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 > 智慧生态型宜居宜业城镇建设路径

智慧生态型宜居宜业城镇建设路径

时间:2021-05-08 10:24:14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文章从智慧生态产业打造、智慧生态环境建设和智慧生态文化创建三个方面对我国智慧生态型宜居宜业城镇建设的路径进行了阐述,并从资金筹集、机制保障和公众参与等角度对具体建设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智慧生态产业;智慧生态环境;智慧生态文化
  [基金项目]为2015年河北省委讲师团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75
  [作者简介]谢兰兰,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经济学,河北廊坊,065000;耿慧慧,邯郸市委讲师团,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经济学,河北邯郸,056000
  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特征,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是一个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按此标准,中国在2012年(人均GDP为6100美元,城镇化率为52.57%)才具备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和条件。
  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开始时间远早于此。在缺乏正确规划和先进理念时期,我国的传统城镇化建设缺乏可持续性,与经济转型方向背道而驰。在城镇化建设的扩张期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出现了新二元人口结构、土地盲目扩张与人口扩张速度失衡、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巨大浪费、行政命令推动下产生的巨大资源浪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战略,近年来在各大报刊媒介出现频率很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城镇化建设上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一指导思想成为新时期民生和城市发展的一把量尺。
  城镇化是为实现人民对优质生活期待服务的手段,不是目的,因此绝对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区别于不具可持续性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核是人的城镇化,即人本化。因此,城镇化建设的形态、结构、功能、机制设计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的城镇化首先是要“宜居”,这是对一座城镇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人口的集中居住地,必须要保证良好的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以及生态和自然环境。此外,城镇要发展、人要生活得好,还必须要发展经济,“宜业”是“宜居”的手段,无论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社会环境都应该适宜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用发展经济所获得的收益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和优化城镇环境、维护秩序与安定、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居”与“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空气、水、噪音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矛盾,这是新型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现实紧迫性问题。从对新型城镇化基本涵义的解读中不难看出,政府着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应体现智慧高效、生态环保的特征,智慧型生态城镇将成为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模式。
  二、智慧型生态宜居宜业城镇建设路径
  城镇是以人为主体,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与此相应的智慧型生态城镇应包括智慧生态产业、智慧生态环境和智慧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对智慧生态城镇的建设也应该涵盖整个城镇系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城镇进行智慧化管理,实现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等系统的智慧化运行,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终极目标是为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镇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一)智慧生态产业
  有城无业、有业无城都无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一定是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的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将智慧、生态发展理念内化为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动力,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业基础好发展智慧生态农业,工业基础好发展智慧生态工业,第三产业基础好,则发展智慧生态型服务业。
  1.智慧生态型农业
  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新兴农业业态的扶持,未来中国,智慧农业和生态农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城镇,在生产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对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在销售、消费等环节,将农业生态化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积极发展食品溯源防伪、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等,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同时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农业休闲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对农业内部结构进行智慧、生态化调整,从生产、销售、分配各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智慧生态型工业
  智慧生态型工业,首先是工业系统的生态化,将自然系统中的“生产者一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模式在工业系统中进行模拟,建立互利共生的工业生态网络,在网络中进行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能量多级利用,最终通过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充分利用达到对外零排放的目标;工业系统的智慧化,不仅意味着高技术化,还应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获取产业的动态运行数据,进而构建以环境保护为核心,从健康、安全、环境、能源四个方面为生态工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撑,打造一个安全、环保的可持续的工业系统。
  3智慧生态型服务业
  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不受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的限制,有无限做大做强的可能,是未来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业态选择。服务业一直被认为是低资源消耗、轻环境污染的产业类型,事实上,传统服务业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巨大负担一直未被关注。一些传统服务业态在服务产品的生产、提供和消费过程中,大量物化产品被使用,而后期没有像工业品废弃物一样进行可循环的绿色处理。因此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有利于降低城市经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