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汇报 > 《居里夫人传》1500字:居里夫人传多少字

《居里夫人传》1500字:居里夫人传多少字

时间:2019-10-26 09:36: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居里夫人传》1500字

1. 居里夫人出生于那一年1867

2. 居里夫人死于那一年1934

3. 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教师

4. 死在那里法国

5. 生在那里波兰华沙

6. 的什么病死的白血病

7. 她共有几个小孩两个女儿

8. 她主要的著作有哪些

9. 由她参与的研究有哪些

10. 她的最后一部著作是什么

11. 她分别在1903年和1911年的成就是什么

12. 居里死后他在那里任教巴黎大学

13. 她研究类花费了多少时间4年

14. 镭、钋、铀的放射性强弱的比较

15. 她从什么中提出雷沥青残渣

16. 她曾经受过美国赠给他的镭公说,她把镭分别给了哪些

研究院华沙镭研究院

17. 她的大女儿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18. 她是世界上堤几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第一个

19. 居里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医生

20. 她是类研究技术无偿转让

21. 居里和居里夫人喜欢做的是

22. 居里夫人从那接受了美国捐赠的镭

23. 与居里不同时期的人

24. 居里夫人还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25. 190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因为辐射型的发现。

26.  191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雷的发现。

27.  居里夫人出生于教师家庭。

28.  居里夫人丈夫是法国人、

29.  镭研究院建于法国。

30.  居里夫人最喜欢起自行车。、

31.  她在家排行老五

32.  他的女儿在1934获得了诺贝尔奖/

33.  他在一战期间曾帮助过受伤的战士。 、

34.  1903年她获奖的著作是 -----。

35.  居里夫人首先获得物理学学位。

36.  1910年二月居里医生去世。

37.  她同她丈夫一起发现钋和镭/。

38.  1895年7.26 结为夫妇。

39.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

40.  她父亲是由于小贵族之一。

41.  居里夫人生于186.11.7日

42.  丈夫生于1859.5.15日

43.  中国严济慈撰写悼居里夫人。

44.  1934年她在法国萨瓦去世。

45.  她丈夫1906年4.19被车夫鲁伊马南撞死。 享年47

岁。

46.  居里夫人曾在拉怪斯特、地中海滨建了二栋别墅。

47.  伊蕾娜(他女儿)她丈夫叫(弗雷德里克越礼奥)因

发现人造~~~~~~(1897.9.12)

48.  一克镭值75万斤法郎。

49.  1926.5马罗尼夫人拜访居里夫人

50.  1876她大姐苏什么亚 患斑疹伤害死亡。

51.  1878年她母亲去世,1882年春她从家梅里特鲁般到莱

斯诺路居住。

52.  马尼亚中学的女友叫卡级雅。

53.  1883.6.12她中学 毕业赢得了一枚金质奖章。

54.  17岁时她当家庭教师供应她姐姐布洛尼亚去巴黎读医

学。

55.  居里夫人精通德 俄法波兰文字  英语略差一点 。

56.  1886年去斯茨初级   家做家教。并于其长子米尔相

爱  失败。

57.  1891年入学索尔本大学,她的法文名字叫玛丽斯克罗

多夫斯基。

58.  她最崇拜离谱麦先生。(法国著名物理学家1882年任

索尔本教授,1908年获诺贝尔奖)。

59.  1898年七月发现钋。1898.12年发现镭。1902年成功

提炼出一分克镭。

60.  1902年她父亲去世。1904.12.6居里夫人的二女儿出

生。

61.  居里夫人的女儿因发现人造辐射物而获得诺贝尔奖。

62.  居里夫人最后一本著作~~~~~~~~~

63.  1906年索尔本大学第一堂课

64.  1897伊蕾娜出生/

65.  她共有几个小孩(两个女儿)

66.  生在那里波兰华沙

67.  她是类研究技术无偿转让

68.  她研究镭花费了多少时间4年

69. 居里夫人从那接受了(美国) 捐赠的镭

70.  她是世界上第几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第一个

71.  她从什么中提出雷  沥青残渣

作文二:《居里夫人传》3400字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

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

艾芙·居里,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伊雷娜·居里是她的姐姐。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

(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

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

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1960年出版。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想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

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小名英子,作家,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5岁来到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生活。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

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往北平居住,曾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专科学校。担任《》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编辑。1953年主编《》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以小说《》(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1963年因故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副,但这样的挫折并未打击到她,1968年她和几位朋友合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编这份 杂志时,她曾亲笔发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编报时所拥有的基本作者

邀稿,她的热情和真诚感动了好多人。《纯文学月刊》得到好评,产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

(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如彭歌译的《改变历史的书》,子敏的散文集《》《》,长篇小说《》《》等都历久不衰。林海音夫婿撰写《玻璃垫上》

专栏超过三十年

(1953-1984),仿佛是一部台湾社会发展史,纯文学特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出版《何凡文集》,这套书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还号召台湾出版界大量捐书以充实台湾文库;她又

担任《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 表作大系》顾问,完整介绍台湾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

[与(夏承楹)合作]、《》《》《芸窗 夜读》《》《

》《》,散文小说合集《》,《》《》《》《》,长篇小说《》《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被选为人教版小学

五年级上册课文。城南旧事的序:《》被选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下册课本,苏教版六年级课本,北师大版五年级[迟到]。

作家的,不隶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300万字吧。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散文

集。当时,有人认为她尽写身边琐事,有点小家子气。丈夫何凡不以为然,为其作序。他说:结识林海音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收获,林海音为他生了四个儿女是她的最大成就,林海音以文债抵了儿女债。他认为,女作家写家庭生活,是顺理成章的事,“家齐而后治国”。何凡于幽默中为太太护“短”。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高阳评论林海音的小说“不仅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1960

年冠《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玛丽居里即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原籍波兰,法国著名女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为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发现钋和镭

[2]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

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于12月21日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居里夫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1]

人。但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她的丈夫在1906年4月19日这个雨天在街上被马车撞倒后当场死亡。

基础知识题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

1.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必然联系。其主要方面是(  ABC )

A.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B.有强烈的自信,相信对每一种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C.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

标,固执、勤奋地工作。

D.温和、沉静的性格。

E.坚持纯粹研究观念,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F.追求安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2.“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

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一句中“梦幻”一词的本义是“梦境”,在句中的含义为(  AD  )

A.比喻美妙的理想的境界。

B.比喻并非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C.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

的想法。

D.指全身心都为一个科学构想所支配的生活。

3.作者说“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项是(  C )

A.作者批评了那些在工

作中获得很大报酬的人。

B.“梦想家”是指那些一味空想而不去做的人。

C.作者虽未批评通过工作获得很大经济利益的人,但更盛赞为理想和事业而忘我工作不计私利的人。

D.作者缺乏现代市场观念。  1.ABC   2.AD   3.C

作文三:《居里夫人传ko》700字

读《居里夫人转》有感

当人们谈起近代科学历史时,不能不联想到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居里夫人。她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十项奖金,十六项种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衔!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仰。

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生活的负担,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发奋精神。她决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她曾靠自己当家教攒下的钱,到巴黎留学。在巴黎的一段时间里,经过刻苦努力,她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多么了不起啊!她为科学献身的理想,将她和居里先生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

法国科学家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居里夫人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研究报告。从这一刻起,她开始探索别的化学元素是否具有放射性。她发现了另外两个比铀放射性更强的元素,一个是“钋”,另一个是“镭”。于是他们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他们只有一个简陋的破棚子,这就是实验室!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不但进行了大量周密的科学研究,还要从事繁重的化学工艺的操作,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进行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了和提纯。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第一次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的纯氯化镭,并精确地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这是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由于屋棚没有一种专用的通风罩,提炼等工作必须在室外完成,整天受着日晒风吹。强酸强碱的溶液在居里夫人美丽的手上留下了点点烧痕。直到她生后的六十年里,她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断释放!她因为接触了过多的放射性物质,得了白血病。在患病期间,她所处在一个战争环境,她用x光来辅助救助伤员,四处奔波,最后光荣的离世。

一个伟大学者就是这样工作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

作文四:《居里夫人传》2800字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

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

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作文五:《居里夫人传》4200字

居里夫人传

[备课思路]

《居里夫人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即历史性和文学性在作品中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居里夫人的历史真实,即她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认识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同时又要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一、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了解人物传记的基本常识,学会写人物传记的方法。

三、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四、探讨成功与荣誉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一、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了解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它记录着人类自身的历史和人性的发展,所以它能散发出永久和辉煌的艺术魅力。

1.人物传记的分类和定义

按照传主同作者的关系,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两大类,它们都属于广义上的传记。狭义的人物传记则专指那些传主同作者并非同一人的传记,但这种狭义的传记没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暂且称它为他传。

2.人物传记的历史性和文学性

人物传记必须要忠实于人物的生平,同时,在不违背基本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作者也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生动。这种文字形式既是历史和真实的,又是文学的和诗的。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认识到了人物传记的这种特性,歌德就把自己的传记取名为《诗与真》,鲁迅称中国最伟大的古典传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钱钟书先生也要求传记作品要有“史蕴诗心”。

3,人物传记的内容

任何一篇人物传记都应包括传主的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同时,透过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主体精神,虽然由于传记的历史性的特殊要求,这种主体精神可

能表现得更为隐蔽。4.人物传记的功能

人物传记有很强的认识功能,读者通过一部传记可以认识社会和人生,可以通过认识别人实现认识自我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传记的认识价值愈益显示出来。著名科学家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这样回忆他在中学时代读了《居里夫人传》之后的感想:“我第一次感到当科学家不仅能从事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的人生。”他下定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把一生都献给科学。

此外,人物传记还有道德功能,可以对读者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不同时代,各个民族都是把自己理想的人物作为榜样,要求整个民族学习。传记是其中最方便的形式,传记所具有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能产生特殊的魅力,取得极好的效果。罗马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称他写作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以那些人物的善行为楷模指导自己的一生”。

二、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这位女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居里夫人传》,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三、介绍居里夫人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可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籍的法国科学家。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兀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学研究中。

四、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笔和心记录了母亲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光辉一生,表现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她在《居里夫人传·前言》里这样概括母亲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我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在阅读课文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五、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后,面对荣誉和未来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状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没有渲染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而是重点表现了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后,面对荣誉的内

心状态和对未来的生活态度。

这节课,我们要结合对课文的分析,具体了解居里夫人是如何面对荣誉和成就的。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全文按自然分节,共5大段。请同学们概括出每段的内容要点。     提示概括要点的方法:

(1)找关键语句,如总起句、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2)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全段围绕其阐述的内容加以概括。

讨论、归纳:

第1段:荣誉给居里夫妇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成为阻止他们前进的力量。

荣誉降临到居里夫妇身上时,千百万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可是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他们事业的进展情况,他们的私生活和工作的实验室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居里夫妇的生活,成了时髦酒馆里的谈话资料”,他们的工作情景也被编成讽刺剧在剧院里上演。这一切严重干扰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沉思和宁静”,所以作者说荣誉是“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与人们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荣誉面前,居里夫妇并没有“以新的姿态出现”,而是一如平常地在实验室工作,并且由于部分镭的丢失延缓了工作使得“两个人都很沮丧”。他们只是希望人们能为制镭工作提供帮助。

第2段:荣誉不仅没有给工作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让他们十分痛苦。

在极大的荣誉面前,居里夫妇感到了极度的不安,“两个物理学家的确是失掉了内心的平静”,各种来信费去了居里夫人不少的时间。她在信中说:“永远是嘈杂不堪,人们正在尽力阻碍我们工作。„„不接受任何访问——但是人们仍旧打搅我;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而工作所需的实验室和盼望巳久的经费却迟迟不来。

第3、4段:居里夫妇的天性使得他们采取了拒绝荣誉的态度。

居里夫妇天性超脱、纯朴,这使他们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别人的赞羡,因为她的生活太忙,责任太多,不能浪费一分精力。

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和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才能获得快乐。

第5段:在生活上,居里夫人平淡而随便;对待科学,她只重事不重人。     他们穿着随便,住渔家房舍,居里夫人的装束像农村妇女,会赤足坐在门口石级上抖掉鞋里的沙子,这一切让追踪的美国记者目瞪口呆,因为这与想象中的居里夫人实在相差太远,而当他自作聪明地想“利用这个机会问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时,居里夫人脸色严肃地说:“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这不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她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荣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和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

三、补充阅读,进一步认识居里夫人高尚的精神品格

要求:阅读《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和《居里传》(节选)(材料印发给学生),对文章作简要分析。

讨论、归纳:

在《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说,蚕在短暂的一生中,“那样自愿地、坚持地工作着,真正地感动了我”。她以蚕自比,要在短促而脆弱的生命中,永远耐心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不问原因,不问结果。这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在《居里传》(节选)部分中,居里夫人表述了科学发现对她的意义:科学的发现只会使她在研究工作中勇气更足,把工作推向前进的愿望更加强烈。此外,还表达了她对待科学发现的态度:不从科学发现中谋取任何物质利益,她和丈夫从未为自己的发现申请任何专利,也没有任何细节的保留,而是把它无私地贡献给全人类,为人类的事业造福。这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

作者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公开的采访报道,还生动地记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

2.饱含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

作为传主的女儿,作者对母亲伟大而艰辛的人生经历充满敬爱和感叹,这使得她在记述中饱含个人感情,这字里行间的浓烈情感需要我们仔细体味。例如:“玛丽只用一句话——一句她常常当作箴言说的话,一句比一部书更能表现她的性格、生活和使命的话——结束了这次会谈:‘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

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的确最能代表她的科学精神,作者给这句话加上了两个修饰语,说明居里夫人就是坚持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科学职守,这是一个献身科学的人的箴言,所以作者饱含感情地说,就是一部书——就像自己倾心而写就的这本《居里夫人传》——都不如这句话能够这样深刻准确地昭示一个科学巨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生。

此外,作者的这种感情有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出于对母亲的同情和爱护,作者有时把人们善意的敬仰和热爱曲解为可笑的行为,对当时的采访报道也不乏讽刺意味。例如文中说:“这千百万人把他们的热心献给居里夫妇,却要换回极大的补偿!这两个学者已经赠给他们的利益(这种发现在知识上的价值,它治疗一种可怕的病症的力量)还不能满足他们。”对人们的热心和崇敬一概下这样的判断是有失公允的,这一点也应客观认识。

五、全文总结

本文饱含深情的笔调,引用了大量真实材料,记述了居里夫妇在面对荣誉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状态,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真正的科学精神。

六、写作训练(课后完成)

要求:试着给你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小传(略记人物的生平事迹或生活片段)。     建议: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者资料容易收集的人物,挖掘人物身上值得“立传”的地方。

作文六:《居里夫人传》300字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读完这部书,相信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会催我们奋发,她的处事态度更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

书籍目录

用户评论(23)

目录

第一章聪慧的少女

第二章憧憬未来

第三章巴黎岁月

第四章居里夫人

第五章镭的发现

第六章难言的不幸

第七章孤军奋斗

第八章晚年的辉煌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腾讯朋友 网易微博

网易首页| 公司简介| 客户服务| 相关法律| 网站导航| 意见反馈| 客服电话| 帮助中心| 作者中心| 内容公众平台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5

作文七:《居里夫人的精彩人生》7000字

居里夫人(1867-1934)出身于波兰一个教师家庭,尽管天资聪颖,但由于受到华沙大学只收男生的限制而被迫到秘密组织的地方学习。当她有机会到外国深造的时候,又因为贫穷而不得不推迟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今年是居里夫人诞辰145周年,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光辉人生!  Marie Curie grew up in Warsaw, Poland where she was born on November 7th, 1867. Her birth name was Maria Sklodowska, but her family called her Manya. Her parents were both teachers. Her dad taught math and physics[物理学] and her mom was headmistress[女校长] at a girls’ school. Marie was the youngest of five children.  Growing up the child of two teachers, Marie was taught to read and write early. She was a very bright child and did well in school. She had a sharp memory and worked hard on her studies.  Tough Times in Poland  As Marie grew older, her family came upon tough times. Poland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Russia at the time. People were not even allowed to read or write anything in the Polish language. Her father lost his job because he was in favor of Polish rule. Then, when Marie was ten, her oldest sister Zofia became sick and died from the disease typhus[斑疹伤寒症]. Two years later, her mother died from tuberculosis[肺结核]. This was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 young Marie.  A top student in her secondary school, Marie could not attend the men-only University of Warsaw. She instead continued her education in Warsaw’s “floating university,”a set of underground, informal classes held in secret. Both Marie and her sister Bronya dreamed of going abroad to earn an official degree, but they didn’t have the money to pay for more schooling. Undeterred[未被吓住的], Marie worked out a deal with her sister. She would work to support Bronya while she was in school, and Bronya would return the favor after she pleted her studies.  School in France  For about five years, Marie worked as a governess[女家庭教师]. She used her spare time to study, reading about physics, chemistry and math. In 1891, she finally made her way to Paris where she enrolled[注册] at the Sorbonne in Paris. In order to fit in, she changed her name from Maria to Marie. She threw herself into her studies, but this dedication[奉献] had a personal cost. With little money, Marie survived on buttered bread and tea, and her health sometimes suffered because of her poor diet.  Marie pleted her master’s degree[硕士学位] in physic in 1893 and earned another degree in mathematics the following year. Around this time, she received a mission[委托] to do a study on different types of steel and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磁性]. Marie needed a lab to work in, and a colleague[同僚] introduced her to French physicist Pierre Curie. A romance developed between the brilliant pair. They married a year later and soon had their first child, a daughter named Irèn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Marie became fascinated by rays that had been recently discovered by scientists Wilhelm Roentgen注1 and Henri Becquerel注2. Roentgen discovered X-rays and Becquerel had found rays given off by an element called uranium[铀]. Marie began to do experiments.  One day Marie was examining a material called pitchblende[沥青油矿]. She expected there to be some rays given off by the uranium in pitchblende, but she found many more rays than expected. She soon realized that there must be a new, undiscovered element in pitchblende.  New Elements  Marie and her husband spent many hours in the science lab investigating pitchblende and the new element. They eventually figured out that there were two new elements in pitchblende. They had discovered two new elements for the periodic table[(元素)周期表]!  Marie named one of the elements polonium[钋] after her homeland Poland. She named the other radium[镭], because it gave off such strong rays. The Curies came up with the term “radioactivity[放射性,放射现象]” to describe elements that emitted[发出] strong rays.  Nobel Prizes  In 1903,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was awarded to Marie and Pierre Curie as well as Henri Becquerel for their work in radiation. Marie Curie became the first woman to be awarded the prize.  In 1911, Mari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discovering the two elements, polonium and radium. She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be awarded two Nobel Prizes. Marie became very famous, and scientists came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study radioactivity with her. Soon doctors found that radiology[放射学] could help with curing cancer.  World War I  When World War I started, Marie learned that doctors could use X-rays to help determine what was wrong with an injured soldier. However, there weren’t enough X-ray machines for every hospital to have one. She came up with the idea that the X-ray machines could move from hospital to hospital in a truck. Marie even helped to train people to run the machines. The trucks became known as “little Curies” and are thought to have helped over one million soldiers during the war.  Final Days  Marie died on July 4th, 1934. She died from over exposure[过度曝露于……中] to radiation, both from her experiments and from her work with X-ray machines.  Marie Curie made many breakthroughs[突破] in her lifetime. She is the most famous female scientist of all time, and has received numerous[无数的] honors. In 1995, her and her husband’s remains were interred[埋葬] in the Panthéon注3 in Paris. Marie Curie became the first and only woman to be laid to rest there.   玛丽·居里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的华沙,并在那里成长。她出生时的名字是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但家里人都叫她马妮亚。她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教数学和物理,母亲则是一间女子学校的校长。玛丽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由于双亲都是教师,玛丽很早就接受读写教育。她很聪明,在校成绩不错,并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学习也很用功。  波兰的艰苦岁月  随着玛丽慢慢长大,一家人的日子变得不那么好过了。当时的波兰被俄国统治,人们不得以波兰语进行阅读或书写。她的父亲因为拥护波兰而丢掉了工作。玛丽10岁的时候,年纪最大的姐姐索菲娅染上了斑疹伤寒症,最终死去。  两年后,她的母亲也死于肺结核。这对于年轻的玛丽来说是一段艰苦的日子。  尽管在中学是优等生,玛丽不能入读只招收男生的华沙大学。于是她在华沙的“流动大学”继续深造。这种“大学”是秘密举办的地下非正规课程。玛丽和姐姐布罗尼娅都梦想到外国获得正规的学位,但她们没有钱付学费了。毫不畏惧的玛丽和姐姐达成了一个协议——玛丽先去工作,赚钱供布罗尼娅读书,布罗尼娅完成学业后则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玛丽。  留学法国  玛丽当了差不多五年的家庭教师。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阅读物理、化学和数学方面的资料。1891年,她终于来到巴黎,入读巴黎的索邦大学。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她把自己的名字“玛丽亚”改成“玛丽”。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然而她本人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捉襟见肘的她只能靠奶油面包和茶度日,这种不良的饮食有时候会影响她的健康。  1893年,玛丽完成了物理学的硕士学位,并在第二年获得了数学学位。大约在这个时候,她接受了一项委托,研究各种钢铁及其磁性。玛丽需要一间实验室工作,一位同僚把她介绍给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两位才华横溢的人发展出一段恋情。他们在一年后结婚,不久后有了第一个女儿,取名伊雷娜。  科学发现  玛丽对科学家威廉·伦琴和亨利·贝可勒尔新近发现的射线非常感兴趣。伦琴发现了X射线,贝可勒尔则发现了由铀元素放出的各种射线。玛丽开始进行各种实验。  一天,玛丽在检查一种叫沥青铀矿的物质。她本以为沥青铀矿里的铀会释放出几种射线,但她发现了其他东西。她随即意识到沥青铀矿中一定有一种未被发现的新元素。  新元素  玛丽和丈夫在实验室里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沥青铀矿和这种新元素。他们最终发现沥青铀矿里有两种新元素——他们为元素周期表找到了两个新元素呢!  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玛丽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她给另一种元素取名为“镭”,因为它会放出强烈的射线。居里夫妇还发明了“放射能”一词,用以形容放出强烈射线的元素。  诺贝尔奖  1903年,玛丽和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可勒尔因为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玛丽·居里成为了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位女性。  1911年,玛丽因为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玛丽成了大名人,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来和她研究放射现象。医生很快就发现放射学可以用于癌症治疗。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爆发时,玛丽得知医生可以借助X射线确定受伤士兵的伤处。然而不是每一间医院都有X光机。她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机器放在卡车上,方便在各间医院运送。玛丽甚至亲自给人们培训,教他们使用机器。这些卡车被称为“小居里”,据说战时的受惠士兵超过一百万人。  最后的日子  玛丽于1934年7月4日去世。她的去世是过度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之下的结果,因为她要做实验和经常接触X光机。  玛丽·居里在世时实现了众多突破。她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女科学家,一生获奖无数。1995年,她和丈夫的遗体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玛丽·居里是安葬在那里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  你知道吗?  1906年4月,玛丽的丈夫皮埃尔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丧生。  丈夫死后,玛丽当上了索邦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她是出任该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玛丽后来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成了莫逆之交。  她的长女伊雷娜和长女婿于1935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还有一个小女儿,名叫艾芙(Eve),她为母亲写过一部传记。  位于巴黎的居里学院(The Curie Institute)由居里夫人在1921年创立,现在依然是癌症研究的重要机构。

作文八:《居里夫人传教案》1500字

博立中学高二年级下语文                                编号:

《居里夫人传》教案

制作人: 姚鑫                          审核:语文组                          日期:2014/05/

一、作者背景

《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笔和心记录了母亲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光辉一生,表现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她在《居里夫人传·前言》里这样概括母亲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我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二、相关链接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这位女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居里夫人传》,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籍的法国科学家。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兀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学研究中。

三、整体把握

(一)初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记述居里夫人在巴黎读大学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求学)

第二部分:居里夫妇科研过程中钋的发现和命名。 (研究)

第三部分:叙述居里夫人的逝世及时人的反映。(辞世)

(二)整体分析

1、在“求学”部分,文章写了居里夫人哪些不近人情的坏毛病?

不肯与朋友和住,不与别人接触,不会照顾自己,表现出“无人情”、“无生活常识”、“无情趣”。 具体细节:

(1)、把熟人视同“墙壁”;

(2)、住便宜简陋的小阁楼;

(3)、不会做汤;

(4)、不参加朋友聚会;

(5)、一冬天只用一两块煤块;

(6)、每晚熬到夜里两点;

(7)、总穿着破旧衣服;

(8)、为了学习,忘记吃饭,老喝风过日子。

作者刻意选择生活细节表现人物伟大精神、美好人格,居里夫人的三无正显示出甘于清苦、甘于寂寞的美好品格。

2、在“辞世”部分,居里夫人辞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面对死亡和功名,他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直接原因:长期接触放射线而导致恶性贫血

态度: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能从容平静面对人生功名和死亡,表现出人物的无畏和坦然

3、进一步探讨:居里夫人拒绝荣誉的原因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你认为语言最生动、感情最强烈、含义最深邃的语句加以说明。

1、居里夫妇天性超脱、纯朴,崇高的信念和品格,她献身科学,淡泊名利,这使他们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2、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别人的赞羡,因为她的生活太忙,责任太多,不能浪费一分精力。

3、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和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才能获得快乐,所以她要拒绝的是荣誉带来的烦恼和不安。

四、全文总结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引用了大量真实材料,记述了居里夫妇在面对荣誉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状态,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真正的科学精神。

作文九:《《居里夫人传》教案》4600字

《居里夫人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即历史性和文学性在作品中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居里夫人的历史真实,即她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认识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同时又要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一、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了解人物传记的基本常识,学会写人物传记的方法。

三、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四、探讨成功与荣誉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一、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型]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师生分头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伟大贡献以及别人对她的评价。课上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了解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它记录着人类自身的历史和人性的发展,所以它能散发出永久和辉煌的艺术魅力。

1.人物传记的分类和定义

按照传主同作者的关系,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两大类,它们都属于广义上的传记。狭义的人物传记则专指那些传主同作者并非同一人的传记,但这种狭义的传记没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暂且称它为他传。

2.人物传记的历史性和文学性

人物传记必须要忠实于人物的生平,同时,在不违背基本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作者也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生动。这种文字形式既是历史和真实的,又是文学的和诗的。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认识到了人物传记的这种特性,歌德就把自己的传记取名为《诗与真》,鲁迅称中国最伟大的古典传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钱钟书先生也要求传记作品要有“史蕴诗心”。

3,人物传记的内容

任何一篇人物传记都应包括传主的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同时,透过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主体精神,虽然由于传记的历史性的特殊要求,这种主体精神可能表现得更为隐蔽。

4.人物传记的功能

人物传记有很强的认识功能,读者通过一部传记可以认识社会和人生,可以通过认识别人实现认识自我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传记的认识价值愈益显示出来。著名科学家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这样回忆他在中学时代读了《居里夫人传》之后的感想:“我第一次感到当科学家不仅能从事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的人生。”他下定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把一生都献给科学。

此外,人物传记还有道德功能,可以对读者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不同时代,各个民族都是把自己理想的人物作为榜样,要求整个民族学习。传记是其中最方便的形式,传记所具有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能产生特殊的魅力,取得极好的效果。罗马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称他写作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以那些人物的善行为楷模指导自己的一生”。

二、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这位女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居里夫人传》,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三、介绍居里夫人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可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籍的法国科学家。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兀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学研究中。

四、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笔和心记录了母亲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光辉一生,表现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她在《居里夫人传·前言》里这样概括母亲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我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在阅读课文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五、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后,面对荣誉和未来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状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没有渲染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而是重点表现了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后,面对荣誉的内心状态和对未来的生活态度。

这节课,我们要结合对课文的分析,具体了解居里夫人是如何面对荣誉和成就的。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全文按自然分节,共5大段。请同学们概括出每段的内容要点。

提示概括要点的方法:

(1)找关键语句,如总起句、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2)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全段围绕其阐述的内容加以概括。

讨论、归纳:

第1段:荣誉给居里夫妇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成为阻止他们前进的力量。

当荣誉降临到居里夫妇身上时,千百万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可是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他们事业的进展情况,他们的私生活和工作的实验室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居里夫妇的生活,成了时髦酒馆里的谈话资料”,他们的工作情景也被编成讽刺剧在剧院里上演。这一切严重干扰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沉思和宁静”,所以作者说荣誉是“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与人们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荣誉面前,居里夫妇并没有“以新的姿态出现”,而是一如平常地在实验室工作,并且由于部分镭的丢失延缓了工作使得“两个人都很沮丧”。他们只是希望人们能为制镭工作提供帮助。

第2段:荣誉不仅没有给工作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让他们十分痛苦。

在极大的荣誉面前,居里夫妇感到了极度的不安,“两个物理学家的确是失掉了内心的平静”,各种来信费去了居里夫人不少的时间。她在信中说:“永远是嘈杂不堪,人们正在尽力阻碍我们工作。……不接受任何访问——但是人们仍旧打搅我;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而工作所需的实验室和盼望巳久的经费却迟迟不来。

第3、4段:居里夫妇的天性使得他们采取了拒绝荣誉的态度。

居里夫妇天性超脱、纯朴,这使他们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别人的赞羡,因为她的生活太忙,责任太多,不能浪费一分精力。

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和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才能获得快乐。

第5段:在生活上,居里夫人平淡而随便;对待科学,她只重事不重人。

他们穿着随便,住渔家房舍,居里夫人的装束像农村妇女,会赤足坐在门口石级上抖掉鞋里的沙子,这一切让追踪的美国记者目瞪口呆,因为这与想象中的居里夫人实在相差太远,而当他自作聪明地想“利用这个机会问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时,居里夫人脸色严肃地说:“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这不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她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荣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和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

三、补充阅读,进一步认识居里夫人高尚的精神品格

要求:阅读《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和《居里传》(节选)(材料印发给学生),对文章作简要分析。

讨论、归纳:

在《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说,蚕在短暂的一生中,“那样自愿地、坚持地工作着,真正地感动了我”。她以蚕自比,要在短促而脆弱的生命中,永远耐心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不问原因,不问结果。这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在《居里传》(节选)部分中,居里夫人表述了科学发现对她的意义:科学的发现只会使她在研究工作中勇气更足,把工作推向前进的愿望更加强烈。此外,还表达了她对待科学发现的态度:不从科学发现中谋取任何物质利益,她和丈夫从未为自己的发现申请任何专利,也没有任何细节的保留,而是把它无私地贡献给全人类,为人类的事业造福。这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

作者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公开的采访报道,还生动地记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

2.饱含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

作为传主的女儿,作者对母亲伟大而艰辛的人生经历充满敬爱和感叹,这使得她在记述中饱含个人感情,这字里行间的浓烈情感需要我们仔细体味。例如:“玛丽只用一句话——一句她常常当作箴言说的话,一句比一部书更能表现她的性格、生活和使命的话——结束了这次会谈:‘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的确最能代表她的科学精神,作者给这句话加上了两个修饰语,说明居里夫人就是坚持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科学职守,这是一个献身科学的人的箴言,所以作者饱含感情地说,就是一部书——就像自己倾心而写就的这本《居里夫人传》——都不如这句话能够这样深刻准确地昭示一个科学巨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生。

此外,作者的这种感情有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出于对母亲的同情和爱护,作者有时把人们善意的敬仰和热爱曲解为可笑的行为,对当时的采访报道也不乏讽刺意味。例如文中说:“这千百万人把他们的热心献给居里夫妇,却要换回极大的补偿!这两个学者已经赠给他们的利益(这种发现在知识上的价值,它治疗一种可怕的病症的力量)还不能满足他们。”对人们的热心和崇敬一概下这样的判断是有失公允的,这一点也应客观认识。

五、全文总结

本文饱含深情的笔调,引用了大量真实材料,记述了居里夫妇在面对荣誉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状态,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真正的科学精神。

六、写作训练(课后完成)

要求:试着给你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小传(略记人物的生平事迹或生活片段)。

建议: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者资料容易收集的人物,挖掘人物身上值得“立传”的地方。

作文十:《居里夫人传教案》1900字

《居里夫人传》教案设计

许昌高中

汪士桢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文本)

2、品味语言,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人物传记特点) 3、仔细阅读文本,从具体事件中,认识居里夫人执着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即历史性和文学性在作品中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居里夫人的历史真实,即她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认识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同时又要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据此,确定重点如下:

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及课前作业

1.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伟大贡献以及别人对她的评价。

2.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为居里夫人写一段颁奖词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人物传记是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它记录了人类自身的历史和人性的发展,所以它散发着辉煌和持久的艺术魅力,我们读过很多人物传记,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但同学们是否知道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的人是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居里夫人传》,去倾听伟大灵魂的歌唱。

1、快速阅读,理清思路,概括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第1段:荣誉给居里夫妇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成为阻止他们前进的力量。  (有一关健句:第17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荣誉降临大人物身上,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当荣誉降临到居里夫妇身上时,千百万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可是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他们事业的进展情况,他们的私生活和工作的实验室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居里夫妇的生活,成了时髦酒馆里的谈话资料”,他们的工作情景也被编成讽刺剧在剧院里上演。这一切严重干扰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沉思和宁静”,所以作者说荣誉是“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与人们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荣誉面前,居里夫妇并没有“以新的姿态出现”,而是一如平常地在实验室工作,并且由于部分镭的丢失延缓了工作使得“两个人都很沮丧”。他们只是希望人们能为制镭工作提供帮助。

第2段:荣誉不仅没有给工作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让他们十分痛苦。(有一关健句:本大段第一自然段。“他们的荣誉越大,他们的不安越甚。”)  在极大的荣誉面前,居里夫妇感到了极度的不安,“两个物理学家的确是失掉了内心的平静”,各种来信费去了居里夫人不少的时间。她在信中说:“永远是嘈杂不堪,人们正在

尽力阻碍我们工作。……不接受任何访问——但是人们仍旧打搅我;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而工作所需的实验室和盼望巳久的经费却迟迟不来。

第3、4段:居里夫妇的天性使得他们采取了拒绝荣誉的态度。

(有一关健句:本大段第一句话。“除了热心工作和恐怕荒废时间之外,还有别的原因使居里夫妇厌恶荣誉。”)

居里夫妇天性超脱、纯朴,这使他们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别人的赞羡,因为她的生活太忙,责任太多,不能浪费一分精力。  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和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才能获得快乐。

第5段:在生活上,居里夫人平淡而随便;对待科学,她只重事不重人。

他们穿着随便,住渔家房舍,居里夫人的装束像农村妇女,会赤足坐在门口石级上抖掉鞋里的沙子,这一切让追踪的美国记者目瞪口呆,因为这与想象中的居里夫人实在相差太远,而当他自作聪明地想“利用这个机会问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时,居里夫人脸色严肃地说:“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这不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她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荣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和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    小组讨论:

人们都说人物传记是历史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讨论两者在文中的体现。

人物传记写作特点:

.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

作者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公开的采访报道,还生动地记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

.饱含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有时难免有失公允。如对崇仰居里夫人的人们的讽刺)

2、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请指出这些细节突出了居里夫人怎样的品质? (勤奋、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等)

3、请你为居里夫人写一段颁奖词

课后作业写作训练:

试着给你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小传。(略记人物的生平事迹或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