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数学试题 > 论刘勰对荀子、扬雄“明道、征圣、宗经”文学观的继承与发展

论刘勰对荀子、扬雄“明道、征圣、宗经”文学观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1-04-08 09:42:09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 要: 战国时荀子创立“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西汉时期的扬雄,从儒家观点出发,明确地把“明道、征圣、宗经”的思想作为文学主张加以阐述;南朝梁时刘勰又演变为“文原于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论文必征于圣,征圣比宗于经”的观点。本文就这一文学观的内涵及应用试论刘勰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荀子、扬雄观点的。
  关键词:明道 征圣 宗经 荀子 扬雄 刘勰
  荀况,字卿,又名孙卿,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儒学大师、传经大师。他提出“文以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成为后来儒家传统的文学观,通过以扬雄、刘勰为代表的文人继承和发展,成为封建社会对《诗经》以及其他儒家经典的研究指导。
  一、明道
  荀子提出“文以明道”,“道”的内涵包含了从“天道” 到 “人道”,即从自然之道到有规律可循的礼仪之道;扬雄在其基础上更加明确了“道”的文学观倾向,其“道”的内涵就相对缩小了范围,但同时也更为重视“道”的指导作用;刘勰更是直接提出“文原于道”,并与其他观点形成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
  (一)荀子“文以明道”的提出
  刘延福在《荀子“道”论及其“明道”的文艺观》①一文中有统计,《荀子》一书“道”字频出,达到386次,可见荀子是极其推崇“道”的。荀子所认为的“道”的内涵主要有天道,即自然之道和人道,即礼仪之道。
  《天论》的开篇就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②306荀子认为,天有天道,天道是不为圣人或小人的意志为转移,顺应天道才会的“吉”,违反天道则会“凶”,又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②306,天、地、君子都是分开的,各行其是,人也有人道,天道的运行不受制于人,人道的施行也不关及于天,天道完全是一种自然之道。荀子认为“道”,有自然之道在其中,但是对于自然之道是否可遵循未明显提及,且将自然之道与人道分离开。
  荀子更为强调的是人道的内涵,他说:“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以道也。”②122也就是说“道”是人为君子、人向善的方法途径,是形成理想人格的指导方法。荀子还说:“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②422进一步说明了道是古往今来人正确行为的衡量标准,是人们的行动指南,符合道的行为可以造福自己造福社会,偏离道则“不知祸福”。荀子还进一步明确了人道的内涵,即“礼”,“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②356运用这一系列排比,强调了“礼”的重要性,是人道的极致。“礼者,谨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②358在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基础上,还论述应怎样做到极致“礼”,从而达到人道的完备。
  除了对道进行哲学层面的剖析,荀子还将道与文学理论进行关联,而先秦时期文学理论只有零星雏形,未成完整严密的体系,荀子可看作是那时文学理论的先声之一。“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 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 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②422说明了“道”也是“言辞辩说”应遵循的标准,也就是“文”的标准,在荀子的年代,“文”代表的是如今广义的概念,不仅指圣人所为经典,还包括各式各类的文章,它们统称为“文”,这里可以看作是文学创作甚至文学批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一种雏形。道的具体内涵在荀子看来就是自然法度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典范表现。“文以明道”的主张,就是要通过“文”来宣扬这种典范。符合这种典范的行为与文章即是优秀的,值得提倡的。
  (二)扬雄的“玄道”
  扬雄的“明道、征圣、宗经”论主要见于《太玄》和《法言》,《汉书·扬雄传》说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 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③,扬雄所论“道”之内涵,发展了荀子的观点,认为道不仅是人道,更具体为圣人之道,而客观来说,道又是万事万物遵循的规律。
  扬雄也认为道有天道之内涵,但他认为天道即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即是儒学,他发问:“天之道不在仲尼乎? 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④6又说道是无所不通的,将圣人之道具体在孔子、尧、舜、文王这样的贤明的君主身上,“或问: 道? 曰: 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或曰: 可以适它与? 曰: 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④109在此基础上,杨雄提出“道”的评判标准。“大人之学也,为道; 小人之学也,为利。”“舍《五经》而济夫道者,末矣。”④31尊圣人之学就是为道,不学五经还称得道的,也是道之最末端。也就是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是扬雄认为的道的内容。
  除此之外,扬雄还论述了道的重要性,它是人、事、物运行应遵循的法则。“或问: 道? 曰: 道若涂若川,車航混混,不舍昼夜。”道是行驶时应遵循的路线,也即万事万物应遵循的法则。“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 夫道以导之,德以得之,仁以人之,义以宜之,礼以体之,天也。”道是用来引导人、事、物的。“或问: 道有因无因乎? 曰: 可则因,否则革。”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④109-136承认道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继承也有变革。“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④144进一步说明道是顺时而造,因此不是神秘莫测的,它的损益也能被人所探求。
  由此可见,扬雄所认为的“道”源于荀子,而又变于荀子。他将“道”的内涵缩小而具体化,即圣人之道、儒家经典。并且这个“道”不是如荀子所认为,孤立在人、事、物以外,而是有规律可循,可以被人类掌握,从而指导人类实践,是一种法则。具体到文学理论层面,则是“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要遵循和体现这种道,这与文学作品表现得充实、浑厚息息相关。汪文学、刘苏晓的《扬雄文学“明道”论之内涵及其对刘勰的影响》⑤中明确提出“刘勰论文重“原道”,其“道”既是天地之道或自然之道,亦是儒家之道,三者异名而同义,并无根本之冲突,其理论渊源正是扬雄的“明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