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 《亲爱的安德烈》400字: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0字

《亲爱的安德烈》400字: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0字

时间:2019-10-26 09:34:0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亲爱的安德烈》400字

亲爱的安德烈

你是否也能想象:在你遇到自己将来终身的伴侣之前,你恐怕要恋爱十次,受伤二十次?所以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受一次伤,就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一个勾,面对下一堂课。歌德所做的,大概除了打勾之外,还坐下来写心得报告---所有的作品,难道不是他的人生作业?从少年期的《维特之烦恼》到老年期的《浮德士》,安德烈,你有没有想过,都是他痛苦的沉思,沉思的倾诉?

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掩饰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可是,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因为,清纯静美,白衣白裙别上一朵粉红的蝴蝶结---谁抵挡得住“美”的袭击?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作文二:《读《亲爱的安德烈》》900字

亲爱的安德烈

这应该算是我看过最快的一本书了吧(除了小说),看得很温馨,很多时候,有热泪满溢的冲动。

这是一本很感动的书,也许书中对话的两母子与我的借机有些差异,但感情在很多方面还是很贴近的。

还记得开始的话,龙应台写到类似的话,深爱孩子的父母,深爱父母的子女,相对无言。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感动一下子涌了上来,一天之后回头再看那句,依然感动。这是我想改变的局面,但却无从下手。

也有种想写信给父亲的冲动,很好奇他的精神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我是怕他的,一个眼神就能震慑住我,我想问,你跟妈妈到底怎么了。我想帮助你们,但却知道你的自尊心不允许我们小辈干预,所以我自以为细心的暗示着些什么,但是敏感的你好像每次都能察觉得到。

虽然对于政治我不是很关心,但两代人心中关于政治立场,香港人文化等一系列的讨论还是很感兴趣的,很欣羡两代人之间的这种沟通,仿佛两个巨剑熟悉的朋友。

有些向往德国的富兰克林小镇,这样一个国际的小镇,可以慵懒的过完一个下午去不感觉无聊。

当读到香港人示威游行的主力大都是父母老人的时候,感慨万千。现在,中国和日本争夺钓鱼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此时我刚升入大三,在我还没有意识要去游行的时候,老师们早已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告诫我们,参与游行示威对我们自身是没有好处的,如想顺利毕业,只有踏踏实实在校园子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呆着。有的老师说,如果我们真的示威游行了,其实对国家的政策态度也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这点的可信与否我还是持怀疑态度,难道五四运动只是人们空想出来的小说传奇故事?

记得龙应台回忆安德烈小时候第一次察觉到他可能有喜欢的姑娘的场景,挺有意思的。希望以后我的儿子或女儿能和我成为很好的朋友。都想把这一份心思自己收藏好不被人察觉,但是这是很困难的,挺有意思的。

很羡慕安德烈,假日的时候背起背包就可以开始旅行,羡慕这种勇气,人们常说,走出第一步就离成功近了一半。是这样的吧,我还没有一次真正的旅行过,

更何况自己单独旅行了,安德烈正在走着自己的青春,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我呢,只是留在地图上的一个个手指印。我欠缺一种勇气,一种洒脱。也许是生活水平和家庭背景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会尽量节省开支减轻家里的负担,长这么大,家庭出游都很少更不用说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了。

我想我不会让我的孩子重复我这样的童年,这样的青春的。

作文三:《亲爱的安德烈(1)》16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正诧异于它的体裁,不是小说,不是散文,而是以一对母子的35封信组成的。当我阅读完整本书时,书中的内容让我有着更深的体会。

这本书是作家龙应台为了了解她逐渐长大的儿子----安德烈,用书信的方式来与她的儿子沟通。从而了解儿子的内心。但是从她以前的作品来看,她是一个充满霸气、思想深刻的女作家。然而在这本书里,没有了霸气,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个对儿子充满着细腻的爱的母亲。

每一个母亲都应该像龙应台一样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有多少的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去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家长和孩子之间似乎永远有着一个不可消除的代沟。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们了解了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对一些人、一些事的不同看法。下面我就从我印象最深的:价值观、“玩”、人生这三点来谈一谈我的感想。

价值观:我们和安德烈一样生活在一个物质、精神都很富裕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好像缺少了一种能力,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正如龙应台所说:“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利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依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我认为

这种能力更为重要,现在的社会上,对权力的渴望,是非的颠倒,价值观已经扭曲了,甚至可以说它已经偏离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已经被权利和利益所覆盖了,磨灭了。而渔村的正义牢牢的定在了作者的脑海里,使她不至于被这个颠倒的世界所影响,不被权力所诱惑,不被谎言所蒙骗。现在清廉为官是政府所倡导的,而依然有些人接受贿赂,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不够明确,缺少了悲悯同情的能力。

“玩”:看完这本书,我对“玩”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玩”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如果不知道玩,那么你就没有体会过快乐,现在的很多父母都让孩子每时每刻学习,不给孩子玩的时间,我认为这是错的。“玩”并不是人们所想的疯玩,如何从玩中学到知识,如何让玩变得更有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一个画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画画在于观察,而 最好的样本就是大自然,所以玩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可以在玩中学到一些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的东西,学会玩也是一种能力。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个课堂,它教给你的太多太多,不单单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一种 思维......

人生:“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的前推后挤、相濡以沐;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

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读了这段话,让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就是进入森林的时候,他人生的蜕变也在被荆棘挡路的时候才开始,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起起落落,重重的困难需要你去克服,当你慢慢长大,身上肩负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多,会被自己羁绊,所以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任何好处,只有不断地跌倒,才有勇气不断地爬起来,才能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困难中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在荆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起起落落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挫折有时候并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因为它使你成长。有荆棘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本书在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的同时也告诉了我很多的道理,人生、价值观、“玩”等等,《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了解自己18岁的儿子的过程,更是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作文四:《《亲爱的安德烈》》19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是早有耳闻了,早在高中就看到班上有许多同学买了这本书,我怀着好奇的心理也曾翻看过几页,只觉得这本书跟《傅雷家书》有些类似,都是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沟通教导之类。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便也没有深看下去。真正的认识这本书还是要说去年,相对来说,大一是最闲暇的一段时光了,那时候图书馆离寝室楼近,没事的时候爱去图书馆看期刊,后来在室友的橱柜里看到有龙应台的这本书,我便顺手借去了图书馆。

仔细的翻开这本书后我才对这本书有了初步的了解。书中一共有三十六封家书,龙应台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待在安德烈身边,当龙应台离开欧洲去台北市担任文化局长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而当她卸任再见到儿子,安德烈已成长成为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彼此感情不深。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感觉与儿子之间有了厚厚的屏障,当年可爱的安安,打雷时害怕躲母亲怀中的安安再也找不回了。于是作为母亲的龙应台迫切的想要了解这个长大的安安的世界,既然失去了小时候的安安,她再也无法承受失去这个大安安了。看到这里我不经也有些共鸣,上高中的时候我是第一次离家住校,一个礼拜才会回家一次,那个时候我妈妈就经常问我学校里的事情,不过我那时候确实不太喜欢跟父母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总觉得不想把这些事跟父母分享,也就经常应付了事。现在回想起来心态却已发生了变化,觉得父母多了解我一些就跟父母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些。说来也奇怪,人越小的时候就越喜欢把事情分享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长大一些就喜欢跟朋友之类的平辈人交流,与父母之间就仿佛天然形成了屏障。在山上待过的人就会知道,山间的雾起的就是这样毫无声息,悄悄地就形成了白色屏障。而要它消失却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为此,龙应台尝试了许多努力,从刚开始的频繁打电话使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到后来与安德烈商量采用写信的方式交流生活情感。一开头便坚持了三年,也正是这三年大大的拉近了母子之间的感情,在阻隔、无解、试探和艰难中,母亲“认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说实话,这样和谐的母子交流方式确实令人羡慕,通信有些时候要比直接通话来的好。至少在我看来,中国家庭关系偏于含蓄,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总有那么一种“束缚”。这种“束缚”也曾约束着我,我相信也约束着中国无数的传统家庭。孩子不敢跟父母交流,父母也拉不下脸来跟孩子沟通,平常的交流也是成绩之类的话题,涉及到家庭情感总是触之即避。正是这样我觉得通信才是极好的一种情感交流方式。

我们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在大学的自由日子里,又有几次主动去打电话给父母呢?前不久,我母亲告诉我这样一则笑话:养孩子就像发射卫星,花费数年的心血精心确保每个细节和数据的正确,时刻警醒不让卫星有任何偏离轨道的可能,最后一朝发射成功,然后卫星就消失在茫茫的外太空,只剩下定期不定期的发回来一些微弱的信号……生活费……生活费……生活费……

这样的一则小小的笑话中,包含着多少的无奈。父母与孩子越来越无法沟通,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只剩下银行卡里冷冰冰的数据的交流。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与安德烈的书信来往,文化与思想上的碰撞,无法让母子间的空间距离减小,但是渐渐弥合了母子心灵上的距离。

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不止有空间、年龄、思想上的距离,更有着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从她的前言中,她告诉我,他们之间用的是英语交流。安德烈擅长德语,龙应台擅长汉语,于是折中一下,用了英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尚可以通过沟通互相了解,消解那一层心灵上的阻隔。我们为何不与我们的父母多沟通呢,这本书告诉我: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就会与父母渐行渐远。

这本书包涵着龙应台对安德烈的爱——在信的最后不忘加上一句:孩子,答应我,踢完球满头大汗时,不要直接吹风好吗?虽然有些突兀,但是让人很感动,或许是龙应台知道孩

子比较反感这样的叮嘱才这样最后简短直接地来一句吧。像这种细节,在信中到处可见。   不止如此,信中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让我们陷入沉思。比如有一封信是:为谁加油中,一句难道世界公民主义真的可以取代素朴的民族主义或者社群情感?让我思考了好久。那时候对于台湾人来说,自称中国人是一种会受到旁人白眼的。这种“台湾民族主义”会随时间的推移消弭吗?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又会怎么看待他们的国家与洲?也就是政治上的分与和可以影响这些吗?

总而言之,读了《亲爱的安德烈》之后,让我找到了一种知音的感觉,看文中儿子与母亲的交流,我竟也感觉十分亲切,尤其是当我读到儿子向母亲提出是否能接受一个平庸的自己时,母亲告诉儿子金钱和名声绝不是生命的核心要素,一半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一半人在厌恶我,我们应该学会宠辱不惊,母亲的话不仅抚平了安德烈的心,也安慰了正直躁动时期的我。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部人生哲学。

我很庆幸,我没有错过。

作文五:《亲爱的安德烈》32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一、 图书信息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 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通过此书,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收入该书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该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二、 作者简介

龙应台,女,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并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

见解,颇受注目。

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曾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三、 作品特点

在龙应台的十几本作品中,有三本将主题聚焦在家庭亲情的作品,通过不同的文学面貌勾勒出了龙应台为人母、为人女的柔情一面,与外界对其一贯的刻板印象颇不一致。这三本作品分别是:龙应台创作前期,从初为人母到教养幼儿,满怀着新鲜与喜悦写作的系列散文《孩子你慢慢来》;2004年起龙应台卸任台北市的公职后,忐忑摸索与青春期的儿子共同探讨成长问题的书信体散文集《亲爱的安德烈》;以及龙应台在香港大学任教后,经历父亲去世的变故,从而对时间、生命产生了更多思考与感慨的散文集《目送》。忽视这一角度的龙应台,就很容易对她产生冷、硬的错觉,而只有补上对作家这一侧面的认知,才能重塑龙应台应有的立体完整的形象。

通过对龙应台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的概貌认知,《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的创作背景以及每个阶段不同的情感基调一目了然。

按照其亲情散文的主题类型,分别讨论这些作品中龙应台自己的两个主要形象:母亲和女儿,由这两个不同的角色所引发的相应写作内容。

从文体形态和语言风格两大角度探讨龙应台亲情散文的表现形式,从她精心设计的叙述人称、书信文体、文章结构,以及她对文字形象性、有力度的修辞表达,导致其作品对读者产生阅读冲击力的各方面原因。

在充分认识龙应台亲情散文的写作特征后,将这部分内容与其社会议论性的散文作品联系对读,力图建立起既豪放又温婉、从青涩到成熟的完整的龙应台形象。同时也兼顾到台湾当代散文亲情表达的整体背景,以及必须指出的龙应台作品的一些局限和缺失。

四、 读后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作文六:《读《亲爱的安德烈》》600字

前几天借来了《亲爱的安德烈》。我如何知道《亲爱的安德烈》的呢?记得是在罗胖子的《罗辑思维》节目中看到的。他讲过这本书中一个“镜头”,如果一群德国青年在德国队进球后像其他国家的青年人一样地庆祝,大喊德国万岁,会让人想到什么?希特勒,纳粹。这个镜头给了我一个信号,我得看一下这本书。其实不是对二战纳粹什么的感兴趣,我感觉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起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一位台湾作家,是不是翻译的。哈哈,等真正读到这本书,我就笑了,这是一本母子的书信对话。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想和安德烈对比一下,十八岁的安德烈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而十八岁的我呢?所以我很沉浸在里面。

也有人告诉我,他觉得真本书写得很矫情,具体说到什么矫情,我想他应该说的是两位作者的文笔,有点专门给读者看的意思。我在他说之前完全没想到这一个层面。也许确实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但我感觉不强烈。文章不是想矫情就就矫情的起来的,因为行文的风格,文笔的特点不是说因为几个词而改变,就像我现在在写文章完全是我写的,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行文就是这样,不是想上一个层次就能上一个层次或者是想低一个层次来写就写得出来。或者说那位同学不喜欢龙应台的写作风格吧,亦或是对安德烈生活的一种怀疑,和自己的生活状态相比相差太大,大到不相信。但是我相信事实就是这样,这不是装得出来的。

我现在还没看完这本书,我就急着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我很愿意和安德烈对比十八岁的自己,我很喜欢这本书。

作文七:《读《亲爱的安德烈》》1200字

读《亲爱的安德烈》

对于本书的作者之一——龙应台,一直不是很熟悉,隐约的记得她被称为“一支笔”,她的文笔一向以冷峻、理性为主要的特征,更注重于对于现实的批判,完全称得上是现代知识分子。但凡看到以“亲爱的——”、“我的——”这类比较亲近的词语命名的书籍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总觉得可以触及个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由于以上的双重原因,我的视线锁定在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上。

这本书是作者——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母亲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卸任回到儿子身边的时候,安德烈在母亲的眼中已经是个小伙子,坐在桌子的一边,“冷”的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儿子“爱”他,但并不“喜欢”她。儿子一直在欧洲长大,母亲成年以后曾在欧洲定居,所以,在龙应台看来,她与儿子是两代人,年龄上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中西文化。即便如此,龙应台说,自己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在征求儿子同意的情况下,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前后共持续了三年,即成为书籍的《亲爱的安德烈》。

本书涉及的话题众多,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政治、文化、世界观、价值观等等领域。安德烈的国度——德国,由于二战纳粹的历史,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的感受与别的国度的人们有明显的差异,他们羞于在公众的场合表达对于国家的热诚,他困惑着如何看待“身为德国人”,如何建构对于德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对政治民主的追求层面,安德烈与母亲探讨了香港人与台湾人的异同。对于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安德烈也会自己思考世界贫富差距的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象。对于感情的困扰,安德烈勇于向母亲寻求自己的帮助。龙应台给儿子写到:“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对的惊涛骇浪。”高中毕业后的安德烈在香港读书,一直在德国小镇上长大的欧洲人强烈的感觉到,香港没有文化,香港人一直生活在忙碌的生活中,没有闲暇的生活。安德烈与母亲之间也会交谈对于品味的认识、音乐的看法、媚俗的批判等。二十岁左右的人,难免会思索,自己未来能做什么,是不是可以达到别人对于自己的期许。安德烈的父母均是博士,他在诶母亲的心中透露,害怕自己达不到父母亲的成就,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母亲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正如龙应台所说:“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这本书的出现,表明了,亲子之间沟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这本书虽然算是一本母子之间亲情的对话,但是,它绝不仅仅停留于生活的琐碎,里面提出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作文八:《亲爱的安德烈》1400字

人生,不过自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在序言中,龙应台坦言自己面对的困境。从离开到相见,安德烈从一个有着可爱婴儿肥的14岁少年变成一个线条棱角分明的青年,两人之间有爱,但没有认识。于是为了彼此“认识”,两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通信。过后,龙应台感慨道“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作为一个母亲,面对正在走向成年的儿子,自然有许多人生阅历想要说给儿子听,至少想本着初心给孩子一些建议,避免那多多少少的曲折。渐渐长出青年模样的孩子,有的是对人生的困惑和不知所往的勇气,开始对友情、爱情的思考。在面对有些友情的渐行渐远,龙应台这样写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情感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人生总是追求同行相伴,但或许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也不过是“自处”二字而已。在生活面前,保持冷静、自持的态度是很有必要,同时还有训练自己与孤单相处的能力。罗素说“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从小时候培养。”

少年总是多叛逆,不知有多少少年如我一般,开始怀疑学习的价值,开始怀疑在本应玩耍、嬉戏的年纪,为何要每日埋在书堆中寻觅?龙应台这样写道“ 但我但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如果我们不是在和别人比成就,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和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人的想象而活。”抛开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抛开对人生欲望的执着,在其中,看到的是对生命最本真的坚持和领悟,简直给人滴水穿石的勇气。

摘句:

问我,瞭我,但不要判我。真的。

这个世界里,见风使舵的投机者绝对是大多数。勇气和智慧永远是稀有的质量。投机和智慧,看起来也很貌似。

我们自己内心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不要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历过了权力的测试。理想主义,它是珍贵的,可也是脆弱的,容易腐蚀腐败的。很多人的正义感、同情心、改革热情或革命冲动往往来自一种浪漫情怀,但是浪漫情怀从来就不是冷酷现实的对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层轻雾的假的美丽和朦胧。我自然希望你的理想主义比浪漫情怀要深刻些。

毕业,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沙滚滚扑面,再重

逢时,也已不再是当初的少年。

人与人之间,有语言,但没有交流。

作文九:《亲爱的安德烈》1600字

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母亲节

收到安德烈的电邮,有点意外。这家伙,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  譬如急需钱,是不会给他母亲发电邮的。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么一大批十几二十岁左右的人,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络里  这包括电邮、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机简讯等等,“母亲”是被他们归入 spam (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简直毫无道理,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高科技使你能够“看见”他,譬如三更半夜时,如果你也在通宵工作,突然“叮”一声,你知道他上网了。也就是说,天涯海角,像一个雷达屏幕,他现身在一个定点上。或者说,夜航海上,茫茫中突然浮现一粒渔火,分明无比。虽然也可能是万里之遥,但是那个定点让你放心  亲爱的孩子,他在那里。

可是高科技也给了他一个逃生门  手指按几个键,他可以把你“隔离”掉,让那个“叮”一声,再也不出现,那个小小的点,从你的“爱心”雷达网上彻底消失。

朋友说,送你一个计算机相机,你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看见儿子了。我说,你开玩笑吧?哪一个儿子愿意在自己计算机上装一个“监视器”,让母亲可以千里追踪啊?这种东西是给情人,不是给母子的。

我问安德烈,你为什么都不跟我写电邮?

他说:妈,因为我很忙。

我说:你很没良心耶。你小时候我花多少时间跟你混啊?

他说:理智一点。

我说:为什么不能跟我多点沟通呢?

他说:因为你每次都写一样的电邮,讲一样的话。

我说:才没有。

他说:有,你每次都问一样的问题,讲一样的话,重复又重复。

我说:怎么可能,你乱讲!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

打开安德烈的电邮,他没有一句话,只是传来一个网址,一则影像  “我很无聊网”,已经有四千个点击,主题是“与母亲的典型对话”。作者用漫画手法,配上语音,速描出一段自己跟妈妈的对话:

我去探望我妈。一起在厨房里混时间,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不爱吃鱼?”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

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那你有没有去检查过身体里的含汞量?”

我说:“没有,妈妈,因为我不吃鱼。”

她说:“可是汞不只是在鱼里头。”

我说:“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鱼。”

她说:“真的不吃鱼?”

我说:“真的不吃。”

她说:“连鲔鱼也不吃?”

我说:“对,鲔鱼也不吃。”

她说:“那你有没有试过加了芹菜的鲔鱼?”

我说:“没有。”

她说:“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会不喜欢呢?”

我说:“妈,我真的不喜欢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你加件外套吧。”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考虑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说:“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餐厅,发现客满,要排很长的队。这时,妈妈就说,“我们还是去那家海鲜馆子吧。”

这个电邮,是安德烈给我的母亲节礼物吧?

作文十:《亲爱的安德烈》2100字

《亲爱的安德烈》:天平两端的爱与平等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不自觉引用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和朱自清面对父亲的背影所升起的那种无助和哀伤不同,岁月强大袭来,老者总会无力苍老。这种况味,一如面对繁花凋零,青松败坏。而面对孩子的背影逐渐坚强独立,为人父母者除了有着隐隐的失落外,更多的也许是一种欣慰,以之喻“甜蜜的忧伤”,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这种情愫近来是越来越被我所体认了。当了父亲。也面对一样童真的学生,一届届迎来送往里头,心底不免叹息一声:小样的,翅膀硬了啊。

这样子读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实际上就是面对自己人生变化的一个认同过程。琐碎而温馨的关于孩子的童年记忆,长者的逝去和苍老,然后,孩子也逐渐长大。这般情由总是在身边萦绕着,恰被龙应台那细腻的笔触一一唤醒。而其中,充满着教育的理念,具有最大借鉴价值的则是《亲爱的安德烈》一书。

这本书,准确说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合著。母子二人三十多封书信,构筑起母亲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对十四岁孩子的重新认知过程。不是人生成功者对后来者的教诲。龙应台说:“它倒是可以叫做一个母亲的伤心笔记。里面是一个做母亲的人,在挫败中如何试着去跟一个成长中的儿子相处,如何去了解他这一代人。我边做边跌倒,边跌倒边做,是一个饱受挫折的过程。”

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审视天平两端,才更有意义。

谈到两代人的家书,《亲爱的安德烈》绝对不是同类华语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如你所

料,最著名的应该是《傅雷家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洪荒岁月中,一个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父亲,给正处于锦绣年华,日后也是一般光芒耀眼的孩子的谆谆教诲,那一笔笔的俊朗文字,读起来端得是让人感慨良多。去国万里,家书万金,日常的琐碎被更为宏大的叙事所掩盖,论艺谈文,虽有时代的波诡云谲,却也是十二分的节制,十二分的小心翼翼。所有的那些家书,其实都烙有深深的时代印痕,不能洗脱,也不能无视。傅雷说:“„„对于能否有一天亲眼看见他,拥抱他,把他搂在怀里,我可一点都不抱希望„„妈妈相信有这可能,我可不信。”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和妻子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家书构建的乌托邦就此倒塌,唯有那对孩子的爱历久弥新。

同样是父母之爱,龙应台就来得从容淡定许多。或者说,他们焦虑的点不同。傅雷和傅聪没有多大代沟,没有文化的隔阂,而龙应台极力要做的,是要和孩子对话,是弭平代沟、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阻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对的,平等,是这样的书信来往的最核心价值,可以有劝导,可以有灌输,可以有小小的威逼利诱,但,龙应台时刻把握住的,是把安德烈当做一个平等的,可以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个体生命。在通信者的天平两方,任何一方在精神层面上的不对等就会让天平倒塌,对话就失去意义。

看看龙应台在35通书信中涉及到的话题,可以对平等的意蕴有所了解。这对隔着三十年光阴,隔着数万里重洋的母子,在三年的时间中,讨论家国意识,讨论生存状态,讨论道德、音乐、民主、教养、公权力、人生观,当母亲的固然苦口婆心极力在把自己的认知告诉孩子,而当孩子的也在让母亲明白一个属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读《亲爱的安德烈》,你终于可以发现,那个在《目送》中蹒跚而行的稚子,那个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眼睛清亮的小孩,终于是一个可以和长者对话的个体了。在对话中,最终,他们不是谁说服了谁,而是互相的认同,互相的了解,最终取得了共识。这倒也符合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论对话》中所说的:“每个人都不试图把他所知道的观点或信息强加于人。相反,可以说是两个人共同去认识,并形成新的共识。”长者的通情达理,后辈的心平气和,两个平等个体的对话,使得一切走到理想的境地。

读《亲爱的安德烈》的时候,我曾想,作为一种手段,给孩子写信,确实是经常活跃于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一些颇有想法的老师,会动不动给班上的孩子写一封信,或者给孩子

的父母写一封信。关于孩子的表现,关于老师的期待,关于学校的规则,关于近期的工作,林林总总,将原来家校之间的言语沟通转化为纸上的对话。但是,形式相同,内涵却并不相同。也并不一定就抵达教育培育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终极意义。

也许是可以思忖一番:同样的手段却达不到同样的目的,我们缺少的是什么?那些字里行间的宽容,那种给足孩子思考时间的做法,我们有么?或者可以这么说,这中间最终缺失的,就是平等意识。天平两端的砝码并不是只有爱就够了,当失去对对方生命个体的平等瞩目的时候,天平是必然倒塌的。

所以,即使一些如今全国知名,也称得上优秀的教师在总结自己在书函往来间的成功经验时,我也并不乐观。那种记录教育当下,从而旨在进一步激励孩子求学热情,而非共建生命体认的信函,不免带有从上而下的训话况味。当然,在情感上的如此贴近,最后实现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从而把学生当成和自己一样的能思考会决断的人来看待,也许是他们将来所会经历的吧。我只希望,这种意识更早成为教育者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