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说明文 > 《中国文化的魅力》1400字 中国文化有哪些

《中国文化的魅力》1400字 中国文化有哪些

时间:2019-12-26 09:42:5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中国文化的魅力》1400字

中国文化的魅力

——“修身苑”文化长廊观后感

14交通运输1班 韩胤俊

参观了天华学院的修身苑以后,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早的积淀。《易经》是源于中华民族性情文化的。在《易经》之前,中华民族还停留在性情感悟的阶段,而有了《易经》,这些感悟通过汉子被记录下来。先有感悟,然后出阴阳刚柔,再有变化,然后有卦形,然后成八卦,成为最早的易经,然后再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上卦下卦,终成最后的《易经》。

张岱年先生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这是很有道理的。易经使模糊的、想象的东西落定下来,使象、意、气、性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形式,可以进行推演的一种方法,其道理相当精微,而其正确性也是可以想见的。《易经》实际上讲得是性情之间、个性与文化之间、情性与场景之间、思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落实在一个基本的概念上,就是阴阳。阴阳(符号化为阴爻、阳爻)是易经解释事物的第一步;而第二步是对立统一,它归纳出事物矛盾的两方,譬如刚柔、美丑、强弱、大小;第三步推演转化,由外而内,使外在的、物质的、事物化的东西转而向内,由我们的感觉而知觉,由知觉而心觉,由心觉而性觉,层层加以转化;第四步又由形而势,再由势而气,使那些外在的、认知的东西转化成可以融成一气的东西进入内心,逐渐由形而象、由象而意、由意而气,然后是性,“性”就是见出了根本的东西。

从以上可以看出:阴阳分别、对立统一、由外而内、由形而势、气势变化,使整个思维系统得以形成,思维的符号、门径、通路、转化都一一得以实现,最后又可以由此产生无穷的变化,无以穷尽。这就是易经给中国人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一种形象思维方式,一种网络的、立体的、系统的、变化的思维方式。如果文化是象,是具体的展开,那么,易经就是意,是收,是抽象的表示。易经给出了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性情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循环往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毫无疑问的是,《易经》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易经》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易经》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符号形式),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历经数千年之沧桑,《易经》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经》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以易经为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后来所有的文化形式。而其中又以儒、道为其主要形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以儒道两家为主,当然,它们都可以追溯到易经,易经给它们定下了基本的精神,那就是性情化,意象化。“释”(佛教)虽传入中国,却一直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除了某个个别的朝代由个别的统治者所强行推行。因为“佛教”对精神的、完全脱离情感的追求,与中国的性情文化是背离的。恰恰相反,中国人的性情文化要求在情感方面达到极致。中国人即使“信佛”,那也一定有中国人自己的信法,大多数人是烧香拜佛,是求菩萨保佑,而这恰恰是为了世俗的目的,这本身与佛教的抛弃尘世的精神和教义是相悖的。本来观音菩萨在佛教体系中是靠后的,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观音菩萨在中国更为流行,甚至超过了佛祖。而在中国人眼里,观音更是被描绘成女性的形象,尽管本来并非如此。

作文二:《中国文化的魅力(二)》7000字

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服务

说了汉字,我们来说说《易经》。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早的积淀。《易经》是源于中华民族性情文化的。在《易经》之前,中华民族还停留在性情感悟的阶段,而有了《易经》,这些感悟通过中国的汉字和中国特殊的符号(阴阳二爻、六十四卦)被记录了下来,中国性情化文化的基因也便落实了下来。我们的先人是首先有了对自然观察和思维的结果,对性情观察和思维的结果,以及对文化运行的思维、实践和结果,而后才有了《易经》的。《易经》的形成基本是:先有感悟,然后出阴阳刚柔,再有变化,然后有卦形,然后成八卦,成为最早的易经,然后再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上卦、下卦,终成最后的《易经》。

张岱年先生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这是很有道理的。易经使模糊的、想象的东西落定下来,使象、意、气、性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形式,可以进行推演的一种方法,其道理相当精微,而其正确性也是可以想见的。《易经》实际上讲得是性情之间、个性与文化之间、情性与场景之间、思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落实在一个基本的概念上,就是阴阳。阴阳(符号化为阴爻、阳爻)是易经解释事物的第一步;而第二步是对立统一,它归纳出事物矛盾的两方,譬如刚柔、美丑、强弱、大小;第三步推演转化,由外而内,使外在的、物质的、事物化的东西转而向内,由我们的感觉而知觉,由知觉而心觉,由心觉而性觉,层层加以转化;第四步又由形而势,再由势而气,使那些外在的、认知的东西转化成可以融成一气的东西进入内心,逐渐由形而象、由象而意、由意而气,然后是性,“性”就是见出了根本的东西。

从以上可以看出:阴阳分别、对立统一、由外而内、由形而势、气势变化,使整个思维系统得以形成,思维的符号、门径、通路、转化都一一得以实现,最后又可以由此产生无穷的变化,无以穷尽。这就是易经给中国人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一种形象思维方式,一种网络的、立体的、系统的、变化的思维方式。如果文化是象,是具体的展开,那么,易经就是意,是收,是抽象的表示。易经给出了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性情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循环往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毫无疑问的是,《易经》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易经》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易经》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符号形式),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历经数千年之沧桑,《易经》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经》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以易经为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后来所有的文化形式。而其中又以儒、道为其主要形式。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以儒道两家为主,当然,它们都可以追溯到易经,易经给它们定下了基本的精神,那就是性情化,意象化。“释”(佛教)虽传入中国,却一直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除了某个个别的朝代由个别的统治者所强行推行。因为“佛教”对精神的、完全脱离情感的追求,与中国的性情文化是背离的。恰恰相反,中国人的性情文化要求在情感方面达到极致。中国人即使“信佛”,那也一定有中国人自己的信法,大多数人是烧香拜佛,是求菩萨保佑,而这恰恰是世俗的,这本身与佛教的抛弃尘世的精神和教义是相悖的。本来观音菩萨在佛教体系中是靠后的,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观音菩萨在中国更为流行,甚至超过了佛祖。而在中国人眼里,观音更是被描绘成女性的形象,尽管本来并非如此。这都是源于中国人对“慈”和“悲”的中国式的情感诉求:这种情感外化为女性的形象似乎更为合理。在到达性情化之后,中国人的精神境界不会再往上升了,不会脱离情感而上升到“纯精神”的境界。中国人的性情已经足够精微和博大了,它甚至蔓延到了生活中的任何方面,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所有这些足可寄托性情,足可陶冶一生,而似乎并不需要将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加诸其上。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基督教一直无法在中国流行,因为中国人似乎并不太关注所谓“神”和所谓的基于神的“信仰”。“神”和中国人的性情文化是相冲突的。

而“道”却是与中国人的性情需求最为相符的。道家要求人和自然达到高度统一,达到忘我的境界,而这正是情感的最高境界。《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正是塑造了中国的性情文化。《道德经》又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又云:上善若水。总之,老子很精辟的揭示了辨证统一、物极必反、矛盾的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运动、以柔克刚等等这些深刻的哲学思想,用更浅显的语言发展了易经的艰深的理论。当然,我们后人觉得仍然深奥难懂。毛泽东就写了著名的《矛盾论》,与此一脉相承,作了发挥。我们总以为是黑格尔、马克思提出发展了这些哲学理论,其实他们已经晚了2000年了,只不过他们用更浅显的话再描述了一遍而已。

那么,儒家呢?如果说道家是人和自我、人和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性情纽带,而儒家则是人和人、人和社会建立一种情感纽带。儒家规定了人和人之间的所有情感规范。然而,这种情感规范仍然是从自我生发出去的,然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一个个情感的圈圈。首先当然是最亲近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女,然后是兄弟姐妹,然后再是祖孙,叔表。以此形成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全由情感来维系。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亲情,如此重家庭,如此重家族。中国人的情感首先是自我的、内向的,然后才是外化的。孔孟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常”者恒也,其精神可以超越地域和时代而恒久也。这是古人的认识。不过,也确实,“五常”作为中华伦理主体的重要部分,贯穿中华伦理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它们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和理念,作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在中华大地已影响人们两千多年,成为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能发挥凝聚剂作用的重要因素。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是人对于自我的发现、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由己,仁是由己及人及物,要求从己做起,树立主体人格;欲仁得仁,仁是从自我到家庭、社会、天下的道德规范。孔孟的仁学,核心是讲人,是人的哲学升华。仁不仅能协调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也能协调君与民的等级关系,而且能调节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自孔子倡导“仁者爱人”的仁学以来,仁几乎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成为一种道德理念。

“义”者宜也,是合宜、应该的意思,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使他所作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用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图“利”。在儒家思想里,“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孔子强调“仁”,提倡“义”,但并未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问题由孟子解决了。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中本就有善的成分(恻隐、辞让、羞恶、是非),这种善的成分如果不受外力阻碍,自然就会成为孔子所说的“四德”。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要“仁”,是不需要理由的,本来就应该如此。

但是,人仍然会受到外界“利”的干扰,因此,修成“仁”德仍然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那么,需要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这个问题由《大学》进行了回答。《大学》提出了“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指出了儒家修养的宗旨;而“八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明明德”于天下,必先治国;要治国,必先齐家;要齐家,必先修身;要修身,必先正心;要正心,必先诚意;要诚意,必先致知;要致知,必先格物”。从而指出了一条循序渐进、完整的道德修养途径。那么,修养的过程中,评判的标准和把握的尺度如何衡量呢?这个问题由《中庸》进行了回答。“中庸”的“中”,就是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永恒恪守中道之意。

对于儒家的规范,孔子指出了“是什么”的问题,孟子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大学》则阐述了宗旨和途径、方法,《中庸》则给出了评判的标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伦理理论体系是非常完整和严密的,这也是它能影响深远、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从这些也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情感体系发达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的情感体系构成了中国式的家庭、家族、国家和社会体系,甚至可以说两者就是一回事。

如果说老子是世界意义的,那么孔子就是中国意义的。老子的“道”发展了易经的宇宙的认识论。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则发展了易经的社会的认识论。而它们都是由中国的性情化文化生发出去的,最后又都归于性情化。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儒道两家互为补充,互相交替。在中国社会陷入动荡之时或者虚弱之时,总是道家发挥着作用,如秦末汉初以道家为主,汉盛之时则以儒家为主;汉末以及两晋时期又以道家为主,到了唐朝盛世时便以入儒家为主。如此往复。在中华民族陷入虚弱或者危难之时,道家的辨证思维、事物转化的道理、天道循环的理论,总能给人们以新的希望,指出前方的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更大意义上的“有为”。而当社会稳定时,繁荣昌盛时,又需要儒家伦理来维系社会关系的和谐。所以,儒道两家交替往复,共同维系和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

从中国文化的“性情化”出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一直以来难以建立起严密的法制社会。因为这种“无情”的法制体系和中国人的情感体系是排斥的。即便是中国现代社会,法治和人治一定是相互结合的。法律和道德也一定是互存的。中国人不是迫不得已,是不会去打官司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私了”,这仍属于“情感”和“道德”的范畴。只有在这条路走不通时,才会对簿公堂,才会诉诸法律。这和西方人一遇到纠纷就首先想到法庭是截然不同的。2006年,中国的已经对簿到公堂的法律纠纷里,有三分之一是庭外和解的。而庭外和解也是中国司法的基本精神之一。所以,中国的法制社会无论如何健全和完善,仍然排除不了情感因素,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所以,这也就可以解释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中国文化为什么延续了5000年而不断。因为中国人的性情文化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系是如此发达和如此根深蒂固,而且这种情感体系和国家、社会体系紧密对应着,几乎不会有某个偶然的事件能够打断和拆散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它不是一个人在维系,而是整个民族在维系,这种情感文化深入了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所以它的生命力才会变得如此强大。因此,在即便遭到外族入侵时,这种情感体系和社会体系也是纹丝不动,它像一个巨大而坚韧的网,而入侵者反而被这个网死死吸住,无法再挣脱。中国和中国文化也便始终能够延续。正如一位西方著名学者坦言:“世界哲学的本源无疑在中国。我们不得不拜倒在中国东方哲学的脚下。”也正如一个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所言:“如果二十年前我们不看西方的管理学和经济学著作,那是无知;但是如果二十年后我们还是只看他们的著作,那就是无能。”所以,我们在努力追赶西方科技和经济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中国人,不要忘了我们还有这个世界上最深邃的东方哲学和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要忘了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它们,因为我们都是优秀的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优秀的华夏儿女。

中国文化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文化。因为它不是仅限于物质上的,又不是脱离世俗的纯精神上的。它就是人本身,它关注人的情感和心理的愉悦和社会和谐关系的维系。而这不正是人类幸福的终极目标吗?如果仅有物质财富而没有情感,人并不会有幸福感。现代社会一方面创造了富足的物质生活,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但另一方面又使人身心疲惫,无暇顾及性情和情感。而中国的性情文化则在告诫人们:性情的愉悦和情感的幸福才是生命的真谛!中国人的“随遇而安”、“小富即安”的性情化处世态度却可以让中国人在即使不是很富足时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性情的愉悦和满足。同样地,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足够富足时,大量的时间更将是“性情”陶冶式的生活,而虽然是更高层次但脱离生活的“纯精神”活动并不适合人类。从这点来讲,这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积极意义,它指出了世界文明的最终方向:追求人类的情感幸福。儒家的“平天下”就是要让这种至善之境界普及于天下。

好了,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优越的地方,看到了它超强的同化能力、强大的生命力,看到了它对人类幸福和人类文明进程的积极意义。当然,中国文化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例如,它的某些方面让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不能充分体现,让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不能充分发挥。它在性情上的过分随意而养成的性格可能造成人们“做事不严谨”、“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态度。这两点也是使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和高端制造业受到制约的一个地方。同时,它和法治社会也是有一定冲突的。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足够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足够让中国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融入现代社会。我们要看到这些不足,以便能加以纠正;但同时,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么一点不足,就否定中国文化的主流。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指出了中国人的很多不足,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糟糕的是,他把某些中国人的个别行为推广到所有中国人身上;更严重的是,他试图以此否定中国文化的基因,从而否定整个中国文化。这是很无知的,也是很令人伤心的。李敖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研究》,专门对他进行批判。谈中国文化的书很多,但我觉得,真正谈到点子上,谈到实质上的,只有《中国人―性情中人的精神与气象》这本书。如果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实质,建议大家看这本书。我上面的很多看法,都来自于这本书。

回过头再说说中国文化的根。中国文化有其优秀的根,这个根在易经。后世把易经当作占卜算命之书,那是后世的罪孽。其实,易经的优秀有三个方面:哲学、社会伦理、自然科学。每个方面都建立了精深的理论。老子发展了其哲学,孔子发展了其社会理论,而在自然科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除了中医,我们后人没有去做更大的发展。易经有很强的逻辑演算理论,有关于数值运算的最天才化的洞见。数值计算机最早的发明者莱布尼兹,不就亲口承认说他的发明是直接源于易经么?我们今天的计算机不就是基于易经的二进制和八进制么? 如果计算机不是基于二进制和八进制,那反而奇怪了呢!说到这里,一些忿青可能又要不分青红皂白跳出来骂街了:既然易经有这些先进性的东西,那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发明计算机?我们有很好的根,也有很好的科学的根。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文化中强调等级、官本位的劣性,以及整个社会以“文”为主的倾向,还有我上面指出的性情化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使得中国文化中本来有的科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扼杀了。其实,春秋时也有“名家”一派,有精深的逻辑学;后世也有个别优秀的科学家。但终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我想,如果把中国古代从易经传承的优秀科学思想和现代科学结合,中国可以不仅有四大发明,一定会诞生令世人瞩目的第五大发明。

但现在却有很多人在一味崇尚西方的同时,忘记了自己还是炎黄子孙,对中国文化也大加鞭挞,对自己妄自菲薄。如果普通百姓如此尚且可以理解,但其中却有不少所谓的“专家”、“学者”。这就不能不让人扼腕!前面我们说过有学者提出要汉字完全拼音化,还有学者提出要废除“中医”,也有学者提出要废除中国的“龙”的图腾象征,以迎合外国人的口味。这些,都是非常无知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无耻的。

有人在论坛中回复我的帖子时说,“我敢打保票,牛顿与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理论学家,永远不能出现在中国”。其实,我更敢断言,如果将来有一个更伟大的科学家能够超越牛顿和爱因斯坦,那么这个人一定出现在中国。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否仔细研究过爱因斯坦和牛顿,研究过他们的历史。至少我是研究过的。我也研究过相对论,研究过狭义相对论为什么诞生,以及广义相对论是如何提出的。其实,牛顿在其后半生几乎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神学中,在科学上再也没有更多创见;而在爱因斯坦晚年,也一直没能完成他的统一场理论,他也一直非常困惑。欣喜的是,我知道已有部分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进展,而他们也都是受了易经的启迪。

同样,在医学方面,已有西方学者承认,自从西方医学在对付细菌、病毒方面取得质的进展以来,几十年上百年过去了,西方医学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在癌症、糖尿病、心血管这些顽疾方面,一直原地踏步。难道这里面就没有问题吗? 难道西方的思维方式不会有问题吗? 而如果我们结合西方医学的优秀成果,发扬中医的优越的地方,谁说不可能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呢? 所喜的是,据我所知,上海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就通过物理、化学、数学的方法初步证明了中医经络的存在。进一步的论证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我们怎么可以总是如此妄自菲薄呢?

我们说易经先进,其实在说,我们现在已经落后于易经的思维了。难道我们不能去继承、去发掘、去创新吗? 在更多的批评中国文化的同时,难道我们不能更多的看到其中的优越性,加以发扬吗?而这个责任就落在我们现代中国人身上,落在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身上。我们不能总是妄自菲薄!

作文三:《中国文化的时间魅力》5800字

://.sina.. 2011年06月22日 18:13 北京晚报

清朝是西方钟表在中国发展的全盛时期,而顶峰则发生在乾隆末期和嘉庆初期。作为最具中国文化的解读方式,关于西方钟表的诗句比比皆是,而清朝帝王的钟表诗文可谓传承有序、流传至今。

曾被乔治三世国王赠送给嘉庆皇帝的一对珐琅表

410年前的1601年1月24日,当时正处于明朝万历28年12月21日,西方传教士利玛窦(Mathieu Ricci,1552—1610年) 和庞迪我(Didace dePantoja,1571—1618年)抵达北京,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接近中华帝王而使传教目的得以实现,他们所带来的各种礼物在第二天被进献给万历皇帝。其中有两座大小不一的自鸣钟被万历皇帝爱不释手,传教士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中国文化与西方钟表四百年的情缘就此展开。

雅典“成吉思汗”三问报时功能手表

清朝是西方钟表在中国发展的全盛时期,而顶峰则发生在乾隆末期和嘉庆初期。作为最具中国文化的解读方式,关于西方钟表的诗句比比皆是,而清朝帝王的钟表诗文可谓传承有序、流传至今。比如康熙的“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雍正的“八万里殊域,恩威悉咸通。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以及乾隆的“奇珍来海舶,精制胜宫莲。水火明非籍,秒分暗自迁。天工诚巧夺,时次以音传。钟指弗差舛,转推互转旋……”

钟表最早是作为贡品进入中国的,而帝王则是最早接受这种礼物的一批人,毋庸置疑,中国人是被钟表的精美外观以及精巧机构所吸引的,但中国人并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是赋予了中国文化在其中。康熙年间在宫廷内有“自鸣钟处”,专门负责贮藏、修理和制作钟表。当时制造的一枚标有“康熙御制”的怀表,就以帝王专用的黄色作为珐琅表壳的底色。乾隆时期,清宫钟表制造机构内已经集中了一批有钟表机械制造能力的传教士、中国工匠及做钟太监,他们制造了大批迎合帝王意志的作品,而中国文化中代表美好寓意的图案、造型、设计、材料等细节都是这些作品的表现元素。

播威

西方钟表中赋予的中国文化,其表现方式是从内到外的。中国的计时方法是时辰制,所以西方钟表就体现时针24小时转一圈的走时方式,以对应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的规则。这需要在内部机芯的结构上有所改变,也是西方钟表师特意为中国传统进行的改造。外观装饰中的中国文化则是西方钟表表现最直接的,这股强大的主导力量形成了世界钟表史中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中国市场表”,这个特有的范畴不仅使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得以实现,而且也使西方某些制表商受益无穷。

伯爵PIAGET 龙凤珐琅对表

对表是“中国市场表”特有的现象,也是成双成对理念的反映,而其中的内涵对于西方制表商来说却不容易理解,他们认为这是出于结婚的需要,或是出于方便维修的需要……但事实远非如此,早在乾隆后期就有许多贡品成双成对,其中也包括了具有美好寓意的钟表。这些表款放置在特有的盒子内,表壳往往带有珍珠的镶嵌,尤其是珐琅绘画惟妙惟肖,曾被乔治三世国王赠送给嘉庆皇帝的一对珐琅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西方钟表中赋予的中国文化,其传承方式是从古到今的。进入21世纪,手表世界的造型设计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其中以中国图案、文字等作为装饰的手表,却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文化内涵引来众多人的垂青。时下,佩戴这类手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而且也成为了追逐中国风的一种象征。

如今,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中,可以说大到表壳的设计,小至机芯中的零部件,都能够体现出手表中国风的永恒时尚。

擅长制造打簧报时功能手表的雅典(ULYSSENARDIN)公司,也为这类复杂功能带来了中国化的表现方式。一般来说,打簧报时功能手表上的人偶造型是敲钟者,当报时启动的时候会用手中的小锤敲打表盘上的小钟,但是一款叫做“成吉思汗”的三问报时功能手表,却别出心裁地选用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场面,似乎想要重现成吉思汉时期骁勇善战的情景,

表盘上的四个人物由18K黄金雕刻而成,既有马背上的长矛手,也有短兵相接的战士,所有的人物都会随着打簧报时的声响而变化动作,使灵感源自中国的人物造型成为动态的设计。

比起西方的A、B、C等字母,中国的方块字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这个突出的差异在百多年前就已经被西方钟表厂家所感知,一些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甚至用汉字作为自己的品牌名称,并且打印在表盘等显眼位置。比如,播威(BOVET)就是一个代表,它甚至选用了12瓣莲花图案等来包裹“播威”两个中国汉字,用来作为自己的图案商标。如今在国际表坛流行中国特色的时候,播威自然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历史优势,其“Sportster”手表就搭配了“ 子、丑、寅、卯……”等汉字作为时间的刻度,再一次体现出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在传统与时尚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龙一直都是中国人崇拜的图腾象征,远在瑞士的许多表厂都曾经推出了以龙为题材的手表,表示出对于中国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此举也带动了后来制造“龙表”的风潮。例如:伯爵(PIAGET)在今年推出了龙凤珐琅对表,一方面体现国人对于龙凤图案的文化情结,另一方面则是对表在新世纪的重新演绎,以传统的珐琅微绘技法在表盘上施加艺术的笔触,男表与女表的组合方式,也打破了完全以表壳大小区分表款的格局,表款中的文化元素彰显了对表的价值。

特约撰稿/ 常伟

熊氏珐琅:纯手工艺家族式延续

://.sina.. 2011年06月22日 19:11 新浪尚品

编者按:我们将熊氏珐琅和瑞士家族钟表品牌进行对比,尽管今天还缺少真正比较的实力,但是一部分中国传统手工艺正在苏醒,正按照家族企业的轨道发展下去。

Ruru/文

方寸之间一幅小小的珐琅彩绘艺术

珐琅工艺是舶来品,但14世纪一经传入中国,即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的融为一体,所制珐琅器在造型、图案等方面完全民族化,甚至不留有任何外来影响的痕迹。

“熊氏珐琅”是北京地区惟一一家珐琅艺术品的家族企业,他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熊松涛的祖父一辈,当时清后期皇宫内的珐琅造办处在北京通州地区设置了手工作坊,专门给宫廷制作珐琅器,其祖父就在当时造办处下属的作坊内学到了这门手艺,为了让这个老北京绝活继续传承下去,其祖父把这门手艺教给了熊松涛先生的父亲……如今,“熊氏珐琅”已经有三代人都在从事珐琅工艺这项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制作。

1998年,熊松涛作为家族企业的第三代传人,正式接手并且管理家族企业,2008年,“熊氏珐琅”工作室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展示珐琅作品、传播珐琅文化、再现珐琅工艺的专业工作室,也是第一家以高级定制概念为客户服务的珐琅工作室,其作品包括了高级手表表盘、各类珐琅首饰配件。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技术水平,熊松涛在2006年研制出可以与西方高端珐琅盘相媲美的掐丝珐琅表盘,其质量和打磨工艺已达到了世界同类作品的水平。目前,“熊氏珐琅”的作品已经被中国、瑞士、德国等6家知名表厂所采用。

2007年,“熊氏珐琅”与北京手表厂合作的银坯掐金丝珐琅夹板的陀飞轮手表——“蝶恋花”亮相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会,引起全世界的轰动。

2007年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会上,“熊氏珐琅”与北京手表厂合作完成的银坯掐金丝珐琅夹板的陀飞轮手表——“蝶恋花”,一经展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此表全球仅限量三只。2011年,“熊氏珐琅”与飞亚达合作的“艺”系列腕表亮相巴塞尔,飞亚达是首个进驻巴塞尔表展大牌云集的1号馆的中国品牌。

当社会稳定了以后,一些纯手工艺还将依照家族企业发展下去,它是一种时间的延续。

熊氏微绘珐琅

新浪尚品对话“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熊松涛

Q:工作室成立几年时间是否按照当初设想的方向发展?工作室是否寄托了一个现代的经营模式?

A:工作室成立两三年了,但是我们这个属于家庭作坊工厂性质,从1969年就有了,那时是为了适应市场出口换汇,没有特别原因,把老手艺人集中在一起,恢复传统工艺,是那时国家创汇的主要来源。我1998年毕业以后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希望在原来传统中作出新东西。有一次在杂志上看到国外钟表品牌,记得是怀表,当时意识到珐琅将大有文章,于是开始研究,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创建工作室的目的更多的是宣传珐琅,创造自己的品牌。

Q:跟瑞士钟表品牌类似,熊氏珐琅也是作为家族企业,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否有内在涵义?

A:其实当社会稳定了以后,一些纯手工艺还将依照家族企业发展下去,它是一种时间的延续。我想过加入一些现代的管理方法,但是对于传统手工艺,可能需要的东西不同,所以结合方面非常谨慎。

Q:熊式珐琅近年来跟国际品牌合作增多?

A:现在是6家,其中两个一线品牌,但是不方便透露品牌名称。

Q:这样做不利于自己品牌知名度呀?

熊氏珐琅茶具作品

A:中国有一句老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例如格拉苏蒂的品牌,它的瓷盘是“麦森”做的,所以瓷盘还打着“麦森”的标,因为“麦森”个品牌有足够的影响力,我们慢慢也想这样做成品牌。

要形成一个品牌就要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们首饰类、饰品类的东西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但是对于表而言只是一个环节,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不急于一时。更多去靠口传心授,这样品牌更牢固。

独门掐丝珐琅工艺

://.sina.. 2011年06月22日 19:11 新浪尚品

世界领先的掐丝珐琅工艺

独门掐丝珐琅工艺

Q: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珐琅师数量特别特别少,跟瑞士的一些珐琅师相比,熊氏珐琅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A:全世界瑞士只有十几个珐琅师,北京我是一个,其它城市也只有一两个,非常少。但是从优势上来讲,中国人肯干,不怕吃苦,这可能是中国人的优势,但是文化的积淀可能还没有那么深。从做品牌来说,没有那么多的影响,也是慢慢形成的。

熊氏的掐丝珐琅在全世界足够领先,瑞士制造的掐丝珐琅表盘的金丝厚度是7丝,也就是0.07毫米,而我们采用厚度仅有0.04毫米的金丝,在纯银或金胎上勾勒出所要的图案。丝越细加工难度越高,但是勾勒出图案的效果越好,因为丝细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0.04细到什么程度?用火柴就可以烧断了。如果焊接,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如果丝粗,就烧不化,这是比较有特点。还有就是颜色,我们可以把颜色做得特别鲜艳,这是其他好多都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有一种新的处理方法,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微绘珐琅技术我们还在追赶。

Q:国内珐琅师的培养方式还是家族式的?还是有专门的学校?

A:家族式的,师傅带徒弟。比如我教给手底下的人,他们都会了,他们再带徒弟,教几年,出成品,产量很低。我自己亲自做,没事的时候就干活。

谁会买珐琅?

Q:珐琅的购买人群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国内买的人多还是国外买的人多?

A:2008年之前,我们可能更多做的是景泰蓝,可能做的都是外国人多一点。08年以后,包括表盘、首饰、小花瓶,开始慢慢变了,现在国内市场比国外大,这是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因为经历过金融危机以后,好像国外的一些人也不特别舍得花钱。瑞士的6个品牌,其中包括2个一线品牌,都定量,都没有国内的大,原来可能觉得它挺大,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国内的一家产量大,一家需求量现在一年就600、700件,但是瑞士这6家加起来都没有超过。

现在购买我们的东西基本上是两个阶层,一个是真正的有钱人,资产有几个亿或者更多一点,他们可能更多看重的是文化,在家里陈设或者收藏多一点。还有一类就是首饰类的,更多的是年轻人,他们也都喜欢这些东西。因为这种东西,纯手工,具有不可复制性,戴上就是惟一的一件。

飞亚达“艺”系列手工掐丝珐琅工艺腕表--紫禁城

与飞亚达亮相巴塞尔

A:珐琅的设计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你是如何让珐琅兼具时尚感的?

Q:我们现在有几个设计师,学校刚毕业的学生,把他们设计的东西结合客户的想法。这几年也和国外设计师合作过,学到不少东西。他们设计好的东西,我不能完全应用,有的工艺达不到,我就按照我的工艺要求改进,看的多了可能学的也就多了。

Q:今年首度在巴塞尔1号馆进驻的中国品牌飞亚达中有几款作品是和熊氏珐琅合作的?

A:都是我做的,现在在国内能看到珐琅表盘都是我们做的,包括在天津大力开发的作品也同样。

Q:您从事这个行业多少年了?

A:1999年就开始在个厂子里,从小我就在这个厂子里,我父亲那时做厂长,我从小就知道这些东西怎么回事。真正进这个厂子干,那是1999年的事,那时候去做手艺,一旦做起来就喜欢,分不开了。

如何购买珐琅表?

Q:珐琅和景泰蓝的区别是什么?

A:其实景泰蓝跟珐琅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都是用釉去烧制,其实两个东西基本相似。但是因为国内经过前几年的经济的发展,恶性竞争,把景泰蓝做得越来越烂、越来越差,就没有人精细着做。现在我们用珐琅这个名词,因为它毕竟是国外的一种名称,而且我们用的所有的釉料基本上都是进口,不是国产的,我们跟景泰蓝就区分开,其实我们原来也做景泰蓝,基本上是一种。

比如说掐丝也好,上釉也好,烧制也好,基本上完全一样,名称都一样,就是技术处理细节不一样。

Q:珐琅有真假之分吗?

A:有,现在好多南方做的滴胶的或者是滴油的,颜色跟透明珐琅的颜色特别相近,但是它是假的,甭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拍卖市场上,能区分珐琅的方法,怎么鉴定呢?就是看气泡。因为所有的珐琅也好,景泰蓝也好,瓷器也好,总会有气泡的,但是滴釉和硅胶是没有气泡的,这是无损鉴定的惟一方法,在显微镜看,有没有气孔、气泡。因为所有的都有气孔、气泡。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就是怎么把气泡控制得越小、越少越好。不可能完全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它的气泡小、少,用肉眼基本上看不到。但是在放大镜下就全看见了。

Q:价格区间呢?比如瓶的话大约是多少?

A:现在瓶的零售价是19800,而且现在卖的基本上都挺好。首饰类的基本上是千八百、两千的多一点。腕表定价则是表厂的事情。

Q:在国内有没有购买到的途径?

A:北京只有一个代理商,但是产量很低,根本供不上,现在也是都在排队,有的人把钱都交了等着,现在还没有太大余力。因为培训一个师傅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这五年时间基本上全在锻炼,出不了什么太多成品。等五年以后,有的人愿意还继续干这个工作,有的人就不愿意干了。

Q:表盘上面的珐琅维修呢?

A:基本上不用维修,也没啥保养,因为表盘是珐琅,就类似于石英玻璃,怕摔,只要不摔,基本上不会坏。而且颜色是矿物染料,比如天然的石头染料或者金属染料,在太阳底下晒,晒几万次也不会变色。不是镀金,不会掉颜色。

作文四:《论中国文化的魅力》4400字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作者:大龙

[作者按:本文原是系列连载《大棋局:美国、伊朗与世界局势-兼论中美博弈》中的一节,因其有一定的独立性,故在此单独成文。]

人类现在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对西方、对世界了解得更多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是落后了,而且挨打了,因此我们得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结论。所以我们现在也一直在补课,补经济发展,补科学、民主的课。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在我们努力融入全球体系中的时候,我们却对中国自己,尤其对中国自己的文化,越来越不认识了。所以,我们有必要来谈谈中国文化,我们谈它,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优势所在。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文化是很空泛的东西,其实,它是很具体的。具体到武术、医药、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诗词、京剧、昆曲、品茶、饮食、赏石、养鱼、陶瓷、微雕、剪纸、灯笼、对联、谜语等等,这些都能见出中国文化,见出中国文化的神韵来。但是,如果要问: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国文化的神韵、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到底在哪里?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说准。 当然,在谈论中国文化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

有一个词也被经常提到,那就是“文明”。有人可能觉得“文化”就是“文明”。其实,“文明”和“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根本不能混为一谈的。“文明”是凝固的东西,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结果;它一定是离散的,一定是历史的。它是人创造的,但作为一种结果,它和“人”本身是分离的,是“死”的。“文化”则与此不同,文化一定是“活”的,是和人融为一体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高于生活成为艺术,但这本身也是生活。“艺术品”可以成为“文明”,成为一种结果而凝固,但艺术本身则是“文化”。

“    凝固”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文明,但不能用来形容文化。文化可以被保存、被发展、被延续,这时候,我们可以说“文化的积淀”,“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词语。“文明”可以一直遗留在那里,就像金字塔;但文化不能这样,文化必须是活的,必须是发展的,必须由承载这种文化的民族不断延续下去,否则,它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所以,本文不是谈文明的,也不谈中国文明。所以我们也就不会谈中国的长城,不谈兵马俑,不谈那些作为文明而凝固的东西。当然,文化对文明有推动作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只会在谈到文化对文明的推动作用的时候,才会提及“文明”。但除此之外,我们不再谈及文明,而文明这个课题也是很大的。

文化是作为一种民族的共性和区域的差异性而存在的,它一定是活的。文化有它的内涵,也有它的外延即形式。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哪怕谈其中某一个形式中某一个小的方面,都需要花一部很厚的书或者多卷书才能勉强谈好,所以,本文主要谈文化的内涵,谈中国文化的实质。但这毕竟太抽象,所以我还会简单提及一些文化的形式,以便对中国文化内涵加以阐发。

另外,文化也不是哲学,但两者有一定联系。因为文化特性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到这个民族对世界的看法。反过来,哲学观念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所以,本文会谈一点中国哲学的东西,但不会谈太多。我们主要还是谈文化,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不仅有神韵,而且很神秘。因为很多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问题很难解答,许多学者也一直为此困惑不已。这里开列几个比较大的或者普遍的问题:

-中国文化5000没有断过。而世界上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其文化均已不复存在了。埃及除了遗留下金字塔,再也看不到古埃及的痕迹了;印度在雅利安人入侵后,原有的文化也随之消

亡了;古巴比伦更是除了两座河流,没有遗留下任何东西。而唯有中国的文化绵延不绝,至今依然。这是为什么?

-中国历史上屡遭外敌入侵。元朝和清朝的中国是被少数民族征服的中国,确切的说,是被少数民族的军事力量征服的中国。但是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却以自身的渊源宏大吸引了这些征服者,使他们自愿被同化,自愿融入中华文化。没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和坚持,中国恐怕早就不存在了;中国文化如果缺乏它的生命力,也不可能吸纳征服者,延续五千年。那么,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有这样超强的同化能力和生命力?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但近代科学却没有在中国产生?为什么中国高端制造业不发达,但手工业却很发达?我们的前辈努力了200多年,从李鸿章开始就在努力实现制造业的现代化,我们从五四运动就引入了科学精神,我们改革开放也已经有将近30年,我们也在全力以赴、全心追赶,但我们今天的轿车制造水平还落后于韩国,落后于美国,落后于日本,更落后于德国。这又是为什么?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态度、性情、意念何以具有明哲保身、无动于衷、知足常乐、小富即安、马马虎虎、随随便便,抑或具有隐士风度、游侠气质、阿Q精神,所有这些今天仍然活泼泼的存在着,这又是为什么?

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说清楚,我们就会觉得很迷茫,我们对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位置和形势就不会清楚,应对世界文化形势也无从把握。如果对中国文化的价值不明了,对它的信仰也会动摇,对它作用的发挥信心就不足。因为对它迷惑,中华民族的身心就不能落定,许多中国人正处于心神不定的状态,这与文化的迷糊有关。

所以,我们要谈中国文化,就要谈它的精神实质。事实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哪怕只谈它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也需要一本书甚至多卷书的篇幅。所以,我们先来谈谈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然后我们再来追根溯源,看看这些特征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脉络,从这里,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到中国人思维的渊源。我们也因此能顺利的回答前面的几个问题。

首先,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 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而且,就教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庞大和复杂,恐怕世间再没有其他宗教能够与佛教相提并论了。佛教经书卷迭浩繁,达几千卷之多,一个人穷其一生恐怕也是难以阅尽。印度的瑜珈也是非常有名的,和今天很多人所练习的瑜珈不同,印度最早的瑜珈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一直与任何宗教信义或伦理保持分离状态,其目的是使身体和精神之间完美平衡的发展,而冥想和苦修是其主要的形式。瑜珈也可看作是一种信仰,只不过不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对人自身的最终极潜能的追求。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我们这样分类,并不是说,西方人只有生理上的需求,而没有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或者说印度人只有精神上的需求;或者说中国人只有心理上的需求。而只是在表明,这三种族群,他们在各自方面的所侧重的追求和需要;也是在表明,他们的文化在各自方面所达到的极致。 物性的文化必然会在(自然)科学方面会有重大的发展。因为科学是脱离人的情感和信仰而存在的。解释冰冷的物质世界正是科学的追求,也是科学的必需。严密的形式化的逻辑学以及公理和定理系统也诞生于西方,因为这是表达物质世界所必须的,甚至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得以诞生的手段上的基础条件。如果我们承认西方在“物性”方面的坚持和追求,就不难解释近代科学为什么在西方诞生了。

中国的性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无法最早诞生公理和定理系统,因为中国人对表达性情的需求大大掩盖了表达物质世界的需求。中国古代也有四大发明,有人统计过,在清代以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发明一直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没有一个发明是基于公理和定理系统而来的。这种抽象的物性的表达方式,似乎在根本上就和中国人的性情的表达方式相冲突。性情的表达方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内在的,又是外化的。中国人的发明大多是根据观察和经验而来,而观察是性情的基本的外化的表达手段。中国人性情是如此精致,中国人的观察能力也就变得非常精妙。因此,在天文、历法、中医学上的高度成就以及在一些科学发明上取得成就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中国就此止住了,它的性情化决定了不会再对物质进行解剖、分析以及归纳和推理。在中国人眼里,外部的事物是一个整体,花就是一株花,树就是一颗树,中国人不习惯把这些事物再进行分解,因为这样就没有任何美感了。中医也是从整体上考察人体的,它是一门精致的“系统论”的学问,它把人体分为少数的几个部分-五脏六腑,这些部分紧密相关,通过中国人特有的“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而互相联系起来。因此,中国不大可能诞生出解剖学来,而解剖学是现代西方医学的基石。因此,中国没有诞生抽象的逻辑系统以及公理系统,从文化的根源来讲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原因。

作文五:《中国文化魅力》1200字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大龙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就是“ 性情化” 。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 由“ 心性” 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 自我欣赏的、 悠闲自得的; 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 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 更加深刻。

例如, 只有中国人才有“ 梅兰竹菊”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之凌霜傲骨、 兰之清逸雅致、 竹之高风亮节、 菊之淡泊不拘,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中国的诗是抒情的, 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 中国人讲究色、 香、 味、 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饮茶叫“ 品茗” , 而西方人却是“ 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 品” , 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 喝” 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 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是带着性情、 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 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中国的景观、 建筑、 亭园,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 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 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 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 性情化” 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 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 可以分别以西方、 印度、 中国为标志, 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 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 物性” 、 “ 神性” 和“ 人性” 。

西方文化将“ 物性” 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 而物质文化的手段— — —科技, 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

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 物性” 的, 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

西方所说的“ 自由” 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 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 心性” 的自由。西方文化的“ 物性” 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 神性” 表现到了极致。

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 精神” 上的最高程度。

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 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神性” 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 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 那就真的是“ 纯精神” 的了。印度文化的“ 神性” 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 人性” 表现到了极致。

我们经常说“ 人性化” , 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中国文化的“ 人性” 是性情化的, 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而且, 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 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 纯精神的层面。  ( 节选自《 人民文摘》 )

作文六:《文化的魅力》3100字

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是第一次,而且是美丽的俄罗斯。大抵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作家,有谁不是读着高尔基、托尔斯泰和普希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呢。短短的九日俄罗斯之旅,那沾满异国风土人情的串串记忆,至今新鲜如昨。      列宁墓      红场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列宁墓。   列宁墓是由红色花岗岩建筑而成的,显得朴素而简洁。我们排队前行,黑色的大理石台阶,把我们一步步引向地下深处。进入大厅后,大厅的顶、地、墙壁,又全部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除了正中一盏明亮的大灯外,四周是幽幽的小灯。   大灯照射在清澈透明的水晶棺上。列宁打着圆点蝴蝶结、穿一身黑色的西装,身上覆盖着前苏联国旗,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小时候在《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的电影里见到的列宁的形象,此刻鲜活地闪现脑海里。   我也是在报刊上读到关于列宁遗体一些秘密的。在列宁逝世一个月后,他的遗体就开始腐烂。由于苏联兹巴尔斯基教授用自己发明的防腐方法,才大大减缓了遗体的腐烂速度。   列宁遗体受到严重损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22日,当希特勒下令突然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之际,位于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显然成了德国法西斯轰炸的头号目标。   就在战争爆发几天之后,斯大林下令秘密地转移列宁遗体到安全地带。这样,列宁遗体在戒备森严的警卫护送下,用火车运到了丘明。在那里,尽管人们在列宁遗体四周安置了冰块,但是毕竟无法阻挡细菌的侵入。人们不得不截去列宁的一条腿,用假肢代替。   直到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之后,列宁遗体于1945年年底从丘明返回红场上的列宁墓。   1961年,长期致力于保护列宁遗体的兹巴尔斯基教授去世。兹巴尔斯基教授的弟子们的经验毕竟没有老师那么丰富。发现列宁遗体又开始腐烂后,经过请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决定不再保留列宁遗体的躯干,将躯干火化,另外制作一个足以乱真的人造躯干,与列宁的头颅相接。   这样,列宁墓中所保存的列宁遗体,实际只有头颅才是真的。读了这样的报道,再想想水晶棺里的列宁,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列宁墓的后面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他们是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等前苏联12位政治家的墓。斯大林的遗体最初也在列宁墓里,1962年10月31日,被移出列宁墓,葬在列宁墓的后面。俄罗斯人怎样评价斯大林我不想去妄评,但作为一代领导人的斯大林,率领苏联人民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保卫了国家,这是事实。试想,没有斯大林,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将会如何?世界又将是怎样的格局?   走出列宁墓,静静地站在北面的无名烈士墓前,纪念碑上为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刻的小字让人震撼:“我们不记得你们的名字,但我们记得你们所做的事情”。一个缔造了英雄的民族,一个始终不忘记英雄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地 铁      来到俄罗斯,有种强烈的感觉一直在心中涌动,它那独特的文化气息流淌在繁忙的地铁站中。   莫斯科地铁早已闻名遐迩,它不仅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而且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这美誉并非自封,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等材料,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完全没有置身地下的感觉。   如果说圣彼得堡的皇家宫殿反映了沙俄时代的帝王风范,莫斯科地铁则集中体现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风貌。规模之庞大、造型之繁复让人叹为观止。莫斯科地铁站的建筑风格各有不同,但都宏伟壮观、富丽堂皇,尤其是环线各站:巨型的拱门式通道将人带进由圆柱、方柱支撑起的大厅;穹顶上饰有各式华丽吊灯,巨型壁画在水晶灯下美轮美奂,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它们或展现出特殊的历史画卷,或表达了现代艺术的浪漫。而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又是地铁的一大特色,其中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是很多地铁壁画的主题。前苏联的油画家、雕塑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们将大厅拱顶的大理石选为暗红色。同样颜色的地板和雕塑底座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80座青铜人物雕塑真实地再现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战斗场面:表情严肃的工人们,或手持冲锋枪,或高举旗帜,令人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时代。   苏联共产党在巩固自己政治地位和发展自己物质社会的同时,是这样大规模地建立和巩固自己在世界上的艺术地位。这是一次彻底的全面的革命,这革命的成果,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政权的更迭而陈旧而失色的。   莫斯科现代化的地铁线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人文和历史。      新圣母公墓      莫斯科河蜿蜒流淌。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就在河的北岸,在它的西南方不远处,就是新圣母公墓了。莫斯科的景点很多,但拜谒公墓居然成了来访者的必修课,却出乎我的意料。是因为这里安葬着俄罗斯(甚至也有外国)的已故政要和各界名流――赫鲁晓夫、普希金、契诃夫、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还是另有他因?   走进新圣母公墓,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整个墓地异常整洁、宁静,仿佛是担心惊扰了这些逝者的安宁。   行进在那些形状各异,质地、色彩不同的墓碑之间,望着千变万化的雕塑,恍惚间你会觉得,自己不是置身于一座墓园,而是到了高品位的大型雕塑公园。   每座墓地皆精雕细刻、风格迥异且别具匠心。一座座墓碑,蕴涵着主人公传奇的人生,此时此刻,任何光顾于此的人无不为之深深震撼。竟然忽略了寒意和疲惫,在对这些高贵灵魂的精神追索和寻觅中,仿佛置身于绿树掩映的雕塑园内,既读历史,又读人物,还享受艺术。   我走在这些雕塑间,它们包围着你,熏染着你,让周围的一切都有了灵光,并不是一味的忧伤,它们让我感到墓碑的主人真正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在内心深处为他们感到宽慰。   顺着崎岖的小径,我被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石雕吸引住了。那是俄国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的石雕,雕像与真人一般大小,他悠闲地仰坐在一个躺椅上,那优雅的姿态,慈祥的笑容,似乎仍然在为俄罗斯歌唱。   女英雄卓娅的墓碑旁是卓娅的全身塑像,据说是根据卓娅被害临死前一瞬间的神情与姿态造型的。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令人痛心的一瞬间,斯大林曾向苏联红军下令,如果日后遇到杀害卓娅的那一支德军部队要求投降,绝不接受!   新圣女公墓中赫鲁晓夫的墓碑是不能不看的。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这尊独具风格与意义的雕像还有一段佳话。当年赫鲁晓夫曾经辱骂过这位雕塑家,但是,他在临终前却嘱咐家人一定要请这位雕塑家为他建造墓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座构思奇特、寓意无穷的雕塑精品。黑色与白色象征什么?显然,雕塑家刻意要用抽象主义手法表现了这个个性独特的政治人物,却无意中最简单明了地总结了赫鲁晓夫的一生:有黑有白,有功有过,黑白交织,难分伯仲。   果戈理的墓地很特别。他双肩披雪,目光安详地注视着远方,仿佛还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这位被誉为“俄国散文之父”的果戈理,是19世纪俄罗斯最有人格魅力的作家。作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钦差大臣》、《死魂灵》是他不朽的作品,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短篇小说《外套》。然而让我驻足在这里的原因却是因为文献上记载,果戈理墓中遗体上没有头颅。据说是被他的崇拜者在下葬前弄走珍藏起来了。果戈理,这是真的吗?   走出名人公墓,我依然自问:人们为什么喜欢到公墓来?仅我而言,那里有我仰慕的先烈,有我敬佩的叱咤风云的英雄,有我崇敬的文学艺术大师……是他们高尚的品德在吸引我。如果有机会再来俄罗斯,我还会拜谒他们,因为凭吊亡人,感情可以得到慰藉,灵魂可以得到洗涤。      责任编辑 哈 闻

作文七:《文化的魅力》2400字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大浪淘沙,却历久弥新,无论是位居中原“正朔”的华夏儿女,还是周围边区的少数名族,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本身政治统治的需求,却无不为中华文明所折服,在文化激荡的过程中不断激荡、重组,最后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与民族之间的融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中华文化;融合;重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0-01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否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能否强盛的根本。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文化的最基本特性应该表现为其强大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某一位先贤圣哲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构建的起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漫长的时间进程中,能否经得起考验,能否吸收外来民族的有益成分,而能否有勇气革除自己民族文化机体中的糟粕,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远见卓识,而是文化是否能够经受得住外来文化的挑战及时对自己的相应的调整。  纵观历史的发展,尤其以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无论是哪个民族侵略了我们,就变成了我们。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这种现象的根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华夏民族居于黄河流域发达的农业文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而周围的马上民族物质文明发展普遍落后,但就是这点来说也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吸引力。比较当前,一些国际大国争相输出文化产品,推销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力量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沿革,在历史的发展中儒学的内容早就已经超出了其原有的意义,孔子的传人分为八家,各持己见,相互之间的差别,不能说是天壤,可已经脱离了“一家之言”,引人深思的是无论哪一种学说理论,社会群体中总会有人欣赏和赞同。  儒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其他学说的有效成分,不断壮大自己,其实已经是自己脱离出了一个学派的范围。而成为整个华夏炎黄子孙的共识,一种民族的特性,并且用这种特性同化了周围的民族,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中,然后携之和自己一同向前。  生命力是一个文化发展中比不可少的,以儒学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在其演进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儒教”,而此时来自中国本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给了它巨大的挑战,这可以说是儒学在产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外来文化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没有因此受到打击而没落,相反,佛教和道教却越来越向儒家的方向靠近,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华文化历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它能容纳不同的异域文化,并且能够吸收这些异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其发展增加助力。  延伸力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力的有效体现。中国周边国家,无不是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发展起来。引进吸收中国文化,加上自己国家民族的特性,渐逐演变成为本民族的特性,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有前途的。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来源于民族的文化,任何企图以人为手段施加影响造成的分裂必然会以统一而结束。历史不可能重演,但是历史却有惊人的相似。民族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其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可以预见,妄图以自己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念同化其他民族,从文化上的进攻从来就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惯性的力量和周围的环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橘生淮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文化的侵略性。文化的传播似乎就伴随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没落,一个民族的崛起。事实上,绝不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优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当然也就不会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战胜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的传播从来都是和平渐进的方式,一个民族对另一种外来文化认同与否,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在强有力的政治势力的推动,而在于这种文化是否具有对自己本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于这种外来文化与自身的冲突部分是否真的能够促进本身的进步。即使真的存在所谓的文化侵略,也只是一些盲目自大的人,给另一个民族的文化送去了他们所需要的为他们本身发展的有效成分。文化的传播从来也不是剧烈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任何一个民族不会任意舍弃自己民族的文化,也就不会立即的去接受另外一种陌生的文化。文化的传播也只是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共同进步。  凝聚力是一个民族文化对其追随者最大的影响,也能决定这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道路。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屈服过,民族的共性,民族的忧患意识,促使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实现民族的独立。而以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的性格“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注定失败。所以要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真真正正强大起来,真真正正的屹立于世界,要看这个民族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性的集中反映,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文化,而国人的这种民族性格会不断的推动自己民族不断向前,这种民族性格不是外表的黑白黄,而是内在的认同,文化不是外在的形式的表现,文化更多的表现在一个民族的内在。  文化的进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到了近代,各种各样的舶来文化,相继用现在中华文化的大地上,冲击着国人的思想观念。打着进步外衣的各种文化不断滋生,当服务于政治的和文化躁动褪去,留下的仍然只是最为人认可的中华文化,一次次的改革,却只是让整个民族的共识更加深刻,让整个民族更加凝聚。  国家形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个性。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只是各种民族文化的集合,相同的文化集团会形成相同的集团需求,而一个国家的表象,能够让人推知这个整个国家的个性,也就反映着整个民族的利益,这个国家所争取的绝不应是一些政客们的尔虞我诈,而应该是真正体现民族性格的声音。  整个人类的发展,就是文明发展的历史,道德、法律等各种调节整个社会秩序的制度法则无一不是文化的衍生品。文化的进程也不会停滞,因为时代在进步,文化还在继续的传播之中。

作文八:《文化的魅力》900字

文化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基石。民族的强大体现在它是否有创造力、凝聚力、鲜活力。也许这些就是文化的魅力!

古人说的真的就好吗?

我看未必好!

毋庸置疑,我国古人的名言名句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更是一笔宝贵而不褪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我不否认古人的“金口玉言”对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诚然是告诫我们在别人面前要自始至终地做他人的学生。一个人有了虚怀若谷的品性,那么很大程度上就能获得别人的赞赏与帮助。

殊不知,以人为师,就意味着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心目中永远比别人弱,而别人的能力则比自己强得多。结合实际说,今天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无时无刻不弥漫着激烈竞争的硝烟味儿,老师常常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要树立自强与竞争的意识,那么,假设我们有四个人在一块儿学习,有三位成绩很优秀,而你确实“低人一等”,当然三位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但此时境况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你的谦虚很可能带来自卑的心理,导致自己做事畏首畏尾,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是没有丝毫的闯劲儿,更谈不上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由此看来,一个人不能虚怀若谷,要勇于推荐自己,要努力跨出一步,站直自己的身子,展示自己的魅力。比如说,你的文化课成绩虽然比别人差一点儿,你大可不必谦虚,因为你的体育成绩最棒,那么,你该推荐自己的特长,报考体育学院,你一样能鹤立鸡群。

古人也说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它的本意是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始终忠实地履行那个“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诺言。简单地说,就是以行动来兑现诺言。这句格言看上去似乎是永远不会褪色的。

但我不是这样认为的。生活中难免有特殊的情况出现,往往就是在行动中,可能会发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假如您是一位为人表率而让公司职员佩服的部门主管,有“铁律如山”的权威,对公司规章制度提出“凡是上班迟到的一律到部门主管那里作口头检讨或书面检讨”。当您的下级职员突然发烧感冒了,但还是坚持来公司上班,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迟到了一两分钟。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您曾经的诺言该如何变为实际行动呢?此时,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当着众职员的面指责他的行为,后果将更糟糕:该职员不服您。此

时,您理应关心每一个职员的身体健康,暂以失信于人为代价,顾全大局,也能表现您是一个睿智的部门主管。

“古人说的好”这个口头禅,我不说。我要说的是,古人说的未必好啊!

作文九:《文化的魅力》700字

不管世界怎么变,再有钱,可千万别没有文化。

2012年4月中旬,在江西上饶日报的“大都市”专版上,连续两天刊登过很有意思的两则报道。前一天的报道是陕西省洛川县有个叫刘良的,做石油生意,已经是过千万的资产,可是因为迷上赌博,输光所有家产,还借了高利贷。后一天的报道是,在江西省上饶市某县,一个叫李金木的千万富翁,因为劝告儿女们读书,这个1962年出生的人于2007年到初中部读书,从初一读起,一直到今年,他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李金木的子女们也都在读大学,可是,他决定要读完六年书,一直到高中毕业。对于极个别笑话他的人,他依然不为所动。李金木妻子也很支持他读书,因为李金木说:“学校一开家长会,我老婆就会出现很正规的呢。”更为感人的是,为了读书,李金木同志在学校附近买了栋房子,每天上课、下课,早自习、晚自习,一直在认认真真地学习。

一样的富翁,两样的人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假如赌博的陕西富翁有些文化,干什么不好啊?哪怕是为希望工程捐点款也是好事啊。再不济,我有钱的话,到北京或者上海置办一点产业,也可以在大城市发展。江西的那个富翁虽然个别人笑话他,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个笑话他的人真应该笑话他自己才好。说实话,论文化,我绝的不比李金木兄弟差,但是对于他那种执着的追求,我打心眼里佩服。

其实,学习文化,绝对不是个人的事情,甚至有关社会安定。不是吗?对于一个输光了的赌徒,哪怕你以前是亿万富翁,可是,过去的毕竟过去了,再说,生活水平又一下降不下来,谁能担保他不会干出违法的事情来呢?李金木那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不但能感动所有的国人,也能感动上帝的。

文化的魅力,实在是巨大的,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根本。

作文十:《文化的魅力》1500字

文化的魅力

2012年的元旦,在孩子的央求下,无奈陪同去了北京南城的“大观园”——亭台楼阁——尤其是今天建造的仿古建筑,早已令我厌烦了。孩子大概是受了观看《红楼梦》电视剧的影响,如今非要去大观园实地看看不可。

在偌大的园子里,走来走去。我已经很累了,孩子却仍未尽兴,照着门票上印制的景点地图逐一核对,顺藤摸瓜,欲尽收眼底。我只能随在后面,拖动着脚步......

在看了“潇湘馆、怡红院”之后,我顿生了一个疑问:这些名字为何如此饱含艺术、温文尔雅?也许,曹雪芹先生是翻着字典杜撰的这些名字吧。《红楼梦》一书中的诗词顿时引起了我的兴趣......在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四大名著”中,如果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人物逐个出场上演故事的,那么,《红楼梦》则不仅是众多人物齐出场,还蕴藏了剧本、诗词,甚至中药配发等各种技艺,实属一部百科全书。在价值观上,对于权贵统统予以蔑视,暗示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巨厦的倾覆,表现出了文艺思想的较高境界,从而成为一部伟大不朽的文艺作品......又想去翻书看看,以前购买的版本不知哪里去了,便急忙去图书大厦。在图书大厦书架上,浏览、比较了五六种版本,最后,选购了上世纪80年代的那版,想必比较近乎曹雪芹的笔墨风格吧。

如今,人们仅凭这部“满纸荒唐之言”在空地上虚构搭建起来、仿古建造出“大观园”一池楼阁,既应了拍摄戏之用,又经过电视剧推介、引来众多游客“实地”游览。我却在这虚构的地方游览之后,产生了购买《红楼梦》图书的欲望,不知不觉置身于这“文化产业链”之中了,这也许更是呈现了文化的一种魅力吧......

文化是什么?从对于人们的价值来看,“文化”就是“人文化成”,是规范有序、整齐划一、积极向上、经验积累、传承教化;杂乱无序、参差不齐、停滞不前,不应当属于有价值“文化”的范畴。

说这是文化的一种魅力,或者是好奇的欲望,概有两层含义。辜鸿铭先生曾说:安全感和永久感是大众的两种基本追求目标。我想这话颇有道理。向古时回溯与向未来延伸,也许可以产生令人们获得永久感的意义,即,延展生命或丰富生活。人们,虽然立身于今世,却欲望着体验过去的场景,想从过去的场景中走来,同时,还憧憬着身边世界场景在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这样,便会产向后、向前延伸生命两种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

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读书便成为不可缺少的了。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就靠书籍流传下来......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读书就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人类一切活动经验的累积、更新,再累积,代代无限传承下去。文化的这种魅力,可以被视为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个主要标志。例如,猴子没有积累旧的经验,也没有生产新的经验。倘若,猴子们哪怕是仅仅具备了复制的能力,那么,它们的经验就会产生积累,并且会越复制,积累的经验会越多,兴许在某一天,也就会突破一般动物的界限,变得同人类一样聪明。然而,事实是,老猴子死了,新生的猴子仍然重复着一般动物那种本能。“更新”尚且不论,甚至连复制的能力,猴子们也未能具备。所以,几万年仍然停留林山野地里,重复着同一种生活模式,没有突围出一般动物的界限。经验传承和知识更新的欲望——是人类而非一般动物特有的现象,这就是人类文化特有的魅力。

(原载于《追求与命运:从山沟到京城》,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作者:赵为民,zwmin@pk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