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英语学习 > 创业四年,未读的成功与失败

创业四年,未读的成功与失败

时间:2021-04-08 09:43:0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典型样本,未读无疑正在为这个行业指出某种前进的方向和路径,从这一角度去看,他们的探索值得整个书业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讲,未读是一个肇自于中年危机的品牌。
  作为其创始人和CEO的韩志一直自认为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 “一旦一个工作让我感觉失去了挑战性,我就会觉得兴趣索然”。同时他又有着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始终觉得一旦生活和工作进入一种无忧的状态,接下来就会发生很多让人措手不及的状况。
  2001年,湖北宜昌第一中学语文教師韩志开启了自己的“北漂”生涯,此后他一直活跃于出版一线,辗转于多家民营出版机构的不同岗位,期间也曾自己创业,摸爬滚打十余载,是业内不折不扣的“老司机”。
  2014年,38岁的韩志离开供职多年的磨铁,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之旅。这一次他准备做一些“前十几年没有做过的事情”,于是出版领域就多了一个崭新的品牌——未读。四年过去,未读从规模上讲或许仍称不上大,但码洋的增速却十分惊人,而就其市场认同的程度而言,如今的未读也足以和任何一家老牌出版商一较高下。
  饶是如此,在韩志眼中,未读在过去的四年中仍走了太多弯路。作为移动互联时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典型样本,韩志和未读一直在用新的思维和方法为行业探路,从这一角度去看,他们过去四年的成功和失败,都值得整个书业关注。
  一
  2014年的出版业在关心什么?电子书的光环正在褪去,IP只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概念,罗振宇还在大谈“U盘式生存”……但对于一个新兴的民营出版品牌而言,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局无疑相当于选择了“困难模式”。这份不易首先源于空间的狭小:新书品种数逐年攀升,支撑民营出版在过去十年间垄断大众畅销书市场的两大核心支柱——外版文学和网络文学市场无一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民营巨头的崛起之路无从复制,更多机构走上了一条“小而美”的发展道路。
  而韩志始终认为,就图书出版业务而言,出版业自身的规律无法绕开,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集聚效应,“如果你太小,你很难美起来,甚至有可能活都活不下去”。
  因此在未读,规模的突破始终是贯穿始终的任务。从数据上看,未读确实实现了这一点:2015年未读全年净发货码洋超过5000万元;这一数字在2016年翻了一番,达到了一个亿;2017年,在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未读仍实现了1.3亿元的发货码洋。
  从历史来看,一家图书公司规模的扩张往往依托两点:品种数量的持续增长或是超级爆款产品的出现。而纵观未读的成长史,品种数量和头部产品似乎都不是这家公司的绝对强项。未读的扩张更多依靠的是整体品效的快速提升,这一现象在业内并不多见。那么未读究竟是靠什么实现了这一点,成功从选题的红海中突围?韩志向《出版人》分享了他的方法论。
  “未读做书的第一个原则是用‘非主流’的选题快速切入小众市场,然后把这个市场撑大。”韩志表示。在创立之初,未读没有选择在文学、社科、少儿等领域和众多强手“死磕”,而是另辟蹊径,从科普、艺术、生活等门类切入市场。
  在未读入局之前,科普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还颇为冷门,除了几家老牌的科技社在做之外,没有多少人愿意将其当作一个门类去开发。而从2014年出版第一批科普图书至今,未读快速地建立了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地位。“今天任何一个电商的科普书排行榜,前十名至少有三本是未读的。”韩志说。
  那么未读究竟是如何用极短的时间“撑大”国内的一个甚至几个图书门类的?这和韩志的第二个方法论密不可分:用全球高质量的选题尽速建立内容的标准。
  虽然韩志本人外语并不太好,但在他的坚持下,未读成立至今始终选择外版书作为出版的主要品种。韩志始终认为,整个行业的心态应该更加开放。“所谓开放是指,不要认为大量做引进就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韩志表示,“因为只有引进了更好的东西,确立了更好的标准,你才可以知道自己可以做出怎样的东西。”
  而在前三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未读也开始对自身的战略做出调整。在“小众领域”有了一定的沉淀与收获之后,未读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市场承载力更大的门类。在2017年,未读全面发力文学、社科领域,推出了《葡萄牙的高山》《醒来的女性》《存在主义咖啡馆》等力作,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而在少儿领域,未读亦创立子品牌“未小读”,以凯迪克获奖绘本《他们都看见一只猫》打响了进军童书市场的第一枪。
  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优质引进选题的积累,韩志也自信找到了判断内容标准的那条金线。他告诉《出版人》,2018年未读会尝试更多原创的选题。“书稿我都看了,个个都拿得出手,和我们引进的外版图书相比丝毫都不逊色。”韩志说。
  二
  韩志希望在未来三年里把未读的图书业务做到五亿规模,而对他个人而言,这个目标虽然遥远,却 “并不是一个特别有想象空间的事情”。在未读身上,他更关注的是能否在非出版的业务上趟出更多的路来。
  韩志并不希望像做寿司一样做书,与之相反的,他觉得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匠人,出版行业的消亡恐怕为期不远。“既然身处内容行业,就势必要具有前瞻性,就要比读者先一步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总要有些善于空想,善于挑战,去做一些自我革命的事情。”韩志说。
  因此在创业的时候,韩志准备留下一个通往未来的接口。在他看来,传统出版只是对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只有新技术及其引发的相关内容的变革,才是这个行业面向未来的通路,“所以一开始我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新媒体上面”。
  基于这样的思考,韩志在未读创立之初就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提到了战略层面上,而未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2015年,未读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到30万,在出版行业中一骑绝尘。这让韩志生发了更多美妙的想象,但他也不曾料到的是,在前方等待未读公众号的,是一段长达两年之久的迷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