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汇报 > 楹联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析

楹联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析

时间:2022-10-30 09:50: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楹联引入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气质,感受到其精神之美。就语文教学而言,从知识层面到能力层面、方法层面、情感和价值观层面,楹联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丰富语文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具文化韵味。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从课内知识和能力到课外的发散思维,秉持语文学科本位地位,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以此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资源;语文素养;楹联教学;写作训练

楹联,又称对联、对子,是极富汉文化特色的语言和文学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宫廷禁苑到竹篱茅舍,从砚田几席到渔樵对答,从书房联、寺观联、名胜联,到春联、贺联、挽联,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皆可看到它的踪影。楹联对于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提升汉民族的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匆促的现代生活却背离了这古典的情怀,且渐行渐远,楹联这一艺术形式似乎只存在于古典文献和传说故事之中。面对这一情形,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唤回”古典,引导我们的下一代,从喧哗骚动之间,捡拾一颗颗诗心,充分挖掘楹联在语文教育中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出发,探讨楹联欣赏和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对此的实践和反思。

一、将楹联引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

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楹联作为汉语文学的特殊形式,浸润着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里所谓的“民族精神”,包括了古代中国的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甚至伦理学、博物学知识,更包括了古典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联是现代中国人开启文化宝藏的钥匙。

从对联中,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先辈对汉语的音韵作了那么科学的分析,平仄、韵部、格律,早已有了这么条分缕析的知识体系。我们惊讶于他们对宏大的世界有了那么广博的认知,从日月星辰到江河湖海,从君臣父子到诗书礼易,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涵咏这些充满着美感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如何从容闲雅地面对生活,抛弃粗鄙功利的认知。近些年的传统文化热,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下的煮茶焚香、读经习武,我们更要让新一代的中国人亲近传统文化的气质,感受到其精神之美,楹联引入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尤其是不少中小学生似乎患上了所谓“网络依赖症”,被电子产品绑架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尤为迫切。

(二)提升语文素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回归语文本位、呼唤“真语文”的要求日渐显现。本文讨论的是楹联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回归教学的本真,讨论它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的意义。曾任《辞源》修订本主编、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的语文教育前辈刘叶秋先生说得好,对联“是一个人學问、胸襟、见识、文学造诣的集中体现。作好对联不只是研究平仄、推敲对仗的问题,而要有全面的文史修养和高见卓识。”正因为楹联内涵的丰富性,其教学和学习必然包括了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蔡元培先生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曾经谈到楹联教学中包含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这一种功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从词汇知识的掌握到表达能力的提升,涵盖了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目标。

对于语文审美意义的把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大量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学的美感,增进学生对它的热爱,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要求和能力,这是语文课堂应该着力追求的。杭州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长期从事语感论的研究,他曾经这样谈到楹联教学的意义:“汉语使对联的创作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对联又最充分地展现了汉语的优越性和表现力。属对因而成为我们认识汉语文、学习汉语文的最佳途径之一。”对联作为集中涵盖了传统文化诸要素的艺术形式,在中学学段,更能给学生以感性的认知,它“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意境美、古典美等于一身,观之赏心悦目,读之朗朗上口,听之铿锵悦耳,思之韵味无穷,因此,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教学能使学生得到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文化品位。”综上,可以说将楹联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从知识层面到能力层面、方法层面、情感和价值观层面,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丰富课程资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要求:“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笔者认为,语文课程资源之广泛,具有天然的优势,楹联便是其中重要的来源。楹联的教学资源,可能来自和教材有关的人物、故事、风景名胜,可能来自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更来自教师自身的专业背景。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予以挖掘和运用,使之在教学中收获奇效。

以新课的导人为例,运用对联作为导人手段,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能增加知识容量,丰富语文课堂的文化韵味。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诗一文时,可将清人周元鼎的对联导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学习蒲松龄的《狼》时,则以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的名联作为引子:

写狐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概括《范进中举》的主旨时,则有以下对联可资借鉴: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学习古诗文如此,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名篇,这样的办法也颇有效用,不但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而且使之感受到课文内外的文化韵味。比如学习鲁迅的杂文、小说,介绍他的文学创作情况,可以引用孙伏园悼鲁迅先生的挽联: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

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则宜引用冯友兰先生所作挽联:

人间哀中国,破碎河山,又损伤背影作者

地下逢一多,辛酸论话,应惆怅清华文坛

二、楹联教学的具体实践

笔者从任教的第一年开始,在本校初2016级所执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楹联写作的教学嘗试。早在七上笔者便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了楹联的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平仄、对联格律和五七言诗句式等,扫除知识障碍。每两周左右,出三道题目,让学生思考和写作,经教师修改后,加上小序,在班级公示栏、班级QQ群予以展示,并抽取一节语文课的时间对优秀作品予以评鉴。从七上到九上,一共进行了14次楹联写作活动,最终成型的优秀作品超过1000条。在这些活动中,笔者力求题目形式和主题的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出句对句,还包括了嵌名联,以及诗钟中的嵌字、合咏、分咏等形式。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谈本人楹联教学的点滴所得。

(一)树立“内外发散”思维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语文教学工作者呼吁,要把对联选人语文教材,并且建议把“对联适当选人中学或小学高段的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学科一种必修内容和学生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已经对初中阶段的楹联教学具有了一定的课程意识。目前的初中语文课程,并未将楹联作为独立的课程单元,所以从初中语文的教学全局考虑,楹联教学不得不更多地依附于课内知识的教学。但是楹联写作教学的引入,又使得教学不止于课内知识的掌握,而是在助益课内学习的同时,力图有所开拓。因此,从课内知识和能力到课外的发散,成为楹联教学相当重要的设计和教学思维。

课内学习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我出了一道诗钟:合咏“桃花源”,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和语法。学生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百步芳华疑幻境;一蓑烟雨是人家(刘璇璇)

迷津辗转逢村落;秦客延邀问远人(王紫若)

劳者来回无兵燹;桃花开谢尽芳菲(张唯丁)

万片飞花红掩路;千竿修竹绿藏家(梁溥轩)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在掌握文章中的词汇、了解故事梗概之后,对文章主旨有了自己的理解,并加入自己的想象,作了更文学化的表述。学习了《五柳先生传》之后,我以文章原句略作处理,出句“姓字不知惟五柳”,学生给出的答案:

箪瓢屡罄亦千觞(刘璇璇)

朝市亦隐且双清(陈楚怡)

功名非欲剩三松(张唯丁)

这三个对句中,“朝市亦隐”、“剩三松”等典故,都来自课外的积累,起到了迁移发散的作用。

这种发散,亦可以通过出句本身加以引导。比如九上学完《陈涉世家》,暑假又读了《红楼梦》,这两个话题本身是毫无关涉的,我便以诗钟中的“分咏”加以概括,要求分咏“陈涉·林黛玉”,其中便可以看到学生的课外积累了:

冲天剑气平南斗;彻骨冰心哭落红(程沐阳)

鸿鹄大志施于此;泪眼一生报与谁(曹瀛月)

大雨倾盆催壮志;残花凋落引悲情(梁溥轩)

揭旗可举千秋业;洒泪难吟一世愁(禹焜尧)

再如从课内《隆中对》、《出师表》出发,以合咏“诸葛亮”,引导学生认识和评价这一历史人物:

应竭驽钝承遗志;却恨益州远旧都(曹瀛月)

苟得来生重仗剑;再除奸佞尽酬恩(程沐阳)

攻心善作七擒计;言志尝为梁父吟(刘璇璇)

两表酬情辅少主;六出明志扫奸贼(李逸涵)

隆中三顾江山计;赤壁千船风火攻(李茂如)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遣词造语的日渐成熟自然,以及理解和评价能力的提升。

(二)秉持学科本位地位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或者说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实在在的运用语文的能力-E83。本文讨论楹联在语文教学中意义和实践,自然不能脱离语文学科这个大前提。在笔者的理解中,楹联教学仍属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承认语文学科本位的地位。那么,楹联教学的目标和具体实施,仍然要着力落实基本语文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早在1932年,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领衔命制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以“孙行者”为出句,要求对出下联。后来他在写给刘师培先生的信中,对楹联的语文教学和评价功能作了精到的阐述:

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藉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

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能否分别平仄声……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可见,在陈先生的观念中,楹联包含了汉语汉文的诸多知识和能力要求,这是他选择在清华大学入学的国文考试中选择楹联这一形式的原因所在。这段话无疑给了我们的楹联教学相当重要的启示。

张志公先生则对楹联教学的教学目标作了具体的阐述:

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教学作为一种基础训练的方法大有可取之处,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

因此我在实施楹联教学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加入了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因素。训练景物描写方法者:

新绿拂堤春满眼;乱红飞径露沾衣(刘欣宇)/旧桃满院花迎人(杜泉江)

杏花稀处纷纷雨;杨柳青时剪剪风(刘欣宇)/柳絮舞时淡淡风(杨璐伊)

雨过渐凉秋意晚;霁余空冷夕阳迟(李子川)/人回愈静画廊深(周欣)

训练修辞手法者:

书似青山常乱叠;笔如绿树尽高植(刘欣宇)/墨如春水每高盈(刘馨儿)

青山含黛春风画;雁字携思云脚书(刘璇璇)/淡墨染云雷雨翻(禹焜尧)

闲云一抹天张画;归雁千行云作书(徐西岭)/大浪千条海走弦(刘欣宇)

训练情景交融者:

春夜有人曾听雨;东风携雁又满塘(李思培)/寒蟬无语已知秋(刘璇璇)

登楼正是落花后;倚户正逢缺月时(刘欣宇)/怀古恰逢夕照中(李麦朵)

故乡老树已如盖;双鬓青丝终染霜(曹瀛月)/昨岁枯藤又作花(王紫若)

训练托物言志者:

合咏“蜡烛”:成灰不悔照长夜;垂泪独悲为众生(曹瀛月)

合咏“纸巾”:大志尽除天下垢;素衣遍拭世间污(殷念梅)

合咏“伞”:瘦骨嶙嶙任雨打;行人碌碌犹花开(余紫琪)

训练逻辑思维者:

莫让微名囚我步;勿因白首坠青云(刘璇璇)/惟求大信寄人心(梁溥轩)

清霜冷露亦何惧;沧海桑田无所悲(廖朝宇)/微利浮名又怎惜(曹瀛月)

合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欲以诗心摹万象;来将跬步丈乾坤(刘璇璇)

因慕山河存异景;愿于江海寄余生(曹瀛月)

无心仰望星空远;有意访求瀚海邻(刘欣宇)

天圆地方无尽藏;水冽山峻有涯生(唐咏灿)

(三)重视思想引领维度

在中国文化中,楹联的用途不一而足,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境地,“既可用来写景抒情,又可用来述事明理;既可用来热烈赞颂,又可用来强烈讽刺;既可用来传情致意,又可用来凭吊哀挽;既可用来幽思怀古,又可用来评述古今”。比如,清代曾有人以“士为知己(者死);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歇后对,对监守自盗的清宗室成员双富(字士卿)予以痛斥,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正因为它的无所不包,在楹联的欣赏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评价和批判能力。

而在对联的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亦能通过出句、评价和序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就使得楹联的教学不止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更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成长。比如可以通过精心打造出句的内容,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加以培养,引导他们正确认知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自信乐观地迎接各种挑战:

逆风不减凌云志;浮海犹存济世怀(余紫琪)/骇浪益增破釜心(孙一涵)

莫让微名囚我步;勿因白首坠青云(刘璇璇)/惟求大信寄人心(梁溥轩)

或者以诗钟中的嵌字形式,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寻找同学姓名中的诗意和美感:

唐韵皇皇辉咏颂;周彝灿灿列珠玑(教师示范,嵌“唐咏灿”)

雨拥深树朦朦翠;叶伴薇花冉冉香(王紫若,嵌“覃雨薇”)

杨柳依依春可意;落红簌簌事关心(刘馨儿,嵌“杨可心”)

文士青衿留水墨;伊人红袖沁烟霞(曹瀛月,嵌“何伊沁”)

也可以以楹联作品小序的形式,介入班级的德育,提供思想的引导。比如,某些学生不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习惯了找借口,我写道:

每临事,人皆有准的,而有才高分低之限,勤勉怠惰之别。取法乎上,虽不能至,亦不疏懒以堕下乘焉。放任于下,则高才亦逐流而就凡品矣。为学者、就事者,试问绳墨之何在、准的之焉存?

刚进入初三,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初三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曾写道:

初涉长途,迷雾苍茫,蒙蒙扑面,渚崖之间,皆昏昏不辨。欲慨然前行乎?欲怯懦自失乎?欲结伴却之乎?《诗》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余以成败非特关乎力逮与否,亦关乎能否烛照于蒙昧之际、笃志于崎倾之间也。

时至初三下,本届学生的楹联写作活动已近尾声,我在最后一次的小序中,对他们寄寓希望,希望他们能借此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提升自己的修养:

忽忆黄梨洲云“元气不寄于众而寄于独,不寄于繁华而寄于岑寂”,傅青主亦有“幽独始有关人,澹泊乃见豪杰,热闹人毕竞俗气”之语,乃当下彻悟。若人人皆得而染指,其能兴诗,亦能亡诗焉。愿有识诸君深种诗心,勤加莳耘,以待芳菲满眼也。

三、反思与展望

充分挖掘和发挥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的课题。中国楹联文学和文化博大精深,这的确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实现的目标。笔者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反思与体会,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一是需要更加重视渐进的教学思想与激励的教学方法。从楹联欣赏到写作,期间有着巨大的跨越,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引导学生积累词汇、理解对联的句式,进而开始构思与写作。可以开展一些适应性练习,比如从单词相对、短语相对开始,不能急切地一步到位。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激励,这种激励,不只是语言上的。比如教师应通过多种平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比如在教室开辟展示板块,在班级QQ群上发布,还可以以专辑的形式,在校内外刊物上刊发。二是需要思考,如何将楹联教学从兴趣式的教学体系化,开发为校本课程。这便要求教师对楹联教学思想和方法拥有更全面的规划和把握,并进行大量的资源积累,着手相关的教材开发,以及课程构成科学合理的构思。例如就不同用途的对联、成都地域文化主题的对联、诗钟、奇巧联等主题,形成相应的专题。

今天的语文学科,犹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摆渡者,我们在面向现代的同时,不能将数千年的传统抛诸脑后。自“五四”以来,近百年的迷茫和拉锯之后,“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古训终于在民族文化领域成为共识。使楹联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其目的既在于从古典中汲取养料,亦在于真正面对现代社会生活对今天中国人的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