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物理课件 >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论文》600字】 马克思哲学论文1500字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论文》600字】 马克思哲学论文1500字

时间:2020-01-20 09:20:3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论文》600字

马克思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意识的根源是物质。

先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从来没吃过苹果,也没见过、听别人说过,总之对有关苹果之事一无所知,而就在这时,你得知世上有苹果这一物,但还是不知它的任何事情。这时,苹果在你意识之中可能像橘,可能像梨,可能是甜的,可能是苦的,——总之它凭你想象。这种情况下,物质就不决定意识了,在这个小观的物质与意识之间,这时的意识与物质是完全分离的。从主观方面讲,甚至可以说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决定客观。

从意识为主体看,意识不完全来源于物质。我们的意识主要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要是由物质直接制造出来的;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书本、别人讲述等,当然这其实也是来源于物质,是有物质间接制造出来的。然而,我们的意思还有一少部分不来源于物质,与物质安全脱离了关系,——就像上述的“苹果事例”。人脑是可以通过想象,脱离单个物质制造出意识,当然这个脱离不会完全的脱离,它所脱离的是想象物质之实际物质,——如果完全脱离了,那就是一片空白。

综合来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有这么一层,个别意识在个别时候可以以个别物质相分离,物质不完全决定意识,意识不完全来源于物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存在特定情况,并不能一概而论。

意识有极大地广度和深度,物质也是如此。意识与物质的相互关系在宏观上存在空白点,并不一直密不可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当

应事实而变。

物质与意识关系,即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它们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辩证”具有历史性,“统一”也具有历史性,它们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相互转化。

预知后文,请看每日更新

作文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1800字

世界上的万物总是有联系的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高中学的是化学物理和生物,没有文科生哲学、政治等等一系列文采激扬的论述,我只想就我在物理、生物方面学到的知识和老师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浅谈一下关于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说起,大家都在夸奖牛顿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的,他的思考最终让他提出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它上面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引力的,并不是地球本身有什么特殊的功力,其实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对彼此之间都是有作用力的,只不过地球这个老大哥实在太大个了,大到它上面其他物体之间的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是万物千丝万缕联系的开端。再次强调,地球上的物体彼此之间也是有引力的,只不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已。

一切自然事物,小到原子、基本粒子,大到银河系、总星系,复杂到人、生物圈以至于社会圈,都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就从食物链、食物网开始说起,处在最底层的草有食草动物负责控制它的生长,而食草动物又自有肉食动物控制它的数量,肉食动物之间相互斗争,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死后又有毫不起眼的各种微生物负责将它们的尸体消化掉,化成养料供小草生长,生物之间真是形成一个很完美的循环啊,世界就在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不断运行发展着,而直到有人类介入,貌似不客气的打破了这种和谐的局面,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物种入侵、赤潮、酸雨等,其实这也还是万物联系造成的结果,有因必有果,不管最终走向发展还是灭亡,万物始终在相互的牵扯下向前走着。 近几年,我们的地球出现了好多病,首先是一套数据:地球所有的资源是积累了四十亿年得来的,人类的历史是二十万年,其中十八万年是处于游牧状态。农耕社会是两万年前开始,而把地球搞得如此糟糕,人类只用了一百多年。发明蒸汽机那家伙肯定想不到后果会如此糟糕。有一句话:人类只有十年时间能把暖化的方向逆转。这一句话,是我一直都记得的,十年,很快的。北极的冰冠,完全融化,不是2050年,就是2015年,像很久远的事,忽然发现,我们已经进入2010年了;冰冠融化的速度连最悲观的科学家十年前也预计不到,这真是一件让人想不到的事情;西伯利亚等严寒地区,地面长期结冰,被称为永久冻结带,隐藏于地下的是气候定时炸弹:沼气,此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的浓度强二十倍,如果永久冻结带融化,释放出的沼气会令温室效应恶化到无人能预计的地步,所有的事情将变得不稳定,生物种类灭绝问题和社会问题令人难以估计。大批的气候难民和动荡的社会环境,将会影响每一个人。

世界上的万物本就是联系着的,人类扮演的角色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有数据显示,世界两成人口耗用地球八成资源,人类一直都在觉得自己拥有无限的资源,好像地球上人类可以用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家的,可以任意的糟蹋,然而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全球却有一半的谷物用以饲喂牲口和用作燃料,全球四成耕地质量下降,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的森林消失,生物品种的死亡率比正常速度快了一千倍,以目前的捕鱼速度,到2050年海洋里将无鱼可捕,最近15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四十年来冰冠的厚度减少四成,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二亿五千万气候难民,世界上每天有五千人因为饮用受污染的水死亡,有十亿人没有安全食用水,人类正在为自己对环境做出的伤害承受着后果,而事实证明,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令人觉得还是可以搏一搏的表现在,莱索托作为全球最贫困

的国家,教育投资比例最高。

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英语叫NGO,证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韩国的植树计划,使全国65%是树林,能够做到3/4纸张是循环再利用。 哥斯达黎加没有军备,他们宁愿把资源放到教育和绿色旅游上。

各国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探索正在加温,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也开始行动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同自然的关系,即人不是作为自然现象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仅自然界到处打上了人的烙印,而且人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新的技术革命延长了人脑,使人类有可能预见到自己活动更远的社会后果,更自觉地调节人同自然的关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而必须不断调节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并在这个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已经很严峻了,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拯救自己,世上万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就在这永恒的联系中向前走着,只是,希望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使我们能走的远一点。

作文三:《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论文(2)》500字

而物质却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变化时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因此说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这时马克思主义给规律下的定义。我认为,在这个定义上下的过于广义而又狭隘,规律应是可变、可存、可灭的。

规律是可变的,并不一尘不移。将一球向空中抛出,它在一段时间向上运动;人每天都要摄取食物,但几顿不吃也饿不坏;水从泉中涌出,它也会向上走,总之,规律在特定的时段、特定的情况条件下是可以不按规律办的。规律的作用、表现、本身都是可变的。

规律是可存可灭的,规律并不时时刻刻都存在,它的可存可灭表现在它具有条件性、地域性、时段性。规律的条件性,显然就是规律发生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起作用的。通常火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眼睛看见物体首先要有光的存在,铁球落在地面上必须有地球引力的存在,——规律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规律的地域性,就是指规律发生有空间范围限制。不是什么地方都会发生地震,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青松,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有熊猫的存在,——这就是地域性的表现。规律具有时段性,就是指规律不是时时都存在或发生作用。地球会发生地震,但不时时在发生;人需要吃饭,但不不停地吃。规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规律的可变、可存、可灭,具有条件性、地域性、时段性及变动性。

预知后文,请看每日更新

作文四:《新的关于马克思》8000字

核心提示:《红旗文稿》近日刊发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的文章《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并不输理》,文章称: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前途、两条道

路、两种命运、两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时代,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

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

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 原标题:王伟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民主与专政及其实现形式等重大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些重大问题,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一、为什么提出国家与专政问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走偏、不走样、不变色,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然而,国家与专政问题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一提到国家,总是冠以全民的招牌,把资产阶级国家说成是代表全民利益的、超阶级的国家,而把无产阶级国家说成是邪恶的、暴力的、专制的国家;一提到专政,不论是无产阶级专政,还是我国《宪法》规定了的人民民主专政,总是都不那么喜欢。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好心人”总是认为民主比专政好,认为“专政”这个字眼,是暴力的象征,不像“民主”那么美妙、招人喜欢;另一种情况则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反对专政的幌子,把一切专政都说成是坏的,根本不提还有资产阶级专政,只讲资产阶级民主,把资产阶级民主粉饰为“至善至美”的反专制、反一党制、超阶级、超历史的普世的民主,其实质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这些看法如果仅仅是一个喜欢不喜欢的爱好问题,就没必要兴师动众地长篇大论地讨论国家、专政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民主与专政实质上只不过是构成国家本质属性的两个方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民主,就须有专政;有专政,就须有民主,二者有机统一于国家。那么,什么是国家,什么是专政,什么是资产阶级专政,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什么又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以廓清人们的糊涂认识。而要说明这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则有必要从理论上说清楚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而说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

级专政、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正确观点,划清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

民主与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这些问题都涉及怎样认识国家的起源、发展与消亡,涉及国家的本质与作用等基本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恢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本来面貌。

第一,国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人类之初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也就没有国家。当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对立阶级,出现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分裂和对立,统治阶级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统治被统治阶级,缓和冲突,于是国家就产生了。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才出现了国家。国家不是外部强加给社会的某种力量,也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什么“伦理理念的现象”,更不像封建统治阶级宣传的那样,是上帝赐给的。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阶级和阶级对立,为了有利于统治阶级不至于在阶级冲突中与被统治阶级同归于尽应运而生的。

国家是阶级分裂、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是从社会冲突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了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科学地讲,国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即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需要的。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又是一个政治的、阶级的范畴,国家是一种政治组织,是统治阶级的权力组织,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的核心是政权。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历史上的统治阶级从来都把国家描绘成至上的、绝对的、不可侵犯的,同时又是超历史、超阶级的力量。譬如,封建君主宣称“朕即是国家”。资产阶级则把国家说成是代表全民利益的超历史、超阶级的全民国家,把国家说成是阶级调和的工具。这些说法都掩盖或歪曲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既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那么国家就不可能是超历史的、超阶级的、全民的,而是具有阶级性的本质。有奴隶制国家,也有封建制国家,还有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而从来就没有什么超历史的、超阶级

的抽象民主、抽象的全民的国家。实际上,国家是建立一种社会秩序,使统治阶级的压迫合法化、固定化,而这种秩序的建立不是阶级调和,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表现。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对内的主要职能是依靠暴力和强制机关统治被统治阶级,以保证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政治地位和根本利益。对外的主要职能是抵御外来侵略,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剥削阶级国家还担负对外侵略、掠夺的作用。国家除了这些主要职能外,还担负调整国内各阶级阶层关系、维护秩序、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统一道德、保障公平等职能。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主要是就国家的阶级实质、主要特征而言。恩格斯说,国家官吏掌握了社会权力和征税权,就作为社会机关而凌驾于社会之上。剥削阶级的国家之所以对劳动人民进行剥削,是因为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统治被统治阶级的新手段。列宁认为,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来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都是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压迫统治奴隶的工具,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统治工人阶级的工具。

第三,特殊的军队,还有监狱、法院、警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强力工具。

恩格斯指出,国家同原始社会比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原始氏族组织是按血缘来区分它的居民,而国家则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另一个是氏族组织有自己的自动武装组织,没有军队、警察和官吏等专门从事统治和压迫的社会权力,而国家却设立社会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由于社会分裂为不可调和的敌对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建立了专门用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特殊的武装队伍、法庭、监狱、警察等强力工具,且特殊的武装队伍等强力工具随着剥削阶级国家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对外侵略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加强起来。

第四,国家随着阶级的消失而消亡,而国家的最终消亡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过渡。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过程,都有生、有死。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社会领域的事物,都是如此,国家也不例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地揭示了国家产生、发展和消失的经济根源,指出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将随着阶级的消失而消失。国家不是永恒的,不是永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消亡的前提是阶级消亡,阶级消亡的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并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国家阶级压迫的职能不需要了,国家才可以消亡。可见,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就是共产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

但有人曲解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思想,认为资产阶级国家也可以“自行消亡”。列宁坚决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粗暴的歪曲,仅仅有利于资产阶级”。列宁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消亡”的,而要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消灭它。因为国家是“实行镇压的特殊的力量”,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决不能靠“自行消亡”来实现。

恩格斯所说的“自行消亡”的国家是指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无产阶级国家。列宁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析强调指出,由于国家是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可以“自行消亡”。国家消亡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一定要把国家消亡同社会经济基础联系起来考察。当社会发展到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任何阶级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了。那时“国家”的政治形式是最完全的民主,而最完全的民主也只能自行消亡,这就根本不需要国家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社会主义民主将进一步发展,劳动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经济管理,学会管理社会生产和社会事务,这就逐步为国家消亡创造了条件。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告诉我们,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最终消灭阶级与国家的历史使命。

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关于国家问题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这些表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一个最卓越最重要的思想,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无产阶级在历史上革命作用的“最高表现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具体表现为,无产阶级要求建立的国家就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只有使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消灭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这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科学总结和分析了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著名结论,认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必须做的唯一“修改”。马克思总结的巴黎公社这个基本原则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工人阶级应当打碎、摧毁“现成的国家机器”,而不只是简

单地夺取这个机器。所谓“现成的国家机器”,就是指资产阶级的“官僚军事国家机器”。用什么来代替被打碎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就是用新型的国家政权来代替之,由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政权,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它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新型的国家,是由剥削阶级国家到消灭阶级、消灭国家的必经阶段。不经过无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就不可能消灭阶级,乃至最终消灭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过它在阶级性质、历史使命、基本内容上都同以往一切剥削阶级专政根本不同。它是为无产阶级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建条件的主要工具。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之所以是新型的,因为它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是占统治地位的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反动分子实行专政的国家,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程度民主的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体,即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一切反动阶级、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进组织——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

由于各国情况的差异和历史条件的不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从历史上来看,有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组织形式的最初尝试;有列宁总结俄国革命经验所肯定的俄国无产阶级专政最适宜的形式——苏维埃共和国;有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和属性,一是担负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对外抵抗外来侵略的阶级工具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二是具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协调关系、保证公平、繁荣文化、统一道德、提供保障等公共服务职能,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在消灭了阶级对阶级的压迫基础上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新型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新型国家的阶级工具职能,其范围和作用会逐步缩小、减少,而公共服务职能会逐步扩大、加重。但这不等于放弃阶级工具的职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个职能有可能加重、加大。比如,当出现大规模的外国军事侵略的情况下,当外部敌对势力与内部敌对力量相互勾结,严重威胁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包括意识形态安全时,无产阶级专政阶级压迫的作用丝毫不能减轻。

四、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他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对新中国国家本质及其形式的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就要打碎旧中国的国家机器,建立一个新型的国家机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革命的实际行动分作两步: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通过革命战争,打碎旧中国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这个新型的国家机器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是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革命的主要同盟是农民阶级,其他同盟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只有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全民众的力量,才能战胜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地导致不仅仅只是无产阶级的专政,而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广泛联盟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还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它不是单一的无产阶级的专政,而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最广泛同盟者的对少数敌人的专政。

毛泽东科学地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目的和作用。他说,在中国现阶段,人民是什么,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自己的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专政与民主的辩证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当然,人民民主专政必须由工人阶级领导,主要基础是工农联盟。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告诉我们,不能把民主与专政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专政是对民主的否定,讲专政就是不要民主,从而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性质和作用。对敌人的专政是对人民民主的保障,坚决地打击敌人的破坏和反抗,才能维护人民民主,才能保卫社会主义民主。当然,也不能认为民主是对专政的否定,讲专政就是否定民主,从而否定社会主义的民主本质,对人民民主是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只有在人民内部充分发挥民主,才能有效镇压敌人。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就不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政治手段、阶级工具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压迫国家内部的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的势力,对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第二个任务就是防御国家外部敌人的颠覆、“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活动和可能的侵略,对

企图颠覆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外部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因此,必须强化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全体人民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达到消灭阶级、消灭“三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人民民主专政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人民民主专政的要义为:第一,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第三,坚持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联盟为最主要的基础;第四,以一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最广泛的联盟;第五,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对大多数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第六,通过社会主义法制实施民主与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时代,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人民民主专政是万万不可取消的,必须坚持,必须巩固,必须强大。否则,不足以抵制国外反动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私有化、资本主义化的图谋,不足以压制国内敌对力量里应外合的破坏作用。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设强大的公安政法力量,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保卫和平、保卫人民、保卫社会主义。

当然,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等法的规范,以及按照法律规定建立起来并贯彻实施的种种法律制度,它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执政党、参政党和一切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群众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范内活动,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作文五:《马克思主义论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3400字

马克思主义论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

也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行自我革命,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生作用,就必须中国化。它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等历史实际相结合,使自己具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特征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给中国人民一个观察国家命运的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也引起中国哲学的革命,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行自我革命,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生作用,就必须中国化。它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

而且要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等历史实际相结合,使自己具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

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构成这个灵魂的要素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这里,首要的因素是时间,而这个时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性演进来说,就是时代问题。根据列宁的时代观,把握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把握三条:一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时代主题;二是基于主要矛盾运动规律而形成的时代发展趋势;三是时代领导阶级的特征及其历史使命。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时代观观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毛泽东同志生活和战斗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就是“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它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时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则是另一个新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适应时代要求,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拓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路。邓小平理论就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所处的时代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但形势有了根本变化,出现了新特征,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革命性是同实践性紧密相连的,马克思称自己的哲学历史任务就是用革命的实践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共产主义新世界。所谓改造世界,

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个思想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当然继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时,揭示了革命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制造舆论,组织力量,夺取政权,改变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所谓制造舆论,实际上就是思想革命,使理论成为革命的先导;所谓组织力量,实际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建共产党,把革命力量凝聚起来;所谓夺取政权,实际上就是搞政治革命,把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所谓改变生产关系,实际上就是经济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后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更深刻的社会革命。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性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不是哪个天才坐在房子里想出来的,而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群众的实践;二是马克思主义是否正确,不是哪个人说了算,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三是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一点用处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

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得到了完整体现。体现的集中点,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民群众的解放不是靠神仙和皇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自己,就在于毛泽东提出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二是要把这些观点化作现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践行群众路线的伟大成果。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内涵创新性:一是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二是它批判地改造了中国传统思想,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使传统思想跟上了时代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怎样创新?就是在坚持中发展,把坚持和发展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经验总结,也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正如毛泽东所说: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不读不得了;但每个新时代的理论家,都必须写出新的著作,以适应新的实践发展的要求。   创新马克思主义走什么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要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生命线。

三、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是与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首先要有主心骨,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同时,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形成新的理论成果,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深入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3.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以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目的,深入研究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成功经验,通过理论创

新,进一步揭示执政规律,使党的理论工作真正为党的建设服务。

作文六:《关于马克思》1100字

关于马克思·韦伯官僚体制读书笔记

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或“合法性”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  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

比较而言,韦伯赞赏的是各种现代官僚主义制度,这种官僚主义制度由于其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出它的合理性。所以,他认为,现代官僚主义体制是当代世界的特征。他还进一步分析了现代科层制度所共有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几个要素。第一,现代科层制表现为一整套在技术化取向的支配下,现代科层不仅愈益倚重各类专家,而且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合理化,组织行为的科学化业已成为各类科层的共识。这是因为,非此不足以回应现代社会的无论是来自程序或是系统外部的种种挑战。于是,个人的或者说是“卡里斯马”式的行动效应在此无能为力,现在受到专家指导的科层的行动方式更加一丝不苟,科层的日常工作大部分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方案的提出以及对这些方案的进一步的彻底的论证等等相关。不仅组织行为技术化了,而且组织目标及这些目标的确立过程也技术化合理化了。

如何才能走出现代文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二律背反的峡口?韦伯大抵希望通过对科层主义的人文回护摆脱这一社会困境。在他看来,科层制的发展路向无疑是应该向其中加入社会关注的因素,经过民族国家和有作为的政治与社会活动家等现实因子打通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关隘。他既不想否定现代官僚制的成就,也企望能够克服其业已被当代社会人们所普遍意识到的积弊。

作文七:《关于马克思》3200字

关于马克思·韦伯“价值中立说”的思考

序 论

“价值中立”是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斯﹒韦伯试图调和“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对立观点的一大结果。  马克斯﹒韦伯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巨擘,其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他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其“价值中立”的方法论思想,是他对社会科学的一大贡献,也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原则。此“价值中立”原则是带有客观主义倾向的,这种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中的主观性,从而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论述的是本人在阅读了马克思·韦伯的著作《社会科学方法论》后,对其中所提到的“价值中立说”观点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马克思·韦伯; “价值中立说”; 启迪

正文

一、“价值中立“概念起源

价值中立,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慕尼黑大学所作的演讲《以学术为业》中提出的。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提出的“是—应该”问题,即“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韦伯提出“应当把价值中立性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准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人或事,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

现在,价值中立的观点日益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认同,这体现在人们日益追求辩证思考、思想独立、思想自由等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这些价值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建构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们相信自己的观点想法和价值判断标准不应该强加于别人身上,

二、 韦伯的“价值中立“

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是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探索和解释过程中,只陈述事实,而摈弃价值判断和个人的好恶,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因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只管真假,而与对错、好恶无关。

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只要求陈述事实的一种状态,而对这种状态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对错、好恶判断,并作出相应措施的,则是“社会政策”所涉及的范畴。

这里我们需要对“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的定义进行了解。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

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 所以,我们所学的“社会学”应该归入“社会科学”的大类里面。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明确的指导韦伯的价值中立的适用范围。例如,在研究社会自杀现象的时候,社会科学需要做的是统计数据、描述现象等工作,而具体对这种现象的评价和采取相应措施则是社会政策的工作。

三、 关于“价值中立”的思考

下面是本人对“价值中立”观点的一些看法:

(一)“价值中立”

这个打了双引号的“价值中立”,它既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有潜在的危害性。

1.“价值中立”使人们懂得互相尊重。正因为“价值中立”所鼓励的事实与价值判断没有必然联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没有对错、好恶之分,所以人们会更加尊重对方的想法,容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2.“价值中立”有利于思想的进步。正是因为包容了各种观点,所以在观点与观点碰撞交流的思维风暴中,更有可能产生出新的观点;

们都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分析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价值中立”使我们能通过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社会,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了解得更加全面,也更容易找出其解决方法;

4.“价值中立”有利于避免思想僵化。鼓励有不同观点的“价值中立”,使人们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提出挑战;

5.“价值中立”有可能导致道德缺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没有对错之分,那么就有可能像哲学中出现诡辩学派那样的情况出现。如果每种价值判断都没有对错之分,那么社会秩序就无从谈起,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的一片混乱;

虽然说不能把价值判断强加给他人,但是有一些价值判断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须认可的,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价值中立”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社会规范之上。

(二)韦伯“价值中立“的 两面性

1. 韦伯的价值中立使人们认识社会现象更加客观。由于韦伯的价值中立强调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观察、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时只陈述事实,不加入对错、好恶的判断,所以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2. 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界限的模糊不清。韦伯的价值中立的适用范围是社会科学,然而,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的边界却一直没有办法划清。实际上我们会发现,社会科学中也有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的下一级学科,所以社会科学一直都没有只局限于描述现象,它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应用方面的,并且与社会政策有一定的重合;我们在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时确实应该采用价值中立原则,这样才能客观了解问题。但在对现象和问题做出评价时,我们应该遵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作为我们的判断标准。

(三)正确认识价值中立的程度

很多时候对一个概念的过度使用会削弱概念本身的力量,极端地坚持价值中立可能会违背我们的初衷——更好地认识世界。 我们只拥有一个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事实和价值融合在一起的,离开了

界里事实和价值融合在一起,人为将其分开只是一种思维现象。 分别看待事实和价值,保持价值中立,只是人类为了认识世界而发明的一种认识方法,方法的重要性仅体现在它认识事物的能力上。 不能因为对方法的执著而损害方法服务的目的。 因为,没有两个独立的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所以事实和价值不可能完全分开来,对价值中立原则的坚持应有个程度问题。不同现象对应着不同的确定性,自然现象有着很大的确定性,很少受价值倾向的影响,而社会现象是不同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下变动的人的现象,其确定性要小得多。 自然科学研究很少受价值倾向影响,其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很高,而以价值负载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怎么能要求做到同等程度的价值中立,得出同样客观的结论呢。“不能期待一切理论都同样确定。 正如不能期待一切技艺的制品都同样精确。 ”为了保持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是一个有用的原则。

然而,从研究问题的选择到研究方法的运用与研究结论的陈述,都无可避免地会受到价值倾向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做到价值中立。仔细考察“事实”与“价值”之争,实际上绝大多数是关于“度”而不是关于“是”与“非”的争论,也就是说不是关于是否要保持价值中立而是保持价值中立的程度的争论。 至于需要多大程度保持价值中立,这取决于研究的问题、研究者的能力、研究服务的目的等多个因素,要靠研究者的实践智慧去把握和平衡,很难给出普适的可操作性的原则。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首先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差异,因为自然无涉价值判断。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活本身就充满着价值的分化甚至冲突,因此对社会事实的认知也就难以实现价值中立。一个社会有不同的侧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即使对于持同一价值取向的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价值大小和程度的不同。我们很难将其各种价值全面地展示出来。

国内外的学者中不乏很多人被意识形态或者权力体制所绑架,甚至有

下。韦伯所处的时代就已经存在这种现象,或者这种现象是任何时代都会存有的,而当下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因此,我们必须回去看看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中的最后重申:“这里当然既不阐述也不维护这种评价立场或者各种可能的评价立场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仅仅要提请人们注意: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那么,职业‘思想家’特别应当明确的责任就是:面对当时盛行的各种理想,哪怕是最崇高的理想,都要在个人能力的意义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必要的时候还要‘反潮流’。”

参考文献:

1. 韦伯:《以学术为业》,1919年,冯克利译;

2. 休谟:《人性论》下册,1739年,关文运译;

3. 陈晓平:《“是—应该”问题及其解答》,2010年;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6.

作文八:《马克思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1900字

马克思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因而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有益探讨。马赛曲中曾写到:“不自由,毋宁死”,美国实用主义者威廉.詹姆士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问题比这个自由问题更值得研究。”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性,因而,自由是人所特有的。然而,他们将人的自由局限于认识论领域进行研究,缺乏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领域,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对人的自由问题做了科学的说明。本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更深刻的揭示关于人的自由的科学内涵,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人的自由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且展现这-理论对当代人类社会,当代中国以及每个个体的发展具有的重要价值。本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对中西哲学上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历史回顾,分析各个时期和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人的自由问题的认识。第三章主要论述...

【英文摘要】Pursuit of freedom is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e of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thus thinkers of every historical period have done a lot of useful study on this issue.

La Marseillaise in the once wrote:No Free or Die, American pragmatist William James said:I do not know which one issue is more than worthy of the freedom. Since the Renaissance,Some Western thinkers believe freedom is unique to people,because Man is a rational animal, rational feature is different from animal. However, they limited the free...

【关键词】马克思 人 自由问题 实践 和谐社会

【英文关键词】Marx people freedom practical harmonious society

【目录】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3-48-11

Abstract4

引言7-8

摘要第一章 绪论

1.3

1.1 选题背景8-91.2 研究意义9-10

研究思路和方法10-11方法10-1111-1811-15

1.3.1 研究思路101.3.2 研究

第二章 人的自由问题的历史回溯2.1 西方哲学家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研究2.1.1 古希腊哲学家的自由观11-13

2.1.2 近

代英法哲学家的自由观13-14观14-1515-18观16

2.1.3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自由

2.2 中国哲学家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研究2.2.1 儒家的自由观15-162.2.3 佛家的自由观16-18

2.2.2 道家的自由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

人的自由问题的基本思想18-29论的发展过程18-20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

3.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的发韧

18-191919-20

3.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的形成3.1.3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的系统化3.2 人的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20-26

20-22

3.2.1 马

克思关于自由的界定22-26具体性26史性27-2929-39

3.2.2 人的自由的基本内容

26-2926-27

3.3.1 自由的3.3.3 自由的历

3.3 人的自由的基本特性3.3.2 自由的相对性

第四章 人的自由实现途径及当代价值4.1 人的自由实现途径和条件29-33

29-3030-3131-33

4.1.1 人4.1.2 人的现代4.1.3 社会的现4.2 马克思人

的自由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是实践化——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主观条件代化——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客观条件的自由理论的当代价值33-39一33-3434-3535-39

4.2.1 人的自由是真善美的统

4.2.2 人的自由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4.2.3 人的自由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结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4

攻读硕士学

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4-45致谢45

作文九:《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7900字

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思考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应当了解的基本问题。在我国社会科学界,一般的说法和共识是: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① “三个来源”是就理论渊源而言;“三个组成部分”是就基本内容而言。这个说法的理论依据是列宁的论述。但是,只要我们作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无论是“三个来源”还是“三个组成部分”,概括都是不够确切的,都是可以提出疑问的。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的概括,主要见诸于两篇文稿:一篇是1913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另一篇是1914年11月为俄国《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写的关于《卡尔•马克思》的词条。列宁在前一篇中说,“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② 他在后一篇中又重申,“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占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③

“三个来源”所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理论(特别是资产阶级古典理论)的关系问题。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继续”、“当然继承者”和“天才完成者”的关系。具体地说:第一,马克思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的成果丰富了哲学”,“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把它贯彻到底,即把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第二,马克思“严密地论证并彻底地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并“继续了他们的事业”。第三,“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未能解决的问题,即为消灭资本主义和除旧立新“找到了真正的出路”。④ 然而,列宁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找不到根据。

先说德国古典哲学。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指出,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而不是现实。因此,必须使哲学成为现实。要求对哲学的否定是正当的,但是,“不能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反过来,也不要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⑤ 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形态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绘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论述就没有任何价值。“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⑥ 后来,恩格斯又对哲学的存在条件、阶级性质和历史命运作了进一步的深刻论述。其主要观点是:第一,全部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⑦ 第二,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⑧ 第三,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和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既然哲学本身已不再需要,那么任何体系,甚至哲学的自然体系也就不再需要了。⑨ 第四,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法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⑩ 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因此,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辨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因此,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11) 第五,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2) 第六,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所能够留下来的只有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13) 第七,由于自然研究家还能靠旧形而上学的残渣过日子,这就使得哲学还能苟延残喘。当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本身都接受

了辩证法的时候,一切哲学的废物都会成为多余的东西,从而在实证科学中消失掉。(14)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哲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只要哲学还仍然是哲学,它就还够不上科学,它终将被实证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所取代。德国古典哲学已经开始被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所取代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和古典哲学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是前者扬弃和取代后者的关系。

再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首先,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质。如果我们仍然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的话,那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属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或“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财产的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属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或“劳动的政治经济学”(15)。其次,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只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才是科学的。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因此,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者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就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16) 再次,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破产和庸俗化是必然的。一方面,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包含着庸俗成分,到李嘉图时代,已经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发展,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从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进一步庸俗化了。最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理论的主要对象,《资本论》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曾经说过,“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发展。”但这里所说的“发展”,决不是一般的继承关系,马克思也决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相反,马克思系统地批判了他们的混乱思想、致命缺点和严重错误。实际上,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古典哲学一样,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最后说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认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作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在他们那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要由一种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世界历史不过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而事实上,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虽然这些体系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们的信徒总是组成一些反动的宗派。(17)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描绘来看,和空想社会主义确有相似之处。但是,前者是以一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合乎规律的设想,后者对正义的诉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则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更何况,这种诉求和憧憬早在古代人那里就已经产生了。因此,把空想社会主义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直接继续”,把马克思看作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继承者”,是完全不恰当的。

总之,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都属于资产阶级理论体系,而且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初期或者前期出现的。这些理论的成就和贡献只同那个时代相适应。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属于一个新的时代,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任务来说,是作为资产阶级理论的对立物出现的。诚然,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等都有一定的继承性,都不能割断历史;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不同阶段的质的区别。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倒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这个前提的科学成分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来说是一种启迪和前进的出发点,但其中的非科学成分则是他们批判的对象。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个认识被认为来源于列宁。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这个认识是否来自列宁;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以及认为这“三个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否恰当和科学。以下的考察会告诉我们:列宁的两次概括是不一致的,“三个组成部分”之说只是最初的一种概括;我国理论界的概括和列宁的两次概括都不完全一致,说明理论界的概括并非完全以列宁的论述为依据;“三个组成部分”之说也和“三个来源”之说一样,并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我们先从列宁的两次论述说起。1913年,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文章,题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列宁对“三个组成部分”的概括是:(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包括“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前者是唯物辩证法,后者是历史观和政治观。(2)“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严密地论证并彻底地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看到物与物(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地方,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剩余价值是利润和资本家阶级财富的来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3)“阶级斗争学说”。(18) 请注意,列宁在这里并未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样的提法,显然这并不仅仅是文字表述的差别,而是有意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作为“第三个组成部分”的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阶级斗争学说”,因而和“第三个来源”(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不再是对应的关系。可见,我国理论界所说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同于列宁第一次所说的“三个组成部分”。

1914年,列宁在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所写的词条《卡尔•马克思》中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其中,“马克思的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阶级斗争四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包括价值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这是从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得出的结论。二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同时也是“政治斗争策略”。第二次概括有四点值得注意:第一,列宁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这种说法,更没有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二,确认“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三,“阶级斗争学说”不再是“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而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起纳入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之中。第四,增加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两个部分,后者显然不同于“阶级斗争”本身。假如我们仍然按照“组成部分”的方式来归结,而且把马克思的世界观看作是一个部分,那么,第二次概括就是四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观、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

总之,列宁从来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同它的“三个来源”相对应的“三个组成部分”。在第一次概括中,“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第二次概括中,哲学不是独立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两次概括中,列宁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把“阶级斗争(学说,策略)”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或重要内容。此外,在列宁的两次概括中,“科学社会主义”都没有作为组成部分出现,第二次出现的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列宁也没有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学说)说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由上可见,列宁的两次概括有显著的不同。第二次概括是否包含着对第一次概括的修正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应当肯定的是:《卡尔•马克思》不仅在时间上晚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作为词典的词条来写的,更严谨和更具有权威性。因此,《卡尔•马克思》更能够代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概括。

撇开列宁在概括上的变化和差别不论,“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也是缺乏根据的。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他们以为,《反杜林论》三编的标题——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从而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其实,只要是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反杜林论》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误解。恩格斯分编的方法和所使用的标题,完全是同批判杜林的需要相适应的。恩格斯说,杜林在他的三部著作《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中宣布,“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中已实行了全面的变革”(19)。杜林“整套的„哲学体系‟,精神的、道德的、自然的和历史的一应俱全;全套„政治经济学的和社会主义的体系‟;最后还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史‟。这三部八开本的巨著,在外观上和内容上都很有分量,这支理论大军被调来攻击所有前辈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特别是马克思,其实,就是企图„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我所要应付的就是这些。”(20) 恩格斯的批判就是与杜林的三部著作、三个理论体系一一对应的。《反杜林论》是陆续写成和一部分一部分地发表的。文稿分为三编,题目分别是:《欧根•杜林先生在哲学中实行的变革》,《欧根•杜林先生在政治经济学中实行的变革》,《欧根•杜林先生在社会主义中实行的变革》。可见,三编的题目根本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因而也不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恩格斯在《反杜林

论》中反复指出,现代唯物主义确立以后,就不再需要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需要的是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如果“哲学”编所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那岂不自相矛盾!   更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若干“组成部分”这种做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意,也是不够科学的。一方面,它使马克思主义仍然局限于“三个来源”之中,即纳入资产阶级理论的框架之中;另一方面,它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几个并列和孤立的学科,不仅贬低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而且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这就为后人曲解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把他们自己的理论思想概括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把自己的全部思想集中概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这是他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始,多年诚实研究得出的并用于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21)。归结起来就是:第一,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作为它的总和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第二,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同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就会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从而引起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第三,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第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是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它必将为新的更高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所代替,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总的结果”就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括,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这个“总的结果”是一个理论体系,是不能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否则,必然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同样,这个“总的结果”并不是哲学。过去不少学者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看作是哲学著作,这是很不恰当的。

恩格斯把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概括为“两个伟大发现”、“两个重要事实”、“两大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这种概括早在马克思逝世前6年的1877年就形成了,至少见诸于三个地方:《卡尔•马克思》(22)、《反杜林论》(23) 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4)。这就说明,恩格斯的概括不仅是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得到马克思的认可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和重要事实,就是马克思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即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个伟大发现和重要事实,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即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也就是发现了资本家阶级对无产者(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剥削。简单地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问题,就是发现了两大规律:一个是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规律;另一个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由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以两个伟大发现为依据的。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不仅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而且更加科学。恩格斯认为,这两个伟大发现可以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相媲美。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及其理论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伟大发现”和“一个科学结论”。

由以上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来自列宁文稿的标题。第二,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社会主义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意。第三,就“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来说,我国理论界和列宁所说的不同;差别在于,在列宁那里,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阶级斗争学说”。第四,列宁并没有一贯地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他在关于【卡尔•马克思】的词条中,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两个方面,即马克思的观点(世界观)和学说体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这些观点总起来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的学说体系包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价值,剩余价值),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世界观作为一个部分来看待,那么,马克思主义至少可以归结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五,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若干组成部分,并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这不仅在学科的形式上贬低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在联系。

作文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文本思考》6200字

第33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月 Vol.  33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1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文本思考

邱  珂1,邱  磊2,刘炜娜3

(1.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3.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分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文本性转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国情、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政党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使其更好地文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必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其它内容一样,在文本化之前,解读它、理解它、精通它。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解读、理解来达到精通,以使其完成“精与管用”的文本形态转化,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A 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1)03-0113-03

Meditation on the Text of Marx about the Party Construction

QIU Ke1, QIU Lei2, LIU Wei-na3

(1.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angshan, Tangshan 063000, China; 3.The eighth Branch Company, The Limited Company of Harbor Affairs in

Qinhuangdao,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xt book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used in high school is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It is the bin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and the thoughts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view on the Party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Marxism,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version of the high school text book, we should interpret, tota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Thus we can transform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into a better version of text book which is precise and useful, so the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access to it.

Key words: the theoretical text of Marxism; Party construction; Marx’s view on Party; theoretical politics teaching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观解读

政治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广泛。按照政治文明的构成,政治文明建设包括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以及政治主体素质诸层面的建设,政治制度建设是其核心内容。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党内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而政党制度建设则是政治制度建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标,尤其是为了取得政权和巩固政

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方式。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一般具有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等功能。当代社会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把自己建设成为服

──────────

收稿日期:2010-01-12 作者简介:邱珂(1951-),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3-

第33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月

务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和谐型政党、廉洁型政党。

二、当前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建设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立党的建设总目标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总目标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等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党的建设必须朝着这个总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建设成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应该看到的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学说阐释的具体问题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这是需要在学科建设中注意的问题。如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关键性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是不可能提及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对此作出了新的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及其重要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支撑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相互作用、有机统一。

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回答和解决,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而展开,并且要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得以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检验党的先进性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统一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不仅要高度关注这一新课题和新领域,而且要将此纳入作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容之中,着力构建出富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114-

见》及实施方案最终确定为四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及其中国化后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基本体现了“三个转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下面仅就现行的第五个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帮助大学生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学习该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大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的课程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强调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建党学说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党,同时也注意从组织上进行建设。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武装党员,要求党员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二是指出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的,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三是提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四是强调党内斗争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斗争。五是概括出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把党的作风问题提到党的世界观和党性的高度加以分析和解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六是提炼出整风是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结合自身所处历史时期的基本社会情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思想,从而形成了包含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基本内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邱  珂,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文本思考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则主要论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史”,当然还需要有“论”的内容作为“纲要”而概括。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展开及其阐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内容的吸纳也要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自觉塑造和谐的人格,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内容可以将“有理想”作为逻辑起点而展开。在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前三章中均可有所论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交互关系中,最为根本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三个转化”。其中,第一个转化涉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四门课程各自从自身所要阐述的理论内容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别吸纳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在这一关系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课教学课时压缩得多,而实践课又难以成行;选修课基本没开。

第二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

统一的整体。这是一个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程,尽管出版了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但这一过程的承载主体还主要是在任课教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尚难以成为合格的承载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述而不作”的思维定势;不能针对所在院校的专业特点、学生特点“量体裁衣”;对两头即教材和学生均缺乏深入认识与研究。

第三个转化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独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高校整个德育体系的“合力”运作。而其它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不知晓,若让其知晓“马列部”也好、“德育部”也好、“社科部”也好,独家无能为力。况且,据调查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独立的很少,多数已附属于×××学院之中成为一个系,其实就是一个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交互关系是通过“三个转化”来完成的。“三个转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其中第一个转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二者交互关系的基础;第二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二者交互关系的关键;第三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是二者交互关系的归宿。上述三个转化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文本性地转化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

[5]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