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电影音乐文化内涵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电影音乐文化内涵研究

时间:2022-10-29 19:45: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电影音乐伴随着电影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六十余年电影音乐的时代划分、内容、风格演变以及新时期的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回顾、探究,旨在对过去六十年的电影音乐发展进行小结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电影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电影音乐;演变;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金相莉,绥化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建国后创作歌曲文化内涵及其形态学研究》,编号:2015C033;绥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国后艺术歌曲文化意蕴研究》,编号:R1502018。

自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桥》上映,我国电影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程。电影音乐作为有声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六十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音乐的内容、风格不断发生改变,并出现了不同时期的独有特征。这使得我国电影音乐文化的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也产生了更多新的、富于启示性的诠释。

一、六十年电影音乐的时代划分

我国的电影音乐是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而成长的,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1949—1966“文革”前,简称“十七年”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战线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最初几年的音乐文化建设,处在一个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一方面,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国家的经济基础长期受到严重破坏,音乐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资产阶级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政策,以及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中国和平建设所形成的现实威胁,中国的音乐文化建设不得不处于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中。

尽管处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新中国最初几年的电影音乐工作,在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电影音乐工作新局面,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作品,例如,《北风那个吹》《数九寒天下大雪》《敖包相会》《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九九艳阳天》《义勇军进行曲》等。

2.1966—1976十年浩劫时期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时期”,全国各专业音乐团体、音乐院校、科研部门、党政机构、社会团体和一切正常的音乐艺术活动全部陷于瘫痪,电影界更是重灾区。由于四人帮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在“文革”开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所能看到的电影只有“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3.1976至今新时期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中国电影音乐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在“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电影音乐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多样并存的大好局面。经过1976—1978的短暂恢复,改革开放后,中西音乐文化在20世纪80一9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交流与撞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后,电影音乐创作开始多元化,我国的电影音乐进入了凤凰涅槃的再生与腾飞阶段。

二、六十年电影音乐内容、风格演变

在我国,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的影响,是一种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党的喉舌”。国家的政治环境与党在文化领域的政策与方向直接影响着电影及电影音乐的内容与风格。这种现象在建国初期的十七年与“文革”时期尤为明显。

1.从领导人、党、英雄到生活、情感等多元化的内容转变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音乐创作呈现出—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歌唱新生活、歌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和歌唱工农兵的优秀作品。在对“十七年”中革命历史、英雄主义影片(军事题材影片)、名著改编影片、惊险片、爱情片、儿童片和艺术性纪录片等主流电影类型中的音乐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祖国”“共产党”“毛主席”“英雄”“幸福”“团结”等关键词频繁出现。总体来说,“十七年”中的电影音乐受到当时“戏剧式”电影的影响,电影音乐的内容样式比较单一,但“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也没有停止过探索。尽管在倚重于宣传爱国、爱党和革命英雄主义这些政治主题的背景下,依然有一些与政治联系不那么紧密,十分具有艺术性的电影音乐作品出现,例如,《阿诗玛》《怒潮》《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球迷》(陈钥作曲)等。这些具有艺术性的电影音乐体现了电影音乐内容向生活的各个方向拓展,艺术上大胆突破的艺术特征。1966—1976的十年间,中国文艺界进入了黑暗时期,“文革”的炮火把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才建造起来的20世纪中国音乐轰成废墟,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电影音乐由于不符合“四人帮”的要求而被打入冷宫。“样板戏”这种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

1973年以后,我国电影事业得以部分恢复,国家领导人在群众不断高涨的呼声下,批示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故事电影。这些电影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其中的电影音乐作品较“文革”初期,已经呈现出了艺术性逐渐复苏的态势。当时,《青松岭》(施万春作曲)、《创业》(秦咏诚作曲)、《闪闪的红星》(博庚辰作曲)等优秀电影音乐作品陆续出现。

新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无论从美学观念到表现手法都出现了重要变革,从而形成多种内容并存互补的局面。

电影音乐内容开始脱离政治逐渐向关注百姓生活的转变始于1979 年的电影歌曲《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又名《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歌曲突出了自豪感和幸福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真正结束、摆脱政治性电影歌曲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是1979 年《三峡传说》中的《乡恋》。这首歌曲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真正象征着中国电影音乐及人民思想的解放。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电影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音乐在20世纪80—90年代迅速出现了一批影响了一代人的优秀作品,如电影《小花》中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电影《海外赤子》中的传世之作《我爱你中国》;电影《红高粱》中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这些作品内容多样,歌颂爱情、亲情、生活等,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体现了向生活靠拢、对当代社会题材的重视与深入挖掘。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音乐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作品的内容愈加多样化,民族性的内容与国际性元素都得以融入。例如,电影《卧虎藏龙》的民族性元素13段音乐与电影《立春》中舒伯特艺术歌曲与普切尼歌剧咏叹调的运用。这种多元化的电影音乐内容的发展,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情感需求。

2.从声乐、器乐、戏曲为主到多元化的风格演变

在电影发展的第一阶段“十七年”的初期,人民群众相对于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更加重视通过生产和劳动来改善、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长期的社会动荡、战争导致电影事业的发展受到影响,音乐创作人才十分缺乏,故而电影音乐在当时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也谈不上有明确的风格,只是基本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前将声乐歌曲作为电影音乐主要表现形式的左翼电影音乐的传统做法,如《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游击队歌》《救国军歌》等。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很多都为进行曲风格,并且将我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相结合。

1953年,中央电影局音乐处成立,电影音乐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一大批音乐创作人才通过出国学习与国内培训积累了更多的电影音乐知识与经验。在大量吸取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虽未脱离声乐作品的局限,但已经体现出了音乐与文学、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风格特色,例如,《我的祖国》《九九艳阳天》《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

进入新时期,电影艺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着我国电影音乐风格向多元化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的恢复期,电影音乐仍然以歌曲、器乐曲凸显其主要风格,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知音》《角落之歌》及电影《红楼梦》中的许多插曲。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影行业的繁荣逐渐受到电视等其他媒体冲击,电影音乐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与发展,更多呈现为艺术家个人的追求、个人的风格,进入到全面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三、新时期电影音乐新特点及文化阐释

受到电影音乐在内容、风格上多元化发展的影响,新时期的电影音乐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商品性与商业化运作

由于电视的普及,我国的影院观影人群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下滑,1992年—1993年尤为明显。对此,1993年1月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又称“3号文件”)及其《实施细则》。文件要求电影行业全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实施电影体制改革,国内电影体制改革随即展开,商业片也开始大量出现。随着2002年由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上映,中国的商业片时代来临。

面对电影的商业化发展,电影音乐的娱乐性与商品性也逐渐得到了重视。电影音乐不再仅仅为了推动剧情、创造流行而存在,而是成为可以为投资方获取利润的商品。2005年由成龙、金喜善主演的电影《神话》的主题曲《美丽的神话》获得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并在当年以1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中国移动,而中国移动将其作为彩铃出售,所获取的利润远远超过其购买价格。同样的例子还有2008年上映的商业电影《十全九美》,当中的两首歌曲《梨花香》《海盗船长》彩铃下载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说,当电影音乐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它就具备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亚文化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凸显

电影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同时具有电影文化与音乐文化的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时期诸多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也是这个时期不同音乐风格的外化反应。新时期的电影音乐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载体,还是一种商品,它所表达出的意识形态,都显现出亚文化与非主流的特征。

受电影商业化的影响,电影音乐更加强调娱乐性及与特定人群的情感呼应。其内容所表现的经常是属于亚文化层面的爱情、成长等主题,在一些作品中还出现过较为悲观消极的情绪。这些内容虽然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反差较大,但由于其更多地从个体出发,贴近普通人的情感,能够满足个体的情感要求,所以电影音乐中这种与主流文化相通但反差较大的亚文化特征愈加明显。

电影音乐作为社会文化中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其在受众上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年龄亚文化特征,主要为青年、少年所接受。在各个年龄层中,年轻人毫无疑问是为电影及电影音乐买单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电影音乐的创作也要以年轻人所关注的内容、风格为主要着眼点,来迎合年轻人的心态与品位。

3.网络化与传播方式的革新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我国媒介的整体格局,电子媒介的出现为我国电影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变革。传统的影院与电视不再成为电影播放的唯一途径,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而电影与电影音乐最初承担的媒介属性减弱,更加具有商品的特质。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其最大特点是开放性与交互性,人们不再单纯地被动接受信息的推送,而是可以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多种方式进行互动,而网络的迅速、快捷性,与其跨越地域的能力,使得人们在选择、欣赏电影音乐的过程中变得更主动。

发行通道与宣传通道的统一是网络化为电影音乐的传播带来的新改变。传统的电影歌曲都是随着电影的上映才出现在公众面前,而网络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为了配合电影的发行宣传,制作方会提前在网络上公开并未植入电影内部的歌曲。如电影《梅兰芳》中的《我们的爱只有你懂》,就是在电影上映前采用网络发布的手法作为电影与电影音乐在推广时的一种配套商业宣传。

除网络的点对点直接传播外,数码技术的提高也为电影音乐的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从早期的唱片、随身听到现在的MP3、MP4、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高科技的发明成果,科技的发展使电影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电影音乐更加向流行音乐靠拢,为其广泛流行、传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以上三点是我国的电影音乐在新时期所显现出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的出现与我国电影音乐主流社会意识的形态性、民族性和政府文化部门的规范性等传统的文化特征并不相违背。在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电影音乐的内涵与外延都会随之改变。这就说明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影响的。

中国的电影音乐艺术事业,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六十年的电影音乐是一本打开着的历史教科书、一本活生生的巨著,既有创造的欢乐和丰收的喜悦,又有压抑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光辉成就与严重失误共在,宝贵经验与沉痛教训并存。通过对六十年我国电影音乐发展的内容、风格、新特点及文化的阐释,我们能够得出:中国电影音乐的整体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环境与电影音乐文化的互动关系之中,其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紧密相关。而电影音乐能否在当今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获得健康发展,则需要电影音乐人不断地创造出更符合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更贴近百姓生活情感的作品。

[1]沈芸. 中国电影产业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16.

[2]张妍榕. 中国建国后 30 年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1949-1979)[D]. 辽宁大学,2013.

[3]高祎蔚. 新中国电影音乐风格的流变[D]. 江西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