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节日范文 > 护士节 > “忍无可忍”形式意义源流考辩

“忍无可忍”形式意义源流考辩

时间:2021-04-08 09:39:09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关于成语“忍无可忍”的源流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忍无可忍”形式源头来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缩略,意义源头不是“忍之无可忍”,还可向上追溯。此外,关于“忍不可忍”为何会嬗变成“忍无可忍”,本文会给出新的解析。
  关键词:忍无可忍;成语;溯源;释义
  成语“忍无可忍”,《当代汉语词典》:“忍受已达到极点,无法再忍受下去。”《现代汉语词典》:“要忍受也没法儿忍受,形容忍耐达到极限。”、《新华词典》:“再也不能忍受下去。”《多功能成语大词典》:“忍耐到了极点,无法再忍受。”如此可知,“忍无可忍”现今的意义和用法都无甚差别。但笔者所见多部辞书中,对其形式之源的追溯及意义的解释却颇具争议,值得我们重新讨论。
  一、形式之源考察
  (一)辞书所溯之源
  1.源自“忍不可忍”,与汉译佛经有关。《佛教成语》:三国时代康僧会编译的《六度集经》第三章主张:“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成语“忍无可忍”就是由此产生的。
  2.或源自“忍不可忍”,来自中土文献,首见于《三国志·魏志·孙礼传。
  ①《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原或作“忍不可忍”,《三国志·孙礼传》:(孙礼)因涕泣横流。宣王(司马懿)曰:“且止,忍不可忍。宋·沈作喆《寓简》七:忍固难也,然忍其可忍者耳,司马懿所谓“且止,忍不可忍”,此最难也。明·袁宗道《白苏斋类集·二○·俭约》:若冯道居茅庵,卧一束薪,以忧归里,躬自樵爨,清苦极矣,若淡然无欲者。然而事四姓,奉十主,忍不可忍之辱,而不忍弃一官,又何也?”
  ②《汉语大词典》:忍受到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三国志·魏志·孙礼转》:“(孙礼)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六十回:“公主未免挟贵自尊,暧忍无可忍。”
  ③《汉语成语大词典》:《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孙礼)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3.由汉译佛经的“忍不可忍”类推而成,源自“忍之无可忍”的省略。
  高列过在《“忍不可忍”源流考辨》一文中认为,汉译佛经《六度集经》和中土文献《三国志·魏志·孙礼传》都不能作为“忍无可忍”的源头,“忍无可忍”应该由汉译佛经的“忍不可忍”类推而成,源自“忍之无可忍”的省略。
  (二)形式之源再溯:源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简略
  笔者认为,追溯“忍无可忍”的形式之源,以上书证都比较晚,最早的书证应该是《论语·八佾篇》中的:“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意义之源考察
  (一)辞书所溯之源
  1.源于佛经,原意为“能忍受不堪忍受的”
  ①《佛教成语》:《六度集经》共8卷,收录佛经91篇,其中有81篇讲述佛的本生。康僧会将它们汇编成集,按大乘佛教所说的“六度”分为6章,其中第三章为《忍辱度》,专门论述“忍”对于修行者的意义。“忍”,是“忍受”、“认可”的意思。《成唯识论》卷9里面说:“忍”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等3种。《显扬圣教论》卷2里面说:“忍”以受害而“不愤”、受苦而“不乱”以及“正慧”为目的,其实质是“智慧”。但是,作为佛教普遍宣传的一种美德,“忍”的重心在于“耐怨害”和“安受苦”,所以叫做“忍辱”。《六度集經》第三章主张:“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能忍受不堪忍受的,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后福。成语“忍无可忍”就是由此产生的,意义由“能忍受不堪忍受的”变化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由此可知,《佛教成语》认为,“忍无可忍”源于佛经理论教义,原意为“能忍受不堪忍受的。”
  ②译经中释义为“能忍受不堪忍受的”还有:(1)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忍不可忍是真忍,忍者应忍是常忍,于羸弱者亦应忍,富贵强盛常谦忍,不可忍忍是名忍。”(2)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佛告诸沙门:‘……吾世世忍不可忍者,制意立行,故今得佛为三界尊。’”“当忍不可忍,含忍为宝。”“夫为高士,当赦众愚,忍不可忍者,是乃为佛正真之大戒也。”
  ③从“忍辱”一词可给出辅证,也能看出佛家倡导“能忍受不堪忍受的”。《俗语佛源》: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大集经》:“忍辱如大地”。此外,还有佛事之典“忍辱草”。《中国典故大辞典》:《涅槃经》卷二十七引《狮子吼菩萨》:“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雪山上有忍辱草,佛家取其义而教育弟子应能忍辱,便自成佛。后用来咏佛事之典。
  2.源于中土,释义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
  中土也是一个讲究“忍”的民族,如:(1)宋程颢《代富弼上神宗皇帝论永昭陵疏》:“且陛下不知则已,今既闻之,在常人之情,无可忍而不为之理,况陛下至仁大孝乎?”(2)明罗汝芳《近溪先生一贯编·心性上》:“曰:子之不肖,岀于天性,又止生一子,过责恐夭没,付之:于命可否?曰:父子主恩,决无可忍之心,亦无可弃之理,大凡天下鸟兽虫鱼皆可以感而移,况于人乎?但教亦多术,须悉心尽力,乃得奇中而妙运也。”此外,还有很多倡导“忍”的文献:《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荀子·效儒》:“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晋书·朱伺传》:“伺曰:‘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以及著名的“忍字百书”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