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读后感 > 【《征文寻梦桃花源》600字】寻梦桃花源

【《征文寻梦桃花源》600字】寻梦桃花源

时间:2020-01-18 09:18:2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征文寻梦桃花源》600字

征文: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寻梦桃花源

汉安小学四、三班     彭奕霖

星期六的下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爸爸开车带着我们一家去白马双河村去看首届桃花会。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到来踏春的人真多呀,有步行的,骑车的,当然一家人开车来的还是最多,虽然累,但是人们脸上更多的还是期待。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把大家累的气喘吁吁,特别是奶奶和外婆,都直不起腰了。可是,抬头一望,满山的桃树已经绽开了笑脸迎接我们了,我的精神一下就来了,高兴的蹦了起来,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人们在花海里嬉戏,散步,拍照……把这里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四周的田野里,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它们好像也成了今天桃花节的主角一样,让人目不暇接。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广场里面,那里才是人山人海,我们从山上望下去就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他们都是为了来看今天的“好戏”——首届桃花节相亲大会的。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中心舞台上面一下就喷出几串绚丽的烟雾,把整个舞台笼罩在其中,美极了。幸好我及时叫妈妈照了相,否则就不能把这美丽的瞬间记录下来。舞台上主持人宣布相亲大会开始,男女嘉宾登台亮相,我们就在山上慢慢的欣赏。

看了之后,我们就下山了,累了又来到路边的农家乐休息,老板

还十分热情的为我们端水,与爷爷聊天,看来这里的居民还是非常热情好客。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就到5点了,我们只好离开了这美丽的桃花源,路上还遇见了爸爸的同事,他们还因为没参加成相亲大会而遗憾呢。

有了这次经历,我才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春天才是我们最美的季节。

作文二:《寻梦路上征文》1700字

寻梦路上

我的梦和你的梦,            12计一班 孟霞 辅导老师:汪晓萍

每一个梦源自黄河。

五千年无数的渴望,

在河中滔滔过。

„„

五千年无数中国梦,

内容始终一个。

要中国人人每一个做,

自由乐畅幸福我。

——黄沾

我是一个旅行者,也是一个寻梦人,行走在茫茫的大沙漠, 我在反复的张望着,----我最后一个起跑,其他同学已经跑了很远。我尽力地奔啊,跑啊,甚至飞啊,我呐喊着„„.拼命想追上前面的同学,可是还是没有一点回应,四周是白茫茫一片,我找不到方向,我迷失了自己„„

恍恍惚惚中,只见周围一片松竹环绕,我已置身于一处草堂中,一长者银发白须,手持长卷,封面俨然印着《礼记》,我猛然一惊,是孔子!我们睿智又有远见的儒家先祖。我想上前问好,也想让这位有非凡智慧的教育家为我指点迷津,我的梦想应归于何处。可是孔子先生笑而不答,最后喟然长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未有不谨于礼者也。„„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我有些茫然,听不太明白,只我能个大概,听懂了孔老夫子的“大同小康”这几个字,呵呵,我暗喜,原来孔老夫子也爱做梦啊,老夫子所描绘的乌托邦般的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不是引得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在寻梦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吗,孔先生,你才是最有号召力的预言家啊!可是我要问的是我的梦,不是我们国家的梦。我,一个90后的学生,一个普通人的梦想在哪里?孔子不再理睬我,我只好再次踏上旅途。

我又走了很远很远,一路上饥渴难当,餐风露宿,我几次都想到放弃。我想我不过只是为自己个人饭碗里的饭食奔波的凡夫俗子,孔子所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能做到“修身”就不错了吧,如果可以再向“齐家”作努力,我太累了,不想再思考。

落日的余晖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消瘦的我又累又饿,步履蹒跚,最后在石堆上我睡了,但睡得得并不安稳,迷迷糊糊中梦见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义正言辞的指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民族的兴衰,与一个乡野草民也脱离不了干系。你可以不闻达诸侯,但你怎么可一不为国家谋事?我慌忙分辨:“我是想学唐朝大诗人李白寄情山水,做一个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闲云野鹤。”谁知,话音未落,李白探出头来,高举酒杯,向我道:晚生此言差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一直把朝廷做官,能治国平天下来作为自己的人生抱负。为了实现我的辉煌梦想,是吃尽了苦头,四处碰壁,从未放弃!看着我的偶像的的心里话,我自知理亏,嘟囔着说:“我才多大呀,治国平天下自然有国家栋梁担当重任。”这时年少的周恩来站了起来说话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宋朝思想家张哉也忍不住豪情壮志发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难道我宝贵的精神遗产没有传于后世吗?遗憾!遗憾啊!

一番对白,轮番轰炸,我的脸时红时白,冷汗淋漓,羞愧难当。童年时小小的我,心中便早早埋藏着一颗梦想的种子,梦想着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从小饱读诗书,知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是一代枭雄曹操的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是一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诗人陶潜最纯朴的梦„„因为有一份理想、一个目标,才有不断向前探索的信念,追寻梦想的路太遥远,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无不是在围绕着这个大同小康的中国梦夸父追日般勤勉着,仁人志士们为了能实现自己的利天下,泽百姓的抱负,可以抛家舍业,掷生活于不顾。一代代中国人做的中国梦,中国梦的确不仅仅是个人的梦,也是大中华的梦,也是几千年,亿万人共同的千秋大梦。它肩负着历史的责任,祖宗的夙愿,人民的期盼,子孙的传承。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梦,一个富有历史责任感的梦,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梦。

当我想到这里,我的头脑异样的清醒,我不再困惑,我苦苦追寻的答案终于找到了!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梦想,流淌在岁月的河流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子的梦,应该在中华民族的梦里!

作文三:《姜德明:书中寻梦》6000字

“文革”后,姜先生又开始逛琉璃厂,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不光是古旧书刊收藏,字画、瓷器、邮票、明清家具,当今有名气的收藏大家,差不多都是从那时开始下手

喜欢读书的人,极少有不知道姜德明先生的。他的新文学著作版本收藏及书话著作,都堪称国内第一人。巴金曾说,现代文学藏书,除了唐弢,便是姜德明了。姜德明1948年便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南亚风情》、《绿窗集》、《清泉集》、《寻找樱花》、《雨声集》、《流水集》、《与巴金闻谈》、《姜德明书话》、《余时书话》,随笔集《书叶集》、《书边草》、《书梦录》、《活的鲁迅》等,编著《书衣百影》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氛围尚不像现在这样浮躁,《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书屋》、《书与人》、《书城》等一些与读书有关的书报刊物被很多读者追捧、品读,姜先生的名字时常能够见到。时过境迁,网络信息化时代,很多人已失去读书的耐心,经典早已被碎片化的移动终端阅读取代。也许正因如此,采访姜德明先生前,我感到莫名的紧张。我第一次拨通姜先生的电话后,采访要求便被委婉地拒绝了,“采访就算了,我收的那几本旧书不值得一提,但欢迎你到家里做客。” 一天午后,炎炎酷暑中,我造访了姜德明先生的“无名书斋”。

与书为伴

姜先生1950年从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分配至《人民日报》编辑部,长期从事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1986年离开这个平生热爱并工作数十年的岗位,主持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工作,退休前担任社长职务。他住在《人民日报》大院家属楼,按响楼下的门铃,待我走上楼去,姜先生早已开门迎接。

一进门,我便感觉如同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安静简洁,没有华丽的地板瓷砖,灰亮的水泥地,四白落地的白墙,每一样家具似乎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客厅五组宽大厚实的书柜,一看便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外观简朴,无任何修饰,但质量可靠、耐用。书柜顶天立地,上下分别是封闭式的书橱,中间五六层玻璃门书架,每一层都被里三层外三层摞满了书,而书架搁板却没有因承受不住而弯曲。家中只有一台小电视摆在角落里,几乎看不到数字化时代的影子。

我刚刚落座,满头银发的姜夫人便端来了两杯清茶。姜先生身材不高,温文尔雅,探问得知今年已经84岁高龄,但依然谈吐从容,思维敏捷。他记忆力极好,说起十二三岁时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依然历历在目,甚至一些细节都描述得分毫不差。

书橱里的书,各种文集、工具书等琳琅满目,诉说着主人的博学。但奇怪的是,并没有民国时期的旧书,还没等我问,姜先生似乎已经看出我的疑惑,打开一组书柜的上下橱门,满满地摆放这一摞摞旧得发黄的书刊。姜先生家中,同样的书柜,共十几个,分置于书房里、客厅里、卧室里,井然有序。他介绍说,那些珍贵的民国版本和建国初期版本的旧书,已经发黄变脆了,一般也不拿出来,有时翻检一次,往往是落“花”满地,不敢多碰,真是又爱又愁。相守了几十年,书和人一样,都老了。

姜先生随意从书橱里抽出一本,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初版本,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爱不释手地摸索着说:“你看,这是第一版的《围城》,丁聪设计的封面。原来这套赵家璧先生编的‘晨光文学丛书’几十本一套我都有,‘大跃进’时都处理掉了,我只留下了这本和老舍的《老牛破车》。”言语中充满回忆。那本《围城》伴随姜先生近七十年,虽然纸已经发黄,但封面依然整洁,色彩浓艳,讲到当初在天津购买时的情景,恍如隔世。

藏书之路

姜德明先生爱书,从上学时就开始了。“我不是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是个开纸店的掌柜,主要印制中式账本。可是他挺有生意眼,同时还广收旧账本及一切书册,有的拆改成新账本,有的分类后送交两家造纸厂。生意兴隆时,还请天津相声演员戴少甫、太平歌词演员秦佩贤在一家商业电台上报过广告。”姜先生回忆道。他到店里玩,偶尔会从父亲收来的旧书中捡几本有兴趣的带回家去看,他记得有抗战前的《良友画报》、《论语》等杂志。

天津天祥商场二楼的旧书摊,留下了他无数难忘的少年记忆,“当年我在天津读中学的时候,宁愿整个下午旷课,也愿泡在天祥商场的旧书摊前。那个商场的一楼是花花绿绿的老爷太太们的世界,一上二楼却非常冷清、灰暗,转一个大圈儿全是旧书摊。旧时代的天津真是一个畸形的城市,就在这灯红酒绿的繁华天地中,却存在这么一小片少人问津的文化绿洲……”那里成了他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去处。另外,他还经常光顾旧城北门西的旧书摊。正是从那些旧书摊上他开始爱慕知识、爱好文学、喜爱藏本。

“当时我还是个学生,身上也没什么钱,就跟家里说学校要交书本费,骗些零花钱,见到便宜的书就会买一些。那本《围城》就是我在当时买的新书。”

那时他并没有专门收藏什么书,看见鲁迅、巴金、老舍等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名字,格外兴奋,觉得与他们的距离一下亲近许多,“课本上只有一两篇文章,在书摊上一看原来他们有这么多作品,对他们比较有兴趣。我的不少知识和新文学藏本都得自那儿。我对它至今留有一种怀恋之情。” 那时他的阅读和购买没有章法,姜先生说起自己少年时代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在书店“见到一位风度典雅的少女买了一本屠格涅夫的《春潮》”,自己便“莫名其妙”也跟着买了一本。

1950年,姜德明21岁,决定到北京新闻学校学习,“这可不是一般的学校,是个革命干部学校,进了那所学校就等于参加革命了。” 为了表示同旧我告别,他把此前收藏的一些书刊杂志,如1949年前的电影杂志、《联合画报》、新民印书馆敌伪时期出版的文学图书等等,一股脑全送了人。现在想起来,姜先生还有些悔意。好在同一时期,他先后读到了郑振铎、阿英、唐弢等的书话以及林辰在开明书店出版的《鲁迅事迹考》,“知道书林深处神秘无穷,值得去探险”,特别是唐弢的书话,这些对他的藏书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文革”烧书

到了北京,姜先生先后与西单商场、东安市场为邻,那里成了他最常光顾的淘书去处,还有隆福寺、国子监、琉璃厂、灯市口等许多北京旧书摊的集中地,都留有他的足迹。“60年代初,中国书店在国子监开设内部门市部的时候,我和阿英、唐弢每礼拜都在那聚会。先是各自挑书,然后我又看他们都选了些什么好版本。我几乎对每本我所不藏的书都艳羡不止,恨不得也一一搜得。那时我们家的工资都放在一个书柜里面,经常就被我掏空了。夫人问起来,我就说,我没动!”姜夫人在一旁听到,忙说:“我那时连做件衣服的钱都没有,全让他买书了。”     这时,姜先生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透明袋子,让人惊讶的是,他连当时的购书单据都还保存着。厚厚的一摞,整整齐齐地装在袋子里,最早到“文革”前,清楚地记载着他每一次所购书目。他玩笑着说:“这就是证据啊!那时我们还要养三个小孩,紧张的时候买月票没钱,把孩子攒的硬币倒出来,去东华门换月票都不好意思。我掠夺了我家所有人的一切娱乐活动的机会。”

到1958年大炼钢铁,在“炼钢又炼人”的整风会上,有人对姜德明提出质疑:“年纪轻轻,就对30年代的文艺感兴趣,收了那么多旧书。”姜先生回忆,“听到人家这么说,我有些消极,节衣缩食买了那么多书,都变成了资产阶级。觉得还是少知少闻有好处,一赌气就卖掉了一些。‘晨光文学丛书’就是那次处理掉的。”

而到了“文革”,姜先生早已觉悟,“文革前夕,还处理了一批书,但这次我没有惋惜。那时,我就已经感觉到《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没有必要留着了,卖掉了一批这类书,而旧版本的新文学书刊,我一本也没卖。”“文革”中,他还烧了三本书,“一本是《公演特刊》,那里面有江青的剧照;一本是赵银棠在敌伪时期写的小说,有关妓院生活的,当时就怕造反派查到,说你除了反动还有黄色,其实那书没有黄色;还有一本是胡风的《棘原草》。”

当时风声很紧,《人民日报》的宿舍院里都贴上了大字报,姜先生可谓破釜沉舟了,“我女儿说,楼下人家都烧书呢?我问,都烧的什么?她说,什么都有,一堆一堆的,《红楼梦》、《水浒传》什么的。我从楼上往下看看,好几堆火,那我这书要烧,都得烧了,从楼上搬下去太麻烦。干脆,谁要来抄,谁再搬下去烧。结果一本也没烧。”

藏书有道

“文革”后,姜先生又开始逛琉璃厂,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不光是古旧书刊收藏,字画、瓷器、邮票、明清家具,当今有名气的收藏大家,差不多都是从那时开始下手的。姜先生的书话中介绍的现代书刊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个时期收集的,包括林纾、李公朴、周作人、巴金、曹禺、叶圣陶、夏衍的签名本,更可贵的是黄裳、唐弢、萧乾等大家的签名本上还有亲笔题跋。

姜德明先生的藏书没有过系统的整理,他自己也说不清具体的数字,“收藏了几十年,应该有几万册了。藏书的内容亦如滚雪球,是连锁反应的。比如我原先不收线装书,但是有些新文艺书是以线装形式印制的,如《志摩的诗》、刘半农的《扬鞭集》、俞平伯的《忆》、《燕知草》等,我当然要收藏。又如,因为研究鲁迅,凡与鲁迅有关的古籍或与他有关的同时代人的旧体诗词集等,我也搜集了不少。诸如沈尹默、陈师曾、乔大壮、寿玺等人的集子,甚至他们的书法、篆刻集也收了。多年来常跑旧书店,见到稀见的古代刻本,纸好墨好刻工也好,价钱又公道,舍不得不买,所以也有一两本明版书。”

他对新文学书刊的收藏,是从鲁迅开始,有关鲁迅的书刊,包括鲁迅的著译、鲁迅参与筹划和编辑的书刊、与鲁迅关系密切的人等的书刊资料都是他收集的对象。在淘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奥妙,“似乎没有人说过知堂(周作人)是位藏书家,因为他同乃兄鲁迅一样,买书并不讲究。解放初期,我在东安市场和隆福寺的旧书店里, 经常能见到钤有他藏书印的各种藏书,既有日文的,也有平装铅印本,更多的则是线装书,甚至书上还有他的墨笔题跋。我藏有清咸丰四年(1854年)吴仲仙著《读诗一得》,扉页上有知堂题赠钱玄同的几行字,名后钤有二印。”

鲁迅及知堂的老友陈师曾殁后,琉璃厂的淳菁阁于1924 年2 月至1925年11 月,先后出版了《陈师曾先生遗集》10 册。后又问世两册《北京风俗图》,加在一起是12 册。周作人曾反复表述他对《北京风俗图》的喜爱。

一次逛旧书店,姜先生恰巧购得《北京风俗图》,翻看一看,正出自周作人的苦雨斋,如此书缘可遇而不可求。

姜先生还收集了很多鲁迅早期翻译和编辑的书刊,如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1930年1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创刊号;鲁迅、柔石等翻译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奇剑及其他》,1929年4月上海朝花社初版本;日本片上伸著、鲁迅译《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46开袖珍毛边本,1929年4月上海大江书铺出版;1943年7月华北书店出版的《阿Q正传》徐懋庸注释本等。

他还很注重收藏一些新文学译著,包括郭伯恭、李满红等无名文学青年的著作、名家作序、设计封面或签名的本子、装帧富有特色的线装本、毛边本,以及在抗战艰苦环境下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现的那些印数不多的土纸本。他说:“‘文革’后期,人们都不重视这些旧书,重庆时期印的土纸书在东安市场卖得最便宜,有些才一角几分钱。”

也许是他从事文艺副刊编辑多年有关,文艺刊物,特别是那些老编辑、老出版人所编的刊物、文人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下编的刊物和屡遭文网查禁的“短命”刊物,也是他淘书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个人兴趣出发,从小便喜欢看戏的姜先生,还会收集一些有关梨园掌故、剧界名伶的书籍,以及有关民俗的书刊,比如近代写北京风物的竹枝词和笔记小品、记录“宫廷故实”的清宫词,还包括歌诀、儿歌一类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在姜先生众多藏书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毛边书和如今难得一见的孤本、新善本,如俞平伯的《忆》 《燕知草》、白宁的《夜夜集》、卞之琳的《音尘集》等。他深解毛边本的趣味,但并不拘囿于此,不以“毛边党”自居,“我不否认我爱书,有时甚至会如醉如痴,但我从来也没想过要专门收藏孤本,或以此为荣。孤本太多了,岂不显得寂寞孤单,人慢慢会变得乖僻无聊的。”

“余时”书话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姜先生很少再去逛旧书摊,“一是身体不允许经常出去费力淘了,二是这类书在市场上越来越难见到了,价格也是高得离谱,现在旧书市场上有的新文学毛边本竟要一两千元,真是有些让人想不通,这样的书在上世纪80年代最多也就要几十元,不过仔细想一下,也说明这样的书真的是少了,见到或者买到手的机会也少了。” 而且,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藏书空间紧缺,不仅得蚕食家人的地盘,还可能遭管房人白眼:“人还没地方住呢,你倒想给破书找地盘。谁让你买旧书的你去找谁!”虽说“藏书家的乐趣在于随时可以摩挲自己的藏书”,谈何容易啊!

中国新文学书刊诞生距今虽不足百年,但在战火的吞噬和人为的破坏下,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许多老版本至今难以寻找,大量的资料也随之湮灭。姜先生说:“爱书、藏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享受,再从这些书里得到一些知识和感悟,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我收藏书,一是喜欢,二是我把从书里找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印出来,让更多喜欢书的朋友了解这些东西,这才是我在藏书中得到的乐趣。”

得知姜先生的藏书,几乎都源于他的书话作品。他在长期从事报纸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书话作品,“余时”也成了他的笔名,指业余时间写作之意。在《余时书话》的“小引”中,他这样写道:“近年来我在翻检旧藏书刊时,那焦黄发脆的书页早已经不起反复摩挲,事后往往是落‘花’满地,爱也爱不得,碰也碰不得。书与人一样,彼此都老了。我们相守了几十年,怎样才算个了结?我想最妥善的办法还是选择一些稀见的版本,一一写成书话,亦不枉我们相聚一场。这里当然包含了我耗去的一些光阴,以及我的一份感情。我为伊倾倒过、迷醉过、欢愉过,也曾经为之懊悔过、担心过,甚至想一把火毁灭之。然而,终于还是旧缘未了,不能负心忘情。”

他的书话写法灵活、不拘一格,书籍装帧、书名释义、内容介绍、写作特色、作者情况、出版风波、书后故事、阅读感受……内容十分丰富,但总离不开谈人、品书、论事。他认为:“书话不是书评,也不是理论文章,似乎更近于谈书的掌故,倘能引起人们爱书的兴趣就很不错了。”

“我时常从故纸堆中捡拾些几乎被人忘记的书册,告诉别人一点自以为有趣的事。有时我也生疑,一部现代文学史怎能容得下那么多人名书名,即使不知道那些陈年旧账又有何妨?人们不都愿趋时和喜新厌旧吗!然而冷摊得来的残书行将湮灭,偶尔翻翻,依然新鲜,于是故态复萌,重又写起书话来。管它有无资格入史,就让这些史外的散叶随风飘零吧。” 他在《走出“花香街”》一文中如是说,也正是这样的心态,才让他的文章越发朴实自然,从容流畅。

如今,旧书摊已经不复存在了。他在《书摊梦寻》的小引中如此写道:“如今我真的有点怕买旧书了。因为我实在说不清什么书可以升值,什么书不能升值。怎么办呢?只好在自存的旧书堆中去寻梦。摊开几本旧藏,任意浏览翻检,居然在自家屋里摆起了旧书摊。”

作文四:《征文:寻梦,勇往直前》1000字

征文:寻梦,勇往直前

征文:寻梦,勇往直前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是的,寻梦!每个人都有梦。梦想是因人而异的,人不同,梦想

自然不同。有些人的梦想很伟大,于是便有了漂泊海外求民主,最终终结了几千年封建

帝制的孙中山先生;有些人的梦想很平凡,于是便有了"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的雷锋同志;有些人的梦想很倔强,于是便有了忠臣文天祥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彪炳千古的诗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祖国也不例外。然而,圆梦的道

路却是曲折黑暗的。但是,追梦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几代中国人,在这条大道上披荆斩

棘,阔步前行。虎门沙滩的滚滚浓烟中,林则徐铮铮铁骨显出了保家卫国的梦想;弃医

从文,鲁迅以笔为刀枪,写出了医心救国的梦想;杨靖宇打响抗战的那一枪,道出了中

华人民驱除鞑虏的梦想......终于,浓重的湖南口音在天安门广场的城楼上响起:"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后来,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诞生了;神舟

飞船在万众瞩目中升空了;嫦娥二号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了......走过那段峥嵘岁月,中

国的梦想在如花般绽放,如青松般永不凋谢。虽已实现了很多梦想,但我们的脚步永不

停歇"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一定会一步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如我所在的城市明光,她在党的领导下在祖国的怀抱里,也在

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每天都在发展变化。单说我的家乡女山湖,犹记得八年前出

次来到这个地方是她的样子:低矮的平房,零散的农田,坎坷的小路,真可谓:"晴天

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如今,一栋栋别墅式的小洋楼拔地而起;尘土满天飞的小泥

路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路边种满花草树木的平直宽阔的柏油路;电脑、小汽车等

新鲜稀罕物早已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味道鲜美的大闸蟹等水产品也成为了这里的招牌特

色。每当夜幕降临,湖边灯火依稀,湖面上的渔船总能传出收获的喜悦。这一切都是家

乡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希望我的家乡和复兴中国的梦一起成长,愈加美丽。

中国拥着伫立在世界民族之首的梦,我们拥着复兴祖国,振兴中

华的梦。一个个绚丽多彩而又辉煌的梦;一个个微小平凡而又伟大的梦;一个个壮丽而

又美好的梦。梦,寻梦,让我们一起寻复兴中华的梦!哪怕青草更深处遍布荆棘;哪怕

湖面渔船上星辉不再;哪怕星辉斑斓里不能放歌。怕?谁怕!!让我们勇往直前,在梦的海洋上扬起风帆,为祖国的复兴即刻启程!

作文五:《校园征文:寻梦之旅》800字

校园征文:寻梦之旅

校园征文:寻梦之旅

梦想像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就像夸父追日,怎么也追不到,可像我这种"穷追不舍"的人,算有九九八十一难也要打破砂锅找到底,而梦想就是我去西天寻找的目标。

家人可是血浓于水,肯定会实话实说的,我作着这个"白日梦"满怀信心,跑到跟前,一边撒娇,一边像个麻绳把妈 妈缠住:"妈 妈,你的梦想是啥?"当妈 妈正要脱口而出,期待着这一神圣时刻到来之际,"自己想去,没工夫搭理你。"这犹如一盆冷水泼在我身上,可又仔细一想:平时有问必答的妈 妈也找借口敷衍了,看来这路定会多灾多难。可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话——世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求人不如求己,我自个儿再寻思找去。

终究纸包不住火,在回家的路上,我听见妈 妈和邻居在那闲聊,我的"顺风耳"不由得凑了上去:"我们家的儿子太调皮,电话都不接,只顾着和同学玩了。"这让我尴尬万分,又愤愤不平:说我调皮,当初咋还生下我。但又想了想,我的气全消了,还在那傻呆呆的笑,因为这就是妈 妈的梦想:希望我是一个女孩,可以心平气和,当一个"淑女"。这让我反思,不应该那么调皮,不应该让妈 妈再生气了。

有了前次的"榜样", 同龄人的梦想就是轻而易举得知了,可这让我犯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梦想也应该五花八门。这不,我就跑去同学家,一边畅游下午,一边完成我这任务。话说,一提到作业,就置之不理,有的还很厌恶,而一玩,就仿佛有10万种玩的方法,让人都喘不过气了,这个同学的梦想显而易见了就是一个字"玩",但我相信,像我们这群有雄心壮志的少年们,在玩中也能玩出大发现。

询问老师的梦想,我觉得这就是个幻想,看着老师的脸,我都瑟瑟发抖了,可是,殊不知老师的梦想天天都在"诉说",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老师在叫我们干什么,哪里要注意,像妈 妈一样,关注你的一举一动,这就是老师的梦想,就是让我们好好成长,成为栋梁之财,虽然有时候批评我们一下,但都是反语,更多的老师对我们的期待!

大家的梦想真是各种各样,有为我们垂头丧气,望子成龙的,有希望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玩"的,还有为我们一生着想的"亲人"······只要好好生活,梦想就是无限的。

作文六:《[优秀作文]书中寻梦》400字

妈妈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别人永远拿不走,一是你满脑子的书,二是你自己的梦想。

“什么是梦想呢?”我问妈妈。

妈妈说:“梦想就是你自己寻找并实现的愿望!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我那漫长的寻梦之旅。

我家有很多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杨红樱阿姨写的书,她写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书,我不止看了一遍呢!我喜欢看杨红樱阿姨的书是因为我觉得他和小孩子有很多共同语言,而且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去看看书,就会立刻开心起来。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的时候,突然看见杨红樱阿姨写的一句话:“我当作家并不是想让大家关注我,而是想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时我沉默了,我在想我也喜欢让大家快乐,那为什么我不去当个作家呢?

说干就干,这时我就开始走上了实现梦想的道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就开始看书,整整看了两个钟头,我想看的差不多了,于是我就开始写作文,编故事写了一个小时,得给妈妈看看,妈妈看了我写的作品开心极了!笑得合不拢嘴,还啧啧称赞着说:“女儿,现在你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了。”“一是满脑子的书,二是自己的梦想。”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说完便开心的笑了!

作文七:《[优秀作文]书中寻梦》600字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乡间田地上,模糊的一个个小黑点慌忙钻回了自己的巢穴;当寒冷的第一阵北风唤醒酣睡的南极大陆,黑白相间的小东西们摇摆着走向未结冰的湖面;当炽热的阳光穿透层层水面,五彩斑斓的鱼儿四散游动。也许我们不能亲眼目睹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但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这大千世界。

书籍就是知识,知识造就力量,力量成就梦想,梦圆促进科技。因为发达的科技,“电子书”也就相继问世。其中包罗万象,只要动动手指敲击键盘,就能够快速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梦,梦想着辛德瑞拉神奇的南瓜车;每个男孩心中也有梦想,幻想着鲁滨孙刺激惊险的孤岛求生记。这是书籍播下的梦想的种子,经过甘露的滋润,便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巨树。

动物小说是最能洗涤人的心灵的。像《白天鹅红珊瑚》《黑天鹅紫水晶》便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感人肺腑、凄惨动人的天鹅们的故事,是我们为他们叹惋,更为他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格所打动。不仅仅是圣洁美丽的天鹅,就连《金蟒蛇》也能告诉我们至深之情的母爱无私,必要时,能牺牲一切也在所不辞。动物们的所作所为,也能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

世界名著更是青少年必读之精品:《基督山伯爵》使我们懂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恩图报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崇高美德;《朝花夕拾》更引领我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电子书更能让我们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钟爱之书,就让我们在数字书籍里,畅游知识的海洋,寻求自己的梦想!

作文八:《《在书中寻梦提升》读后感》1900字

在书中寻梦提升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贾国霞

在书中寻梦提升

工作之余,再次拿起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诗意的语言,扎实的文化底蕴是肖川博士的魅力,而肖川对教育界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洞幽察微的精辟见解深深令我折服。

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解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而得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教师们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肖川运用了大量感性的材料与事实,说明了“生命教育”的方向与方法,为我们诠释了当前教育中的困惑,并不时地用他智慧而又带有幽默的语言,阐述生活中的一个个哲理:让课堂充满关注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追求;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这是课程目标的追求;尊崇生命的在场,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才是教育,生命的教育。

“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著”„„那一个个直抵人心的话题,说出了我们的心理话。书中许多经典的表述,让人感到思想力量的强大。书中每一篇文章都给我启发,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六个学会”。

近年来,新的教育课程和新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也逐渐深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如何让自己尽快地适应这种变化?如何让自己迅速地成长?我觉得肖川博士的几个学会正是我们要达到这些目的的有效方式和有效途径。用肖博士的话说“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会等待,意味着我们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我们要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是新课程下的对学生评价机制的变化。我们要发展的看学生,我们要看学生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学会等待,我们要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失望,多一点信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亲切。

学会宽容,意味着我们要胸襟博大、气度恢弘、头脑灵活、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要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们也知道该怎样去做,只是他

们缺少意志和自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与他们沟通,善待学生,宽容学生。

学会合作,意味着我们要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另类,甚至是对于异端的尊重和接纳;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求大同,存小异”;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很好地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除了自己要学会合作,更要引领我们的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以改进自己的工作,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意味着我们要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新的见解„„当前的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的社会也正提倡建设创新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成为当务之急,培养我们教师自己的创新精神更是迫在眉睫。要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就一定要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

“六个学会”是优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新世纪对教师的厚望,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与否的标尺。

书中到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不得不让我又一次钦佩肖川的“神奇”与“伟大”! 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我们能以另外的心情对待学习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美满的生活。倾听教育大师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表述,我

将怀着永恒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教育的理想。

读着肖川的书,使我贪婪地沐浴在诗意的语言里所描绘出的多彩的教育世界里;读着肖川的书,使我的教育理念不断再革新,不断在提升;读着肖川的书,使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及精彩的生活。在现代教育丛林中穿行,放飞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使整本书洋溢着一种浓浓的诗哲情怀,让人在阅读中寻梦提升。

作文九:《“比访”征文:寻梦,撑一支长蒿》2300字

寻 梦,撑 一 支 长 篙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小学       刘红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内比教学”宛如朵朵花儿绽放在老君小学的课堂上。老师们全员参与,轰轰烈烈地开展教学大比武,三尺讲台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勃勃生机。

很荣幸聆听了廖校长讲的三年级语文课《太阳是大家的》。廖校长本不带主课,但仍能身先士卒投入到“课内比教学”的大熔炉中,真是难能可贵。他不愧为语文教学的高手,课讲得很精彩。整堂课,“读”占鳌头,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另外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情境创设贯串整个课堂教学,精美的课件让静态的文字动起来,让无声的画面活起来,学生在情境中受到诗意的熏陶、诗情的洗礼。这是我视听上的一次盛宴,让我受益匪浅! 校长的课无疑为我们的教学比武开了一个好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其他教师又岂能不迎头赶上?想到自己作为一名从实验小学来到乡村小学的支教老师,更是有许多双期待的眼睛看着自己,我又怎能懈怠?忆往昔,自己也曾是教学沙场上的一名驰骋者,市级课题研究课,新课改汇报课,县级优质课,示范课,送教下乡课,上过不少,也得到了不少赞誉,难忘那些青春激扬的日子啊!但人近不惑之年,看惯了秋月春风,看淡了功名利禄,心境已渐趋平淡。在教学的舞台上,更多的时候,我甘心在台下做一名倾听者,欣赏者。但现在如火如荼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唤醒了我逐渐沉睡的理想和激情,焕发了我早已枯萎的青春,再次燃起了我的战斗激情。为了那些拭目以待的期翼,为了展示实小教师的风采,我很快参与到比武活动中来,辛苦着,收获着,并快乐着。 去年的金秋十月,是个美丽、收获的季节。我的《长城》一课的说课、上课在学校均获得第一,我当之无愧被选定参加今年三月县里组织的语文教学大赛。我选定的课文是四年级语文课《渔歌子》。夜漫漫,已记不得我多少次我站到窗前,直起腰来呼吸一口春寒料峭时有点薄寒的空气,于是感觉又新鲜起来了。窗外早已漆黑一片,校园早已沉入梦乡,只剩下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在浅唱低吟。香樟树的新长出的嫩叶在早春的东风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我的寝室里孤灯一盏,

清茶一杯,资料一垛。我在电脑前,看着白花花的屏幕,一字一字地敲打着键盘,书写着我的说课稿和教案,也书写着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心。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上好一节语文课,并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教学比武中的语文课!一堂课,该汇聚了教师多少的心血啊!为了写好教案,我不仅认真阅读了教材、教参、新课标,还上网参考了许多的资料,观看了特级教师武凤霞执教的《渔歌子》视频。教案写了删,删了写,力求优质高效;课件改了又改,力求精美实用;之后我又反复地模拟说课,背诵教案,力求做到娴熟于心。白天我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所有的事情只能“开夜车”来完成。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我陶醉于“看剑” “磨剑” “亮剑”的舞蹈过程。是啊,把工作当作生命的舞蹈,我喜欢在这舞蹈里寂寞地狂欢……这一切不是为了拿第一名,而是 “县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即,剑鸣铮铮,何人不生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壮志豪情呢?

教学比武大赛如期而至,我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第一轮的说课,进入到第二轮的上课环节。《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上课时,我根据这首词“词画合一”的特点,弱化了单一的解释诗句的意思,而是创造性的引导学生采用作画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词:第一步、墨线勾勒,体会江南春景物繁多;第二步、浓妆着色,体验江南春色彩缤纷;第三步、描绘画面,感悟江南春生机勃勃。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读出词中的画,读出词人愉悦的心情,读懂词人“不须归”的心境。我带着美好的情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品味朗读、并配以多媒体创设的如诗如画的情境,带领学生徜徉在春天的古诗词里,流连忘返……

执教完本首词,我的脑海里便开始反思其中的得失,收益颇多。同时我领略了众多教学能手们的精彩,欣赏了“三分春色”,同时又增添了“二分愁绪”。“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

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心头的紧迫感、责任感、忧患感,这一切压得人心头沉甸甸的。

似水流年,蓦然回首,我投身教育工作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激情已逝,惯性和惰性却逐渐生成。这对于老师来说,是极其有害的。经历这样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我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仿佛又找到了青春年少的感觉:“鹰击长空”的雄健属于我们,“鱼翔浅底”的潇洒属于我们,“万山红遍”的艳丽属于我们,“百舸争流”的激烈也属于我们……没有 “比武 ”,教育必然是一潭死水,教师的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逐渐颓废。这场活动,是推动中国教育这艘航船乘风破浪的风帆,是唤醒教师精神、激发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活力的心脏起搏器,是吹向我省教坛的一阵春风……

有人说,鹅卵石的日臻完美,乃是水的且歌且舞。那么,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得在无数次的比课中与岁月共悠长,就得在无数次的学习中与时光同永恒。乘着“比教学”这股春风,我将继续在比教学这条辛苦而又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求索。有良好的开端为我启程,我信心百倍,不禁想起了徐志摩一句诗,很淡,很美,很耐人寻味——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汪清清的湖泊,里面一定长满了思想的芦苇。我愿驾一叶轻舟,撑一支智慧的长篙,不辞辛劳地向青草更青处,前行。我想,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作文十:《“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追寻梦想,勇敢飞翔》800字

“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追寻梦想,勇敢飞翔

“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追寻梦想,勇敢飞翔

梦——是给那些只会凭空想而不做的人准备的;想——是给那些做到一半却放弃的人挥霍的。可梦想——是给那些拥有梦,并且拥有一双翅膀的人去实现的。这个梦想,犹如一颗种子一样,需要在太阳光的照射迅速成长,而我们就好比那颗种子,同样需要那“太阳光”。

进入大学的第一周,老师就对我们说国家有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资助的类型有“助学贷款、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等。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粤西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那时的我顿时欣喜若狂,对学习的劲儿更足了。于是,我按照学校、老师的嘱咐,认真的准备 材料,上交 材料,耐心等待上级的审核。就这样,根据学校、学院的评定规则,我的情况符合了,申请的资助得以通过了。我由衷的感谢党,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因为有了助学,将大大减轻我的精神压力和我家庭的经济压力,我将会更加专注学业,慢慢的、慢慢的将实现、筑就一座梦想的城堡——圆我的大学梦。一个助学的金秋,让我实现梦想拥有足够的信心,让我激发潜力,铸造无数个精彩的人生。

祖国母亲的这种爱,就像播下爱的种子一样,铸冶了我的情操品格,教会了我如何做人的道理,使我更加爱党爱国爱校爱人民,从此多了一份报效祖国,感恩社会的心。

“知识改变命运”我深知只要不断完善自己,增长知识才能改变家庭贫困的状态,所以在进校之前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三年后考入专插本,五年后拿到全日制本科文凭。本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做人宗旨,我积极主动明确学习目的,虽然求知的路途充满艰辛,然而成功的花朵散发着芳香。学海无涯知识无际,我将勤奋刻苦学习,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用自己所创造的价值来回报祖国、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

感恩不曾忘却,大树懂得对大地的感恩,白云懂得对蓝天的感恩,鱼儿懂得对海洋的感恩。那么,作为有智慧的人类,我们更应把感恩牢记在心中。梦想,不曾放弃,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肯上进,我的梦想就会实现,我的未来就会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