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汇报 > 初中音乐课堂演奏教学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以七年级“陶笛进课堂”演奏教学为例

初中音乐课堂演奏教学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以七年级“陶笛进课堂”演奏教学为例

时间:2023-04-16 12:40:03 来源:学生联盟网

赵海玲

(合肥市庐阳中学 安徽合肥 230041)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器乐演奏进课堂改变了我国以往“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固化模式,让音乐课堂的内容变得丰富,形式变得多样。同样,器乐演奏数学是学生比较喜欢和乐于学习方式。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常见的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表现歌曲或乐曲,逐渐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同时通过演奏课堂乐器来表达情绪,并能对自己、同学或集体的演奏做简单的评价,在形成音乐演奏能力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音乐素养。

基于安徽省教科研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音乐课堂演奏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的开展,课题组成员在乐器的选择、课堂演奏教学内容的提炼方面做了充分思考,选取了小巧便携,造型艺术性强,而且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易于演奏,指法简单,适合作为课堂演奏乐器——陶笛,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七年级音乐教材的开发与内容的设计及实践进行阐述。

(一)基于课标,立之有“理”

离开音乐实践活动,学生是无法形成音乐能力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演奏是课堂“表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乐器演奏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奏课堂乐器。教师要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的感知与体验,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种活动中提高素养和发展能力。并且,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将演奏乐器作为3~9年级音乐课程中必修的学习任务,其对中学阶段不同学段的演奏学习内容也做了明确要求。

音乐学习是通过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音乐学习的行知一体化的过程。学生必须亲身体验,切实参与其中,通过演唱、演奏、聆听、欣赏等实践活动形成音乐审美。音乐学习离不开教材。

(二)源于教材,取之有“据”

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充分关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坚持以学生为本,内容设置合理、选材精心丰富,所选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与感染力。

七年级教材分上、下两册,每册书共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歌唱曲目和欣赏曲目构成。课题组本着活用教材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各单元主题特点,选择适合陶笛演奏的音乐作品或作品片段,尽量做到每单元至少有一个作品在课堂上实施陶笛演奏教学,从而达到器乐演奏教学的持续性与发展性。

(一)启于生本,施之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陶笛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不但享受了音乐学习的乐趣,同时提升了综合艺术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对新教材新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课题组在对七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并愿意尝试进行乐器演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品《溜冰圆舞曲》是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的作品,是圆舞曲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在选编陶笛教材内容时,我们选用了其中的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a旋律,引导学生用C调指法进行吹奏,学生尝试用陶笛演奏。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于陶笛演奏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设于乐本,练而有“素”

偶尔一次的课堂乐器演奏教学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学习习惯,也无法使学生保持演奏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的短暂兴趣转化为稳定兴趣,只有稳定兴趣才是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课题组对陶笛实验班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分析发现,陶笛演奏教学至少要持续一个学年度,学生才能通过课堂演奏学习掌握陶笛的演奏技能。在七年级教材开发中,我们做了如下安排和设计(以七年级教材上册为例)。

教材单元主题:歌唱祖国、缤纷舞曲、草原牧歌、欧洲风情、劳动的歌

演奏作品参考:

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片段)

第二单元《青年友谊圆舞曲》(片段)《溜冰圆舞曲》(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

第三单元《银杯》《天边》(片段)

第四单元《桑塔露琪亚》《友谊地久天长》《我的太阳》(A段)

第五单元《杵歌》(a部分)

作品表现要素:

第一单元 节拍、附点节奏、休止符、三连音、力度

第二单元 节拍、附点节奏、音程大跳、跨小结连音线

第三单元 附点节奏、切分节奏、装饰音、前八后十六、音程大跳

第四单元 节拍、附点节奏、跨小结连音线、三连音、休止符、力度

第五单元 五声调式、附点节奏、切分节奏、跨小结连音线

陶笛演奏技能:

第一单元 G调指法、低音“7”的指法

第二单元 C调指法、附点节奏、长音练习、气息控制

第三单元 C调指法、G调指法、双吐吹奏技巧、装饰音吹奏技巧

第四单元 C调指法、F调指法、G调指法、双吐吹奏技巧、变化音吹奏技巧

第五单元 F调指法、双吐吹奏技巧

根据教材选编的内容实施七年级“陶笛进课堂”演奏教学,将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课题组从实验班的实际教学成果中发现,通过一学年的“陶笛进课堂”演奏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C、F、G三个调的陶笛指法、陶笛的演奏口型和手型、演奏姿势、基本的吹奏气息运用等技巧。通过演奏练习,学生对教材中的乐曲关注度提高,识读乐谱的能力大大增强。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能与其他的音乐实践表现形式相结合,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力大大提高,对于音乐作品的体验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品《彩色的中国》,这是一首很符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其中的A段旋律,运用了很多休止符,给人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感受。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该曲旋律构成较为复杂。在引导学生用陶笛G调指法来完成这首作品的演奏时,在正式吹奏作品之前,授课教师首先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曲进行演奏铺垫教学,针对曲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进行练习。在学生进行陶笛吹奏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运用和控制,通过正确的力度表现,演奏出短音轻巧、长音饱满的效果。尤其在作品中的休止处,要做到音断气不断,在第三拍的弱位起音处,要做到节奏准确,在第三拍休止处,要做到音尾干净利落。这样的陶笛演奏教学,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演唱学习中对音乐要素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也让学生通过另一种音乐实践方式体会了歌曲旋律表达的情感。

在以上选编的演奏教学内容中,教师可灵活运用,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模仿、合作等实践活动中,通过反复练习,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生成能力,最终实现对音乐要素的进一步理解和音乐素养的逐步提高。

(三)梯度设置,评而有“层”

1.分层练习,因材施教

针对每个陶笛演奏作品,设计练习曲进行铺垫教学,通过这些针对性练习曲的学习,掌握作品中的演奏难点后再进行演奏,就会水到渠成,达成学习目标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根据教材开发的内容选编,教师在设计演奏教学时可合理选择、设计形式多样的演奏教学形式,比如独奏、齐奏、合奏、为歌曲伴奏、结合打击乐器合作表演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教材选编的内容有单声部独(齐)奏、二声部合奏之分,二声部演奏分为a(基础)、b(提高)两个层次。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品《桑塔露琪亚》的二声部编写设置为a、b两个难度。音乐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完成a难度谱例的吹奏,巩固陶笛的正确演奏姿势,运用控制气息的方法,吹奏出正确的音高和稳定的节拍、节奏。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完成b难度谱例的吹奏,自信且有表情地完成乐曲二声部的合作演奏,用气息的强弱来表现旋律中的力度变化,准确无误地吹奏出作品的节拍、节奏以及变化音,体会陶笛多声部演奏的旋律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

针对学生不同的音乐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可进行分小组合作表演,设置比赛竞技奖励、小组积分兑奖品等促进手法激励学生,让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于器乐演奏的热爱得以保持。

2.多维评价,纵向鼓励

根据教材的课程开发以及教师设计的演奏教学形式,在演奏学习的评价过程中,会有分层练习、分层合作而形成的分层评价、多维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演奏学习的某一方面进行肯定,纵向鼓励。评价可从这些方面进行,如演奏姿势正确、音准良好、节拍稳定、节奏准确、感情充沛、合作演绎默契等,评价方式可以是自评、互评、师评等。教师要让多维度的评价贯穿学习全过程,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进步,又能找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这样科学合理的评价过程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一)会学音乐,树立信心

在我们的课堂演奏教学中,演奏教学的内容源于教材,演奏教学的实施也是与聆听、赏析、演唱等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课堂演奏教学的实施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种乐器的演奏技能,也是在和其他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的综合开展下,让音乐课堂更生动活泼,以激发和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在实施课堂乐器演奏教学之前,只有少数有过课外乐器兴趣班学习经历的学生掌握了某种乐器的演奏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演奏表现活动少之又少。但在实施课堂演奏教学之后,绝大部分学生因为掌握了乐器演奏技能,能自信主动地参与课堂音乐演奏活动,实现了乐器演奏活动“由点到面”的转变。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点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音乐作品充分认识和理解后,才敢于表达与表现。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音乐”,从而充分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二)课余拓展,受益深远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音乐学科则是通过“双增”促“双减”。在减负政策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音乐学科的学习。针对陶笛演奏教学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课余演奏调查分析时发现,课余时间很多学生会演奏教师选编的陶笛吹奏作品或作品片段,也有学生用课堂学习的知识,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还有一些音乐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会尝试自己去改编或创作音乐作品。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缓解了学生学习文化课时的疲乏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学生才能完成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的转变。

课堂乐器演奏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势在必行,让丰富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在音乐学科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大能力的融合铸造了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演奏课堂。本课题组将不断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提高学生课堂乐器演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发展音乐能力提供科学的思路和依据。

猜你喜欢陶笛指法乐器学乐器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bB 调大号指法研究戏剧之家(2022年17期)2022-06-16乐器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我的陶笛梦小火炬·智漫悦读(2018年11期)2018-03-13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黄河之声(2018年20期)2018-01-24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17年5期)2017-05-16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北方音乐(2016年19期)2016-11-25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戏剧之家(2015年21期)2015-12-04相约中国长城 放飞陶笛梦想——“第三届亚洲陶笛艺术交流大会”即将在京召开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7期)2014-05-16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2期)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