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数学试题 > 孤独与幸福_《幸福与孤独》1100字

孤独与幸福_《幸福与孤独》1100字

时间:2020-01-11 09:15:0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幸福与孤独》1100字

幸福与孤独

这是一个多雨的夏天,都说了六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可真是比喻的贴切,真真儿的,明明刚刚还是大太阳热的不行,就下车这一会功夫雨就哗哗的吓大了,给方才的闷热一下子冲走了不少,但好像并没有多少人去额外享受这份随雨而来的凉爽,因为雨下的太大太急,人们都迫不及待地在找一个能够避雨的地方。我下车 的地方是个高架,下了车后需要穿过一个路洞然后再上一个高坡才好,因为那是回家的必经之地,当我提着我那十公分的细高跟大步步咧咧尽失女人风范的向前疾行时,忽然眼前的一幕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十五年前......那时我刚读初二,由于家里车辆紧张的原因,再加之学校离家也就四五里地的路程,所以那个时候周末返校大多是走路的,一个人背个包,里面装着了从家里带的妈妈力所能及给准备的食物以及这周要用的换洗衣物,就那样一悠一逛的向学校的方向走着。途中会时不时的遇到骑车子的同学或是其它行人,这次回校也没有与往常有何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走着走着,有个自行车超过了我,那是一家人,一个男的骑着在那个年代多见的二八式自行车,前梁着坐着一个小女孩,后面坐着一个和他年龄相防的大姐还抱了个小男孩,这应该是一家人,车子稳稳的从我身边走过,然后越来越远,我当时就盯着看了好久好久,一直到模糊的看不清了,那个场面或许是我第一次觉察到了幸福,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那个场面怎么会让我想到“幸福”两个字,但的确当时就深深的触动了我,我觉得那个车子应该就是他们的全世界,因为车上有他们彼此最亲近的人,让我忽然特别想为他们写点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也没有写成,这个念头就不了了之了,那是那个场景真真的触动了我,一直至今再次目睹还是能激起圈圈涟漪......雨中,一个男的弓着背努力的登着为数不多的自行车,全身都湿透的他心里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后面的大姐用紧紧的抓着他的衣服,因为后面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世界。

接下来再说一个故事,其实也算不上是故事,只是一个场景,一个让心颤动的小瞬间,昨天坐公交车,我的旁边坐了一对小夫妻,他们大概是在讨论买车的事情,我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因为我是一个坐车上除了玩手机就是看着窗外发呆的人,很少也不愿意去听别人说什么,因为在平时的话我看来在公交上说东说西是件不文明的行为,听别人说东说西是件很不礼貌且无聊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当是车厢太静了,也或许是我离他们太近了,尽管他们的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多多少少听到了他们的聊天,他们在商量买车子的事情,说了点家里的事情,朋友的事情,忽然,就那忽然的一瞬间,我的鼻尖一酸,想哭一样,在这样一个异地,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有一个人跟自己一块努力一块奋斗,哪怕是有事情了能一块商量一下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纵然朋友至亲,而夫妻之间的那种感情是什么都不可替代的,这一刻我感到我的灵魂是孤独的,是的,我的灵魂是孤独的......

作文二:《孤独与幸福》3000字

孤独与幸福

①英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②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③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④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⑤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⑥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⑦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⑧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⑨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⑩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

15. 文章开头引用叔本华的话有何作用?(3分)

强调青少年“承受孤独”的重要性;引出文章中心论点: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6.分析文章①至⑧节的论证思路。(4分)

开头引用叔本华名言,引出作者观点,接着从什么是孤独、为什么要孤独、怎样做到孤独三方面论述孤独与幸福的关系。

17. 文章第⑨节有何作用?(3分)

第⑨节联系生活实际,从反面论述不能正确对待孤独的害处,对中心论点起到补充论证的作用,是论证更严密。

18. 读完短文,你对什么是“孤独”及其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4分)

真正的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孤独可以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善者不亏 行之则远

①这是较早前的事情:南京市有一位叫沈现台的环卫工人,曾经捡到一百七十多个钱包归还失主,还曾多次为生病的陌生孩子捐款。不承想,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不仅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夸奖,反遭调侃:“你不是整天做好事吗,怎么连个奖状也没有?人家做好事都有奖励,你这好事做得莫名其妙。”沈现台心灵受到的刺激可想而知,于是给新闻媒体发去短信,希望得到一本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②这件事值得品味,做好事、行善举应不应该得到某种荣誉或奖励?在沈现台看来,奖励不奖励并不重要——如果行善只图奖励和荣誉,那么就等不到这一天才说话。但他周围的人对他做了那么多善事却不曾有任何表彰和奖励不理解——好人不能总是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没有回报。

③那么,可以认为沈周围的人过于现实,思想觉悟不够高吗?愚以为不可武断作结论。几乎在沈这件事发生的同时,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2.1%的中国人认为应当给善行以合理的回报或表彰。可见,给善行以回报,是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不仅与现阶段社会的物质利益原则不矛盾,就是任何社会条件下也都应当如此,让一个人永远地付出却不予一丝褒奖和回报是不符合常伦的。

④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做无名英雄可以是人们的自觉选择,也为我们敬仰,但不能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道德与金钱、善举与名誉、奉献与回报不仅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而且可以互补。合理的奖励和表彰既能使行善者的热情得到鼓励,也使得善举被宣扬、被推崇,让一个善举衍生出更多的善举,让一个好人带出更多的好人。正可谓:“善者不亏,行之则远”。

⑤徒手接坠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被广为宣传后,其所在公司奖励她二十万元。用一些人的习惯思维来解读,这二十万元似乎应当捐助给福利院、残疾人、贫困山区学校什么的才合适。可吴菊萍并没有这样选择,面对记者的回答是,父母身体不好,住房要还贷款,还要抚育孩子,“这笔钱我自己要留着用”。她话语甫出,赢得了绝大多数网民的认同。为什么?这样的选择一样很善良。我们不能要求奉献者永远地奉献,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

⑥善举需要滋养,滋养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荣誉、奖励和补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这个道理,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同时反对盲目行善取义的做法。子贡在国外赎回一个鲁国的奴隶,却不按鲁国法律规定领取国家补偿,孔子批评他说:“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意思是,如果大家都学你这样,那就有很多人做不到,鲁国设法赎回在国外的奴隶这一计划也就落空了。相反,一次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谢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孔子很高兴,说,鲁国这种见义勇为者日后就会多起来。这可以认为是行之以善与善得以行的辩证法。 ⑦行善而不图回报,这是一种至高的个人境界,但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不仅如此,古人甚至还主张奖励要快,“一有小善,不终朝而赏随之”,“使人速得为善之利”。因为这样人们“皆将鼓舞奔走,日夜惟善之归矣”。相反,一个社会如果总让“好人流血又流泪”,那么,善行就会踯躅,就会徘徊,就会止步。一个让善行成为稀缺资源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善者不亏,行之则远。

2、 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举“最美妈妈”吴鞠萍接受二十万奖励得到网友认可的事例,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第⑥段的一个事实论据,你认为合适吗?请简述理由。

合适。第⑥段论点是“善举需要滋养”,所给的材料是袁隆平的善举获得国家的滋养,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

4、 请简要分析第⑦的论证思路。

先提出“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的观点,然后通过古人的主张和让“好人流血又流泪”的对比,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提出希望社会能够奖励善行。

作文三:《孤独与幸福》2900字

曹清富下水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4年深圳市一模)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孤独的坏处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们感觉得到,也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叔本华这样谈“孤独与幸福”固然值得玩味,不过你也许有自己的观点、经历或感悟„„ 请以“孤独与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母亲的孤独与其他

叔本华认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对很多人来说,孤单反倒是痛苦、寂寞的同义语。

譬如我母亲。

母亲身世很苦。她7岁时父母无力抚养便将她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婆家也无力抚养,只好让她外出讨米。她便和她8岁多的哥哥(我舅父)一同外出讨米。舅舅笨嘴拙舌,讨不到什么食物,便抢我母亲的,母亲便躲避舅舅,不同他一块儿走,结果造成母亲与舅舅、与我的外公外婆家40多年的分离。

我母亲说,她娘家在益阳,记得躲开舅舅后,她偷偷地藏到了一条船上,不知船走了多远,也不知过了几日几夜,等到再上岸,已是到了岳阳,后来又继续讨米到了临湘,被好心人收养,半佣半女地对待,到后来出嫁,再到解放,她受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

母亲说她就差一点被活埋了,13岁那年她生了很重的病,已是几天几晚没醒,葬她了木匣子已做好,丧伕们正准备上山挖墓穴了。隔壁传来救命声,丧伕们闻声前去救助,原来有一妇人上吊了。这时,有一老太太(母亲说得有名有姓)来到了母亲身边。她摸了母亲的手,冰凉的,又摸了母亲的头,冰凉的,又摸了母亲的心口,有点热气。她大声说,搞不得搞不得,桂珍(我母亲的名)心窝里还有热气,不能埋。也不想一想,谁说几天没吃没醒就死了?不能埋!后来我母亲就被移到屋檐下的草窝里。又过了几天几晚,半夜时屋里的人听见外面有人喊要茶呷,还以为有鬼。他们说:桂珍哪,我们待你其实是不差的,你不要吓我们了。外面还是喊要茶呷,他们才知道我母亲真的活过来了。

我母亲说这一场病,她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头发掉光了,两年后才重又长齐。上个世纪我母亲常被请去给学生们、社员们作忆苦思甜的发言,她虽然一字不识,但口才不错。她讲起这些,像讲别人的事,自然而流畅,周密而完整,超然而平静,下面的听众却常常是哭声一片。母亲说,这些苦过去就过去了,不见得是什么苦了,唯有再也见不到娘家的人了,再也见不到舅舅了,才叫她心酸痛苦。

母亲说,她常常在梦里找父母喊父母,喊着喊着就把自己喊醒了,醒后就要哭好久,伤心好久。

解放后,母亲托人写信去益阳,大地名小地名,母亲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当地政府来信说母亲的娘家已修了一个大水库,村里的人都搬出去了,去了益阳其他地方,甚至大通湖农场、南县等地,母亲就灰心了。

亲情是无法割舍的,亲情是需要抚慰的。母亲遇到益阳籍的人就当作是娘家的人,甚至和他们结成兄弟姊妹。我有一位“姨妈”,我们喊她华姨妈,是母亲结拜的,她娘家也在益阳,现在彼此还有来往。我有一位“舅舅”,也是益阳人,也是母亲结拜的,已死去多年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家住进了一位办队的公社书记,母亲就讲起她的身世,书记答应帮母亲找她的亲人。公社给益阳县寄去公函,后来找到了我舅父,他迁移到了大通湖,是农场林站的一名职工。舅舅与母亲见面的场面,30年了,在我记忆里犹在昨日,每当忆起,

其心酸,其温馨,其泣血声泪,还让我情难抑止。

这些年来,我常常痛苦地面对这样一种无奈的现实,这就是:母亲的前半辈子是孤独的,悲苦的,无助的,到了晚年,她仍然是孤独的,悲苦的,寂寞的。

母亲生有四女四男。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三个姐姐就出嫁了,我两个弟弟在两三岁前已夭折。好长一段时间,家里就父母兄妹,连同我自己五人。89年,我妹妹南下广东,在广东成了家立了业。以后一年两年难得回家一次。91年,我哥哥也来到广东,也是一年最多回家一次。94年,我携妻儿也来到广东,也是一年最多才回家一两次。再加隔壁人家的房子倒的倒,拆的拆,偌大一个山冲,就只有我哥哥的一栋房子,我父母两人了。父母在临湘的那个偏僻的小山冲就异常的孤独了。

是生活的压力使我们兄妹不得不远走他乡,是儿女的不孝使我们的父母不得不孤独寂寞。

四年前的暑假,我回家了。明显感到母亲老了,尤其是背佝偻的厉害,我见了就想哭。小住了几天又得离家。父母送我们上路。母亲忽然说:清富哇,你什么时候再回来呀,我还能见你几次呀,她就悲声大哭了。我妻眼红了,我儿流泪了,我也泣不成声了。当时,我就想跪在地上,抱住母亲的双腿哭个够,但我怕这样做更让母亲伤心。当时,我就想再也不离开母亲,就在村里做个农民,但我知道这样做肯定难以保证父母妻儿衣食无忧。我带着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心酸,再次上路了。

我也常常在梦里找父母喊父母,醒后也常常泪湿枕头。

去年下半年,给父母装上了一部电话。第一次通电话时,父亲的第一句话是——清富哇,回不回来过年哪?母亲的第一句话也是——清富哇,你要回来过年哪!我当然是连忙答应。

春节期间,我发现父母身体都还算不错,近80岁的人了,没什么病,不容易。只是母亲的背更佝偻了,看着,心里就隐隐地酸楚。我又发现父母的话似乎比从前多了许多。以前母亲喂猪时,常常跟猪说话,比如,猪饿得叫了,母亲就说:哎——我来了,我把你的饭菜提来了,就只会叫,不知我多不容易才帮你弄来这一餐。去年起,母亲才没养猪了,但家里养了不少鸡,还养了一条外面跑来的野猫,现在已成了家里的一员了。父母对这只猫也有不少的话和它说。父母和我们更是有说不完的话。我跟妻子讲起这个变化,妻子说,老人家太孤单了,儿女不在身边,真是无人跟他们说话呀。我们回来就多陪伴他们说说话吧。我心头一热,感激又感动。

离家时,在门前告别了母亲,就由父亲送我们到停车场。一路上的叮咛,一声声的关爱。待我们坐在的士中,向父亲招手时,我发现了我的母亲也赶来了。萧索衰草地上,凛冽晨风中,母亲拄着比她还高的竹棍,躬着腰,吃力地抬起头,看我们的车„„我的泪又一下子涌出来了。我的孤苦的父母又要再经过360天才能见到他的儿媳孙子了。

来深圳之后第六年,我们先是买了房,不久又分了房。我跟父母说,你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吧,跟我们住在一起更好,房子也不小,你们单独住一套,也不远,只隔一条街。他们硬是不同意,歹说好说不同意。一次,母亲开玩笑说,我老了,驼起个背,会丢了你的面子。我也开玩笑说:儿不嫌母丑。再说,是丢面子要紧,还是你们想我,我想你们伤心要紧呢?母亲乐了,就说,你们就别管我了吧,我是孤单的命。她说,她还是好的呢,村里不少年纪比她小的,死了好多年了,有吃农药自杀的,有病死的,儿女在身边又怎样?她的命还是先苦后甜,有粮有钱,福寿齐全呢!我知道她是在宽慰我,也是在宽慰她自己,但这只能使我更觉得母亲可敬又可怜。

孤独与幸福的话语让我想起了我母亲。她是孤独的,但她幸福吗?我想让母亲不孤独,但我没做到;我想让母亲幸福些,也没做到。我内心有愧。作为大哲学家的叔本华,性情暴躁,两耳失聪,一生未娶,对孤独确实有独到的见解,但我以为他是针对搞学问的青年人说的,有些类似我国的“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罢。

作文四:《孤独与幸福》600字

孤独与幸福

王辰

什么叫孤独,什么又是幸福?千般人有千般人的解释。

今早,我一如平常去送孩子上学,过去了一路车,孩子没上去,调侃说:再多陪爸爸你一会儿。我回之一笑。不一会车又来了,孩子上车了,我默然地看着远去的车,心中一刹那涌出一股孤独感,独自坐在站台的凳子上思索着,回味刚才孩子在身边耳语的情景,那是多么的幸福瞬间。人生无论是孤独,还是幸福,或许就是这点点滴滴的瞬间记录而成。孩子不是我们的私人财产,不会任我们支配,更不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会有更长的路要走,享受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当我沉浸在思索的过程中,忽而身旁一个年轻的妈妈骑着自行车驶过,她自行车把上挂着一个风筝,后面座位上是一个小男孩紧紧地抱着她的腰,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我知道那一定是那个妈妈要带着孩子去放风筝。风筝会高高地飞起,但总有一根细线牵引着,正如孩子走多远,永远有一份亲情牵挂着一样。

人生在亲情上,永远是幸福和孤独互相依存的。当孩子放飞理想,去学习、去奋斗、去打拼的时候,你或许会感觉到孤独,但是你会为孩子能勇于奋斗、积极进取而自豪,并幸福着;当孩子回到你的身边,你会更加幸福,并思索着、快乐的忙碌着,尽自己的所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但此时,你也会忽而产生莫名其妙的孤独,因为你知道孩子一定会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去征服那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面对孤独与幸福,我们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应该坦然面对,努力为孩子做好今天的一切,谋划好明天的一切,在孤独中品味幸福,在幸福中祝福,祝福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作文五:《孤独与幸福》1200字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中心论点)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诠释论点)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分论点一“是什么”)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议论)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议论)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分论点三“怎么样”)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议论)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例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议论)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联系实际)

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辩证思考)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结论)

作文六:《爱与孤独阅读答案》1000字

爱与孤独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小题1】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

答: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阅读答案:

【小题1】(3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交往分寸的难于把握(要正确把握交往的分寸)。

【小题2】(2分)包含爱的孤独是可以忍受的,甜蜜的。(若答“爱和孤独是人生的必须,缺一不可”者,得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从文中的“先贤指出”“说”即可了解引用论证的方法,从“相反”一词即可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所论证的问题即是本文中心论点即第三段首句“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抓住作者总体评论的句子作答,即第三段首句“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作文七:《作文:孤独与幸福》700字

懂了孤独,便懂了人生。孤独是一种感人的美,一种破碎的美。因为有它,生命才能焕发出熠熠光辉。那便是幸福的摸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月咏怀,孤寂之情难以解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站在江的那边,杜甫心中不尽感慨;万千言语化作句句诗篇,才有了这隽永的绝句。是孤独,让人们从嘈杂的世间找寻到了蕴藏于心底的静谧美好。

孤独使人有充足的时间自我思考。美国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当年还只是一个职员,虽能力尚佳却因脾气暴躁常顶撞上司同时而被开除,离职在家的日子里,他却设计出了更加完美的软件。是孤独,让他的头脑愈加清醒,激发出性格中本能的傲骨从而走向辉煌。

孤独,是漂浮于海上的一叶扁舟,是静静矗立的灯塔。一身盛装的红,红耀了大漠里的细沙城墙。王昭君用她孤寂凄凉的一生换取了中原边塞的一时平定。往事后期空记省,世人后来所怀念的,便是那为国赴疆的悲壮了罢。一曲赞歌,一声叹息。

孤独使心灵于乱世之中涤荡,洗尽岁月的尘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文天祥用死亡证明了自己。几百年的猎猎西风,吹不散零丁洋漂泊的孤魂。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涛涛的波浪,此刻他想起的微弱是如何有脸面见江东父老,而是美人自刎时血色如花的笑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挽起一个孤单破碎的笑,执起长剑不肯过江东。几千年的漫漫尘埃,卷不走江东的点点残血。。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或许你认为自己并不孤独,并且足够幸福。殊不知,在这个物质丰富,欲望膨胀的年代,我们也渐渐失去了什么东西。岁月静止时,时光便有了褶皱。捧起一卷老书,聆听孤独的声音。历史的阵阵悲鸣帮你洗尽浮躁的内心。

学会享受这孤独,它将帮你寻得幸福。

作文八:《90后的幸福与孤独》500字

90后的幸福与孤独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        五年级四班韩志玮

我是出生于90后的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爸爸妈妈经常说9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蜜罐里长大的。我对这种说法将信将疑,但不久后的一天,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怀疑。

那一天,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家的墙壁上挂着二三十年代、四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照片。其中,一张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它上面汇聚了爸爸去看电影时的高兴劲,爸爸告诉我,它那时看的是不花钱的露天电影,有《闪闪红星》、《地道战》、《小兵张嘎》……坐得是自己从家里带的小板凳,一年也就看三两次电影,电视家里根本没有。因此,每次村里放电影,他都高兴得不得了,也每次必去看……听完爸爸的讲述,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

但是,幸福之中的我们却还有孤独的痕迹。爸爸妈妈们的生活虽然没有我们这样充满色彩,但是他们却没有我们独生子女的美丽哀愁与寂寞,陪伴他们的是周围的兄弟姐妹。

虽然现在的我们有幸福漫溢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爸爸妈妈,你们却不知道没有兄弟姐妹陪伴的寂寞时光!

作文九:《死亡与孤独、幸福》800字

死亡与孤独、幸福

死亡可怕吗?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世界上少数人是孤独的,他们只有默默的死去。我也是那少数的孤独,没有朋友,世界似乎玩弄着我们。如果死亡与孤独让我来选择,我宁愿选择在睡梦中幸福的死亡:在那里我有朋友,有友情,没有那你欺诈我骗你,没有名利,人人都平等幸福,没有孤独的生活……我知道这只能在梦中完成,不过孤独在梦中解除,在梦中幸福死去是多么向往的事。死亡不可怕而是多么美好,不过这种美好只有我们孤独的人才能向往。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我们,他们认为我们很白痴活着才是最好的,其实他们错了,孤独降临到我们身上,世界好像陌生,我们像透明人那样活着,世界就像于我们无关,那么我们在这世界上又有何意,我想你们觉得世界没有透明人,因为你们感受不到孤独,你们不知道孤独的力量是比死亡大多少亿、百亿、千亿……倍!孤独的我们无法得到那幸福我们只能渴求:在梦中感受那幸福!世界上少我们一个不少,多一个一个也不多,我们死去地球不会停止运转、宇宙不会因我们死亡而停止。人生如梦,说不定死亡可以让我们醒来,回到真实,感悟这世界真正的道理——名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孤独。让我们回到真实百倍珍惜那真实的世界,这世界是考验我们的梦而已。我知道这只不过是我自己的渴望激起的一个幻想吧!我想世界上能真正看破死亡的没有人吧,都希望幸福的活着。我们也需要幸福的活着,不过可能很低,我们只有奢求死亡时给我们在梦中留下在这世界上的幸福,死亡时的体温标志着我们来过这个世界……。没人懂我们,没人懂我们!孤独的我们只有默默等待那奢求的梦………

雨如烟书苑精品收藏

美丽绝伦 美文欣赏百家杂谈幽默搞笑养生保健天籁之音电脑知识 书海无边

美图美景 名家美文处事之道社会万象家庭医生美丽音画博客制作精品大全

名胜古迹情感驿站茶余饭后生活百科健康饮食诗词歌赋在线视频思维游戏

花鸟鱼虫人生哲理社会观察经典推荐经络穴位感动心灵资源素材两性天地

雨如烟图书馆所有图文摘自网络

作文十:《孤独阅读答案》23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

孤独

【意】卡尔维诺

我停下来打量他们。

他们在干活,晚上,在一条冷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

这是一块很重的门板: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但是门板就是一动不动。

我当时正在闲荡,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我就抓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

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我就叫:“嗨,往上!”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闭嘴!你疯了!你想叫他们听见吗?”

我晃了晃我的脑袋,就好像是说我不过是说漏了嘴。

这事儿颇费了我们一点时间,大家都浑身是汗,但最后我们把门板支到足够一个人从下面钻进去的高度了。我们互相看看,十分高兴。然后我们就进去了。他们让我提着一个口袋,其他人把东西拿过来放进去。

“只要那些狗日的警察别出现!”他们说。

“对!”我说:“他们真是狗娘养的!”“闭嘴!你没听见脚步声吗?”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这么说一次。我很仔细地听着,有点害怕。“不,不,不是他们!”我说。

“那些家伙总在你最不希望他们出现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人说。

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把他们统统杀了,就行了。”我回答说。

然后他们派我出去一会,走到街角,看看有没有人过来。我就去了。

外面,在街角,另有一群人扶着墙,身子藏在门廊里,慢慢朝我移过来。

我就加入进去。

“那头有声响,在那些商店边上。”我旁边的人跟我说。

我探头看了一下。

“低下你的头,白痴,他们会看见我们,然后再次逃走的。”他嘘了一声。

“我再看看。”我解释说,同时在墙边蹲了下来。

“如果我们能不知不觉地包围他们,”另一个说,“我们就可以活捉他们了。他们没有几个人。”

我们一阵一阵地移动,踮着脚,屏着气:每隔几秒钟,我们就交换一下晶亮的眼神。

“他们现在逃不掉了。”我说。

“终于我们可以在现场捉拿他们了。”有人说。

“是时候了。”我说。

“不要脸的混蛋们,这样破店而入!”有人吼道。

“混蛋,混蛋!”我重复,愤怒地。

他们派我到前面去看看。我就又回到了店里。

“他们现在不会发现我们的。”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东西从肩上甩过来。

“快,”另外有人说:“让我们从后面出去!这样我们就能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我们的嘴上都挂着胜利者的微笑。

“他们一定会倍感痛心的。”我说。于是我们潜入商店后面。

“我们再次愚弄了那帮白痴!”他们说。但是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来:“站住,谁在那儿?”灯也亮了。我们在一个什么东西后面蹲下来,脸色苍白,相互抓着手。另外那些人进入了后面房间,没看见我们,转过身去。我们冲出去,发疯也似的逃了。“我们成功了!”我们大叫。我绊了几次脚后,落在了后面。我发现自己混在了追赶他们的队伍里。

“快点,”他们说:“我们正赶上他们呢。”

所有的人都在那条窄巷里奔跑,追赶他们。“这边跑,从那里包抄。”我们叫着,另外那群人现在离得不远了,因此我们喊:“快快,他们跑不了啦。”

我设法追上他们中的一个。他说:“干得不坏,你逃出来了。快,这边,我们就可以甩掉他们了。”我就和他一起跑。过了一会,我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了,在一条弄堂里。有人从街角那里跑过来,说:“快,这边,我看见他们了。他们跑不远的。”我跟他跑了一阵。

然后我停了下来,大汗淋漓。周围没人了,我再也听不见叫喊声。我站着,两手插在口袋里,开始走,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

1.文章开始“我”碰到的一伙人显然是在“盗窃”,但文中却说“他们在干活”,作者为什么用“干活”而不用“盗窃”?(2分)

2.“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重复有什么作用?(4分)

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4分)

4.在现实世界中显然不会产生如此荒诞的事情,但在小说中,“我”的一切却给人以真实感,为什么?(3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用“干活”表达了“我”对行为目的的漠视(1分),为“我”的参与提供了一个理由(1分)。

2.①这两句话一在开头,一在结尾,首尾照应(1分),孤独的开始和孤独的结束,而其中发生的轰轰烈烈的行动其实仍然与自己无关(内容具体阐释1分)。

②事实上发生过但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事件表明一切的虚无,来揭示“我”作为“局外人”的身份,突出了“孤独”的主题。“孤独”来自虚无,而虚无则产生于“我”与实际发生的事件的似有实无的联系。(主题阐释2分)

3.使故事更具真实感。(1分)叙述者隐去“我”的心理叙述内容,只是把人物的全部行为描写给读者,(1分)而且作家主体身份也消失,文本并不是完整地传达了作者的意思,(1分)这就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文学欣赏活动有了无限的开放性和可能性。 (1分)

4.(1)细节具有真实感(1分)。文中的不少细节,比如撬门板而“浑身是汗”,咒骂声等都真实可信。(2)心理具有真实性(1分),小说讽刺了现代人生活的虚无与无聊,孤独使生命失去了一切重量然而又沉重无比,这些无疑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解析】

1.回答此题要注意“我”的身份行为,以及“我”对行为目的的漠视。

2.“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注意一是开头、一是结尾,可以从内容具体阐释、主题阐释两个角度答题。

3.此题考查第一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再结合本文分析即可。

4.这是一篇荒诞小说,虽然荒诞,但是作者是借此表现现代人生活的虚无与无聊,孤独使生命失去了一切重量然而又沉重无比的主题,再结合文章的描写作答,结合主题具体阐释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