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议论文 > 高中语文学科论文(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学科论文(范文推荐)

时间:2022-08-10 17:20:0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学科论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学科论文(范文推荐)

  篇1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现代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往往难以理解。目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

  1.对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了解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就是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和理解,但是对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整体缺少完整的理解和把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缺乏了解,教学方法欠缺,导致其课堂教学的重点与考试的要求不符。

  2.对现代文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文阅读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并不重视。很多教师更愿意将教学时间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上。他们认为现代文阅读只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就可以得分,因此他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技巧的教授而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高中语文中的现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字描写能力都得到提高。因为现代文与目前的文字表达方法相一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优美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词语都会被学生多积累并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苏教版语文教学中《荷塘月色》一课,学生可以透过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对其中的描写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是最简单的科目,但是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加强对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力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地提高语文成绩。

  3.现代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文阅读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时,学生也能更加得心应手,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理解题目的意思,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如高中的政治课程、历史课程等,都对学生理解题干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4.现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现代文教学中的很多课程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这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能够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养,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国。

  三、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应策略

  第一,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主,让学生充分吃透课本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文章,教师应该反复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解除困惑。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直以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都比较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降低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此,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如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对新媒体教学设备和素材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设定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在文章中具有明显答案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讲讲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教师可以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其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简单的说明和阐释。比如,语文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会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其课外阅读的内容,包括散文、故事等多种形式,教师会对学生的描述程度与理解程度进行评判,这样一来,课外阅读就从一种任务变成了一种乐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目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出错、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篇2

  浅谈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

  与传统的教师主体、讲评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相比,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重新审视并合理调整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比例,优化教学过程,将阅读教学由教师讲评为主转向问题引导为主,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兴趣、设置疑问、鼓励思辨、寻找空白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剖析文本并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 进入文本

  优化阅读教学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拥有了文本探究欲望才有可能理解文本,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改变课堂组织形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或者调整教学环节等,教师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文本与学情等教学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是主体性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文本的意义需要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而得以彰显,如果学生感知能力不足,问题意识不够,将很难发现文本蕴涵的问题,也难以深入文本、感受经典文本的魅力。因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相机提问,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首先,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这首意象简约、意思浅显而意境回甘的现代爱情诗比较容易引起高中生的兴趣,教学时可先要求学生品味诗歌营造的江南小巷中的爱情之美,再引导学生思考达达的马蹄声代表什么,而为何这美好的马蹄声是个错误。抓住诗歌要点,引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深入分析诗歌,思妇的形象、等待的心情与美丽的错误均可在层层剖析中展现。

  其次,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在教学伊始可就诗歌中的三个重要意象设置问题,以问题提起全诗,引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大堰河是谁我又是谁为何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与大堰河有何关系对诗眼进行分析可快速抓住诗歌重点,高效准确理解诗歌主题。

  再次,又如《沁园春长沙》一诗,诗中可供设置问题的字词比较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揣摩独立寒秋中独立的含义,为何是独立呢,一个独字表现了立者怎样的心境与情怀以风流人物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流人物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物,与风流的常用含义有什么不同这些均是能精准切入文本主旨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二、设置疑问 深度解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离不开疑问的精心设置,教师应根据文本和教学实际善于置疑,以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内蕴。这对于培养学生缜密、思辨和批判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能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首先,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这首叙事诗篇幅较长,逐句逐段讲述可能会造成诗歌意蕴的割裂。在字词讲解和诗歌梳理后,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诗歌深层意蕴,如:1.焦母为何执意赶走刘兰芝;2.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否充分;3.焦仲卿与刘兰芝感情甚笃而焦母无正当理由就能赶走刘兰芝,这是为何。这类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凸显文章重点,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读文章的关键点,加深理解。除此之外,还可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应相对独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对文本中的缝隙、空白、矛盾等的分析与探讨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文中的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是值得分析的一句话,人们对改嫁后的祥林嫂的称呼一直未变,并觉得很正常,这种只承认第一任丈夫合法性的行为表明当时的女性还受到族权的压制,并且人人未觉异样,这种对心灵麻木的批判与鲁迅的文章精神一脉相承。粗略来看,《祝福》是在批判封建社会对祥林嫂的压制,而若进一步分析,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封建思想对人的心灵无处不在的巨大戕害的深刻悲哀与愤慨。对于《祝福》一类的经典文本的解读,教师应从蕴涵深意的字词句入手,抓住细节,引导学生思考,于细微处别有洞见。

  三、鼓励思辨 创新阅读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辨的主要形式是以问题发起讨论,以合作探究和辩论交流等形式对文本的各个层面,包括字词句或内容、主题等,进行解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讨的机会并相机引导思辨方向。

  首先,仍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之后,文中对她的状况有一段看似普通的描写,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初读这段描写,似乎并无深意,一般会认为是在称赞祥林嫂的勤劳,但若对《灯下漫笔》有所了解,或熟悉鲁迅的三种时代的论述,应能感知到此段描述的深层意蕴。鲁四老爷家提供的微不足道的物质条件就能让祥林嫂如此满足,做稳了奴隶便无非分之想,这仍是深刻的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解读鲁迅作品,教师需要敏锐的文字感觉,从平凡无奇的语句表层发现深层蕴涵,比如说,祥林嫂为何在新春死去,而不是其他时间呢可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与讨论将文本解读引入深层。新春这一时间点是有深意的,祥林嫂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均发生在春天,本该是生气蓬勃的春天却带着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她永远不可能拥有鲜妍明媚的春天,也即祥林嫂这样的底层小人物在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中是不可能有春天的。

  其次,以《武松打虎》为例,从文本表面来看,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现出他超凡的勇气,打虎成功也表明了他的英勇与气概。解读至此是许多学生均能达到的程度,教师可更进一步,将《武松打虎》与同类的文学作品比较而论,甚至可以扩大范围,将它置于中国文学史中进行深入分析。从武松打虎的整个故事来看,武松虽然英勇,但他的形象并非完美,也表现了小人物的逞勇心理,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英雄人物不再是短平、高大的完美形象,这一点可与关公刮骨疗毒等超人的描写相比较,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再次,对于《孔雀东南飞》这首篇幅较长的叙事诗,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探讨,层层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刘兰芝是否真爱焦仲卿;如果刘兰芝再嫁时焦仲卿未出现,结局是否不同;焦家与刘家为何事后求合葬;你是否认可这种超现实的寄托了美好愿望的结局,此类结局还出现在《窦娥冤》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将阅读文本与同类作品相比较,或者以更广阔的视野予以解读都是提升阅读质量的好方法。上述旨在鼓励学生思辨的开放式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教给解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所想,适时给予引导。

  四、召唤结构 发掘新意

  文学作品在内容、形式与意义方面的模糊、空白或矛盾造成了文本多个层面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寻找作品的意义,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事实上正因为文学作品拥有许多待填充的空白与缝隙、待解读的矛盾与空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获得文学阅读与鉴赏的乐趣。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利用阅读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以原有的阅读视野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已有的知识结构与个体经验给出个性化的解读,参与文本意义的再创造,扩展文本原有的有限空间,生成新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扣阅读文本的不确定点设置问题,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总是存在可多意解读的部分,用这些部分设置话题鼓励学生发掘作品意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关乎人物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与功过得失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多元解读的良好载体。首先,以曹禺的《雷雨》为例,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是真爱,这是一个可以充分探讨的话题,《雷雨》相关的资料很多,查找也比较方便,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根据资料和自身理解对这一话题给出言之有理有据的分析。

  根据以往的研究,语文阅读中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大致有空白、矛盾、预设、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等,教师可教给学生上述空白类型,为学生提供一些简便的进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学生进入文本后,作品中的描写反过来又将触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想与想象,解读文本与建构意义相互作用,学生与文本的良好对话就此达成。其次,以《项链》为例,按照常见的小说结构来看,情节、人物与环境是必备要素,完整的情节包括从开端到结局的所有环节,《项链》缺失了结局,站在全篇的角度看,全文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却省略了故事结局,这种因省略导致的情节不完整是否影响了小说叙事,是否造成小说艺术价值的损失,这种结局缺失的写法是否妥当,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探讨将加深学生对文本深层意蕴的理解与把握。

  实施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要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为出发点,需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教师应从精心设计问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初入文本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敏锐抓取作品的关键点,充分利用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其中的空白、缺失、省略、遮蔽、矛盾等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切合文本主题的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探讨,综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