉页或封页上

写下书目索引,并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所在的页码。   列宁读书是非常专注的,整个身心都进入了书的境界,因此,他作批注时就像是在与作者亲切交谈,或是激烈争论。比如: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 “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 “废话!”、“莫名其妙!”等等;顿有所悟时,批:“哦,哦!”、 “原来如此”;产生疑问时,批:“嗯,是吗?”

读书时遇到时间、地点、人名、史料不准或不详等问题,列宁也会作批注记下,以便核对。比如他在读恩格斯的《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时,就写过这样一条批注:“查对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1871年以前是否说到过 „无产阶级专政‟?似乎没有?”

列宁善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被传为佳话,他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写文章介绍过,并且有 “批注成果”为证:那本被公认为马列主义经典哲学著作的《哲学笔记》一书,就是由他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

狄慈根:由表及里法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精密的知识。我对该题目越熟悉,理解的能力就越增加,读到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首。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之唯一正确的方法。”   以上是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向朋友介绍的读书经验。

狄慈根原来是一位制革工人,家境贫寒,从未跨进过大学的校门。但他好学上进,当学徒工时,总是将一本书带在身边,一有空隙时间就抓紧阅读。他文化基础差,读书困难很多。遇到读不懂的书,就采取上面所介绍的那种方法:先翻翻目录,看看序言,以求粗浅地弄清书的题意,然后大致地浏览一下若干章节,对书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肤表理解的基础上,再从头重新研读,以求深刻地理解书的思想内涵,获取精密的知识,狄慈根的读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用这种方法读书,读到书的终末,也就懂得书的起首了。

狄慈根因为读书得法,又有一股子顽强钻研的精神,终于读通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大哲学家的著作,并且在研究中独自得出了同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极其相近的结论,成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著作《人脑活动的本质》,还得到过列宁的赞扬呢!1867年9 月,当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遭到资产阶级的疯狂围攻、诋毁时,是狄慈根勇敢地站出来,在德国《民主周报》上发表了关于《资本论》的专篇评论文章,以其 “叙述的新颖,思想的深刻,思想方式的出色”而引起世人瞩目,击败了资产阶级的进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

黑格尔:活页摘录法

许多青少年朋友读书很认真,发现了好的词语、好的资料,就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可是日子一长,记的东西一多,就连自己也记不清都记了些什么了,到了需要引用所记的资料时,便翻过来翻过去,很不容易找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所摘录的资料没有分类,但是要分类也难呀,本子的页码是固定的,读书时一点一点地从前往后记,怎么分类?除非同时准备十个、八个本子,

一个本子记一类内容,可这样也实在太麻烦了。

德国著名的哲学巨星黑格尔就比我们有些人聪明一点。他读书时也勤于作笔记,摘抄资料,只不过他不是记在一个本子上,而是记在一些活页纸上。等到活页纸摘录多了,就把他们摊开来,分门别类地分检开,文学的放在文学一起,数学的放在数学一起,美学的、史学的、神学的、心理学的都让他们和自己的同伴呆在一起。

每一类活页资料都严格地按照字母次序排列,并贴好标签统一放在资料类里。这样做便于查找,需要哪一类的资料,随时都能很快地查到。据说黑格尔一生都用这种活页摘录法积累资料,这些活页资料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如果把黑格尔的研究成果比喻为一座大厦,那么他的那些活页资料就是构成大厦的一砖一瓦。

有的同学说: “活页摘录法固然好,但我没有活页怎么办?”其实,我们只要把黑格尔的方法借鉴过来,稍作改进,用笔记本也能达到活页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摘录资料时,一页只记一种内容,再在这一页的上方标明类别的名称,如:“勤奋”、“友谊”、“读书法”、“记忆”、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等。待这一个本子记满时,将它撕开来,变为活页,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效果和活页一模一样。这种办法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

卢梭:三步法

储存——比较——批判。

这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读书的三个步骤,我们姑且把它称为 “三步”读书法。

第一步,储存: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兼容并蓄,将自己的脑子作为一个信息库,把书中的内容、观点全部装进去,不加分析,不加评论。这是广泛地系统地积累知识的过程。

第二步,比较:待到有闲暇时间,再将储存起来的书本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把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资料摆在一起,反复衡量,看看哪一种更可靠、更翔实、更正确。这是明辨真伪、是非的过程。

第三步,批判: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扬弃书中谬误的成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批判吸取书中的精华,在批判中形成自己的新见解。这是破中有立、先破后立的过程。

读书经过这三步,既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每本书的思想内容,又能高屋建瓴地对书本进行评判;既吸收了思想营养和知识营养,又不至于被书本迷惑,做书本的奴隶。卢梭的三步读书法,实在是一种科学地接受书本知识的好方法。

卢梭就是用这种三步法,广泛地阅读、研究了文学、音乐、数学、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等各类书籍,使自己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者,写出了《民约论》、《爱弥儿》等不朽名著。 索洛维契克:妙趣横生法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按照传统的观点,一说起读书,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一个 “苦”

字,苦读书,读苦书。中国古代“头悬梁”、 “针刺股”的故事,便是典型的例子。

苏联当代教学法研究专家G ·索洛维契克,根据他多年的研究试验和当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趣味学习法”。

把读书学习由苦差事变为趣味横生的乐事,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

索洛维契克认为,激情和兴趣是学习之本,无论学习任何一种课程,如果你热爱这门课程,学习兴致勃勃,用心专一,就可能学得好;反之,如果带着厌倦心理,缺乏兴趣,则肯定学不好。   索洛维契克所提倡的趣味学习法,并不是要人们只是顺应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而是要求人们学会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兴趣的第一步是,开始学习时,先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酝酿情绪。 “我们要高兴地搓着手;我们要面带微笑;我们要认真准备,预先进入兴奋状态。”在读自己不喜欢的书或是做自己不喜欢的功课时,尤其需要有这种向学习 “表爱”的心理准备过程,以使你对学习产生兴趣定向,进入兴趣状态。

培养兴趣的第二步是,学习要认真。索洛维契克说: “认真是对学习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怎样做到认真地学习呢?索洛维契克介绍了三条具体作法:(1)预先留有余地定出读书学习的时间,使自己感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经常保持浓厚的兴趣。(2)切忌匆忙着急,因为兴趣是注意力的集中,如果着急,注意力就会分散,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枯燥之感,以致减弱学习的兴趣。(3)读书学习时要舍得花时间,当你坐下来学习时,就不要去珍惜一分一秒钟。在学习上节约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靠减少学习去节约时间。

索洛维契克认为,培养兴趣只是 “趣味学习法”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意志力、自信心、注意力、记忆力等各方面综合努力。

有索洛维契克这种崭新的劝学理论作指导,再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相信每位少年朋友都会掌握 “趣味学习法”的。

大仲马:筛选法

《基度山伯爵》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一部名著,大仲马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名叫法利亚长老的人物。这位法利亚长老博学多识,对读书问题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见解: “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一百五十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足够用或把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三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一百五十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

看得出来,这位法利亚长老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他看问题有些主观、片面。你想想,他说 “一个人只要有一百五十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这究竟能有多少科学依据呢?

不过,法利亚长老主张把书筛选一遍,然后精读选出来的优秀书籍,这个观点倒是挺科学的。世界上的书形形色色,多如牛毛,优的劣的都有,如不经过严格的筛选,什么书都读,势必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有句谚语说: “宁吃好梨一个,不吃烂梨一筐”,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读

书。

筛选书籍的标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研究的专业来定,也可以根据书的质量来定,还可以根据其他方面的情况和条件来定。

法利亚长老的观点,当然也就是大仲马的观点,只不过是通过作品中人物之口来阐述罢了。 马雅可夫斯基:警枕法

有的同学说: “我一读书就犯困,上下眼皮打架,坚持不了。”有什么好法子可以制止犯困呢?这里给大伙儿讲一个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故事:

夜,已经很深了,马雅可斯基还在紧张地读书、写作。睡魔纠缠得越来越厉害,他觉得头很沉,眼皮像是要被胶水粘住似的,怎么也睁不开。实在没法再继续下去,他只得横下心来躺一会儿。躺下之前,他跑到厨房里拿来一大块劈柴,放在床上,将头枕在劈柴上面就呼噜呼噜地睡着了。带棱带角的劈柴,将后脑勺的皮肉压了一条深深的印痕,他在睡梦中略微移动了一下身子,便觉得脑袋疼痛难忍,惊醒过来,于是一跃而起,又重新继续他的工作了。

这是马雅可夫斯基自创的 “劈柴警枕法”,真有些别出心裁。那时他在罗斯塔做革命宣传工作,工作极为紧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可他还想挤出时间来读书写作,就只好牺牲睡眠了。有时实在太累了,他就稍睡一会儿,为了怕睡过去忘记醒来,就想了个用劈柴作枕头的办法。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马雅可夫斯基对学习、写作多么勤奋、刻苦,他的毅力多么顽强!

从马雅可夫斯基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只要有顽强的毅力,有吃苦的劲头,就会有制止犯困的法子。当然,并不一定要去效仿 “劈柴警枕”。

小林多喜二:捉迷藏法

读书就是读书,与捉迷藏有何相干?

不然,日本著名作家小林多喜二读书,与捉迷藏就差不多。

小林多喜二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也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非常喜爱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而且读书的方法也很有意思。

比如,他读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时,读着读着,忽然用纸将列宁批判考茨基的一段论述遮住,若有所思起来。别人见了,觉得莫名其妙,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 “我先想想,然后再去看列宁的批判。”

过了一会儿,人家又问:“怎么样?列宁的批判和你想的相同吗?”

小林多喜二答道: “不相同,但是这样一来,我更理解列宁的观点了。”

小林多喜二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似乎还有点逗乐,但是它的好处却有很多:

首先,能够促进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并检测自己的学识水平。

其次,经过思考之后再看书中的结论,能够加深对所读内容、观点的理解,正如小林多喜二说的: “我更理解列宁的观点了。”

再次,能够增强记忆,经过自测、思考这样一个过程然后再读书,印象要比单纯读一遍深刻多了。

另外,先将急于知道的结论遮起来,故意考考自己,然后再打开阅读,像玩捉迷藏似的,能够使神经松驰,大脑得到调节,并能激发自己读书的兴趣。

杰克·伦敦:饿狼吃食法

美国文学巨匠杰克·伦敦原来是一个流浪汉,当他立志从事文学创作以后,深感自己知识贫乏,于是就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发狂似地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把《金银岛》、《基督山伯爵》、《双城记》等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还把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三大文豪作为典范,仔细地研究他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艺术手法。

他的朋友是这样形容他读书时的情形的: “他捧起一本书,不是用小巧的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猛地舔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看来杰克·伦敦的朋友也是一位很有文学修养的人,他以饿狼吃食的情形来形容杰克·伦敦读书,实在是太形象了。

杰克·伦敦将书的 “皮毛”、“血肉”和“骨头”统统咬碎吃下去,经过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这是 “滋补强身”的好方法。

他一边读书,一边拚命地练习写作,每天坚持写五千字,往往一下子就寄出二三十篇小说稿。虽然稿子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回来,但他还是一个劲地写作,一个劲地读书,从不气馁。

六年之后,流浪汉变成了美国西部沿海一带最受欢迎的人。他受到交际界殷勤的招待,为作家、评论家和主编、编辑们所热烈颂扬,被誉为文学界一颗灿烂的明星。

杰克·伦敦一生从事创作虽然只有 18年的光景,可是他却给人类留下了51 部著作。他的作品不仅大受美国读者的欢迎,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很大的影响。列宁同志在生命垂危的最后两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极有兴致地让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给他念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对生命的热爱》。

柯南道尔:精选储藏法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是我们所熟悉的人物。不知你是否知道,福尔摩斯不仅侦探本领高强,而且对读书也很在行呢?不信,你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吧:

“你要知道,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古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

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所以,一个会工作的人,在他选择要把一些东西装进他那间小阁楼似的头脑中的时候,他确实是非常仔细小心的。除了工作中有用的工具以外,他什么也不带进去,而这些工具又样样俱备,有条有理。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就错了。请相信我的话,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的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忘了,所以,最紧要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出去。”

福尔摩斯的见解实际上是柯南道尔的见解,只不过是作家借书中人物之口说出来罢了。   柯南道尔十分形象地把脑袋比喻为一间“小阁楼”,要求往里放“家具”的时候,要认真精选,有用的就放进去,无用的就坚决摒弃,而不能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往里塞。也就是说,读书和储藏知识要注意选择,不要将无用的知识占据了脑子的空间,而把有用的知识都挤了出来。

按照柯南道尔这种 “精选储藏”法读书,就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通过读书学习,有选择地吸收知识,储藏信息,尽快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一方面的攻关能力。

凡尔纳;笔记法

我说一个数字,同学们可能会吓一跳! “一个人一生写下了两万五千多本笔记!”

不管你信不信,这可是事实。这两万五千多本笔记,就是出自誉满世界的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之手。

凡尔纳在40 年中共创作了 100部作品,他的作品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比如《神秘岛》、《海底两万里》等小说就深受我国读者的欢迎。

凡尔纳的作品以想象力丰富和知识渊博见长,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是什么原因使这位多产作家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呢?许多人都在探索着这个奥秘,却又不得而知。

直到凡尔纳逝世以后,人们才从他的书房里发现,他为了写出这 100部作品,一生中亲笔摘录了笔记两万五千多本。原来他是运用笔记的形式,广泛搜集资料,积累创作素材的。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他就阅读了500 多册图书,记下了满满几大本笔记。

谜底揭开了,是两万五千多本笔记给了凡尔纳巨大的创造力量。

然而,要记两万五千多本笔记,谈何容易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那是办不到的。

当然,还应该看到,凡尔纳不但不辞辛劳地记笔记,而且还十分善于使用笔记,他的笔记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如若光记而不会使用,那就是无效劳动。

我们读书时也学学凡尔纳的办法,记记笔记吧!不要怕麻烦,不要懒动手。说不定未来的凡尔纳就在你们中间呢!

毛姆:多管齐下法

读书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可以灵活地掌握,不必刻板地规定自己必须读完一本书后才可读

另一本。倘若一天到晚只读一本书,除开情节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外,恐怕是会感到很乏味的。   英国当代作家、文艺批评家毛姆就主张,读书不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而可以同时读

五、六本书。比如,早晨头脑清醒时,可读一本科学著作或哲学著作;下班后,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不想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可读一点历史散文或人物传记方面的书;夜晚,可以读读带些消遣性质的小说;平时身边可带一本诗集,工间、课间、会前会后,一有空隙就读上几首;床头边可放一本随时取看,也能在任何段落停止,心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书或杂志。

多种书在一天中同时阅读,可谓是 “多管齐下”,我们就把毛姆的读书法命名为 “多管齐下法”吧。

这种多管齐下法是很科学的,因为 “一个人不可能每一天都保证有不变的心情,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多种书交替着读,既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获取较多的信息量,而且读书的效果也好,符合心理学和生理学原则,也符合用脑规律。

约翰·罗斯金:开凿冶炼法

英国作家和文艺批评家约翰·罗斯金曾说过一段生动有趣的话:

“当你在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贴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所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要是没有上述的工具与火,你就别想理解任何一个优秀作家的深意;在你能取得一丁点儿金属之前,你常常需要先作最锐利、最漂亮的开凿,和耐心非凡的冶炼。”

将读书比作采矿,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比喻。

采矿的目的是要得到金属,读书的目的是要吸收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营养。

要得到金属,事先必须 “开凿”和“冶炼”。而开凿与冶炼,必须事先准备好 “工具”与“火”,也就是“十字镐”、“熔矿炉”等等。

那么,要吸取书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事先就必须做到这么几条:一、作好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读书之前最好要先 “入境”,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以保持精力充沛,眼利心快,头脑清醒。二、作好物质上的准备,除备好要读的书外,还要备好笔、笔记本和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等等。三、读书时必须边读边思考,不但要开动大脑的机器,而且要联系和调动以往的知识,举一反三,以使触类旁通。思考的过程,也就是 “熔炼”的过程。   倘若读书之前不准备好 “十字镐”,读书过程中又不愿意开动思考的 “熔矿炉”,那么读书的效果是不会好的,正像一个不合格的澳大利亚矿工一样

雅各布:多管窥豹法

本世纪 30 年代,出现过一起震惊世界的 “作家雅各布窃取希特勒军事情报”案。事情是这

样的:

英国作家雅各布写作出版了一本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将希特勒军队的各种情况披露无遗。希特勒为此大光其火,采取绑架手段将雅各布抓了起来,审问他是怎样窃得这么多情报的。雅各布坦然一笑说: “我书中的材料全部来自德国报纸。”原来,雅各布阅读德国的报纸时非常细心,凡是有关德军情况的消息,那怕几个字也不放过,并加以摘录、分类,日积月累,一本关于德军情况的书就写

有一位中国学者看到上面这个故事后,立刻受到了启发。他联想到汉语里有个成语—— “以管窥豹”,“以管窥豹”后果自然是“仅得一斑”。但是,如果你的 “管”不仅是一个,而是多个呢,那就不仅可以看到许多个 “斑”,而且可以看到豹眼、豹鼻,乃至整个豹身。雅各布就是将德军的 “斑”都拼了起来,才现出了“豹”的全貌的。

这位学者觉得雅各布的读书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于是就为这种方法取了个名字,叫 “多管窥豹法”。

多管窥豹,不能漫无边际地瞎 “窥”一通,那样是什么也“窥”不到的。 “窥”要有目标、对象,一旦选定了目标,就“开动”“多管”, “窥”而不止,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约翰·奈斯比特:跟踪分析法

80 年代,美国出现了两本风行全球的畅销书,一本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另一本是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这两本书传入我国后,也同样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两位作者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原来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约翰·奈斯比特阅读书报的方法。

约翰·奈斯比特和他的公司成员订阅了全美50 个洲政府所在地以及人口在十万以上城市的报纸,大约有 200 来份。报纸送来后,他立即进行四步工作:第一步是 “读报剪报”;第二步是“分类归档”;第三步是 “数行统计”;第四步是“分析预测”。

他的方法实际就是长期坚持读报、剪报,注意跟踪某些新的情况变化,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预测,看看社会最关心哪些问题(报纸报导的文字行数多少,就说明了人们的关心的程度如何),各种局部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就明确了。

靠订阅报纸写成了一部轰动世界的著作,这恐怕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然而,约翰·奈斯比特却实实在在地成功了,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位国内学者分析研究了约翰·奈斯比特成功的经验,认为其要点是:“长期跟踪,分类准确,善于综合。”

爱因斯坦:淘金法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并把其他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到不良之处的一切。

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读书法,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把有用的 “金子”留起来,而将那些无用的 “沙子”统统扔掉。

爱因斯坦读专业书就是用的此法。他在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创造时,阅读了伽利略、牛顿等前辈物理学家的大量著作。这些书籍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历史,许多观点与十九世纪物理学中的新发现产生了矛盾。爱因斯坦就果断地把书中已过时的东西抛掉,吸取一些有益于研究工作的东西,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了举世无双的 “相对论”。

爱因斯坦阅读其他书籍时,也是用的 “淘金”法。比如有一次,他得到了一本装帧十分考究的几何教科书,读完之后,搁下书本,就能将书中的精华部分条分缕析地讲述出来。有人很钦佩他读书的本领,向他探询读书的方法,他说,我是 “抓住了书的骨肉,抛掉了书的皮毛”。   正因为爱因斯坦善于使用这种 “淘金”术读书学习,所以他能不为那些 “使头脑负担过重”的“沙子”困扰,而由“金子”把自己引到深处”,不断为现代物理学开拓着崭新的道路,成为世界瞩目的科学巨匠。

20 爱迪生:目标法

发明大王爱迪生读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无论读什么书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他在研制改进打字机的一个部件的时候,就把有关打字机的书全部借来,系统阅读,并且很快解决了问题。在发明电灯的日子里,他常常钻进图书馆,把各种杂志书报上的有关文章阅读一遍,而后根据需要摘抄一些段落。

爱迪生这种带着明确目标读书的方法,大大促进了他的科学发明工作,使他一生受益非浅。   据说,这个读书方法还是一位绅士教给他的呢!

爱迪生自幼辍学,到火车上卖报为生。他每天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九点回家。稍有余暇,他就一头扎进火车终点站的图书馆里去读书。

一天,爱迪生正在潜心阅读,有位绅士走了过来,笑嘻嘻地说道: “我常在这里遇到先生,您读了多少书?”

“唔,我已读了十五英尺高的书了。”爱迪生回答。

不料绅士突然大笑起来: “噢,十五英尺,值得佩服!请问你读书时有个什么确定的目标吗?据我观察,你以往读的书与今天读的书,性质就不一样,你是不是随便乱读的呢?”

“不!我是按照次序读的,我下了决心,要读完这个图书馆里所有的藏书。”爱迪生答道。   绅士又说: “啊!你要读完这图书馆所有的书,精神可嘉!不过,你这样读书会浪费精力的。经济有效的读书方法应该是:首先确定好目标,然后再选书读。”

听了绅士的一番话,爱迪生茅塞顿开。此后读书,他便总是照那位绅士的话去做。

目标对于读书是至关重要的。譬如旅行一样,目标是为达到目的地而必须经过的沿途各站,只有一站一站地走,实现了一个目标再向下一个目标迈进,不断前进,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目的地。

倘若没有前进的目标,漫无边际地到处流浪,即使路走得再多再远,也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达尔文:实效法

进化论之父、19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读书很讲究实效,他有许多方面的方法:   一是撕书。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将好端端的书撕掉,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真的。达尔文常常把某本书里有参考价值的章节撕下来,按照自己的分类将它们放到书架特定的位置上去,这样到要用的时候就可随手拈来。虽然书被撕了显得不大整齐,但达尔文毫不在乎这些,他藏书不是为了摆样子的,只要有利于工作和研究就行了。

二是画 “0”。凡是当年到过达尔文书房的人都会发现,达尔文的许多书后面都画有一个“0”,这是一种什么特殊的记号呢?原来是这样的:达尔文的藏书非常多,哪些是读过的,哪些是没读过的;哪些是精读过的,哪些是只略读过的,往往不容易分清楚。于是,他就在未读的书的后面画上个 “0”作为记号,以便有暇时把书读完,将 “0”打破。对于已读过的书,达尔文也常常画上各种记号或写上评语,比如在一些书的末尾,他就标记着 “仅略读过”,以便有机会时再精读。各种记号一目了然,读书找书就都方便了。

三是编索引。达尔文很善于管理自己的图书资料,他总是坚持给自己的图书资料编索引。他读过书后还习惯于写读书摘要。有了索引和摘要,他在研究和写作时就能及时准确地找到急需的资料。正因为达尔文善于管理和运用图书资料,所以他的著作旁征博引,广采百家,宏富精深。

居里夫人:专注法

被称为 “镭的母亲”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读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神情特别专注。

她上中学时,学习成绩常常名列全班第一,一看书就着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周围的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了。女伴们见她这副样子怪可笑的,就想着法儿捉弄她。

一次,大伙儿乘她伏案读书的时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左后方摆一把,右后方摆一把,正后方摆一把。以这三把为底座,再往上摆两把,最后,再摆上一把,做这个建筑物的顶。椅塔搭成后,伙伴们就捂着嘴忍住笑退到一边,假装没事似的看书去了。   10分钟过去了,20 分钟过去了,25 分钟过去了,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仍在聚精会神地读书。直到半个小时的时候,居里夫人合上书,站起身来。只听见 “哐——噹”一声,椅塔倒了,砸在了她的肩膀上。居里夫人看看在一旁吃吃发笑的伙伴们,说了声: “无聊!”就又到隔壁的房间做功课去了。

读书时必须专注,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这样对所读的内容才能理解得深,记得牢固。倘若读

书时心不在焉,像民间俗话所说的: “麻雀从旁边飞过都想拔根毛”,读书的效果必然会差。   要真正做到读书专注也不那么容易,没有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自制力是不行的。毅力和自制力来源于正确的读书目的,同时也必须经过自觉的,艰苦的磨炼。

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是苏联的昆虫学专家。他从 1916年元旦那一天开始,就坚持写日记。都记些什么呢?随便举一天为例:

“乌里杨诺夫斯克。1964年4 月7 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 小时 15分。鉴定袋蛾——20 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 小时45 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 小时25 分。

基本工作合计——6 小时20 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杨诺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 分。

工作、休息、看报、读书、写字,他都详细地记下了时间,几小时几分钟,并且要一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直到 1972年他逝世时为止,56 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天天记一篇时间明细帐有何意义呢?因为一般人所说的工作时间其实是毛时间,真正用来做工作或读书学习的时间说不定只有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其余的时间都不知不觉地流走了,浪费在无谓的奔忙和聊天之中;而柳比歇夫计算的工作时间是纯时间,这样,他每天要求自己达到的实际工作和读书时间就要比一般人多得多。

正是靠了这个 “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赢得了比其他人多一倍的时间,也就是说,等于自然界另外又赋予了他一次生命。他一生干了那么多事情: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张打字稿的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等领域。他还懂得历史、宗教、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文八:《从伟人的读书方法总结读法指导》1000字

从伟人的读书方法总结读法指导                 文学院081    陈连巧   08111111号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那么怎样的读书方法才是真正的读书呢? 对于读书方法的探讨,我国古已有之。从孔子的“思·问·习”读书法到孔子的学生荀子的“假物”读书法,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读书 到韩愈的“提要钩玄”、柳宗元的“计字日诵”,再到鲁迅的“跳读”法、老舍的“印象”法、华罗庚的“厚薄”法、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伟人们都在自我的读书经历中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但是从这些看起来差异较大的种种读书方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性的读书方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就是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一件没有兴趣,那么哪怕是再怎么有趣的事、有效的方法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成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自己在书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来引起他们对书的注意,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书„„渐渐的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并且觉得读书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读法指导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是让学生会读书。有了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质量,从更好的读书、更好的学习,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党中又有两个部 分。第一,要引导学生边读边记。读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的经过,要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识记一些基础知识,加强删选重点信息的能力;并且要对精美的句段或是自己感觉打动自己的句段进行摘抄。第二,要指导学生将读书与练笔结合起来。不能只读书而不写,在自己读到有感觉的地方官可以停以停,写下心中想说的话,哪怕是一句。也可以在读到号文章的时候,刻意模仿着写一点。总之,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最后,让学生认识读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打心底想读书。读书并不是我们古时候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自我能力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生命价值、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唯有读书,才会让人具有才智。

作文九:《伟人读书故事》5200字

毛泽东读书故事

毛泽东一生特别喜欢读书,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离不开书本。他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抓紧时间或读书。他骑在马背上看,坐在火车上看,睡觉前看,甚至连吃饭时都看。直到他去世前,眼睛看不见了,还让别人读书给他听。他看的书包括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

正是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才成为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长沙城里有个定王台,并不很高,站在台上也望不了多远,但有座楼,当时的湖南省立图书馆就座落在这里。图书馆楼上有各种中外书籍,楼下大厅是阅览室。这个图书馆刚开办不久,每天去看书的人也不多。但每天一开门,就有一个穿着朴素、高高个子的年轻人,不急不缓地走进馆里来。他借到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前,用心地看,一直要到闭馆的时候才出去。这个年轻人,天天如此,风雨不误,他就是毛泽东。他每天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只在中午的时候,才出去买几个包子或烧饼,用来充饥。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说:他“一到了图书馆,就象牛进了菜园,拚命地吃!”毛泽东什么书都找来读,有关中国的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都读。在这期间,他读了亚当·期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原始论》、赫哲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尔的《群学肄业》、孟德斯鸠的《法意》和卢梭的《民约论》、《社会通诠》等,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总之,凡是当时从外文译成中文的名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坤舆大地图》。毛泽东同志每当经过这里时,总要站立许久仔细地看一看。他觉得天下真大,他的眼界也开阔了。

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这“四多”方法的实践者,所谓“多读”就是不但要博览群书,而且对重要的书或文章要多读几遍,达到精、熟的地步。少年时,他读过韩愈的古文和唐宋诗词,无不读到能背诵出来的程度。他爱读诗,能背诵四百多首古诗„„所谓“多写”,就是课堂上写听讲笔记,课后自学时写读书笔记。读书文章就要摘录其中好的句子或段落。经过多年积累,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就有好几大网蓝。“多写”的又一项内容,是他在看书时坚持写眉批,例如一本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十来万字,毛泽东在书的眉头上,却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全书逐字逐句都用墨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批语中,有简单地表示赞同、反对、怀疑的话;有很多地方,则是根据前人的学说,加以综合、概括、比较、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眉批的墨迹也有两种到三种,有些是对前面的批语,又加以批判和补充。由此可见,毛泽东读书,是多么

勤思苦想、严肃认真。所谓“多问”,就是他除在本校学习外,还经常走出动到社会学习。那时,经常有些外省的名流学者到长沙讲学。毛泽东常常去拜访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总想多得到一些新知识。长沙有人组织“船山学社”,每星期日举行讲座,讲王船山的学说,毛泽东也常去听讲。他常对人说:学问就是讲的又“学”又“问”,二字连起来成为一个名词,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不但要好学,而且要好问。

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毛主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

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少年鲁迅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也曾是写对联的好手。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学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  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一)牛顿在篱笆下读书

世界上有许多着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

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二)高尔基读书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三)宋濂守信好学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着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四)海因里希·伯尔从小爱读书的故事

房间里空空的,一本新书也没有。他才知道是做了一个好梦。他想:总有一天,我会有梦里那么多书的。

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一阵阵的奶油面包香味直扑鼻孔,他使劲地咽着口水。   面包坊的老师看见他走过来,亲切地招呼他:‚小伯尔,今天想吃什么面包?我这里有奶油面包、火腿面包,还有新来的葡萄夹心面包。‛

小伯尔真想吃一个香喷喷的面包,但他喜爱的新书在向他招手呢。他慌忙撒个谎:‚谢谢

您,我已经吃过了。‛说完,他拔脚跑了起来。他想赶快离开这儿,逃离那阵阵香味带来的巨大诱惑。

老师在讲台上讲着数学题,可小伯尔的肚子在唱‚空城计‛了。早上没吃面包,现在肚子里空空的。小伯尔在心里说:‚肚子,你别叫了,我要买一本新书呢。等我把新书买回来,一定把你喂得饱饱的。‛

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他终于存够了买一本新书的钱。他把铁罐里的钱倒出来,仔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足够买一本新书了。‛他自言自语道。他把钱又放回铁罐中,抱着小铁罐朝书店走去。

来到书店,他大声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新书。‛

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有,阿姨你看。‛说着,他把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我省下来的面包钱呢。‛

店员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孩子。‛说着,她便去书架上拿了小伯尔最喜爱的《格林童话》。

买了新书,小伯尔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把新书紧紧地抱在胸前,生怕它逃走了似的,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回到家里,他找了一张牛皮纸,小心地把书的封皮包起来。他把新书放在鼻子底下,久久地闻着书页中散发的油墨芳香。‚这本书是我的啦,我有了一本新书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似地喃喃自语着。晚上他把新书放在枕头底下,美美地睡着了。

长大以后,爱书的小海因里希〃伯尔终于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

(五)居里夫人的读书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作文十:《有关母爱的伟人、故事》1700字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 我国有个关于歌颂母爱的经典故事,值得每位青年人重温一遍:有一位青年爱上某位姑娘,这位姑娘却以一个残酷的要求来考验他——把你母亲的心剜来,我就答应嫁给你.这位狠心的青年果然回家剜了母亲的心送给姑娘.路上,那青年被子石子绊了一跤,这时,母亲的心说话了:“儿子,摔疼了没有?”

2 、在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失色,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短暂的惊讶之后,他们都拼命地搬移压在这位母亲身上的石块,希望能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实在是太多、太重了,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拍下了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撑着、等待着……

通过电视、报纸,土耳其全国许多人都感动地掉下了眼泪,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了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以为女儿还活着,这就是超过人体极限地苦撑两天的惟一理由和动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就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经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念,松手让土石块压死自己.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送进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这位伟大母亲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长着壮硕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情的人.但是看到这则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其实不仅是他们哭了,全车的游客哭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哭.

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动人的母爱.

母爱如天大,但小得只能装在我们心里;母爱可撑天,但母亲温柔的怀抱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学会爱自己母亲的人,你才有资格说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一个连母亲都不爱的人,是没有资格说爱的.

3 、 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家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尝尝.一尝之下,母亲大京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记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级.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