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随笔 > [《万历十五年》3100字] 万历十五年有多少字

[《万历十五年》3100字] 万历十五年有多少字

时间:2020-01-16 09:15:5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万历十五年》3100字

《万历十五年》书评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黄仁宇先生是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结缘是因为博士论文做的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而正因为他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有影响力的巨著。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本书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一些人和事,并在过去和将来两个时间维度展开诉述。本书围绕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讨论了明代的政治发展、君臣关系、文臣集团、社会文化等内容。

活着的祖宗。

万历皇帝既是整个国家最高决策的核心也是被文官集团、中国式政治包裹的最紧的人。万历年间的国家阶段已经从吏治过渡到了政治的阶段,个别政治家的力量在体制面前闲的尤为弱小。万历少年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在这套制度面前似乎每一件事都不能决断。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点,万历皇帝开始怠政,一个王朝也在君主的怠政中加速滑向没落的深渊。“活着的祖宗”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尚且在世的皇帝是何等

的悲哀?作为那个供人膜拜的皇帝,他的无奈又怎能被“紫禁城”外的人看的清楚。

礼教千余年,杀人的“伦理道德”连皇帝也逃不掉。

世间已无张居正。

从教科书到《明朝那些事》,大家对张居正的评价都正面积极。但在黄老先生笔下的张居正虽然优秀却也是个常人。作者写出了一个有喜好、有优劣、有人味的张居正。国人有一个思维的定式:总喜欢将领导人非人化,将他们拔到一个常人不能所及的位置,使他们仅供我们瞻仰。

政治的道德化,是人治政治的必然选择。古代的中国排除了神,也没有树立理性的权威,那我们只有用对极高道德的追求和歌颂来代替对神灵、理性的膜拜和信仰。无论是对神、帝王、理性的崇拜或信仰都需要一种神秘感。这是一种天然的门槛,因为想要保持权威就必须有一定的神秘感。这种对于神秘感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设计,而是人们的一种选择。

生活中理应有一种高于世俗的的东西,因为人们时刻有一颗窥视却不可得的心。这种臣服并不是一种奴性,而是人类的天性。现在人们崇拜的对象只是由神变为法,有神的旨意变为公众的合意,这是一个有抽象走向具象,有随意走向既定的过程,但不可避免的是它需要保留一定的抽象性和神秘性。

借用原文的话简单的说:“繁文缛节、形式排场、伦理道德都是一种需要,在一个没有神的国家,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站出来,他是谁

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实际掌握这个国家的那群人知道有个人站在那里,而且符合要求的在那里,这样就有了一个被打造的出来的信仰。这样就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继续安心效忠的理由。”

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历史的沧桑与黄老先生的睿智。平实的语言,寥寥数句,写的是我们走不出的怪圈,也是被标以魔咒的文化烙印。

古怪的模范官僚。

如果单单从是否被历史铭记这一角度来衡量一个人,海瑞无疑是“幸福”的。无论是谁,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评价海瑞,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廉洁,没有人可以怀疑他的正直。海瑞就像一块尖锐到能刺痛他人眼睛的礁石,突兀的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强任他强,清风扶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海瑞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读书人:孔孟之道,君子之理到底是什么!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好的组织者,更算不上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但这样的人恰恰是因为他的“不合时宜,不识时务”被历史永远的记住。这样的人多了不见得是好事,可也恰恰是海瑞这类人扛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孤独的将领,那支戚家军。

历史上敢用某某家军的将领还真的不多,数得上的有:岳家军、杨家军、戚家军。威名赫赫,可惜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这个荣誉背后不仅仅是军队超人的战斗力,还是军队权力的私人化。这无疑是对皇权赤裸裸的的威胁。戚继光是一个伟大的将军,限于特定历史,他不能纵横疆场,也跳不出历史的“审判”。在一个不是群雄并起的时代想做一个真的名将,单单依托于皇权,怕只能空有雄心望阴山;不依

托于皇权一呼百应者,将军掌权至此!唯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想做一个“挑灯看剑”的将军,貌似只有独掌军权、黄袍加身。唐太宗、赵匡胤、朱棣无一不是如此。然而等到身为天子,战场的硝烟与鲜血也渐渐的远你而去,礼教会迅速的将你包裹到窒息。多么“可笑的现实”?借羊牯的话:“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对李贽的印象,停留在高中课本,文曰:“著《焚书》、《藏书》。家庭有伊斯兰背景。李贽认为理存在于生活之间。”今天看来这种评价是何等肤浅,却又这般简约明了。张居正是政治家,李贽是哲学家,他们同样追求自由,有志于改革和创造,又同样为时代所扼止。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没有将王阳明先生单独列出来写,从个人情感上来说,甚是遗憾。“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天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的话,借此略表达对阳明先生的崇敬。

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

短短的几十万字,一个帝国的维系,一套秩序的命脉。叹一声,俱往矣。历史无情的将这群人带入滚滚逝去的潮流中,在浪花间泛起点点白沫。

通读全书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句“繁文缛节、形式排场、伦理道德都是一种需要,在一个没有神的国家,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站出来,他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实际掌握这个国家的那群人知道有个人站在那里,而且符合要求的在那里。”这句话概括了我们千年历史中最无奈的那一部分文化。有种叫规矩的东西将每一个人都网在其中。将这句话放大来看,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太多东西、太多行为都只是一

种需要。它只是一种态度或姿态,它只是用来接受别人的目光和评价。这样的规则是好是坏?这套规则可以让一个王朝节奏缓慢的稳定的延续百年,这套秩序也扼杀了太多本来可以带来改变的契机。

黄老先生在书的开头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这应该是对这套制度最好的注脚。

一般的史学名著总会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来描述一个王朝的兴衰,或者说总喜欢从一个比较抽象宏观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但是黄老先生却从历史中的人物的入手,以代表性的人物来贯穿全文,再从这一代表性人物身上剥离出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或文化,以此来揭示我们封建社会的暗含的规则。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本书深刻反思了我们的政治和国家之所以反复陷入僵化的深层原因;也反思了一个利用道德作为主要治理武器的社会最终会走向一个怎么样的结局。我们选择了人治就必然要承担人治所带来的弊端,

我们也必然要承受那一整套带有太多形式色彩的规矩。

作者在书中末段总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老先生点出明代那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似乎是所有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甚至在时下的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反思生活中、体制中有多少被我们忽视却左右着我们生活的规则。

作文二:《《万历十五年》2010-11-19》1600字

今天,读完了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这个学期开设了《明清史》这一门课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外国学者的书。个人感觉,外国学者对历史研究的视野更为宽广,着眼点亦与我国学者的传统观点所不同。因此,最近比较喜欢阅读外国学者关于历史的著作。换一种眼光去看我们的历史,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启发。且来说说《万历十五年》。

全书共分为七章,选取了万历年间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分别是万历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作者认为,书中所述的人物,无论主要描述抑或侧面描述,他们的悲剧,纵然与其自身有关,但更与时代背景相关,他们无一不是时代的牺牲品。

第一章和第四张主要描写的都是万历皇帝。读罢此二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皇帝”是一件极苦的差事,真的不是人当的。黄先生认为,“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而每一个皇帝又都是一个个人。”众人对生在帝王家都很是羡慕,羡慕其衣食无忧,羡慕其身份尊贵、万人敬仰。但在这背后,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失去他的个人自由,压抑自身的感情,遵循成宪,去完成他所不愿意去做的一系列只有象征意义而无实质意义的繁文缛节,他,只是一个“紫禁城的囚徒”。

皇帝得每天的工作,没有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谓的“节假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早朝、午朝和晚朝。我想,即使是现代人,也很难忍受这种枯燥的生活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在我的认知里,人是天生具有惰性的,那么,一个皇帝在其任内不能坚持定时召开“三朝”就很容易理解了。准时召开三朝,处理国家大事,就被称赞为勤奋的帝王,但即使如此,若在后来的生活中犯下错误,就会“100-1=0”,意即无论前期皇帝多么勤政爱民,只要后期其行为不符合文官集团为其所设下的规范中,他前面所作的一切就会通通被抹去,文官就只会记得他的过错。

在明后期,文官制度已经达到成熟,到了万历帝时,他“在实际上已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真正掌握国家权力中心的,应该是文官集团。这就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万历没能成功地“废长立幼”了。至万历帝,皇帝只是一个“活着的祖宗”,行走不能自如,连死后和心爱的女人同葬也只能是一种奢望而已。“皇帝”这一苦差事,真正想当的究竟有多少人?在我看来,成为皇帝,是上天赋予他的悲哀。

申时行,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却是曾经显赫于历史的舞台之上。在这章里,读到了一个令我惊讶的事实。本以为文官集团内部只是单纯地分了党派,当某个人得罪了某个党派的人时,就相当于得罪了整个党派。但原来,还有下文的。文中所说,张居正之所以死后遭到文官集团对其清算,是因为“他(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

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文官集团)的安全感。这些官员之间的关系,各有他们的后台老板以及提携的后进。他们又无一不有千丝万缕的家族与社会关系,因之得罪了一个人,就得罪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人,也就得罪了全国。”“张居正一套偏激的方法,是和全国的读书人作对”。

首辅申时行吸取了前两任的教训,他上台后,由始至终都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和事佬”的位置上,他努力缓和文官集团内的矛盾,平衡文官集团内的阴阳。事实也证明了,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措施还是蛮有效果的,而他亦受到了万历的信任,但最终因为二辅许国的嫉妒,使申时行遭遇了被迫去职的命运。人心隔肚皮啊!

看完后三章,海瑞、戚继光、李贽,我只能说人无完人。文官集团的迂腐顽固,真的令人很生气,但也很无奈。个个满嘴仁义道德,但真正为国为民的,少之又少。他们是如此的自相矛盾!即使真的是为国为民了,得到的下场又如何呢?像海瑞那般,还不是惨遭排挤。在这个集团内部,鹤立鸡群是为众人所不能容忍的。因为要保持“平衡”,要“一元”。但也正因为此,整个国家的制度才会越来越僵化,任何打破“平衡”的改变都不能有,国家才会越来越落后。这样的制度,这样的社会,怎能不迎来被灭的命运?!因此,明朝的灭亡,实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作文三:《万历十五年1》12300字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魏宇坤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黄仁宇先生,他的书大多以“大历史”观而著称,本书也不例外,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是平淡无事,而其背后是大有文章。该书以明神宗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前后的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重点讲述了六个历史人物:明神宗 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作者剥茧抽丝,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阶层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摄取的经验。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资产阶级萌芽正在一步步发展壮大,世界潮流亦是如此,得失当时的中国还在奉行儒家礼教,打压商品经济,推崇小农经济,但在万历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万历时期,东西方文化相遇并交流碰撞,西方文化首次叩开了东方的大门,而不是西方再一次叩开西方的大门。而且,君权受到极大的冲击,作为皇帝,明神宗却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按常理来说,君权受到挑战时应该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良好时机,但在这时却不是。这时的君权受到限制却是由自己的文官造成的,由他的那些绝对信奉儒家礼教的文官造成的,而不是由本应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造成的但在万历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万历时期,军事,科学,文化都比较辉煌,军事上有戚继光彻底打败倭寇,科学上有李时珍和徐光启等一大批科学家,文化上也有李贽和王阳明等。可是这辉煌中又隐藏着许多潜在的问题。这时满清初起,明朝内部世风堕落,思想多元化,是个危机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可明朝却没有摆脱掉危机也没有迎接住挑战,而且官员们还在争名逐利,不断的腐化堕落。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过后,真的为一些人感到同情,同时也对另一些人感到愤慨。其中,张居正这个人阳奉阴违,他教育万历要勤俭节约,自己却奢侈无度,回家给父亲守孝时坐32人抬的豪华轿子,排场更是比皇帝出游还浩大,而且专政独裁,使万历知道真相后简直差点崩溃,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是这样一个人,这对此后的万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失去了希望,变的异常的消极。同时,在这个时期的戚继光和申时行都有自己远大的抱负,可在这样的时代里却无法实现。可他们都有自己机的致命缺点,那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做事。         在这样的社会里,海瑞自认为自己的绝对清廉是对的,可他不知道自己对别人过于苛刻,具有古怪的思想李贽最后也以悲剧而告终。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行为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社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即使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这个时候的明王朝已经走到他的尽头。无论是皇帝还是首辅,是文官还是高级将领,是思想家还是科学家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则身败而兼名裂。

这样的一个万历时期,一个历史的教训,拘泥于儒家落后的思想而不知道变通,一个极度保守的文官群体且文武失调,没有一系列确切的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必将是一个历史的大失败。时时刻刻拥有开放的思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善于变通不能拘泥于先前,同时要跟上世界的潮流乃至超越,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强者的做法。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田雪龙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谈到《万历十五年》,不用说一定要从万历皇帝开始。万历皇帝九岁便登基称帝,在常人看来,一个九岁的孩子便拥有了一个如此巨大的王朝的统治权,站在天下最高权利的神坛之上,这无疑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但在我的眼里,这位皇帝如此年幼便登基反而是让他

人生的悲剧提前上演。

在万历刚登基时,他便不得不面对高拱,先帝的元老重臣,当朝的首席内阁大学士。一位强大的内阁对一个王朝或许是幸运的,但对一位只有九岁的皇帝而言无疑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另一个强大的人物——张居正帮助万历皇帝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的确是幸运的,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位如此强大的辅佐者,对万历帝的执政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一种依赖便理所当然。而这也为另一个悲剧埋下了伏笔。在万历执政的前十几年里,张居正对这个年幼的皇帝的教导可谓尽心尽力。而这个生性优柔寡断的皇帝对首辅的相信和依赖也超出了一个皇帝对臣子应有的限度。于是,张居正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左右着皇帝的决定。换言之,张居正才是这个王朝真正的领导者,几乎所有的重大决定都是按他的意志来执行的。于是便会出现皇帝想奖赏宫女时只能先记帐,等日后有钱了再兑现,而张居正回老家时坐的却是三十二人抬的大轿。

当万历逐渐成长,张居正死后,众文官便有了反击的机会。于是,关于张居正和冯保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罪行    便一一浮上水面。不再幼稚的万历皇帝却在此时陷入了内心的恐慌,他如此相信、如此景仰、如此依赖的“张先生”竟如此令他心寒。于是他的内心一再斗争,他始终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最终的查抄张家则表明他接受了这个现实

这个皇帝的内心软弱在他对淑嫔郑氏的情有独钟上可见一斑。张居正的继任者是申时行,他不强势,便也不会对皇帝构成大的威胁。但万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在明朝这种文臣统治的制度下,皇帝一切行为都要受到文官口中的仁义道德约束。而万历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和胆气与整个文臣阶级抗衡。于是万历也不再积极的对待朝政,而是消极的回避。他最明显的行为便是在执政的后三十多年只有1588年出过一次紫禁城,这是他对文臣的一次妥协,更是对文臣阶级的一次极端的控诉。而他的一生也都是与文臣阶级与古板的制度的对抗中耗尽的。而不在文臣阵营中的异类——海瑞,用一种近乎疯狂的行动完成一个贤臣的标准,这虽然是士大夫口中称颂的楷模,但一旦真要他们与这样的人共事,或被这样的人管辖,他们显然受不了,因为他们对贤臣这样的美德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自己根本办不到。因此,海瑞的不得志也就合情合理了。而文人治国的另一个悲剧便是戚继光,纵然他战功卓著,但只因为他曾是张居正的门下,于是他一直不被文臣 主流接受,而他越是有杰出的表现,万历皇帝便越是猜忌,因为他早已不敢相信任何人了。戚继光郁郁而终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纵观万历的一生,虽贵为九五之尊,却鲜有几件事是按自己的意志执行的,就连由哪个儿子继位自己都决定不了。这样的一生的确是一个悲哀,但他的悲哀仅仅是这个大的社会体制的一个缩影,可见这个社会制度的悲剧性实质。而由此引发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皇帝只是一个让人拿来供奉的牌位,以及万历执政时还存在一个无形的祖宗制约着他。

更重要的是,明王朝制度上的弊病以及中国国古代文人道德的不切实际由此而逐渐显现,矛盾也逐渐激化,一个王朝的没落也由此而无声蔓延。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不仅会给很多人带来很悲剧的一生,同时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悲剧性的灾难。这种灾难在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些小小的、看似荒诞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展现出其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刘召龙         这是第一次都黄仁宇的书,感觉写的蛮好,以后还会有选择的继续读他的书.

黄仁宇对中国明代历史的分析有独到之处,也让人感觉到很客观,他的写作风格即注重分析,又在关键之处给予小结,他分析问题的眼光很独特,所以他对中国历史的分析有其独到之处。这些在《万历十五年》中都显露了出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包括道德方面的文化遗产。道德虽对人的思想

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但完全以道德代替法律,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麻烦的。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更不可代替法律,但也不是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用法律解决的问题,就要先就扯上道德问题。而法律能解决的问题,道德并不能完全解决,所以用道德代替法律是万万不能的。以下就谈一下我对其中一些部分的感受。

首先是戚继光,在这本书中,无疑他是个闪光点。我觉得他之所以获得成功的是由于他认清了现实。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并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适应他所生存的环境,一个制度的推行也一定要适应其周围的各种背景,所以在中国要施行改革,除了制定出好的制度外,还要分析这种制度所需要的环境,分析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把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具体我们施行一项制度或措施,一定要得到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顺利地施行这项制度或措施。

李贽属于地主阶级的下层,所以他对传统有反抗的倾向;耿定向是大地主,所以比较保守。在一个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人们是处在各个层面的,所以对人观点的分析要结合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来分析

“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所以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出了问题,不能只批评民众,而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政府不能只从口头讲严重性,道德上施加压力。事实上管理的问题应有管理来解决,要拿出一个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才行,而不是光喊口号,或一味将责任和任务摊派到基层单位。        “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在当今中国,一遇到什么特殊事件,人们首先就罗列出一串道德方面的词汇,而不是去找体制的弊端,其责任的根源。比如一个职务犯罪的人,媒体在对其进行介绍时一定会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加上“道德败坏”之类的词。事实上我们更应从法治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受益非浅,让我对历史重新有了兴趣。相信自己会重新拾起历史的爱好,继续去读历史。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周德助

这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这是文官掌权的朝代,这是这个朝代发生转折的时期,这是一个平静却又不平凡的时期,这是一个平静却又不平凡的时期,在这个朝代这个时期,中央集权高度发达。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万历帝.张居正.申时行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上至皇帝的言行思想变化.下至黎民百姓受压迫的凄掺生活.深捂痛掘封建社会统治者只在乎统治阶层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攻击.争斗。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

在万历登基之初.虽只有九岁.但他知道要想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所以他事事向老师张居正讨教.励精图治.变法革新.与老师张居正一同致力于考成法的推行.这是万历帝早年值得称赞的一面。与此同时万历帝与之前的历届皇帝有本质的相同.为了巩固政权设计陷害恩师张居正.他并不相信张居正真有谋逆篡位的野心.

但却将其冠以谋逆篡位之罪.以至张居正一案成为文官相互争斗的把柄,其做出的苦心设计,目的是使皇权不被分割,也不被旁人取代,这种皇帝个人高度集权的制度在明一代惯彻始终。        张居正则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之一,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张居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与宦官冯保相互勾结,设计陷害高拱。虽其颁布的变法有所成绩,但仅仅从地主阶级出发,并不顾及最低阶级人民的利益,并极力压制对其

持有反对意见的人或不同意见的人,权倾朝野,内外官员为了讨好他,凡是他所不满的人,已经用不着他亲自出面就自有其他的官员对此人落井下石,曾为了显示他的宽容,将触犯他的官员的体罚改为流放,但在流放的地方死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治阶层黑暗的一面。 申时行有是文官中的代表之一申时行老练稳重,熟谙政术。张居正改革弊政时,保守派纷纷被罢官贬谪,因时行“蕴藉不立岸异”,反而步步升官。万历十一年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曾为万历帝的老师得以成为内阁首辅,在就任首辅后政务宽大,能容纳人,世称长者。然务承帝旨,不能有所匡正,一切务为简易,“上下恬熙,法纪渐不振”。为相九年,于万历十九年告老还乡,然在任期间,为了不重蹈前任的复折,坚难生存于万历帝和文官之间左右逢迎,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

事实上,整个明朝,就只有洪武和永乐两朝的政治体制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满清.到了仁宣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皇帝的行政权开始逐渐萎缩.必须承认这样的演变不是皇帝的初衷,但是是符合一个国家在稳定之后的官员的诉求的.并不是什么皇帝昏庸才导致的.明朝的仁宣二帝会比清朝的大部分皇帝昏庸?相反,在满清即便皇帝昏庸,官员也不敢有这样的诉求,这个朝廷的官员都比自己当奴才,又怎么敢和皇帝逐步的索要行政权?

读后感

张凯             这是一段看起来十分平淡的历史。但是平凡中透析出不平凡的人和事,这是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皇帝圣明,他的王朝可能长久一点。如何去鉴别一个皇帝的圣明,标准政治是否开明,经济是否发达,体现在民众就是人民是否过得随心所欲,更简明一点就是人民要不要他当皇帝,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强。反抗越烈。一个失去民心的王朝就如一只飘摇在大海里的扁舟,随时都有可能颠覆,试想一个王朝统治者都腐朽了,他的王朝还会长远吗?

1857年,平静的一年,小灾小难多了一点,但是从历史的发展看,这一年里全是失败的记录。开篇一个滑稽的例子,看似平常实则是制度的腐朽,从官员的角度看,仅仅一个小小的传闻就惊动了所有的京官,闻传闻就如圣旨一般,太不可思议了,从皇帝的角度而言,一次小小的失仪就扣除了两个月的薪水,这不得不加重官员对人民得剥削。也给官员们剥削的„理由‟。如此腐败的政治,黑暗的官场,想必寿命也不会太长。

第一个与万历不可分割的人物当数张居正了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他可以说是大你明王朝的重心,如果没有他大明王朝将会失怎样,无人知晓。我对他的总结有二点:1在政治集团中,他的实力最大,但他对皇帝也忠心,年幼的皇帝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扶持,大明江山落入谁手还不一定呢。2他当万历的老师这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关系,得到了皇帝的

信任。在封建王朝,如果你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哪怕你是一条狗,你还会为你的前途命运担心吗?这也为他以后的发展道路扫除了障碍。即便他死后。万历在心里还是比较偏袒他。总之他对万历王朝的功德是不可抹杀的。然而他带着平生的抱负埋入了江陵的墓地,可他哪里知道,自己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

与张居正相比,申时行时一个人老心不老,无力挽狂澜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王师未奏康居捷,农扈谁占大有年?袁职自惭无寸补,谁应投老赋归田!然则申时行并不真是一个容易灰心的人,他的前任和后台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52岁,他已感到未老先衰。几年之前,他即已鬓发苍苍,现在身为首辅,位极人臣,又有张居正前车之鉴,决心做和事佬。在政治集团斗争中虽然他有力挽狂澜之志,但他对理想与事实的聪节,却有一番深切的认识,当他的秘密现露时,他也聪明的躲过灾难。继申时行后大明王朝又出现一个怪人――海瑞,海瑞和申时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或者很少正视人性里那种“阴”的成分——这或许是自古以来理想主义者们的一个通病吧。海瑞盲目的按照自己的道德模具来要求别人,这样,他的悲剧下场就是注定的了。到南直隶当巡抚的时候,很多地方官因为听说他要来,纷纷辞职或者请求他调。表面上看,海瑞铁面治吏的隆隆声誉取得了巨大效果。可究其深处,我们却能看见潜藏在运转良好的体制下一大批反击力量正在静候时机,然后蓄势待发。退田事件之后,直隶的官员就上疏弹劾海瑞,说他“志大才疏”,该调任闲曹。海瑞只有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支柱来撑着了。他的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这也恨值得我们现在的官员学习,但是在政治集团斗争中,他的性格孤僻注定他日后的失败

总之万历十五年是失败的一年,要知道在公元1587年这一年里世界出现的变化。这一年前后,西班牙组织了先进的海军,完成了远征英国的准备;这一年前后,欧洲工业革命的种子正在萌芽。对于这一切,我们茫然无视。

万历十五年是中国明朝后期即在已强化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已逐渐萌生资本主义萌芽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从书中可以看到皇帝在理想崩溃的边缘时的不作为,看到士子阶层因为利益对立的勾心斗角,看到改革和传统儒家之间的冲突以及所谓叛道的哲学之士那癫狂的行为。从这其中我们或许能对封建体制下中央集权政府在对权力、法律的执行力及政府的公信力在人民之间的骤减而又无能为力的尴尬情形。

说起万历历史,当然避不开神宗朱翎羽,他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每一个言行都在决定着这个帝国的走向。我们必须承认神宗他是有很高的艺术、政治休养的。他在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用毛笔写出径大的字,在其婚前,太后及他的大伴冯保,当然还有张居正,都对他进行了德行,品性及四书五经的教育。可以说他从出生到成人都浸泡在儒家的思想,文学之中。所以刚刚接过这艘帝国大船的舵的他,已经做好了励精图治,重现太祖当年大明气势的准备。他有这个信心,因为他有可靠的左膀张居正,他的恩师可以帮住他改变朝廷昏昏欲睡的沉闷之风,可以对庸肿的官僚机构进行变革,他还有亲近的右臂,他的大伴冯保,他可以向他及时的反应朝廷内外的变化。从他亲政前的这么多年看,他们做的不错,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信任他们,帮他们把握前进的方向。

当然在张居正,他所认为的完美的恩师,死后被暴露出奢侈,任人为亲等重大问题时,他陷入了巨大的悲伤和背叛感,甚至是那么些许的挫折感时,他失去了冷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所要改变的一切,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想到的就是用“礼”来安抚天下,君君 臣臣 父子之道 夫妻之纲 将我们的国民固定在一个框框之中以强化他们的统治。但朱翎羽却在受着礼教多年后的今天提出了自由的想法,的确框框让他太累了。但文官阶层却需要皇帝来尊重礼教既而让天下的民众也相信礼教,既而轻松的完成帝国的统治。但文官阶层却忘记了皇

帝也是个人,他需要的还有一个人所需要的。当他的需要无法满足时,皇帝不再把国家摆在

了首位,他用道家的思想麻痹自己,呵呵 ,为自己赢得了最懒皇帝的名号。这不是他想的,但这是制度给他的!

下面要提到的恐怕就是在那个时代无法忽视的两个巨星,张居正和海瑞,他们是历史上的政治明星,不错,但他们的悲哀就在于他们活在那个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制度之下——无论是谁都无法摆脱的制度。没错,他们抱着信心走上了历史舞台,但在舞台上留下的或许只有后人不断的意想和感慨。海瑞死后是薄田数十顷,碎银十数两。制度下的他们虽然一心想着变革,却始终没打破这个怪圈。这不是他们的悲哀,而是这个落后的礼教制度所赋予的历史的悲哀。

当然在制度下的,文官集团用不甚光彩的手段完成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想法。将整个社会陷于腐朽的怪圈之中,甚至皇帝也不能幸免。文官集团主要工作就是维护统治,维护礼仪,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无所追求,整个社会就像一潭死水,缺乏活力和创新。普通老百姓要想进入文官集团,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国家通过这种途径网罗了全国精英,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体制之内。有成就的思想家李贽也是儒家的信徒,而不能跳出儒家之外。所以,在中国不可能象欧洲那样,自发的出现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而只能因循守旧,沿着老祖宗的道路继续前行。

这不得不说是整个社会与历史的悲哀了。读《万历十五年》读到的是满眼的悲伤。

历史竟然可以这样写”是我听到对这本书最多的评价。作者黄仁宇给我生动分析了那段历史,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在我读来,也觉得很有意思。

在万历十五年,海瑞和戚继光趋势,西班牙无敌舰队准备出征英吉利,将要揭开新的世界历史......  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并为发生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但在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事却于是了明王朝的衰落。读完这本书,我对书中的几个任务印象深刻。

刚开始的张居正,让我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官场黑暗。张居正在生前荣光无比,深受小皇帝和两个太后的信任,可以说当时的张居正是真正我有大权的人。书中一开始渲染了张居正办事能力强,手腕厉害,廉洁刚正。作为万历的老师,对万历严格教导,俨然一副忠臣的样子。可是就在张居正死后的半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犹豫万历出台的一个小政策和原来的张居正的政策产生了矛盾,原来反张派大加严重化,张居正高达的形象被瞬间推翻,张居正很多这件事被曝光,像什么敛财买卖官位等,哪个廉政刚正,勤俭节约的张居正一下变成了骄奢淫逸,权倾朝野的奸臣。这个事情的突然发生对万历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不明白为什么原来自己那么相信的张老师原来是这样的人。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几乎一切和张居正有关的人都收到了牵连,不是被流放就是被罢官,这其中也包括后来要写到的戚继光。从生前百官拥护,只要有人上谏,便群臣攻击,上谏的人的下场往往很悲惨,到死后无人问津,的确让人感到了一丝凄凉.

第二个让我很有感触的是万历皇帝,皇帝在大家心目中是十分完美的职务,可是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皇帝的无奈和痛苦。皇帝从小就要长时间的学习经书和书法及各种枯燥繁琐的礼仪。不管做什么,都要在固定的模式下进行,个人自由极度缺失。万历小时候也算很有天赋,学什么都很好,自己也从小立志当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希望自己能班国家治理好。可是在漫漫岁月中,万历发现自己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自己做的任何觉得那个最后还是要受到文官集团的影响。从原来的张居正到后来的整个文官集团,万历连立储这件事都不能自己做决定,足可见到他所受到的束缚。也正是种种碰壁,,让万历迷失了自我,走上了消极待政这条路。我终于知道这个皇帝的迷失的无奈和苦衷,也让我对历史教科书的君臣的权利之争有了更深的了解。

文中还有对戚继光和海瑞等人的描述,也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看完这本历史书,让我对中国的儒学文化和礼仪对封建王朝的影响有了更多想法。总体来说,

这是一本“离经叛道”的历史书,但是我更欣赏这种类型的历史书,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看到这种类型的《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董磊

进入大学后读的第一本书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从翻开后感觉和其他书的不同,感叹历史原来是可以这样写的,以前看的史书都是从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单调而乏味,而黄仁宇却从平淡的晚历年开始,从历史的细微末节入手,寻找到更为准确的时代特征,从一人一事入手,揭示的却是整个中国历史剧变的关键问题!万历十五年表面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却是历史的重点,却是发生大事的症结所在

书中万历皇帝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以前皇帝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至高无尚的地位,一切似乎都由他来决定,而次数让我感受到作为皇帝的无奈和限制,早年的他尚有励精图志的报复,可惜张居正的逝世,似乎改变了他,原来他是这么的软弱和孤独无依,同时又缺乏自信和自主权,后来有为立储的问题与文官们对立,矛盾不断的激化!后来慢慢对政治失去了兴趣,由此,文人的力量真的不能忽视,他们保守思想连皇帝都感到无奈和彷徨,万历皇帝是失败的,总是被别人的话左右着自己的思想,早年时被张居正、冯保,到后来的反张派,他总是犹豫不绝,或许他注定这样,但这又其实是制度的弊端,是中国传统社会关机层面存在的问题,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在这里矛盾激化,这是必然

在世的张居正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连皇帝都很敬重,但气候却是凄凉的,开棺抛尸…生前的富贵和身后的悲凉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侧面反映了世态炎凉,人心叵测的社会弊端,他的悲剧连累了一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我深叹他所发明的协调作战法以及见识弗朗基和大将军炮的威力,但在这里西方已经有了更加进步的技术,而我们仍在自己的闭关锁国,自夸着地大物博…万历十五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出征英国的前一年,西方正运量着扩张,差距在中国的无知中产生,转折点就这里…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值得我们深思,先后七章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阶级背景展开,同时也反映出各个阶级的矛盾,到明朝后期发挥到极致,官员的争权夺利,有志之士的报国无门,海瑞是典型的代表,为了获得海防建设的同意,他无奈的去向上级贿赂,他确实是爱国的,可惜生错了时代,离经叛道的李贽也是时代的牺牲品…本书深刻的揭发中国由盛到衰的原因:用传统的思想道德替代法律的权威,替代科学技术,替代历史的前进。这是悲剧…而此时的西方文艺复兴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却继续闭关锁国,这注定中国远离了资本主义,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步步剥削着中国!万历十五年确实是普通的一年,被许多人遗忘,像往日一样的过着,但从那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五世界的脚步,而这一年也正是后来完成中国被侵、瓜分的根源所在,昭示着东方这个古老的帝国衰败的必然!

在世的张居正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连皇帝都很敬重,但气候却是凄凉的,开棺抛尸…生前的富贵和身后的悲凉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侧面反映了世态炎凉,人心叵测的社会弊端,他的悲剧连累了一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我深叹他所发明的协调作战法以及见识弗朗基和大将军炮的威力,但在这里西方已经有了更加进步的技术,而我们仍在自己的闭关锁国,自夸着地大物博…万历十五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出征英国的前一年,西方正运量着扩张,差距在中国的无知中产生,转折点就这里…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值得我们深思,先后七章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阶级背景展开,同时也反映出各个阶级的矛盾,到明朝后期发挥到极致,官员的争权夺利,有志之士的报国无门,海瑞是典型的代表,为了获得海防建设的同意,他无奈的去向上级贿赂,他确实是爱国的,可惜生错了时代,离经叛道的李贽也是时代的牺牲品…本书深刻的揭发中国由盛到衰的原因:用传统的思想道德替代法律的权威,替代科学技术,替代历史的前进。

这是悲剧…而此时的西方文艺复兴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却继续闭关锁国,这注定中国远离了资本主义,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步步剥削着中国!万历十五年确实是普通的一年,被许多人遗忘,像往日一样的过着,但从那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五世界的脚步,而这一年也正是后来完成中国被侵、瓜分的根源所在,昭示着东方这个古老的帝国衰败的必然!

最近我读了《万历十五年》,想到了那么一句话“看似平静的海面,也许正在酝酿一场大风暴”。  全书以万历皇帝为第一章开始行文,以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为横断面,剖开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这个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但实际上是乱糟糟的。

在我们的观念中,皇帝是权力的象征,是天赋神权,是幸运的,但是书中的万历皇帝确不然,他并不幸福。皇帝是全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他的一言一行代表了整个大明王朝。所以作为皇帝的万历不得不执行繁杂冗长的礼仪仪式。他祭天、拜祖、庆元旦、赏端阳、接见外国使者,他还要检阅军队颁发站旗等等。在如此繁杂的礼仪活动下,可想而知万历的痛苦。但这仅仅是让万历皇帝觉得身体上的劳累,更让他觉得身心俱疲的是得不到百官的辅佐,在立储问题上,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万历的无奈。而那次莫须有的午朝更让万历皇帝难受。这些种种的小事,在那时虽然不足一提,但是能深刻展现万历年间社会的混乱不堪。         年幼的明神宗登基,那么小的年龄

那时的我们也许刚上小学,那时的我们无法处理任何事情,年幼的明神宗也一样。于是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在他前后当政的十年时间中,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使明朝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他的功绩不仅仅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上,他还任用戚继光等名将,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对于国力的加强起到重要的作用。他还主持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可以这样说,正因为张居正的一系列措施,才使的百病丛生,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虽然大明王朝得到了暂时的喘息,只是当张居正去世后,社会似乎变的更加的黑暗,张居正死后也不得安宁,百姓被压榨,同时,倭寇横行,虽然那时的将官很多,但是倭寇依然扰乱着边境,大明王朝面临灭亡的危险。但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又一次次的将倭寇打退,但是明王朝的没落是不可避免了。                                      李贽的不拘泥于儒家传统思想,这正是人们对封建思想的反叛。水能载周也能覆周。虽然万历年间发生的事是如此的平淡,但确预示着大明王朝的没落,即便万历皇帝的本意是如何,社会的不安定已是注定的。

封建社会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整个社会,仅仅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统治百姓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以道德来约束民众,只有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啊。当万历年间的人们受到官府的欺压,生活穷困。我们无法希望民众来拥护政府,只有关注好民众,关注好平日里的小事,政府只有有忧患意识才能更好的稳定统治。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尹礼兵

公元1587年,在中国则为万历十五年.当年可以说是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但这一年对于明朝确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转折点.至少在黄仁宇笔下是一个弊端百出的社会.这一年海瑞逝世,戚继光饮恨而终,努尔哈赤强大的一年,同时也是西班牙舰队全面出击英国的一年,这一年揭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在这一年中,看似平淡无奇,暗地里确是风起云涌.再这重文轻武的年代,文官把持朝政的时候,戚继光作为一个武将,在失去张居正的靠山后他的战功不在是一个值得炫耀的历史,而是一个带来祸患的根源.战功换来得不是赞扬,而是文官集团甚至是皇帝的猜忌,于是他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

黄仁宇在书中主要的讲述了一道德为法律的社会情况.于是儒学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无形中统治着整个社会.在这个思想禁锢的年代,作为集团的最高统治的万历皇帝却成了

傀儡,自己虽有励精图治的愿望,却被各种烦琐的礼节归定抵消时,最终还是听天由命.就像是在废长立幼,修建皇陵的问题上,他要想实现他的统治就必须依靠儒家礼教作为法理基础,而被社会认定,而做出了突破.改变儒家礼教的行为势必遭到强大的抵制,而其中的部分是潜在的,无形的软性的.文官集团控制着儒教,再需要有人牺牲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就像是张居正在位时,即使跳出来的人被贬外地,他们任就不顾一切的牺牲.只为了迎合文官集团的

作文四:《万历十五年》25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人性与道德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书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万历十五年为支点,将明朝后期的历史支撑起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读史可以明志,读史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深邃沉淀的历史。我细细翻来,每天读一章,合上书本后,又再去慢慢回味。那种弥漫着焦虑,挣扎,痛苦的人物,一个个活生生起来。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和事佬申时行,思想家李贽,军事家戚继光,清官海瑞,以及万人之上的万历皇帝,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们现实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无法弥合的冲突。这些人都没有善终,甚至于抄家罚没。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为基本支撑点,然后让人物陆续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失败后的毁灭。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

饱读经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污腐败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负责,又怎么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在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个清官,是个楷模,正是因为寡而鲜,才能成为模范,满朝文官都是海瑞,何来楷模?当海瑞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立志作为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贪污腐败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想在这个圈内生

活下去,你就必须去贪污,去随波逐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给予了海瑞无穷的力量,让他无所畏惧的站在反对贪污腐败的最前沿。可是,整个文官集团,都满足于现状,并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质变。一方面认识到遵守道德体系要丢官罢官,一方面又要宣扬道德体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就会表面装作清廉的样子,背地里哗哗的数银子。越是高调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贪官。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做了一个幌子的时候,私欲就可以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并不鄙视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状。

对于孔孟之道的作用,历代皇帝都极力推崇。他们和他们的文官集团想用道德的力量,来统治他们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体系来保障乡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1587年,万历领导下的文官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发动了对英国的全面战争。西方也拉开了全面的工业革命。历代皇帝都会被推崇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万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皇帝,到励精图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颓废无为的慵懒皇帝,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想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帝国,

而且亲身去实行各种礼仪规范。来实现以“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可是,当他在看穿了这些文官们的阴阳两面以后,思想发生很深的变化,开始了消极怠工。他的消极怠工,不是针对个别文官,而是针对整个道德礼治体系。在传统戏剧里,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了解了万历的遭遇之后,也明白过来,皇帝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皇帝只不过封建帝制里的一颗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终受着道德礼教体系的压抑和控制。

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积弊,表面上一扫而光,国库充盈,而实际上他为明朝的最后灭亡埋下了最大的祸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实与万历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张居正,身居首辅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绝伦。他所实施的改革制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没有从根子上发现,一次大改革措施,要从根本上能让绝大多数文官相安无事,否则理论上的完美,最终也是以惨败收场,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牵连,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官体制上有缺陷的时候,他以个人之力,想改变整个时代,则是多么的渺小无奈。以至于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好像看透了其间玄机,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个万历皇帝和文

官之间的缓冲剂,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他们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让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起来。可是张居正的缓冲剂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观。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同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作文五:《万历十五年》2400字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摘要:本书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以这些小事与这个时代的内在联系,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了详细论述。表面上万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这一事实又使得万历丁亥年成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关键词: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

正文

一、 主要内容

本书采用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万历皇帝本是一个有为的君主,曾励精图治,但当他意识到自己仅具象征意义,而无实际皇权,万历皇帝便开始怠政,而这个王朝便一步步走向没落。张居正为国家呕心沥血,整饬朝纲,然而其与文官之间的对抗使其后代在他死后却遭大难 ,而其本身的表里不一也让万历皇帝所不容。申时行作为一个“和事老”,一改张居正强硬的手段,在朝廷之中缓解各种矛盾,但这种手法只能缓和矛盾而无法根本解决矛盾,只能使矛盾越拖越严重。海瑞极端推崇道德,不屈于权贵,但他忽略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被朝臣抛弃。戚继光富有军事才能,但他打破了文官之间的平衡,招致文官的攻击。李贽是一个学者,思想家,他在思想上受人敬仰,但也因思想言论而被排斥。 二、经典语录摘录和点评

1.(P1)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首先点明万历十五年本是平淡的一年,但这一年却是许多事件的过渡时期,表明其重要性,也是本书关键所在。)

2.(P15)万历登极之初批阅本章,只是按照大伴冯保的指导,把张先生或其他大学士的“票拟”改用朱笔批写就算完成了职责。其中有些本章的批示极为简易,例如“如拟”、“知道了”,简直和练习书法一样。(万历皇帝即使早熟,但他的年幼是无法改变的,这使他在登极之初就处在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保的掌控之

下,为万历的性格做了铺垫。)

3.(P50)在发完牢骚之后,他仍然抖擞精神,继续执行他首辅的职责,摊开奏本,用楷书端端正正地写上,请求陛下以社稷为重,保养玉体,但是经筵绝不可长期停止,太祖洪武皇帝,经筵讲到70岁仍然坚持不息。(充分表明申时行不是一个容易灰心的人,即使知道皇帝只是以身体不适为借口,但其懂得为臣之道,不会当面揭穿,而是以和事老身份,用温和态度解决矛盾。)

4.(P79)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尽管张居正在位时文官集体对抗他,朝中不平,而他的改革也受到了各方的压力,但他对这个帝国的影响着实深远,他的不在人世便使这个帝国渐出危机。)

5.(P84)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表明明朝以儒家意识形态来判决对错,道德问题是所有问题的依据。)

6.(P131)自从1585年以后,万历除了仅仅于1588年对自己的定陵再度视察过一次以外,30多年,他没有走出过紫禁城一步,创造了自古至今的最高纪录。(自从万历察觉到自己不过只有象征意义而无实际权利后,感到孤立无援,因此只能用“无为”办法来抵抗群臣。)

7.(P138)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在这个时代尽可能地保留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不屈服于权贵,他一心为国,同时却又为朝臣所不容,也不受万历重用,在这个时代里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

8.(P170)在维持军队给养的问题上,同样表现了帝国政府重文轻武的风气。让军人自己组织和管理后方勤务,根本不能考虑;即使是在文官管辖之下,把仓库的地点按照战略需要来作适当的配置,也被看作有悖于平衡施政的原则。(文官集团是帝国中的中坚力量。在一个道德治国的社会里,他们作为道德的承载者和布道者,显然要控制军事权,从而保持自己在朝廷中对权利的垄断,因此他们对武官更加排斥,对他们表示出极其的不信任。)

9.(P245)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

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以德治国使得事情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而具体的法律又没有更新,使得以道德来评价是非对错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

10.(P245)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以万历十五年前后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制度、社会发展的悲剧来为本朝代做一个是失败性的结束,点题,总结了这一时代的没落之路。)

三、 整体评价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关于改革的历史书。作者以幽默、有趣的口吻为读者讲述了一段丰富、复杂的历史。其考据严谨,保证了该段历史的可靠性和学术性。作者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等各式人物的悲剧性命运中将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条条梳理出来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明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以道德治国使得事情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在被当做是攻击他人,维护个人或团体利益的工具。于是,“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结语

万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是历史上无关紧要的1587年。作者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这些人和事,以这些小事与这个时代的内在联系,详细描述了当时明朝的朝廷制度、官僚体系、时代背景等,还对人物进行了心理分析及猜测,通过刻画这个时代的这些主要人物的悲剧抨击中国的传统制度,将万历十五年塑造成为了“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参考文献

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一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作文六:《万历十五年》900字

读《万历十五年》后有感

黄仁宇的书总是这么一针见血,就像之前老师推荐的《十六世纪明代的财政与税收》,两本书是上下承接的关系,从历史上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阐述了其独家明晰的见解。

《万历十五年》讲述的是明朝一个看似平静,无风无浪,实则暗潮汹涌的一年。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时期有名的一些人物: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等。他们的所作所思,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发人深省。就在这一年都察院右都御使海瑞去世,被罢官在家的一代名将戚继光辞世,哲学家李贽削发为僧;同时也是元老张居正去世5周年,申时行首辅任期的第四年。浅显的看这一年四海升平,无杂乱之事,其实实际上这个大明帝国已经走在没落的道路上。

这个时期已经注定了个人的能力想要与之对抗确实犹如鸡蛋碰石头,这是历史走到这里必然要经历的事实,没有人能够逆时代潮流前进,个人与历史的碰撞,如黄仁宇老师所说铸就了英雄与伟人,同时也创造了历史,而这历史并一定都是好的。

另外从书中不难看出,黄仁宇老师对于这一时期、这位万历皇帝无限的哀愁与惋惜。历史发展到这一地步,有志的知识分子想要绝地反击,然而时代并不支持。不可否认,万历皇帝是一位好君主,他也不断努力去做一个明君,诚如这是个非常需要明君的时代,但也是个万万容不下明君的时代。长达三十多年的立储之争,磨光了万历所有的信心,于是乎,从万历皇帝之后,他这悲冷的政治一生,用他看似

有用的工具,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黄仁宇老师的笔锋看似轻描随意实际上认真分析了明朝存在的种种症结所在。想要用所谓的道德去代替国家的法治,以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明朝的衰败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明朝的体制已经从根本上开始腐烂,已经不利于整个时代的发展,在这亟待改变的实况下却没有人有此能力改变。

在我们的了解中,这平淡的一年却是整个时代开始改变的源头开始,没有抓住机会,领导人无力而为,群众们无计可施,衰落是不可阻挡的结果。

《万历十五年》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历史,看清了现实;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交给了我们一种方法,如何看待历史的方法。遇见问题,辩证的去看待它,去解决它。我相信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向我们展示的不仅如此,还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去深思,去发现。

作文七:《万历十五年》2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将《万历十五年》七章中的六章看完了。电子书的观看的确没有纸质版的直观及可重复性,只在看的时候摘抄了一部分颇有感触的片段。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遗忘了很多,但我以为实存的记忆便是触动我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时还以为讲的是万历皇帝的值得探讨的辉煌的十五年呢,但其实只是那个朝代在1587年的种种变化。在我看的六章里,分别介绍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及戚继光,将他们的故事与整个时代的背景及执政集团相传插。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和大伴冯保的陪伴及文官们的教导下长大,一直接受儒家文化及各种礼仪的灌输和熏陶,但也因此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在万历皇帝的少年及青年时代,正因为有了首辅张居正的协助,正确的处理了文官内部集团的矛盾,才有了国家的稳定。对万历皇帝最深刻的记忆便是他与文官集团的抗拒,但当他发现自己在斗争中无法取胜时,变消极怠慢。最典型的便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1000米”——皇帝与首辅相不过1000米,这距离之遥远不在官寝、文渊阁之间有重重的门墙和上上下下的台阶,而在于除了早朝、讲读外,皇帝极少接见大学士。

我个人认为,虽然一个朝代的制度不可能由一个人而彻底推翻,但作为皇帝,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权利和权威,只要在坚持己见的基础上再加上谋略和胆识,一定可以让朝代有所改变,自己也不至于消极怠慢,整天郁郁寡欢。这只是我个人单纯的想法而已。在当时的朝代里,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万历祖先的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他却是在臣僚的教育下长大的,他的责任范围乃是这些臣僚所安排的,他的感情要受到

绝对的抑制,这边是活着的祖宗啊。

突然感觉皇帝好悲哀,人一生的幸福不在于锦衣玉食而是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释放个性,做简单真实的自我!

从始至终一直感觉张居正很厉害,纵使最后下场悲惨,有私欲和对权力的追逐,但他的政绩是无法磨灭的。他有大政治家的风度,从不拘小节,有着长远的目光和雄伟的抱负,也许他过于复杂,但就我有点单纯的思想来看,他的职务上的所作所为完全值得颂扬,对他的个人生活我不发过多言论。正是他知人善用,独特见解,才有了戚继光的英明和沿海倭寇的清除。当一个人权力过高时,他便自满专制的倾向。也许我不该过分指责万历皇帝的能力,但若真的是治国的人才,他便不会单纯了一直依赖他,并巧妙地施计干涉将他拉回正道。

1582年张居正的离世便进入了首辅申时行的时代,他是大家心目中虚心下气、大智若愚、泊然处事、重国体、惜人才的大政治家。在张居正的手下做幕僚,他审视夺度,总结经验,了解到在这个文官集团主宰的朝廷,一个人声望来调和各种极端(如张居正),只能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当事态发展逾于限度之外时,则要用恕道来原谅别人的过失。在他执政期间能巧妙和谐的解决朝廷文官之间的阴与阳,虽无张居正锐利锋芒,但他也在职位上做出了一番政绩,如河防多年没有大灾难。当皇帝消极怠工,同僚私欲膨胀,无论是多么淳厚的长者都会被拉下水。虽说被迫离职,但晚年的他却也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在我看的六章中,对于文官执政的朝代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便是“讪君卖直”,有些人居然为了过得谏名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如若正的是为国捐躯倒是很值得称赞,但大多是贪图虚名。如邹元标的谏言并非出自对皇上的忠心,而是出于自私自利。这些人把政治当做商品,甚至不惜

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为本钱,然后招摇赎卖他正直的声望。另一件事便是文官之间的相互攻击。我觉得就是俗语所说“吃饱撑得没事干”,肆意卖弄学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我自认为攻击很简单,却不了解原来有这么复杂步骤。他们采用“去皮见骨”的方法,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的传单,一个考题不当等引出本题,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是小事积累成大事,细枝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为整个道德问题。

突然发现人的世界越单纯越好,没有利欲的追逐与渴望,心境自然会平静和谐。

真正为国而谏言的人正如海瑞,他虽正直但过于愚忠。他一心想要依法行事,却被文官的思想约束。一件小事便会发现他的另类。海瑞于1586年做南京都御使时,一位都御使在家中招了一班伶人排戏。他获悉此事时,就宣布按洪武祖制,理应受到杖责。这类事在南京已司空见惯,但海瑞却以为有坏风俗人心加以反对,结果只能被大众看做胶柱鼓瑟,不合乎时代的潮流。但这就是他的个性,有自己的价值观,独特的追求,这就是他人生的亮点。他能在几波几起中依旧坚持内心的想法,展现独立的自我,真正为国效力,这绝对值得赞扬。但他毕竟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想法与当时社会脱节,终会导致失败。正如,海瑞干涉土地所有权,就以他个人的力量,只凭一时的政治力量去解决财政和经济上的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晚年的海瑞总结他的政治生涯和家庭经历说道,“为人臣者尽忠之不易”、“为人子者尽孝之艰难”。

就我个人而言,海瑞是幸运的,经历了生命的波折,追逐了自己的梦想,纵然失败又如何,我奋斗了,只不顾生不逢时罢了,其实一无怨无悔了。

也许海瑞的失败证明了人不能脱离现实,把理想中事情做得完美,但戚继光

却是一位能适应环境发挥天才的将领。的确,是否有清醒的现实感,在那个朝代极其重要,它决定了仕途的风顺与否。

在文官集团掌权的年代里,重文轻武的畸形体制必然出现,在当权者看来,一个将领所应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但倭寇肆无忌惮的突击,终于让当权者有些清醒的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倭寇小规模的侵犯,只要不影响他们这些在朝为官的文官的安危,他们便视而不见。终于他们受到威胁了便着手开始微妙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穷则思变”。这是便是戚继光大展身手的时候。

在首辅张居正和巡抚谭纶的支持下,戚继光便目标明确的研究自己的军事技术。无论是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制表、补给图解还是军法条文都详细的罗列出来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平时刻苦的训练,使他的军队连连报捷,使他们的威望日益加厚。终于,当敌军听到“戚家军”是便提高警备,忌惮不已。

一个有魄力有胆识的将领自会引导部队走向强大。他从不做不可能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就可以做到至尽至矣。最佩服的便是他对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但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呢?人总会迷茫,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可以说是自信也还可以说固执,但我坚信只要遵从内心的想法,努力做既可。

我个人对人物的了解及记忆很深,对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实属浅薄。对这些人物的了解也的确让我收获许多。

作文八:《万历十五年》9300字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这是一本明史

作者通过对明朝财政与税收的分析及历史人物的论述、点评,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1、中国2000年历史,民穷的根本原因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制--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

2、作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万历年间,中国的封建经济已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治阶层为了王朝的安全,也为了更好的统治,不愿让权于民。

书中重点描述的六个历史人物: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皇帝、两任首辅大臣、官员模范、抗倭名将、思想家,当然其中也不乏小人物。

《万历十五年》这部书如同其作者一样具有传奇色彩。早年黄仁宇辗转于求学,后从军跟随于郑洞国将军,后赴美研习历史,加入美国国籍。在人生的低谷时期潜心钻研,自成一家,用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作者的情感、经历、学识往往注定了一本书的价值取向。《万历十五年》从万历丁亥(1587)年间窥探到整个明朝,进而窥探到整个中华民族封建制度的兴衰之变,以对历史的新思想来诠释着封建帝国。

万历皇帝在位48年,即位时年仅八岁。正值天真烂漫的时候,却被无情的枷锁所深深套住。正如作者所言“君主已经是一个高度程式化的位置,以致没有一个有思想的人能够安坐龙椅”。万历接受着儒家的正统思想,真切的认识到作为一个君王应该履行的职责。他没有快乐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书,各种礼仪,用它作为皇帝的身份来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制度。封建社会的法制很不健全,而作为善恶的评价标准乃是道德,即文人所研读的四书五经中的“仁”“道”。而仅仅是依靠主观上的对错,无疑是带有浓重的唯心色彩,致使有些错误的做法一旦戴上“仁义”帽子,也顿时变得理所当然,高尚起来。法制的严重缺失也导致了许多忠臣被无辜参劾,甚至身败名裂,而对于百姓来说则是冤假错案,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谈及万历时期,不得不提的是张居正。辅佐了隆庆、万历两位皇帝,生前可

谓权倾朝野。洪武皇帝朱元璋建国以来连杀三位宰相,从此则废除宰相一职,取而代之最高参谋权落在大学士们的身上。张居正出任首辅则相当宰相一职,但是后人多评价他言行不一。对待他人严厉,而自己却很宽松。但人物总要一分为二,两方面看待。张居正立志变法,提携优秀人才,制定新规等等,而对于其自己也收受贿赂,大敛钱财。但在张居中看来,他所做的一切理所当然,为国操劳理应得到更多的回报,而在张居正死后,反张派却大肆渲染,使张居正一家受到抄家、流放的制裁。朝廷的派系,各官员间的关系矛盾复杂,使很多案情被扭曲,皇帝也因而被混淆视听。派系的混乱也阻碍了政策的执行,各官员为了明哲保身而不得已参加这场没有硝烟,没有终结的战争中。自洪武皇帝建国以来经过了两百多年的自我调整,到万历年间文官已发展成了自己集团,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而皇帝不过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况且万历是在众臣的眼下成长起来的,众臣自然不会让一个小孩子来决断,于是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年轻的皇帝也必然有自己的想法,而文官集团又企图控制皇帝的言行,加之立储风波,使万历皇帝丧失了耐心,他以消极怠工来和文官们抗衡,拒上早朝,在皇宫内呆了三十多年,可谓是一个传奇。

文官集团的现象是当时政治状况的一个缩影,此时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化的国家,正如黄先生所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在这种统治也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文官的绝对强势,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致使倭寇屡次侵犯,而结果却是众不敌寡。军队组织低能,装备落后,重文轻武使得江浙一带鸡犬不宁。戚继光组织了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把倭寇扫荡一光,以卓越的战绩被张居正提拔为大将军。但在当时的形势下,文官集团不能容忍他人有损自己的利益,于是戚继光也难逃被参劾的命运。中上层文官所形成的集团的政治垄断无疑不是对社会的阻碍,所制定的一些制度也向他们倾斜。

万历年前的矛盾很多,皇帝与群臣之间的矛盾,官员之间的矛盾,官员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而归结起来则是封建制度下的矛盾。而与此同时,欧洲的葡萄牙的商船已经起航,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兴起,而中国则依然墨守成规,明朝也无不例外的进入了朝代更替的怪圈中。封建制度确立的同时,弊端也随之产生,而不同国家的封建制度又基于各国的思想文化。万历十五年,历史长河中普通的一

年,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似乎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明万历十五年的几件事情中,窥视出一个朝代兴亡的秘密。 第三页:

《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第六页:

黄色的龙袍,常常被看做中国皇帝的标准服饰。其实在本朝,这种服装只有一般性的仪式上服用。在不举行仪式的时候,皇帝的常服则是青色或黑色的龙袍,上缀绿色的滚边。

古代皇帝的早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所有环节都必须遵从礼仪。天未亮时大臣们就必须在宫门外等候。进入宫门后需要再广场整队,但凡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稳等失仪态官员,会被御史记录,听候参处。之后皇帝驾到,叩拜,各种仪式。早朝时皇帝需要对所有的问题和报告作出指示。 如果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早朝,那这肯定是一个成功的皇帝,至少在毅力方面是成功的。

第十四页:

司礼太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10岁以前,聪明的孩子就要进入专门的学堂学和外面人家差不多的课程层层选拔考试当上以后要阅读奏折当时的折子 又臭又长而且多采用儒家经典看起来很费劲 分不清主次太监们经常工作到半夜第二天像皇帝汇报奏折的主要内容。

第十八页:

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 像汉成帝,梁元帝,陈后主,隋炀帝和宋徽宗,宁宗,他们都是大音乐家,画家,诗人和词人,只因为他们沉湎在艺术之中,以致朝政不修,有的还身受亡国的惨祸。 第二十九页:

本朝历史上集体上书的成例具在,最先往往由职位较低的人用委婉的文字上奏,以后接踵而来的奏章,辞句也会越来越激烈。皇帝因此震怒,当然会处分这些上奏的人,但其他的高级官员会感到这是公意之所在,就要请求皇帝的宥免,同时又不得不对问题发表公正的意见. 这样就迫使整个朝廷卷入了这场争端,即使抗议失败, 鼓动舆论,发扬士气, 揭发纠举的木的已经达到. 哪怕有少数人由此牺牲,也可以因为坚持了正义而流芳百世。

第四十一页:

本朝治理天下,礼仪所起巨大的作用,已略如前述。皇帝以一人而君临天下,具有最高的权威,实因天意之所归。天意必须通过亿万臣民的信念而体现出来。皇帝和他的大臣,经常以庄严美观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又为巩固这种信念不可或缺。无数次的磕头加强了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而他亲自主持各种礼仪,更表明他也同样受上天的节制,即受传统的道德所节制。儒家经典的教条愈简单平淡,就愈要加强学习,接二连三地听来讲去,借此加强我们理智的主宰。越是地冻天寒,酷暑蒸人,我们的早朝也更可以收到锻炼身心之效。就是皇帝的亲耕,看来有很明显的象征成份,但象征不一定就是虚伪。如果所有参加典礼的人都相信这种象征,而决心以行动促其成为现实,这又是何等壮大的力量!一月三次的经筵,其目的更直截了当,它表现了皇帝和大臣们坚决地在经典和史籍中寻觅最有效的方法,以达到大同之治。

第四十四页:

现在的首辅申时行,被同僚一致誉为"老成"。这种概念与实际年龄无关。他52岁,比次辅许国小8岁,也比三辅王锡爵小一岁。他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第四十九页:

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出生于一省一县的,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的,是为“年谊”;同年的举人或者进士就像学校

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冤亲近属,是为“姻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各派系的主要人物亦后台老板就有提拔新进的义务;私人的困难,可以协助解决,错误也可以掩饰。被提拔的和被帮助的当然会对后台老板效忠卖力,终身不渝。

第五十五页:

多数武官不通文墨,缺乏政治意识,他们属于纯技术人员。

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此德治的骨架、中枢便是朝廷中的文官。在本书55页左右,黄仁宇先生借申时行之口,一语点破朝政的关键:任何政见但凡想得以施行,必定倚赖文官的协同配合。政策的执行不“与全体文官的习性相扰”方能取得推行。

即使是高级武官,在决定政策时也缺乏表示意见的能力,偶或有所陈献,也决不会受到文官的重视。

武官在古时仅就指耍刀弄剑之人,并非现代所指的“技术人员”。我在阅读此处之时产生了很有趣的联想,那便是:古代由通晓经典的文人所治理的国家,在现代社会却已经由很多出身“技术人员”的人所领导。他们所学仅仅是技术型的知识,并且往往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抑或现代的意识形态等等文科学科不屑一顾。这导致了在政治建设中“没文化,好可怕”的问题的出现。在绝对高的地方,应该是那种具有宏观全局意识和思维的全才站在那里,而不是“深而精”的专才。当然,很多技术型的人才之所以能够不仅仅做技术,就是因为他有了充足的技术之外的底蕴。文武结合,才应该是一个管理者和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第六十六页:

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于一个“宪法危机”之中。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机还令人难于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政事的每下愈况,才真相大白,但是恢复正常步伐的机会却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第七十四页:

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冤亲近属,是为“姻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各派系的主要人物亦后台老板就有提拔新进的义务;私人的困难,可以协助解决,错误也可以掩饰。被提拔的和被帮助的当然会对后台老板效忠卖力,终身不渝。

第五十五页:

多数武官不通文墨,缺乏政治意识,他们属于纯技术人员。

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此德治的骨架、中枢便是朝廷中的文官。在本书55页左右,黄仁宇先生借申时行之口,一语点破朝政的关键:任何政见但凡想得以施行,必定倚赖文官的协同配合。政策的执行不“与全体文官的习性相扰”方能取得推行。

即使是高级武官,在决定政策时也缺乏表示意见的能力,偶或有所陈献,也决不会受到文官的重视。

武官在古时仅就指耍刀弄剑之人,并非现代所指的“技术人员”。我在阅读此处之时产生了很有趣的联想,那便是:古代由通晓经典的文人所治理的国家,在现代社会却已经由很多出身“技术人员”的人所领导。他们所学仅仅是技术型的知识,并且往往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抑或现代的意识形态等等文科学科不屑一顾。这导致了在政治建设中“没文化,好可怕”的问题的出现。在绝对高的地方,应该是那种具有宏观全局意识和思维的全才站在那里,而不是“深而精”的专才。当然,很多技术型的人才之所以能够不仅仅做技术,就是因为他有了充足的技术之外的底蕴。文武结合,才应该是一个管理者和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第六十六页:

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于一个“宪法危机”之中。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机还令人难于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政事的每下愈况,才真相大白,但是恢复正常步伐的机会却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第七十四页:

万历登极以后,虽然坐在他祖先坐过的宝座之上,但他的职责和权限已经和他的前代有所不同。他的祖先,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他却是在他的臣僚教育之下长大的。他的责任范围乃是这群文臣们所安排的。

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万历皇帝以他的聪明接触到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第七十七页:

体制上有欠周全,文官集团更需要用精神力量来补助组织之上的不足。这有本朝的历史记载为证。那些孔孟的信徒,在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不惜牺牲以完成任务。有的文官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却可以领导仓粹集合的民兵固守孤城,最后杀身成仁;有的文官不顾况暑疫疾,和民夫同饮食、共起居,在洪水的威胁下抢救危险的河堤。这些好处当然不应抹杀,然则它们带有冲动性质,也多个人成分,而且常常和紧急情况一起出现。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家。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第八十四页:

为什么一个皇帝会放弃九五之尊而把自己降格到一个不识字的武弁的地位?这种惶惑以至愤慨,真正的原因是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以仙鹤、鹌鹑、獬豸等等标志和无数的礼仪磕头以及“四书”中的词句堆砌而成。正德虽然没有用明确的语言,却用世纪的行动对它作了全部的否定。

历史纪录留下的明君屈指可数。个人尊严可望实现个性发展,而帝国的制度又要求个性收缩,太多无所作为的皇帝埋在历史的黄沙中。在条条框框中有所突破建树,巧妙平衡各方势力,恩惠天下苍生,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强大的隐忍。 第九十四页:

生居末世而身居首辅,他的困难带有时代性,其中情形特别,不是从组织上和技术上可以解决的。他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供遵循,只能依靠道德和人事的手腕来应付一切。其中内外参差之处,已不待言。在退职居闲以后,他对自己的过去毫无忏悔之意。他的思想平静,他的良心没有遗憾。他自信他在执政期间的

所有措施均出于诚意,这一大前提使他问心无愧,至于成败利钝,那又非他个人力量所能左右。

第一百一十一页: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它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惟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没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 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第一百二十四页:

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

斟酌的标准是: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用这样的精神来执行法律,确实与 “四书”的训示相符合。

与海瑞同时的人所不能看清楚的是,这一段有关司法的建议恰恰暴露了我们这个帝国在制度上长期存在的困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

海瑞的一生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对于张居正,批评者认为他尖刻、矫饰而自奉奢侈;对于海瑞,则称之为奇特、怪僻而执拗。批评者没有看到他们那种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即希望寻找出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之内。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张居正的措施多少带有变法的意味,那么海瑞的做法却是力图恢复供武皇帝拟定的制度,这些看来似乎是古怪的政令都有成宪和理论的依据。

在君子的精神世界里,出仕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一个人如果出于牟利,他可以选择别的职业,或为农,成为工,或为商。如

果为士做官,则应当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在这一点上,海瑞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看法完全一致

第一百三十一页:

体制上有欠周全,文官集团更需要用精神力量来补助组织之上的不足。这有本朝的历史记载为证。那些孔孟的信徒,在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不惜牺牲以完成任务。有的文官从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却可以领导仓猝集合的民兵固守孤城,最后杀身成仁;有的文官不顾溽暑疫疾,和民夫同饮食、共起居,在洪水的威胁下抢救危险的河堤。这些好处当然不应抹杀,然则它们带有冲动性质,也多个人成分,而且常常和紧急情况一起出现。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塞。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这种局面不打破,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

以张居正的精明干练,他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十年首辅生涯,仅仅刚把问题看清楚。他的一套改革办法使文官们感受到极大的压力而不能成功,而且招致了死后的被清算。申时行不得不把目标降低。他所说的“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就表现了他调和这阴阳两极的方针。他无意于鼓励不法,但也不能对操守过于认真。1587年京察之放宽尺度就是这种宗旨的具体说明。在他看来,嫂子已经掉进水里,决不能再像平常一样保持远距离的尊敬,而需要“援之以手”了。

第一百四十八页:

海瑞的确是中国古代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模范官僚:一方面,他恪守帝国法令的最高限度,无视一切潜规则;另一方面,他又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作为行政要诀。这样一个纯粹的法制和道德至上主义者,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帝国自然能博得清名,但同时,在这个潜规则盛行的帝国也只能被整个官僚体系所提防和排斥。

第一百五十四页:

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在未来的好几个世纪之内,上面这些情况在我们这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里竟不能发生根本的改变。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第一百六十五页:

然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俞大猷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在未来的好几个世纪之内,上面这些情况在我们这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里竟不能发生根本的改变。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戚继光是一代卓越的将领,一位极端刚毅果敢的军人,也是一位第一流的经理、组织家、工程建筑师和操典的作者„„假如他不精通政治间的奥秘,就决不可能同时做好这么多的事情。„„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来作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第一百九十三页:

我们的帝国不是一个纯粹的“关闭着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各种职业基本上出于时代相承。——然而它所给予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仍然是不多的。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唯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

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这种经过多年的奋斗而取得的荣誉,接受者只是一个人或至多几个人,但其基础则为全体家庭。因此,荣誉的获得者必须对家庭负有道义上的全部责任,保持休戚与共的集体观念。

这种集体观念还不止限于一个小家庭的范围之内。一个人读书中举而后成为官员,如果认识到他的成功和几代祖先息息相关,他就不能对他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福利完全漠视。何况这种关心和帮助也不会全是无偿的支付,因为没有人能够预测自己的子孙在今后不受他们的提携。这种经济上的利害关系被抽象而升华为道德。固然,这种道德观念并不能为全体民众所奉行,从海瑞的文集中可以看到兄弟叔侄间争夺产业以至斗殴致死的事情所在多有。但这种情形正好从反面说明了教养的重要,有教养的人则决不能以利害义。

第二百零四页:

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在自身则可以省却了多少苦恼。李贽生命中的最后两天,是在和创伤血污的挣扎中度过的。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他十五年余生的一个缩影。他挣扎,奋斗,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成果。虽然他的《焚书》和《藏书》一印再印,然而作者意在把这些书作为经筵的讲章、取士的标准,则无疑是一个永远的幻梦。

我们再三考虑,则又觉得当日李贽的不幸,又未必不是今天研究者的幸运。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详尽的记录,使我们有机会充分地了解当时思想界的苦闷。没有这些著作,我们无法揣测这苦闷的深度。此外,孔孟思想的影响,朱熹和王阳明的是非长短,由于李贽的剖析争辩而更加明显;即使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和戚继光,他们的生活和理想,也因为有李贽的著作,使我们得到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机会。

第二百一十九页: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第二百五十一页:

残酷的处罚杨镐和他的继任,不公正地处置李如柏,不但大大损害了早已低落的士气,还对明朝官僚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在王朝制度下,很难把个人玩忽职守和制度的失败分开。个人应尽最大努力,用自己的才干和自我牺牲来掩盖制度上的弱点。身居显位的文武官僚如应对国家所受的巨大灾难负责,那就很难得到赦免,至于以什么内容指控,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作文九:《万历十五年》4200字

《万历十五年》书评

明朝万历十五年并无重大事件发生,实在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年份,连作者都这样说,但为什么还要以此作为书的题目呢?“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期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1]

《万历十五年》共分七个章节,分别叙及六个人物以及他们在万历十五年前后发生的事情。看似为个人做传,其实各章节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将各章串成一个整体而不显得杂乱无章,那就是整个明王朝是如何一点点的腐朽,如何一点一点的累积起人们的积怨,如何作茧自缚,使整个王朝陷于衰弱。“书中所叙,不妨称之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綎,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2]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阴阳来阐释人物性格中的正邪部分。而上至皇帝本人,内阁首辅,下至文武百官,平民百姓,每个人身上都有阴有阳。既有励精图治,舍生取义的阳,也有奢靡放纵,自私自利的阴。可是无论如何,这些都已经无法挽回整个官僚体系的山穷水尽。书中所及的六个人物,以及后来的东林党人,他们或多或少的代表了挽救明王朝覆灭结局的力量,然而,在平凡无奇的万历十五年前后,这些人,或者放弃希望,不理朝政,或者被罢官,被清算,或者年老致仕,或者老死病死。而明王朝,终于一点一点的失去振作的机会,渐渐步入了深渊,注定了她在衰落期无可避免的蒙受羞耻,被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族打败的历史命运。

每个人都被捆绑在社会牢固的层层绳索之中,越挣扎越紧勒,难以解脱。恰如李贽,若其还乡,便要担负起全族人的重托,他欲求己身之自由,不敢还乡,入了佛堂做了和尚,终致与妻子离散多年,死前亦不得一见,终成终身之恨。在李贽篇《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中,作者不无悲哀的写到:“从个人角度来讲,李贽的不幸,在于他活的时间太长。如果他在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也就是他剃度为僧的前一年离开人世,四百年以后,很少再会有人知道还有一个姚安知府名叫李贽,一名李载贽,字宏父,号卓吾,别号百泉居士,又被人尊称为李温陵者其事其人。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在自身则可以省却多少烦恼。”[3]

《明史》神宗的本纪结尾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个明朝享国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实为寓贬于褒,是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致使到万历末年,国家的官吏已经缺了一半。他又多行聚敛,放出太监四处扰民搜刮(如开矿事),民间连养只鸡也要缴税。而本书则将一系列的故事由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开始,从而开始叙述明朝灭亡的缘由。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朝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近三十年的矛盾僵持的关键性事件:立太子之争。万历欲立郑贵妃的皇三子常洵为太子,而百官坚持立长不立幼,一定要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 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因此荒废朝政以示抗议。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神宗不得已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这样的朝廷自然不能久存,之所以还能够运行这么多年,是由于张居正之前十年的改革治理,还有文官集团长久运行的惯性。如果说明朝的灭亡只是崇祯替万历背了黑锅,这也并不过分。

著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独特的观点。

“第一,常洛并不天生即具有继承大统的权利……第二,立长而不立幼,只是传统的习惯而不是强制性的法规,这在永乐登极后更为明显。他以太祖洪武皇帝第四子的身份,用‘清君侧’的名义,从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手中夺得了皇位而根本不考虑他的二哥和三哥两房的优先继承权。所以在两百年之后还要坚持继承皇位必须按出生次序,就等于否定了永乐皇帝的合法性。第三,根据太祖洪武皇帝的规定,嫡子有继承皇位的优先权,可见皇子的地位决定于其母亲的地位,而出生年份乃属次要。常洛之母乃属恭妃,常洵之母乃为皇贵妃,前述子以母贵的原则在祖训前仍然大可商酌。第四,如果万历非立常洵不可,他还可以废去孝端皇后而立郑氏,使常洵成为名正言顺的嫡子。在本朝历史上,宣德、景泰、成化、嘉靖四朝都有费后之举而并未因此发生争执波澜。” [4]

这样来看,如果万历能够以这些理由说服群臣,或者大权独揽,强硬的立三子常洵为太子,也可能如愿。但万历本人优柔寡断不得要领,乃是造成如此后果的重要因素。

其实我们反过来看看这两位被议储的皇子常洛和常洵。

皇长子常洛在万历48年即位,但是即位不过一个月即病死,后世称光宗.其子朱由校即位,。所以对于这个短寿的皇帝我们难以评价他的功过。再看皇三子常洵。

福王朱常洵万历四十二年全家迁移洛阳府邸。就国之后, 福王横征暴敛,侵渔小民,千方百计搜刮钱财,坏事做绝。四方奸人亡命之徒,纷纷趋之若鹜,聚集在朱常洵门下。这位重达三百斤的肥王爷一辈子醉生梦死,终日闭阁饮酒,遍淫女娼,花天酒地。流贼猖炽之时,河南又连年旱蝗大灾,人民易子而食, 福王不闻不问,仍旧收敛赋税,人民怨声载道。崇祯十四年春,李自成率军攻陷洛阳。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被农民军寻迹逮捕,押回城内。福王熊包一个,绝不愿自杀殉国,见了李自成,立刻叩头如捣蒜,哀乞饶命。但最终还是落得一个被砍头煮熟众人分食的悲惨结局。事后,福王所有资财全被李自成充作军费,千人搬抬多日不休。

如此,即便福王真的继承大统,也是昏君一个。

在我看来,明代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其权力的奇妙归属。

上文说到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弃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当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

[5]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这不禁让我产生好奇,究竟为何文官集团能够有如此

之大的权力?

“文官集团之成为权力源泉, 与科举制度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制度一旦推行之后, 实际上控制所有举子命运也即人才选拔权的仍然是各级文官。。。在这层层的考试中, 主考文官对士子的政治命运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 他们实际上取代皇帝而操持着人才选拔的大权。在应考者方面, 除了对主考者心怀感激而结成师生盟谊之外, 他们还有一个观念。。。他们获得仕途的通行证, 并不应当感激皇帝, 而应归功于本人。。。。知识阶层在步入仕途以后, 自然就认为有理由控制社会的部分权力。而科举这种选拔政治人才的方式又为从知识阶层中产生的文官集团攫取社会权力提供了便利。知识人士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 必然要结成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形成, 无疑地为文官们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实力

[6]提供了保障。。。。文官集团要完成自己作为权力源泉的角色,就必然要彻底地架空皇帝。”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浅近生动,知识与趣味并举,因此受到广泛欢迎。但是我也有一些并不完全认同的地方。

书中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对李贽颇有贬损之意。“李贽并不缺乏勇气,但是通常来说,这样类型的作家如果发现了崇高的真理而愿意为之牺牲自己,他的文字中间就会变现一种燃烧性的自我满足和欢快。这些特点不能在李贽的著作中见到。”又如“但李贽没有路德的自恃,也缺乏伊拉斯谟斯的自信。在他自裁以后气绝以前,他用手指写了一

句王维的诗以解释他的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其消极悲观的情绪已然可见。”再如“这种似合法又似非法的收入并没有使李贽感到不安。”“李贽全凭个人的直觉和见解解释经典又是一例。”

对于李贽的写作方式,我们不妨理解为他个人的写作风格,毕竟后世的考据学盛行乃是因为文字狱的迫害,文人自保不可著书立说。李贽不惧死,对死亡已然坦然,抒发个人的观点不受拘束,且所著书籍《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拥有许多读者,并且引起广大社会反响。李贽本人也盛名日著。一个人总会受到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的局限。我们考虑一个人的思想,行动,不得不把他放到他所处的社会现实里去,否则只用我们今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带领一场农民起义,启发广大人民的思想,就当时的人们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来说,都是不现实的。

那对明史有如此深入研究的黄仁宇先生为什么会对李贽有如此的偏见呢?“是因为他与海内外很多学者一样,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先入之见, 即: 像中国这样的社会, 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新经济、新思想的萌芽, 只能在外力作用下被现代化。这种偏见支配了他对史料

[7]的取舍。”

我们研究历史,最终的目的在于现实。历史不是死物,历史是今天的过去,也可能是今天的未来。《万历十五年》从政治、经济、军队,思想各方面探索明王朝灭亡的实质原因,

i并最终形成“大失败的总记录”。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华夏民族怀有的深厚的感情,并且“黄

先生在谈到‘我们的帝国’乃至‘我们的历史’时,总有一种焦虑。显然,中国读者在他心

[8]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也许说明了他为什么在文中处处将中西和古今进行对比。”不禁让

我们想到当代中国所遭受的痛苦。以史为鉴,愿“万历十五年”的教训能够帮助我们的民族度过现在和以后的危机。

参考文献 : [1]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1

[2]

[3]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4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19

[4]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78

[5]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80

[6] 吴龙辉. 《明代文官集团的成长》[J]. 书屋, 2007, (11): 37-43

[7] 潘叔明, 许苏明. 对李贽著作的误读[J]. 东南学术, 2000, (5): 35-39 [8] 欧蒲台. 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J]. 纽约客, 1981, (10)

作文十:《万历十五年》2600字

推荐书目:《万历十五年》

作者介绍: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他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18岁考上天津南开大学;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负笈美国,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生,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后的第二年,他的屡屡碰壁的《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并由当时美国名作家John Updike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1982和1983年该书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从此黄仁宇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几乎每本都受到热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从早期的英文论著,到后期的中文论著,都有不少学者撰写书评评介,以致一时"黄书走红",有人开始筹办"黄学研究会",并申请创办《黄学研究》学术丛刊。难怪有人感叹在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间,一名华裔历史学家、美国的退休教授,竟成为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人。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万历十五年》简介:

目录: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对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们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

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具体到基层州县,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夸大的文字报告。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一年,在史书上几乎无事可记,一本以一个极其平常的年份作为书名的书,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澜,但是,这本书,却让我们读得惊心动魄,它引发了许多对中国当下整体命运的思考。

有人说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关于改革的政治书,也是一本关于记录改革的历史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与改革和创造。然而,他们最终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中华大地的物质文明已经持续向前发展,丰饶的江南已经初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的帝国的法律和组织机构却没有随之改进,事实上也无法改进。因为,阻止其前进的,乃是大明帝国以文官为基础的整个官僚体制。

王朝的积弊,大学士张居正早有体察。于是,张居正凭借自己的权高望重,以吏治为出发点,试图重塑帝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以推动王朝的进步。然而,文官集团所奉行的原则,确实严守成宪和社会习惯,以图保持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均衡。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这个官僚体制下文官们敏感的神经。但他们迫于张居正的权威,不敢妄自抗议。张居正也只能以一身挺立于合理和合法之间,经受来自各方的压力,置己身名誉于度外。在一个以威权代替法治的王朝,张居正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果然,张居正死后不久,便被清算,改革完全中断。

抗倭英雄,锐意军事改革的将领戚继光最终也潦倒落魄,因为其在帝国疆土里面推行的整套措施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维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而有自由倾向的哲学家李贽也与郁郁而终,他或许无法理解,以为数众多的官僚去治

理亿万农民,就要求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绝不容许他去创造什么新的社会法则。

海瑞是个清官,是个好官,但为什么他却处处被排挤?为什么皇帝要罢他的官?为什么哲学家李贽说他对王朝的危害要大于一些贪官?海瑞是复古派的,主张以封建传统道德去规范那些日益腐化的官僚,既得利益的官僚集团自然容不得他撒野。而复古的海瑞自然也想不到,在大陆的彼端,一场空前的大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天赋人权的学说正含苞待放。所以,李贽也没有说错。

公元二千零五年,放在整个历史当中,也应该是个无甚可记的年代。然而就在这一年,郎咸平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经济学界掀起关于改革正确与否的左右之争;中国的企业,开始暴露出自己海外扩张的野心;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吵吵闹闹中印证了“千点论”的预言;连宋的来访,重构了两岸关系的政治结构;互联网的舆论开始凹显话语权的力量;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被梵蒂冈册封为枢机主教。所有这些,就像黄仁宇眼中的万历十五年,“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创造历史的机缘。”

万历十五年,距离张居正离开人世已逾五年,接任的首辅申时行奉行“和为贵”的哲学。而公元二千零五年,距离强力推行国有企业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总理朱容基下台也已过三年。朱容基在中国推行的改革同样以失败告终。体制依然臃肿,腐败更加变本加厉。改革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在事实上造成了文官集团的分裂,今天经济学界的左右之争,恐怕便是这种结果的一种表现。今天的温家宝,会是另一个申时行吗?

郎咸平的出现恐怕是历史的一个必然,就像是万历年间的海瑞,他们都主张“复古”,千方百计地为我们的老百姓说话,然而,他们注定要失败,我们的官僚,只会更加变本加厉,而历史的潮流,也绝不会倒退。

二千零五年,表面上看来,我们的中国一片灯火辉煌,无事可记。实际上,中华民族,又一次地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

总而言之,这本书引出了我们一连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