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汇报 > 如何结合乐府诗的文体特点组织教学——以《木兰诗》教学为例

如何结合乐府诗的文体特点组织教学——以《木兰诗》教学为例

时间:2023-04-16 13:30: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 李金权

《木兰诗》是一篇乐府诗,要了解乐府诗首先要了解“乐府”的概念,乐府是古代的音乐官署,在汉武帝时期规模比较大,其机构职能主要是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除了朝廷官方音乐外,乐府诗还采集了民间的诗歌和乐曲。后来,乐府的概念有所改变,也指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其他作品。至今仍然保存下来的乐府民歌,比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乐府诗具有以下文体特征,一是语言朴实自然,押韵十分灵活,二是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进行叙事,常常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也善用排偶句,以此形成回环往复,音韵和谐的特点。以下试以《木兰诗》为例,谈谈如何结合乐府诗的文体特征组织课文教学。

《木兰诗》主要讲述的是木兰从军的故事,这个故事历来为人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为了在课前让学生更多、更详细地了解木兰从军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简单复述这首民歌《木兰诗》所讲述的故事,并提示学生,古文的复述首先要理解文意,想要很好地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就需要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木兰诗》,以熟悉这首民歌所讲述的故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复述:

这一天,木兰在织布机前一再叹息,叹息的原因是朝廷又要招兵,要求家里一定要有个男丁前往参军,木兰没有长兄,弟弟年龄又太小,父亲年龄又太大了,于是木兰产生了替父从军的想法。下定决心后,木兰便到处购置从军用品,一大早就辞别了父母,跨过了黄河,到了黑山,又到了燕山,只看到一路上变换的景色,唯独听不到父母的声音。在战场上,木兰异常勇猛,即使条件艰辛,仍奋勇杀敌,最后荣耀归来。天子因木兰赫赫功勋,想要赏赐她高官厚职和诸多财宝,不料木兰竟不要这些赏赐,唯一想要的,就是回到家乡,看望亲人。当看到木兰荣耀归乡时,一家人都很开心,纷纷出门迎接,木兰也很开心,回到家里到处转,找回了从军之前的感觉,重新换上女儿装,这才出门接待与自己一起从军的伙伴,伙伴们看到木兰女装的样子都惊呆了,一起从军十几年,竟然从不知道木兰是女郎。课文通过木兰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身上所具有的责任、勇敢和担当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指的是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互相补足,交互见义。比如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句,不应该理解成“将军们身经百战,纷纷战亡;
壮士们参军十年,纷纷归来”,而应该理解为“将士们从军十年,其中经历了上百次战斗,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有的得幸凯旋归来。”《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的还有如下三句话。第一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一句话不应理解为“到东边的集市去买骏马,到西边的集市去买鞍鞯,到南边的集市去买辔头,再到北边的集市去买长鞭”,而应该理解为“木兰到东、西、南、北等各个集市置办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等战具。”第二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窗”,这一句话不应该理解成“先打开东边的阁门,再打开西边的窗户”,而应该理解为“(木兰回来后),每间房子都要打开门进去看看。”第三句话为“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应该理解为“木兰先是对着窗户梳理头发,然后再对着镜子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而应该理解为“(木兰)面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云鬓,贴上花黄。”

从以上的“互文”专题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互文”的理解不应以时间先后为要,而应该统一理解,将“互文”中的行为或动作理解为同时进行的而不是互相进行的。我们应该注意到“互文”中前后应有动作或行为间的相互性,即彼此之间并不是硬性分开的,而是互相交错的。“互文”的句式也体现出了乐府诗的文体特点,即排偶句多,句式十分整齐,诗文十分的有节奏。

学习《木兰诗》,除了应该关注乐府诗的叙事特点和句式特点外,还应该关注乐府诗音韵的特点。为此,应引导学生多遍诵读《木兰诗》,诵读过程中,应通过高低徐疾的声调变化来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变化,来反映出人物形象。具体说来,《木兰诗》中的大部分内容要用轻快的节奏来读,但也有部分的诗句则要带点愁绪,应该用缓慢的节奏读。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标注相应的节奏,说明标注的理由,对学生理解《木兰诗》的声调、情绪变化,有一定的作用。

有学生找到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认为这句话应该读得比较缓慢,因为此处描写表现出了木兰在行军途中对家人的思念,也表现出了木兰因思念而未能见面引起的悲伤。有学生找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认为这句话应该读得比较轻快,其理由是这里描写的是木兰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凸显出木兰勇猛善战、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而且战争的节奏比较快,因此要读得轻快一点。

在这一部分中,通过诗文的诵读,学生得以感受诗文高低徐疾的声调变化,以及由声调变化而带来的情绪变化,也能从声调的变换中感受社会环境的大体情况,以及人物在环境中所体现出的形象。总之,借助诗文的诵读,通过诗文声调的变化,达到总结人物形象的目的。

通过上面的学习,想必学生对木兰形象已有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分别给出如下四个词语,让学生使用其中一个来形容木兰,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进行说明。

1.英姿飒爽(形容威武豪迈、精神焕发的样子)

2.天生丽质(生来容貌就姣好美丽)

3.蕙心兰质(比喻女子纯洁的心地、高雅的品德)

4.巾帼须眉(指女子拥有男子气概)

学生有的选择“英姿飒爽”一词,并找到文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句进行说明,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度过万水千山去作战,以飞一般的速度进行,不管战场上的天气有多寒冷,不管战场上有多残酷(征战十几年能平安过去的人寥寥无几),她依然毫不畏惧,正面迎战,由此可见其英姿飒爽。有的学生选择“天生丽质”一词,并找到文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一句进行说明,当木兰离开战场,荣耀归来时,她终于可以做回女儿身,这时候木兰又恢复了以前的女性行为,她在窗前、镜子前梳起了鬓发,贴起了花黄,关键是等木兰走出门后,之前与她并肩作战的战士们都惊呆了:原来木兰不是男的,而是如此天生丽质的女孩子,从战士们的反应可侧面看出木兰的天生丽质。

有的学生选择“蕙心兰质”一词,并找到文中的“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进行说明,当木兰战功赫赫时,从战场上回来,得到可汗的接见,可汗先是赏给她官位,再赏给她金银财宝,然后问她还想要什么,没想到木兰什么都不要,只要能够立刻回到故乡,看望自己的父亲母亲。从木兰的选择可以看出,木兰并不执着追求金银财富与身份地位,而是将亲情视为自己最为重要的“财富”,从这一点看,木兰具有“蕙心兰质”的品质。有的学生选择“巾帼须眉”一词,并找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进行说明,木兰从军十几年,和男兵一起征战沙场,不但能够屡战屡胜,最终平安归来,而且得到了可汗的大量的奖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木兰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从《木兰诗》出发,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专题学习“互文”、诵读诗文、分析人物形象,以体会乐府诗叙事、句式、韵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启发教师教学要紧扣文本的文体特点进行。

猜你喜欢木兰诗花黄乐府诗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中华诗词(2022年5期)2022-12-31王学美东坡赤壁诗词(2022年3期)2022-05-29好一个秋青年文学家(2021年31期)2021-12-12乐府诗格言·校园版(2021年25期)2021-10-23王兴武东坡赤壁诗词(2017年3期)2017-07-05读《唐诗三百首》志疑文化与传播(2016年2期)2016-04-04寻访黄牡丹西藏人文地理(2015年4期)2016-03-04《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年10期)2015-11-30《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5年5期)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