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节日范文 > 中秋节 > **县以生态固本业态增效为主线践行“两山”理论

**县以生态固本业态增效为主线践行“两山”理论

时间:2021-06-15 23:43:38 来源:学生联盟网

**县地处***交界的**中游金三角地带,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两山”转化实践基地。该县北依***,南临**,国土面积1176平方公里,辖8镇2乡151个建制村9个社区41万人。近年来,**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固本,业态增效”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兴工业、清洁能源和全域旅游四大生态产业,突出四条路径,着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逐步趟出了一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9年辖区生产总值完成93.81亿元,增长6.0%;
财政总收入7.74亿元,增长5.2%。

路径一:以生态保护为抓手,全力打造“西侯度—大禹渡—圣天湖”**流域生态示范带

**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82公里**岸线,串联“西侯度—大禹渡—圣天湖”,由点到面打造**旅游板块,加快建设**流域(**段)生态保护示范区。一是西侯度遗址。以180万年前人类用火源头文化为亮点,以建设“生态西侯度、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重点,扩生态绿线,守生态红线,加快荒沟绿化步伐,在西侯度区域实施荒沟绿化工程,绿化区域涉及西侯度村、东侯度村、新村、古伦村等周边村庄,面积达2000亩。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态空间,以增绿、添彩、提质为重点,在通道绿化基础上,向荒山荒沟进军。2019年,在西侯度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二是大禹渡景区。以生态为底色,打造生态大门和生态停车场,保留浓郁大禹文化气息的原生态大门,利用大禹渡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采用绿化草坪砖,以灌木为隔离线,用高大乔木和藤蔓植物遮阴。以文化为基石,完善游客服务基础设施,立足“**”文化、“水利”文化以及“大禹”文化,建造**金三角地区高标准的精品度假型酒店。结合本地风俗文化及饮食文化,打造独特风味的“**全鱼宴”,吸引海内外游客。以养生为优势,重点开发大禹神泉项目,使得景区生态优越,四季葱郁,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三是圣天湖景区。以加强**湿地保护为目标,退耕还湿500余亩,恢复“千亩野生红荷”。2012年以来,加快退耕还湿,恢复野生红荷200余亩,香蒲、芦苇等湿地植物300余亩;
退耕还绿1000余亩,打造“千亩花海”景观区,按园林景观设计,完成绿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
荒沟绿化1500亩,建设“十里梅岭(冬季十里松岗)”,荒山造林1500亩,栽植油松近10万株、山桃山杏2万余株,建成**流域最大的梅园;
每年投入30万元—50万元,留住“万只大天鹅”。圣天湖是238种候鸟迁徙停歇的重要“驿站”,为了留住这些天之骄子,景区租种了附近村民200多亩耕地,专门种植玉米和白菜,加固驳岸7.8公里,建设“百年圣天湖”,对7.8公里内湖驳岸进行了修复、加固和整治。其中,石砌驳岸1.2公里,生态驳岸(河石+黄土+湿地及半湿地植物)2公里,黄土驳岸加固4公里。

路径二:以能源革命为抓手,全力打造荒山荒坡“农—林—光”互补示范区

深入贯彻国家能源革命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以综合利用为抓手,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新兴工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多个战役,加快建设**流域能源革命引领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是2016年全国8个技术领跑基地中唯一的县级项目。其中“农林光互补”生态恢复工程是**光伏基地特色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油牡丹种植和管护。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相关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吸纳沿山一带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开展扶贫帮贫活动。一是劳务输出帮扶。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采用“农林光互补”用地模式,在光伏场区种植油牡丹,因户因人制宜,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安排合适岗位,参与油牡丹种植和管护,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稳步脱贫。二是承包责任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根据自身的统筹管理能力,以承包形式向企业申请部分油牡丹土地面积的管护权。鼓励多劳多得,发挥产业扶贫示范带动作用。三是产业技术帮扶。企业通过集中培训,传授农民油牡丹种植管护技术,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农户合作发展油牡丹种植产业,企业统一回收加工,形成油牡丹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带动贫困户形成长期致富产业。

路径三: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县之本,确立了建设“**流域现代农业先行区”“以休闲康养为核心的**风情体验园”,立足国家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苹果、**花椒、**芦笋、**屯屯枣、**香椿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当好生态文明领跑者。一是发展沿黄经济带。依托12.8万亩滩涂,打造以赏花、采摘、**旅游、古文明为主的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农业,观光旅游业。二是发展***经济带。依托万亩光伏基地、万亩沿山精品苹果示范园区、九峰山道教文化等,发展以赏花、采摘、农家乐、新能源发展、道教文化为主的现代果业、绿色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业等项目。

路径四:以循环农业为抓手,全力打造“猪—沼(肥)一粮(果菜)—猪”生态示范镇

农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于结构优化,主攻点是创新发展模式。近年来,南磑镇以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为依托,一是大力推广“猪—沼(肥)—粮(果菜)—猪”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使该区城内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努力实现“零”增长。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在区城生态循环中增加收益,实现种养平衡,带动**县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二是持续推广“农业生产—农产品及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使该区域畜禽粪便、秸秆等循环利用率达到92%,大田作物使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肥氨替代化肥氦达到30%以上;
农产品实现增值10%以上,农民增收15%以上,农业生产标准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明显提升。目前,生态文明已成为**最亮丽的名片,**也成为生态文明最经典的“样板”,全县人民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之美、享受到金山银山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