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地理课件 > 《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9700字 六年级作文教学

《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9700字 六年级作文教学

时间:2019-12-08 09:16:5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9700字

维普资讯 ://.cqvip.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 赵 炜 霞 家后先 默读一 次 , 字词 查字 典 ,   生 把生 字 词 的拼 音 和 解 释 写 在 点 评 本 作 二 、 让 阅读 成 为 一 种 习惯   应和 国:- 教 育 方 法 相 比 ,我 们   9的 1者 近  照 上 , 朗 读 两 次 , 后 摘 抄 好 词 好 句  的学 生 有 一 环 严 重 欠 缺 ,那 就 是 读   再 然 写 点 评 。 点 评 本 从 中 间 画  道 竖 线   书 , 名 著 。 孩 子 在 小 学 时 , 长 觉   读 家隔 开 。左 面 摘 抄 , 面 写 点 评 。还 可   得 孩 子 识 字 少 ,读 名 著 怕 孩 子 读 不   右以 让 学 生 针 对 全 文 写 点 评 ,这 样 类   懂 , 以 时 间 几 乎 都 花 在 了认 字 上 。 所   似于读后 感 。阅读 作业完 成得 好不  到 了高年级 , 校 则侧 重阅读 文章 、 学   好 ,只 要 看 看 学 生 点 评 的 质 量 就 一   做 练 习 、 正 答 案 , 习 题 的 反 复 操   订 即 目 了然 了 。 样 长 期 坚 持 下 去 , 收  练 。 致 使 学 生 阅读 面 窄 , 汇 量 小 , 这 会 词  六 年 级 是 一 个 特 殊 的 年 级 ,   到 一 石 三 鸟 的好 处 : 作   只 会 做 胚 。 我 曾经 和 上 海 美 国 学 校  为 小 学 向 中 学 过 渡 的 年 级 ,如 何 做  ( ) 积 累 的 词 汇 无 形 中 增 多   的小 朋 友 交 流 过 ,发 现 他 们 每 天 都   一好 小 学 作 文 和 中 学 作 文 的 有 效 衔  了 , 文 语 言 平 淡 、 白 的 情 况 会 有   有 阅读 的 作 业 , 是 小 说 、 物 传 记   作 苍 都 人 接 , 学 生 的作 文 水 平 稳 步 提 高 ,   所 改 善 ,你 会 发 现 学 生 鲜 活 生 动 的  或 科 普 类 的 书 , 图 书 馆 借 来 , 师  使 是 从 老 需 要 任 课 老 师 动 一 番 脑 筋 ,下 一 番   词 汇 令 人 耳 目 一 新 。  工 夫 的。  要 求 几 天 内 读 完 ,然 后 再 去 图 书 馆  ( ) 二 阅读 分 析 能 力 提 高 了 。在   换 新 的 图 书 。 老 师 要 求 每 天 回家 至 我 觉 得 针 对 六 年 级 小 朋 友 的 心   写 点 评 时 , 生 会 分 析 : 个 词 用 得   少 有 半 个 小 时 的读 书 时 间 ,完 成 后   学 这 理 和 年 龄 特 点 , 应 以 几 个 方 面 为 抓   好 ,为 什 么 用 得 好 。 这 句 话 非 常 生   家 长 在 家 校 联 系 簿 上 签 字 。他 们 读   手 , 实 推 动 学 生 写 作 水 平 的 提 升 。 动 , 什 么 生 动 , 了什 么 修 辞 。这   的是 英 文 原 版 书 , 词 较 多 , 读 边   切   为 用 生 边一、阅 读 和 写 作 应 巧 妙 结 合 是 语 言 ( 心 理等 ) 写 , 现 了人  查字典 , 觉 得很有 乐趣 。 中我认  或 描 体 但 其古 人 云 : 读 书 破 万 卷 , 下 笔 如   物 怎 样 的 心 理 或 性 格 品 质 。 而 如 果   识 的一 个 五年 级 男 孩 说 ,这 样 的 英   “有 神 。 每 位 语 文 教 师 都 强 烈 意 识 到  点 评 写 到 这 样 的 深 度 , 学 生 在 考 试   文 书 籍 他 每 学 期 要 读 厚 厚 的 十 几   ”读 书 X- 写 作 的 重 要 性 。 然 而 新 教   时 遇 到 阅 读 理 解 题 目 也 自 然 轻 松 得   本 。 和 这 个 美 国学 校 的 孩 子 接 触 下   -于 , J 材 较 以前 的 教 材 相 比 篇 目 众 多 ,   多 。 所   以 上 课 难 以 抽 出 足 够 的 时 间 让 学 来 ,我 感 觉 他 们 的 知 识 储 备 和 文 化  ( ) 习 名 篇 的 过 程 也 是 一 个   积 淀 很 深 。 我 由此 想 起 了 著 名 作 家   三 学生 阅 读 名 篇 名 著 ,如 果 作 为 回家 作   模 仿 的 过 程 ,六 年 级 学 生 通 过 点 评   冰 心 回 忆 她 小 时 候 读 《 国 演 义 》 三 和  业 , 怕 学 生 根 本 不 读 或 应 付 了事 。 他 人 的写 作 风 格 ,无 形 中 也 会 使 自 《 楼 梦 》, 是 似 懂 非 懂 , 而 印 象   又     红 也 然 如 果 我 们 手 里 有 遥 控 器 遥 控 学 生 的  己 的 作 文 受 到 影 响 。 写 过 点 评 的 文   却 非 常 深 刻 ,奠 定 了 一 生 的 文 学 基  学 习行 为就好 了。  章 , 生 肯 定 进 行 了 深 入 的 甚 至 绞  础 。 学  这 次 交 流 让 我 感 慨 良 多 ,我 想  我 是 这 样 做 的 : 周 的 一 、 、 尽 脑 汁 的 思 考 。 如 有 的 学 生 读 一 篇  每    五 布 置 写 点 评 的作 业 ,老 师 首 先 精   8 0 字 的 文 章 , 竟 然 写 出 5 0 多 字   从 六 年 级 开 始 培 养 阅 读 习 惯 还 不 算  0 0 选 一 些 适 合 六 年 级 学 生 阅 读 的 文  的 点 评 , 且 言 之 有 理 。 以 写 点 评   晚 。我 给 学 生 推 荐 了一 些 名 著 的 书  而 所 章 , 幅 适 中 、 质 兼 美 、 事 性 强   对 于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写 作 水  目让 他 们 选 择 , 去 图 书 馆 借 , 去  篇 文 故 或 或 的文 章 , 次 下 发 每“ ‘一一 , 求 学 生 回  平 的 提 高 是 非 常 有 好 处 的 。 篇 要  书 店 选 购 ,每 周 有 一 节 课 固定 下 来 份 耕 耘 一 份 收 获 ’ 成 绩 和   烦 接 踵 而 来 。 好 在 孩 子 经 历 了 这 件   使 学 生 印象 更 深 刻 , 念 更 坚 定 。 。 信  快 乐 结 伴 而 来 : 证 书 叠 叠 , 众 人 羡  事 情 以 后 , 他 明 白 了 一 个 理 儿 : 你  ‘尊 重 、 护 、 励 、 领 ……尊  呵 鼓 引慕 。 佳 乐 终于 成 为 一 个 幸 福 、 乐  失 去 了 财 产 , 是 失 去 了 一 点 儿 ;   重 、 护 、 励 、 领 … … 当 这 充 满   小 快 只 你 呵 鼓 引 的 孩 子 。 习 4-J提 琴 这 一 件 事 ,   若 失 去 了 荣 誉 , 就 失 去 了 i- ; 学  ̄ 、 , 让 那 q多 你  温 情 与 艺 术 的 星 光 撒 满 孩 子 们 稚 嫩  小 作 者 明 白 了一 个 道 理 : 琴 是 有 灵  若 失 去 了 勇 敢 , 就 把 一 切 都 失 掉   的 习 作 时 ,它 照 亮 的何 止 是 孩 子 们  ‘ 性 的 , 就 在 我 们 的 手 上 。 …  它 “ 爸 、 妈 守候 在 身 边 , 感  爸 妈 不了 。 … 幸福 的童年 ?   ( 者 单 位 : 江 省 温 州 市 平 阳  作 浙这 些 结 合 实 际 的 、来 自 于 学 生  到 这 就 是 幸 福 ; 旦 失 去 了 他 们 .   习 作 的 感 悟 、 识 , 老 师 的 认 可 , 县 昆 阳 第 二 实验 小 学 ) 一 麻 认 经    q》文掌讯。 , 皇 教 通 2舶  0 语 。c 8ﻬ维普资讯 ://.cqvip.我 我 奋   作 为 阅 读 课 , 当然 光靠 课 上 时 间 是   次 , 被 你 浓 郁 的 绿 意 感 染 了 , 也   时 光 , 发 有 为 。远 远 不 够 的 。 所 以 我 把 读 名 著 作 为   会 感 觉 凉 意 渗 进 我 的 心 里 。 ”学 生  这 位 同学 的文 笔 一 向老 练 ,   加贯 穿 学 期 始 终 的 长 作 业 ,要 求 每 天  在 写 作 中升 华 了 思 想 ,表 达 对 生 命   之 她 对 景 物 的 细 致 观 察 ,写 出 了这   还 我 必 须 抽 出半 小 时 读 名 著 ,有 时 我 不   的感 悟 。 有 一 次 是 在 四 月 , 发 现  样 一 篇 令 人 称 道 的 佳 作 。 由此 我 想  下 发 阅 读 材 料 ,要 求 学 生 就 自 己读   江 南 的 春 天 春 意 正 浓 , 而 学 校 里 到   起 了 在 大 学 时 教 授 写 作 的 老 师 讲 过  生 用 的 名 著 片 段 写 点 评 。 学 期 下 来 ,   处 姹 紫 嫣 红 , 就 带 学 生 到 校 同 寻 找   的 话 : 活 是 写 作 取 之 不 尽 、 之 不  两 收然   而   到 了 良 好 的 效 果 。 许 多 学 生 读 书 已  春 天 的 踪 迹 , 后 自己命 题 写 作 文 , 竭 的 源 泉 , 且 是 唯 一 的 源 泉 。 成 为习惯 。 在学 到《 曼底 号遇难  如 诺 记 》 , 推 荐 学生 阅读 雨果 的《 时 我 巴 一位 同 学 写 了《 悟 美 丽 》: 感  六 年 级 我 组 织 学 生 开 展 诗 歌 朗 学 有 韶 华 易 逝 , 颜 易 老 , 光 倏 忽   诵 会 , 生 有 的 做 了幻 灯 片 , 的 下   容 时而过 。 纵 即逝 。 稍  黎 圣 母 院 》 《 惨 世 界 》  和 悲 。语 文 素 养 的 提 高 ,功 夫 在 课 本  写作 水平还 要犯 愁吗?  载 了 朗诵 伴 奏 乐 , 有 的 借 了古 装 , 还  初 春 , 是 姹 紫嫣 红 的 季 节 , 正 教  朗 诵 唐 诗 的 时 候 穿 。 生 八 仙 过 海 , 学  心 的 焦 急 , 开 了娇 关 的 容 颜 。 葩  组 织 学 生 开 展 了 故 事 会 , 题 是 “   绽 花 主 照表 我 2. l 这 样 长 期 在 名 著 中浸 润 , 高   室 窗 外 的 几 株 玉 兰 花 也 按 捺 不 住 内  各 显 神 通 , 现   极 高 的 热 情 。 还  _ 。 r-  ̄ 提, 三 、 在 活 动 中 扩 大 学 生 的 写 作   的 颜 色 素 白 . 如 一 只 只 晶 莹 剔 透 的  片 里 的 故 事 ” 自 己 从 家 里 选 择 一 张   应 视 野 。 作 文 的材 料 变得 鲜 活 生 动  使 酒 杯 , 那 洁 白 的 花 瓣似 在 莹 雪 中浸  照 片 讲 述 其 中 的 故 事 。 末 复 习 时 , 期   似 美 美 举 老 师 在 批 作 文 时 常 有 这 样 的感   过 , 用 玉 石 雕 刻 , 得 高 雅 , 得   我 还 将 全 班 分 成 六 个 组 , 办 了 一  慨 : 材 老 套 , 多 学 生 还 在 写 小 学   朴 素 。 那 玉 兰 满 树 繁 花 , 杂 片 叶 , 次 古 诗 背诵 抢 答 比赛 ,获 胜 组 得 到  选 很 不   时 写 过 的妈 妈 雨 天 送 伞 、爸 爸 背 他   更 显 端 庄 秀 美 ,其 身 旁 的 无 名 花 草 上 医 院 等 老 掉 牙 的 话 题 。 这 一 方 面   均 相 形 见 绌 地 稍 稍 拢 起 身 子 , 自卑  说 明 学 生 不 会 观 察 生 活 , 不 会 发 现   不 已 。 人 每 每 路 过 花 树 下 , 不 禁  路 都   身 边 的真 、 、 , 一 方 面不 正说  仰 头欣 赏怒放 的 白玉兰 ,心 中暗 自 善 美 另 明 了 学 校 和 家 庭 生 活 的 单 调 乏 味  惊叹 一 声 , 美 。 好  吗 ? 们 不 难 发 现 , 果 一 位 同 学 到  我 如几 日过 后 , 来 到 树 下 , 再 次  我 欲外 地 旅 游 回 来 了 , 那 旅 途 所 见 必 然   领 略 玉 兰 不 俗 的 丰 韵 , 却 目 睹 了 叫  成 了他 笔 下 鲜 活 的 材 料 。 所 以 古 人   我 愕 然 的 一 幕 :淡 雅 的 花 瓣 铺 满 了  云 :读 万 卷 书 , 万 里 路 。 ” 们 可   整 张 草 坪 , 时 调 皮 的 学 生 跑 过 ,   “ 行 我 不 肆 能 做 不 到 带 学 生 到 外 地 旅 游 ,但 可   无 忌 惮 地 践 踏 一 地 暗 香 , 枝 上 残 存   以通 过 校 园 活 动 来 丰 富 学 生 写 作 的  的 花 朵 也 大 多 微 微 泛 黄 , 在 柔 和 的 素 材 。 如 春 游 、 灾 区 小 朋 友 义 卖   春 风 中摇 摇 欲 坠 , 而原 本 毫 不 起 眼  比 为 活 动 、 最 近 为 汶 川 灾 区 的 捐 款 捐 物   那 些 小 花 小 草 此 刻 却 绽 放 了 , 霸 占 活 动 , 些 都 是 写 作 的 良 好 契 机 ,   了众 人 的 眼 球 。 多 日, 兰枝 上 发  这 要 不 玉 很 好 地 利 用 ,趁 热 打 铁 写 周 记 或 作   了新 芽 , 但 纵 使 镶 缀 了 一 身 碧 绿 的  了奖 品 。 年 级 的 学 生 活 泼 好 动 ,   六 对 文 , 果 是 最 好 的 。 么 我 , f 为 语   翡 翠 , 仍 敌 不 过 当 初 那 一 树 冰 清 玉  于 活 动 永 远 是 乐 此 不 疲 ,那 么 就 利  效 那 fi r  ̄ ] 文 老 师 ,也 可 以 组 织 一 些 学 生 感 兴   洁 的 花 瓣 。   趣 的活 动 ,在 活 动 中 激 发 其 写 作 兴  低 了写 作 文 的 畏 难 心 理 。  用他 们这 一特点 , 活动 中学 习 , 在 在 目睹 此 景 , 突 然 忆 起 这 样 一 句  活 动 后 写 作 。涌 现 出来 的 佳 作 往 往 趣 , 学 生 有 话 可 说 , 生 自然 就 降   诗 : 花 到 堪 折 直 须 折 , 莫 待 花 落 空  是 令 老 师 始 料 不 及 的 。 使 学 “  折 枝 。 那 玉 兰 就 如 同 绚 烂 绽 放 的 青  ” 四 、应 牢 牢 抓 住 作 文 的 反 馈 和 比如在学 完一篇 课外 阅读 《 山  春 , 洁 美 丽 , 又 禁 不 起 岁 月 的催   修 改 环 节   圣 却 中 访 友 》 , 顿 觉 写 片 段 的 机 会 来  促 , 觉 中便 已 滑 过 年 少 的 掌 心 , 后 我 不 一 活 动 开 展 得 很 多 , 学 生 写 作 的  了 。 语 文 课 堂 搬 到 室 外 , 学 生 在  去 不 复 返 。 生 最 美好 的 , 过 于 青  热 情 也 很 高 ,但 如 果 交 上 来 的 作 文  把 带 此 莫 校 园 里 寻 找 景 点 , 后 写 一 段 文 字 。 葱 岁 月 , 然 它 如 此 短 暂 , 就 更 应  反 馈 太 慢 , 必 造 成 以 下 的 后 果 :   然   既 那 势 过对 着 景 点 朗 诵 一 遍 ,结 果 平 时 惧 怕  紧 紧 将 这 无 与 伦 比 的 美 丽 握 在 手  了 一 两 个 星 期 , 才 拿 到 老 师 批 好 的  写 作 的 同 学 都 活 跃 起 来 了 。 一 位 同  中 , 过 不 断 地 拼 搏 进 取 , 竭 尽 全  作 文 , 生 印 象 已 经 不 深 了 , 不 经  通 来 学 漫 学 观 察 了爬 山 虎 , 道 : 你 好 , 山  力 地 珍 惜 他 , 样 才 不 算 虚 度 年 华 , 心 地 看 一 下 老 师 的 评 语 , 就 塞 到 抽   写 “ 爬 这   虎 哥 哥 , 不 累 吗 ?再 强 的 风 , 大   挥 霍 青 春 。 你 再   的雨 , 打 不 败 你 , 也 是 热 的 , 也 风 你 屉里 去 了。 次 再命题 要求写 作文 , 下  美 丽 的 事 物 难 以 长 存 ,但 愿 我  他 们 的 热 情 已 大 打 折 扣 。 老 师 辛 辛  却 把 它 当作 生 命 的 动 力 。 一 次 又 一  们 能 认 认 真 真 地 把 握 住 这 最 美 丽 的  苦 苦 批 改 作 文 写 评 语 ,却 因 为 反 馈 2 0.9 语 文戟 学 通 讯  08 / 0Cﻬ维普资讯 ://.cqvip.慢 付 出 和 回报 不 成 正 比 。 那 么 有 没   哪 些 方 面 修 改 评 价 详 细 地 写 在 黑 板  做 了尝试 :  一次 后 就 换 新 题 目相 比 ,对 于 提 高  同 否 有 更 有 效 的方 法 呢 ? 我 从 以 下 方 面  上 , 学 们 就 有 章 可 循 , 则 会 流 于   写 作 水 平 的 作 用 更 明 显 。 还 有 一 个  形 式 , 白 浪 费 时 间 。 注 意 的 问题   好 处 就 是 端 正 学 生 的 写 作 态 度 ,   白 应 争 当天 兢进 行 讲  平  是 :保 证 每 位 同学 拿 到 的 不 是 自己  取 第 一 次 就 达 标 , 他 们 明 白 “ 痛   让 长1  瘦 交  。 方 法 是 将 全 班 还 没 有 批 改 的  和 同 桌 的作 文 。 作 文 批 改 好 之 后 , 不 如 短 痛 ” 学 生 对 分 数 的敏 感 度 会   一   作 文 放 在 讲 台 上 , 即 抽 取 几 本 让   同 桌 再 交 换 批 改 ,保 证 每 位 同 学 ~   唤 起 他 们 写 作 的潜 能 。 随   作 者 朗 读 , 抽 到 的 我 戏 称 为 中 奖  节 课 至 少 批 改 两 篇 作 文 。 要 求 同学   被对 六年 级 的学 生要 多 表 扬 .   少作 文 。 平 时 写 作 认 真 的 同 学 , 抽  在 评 语 下 签 名 , 度 端 正 。 一 回 小   批 评 , 他 们 喜 欢 自己 的 语 文 老 师 , 被 态 做 使  到 时 往 往 镇 定 自若 ,甚 至 喜 上 眉  老 师 , 别 人 的作 文 “ 脉 ” 对 于 自 从 而 喜 欢 写 作 。 当 一 个 小 朋 友 觉 得   给 把 ,  梢 ; 时 写 作 马 马 虎 虎 、 付 了 事  己 的 写 作 何 尝 不 是 一 个 提 高 的 过 程   老 师 欣 赏 自 己 的 时 候 , 自 然 会 焕 发   平 应的 同 学 则 面 红 耳 赤 , 暗 下 决 心 下   呢 ? 这 样 的 做 法 也 能 保 证 作 文 及 时  无 穷 的热 情 来 表 现 自己 。 暗 当然 , 可   还 次 要 认 真 写 ,可 不 能 再 当 众 出丑  反馈 。 次数不 要过 多 , 学 期一两  以开展作 文的专题 训练 ,比如某一  但 每 了 。老师 进 行点 评 , 出优 点 和改  次 即可 。 指   进 意见 ,中间穿 插 同学 的点 评 ,   形 节 课下 来 , 学 彼 此 了解 了别人 是  同 节 作 文 课 ,就 是 训 练 学 生 如 何 进 行   描 写 。 样每 节课有 侧重 , 生收获  这 学3分 数 激 励 , 重 作 文 的 一 题   外 貌 描 写 ,下 一 节 作 文 课 学 习 神 态   . 注教 师 每 次 批 作 文 , 都 会 给 学 生   会 更 大 。 如 果 在 六 年 级 作 文 教 学 中 成 生 生 互 动 、 生 互 动 的 效 果 。 一   多写   师怎 么 写 的 , 知 道 了 自 己 的 作 文 存   打 一 个 分 数 , 是 长 此 以 往 , 生 对   教 师 稳 扎 稳 打 ,使 学 生 作 文 水 平 稳   也 但 学在 的 问 题 。这 样 的 作 文 反 馈 课 效 果   分 数 的 敏 感 度 会 降 低 。 那 么 如 何 让   步 提 高 , 学 生 尝 到 了写 作 的 甜 头 , 使   是 明 显 的 , 也 有 激 励 后 进 的 作 用 。 分 数 发 挥 它 的 作 用 呢 ? 的 做 法 是 : 那 么 ,对 于 接 下 来 初 中 二 年 的 写 作     我   三 然 后 老 师 可 以 收 上 来 再 到 办 公 室  8 5分 为 底 线 ,低 于 8 5分 的 要 根 据   教 学 将 起 到 莫 大 的 作 用 , 因 为 好 的  逐 一修 改 、 评语 。 写   老 师 提 出 的 修 改 意 见 重 写 。写 完 后  开 始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2六 年 级 第   学 期 . 以 尝 试   交 上 来 再 批 , 达 不 到 8 . 可 5分 的 再 写 ,   同学 互 评 作 文 前提 是 老 师 把评 分 的标 准 、 从  甚 至 多 次 写 ,与 一 个 作 文 题 目写 完 ( 者 单 位 : 海 市 青 浦 区 徐 泾  作 上直 到 达 标 为 止 。一 个 作 文 题 目两 次  中 学 )  ' 作文的问题 ,您就交给她—~   《 新作文 ・小学作文刨新教学 》   因为  我们拥有全国最完整的作文期于序列  吐 给您最专一的作文品质  因为  全国第一本研究作文教学的专业期刊  让您心中的作文困惑得 以释疑  因 为  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热忱与虔诚  给您提供最前沿 、最实用的作文教学内容  她是您作文教学的导师  她是您作文教学的帮手  她是您作文教学的参谋 如 果 我们期待着 您的这种 尝试 得后悔,我们将按全年十倍的定价退还 A 新作文 .小学作文劬薪敦学 = 》 郑重承噼触蝴麟 您到现在还没有读过她  那真是您语文教学生涯的—种遗憾 囵豳  …9  …■ ”E …■ ●   藁 t  ,嚣 ‘《 …’  ● …目 l  鞲 g   缬 口 § 鞴 l ■   登 g 醯 ■ ●   -如 果惑撼 对我 们拧更 多魄 _解 . _以 髓浓我 们的 阙站 :ht:/c  ̄.iz o nc l  『 n I t /vw x ̄ u we .oY p l0 语戟通 2.  文掌讯09 0/ 8C 0

作文二:《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6800字

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年级,作为小学向中学过渡的年级,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和中学作文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高,是需要任课老师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的。

我觉得针对六年级小朋友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应以几个方面为抓手,切实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阅读和写作应巧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位语文教师都强烈意识到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然而新教材较以前的教材相比篇目众多,所以上课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篇名著,如果作为回家作业,又怕学生根本不读或应付了事。如果我们手里有遥控器遥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好了。

我是这样做的:每周的一、三、五布置写点评的作业,老师首先精选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篇幅适中、文质兼美、故事性强的文章,每次下发一篇,要求学生回家后先默读一次,生字词查字典,把生字词的拼音和解释写在点评本上,再朗读两次,然后摘抄好词好句写点评。点评本从中间画一道竖线隔开。左面摘抄,右面写点评。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全文写点评,这样类似于读后感。阅读作业完成得好不好,只要看看学生点评的质量就一目了然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会收到一石三鸟的好处:

(一)积累的词汇无形中增多了,作文语言平淡、苍白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你会发现学生鲜活生动的词汇令人耳目一新。

(二)阅读分析能力提高了。在写点评时,学生会分析:这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用得好。这句话非常生动,为什么生动,用了什么修辞。这是语言(或心理等)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性格品质。而如果点评写到这样的深度,学生在考试时遇到阅读理解题目也自然轻松得多。

(三)学习名篇的过程也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六年级学生通过点评他人的写作风格,无形中也会使自己的作文受到影响。写过点评的文章,学生肯定进行了深入的甚至绞尽脑汁的思考。如有的学生读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写出500多字的点评,而且言之有理。所以写点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应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和国外的教育方法相比,我们的学生有一环严重欠缺,那就是读书,读名著。孩子在小学时,家长觉得孩子识字少,读名著怕孩子读不懂,所以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认字上。到了高年级,学校则侧重阅读文章、做练习、订正答案,即习题的反复操练。致使学生阅读面窄,词汇量小,只会做题。我曾经和上海美国学校的小朋友交流过,发现他们每天都有阅读的作业,都是小说、人物传记或科普类的书,从图书馆借来,老师要求几天内读完,然后再去图书馆换新的图书。老师要求每天回家至少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完成后家长在家校联系簿上签字。他们读的是英文原版书,生词较多,边读边查字典,但觉得很有乐趣。其中我认识的一个五年级男孩说,这样的英文书籍他每学期要读厚厚的十几本。和这个美国学校的孩子接触下来,我感觉他们

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很深。我由此想起了著名作家冰心回忆她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也是似懂非懂,然而印象却非常深刻,奠定了一生的文学基础。

这次交流让我感慨良多,我想从六年级开始培养阅读习惯还不算晚。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名著的书目让他们选择,或去图书馆借,或去书店选购,每周有一节课固定下来作为阅读课,当然光靠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把读名著作为贯穿学期始终的长作业,要求每天必须抽出半小时读名著,有时我不下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就自己读的名著片段写点评。两学期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学生读书已成为习惯。如在学到《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推荐学生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语文素养的提高,功夫在课本之外。这样长期在名著中浸润,提高写作水平还要犯愁吗?

三、应在活动中扩大学生的写作视野,使作文的材料变得鲜活生动     老师在批作文时常有这样的感慨:选材老套,很多学生还在写小学时写过的妈妈雨天送伞、爸爸背他上医院等老掉牙的话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另一方面不正说明了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单调乏味吗?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位同学到外地旅游回来了,那旅途所见必然成了他笔下鲜活的材料。所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可能做不到带学生到外地旅游,但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春游、为灾区小朋友义卖活动、最近为汶川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这些都是写作的良好

契机,要很好地利用,趁热打铁写周记或作文,效果是最好的。那么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其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自然就降低了写作文的畏难心理。

比如在学完一篇课外阅读《山中访友》后,我顿觉写片段的机会来了。把语文课堂搬到室外,带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景点,然后写一段文字。对着景点朗诵一遍,结果平时惧怕写作的同学都活跃起来了。一位同学观察了爬山虎,写道:“你好,爬山虎哥哥,你不累吗?再强的风,再大的雨,也打不败你,风也是热的,你却把它当作生命的动力。一次又一次,我被你浓郁的绿意感染了,我也会感觉凉意渗进我的心里。”学生在写作中升华了思想,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还有一次是在四月,我发现江南的春天春意正浓,而学校里到处姹紫嫣红,就带学生到校园寻找春天的踪迹,然后自己命题写作文,一位同学写了《感悟美丽》: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时光倏忽而过,稍纵即逝。

初春,正是姹紫嫣红的季节,教室窗外的几株玉兰花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绽开了娇美的容颜。花葩的颜色素白,如一只只晶莹剔透的酒杯,那洁白的花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那玉兰满树繁花,不杂片叶,更显端庄秀美,其身旁的无名花草均相形见绌地稍稍拢起身子,自卑不已。路人每每路过花树下,都不禁仰头欣赏怒放的白玉兰,心中暗自惊叹一声,好美。

几日过后,我来到树下,欲再次领略玉兰不俗的丰韵,却目睹了

叫我愕然的一幕:淡雅的花瓣铺满了整张草坪,不时调皮的学生跑过,肆无忌惮地践踏一地暗香,枝上残存的花朵也大多微微泛黄,在柔和的春风中摇摇欲坠,而原本毫不起眼那些小花小草此刻却绽放了,霸占了众人的眼球。不多日,玉兰枝上发了新芽,但纵使镶缀了一身碧绿的翡翠,仍敌不过当初那一树冰清玉洁的花瓣。

目睹此景,突然忆起这样一句诗:“花到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那玉兰就如同绚烂绽放的青春,圣洁美丽,却又禁不起岁月的催促,不觉中便已滑过年少的掌心,一去不复返。此生最美好的,莫过于青葱岁月,既然它如此短暂,那就更应紧紧将这无与伦比的美丽握在手中,通过不断地拼搏进取,来竭尽全力地珍惜他,这样才不算虚度年华,挥霍青春。

美丽的事物难以长存,但愿我们能认认真真地把握住这最美丽的时光,奋发有为。

这位同学的文笔一向老练,加之她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称道的佳作。由此我想起了在大学时教授写作的老师讲过的话: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六年级我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学生有的做了幻灯片,有的下载了朗诵伴奏乐,还有的借了古装,朗诵唐诗的时候穿。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故事会,主题是“照片里的故事”,自己从家里选择一张照片讲述其中的故事。期末复习时,我还将全班分成六个组,举办了一次古诗背诵抢答比赛,获胜组得到了奖品。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活动永远是乐此不

疲,那么就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后写作。涌现出来的佳作往往是令老师始料不及的。

四、应牢牢抓住作文的反馈和修改环节

活动开展得很多,学生写作的热情也很高,但如果交上来的作文反馈太慢,势必造成以下的后果:过了一两个星期,才拿到老师批好的作文,学生印象已经不深了,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老师的评语,就塞到抽屉里去了。下次再命题要求写作文,他们的热情已大打折扣。老师辛辛苦苦批改作文写评语,却因为反馈慢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那么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作文交上来的当天就进行讲评

方法是将全班还没有批改的作文放在讲台上,随即抽取几本让作者朗读,被抽到的我戏称为中奖作文。平时写作认真的同学,被抽到时往往镇定自若,甚至喜上眉梢;平时写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同学则面红耳赤,暗暗下决心下次要认真写,可不能再当众出丑了。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意见,中间穿插同学的点评,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同学彼此了解了别人是怎么写的,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作文反馈课效果是明显的,也有激励后进的作用。然后老师可以收上来再到办公室逐一修改、写评语。

2.六年级第二学期,可以尝试同学互评作文

前提是老师把评分的标准、从哪些方面修改评价详细地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就有章可循,否则会流于形式,白白浪费时间。应注意的

问题是:保证每位同学拿到的不是自己和同桌的作文。一作文批改好之后,同桌再交换批改,保证每位同学一节课至少批改两篇作文。要求同学在评语下签名,态度端正。做一回小老师,给别人的作文“把脉”,对于自己的写作何尝不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呢?这样的做法也能保证作文及时反馈。但次数不要过多,每学期一两次即可。

3.分数激励,注重作文的一题多写

教师每次批作文,都会给学生打一个分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降低。那么如何让分数发挥它的作用呢?我的做法是:85分为底线,低于85分的要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重写。写完后交上来再批,达不到85分的再写,直到达标为止。一个作文题目两次甚至多次写,与一个作文题目写完一次后就换新题目相比,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更明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争取第一次就达标,让他们明白“长痛不如短痛”。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唤起他们写作的潜能。

对六年级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从而喜欢写作。当一个小朋友觉得老师欣赏自己的时候,自然会焕发无穷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当然,还可以开展作文的专题训练,比如某一节作文课,就是训练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下一节作文课学习神态描写。这样每节课有侧重,学生收获会更大。如果在六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稳扎稳打,使学生作文水平稳步提高,使学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那么,对于接下来初中三年的写作教学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做好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习作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于老师曾说:“要想让孩子快乐作文,老师首先要快乐,童心不泯,才能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老师要像孩子一样有好奇心,要爱好广泛。老师要喜欢阅读,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无形中就把它内化为一种内在素质,一种美的情操。写作要靠老师的影响引导,而不是靠说教。那么如何去做好作文教学?我择感受最深的五点谈一谈:

一、确立作文教学的正确的理念,教师要明确好每一个阶段作文的标准,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四、五、六年级的习作。并注重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有意识去观察生活,无论写话还是作文一定要来源于生活。老师首先要有善于观察,善于抓作文题材的意识,做到情境创设,再现生活,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无话可写。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有一种想说、想写的冲动,时时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并让学生保持好情绪。于永正老师提醒大家:在布置作文练笔的时候一定要有两个以上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能让大家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的。

三、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训练当然离不开训练。我们也要注意把一些小练笔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勤于动笔。大力倡导作文应该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同样要靠历练。

四、习作要跟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是习作的根基。这些话让我们

明确阅读不但要告诉学生作文是怎么写的,而且要厚积薄发。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课后进行作文的小练笔,让学生“以读促写,以读助写”举一反三,多多习作,在阅读中掌握习作的技巧。我们一定要坚持作文教学和阅读相结合,就像古人所说的:“勤于读书,易于作文。”

五、我们每个人都有被承认和被赏识的需要。一篇不错的文章如果能够通过恰到好处的朗读展示给大家,孩子们就会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孩子们读自己作文的同时意识到哪里写的还不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如果想修改好自己的文章必须从读自己的文章开始。再加上老师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态度,赏识的举动,孩子们一定会改变对作文的态度。

其中,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作文课让我受益匪浅!他执教的那节出神入化的观摩课——《有声有色》,从中不但让学生认识了象声词,而且还使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运用象声词的重要性,于老师将“快乐作文”理念完全融入他与孩子们的课堂,孩子们走进于老师的课堂就等于走进了快乐的王国、知识的殿堂。课上,老师起先出示了一段无声的录像,之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接着带领学生再次走进有声音的录像中,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象声词的重要性。在习作前,于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作文的选题,从三组象声词中任选一组编一个小故事或选择刚才的逛公园来写。孩子们都很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自己想写的主题,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几个象声词运用得出神入化,文章结构完整紧凑,语言优美。整节课,老师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与孩子们一起去参观公园,一起去听大自然的声音。一节课就等于是一次

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驻足欣赏美景,又可以在玩耍中前进,这样以快乐放在首位的习作谁不愿意上啊,谁不乐意上啊?     于老师对学生们这次的作文评价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恰到好处的赏识教育。老师虽告诉孩子:“正确运用象声词,你的这次作文就能拿满分。”而真正给孩子们打的分都是“120+20”分、“130+20”等超满分的分数,学生得到这样的分,当然是增加了写作的兴趣。赏识是一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教育,是尊重学生的教育。于老师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每一点成功。综观于老师的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好的,写得真棒!”“不错,说得真好。” 孩子们在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总之,这些名师引导学生要关注有声有色的生活,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习作的技巧。通过老师的有效作文指导,让学生对写作不再的烦恼,求真情,多修改,让他们自己感悟作文的真谛——写作文最终的目的是“不教”。因此,在课堂作文指导上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从点到面,从扶到放,层层深入,必要时还可以装点“傻”,多采取启发式教学,给孩子多留点思维的空间,充分地想,充分地写修改自己的文章,同时注重多元化的作文评价。                                                  春意盎然

怎样做好低年级作文早起步

为了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早起步的尝试。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早起步呢?

一、拼音开路,自由写话。

小学生掌握拼音以后,根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幼雅的自信心,让他们运用拼音这种符号进行练习。开始由老师说,学生写,回家请家长看,家长表扬,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每天写一句想告诉家长的话,三四周后,让学生用拼音写在幼儿园时学过的儿歌,孩子们一定感到非常自豪。紧接着让孩子们自己随意编写一两句话,他们觉得轻松,很有意思,很爱写。他们用拼音写,没有汉字的障碍,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喜所忧,不仅巩固了拼音知识,还积极促进了作文的早期发展。

二、即兴观察,说写并行。

学生作文是周围事物在他们大脑中的反映,要提高写作水平,首先应从观察入手。研究表明,观察是学生知识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素材。观察获得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得越多,其思维就越活跃,这样当他提笔作文时,就觉得“有东西可写

要他们有兴趣就可以,既不费时,也不费事,看看、说说、写写,时间一长,学生就养成观察、说写的习惯。

三、模拟创新,写段练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兴趣。利用模仿可以激发儿童对身边的一切学学、做做。低年级学生模仿写作文,为进入高年级的作文奠定基础。模仿可使低年级儿童的作文有形可依,可话可写。         模仿中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模仿课文。首先分析课文,掌握记叙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并头、正文、结尾及选材仿述。这样,从整体入手,运用教材的示范,让学生写自己熟知的事物,初步完成作文的概念和框架;让学生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达到开篇成文,作文早起步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先从积累和理解词句,再展开说写,或联系课文续编故事,或先理解然后创造性地改写课文等等,这都是小学生作文起步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作文早起步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作文三:《关于思考的作文》2600字

关于思考的作文一:黑暗的思考

放学了,一个人走在街道上。昏黄的路灯竟显得有些耀眼,时而有过往的车辆和三三俩俩的人群,竟也显得很嘈杂。终于来到那背离光线和嘈杂的巷子口,一眼望去,无尽的黑,两面墙壁索夹隔的或许就是这世间所有的黑,向前走去,偶然想起有关黑的一些词语:黑暗,黑夜,黑炭……对,还有伸手不见五指。我却没敢把手伸出来验证此刻的黑。寒风吹来,我裹紧了身子向前走。

前方不远处猛然出现一点火光。我想到,这又是谁耐不住寂寞而点上的一支烟?是南京还是云烟?脑子里无意识地猜着烟名。

继续走着,忽一抬头,不觉一惊,在两面墙壁所夹的这条甬道上方,只有一颗星在闪烁着,淡淡的那么一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我想,或许是被这巷子里的黑渲染的吧?

“汪汪”两声狗叫让我闻而怯步,听着时而凄厉时而急切的叫声,我不禁想到,这狗或许是因为扯破了主人的床单或是划坏主人的地板而被赶了出来吧?叫声如此凄楚,令我不禁想起《巴别塔之犬》里的那条狗,不觉心生怜悯。

漫长的黑路顷刻告别,随即我已站到了家门口。我回想起刚才那段路的所见所想,不禁有些奇怪,我都想了些什么啊?怎么会想起这些无聊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我捶着脑袋问自己,猛然间感受到来自四周的光亮,这光亮一下子冲走了怯意连带着刚才的思考。不就是黑吗?黑暗也没什么不好,黑暗能让人想起平时想不到或者不屑于去想的事情,能激发人深一层的思考,正是它们伴随着我走过了黑暗啊。

生活中的逆境与黑暗何其相似,逆境中所想的就是超乎常人的,激发出的也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东西。逆境中的选择有两种,一是萎靡不振,二是奋勇向前,就像面对黑暗,是转身退避还是勇敢前行。走过黑暗迎来光明,转身回望,竟还会怀念那一段黑暗中的寂静和思考呢。

我喜欢黑暗和寂静。依靠冷静与离奇的思考才能冲出逆境,最终光明与成功才会到来。

关于思考的作文二:地震的思考

地震后的四川已经在重建家园了,地震这个词也渐渐被淡化了,可昨天电视里报道,吉林省的四平和公主岭交界处发生了4.3级地震,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但也让人十分震惊,因为长春的感应很强烈,而那里距离我们德惠很近的呀!

听说长春的小学都提前放学了,有的中学还把学生疏散到了广场,多紧张啊!我们这里虽然没发生地震,但也令人不安。我觉得,学校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几次地震演习,哪个班从哪个楼梯口走,低年级和高年级是怎样的顺序,这样有事时就不会乱了。第一次演习时,肯定会非常紧张的,但是如果多练几次,我们就会适应了。不地震更好,要是真地震了,到时候我们就不会束手无策了。不仅要有地震演习,还要有火灾演习,掌握了要领,灾难来临时,我们就能勇敢面对了。

做好了准备,什么都不怕!但还是不要发生什么灾难了,希望大家永远过着安静幸福的生活。

关于思考的作文三:关于时间的思考

我今天上作文课早来了30分钟,另一个同学还没来,我觉得无聊就开始做阅读题,不知不觉写了很多。过了一会儿,我看看表,才刚刚九点四十,每天我这时候才刚到。呀,早到30分钟就做了这么多事,想想平时,我们浪费了多少个30分钟啊!

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世上有三种东西过去了就再也收不回来了,一种是射出去的箭,一种是说出去的话,还有一种就是过去的时间。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射出去的箭可以先找到它,再捡回来;说出去的话虽然不可以再收回,但如果伤到了对方,可以道歉以达到圆满;唯独过去的时间是永远也收不回来,更是找不到了。因为它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存在于我们做的事物之中。

虽然我们不能留住时间,但我们可以抓紧时间,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逃走。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时间了。

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生前就是不浪费自己的时间,更不浪费别人的时间。他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会有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生都笔耕不辍,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鲁迅 先生可以说是珍惜时间的伟大典范。

过去的时间我们不能追回,未来的时间我们更无从把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时刻迎来的现在,把握时间,让它为我们营造美好的未来。

关于思考的作文四:阳光下的思考

“啊!”早晨一醒来,我就发现屋里亮堂堂的,温暖的阳光从屋外照射进来,是屋里变得暖烘烘的,很是舒服!

“久违了,阳光!”的确,前几天因为冷空气的来袭,天空一直是“灰蒙蒙的”,吹过脸颊的风,也充满了寒意!现在,天空十分晴朗,空中还漂浮着几朵棉花糖似的云彩,格外迷人!

今天,公园里的人也很多,大概都是借这么好的天气出来透一下气的吧!回首一望,时间过得真快呀!眼看着,都要秋末了,一年又像溪水一般流过。好想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呀!我可以永远都不长大,可以永远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翻翻过去的相片,他们记录了我们的成长,从出生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到现在,我们成长了多少有变化了多少呢?在这阳关灿烂的一天里,就让我们一同来思考这个问题吧!

关于思考的作文五:回家的思考

上个星期的一天最后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堂,用了30分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老师说:“最近咱们的同学一点紧张都没有,我不知道为什么回家想了一想终于明白课。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我从前上学的时候,也有个跟你们一样的同学而且还是个女的。他特别恨这个英语老师就想尽办法去对付这个老师。有一天,英语老师把他叫上台去,一推推到了门那里,胳膊稍微碰了一下就上前跟老师说:“老师我的胳膊断了你赔钱吧。”老师说赔就赔吧,结果毕业以后这个英语老师当上了当时的名师,这个学生呢知识在外面闲逛的穷人。这说明了什么呢?跟老师作对根本没有好处,到最后还是把你自己也给毁于一旦。自己要摆正心态,想清楚你现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当老师看着学生;用那种庄重的目光看和学生时,我扭头一看,还几个同学根本就没听,跟自己的同桌说说笑笑,没有一点思考。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认真的想象一想.

我把这件事非常放在心上,回家以后我躺在床上真的认真思考了,我想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认证到我的身上了,直到那天以前我就非常不喜欢我的科学老师,导致我的科学考的一塌糊涂,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实例吗?还有我一直被电脑牵着的心,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但是今天我跟科学老师好好谈了一番,老师说,这个东西不需要基础只要踏踏实实的背就能考少,这句话给我了无数个信心。

跟老师作对没有好处,到最后收伤害的还是你。所以你一定要摆正心态跟老师和睦相处。最后考试考的好成绩,争取考上好的大学。

作文四:《关于思考的作文》2300字

关于思考的作文

关于思考的作文(一)

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思想角度也不同。为此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有时候我们是否也试试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呢?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首先我们应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果沟通的好,我们就能抓住事情的关键,就能从事情的根

源解决问题,比如我与父母之间,争吵时总是发觉自己是对的。又比如我与同学之间,讨论时总是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其实我们就是缺乏沟通。

当我们不理解他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人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己所不欲,勿失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其中包含的意思是;自己比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法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中对待,如果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

我们都有别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就多一分爱心,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换位思考,理解至上,与人为善。

关于思考的作文(二)

以前的我,任性、骄横,从不会替他人着想,也许是这样,我的人缘很差,没人愿与我交朋友,可是,经过那件事后,我终于学会了换位思考。

记得那是一个昏暗的日子,我在外婆家玩。咕咕咕„„哎哟,肚子饿了,外婆,帮我煮碗饺子!我对正在扫地的外婆说。哦,好呀!外婆笑着缓缓地走进厨房。不久,她就端了一碗饺子出来。哎呀,你端出来干什么,放到里面的桌子上去!我也不知怎么了,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怒气,走进屋里坐下。外婆一手支撑着患有风湿病的腰,一手端着碗走了进来。那我出去了。外婆语气还是那么平和。去吧去吧!我不耐烦地说。端起碗吃了起来,咦——好淡呀!我走进厨房想放盐,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外婆——盐在哪里?我大声向门外喊。等了会儿,没有动静。我又叫道:外婆——进来一下!你出来吧。许久,外婆就这么回答了一声。哼,连盐都不肯来为我放,什么意思呀!我按耐不住心中的怨气,气冲冲地走上了楼。不管她了!我这样想着,也没有再下去吃饺子。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下楼,外婆在烧饭。她也像中了邪似的,不理会我。过了会儿,听她小声嘀咕:早就听说脾气不好,没想到这么差!往我一向这么疼她,真是瞎了眼了。我愤恨不平地说:你脾气好,好也不愿意来帮我放把盐!我耳朵不好,又没听见。外婆也与我争论起来。我叫你进来你为什么不进来!我愈发生气了。我刚扫好地,又要帮你煮饺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腰不好,当然要休息了。外婆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听罢,我内心早已是波澜不平了:照外婆这么说,整件事都是我错了,外婆又不会骗人。我一向是骄傲野蛮,怪不得朋友都一个个离我而去了。许多事实际上都是由于我的任性而产生的不可弥补的过错,不是吗?

我恍然大悟了,真正要改的是我从不替他人着想!我充满歉意地对外婆说:外婆,是我错了,请你原谅我!外婆俏皮地刮了我的鼻子,笑了。

关于思考的作文(三)

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换位思考,而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是因为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从《自由论》的“只知己而不知彼者,对己亦知甚少”到《艺术与生活》的“如果我们了解别人也像自己一样,那么对最可谴责的行为,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宽容”。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许多冲突和矛盾都可以解决。其实,换位思考并不难;可是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换位思考需要暂时忘记自己的想法。

曾经有同学向我抱怨,说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太高,总是让他考第一。显然,他与他的父母都没有仔细考虑过彼此的感受。作为子女,理当体谅父母的苦心;然而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提过高的要求并不是合理的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让双方多沟通,进行换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对方。

换位思考不仅仅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些问题,还能是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还记得初中时,老师上课有时会拖堂。这样便引起了一些同学的不满,他们总认为是老师占用了他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但是,老师上课拖堂也是为了多讲一些内容,让同学们增加知识。不过有时拖堂拖得太久,影响到下节课的正常进行,也不是很好。而且让同学们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能使上课的效果更加理想。假如在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同学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就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了。

请想象一下,清晨当你紧闭双眼站在地上时,你虽然能感觉到光,却看不见任何东西。然而一旦你睁开双眼,你便能将大自然的风景一览无余。同样的,如果你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他人,你当然不会理解他人的想法。问问自己如果和他交换位置,我又会怎么做。也许此时,你立刻会发现自己的失误,从而改正。实际上对别人的宽容,就是对生活的理解,而并不是吃亏。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换位思考,而欣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在我们阅读一篇文

学作品的时候,应当进入作者所写的场景,用心体会作者的内心想法,并且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但如果阅读文章仅仅只是通读全文,稍作理解,而并非深入的话,是不能了解透彻的。因此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换位思考也同样十分重要。

所以我认为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我们都应该进行换位思考来衡量自己做的是否恰当。

虽然我们无法成为他人,但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位置,进入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感受。从而跨过自私的门槛,成为一个拥有广阔胸怀以及博大气度的人。

作文五:《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抽考质量的反思》2400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0-01   一、现场与质疑   2015年4月7日上午,麻章区教育局教研室在麻章二小隆重举行一次中学七年级数学、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学期)抽考(调研测试)质量分析研讨会,本人作为教学第一线教师兼教导处副主任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听完陈建辉专干作的质量分析报告之后,本人深受启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会上,麻章区教育局苏振副局长作了发人深省的总结报告。他说,这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和适应形势的发展,绘声绘色,声色俱厉,震撼人心。依鄙人之陋见,这明摆着是对教学第一线教师实行“秋后算账”,意旨给全区所有科任教师以强大的威慑力,以大幅度提高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将迎来所谓的“春天”。   会后,教师们议论纷纷,反响强烈,不禁产生三大质疑:一是全区抽考试卷分三个镇评改,能做到统一评分标准而公平合理吗?二是中学教师评改小学语文试卷,能做到把握尺度而评分合理吗?三是抽考试卷评改后不返还给抽考班级,这是民主、平等、公正、诚信的作风与价值观吗?   二、背景与思考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湛江市乃至全省更大范围中小学刮起一股“撤并”之风,把办学条件较差的“麻雀学校”撤掉,与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心学校合并。当然,湖光镇小学也不例外,先后撤掉厚高小学、外坡小学、群井小学、塘北小学、园坡小学(中高年级)等,所有这些“麻雀学校”都与湖光中心校合并。“撤并”之后,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诸如:学生来往交通问题、安全保障问题、住宿管理问题、生活自理问题、卫生习惯问题等,尤其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问题。   据鄙人观察发现,乡村小学生和圩镇小学生,不仅其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悬殊很大,而且其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有着惊人的反差。如此看来,湖光中心校的教学质量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事实摆在眼前,教育主管部门的某些领导也应当知根知底而无需异议。其实,这是中小学撤并后而“磨合”的过渡时期,也是办学资源整合的“三年之痒”现象。近两年来,湛江市中小学狠抓“创强”工作,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春天。   三、班情与分析   湖光中心小学六(4)班现有人数47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0人,来自厚高、群井、外坡、塘北、园坡等乡村的学生占四成多。首先,男生比女生多,在班级管理上有较大的障碍,因为班里调皮、散漫的男生较多,势必制约着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乡村与圩镇学生人数几乎持平,由于其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差距较大,而对学科教学质量(平均成绩)肯定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再次,该班学生上五年级时优秀生占极少数,中差生占绝大多数,特别差生(学困生)有6人,这样的班级学科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毋庸置疑。   此外,该班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较差,不仅其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很多学生听课时很少做笔记,其注意力不够集中,读书往往缺乏思考,做作业常常书写潦草,既不主动举手发言,又不自觉刻苦学习。针对该班现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本人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导向,继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读自悟自得;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相得益彰;重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加强词句的训练,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同时结合字词的教学,加强写字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写字能力和认真书写习惯;此外,还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和语文综合实践学习,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鉴于上述情况,本人还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按照湛江市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实施教学,该班语文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抽考前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分类复习、综合训练并查漏补缺,但是其抽考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正是像前面分析的“班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缘故。   四、反思与对策   抽考结果表明,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该班语文成绩与全区语文成绩相比,其平均分高于全区平均分,而及格率、优良率、综合分都几乎接近,差距较小,不可厚非。但是,不得不承认,该班与区内平均分较高的班级拉开了较大的距离,而“两率”、综合分也相差较远。这就说明该班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其语文课堂教学未能达到高效。   那么,未能达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经过沉下心来认真反思,本人才发现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够具体明确,上起课来由于教学环节多而杂而往往面面俱到,蜻蜓点水,顾此失彼,因而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二是未能做到既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既重视优秀生又关注学困生,既面向全体又张扬个性,因而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动脑思考、动笔批注,教师往往没有留给学生的时间余地,显然是不会收到实效的。   痛定思痛,寻求对策。其实,本人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因而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本人必须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向课堂内40分钟要质量。首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领学生关注与热爱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注重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再次,挖掘文本有价值的知识点作为切入点加强训练,教给方法,教会思考,使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第四,立足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丰富积累,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夯实写作基础。第五,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课外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并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笔活动,同时重视习作讲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第六,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养成教育,加强随堂书写训练,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促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文六:《2012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关于水的思考》300字

2012 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 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七:《关于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的思考》2100字

如何拟一个好标题

一、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题目汇编(前30名)

1. 携合作之手,唱双赢之歌(56分)(保定)

2. 规则束不住天才的翅膀(56分)(邯郸)

3. 独木桥,可同行(58分)(邯郸)

4. 勇于合作,赢得漂亮(57分)(衡水)

5. 竞争之中何妨双赢(56分)(衡水)

6. 打破规则,求得双赢(57分)(衡水)

7. 在风中相依(57分)(衡水)

8. 当真情遇上规则(56分)(宁晋)

9. 漠视规则,何以成方圆(57)(博野)

10. 规则都去哪了(56分)(滦平)

11. 规则意识去哪了(57分)(滦平)

12. “双赢“的原则(56分)(师大附)

13. 当守则守,当破则破(56分)(易县)

14. 合抱之木,何以助?(59分)(正中)

15. 需要规则杀手吗?(56分)(正中)

16. 和谐共生,纷彩双赢(57分)(衡)

17. 不破不立,不新不知(57分)(衡)

18. 墨守规则,亦为大道(60分)(衡)

19. 竞争与双赢(59分)(三河二中)

20. 勿忘该守的规则((56分)(秦皇岛)

21. 寻赢百度,不如回首合作(56分)(精英)

22. 拒绝为了逃避的变通(56分)(二中)

23. 化敌为友,互助双赢(56分)(二中)

24. 竞生辉,合生美(56分)(二中)

25. 心有猛虎(58分)(一中)

26. 以拥抱取代对抗(56分)(唐山)

27. 竞争思想的缺失,可悲(57分)(枣强董子)

28. 竞争中的合作美学(56分)(张家口)

29. 人间有味是共赢(57分)(张家口)

30. 做独木桥上的斗士(56分(宣化)

二、高考优秀作文题目的几大特点

1.点题准确清楚。

绝大部分文章都非常准确清楚地点明了中心论点,让人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只有第7篇《在风中相依》是用文学性的笔法来命题的。第14篇《合抱之木,何以助?》用了疑问句式,第25篇《心有猛虎》化用诗句,虽没有直接点题,但观点也暗含其中。

(1)在题目中一般要有主题词,如合作、共赢等。

(2)一般不用含混的词语来命题,而是用观点鲜明的短语。

(3)为了强化观点,往往使用和种手段,强化语气。

A .基本上都不用主语,这样使题目为简洁有力。

B .使用对比,在对比中使观点凸显出来。如3、13、17、19、21、24、26等。

C .使用因果或条件短语,将观点表达得更为明晰。如1、4、6、16、23等。

D .用疑问来达到吸引人的目光的目的,如5、9、10、11、14、15等

E .用否定的形式让观点更鲜明,语气更斩截,如2、17、20、21、22、27等。 F .用语气坚定听截的肯定,如此、4、6、13、16、18、23、24、26、29、30等。

2.句式简洁整齐。

大部分文章,都用整齐的偶句来命题,形式美观,音节铿锵。如1、3、4、6、9、13、16、17、18、23、24等11篇文章的题目,均采用三字、四字或者五字的偶句。

没有用偶句形式的题目,语言也非常准确简洁,从字数上看,一般控制在7字左右。

3.语言精彩有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卷人往往可以从题目上一眼就判定出你的语言功夫,因此这些高分作文的题目在语言上都是精彩而有味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手法也是多样的。

(1)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题目更新颖、更形象或更有力,也可以展示学生的文采与学识。这组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A .对偶,上文已列举。

B .设问,上文已列举。

C ,对比,上文已列举。

D .比喻,如1、2、15、25等。

E .化用,如9、14、21、25、29等。

当然我们可用的手法不止这些,如拟人、引用也是一种常用修辞,不过这些题目中没有用到。

(2)运用文学性笔法,在说理中融入抒情色彩。

这样的题目,别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这对于那些擅写抒情性文字的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如1、7、8、29等。

如何为文章开好头

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开头段摭赏

一.析材入题

直接分析材料,而不大段引用,抓住实质,单刀直入,注意加入文学笔法。

二、直接入题

不再引用材料,而是先举他例或引用名言来得出论点,直接过渡到下文的论述。

三、先立后引

先提出观点,再引用材料加以佐证。

四、类比入题

先以自然现象来做类比,来说明道理,提出论点,然后再展开论证。

作文开头的“黄金母板”

1、“母板”的基本形式

①“比”(比喻或类比入题)+②“析”(分析材料点题)+③ “引”(引用诗文名言证明论点)+④“联”(联系现实强化论点)

2、“母板”的基本特点

①见学识,显才情,彰文采,一眼勾魂。

②观点明,语言简,形式新,特点鲜明。

③重现实,重逻辑,不虚浮,掷地有声。

3、“母板”运用的注意事项

①“比”,类比、比喻要恰当,语言要讲求文采和诗意,一般采用整句形式,或对偶,或排比,由物及人,以明事理。

②“析”,要简洁有力,要言不烦,不拖沓,不啰嗦,单刀直入,不过多引述材料,而是直接切入进行分析,甚而可以不用材料。

③“引”引用的诗文名言要恰当,能与题目、论点相印证,力求新颖,有“陌生”感,能够亮人眼目,令人悦服。

④“联”,要联系现实中的相关人、事、现象,以最简洁的语言,来阐明论点的现实意义。

还要强调的是,“引”或“联”往往兼有过渡作用,是下面全面展开论述的引子。

作文八:《关于作文备考的思考》6900字

关于作文备考的思考

《高考作文快速高分》节选

戢运宏

纵览历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情况,对我们作文备考有那些启示呢?笔者以为,以下这些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高考作文命题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文革”之前的作文命题是紧扣时事政治,恢复高考以后到20世纪末的作文也是这样,进入21世纪的这两年还是如此。如上文所述,几乎每一年的作文命题,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都与当年的社会热点问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是因为,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能脱离社会的其他意识形态而存在。特别是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总要有所负载,“文以载道”,自古一理。因此,每年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或讨论的、引起大的波澜的、与教育职能和教育目的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有可能以一种方式在作文命题中有所体现。“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这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这种传统时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高考通过作文命题体现这一导向,目的也正是在于引导学子们关注天下兴亡、关注民族命运,唤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我们的教育目的来看,我们不能培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培养忧国忧民、关心社会人生的志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命题者的这一主导思想,我们中学生在平时就要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人生,关心与国家兴衰和个人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切事情,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平时多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听听广播,了解天下大事,积累生活素材。对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多参与讨论,多参与实践,并运用所学的哲学、政治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不仅可以提升思想境界,提高认识水平,还可以广开渠道,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积累新鲜而丰富的生活材料,使你的写作总能与时俱进,以新取胜。不然,你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不到“克隆”技术,想不到“朵丽”羊,想不到创造精神;你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想不到多元思维,想不到求异思维,想不到创新思维;你写《诚信》,想不到以德治国思想,想不到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想不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怎样运作经济贸易,想不到凭什么立身处世;你写《心灵的选择》,想不到《全民道德规范纲要》中的20字为人准则,想不到乐于助人、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想不到面对商品经济社会我们应有的价值取向,那么,你的文章总会显得平淡无奇,你的议论也无非是一些陈词滥调,而不会有新风扑面之感,自然也不会正中命题者下怀。

第二,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关注人格的塑造、人性的完善,注意作文与做人的统一。试以多年高考作文为例:1986年写《树木·森林·气侯》,主题是要想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必须人人以身作则,从我做起。1987年写“学校办游泳训练班”的作文,谈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988年是命题作文《习惯》,引导学生注重日常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989年是以同学书信的形式,来探讨社会择业、价值取向的问题;1990年“玫瑰园”材料作文,意在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要一分为二,不要求全责备。1991年是以学校演讲会的形式,辨明“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的道理,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揭示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1992年是“踢、扫玻璃罐”的材料作文,议论怎样看做到说与做的统一,要言行一致,倡导文明行为。1993年围绕“梧桐树脱皮”写材料作文,怎样看待青年与老年,认识到社会的各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作用,都有可贵的品质,要互相尊重。1994年写《尝试》,意在激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1995年根据“鸟的评说”的寓言诗写议论文,谈要尊重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做人不要有嫉妒之心,更不要专

找别人的短处,讽刺、挖苦别人。1996年看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写作文,告诫人们工作要有责任心,要遵循职业道德。1997年对中学生助人为乐的调查,实质上是谈一种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靠每一个人真心实意地去做。1998年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命题,探讨的是青年一代要接受生活的各种考验,经受得住风吹雨打,顽强、坚韧,在挫折中锻炼成长的道理。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从科技的视角,谈“记忆移植”,意在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2000年全国高考题,又从思维的视角,谈“答案的丰富多彩”。2001年话题为“诚信”,意在弘扬民族美德,培养优秀品质。2002年“心灵的选择”,也是在塑造高尚人格,呼唤人性回归上做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命题立意的角度涉及到人格塑造、人性完善的各个方面。

为什么高考作文命题要紧密联系人文精神的培养呢?这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又把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的优良传统。的确,文格即人格,文格反映人格,人格影响文格。所谓人格,就是一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他的道德水准、意志品质、思维方式、文化素养等等。屈原爱国忧民,追求高尚的理想情操,九死不悔,他的《离骚》《九章》等诗篇震古烁今;杜甫感伤时事,叹息黎元,他的诗篇情深意厚,沉郁顿挫,感人肺腑;苏东坡生性旷达,豪迈洒脱,他的诗文如长江大河浩荡澎湃,亦如行云流水自由无羁;毛泽东意气风发,力主沉浮,他的诗文自然豪气干云,雄峙千古„„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想写好文章,必须从塑造健全人格开始,努力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胸中有浩然正气,笔下才大气磅礴。心藏芬芳情愫,文章才感人肺腑。作为考生,我们平时所要做的,就是进德修身,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行。我们要经常吟诵古今中外诗文名篇,继承民族美德,广纳文明精华,使自己高尚、高雅、高贵,文质彬彬。我们要从爱妈妈开始做起,真切感知亲人、友人、师长的真情,培养丰富的情感、博大的爱心,并以此来回报亲友,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掌握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论,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理智、严谨、大度、宽容,客观看人,辩证待物,立身于世,游刃有余。学会做人,作文自有高格雅韵,自会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第三,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趋于人性化,越来越有考生个性张扬的空间。

首先,从立意上来说,高考作文命题由政治化倾向,演变为表达个人思想观念、抒发个人真挚情感。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及21世纪这两年的高考作文的比较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无论是《树木、森林、气候》,还是对“玫瑰园”的看法,都侧重于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而进入90年代以后,命题慢慢侧重于关注学生个人的思想情感,关注学生个人的生存发展。比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围绕对生存环境的认识,考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行;《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让学生写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都是只给一个话题,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各抒性灵,各言其志。于是,涌现了诸如《20世纪你美吗》《赤兔之死》《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诚信,归来吧》《给哥哥的一封信》《我心飞扬》《昭君的选择》《飘落心灵的秋叶》等一大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文。这样的命题,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确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其次是题型上的改革:由出一小一大两道作文题、让考生勉为其难地写两篇体裁不同的文章,到让考生只写一篇规定体裁的文章,进而发展到全方位“开放型”的作文题目,为考生发挥创造性提供广阔天地。所谓开放,一是写作范围的开放——话题作文,这比起前十几年一贯的材料作文,限制小得多了。命题者明确告诉考生,只要在话题的范围之内,选取什么材料,确立什么主题,都由考生做主。二是写作文体的开放——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考生对那种文体最擅长,就可以选择什么文体来写,这就有利于扬长避短。当然,文体不限,我们不能误解为可以写成“四不象”,而是

写什么像什么,还不能淡化文体意识。三是写作要求的开放——降低审题难度。前几年写给材料作文,一个材料只能提炼出那几个观点,超出这几个观点,即使你立论再新,也算跑题。不少考生由于审视材料的角度不同而提炼出与命题者意图不同的观点,就被阅卷老师视为跑题,一下子拉下几十分而名落孙山。这几年出有一定限制的话题作文,考生普遍感到审题的压力轻多了,有的考生甚至笑称你想叫我跑题还不容易,阅卷中也极少见到跑题的文章。这确实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的民主自由程度。正是由于这几方面的开放,使得考生不再把写作视为畏途,而能够比较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更好地展现自我,直抒胸臆,挥洒个性风采。

了解了高考作文命题的这一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书写自己的绚烂文章。可是,我们似乎还有一点迫切需要了解,那就是高考作文命题人员在命题时是怎么想的。其实,高考作文命题人员在命题时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并不神秘,因为虽然不同的命题人员在不同的命题时间间会有不同的具体想法,但有若干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据参与高考命题的人员讲,以下几点是必须把握的:

一,有积极的意义。所谓“积极的意义”,无非是这样两方面:(1)引导考生表达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而不引导考生发牢骚或表达其他一些不利于自身素质全面提高的思想感情,如韩寒那样,把连造就他高超语言表达能力的语文教育在内的现行教育大批一通,这类的题目是不会出的。(2)对今后中学作文教学能起正确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思维素质和表达素质,特别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近三年的作文命题。

二,有现实的意义。所谓“有现实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意思:(1)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特别是中学生普遍关注的思想问题或社会问题。既然是中学生普遍关心的,迫切希望解决的,考生的表达欲就容易被激发出来,考生的写作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比如现在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创新,那么,怎样才能打开思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是我们茅塞顿开。走进新世纪,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凭什么立身处世?《诚信》就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基本原则。(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样可以避免空谈漫议,胡编滥造,就有话可说。命题所选话题都是考生所熟悉的,人人有话可说,这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比如,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是根据漫画写说明文和对漫画的鉴赏评论文,对于贫困山区的考生来说就不够公平,他们很少有人见过漫画,缺乏对此类作品的鉴赏力;另外,对于“六指”和“截肢”,不少考生也是闻所未闻,怎么能够生发感触,评鉴议论呢?而2002年高考作文提示中这样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这就明确告诉考生写自己遇到、见到、听到的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每个考生都可以下笔行文。第三,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几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或“注意”中都有这样的说明:“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给了考生很大的自由,让考生有了扬长避短的选择余地,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当然,表达出来会有高下不同,雅俗不同。但这样能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各种不同水平的考生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比如《心灵的选择》,一般人只能根据自己所遇到的两难之事做出比较理智的选择;而湖北一考生在《得失寸心知》却写出了很高的心灵境界。原文如下:

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担义。

没有惟一的选择,没有绝对的真理。因贪选利,因欲选荣或因心选

德,其实是见仁见智。

可是我们的心灵呢?它时刻在倾听着选择跋涉的足音。噢,利字,不要再前行了,欲壑难填,人心无厌,纵使你走过了千山万水,守着万贯家财,又何曾给我带来一丝欢愉呢?葛朗台守着金钱困苦一生,你不曾知晓么?

荣字,也请你止步吧。虚荣搏尽,最终也不过繁华梦一场,盗世欺名者,难逃可悲下场,梦醒了举目是破席,哀哭向金陵。

不是在心灵的指引下作出的选择,无法给予心灵真正的快乐。心灵是尚德的,仁者方能不忧。当那位几近冻死的登山者用心灵最后的勇气救下那冻僵的人时,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在于他听从了心灵的声音,而不是让一种本能而简单的欲望占据上风。在今后的岁月里,他必将更深地感悟到:如果他作出的是另一种选择,纵然他的生命会苟延,再也无法让心灵的快乐高涨。

面对选择,我们还有必要在心灵的牵引下徘徊不前吗?较之于利,心灵的选择会有意义得多。人之不朽有三,其一便是立德。金钱不过是过眼烟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德行却是传世不朽的。千百年后,屈子犹存,不正因着那与日月齐光的高尚品德吗?而较之于荣,心灵的满足则更真实。西方有谚曰: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人是得不到诺贝尔奖的、而那些得到诺贝尔奖的,往往只是因为真正的热情与心灵的呼唤。他们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也因此获得了心灵的满足,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大的收获,而不是诺贝尔本身。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这逆旅之中,你背着多少无用的行囊?心灵不堪负累,不肯背着那沉重的名利,你我能否彻底让心灵作一次选择,扔掉这名缰利索?     如果是那样,我们终究会知道,我们用一次坚定的选择去答复了人生所有的选择。因为,我们把选择真正地交给心灵,让它获得长久的愉悦。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的选择给予心灵这般美好,其实不难——让心灵作主。

文章立意高远,胸襟博大,神贯古今中外,意在激浊扬清,对比鲜明,犀利深刻,语言凝练,文化品位颇高。让这样的文章脱颖而出,让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的人才进入大学深造,岂非命题者的本意?

三,力避猜题、押题。过去高考采取命题作文,政治化倾向又比较浓,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就容易猜到题;后来采取给材料作文,现在又采取话题式作文,就是为了避免宿构和套写,让那些喜欢猜题的、押宝的人占不着便宜,以此保证选拔性考试的效度。因为可供提炼观点或提出话题的材料浩如烟海,谁知命题者选取哪则材料?这一条警示我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费尽心思猜题,不要盲目“捕风捉影”, 高考作文训练,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扎扎实实练好写作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最好的法宝。

当然,我们在高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还是必要的。在平时,各类题材、各种体裁我们都要训练到位。比如,针对每年四月份以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搜集与中学生立身处世有密切关系的、有思考价值的话题,组织几次讨论,并构思成文,多一点写作体验,多一些素材积累,临考毕竟会多一分从容。至于有人认为考前准备好几篇文章,有“宿构”的嫌疑,有投机取巧的动机,那实在是不近情理的指责。我们进行作文备考,包括临近高考时的构思训练,绝对不能放弃。古人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也是一样,讲究笔耕不辍,可以说越写越熟练,越不写越手生。足球世界杯比赛之前各个国家毫无例外地都要进行“热身赛”,我们在进行高考写作前,有什么理由畏首畏尾、不敢“热热手”呢?那么,考前作文的构思立意训练为什么会招来“宿构” 和“投机取巧”的非议呢?恐怕主要是老师有顾虑,担心考前给学生出的作文题会给学生造成误会,使学生认定这就是老师“押的宝”,“押”准了还好说,“押”不

准承担不起误人子弟的罪名。其实,考前让学生进行构思立意的训练,不是为了改头换面仿写,更不是为了在考试时照搬,而是整个作文训练的一部分。考前集中精力进行作文强化训练,实际上是在强化学生关心社稷人生、关心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意识,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正是生活的积累、文化的渗透、思想的升华、情感的蕴蓄,有何不可?如果有考前所准备的作文与高考作文恰好一致或者相似,那也不是什么坏事情。这正好说明教师指导对路,学生训练到位,备考准备得充分。即使把自己考前所写的与高考作文立意相同的“移植”过来,也不能算“照抄”,因为抄的是自己的,在其他任何报纸、书刊里都见不到的。所谓“照抄”,是指把书报杂志上别人的文章原封不动的搬过来。如引用了别人的一段话,或者只是借鉴别人文章的立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有自己的改造,那就算不上“照抄”。所谓“宿构”,是指把先前准备好的一篇文章(自己写的或别人的),牵强附会的套用过来,尽管与高考作文的材料和话题要求不一致。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考前都要大胆进行作文强化训练。我们要认真研究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具体要求,静观时代风云,洞察世相人生,广积生活素材,高诵诗文名篇。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蓄势待发;酝酿澎湃的激情文思,谱写风华!

(注:《高考作文快速高分》一书由戢运宏、肖科、曹卫东合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文九:《关于考场作文的思考》5300字

来自高考语文评卷场的思考

转贴:中国教育资讯报   高考的硝烟已散尽,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思考?对今年的作文题“心灵的选择”社会上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所想的并不是这样的题目出得好不好,我关心的是考生的写作情况、得分情况,由此反映出的作文教学的问题和我们在将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我想就自己评卷遇到的作文的情况,从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八个考查点,来对今年高考作文做个小结。

一、题意

作文的材料是说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此时脚下是个快冻僵的人,到底是继续向前还是留下来援救陌生人,需要他做出选择。登山者选择了援救,最后两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要求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意并不难理解,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选择”,“心灵”起限制作用,也就是说,考生所写的作文表现的中心应包括两个方面:心灵的、选择。如果只写选择而不涉及心灵或者只谈心灵而不说选择,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有的学生说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邓小平选择了改革开放,把主题定得很高很大,看起来思想境界很高的样子,可是脱离了“心灵”。什么是“心灵”?《辞海》里这样解释:指思想、感情等。词典里说“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综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心灵”: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精神。作文题材料之后有段话其实给了学生一些暗示:“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这里的“触动心灵”就是说你的心里有所活动了。笔者认为,这样的心理活动该是个体的、而非群体的,忽略了“心灵”而写选择的学生大多是写成了群体的选择了,这是对“心灵”字眼不理解造成的。

有相当多的学生却是只写了“心灵”,而对“选择”只字不提或仅开头结尾出现“选择”字样。有的写成了“生活中应该有爱心”,有的写成了“要互相救助(帮助)”,有的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或是“救人等于救己”。这些学生把题意理解错误的原因是:只注意材料而忽视了话题。确实,材料中的登山者是凭着一颗爱心救了将要冻僵的陌生人,而且最后也走出了困境,从这个材料可以

提炼出上面种种立意,可是要求写的不是材料作文,而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在于:话题作文可以结合材料也可以脱离材料,但一定要扣住话题;而材料作文必须结合材料,由材料提炼观点,没有话题的限制。

题意是否切合关系到文章能不能拿高分,题意把握不好,说到底还是对话题作文的特点不了解,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一些。

二、中心

基础等级中对中心的要求是“中心突出”,我所接触到的两千多份作文大多数能做到这一点,有一部分虽然不够突出,但也能明确。其实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只要给出了话题,一般都能做到中心明确的,当然偏离题意的另当别论了。所以我认为话题作文还有个好处:在话题中就已经界定了中心,你只能表现这个中心,至于具体表现这个中心的性质、作用、原因、结果就随便了,只要不离开这个中心就可以了。比如今年的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你就得围绕着“心灵的选择”来展开,或抒情,或记叙,或议论。你可以说心灵的选择决定于个人的素质修养,也可以说心灵的选择折射出个人的灵魂,还可以说心灵的选择要考虑到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可以从性质,从作用,从效果,从结果各个层面切入。所以,只要以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话题进行剖析,尽量从多个层面来确定中心,学生面对话题时,就会很快确定中心了。

三、感情

正因为考生不懂得从自己的生活中采撷闪光点,而是一味地要崇高要伟大,所以写出来的记叙文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记叙文最大的缺点。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告诉学生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赞扬的,在作文中,他们自然遵循老师们一贯以来灌输给他们的思想,制造假、大、空,无病呻吟、故作崇高,可能可以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感动不了阅卷老师——见得太多了!

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就不能感动人吗?可以的。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会意的微笑,老师鼓励的目光,陌生人自然的搀扶……以我手写我心,真真切切地把内心的感受抒写出来,告诉读者你经历过的让心灵震动的选择故事,怎么会不动人?我在评卷时偶尔会热泪盈眶,那是

被文章里的真情感动的。文章写出来就是要告诉别人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让读者能深刻体会你写这篇文章的用意,能让读者感动、激动、震动,倘若做到了这一点,就成功了。

我想,尽管有人认为现在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但作为教师,我们仍然有理由让学生相信:生活处处有让人心温暖的东西。

四、内容

在考场上,要一下子想到许多内容不是一件易事,要靠平时的积累。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的学生,作文就会干巴巴的,没有什么说服力和震动力。比如有学生居然以语文试卷为例来说明自己选择的情况,还有的说自己现在坐在考场上实在别无选择,只好选择做题,做不好就会失去前途等,这些学生平时根本不会看课外书或者不会有意识地积累素材,所以面对“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他想不出任何有关的事。不过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知道用什么材料的,只是用得好和用得新的材料很少。从我评过的作文来看,用得较多的材料有几个:一个抢劫犯在警察追捕他时抓了一个人质,结果因人质是将要生产的孕妇,他选择了帮孕妇接生;在火车上一个小偷无意中弄破了小孩的头,他没有逃跑,而是选择把小孩送往医院;在战场上,一颗飞弹呼啸而来,军官奋不顾身的扑向前方的战士,结果发现自己原来的位置被炸了一个大坑。写议论文的学生很多是先较详细地叙述上面的三个例子中的一个或两个,然后加一点议论,再将作文材料中的故事叙述一遍,来一两句议论,就是一篇文章了。

且不说学生在谋篇布局、驾驭语言的能力上的欠缺,只从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就暴露出中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量的少。我曾问过我的学生平时看什么书,他们看得最多的是《读者》、《青年文摘》、《今日文摘》、《少男少女》、《黄金时代》,而前三种刊物现在办得也没有什么特色了,很多好的文章是你有我也有,学生虽然可以接触到多种刊物,可他能欣赏的就那么几篇反反复复刊登的文章。而《少男少女》和《黄金时代》我觉得更是不如以前了,里面多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现在流行什么,那里面就流行什么,我总觉得它们的导向不大对,学生却爱看,因为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趣味。要想获得新的、好的材料,我觉得《作文与考试》这本刊物很好,另外我也介绍学生看《杂文报》,这两种报刊是我每年都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

材料的积累还应该包括生活积累。在我所评过的作文当中,有许多是写记叙文的。其实,在各种文体中,记叙文是最好把握的。从小学写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练得最多的就是记叙文。可是写得不好的,偏偏就是记叙文。问题出在哪里?就在内容上。你看考生们都写些什么:父母离婚,选择跟谁生活;在去考场的路上遇见车祸,是离开还是留下来;中考报志愿是选择中专还是高中;没考上大学是复读还是回家;有一个人曾对自己的亲人见死不救,现在他有难了,是帮还是不帮;他和自己是竞争对手,在一次竞赛中出了点事,是只顾自己还是帮助他;填报志愿是听父母的还是随自己的心意;大学毕业了是去祖国需要的地方,还是在安逸的环境中……和去年的“诚信”,98年的“坚韧”一样,学生们在作文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设想了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塑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形象。可是想一想:有那么多学生的父母离婚吗?考试那天就爱出车祸吗?有那么巧仇人遇难被你遇上吗?居然还有学生就拿去年的一篇优秀作文稍作改动就搬了来,还有的直接讲述报刊上的故事……这些说明学生的生活积累很少,只能照搬或改造别人的事例,难道他们的生活中真的没有值得写出来的事情吗?不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从细小的事情中挖掘出闪光的东西。

五、结构

从结构上来看,存在问题的主要是议论文和散文。在评卷时,只要是每一段有中心句的,一般都能在40分以上(偏离题意的除外) 。最怕那种整篇文章就三段话,开头和结尾各一百来字,中间一大段文字又是记叙又是抒情又是议论的,看很久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中心,这就是中心不明确。而中心明确是可以通过严谨的结构体现出来的。比如有个学生用小标题

的形式写了三个人的选择:屈原的选择,陶渊明的选择,我的选择。能让读者对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一目了然。还有个学生写的文章的题目是《心灵的指南针》,开头用了排比句例举古今有着崇高伟大的心灵的人,归纳出中心:因为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根指向崇高心灵殿堂的针。然后就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德国总统告诉我,心灵的指针要指向真;曾哲告诉我,心灵的指针要指向善;黄慧告诉我,心灵的指针要指向美。整篇文章看起来结构紧凑,脉络清晰,中心很突出,评卷老师能不给他打高分吗?

还记得2000年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吗?有一篇满分的作文题目是《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作者从“文学因多彩而精彩”“自然因多彩而精彩”“人类因多彩而精彩”顺理成章地总结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这个主题,读来觉得轻松自然,一气呵成,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巧运匠心啊。

所以我觉得结构上的训练应把重点放在突出中心句的训练上,尽量把观点或者思想分解成若干层面,每个层面都用一句简短的语言作总起或总结,让文章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分解的若干思想共同来凸现。当然这只是针对议论文和散文而言,记叙文的结构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六、语言

虽然这次评卷只见到考生作文的内容,看不到其他有关考生的任何信息,但有时我们仍然可以凭考生作文里的语言来判断该考生是哪个地区的。比如“灵魂深处出现了两把声音”,这里的量词“把”显然用不对,而在广州话中,却是对的,这个考生是在用广州方言写作。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有的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让人忍俊不禁。这是语言这个考查点存在的问题之一。    其次,这次广东评卷场上有一个倾向: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如果语言的驾驭能力好,而在结构或立意上有所欠缺的,还是会宽容地对待,而给比较高的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倾向。语言能力是基础,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而广东(至少是我所在的粤西) 语文素质普遍不高,社会上,媒体对粤语的厚爱影响着学生对普通话的接受,所以学起来,用粤语的语法加上普通话的文字就构成了让人哭笑不得的语言。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算一个问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普通话表达,更正学生用方言写作的习惯,指导学生多看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语言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七、字体

字体虽算不上作文评分的重点,可在实际操作中对评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字体美观,字迹工整的,印象分就可以给多几分,写错了几个字也可以原谅;字体不美观,鬼画符样叫人难辨的,对不起,同等水平的作文,你就比别人少几分。这并不是说评卷老师以字取人,字如其人还

是有一定道理的,字迹工整起码可以说明这个学生态度认真,认真的学生素质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字迹潦草,草得让人分辨不清的,你说他能认真到什么程度?

在评卷时,看到很难辨认的字体,我就会叹息,想着回去之后一定狠抓学生练字。不知现在有多少中学开设了书法课,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开设的。练书法可以修养性情,改变学生急躁不认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在抓练字的同时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因为既然是练就要有练的内容,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就可以拿来抄写,抄得多了,自然积累就多,不是一举多得吗?当然,开设书法课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书法家,只是要求他们的字写得工整一点,容易辨认一些。

八、文体

据抽样统计,考生们较喜欢选择议论性的散文模式作为作文的体裁,写这类文章的占44%,写记叙文的占31%,写议论文的占12%,写小说的占7%,还有写寓言的、写信的,体现出今年作文的一个特点:文体多样化。从评卷场打分的情况来看,议论性散文往往得分较高。因为它兼有议论文的观点分明、中心突出和散文的语言流畅、文采飞扬的特点,评卷老师很容易赋分,所以深受喜爱。而其它文体,议论文要很深刻,记叙文要很感人,否则是难以拿高分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妨让学生多练习写议论性的散文。

不过,不管是哪种文体,只要运用得好,在中心、题意、结构、语言上没多大问题,还是可以拿到较高的分的。最怕的是什么都想尝试,什么文体的特点都有,让人不能确定这篇文章到底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对一等卷的文体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这个“文体要求”是指各种文体应该具备的特点了。比如要写议论文,就不能有过多的记叙,以为这样是夹叙夹议,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你不懂得分析而用记叙的文字来凑足字数。写记叙文,又先来引用材料,分析材料,再记叙自己的故事,读后感不像读后感,记叙文不象记叙文,弄成了个“四不象”,这就叫“文体特点不鲜明”,当然分数就不会高了。要避免犯这种错误,就得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这也是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了。

有人说高考是一根指挥棒,老师和学生们在这根棒的指挥下调整着前进的方向。我说高考评卷场对作文的评判标准,对作文教学更是起了导向的作用,高中作文教学绝对不能脱离这个标准而进行。我们可以依靠这个标准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调整作文教学的方向,

有的放矢,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可以提高了。

作文十:《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1000字

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

高三18唐忆秋

如果让诸葛孔明再一次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还在西城墙上轻摇羽扇安然弹琴吓退司马懿,如果让陈庆之再一次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还带着七千铁骑横扫魏国三十城,如果让毛泽东再一次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还在井冈山上带着红军踏遍两万五千里转战中国大地,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我想他们还会这样下去。历史掩埋着太多的遗憾,十三道金牌拦下了光复中原,二十座烽火台点燃了大周江山,四百八十寺遮盖了南朝烟雨。历史遮蔽了人们的双眼,让人们学不会向前看。

狄更斯说,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人们总是看着历史问,为什么会这样,却学不会透过过去经过现在看到未来尝试着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然后去做去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我以为最完美的就是结合历史和现在去改变未来,毕竟正确的选择总是在全面的看待问题之后才得到的。

面对高考,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在过去的经验里学习,在过去的题海里遨游,而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新,进行不一样的尝试,问自己这样的题型会不会涉及,纵观过去十几年的高考和两年多的实战演练,你准备好了么,尝试去改变未来,凭借自己现在的所有,凭借自己的过去的经验在这场大型的“为什么”战役里面获胜?

唐玄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诸葛亮他在面对街亭失守大势已去的局面的时候,镇定自若的安排士兵放倒旗帜,同时让城中老兵打扮成百姓打扫街道,自己则装成道士带着两个书童抱琴焚香,疑心很重的司马懿也在他突然变换的琴声中退兵,而后遭遇了关兴张苞的大声摇旗呐喊终于离开了西城让孔明一方脱险。孔明就是凭借司马懿对自己过去作风的了解的心理,算计了他,可见历史并不是最全面的答案。

曹操赤壁战败,周瑜败给孔明吐血大吼为什么会这样,既生瑜何生亮,失败之后开始疑惑开始不解,但是在发生之前为什么没有好好想想要怎么创作怎么进取怎么获得成功;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却胜利了,明明袁绍很有把握军力很强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战争之前问为什么不能胜利为什么军力不同就一定要失败,然后他开拓努力进取最后胜利了。可见,失败之后一味的抱怨是不对的,而是要努力加油。这大抵便是萧伯纳告诉我们的吧。

评语:我已经改过的句子,你还在用原来的语句。对历史的评说,需要找到历史的轨迹,在推断中获得“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显然,你的历史书还读得不多。看来这篇评说历史的文章要留到大学里去做了。 《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