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读书笔记 > 慈善扶贫的必要性和伦理价值

慈善扶贫的必要性和伦理价值

时间:2021-04-08 09:41:18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 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部署。慈善助推扶贫攻坚既有现实和理论的必要性,也具有深远的伦理价值。慈善扶贫是对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宗旨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缓和贫富之间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境界,强化个体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慈善;扶贫;伦理
  帮助弱势群体本是慈善事业的天职。在这场帮助弱势群体摆脱贫困的攻坚战中,慈善无法也不可能袖手旁观,相反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它在政府主导力量之余可以有效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凝心聚力共同完成2020年全面脱贫的既定目标。慈善扶贫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实践探索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能为社会形成扶贫长效机制奠定良好的伦理基础。
  一、 慈善扶贫是对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宗旨的继承与发展。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1]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作为“绝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被资本家剥削,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本质原因,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制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改变无产阶级经济地位,使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贫困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才逐步建构起来并走向成熟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使无产阶级从贫困中解脱出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主要契机,也成为检验和区分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因而,我们党始终坚持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将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作为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责任。慈善扶贫与我们党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立场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宗旨,立足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推向前进。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他以农村为起点,从土地改革、医疗、教育等方面出发进行了新中国最初的扶贫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使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与世界其他国家拉开了距离。改革开放后,立足于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邓小平认为不能离开生产力发展来谈社会主义,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2]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改变贫困现状,为广大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4]从邓小平时代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习近平时代的“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5],“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更无从谈起。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联合国高度评价了中国在全球减贫事业上的贡献,《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在全球减贫中发挥了核心作用[6]。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所面临的扶贫任务依然很艰巨。截至2016年底,全国还有贫困人口4200万人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因各种原因脱贫后返贫的人数。在余下不足四年的时间里,每年至少需要解决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才能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预期目标,任务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当下,扶贫已经不再是仅仅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更重要的如何巩固温饱、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以往粗放式的扶贫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建立有针对性、长效性、可持续性的精准扶贫机制,才能有效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需要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但是完全寄希望于政府“全方位兜底”式的扶贫方式来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是不够的。只有形成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格局,才能尽快推进当前的扶贫工作。慈善扶贫注重参与个体的道德意愿,强调在主观自愿基础上产生的助他行为。在脱贫攻坚和倡导精准扶贫的今天,慈善扶贫可以通过发动广大有志于慈善事业的社会成员来增强扶贫力量,并以其自身专业化和多元性的优势,最大可能的弥补过去粗放扶贫大而不精的缺陷,从而使扶贫发力上更为精确化,更具实效性。
  二、 慈善扶贫有利于缓和贫富之间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显示,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收入增长比城市地区要快,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却在增加。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贫富分化成为当前中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大量刚刚摆脱贫困状态的阶层,面临着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窘迫境地。特别是那些无力改变自身困境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的排斥中而逐渐被边缘化。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影响下,底层民众产生了相对剥夺感。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会导致其对身边群体敌视或不满,并随之产生了一种“仇富情结”,也就是所谓的仇富心理。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问及“您认为在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通过正当手段致富?”仅有5.3%的人回答“有很多”,“富人的钱,干净吗?”成为了公众普遍的质疑。[7]有些社会底层人员在仇富心理的作祟下,采用暴力手段袭击富人、或破坏富人的财物的方式来发泄不满情绪,以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