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德语学习 > 多角度设计实验,提升实验学习效果

多角度设计实验,提升实验学习效果

时间:2022-10-31 11:45:01 来源:学生联盟网

实验设计是初中化学理念中考必考考点,《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实验设计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利用原理相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在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教学中,紫色的石蕊遇到酸性或是碱性的物质,紫色的石蕊变色。生活中的许多植物也有类似的性质,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设计实验。

比如,在上课时,我拿出两瓶葡萄酒(一真一假),对同学们说:“今天老师请客,适量饮用纯正的葡萄酒有利身体健康;而饮用假葡萄酒则对人有害,甚至危及生命。平时人们总是担心遇到假货,今天老师就告诉大家一个鉴别葡萄酒真伪的办法!”此话一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

我是怎么鉴别的呢?又运用的什么化学原理呢?紫色的葡萄汁液也和石蕊具有相同的变色原理。而真正的葡萄酒就有葡萄的汁液,假的葡萄酒都是用色素和香精勾兑的,基本不含葡萄汁,我们就可以根据石蕊变色的原理来鉴别真假葡萄酒。真的葡萄酒加上厨房中的白醋就会变成红色,加点纯碱就会变成蓝色,而假的葡萄酒是不会变色的。

这样的实验设计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直接参与,并使学生觉得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印象也会很深刻。

二、用熟知的生活物品,研究物质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的重点知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也是让学生必须做的实验,一般都是先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出二氧化碳,然后再检验其性质。

我在教学中发现,尽管这样的实验和知识点重复很多遍,还是有很多的学生不能加以应用,特别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在实验考试题中失分率很高。于是,我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既然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我就从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碳酸饮料入手,让学生亲自买来碳酸饮料然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这样设计实验,既复习了碳酸的分解,又检验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确实为碳酸,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三、从基本原理入手,设计实验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中对燃烧的条件,是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燃烧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时物质才能燃烧;而要灭火只要去掉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但在实际操练时,不管老师怎么实验、讲解,学生只要是遇到实际问题,就很难解决,例如:为什么蜡烛用扇子一扇就灭,而柴火用扇子越扇越旺?多数的学生不能说清楚,我就从森林的防火队员所用的工具——大功率的鼓风机入手,分析在火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用鼓风机,这样可以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火才能熄灭,要是柴火比较多,火势比较大,用鼓风机就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熄灭,反而就会越烧越旺。这样灭火的原理就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就能熄灭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是隔绝氧气;砍出一定的树木当然是去除可燃物了。

四、利用感兴趣的现象,研究实验原理

在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虽然很熟悉,但是一直都没有和化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我们学了很多的化学原理,却又不会具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为什么选择金银做首饰,除去贵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这个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我就顺势引导:其实这是和我们学习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着密切的关系,排在氢后的金属是铜汞银铂金——正是因为银和金不活泼,所以才能用作首饰。要是用铝和铜做首饰,别的先不说,容易氧化生锈,戴在身上弄得一身铜锈那就麻烦了!

这样从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入手,学生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原理也就了然于胸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化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设计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生活实际出发,努力把学生熟知的、见过的、感兴趣的生活常识引入化学课堂,把实验设计和生活设计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州市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