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信息课件 > 《12闻一多的说和做》3700字_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闻一多的说和做》3700字_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时间:2019-10-29 09:32:1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12闻一多的说和做》3700字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案

年级       科目       时间         执笔        审批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

1、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    )    赫然而出(    )    目不窥园(    )  ...

热情澎湃(    )(    )仰之弥高(    )  漂白四壁(    ) ....

2.填空

(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该文的作者是臧克家,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有的人》。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做了再说。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慷慨淋漓 ,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5)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学习过程】: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

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合作探究】:

1.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

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

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

过渡作用的。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

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3.体会下列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①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②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③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学习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研读课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第1句“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

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第2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

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第3句“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

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第4句“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

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

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

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拓展延伸】

1.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致的志士仁人。

2.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

要的一点是什么?

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论先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言行要

一致。

【学习小结】:

【课堂反馈】: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 学者 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 “说”了就“做”, 表现闻先生“ 言行完全一致 的方面”。

3.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

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

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   )

⑶“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

问世事,与世无争。(×    )

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

⑸“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

5、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A),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B),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或过渡衔接(b),或归纳总结(c)。请指出下面几处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⑴“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A    )(a    )

⑵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c    )

⑶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C  )(b    ) 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    )(c    )

有 的 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

作文二:《闻一多的说和做》900字

《闻一多的说和做》

一、课前预习:

1、 阅读文章两遍,做到吐字清楚、语速流利。

2、 找出生字词,正确识读,并理解其意思。

3、 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闻一多的相关事迹。

二、检查预习:读两遍生字词。要求准确认读。

钻探  衰微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校补

加黑部分可以提问其意思,其他也可适当挑选进行提问。

三、内容教学

(一)导入:

播放臧克家诗歌《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诗的作者是臧克家,这是臧克家最为出名的一首诗,他不仅反映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水平,也体现了诗人对民主革命家们的高度赞扬。而闻一多也是臧克家熟知并歌颂的以为伟大的民主战士。因为即使他的肉体消损,他追求民主、热爱祖国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世代流传。

师生交流课下搜集的闻一多的事迹。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闻一多: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学者:1932年清华人脚之后,全力钻研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唐诗杂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民主战士:自始至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抗战蓄髯八年;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走出书斋,以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分子,冒着生命危险投入到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专制的革命当中。1946年,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演讲,大声斥骂国民党统治,心虚的国民政府因为理亏不敢当中反驳,却在当晚实行了暗杀。

臧克家和闻一多:亦师亦友,知遇相惜。闻一多是臧克家的老师,是他发掘了臧克家的才华,臧克家感恩之余,更被闻一多高尚的爱国行为感动,所以作《闻一多的说与做》一篇,向他致敬。下面我们也带着敬意去了解文学大师笔臧克家笔下的大师,感受巨人心中的巨人。通过了解他的说与做,感受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本脉络

1、 请两名同学朗读文章,看是否做到流利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在其读完后纠正

字音。

2、 通过两名学生的读,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闻一多的说与做的?

学者(1-6):怎样的学者,这样努力研究学问的原因或者目的是什么?怎么理解? 7、8过渡,承上启下。

革命家(9-18):怎样的革命家。

比较学这方面的说和革命家的说有什么不同。

作文三:《闻一多的说和做》1300字

§3.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编号:2013217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组号:     姓名:              -------------------------------------------------------------------------------------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重、难点】

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基础部分】

(学习程序:提前一天下发导学稿,阅读书本两遍,然后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和药店部分,时间约为20分钟。每组组长根据教师打分在上课前预习栏内打好预习分。课堂组内进行对学、群学、根据疑问情况再安排展示,时间约为6分钟。)

1、了解闻一多,臧可家

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 士。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

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著名诗人,代表作《老马》,诗集《烙印》,被誉为“农民诗人”。

2、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地壳(   )  仰之弥高(   )  兀兀穷年(   )   校补(   )    锲而不舍(   )  赫然(   ) 沥尽心血(   )  炯炯目光(   )    函寄(   )    群蚁排衙(   ) 漂白(   )  目不窥园(   )  迥乎不同(   ) 警报迭起(   )  气冲斗牛(   )

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要点部分】

(学习程序:课内要点部分组内对学、群学后进行展示,将题目分到组内每位同学,逐一解决,每组展示完请其他小组点评和补充,时间约为25分钟)

1、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据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起过渡作用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闻一多是一个              的人,我从               这里可以看出

【能力提升】

(学习程序:课内独立完成,时间约为5分钟。通过这个题目,更深入了解课文内容,语言赏析有进一步的提升。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品味生活。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会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1、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

明的青年听得到。

答:(1)  (2)

(3)

【课堂小结】

(学习程序:对照学习目标认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独立完成课堂小结,在课堂内群学交流,时间约为4分钟)

作文四:《《闻一多的说和做》》700字

教学设计

二整体感知课文。5分钟。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朗诵,请学生谈感受。  正音。(多媒体显示)

shuāi  hè   dié   qiè  衰微  赫然 迭起  锲而不舍

lì        jiŏng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Kāngkăilínlí  kăi  qì dǒu  慷  慨  淋漓 小楷  气冲斗牛   媒体显示)

合作探究 , 思维碰撞 。

的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

加深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分析感悟 , 对闻先生情感认知 。 的认知,引

领学生理性追星,学习榜样。

学习文章的精彩写法。

学生爱唱歌。此环节能更

3、自读课文后,分组合作探究(多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 先生的“说” 和“做”的?围绕这两方 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2)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1)课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 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 的?围绕这两个方面课文写了闻一多十

生活体验 , 进一步让

感受闻先生的爱国情怀

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励志人生 。 学生再次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 在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课文最后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

互问互答,  善于总结 。

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作文五:《闻一多的说和做》2600字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

2、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3、反复诵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把握人物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5、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策略:主要通过朗读,理解文意,感受名人的形象和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由第7课《邓稼先》导入

二. 简介臧克家、闻一多(由学生从图书馆、网上自己查阅,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革命家: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 ,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闻一多先生(1899-1946),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留学回国后,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开始后,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 1946年7月15日 ,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闻先生在诗歌创作上提倡“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我们海宁的诗人徐志摩曾深受其影响。

3.臧克家(1905——2004)。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

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三. 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

衰微  赫然  迭起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呕心沥血  潜心贯注 心凝神会

迥乎不同  一反既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无暇顾及 目不窥园 仰之弥高

2. 从标题看,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文章共写了几件事来反映闻先生的说和做。从这些事中你能看出他是位什么样的人?

四 、局部探究

(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指导学生朗读1——7段 (个别读、齐读相结合)边读边思考:

(1)、这一部分共写了几件事来表现人物?

(2)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治学态度?

(3)你是从那些地方感受到这一点的?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并注意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A、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C、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D、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E、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F、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G、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学生小结:作为一个学者,闻一多具有精神和美德。

(二)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1、指导学生朗读8——18段 (个别读、齐读相结合)边读边思考:

12段第一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你能说一下句中的“说”的内涵和“做”了哪些事情吗?

2、学生速读、跳读,完善自己的答案并全班交流。

3、学生默读,并划出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赏析交流。

如:(1)„„ “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2)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 闻 先生大无畏

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3)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 李 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4、归纳 作为一个革命者,闻一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三)学生齐读19、20段

引导学生明确:

表达方式:议论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回顾、小结

1---18段以7、8两段分别承上、启下,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表现力。最后两段,以议论收束全文。全文因此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构严谨。

作为一代名人, 闻一多 先生的言与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六、巩固理解

1学生自由诵读,要读出对闻一多先生的钦佩、敬仰之情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 闻 先生大无畏

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

七 作业

闻一多 先生是我们敬仰的名人,学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写我们应该怎样向名人学习。

作文六:《闻一多的说和做》1400字

拓宽教师教学思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学习本文,要在 品味生动形象语言的基础上,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深入领会闻 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学习文章的结构技巧 和选材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 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章。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 的技法。 方法和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 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 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的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音乐、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 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1、视频放映《七子之歌---澳门》 ,词作者闻一多。 2、课件出示闻一多先生和作者臧克家的简介。 3、介绍本课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圈点勾画,基础知识掌握。

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执笔:赵桂伟

拓宽教师教学思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学设计

1、学生默读全文,圈画难认和难理解的字词。 2、检测基础知识。 ①我能给生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②我能结合课文内容,解释并理解词语的含义。 ③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 三、感情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问题) (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 、把两者结合起来,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 课文中的语言概括。 ) (3) 、据此为脉络,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如何衔接 连缀的?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分成合作小组,分别学习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 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并派代表全班交流。 合作探究导航: (课件出示) (1) 、作者臧克家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斗 争精神和高尚人格? (2) 、作者臧克家是如何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衔接 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呢? (3) 、臧克家在材料的选取和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结合 原文阐

述自己的理解。 2、双向互动,交流合作成果. 3、相互质疑,总结归纳收获。 五、品味精辟语句,感悟人格魅力。 1、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精辟的语句,感悟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 力。

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执笔:赵桂伟

拓宽教师教学思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学设计

精辟语句: (课件出示)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1930 年到 1932 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 级阶段。 (5)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四壁” 。 3、朗读语句,加深理解,提升感悟。 六、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科目推荐: 《老马》 、 《自己的写照》 作者:臧克家 板书设计: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 一 多

作为“学者”方面

做了不说 救国爱国

作为“革命者”方面

说了就做

授后反思:

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

执笔:赵桂伟

作文七:《闻一多和他的说和做》3700字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4、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预习提示 一、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二、生字生词

衰微(shuāi)函寄(hán)赫然(hè) 卓越(zhuó)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群蚁排衙(yá)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g)

警报迭起(diě)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 目不窥园(kuī)

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4、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 四、小结。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它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

事略,表现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革命家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

精神。

一、导语。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感知课文,合作探究

5、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6、“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中“诗兴不作”如何理解。

7、“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

8、“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

9、“‘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10、“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话加点字应如何理解?

1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1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在班上交流。

三 小结。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做”了再“说”

学者                 卓越的学者

“做”了不“说”

口的巨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说”了就“做”

行的高标

革命家                 大勇的烈士                          敢“说”敢“做” 主题归纳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2、选材精当3、语言生动4、夹叙夹议。

1、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4、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 (1)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研究志趣正浓、向古代典籍钻探、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写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文》。

(2)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生命作为代价,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大无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前脚„„后脚,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5、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指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如诗篇《红烛》《死水》等,是一个诗人。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7、“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闻一多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潜心治学的精神。 8、“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

“开一剂救济的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是他潜心古代典籍的动力和目的。 9、“‘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的方法。用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10、“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话加点字应如何理解?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买相承。 1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

12、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1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在班上交流。 略。

作文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900字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通过学习,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时自学与课内交流】

一、自主预习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二、指导学习

再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思考: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三、引导探究

深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感触颇深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

四、归纳小结

本文的语言特点(在文中给每个特点找一个相应的例句)

1、生动形象:

2、精炼含蓄:

3、富于感情:

4、富于音乐美:

【巩固拓展】

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                            。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        描写,表现出                                       。

(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

(5)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6)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

【作业布置】

作业本相关内容

作文九:《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000字

总第 19 课时                                  时间: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学科:语文  级别:七年级  备课组长:    主备人:郭晓娜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治学品质和革命精神。 3、理解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难点】闻一多先生的治学品质和革命精神。 【知识链接】1、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作者,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预习检测】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锲而不舍(   )   越(   )沥尽心血 (    )   潜心贯注(     )  小楷(   ) 慷慨淋漓(                 )(     ) (     )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 2、解释词语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锲而不舍:                               赫然: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迥乎不同:                                 兀兀穷年:

【自主学习】

找出文章的过渡段,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大意。

【合作探究】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哪些事?体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的哪些优秀品质?

2、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事?表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

3、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那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外拓展】

我们都知道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搜集一些称赞说或做的词语

和名言。

【小结 】 【反思】

作文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300字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性作业: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作业:

1.圈点勾画词语

读准字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释义:(在书上找出)

2.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导入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引出闻一多的事迹

Ppt显示闻一多先生的一组画像。

闻一多先生 (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读书时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臧克家,现代诗人。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很大。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

本文是一篇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的叙事散文,作者从三十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写起,一直写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一、听读课文录音

要求:认真听读,并圈点勾画字词。

词语识记:(同桌交流)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并运用批注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示: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学生自学、交流、明确:

1.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

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作业:

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前置性作业:

再次认真阅读,思考: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有哪些主要成就?

2.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导入

检查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一、深入研读(交流为主)

1. 学者闻一多

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1—8)段,思考: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②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2. 战士闻一多

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9—20)段,思考:

①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②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3. 比较阅读

①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② 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丰富,可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并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

二、品读赏析

自学指导(三),运用批注法,品读赏析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精彩示例: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③“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⑤“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三、自我检测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收获?请你为这篇课文做一个小结。

教师最后出示范例: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作业:欣赏闻一多的诗歌《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  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