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 > 跨世纪的新一代 [《跨世纪的新一代》200字]

跨世纪的新一代 [《跨世纪的新一代》200字]

时间:2020-01-10 09:16:1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跨世纪的新一代》200字

跨世纪的新一代

童年,唤起七彩的梦;

童年,如诗如画的歌谣。

我们去看流星雨,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们去听鸟儿歌唱,向往快乐和自由!

我们去放和平鸽,展望未来不再有战争;

我们去亲近小动物,体会那多彩的性格。

十月的锣鼓,敲响了我们的警钟。

我们向国旗敬个礼,

表达满心的感激。

我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

不再懒惰;

不再痴望;

不再悲剧重演,

我们坚信,

会让祖国的未来谱写出更璀璨的诗篇!

黄河黄,长江长,五星红旗在飘扬,

小朋友们把歌唱:祖国妈妈我爱你,我们天天在成长。

听,新世纪的号角已吹响;看,改革发展的航船已启航。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与祖国共灿烂!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庆同小学六年级:陈心雨

作文二:《跨世纪的新一代》300字

童年,唤起七彩的梦;

童年,如诗如画的歌谣。

我们去看流星雨,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们去听鸟儿歌唱,向往快乐和自由!

我们去放和平鸽,展望未来不再有战争;

我们去亲近小动物,体会那多彩的性格。

十月的锣鼓,敲响了我们的警钟。

我们向国旗敬个礼,

表达满心的感激。

我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

不再懒惰;

不再痴望;

不再悲剧重演,

我们坚信,

会让祖国的未来谱写出更璀璨的诗篇!

黄河黄,长江长,五星红旗在飘扬,

小朋友们把歌唱:祖国妈妈我爱你,我们天天在成长。

听,新世纪的号角已吹响;看,改革发展的航船已启航。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与祖国共灿烂!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庆同小学六年级:陈心雨

作文三:《《跨世纪的新一代》教案03》1700字

跨世纪的新一代

教学目标

1. 聆听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及歌曲结构。

2. 学会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加入适当律动并做到互相配合,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3. 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用自然、明亮、舒展的声音演唱《跨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2. 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体会歌曲内涵,加入节奏重音和适当律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

(1)学生踏着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节奏进教室。

(2)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视频,请学生充分体会诗句中的含义。

(3)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自信并有感情地朗诵《中学时代》。

(4)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请学生简单谈谈从小学生过渡到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目标。

2. 新课学习

(1)聆听《跨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

(2)请学生讨论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力度如何?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评价。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把歌曲中的节奏加以提取,请全体同学用XX XX  X X | X XX O  O |节奏鼓掌。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教师提出问题:前八小节歌词的动词有哪些?怎样能把动词的气势唱出来?(在“敲、吹、升、举”这几个字上加上重音记号)请学生按照XX  XX   X   X | X   XX  O  O|节奏加上重音朗读歌词。

3. 《跨世纪的新一代》歌曲学习

(1)学习歌曲前八小节:XX  XX   X   X | X   XX O  O |。

①请学生打出此节奏,并说出4/4拍的强弱规律。

②请同学们在强拍(第1、3拍)上加上重音读节奏并按节拍规律读出前八小节歌词。③听录音或教师

范唱,学生学唱前八小节,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改变句子中的断连处理,使歌曲更加坚定有力。并且注意演唱技巧,如:口腔状态、气息的运用、寻找共鸣点。

④学习ΟX  XX节奏,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

(2)请学生听《跨世纪的新一代》音频并仔细观察,比较前八小节的音乐与后面音乐的不同,教师简单提示(从节奏、音区上)。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从第九小节起音区提高、节奏拉宽、旋律更加舒展,使歌曲气势更宏大,情绪更激昂,进入高潮。

学生讨论并选出歌曲的音乐结构:是两个乐段还是三个乐段。

(3)简单了解两段体歌曲结构:两个按对比原则构成为一体的曲式结构,称为两段体,又称为单二部曲式。两段体的结构图式:A + B。

结构特点:

A段:具有乐思初步陈述的性质,音乐平稳,形象单一,为后段的发展留有余地。

B段:具有乐思发展的性质,通过主题的发展、在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音区等方面与A段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主题。

两段结构可分为以下三种:有再现的两段体,没有再现的两段体,带副歌的两段体。

主副歌式的两段体,在音乐上往往采用对比式的写法,在表演形式上常用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照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进行简单复述。

(4)学生听B段音频,学唱并体会意境。注意各种附点和切分节奏型的区别及正确唱法,注意B段长音要演唱得饱满,气息要长,连贯抒情。在“三角铁”处敲击各种打击乐器或跺脚或互相击掌为歌曲伴奏。

(5)练习AB段的衔接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全曲。要求:A段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B段要连贯抒情。(学生可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按单位拍踏步,另一组按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和在“三角铁”处敲击各种打击乐器或跺脚或互相击掌为歌曲伴奏)。

(7)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

(8)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适当提示,如:敲起来、吹起来、升起来、举起来都可加入适当的动作。)

4.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和诗朗诵《中学时代》体现了21世纪中学生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和朗诵?

作文四:《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2200字

《辉煌60年》征文

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

作者   长镇中学七(2)班  王萌萌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了。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大家都在为60 年来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庆祝,都在为新的跨越作出新的规划。祖国,是一曲永不落幕的乐章,每个音符,都那么令我为之心动,为之向往。

拾起一片地上枯黄的落叶,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捧起一把芬芳的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凝聚一朵奔腾的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一页发黄的《上下五千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在人类的历史上,60 年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是我们青少年不可能是这60年中的大部分岁月的亲历者。在分享着60 年成就的同时,如何收获这60 年的坎坷,使自己成长为更加智慧、更加坚强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屹立在八达岭长城之上,让雄伟的长城飞腾起来,化作那九天的巨龙啊,带着我们的自豪,带着我们的无畏,直上九天云霄去吧!

你,又有无限悲壮的美丽。脚下踩着的是圆明园的瓦砾,那空气之中弥漫着你的忧伤,那是你的屈辱啊!在过去的风雨飘摇的百年里,你用你柔弱的双肩挺起千千万万中国人的

脊梁,用你高傲的胸膛为中华儿女遮蔽风雨,用你原本慈祥的面容化作无数把利剑,直刺侵略者的心脏。那是你的抗争啊!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面对让人措手不及大地震。中华儿女没有气馁,我们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的奔月梦现实了!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铸造辉煌!我们的体育健儿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取得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60年的风雨无阻,6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必将继续书写不朽的传奇。

老师告诉我们:认识世界,不能只停留在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要有历史的观点,要有全面的比较。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城市,今天的乡村,今天的住房、学校、工厂、商场、剧院、公园,早已不是60 年钱的旧模样了。我们今天享有的这一切,不是天上掉下的,而是中国人民艰苦劳动、创造奋斗的成果。60年前,一些反华势力算定,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但是不可能长期维持政权。因为中国人太多,耕地太少,要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是任何人做不到的。然而,中国人做到了。我们自己解决了13 亿人的温饱问题。

60年前,曾经有很多人为中国的前途设计了很多种前途。这60 年当中又有很多人一次又一次企图引诱中国人该走别的道路,但中国人仍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仍然要坚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走下去,路还很长。中国的底子太薄了。至今我们在许多领域的人均水平在全世界的排名都相当靠后。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我们的现代文明创造,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我们的人均富裕程度,都远远不如人家。克服这落后和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正是我们这一代的新历史使命。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少年儿童的一封信中,这样谆谆教导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你们,像你们的爸爸妈妈们、

爷爷奶奶等亲人们一样,始终关爱着你们,千方百计为你们的身体健康的成长进步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总书记的话,情真义切,语重心长,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队我们的亲切关怀,同时对我们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将激励着我们沿着党指引的方向茁壮成长!

我们是祖国明日的象征,我们的人生历程与祖国在新世纪的前进的步伐紧紧相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将在我们手中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将在我们我们手中实现。祖国的每天,要靠我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增砖添瓦。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少年……只有这样,20年后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实现之时,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我们没有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

东方巨龙昂首腾飞,亿万人民奋发有为,一路上有你、有我、有他,更有我们跨世纪的新一代。

此时此刻,我要向伟大的祖国表白:

祖国啊,你若是那河边常青的垂柳,我愿化作你枝条上

的一片绿叶,为你的青春增加一份新绿;祖国啊,是那浩荡的江河,我愿化作你支流上的小河,让我用自己浪花为你的平添一份美丽吧!

教师评语:

文章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写起,表达了一个中学生对祖国60年风雨历程的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叙写有较强的概括力,笔力老练,首尾呼应,文章结构严谨。结尾能从胡锦涛总书记给少年儿童的一封信谈起,点明跨世纪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辅导教师    长镇中学  张广舜2010.3.

作文五:《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首页-天河部落》2900字

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

广州市天河区五一小学  瞿璐

内容提要:构建体现现代教育观的新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要实现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基本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不仅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非智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再创造、探究、自主、合作。

正文:

从教九年来,我总觉得“教育”是个永远新鲜的主题。这八年来,随着教材一再更新,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深化,教育的目的也逐渐明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进步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新创造能力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能力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说,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便是如何培养具有高度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型的新型人才。因此,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方面主要做了如下探索:

一、建立班干部竞选机制,责任到人,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众所周知,要管理好一个班,关键是看班干部的管理。在选拔班干部时,我除了“知人善任”,更注重“自愿、自觉、自律”的原则,所以,在提出要竞选班干部之前,我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以当今活跃在各界的优秀人物为例,说明一个人如果不甘于平庸,将来想要有所作为的话,那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经受锻炼,才能够培养出卓越的能力。而作为一名小学生,首先要胜任“班干部”这个角色,把当好班干部作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后我又耐心地教给学生写演讲稿的方法,以及演讲的要领。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参与班干部竞选的人数达到了70%以上。最后再根据民主投票的方式来确定班干部的成员。由于是自愿的,班干部们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平时也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班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班主任就给予明确分工,将班干部岗位名单与责任划分打印成表格张贴在班里,这样既利于同学们监督也利于老师检查班里的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近期工作的得失。

二、把班会课真正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以前,班会课常常被上成一周工作总结或自修课,其实这样做剥夺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自从接手这个班起,我就把这节课真正还给了学生。以中队长为核心,全班学生出谋献策,怎样让这宝贵的一节课过得既轻松、愉快又有意义。孩子们的模仿与创造力是无穷的,于是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成语接龙、知识竞赛、有奖猜谜、露一手......”一幕幕上演。从幕后的策划到前台的组织,都由学生唱主角,老师成了参与者。孩子们在班会课上充分地亮出真我,展现了自我的创造才能。活动气氛热烈而有序,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而师生的感情也在这里升华。

三、设立“班级优秀作文选”使每个同学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

来过我们班的人,一定能看到我们班的“图书角”里不仅有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还有一册册装订整齐,封面设计新颖美观的作文选---《水滴集》,这在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避免重复枯燥的练习,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我的家庭作业是一本“小练笔”,用于布置一些日记、读后感、自由命题作文等,再加上教材规定要写的大作文,凡是得“优”的作文就要求学生用电脑打印下来,向《水滴集》投稿。就连封面的设计也出自学生那一双双稚嫩的手,有手绘的,也有电脑绘制的。《水滴集》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出刊一到两期,把它放到“图书角”里供大家传阅、

学习。这样有作文入选者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竞争意识,人人都会努力争取这块

实现自我价值的阵地。而没能入选的学生看到“水滴集”的作品完全出自朝夕相处的同学之手,只

要认真写好作文就可能入选。“水滴集”的诞生,为同学们提高作文兴趣,树立作文信心,注入了一

剂清新的活力,那一篇篇入选作文写的就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自然伸手可及,呼之欲出。

四、办好手抄报,鼓励再创造。

除了课本知识,课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相当重要。那么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检查学生的课外阅

读呢?我想到了“手抄报”,手抄报对内容、排版、美编都有一定的要求,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

力,也是对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我举行了手抄报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参考学习手头订阅的《岭

南少年报》之类报刊的排版设计,然后定期进行手抄报比赛。对于优胜者及时表扬奖励,将优秀作

品随时张贴在教室里以供大家观摩。

五、建立“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教材又作了较大的改动,内容更加丰富,时代感强,更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循序渐进,

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在听了区教研室的教材分析之后,通过对教材的反复钻研

和思索,我开始着手在班上建立“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一份表格形式的报告

书(附后)。报告书中除了对字词句的掌握作了要求之外,更注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查阅资料

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确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具体的操作事项:

每一篇阅读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报告,乍一看,内容似乎偏重了,其实不然。我把它

分为“预习、课内、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

1、预习  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的了解文章的

社会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再根据预习提示将这篇课文反复读通,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揣摩作者

意图,思考“预习提示”提出的问题,然后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学,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

方法理解意思,仍然不懂的打上“?”留待课堂上解决。这时,报告书上的生字表以及字词部分就

能完成了。

2、课内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将班上42名学生按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

点、性别的比例等合理搭配,分成9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人数少,学生心

理压力也小,学生感到有安全感,能够充分表现自我。

课堂上首先小组内交流预习心得,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1)

通读,读准字音,理清思路。(2)品读,品词析句,解决课后思考题。(3)赏读,有感情朗读或背

诵,积累好词句。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由一两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则补充发言。此

时,报告书上关于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质疑的环节亦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报告书

上有一栏“我所能提出的建设性问题”,学会提问也体现出了一种创造能力,这时,应该求异,对学

生闪现的每一点智慧的火花都要热情表扬并加以引导: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建设性的?鼓励他们从各

个角度来思考,提出问题。

3、课外  报告书上剩下的两栏“文中我最欣赏的好词佳句”和“心得体会”可在课后通过自己

的感受、领悟去完成,这是留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是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合作,可由学生自由选

择。

整个学习活动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情绪很高,

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尊严。

新世纪已经到来,“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者,

只要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还要不

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做出更大贡献!

2003年9月15日

作文六:《用竞争机制造就新一代跨世纪的领导人才》2900字

作者:徐晓平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5年03期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的历史性任务。同时提出,要“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看,这样的机制就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竞争是这个机制的核心,而公开、平等、择优是竞争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选任领导干部方面,既有很好的经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经验主要是:提出并坚持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破除论资排辈和求全责备等旧观念;按基本路线的要求选用了一批比较年轻的各级领导干部。16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这批干部的勤奋工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应充分肯定并继承、发展和延伸这些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们选用领导干部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主要不足之处,是与贯彻党的干部标准相配套的选人用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仍然延用“伯乐相马”之法。这就不但存在视野狭小的弊端,而且给组织人事上的种种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这就是说,在制度方面,我们尚未建立起如同小平同志所要求的一整套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的干部制度。所以,解决用人机制,建立完备的干部制度问题就显得很迫切了。

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前提,与建立新经济体制一样,首先在于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80年代初一大批中青年干部的启用,是伴随着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旧观念而推开的。建立新的用人机制,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原则,破除旧观念、旧框框,扫除思想上的障碍物。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有三个思想是非必须澄清。

第一,是否承认用人上存在着竞争的客观性,是公开竞争好,还是暗地竞争好。应当正视,人们对“权位”的竞争本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两个以上的人追求同一个“权位”,就构成了竞争,人与人之间在思想动机、先天条件、受教育程度、思维能力、实践经验上的差别,也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因而构成了竞争的客观条件。无视这种竞争关系,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公开竞争机制,没有在条件面前人人平等,不以竞争机制选人用人,就跳不出狭窄视野的束缚,不能广泛地挑选人才,也很难客观地鉴别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能挑选和使用最优秀的人才。不进行公开平等的竞争,竞争就不存在了吗?竞争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转入了地下,转入了暗争。“生命在运动,当官在活动”,“与其白天拼命干,不如晚上转一转”,这种说法和作法不就是在进行暗争吗?暗争是不公平的竞争,跑官要官、求人情、找靠山、拉感情、编织关系网,甚至搞“感情投资”、行贿受贿,这些为党所反对为世人所厌恶的行为,就是不公平竞争产生的恶果。组织人事上的不正之风正是由此产生的。暗争,保护和助长了不正之风。而不正之风破坏着党的干部政策和标准的贯彻,误导着我们的一部分干部不以真才实绩求进取,而以“活动”、“跑官要官”求进取,发展下去是多么危险啊!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变实际上存在的不公平暗争为公开平等的明争,结果就不一样了。在新的机制面前,不会再有“跑官要官”者,因为新的机制不讲出身门弟、不分亲疏远近,不看“经济实力”。唯一检验的是干部的“德、能、勤、绩”,在选用条件面前人人平等,象运动场上在“横杆”和“秒表”面前分胜负一样,优者上,劣者下,上者硬气,下者服气。这样一个推理应该是成立的,敢于参加公开竞争者肯定是能人,而在竞争中取胜者必定是能人中的能人。建立新的用人机制,让竞争从后台走向前台,让竞争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有党的正确的用人路线和标准为准绳,何愁大批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呢?何愁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不能纠正呢?

第二,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不容动摇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质,在于通过有效的干部工作选拔任用那些忠于党的路线和政策的优秀的领导人才,这是衡量是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根本标准。在这个根本标准之下,具体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加以革新和选择。在市场经济的新情况下,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竞争面前,适时引入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造就大批优秀的领导人才,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英才辈出,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党管干部的原则不等于仅有委任制一种方式,党管干部的原则也并不排斥竞争机制的引入。以为只有委任制才是坚持党管干部,而竞争机制就违背了党管干部的原则,这是一种误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尊重实践标准,什么方式和机制能保证党把干部选得更准,用得更好,就应当采用。在竞争机制之下,党制定用人标准,党规定竞争规则,党搭竞争的“擂台”,党当裁判员,这当然不能离开党管干部的原则。在竞争机制下选用的干部政治上是否可靠呢?是否能与党同心同德呢?这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竞争并不仅是业务能力的竞争,政治素质上的竞争理所当然的是竞争机制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政治水平的竞争,我党必定选拔出忠于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不久以前,某市委对处级后备干部实行考试考核上岗,在考试中个别后备干部连“四项基本原则”都答不全。可见,竞争也是检验干部的政治素质优劣的好办法。不可否认,竞争机制选用的人中可能有个别投机分子。但可以肯定,竞争机制是到目前为止限制投机分子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与坚持党在干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关系。党历来坚持干部选用必须走群众路线。竞争机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不仅不背离党的群众路线,恰恰相反,它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竞争机制从制度和选人用人的程序上规定了群众公认的原则。竞争本身包括干部在群众威信、群众影响这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下的竞争。公开平等的竞争打破了选人用人上的神秘化,大大增加了透明度,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加强了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孰优孰劣、孰贤孰奸,群众看得最清楚。在机制所规定的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面前,只想巴结讨好上司、不关心群众利益的人站不住脚了,只有上面推举而没有群众推举的人上不去了。一句话,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才能衡量出群众是否赞成、群众是否满意、群众是否信任。竞争机制顺民心、合民意,竞争机制将前所未有地调动起人民群众选择自己公仆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领导者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观点,促使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我们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21世纪,选拔造就新一代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的时候,各级党的领导者都应高度重视以新的机制选人用人的问题。虽然新的用人机制在总体上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确立起来,但实践已证明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证明了以机制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要等待、不要观望,认真研究已有经验和新鲜经验,自下而上地大胆试验,逐步推开,才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创造一个新的用人机制,优秀的领导人才就会在党的旗帜下在中国大地上层出不穷。

作者介绍:徐晓平  中共辽宁省盘锦市委副秘书长、副教授

作文七:《跨世纪的领导力》3900字

人们常说,我们需要跨世纪的领导人。如今,终于跨过了世纪,很多人却发现,自己并没有随着新世纪的钟声自动更新为“跨世纪的领导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素质,改善领导方式,成为适应新形势的企业领导人,正成为越来越多“领导”关心的当下大事。那么,新时空下的新老领导人要玩转新市场中的新老企业,理应具备什么样的新鲜领导力?      保持对环境的洞察与判断   郑春影 上海伽蓝集团董事长      所谓领导力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见仁见智,我认为它首先是一个综合能力,而其中最核心的当属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准确的环境判断。尤其是在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这种基于对环境的准确判断衍生的战略前瞻和变化因应尤为重要。   我和朋友们聊天,经常感慨现在的环境有些不认识了,和当初创业时的环境大不一样了。远的不说,就是七八年前的环境跟今天就完全不一样。我1997年开始进入美容业,那时这一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竞争对手少,经销商和消费者拿着钱等着我的产品出来。但现在呢?国内的、国外的,品牌不计其数,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成熟起来,从前简单的操作已经无法适应复杂的竞争态势。   现在很多企业家都走入了一个歧途,对环境的变化不能正确把握,因而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缺乏准确的判断,他们做事情的时候就往往抓不住重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还沿用市场经济初期的运作方法,非常吃力,花费了很多时间、资源和精力,却没有什么效果。前不久我去拜访一个合作企业,看到企业老板痛苦不堪,又累又抓不住要点,一看就是嗅觉不灵、判断力弱化,环境的不确定性让他陷入了焦虑。   从我个人的体会,我认为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从内因上来说,企业家首先得提高个人的素质,通过各种手段更新观念、开阔眼界、积累经验。我喜欢哲学和历史,这方面的学习能够让我具备一种能力,即超越个体,站在一定的高度,遵循一定的规律对社会进行抽象把握的能力。   因为环境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市场环境、行业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甚至自然环境,都或多或少要影响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所以新世纪的老板还必须是外向型企业家,必须更多地关注环境。我的办法是通过关注行业利益、社会利益来关注个人利益,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论坛、协会乃至公益事业,来拓宽自己对环境的资讯通道,同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如何领导知识型团队   孙建 重庆海特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天下无贼》中黎叔有句话:“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在电影里这句话很搞笑,放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却非常有道理。德鲁克说:20世纪企业最值钱的资产是它的生产设备,而21世纪企业最值钱的就是知识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   市场经济和企业竞争的纵深化,令知识型人才大量涌入企业,简单劳动者和知识劳动者完全不同的个人素质和期望值,令企业管理者面临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取向。而怎样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老板要钻研的艺术。   因为海特所有的员工几乎都是知识型员工,所以我在公司就是采取一种“自由主义”的管理方式,用形成共识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有形的契约、无形的文化来领导这些“专业化的自由执业者”。   知识型员工有什么特别的?第一,文化水平高,既有相当的专业高度,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组织中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劳动成果有很强的创造性;第二,个性化色彩浓,有较高的流动意愿,不希望终身在一个组织中工作;第三,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遵守约定,藐视权威,追求能张扬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因此,如何搭建舞台,让员工展示才华,提升其职业满意度,是吸引和留住这类员工的关键。   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搭建适合知识型员工的舞台在进行。例如:和员工一起创造一份适合他个人发展的事业。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正是在领导大家从事可能是终身投资的事业,这些事业关系着每一个员工的梦想和家庭。同时海特的管理哲学是关注个人创造力的哲学,全部组织思想和管理思想都围绕着自由秩序来组织生产、服务和学习。因此,我们为员工提供组织资源和服务的弹性化、超边际、低重力、虚拟化、网络型的知识平台,员工拥有专业执业自主、时间管理自主、服务承诺自主、公司事务自主等权利和责任,强调分工和自律。例如,公司制度由员工自发或参与制定,并形成一致性的共识来推进制度进化和完善。像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薪酬制度,就是通过员工、经理、领导层从各自利益角度寻求公司和个人的利益最优,来共同制定。   在众多领导类型中,我认为我更像一个向导型的领导和仆人型的领导。前者是把许多管理事务委派给其他人,而自己全神贯注于制定总体战略,并指导战略实施;不用为每个人规定特定的任务,而是为员工制定目标,鼓励他们用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而后者认为组织大于老板,把许多责任交给组织中低层管理部门,留给自己的主要职责是把组织的各种要素集合起来,协调它们的活动。我认为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就是适合海特知识型员工的领导方式。      创业领导力:不一样的起点   姚正 重庆正行阳和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      在这个“优秀的人去经商”的时代,每天都有很多人创业当老板,也有很多人失败退出老板行业。作为一个初创业者,我最大的感觉是,创业太难了!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起点创业的时代。   看看前辈们的创业环境:卖方市场、短缺时代,只要有一个点子,有勇气,一个人也能干出一番事业。企业一旦成立,产品就不愁销不出去,利润就不愁不丰厚,大大小小的事老板都能掌控。我经常说,我要是早生十年,可以一分钱不要,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成事。现在不行了,融资太难了。资讯这么发达,商家厂家获取信息的时间缩短、速度加快,打时间差根本不可能,必须真刀真抢地干,资本最有发言权。整个社会商业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竞争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以前关系是老大,有关系就有了一切;而现在呢,关系当然重要,但更讲实力,服务质量大于关系。而外部商业环境的成熟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可以说,不是单凭某一个优,势就能创业了,要创业,就必须把散沙一样的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   就我而言,就是要整合资金、人力资源、客户关系、上游资源这4个因素。   社会的发展总会催生很多新行业,进入新行业的公司面临更多的问题。我们是做室内污染检测治理的,我认为是环保科技行业,但客户对这个行业不了解,也不相信,连公司注册的时候,工商部门都觉得这个行业不存在,这给我们开拓市场带来了很多障碍。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去整合公众资源,培育市场。   总的来说,创业条件的变化,带来竞争工具的多元化,例如关系的应用、政策的支

持、融资、奇特点子、营销策划、媒体炒作、资本运营、收购合并、企业文化、CIS……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与竞争的复杂化,组合这些经营要素,已经不是任何干练的一把手所能独自胜任的。任何老板都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更不是三头六臂,公司里里外外的事情繁杂,根本顾不过来,谁还想在创业时仅靠赤膊上阵,一杆子插到底,这个企业最终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创业者必须整合方方面面的要素,包括知识、人才、信息、关系等等资源,形成一股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学会面对新生代   王来娟 山东(潍坊)源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个人认为,领导是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组织、激励和决策的艺术,一个企业老板的工作就是正确地决策、有效地用人,带领企业生存发展。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创业的,那是一个能人经济时代,个人英雄主义的激情年代。而今天是理性年代,一切趋于平静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得依靠团队的力量,这已成为老板们的共识。我想说的是,光有一个班子还不行,还得想办法让团队保持旺盛的作战能力,这就有赖于老板领导方式的与时俱进。   一个组织总有新老更替,总是新老并存。我做企业十几年了,企业里很大一部分是前些年进来的老员工,都是一些专业能力很强的人才,认同企业文化,忠诚度高。但也有明显的劣势:更加渴望事业和薪酬的稳定,不欢迎甚至反对变革,循规蹈矩,创意不够,主动性不强。而新员工往往是青年人,初生牛犊,敢想敢做,很多奇思妙想,富于个性,但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我认为团队常青之道就是用好新老两种人才,更快地提升新员工的工作能力,更好地调动老员工的工作热情,使这两股力量有效地融合,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业绩。   我特别要说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和八十年代出身的新员工,他们个性非常鲜明,是在一个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时都让人感到难以理解,是典型的新生代。对他们,我一般采取宽容的态度,我认为有个性不是坏事,而且这个社会迟早是他们的,公司将充斥越来越多这样的“愣头青”,只要用规则限制其不利方面,个性甚至可以转化为很强的创造力。比如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有才华,但却自由散漫,生活能力很差,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工,我把他调到了设计部,在公司附近提供住处,一段时间后他不仅很少违纪,还设计出了很棒的产品。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很注意老员工的态度,我不能让他们觉得我对新人偏袒,而是用业绩来决定最后的奖惩。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需要专业能力强的老员工守业,也需要创新能力强的新员工创业,我发现,自从同时适用新老员工的管理模式建立后,整个企业的状态明显不一样了,新老员工优势互补,让企业呈现出一种年轻状态。所以我认为通过适应新生代员工以保持团队的活力,保证人才的阶梯延续,是领导力很重要的方面。   (编辑 谢豪英)

作文八:《做跨世纪的一代》800字

做跨世纪的一代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转眼间,一个新的世纪来到我们面前。跨入新世纪的大门,我的心里很不平静。是啊,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将长大成人,将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任重而道远。

新世纪,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拥有这些人才,我国才能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第一范文网.diyifan.整理)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呢?人们常说:“立志才能成才”。的确,我要想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首先,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有了志向,才会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在这方面,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毛泽东、周恩来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着:“拯救中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学校读书时,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发愤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经过各种艰苦的磨炼,毛泽东——终于成为一 位世纪伟人;周恩来——也成了一位智能兼备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我们作为小学生,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树立起为中华腾飞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刻苦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掌握过硬的本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捕捉创新的灵感,并勇敢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做人生的强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在21世纪中叶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

(第一范文网.diyifan.整理)

在新的世纪里,在前进的道路中,会开满璀璨的鲜花。不过,决不会仅有鲜花,我们还会遇到荆棘、坎坷,还会遇到大风大浪,但是,我们不怕!因为我们已作好了准备,我们会靠智慧与力量,排除千难万险,战胜一切困难,夺取最后的胜利。

同学们,我们将与21世纪历史同行,新世纪在等待我们去创造,让我们一同携手共进,给世界一个惊喜,让世界更加辉煌灿烂。

作文九:《跨世纪的希望》1100字

作者: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1995年03期

在全国少年儿童欢庆“六一”的日子里,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少先队员、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代表欢聚北京,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凝聚着跨世纪希望的盛会,是少先队组织带领广大少先队员继承光荣传统,立志成才的大会。我们向全国的少先队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缔造了劳动童子团,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少先队组织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一代代栋梁之才,刘文学、龙梅、玉荣、赖宁等少年英雄沿着先辈的足迹,为亿万少年儿童树立了楷模。在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组织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适应新形势和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了“学赖宁”、劳动实践、“手拉手”、“五自”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泽民总书记为少先队员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高兴地看到,新一代少年儿童正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只有五年时间了,人类处在世纪的特折点,跨世纪的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现在十二三岁的少年,到下个世纪初,正是风华正茂、竞显风流的好年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在他们手中实现,当代少年儿童的素质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决定着21世纪中国的面貌和发展程度。

党中央十分关心少先队的工作,对全国少年儿童寄予殷切的希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是我们全党、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政领导要站在祖国未来发展的历史高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支持少先队的工作,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全社会要进一步发扬关心下一代的良好社会风尚,齐心协力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尤其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为净化社会风气,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做出努力。

全国少先队员向新世纪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相信,有全党、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共青团和教育部门的带领下,中国少年先锋队一定会以全新的姿态,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未来,以坚实的步伐,迈向21世纪!

作文十:《跨世纪的抉择》7000字

作者:易运文沈宣理

光明日报 1999年10期

80年代,深圳曾赢得过“深圳速度”的美誉。在即将跨入新世纪门槛的时候,这里又以另一种“深圳速度”引起世人的瞩目,那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群在深圳的迅速崛起。

90年代以来,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平均61.46 %的速度递增。1998年,深圳工业总产值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达1848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4%。而在1991年,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才只有2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8.1%。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后,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一轮浪潮。当人们在为深圳将失去政策优势而担心的时候,深圳人却以增创高新技术产业新优势的辉煌业绩,再次走在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前列。

深圳为什么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深圳人敏锐地看到,当今世界,知识的信息量在以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国家和个人的财富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国际经济专业化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具生命力的产业。1992年后,一股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巨浪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浦东的崛起,珠江三角洲“四小虎”咄咄逼人,环渤海、中西部加快了奋起直追的步伐,许多地方吸引外资的政策比深圳还要优惠,一些“三来一补”的外资企业开始离开深圳北上。深圳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1995年,一向关心深圳特区事业的江泽民总书记给深圳人提出了一个大课题:“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时隔不久,新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视察深圳几家高新技术企业后,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明确要求深圳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路子。

这是一个沉甸甸的历史任务。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在思考:“增创新优势”的突破点该选在哪里?

90年代初期的深圳,不仅面临着众多强手在人才、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激烈竞争,而且自身内部出现的一些因素,也在制约着深圳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深圳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站稳“排头兵”的位置,就必须扬长避短,搞别人不能搞、不合适搞或没想到要搞的产业。产业优势是一切优势中的最大优势。这已经成为深圳人的共识。

在冷静地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趋势和深圳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层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增创新优势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深圳在跨入新世纪门槛时继续当好“排头兵”的最恰当的抉择。

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1990年,深圳市党代会作出了“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决定。之后,相继于1991年8月, 发布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1993年6月, 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民办科技企业管理规定》。到去年2月, 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即22条),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性政策,以加快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1998的6月,在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深圳的意义作了精辟、高度的概括。他说:“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深圳要在产业升级上走在全国的前面,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深圳的特色经济和第一经济增长点。”

后来发展的一系列事实证明,深圳作出的这一抉择是及时和正确的。

深圳为什么能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997年11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吉本斯率领美国政府科技代表团,来到深圳进行实地考察。离开时,他说:“发展高科技要有三个要素:要有好的想法,即智力资源;要有相应的财力和金融资源;还要有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而这三个方面我在深圳都看到了。”

吉本斯对深圳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目前已跻身于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成为我国唯一的海陆空口岸俱全的城市,并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天蓝,水清,草绿,花红,城美,使初来深圳的游客都会产生一种惊喜,深圳成了海内外人才最喜欢居住和工作的城市之一。开发科技公司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员满意地说:“这里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一点不比我们国家差。”科兴公司几位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太太说:“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看不出与美国有什么两样。”

美国纽约赛博投资基金在深圳筹建了一座中国内地最大的软件产业园。“因为深圳有市场,有资金,有人才,在政府政策和领导战略观念方面,深圳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产业园区总经理陈衡六这样解释他的选择。

深圳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高级经理人才市场、科技人才市场和激励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利益机制。全国各地每天都有近万名各类人才在深圳的人才市场流动,为深圳各个高新技术企业补充新鲜血液。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等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都要招聘名牌大学毕业的一二千名大学生、研究生。他们不愁找不到人才,也不愁落户指标不够。深圳市政府为他们招聘人才一路大开绿灯。

深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同地区的人才,带着不同的人文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来到深圳,使深圳成了一座孕育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机制的大熔炉。深圳人特别易于接受新事物,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能够迅速崛起的良好人文环境背景。

几乎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圳恰恰具有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以计算机为例,深圳约有1500多家配套工厂,生产除芯片以外从机箱、板卡、接插件、显示器到磁头、硬盘驱动器等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部件,年配套能力在2000万台左右。深圳产业配套优势,已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深圳的重要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但更是一种风险高、投入高的产业。深圳具有良好的融资条件,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外汇存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资金拆借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发达。比较齐全的金融工具,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能源源不断地注入资金进行技术开发。

深圳还在国内最早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制订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高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能受到有效地保护和尊重。他们的后顾之忧比较少。

此外,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使深圳又能借助香港的资金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长城公司、开发科技公司等都不同程度地从香港筹集资金用于发展自己的企业。

香港的国际信息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也可以使深圳获得各种科技研究与开发所需的信息、原材料、原器件和技术资料,大大缩短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时间,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成本,并保证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通过香港迅速进入国际市场。这一切,都为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深圳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这几年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与这些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勇于开拓,努力创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机制和体系是分不开的。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变化和市场的挑战,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一切工作都要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路。在这种共识下,一些重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迅速提上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的议事日程并得到解决。

深圳目前已建立起了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建立制定前瞻性的专家决策咨询系统,通过制定规划、投资导向或扶持政策,及时引导产业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对未来发展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能力。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深圳立即作出反应, 于当年10月推出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生物工程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决定》,以推动生物工程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随后又出台了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22条”,起到了及时预防和有效化解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作用。二是改革、简化政府审批制度, 审批项目由723项减为305项, 从而能快速处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深圳还建立了市领导现场办公制度,政府职能部门也建立了相关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针对深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较少、本地科技资源相对贫乏的状况,深圳扬长避短,通过大胆创新,初步建立起了适合深圳特点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国外研究开发机构为补充的技术开发体系。

深圳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积极培育科技资源,将科技资源向企业倾斜,大力扶持企业的自主开发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推动了科技资源与经济资源更紧密、更有效的结合。二是积极推动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圳的企业已与国内的200多所大学、几百家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 近年来进一步提高了与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层次,将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向内地延伸,在内地设研究开发机构,迄今这样的机构已达几十家;而像康佳、华为、中兴通讯和开发科技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则把研究开发机构设到美国硅谷去。深圳通过“借脑子”的办法,使国内外几千名科技人员在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工作。

多年来,深圳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在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向企业倾斜。目前在深圳的521家研究开发机构中, 属于企业创办的有477家,占91.7%,全市的研究开发人员中,有90 %集中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研究开发的投入主体,1997年全市研究开发经费的81.86%来自于企业,1998年129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投入研究开发经费18.68亿元,占全市研究开发投入的90%以上;1998年, 全市申请专利2093件,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是全国第一个以企业专利为主的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多个门类,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不可能也没必要贪大求全。深圳的选择是:优势优先,扶持重点产品、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在制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明确了“九五”期间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机电一体、新材料、生物工程、激光七大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深圳依据自身发展情况作出的正确选择。

1996年,深圳推出了“高新技术产业三个一批战略”(一批重点产业、一批大型企业、一批名牌产品)。根据这个战略,深圳将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扶持华为、中兴等26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及19个创名牌高新技术产品,并在资源配置、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方面向进入“三个一批”计划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倾斜。计划实施以来,每年科技三项经费的60%以上投入到相应产品、企业、产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化、产权多元化,是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知识资本价值实现途径的一项大胆创新,也是深圳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1995年开始,深圳就在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大力推行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在实践中找到了合乎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知识资本价值的实现途径。目前,全市已有几十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推行员工持股经营而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300 多家民科企业推行了员工持股经营,出现了一大批以技术作价入股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符合高科技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深圳带来了什么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给深圳带来了经济的腾飞,更重要的是对深圳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城市建设、企业管理、传统工业等等,都带来了潜移默化而又影响深远的连锁反应。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深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说1992年前深圳是以改革开放、敢闯敢试而引起举世瞩目的话,那么,从那以后,深圳是以一大批响当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叫人刮目相看。华为、科兴、希捷、开发科技、安科、比亚迪、奥沃、中兴通讯、赛格以及它们生产的SDH传输系统、磁共振、 生物工程乙肝疫苗等产品以及08程控制交换机、10程控交换机等一批名牌产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和世界市场上,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气势。

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广告效应,吸引了全球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到深圳寻求合作伙伴,安家落户。到目前为止,全球500强及大型跨国公司已有50家在深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企业的设立,带动了深圳的产品出口,促进了深圳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也给深圳培养了人才、带来了信息,加快了深圳走向世界市场、成为国际性城市的进程。

高新技术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加快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管理模式接轨的步伐。一些参观过华为、科兴、开发科技等公司的客人们说:“这里的厂容厂貌、管理方式与国外的现代企业没有什么两样。”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明显地提高了深圳人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快了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步伐。在深圳,学英语学电脑已蔚然成风,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5万户。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在一个无形的层面上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型,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转变,推动了整个城市社会文明的进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喊了多年,可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深圳的经验表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改变人们对知识与人才的传统看法,迫使人们自觉地去追求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已经成为众多深圳人的共识。

在深圳,几乎每一个对技术工人有需求的行业,都有长期或短期培训班在面向社会招生。一家规模较大的劳动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说,他们开设的培训项目多达90多个,经常性项目也有30多个。据劳动部门统计,去年,深圳约有10万人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两万多人参加了技能考核。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我们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成功,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人们认真借鉴和思考的:

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是领导必须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千万不能丧失发展机遇。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短短10年间便成为深圳充满活力的支柱产业,关键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正确地估计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走势,正确地分析了深圳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适时作出了转变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的抉择,有计划地收缩了在当时发展势头很好的“三来一补”企业,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抓住历史机遇,作出的一个适当的战略选择,显示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的眼光和魄力,显示了他们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把握经济发展机遇的领导能力。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切忌“赶潮流”,搞“一窝蜂”。深圳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之所以能一直明确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不动摇,是因为充分分析了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客观条件,并且正确地利用了这些条件。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虽然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但并非哪里都可以上这样的项目。深圳之所以能发展这些产业,是因为它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难免重蹈过去我们一窝蜂搞“经济开发区”,上“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的覆辙。

第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证明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的英明正确。深圳近10年来,尽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但每一届班子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一席之地等论断都有坚定的共识和统一的行动,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始终未变,决心始终未动摇,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十年辛苦不寻常,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收获期。

第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要让企业成为主角,政府不要当“婆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有一个明确认识,政府的职能就是服务。政府在与企业打交道时,要淡化权力意识,强化服务意识。

从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情况看,企业已的的确确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和主体,科研成果在企业、人才集中在企业,筹措资金为企业,选择产品由企业,开拓市场帮企业。政府逐渐由计划经济中的主角演变成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配角。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中,深圳的政府和企业的角色意识都很到位。这就是深圳为什么能冒出一大批在全国都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重要原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深圳市的一系列新举措也将陆续出台:今年10月,与外经贸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在境内、境外设立的两个高科技风险基金将在年内正式运作;市政府与国家名牌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合办的数家研究开发机构正在深圳加紧建设……我们相信,一个崭新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商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将会迅速出现在祖国的南疆!

作者介绍:易运文  本报记者    沈宣理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