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节日范文 > 中秋节 > 病从口入什么 [《病从口入》800字]

病从口入什么 [《病从口入》800字]

时间:2019-11-17 10:04:5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作文:病从口入》800字

这个星期六,我也许是因为中午虾、蟹吃得太多了,晚上一直肚子痛,上吐下泻的,好一番折腾。

凌晨两点多,大家一定还在做着香甜的美梦吧,而我可惨了。我被腹部传来的疼痛惊醒了,立马冲向厕所。我蹲在那里又吐又拉的,因为吐得急,脸一下子要炸了似的涨得通红,泪珠什么时候也挂满了两颊。我想站起来,可一起来又想拉,蹲在那里吧,又拉不出来,蹲了好一会,我无助的喊 “妈妈”“妈妈”……每喊一声,我的肚子就疼得像有人在拉扯着我的小肠,不还有十二指肠,好难受呀。

很快我就听到了脚步声,妈妈从房间里出来进了卫生间,一看我的样子就明白了,一边帮我打开浴霸取暖,一边给我打扫残局还不忘数落道:“你看你中午一有自己喜欢的虾呀蟹呀的就拼命地吃,‘酷儿’、‘雪碧’也是一杯接一杯的喝,就像饿死鬼从来没吃过似的。晚上吧,又是八宝粥又是酸奶的,这么冷的天,睡前还吃那么多冷的东西。喝酸奶吧,也不讲卫生,还像个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竟用没洗过的手刮着吮着吃,能不吃坏肚子吗……”接着又是一大堆再熟悉不过的唠叨了,不就是以后可一定要注意什么什么的。这我还不知道吗,不就是做不到吗,要能做到,我现在还蹲这儿干嘛?我心里这么想着,可没一丝的力气能把这些话从我嘴里吐出来。妈妈帮我收拾了一会,我终于重新爬回床躺下。ﻩ ﻩ小 荷 作文网

五分钟后,不争气的肚子再次把我从温暖、舒适的床上揪起来。我又一次蹲在厕所里起不来。“妈妈”“妈妈” ……一个人太孤独了,我还生着病呢。“踏踏”的脚步声传来,我一抬头,这次走过来的是爸爸。等我回到床上,爸爸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药给我喝下,叫我再睡会。怕我害怕,又拿了几本书,坐在我边上陪着我。迷迷糊糊中,我似乎看见爸爸打着呵欠,手里拿着书。

早上,我十点多才醒来,只听见爸爸和妈妈在讲话。爸爸对妈妈说:“等下你带彧去社区医疗站看一下,反正也不远……”我心里暖暖的,好像肚子也不那么疼了。

现在我的肚子已经彻底好了,想想妈妈的唠叨,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病从口入。怪不得爸爸妈妈总不让我买“垃圾食品”呢,看来是该好好改改了。

作文二:《病从口入》900字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             病 从 口 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增加幼儿卫生常识。

2、知道病从口入,做到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3、以情动人,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关爱他人。

活动准备:

1、拍摄路边小摊做点心的照片。

2、“健康卫士”标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教师”的“心情变化”引出话题:

师(做懒散、病恹恹状):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幼:不太好。

师:那你们观察一下老师为什么会不开心?

幼:你看上去没有精神。

幼:因为小朋友总是乱丢东西,让你扫地。

幼:小朋友的蛋糕屑没弄干净,老师很辛苦。

幼:你给我们梳头、洗抹布累坏了。

二、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老师不舒服的原因。

师:小朋友说对了,老师今天身体不舒服,头痛、肚子痛。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好吗?

幼:因为你声音变了。

幼:因为你太累了。

幼:可能你吃坏肚子了。

幼: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也会不舒服的。

师:小朋友们猜得很对,你们真厉害。老师请你们看一组照片你们就知道答案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以“路边小摊做点心的照片”警示幼儿贪吃的心灵。

师:你觉得这些照片拍的是什么地方?照片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卫生吗? 幼:这是幼儿园路边的小摊。

幼:他们在做一些小点心。看上去脏稀稀的。

师:对了。这些路边小摊的食物非常不卫生,而且没有营养,含有色素,小朋友吃了以后有时会发生食物中毒。所以我们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路边买小零食了,好吗?

四、以“关爱老师”引发幼儿关于健康的更多思考。

1、关爱老师

师:我一定吸取教训,以后再也不吃路边摊的东西了。今天,我觉得好累啊,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老师高兴起来?

幼:我想关心你。

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关心老师?比如,可以做一些让老师开心的事情。 幼:我们必须做一些好事,比如扫地。

师:除了劳动的事情,还有哪些事情?

幼:我们学本领的时候拿出好样子来。

幼:我给你买一件新衣服。

幼:我画一副画送给你。

2、关爱自己

师:谢谢小朋友对老师的关心。我觉得非常开心。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成为健康卫士?

幼:多吃蔬菜、水果。

幼:多吃饭,每天6:00到外面跑步锻炼。

幼:不能挑食。

幼:早睡早起。

幼:可以拍拍球。

幼:锻炼身体。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制定“健康卫士”的评价表。

作文三:《病从口入》4800字

分析“病从口入”

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的告诫,但并不十分理解病从口入是怎么一回事。告诫!只能作为一种声音在人们的耳旁划过,根本没有引起人们对病从口入的认识,也没有唤醒人们怎样去把

握住病从口入的关口,这真是很危险的事情!

“病从口入”人们总是对其误解,认为病从口入就是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腐烂或过期的食品,这种回答说对了一小部分,其大部分的病从口入内涵还没有真正的说出来。其实我们日常的饮食才是病从口入的关键,尤其是吃新鲜食品(鱼肉蛋禽及山珍海味)或是极具保养作用的食品和那“洋”食品时、产生“病从口入”的问题越大,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生活提高

以后,当我们的饮食有了更高的追求时,病从口入的问题随之就越加突出了。

“补”!自中国初见富裕(1984年后),人人兜里有了钱,第一个大事就是“吃”以此补补亏欠许久的嘴欲,同时也补补身子、强壮一下身体,这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在理也在情。但吃也应该有个度,再吃也不能吃到肚皮外去啊。食文化是对饮食的品种和花样而言的,当然也是对品味而言的,但绝对不是对暴饮暴食而言的,更不是对不能吃的东西硬吃而言的。我们的老祖宗远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很深的饮食文化追求,不说完善、但也是该吃的和不该吃的有了分别,至今也没有添上几样新的、大众享用的、有益健康的食品。与其相反的是饮食超出了边际,“陆海空、能喘气的和不能喘气的统统的都可送入到口中,连那些稀奇古怪的动物也能作为美味佳肴,难怪一时期怪病横起大江南北,折瞪的鸡飞狗跳,若是瘟疫再起,

恐怕小鸡都不敢饲养了。若是疯牛病的来袭,恐怕再是“牛市”人们还是望牛生畏的。     吃上几顿好饭、理所当然,这也是老百姓生活之中的正常愿望吗。因为现在的中国以不是过去见面第一句话必问“您吃了吗”的时候了。但衣食无忧并不能代表大开“吃戒”,这大开的吃戒一旦打开,如同雄狮猛兽,好像与缺吃少穿强胜不到哪去,因为这种大开吃戒的猛吃

猛喝背后将面有意象不到的煎熬之实啊。

病是吃出来的,虽不能占据在100%,但占据在99%还是没有问题。吃的文化在中国渊源,但“量吃”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更谈不上能吃的文化了。但在医学上有过对病人饮食的提醒,比如;“吃流失,食量要多食少餐,不能吃的过饱”,尤其对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求的饮食十分苛刻,比如糖尿病对于甜食几乎是不能吃的,对于水果也是看着别人吃的,可还有的大夫说糖尿病可以吃水果、采用互换法,但那个糖尿病患者“感冒天下之大不为”啊,病人总归是病人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的饮食,大夫嘱托好像要比

糖尿病人多的多,首先是鸡蛋不能吃,蛋类食品都不能吃,不但不能吃,还要长期服用辛伐他汀药来降低胆固醇。肥肉不能吃,瘦肉也需要限量食用,细鳞鱼不能吃,青蛙和甲鱼、墨斗鱼、蛇都不能吃,严格的饮食量控制在七分饱以下。         得病有了饮食的告诫,但对于健康的人群就不应该有个告诫吗?何必必须到了需要“告诫”的时候呢?非要形成“亡羊

补牢”的故事呢?

吃肉很香、人人都愿意吃肉,只有出家人是不吃肉的,因为出家人“不杀生”。吃肉好不好呢、吃多少肉最为合适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标准,简单的说;胖人吃肉标准就应该少于正常人或是偏瘦人的标准。因为胖人(尤其是大度翩翩者)已是营养过胜了,按着身体的需要是应该控制肉食的摄入量,如果再补下去,只是满足了口欲,但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存储了祸根。食肉量与从事的工作有关,运动员或干重体力工作的人要比座办公室的人多,这是体力消耗决定的。而现实正是相反,座办公室的人有条件天天出入饭店,大块肉、大腕酒,可干体力活的人则是“粗茶淡饭”分外香了。多吃多得很有哲理性,但那个多得是什么?热量不能排除,在身体中积聚对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胖人的胖是否与其没有真正的消耗有关呢?

肉食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应该是较为理想的肉食选择,但红肉含有胆固醇,多食肯定与胆固醇指标有关了。白肉有许多人非常喜欢吃,吃在嘴里滑稽流的很香。尤其是东北人,不是有句流传的戏词“翠花、上酸菜”吗,那就是东北有名的“川白肉”菜。川白肉菜没有肥肉膘子炖酸菜不好吃。川白肉菜还有个别名叫杀猪菜,那可是上酸菜的上酸菜,一般情况是东北人“杀年猪”时的川白肉菜(上酸菜),每逢春节之际,农村有条件的家庭都要杀上一口年猪,请左右邻居和亲朋好友来家做客,主菜就是上酸菜(即;杀猪菜),据说有的人能吃上五大碗四指膘的肥肉(农村对肥肉的测量、都是用大人并拢的横手指测量的),要是生肉上称称的话,约估要超过10斤。吃那么多的白肉行吗?肥肉是什么?是动物的脂肪啊,脂肪是什么?就是常用的荤油啊!要说吃这么多荤油的人血脂还能正常,那可是个奇迹,这里我有句话要说;我们吃的是肉、而不是在吃油。

吃蛋类食物;一个人一天究竟吃多少个鸡蛋(以鸡蛋为例)为益呢?基本没有什么标准。过去曾有过说法“一个人一天最多不能超过二个鸡蛋”。但有谁遵守过这个标准呢?过去的鸡蛋基本都是农村个人家养殖的,好像也能保证基本的供应(那时主要是购买力较低),而现在到处都是快速的养殖基地,鸡蛋的供应可说是应有尽有,堆积如山,绝对满足供应。鸡蛋是多了,在大量的享用鸡蛋美食的时候,我们可曾考虑过身体胆固醇的血液指标问题吗,无论考虑没有考虑,当今心血管疾病病人的不断涌现,在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鸡蛋消耗量都是吃掉了。反问一句;为什么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比过去年轻化,为什么心血管病人今天要比过去多的多,已多到老百姓习以为常的程度了。人类第一杀手的疾病、这样的横行,就不值得我们注重“病从口入”的关口吗?

吃,前面提到的食肉和蛋类食品,基本是老百姓正常的生活饮食,表面上来看是在正常不过的了。如果再多说的话,好像不让老百姓吃东西了,其实不是,好的食物一定要吃,民以食为天吗。但要;“好的食物好吃”绝对不能让美食产生对我们健康不利的因素。松花蛋是个美味(含铅量稍高,胆固醇高,心脏病人是坚决不能吃的。),听说有的人一顿饭能吃

50个。真可算是英雄了。但这算什么英雄呢?胆固醇英雄,好像永远也不会、也不允许有这个名字出现的。

“肠肥脑满”其意就是说有的人吃出了大肚子子、吃的肥头大耳了。 “脑子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火夫”这也不是什么好词,但与吃有关了,与肠肥脑满好像很是贴切。肠肥脑满都是吃出来的,穷人怎么能脑袋大、脖子粗呢。现今时代人们追求的是现实,起码追求的不再是虚伪和迷茫,追求的是健康,是生活质量,是科学的饮食!是今天能吃水果,明天还能吃芒果,今天能吃肉,明天照样能吃火锅。而诀不能像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那样只有眼福,没有饱腹,但也希望我国的医学事业有所进步,也能让这些人有眼福更有饱腹。也希望我国的老百姓注重科学的饮食,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为了工作事业,把住“病从口入”关,使身体健健康康下去,过个高质量的生活!!!

国人熟知的俗话“病从口入”,人们一般理解为吃了不卫生、不洁净的东西会得病,而张悟本却以此来解释食疗养生的道理: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疾病,每天习以为常的饮食喜好,很可能正是健康的敌人。

他在新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中说,现在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等慢性病,其实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吃出来的,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都在喊病从口入,却没人喊病从口出,其实懂得怎样吃才能够养生,可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常年饵生之奇法,积养生之术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他说,老祖宗说的“食疗胜药疗”,都让我们弄丢了。

得病是果,有果必有因,致病的原因,第一条是不良生活方式,第二条是营养不均衡。他以传统中医观念为理论来解释怎样吃才符合养生之道。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所以在中医体系里我们所吃的食物也有阴阳之分:寒凉食物为阴,有清热、去火、解毒的作用;温热食物为阳,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的作用。身体内寒气较重的人,要选择温热性质食物,如牛羊肉、洋葱、韭菜、生姜等;身体内热大的人,吃多了温热性质的食物会燥。

吃哪种食物也跟季节有关:夏天多吃寒凉的东西以清热解暑,冬天多食温热的食物以保暖祛寒。如果天热了吃狗肉可能会热出病来,导致咽喉疼痛、大便干燥、胸闷心烦;如果天冷了吃西瓜,轻者胃痛、腹胀,重者腹泻、腰疼。张悟本还特意提醒大家:现在经常吃反季节的东西,在天冷的时候大吃寒凉的水果、蔬菜、饮料,是违背养生之道的。

“长生不老”是奢望,但“健康到老,无疾而终”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中医讲究天、地、人合一,要顺其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才能健康。以人的五脏为根本,是中医的养生学,认为五脏保养得好,身体就好,五脏有病了,人也就有病了。

那么,吃饭的时候怎么给五脏做保养呢?他说,如果按照食物的颜色来分,五脏各好一口:肝吃绿色的,心吃红色的,脾吃黄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但是具体怎么吃也有讲究,所谓“药食同源”,也可以说会吃它就治病,就是“药”,不会吃,就是“食”。比如都说白萝卜养肺,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萝卜“生吃养肺,熟吃润肠”,那么为养肺,吃白萝卜就不要煮熟吃。再比如,我们每年夏天都喝绿豆汤,为的是去肝火,但一般人并不清楚绿豆汤怎么做、怎么喝才有养肝去火的功效。张悟本说,绿豆洗净加水,盖上盖煮,中间不要打

开盖子,开锅5-6分钟,绿豆似开没开,这时候汤最绿,那个汤才是养肝去火的,等到熬烂了,那就是解馋的。把这个汤倒出来,当水喝,剩在锅里的绿豆,再加水熬烂了,当饭吃。         从味道来分,甜酸苦辣咸这五味分别供养五脏六腑。传统中医理论说:酸养肝,苦养心,甜养脾,辣养肺,咸养肾。这五味的调和及摄取,能够使人保持健康,所以什么口味都得吃点。但是,还得知道,过酸就会伤肝,过甜伤脾,过辣伤肺。张悟本说,现在说吃醋、吃苦瓜好,就顿顿都是这一口;孩子以饮料代替了饮水;从南到北,不分四季地盛行吃辣……都变成健康的隐患。均衡营养,就是什么都不能过度。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贯穿从胎儿到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俗话说:“病从口入”,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饮食与健康关系的科学总结。美国健康财团主席海思德博士指出:“包括癌症在内的90%的成年病多与饮食不当和化学物质有关”。“病从口入”,不但要吃的卫生,而且要吃的科学、合理与健康,进行科学配餐和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除了营养学家门一再强调的由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能,要供给一个人一天的活动消耗外,还要通过食物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科学配餐和平衡膳食是造福大众健康的好事。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工作、活动的需要,每天饮一定数量的食物,这“一定数量的食物”是很讲究,既要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又要有各种营养素满足机体的需要。缺乏某些营养素,特别是微量元素,身体就可能患病,如心血管的发病就与脂肪过量和钾、镁、钙、钴等元素缺乏有关。

因此,为防“病从口入”,不但要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要做到平衡膳食,全面、合理营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身体健康。要防止病从口入,

最关键的就是两个方面:

精心选用食品、

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很多时候,

我们的一些疾病都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错误认识,

所以关于食

品方面的知识有必要了解多一些。

当然,

除了上面说的两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也

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说药物安全,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在日常的用药中

一定要慎重,

以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其他的疾病。

我了解到西药大多是化学合

成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要比中草药大得多,

所以一定要对症慎用,

认真阅读说

明书并遵照医生的嘱咐按剂、按量、按时服用,身体状况恢复后,立即停用,长

期用药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再比如说保健品安全,

现在很多人青睐于保健

品,

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的保健品也出现了。在选择时一定要谨慎, 可以多咨询

医师的意见,不要盲目选用。

加强对养生的认识,

关注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定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作文四:《第六课病从口入》1300字

6 病从口入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图片学会并会书写生字“干 的 从入”,部首“口字旁”“白字旁”“两点水”。

2、理解字词的含义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饮食要注意卫生,不暴饮暴食。

重难点:

与学过的字比较,分析

左右结构的对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早上吃饭了吗?能跟老师说说你们都吃的什么?(指导学生回答)我们吃的东西都是爸爸妈妈或者是食堂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洗干净的,或者是做熟了的。我们不能吃不干净的东西。吃饭前,你洗手了吗?同学们都洗手了,做的真棒,这样呢就不会把手上的脏东西吃到肚子里。不然就会像这个小朋友一样(边说边出示图片)

二、新授

1、出示图片

⑴图片:

⑵让学生带问题观察图片:图上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在干什么?吃了什么?注意他的手。小男孩蹲在马桶边上干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

⑶指导学生说小男孩用脏手拿东西吃,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吐了。生病了。板书“病”。为什么病了?哪儿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板书:口。板书从、入。

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6病从口入”

板书课题。齐读

2、出示词语:病从口入

解释:除了用脏手拿东西吃可以导致病从口入。还有哪些情况呢?吃过期变质的,不干净的东西都容易导致病从口入。(出事图片:发霉的面包 烂掉的苹果)咱们学校就有这样的同学,经常用手去翻垃圾箱,或者从从垃圾箱里捡不干净的东西吃,同学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吃干净的食物。

读词语,齐读,指名读。学生领读。

讲解:食物

食物都有哪些呢?大家看,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常吃的食物来,(出示图片 食物),这些可以吃的或者经过加工可以吃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食物。

出示实物(铅笔 指甲):指出这些是不是食物?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经常啃铅笔,铅笔是食物么?手指甲呢?

齐读、指名读

3、出示句子:

我们要吃什么样的食物才能不生病呢?干净的食物。

什么样的食物才是干净的呢?(出示幻灯片 :刚洗的苹果、垃圾桶里的东西?

板书:我们要吃干净的食物。

为什么要吃干净的食物呢?吃不干净的食物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板书:当心病从口入。“当心”就是留心、小心的意思。 我们要吃干净的食物,当心病从口入。

齐读句子、逐个读,读的好的同学到前面领读。

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希望同学们生活中也要这样做。

课间休息:听《卫生歌》

4、学生字

读课文中的生字

干  的  从  入

口头组词

学习 干的书写

老师在田字格书写

分解笔画  二 1

学生书写 老师指导

老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1、指板书读词语、句子

2、看课本,回顾知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4个生字,一个句子,知道了要吃干净的食物,当心病从口入。要讲好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家能做到吗?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另一首歌曲《拍手卫生歌》

课后反思:

智障的学生有着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因此要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尽量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就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例如:书空练习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学生跟着书空,远比老师和学生一起书空好,因为老师书空学生看不清,也难于模仿,这样做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注意力得到提高,也学习相关的知识。

作文五:《预防病从口入》700字

2、预防病从口入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在生活中严格做到一些预防方法。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要预防传染病,必须防止病从口入。

能力目标:学会预防病从口入的方法。

重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

难点:什么是肠道传染病及这些病的危害。

教 学 过 程

师:这几天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我们就特别爱吃冷饮、水果等来解暑降温,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喜欢吃的。但我们发现这个季节拉肚子的机会也多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预防病从口入》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吃东西的过程?

师:基本正确,再来听老师讲一遍:食物从口腔进入,再至食管、胃、小肠、大肠。营养部分人体可以吸收,不需要的则排出体外。所以,吃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我们的消化系统的。

师:有哪些情况我们会把“病”直接吃入口中。

师:是的,在我们吃的时候不注意就会把“病”吃进来,所以这就是“病从口入”。

当病从口入时,身体就会不舒服,出现一些情况,同学们能说说看吗?  生:拉肚子、腹痛、还会得病。

师:对,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得一些肠道传染病:伤寒、痢疾、肝炎等。  什么叫做肠道传染病呢?

(教师读书上56页倒数第3行,从由于开始读)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我们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挂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即书上57页两张)。

师:我刚才还听见有小朋友提到了变质的食品不能吃,有谁可以解释一下什么叫“变质”。

师:有了味道、外观等发生变化的食品,以及过了保质期的,这些食品我们都不能食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些吃的学问,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老师把这些方法串成儿歌(书上57页图下儿歌),我们一起念一下,并且回家后可以教给自己的家长。

思考与练习

学生口头交流

板书设计

预防病从口入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洗干

口渴不要喝生水,食物要防苍蝇叮,

作文六:《严防病从口入等》1500字

严防病从口入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易引起多种肠道传染性疾病。专家建议,公众应掌握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严防病从口入。

夏季天气炎热,苍蝇、蚊子等病媒生物孳生活跃,降雨量增加,饮用水容易被污染,加上人们喜欢吃凉菜。部分人群有喝生水的习惯,将进入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专家建议。预防肠道传染病必须严把病从口入关。减少在外就餐,不到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吃东西,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削皮。讲究卫生,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不乱倒垃圾。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孳生地。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合理的饮食和睡眠,不暴饮暴食。接种甲肝、伤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相应传染病。一旦发现有肠道传染病相应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强骨健身5步法

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大多数人来说,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降低骨量丢失和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

下面介绍预防骨质疏松症5步法:

1、每天摄入推荐量的钙和维生素D。

2、有规律地进行负重锻炼。

3、戒烟、戒酒。

4、与医生共同讨论骨骼健康问题,如晒太阳、保持正常体重等。

5、适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和服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单独的一步并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只有遵照所有的步骤才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白 帆)

蔬菜营养巧搭配

人体需要“全方位”营养,单纯吃任何一种蔬菜都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只有合理、巧妙搭配,坚持多品种、多颜色才能确保营养均衡。一般来说,蔬菜可分为茎叶型、块根型和果实型三大类。

茎叶类蔬菜。有油菜、韭菜、小白菜、菠菜等。维生素c和胡萝h素含量丰富。菠菜中含有铁质,但同时含草酸,会妨碍食物中钙、铁吸收,所以烹调前,应在沸水中略焯。

块根类蔬菜。有萝卜、胡萝卜、芋头、土豆、番薯等。萝卜含维生素C很多,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土豆、芋头含淀粉多,热量高,其他营养较少。块根类蔬菜共同的特点就是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如果将萝卜、胡萝卜切成薄片或细条,放置1天至2天后,其粗纤维可增加3倍左右。所以萝卜类食物要现切现吃,不宜切后贮存。

果实类蔬菜。有西红柿、豆角、柿子椒、黄瓜、丝瓜、南瓜和茄子等。这类蔬菜除豆角、南瓜、丝瓜、茄子外,最好生吃,以避免在烹调过程中维生素被破坏。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豆角,包括扁豆、豌豆、毛豆等,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的成分多于谷物,其他如钙、磷、铁、维生素B1的含量也高于其他蔬菜。南瓜含胡萝卜素很多。辣椒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较丰富。

煮蛋八分钟

专家做过一些“煮鸡蛋试验”。结果发现,普通大小的鸡蛋,也就是一斤称七八个的鸡蛋,放在锅里,冷水开煮,水开后,掐着表,再煮8分钟关火。这时候煮出来的鸡蛋,蛋黄刚刚凝固,口感和营养都是最佳的状态。

有些人喜欢吃溏心的鸡蛋,但专家提醒说,鸡蛋等禽蛋类可能受到沙门氏菌感染,吃溏心蛋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而鸡蛋煮得时间太长,又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煮鸡蛋时还是应适当掌握好火候。

鸡蛋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煮熟时间,如果是较小一点的柴鸡蛋,可能煮六七分钟就够了。可以自己做做煮蛋试验,找到最佳时间。此外,煮蛋时要注意,水一定要完全没过鸡蛋,这样才能将鸡蛋充分煮熟。

(幕 宇)

作文七:《“病从口入”教训深》1500字

我的单位数年前就被上海市政府列入黄浦江两岸开发之内,因此,早已开始生产萎缩、大量裁员。鄙人下岗后转学“个体经营”,专事“写作卖文”,将昔日“业余爱好”变为“专职正业”。众人皆知:写作,是一项繁重复杂的高强度脑力劳动。笔者日夜伏案,非撰即阅,脑力消耗之大可想而知。补脑,便成为我每天必修“功课”。否则,脑细胞后不继前、脑汁供不应求、脑力不堪负重,就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质量”下滑乃至歇笔“停产”。   我除了天天坚持慢跑、快走、倒立等进行“运动补脑”外,还日日以核桃仁辅以“饮食补脑”。我曾对我太太说:“这核桃仁长得很像人的大脑,可谓天然补脑佳晶。”太太要我买生的核桃仁煮了吃,我嫌麻烦,就到超市购买现成的袋装油炸核桃仁吃。她多次正色警告:“这横炸竖炸反反复复油炸出来的食品吃了容易致癌!”我屡屡搪塞:“超市卖出的食品都经过质量检验,不会有影响健康的卫生问题。”   其实,我也心知肚明:多吃油炸食品肯定对健康不利。然而,具体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才会产生什么程度的不良后果?自己还是迷茫模糊。对于常吃油炸核桃仁,我只是出于贪图方便.并觉得油炸核桃仁吃口较好――又甜又脆又香,真可谓百吃不厌。所以,对太太的一再警告无动于衷、置若罔闻,执着坚定地长期购买油炸核桃仁“补脑”。   我这人做什么事都比较认真执着,认准了的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连吃油炸核桃仁补脑也一丝不苟、毫不含糊。自2001年冬天开始购买油炸核桃仁进补以后,我一年四季每晚临睡前都要吃10瓣(5颗)油炸核桃仁,从不间断。快吃完了,便赶快上超市买几包,各种牌子和口味的油炸核桃仁轮换吃……   去年5月中旬,单位通知我体检,5月17日清晨我空腹验血,意外查出CA-199严重超标。参考值为37,我竟然高达105.30。医生赶紧通知我复检,5月21日我再次空腹验血,这次结果仍高达98.78。听医生说:这CA-199是与癌细胞相关的指标。说白了就是:我体内已隐藏着癌细胞。医生为我做肛门指检,仅发现小粒内痔;再详细为我做第二次B超检查,肝、胆、脾、胃、胰等均未发现病变;此前X线透视,肺部亦十分正常……这阴险诡秘的“癌灶”始终未找到。然而,两次空腹验血结果充分表明:我身上癌细胞肯定存在。最后,医生建议我到自己信得过的医院做进一步复查。   此时此刻,我不急不躁,前思后想,静析病因:2001年夏天单位组织体检时,我CA-199完全正常,此后3年当中,我饮食起居、劳作运动等都与从前一样,惟寻小小的变化就是,我于2001年冬季开始以香甜脆美的油炸核桃仁补脑。这致癌元凶极可能就是两年半来我夜夜连吃不断、“香里藏刀”的油炸核桃仁。于是,我当机立断,紧急刹车,当夜就开始停吃油炸核桃仁。   9月份,新鲜核桃仁上市,我开始购买生的,每夜临睡前,用清水煮10瓣吃下。停吃油炸核桃仁整整半年以后的2004年11月23日上午,我到申城著名的三级大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东部)空腹验血,单检CA-199,一星期后检查结果出来:32.79。   釜底抽薪,立竿见影;停吃“炸物”,不治自愈――令我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如今,我终于深信:祸从口出,病从口人。   1997年以来,恶性肿瘤一直占我国死因首位且发病和致亡人数仍呈上升趋势,其中饮食因素高达35%。   病祛思由,渴解念源,深谢敝人单位--上海港新华港务公司赐我体检以及上海港医院诸位医务人员高度认真负责,为我及时揪出病魔,使我逢凶化吉,遭恶转祥!否则,我也许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不明不白中,稀里糊涂地把自己的小命慢慢吃掉――现在回想起来,仍不寒而栗,后怕不已!   (编辑 祝 健)

作文八:《病从口入谁之过》4000字

重典能否治乱?

“《食品安全》法颁布3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不但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现在,又扩散到药品领域,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既然一些无良商家一味追逐利益最大化,道德已无法对其形成约束,那我提议,干脆制定一项‘反生命罪’‘反健康罪’,用刑法告诉不法经营者,生命应该如何被敬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者沈杰说。

高晓松酒驾事件,成为了中国交通安全法治理酒后驾车的一座“里程碑”。相较于治理酒驾而言,我国在对食品、药品安全违规的惩处上,则显得有些过于宽松,除经济处罚外,似乎极少有企业法人因此承担刑事责任。低廉的违规成本,同可观的违规利益形成鲜明对比,促使经营者选择置法律于不顾,屡屡以身试法。

沈杰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提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应该拿出治理酒驾一样从严的态度。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学者均认为,应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的惩处力度,沈杰更提出,应该将明知故犯的商家界定为犯罪,而不仅仅是违法。

食品、药品并非无法可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告诉记者,早在1995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此基础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其中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在药品的监管上,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更是从2001年12月1日起便开始施行,在《药品管理法》的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的第十一条中,明确要求: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而在该法案的第五章药品管理的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中也有如下字样:“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在劣药的定义中,第四项即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结合《药品管理法》中的以上表述,此次“毒胶囊事件”所用的工业明胶明显不符合第二章第十一条中“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一项,而至于是否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却尚无定论。

杨建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无论是食品管理还是药品管理,都已经拥有一套十分完备的法案,至于屡禁不止的视频、药品安全问题,绝非法律漏洞所致,实为部分经营者有法不依、铤而走险的个人行为。

沈杰进一步指出:“一些食品、药品生产厂家,明知其生产原料与生产手法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害,却出于降低成本等目的考虑,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这已不仅仅是违法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谋财害命、是犯罪,与杀人无异。只不过这个杀人的说法更隐蔽,效果更缓慢而已,更可怕的是,由于一些科学检测手段的局限,一些隐形的影响很有可能不会马上显现,而是推迟到几十年之后,甚至是在下一代人的身上表现出来。这其实比直接的杀人更让人觉得恐怖。”

基于以上原因考虑,沈杰认为,对于违法者,不仅应将其定性为刑事犯罪,更应该对涉案所有部门、人员予以严惩,将一条不法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都绳之以法,以儆效尤。这样才能使我国当下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监管不力?

与之前的《食品卫生法》相比,2009年开始实行的《食品安全法》更强调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一体化动态监管。而这其中的各个环节,其实并非一个部门负责。杨建顺举例说明:“农场归农业部管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则由工商部门和其他技术监督部门介入监管,加工成成品之后又有食品药品监督局把关。各部门之间的分阶段管理,实际上给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一体化监管设置了障碍。

近年来,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各地开始实行地方政府统一负责制。在杨建顺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监管机制,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监管部门可以无缝衔接,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来看,由某一部门全权负责,监管到底的统一领导、协调的机制亦是成功而可取的。

在这样“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下,食品、药品安全依旧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对于公众对政府监管不力的指责,杨建顺解释:“要求监管部门每天24小时监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监管部门不能天天盯着企业经营者不放,只能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或抽查。这样的客观情况,导致个别经营者钻了监管的空子,也是有可能的,并不能因此就把所有责任归咎为监管不力。”

对于杨建顺的观点,同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系教授张鸣则持有不同的态度,在接受《新民周刊》的采访时,张鸣直言,在他看来,我国现有的监管部门都是标准的“衙门”。“衙门虽是衙门,但都有生利的冲动。最热衷的两件事,一是给商家发放各种优秀标牌,组织各种评奖,最后大家你好我好,家家都是优秀。无论哪个商家出事,到它们办公室去看,都是一屋子的奖状,半屋子的奖杯,还有满抽屉的合格以及优秀证书。二是定期检查企业的产品,查出问题,然后等企业上门公关,公关到位,原来不合格的,就变成合格了。”换而言之,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在中国之所以屡屡出错,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张鸣认为,中国在食品、药品监管的问题上面可以借鉴国外的NGO模式,通过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加以监管。这种NGO组织具有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同时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以志愿精神为原动力的特点,是公民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甚至可以通过尝试邀请国外NGO参与,借鉴人家的做法,对本国的食品、药品安全进行监管。

不法企业的保护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者沈杰长期以来一直倡导依法治国的国家发展方向。沈杰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出于GDP等政绩因素考虑,极有可能成为不法企业及经营者的保护伞。

在采访中,沈杰举例说明:“对于食品、药品行业内的一些龌龊内幕,我们出于正常角度考虑,不法生产经营者必会受到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举报,行业协会甚至应该将个别‘败类’踢出此行业,以净化整个行业氛围,使得该行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事实上恰恰相反,一些不法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实施的无良行为,往往会让其他企业争相效仿。”

早在三鹿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东窗事发之时,网络企业中就曝出过这样的传言:“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企业内部,早就是个公开的秘密,区别只在于,到底是往奶粉中掺杂三聚氰胺,还是在三聚氰胺中添加奶粉。”更有一些企业坦言,整个行业都这么做,你若不做,成本上就要高出很多,在市场上自然无法同其他同行竞争。此次的毒胶囊事件,亦是如此,涉及到的药品企业既有‘修正’一类的大厂,也有其他小厂,其在药品行业内的覆盖范围可见一斑。”如此看来,倒像是整个行业逼迫企业不得不成为无良商家。

沈杰表示,基于以上因素分析,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很可能在监管的过程中,充当了不法经营者的保护伞,使正规生产经营的商家举报无门、走投无路,从而不得不选择同流合污。

一个发展良好的行业,其本身应该拥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个别商家的唯利是图,影响的往往是整个行业的信誉,没有了信誉,对于行业则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出于行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考虑,行业内部会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审查,自我惩处。这样的自净,需要基于市场的商家自组织系统。

张鸣表示:在中国古代,商家也生产食品和药品,那个时候,每个行业都有行会,后来还有了商会。如果哪个商家干了这种事情,又被人揭发出来,那么,也没有人惩罚他们,行会知会大家一声,这个商铺多半就得倒闭,因为没有人会再跟它打交道,不能赊账,不能拆借,没有银钱往来,任何一家商铺都活不下去。反过来,如果行会或者商会不这么干,整个行业就都会受牵连,大家都没饭吃。

而在张鸣看来,今天,许多食品、药品的行业协会,之所以不能发挥其本身具有的自净效应,其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政府监管部门。

张鸣指出:“虽然行业协会是存在的,但只是挂靠行政单位的收费工具,原本就是行业赘疣。所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就全靠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了。在此情况下,监管部门一旦出于私利考虑,给予不法企业特殊的绿色通道,允许个别经营者以公关的手段掩盖其不法行径,那么带来的将是整个行业的不法化!”

转轨期的尴尬

尽管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多位专家及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意见,但就其根源,杨建顺则认为,出现此现象,是中国社会转轨期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杨建顺向记者介绍了日本的情况,日本战后经济萧条时期,出现过如砒霜奶、水俣病等几次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随着后来日本经济的逐渐好转,社会诚信机制逐步建立,围绕食品安全的种种问题也迎刃而解。

杨建顺告诉记者,日本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经济增长,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诚信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建立和巩固。现如今,日本的国民对本国的食品更加放心,这一点从日本国内生产食品价格高于进口食品价格既可看出。

而今,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杨建顺指出,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的诚信自律机制也必将稳步建立,经营者与行业之间的规范也会随之加强。

在对于其他学者的采访中,大多数人对杨建顺关于经济发展带动食品、药品安全的说法,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示了认同,但基于目前问题食品、药品已经影响到消费者的长远健康考虑,仍认为有必要在当下采取有力措施,规范食品、药品市场。

在采访的最后,沈杰一语道出公众的心声:“我们在形容某项伟大的事业时,常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在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上,却不要‘功在个人,贻害千秋’才好。不管目前中国社会处在怎样的发展时期,吃的东西是否安全都应该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有可能对于人体形成长远危害,万万不可等到千秋之后再行解决!”

作文九:《“病从口入”新解》1100字

姜素椿,主任医师、教授。1929年出生于湖南。1956年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便进入刚被改建为传染病医院的解放军302医院工作。从事传染病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半个世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3年,突如其来的新型传染病"非典"在北京肆虐。在这危急的时刻,作为解放军302医院专家组成员,他不顾自己年过七旬,立即投入到"非典"患者的抢救之中,不幸身染“非典”。但他毫不畏惧,执意用"非典"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性治疗,为治疗"非典"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病从口入”是老百姓的常用语,提醒人们吃东西时要谨防得病。言下之意,主要是:“别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原吃到肚子里去,以免得传染病。”的确如此,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江浙一带因吃毛蚶,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患上了甲肝。同样,痢疾、肠炎等也都是病从口入。因此,夏季大家尤其要注意预防胃肠道传染病,食品要加工到位,生熟食要分开,谨防苍蝇、蟑螂、老鼠等污染熟食,而饭前便后洗手也是防病经验之举。

我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半个世纪了,在数十年的工作中,经常向人们宣传有关防止“病从口入”的知识。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病从口入”的概念已大大落伍了。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食品供应充足,“病从口入”有了另一个概念,即吃多了、吃过了,从而引起人体所需热量过剩,肥胖、心脑血管病增多,发病年龄提前。

有报道说,一名年仅15岁的少年就出现了心肌梗死这么严重的问题。全球人口死亡数排位,过去一直是传染病居第一位,现在是心脑血管病占第一了。国民平均年龄指数是国民素质与文化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长寿特别是健康长寿更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福祉所在,但这一问题要从观念上更新,如人们都认为大胖娃娃“可爱”“健康”、挺着大肚子是“福态”,亲戚朋友见面就要大吃一顿,最后还不得不用上“消食片”,那结果自然是“病从口入”。过食导致营养过剩,是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基本因素,所以,这一问题不是从年轻人抓起,而是从小宝宝乃至从刚刚怀孕的母亲抓起,切切实实地防止营养过剩。从小开始防止“病从口入”,这是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如不规范的农产品、蔬菜、肉类含有有害无机物、有机物及抗菌药、激素等,是又一种“病从口入”,需要各有关部门给予严查,老百姓给予注意。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多到大自然中享受阳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也就能够少生病、不生病。人有病当然要早治,但“是药三分毒”,如果从小到老做到少生病、不生病,少吃药、不吃药,不也就避免了又一种“病从口入”吗?

作文十:《“病从口入”新解》1300字

“病从口入”是人们耳熟能详之词,在传染病流行之时,许多传染病不是经呼吸道传播便是经消化道传染,即使在平时,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拉肚子已成常识,所以总结一句“病从口入”以警世人,简洁明了。

随着传染病的被控制及环境卫生的改善,以往曾经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伤寒、霍乱已经很好地控制,食物中毒乃至蛔虫症也已很少发生,但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成了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痛定思痛,查查原因,发现现在的许多疾病竟然都与生活行为相关,而其中又以吃为最重要。

人应该怎么吃?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人们并没有认真研究过,因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生产力有限,能够提供给人们的食品并不丰富,对于许多人来说,有吃的就已经很好了,所谓“饥不择食”嘛!当然也有吃到“朱门酒肉臭”的,也有提到“高梁厚味反伤脾胃”或是“脑满肠肥,百病丛生”的,但终究是极少数人的事,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食品极大地丰富起来。饮食过量又缺少体力活动,收入大于支出,由食物转化的能量大大过剩,过剩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内存起来,于是形成肥胖。

“胖就胖点吧”,我们中国人历来并不太反感肥胖。因为几千年来能够胖起来的人都是能够多吃少动的人,即所谓“有福之人”,所以便把肥胖称为“福相”。但是如果胖到路也走不动,楼也上不了,那就是病了,这病就是肥胖症。肥胖症也许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路走不动可以乘汽车、楼上不了可以坐电梯。问题是人胖了就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也不正常了。血脂不正常就容易动脉硬化。高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的压力,高血压病影响的也是血管;而糖尿病呢,有人直言糖尿病就是血管病,它损伤了眼部的血管,视网膜发生病变;它影响了下肢的血管,足便坏疽;影响到心脏和脑的血管便威胁人的生命。所以肥胖成了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当然脂肪代谢的紊乱还有利于形成脂肪肝、胆结石甚至大肠癌的发生,连乳腺癌也多见于肥胖的妇女。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很可能与高脂肪饮食有关。肥胖导致体重增加,还是腰椎病、膝关节病乃至平足与跟骨骨刺的原因,因为体重大,这些承重的骨骼受不了了嘛!

说到吃,也还不只是吃得发胖带来一系列毛病的事。以前我国人民进食不新鲜的蔬菜多,这些不新鲜的蔬菜多含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以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所以我国的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甚高。东南沿海一带气候温暖潮湿,粮食容易霉变,霉菌之中有一种叫作黄曲霉的,它的毒素能引发肝癌。在一些沟水塘水中有藻类物质生长,有些藻类物质的毒素也是致癌、促癌物质,长年饮用这种不洁水的人,肝癌发生率高。我国南方鼻咽癌的发病率高,认为是与多吃咸鱼和鱼露有关。总而言之,癌的病因与生活行为相关的十居其八,而生活行为之中,吃又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当然,“吃”还包括吃药,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毒性,用药不当也能致病,口服雌激素原是为了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不料却增加子宫内膜癌,用龙胆泻肝丸减肥,却减出了肾脏病。“是药三分毒”,还真得当心。

所以今日之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卫生改善,“病从口入”已经不仅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问题了。大量的被俗称为“富贵病”的病,其实也绝大多数是“病从口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