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社会学 > [《大学生忧患意识》1700字] 大学生忧患意识

[《大学生忧患意识》1700字] 大学生忧患意识

时间:2019-12-10 09:17:4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大学生忧患意识》1700字

联系实际,谈谈90后党员的忧患意识

今年的两会是在国外不少地区局势动荡、走势不明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能否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推进改革大业持续发展,格外引人关注和令人期待,作为90后入党积极分子更应关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也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员要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去承担,去面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更应成为90后党员心中谨记的警句,进而保护那红色的革命政权,保护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因而,90后党员要有相应的忧患意识也成为当今社会的呼唤。

那么90后忧患意识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据调查表明,忧患意识并没有占相应比例。当然,这种忧患并不包括只关个人就业等利益,而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忧患。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奋力向上、不断崛起的大国。那艰苦的岁月及革命、建设中的艰辛并没有在90后的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记。因此,忧患意识的具备十分重要。那么,我们的忧患存在哪里呢?作为90后入党积极分子,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四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眼中的“忧患”:

政治上: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 市场化、国际化交织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遭遇社会转型拐点,面临诸多挑战。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住房、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热点领域极端事件不断增多。诸如“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不良行政、执法行为已经给人民的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对行政能力进行制约、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进而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能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持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几乎决定了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前景。由此而知,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也存在超高的风险系数。

经济上: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弊端日益显现,市场本身的“趋利性”也导致了前段时间的“食盐热”。部分地区食盐短缺,部分商家趁机哄抬物价,造成人民心中的恐慌。当前中国GDP 总额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人均GDP 也已超过4000美元。从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角度看,成绩巨大。但蛋糕做大之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如何分蛋糕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解决不好分蛋糕的问题,劳动者会失去发展、创新动力、工作大打折扣。没有公平、公正,那市场这块大蛋糕只能成为烫手山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甚至是社会发展进程进入一个打碎罐罐,推到重来的历史。

文化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一直笃信的。学生时代的我们非常以拥有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曾经以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不会有任何威胁,活到当下的文化自然有其不息的生命力,可是如今,韩流、美片的影响,却让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有了不好的苗头。直到韩国申请中秋节的行为刺痛了我们的文化之心,我们才深刻认识到忽视可以文化脆弱。保护自己的文化不是盲目的排外,我们理性地分析有别自己的他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但不能因为走的太远却忘了回来的路。如果有一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没有了,那么我们还能有什么呢?

国际上:古老的中国向来以和为贵,邻里之间,和睦友好。向外延伸,国家的外交政策也是和谐为主---不挑衅、不侵略。在当今时代,我国更是把国家的外交立场与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紧紧联系在一起,和平的气息漫布在神州大地的角落。但是国际不是一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众多国家利益角逐的舞台。西方国家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刻散布的“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局部地区出现混乱和动荡,海盗、恐怖分子仍旧猖狂。部分国家更是在中国周围布控了军事基地。分裂中国的阴谋仍旧未散。世界范围内的核能源足够让我们的地球毁灭。我们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存之地?90后党员需要、也不得不肩负起保家的重担。

认识到忧患的存在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在复杂的外部世界中保留一份理性。拥有一份客观,便多了一份沉着;拥有一种思想,便多了一分出路。世界的竞争仍激烈进行着,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身的缺点。冷静客观、取长补短是对新一届党员的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党员真的做到这一切的那一天,将必定离我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日不远。

作文二:《忧患意识作文》63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60分)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有人说,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中华民族有忧患意识传统,不过有时浓有时淡,有人有有人没有,有人认为领导要有群众可以没有,有人认为精英要有普通群众不必人人都有。

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编造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

★★材料链接

◆◆名言警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5.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

6.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宋  张载)

◆◆经典事例:

1.比尔·盖茨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

2.日本政治家、平民百姓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

3.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老百姓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狼没有了,鹿再也不用为躲避狼而寝食不安了,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而被啃食、践踏得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足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其死亡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于是鹿又过起了提心吊胆、四散奔逃的生活,但鹿群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4.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

家通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毋庸讳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较为有益,而较少有害。

5.永远想在用户前面,永远想在别人前面

海尔人认识到,在产品质量差异日趋缩小的情况下,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推出了顾客至上的三全服务:全天候 24小时服务、全方位登门服务、全免费义务服务。海尔的标准化服务在国内外有口皆碑。

同时,海尔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目前,海尔拥有各项专利达 2200多项,中国洗衣机行业 2/3的专利属于海尔,新产品开发已具备了超前 10年的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海尔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在海尔的产品中,直接源于顾客信息反馈,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海尔张瑞敏:“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联想柳传志:“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华为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 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范文引领

(一)心存忧患   童新华

曾经,比尔·盖茨这样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此话看似危言耸听,其实是在提醒员工:心存忧患。

(引用名人言论,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心存忧患)

世事风云变幻,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也许转眼之间便遍布阴霾,如果被暂时的安定、暂时的兴盛、暂时的胜利所蒙蔽,必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不到安定背后的危险、兴盛背后的衰败、胜利背后的失败。所以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心存忧患,方能时刻警惕,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还记得美国阿拉斯加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事吧!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鹿而将狼消灭了,本以为鹿没有了天敌会生长得更好,可是事与愿违,鹿的因为失去了天敌,生活变得无忧无虑,导致种群迅速扩大,植被衰竭,鹿因为缺乏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生活所带来的的体质衰退而大批死亡,其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开始过起提心吊胆的生活,整天为生存而四处奔跑,然而鹿群却因此而恢复了生机。

(这两小节从“为什么”角度论证心存忧患的必要性:可以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然后举了反面事例)

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不引人深思吗?安逸无忧的生活固然惬意,然而却隐藏着最大的生存危机,它像麻醉剂一样,让人丧失警惕,于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困境。可见,心存忧患,是每一位生活强者必备的素养,而这种忧患意识,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评析上文事例,用“可见”一词转入下文。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过渡小节)

海尔是怎样成为一家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的?那就它超乎寻常的忧患意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海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海尔在国内已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但与世界500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海尔满足于现状,为这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以为从此可以躺在那里坐吃老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事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也许海尔会成为下一个巨人集团,一瞬间土崩瓦解。(举例论证心存忧患可以变得更强大,与二三小节构成正反对比论证)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心存忧患,可以大大增强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可以让鹿变得更强壮,可以让一家企业变得更有活力,可以让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心存忧患,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869字)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心存忧患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简析】排比句式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既展示文采,又简明扼要。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简析】紧扣作文材料,阐述蕴含哲理。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证明其中道理。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简析】结尾收束全文,扣回中心论点。

(三) 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简析】由作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有详有略,说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居安思?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作为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还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作为农夫,在春播秋收时分,也要抬头看一看老天的脸色,以备不测;作为学生,在生活无忧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一下未来人生的艰难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居安思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格言。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不仅对国家、对企业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成为生活的强者,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简析】化用作文材料,做到首尾呼应,强调中心论点。

(四)选段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一)并列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懈。

(举例论证:刘翔/比尔盖茨等)

2、懂得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未来的形势。

(些地方和单位花钱如流水,讲排场,比阔气,大搞所谓举例论证:反例——少数地区和单位奢靡之风滋长,有

“会,少则数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而这些地方的老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举办一场文艺晚

姓衣食住行还有不少困难。)

3、懂得居安思危,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举例论证: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

三、总结,重申观点。

无数事例均证明:居安思危则存,居安思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居安思危,切记,切记!

二(正反对比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

懈。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未来的形势,

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举例论证:)

2、居安而不思危者,往往容易懈怠,贪图享乐而丧失

危机感,最终只会被淘汰。(举例论证:)

三、可用文采段,重申观点。

居安思危,其实何尝不是有一种把自己置于悬崖

边缘的切肤的危机感?也许,只有真正懂得它,

才能真切体味生命的意识与内涵;才能更加珍惜生

命;才能真诚拥抱每一缕晨曦和斜阳。

•思维提纲:(三)递进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常备不懈。

(举例论证:刘翔/刘璇/比尔盖茨等)

2、只有懂得居安思危,一个集体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例论证:海尔集团/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苏宁)

3、只有懂得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举例论证:商纣灭亡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

杜牧《阿房宫赋》/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三、怎么办

提出观点(即:是什么)的方法:

1、引用名言提出观点: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无不告诫我们,人必修懂得居安思危。

2、展开联想,运用阐释,提出观点

阐释思维(开头段)——讲清楚“是什么”,节奏上追求排比,语言上追求比喻和画面感。一定要有文采,展现自己丰富的积累。

阐释思维:

联想:由物及人

联想:居安思危是蚂蚁在食物充足的季节为严寒储备的食物;

居安思危是胡杨在天降甘露时尽量积蓄的雨水;

居安思危是候鸟在严冬到来之前的迁徙。

过渡:自然界的诸多事例无不给了我们一种深刻启示:虽居安仍要思危,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其实,纵览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莫不给我们昭示了同样的道理。 联想:由人及人

居安思危是诸葛亮披肝沥胆劝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出师表;

居安思危是魏征推心置腹地讽喻太宗“戒奢以俭”的《谏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是马寅初心忧天下、率先呼吁“控制人口增长” 的真知灼见;

居安思危是康熙设置木兰围场带领王公贵族每年一度狩猎训练出的强悍;

居安思危是邓小平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开放”的高瞻远瞩;

居安思危是胡锦涛知微见著倡导“八荣八耻”的强国方针;

居安思危是海尔集团“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企业文化精神;

居安思危是微软不断推陈出新的软件设计

居安思危是百度不断完善升级的搜索引擎

作文三:《文学的忧患意识》8200字

东西方文化比较:论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

[摘 要] 本文从哲学角度,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日益突出的位置及意义。

[关键词] 精神家园;忧患意识;文学与文化;比较;表现;特征

纵观古今中外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人类为寻找精神家园而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似乎始终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当18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2年),凭着一颗年轻而敏感的心和诗人特有的灵气与智慧,给哲学下了一个不同凡响、奇异而绝妙的定义:“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时,人们似乎从中也可以领悟到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内在关联。这位出生在德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哲学思辨传统国度的诗人最透彻地道出了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乡愁的冲动(忧患)就是要寻找精神家园,或者说,寻找精神家园必然会伴随着各种鲜明的忧患意识和情感的冲动。人类不可能没有精神家园,尽管各人心中的精神家园不尽相同。在这里,忧患本质上是由寻找精神家园而产生冲动的形式与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诺瓦利斯的定义,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大凡人类的哲学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均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在读到这样一些诗句时,可以透过诗中所传达的乡愁冲动,领会出其中对精神家园的忧患情愫。譬如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东方文学);华兹华斯的诗:“我在陌生人中间,孤独地旅行,英格兰呵!那时我才明白爱你至深!”(英国———西方文学),在这种常为人们称道的思乡文学里,我以为思乡只是形式,忧患才是内核,才是本质,才是诗的灵魂。“家”在诗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无形的。具体的“家”,可以指故乡,指祖国,笼罩上面的是一种愁绪,而无形的“家”则是一种精神的归宿,精神的家园,萦绕其中的则是一种忧患意识,人们即便是回到了这个具体的“家”,寻找精神家园的忧患,也是难以在心灵深处被抹去的。在中国,有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西方,人们常道有一种被抛弃的“无家可归”的忧患。像爱因斯坦就

时常会产生一种深沉的人生孤寂和“无家可归”的忧患感。爱因斯坦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Ich binein Einzelganger),我从来就没有全心全意地属于一块土地或一个国家,属于我的朋友或甚至我的家庭。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种无可名状的距离并且需要回到自己的内心———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有时候,这种孤寂感是很痛苦的„„。”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心灵深处,居然深藏着如此强烈的忧患情绪,这不是他故作深沉,这乃是一种抹不去的,由寻找精神家园而产生冲动的忧患意识。在中国,鲁迅就常谈到他灵魂的孤独和寂寞,在《呐喊·自序》中说他“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太痛苦了”。这种现象说明,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因为忧患意识是人类心灵的产物,是人类情感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忧患意识更是贯穿在东西方两大文学的发展之中。虽然东西方两大文学的特点、形态、发展进程有所不同,然而忧患意识的现象则是共同的。在中国,在东方,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深叹息到鲁迅有感于“人生多苦辛”的内心独白。在欧洲,在西方,从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所提出的:“To be,or not to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到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提出的“我是谁?”一类质询,其实质是由对整个人类寻找真正的精神归宿、精神家园的忧患意识所决定的。叹息、独白、质询,作为一种方式,则意味着一种情绪,一种主动地透过人类生活表层的和谐而探寻到其内在的不和谐、不完满,进而向更高层的和谐、完满迈进的忧患情绪。这种情绪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它规定了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情感价值取向,也构成了东西方两大文学所共同拥有的文学忧患主题。

2、从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看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

文学忧患意识的形成有赖于作家对人类社会苦难现象的一种忧患的艺术审美体验。但是,这种体验联系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换言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的约束下,这种忧患的艺术审美体验,将导致不同形态的文学忧患意识的产生。

从中西文化、文学的比较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不仅能够看到两①①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种不同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所产生的不同形态的文学忧患意识,同时也更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本质特征。就总体而言,西方文化是一个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商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特征:富于冒险和开拓,崇尚个性和自由,讲求力量和技术,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等等。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不断毁灭而又不断更新的历史发展形态。文化重心的不断转移,理论学说的不断否定,如同浮士德不断追求的精神那样,西方文化始终是在这种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着。西方文化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形态特征,即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当中,多侧重表现出对其本体存在合理性的深深忧虑,就像基督教文化所着重强调的“原罪”意识那样(事实上,西方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方文化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在个体生理-心理层次上,在形而上学的哲学层次上,总是怀有一种深感其内在的不完满性的忧患意识,存在着一种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相抗拒、分裂的心灵冲突形式,并且通过忧患的主题思路,以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性探寻来作为寻找精神家园的方式或象征,从而使文学的忧患意识在表现人类探寻困惑,承受困惑,预见困惑,不断发展前进当中,具有一种巨大的透视功能和预言意义。像早在古希腊的神话与史诗时代,荷马史诗对作为希腊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代表———阿喀琉斯的塑造,就包含着对自己民族的未来和人类自身弱点的深沉忧患意识。实际上,透过阿喀琉斯的性格复杂性表现,古希腊人对以阿喀琉斯为代表而正在萌发的个人意识的深沉忧患意识是显而易见的。阿喀琉斯式的个人意识,是被西方文化性质所决定的。这种思想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也给现代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弊病。拨开史诗作品所隐喻的层面而深入其中,就自然会发现阿喀琉斯式的个人意识放任自由,漫无矩度,其对社会的破坏性冲击,将必然会危及社会安定和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当人们从阿喀琉斯的悲剧中获得某种启示时,不就在2 000多年前的盲诗人荷马那忧戚的面容前,感受到其心灵深处的忧患意识吗?可以说,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正是以此为基点,在由个人的生理-心理层次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哲学层次,由对个人意识的焦虑上升到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作终极性思考的过程中,构思了面对痛苦人生的哲学,并表现出人时常会“被抛入世界”的忧患感。尽管此后的西方文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

时期,但是沿着这种主题思路,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作家都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把巨大的忧患意识与以“个体生存绝望”情绪为代表的人生虚无感结合起来了。从而将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生终极追求,置于个体不断被毁灭又不断被创造的人生历史的链条上,不断地获得新的历史涵义。西方文学的这种忧患意识,其艺术审美形态呈现为“真”和“美”的形态结合,表现出符合规律性的认识倾向。这种审美形态往往具有崇高性特征的审美意向,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分裂或对立中呈心灵挣扎式的抗争,倔强和虚无的审美心理定势,使西方文学总是带有强烈的人生痛苦和绝望的感觉。与西方文化不同,建立在内陆农业社会和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中国文化,是在社会政治思想基本稳定,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社会体制中平缓稳步发展的文化。人们常说中国文化的哲学理想是中和的,具备内陆农业文化的特征:趋于安稳和保守,崇尚功用和务实,讲求中庸与谐和,具有乐观精神、求同态度和肯定人生等等。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呈现出一种静止不动的历史发展形态。其间,尽管文化的重心也略有变动,文化的派别也各有不同,但“儒道互补”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始终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的形态特征,即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当中,多侧重表现出对其伦理规范和目的性的深深忧虑。人们常常称道中国文化为“乐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其实,所谓的乐感文化并非纯情的浪漫幻想而没有对现实人生的忧患意识,只是由于这种“乐感文化”性质所决定,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不像西方文学那样集中在个体的生理到心理层次、形而上学的哲学层次上———以与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相抗拒、分裂的心灵冲突形式来进行表现,而是紧紧扣住伦理、政治的层面,怀着对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的强烈关注之情,展开以“国泰民安”为中心内容的忧患主题思路,并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承受历史留下的那种精神重担、承受人世间一切精神苦恼,使文学的忧患意识处处都表现出以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为重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中,也不乏“悲士不遇”和“忧生之嗟”的个体忧患,但是就总体而言,以忧国忧民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始终是贯穿在中国文学忧患意识当中的一条主线。从这个角度来看,“悲士不遇”和“忧生之嗟”的个体忧患,仅仅只是表现的形式,既不是那种狭隘的个人患得患失的情绪,也不是那种自我哀怜的戚戚之心,其实质

内容是个体无法介入或参与国家集体等行动或不被重用之后的感叹心理,仍然是以国家、民族、社稷民生等群体利益为人生终极追求目标的。即使到了现代,不

少的现代作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例如鲁迅及五四时期的作家,也表现出对人及人的生命的苦恼、焦灼与绝望的情绪,对“人生究竟是什么?”发出系列的质询,极类似于西方现代派的那种对人生虚无,对个体生存绝望的忧患意识,然而,鲁迅及五四时期作家,其忧患的基本点是基于现实人生的,所面对的是千疮百孔、贫穷落后的国家、社会和现实人生,因而其忧患意识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崇高感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的献身精神等伦理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中国文化顽强的“实用理性”精神和感时忧国的伦理激情,使鲁迅这位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在热衷于把个体作为一种独立的真实存在,并认真思考其生命意义时,也没有像西方现代派作家那样,建构和发展一整套关于对“存在”和生命的非理性主义忧患意识理论体系,而恰恰相反的是,从中引申出一整套关于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灵魂的理性主义忧患意识的思想体系,使他作出的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许诺和献身精神,而这种精神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与屈原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未悔”的忧患精神,存在着内在的关联。

尽管中国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沿着这条主题思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作家,也都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把巨大的忧患意识与以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人生谐和感结合起来了,从而将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生终极追求,置于国泰民安、社会稳定的人生历程的链条上,使整个文化和对人生的忧患意识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历史内容。中国文学的这种忧患意识所导致的艺术审美形态,偏重于“善”和“美”的形态结合,表现出契合目的性的伦理认识倾向。这种审美形态具有优美、和谐、精致小巧的审美特征,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中,呈心灵超然式的恬静、超脱或消沉、无为的审美心理定势,并在强调“悲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和谐节奏中,使中国文学在表现人生苦难时,其巨大的忧患意识中仍然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光辉。从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学忧患意识的差异性。在这里,这种比较所得出的差异性,并不说明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说明二者不同形态的本质特征。在比较中可见,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显然偏

重于以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伦理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所表现的寻找精神家园的意向是具有两种形态特征的。一是忧患主体始终不忘情于世,不忘情于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利益。以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为核心的寻找精神家园意向,充分表现出中国文人伦理情感和义务感的真正来源及根深蒂固。因而当这种倾向诉诸文学的忧患意识时,也时常地带有这样的规律———忧患意识愈是强烈,也就愈加表明宣泄伦理情感和实现伦理义务趋向的顽强;二是忧患主体以弃绝世事、看破红尘,或解甲还乡、退居田园的方式来消解介入,用“穷则独善其身”的伦理规范,将以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为核心的精神意向,建立在追求崇高的人格伦理风范、树立“德”性人格情操之上,因而当这种倾向诉诸文学的忧患意识时,又时常地表现出这样一种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现象———忧患意识愈是强烈,也就愈加显现人格伦理风范,显现“德”性人格情操的高尚。

中国文学忧患意识以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伦理内容,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凝聚并传播了华夏民族的群体意识,成为维系国家与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中国文学中具有较强的民生意识、鲜明的爱国情感、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情操等特点与此也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还大大强化以悲为美、以善悲为雅的民族审美心理,使历代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将忧患作为一种情感宣泄模式,从而大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情方式、层次和内容等审美空间。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当然也有类似的特征。不过,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更多地倾向于在情感宣泄中,使人们对人类苦难的理性认识与把握,向来以充分肯定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作终极性探寻为核心。中国文学这种独特的忧患意识及其主题系统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美感包容力,使得诸如忧天悯人,相思怀故,失意离别等丰富的人伦情感与内容,都可以融入忧患的情怀中加以表露,同时,中国文学深层涵义的细密精致,象征比喻、语言表达技巧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得力于此。

3、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表现形式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性的,并且与华夏民族性格的基本精神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那么,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具有哪些表现特征呢?我认为,从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征上来看,至少应该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3、1 伦理性情感与理性精神相统一的特征

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往往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所谓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伦理性情感,其涵义指的是当外在的恐惧、敬畏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和欲求时,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其表现形式就主要的是面对客观外界的缺陷而萌发的内心情感冲动。但是,这种情感又不表现为与客观外界的对抗,而是在强调作为对立面的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必须相互渗透的前提下,在“天人合一”的主客体相融当中,使情感导向日常的伦理,并且通过实践理性来表现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像西方文学那样在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对抗中通过以个体生存价值为核心的人生探索来表现精神力量。

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这种伦理性情感与理性精神相统一的表现特征,体现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便形成了艺术审美境界谐和性的特点。所谓的“忧而不伤”,正是中国文学审美理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忧患之作,其间尽管忧

患的内容有所差异,但强烈的忧患之情是溢于言表的。不过,这种出自内心强烈冲动的忧患之情,不像西方文学那样,给人以绝望的审美感受,而是偏重于强调一种伦理的和谐,突出的是精神世界的道德秩序。同时,中国文学的含蓄、温和、优雅等艺术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密切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风格是沉郁而不激越,忧伤而不绝望。个体强烈的忧患之情,总是以囊括时代、社会和人生的忧患形式而加以表现,这也使得中国文学总是具有一种充满希望的艺术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表现的是个体生存价值和幸福被社会重压所摧毁的绝望之情,那么,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表现的则是社会道德与理性对于黑暗现实的胜利之希望。像屈原因忧愤而投江,但他不是失败者,他的忧患之作所体现的崇高而壮丽之精神,是永远鼓舞人心的。

3、2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特征

受中国文化观念所制约,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不是强调走向自我的忧患,而是强调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在这种走向中,特殊的表现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相结合的特征。具体地说来,这种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示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当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

神内涵有所变化,忧患意识的表现形态也有所差异。但是,忧国忧民的本质特征则是亘古不变的。在情感导向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爱国主义也是衡量人生、艺术的一个标准。被后人誉为爱国主义杰作的《离骚》,就突出了诗人以身殉国的精神风貌。从诗人那“既莫是与为美政兮,吾将从鼓咸之际”的呼喊声中,可以发现他的忧患之思所表现的理想和抱负,都无一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在中国文学中,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绝对不是一个空泛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孟子》中称“天下之本在国”。国,也像母亲,意味着精神与物质生活的一个归宿,从中也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特点。因此,在走向社会的忧患中,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往往使诗人跳出个人的天地,而把忧患的目光投向广阔的现实人生,从而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中使忧患具有更为深广的现实内容。二是展示居安思危的预言意义。中国文学强调走向社会的忧患,这使得诗人往往对于历史进程和现实人生都具有一种极其敏感的思想特征。在展示忧患意识的过程中,诗人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觉察到国家、社会祸患的隐伏滋生。例如屈原为楚国的安危日夜忧虑,而当时的楚国还并没有到亡国的地步;贾谊生活在“文景之治”的盛世,但他深谋远虑,时发忧世之言。杜甫在繁荣的唐盛期,却敏锐地感到大动乱的逼近。这种现象说明了居安思危的预言意义。当然,大诗人并不是预言家,只是心中的忧患时常地在安逸的环境中包容着国家和人民,这样也就在艺术的表现中,凭藉着对生活的敏感,表现出了对某些历史进程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审时度势的结论,更多地是诗人忧患的一种主观愿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献身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既然忧患不是局限于个人的天地,那么,走向社会的忧患,也就应当承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某种义务、责任。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上下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到鲁迅的“肩住黑暗的闸门”,都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在忧患当中所展示的献身精神。可以说,这种精神不仅使他们最终获得完美的人生价值,而且也同样使他们的艺术创作获得新的价值取向,并为中国文学增添独具特色的艺术光彩。

4、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运行趋势

既然忧患意识与寻找精神家园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中西文学各自以不同的表现形态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共有的忧患意识和文学的忧患主题。在东西方文化、②②

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位置也日益突出。与

此相关,中西文学忧患意识和主题的相互交融、补充,也日益显得重要。西方文学重在追求个人价值和幸福的忧患意识,往往在形而上的哲学层次上显示出人类忧患意识的深刻性,应为中国文学所汲取和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而中国文学重以追求国家、民族、社会和谐的忧患意识,突出了人类向往社会安宁、有序的理想,应自觉地同西方文学的忧患意识相交融、相补充。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趋势上来看,这也是中国文学的运行趋势。这种运行趋势,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必将更进一步地丰富与发展人类共有的忧患意识和文学的忧患主题。

[参考文献]:

[1]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2] 高尔泰.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60.

作文四:《论忧患文人的忧患意识》1600字

【摘要】纵观中华几千年文明史,古代文人多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在这种“兼济天下”的情结中,几乎无不体现出一种“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可谓是我国古代文人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而这种忧患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中华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从某方面来看,也是一部文人史。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活跃在历史舞台,借助诗、词、歌、赋、绘画等多种形制来抒发自己政治情怀和理想抱负。忧患意识作为古代文人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一)忧患意识在安定治世的体现

在安定的治世,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兴隆,可谓国泰民安。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人的忧患意识,多会以进谏君主、劝纳良言的形式体现出来。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形成于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唐盛世。其中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是提醒唐太宗,若要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身体力行“十戒”:戒贪、戒骄、戒盈、戒盘游、戒懈怠、戒壅蔽、戒谗邪、戒谬赏、戒滥刑、戒大兴土木。

另有西汉时期的贾谊,思想敏锐、心系国运。西汉建政20多年之时,政权日益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可谓为治世。而贾谊在自己悉心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之后,给汉文帝上书。他在谏书中忧心忡忡地写道,“进言者皆谓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二)忧患意识在上层统治者昏庸无能时的体现

这个时代所能够产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现文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患。 比如屈原的生于战国末期,而楚怀王又不辨贤良,听信谗言。致使屈原虽耿直而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这些突出的爱国风骨恰恰表现了屈原对于民族命运、对于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三)忧患意识在国家存亡时的体现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结,屈原作为第一位爱国诗人、将其爱

国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国难当头,众多的文人彰显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信念,不顾自身安危,而是全心忧虑国家安危、存亡。

孔子赞扬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认为没有管仲,我们就沦为夷狄了。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了对楚国存亡的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面对着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颠沛流离的残酷现实,怀抱“还我河山”的壮志,置身于疆场,精忠报国。岳飞《满江红》一词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国家危亡关头,挺身而出,顽强抗击侵略者,在力尽被俘之后,坚贞不屈。先在押送的船上挥笔写了《过零丁洋》的诗篇,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白自己赤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坚强决心。在狱中,他面对劝降,又写下《正气歌》,热情地歌颂了我国历史上许多不畏强暴、坚持气节的忠臣烈士身上的“浩然正气”,在祖国大地上万古长存。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明末抗清的史可法以及清初抗荷兰殖民主义者并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都名载史册,可歌可泣。

舍身为家国。当国家面临危难之时,文人的忧患意识化身为崇高的民族气节,而正是这种民族气节使一位又一位文人忧心国家的安危存亡,不顾个人利益得失,甚至将生死视乎平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忧患意识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

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诗词歌赋各种文体

(二)忧患意识在艺术创作上的表现

中国古代绘画中,有一类就为文人画,又称“士人画”

三、忧患意识的深远意义

归根究底,文人的忧患意识是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这种思想在数千年中一直被继承、发扬,称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参考文献:

[1]

[2]

[3]

作文五:《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6000字

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XX大学XX路上:

“嗨!你QQ了吗?”张三迎面碰上李四。

“马上就去!”李四脚步匆匆!

X-X-X宿舍: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张三对着电话机操着一口方言喊个不停!

“嘿!你都call了2小时59分59秒了,还没够啊!快点过来打牌,就等你了!”李四对着张三一阵乱吼!

“哈哈。。。。。。”里屋的几个从早到晚抱着几台micro puter,陷身于“XX传奇”、“ XX皇”、“ XX途”的江湖纷争之中,时不时发出几声高分贝的狂笑。

XX语言课后:

“老师点名了没?”张三从被窝里伸出迷茫的头。

“没!!!”

“太好了,又躲过了一劫!”张三癫狂地从被窝里蹦出来。

《XX学》考试刚刚交卷:

“哎! 命苦不能怨政府,又挂了!”李四耷拉着个茄子脑袋。      张三:“走,直接重修!”

尊敬的读者,您听说过“八零后”吗?那么,您知道“八零后”的代表(或者说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是什么吗?就是我上面所述及的group of people---一个具有“天之骄子”称号的群体——当代大学生。读者朋友们,当您读到此时,或许会疑惑甚至惊恐:“太可怕了!太离谱了!太夸张了吧!”听我说,这一点都不夸张。我所述及的同事实吻合的很好。不过也不可怕,不必惊慌。好像有人就因此而称“八零后”为“垮掉的一代”。对此,我表示:I don’t agree with it!也许还有人会说:“你这自相矛盾了吧?”不!我所述及的诸如此类事实并非在痛陈,并非在讽刺,而是在激励,在于“一语惊醒梦中人”!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八零后”一代是具有无比智慧和超常潜能的一代,是要超越“六零”、“七零”前辈的一代!他们中时不时会跃出一个耀眼的新星,闪现出惊人的火花!他们是活跃的、不可思议的一代!然而,在说出中肯的评价之后,我要说的是遗憾。然而遗憾的事,我们这个群体的大多数是不太坚定的。犹如茫茫草原上的棵棵小草,憧憬而迷惑,微风一来便摇曳不定;也正如洋洋大海中的扁扁小舟,随波逐流;更像是温室中的奇花异草,尽享百般呵护,恬于安逸舒适,迷失于堂皇和璀璨之中。然而为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是他们不够智慧,失去判断力了吗?No,这些我在前面都以否定!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我们大多数“天之骄子”的身上缺少一样东西,一种无价之宝,一种意识,一种忧患意识!

面对幸福,又有谁会去忧患不幸?面对快乐,又有谁会去忧患伤心?面对安逸,又有谁会去忧患坎坷?面对阳光,又有谁会去忧患阴霾?没有亦或很少!难道是我们不懂居安思危吗?不,我们懂!只是我们不懂得体会,不懂得设身处地,不懂得身临其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有谁能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可敬而又可悲的李闯王用十八天来葬送十八年的心血,又有谁体会过他心中的苦与痛、悔与恨?隋王朝从兴到衰仅历三代,原因何在?又有谁能够体验到一个王朝的悔与恨?或许有人会说:“你说的也太大,太不切实际了吧!”那么好,请允许我继续阐述下去,与我们切身有关的。当你沉溺于QQ、网络游戏时,有没有想过别人正在争分夺秒、赶超于你?当你抱着个电话机,和准女友磨磨唧唧、粘乎个不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浪费的是金钱、流走的是时间?当你为逃过一次课而暗自庆幸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的家人为你这节课所投资的十几块钱?当你没有用功而挂掉一科的时候,有没有因为就业路上又添一个绊脚石而抱头大哭?                   四

当你在进行上述一系列行径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父母的处境?“在学校不用功就对不起父母”,这谁都懂,谁都明白。但又有谁曾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父母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那期望、渴盼的眼神,焦灼无奈的表情。又有谁能真正走入父母的心灵,去体恤那泣血的心?没有吧!那就让我们试着去做吧!你看父亲那因过度操劳而弯曲的脊梁,那长满老茧的、粗大的、树枝一般的手;你瞧母亲那爬满双鬓的斑斑银丝,那脸上经岁月流逝而遗留下来的沟沟壑壑。这

些“财富”是经过多少风风雨雨、艰苦劳作所换来的啊?想想其中的代价吧!想想其中的份量吧!我可爱的同学,请不要荒谬的以为我们城里的父母有多优越。其实,他们拥有一切父母所有的心境,他们的处境也不比我们乡下的父母好多少。没有过多的体力劳作,却有了时间的限制、自由的制约,常常为了超负荷的工作量而加班加点。他们处在看似优越的工作环境,却实际如履薄冰,看着老伴、上司的脸色度日如年。工作之余还不忘加强学习,以提高技能水平,否则就面临下岗的危险。在此我不得不举一个实例,请不要嫌我罗嗦!我的一位至亲的小姨,在我们那座城市的医院工作。早上6:30,她匆匆起床、洗漱,饭也不吃便离了家。一到医院,她便以医生那特有的高节奏的步履,奔走于各个病房之间,精神无刻不处于高度敏锐的警惕状态,以随时观察病人的状态变化。中午她是无暇回家吃饭的。一天便是在这种状态下过去的。等到晚上九点多了,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蹒跚回到家中。对于她来说,双休日是不大常有的。即使是偶尔一次休假,她也会抱着一大摞医学教材,一如往常的灶,搭车赶往另外一座小城的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充当一个兼职教授,赚取一点儿额外工资。也是很晚,她才从那赶回家中。在小姨的书桌经常摊开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籍。四十多岁的她,尽管有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量,依然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我可爱的同学,请体恤并学习我们可敬的父母吧!

同学啊!当你在进行哪些我前面书记的一贯动作时,你又何曾想过亲人以外的人的处境、遭遇?你或许会有所耳闻,有所了解,但我敢断言:你不曾身临其境,不曾设身处地!你见识过乡下农民的生活吗?让我们具体一点吧!你曾去过太行深山区的农村吗?哪里的农民经年累月耕种着山地,有的高悬于大山之巅,有的却在深沟谷底。一年之内,耕地,他们要爬山(而且那广袤的土地也是他们用双手一刨一刨地刨出来的);播种,他们要爬山;施肥、浇水,他们要爬山(而且那是他们一肩一肩地扛上去、挑上去的);收获的时候,他们还要爬山,而且这也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候。那成千上万个玉米棒子,他们要用双手一个一个地掰下来,然后再一个一个地装进袋子里。然后,这成千上万斤的份量,就是靠他们那疲惫的双肩,一肩一肩地从山顶扛下来、从山谷背上去的。同学,你曾体验过吗?请听听我的体会吧!但把那两大包沉重的玉米压上肩膀时,一股火辣辣的疼痛感穿越整个身体!背负如此沉重的负荷,走着崎岖的下山、上坡小道,一步三摇晃,缓慢地艰难前行!同学,更何况那堆成山的玉米要靠我们弱小的双肩,你敢想象吗?

同学,你曾了解艾滋疫区那些孤患儿童的处境吗?不妨让我带领大家走进他们及其家人的心路历程!同样是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区,生活着一群朴实可爱、乐天安命的农家父老。在这片富饶广阔的生命乐土,他们繁衍生息、辛勤耕作、自得其乐。对于幸福的向往,他们同我们一样;对于生命的热爱,他们同我们一样强烈!看看那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儿吧!多么可爱!蓬松枯黄的乱发掩饰不住那红扑扑、充满热情的脸蛋!看那双眼睛,多么澄澈明亮,像光芒四射的珍珠、玛瑙,忽闪忽闪的!看那只有小孩子才有的延伸,注视着面前完全陌生的泥,显得是那么礼貌,又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神往!那吧嗒吧嗒的眼睛,在对你进行了一次全身扫描后,瞪得又大又圆,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她的心思令人难以捉

摸:是被你身上华丽的腐蚀所吸引?还是被你晚上经光闪闪的手表所迷惑呢?突然,她的脸刷一下地红了,以一种急切的速度,她跑到父亲身后,趴在父亲的屁股上,探出一支小脑袋,依然用那无限神往的眼神观望着你!现在你被面前这个阳光少女纯真、莫名其妙的行为所征服、陶醉,太可爱了!这令你想起了含苞待放的花蕾,跃跃欲飞的小鸟儿。然而,我说这朵花蕾可能不会再开放,这只小鸟可能即将夭折,你会信吗?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她那悲惨的命运预示着她一出生就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一个无辜的、未曾设施的生命却被命运宣判了死刑!读者,请允许我的狠心来阐述这个事实!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她家里穷!即将分娩的母亲突然大出血。囊中羞涩的他们不得不到简陋的卫生所输下非法自采血。“救人”的同时,也在母亲和新生儿的体内埋下了“定时炸弹”!年迈的母亲在短短几年内被HIV夺取了生命,留下了这朵不可能再怒放的花蕾!同学,讲到这里,我想问问你们是怎样的心情?然而,一个更加悲惨的现实是:在这个地方,像这个小女孩一样的患儿还有很多„„

同学,当你的心灵在经历了这样一次特殊游历之后,你还会为自己的种种行为感到无所谓吗?当你因为懈怠而逃了一次课时,还会那么自鸣得意吗?当你游弋于虚幻世界的纷纷绕绕中时,还会那么心潮澎湃吗?当你在情人节那天,还会为讨女朋友欢心而毫无顾虑地买下几十块钱一朵的玫瑰花吗?当你在生日那天请同学吃饭时,还会那么手脚阔绰吗?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意识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双眼被蒙蔽了!游走于城市的富丽堂皇,熏染于流行的扑朔迷离,滞留于生活的安逸舒适,我们变得浮躁、懈怠,变得麻痹、迟钝!周围的流言、浮沉、喧杂一是我们迷失了自我,养尊处优、自负而没有丝毫的危机感!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并深刻地体会到,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照,我们已不再是时代的宠儿,“天之骄子”的称号也已成为虚名!当每年数百万的毕业生涌向社会,我们面对的是残酷的竞争和冷言的回绝!让我们从现在起就真正做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吧!责任源于忧患!想想看,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人,不懂得为自己的命运着想,不懂得为他人的不幸着想,又怎会是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呢?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不懂得为家庭负责,为国家负责,又怎会担得起光耀门楣,建设祖国的重担呢?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不知道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纵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有何用?甚至还会危害社会!想想那些高科技犯罪:一些不法之徒,凭着自己高超的计算机技能,研制、传播各种计算机病毒;拉帮结伙盗窃QQ号码、私人帐号甚至国家机密!这其中有我们的在校大学生甚至博士生!责任源于忧患!他们之所以无责无任、肆无忌惮,是因为它们丝毫没有为国为民忧患的意识!

忧患,在于身临其境!忧患,在于设身处地!

忧患使人警醒,忧患使人奋进,忧患使人仁爱。思考自己的处境,我们会努力改变现状;忧虑自己的前途,我们会奋发图强;体恤父母的心境,我们会懂得回报;体察百姓的辛酸,我们会充满博爱;忧患祖国的兴衰,我们会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献给每一位在校大学生

娃娃 清  风  楼  记

明朝  陈音

政暇集客登埃,远近山泽之胜,举在指盼间,维时淑气方熙,群翎奏巧,嘉禾葱郁,远山如黛,画景舒长,云踪出岫,槐柳垂阴,芰荷散馥,玉霜方浓,银詹万里,雁鹜高飞,水天一色,疑寒互冻,竹松晚翠,积雪未消,列峰堆玉,四是万景,分萃毕陈,曷不一取,以名子之楼而独经清风名。公曰:‘风之来也,凭高者先者,有伉斯楼,凉飙四集,爽我襟裙,驱此炎烈,有耳者,孰不闻者;有之志,孰不夷怿此?吾所有有取于风乎。’客曰:‘吾子抱济物之志,非流连风月如庾,亮者岂羡风于斯楼。夫有声之风足以袭之外;无声之风足以感人之中。’周公告君陈曰:‘尔唯风’。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德之为风,入人也,深矣’。昔杨震、胡质、包拯、赵忭、李及诸贤以廉为吏,脱然不污,至今千百载之,下想其清节,犹使人兴起踊跃,如盛暑而御凉风也。今子之为郡,固扃私门,苞苴无路,污政溷淆,清风涤之。猛政酷烈,清风凉之。下吏承风,黔首戴德。      有歌曰:三冬皓雪兮,我公之室;三春膏雨兮,我公之泽;君子之风兮,小人是则。故子以清风名楼,使后之人将指斯楼为伯夷之居。

【转帖】

伟大与平凡

有的人很“伟大”,他们却很“平凡”;有的人很平凡,他们却很伟大!

平凡也“伟大”,伟大亦“平凡”!

世间万物皆具两面性,两面性相互对立,两面性却又始终集于一体、不可分割!正如“伟大”与“平凡”一样,一对截然相反的概念,却也总是形影不离,互相交融。所不同的是,有的“伟大”却掩盖不住它的平凡,甚至平庸;而有的“平凡”、“普通”却折射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伟大与崇高!

籽粒饱满的骨髓,总是默默无闻,谦恭的把头垂向大地母亲;而只有那些滥竽充数、花

而不实的莠草,总是仰面朝天、道貌岸然、耀武扬威!伟大与平凡皆在此间也!

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在他们身后留下的是坚实的、光辉的、灿烂的历程!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矢志不渝;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顽强抗争;为了社会的光明,他们呕心沥血!他们是人民的好儿女,时代的真勇士!当然,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他们在用奋斗换来美好,用热血换来光明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的称赞,社会的认可。于是,美丽的鲜花,血红的锦旗纷至沓来,无数的光环闪耀于头顶!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道德操行,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伟人!或许有人会疑惑、会猜想:这是怎样的一类人?他们一定是威严雄壮、摄人心魄、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你错了!当你真正面对他们的时候,你是何等的惊喜、惊讶甚至困惑:他们太平凡了,太普通了,普通得让人不敢想象。随意的衣着打扮,父亲般的和蔼可亲,农民般的朴实无华!如此一般的形象,让你很难将他们本人与他们那些超乎常人的成就结合在一起!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越是崇高的灵魂却越是那么的普通、平易近人!他们坚守做人的种种操行,朴实中透露出无限的睿智与光芒!

正如美与丑、真与假的共存,同样,我们的世界也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才思敏捷、口齿伶俐;他们洞察一切、八面玲珑;他们占据高位、威风凛凛!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及雄辩之言确实让人折服。然而他们总是给人一种矛盾的、不舒服的感觉,好像少了一样东西,一样极易被人忽略却又弥足珍贵的东西!他们满口仁义道德,而当真正的仁义降临的时候,他们却又敬而远之;他们“秉公办事”,却对光明的、正义的事物视而不见,甚至百般阻挠;他们高喊“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背地里却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为官之道;他们“发誓”要为人民事业尽职尽责,实际上却不敢承担半点风险和责任!“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我不禁要问。他们深谙“做人”之道、“为官”之道、“处事”之道;他们阴奉阳违,对下搪塞,对上取媚!游弋于现代社会中,他们是如鱼得水、如鸟随风、如日中天!然而,我们的社会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不得不如咿呀孩童,匍匐而行,垂垂老者,蹒跚而旅!而更苦的却是我们的老百姓!此类之人,声名显赫,貌似“伟大”,实属平庸甚至卑劣!

“人之初,性本善”,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每一个灵魂都是纯洁无瑕的。然而以后的差别却是如此之大!正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尽在一念之间!同样的“白纸”,经历了社会的涤荡、剖绘,有的画满“阳光、蓝天、白云”,平凡中成就伟大!有的却被乌云侵蚀,污浊浸染,岸然中暴露卑劣!

面对璀璨灯火,林立高楼;面对浮躁尘世,物欲横流,是游离,还是坚持?是随波逐流,还是劈风斩浪?是“伟大”也平凡,还是“平凡”亦伟大?

作文六:《强化大学生的忧患意识》1500字

强化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30年的和平时期。和世界上很多处于和平时期的国家和民族一样,我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即地方政府、企业、民众与国防事业的距离过远。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比较少,国家危机意识比较淡薄。

没有政治上的稳定和国土上的完整,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然而我国由于各种历史、政治、宗教、民族上的原因与许多邻国都存在着边界问题、领土主权问题,国家周边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

我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上邻国有15个,隔海相望的邻国也有8个。所以我国既是一个陆上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与这些邻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边界问题上的纠纷。

中国和印度、日本以及越南等国,因领土争端所造成的矛盾由来已久,中印、中越为此还刀兵相见,但领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上述国家都号准了中国的“脉搏”,即为了谋求和平发展和维护周边稳定,中国不会轻易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领土争端。所以,他们有恃无恐,变本加厉的在争议地区改善态势,并加速进行资源掠夺。

领土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实际占有者决不会轻言退让,要么以谈判方式做出利益交换,要么在战场上一决高下,时间不会改变对这两种方式的取舍。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上许多问题正试图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谋求解决,然而这一个个问题却

不容我们忽视。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领土争端,不仅影响到相互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使稳定周边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当然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并非不能发展正常国家关系,甚至还可以成为相互合作的伙伴,但争端毕竟尚未消除,这种如芒在背,如骾在喉的感觉,始终是挥之不去的。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紧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涌现。而经济全球化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再度张扬提供了新的条件,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的发展,同时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近来由于宗教、民族等原因,我国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反动势力,不断扰乱我国国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我国的经济能保持高速发展,政治局势保持稳定,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分不开的。08年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事件将世界的眼光都吸引到了这个一想安定的角落。09年7月,在我国新疆爆发了一起更为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我们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且对国内的整体局势造成了极其的影响,降低了广大人民的社会安全感。而作为内战遗留问题的台湾问题,也始终是我国统一大业上的拦路石。

在国外动荡的政治局势,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与国民安全意识淡薄等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下,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进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强烈的忧患意识大学生是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基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远虑与近忧是相联系的,近忧是远虑的前因,远虑是近忧的后果,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不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于国家建设的得失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必须随时保持着危机意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所以每位大学生都应该成为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自觉维护者。我们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同时又要从小事做起,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来,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时刻准备着担当重任,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作文七:《大学生之国防忧患意识》1700字

大学生之国防忧患意识

孙子兵法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华民族还有古训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无数的历史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倘若没有强烈的国防忧患意识,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国防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尤其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主力军一大学生的国防忧患意识水平更是至关重要。

网络影响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成型。近些年来,互联网高度发展,同时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的特征,这些都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政治、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便捷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中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在互联网中所主导的网络文化呈现出全球化和殖民主义的特征。西方国家通过电影、书籍等多种媒介传播的色情、暴力信息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危害,而极端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重大危害作用。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成型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强,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可能会出现误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而思想混乱,致使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减弱,对我国的国防建设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网络削弱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对国家、社会历史的命运、前途、生存和发展潜在危机的自觉发现,并由此自警而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自身积极的主观努力趋利避害,消除潜在危机。目前,部分青年大学生在网络面前,忧患意识日渐淡薄。随着网络发展的日益完善,游戏、娱乐、聊天等功能日渐加强,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本应该具有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荡然无存,危机意识日渐消退。从当前形势看,两级对抗虽已结束,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旧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西化”、分裂中国的图谋并未改变,一直力图用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改造中国,对中国进行“软遏制”,不时地释放“中国威胁论”来损害中国形象,限制中国的发展。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被强占;中日东海大陆架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依然存在;“台独”势力时刻可能危及两岸和平。面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安全形势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一些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的麻醉中或麻木不仁、或认识不清,这对我国的国防建设有着严重危害。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很关心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我认为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而是全中国人民的事情。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国防意识观念。目前的中国乃至世界,总的来说虽处于和平时期。但暴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很多的内忧外患,俗话说有备无患。我认为目前重点虽然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可是我们也要对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保持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取得高等学历的地方, 它也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忧患意识的地方。一个对自已祖国都不关心的人,学历再高也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接班人。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而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更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

其次,我们还要树立尚武意识。尚武不是好勇斗狠、穷兵黩武,而是要崇尚军事职业重视国防建设,特别是国家利益面临威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不惜作出重大牺牲,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捍卫我们国家的一切利益!! 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堪忧,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东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沙问题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我们党和国家正在经受严重的挑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怎能置身世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七十年后的今天,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新的变革。我们在享受

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西方反华势力、分裂势力的信息渗透进行强有力的抵制与反击,为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政府、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阶段,多管齐下,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大学生培养国防意识,有力支持我国的国防建设

作文八:《2013年大学生的忧患意识》500字

2013年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尊敬的党支部: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个有名的温水青蛙的实验,青蛙在温水里活活被烫死却浑然不知,孟子也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国现在安静团结,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在这种繁荣和谐的表象之下,很多人,包括我们的大学生开始麻痹大意,飘飘然自以为是,忽略了应有的忧患意识。

我国现在是和平稳定发展状态,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大学生也有了安逸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他们想象着外面太平盛世,安于自己的小小世界,关注的重点也有经济军事开始转向娱乐八卦,打着游戏看着无聊言情剧挥霍自己的青春。你在校园里随便问一个人,知道小月月的绝对比知道人民币汇率的人要多。不是说我们的大学生们“鼠目寸光 ”,只是那种“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胸怀到哪儿去了呢?

在党校培训课上,老师提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领的多重压力。比如说国际上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压力,全球绿色发展的压力; 国内也并不太平,表现在收入非配的失衡,造成人们对公平的质疑,各种矛盾被激化„„许许多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是与我们每一个国人息息相关的,为什么要视而不见呢。居安思危,才能保证我们的顺利健康发展

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更是要以身作则,在实践中为人民服务,可能我们目前只是学生,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有限。可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热切的关心,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文九:《作文论述“忧患意识”》400字

“患,忧也,从心。”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忧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早在先秦,我国就有了治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比喻,这种思想被概括为居安思危。越是在形势大好的时候,人们越容易迷失方向;越是在事业的高峰,人们越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防患于未然;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上克勤克俭,严以律己;可以激励我们发奋图强,抗争命运。忧患意识意味着顺境中的未雨绸缪,繁荣中的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腾飞的先决条件之一。

历史上因为没有忧患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举不胜举。清政府闭关自守,毫无忧患意识,八国联军一入侵,就直插北京,国土丧失,条约横飞,耻辱至极;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敌北方游猎民族之势,一再退让,大片国土丧失,也是没有忧患意识而造成灾难的事例。项羽的失败,李煜的被捉,《红楼梦》中贾府的破落,李自成的兵败,皆出于无忧患意.........

作文十:《忧患意识作文素材》1300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

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一种潜在意识——那就是忧患意识! 什么是忧患意识?那就是在国泰民安时国君仍日理万机的操劳;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严加防守警戒;就是商人在事业成功时仍不停占领市场的竞争;就是寻常百姓过日子时省下的一笔存款。换句话说,这就是居安思危。 或许他们的担忧似乎不必要,的确,国君何尝不可松懈一下?商人也该满意一下自己的业绩了吧?小百姓偶尔“潇洒”一下好像也未尝不可。

然而,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也许也许有一天敌人回来侵,市场也许会被人占去,家庭可能会因变故而贫穷,这一天不知道是否会来,也不知道是哪天但他们只想到一点,就不会松懈!这就是忧患意识的根本所在!

你敢底气十足的告诉我你有忧患意识吗?不!倒不是说你要贪图安逸,只是你现在还没有步入社会,你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你不可能忧患,但这只是暂时的。 当你面对重复不变的早饭露出厌恶的神色时,你得想想这样的生活能否持久;当你追求名牌时装时,你应想象一下可能有一天会连普通衣服都没得穿;当你拿着父母给的钱大手大脚时,你必须想到或许你将来日子过得很难;当你因为成绩优秀沾沾自喜时,你得想到后面的人随时会赶超你;当你觉得日子很安逸平静时,你该想到外面的世界竞争有多激烈。 当然,这并不是叫你杞人忧天,什么事都优,但有一些忧患意识能给你带来压力,让你谨慎点,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愿你以后回答我时,能大声的说:“我有忧患意识”!!!

老师评论:好思路清晰,没有一句废话,干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