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节日范文 > 劳动节 > 【《思考与前行》3100字】在 中前行

【《思考与前行》3100字】在 中前行

时间:2019-12-13 09:21:3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思考与前行》3100字

2014年,距离国内第一本舆论著作的出版(1988年),国内舆论学术研究已跨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网络技术和电脑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舆论的策源地、集散地和主阵地。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为历史节点,我国进入了“网络舆论元年”;并从此,对网络舆论的关注与研究风兴云蒸,舆论研究主线凸显并持续跟进,学术型和应用型成果层出叠现。

鉴于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及其即时交互性等传播特征,舆论异常活跃,异质、多元的舆论的发展态势、影响范围越来越难以把握,舆论监督、舆论调控、舆论引导往往为复杂技术和社会形势所掣肘。国内关于舆论的监督、调控及引导等著作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部分有纸上谈兵、案例陈旧或案例单薄等不足,亦有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相对单一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相一致,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速度前所未有,诸多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根植于当下深层的社会土壤之中,媒介技术、国内外形势交互作用并呈现出全新特点。在此背景下,若仍沿承21世纪之初对舆论监督和引导的理念、技术与社会理念来展开舆论研究,难免会有脱离语境、就事论事之憾。以宏观的视角来关注、系统深入地把握整个中国舆论的态势,才是舆论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中的必然取径。

时势造就英雄,同样也成就好的作品。《舆擎中国》就是一部立足新形势来解读中国舆论引导力的时代力作。

以四川大学《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课题组为依托,《舆擎中国》著作编写团队在过去的五年里,对国内数十次重大公共事件的舆情展开实时跟踪与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及时提交有关部门极具针对性和实践操作价值的对策报告。基于丰富的研究案例及严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该团队对一系列重大舆论问题进行了跨学科、多维度、全方位的研究,视野开阔,并结合地域优势,有的放矢,突出了对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西部舆论的研究。

该著作成为时代力作的重要原因,集中体现于理念的创新之上。首先便是对“新形势”的系统认知。著作在网络舆论第一个十年的节点上,首次对媒介新形势、国际国内新形势、中国特有的西部新形势等作了深刻的剖析和系统认知。具体的理念要点如下:

媒介新形势:新媒体的强势崛起重塑舆论空间。媒介生态的变迁重构了国家主权内涵、权力运行方式以及文化价值认同途径,加剧世情、国情及舆情的复杂演化;网络民意催化舆论引导新语境;社会化媒体聚合舆论引导新力量,并成为影响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强劲变量。

国际新形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多元格局。此格局在与舆论传播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纵横交织中,促使舆论的生成演化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国家舆论场的角逐体现为全球软实力的竞争,在利益与价值离合主导国家舆论场中,媒介外交与舆论公关战凸显“中国和平崛起”因权益一责任一价值的话语失调而导致的舆论引导困局。

国内新形势:舆论利益化的转型趋向凸现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路径困境。社会发展失衡导致个体焦虑、不良社会情绪与多元化社会思潮同时涌现。由此映射出舆情引导亟需全面纳入社会管理予以整合、调适的新形势。

中国西部新形势:西部问题国际聚焦的特殊舆论格局。长期以来,多种内外部原因造成西部社会现实在国际传播和理解中存在失准、失衡、失真的偏差,并误导了有关中国问题的国际舆论,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当前,以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观,为探索提升区域社会舆论引导力的新思维、新方式、新路径提供了契机。

该著作的理论创新之二,基于上述“新形势”的分析,探求“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元理由”以论证引导的合法合理性,并重新解读和界定了舆论引导,赋予“提升舆论引导力”全新的理论基础。精华理念主要包如下三个层面:

第一,依循社会良序原理诠释舆论引导的“元理由”。维持、协调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实现对共同精神和共同利益的追求,是舆论引导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现。舆论引导也由此被界定为引导者通过信息提供、观念调适、意见表达的机制体制创新实现意见充分表达、有效互动、功能优化的动态过程。

第二,以新闻执政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视野定位“舆论引导力”。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力实质上是机制化和制度化容纳、整合、平衡异质舆论和多元舆论的能力,是政府对舆论的社会运行实施综合管理的能力。

第三,以系统观演绎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动态机理。在舆情观察中提升舆论引导监控力;在协商对话中提升舆论引导公信力;在多维导向中提升舆论引导说服力;在效能实现中提升舆论引导影响力。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每个环节贯穿交叠于舆论生成、传播、演化和结晶的每个阶段。

该著作的理论创新之三,对全国与西部典型舆论引导的实践进行学理性剖析。其理念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

首先,以舆论传播规律为轴界定“重大公共事件”。该著作认为,在传媒化生存意义上,事件类型可分为两类:对社会实体造成严重损害的灾害、事故、冲突等重大突发事件;在虚拟与现实相互裹挟中对社会公共意识构成巨大伤害的重大媒介事件。

其次,以动态和系统为原则解析重大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不同规律。任何舆论引导的实施均与过去、当下和未来各类事件相关联,呈现出动态、持续的演变轨迹。舆论引导的提升实效始终要求不断地对与之相关的理论视角、引导技巧与操作路径进行调适与创新。如媒介事件的舆论引导使用风险社会学理论,重大自然灾害的舆论引导借鉴冲突理论,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使用人类传播理论等。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引导对象的心理是影响引导效果的关键变量;在食品安全事故中,政府公信力重塑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初始期塑造“积极”,上升期塑造“公开”,爆发期塑造“独立”,缓和与结晶期塑造“正义”等。

再次,以局部和全局的辩证视角,揭示西部事件舆论引导的典型意义。西部社会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等先在决定的诸多特质,在快速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被交织、催化为典型的“西部问题”,并成为国际舆论诟病“中国问题”的聚焦点。其中,西部环境资源、民族关系和社会思潮这三大领域的舆论交锋,不仅集中体现了提升西部舆论引导力的特殊性、复杂性与紧迫性,而且也凸显其在国际舆论场域中争夺话语主导权、重塑国家形象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以舆论生态观透析西部资源环境、民族关系和区域社会思潮舆论引导的特质。公私杂糅的博弈与抗争是西部环境资源类公共事件的关键;传播媒介的结构性单一与盲点,既加剧了西部信息系统的失序,更强化了舆论源流的离散;媒介呈现的拟态环境异构了西部民族关系的现实,加剧了西部族群情感与利益在共生节点上的断裂与冲突;空间相对性与时长模糊性导致了社会思潮在区域舆论场内被选择性放大。西部典型性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实践,既提醒在新形势下要高度重视西部区域社会舆论在速度、广度、深度的动态叠合,也警示新形势下“党管媒体”的方式亟需与时俱进。

可以说,作为时代节点上的一部大型著作,无论从理念上、方法上、还是从其持续不断的案例搜集、调研和数据分析上,都体现出《舆擎中国》所具有的学术前瞻性、方法科学性、现实针对性等特点。其高瞻远瞩,直面网络化生存现实和社会发展趋势,把舆论引导提升到哲学层面来认知、作为社会管理来创新思考;多学科、多维度观照舆论引导的规律性和操作性,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舆论引导理论体系,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媒介观,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同时,著作中思维亮点、理念精华不断闪现,其基于数据之上的科学分析与对策建议也可圈可点,在此不予赘言,留予读者在探索中细细体味。

在开启的又一个新时代之初,前路漫漫,无从预知,但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整个舆论研究的历时长河中,在湍急的拐弯处,《舆擎中国》至少可以是一块高耸的指引前路的河中石。

作文二:《在思考与探索中前行》8300字

主持语   陈树东以历史画著称,尤其是革命战争题材创作,如《开垦》、《入城式》、《攻占城市》、《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李翔合作)等。正因如此,即便他有着万般激情,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终究无法离开具体的形象以及生动的历史情境。也许他内心也有着一种守望与依恋,在浑厚斑斓的油色肌理及粗犷豪放的大笔触中,让我们接近现实,贴近历史。在绘画中,历史往往沦为图像符号,而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才能让我们体会图像背后所沉积的内涵以及图像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徐树东的油画,又很注重瞬间的印象,将许多知识性的内容转换到视觉的感性层面上,内在的结构与秩序都隐含或化解在特定的氛围中,无论历史或现实,都变得凝重、遥远、模糊。看似“小人物”与“大风景”是陈树东历史画的形式特征,实际上,抽象性的写意与磅礴的气势,才是陈树东绘画表现的真实意涵。   贺西林:很高兴看到你近年来在油画创作上取得成绩,其背后的思考与探索或许是鲜为人知的。   陈树东:近年来的创作实践中,我确实有一些思考和探索,一部分融于我的作品,一部分存于我的心中。今天很高兴就我创作中的相关问题与你深入交流。   贺西林: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是决定画家个人风格的关键,就你近年来的创作而言,有人归之于写实范畴,有人划之于表现行列。而从你的言谈及创作实践看,似乎既未遵循客观写实,亦不趋同纯粹表现,而是行走在写实与表现之间,意在两者之间寻求突破。那么,你是如何权衡两者关系的?换句话说,你希望在两者之间达成怎样的默契,开创怎样的格局?   陈树东:我初学画时,大的学术环境,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占主导地位,创作实践严格遵循写实手法,提倡深入生活,要求画草图,准确表达主题,造型要准确,结构要合理,色彩关系要协调,等等,这种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相当长时期里影响和主导着我的创作。后来,经过不断学习以及出国考察,我开阔了视野,了解到更多更丰富的东西,从而导致了创作方法的改变。以前我的画可以说是写实或偏写实,而当下,我在情感上更贴近表现主义,大多作品的面貌正好与过去相反,即以表现为主。其实我在作画的时候,对写实和表现两者之间的概念,似乎并不太清楚,因此不会特意强调是写实的,还是表现的,我只是想把存在心里的激情的东西释放和表达出来。有时候,我觉得客观的写实太冷静、理性,不足以完全表达我内心的东西,而表现主义绘画的观念、表现性的手法和语言更贴近我内心的感受,更能抒发我的激情。其实,选择哪种绘画语言,运用哪种艺术手法,直至最终风格的形成,对我来说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心绪和情感使然,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态度以及艺术体验是分不开的,这一切的综合,自然而然地会转换成我的艺术语言和绘画形式。   当然,在具体创作中,手法和语言的运用,往往还与表现对象有关。比如我在创作《战争系列》这些大场面的历史题材绘画时,粗放的笔触、斑驳的肌理、浓重的色彩在我看来更适合营造一种凝重、苍凉、悲壮的历史氛围,并产生撼人的力量和气势,我觉得唯有如此才足以表达我对历史的感悟。这时我自然而然地借鉴和吸纳了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从而使这些作品看上去具有明显的表现性特征。《碛口月夜》是表现性更为强烈的一幅写生作品,画的是陕北窑洞的夜景,画面几乎漆黑一片,完全是心境的表达,语言很纯粹。《村庄》是一幅在甘肃天水附近的写生,画面自由、舒展,阳光灿烂。个别地方直接挤以颜料,强调了一种心绪,写实成份多一些,稍有一点儿表现的味道。《藏族青年》则是一幅非常客观的写生作品,画的是扎嘎那的一位藏民,对象长相标准、英俊,那儿的风景也很美,人往那儿一坐,就觉得是自然中的精灵。画这幅画时,没太多想法,对景写生足已,比较单纯。   总体来看,我近年来的创作,偏表现性的作品多一些,也有部分偏写实的,还有少数比较写实的。再往后发展,我希望我的绘画语言能更纯粹,艺术风格能更统一。   贺西林:可以看出,近年来你对表现主义充满热情。你作品中粗放的笔触、强烈的质感、鲜明的肌理、浓重的色彩以及旨在传达内心体验和对象本质的愿望,与表现主义是一致的。然而,你却拒绝接受表现主义对传统的解构,排斥非理性的荒诞、怪异、狂乱。在我看来,你的创作在整体面貌上更贴近德国表现主义后期新客观社的绘画,以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是一种带有强烈表现主义倾向的写实性绘画,从中让我们看到了新表现主义大师基弗、苏丁等人的影子。你曾毫不讳言地说,基弗对你影响不小,的确你与基弗的语言风格很相似。那么,能否简要谈一下你对德国表现主义以及新表现主义艺术的理解,并具体谈一下你近年来的创作,尤其是历史画创作与基弗的关系?   陈树东:我刚开始接触表现主义绘画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它与古典绘画不一样,与我以前尊崇的主题性强、重造型结构、讲色彩关系的现实主义绘画也不一样,完全是另外一种路数,画面充溢着激烈的情绪,从中可以感到艺术家内心的涌动和翻腾。这种视觉效果,对我触动极大,让我即刻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再回过头来,反思以往的创作,越发觉得现实主义绘画冷静、理性的因素太多了,这些东西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的创造力。为什么以往作画,总有一种使不上劲,隔着一层的感觉,仔细琢磨,原因或许就在这里。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自觉地研究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我没有完全走表现主义的路子,与我的生活环境有关,与我的思想感情有关。我觉得任何一种艺术语言都在于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你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就会出现一种相应表达这种思想的语言,当然,这种语言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在此,我还是强调画家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我认为一个画家的创作不能只停留在自我表达的层面,而应上升到人类情感和终极关怀的境界。表现主义绘画那种过于自我、怪异、偏激、狂乱的东西,于我的人生信仰和艺术理念有着潜在冲突,我无法接受这些东西。但表现主义绘画重创新、重情感、重本质的艺术理念以及画面粗放的笔触、强烈的质感、鲜明的肌理、浓重的色彩等这些独特的造型语言则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激动不已。     我对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绘画的了解主要不是来自理论阐释,而是相关艺术家的创作。你说得很对,我的画从概念上的确更贴近新表现主义,与基弗的画比较合拍。谈到基弗,开始我并不太了解,看到他的历史画,首先是震撼,画面肌理效果显著,表现力极强,透出一种宏大深厚的历史感。基弗的历史画正好与我对历史的兴趣暗合,自此我开始关注这个画家。后来去欧洲考察,在德国、西班牙看到他的原作,对他的认识就更清晰了。基弗是“二战”后起来的一位艺术家,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胸怀宽阔,对战争有着深刻反思。基弗的绘画重肌理、重结构、重气脉,其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不只是语言和技艺的显现,而是他强大精神和人格力量的释放。基弗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有一幅巨型版画,描绘了德意志民族最优秀的思想家,他把这些人的头像置于一个巨大的丛林里,地下有树根,整个画面非常震撼,看后,觉得其形式的宏大与内容的宏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谈到我与基弗的联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的共鸣。当然,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类似之处,比如都强调画面的结构、肌理、气势等。但与其相比,我的作品可能更注重造型因素和整体意境,风格更为深沉浑厚,某些地方比较含蓄,具有中国人的审美特点。   贺西林:不管创作手法和绘画语言如何变化,始终掩盖不住你扎实深厚的写实造型功力。你历史画创作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所浸透的悲壮情怀,构图的秩序感和稳定性,画面坚不可摧的结实感和牢固性,以及震撼人心的气势与力量,无不洋溢着现实主义绘画的光辉。因此,在我看来,你的创作从骨子里仍透出现实主义绘画的品格,犹存列宾、苏里科夫等19世纪俄罗斯写实绘画大师创造的那种史诗般的纪念碑式绘画的风范。近年来,你在创作实践中刻意淡化写实,但无论如何,那是刻骨铭心的往事、挥之不去的记忆。   陈树东:我认为一位艺术家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完全抹去以前,彻底割裂过去。我从写实绘画起步,并实践多年,因此,现实主义艺术观、写实绘画手法,在我的创作生涯中,一定留有印记。艺术史上众多写实绘画大师的作品时而会闪现在我眼前,或予我启示,或给我鼓舞。列宾、苏里科夫史诗性的纪念碑式的绘画,不论在精神情感上,还是在艺术语言上对我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如前所述,写实绘画太过于冷静和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的创造性。因此,当我埋头创作时,我又试图挥去传统的影子,抹掉过去的痕迹,寻找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体验。很矛盾,很纠结。这些问题时常缠绕着我,使我非常苦恼。在近年来的思考和创作实践中,虽然困惑不断,但直觉告诉我,创造性是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因此,我总是告诫自己,尊重传统,正视过去,但绝不能囿于此而裹足不前,必须突破和超越,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开创一种新格局。   贺西林:在我看来,不论是弱化写实,还是强调表现,你的创作理路仍处在写实与表现之间这样的大格局中。或许正是如此,使得你在具体创作中,面对诸如理性与感性、冷静与热烈、严谨与豪放、尺度与自由这些矛盾与冲突时,比别人显得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你的作品中,让大家看到的是各种关系的平衡、稳定,我认为这正是你的成功经验之所在。当然了,要很好地处理和协调上述关系并非易事。   陈树东:处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痛和烦恼的事情,但创作过程往往就是这样,从构思到完成,每个环节都不能不考虑各种关系。我的性格既冷静又冲动,作画时,往往会在冷静和热烈的矛盾冲突中,把握一个尺度。每当过分狂放的时候,不知哪儿来一种感觉,让我适当冷静下来,提醒我要注意,不要走向极端。我觉得冷静地把握狂放,才是有价值的,任性的狂放随意性太强,经不起推敲和考验。在历史画创作中,那种浑厚深沉的历史感的抒发,必须是内在的狂放,而非轻狂,激情一定是有节制的释放。这种尺度的把握只有在反复的绘画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就拿《开垦》这幅画说,主旨考虑的是绘画语言,画面结构明确,颜色布排前后呼应,天空景色一气呵成,气脉贯通。其表露出来的东西是概括的、狂放的,表现性特征很强,然而具体画的时候的感觉却是很微妙的,对各种关系的处理也是很细的。为了凸显画面结构,增强厚重感,我特意用了许多粗重的黑线,远观,表现力极强,效果很好。此外,我还探索了一些补色关系,如众多红旗下面都用了一点儿绿,但这种绿不是纯绿,仅有点儿绿的味道。我想,这种补色一定要控制在低度对比中,稍微有点儿差异即可,不能太过,这样似乎更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   贺西林:历史画是你近年来创作的重点,就此,我们可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即什么是历史画?什么是历史的真实?什么是艺术的真实?以我看,历史画之所以成为历史画,它一定不能背离真实原则,而以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和语言反映这种真实,那是艺术家自己的选择。在历史画创作中,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是统一的。不论历史的真实,还是艺术的真实,都不应与某种创作手法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你从写实走向表现,难道就表明是从历史的真实转移到了艺术的真实吗?那么,除表现主义绘画外,其它形式、其它流派的绘画就缺乏艺术的真实吗?   陈树东:我个人认为,历史画并非局限于表现特定的历史瞬间、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样可以表现一个遥远的传说、一段流逝的记忆,甚至一种历史的情怀。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何谓真实?在我看来,历史画创作中,历史的真实不具有亲历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情感的真实则是可以体验的。历史画之所以成为历史画,它既不是历史照片的复制,也不是历史文献的图解,而是一种艺术创造,是艺术家以视觉方式对历史的一种自我阐释。比如说我画的《战争系列》,已经完全抛开了具体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对象,只是借助一种虚构的历史场景,旨在表现特定环境下人的一种坚强意志与无畏精神。一件成功的历史画,其中一定浸透着艺术家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真切情怀,艺术创作中的这种真情实感的投入,就是我所理解的艺术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其实说白了就是艺术家的真实,一位在生活中注重体验真情实感的艺术家,他对历史的体验一定是深刻的,创作中情感的投入也一定是真切感人的。比如说我画《攻城》、《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来自我在部队多年的生活经历,部队那些战士,他们在危机时刻、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那种吃苦耐劳、无私无畏的精神和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若往远想,往大想,这些战士的精神,不就代表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吗?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会激动不已,那么,这种情感自然而然会融入我的历史画创作中。     当然,艺术真实与否,的确不能简单以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而论。我并不是说现实主义等其它流派的绘画缺乏情感投入,不真实,而是说不同艺术手法和绘画语言之于不同人,可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就毕加索而言,其抽象绘画的视觉冲击力要远远大于具象绘画。《格尔尼卡》是其抽象绘画的代表,画面扭曲状的人、锯齿状的灯泡以及人们惊恐万分的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假如以写实手法创作,其表现力肯定没有这么强烈。我以前不太喜欢毕加索,看完这幅画后,对其顿生敬意。就我的创作来说,我觉得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表现性绘画语言更适合表达我自己的情感。比如说我画《香烟》,并非刻意表现烟、烟盒的外观,而是想画我以前对烟的那种依赖感,用写实手法画总觉得不过瘾,而用表现手法画感觉很痛快。再比如说画我的同学《玉根》,因为我太熟悉、太了解对象了,其表面的东西于我已经不重要了,稍微有点儿影子即可,我想画的是他给我的深层的印象,在此,表现性语言无疑更具穿透力。   贺西林:伦勃朗、维米尔、米勒、柯罗、杜比尼、塞尚、列维坦、苏丁都是你崇拜和景仰的大师。这些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绘画风格,伦勃朗绘画的明暗关系基调、维米尔绘画宁静典雅的气质、米勒绘画纯真质朴的情感、柯罗绘画梦幻般的意境、杜比尼绘画昂扬激越的笔触、列维坦绘画意味深长的抒情格调、塞尚绘画雕塑般的质感、苏丁绘画热烈狂放的气息,或许都对你产生过触动。我相信,你从这些大师那里不仅学到了技法,同时获得了灵感。请你结合具体作品谈一下你的人物肖像和风景写生,并简要分析一下这些作品的风格特点。   陈树东:如你所言,这些大师都是我崇拜过的,曾经在不同时期甚至着迷。崇拜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这与我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有关系。比如说有一段时间,我就特别崇拜米勒,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生活、劳动都是我亲历过的,我了解农民的艰辛。当我看到米勒的画时,就联想到自己小时候拾麦子的情景,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备感亲切,画中自然朴素的情感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就临摹他的《晚钟》、《拾穗者》等。再比如说我高中毕业时,感到前途渺茫,心情非常忧郁,这时看到列维坦的情绪风景画,觉得太符合自己的心境了,尤其是那幅《墓地上的天空》,一下子不知道什么地方打动了我。所以那段时间就特别迷恋列维坦,临摹了不少他的作品。再后来又看到伦勃朗的画,感到其中光线和明暗关系的微妙变化,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给我很大的吸引力。至于对塞尚的认识,那是进入画界以后的事情了,以前并不喜欢塞尚,后来喜欢,主要是对他的绘画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苏丁的画,以前也不甚了解,在研究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过程中,才逐渐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以前我对这些大师的崇拜完全出自一种朴素的情感,这种景仰之情现在依然存在。但时代变了,说话方式变了,审美标准变了,因此表现手法也必然要随之变化。当下,我理性的思考是,我应更多地向当代艺术学习,向当代语言靠拢。   近年来,我人物肖像创作不多,风景写生非常丰富。我觉得风景画创作与历史画不一样,小幅的风景画更随性一些,没太大压力,不那么沉重。语言上也相对灵活和自由一些,有时偏表现,有时又觉得表现性手法不能完全表达我内心的东西,于是就采用了写实手法。比如去西藏,去甘肃藏区,民风淳朴,蓝天白云,干净之极,风景漂亮,这种环境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愉悦的,把自然本身摄取下来已经足已表达我的心情了。可见,选择什么样的手法和语言,与表现对象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我近年来的风景画创作,偏表现性的作品居多,这与我在绘画语言上的探索和追求有关。如《苹果树》,是一幅偏表现性的风景写生,画的是一棵挂满烂熟果子的苹果树,这种苹果好看,但非常难吃,当地老百姓都不摘,任它腐烂掉落。我觉得这棵树的结构充盈饱满,很有张力,色彩感觉也好,所以就画了它。借此我想表达一种情绪,那就是好东西往往带点儿苦涩,太甜并不见得就好,干巴、腐烂,带点儿苦味,更有感觉。《葵花杆》也是一幅风景写生,表现性非常强,画的是一捆堆在一起的向日葵杆,想借此表达点儿什么。干巴了的向日葵杆,被捆在一起,最终将被当成柴火烧掉,似乎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晚节。其中有点儿干枯的味道,又有点儿生命的气息,还带点儿悲壮的情怀,很多情感交织在里面。   贺西林:作为具有鲜明西方文化特质的油画艺术,如何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何在中国艺术家的实践中拓展前行、开创格局,是几代中国油画家的艺术情怀和人生理想。但在具体创作实践中,既不乏哗众取宠者,亦不缺标新立异者,而真正于此有建树者屈指可数,林风眠、吴冠中堪称典范和楷模。当下,学界亦见油画“中国风”的提法,并有学者认为你是自觉追求油画“中国风”的画家。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在实践中,你又是如何探索的?   陈树东:关于油画的中国特色,或者说油画“中国风”,是我近年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前辈艺术家就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其中,我最推崇林风眠,他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对西方油画了如指掌,其作品不失欧洲油画的构成原理,但散发出浓郁的东方气息,并体现出中国艺术的意境,这种感觉是欧洲人根本画不出来的。吴冠中的油画实验性、探索性强,其作品画界褒贬不一,但他这种实验、探索精神让我佩服和景仰。我为何敬重这些画家呢?一是他们文化底蕴深厚,融会东西、贯通古今,二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勇于探索、富于开创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悟和责任,没有这个觉悟和责任,中国油画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和出路。以前对上述问题虽有思考,但认识不深刻。近年出国考察了一趟,到了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了解到了欧洲传统艺术及当代艺术,对我震动很大。一路上,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在我脑海中,欧洲油画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如果还沿着这条路子一成不变地走下去,能有多少出路呢?以后的路子怎么走,最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画家?这其中涉及的具体问题虽然还有待深入思考,但我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我的创作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关于油画的中国特色,是一个大课题,很多人都在谈,很多人也在实践,但不少人是把它简单化了。比如有人在油画创作中用了一些中国画的材料,就觉得他的画有中国特色。还有人把中国古代美术中的一些符号生硬地搬到他的油画中,觉得这就是所谓的民族化和中国化。在我看来,如此简单地理解油画的中国特色,实在是太肤浅,不可取。我希望把它做到一个高度,能否实现,我不敢说,但我会为之努力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出国考察之前对中国古代美术兴趣不大,只认为西方艺术好,一旦离开一段距离,回头看,觉得中国传统艺术太伟大了,以前没觉得范宽、齐白石的画好,现在感觉妙不可言。苏轼的字有点儿拙,细看,感觉太好了。敦煌艺术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陕北剪纸简练概括,充满生命活力。面对如此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如此丰富的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一个有想法的艺术家,你能不动心吗?   在近年来的创作中,《关山阵阵苍》、《百万雄师过大江》等集中体现了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和追求。《关山阵阵苍》是一幅表现性较强的作品,注重总体气氛,总体感觉。色彩在单纯中体现丰富,冷暖有微差变化。保留了画笔挥洒的痕迹,形成肌理效果。画面整体气脉相贯,浑然一体。这幅画的创作主要得益于我的书法训练,其理念、章法、笔意,包括笔触的节奏、轻重、浓淡都带有中国传统书法中行楷的特点。我喜欢书法中的行楷,因为这种“写”的感觉带有强烈的表现意味。   贺西林:我一直很关注你的创作,就此也有相当的了解,通过这次交流,我对你的艺术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祝愿你在油画创作上取得新的成就。   (贺西林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文三:《思考中前行》1300字

在思考中前行

“有一种可怕的危险,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坏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教学工厂也好,学校试验园地也好,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给老师的建议》

《给老师的建议》一书是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所著,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而《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书中表达了他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思考。

每个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年复一年,学生的好奇心没了,探索的热情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茫然空洞和厌倦。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 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 才可能始终充满活力。

那么,究竟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呢?这其中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才能给学生带来思考。教师要在思考中表现自己, 用思考来指挥学生, 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给自己牢牢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自己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其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和氛围,让学生有一种想说的欲望,至于说得精彩不精彩,有没有实际意义,那又得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继续思考补充完善,如此循循善诱,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终究会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创设情景、设疑问难、探究学习、自行解决问题”等多种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第三,学会思考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应适时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 教给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 比如中

学的语文阅读,就可以通过对那些有深刻内涵的词句,有特殊用意的题目及有特殊形式的段落等的理解与把握,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 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自主思考。

教师应点燃学生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当学生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来的伟大”。 让学生学会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

通过对《给老师的建议》一书的学习和思考,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作文四:《思考中前行》2500字

因文采而精彩  因精彩而喝彩

在读书思考中前行的精彩人生   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读书,才能消除“职业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

我始终认为: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敏锐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郭道胜在《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也这样写道:“教育应该创生,这种创生是长期积淀、自然追求的结果,它具有洞察尘世万物的穿透力。”。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思想应当而且必须成为自身素养的第一要素。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成了教参的“搬运工”、“代理人”,视教参为“金科玉律”。于是整天忙于应付出习题,编写资料和考试,使自己成为思想越来越狭窄的“教书匠”。孰不知在教育前行的征途中,需要的正是充满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于是乎,学生一个调皮的眼神都会使他们心惊胆战,一个小小的失误更会

让他们如临大敌。孰不知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智慧点燃生命之光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这样写道:“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需要有思想的校长,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刊物的编辑,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作为一名职校老师,面对职校学生与普高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特殊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思想去指引教育方向,用思想去陶冶学子的心灵,用思想去塑造学子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教育的特殊性,我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人本观”。人本主义尊重人的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重视发展人的内在潜能,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欲望,坚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坚持人类本质的完整和完善,强调通过意识体验达到自我肯定。而如何使职高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迅速适应学习环境,以至将来能顺应快速变迁的社会,正确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竞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是职业教育工作必须面对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所以职业教育者不仅要重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更要重视内在精神世界的“人本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情绪体验、社会适应性、自控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

其次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传统的“人才观”,通常是以一种静态的刻度去评价学生,幻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这样一来必然会压制学生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学生是有差异的、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职高学生,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如果教育不当,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大惊小怪,动辄以恨铁不成钢、急于为学生着想为理由惩戒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去看待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可塑性、发展性。教师在工作中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最后,要培养积极的“反思”观。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一日三省吾身”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艺术将不断

改进、不断成熟。“思考着往前走”,是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你有思想吗?”,这也许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时时扪心自问的一个话题。在我们的教育世界中,应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应该让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应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有一天,我们终将年华老去,但我们的思想永远会在曾经的足迹中闪光,并一直照亮着前行的路!

作文五:《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1400字

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

论题:(1)人们理性的知识和理论能离得开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与思考吗?

(2)人们理性的知识和理论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可能被逐步理解和正确使用?

(3)人们的思考需要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可能有才可能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才可能有才可能大?

人们对理性的知识或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永远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的认识和知识,永远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和实践。只有真正找到了理性的知识或理论与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时,人们才有可能逐步真正理解所学的理性的知识或理论。亲身实践或体验是产生深刻感性认识或知识的必要条件。理性的知识或理论只有在逐步转变为感性的认识或知识时,才有可能被逐步理解和正确使用。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越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才可能越深刻{[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需要相关的知识,需要了解体验的感性认识或知识,需要悟性(有天赋或悟性高但不勤奋同样会无所作为),更需要人们有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相关情况知识或理论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断更深入思考的习惯(这种思考的习惯,会使人思考的结果更深刻更有价值,甚至会直接有了答案或使用价值。)。悟性这种能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和不断思考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悟性越高对知识的理解才可能越快越深刻。对于人们而言,

只有能正确理解了的知识,才可能真正会用]。人们深入的思考需要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尽可能多的与调查课题或问题有关的事实,并努力弄清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联系及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可能的结果),更需要好的思路(既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向或路径,思路好与坏,对与错都会直接影响思维的结论和判断,人们应十分重视思路问题)和较强的观察能力(需要相关知识及见微知著的观察理解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及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分析也有对错之分,分析错了其结论也必错,所以人们对分析工作要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切勿轻易下结论)总结概括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的大小,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预见能力(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发展趋势或结果的能力)及判断决策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和鉴别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知识,更需要阅历经验和智慧)}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可能有才可能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才可能有才可能大。

论题:(1)什么是正确认识判断或决策的最基本条件?。

(2)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你的盲目状态?

(3)如何正确对待和理解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结果? 人们一切相对正确的认识判断或决策,只能产生于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客观事物发展条件要求和规律,合乎社会发展大趋势,合乎思维逻辑的不断深入的认知分析和理解中。正确的认知分析和理解是正确认识判断或决策的最基本条件。

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等实际是人悟性的僵化或人言行的盲目状态。思考,不断深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是使人逐步明白的必由之路。人们的盲目行为实际和瞎子摸象一样是不可能得到全面正确认识的。瞎子(盲目性的象征)走路永远是危险的,看清路选准方向才可能少走弯路走对路。认识思路或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才可能少走弯路,才可能成功。

看问题不能从表面现象看问题,要真正找准找对最本质最真实的因果关系(事物的因果关系永远是需要深入分析的,有实际因果关系和虚假的因果关系之分,看问题不能看表面,既人们不要被似是而非的虚假因果关系所迷惑),要看发展方向,要看发展趋势,要看利害得失,更要想到发展可能的结果(这是所有问题的重点和核心)。

盲目性是人类社会的大敌!没有远虑 必有近忧!

作文六:《“教师专业成长”的原点思考与徒步前行》4800字

“教师专业成长”的原点思考与徒步前行

◎秦 力

“教师专业成长”,从理论普及到实践探索,我们已走过了十几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之途上究竟走了多远?一所中学能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多大的可能?这些问题或许有待梳理与叩问。

原点思考

一、无可回避的现实——教师专业成长之困境。

1.当教育的翅膀过于沉重——可怕的集体无意识。

时下,教育背负了太多教育以外的内容,如升学、就业、高薪、名位等,每个家庭都为孩子的教育押上了巨大筹码;每所学校都把可量化的“教育质量”视为生命线。教育观念和方法越来越背离教育的本质,其结果不仅导致中国的孩子特别累,同时疲惫不堪的是教师和家长,而教育生产力却依然徘徊在低位状态。

泰戈尔说,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再也飞不起来了。当教育已不纯粹是教育,教师所承担的就是升学服务、就业服务的工作时,试问,教师的“专业成长”该如何考量?在中学里,教师专业成长的标杆是否就是分数、升学率?“数字化”的评价往往掩盖、遏制甚至扭曲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走向狭隘和片面:只要教师在为提高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而忙,其专业就是“在发展着”。一切为追逐分数和升学率的行为,即便是“野蛮行为”都被视作“专业行为”。这种可怕的集体无意识给教师带来的结果,不是理想中的“专业成长”,而恰恰是“专业萎缩”。

2. 当媳妇熬成了婆——可怕的惯性延续。

每年经过层层筛选被学校应聘的新教师,求职简历一般都显示:成绩优秀,获得奖学金,学生干部,兼有社会职务,获得多项荣誉„„表明综合素质高。可一旦进入课堂教学面试,他们就会暴露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教学设计老套,教学方法老化,教学思想落后。本该最具活力的最无拘囿的新毕业生,何以如此“少年老成”?通过交谈,原因是:他们的中学老师基本是这样上课的,他们理解的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的。师范学院里灌输的“先进”的理念、“丰富”的教法,都难以比“浸润”其间数年的中学课堂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当媳妇熬成了婆,那可怕的惯性延续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使得职后教师专业成长显得步履维艰:新教师上岗第一步要做的应是“颠覆过去”,把“婆婆”的影响力在头脑中最大限度地剔除,然后才谈得上“专业成长”。

3. 当专业培训成为“一头热”——尴尬的“被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意味着:教师作为持续发展的个体,教师的专业水准与表现可通过学习与实践来提升。的确,良好的制度要教师来运作,完善的措施要教师来实现,理想的课程也要教师来实施,教师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升。于是各级各类专业培训风起云涌,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观摩研讨„„丰富而密集,费时费力费钱,却收效甚微。常听教师们说:“又要开会培训?我作业还没改完呢!”“怎么又要交论文?哪有空儿写?天天忙得团团转!”“整天听课评课,自己的课还没来得及备好呢!”

中学教师的“繁忙、劳苦”有目共睹,而以培训、科研为主要形式的“专业成长”就成了教师的“额外负担”,听到“专业发展”之类的词,就让他们心生厌烦。“成长”应该是主动的意愿和行为,而教师的专业素质一直处在“被提升”中——“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何在?

4. 借我一双慧眼吧——无奈的专业迷失。

在专家群起、“理论泛滥”的氛围里,教师常常被一阵阵教育时尚的“东西南北风”刮得晕头转向,从西方“贩运”来的整车整船的观念、原理,加上专家们不遗余力的推销鼓吹,汇成声音的洪流将教师淹没。“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好像又有点矛盾,到底该听谁的?”“这些话好说不好做啊?现实中哪里行得通啊!”“听专家讲座,思想上挺有启发,可是真照着做了,学生家长首先不答应!”“本来还自认为知道教育、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听专家一说,我彻底糊涂了。”

喧喧嚷嚷中,教师们迷失在“专业”的海洋里,谁来“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扰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陷于困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究竟从何做起?    二、拨开重重云翳——从教师“专业挫败感”反观教师“专业成长”内在需求。

为给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准确“把脉”,我用“反向切入”法给教师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请描述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遭遇过的一次挫败经历。结果显示,老师挫败感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

1.课堂气氛沉闷:“一个问题抛出去,学生居然集体闷头不作声,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地唱完一场独角戏,很是郁闷!”

2.教学失误:“一不小心,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报错,引起学生的一阵哄笑,很没面子。”

3.师生冲突:“我气愤之极,冲着捣蛋的学生吼,给我出去!结果,他站起来,用挑衅般的眼神盯着我,脚下没挪动半步,很无奈。”

4. 教学低效:“这个问题,我在课上讲过不下5遍,可还有好多学生说不会做!”    对以上现象稍作分析,即可发现,教师其实是迫切需要得到学生认可的,他们内心是渴望“成长”的,只是缺乏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和针对性的专业引领与示范。比如:

1.因“课堂气氛沉闷”产生挫败感的老师,欠缺的是“课堂提问的技巧、设问时机的把握”这类专业技能。

2.“教学失误”导致挫败感的老师,更需要强化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因“师生冲突”而受挫败的老师,需要补上“有效沟通”这一专业能力课。

4.感到“教学低效”的老师,更需要教学方法和艺术的调整。

其实,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师“显意识”中似乎遭到拒斥,但在其“潜意识”里,专业成长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甚至是强烈的。

三、找准落点——从学生视角对教师角色进行再确认。

一个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教师,最在乎的不是领导的表扬、家长的肯定,而是学生的感受与评价。职业的幸福感更多地源于学生认可、欢迎甚至崇拜,指向的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持久动力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期待者、见证者、评判者、促进者和受惠者。

1. 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期待者。

教师期待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学生也期望遇到好老师。“好”的含义是:专业水平高而且一直处于不断进步发展中。“学生也在期待教师成长”,这一点却不一定为所有教师意识到。

2. 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要感谢学生,是学生的懵懂顽皮甚至错误,激发教师思考,更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在培育学生的同时,成就了自我。古人所谓“教学相长”,道破了师生间这种互动互促的关系。

3. 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受惠者。

事物都是双向互惠的,从蜡烛到火炬,教师在自己灿烂的同时,也让学生灿烂。一个有专业追求的教师,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策划好每一次活动,是职业常态。学生受惠,教师也加速自身专业成长。

4. 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者、评判者。

“赏识教育”被当作经典,是的,孩子需要赏识,教师也需要。师生朝夕相处,互相见证着成长。教师会因学生贺卡上的真诚告白而甘心终身付出,说明学生的良性积极评判,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非凡。

徒步前行

《共产党宣言》中“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这个概括是深刻的。天性为命,人性为道,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去追问教育的本质,寻找深刻的思想支持。“教师专业成长”须回归自我、立足当代、徒步前行。

一、从自身出发——以自己为起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定位。

1. 研究自己,发现自我,走向专业自省。

对于学校教育,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通过回顾自身的成长去发现得失成败,提炼出“草根”的教育经验和规律,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帮助教师走向专业自省。

我们尝试让教师撰写的“个人专业成长案例”和“我的教育故事”,透过一页页真诚而朴素的文字,教师开始重视自己的教育体验,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成长之路。

2. 充实自己,壮大自我,迈向专业自强。

在教师群体中,凡阅读视野开阔、文化底蕴深厚、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说话最有底气。教育专家林格说过:教师如果一辈子都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的一生就会很寂寞。如果只读教育专业或教材教法类书籍,他的一生会很苍白。人生寂寞苍白,他的内心世界如何丰富?所以,教师首先应成为一个阅读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

李希贵坦言:“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

每逢寒暑假,教师都会收到一本由我题写寄语的书籍。“让内心强大”是我校教师“读书沙龙”的宣言,教师在“读书沙龙”活动日畅谈读书心得,享受属于读书人的幸福时光。读书,只有读书,才是教师充实自己、壮大自我、建立专业自强的最佳行走方式。

3. 开发自己,悦纳自我,建立专业自信。

学生是充满潜能的,教师也一样。很多时候,教师的“学科本位”掩盖甚至埋没了教师的“非学科才艺特长”,而这些素质往往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借“校本课程开发”机会,激发教师“开发自我”的热情:音乐、围棋、书法、历史、摄影、烹饪、编织、旅游、建筑„„教师以自身兴趣特长为起点,在学校舞台上展示才艺,进而设计、提升为一门校本课程。教师从中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了新认识,在“悦纳自我”的过程中,对教育的理解也由狭隘逐步走向开阔,有了专业自信。

4. 经营自己,雕塑自我,强化专业自尊。

“经营”是指教师带着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走向群体,通过民间聚会、论坛交流或博客、QQ群等形式,与同伴分享互动,强化教师的专业自尊感。

我们坚持数年的“常青藤教育论坛”,是给教师成长提供的有效平台。教师自由交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认识,促进并推进个人发展。变仰视理论为践行理论,变重理论研究为重行动研究,变单纯向书本学习为向实践学习,侧重教师自我教育、培训和教师间相互教育。从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到重视借鉴他人的实践所得,使教师将理论有针对性地作用于实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实践知识,进行“行为研究”,增强教师发展提升的主动意识。

5. 完善自己,成就自我,实现专业自主。

实现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表现为1. 自主选择,教师大胆突破既有教材的拘囿,根据学生的现状和需求自主筛选新的课程资源,增强实效。2. 自主设计,教师超越固有的课堂结构,有创意地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3. 自主评价,教师有能力调控自己的教学效能,有具体的评价细则让学生检测自己的水准。

二、立足当代——寻找教育的当代,为教师专业成长定向。

龙应台先生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一书中说,“中国人应该要有自己下定义的当代,我自己的当代。”教育如何找到自己的当代,教师如何向着教育的“当代”成长自己。

首先,学生是当代人,教师只能走向“当代”。

“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林格)不可否认,教育要面向未来,但未来不是事先设定的要去的一个地方,而是我们的脚步抵达的那个终点。为了自己一厢情愿设计好的“未来”而逼迫学生就范的教育,不仅付出的代价大,而且效果也不好。

教师的立足点必须是当代。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同时起跑,更无法陪他们到达人生终点。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认清、遏制作为教育者的自负与盲目,平和地俯身靠近学生,尊重他们的当代,静静守望与优雅等待,才是背负太多“过去”、无法与学生“共

时态”的教师能够摆出的最佳姿态。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更“当代”的形式触摸教育的当代。

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值得教育人重视。它讲述一个小男孩因有读写障碍症,老被责骂:为什么不明白?为什么不努力?男孩为掩饰自己在读写上的无力感,摆出不听话的姿态,结果被扣上懒惰、淘气、弱智的帽子,被逐出学校,在叛逆中痛苦、麻木到了崩溃边缘。所幸恩师拉姆出现,挽救了这个男孩,创造机会让他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重建自我„„故事散发出温暖的理想主义光芒。这个故事给教育者带来启发与思考,教师的职业良知、专业技能、教育智慧、教育情怀„„为此,我们给教师看《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总有骄阳》等蕴含深刻教育内涵的经典影片,启迪教师研讨。  陈玉琨先生说:现代社会对校长的要求:识大势,认清社会要求;明大事,知道现阶段要做什么。慎思之,笃行之,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文七:《理性方法的缘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思考》3800字

理性方法的缘起

--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思考

米昱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分子医学中心,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史上,笛卡尔、康德、黑格尔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人物,在理性方法的缘起这一问题的探究上,对这三个人的哲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康德理性批判,在理性概念上继承并发扬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同时对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哲学也有着影响。康德不仅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且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也对哲学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所以要追溯理性方法的缘起,必然需要审视康德的哲学体系。本文中笔者将从康德的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以及他对两者的批判的角度入手进行思考,以期对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史能够管中窥豹。

关键词:康德、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批判

当代哲学对于理性一词的定义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种类繁多的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其是从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能够主宰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事物。而哲学是一种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可以说从人类开始学会思考开始,理性的思考就已经深深扎根在哲学的体系之中了。

西方哲学中理性的概念源于古希腊语的逻各斯(logos)。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诸如赫拉克利特、斯多葛学派、阿拉克萨哥拉、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对“理性”一词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深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的西方哲学对理性的思考也从未间断,甚至可以说理性成为了近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整个西方近代哲学史发展中,有一个人的地位和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那就是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将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尔等人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自人自身的理性的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的哲学革命是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考察,有学者认为“他对理性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理性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发扬,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批判。而不像经验论者那样是消极性、破坏性的。”所以对哲学领域中理性方法缘起的思考,从康德的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出发进行思考是有必要的。

(一) 认识康德的“理性”概念

康德“理性”概念在其著作中存在歧义,大致上可以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即广义的理性,是一个逻辑概念。其包括所有高级认识能力,如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以及实践能力。第二层含义,为较狭义的理性。指最高的认识能力,原则的能力,以形式逻辑的推理来设置理念,引导、调节认识,属于先验逻辑的辩证论,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第三层含义,是最狭义的理性,是辩证法的根源,通往物自体,设置无限统一的对象,其实质是实践理性、自由意志,是一个实践本体论概念。

康德理性概念的三层含义还可总结为三种维度,即经验、先验和超验三个维度。诗人海涅说过:“康德在《 纯粹理性批判》 里将上帝送上了断头台,又在《 实践理性批判》 里请来了一个耶和华。”这似乎是对康德理性概念的经

验、先验、超验三维度的极传神的描述。当然也是康德理性概念中令后人诟病的一点。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康德认为 , 通过感性 ,我们获得了感觉材料 ,而知性是建构的 ,它使实证知识得以成立 。理性是辩证的或超越的 ,它使我们了解到实证知识的局限性 , 必然去追求超出经验之外的存在即自在之物 ,但这不是理论理性所能胜任的 ,因此我们必须迈向实践理性 ,只有依赖于实践理性 ,才能使我们通向自在之物的领域 , 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 ,所以康德说 : “故我发现其为信仰留余地 ,则必须否定知识。”

康德的工作的重要性在于,他的理性强调的是人的理性,他突出了人本主义,他也使得“理性”与“感性”二者得以沟通。康德并不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可以惟一地依靠于知识的进步 ,康德更强调了人的道德进步与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康德理性概念的最后,他所强调的应该是至高的道德律。

(二) 认识康德对“理性”的“批判”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看齐,而康德认为,应该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所谓的“实践理性”,其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而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康德在结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过程中也指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则是天赋的。所以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凸显了强烈的人本主义和唯心主义。

但是,康德对理性的认识过程值得我们思考。康德对“理性”的“批判”应该具有多重含义。其一,对“理性”的“批判”应该是对“理性”“功能-职能”的界定;其二,当对“理性”“功能-职能”界定以后,就意味着“理性”“功能-职能”的明确化,这样的明确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走向了“成熟”;其三,“理性”走向“成熟”是依靠“自身”的,是“理性”自身觉悟的发展。

这样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是康德反对独断论的理性,突出人的理性。康德认为人的有限性及其对无限的完善性的追求与向往,使得人具有对自身划界而又自身超越的特征。而理性具有类似的特性,即理性对经验的依赖而又超越。康德认为 ,理性的启蒙不仅仅是去认识自然、获得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理性要对自身启蒙 ,即也要批判地对待自身 ,从而发现知识的有限性 ,由此扩展到对人自身的意义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的领悟。从这样的角度上来看康德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

(三) 认识康德理性批判的延伸

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辩证法做了最全面详尽的探究,虽然这种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但是这种反对把世界看做固定不变的、没有矛盾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具有矛盾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这样的思想对马克思哲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哲学是黑格尔的“合理内核”( 辩证法) 加上费尔巴哈的 “基本内核” ( 唯物主义) 。但有学者主张, 马克思的方法论主要来自黑格尔的辩证法,但辩证法的载体并不取自费尔巴哈,而是取自康德,马克思从康德的“实践理性”中剥离出“实践 ”概念,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并在这

一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除此以外,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来自康德, 而且他的物质生产关系的概念也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秘密的揭示。因此,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 。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论述了实践理性所建立的“目的王国”是人( 作为理性存在者亦即理性的主体) 在共同法则下形成的一个和谐系统的主体间的联合体。康德的实践理性抓住了“人的根本” 、抓住了“人本身” ,而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所以康德的理论是能够说服人的,尤其是以实践理性为基础的交往行动理论。所以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康德的批判理性强调人的道德进步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 ,克服了启蒙理性只重视知识的片面性与独断性,在理性陷于危机的当代 ,重读康德的著作是走出迷茫的一条“林中路”。

所以笔者认为,康德理性批判的哲学体系,无论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形成还是对当代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结语

理性是人类认识的最高能力, 康德哲学的理性具有独具特色的哲学特质,他把哲学的主要内容从认知扩大到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三大领域,并相应探讨了它们相对独立的规律,及其彼此间相互依存的客观联系,分别在其三大批判中加以诠释。康德的理性是人的理性,他通过理性的批判,事实上提出了哲学现代化的问题,从人的认识能力的经验事实出发,上升到对于理性概念的哲学反思。哲学也自康德以后,终于告别了理性时代的乐观自满和迷信盲从,走上了漫长的理性批判之路,开始迎接新世纪由近代通往现代的历史转折。

参考文献:

[1]周银华.康德理性阐述[J].法治与社会,2009,1(上):314.

[2]俞吾金,汪行福,王凤才等人著.《德国古典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张艳伟.浅析康德的哲学革命[J].文化空间,2010(10):191.

[4]安倍能成著,于凤悟、王宏文译.《康德的实践哲学》[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5]易晓波,曾英武.康德“理性”概念的含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29-34.

[6]叶秀山.康德的“批判哲学”与“形而上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5):61-74.

[7]易晓波.康德实践理性的事实概念及其对自由的证明[J].现代哲学,2008(6):74-79.

[8]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2003.

[9]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俞吾金.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M].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1.

[11]马彪.如何理解康德的哲学体系[J].社会科学,2012(12):133-140.

[12]钱广华.重读康德的理性概念-德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J].学术月刊,2002(10):21-25.

作文八:《前行广释思考题》1000字

《前行广释》思考题

『寿命无常』

第34节课

141、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142、请以具体事例说明,什么叫做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143、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事物能逃离无常之网?了知这一点后,你有何打算?

144、什么是噶当“四依处”?请具体解释。

第35节课

145、什么是高际必堕?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明白地位的无常后,你应当追求什么? 146、为什么说亲人和怨敌的关系是无常的?这节课所讲的公案,哪个对你触动比较大?为什么?

147、关于苦乐的无常不定,你自己有哪些体

会?懂得这个道理后,你打算如何帮助周围的人?

第36节课

148、现在有很多人,为了获得财富而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他们由此也能得到一些享乐。对于这种现象,你如何评价?请说明理由。

149、一个人的高低贵贱、贤劣好坏是永恒的吗?为什么?请从世间、出世间两个角度进行说明。了知此理对你有何帮助?

150、有些修行人,有一点点修证境界,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就自以为是、傲气冲天,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了”。对于这种人,你怎么看待?要想避免自己像他这样,应当怎么做?你平时做了吗?

151、在修行过程中,为什么要时时提起正知正念,将一切分别邪思转为道用?有时候的一念之差,会导致什么样的可怕后果?请引用公案加以剖析。

第37节课

152、世间上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这是不是就足够了?为什么?在这方面,世间人和修行人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

153、请大致叙述,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154、为什么说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请举例说明。明白这个道理有什么用?

155、修死亡无常的过程中,要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今生最后一次,这种修行方法是否有点不可理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第38节课

156、在观修无常时,是否明白必死无疑、死期不定就足够了?为什么?请详细说明理由。 157、我们平时如何在行住坐卧中观无常?本论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的?懂得此理有何必要? 158、按照塔波仁波切的教言,修持无常有哪三个层次?请一一说明。你现在属于哪个阶段? 159、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或触动?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第39节课

160、按照博朵瓦格西的观点,如果想专修一法,观无常则最为重要,这是为什么?请从六个角度加以分析。

161、什么是“不加改造”的无常观?怎样才能

作文九:《《前行广释》思考题》3200字

《前行广释》思考题『皈 依』第84节课325、不共加行为什么称为“不共”?藏传佛教各派的不共加行都一样吗?请具体分析。326、修不共加行的过程中,什么是最关键的?你能尽量做到吗?今后有何打算?327、若要开启皈依之门,前提必须具备什么?请说明理由。328、信心分为哪三种?各自的定义、表现是什么?最殊胜的信心是哪一种?你拥有什么样的信心?329、世人遇到危难时,通常都会皈依什么?请举例说明。我们作为佛教徒,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怎么做?第85节课330、有些人在圣地依止善知识多年,结果行为却极其恶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此应当如何解决?331、为什么说只要有了信心,就可以得到一切加持?倘若你修行后,没有得到任何验相,这是因为佛菩萨不慈悲吗?请说明理由。332、这节课所引用的几则公案,哪个对你的触动最大?你心态上有何改变?333、若想明心见性、证悟实相,唯一的途径是什么?如果这样承许,那其他修行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对此你如何解释?第86节课334、皈依具体分哪三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大士道的皈依?你现在是哪种皈依?335、修持皈依的方法,分为哪几种?请一一说明。336、修持皈依时,应该念什么样的偈颂?怎么样明观皈依境?从自身而言,皈依时应如何观想并发心?337、在修皈依时,什么是最重要的?你是怎么做的?第87节课338、在观修皈依时,为什么将怨敌、魔障观在父母的前面?为什么说从修行方面而言,他们甚至比父母恩德更大?339、通过学习无垢光尊者的那个偈颂,你明白了哪些道理?平时应该怎么样用上?请举例说明。340、修皈依的话,是不是完成数量就可以了?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做到随时随地不离皈依?341、皈依是不是拿到皈依证就行了,还需要守持什么戒律吗?请具体阐述皈依之后的三种所断,了解这些有何必要?第88节课342、皈依后有哪三种所断、三种同分?请具体说明。哪些戒条你曾犯过?倘若你周围有佛教徒不明此理,你打算怎样做?343、如何理解在生活中不管是苦是乐,一切都是佛陀的加持?请举例分析。344、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怎么样随时随地忆念三宝?若能经常这样串习,对自己临终时有何帮助?345、通过修持皈依,请时常观察自己能否做到纵遇命难也不舍三宝。第89节课346、在日常生活中,什么行为是对三宝不敬?正确的应该怎么做?你能做到吗?347、在佛像、经典、佛塔中,哪个最为重要?请说明理由。你对此有何深刻体会?348、在藏传佛教中,金刚铃杵只是单纯的念经法器吗?为什么?349、皈依三宝有什么功德?请引用公案具体阐述。引导别人皈依有何必要?你打算怎么做?第90节课350、在修行过程中,越是精进,违缘魔障越大,此时我们应如何面对?请从两方面加以说明。谈谈你是怎么做的?351、怎样认识密宗的降伏事业?什么样的人可以行持?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方便时请翻阅《藏密问答录》中对于降伏、双运的解答,以加深对此问题的了解。352、若想获得平安吉祥,最保险的方法是什么?这次念修皈依,你有哪些收获和改变?353、有人引用《大庄严论经》的一则公案,说藏传佛教的四皈依不合理。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发殊胜菩提心』第91节课354、我们理论上懂得菩提心的修法,是不是就可以了?请说明理由。355、为什么说菩提心在一切修行中极为重要?356、请结合《日修闭关要诀》,阐述修菩提心的具体方法。你会这样修吗?357、怎样才能将所修的菩提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请谈谈你自己的经验。第92节课358、实修四无量心时,修行次第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样?359、什么叫舍无量心?通过怎样的观察,才能深刻体会到亲怨平等?并引用公案加以说明。你做得怎么样?360、舍无量心具体应该如何修?什么是错误的舍无量心,什么是正确的舍无量心?第93节课361、什么是慈无量心?怎么样修持?362、为什么说有了慈无量心后,即使遇到刚强难化的众生,也会非常慈爱他?你对此有何体会?363、慈心在身语意中如何体现?你怎么理解关爱可怜众生,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殊胜?364、佛教中强调孝顺父母吗?请引用教证具体说明。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有何打算?第94节课365、悲心和慈心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说大悲心在成佛途中相当重要?366、悲无量心应当如何观修?请详细阐述。367、怎样才能把大悲心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你具体是怎么做的?第95节课368、观修悲心时,怎样亲身体验一下众生的痛苦?请举例说明。这样做对修行有何帮助?369、有些人不在乎众生死活,口头上讲的境界却很高,对于这种人你怎么看待?请说明理由。370、假如你遇到鬼魔作祟,身体不好或修行出违缘,此时你对鬼魔应持何种态度?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若有人这样做,你会怎么劝他?第96节课371、若以血肉供养上师三宝,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372、密宗会供中,有时为什么会供养五肉?这是否违背了大乘教义?什么样的密宗行人,才有资格随便喝酒吃肉?你对此是否接受?373、有些人供养血肉后,确实可以成办一些所愿。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待?以此可推出什么结论?第97节课374、你怎么理解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明白这一点后,你有什么打算?375、无著菩萨面见弥勒菩萨的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哪些启示?376、悲无量心具体应该怎样观修?第98节课377、喜无量心具体应该怎样观修?为什么最后还要安住于无缘的状态中?378、喜心主要对治的是什么烦恼?请举例说明,这种烦恼有哪些过患?你若产生这种烦恼,打算怎么样对治?379、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380、修四无量心有什么必要?简而言之,四无量心可包括在什么窍诀中?第99节课381、为什么说善良对修行人非常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382、我们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善是恶,或者善恶的力量有多大,这是由什么决定的?明白这个道理,可解除你的哪些困惑?383、为什么说心善前途光明、心恶前途黑暗?请引用公案具体分析。第100节课384、菩提心有哪些不同的分类?具体应该怎么解释?了解这些对你有何帮助?385、像地藏菩萨那样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否他就永远不能成佛了?为什么?这样发愿有什么必要?386、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有哪些差别?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这样的菩提心,依靠什么才能获得?387、正式发心时,需要有哪些观想和思维?这对生起菩提心有何帮助?你对“发心不为主,生心乃为主”这句话,有怎样的体会?第101节课388、为什么说自己与众生是平等的?观修自他平等,为什么可概括所有法要?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应该怎么做?389、自他相换菩提心,具体应该怎么修?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390、请以比喻说明,生起自他平等菩提心、自他相换菩提心的标准是什么?这二者与世间善心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第102节课391、匝哦之女的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当遇到痛苦、违缘、挫折时,你也会这么做吗?392、佛教徒对父母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要这样?你以前若对父母不孝,以后打算怎么办?393、自他相换的窍诀,容易修吗?为什么?第103节课394、这节课所讲的自轻他重的公案中,哪个最打动你?为什么?395、对于是否捐献器官,我们应当如何抉择?请说明理由。396、自轻他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你能做到什么程度?第104节课397、宝髻国王布施顶髻的公案,说明了哪些道理?你有什么收获?398、为什么说次第修行很重要?你对此有何体会?399、通过学习愿菩提心的内容,你明白了哪些以前不懂的道理?如果周围也有人不懂,你打算怎么做?PAGE   - 8 - PAGE   - 7 -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作文十:《带着思考前行》2000字

带着思考前行

现在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初一时读到的一句名言,让我开始沉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初三时,明对中考,有过迷茫,有过胆怯,更有对自己对未来的说不尽的困惑与彷徨。高中是一路飞奔,很难留下暂停的脚步,时间紧迫!虽然我很想静下心来好好沉思一下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可总感觉自己是在被裹挟着前进。

有些问题是需要自己一个人探索的。关于人生,关于未来,我总喜欢认真的思索。前辈们关于孤独的论述,总是鼓励我避开众人。可能有点极端了吧,我确实选择了一条大多数人不走的小径。

高中时总觉得,自己的思想被书本和老师钳制了太久,便希望逃离课堂,远离喧嚣的环境,寻觅一个安静的地方独立思考。奈何,总有考试相逼,而我本不是苟且安逸之人,可面对糟糕的成绩,内心总是充满着无奈和默默的悲伤。

现在大二了。我已说不清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一路走来,其中似乎总是痛苦居多。我走的路太独特,抑或,成长本来就包含着痛苦?

每个人在每个人生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抉择。如何做出最优决策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得首先弄明白生命是什么,什么是最优决策,生命里有无最优决策?

生命是什么,这算是个哲学问题。大家并不一定都会标榜自己在思考哲学问题,可我们的人生一刻也离不开我们自己对人生哲学性的领悟。

最优决策问题是我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的。我们时常谈论商品带给我们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我在想,生命也是有限的,它带给我们的满足感有没有最大化问题呢?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思路,不过感觉像我这样带着思考生活的人很可能会把生活复杂化吧。本来大家过一天算一天,或忙碌或闲适,反正总是忙于自己的各种安排之中,像我这么一问,大家反而还不知道该向何处去了。

所以说,爱思考的人总是面临着各种风险的。我们的社会有点像一艘行驶在广阔无垠的大洋上的游轮,只有少数先行者开着小船游弋在周围寻觅着新的航向。生活在搭船甲板上的人,或许也会感叹生命的局促,却绝不敢离开相对熟知的甲板。

不过对先行者而言,留在甲板上却是固步自封的表现。甲板并非永远是幸福乐土,他们始终铭记甲板并不是稳固的大地,风浪随时会来袭。对前途的隐忧总是会萦绕在他们的脑海,这一刻我们举杯相庆,可下一刻,不知路在何方,今日的欢聚也变得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味道。

明对前途的不可知性,我们总是会受到一些貌似合理的思想的影响。可是,敢于冒险的人总是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些思想的提出者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的人,而且鉴于知识本身的积累性,他们知道的

未必比我们现在的多的。而且一味听从他们的指引,这很可能导致奴性思想的培养。

刚说了,爱思考的人总是会面临着各种风险。而且,思考给我们带来的往往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不过,不思考,我们的痛苦会少些吗? 思考确实是一个很烦人的事,与不愿思考的人相比,它也未必能让我们感到更加幸福。不过反观人类思想史,众多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且他们言行鼓舞着我们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勇敢向前。

思考其实是一种冒险。独立思考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独立面对不为大家重视的问题,这会让我们显得有些另类,而且,思想者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是常有的事。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没有坚强的意志做后盾,迷失自我时就是思想者必须时常面临的难题。不过,先贤已经走过,我们至少有了榜样。

人生中的利益得失,幸福与不幸福实在是很难说清的问题。人生是一个系统过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更有“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的说法。仅仅用快乐与否来衡量生命中的各项决策显然是不够的。

人类的历史总是伴随着思想的革新,时代的变迁往往是思想推动的结果同时也需要新思想做智力支持。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动不拘的时代,只有努力思考,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于思想的巨大作用,我不想谈太多,毕竟湖经图书馆二楼已有不少论述这个问题的书籍。

现小结性的阐述一下我关于人生发展的建议吧!

1 独立思考 我把它放在首位,是因为它最能体现那一个人的独立性,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把握。也是我们,开始自我人生之旅的前提。

2 阅读名著或对人类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作 接受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驱的指引吧。他们的勇气会鼓舞我们,他们的或许不总那么正确但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言行总能启迪我们的心智。他们的博大胸怀,也总是可以让我们不幸受伤的心灵栖息依偎。

3 结交好友 关于朋友的作用,不想谈太多,大家都明白的。 4 精益求精 总觉得精益求精不仅仅是一种做事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生态度吧。我们不能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否则那也表明我们也不怎么在乎自己的生命。培养自己专注的习惯,也有助于我们感悟生命的美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自己真正喜欢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有利于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厚实感吧。

5 尝试新的开始 过去的事情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进而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试试新的开始,我们可以轻松上阵。一切终归会过去,得抓紧时间好好活的!

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面对生命,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勇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