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 【《课外书里的好词好句》600字】 好词好句多的课外书

【《课外书里的好词好句》600字】 好词好句多的课外书

时间:2019-10-02 09:26:1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课外书里的好词好句》600字

课外书里的好词好句

好词:开怀大笑                                腰酸背痛

注释:开怀大笑:形容心情无拘无束,无所分忧,十分畅快的放声大笑。

腰酸背痛:形容疲劳过度,腰又酸又痛。

好词:随心所欲                                流淌

注释:随心所欲:仍凭、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流淌:液体在流动。

好词:威武不屈                               铮亮

注释:威武不屈:指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

铮亮:闪亮耀眼,非常明亮。

好词:佩服

佩服:敬佩。

好句1:这时,我碰到了一个很难拔的萝卜,我左拔一下右拔一下,叶子都被拔光了也没将萝卜拔出来。

好句2:霏霏细雨,丝丝缕缕。独自漫步在河边的小径,风儿拂面而来,来杂着调皮的雨点,吹散我愁乱的思绪。

道理好句1:我想一个真正会生活的人,一定是处处会发现生活中的惊喜的人。

道理好句2:人类需要鹤,人间需鹤声,鹤鸣是响彻天宇的阳春白雪,鹤鸣是呼唤生态平衡的警钟,我翘首企盼,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要加快治理环境的步伐,让鹤鸣永驻苇海,让鹤与苇乡人共舞同歌。

好句3:我是个住在城里的孩子,虽然每天不必大早起来种地,还能过着小公主般的日子,但总想亲身感受一下农民的生活。这不,机会来了!

好句4:

道理好句3:第一次当小农民可真累呀!累得我腰酸背痛。不过我很高兴,因为我多了一位新伙伴,也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不容易,以后一定要好好爱惜粮食,不能浪费。

作文二:《小学1~6年级描写名著的好词、好句、好段(内附必读课外书单)》400字

很多家长都喜欢在微信上找我咨询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就有不少家长问道关于孩子学习语文的话题,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家孩子语文成绩很少拿高分,平时就只能考80分左右,但是班上的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孩子总是拉后腿。

其实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知识累积不够,小学阶段学习语文如果只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语文考试中总会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特别是一些课外名著。考虑到很多家长和孩子对于这些都不太了解,今天老师就特意整理了一份关于描写名著的好词、好句、好段,并且附上小学各阶段的必读书单,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此外,我是老师,如果家长朋友们还有其他问题或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都可以通过微信与我交流!)

同时附上小学1~6年级必读课外书目!

我是老师,致力于教学之道,如果家长朋友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疑问或是孩子学习上遇到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与我交流!

此外,我每天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方法、提分技巧、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

作文三:《看课外书的好处》6600字

学生学会了怎样读书的一种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知道了要读书首先要喜欢读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光要喜欢还不行,要在读书时做到“四到”,分别为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眼到是因为要看清字和标点符号,口到是因为有时会朗读出来,所以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读出感情,该高亢的时候要高亢,该低沉的时候要低沉,耳到是要听读出来的有没有错,听到后就靠耳朵把讯息传大脑,然后由大脑传给嘴巴,最后就是心到了,在读时,不要读了就算了,一定要用心去想,去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想想自己的感受。只到做到这“四到”就一定会将书读好的。

首先,孩子能静下心来了。他不再象以前那么心不在焉,他的注意力开始慢慢集中,读课外书能尽力把它看完,不再心急火燎。这时,静心的习惯开始渗透进孩子做的其他事,比如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了。做事也没那么潦草,尽量做到最好。其次,孩子磨练得更有耐心。看电视动画片时,他会被其中人物事件的变化所吸引,而课外书中的动态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才能被孩子们所了解,想看到结果再着急也没办法。在这种舒缓的阅读中,孩子的耐性得到训练,他会慢慢认识到很多事就像读课外书一样,它们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通过阅读好处多

首先,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在看课外书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不大理解之处,他们并没有如大人们想象的那样弃之不看,有的他们是囫囵吞枣,而有的他们经过前后文的联系进行了理解,当他们联系上下文产生顿悟之时,就是他们的思维得到提升之时。当然,这种思维能力同样会被他们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比如,数学上爱动脑筋了。他们变得爱思考了。

其次,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越来越爱学语文了,而且他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在大量的阅读之后,他从中汲取了很多,包括故事情节,包括怎样介绍自己知道的人物事件,包括怎样让自己的文章有吸引力,包括怎样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等等等等,我发现只要学生不害怕作文,他就不会对语文丧失兴趣。如果他的写作能力强的话,他会更加喜欢学习语文这个学科,因为他能从中找到巨大的乐趣。

让孩子爱上阅读

学生读了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发现读课外书有许多好处。 读课外书的好处非常多: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了解这个奇妙的大千世界;读书给了我们快乐,给了我们光彩,给了我们才干;读书,会让我们进步;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富裕„„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好书读得多,写出的东西也就好,所以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读完课外书后,我们会收获到很多:读完书,我们会懂得一个道理;读完书,会积累到许多好词、佳句和好段。在平时的作文中就可以运用。“写作文不如从读书始”,就是这个道理。读完书后,我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起来,读完书后,还会觉得头脑轻松,思想也会活跃起来。

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能陶冶情操。如果我们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便会觉得心旷神怡,看什么都舒服,闻什么都清爽。如果我们经常读书,自己的耐性就会很强,对别人很宽容,常常能忍耐别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品格,而这一好品格又是读书造就的。

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不仅能积累资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办法。因此,我坚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告诉他们:读书笔记没有一定的格式,写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按照书中的故事情节、段落层次进行综合提炼,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编写提纲;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还可以写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摘录书中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或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如果书是自己的,还可以在书上做记号,有了感想,也可以随时记在书页的空白处。

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技能,阅读课外书既可以使学生终生享用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又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小学会阅读课外书,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此举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学会读课外书的几点做法

一、学生学会看目录提要

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图书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书,谁也没有办法全部读完。因此,我经常告诉学生,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首先要看它的目录和内容提要,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本书目的是什么?读者对象主要是谁?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的目录或内容提要中找到答案。看了目录提要,然后再决定买不买、读不读。

二、学会粗读

粗读也叫略读书,就是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把文章迅速、粗略地看一看。因为课外书毕竟不是教材中的课文,不一定都要精读。有很多的书,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都去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三、学会精读

精读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我经常引导学生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课外书的实践中去,告诉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或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有必要细读几遍,就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逐词逐句细读深钻,直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会品读

品读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我经常对学生说,品读不但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鉴赏能力,以此来激起学生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兴趣,引导、鼓励学生向这一高层次的阅读水平努力进取。

学生学会阅读可采用“三读法”:

一读浏览法:对所阅读的书不是逐字逐句读下去,而是快速地扫视整本书,了解内容大略,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当然,浏览不等于走马观花,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

二读跳读法: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或简略的内容跳过去。

三读精读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重点章节,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用的。在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理解积累的资料,使积累的资料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这样用时才得心应手,派上用场。

另外,对诗歌、散文等文词兼美,琅琅上口的文章可以诵读为主,通过朗诵可以有更好的收获。读书还可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批注法,在书上及时写上自己的感受,阅读体会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  向学生介绍有营养的书

新课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不仅仅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且“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也很重要。教师要利用名人大家的读书经验,启发学生开阔胸襟,树立读书理想;另一方面,教师要关于从周围的学生中挖掘读书典型,正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何谓好书呢?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的时候应注意,一是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能陶冶学生情操的书,如经典文学名著;二是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性,不能太深奥难懂。三是要了解学生中流行的“地下阅读刊物”,要教育学生阅读有营养的书籍,要拒绝阅读没有营养甚至是有不良影响的刊物。我曾接手一个没有什么阅读风气的班级,可这个班上有一个学生酷爱读书,并且他偏爱历史书籍,却被同学们鄙夷地叫做“书呆子”。了解这个情况后,每当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关的历史问题时,我们就在课堂上请他为大家讲解。不久,这位历史知识丰富的同学被其他同学改名,“尊称”他为“历史学家”了。慢慢的,这个班也形成的良好的阅读风气。

二、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1、 切入学生生活中的“热点”、“焦点”、“疑点”开展读书活动我曾发现班上流行一股“小四(郭敬明)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书在班上流转,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模仿小四的倾向,为了能保持学生的读书热情,又不让小四现象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看小四”的讨论会,“崇拜小四”、“欣赏小四”、“批评小四”、“无需大肆讨论小四”等各种观点在一起碰撞、交流。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因势力导,学生们不仅正确地认识了小四及小四现象,还及时遏止了某些盲目、偏激的思想的滋长,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

阅读课总结

“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使其从阅读中获得终生受益的精神力量。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成了值得语文教师们共同探讨的话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教师自身应有良好的阅读素养。有些教师读了很多书,可说到怎样让学生也喜欢读书时,却没有很好的方法。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  向学生介绍有营养的书

新课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不仅仅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且“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也很重要。教师要利用名人大家的读书经验,启发学生开阔胸襟,树立读书理想;另一方面,教师要关于从周围的学生中挖掘读书典型,正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何谓好书呢?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的时候应注意,一是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能陶冶学生情操的书,如经典文学名著;二是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性,不能太深奥难懂。三是要了解学生中流行的“地下阅读刊物”,要教育学生阅读有营养的书籍,要拒绝阅读没有营养甚至是有不良影响的刊物。我曾接手一个没有什么阅读风气的班级,可这个班上有一个学生酷爱读书,并且他偏爱历史

书籍,却被同学们鄙夷地叫做“书呆子”。了解这个情况后,每当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关的历史问题时,我们就在课堂上请他为大家讲解。不久,这位历史知识丰富的同学被其他同学改名,“尊称”他为“历史学家”了。慢慢的,这个班也形成的良好的阅读风气。

二、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1、 切入学生生活中的“热点”、“焦点”、“疑点”开展读书活动我曾发现班上流行一股“小四(郭敬明)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书在班上流转,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模仿小四的倾向,为了能保持学生的读书热情,又不让小四现象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看小四”的讨论会,“崇拜小四”、“欣赏小四”、“批评小四”、“无需大肆讨论小四”等各种观点在一起碰撞、交流。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因势力导,学生们不仅正确地认识了小四及小四现象,还及时遏止了某些盲目、偏激的思想的滋长,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

2、丰富读书活动的形式

(1) 分层读

利用分层教学的思想,不同的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读,不同层次的学生读不同的书,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了学生整体阅读面。

(2) 形式多样化

可开展知识竞赛、讲故事、朗诵会、讨论、辩论、写读后感等。

(3) 读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鼓励学生读以致用。

三、以身示范,

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学精于勤而荒于嬉,读书贵在坚持,教师不但要自己先读、爱读、多读,还要带领学生读,督促学生读。如利用学校图书室每周向学生介绍一本好书推荐一篇好文章;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定期评比学生摘抄、读书笔记等。

四、讲究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死书可以读活;死书读活人,活人可以读死。”仅仅教学生浏览、泛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教学生纵横读、比较读、整体部分读、交叉读、系统读,不论运用哪种方法,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阅读怀疑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在于应用,更在于创新,怀疑精神是创新的一个源泉。可以开展“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一本书”活动等。

2、坚持读写结合、读思结合边读边思,以读导写,以写促读。

3、根据兴趣爱好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不管是社会科学方面的,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学生爱读,有兴趣读,就要鼓励和引导。

五、  结合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阅读的人文关怀精神组织学生搜集和阅读当地的人文资源、资料,调查当地人文资源,唤起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只有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让我们的学生从我们的阅读引领中获得“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树立正确阅读的观念

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不想读,没有阅读的兴趣,课余时间都用来看电视、玩游戏;不能读,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收获;不会读,一是没有书来读,据初步调查,我校小学生拥有的书量太少,家长不重视,家里没有课外书,学校藏书也少;二是没有时间读,这是放学较晚、家庭作业过多、学习压力过大所致。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应试教学的内容充塞了学生的空间。其实不想读、不能读和不会读是相互作用的,没有课外书或没有时间,当然就不能读,而学习的兴趣与方法正是从学习中得到的,不学习,又如何能得到学习的兴趣呢?于是不会读,不想读。反过来,如果真有了兴趣,他会想方设法借书阅读,挤时间读,就会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忘乎一切。而学校和学生家庭藏书量甚微,阅读资源匮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课外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小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

利用课内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战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通过名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绍、某个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悬念、一段精彩的描述等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追求,引导他们去课外阅读。在学了李白的古诗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觉得李白的诗写的非常好。这时,我就趁势鼓励他们去选读几首李白的古诗,并为他们介绍李白的名篇,学生从《唐诗三百首》中找来了很多李白的古诗,并且在早读课上有滋有味的朗读起来,很多的同学不仅会背李白的诗,而且还搜集了许多其他诗人的好诗。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课外时间,我不但经常阅读一些报刊、杂志,还坚持读一些经典名著,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并把适合小学生口味的书推荐给他们,喜欢探索的可介绍自然类书籍,喜欢军事的可推荐阅读有关军事的书籍„„,和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背诵古诗,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强烈的感染着学生,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获。

阅读作用大

有的学生读了丰富的课外书后能按时起床了,学习变刻苦了,认真完成作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补习班对学生起的作用是外在的,是“补血”的作用,而历史典故、名人的影响起的是“造血”的作用。历史典故、名人传记对于小学生来讲成了楷模和追求的目标。名人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他们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转化成了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用名人的事例激励孩子,胜过一切教育”。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读书故事。根据学生的敬佩的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兴趣来源于对成功的向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借用班级课、语文兴趣课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平时,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我让学生上来说一段话,可以是新闻重播,可以是自己的生活见闻,还可以是向大家介绍自己近期读过的作品,有能力的还可以谈谈观完后的感受,这样让学生有了交流信息的舞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这些介绍又成了吸引其他孩子去努力的方向。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常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活动。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文四:《课外书中的好段》2000字

课外书中的好段

1、一阵轻风,雪花静悄悄地洒满大地,给田野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银毯。

2、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3、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4、一场大雪,路边的树木缀满银花,建筑物象琼楼玉宇似的闪着耀眼的银辉。

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6、他们先吹响笛子,使看守活板门的三只头的大狗“路威”昏昏欲睡,然后趁机跳下活板门;赫敏用火焰,让哈利和罗恩摆脱了魔鬼网的纠缠;哈利凭借他的魁地奇球技能,拿到了钥匙,打开通往下一关的门;罗恩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赢了被施了魔法的西洋棋子;赫敏面对烈火冷静地推理,为哈利开启了通往魔法石的道路。

7、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8、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顿时,长白山银装素裹,满头皆白。

9、笔直的水泥路上已经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

10、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1、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

12、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3、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4、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1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16、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7、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18、冬天,天空中下起来鹅毛大雪,到处是一片白色,唯有松树还是那样鲜绿,点点雪片飘落在上面,好像是朵朵白花。

19、于是他慢慢地垂下手臂,带着深深的悲苦望着地上:要是这些石头能够说话,是哪,它们一定会说我是一个不幸的男子呢。

20、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

21、凛冽的北风发出凄历的尖叫,枯草落叶满天飞扬,天地之间黄尘蒙蒙,混沌一片。

22、冬天的太阳怕冷似的躲进重重的浓雾,瑟瑟缩缩不敢露出脸来。

2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4、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5、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26、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了,想吹落雪大衣,想吹跑雪被子。(m.lz13.)

27、“……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28、“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

29、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30、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1、天壁阴霾霾的,一片瓦灰色,象要飞雪的样子。

32、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3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3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35、他把脸孔埋在手里。少女听到他的哭泣。这是他第一次哭泣。他立着,哭得全身抖动,

36、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不合作、自私的现象。就拿那天早晨来说,因为要背书,所以我忘记了要发数学本子。老师布置完作业,刚离开教室,有些同学就一窝蜂地拥到了讲台前,拿自己的本子。结果,把旁边的语文本和数学本都搞混起来了。我站在一边气愤地看着,同学A居然还不知羞耻地说:“我很自私!我很自私!”同学B看到这副情景,还呵呵地傻笑。我真怀疑她脑袋有没有发烧!

37、冬天,雪花象晶莹透明的小精灵,调皮的翻着跟斗飘落在山腰上,落在大地上。

38、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39、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  课外美词美句摘抄

*  关于书的好句好段

*  读者好段摘抄

作文五:《看课外书的好处》2800字

看课外书的好处

1、 要读书首先要喜欢读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光要喜欢

还不行,要在读书时做到“四到”,分别为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眼到是因为要看清字和标点符号,口到是因为有时会朗读出来,所以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读出感情,该高亢的时候要高亢,该低沉的时候要低沉,耳到是要听读出来的有没有错,听到后就靠耳朵把讯息传大脑,然后由大脑传给嘴巴,最后就是心到了,在读时,不要读了就算了,一定要用心去想,去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想想自己的感受。只到做到这“四到”就一定会将书读好的。

2、

一、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二、课外阅读开拓了学生视野。

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便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

三、课外阅读陶冶了学生情操。

读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

有道理的。

四、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从中汲取了文中的精华,从而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五、课外阅读让学生形成了能力。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他们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良好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积累;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课外阅读能使学生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孩子爱看课外书的好处

当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培养下爱上看课外书时,好处也随之而来。 首先,孩子能静下心来了。他不再象以前那么心不在焉,他的注意力开始慢慢集中,读课外书能尽力把它看完,不再心急火燎。这时,静心的习惯开始渗透进孩子做的其他事,比如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了。做事也没那么潦草,尽量做到最好。 其次,孩子磨练得更有耐心。看电视动画片时,他会被其中人物事件的变化所吸引,而课外书中的动态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才能被孩子们所了解,想看到结果再着急也没办法。在这种舒缓的阅读中,孩子的耐性得到训练,他会慢慢认识到很多事就像读课外书一样,它们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再次,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在看课外书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不大理解之处,他们并没有如大人们想象的那样弃之不看,有的他们是囫囵吞枣,而有的他们经过前后文的联系进行了理解,当他们联系上下文产生顿悟之时,就是他们的思维得到提升之时。当然,这种思维能力同样会被他们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比如,数学上爱动脑筋了。他们变得爱思考了。

最后,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越来越爱学语文了,而且他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在大量的阅读之后,他从中汲取了很多,包括故事情节,包括怎样介绍自己知道的人物事件,包括怎样让自己的文章有吸引力,包括怎样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等等等等,我发现只要学生不害怕作文,他就不会对语文丧失兴趣。如果他的写作能力强的话,他会更加喜欢学习语文这个学科,因为他能从中找到巨大的乐趣。

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小孩子心中,玩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至于读课外书,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只能是一种痛苦。家长们大多知道读书的好处,但苦于无法让孩子静下心来读书,于是在与孩子无数次的纠缠后放弃了自己的要求。其实,让孩子爱上阅读并非无法可想。   阅读首先是一种习惯。虽然有时孩子在看一本他喜欢的书时聚精会神,但并不表示他今天看,明天就会看,因为他只是单凭自己一时的兴趣看书,但兴趣消失后,不管再好的书也会被他束之高阁。但他阅读的习惯养成后,读书就会像吃饭睡觉玩耍一样成了他必做的事,家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并且一开始的强制必不可少。其实大家细想,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工作上的好习惯的形成,一开始免不了被人强制或者被自己强制执行,之后慢慢尝到了乐趣,才比较自觉的主动去做。阅读习惯也在此例。当家长了解到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后,就尽量避免自己在教育孩子中急躁情绪的产生,因为那需要一个过程。一定要在孩子拒绝读书时坚持己见。不要由于你的原因给孩子可乘之机。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让利的孩子阅读,坚持不懈,必有成效。

强制会给你的孩子带来痛苦,但是如果你会给你的孩子选课外书的话,这种痛苦会降至最低,以至于到后来会变成快乐。小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因为直观,容易理解。在选择书时,家长一定不要忘了孩子的

年龄特征,喜欢新奇,喜欢有趣,喜欢对比度大的色彩或故事。给才开始阅读的孩子最好买手绘本,表面上看一个字没有,其实孩子在仔细地观察,观察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表情,其中的色彩也会给他们以遐想的空间,他们读手绘本的感受类似于看动画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高,认识汉字的增多,可以给他们看半是文字半是图画的书,才开始接触课外书中的文字,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他们不认识的字,没关系,让他们边猜边读,只要不影响理解文中的意思,不影响他看书的乐趣,猜对猜错无伤大雅。家长有时间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但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孩子,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和他讨论,也可以引导他赞同你的看法,但不能直截了当的灌输。因为当一个人意识到有人在教育他的时候,实际上教育已经失败了。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孩子继续成长,知识跟丰富了些,改换文字更多的阅读书了。这时,还是要照顾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对你想给他的书有无兴趣,不要一味的认为以前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孩子一定要看,如果孩子的相关知识不到位,看书又会变成一件枯燥无味的事,结果会得不偿失。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家长购书时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想法,购回家后坚持每天看一会儿(一般来讲,一年级上学期的小朋友读10分钟左右,下学期读15分钟左右,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读20分钟左右,下学期读30分钟左右就行)。在家长和孩子的齐心协力下,你的孩子会一点点爱上阅读。

作文六:《读课外书的好处》2100字

昨天,孩子给我说了一下老师布置的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家长把孩子读书的收获写一下。

说起这一点,我感到非常惭愧,我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只能在一旁督促一下孩子在这方面,孩子的表现还不错,能够积极要求购买老师要求买的书箱,并能自己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通过阅读,孩子也有了很多的变化。

首先,在识字方面,孩子有了很大进步。在阅读课外书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认识、不太懂的字词,她便通过询问大人、上网查找、查阅字典等方式来解决,通过这种学习,孩子认识了不少新的字词,并且理解了新学字词的意思。不仅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而且能在生活中派上用场,说明她对这些字词能够理解和应用了。这种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要是一些非常常用的字词,并且按一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有些与生活更接近的字词在课本中没有体现,通过阅读,就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了应用。例如,在生活中,有时孩子冷不丁的说出一些词语令大人感到吃惊,一问,她说她读的课外书中就是这样说的,真让人感到,孩子真是成了大人了。

其次,通过阅读,不仅学习了新字词,而且加深了对故事和生活的理解。在读书过程中,故事中的主人公以及故事中的情节就像过电影一样,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孩子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也会不自觉地与故事中的一些情节相对应,相联系,不仅学习了一些生活技能,增长了智慧,而且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有了一个大概的评价标准,有了自己的生活观和初步的人生观。这对于孩子自己选择将来的人生之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次看电视的时候,电视节目主持人教给大家一个生活的小窍门,刚说到一半,孩子就不屑地把下一半说了出来,并且说这个内容太小儿科了,(因为时间长了,具体内容记不清楚了),当时我和她妈既吃惊,又欣喜。吃惊的是她怎么知道了这些内容,欣喜的是孩子有些大人味儿了。我就问她,这些内容是怎么知道的,她却不以为然的说,是自己读课外书时就知道了。我看到她那个轻描淡写的样子,感到非常的好笑,又非常的佩服她。并且及时的鼓励她,进一步强化了读书的好处。

再次,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喜欢不同题材的图书。10~13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在思维方式上和认知水平上已经开始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很多故事情节也能够理解了,他们需要了解和学习一些课堂上不能接触的书籍和知识,于是课外书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比较好的途径。而且这种读课外书的方式,相对于从网络上和影视作品中汲取知识来说,有它独到的作用,读书更能培养孩子静心学习,潜心研究的习惯,对于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让孩子爱上书集,首先就要针对孩子感爱好的知识开始买起,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孩子读书的欲望,慢慢的孩子才会喜欢上读书.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的好处真多,因此,我们要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

一、读课外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要塑造学生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读课外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一本根据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改编的电影,竟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男女老少,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学生读大量的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外书,内心世界很容易引起震荡。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学生在读这些课外书时,能体味爱国、友谊、忠诚、勇敢、正直等人类永恒的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读课外书有助于积累语言。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许多同学在写作时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如果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写作时就会呼之即出,信手拈来。所谓“熟读唐书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读课外书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当前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外爱读的书,能极大地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去探求、去获取、去寻觅,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所以说读课外书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四、读课外书有助于增长见识。

学生多读课外书,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学生不出国门也知天下事。 在重视素质教学的今天,“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是大势所趋。我们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作文七:《课外书中的好段》1900字

课外书中的好段

1、一阵轻风,雪花静悄悄地洒满大地,给田野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银毯。

2、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3、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4、一场大雪,路边的树木缀满银花,建筑物象琼楼玉宇似的闪着耀眼的银辉。

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6、他们先吹响笛子,使看守活板门的三只头的大狗路威昏昏欲睡,然后趁机跳下活板门;赫敏用火焰,让哈利和罗恩摆脱了魔鬼网的纠缠;哈利凭借他的魁地奇球技能,拿到了钥匙,打开通往下一关的门;罗恩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赢了被施了魔法的西洋棋子;赫敏面对烈火冷静地推理,为哈利开启了通往魔法石的道路。

7、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8、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顿时,长白山银装素裹,满头皆白。

9、笔直的水泥路上已经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

10、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1、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

12、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3、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4、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1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16、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7、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

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18、冬天,天空中下起来鹅毛大雪,到处是一片白色,唯有松树还是那样鲜绿,点点雪片飘落在上面,好像是朵朵白花。

19、于是他慢慢地垂下手臂,带着深深的悲苦望着地上:要是这些石头能够说话,是哪,它们一定会说我是一个不幸的男子呢。

20、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

21、凛冽的北风发出凄历的尖叫,枯草落叶满天飞扬,天地之间黄尘蒙蒙,混沌一片。

22、冬天的太阳怕冷似的躲进重重的浓雾,瑟瑟缩缩不敢露出脸来。

2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4、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5、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26、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了,想吹落雪大衣,想吹跑雪被子。

27、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28、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

29、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30、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1、天壁阴霾霾的,一片瓦灰色,象要飞雪的样子。

32、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3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3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35、他把脸孔埋在手里。少女听到他的哭泣。这是他第一次哭泣。他立着,哭得全身抖动,

36、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不合作、自私的现象。就拿那天早晨来说,因为要背书,所以我忘记了要发数学本子。老师布置完作业,刚离开教室,有些同学就一窝蜂地拥到了讲台前,拿自己的本子。结果,把旁边的语文本和数学本都搞混起来了。我站在一边气愤地看着,同学A居然还不知羞耻地说:我很自私!我很自私!同学B看到这副情景,还呵呵地傻笑。我真怀疑她脑袋有没有发烧!

37、冬天,雪花象晶莹透明的小精灵,调皮的翻着跟斗飘落在山腰上,落在大地上。

38、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39、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作文八:《读课外书的好处》500字

读课外书的好处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发现读课外书有许多好处。

读课外书的好处非常多: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了解这个奇妙的大千世界;读书给了我们快乐,给了我们光彩,给了我们才干;读书,会让我们进步;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富裕„„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好书读得多,写出的东西也就好,所以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读完课外书后,我们会收获到很多:读完书,我们会懂得一个道理;读完书,会积累到许多好词、佳句和好段。在平时的作文中就可以运用。“写作文不如从读书始”,就是这个道理。读完书后,我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起来,读完书后,还会觉得头脑轻松,思想也会活跃起来。

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能陶冶情操。如果我们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便会觉得心旷神怡,看什么都舒服,闻什么都清爽。如果我们经常读书,自己的耐性就会很强,对别人很宽容,常常能忍耐别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品格,而这一好品格又是读书造就的。所以我们要爱读书才行。

读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所谓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有许多好处,所以我们一定要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

作文九:《读课外书的好处》600字

读课外书的好处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辞,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我想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

总之,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作文十:《课外书的好处》11200字

外书的好处。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 课外书是看子身上,而在家长自己身上。有可能是家长选的书不 适合孩子看,二是选的书难度高于孩子的阅读水平。 低年级家长,尤其是一年级家长替孩子选书时要注意三点: 一、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 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二、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

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下次就还会 想读。 如果家长为了省钱, 给孩子买那种少图的、 故事多的, 很厚的书, 孩子就会丧失读书的兴趣。 (举我的孩子读一年级时,读安徒生童话, 很厚,结果孩子不想读了。 ) 三、最好先帮孩子扫除书里生字的障碍。要么是买拼音版本的,一 本书里不认识的字最好控制在 20%以内,这样孩子读起来才不会磕磕巴 巴,才会乐意读下去。否则的话,就建议父母与孩子一起读,最好是识 字与读书同步进行。 小学三四年级,可以读一些深刻的童话书,像科学童话与故事,知 识类图书(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科学、宇宙之谜、动物知识等) 、伟人 故事与历史类的书,还有儿童报刊等。 小学五六年级可以读一些漫画书、 寓言、 儿童小说、 儿童报告文学、 科幻小说、探险故事、人生智慧、为人处世、少儿百科全书等等。 初中时期最适合读的书是名人传记、谈人生、以及人生智慧方面的 书。因为初中时代是一个人奠基立志的时代,有特别强烈的模仿倾向, 特别崇拜心中的偶像, 如果孩子在初中时代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名人传记 方面的书,他就会去追名星,歌星。另外还可以看一些科普的、青春期 知识方面的、大众流行读物等。 过阅读关键期。 1935 年,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学家、诺贝尔获得者洛伦兹经过发现发 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小鸭、小鹅这类动物,总是喜欢在破壳的前两天 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的物体。比如:第一次见到的是母鹅,就追母

鹅;第一次见到的是人,就追人,以为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并且这个习 惯会长期保持。如果在这一两天内,将它与母鹅或人分开,那么过后, 母鹅或人与小鹅再怎么接触,它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了,这是由大脑的 结构决定的。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印刻现象”,把小鹅的这个时期, 叫关键期。 再比如小羊刚出生后的几天不在妈妈身边, 以后它就不再合群而总 是乱跑。如果小鸟出生后的头几周不在鸟群生活,它将永远不能唱出动 听的“歌声”。 有一个印度男孩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狼叼去哺养,8 岁时才被 人从狼窝中救出来。由于多年来与狼生活在一起,错过了学习语言

、行 走、运动等关键期,她不会走,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她的习性是 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午夜嚎叫,只会用嘴叼吃生肉。人们努力教育她 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一个简单的站立她学了 2 年时间, 走路学了 6 年时间。17 岁临死时才学会了十几个单词,智力仅相当于 4 岁的孩子。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她学会 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一直到 8 岁才被人发现, , 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 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 3 年,她仍然只有 68 的低智商。 “狼孩”、“猪孩”都是从 8 岁被人发现、解救,再由专业的教育学 家、心理学家施以专业的救治、矫正。但是,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没能 使她们恢复“人性”,她们落下了“弱智”的终身残疾,原因就是错过

了学习的“关键期”。 经过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自然界的所有动物,包括人,在大脑发 育的过程中, 都有一个发育计划时间表: 在哪一个阶段哪些功能先发育, 哪些功能后发育。如果家长抓住了这个大脑发育时间表,在孩子哪些大 脑功能正在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适时实施教育,则效果就要好的多。 反之, 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再对孩子实施教育, 效果就要差许多。 与此相反还有一个例子:二战时,一名叫横井庄一的日本士兵,在 东南亚大森林里迷了路。他只好独自一人,像野人一样生活了 28 年, 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是获救后,他只用了 82 天,就完全恢复了原来 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在他的成年之前,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那些“关 键期”。 做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时,就应该认识关键期, 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孩子就会事半 功倍,错失了“关键期”去教孩子,就会事倍功半。 那么孩子有哪些关键期昵? 1、感官关键期(0—6 岁) :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 觉、 触觉、 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 了解事物。 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 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 岁以前)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 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 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 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

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 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 (3—5 岁)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

能, : 一定不要错过 3~5 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 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 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 岁) :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 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 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 岁) :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 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 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 岁) 岁到 6 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 :2 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 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 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 岁) :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 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 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 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8、文化敏感期(小学 1—4 年级)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 兴趣,萌芽于 3 岁;而到了 6—9 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 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 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

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 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 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 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 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 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9、黄金阅读期(8—14 岁) 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 :5 字, 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 5—7 岁, 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 8—10 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 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 年级) ,孩子应 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 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 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 8~14 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

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 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 10~14 岁(即 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 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 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 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

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因此,在 10—14 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 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 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 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 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 但是,令人痛心的是,这几年时间,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各种补习 班、 各种特长班中奔忙, 学生的大量阅读时间, 就这样被一个个补习班、 特长班给“抗兑”了。 如此为了学习而学习, 为了分数而分数, 又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 阅读的贫乏,带来了明显的后劲不足。结果,孩子越学越吃力,越 到高年级,负面影响越大。最终的的表现是,许多大、中学生的语言文 字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许多学生在中考和高 考中束手无策,不仅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同时也影响了英语的阅读理 解、翻译和写作的成绩。虽然结果表现在中考和高考,但根源却在于小 学阶段的阅读缺陷。 所以,让学生从疲惫不堪的补习牢笼中走出来,还孩子们一个广阔 的阅读天地,是许多仍然迷信文化补习家长的当务之急。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都知道: “读书破万卷”, “开卷有益”, 那这个“读书”的习惯,

如何培养? 有一句话说得好:“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水边, 但你无法让它喝水; 你可以逼迫孩子每天、 每月坐到书桌前,但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果他对 对所读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 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开始于兴趣。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里打开 情感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 孩子在阅读中有这份快乐作为收获,就愿意去反复阅读各种各样的 书。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

的 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一旦把理性的 目标结合进来,读书就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 一、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儿子一生下来,对我写的书法字很感兴趣,每次抱着他,他总爱仰着 头看着墙上的黑字。儿子没讲话之前,我们常唱儿歌给儿子听,儿子除 了笑,不会跟我们发一个字音。儿子两岁半了,妻子买回一叠无图的生 字卡,教儿子读。儿子不出声,只是睁大眼睛认真地看,感觉他也在竖 着耳朵听。教了两三遍,妻子把字撒在地上,让他“拣”回指定的字, 儿子可以全部“拣”对;让他把指定的字送给谁,他也绝对不会“选” 错字,也绝对不会送错人! 这点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乐极了,常常陪儿子玩各种

花样的识字游戏。 儿子学得很带劲, 很轻松。 不久, 儿子终于开“金口” 了,更是可爱,带他去大街上,只要看到有字,他就会停下来认字,读 字,不会的字就问。这样,儿子认的字多了。当孩子认识的字到 800 个 常用字了,这个时候的父母就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一些简单的书了。 接着, 我们就开始正式地和儿子一起读故事书。 慢慢地, 越读越多。 儿子认识的字也多, 到了四、 五岁时, 我经常从书店买回许多图文并茂, 字很大的那种小人书。像《武松打虎》《哪咤闹海》《狼和小羊》《小 、 、 、 红帽》……,最好是一个故事一本书的那种,这些书籍很适合儿子看, 每天我和妻子总要抽出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或者把书中的故事绘 声绘色的讲给孩子听。读完和看完一本,就告诉孩子,我们又读完一本 书喽, 孩子感到很自豪! 然后又从故事中抽出三五个字, 又玩识字游戏。 有时,因为识了一些字,儿子也会捧着书,一个人读一读。 后来,慢慢过度到读故事。很多时候,我会抱着儿子坐在腿上,用 手指着书上的字慢慢读给儿子听。读的故事多了,儿子无意中认识的字 也多了。于是我们又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教儿子认字。 随着儿子的识字量慢慢的增大, 可以自己读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了, 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和儿子一起读书的乐趣。很多时候,我会和儿子坐在 一起,我伸出一只手,儿子伸出一只手,共同拿起一本书。我读一段, 儿子读一段,我读一段,儿子读两段。同时,我又从音像店买来很多的 故事磁带给儿子听。我记得我买的各种故事磁带有几十本,比如: 《康 拉德》《多立德医生历险记》《奇妙的绿宝石城》《宝莲灯》……都是 、 、 、 那种只有声音的, 没有图象的, 这主要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把握语言美!

而且故意

把声音开小一点,让孩子尖起耳朵听。所以我孩子从小专注力 很好,因为他想扣清楚,所以必须集中注意力听,听完后,再从书店里 找到有一样故事的书籍给儿子看,儿子很喜欢这种方式。 二、带儿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 “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 好地方。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么“常在书店 逛,哪有不沾书香”的。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 也就产生了“场效应”。因为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 都在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儿子到这样的环境中逛逛,自然而然地 加固了他看书的习惯。 两年来,我和儿子逛遍了衡阳市区大大小小十几个书店。渐渐地, 逛书店成了我和儿子的共同爱好。最初去书店,我还要经常跟着儿子, 观察儿子在看哪些书,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后来,我俩一进书店 就“分道扬镳”各看各的书去了。 对于儿子选择的书籍,我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在我看来,在孩子 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 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 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诸如应该读什么、不应 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 趣。 我认为,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我 基本上不干涉。至于买书,我则给儿子立了一条规矩:漫画书可以在书 店看,但不买。理由是漫画书字少,一本书有时不到半小时就看完了,

买了划不来。其余的书,只要儿子喜欢就买。 当然,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往往与家长们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是合不上 拍的。 现在经常在网上和书上看到教育专家和学者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开 出的必读书目。 许多家长就照着这些“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去给 孩子们买书。还有的家长更厉害,要求孩子必须看作文书,买教辅书, 而孩子们对这些书并不感兴趣。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和家长在不 知道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不要硬性给孩子开出书目,使孩子失去了阅读 兴趣。”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有一次,我和儿子在书店看书,旁边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 到书店买书。小女孩看到书店里有那么精美的好书,非常高兴,精挑细 选了几本故事书和童话书。没想到年轻的妈妈看到了,气不打一处来, 一把夺过小女孩手中的故事书,拉长着脸说:“就知道买这些书。看这 些闲书有什么用,对你写作文又没有什么帮助。你怎么不去买几本作文 书呀,也好学学别人怎么写作文呀。”结果,那

小女孩兴致全无,一脸 的无奈。不用说,家长把读书看成是考学,为了提高成绩。此时的小姑 娘呢,她已视“读书”为一种负担。 还有一次在书店,年轻的妈妈带了一个读一二年级的孩子来买课外 书。看到孩子又去翻看《机器猫》《虹猫蓝兔》等漫画书,妈妈气不打 、 一处来,妈妈从书架上搬来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 、 ,还有《红楼 梦》《三国演义》塞给孩子,对孩子说:“整天只知道看些没用的书, 、 就不能看看这些书?”。这个妈妈的心太急了,她不知道从《机器猫》

到《红楼梦》需要有个过渡,孩子是不可能一下子对那些名著产生兴趣 的。 三、给孩子建立阅读表,激励儿子多读书 为了进一步激发儿子看书的兴趣, 我专门为儿子设计了一张读书表, 并为这张表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做个快乐的啃书虫。 儿子每看完一 本课外书,我都会让儿子把书名填在表上。每看完 15 本课外书,我们 就会给儿子一点小小的奖励。然后是 30 本、45 本、60 本、80 本、最后 是 100 本,儿子每完成一个阶梯的小目标,都很高兴。当然精神方面的 奖励更多,我经常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表扬儿子书看得多。每次有朋友 到我家来玩,我都有意让他们欣赏儿子的那张阅读登记表。朋友们赞不 绝口时,儿子心里更高兴了。 我还对儿子说,哪天当你看完一百本书,我和妈妈一定要好好给你 庆功,完成你一个大的心愿。在这个目标的激发下,儿子更喜欢看课外 书了,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都会自觉地抽出 20 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看 一会书。渐渐地,儿子读书的习惯养成了,到现在儿子已经看完 100 本 书了,现在儿子渐渐开始对历史书感兴趣了,比如现在就在看《资治通 鉴》《三十六计》 、 ,最近在看大人的书《恰同学少年》 。 而且,最近这两周,儿子在书店看名著,我故意逗儿子,比如看《雾 都孤儿》《多立德医生的马戏团》《列那狐的故事》《会飞的教室》等 、 、 、 书,看起来这本书有 100 多页,实际上因为字比较大,又有拼音,还有 很多插图,所以实际上内容含量并不大,一本书标价 10 元,我就对儿 子说:“你看书速度快,干脆就坐书店看得了,还能替老爸省钱。”儿

子就真的坐在书店看,一本书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然后再看一本,这样 坐在书店一个小时多一点, 就看了两本, 然后很高兴、 很自豪地对我说: “老爸,我今天替你省了二十块钱呢!”。 然后下个礼拜, 又到书店来, 再抓紧时间看几本, 然后又会跟我说: “我又替你省了多少钱。”这样逼得儿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的速度 更快了! 孩子一些简单的速

读方法。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让孩 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 但却有相当多的家长 不懂得指导孩子怎么去阅读。 许多家长以为只要买来课外书籍督促孩子 去读,就算尽到使命了。 其实,父母还要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要关注孩子的阅读技 巧。 现在的父母对于阅读本身就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父母生怕孩子 读快,因为孩子一读快,就担心孩子没读懂,生怕孩子读得一知半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实际上这样做反而限制了孩子读书能力的发展。 须知, 要想理解所读的东西,必须集中精力;而要集中精力,就必然要适当加 快读书的速度。慢吞吞的读书,大脑无法兴奋起来,容易开小差,这样 就无法读懂了。 许多孩子从小读书,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一瞬只看一个字或

者两个字。须知,正常眼睛的视野是一瞬可以看到七个字或者七个字以 上。如果一瞬只看一个字,那就大大浪费了眼睛多余的视野,一瞬只看 一个字,反而容易出现漏字、掉字的现象。 儿子认字早,在读一年级时,就已经认识了两千五百多个字。当别 的孩子还在跟着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字时, 儿子已经早早地开始了阅 读。但我知道,仅仅让儿子开始阅读课外书是不够的,还得告诉儿子阅 读的一些技巧。告诉儿子要学会一些“速读”的方法。 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书海”在不断扩 大,每天需要浏览、阅读的东西太多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一些 书,多掌握一些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 有关资料表明,中国人的阅读速度过低。这不是说中国人不聪明, 也不是我们的汉字有问题,而是我们的阅读方法有问题,我们教育孩子 的读书方式有问题。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是一 种重要的能力。阅读能力强的人,越有能力汇集理解、判断资讯,以增 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资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动作。所以 在指导孩子如何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速读能力不容忽视。 所以指导孩子科学地进行阅读,孩子不但不会在阅读中出现掉字、 漏字的现象,反而更容易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并且使阅读速度成倍或者 几十倍的得到提高。 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快速地进行阅读呢?这里面有几个小小的诀

窍,我经常对我的孩子使用。

一、 要求孩子读书时, 书本要离眼睛远一点, 并且让孩子养成习惯。 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保护眼睛,视力不会爱损。二是眼睛离书页远,眼 睛看到的视野就越宽阔,视网膜成像的

文字就越多。这样一来,一次摄 入的文字就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语或几个词组,而是一大块、整段甚 至几段,只要养成习惯,就为今后一目十行的读书做好了准备。 二、平时孩子读书时,不要一律要求孩子朗读,而应朗读和默读结 合进行。朗读出声是阅读速度慢的另外一个杀手。我们比较看电视和看 报纸就知道。 听电视一分钟播报的新闻大大少于我们一分钟看报纸的文 字量。如果在阅读的时候出声,理解就大打折扣。因为大脑接受信息通 过了声音这一个不必要的环节。当然读出声对记忆是有好处,因为多一 种刺激。但对于平时养成阅读速度却是有害而无益。如果要提高阅读速 度,就不要用朗读的方法。

三、平时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去看书。对于孩子特别喜爱看的、文字 量不大的书,如笑话、漫画、脑筋急转弯一类的书,我一般不建议孩子 买, 建议孩子当场在书店里看完。 因为这类书文字少, 但价格却不便宜。 孩子为了看自己喜爱的这些书,想多看几本,就逼得自己不得不加快阅 读速度,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做既促使孩子注意力的提高,又无形提 高了孩子的阅读速度。

对于儿子看这类书,印象最深的是看《虹猫蓝兔七侠传》了,这种 书一套几十本,如果把这一套全买回家给孩子看,那要几百块钱。而我 的孩子就是每周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一个人坐在书店看,一 次看两、三本,就这样几乎看完了整套书。当别的孩子买了单本的《虹 猫蓝兔七侠传》在学校慢慢看时,我的孩子在学校得意地宣布,这套书 我早就看完了。 四、采取一些简单必要地训练,让孩子养成速读的习惯。为了让自 己的孩子不养成一个字或一个词零零碎碎看书的习惯。 我把速读训练和 学习名人名言、成语、谚语结合了起来。

孩子再读课外书时,鼓励孩子把书中的精彩句子,如:名人名言、 成语、谚语等摘抄下来。事后,我会把这些优美的句子用电脑打印成一 张张的小纸条。然后,在家里跟孩子做游戏。

游戏方式是这样的,比如:我把摘抄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 一句话的纸条藏在身后(字体稍微大一点) ,然后很快地从背后拿出来 在外面晃一下又藏起来,晃的时间控制在一秒内,要求孩子看一眼,马 上说出这张纸条上的内容。象这样的纸条,我做了上千个,刚开始是四 个字的成语,如:塞翁失马、退避三舍、亡羊补牢等。后来变成五个字 的,如:快刀斩乱麻、贪多嚼不烂等,再变成六个字的、七个字的、七 个字以上的。因为是游戏,儿子很喜欢做。又因为要在一秒内马上认清 字条上的内容,这样逼得儿子不可能一个字

一个字去看,儿子必须学会

一瞬看到一行字,看到很多字,儿子的视野渐渐打开,再也不会一个字 一个字去读了。因为我们经常玩这种游戏,儿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儿 子无形中又学到了很多的名人名言。

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忙。儿子中午住在语文老师家里,同时住在 语文老师的学生有 10 个,除了二年级的学生外,还有几个是四年级的 学生。中午吃完饭后,为了不让孩子在外追追打打,语文老师安排了一 段阅读时间。有一天,我去接儿子,老师惊喜的告诉我:“你儿子阅读 能力真强呀,比四年级几个大孩子还快,同一本书,别人才看到一半, 你儿子就说看完了。我不相信,让他讲书里的内容,没想到他全部讲了 出来。 七、怎样阅读才有效。 许多人喜欢读书,读了一辈子的书,却出现了两种结果:有些人从 书中获益很多,有些人却没有得到什么。这除了跟天份有关,还有就是 阅读的方式造成的。 仔细分析读书的人,看看他们积累知识的方式,就会发现三种不同 的积累方法: 圆形短识积累法、 方法知识积累法、 三角形知识积累法 (金 字塔形) 。

圆形知识结构的人,知识容量大,但是各科用力平均,没有专业方 向。此种类型的人尤如一则谚语说的:“样样都抓,门门不精”。

方形短识结构的人,对好几种技能的了解都超过了普通的水准,但 是却是不足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专业特征。罗曼·罗兰曾讲过:“与其 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 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 井。”如果以凿井来比喻知识的精深的话,那么方形知识结构的人就是 犯了“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的错误。

三角形知识结构的人, 其知识积累形态成上尖上宽形, 是阅读广泛、 知识面广而且对一门学科的掌握得非常精深, 足以超出他人的读书类型。 有一则谚语讲得好:“聪明人接触所有的知识,但他是精通一门来认识 世界。 ”三角形知识结构的读书人就是“接触所有的知识”以“精通一 门来认识世界”的典型。

我国现代著名记者、编辑和政论家邹韬奋就是以三角形知识结构的 方式来读书的。 邹韬奋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国语课主要讲的还是古文。他求知欲望 很强,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所教的几篇范文,于是把清人编的厚厚的七 十五卷的《古文词类篡》及《经史百家杂抄》和唐宋八大家个人的文集 统统搜罗来,从头至尾地看。这中间,他发现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就 再看第二遍;非常喜爱的,就读上第三遍;最最喜欢的文章,就专门挑 出来,有的还抄在本子上,一有空就反反复复地读。

按照邹韬奋这种方法读书

,所读的书被分置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是浏览, 在浏览中发现必须再看一遍的书或一部分书的若干 章节;第二个层次是略读,在略读中找出自己必须反复精读的书或一部 分的若干章节;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即反复研读由前两个层次择取出来 的自己“最喜欢”的书或章节。 这样,读书的时候,便不再不分良莠,平均用力;而是在广泛博览 群书的基础上,精读最重要、最有分量的精华部分。所读的书,经过层 层筛选, 层层精练, 形成了一种“三角式”的积累。 最底下的一层最大, 是一次性浏览的; 第二层小些, 读的比第一层精些; 第三层第四层更小, 而读得也更精。越往上,书的数量越少,重读的遍数则相相应越多。 可见,使用“三角式积累读书法”;既可拥有开阔的读书视野,又 可以有精髓的专门攻读。如果仔细琢磨一下我国的读书教育方式,可以 发现,它其实也是一种“三角式积累”读书教育。小学到中学进行的是 一种广泛全面的普及教育,即是以博为主的读书教育;高中二年级开始 分文科与理科,学习的范围有所缩小,形成了最初步的分类;进入大学 以后,细分为各种不同的院系专业,学习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就此加深 了专业的强度;如果读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则研究学习的范围缩为 一个点或一个专业,其专业的水准则可达到极高点。这样就形成了一种 上尖下宽的“三角式积累”的学习系统。 正是这种外在的教育学习系统,让人们在读书中也不知不觉地遵循 着“三角式积累”的规律。众所周知,在所有图形中,三角形是嗫牢固

的形状,是“稳定图形”。正三角形,它的底越宽,其高度就越高。可 见,在“三角式积累读书法”中,基础越为广博,越可成为提高专业素 质的有利后盾,就是说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亦可相应提升。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三角式积累读书法”是极稳定、极适于发展 的读书形态。它既广博,又连接精深,既有开阔的阅读视野,又连接精 髓的专门攻读。不可否认,“三角式积累读书法”实是一种值得借鉴的 好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