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招聘试题 > 【《叶圣陶纪念》1500字】记叙文1500字优秀文章

【《叶圣陶纪念》1500字】记叙文1500字优秀文章

时间:2019-12-26 09:41:5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叶圣陶纪念》1500字

叶圣陶纪念馆建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这里任教。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叶圣陶公园,与保圣寺相邻(保圣寺西侧)。坐落在保圣寺西,与寺院仅一墙之隔。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叶老逝世后,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将当年叶老执教的几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

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

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

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塑像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甪直镇

甪直,全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镇古称“甫里”,又名“六直”。周围有吴淞江、清小江、界浦江、东大江环绕,又邻近澄湖、独墅湖、金鸡湖、淀山湖、阳澄湖等湖群,故素有“五湖之厅”与“六泽之冲”之称。镇南2公里的张陵山有青莲岗文化类型与良诸文化类型的遗址,发掘得新石器时代墓葬11座,出土文物211件,距今已6000年。并有晋张苍梧夫妇(汉张良后裔)的合葬砖室墓一座,有墓碑仍存。

作文二:《纪念叶圣陶》600字

清风、鸣蝉、皎月、繁星?

景色依旧柔美,只是,那年的浪漫随风而逝。您唯一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幸福。

纵观您的着作,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童话和散文了。( 书村网 .mcqyy. )

先谈谈童话。记忆依稀记得,小时候,童话是最好的玩具,也是最好的玩伴。当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大地,金色的阳光在扩散。我躲在某个角落,手捧您写的童话,如痴如醉地品尝。仿佛在放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堆柔软的面包;而我,就是高尔基口中那个饥饿的人,正一步一步扑向它,汲取维持生命能量的养分。感谢你的手中的笔杆,送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您的童话,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文字,从而喜欢上玩转文字。

接着,散文。散文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体。从您的文字中,我阅读不到悲伤。然而,我写出来的散文却总是略带一点伤感。这一点,我始终找不到原因,也许,是习惯吧。习惯了下雨天的孩子,面对晴空,感觉是欣喜,还是悲伤?不可否认,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至真、至纯的文体。再次阅读您的作品,字里行间,我收获了一份感动,学会了热爱生活、善于观察。

然后,声望。记得,有学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声望愈大,承受的压力愈大。然而,在你的作品中,我感觉到你把压力全都浇筑成至美的文章中。是那么的完美。您始终没有被声望俘虏,是那么自然,亲切。当然,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最高兴的事情是: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肯定。这是至高的荣誉,也是文字的归属。在一片热烈掌声的背后,您应该十分满足。毕竟,您在文学这本史册上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您为无数孩童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延续。当代文坛,谁将引领文学发展?

作文三:《叶圣陶《文章例话》作文观的现代启示》4000字

【摘要】叶圣陶《文章例话》是以例文分析阐述作文观的著作。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内容有:写文章�不神秘;文章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要选最合适的体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精神、理念对今天的作文教学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文章例话》作文观

叶圣陶的《文章例话》是1939年12月出版的。书中收集了作者在《新少年》杂志上发表的点评文章24篇,全是现代文,目的是以评点范例的形式指导青少年作文。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发表的语文写作的文章和著作很多,如《作文论》、《给初学写作者》、《怎样写作》等。他与夏�尊合编《国文百八课》中有《文话》七十二篇,还有《文心》、《文章讲话》等。《文章例话》集中反映了叶圣陶的作文观,其主要观点与新课标的理念是符合的,对当今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文章例话》中的内容很丰富,对各种体裁的文章进行了点评,并阐述了自己的作文观。针对今天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选择几个重要观点来分析。

一、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够写文章了。”“现在我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

现在的中小学校的学生怕作文,有作文恐惧症,一提作文就头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本来又不想写什么文章,老师给出个题目,学生就得提起笔来写文章。”写不出,硬写,甚至胡编乱造。有个小学生老师出了个《难忘的时刻》的作文题,小学生没有什么难忘的时刻的经历和体验。有个学生写道:“当妈妈去世的时刻,我感到很悲痛,真是令人难忘。”妈妈看到这个学生的作文,很生气:“我还没死,就想我死。”这个学生说:“这是作文,是假的,编造的,你不愿意这样写,就改为姥姥去世好了。”老师的问题是出题目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硬写就只能编造。叶圣陶说:“学生也是为了有可写,需要写,才翻开他的作文本的。”

有的老师片面要求学生要立意深刻,有创新,要学生把思想无限拔高,所谓“学习孔繁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学生写不出什么高深的新意来,也只能绞尽脑汁贴标签,讲一些大话、空话、套话。作文,大事要写,小事也要写,不要以大人、成年人的心去要求青少年。《文章例话》选的范文中,茅盾的《浴池速写》写的是日本水池结构,及看到的情景,不是大题材,但位置写得分明,又写得细腻。朱自清的《背影》写父子送儿子上学火车的情景,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写得真切、朴实,没有多余的话,能感人至深。

学生作文是练习写作,可能不想写。叶圣陶说:“学生固然不想写什么文章,可是经老师一提醒,却觉得大有可写了。”中小学生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上学之前已有一些经历和知识,也会说话、写字。学生在家里、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也不少,有时还去旅游,也阅读一些书籍报刊、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等。这些都会接收许多信息,老师只要“提醒”、启发,学生就有内容可写,如写校园小景、校园一角,我最喜爱老师、宿舍教室、新的同学、我的同学、不该发生的事、球场风波、放学路上的见闻、观书有感、上网想到的等。

“我手写我口”也是叶圣陶倡导的。叶圣陶在《写文章跟说话》一文中谈到:“嘴里该怎么说的,笔下就该怎么写。”这是为了消除作文恐惧症说的。学生会说话,就能作文。当然,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还是区别的,这里着重强调两者的共性。教师的功夫在于把学生的“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能写文章不是搞笔墨游戏,而生活的需要。叶圣陶说:“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中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

二、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论述了文章与生活的关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要好文章决不是铺一张纸,拿一支笔,摇头摆脑硬想一阵就能办到的事儿:读了这二十四之后至少可以悟到这一点。”

目前,中小学的作文指导偏于写作技巧、立意、结构、词语方面的指导,而缺少对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方面的细致指导。总之,重技巧,轻积累。中小学生的生活面窄,阅读也不很多,指导学生观察、阅读积累材料是根本的任务。新课标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还要求广泛阅读积累词语。

观察是最直接与生活联系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要求集中注意力,不能东看一眼,西看一眼,浮光掠影;要分清主次,抓住特征,既全面又细致,注意先后、远近、里外、主体与背景、局部与整体;要边看边记录、边思考等。如一个中学生买了一条鱼来养,先给它吃面包、牛奶,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发现鱼不喜欢吃这些东西,于是就又给油条鱼吃,第二天鱼就死了。学生问老师,鱼吃油条为什么会死。老师说:“油条中的油浮在水面上隔绝了鱼需要的氧气,所以会死。”于是,这个学生从中悟出一条道理:“鱼有鱼的生活习性,不能以人的生活方式去养鱼,要注意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做到了边观察,边思考,有自己的体会。

叶圣陶在评巴金《朋友》文中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他要求“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阅读也是积累的一种方法,既可以以学到一些间接经验,扩大视野,又可以积累词语、学习写作方法。阅读与写作各有自己的任务,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例话》中以范文阅读来启示写作。作文训练的方法还可以利用范文进行扩写、缩写、改写练习。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如果作文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不重视积累,只为应试需要勉强作文,就会言不由衷,假话连篇。如写《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全班许多学生都写拣到手表交还失主,事实上没有那么多人丢掉手表让学生拣到。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提倡学生自己选题,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如写《井底之蛙》的读后感,许多学生写井底之蛙应从井底跳出来,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活动。而有个学生写井底之蛙从井底跳出之后又跳回井底去,因为跳出来的青蛙走到田地间,农药污染严重,不宜生活,不如井底的水清洁干净。这样提出环保问题,有新的感受、见解。

三、须要选到一种最合适的体裁

《文章例话》中分析了胡愈之的《青年的憧憬》一文,认为文章要想收到好的效果,除了有实际生活、写作技能之外,还“须要选到一种最合适的体裁,意思才会恰如原样地表达出来,读者才会深切地明白和感动。所以选定体裁是动笔之前应该斟酌的一件事情”。这里提示了两种作文观点:

第一,内容要与体裁一致,内容决定体裁。“意思”即指文章的内容,“一个意思,可以用来表达它的文章体裁不止一种。”这要看内容的性质、多少,有的适合写成记叙文,有的适合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实用文体。如范文中的丰子恺《现代建筑的形式美》就是说明文,内容讲了现代建筑形式养的四个条件:实用目的,工学构造、应用材料和现代感觉,说明事物的道理。文章中没有形象、人物、事件、场景的材料,不宜选择记叙文体裁。范文中夏衍的《包身工》的内容适合写记叙文。

第二,要看读者的对象,体裁要适合读者阅读。胡愈之《青年的憧憬》,“又因为读者是中学生(这篇文章是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的)若把意思艺术化了,写成诗歌或者小说,不及写成小论文容易使读者理解。”写文章是给人看的,要有“隐含读者”的意识,如果某种体裁读者不易理解,也就不应选那种体裁。叶圣陶从作者、文章、读者这一系统考虑问题,是科学的、全面的。新课标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四、养成习惯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需要反复训练、操作才能形成。

反复训练就需多写、多改。光多写不行,还要多改才能提高作文水平。多写要有一定数量,目前中学一般两周写一篇作文。平时应动笔写的日记、周记、读后感、观后感之类的。叶圣陶建议:“练习作文最好作随笔。”他选了郭沫若的《痈》作范文,随笔很自由,形式不拘,题材随处可取,唯一的条件是“新鲜有趣”。平时养成练笔的习惯,正式作文才有基础。正式作文的也应重修改,作一篇成一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只写不改,提高不快。新课标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比较,写作更需要反复训练。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比较起来,尤其编于技法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写作的训练表面上看是动手,语言的运用,实质上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内部操作,转认为外部的语言训练。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提出的作文观非常丰富,本文只涉及其中主要部分。虽然这部著作离现在有七十多年,但其精神、理念对今天的作文教学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的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三联书店?1983.10

[2]刘霞?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7?第18卷第7期

[3]任雪娟?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探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第29卷第5期

作文四:《文章的修改叶圣陶阅读答案》1800字

文章的修改 叶圣陶        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认真的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那么,修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表面看,自然是检查所写的文字,看看有无不妥的地方,如果有,就把它改妥当。但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妥当,文字就妥当,因此需要检查的,其实是语言。       怎样的语言才妥当呢?这要看有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叫思想),表达得充分确切了,就是妥当,否则就是不妥当,需要改。这样寻根究底地一想,就可见需要检查的,认为不妥当需要修改的,其实是意思。可是有些人不领会。常听人说:“这篇东西基本上不错,文字上还得好好修改。”好像文字和意思是两回事,竟可以修改文字而不变更意思似的。实际上哪有这样的事?凡是修改,都是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就变更了原来的意思。       譬如原稿上几层意思是这样排列的,检查后,发觉这样排列不妥当,须得调动一下,作那样的排列,这不是变更了原来的意思了吗?譬如原稿上有这层意思,没有那层意思,检查过后,发觉这层意思用不着,该删去,那层意思非有不可,必须补上,这不是增减了原来的意思了吗?譬如原稿上的这个词,这样的句式,这样的衔接,检查过后,发觉这个词不贴切,应该用那个词,这样的句式和这样的接榫不顺当,应该改成那样的句式和那样的接榫,这不是变更了原来的词句了吗?词句需要变更,只为意思需要变更。你觉得“发动”这个词不好,要改“推动”,你觉得某处要加个“的”字,某处要去个“了”字,那是根据意思决定的。        说到这儿,似乎可以认为:修改必然会变更原来的意思,不过变更有大小不同:大的关涉全局,小的仅限于枝节,也就是一词一句。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顾及到全局和枝节,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很重要。有了这样的理解,对修改就不肯草率从事。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还要“念”,就是把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儿或少点儿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就是修改的办法。念下去顺当,就因为语言流畅妥贴,意思也就流畅妥贴。                               (选自《和老师谈写作》,有删改)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  (3分)A.写完了一篇文章,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B.文章的修改,不会变更原文意思;变更有大小,关乎全局和枝节。 C.修改文章一定要看有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D.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还要“念”,这才是正确的修改办法。13.从上下文来看,文章第四段的作用有哪些?(4分)14.第五段中加点的“这样的理解”指什么?(2分)15.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修改下面一篇日记的内容。(3分)①在班上,我相貌平平,成绩平平,很不起眼。②放学路上,我独自行走,看着别的同学结伴而行,心中难免有些失落。③今天回到家中,我进门便看到一株茉莉花蜷缩在茶几一角,一小团绿叶,中间只几粒花苞,它那瘦小的花骨朵与盛开的杜鹃花相比,简直是不值一题。④我突然觉得,它与我一样很不起眼!⑤这时,一阵清香飘来,我嗅香而去,啊,是茉莉花的香气!⑥它开在杜鹃花的边上,没有丝毫自负和胆怯——我忽然懂了:我应该像这茉莉一样,不在乎别人的“花”开得多艳美,认真地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篇日记中,从“全局”来看,可以删除的一句是   ▲   ;从“枝节”看,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词语“配合照应”不当的一句是    ▲     。(填句子序号)  答案:12.(3分)C13.(4分)事实论证(举例例证或假设论证)(1分),列出文章修改中可能出现的三类现象和词语变更的实例(1分),论证了“凡是修改,都由于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就变更了原来的意思”的论点(1分),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严谨而富有说服力(1分)。14.(2分)“这样的理解”是指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顾及到全局和枝节,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15.(3分)② ③ ⑥(序号不可紊乱)

作文五:《叶圣陶修改文章》900字

叶圣陶修改文章“三步曲”   第一步:“阅读”后“修改”

叶圣陶说:“文章总是要改的。开头起草,一定有缺点,有漏洞,有毛病。所以写完了要看几遍。看,就是自己审查妥当不妥当,完整不完整。假如我原来的想法不到家,或者我写出来的话没有针对我想的,那就要改了。

改,就是要使文章切合我所要表达的那个主题,达到我的目的。”

这就是说:在完成第一次写作后,即草稿完成后,就要首先阅读,仔细看文章是否符合自己原来的想法,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缺点、毛病、漏洞,丰富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文章在内容上尽量丰富起来。

第二步:“比较”后“修改”

叶圣陶说:“在完成第一步修改后,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维的领域,于是我常用比较的方法修改,具体做法是:要修改的地方,不妨想出两个或三个改的办法,经过比较,挑选一个,这样容易改得精一点。”

这就是说:文章第二步修改的关键是用

比较的方法进行推敲。这一方法古人也经常用之,在反复琢磨、推敲的过程中,达到“精而又精,纯而又纯”的标准。

第三步:“修改”后“阅读”

叶圣陶说:“文章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习惯。怎么念法呢?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而不是像有些人在会上做报告念稿子那样念法。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也是对自己的考试,我看很要紧。”

这就是说:完成第一步、第二步修改后,我们的修改任务还没有最终结束,还有很关键的一步,就是阅读自己修改后的文稿,阅读文章的目的就是在语感上感知作品的语言、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修改。

可见,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核心就是“在阅读中修改、在比较中修改、在思考中修改”。同学们在自己作文的实际操作中可以一试,这样就能产生一篇不错的文章。  备注: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和社会活动家。

他1918年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作文六:《爷爷教我做教师——纪念我的爷爷叶圣陶(下)》6500字

爷爷教我做教师

纪 念 我 的 爷爷 叶 圣 陶 ( 下)

叶小 沫  接下来 爷爷专 门说我 的错字 。 记得那 时候爷  信 从 头 到底 看一 遍 ,看 有 没 有 说 得 不 妥 的话 , 有

爷 看 我 的信 , 每次 都 会 从 他 桌 子 的 台历 上 撕 下 已   没 有 写错 了的 字 。推 广 开来 看 。 这就是事情做 出

经翻过去的那张 , 在 背面把我信 中写 的错字挑 出   就算 , 不再复核检 查, 不 想把它搞得完 美。 这是 多   来写在上 面 , 还要 写明这个字 错在哪里 , 正确 的  么要 不得 啊 !( 3 ) 注意 不要 写 错 字 , 这也是 “ 改” ,

应 该 怎 么 写 。在 回信 的 时 候 把 这 张 台历 纸 寄 给  虽 然是 不很 有 关 ( 但是也并非绝对无 关) 思想、 作

我。 我常常写错别字 , 被爷爷捉到是常有 的事 , 却  风、 工作 的事 。 可也 要付 出相 5的努 " - 力才真 的能

从 来 没 有 放 在 心上 . 也 没有 认 真 地 想 过 一 定 要 改  “ 改” 。如 果连 这 一 点 “ 改” 也 做 不到 , 岂不要 叫人  正。 爷 爷 可不 然 , 他把这件事看得很重 , 认 为 是有  怀 疑 . 准备 “ 改” 这 个“ 改” 那个 。 乃至根 本“ 改” 世

再 想  没有“ 群众观点” 的 大 问题 。 还说 , 你是当教师的 ,   界 观 都 只 是 空话 吗 ?我 这 个话 似 乎 太严 重 。 实情 的 确 如 此 。   教 师 教 学 生 总 不该 教错 字 。 事 情 到 这 儿并 没有 结  想 ,

束。 在 我给爷爷 的回信里 。 一句轻描淡 写满不在

乎 的话 把 爷 爷 彻 底 激 怒 了 , 他非 常 生 气 地 写 道 :

为 了 写错 字 , 我 写 了上 面一 大 段 , 我 认 为 决  非 小题 大做 。 你这 句“ 错 字还 少不 了吧 ” 只 有 七 个  字, 但 是 表 现 你 的 活 思 想很 丰 富 , 所 以不 厌 烦跟

1 9 7 0 年4 月1 1 日   小沫:

你 详 细 说 说 。 我 指 出错 字 的 小 纸 片 , 连 这 回 的 共

三张 , 你要保存着。放在 一起 , 有 空看看 , 写什 么

的 时候 多 留意 。

你 这封信 的末 了。 写 了一 句 “ 错 字还 少不 了

吧” 。我 看 了这 句话 很 不 满 意 , 和 你 分析 分析 。

在这封信里 , 爷 爷认 真地 分 析 了 我 经 常 写 错

( 1 )我 上 次 信 中说 起 写错 字也 不 宜 看 作 细  别 字 的原 因 . 强 调 为 什 么应 该 改掉 写 错 别 字 的 坏

事。 3教 师的更要 注意。现在我从你这 句话 中体  习惯 。 - ' 和上封信一样 , 也是三条 , 重点却落在了我

会到, 你 还 是 把 它 看作 细 事 , 所 以 只 是 带 点 儿 风  对 这 件 事 的 态 度 上 ,

爷爷说 “ 我 认 为 决 非 小 题 大

趣说 “ 错 字 还 少不 了吧 ”。 为什 么 写错 字 也 不 是  做 ” 。看起来这两封信 写的是有关写错别 字的事

细事呢?第一 , 这也是作风 问题 , 事无 大小, 总要  儿 , 说 的可都是做 人做事 的大道理 . 是爷爷 对待

按规矩做 , 写字老错 , 就是作风马虎 。 第二 , “ 有社  大事小事 的一贯态度 。惭愧的是 , 马马虎虎的 习

会 主 义 觉 悟 有 文化 的 劳动 者 ” 中 间 的“ 有 文化 ” 三  惯 跟 了我 一 辈 子 , 爷 爷 这 样 地 苦 口婆 心 , 也 没 能

个 字 ,方 面很 广 ,其 中也 包括 写 字 照 正 确 的 写 。   让 我 改 过 来 。一 个 坏 习 惯养 成 了 , 真 的 是 改 也 难

( 2 ) 你写 “ 目的 ” 硬 要 写 “目地 ” , 可 见 你 已 经 错 成   啊 。我 在 三 十 岁 的 时 候 做 了 编 辑 , 一 干 就 是 三 十

天天和文字打交道 , 依然没 能杜绝错别字 。 现  了习惯 , 经我 指 出了, 仍 旧没有 自己提起警 觉, 注  年 。

竟 忍 不  意改 掉 这 个 坏 习惯 。 你 写信 写 到 末 了 , 说 一 句“ 错  在 回想 起 那 些 写 满 了爷 爷 的字 的 台历 纸 ,

字还 少不 了吧” 。 可见你没有这份耐性 , 把 写好 的   住 掉下眼泪。

1 9 7 0 年4 月2 3日   小沫 :

师 .爷 爷 就 把 这 所 远 在 北 大 荒 的 小 学 挂 在 了 心  间。 他 常常会想 起这些 孩子 。 考 虑 他 们 需 要 些 什

我 买 了一 张我 国的地 图 , 想寄 给你 , 担心 在  么 。 爷 爷 托 同学 带 来 的 这 张 地 图 , 给 孩 子 们 带 来  邮程 中弄得很 皱 , 一直不 曾寄。 现在有 同学回去 ,   了不 小 的 惊 喜 。我 照 爷 爷 说 的 , 把 它 钉 在 了教 室  就托他 带去。你那班上如果还没有地 图 。 望你把  前 面 那 雪 白 的墙 上 。 孩 子们 围 着 地 图 让 我 给他 们  L 。最想知道 的就是北京在 哪儿 。 还  它钉在教 室的墙上。如果教 室里 已经有 了, 望你  指这儿指NJ

把 它钉在 宿舍 的墙上。 为什 么要 寄你一张全 国地  想 知 道 我 们 依 兰 农 场 在 什 么 地 方 。我 告 诉 他们 ,

图 呢 ? 让我 说 一说 。

依 兰 县 在 地 图上 只是 一 个 小 黑 点 儿 , 我 们 所 在 的

小 本 子 的 地 图里 .开 头 有 一 张 全 国地 图 , 太  四 队在 地 图上 根 本 就 看 不 到 的时 候 . 他 们 一脸 惊

小 了。我买的一张 大, 看得 清楚。 我猜 想, 你和你  讶 和失望表情 , 至今还 留在我 的脑 子里。我曾经

的 学 生 对 于全 国地 理 。只 怕 未 必 有 个 明确 的 概  遗 憾 地 想

, 就是这样 , 他 们 还 是 无 法 想 象 我 们 的  念 。譬如 , 黑龙江和福建 , 中 间 隔 着哪 些 省 ?黑龙  祖 国 有 多 么 辽 阔广 大 . 他 们 中间 的许 多 人 . 甚 至  江到贵 州. 该 怎 么走 法 ? 黄 河 和 长 江 各 经 过 哪 些  没 有 到过 县 城 。

省?南北的纵贯铁 路有几条?东西的横贯铁路有

但 是不管 怎么说 , 在我读 书的时候 . 地 图只

几条?各经过哪些地方?《 农业发展纲要》 定下的   是一个关乎地名和位置的教具。 现在爷爷给我们

粮食 生产的指标 是 四、 五、 八( 百斤 ) , 那“ 四、 五、   的这张地图却不只是教具了。 “ 黑龙江和福建 , 中   八” 是 按 什 么分 的 ? 对 于这 些 问题 。 谁都应该 心 中   间隔着哪些省? 黑龙江到贵州 。 该 怎 么走 法 ? 黄 河

有数 , 确切知道 。要做到这一 点 , 常看全 国地 图 ,   和长江各经过哪些省?南 北的纵 贯铁路有几条?

使 全 国地 图深 印 脑 中 , 是 个好 办法 。 望 你 自己 , 并  东 西 的 横 贯 铁 路 有 几 条 ? 各经过哪些地方 ? ” ……   望 你 劝 导 你 的 学 生 .通 过 看 地 图 而 熟 悉 全 国 地  循 着 爷 爷 的 “ 指引” , 孩 子们从黑 龙江望 到福建 ,

理 。 于是 看 报 , 听 广播 , 闻知 各 地 情 况 , 将 会 更 感  边 望 边 问 , 一路 下来 . 不 断 地 打 开 一 扇 又 一 扇 通  到 亲切 。

向外 界 的 神 奇 的窗 。 同 样是 地 图 , 在 别 的教 室里 .

你 收到之后 一 定把 它钉 在墙 上 。一定要 常  抑 或 只 是 死 记 硬 背 的辅 助 工 具 :在 我 们 的 教 室

看, 有 意识 地 看 ( 也 就 是 带 着 问题 看 ) 。还 有 同 时   里, 当 孩 子 们 的 眼 睛 和 地 图相 遇 的 时 候 , 在 那 些

出版 的 一 张世 界 地 图 , 卖完了。 将 来如 果 买到 , 也  小 小 的 心 里 ,每 天 都 在 上 演 着 “ 爱 丽 丝 梦 游 仙  设 法 带给 你 。

T  这 一 回 专说 地 图

圣  四 月 廿 三 日下 午 五 点 写 完

境”   9 。

: 9

. .

1 9 7 0 年6 月8 日

小沫:

爷 爷 买 了 一 张 全 国 地 图 ,一 直 想 寄 给 我 . 又

你 与 高年 级 同 学 五 日下地 ,今 天是 八 日 . 这

怕 在邮寄 的过程 中被弄 皱 ,这 次有 同学 回北 大  时候 想你正在 劳动 。你说参加 劳动 十天, 想这封

荒, 就托他 带给我 , 还 特 别 说 明 他 为 什 么 要 把 地  信 送 到 的 时候 你 劳动 也 干 完 了。 你 信 里说 。 “ 到 斗  图带 给 我 。他 说 : “ 我 猜想 , 你 和 你 的学 生 对 于 全  争 中 去 改

造 , 去锻 炼吧 ” 。十 天 的 生 产 斗 争 , 你自   国 地理 , 只 怕 未 必 有 个 明确 的概 念 … …你 收 到 之  己觉得 怎 么样 , 来信 可 以说 说 。   后 一定 把 它 钉 在 墙 上 。 一 定 要 常 看 , 有 意识 地 看

你要语 法书 , 我从 书架上检 一本《 现代 汉语》

( 也 就是 带 着 问 题 看 ) 。 ” 看得 出来 , 自从 我 当 了 教  寄给你 。 你只要看其 中的“ 第 四章语 法” 的部分就

场 部 就 在 松 花 江边 上 。 中午 太 阳高 照 , 看  可以 了, 共一百十 多页。 你说课本 中有语 法, 我想   开大会 ,

定 比这 本 书说 得 简 单得 多 。教 师 明 白得 透 彻  到 一 江 清 水 我 兴 奋 不 已 , 一时兴起 , 和 另 一 个 女

些, 才 能把 简单 的 东 西教 好 学生 。我 要 特 别 提 醒  同学 穿 着 衣 服 .跳 进 了 看 上 去 宽 阔 平 缓 的 江 水  你, 无论教 师或 学生。 学 习语 法 切 不 可 脱 离语 言   里, 畅 快 淋 漓 地 游 到 了江 的 对 岸 。 记 得 学 过 的古

实际 。 什 么叫语 言 实 际? 就是看书 , 看报 , 听话 , 谈  文 中说 : “ 南方多没人 , 日与 水 居也 。 ” 北 大 荒 可 是

话. 这 些都 是 要 运 用语 言 的 . 这些就是语言 实际。   地道 的北方 , 很 少有人 会游泳 。 江 边 来 了好 多 看  文 句 为什 么要 那样 写 ?话 为 什 么要 那样 说 ?写 法  热 闹 的人 。有 个 好 心 的船工 把 船 划 了过 来 , 对 我

说 法跟 意 思 、 情 感 的 关 系怎 么样 ? 一 句话 的 各 个  们俩说 , 这江水看上去平静 , 水 下可有暗流 , 每年

部 分 的 关 系怎 么样 ? 一段 话 的 各 句的 关 系怎 么   都 有 被 江 水 吞 没 的 人 。还是 跟他 的 船 回对 岸 吧 ,

样 ?这 些问题都是 实际生活 中必须搞 清楚的 问   我们俩听他的劝上 了船。船 在江上走 , 江风吹干  题, 所 以要 学语 法 。 假 如 不顾 到这 些 问题 , 光是 死   了一身 的衣服 , 湿气和寒气不知不觉侵入 了我 的  啃 语 法 书上 的条 条 , 那是 毫 无 用处 的 。

身体 。 回到生产队的第 三天 , 我发起 了高烧 , 腿疼  痛得 没法 上下床 . 得 了严重 的关 节炎 , 不 得不住

“ 文革” 中我和弟弟下 乡 。 爸 爸 去 了干 校 , 只   院治 疗 。秋 季 开 学 的 时 候 我 没 有 办 法 如 期 教 课 ,

有 爷 爷 和妈 妈 留在 了北 京 。 我们 三个 在 生 活 和 工  就 从 教 师 的 岗位 上 退 了下 来 。 对 这 次 不 顾 及 后 果

作 中需要什 么书 . 什 么东西 , 就 会写信 向爷爷求  的 勇 敢 冒 险行 为 , 我 没敢写信告 诉

爷爷 , 生 病 住

助. 爷爷 也 总是 有 求 必 应 。 他会帮我们找 , 帮 我 们  院 的 事 情 却 不 得 不 说 。 我 和 爷 爷 的 通 信 还 在 继

买. 然后打好包裹寄给我们 。寄书寄杂志是经 常  续 。 只是信 中不再说起 当教师的事了。

的事 情 , 还 给 弟弟 寄 过 赤 脚 医 生 要 用 的 简 易 的 医

晃 四十 多年 过 去 了 。 爷 爷的 这 些 信 把 我 带

带 回 了那 所 红 砖 红 瓦 的生 产  疗 器具 ,给我寄过半导体收音机 ……现在想想 ,   回 了遥 远 的北 大 荒 ,

带 回 了孩 子 们 中间 … … 如 今 我 把 这 些 信  那 时候爷爷 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 了, 让他去做这  队小 学 ,

往大 里说 , 是 因 为 爷 爷 给 我 的 每 一  些 事 情 未免 有 些 勉 为其 难 , 可 是 爷 爷 从 来 都 乐 此  摘 出 来 发 表 。

不疲 . 总是 做 得 又 细致 又 周 到 。

封信 , 都包 含着他 一贯提倡 的教育思想 , 可 以让

从爷 爷 给我 的这 封 信 里 可 以看 得 出 来 。 我 在  大 家再 一 次感 受 到他 的人 格 和 风 范 ;往 小 里 说 ,

可 以 让 人  教语 文的时候碰 到了一些语法上 的问题 。 当时教  爷 爷 信 里 对 我无 微 不 至 的爱 护 和指 导 , 书 只 有课 本 ,教 师 没 有 任 何 可 以参 看 的材 料 , 碰  们 从 一 个 侧 面 了 解 他 是 怎 么 教 孙 辈 做 人 和 做 事

到没法儿解 决的疑难 , 我 只好 向爷爷求 教。爷爷  的 。 对我 而 言 , 重 温 爷 爷 给 我 的这 些 信 , 引 起 的 可  很快就 给我寄来 了《 现代汉语 》 , 还写 信告诉我 ,   不 都 是 美好 的 回忆 , 更 多 的是 沉 重 和 自省 。 爷 爷  要看书 中的哪一章 。他赞成我找 书来读 , 以补充  信上指出的那些错误 , 我改正 了几条 ?爷爷信上

自己 的不 足 , 说 教 师 要 明 白得 透 彻 一 些 , 才 能 把  提出的那些要 求 . 我做 到了哪些 ?   简 单 的东 西 教 好 。 还特别提醒我 , “ 学 习语 法 切 不  可脱离语言实际” , 认 真地 给 我解 释什 么 叫 “ 语 言

2 0 1 4 年4 月2 5日   深 圳

实 际” 和具体该怎么去做。这些 看上去简单 的道

作者 简介 : 《 中国少年报》原编辑部主任 , 中

国科 普 作 家协 会 会 员 。   ( 责任编辑 : 杨志芳)

0踩

理, 是爷爷关于语文教学的一贯思想。   我 的教 师 生 涯 只有 短 短 的 一 年 。 在1 9 7 0 年 的

。嚣

廿

6 月下 旬 , 冰 封 的松 花 江 开 江 没 多 久 , 我 们 去 场 部

作文七:《[优秀作文]纪念叶圣陶》700字

清风、鸣蝉、皎月、繁星?

景色依旧柔美,只是,那年的浪漫随风而逝。您唯一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幸福。

纵观您的着作,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童话和散文了。

先谈谈童话。记忆依稀记得,小时候,童话是最好的玩具,也是最好的玩伴。当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大地,金色的阳光在扩散。我躲在某个角落,手捧您写的童话,如痴如醉地品尝。仿佛在放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堆柔软的面包;而我,就是高尔基口中那个饥饿的人,正一步一步扑向它,汲取维持生命能量的养分。感谢你的手中的笔杆,送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您的童话,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文字,从而喜欢上玩转文字。

接着,散文。散文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体。从您的文字中,我阅读不到悲伤。然而,我写出来的散文却总是略带一点伤感。这一点,我始终找不到原因,也许,是习惯吧。习惯了下雨天的孩子,面对晴空,感觉是欣喜,还是悲伤?不可否认,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至真、至纯的文体。再次阅读您的作品,字里行间,我收获了一份感动,学会了热爱生活、善于观察。

然后,声望。记得,有学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声望愈大,承受的压力愈大。然而,在你的作品中,我感觉到你把压力全都浇筑成至美的文章中。是那么的完美。您始终没有被声望俘虏,是那么自然,亲切。当然,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最高兴的事情是: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肯定。这是至高的荣誉,也是文字的归属。在一片热烈掌声的背后,您应该十分满足。毕竟,您在文学这本史册上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您为无数孩童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延续。当代文坛,谁将引领文学发展?

作文八:《[优秀作文]纪念叶圣陶》600字

纪念叶圣陶

清风、鸣蝉、皎月、繁星?

景色依旧柔美,只是,那年的浪漫随风而逝。您唯一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幸福。

纵观您的着作,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童话和散文了。

先谈谈童话。记忆依稀记得,小时候,童话是最好的玩具,也是最好的玩伴。当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大地,金色的阳光在扩散。我躲在某个角落,手捧您写的童话,如痴如醉地品尝。仿佛在放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堆柔软的面包;而我,就是高尔基口中那个饥饿的人,正一步一步扑向它,汲取维持生命能量的养分。感谢你的手中的笔杆,送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您的童话,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文字,从而喜欢上玩转文字。

接着,散文。散文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体。从您的文字中,我阅读不到悲伤。然而,我写出来的散文却总是略带一点伤感。这一点,我始终找不到原因,也许,是习惯吧。习惯了下雨天的孩子,面对晴空,感觉是欣喜,还是悲伤?不可否认,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至真、至纯的文体。再次阅读您的作品,字里行间,我收获了一份感动,学会了热爱生活、善于观察。

然后,声望。记得,有学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声望愈大,承受的压力愈大。然而,在你的作品中,我感觉到你把压力全都浇筑成至美的文章中。是那么的完美。您始终没有被声望俘虏,是那么自然,亲切。当然,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最高兴的事情是:自己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肯定。这是至高的荣誉,也是文字的归属。在一片热烈掌声的背后,您应该十分满足。毕竟,您在文学这本史册上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您为无数孩童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延续。当代文坛,谁将引领文学发展?

作文九:《“叶圣陶纪念馆”一代师表》500字

叶圣陶纪念馆在叶圣陶当年任教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旧址。叶圣陶18岁于苏州草桥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17---1921年在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从此与甪直结下了不解之缘,叶圣陶把甪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长的摇蓝,亲切地称之为“第二故乡”。

馆内东则是当年的“女子楼”,1919年,叶老夫人胡墨林应邀女子部教师,在此执教三年,西面是“四面厅”,四面环通,是当年“五高”的博览室,叶老常把自己购买的中外进步书籍供学生阅读,如今厅堂内安放着叶老的遗容面膜,供参观,西面是“鸳鸯厅”,是当年教师的办公室和集体宿舍。

他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以及著名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不少素材和人物形象都来源于古镇甪直,在甪直期间,他是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先驱者之一;他还与朱自清、俞平伯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叶圣陶的几个“第一”,足以说明他是一位敢为人民立言的作家和勇于改革的教育家,他为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人的一代师表。

1988年12月8日,叶老在北京病逝,他的骨灰在其亲属和各有关领导的护送下,归葬在甪直。

游后感言:我上学读过的中小学教科书基本上是叶圣陶主编,他影响了数代人的文化思想教育。

门票价格:60元(通票景点之一)

推荐指数:★

作文十:《老百晓在线★叶圣陶★叶圣陶教子写文章》2700字

这一年,叶家三个子女开始跟着父亲学写作了。

当时,叶圣陶正主编《国文杂志》月刊,这是个帮助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刊物,需要登载一些中学生写的东西。叶圣陶当时已离开武汉大学,也不在中学教语文,中学生写的东西从哪里来呢?于是他就发动家中的三个孩子给《国文杂志》写文章。最初是女儿至美写了一篇,叶圣陶看了很高兴,认为就当时高中学生的程度来说,算得上是篇好作文,只要稍稍修改一下,登在《国文杂志》上一点也不坍台。于是,墨林就怂恿三官也写出一篇初中程度的好作文来。

对于写作,三官自小就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还记得幼时看父亲写作时的情景:

“父亲坐在我那张大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大号派克自来水笔,橘红色的笔杆镶着乌黑一道边,看上去沉甸甸的。明亮的光线从窗口射进里屋,书桌上摊着带格子的稿纸……“我推门进去,只见父亲侧着头,眼睛正好对着我推开的那扇门……他准是看到我了,他会怎么样呢?我想。

“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他仍旧侧着头,眼睛望着我推开的那扇门,不说话,也不动,好像并没有看到我,更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这是怎么回事?

“‘不要去,不要去,爹爹在写文章呢!’母亲着急地低声把我喊了中去,随手带上被我推开的那扇门。

“写文章!……

“写文章?……

“写文章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这样:有点神秘,有点神圣。”

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作家的孩子所受到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官后来发现,父亲的小说里有许多就是写的自己、哥哥、姐姐、母亲,写的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在学校里他不怕作文,尤其不怕自由命题的作文,他学父亲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很少为找不到话说苦思冥想。这一次,姐姐获得的成功强烈地鼓动和引诱着他,他勇气百倍地开始写了。

三官最熟悉的事是集邮。从小学五年级起,到那时他已有四年的集邮史了,收集到的古今中外各种邮票已有一千几百张。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来说,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经过多少钻头觅缝地寻找,费嘴劳神地索讨,掂斤播两地交换,这中间有欢乐也有苦恼,有梦想也有失望,既有丰富的知识,更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就写了一篇《集邮》。叶圣陶很赞成三官自己选定的这个题目,他将小儿子的作文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后,连同“叶至诚”的名字一起登上了《国文杂志》。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居然上了杂志,给了至诚莫大的鼓舞,他感到自信,甚至有点骄傲。

弟弟妹妹的成功感染了至善,他也写了起来。从此这个一篇,那个一篇,三兄妹不断有文章交到父亲手里,由他选择和修改。这些文章绝大多数是散文,记叙的、抒情的、议论的、随笔、速写,各种体裁都有,全都是自由命题,从他们各自熟悉的生活里取材。至美和至诚多写抗战期间后方学校的生活,像至美的《我是女生》《课余散记》,至诚的《班图书馆》《宣传》;后来视野逐渐扩大,写的生活面也广了,至美写了《江大娘》《母与子》,至诚写了《成都农家的春天》《拉路车的》。至善毕竟年长些,那时已经走出学校,有了几年社会阅历,又有结婚生子的生活阅历,观察和思考都比弟妹来得细致、深入。除了写大自然和学校生活的《成都盆地的溪沟》《集体创作》等外,他还写了抗战期间后方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司机们》《寄卖所》《雅安山水人物》等等。叶至诚后来回忆他们三兄妹这段跟父亲学写的经历时,由衷体会到,父亲正是引导他们走“由散文入手开始学写,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里边取材”这样一条“顺其自然”的写作道路的。“后来在文风给搞得非常之坏,文章里塞满了套话、空话、假话的年代,我偶尔想起我们兄妹三个的起步来,暗自觉得走的倒是一条合乎规律的路”。

虽是“顺其自然”,但叶圣陶对三个子女的培养还是充满匠心的,这集中体现在他为子女改文章上。叶至善在三兄妹的合集《花萼》出版时的《自序》中,记叙了当时的情景:

“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还像个样儿。”

叶至诚也描写了父子们一起改文章的情景:

“父亲先不说应该怎么改,让我们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父亲也想,一会儿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掂量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定稿……除了文法不通、语气不顺和用字用词不恰当之外,有些空泛的议论和抽象的描写也常常给指出来要我们改。父亲不赞成在文章里多用‘喜悦’、‘愤怒’、‘悲哀’之类抽象的词儿,也不赞成堆砌许多比喻和抒情的词句。他喜爱白描的手法……每看到我们的文章里有传神的描写,他会满意地说,‘这里可以吃圈’。”

叶圣陶在1942年2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二官作短文,论文章之开端与结尾。今日余为之找例证,并附加说明。伏案竟日,仅成其半。”1942年7月23日:“晨起改二官文一篇,三官文一篇,二官题曰《会考》,三官文题曰《乐山遇炸记》,皆预备入‘国志’《习作展览》者。”1942年9月5日:“小墨与三官合作小说一篇,曰《头发的故事》,长至七八千言。灯下为之修润,至三分之一而止。”1943年4月12日:“午后,为二官改所作独幕剧《明儿吃喜酒》,此篇以女学生生活为题材,尚可。”1943年4月19日:“灯下与三官杂谈小说。”4月21日:“竟日改二官小说,至夜而毕,篇名《转变》。”这样的记载,在叶圣陶1942年到1945年的日记中比比皆是。由此可以看出,叶圣陶为扶持子女的写作,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三个孩子,至善比至美大四岁,至美又比至诚大四岁,三人一起跟着父亲学写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竞赛,每个人都暗自憋着劲要超过其他人,多吃父亲的红圈。他们的原稿写得很潦草,经父亲一改,圈掉的圈掉,添上的添上,连他们自己都不容易念下去了。父亲总是对孩子们说:“要想到别人。”交到印刷厂付排的稿子,要为排字工人着想,他自己的稿子,总是誊抄得一清二楚。这时候,母亲胡墨林就显出了特别的耐心,像收拾孩子们脱下的衣衫一样,自告奋勇为他们抄稿。她用毛笔正楷,将潦草的原稿一一誊清,字迹工工整整。誊抄好了,少数投到杂志社去,多数细心收藏起来。

一年下来,三兄妹写的稿子积成厚厚的一摞。有几位父亲的朋友从杂志上看到他们的文章,就怂恿说:“你们兄妹三个不妨合起来出一本集子。”三兄妹想,当初写这些文章,为的是练习,合将起来,岂不成了作文本?但又想,学校里同学之间不也喜欢传看作文本吗?或者有人想看看我们的。于是,就把存稿编排了一下,请父亲复看一遍,删去若干篇,编成了一本集子。叶圣陶替三兄妹的这第一本文集题了书名,叫做《花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