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韩语学习 > [《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10700字]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带赏析

[《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10700字]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带赏析

时间:2019-11-13 10:24:5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10700字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细腻委婉,有的长于说理,有的精于记叙,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阳牡丹典雅厚重……它们争奇斗艳,尽显风流,它们摇曳多姿,风格各异。下面,我们一同感受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们夺魁的秘诀。

秘诀一 —— 针砭时弊,追根溯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

【佳作借鉴】

拒 绝 平 庸

一考生

众多的大智慧者,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学家的思想。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会场中充斥着的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毋庸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在某种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对于有“孔雀王”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映像》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走向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

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和商业化。

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而就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如果缺少了不平庸的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亮点赏析】

这篇满分作文的亮点,大致有二。

其一,目光敏锐、针砭时弊。高考作文需要作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现实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作者从周国平与杨丽萍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什么叫平庸。一位是受人尊重的学者、作家,一位是技艺精湛的舞蹈艺术家,他们都难以拒绝平庸,这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作者以此切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其二,追根溯源、思想深刻。面对崇拜的对象,他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客观认识,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冷静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在批判之余还能客观分析,指出“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触及事物的本质,足见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冠华作文网)

秘诀二——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定能让你的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佳作借鉴】

世间再无真“狂”人

一考生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时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有诗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吗?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锋芒毕露?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行色匆匆,显出儒家风范;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成功人士等,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但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锋芒毕露。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她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她人气低,红不起来,于是她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变得圆滑的时候,世间也就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世间需要真“狂”人!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题名谈及恩师时竟狂言:“居然是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个性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更是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怒,并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当代学者李敖,也狂得洒脱。他在《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华民族挺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时代的脊梁,是真性情的流露!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真性情的流露”也被风尘淹没。于是,一切都变了。

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是时代的悲哀!

【亮点赏析】

“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一般的考生看到作文题,只会想到感恩、谦卑等相关立意,而此考生能独辟蹊径,深入思考,认为“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从而批评这种处世态度,发出世间再无真“狂”人的喟叹,立意不凡,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文章材料丰富、新颖,极富说服力。文中龚自珍、钱钟书、刘文典、李敖等人的事例,作者信手拈来,运用恰当。综观,本文立意高远,不落俗套,文笔大气,论证严谨,亮点频出,不愧为满分之作。(冠华作文网)

秘诀三——因事悟理,以小见大

写作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空发感慨、胡编乱造故事时,不妨把笔伸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因为自己亲身感受,知道其中细节,所以容易写得具体、细致、生动、感人。因事悟理,从小处感受精彩的世界,感悟非凡人生,让我们的文思如清泉般汩汩流动。

【佳作借鉴】

拒绝平庸——风沙渡

一考生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高考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雨吹凉了满腔热情、浇灭了心中理想,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而被丢弃在脑后,他们早忘却了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忘却了父母的期望,于是一个个变得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他们身居陋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甘于平庸甘于卑贱,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先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登临。

拥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者与出众者的最大区别。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北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脚下的路,我坚信:终有一天,“蚁族”也能“扶摇而上九万里”。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一定不是一个平庸世俗的商人。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满腹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透着豪情与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亮点赏析】

作者因赶考时看见一家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由此生发,情思飞扬,联想到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发出“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的感叹,事由虽小,但阐释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文章,看我们是否有心而已,作者从细微处着笔,由此生发出不凡的人生哲思,让人折服。

另外,本文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才气逼人。即便化用诗句,也饶有情趣,你看“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潇洒之态跃然纸上。

秘诀四——融情于物,意切情真

记叙文写作如果借助某一物体来反衬所描写的主体,融情于物,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行文时,若借某一物体点明中心,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卒章显志。

【佳作借鉴】

向日葵没有眼泪

一考生

从我记事起,家中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重瓣的那种,花期很长,在盛夏的阳光里常常开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是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得耀眼眩晕。

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在我出生时种下的,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模糊的记忆里留存着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我忽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正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怎么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有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说话时微微张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于是,在我那有日记情怀的年纪,我便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下了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阳光普照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我也渐渐长大了,但心中的倔犟与固执没有改变,一如儿时记下的那句话,心中还惦记着向日葵的眼泪。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自己已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自己心中的轨迹发展,就像向日葵的生命旅程。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我和爸爸约定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我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没有了年少时的冲突。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他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被草草挂断。

天气还有些冷,下午天一直阴沉沉的,有风吹过,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喧嚣,车辆、人流、尘土等搅在一起,没一会儿,雨便大滴大滴地砸了下来。慌乱中我躲进了校门口的值班室,湿湿的外套贴着后背,心里禁不住开始抱怨起来。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街对面时,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见雨滴拍打着他的身体。他穿过马路走过来,弯着腰,好像在护着一包红色的物品,可能是给我买的,可我心中依然不满,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湿透,甚至还沾满了泥水。或许是我长高了,总觉得此时的他不再高大威武,也没有了儿时痛斥我时的挺拔模样。

我慢慢走出值班室,朝着他的方向走去。时光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重叠,记起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说向日葵没有眼泪,此时的我,泪流满面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爸爸,请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中的我不能没有你,我需要你的宽容与教导,是你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周围的支持与爱意。

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眼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

【亮点赏析】

“向日葵没有眼泪”,好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诗情画意,引发读者的遐想,为文章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向日葵”贯穿全文,卒章显志,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外,文中对“向日葵”的描写详略得当,记叙、议论、描写相得益彰。

秘诀五—— 一字立骨,主旨凝聚

议论性散文中,若能巧妙地运用一字或一词贯穿全文,便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

【佳作借鉴】

回 到 原 点

一考生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但我确信,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因为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不施粉黛的容颜,是不是已经忘却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了挤出虚伪的笑容,习惯了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当我们暗自高兴,以为能将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候,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动作很规范,态度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庞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但让人感到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乐章中弹奏最和-谐的音符,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真善美。

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且偷生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的原点。“决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声色犬马、亦真亦幻,但一个人人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唯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本真,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亮点赏析】

文章通过联想电影《让子弹飞》耐人寻味的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回”字贯穿全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以“一字立骨”,将毕淑敏、空乘人员、马寅初等人“回到原点”的事例连缀成篇,气势沛然,一气呵成。文章纵横捭阖、开合自如,很好地论述了观点,且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当然,文章过渡自然,语言隽永,整散结合,也是其赢得满分的重要原因。

秘诀六——结构严谨,叙议结合

记叙文写作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一是结构严谨,这也是其他体裁的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二是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增加文章灵动的色彩,如果还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这样的文章必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佳作借鉴】

总有一种期待

一考生

我是个山里娃。

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样。城里娃只管埋头读书,吃喝有家长伺候。山里娃没那福气,除了读书还得帮家长干农活。

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还是城里娃,大家都总有一种期待。

城里娃的期待很单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山里娃的期待也很单纯——走出大山,变成个城里娃。

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城里娃孜孜不倦地努力读书,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较之城里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山里娃要付出两倍的努力,因为要走出大山,要变成个城里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很小的时候,这个期待就在我心里酝酿、发酵。

往事越“十”年,“牧童”挥鞭。那时一放学,我总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挥着鞭儿,牵着绳儿,吆着牛儿,上山去了。

放牛的时候,牛和我都很忙。牛忙着吃草,我忙着读书。牛吃草,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我读书,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牛吃着草,不时东张西望,“哞哞”地叫几声,像在告诉它的小主人:别管我,你只管安心读书,我不会走远,我就在你身边。善解人意的牛,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忘情地读书,读语文,读英语(论坛) ,读那些拗口的定义、定理……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满耳的天籁之音——风声、流泉、鸟鸣,在绿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荡。

就在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灵一天天地骚动起来:这样的生活,我是多么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大山里放一辈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辈的路。我要走出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闯荡,使自己变成个城里娃!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说去就能去的吗?当年,白居易初到长安,把诗作呈给著名诗人顾况,顾况却戏之:“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白居易凭着出类拔萃的才华,很快在繁华的长安站稳了脚跟,一时间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

于是,怀着这种期待,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我不再犯愁了,书海冲浪,不也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吗?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罗盘吗?面对考试的失利,我不再沮丧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基石吗?

就这样,我脚踏实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离我越来越近了。

城里娃,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和你们一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向你走来,走进你的怀抱,融入你的血脉。

因为,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亮点赏析】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行文极美。本文行文之美,首先美在结构严谨。开篇通过山里娃和城里娃的对比,引出题旨;中间部分紧密围绕题旨展开叙事、议论;篇末与开头照应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而且使题旨得以强化和升华。

其次,行文之美,还美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有机结合,描写山里娃特有的生活,再加上“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样的抒情,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期待,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有较强的感染力。另外,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冠华作文网)

秘诀七——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记叙文往往有波澜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人入胜,高考考场作文不妨一用。

【佳作借鉴】

最后一座土坯房

一考生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本来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所以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我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中,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便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渐渐的,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我家又位于山村的最高点,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总是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家里经济拮据,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已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姐弟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瘦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了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白得耀眼;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已不存在。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中国亿万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了我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亮点赏析】

本文波澜起伏,令人叫绝,主要体现在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下文“土坯房”变成“小洋楼”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结尾颇具匠心,让题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为形象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主题,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显。

此外,作者化大为小的构思,也是值得称道的,中国的发展,题目太宽泛,不好入笔,而作者从农村的土坯房说起,从小处反映中国的发展,别具匠心。

诀窍八——展开联想,放飞想象

梁实秋先生曾指出,联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场,如何才能“文如春华,思若泉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联想,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妨从自然万物、历史名人、现实生活等处展开你联想的翅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联想的源头,就不必为作文材料犯愁了。

【佳作借鉴】

时间在流逝

一考生

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融化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绵不断地诠释着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带日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她)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已不在。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将爱说出口,将孝尽到位,将事做到好……抓住机遇,只争朝夕。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亮点赏析】

本文思绪飞扬,联想迅速,亮点突出。开篇联想自然,引出光阴的飞逝,之后,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纵向联想,迅速联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长叹,随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时间的荒废,联想到钱学森充实的一生、辛弃疾无奈的时间悲吟,读者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中,穿越时空、纵横古今,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与可贵,心灵为之振奋。不难看出,作者紧紧抓住时间飞逝这一中心不放松,展开联想的翅膀,从古至今,贯穿不同领域,有自然的感慨,有名人的长叹,有现实的遗憾……

文中,有些比喻句,颇有情趣,如“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意蕴深远,含蓄蕴藉,值得玩味。

作文二:《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3300字

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

回到原点(一)

水之源头是最清澈最原始最单纯的起点,一路流下来,夹杂着两岸的杂质,越来越浑浊,如果不加保护,未免越来越肮脏。而真诚善良是人性的原点,单纯美好是艺术的原点,绿色自然是文化的原点。

现在的文化市场,俨然混乱不堪的集市,可谓玉石杂陈、泥沙俱下、乌烟瘴气。环境生态需要保护,文化生态迫在眉睫!回到原点,回到文化的源头,回到最干净最纯真的开始吧。

中国人钟爱饭局,饭店鳞次栉比。整个中国的夜晚,有一半泡在酒里,晕在菜里。赤裸裸的山吃海喝,一掷千金!这必然造成一种浮靡媚俗的气势,默许“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生活哲学,久而久之,人将不人,国将不国,斯可痛已!相反,高雅的书屋、茶室、剧院、民族艺术几乎无藏身之所,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没落贵族。在无钱可赚、自身难保的窘困下,只好卷起家什作鸟兽散,庶可痛已!在21世纪的今天,高雅文化遭遇了有文化史以来最大的尴尬,离原点越来越远。那流芳百世的魏晋风度,那光耀千古的唐宋遗韵,只好“一骑红尘绝远陌”,追之不及,逝者如斯,徒留千古浩叹,一恸!

再看一看我们家里的那台电视吧,充斥其中的,大多是胡编乱造的历史剧、武打剧、言情剧,尤其是搞笑的历史古装戏,活生生把一段格调高雅的历史糟践成惨不忍睹的五花肉,把历史名着裁剪拼凑成浊臭逼人的乞丐服。更可怜了那些吟风诵月的古代名士,被逼大练超级武功,长年只穿一身衣服,春夏秋冬都要斗笠加顶、披风随身,还要强忍着不说话装深沉,要么出口就是港台腔,整日游手好闲,做些鸟勾当——打打架,谈谈恋爱,没事飞飞树顶,要么搞破坏:一掌树叶落尽、青草拔光,二掌叫人肺裂肝焚、元气大伤,三掌击倒房屋亭榭、古刹名山。大人看了付之一笑,也就算了,你可知那乳臭未干的孩子,如何心驰神往、竞相仿效?幼小的心灵早早被撒上一大把黑色的种子,将来要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那可是民族的未来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电脑也免不了它的双刃特质,既服务于人,又暗伤人。对很多人来说,电脑到了爱你恨你离不开你的程度。对没有免疫力的孩子来说,电脑更像慢性毒药。充斥网络的暴力色情和享乐观念正在同人类可怜的意志力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作为重要传媒的几家大网站,迫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民族危机感。呜呼,事已至此,痛哉,痛哉,痛何如哉!

让我们的文化市场回到原点吧,让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原点就能感受清新自然的文化风气吧,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吗?

[作文得分亮点]本文像一把匕首,直刺文化市场的病根,揭示文化的堕落和弥漫

的污浊,强烈呼吁回归精神的原点,读来让人扼腕,让决策者三思。其精妙在于观点鲜明激情澎湃,幽默嘲讽,力透纸背。在细致入微的抨击中,考生深入剖析危害性,给文化管理者敲响警钟,可谓入木三分。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线条分明。

惑(二)

我把周长比作我们的信仰,把面积看成我们几年来物质需求的增长。我们的祖国正在和平崛起,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正在提高,然而正如那个圆一样,当它从寻找物质转变成寻找圆时,周长一点点被吞噬,正如我们的信仰在一点点地缺失。

周国平说:“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失。”是的。人们带着冷漠的表情像游魂一样行走;网络上的刀光剑影;舞厅里的灯红酒绿;人们绵里藏针,笔里带刀,钩心斗角„„沉湎迷失像尘埃一样迷漫于各个角落。舒婷的诗写到:“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困惑了,难道刚从对神话的顶礼膜拜中倏然醒悟,我们就立即堕入黑与白的另一个极端,一如逻辑上的排中律?

当王朔骂骂咧咧掘鲁迅的坟茔时,一位支持者(好像还是位作家)说:“什么年代了,还搞伟人崇拜!”此人有非凡之觉悟(倘若人人有此觉悟,则大同世界可计日程功),我建议他把郁达夫也否定一下。郁达夫说:“有了伟大的人物的出现,而不知崇仰、爱戴、崇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若伟人尚且不能崇拜,是否信仰之跫音已渐行渐远?我困惑了。

阿Q临死前有句豪言壮语:“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的忘却精神是他的祖传宝贝。我疑心灵魂的缺失是因为忘却精神已进化得淋漓尽致。

几十年的光阴磨灭了许多,也洗涤出许多。

当影星赵薇穿着印有日本海军旗图案的服装在纽约街头作秀时,我们能仅仅责备她吗?她的无知不正是我们的无知吗?她的忘却不正是我们的忘却吗?

我在另一些事中坚定了我的想法。

日本至今不愿忏悔,冈森正宏公然为东条英机等甲等战犯辩护,小泉首相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并得到近半数民众的支持。而同在欧亚大陆,在以色列犹太受难者纪念碑前,德国总理毅然下跪,德国民众带着小孩进行教育。

在对比中我感到荒凉。日本竟能在谴责的口水流淌成的河流中安然泅渡!是否我们该想想自身的问题?为何庞大的中华无法显出令人振慑的魄力。

我在作家张抗抗的《沙之聚》中找到了答案:当风渗透沙子,风的需要成为沙子的需要,沙子便走动起来,舞蹈起来,最终完成它(鸣沙山)的屹立。

人心之聚正如这沙之聚,信仰就是那渗透沙子的风。一盘散沙,何以有威慑力?

看着那规范、稳定、大面积却短周长的圆,我又想起了红柯所说的:“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它长个子。”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让灵魂在场,让民族重塑血气?我依旧困惑。

阅卷老师点评

今年作文的平均分是44.24分。今年作文题是能够应用图形加文字的形式来命题,打破应试作文命题的模式。走出单一话题作文形式,注重对材料的感悟,与目前课改精神是比较相符的。两个图形内涵比较丰富,能联想到比较多的东西。

这个题目的难点是:学生对题目的审查要细致,要从抽象图形中提取出意义,从两个图形的差异入手,并且能结合历史的、现实的人和事来寻求途径进行叙述。

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大体上能辩证地分析问题,思维比较开阔,联想能力也比较强。其次是能够应用课内课外所学的知识来充实文章的内容。95%以上的考生都能完成900字的任务。从写作体裁来看,议论文最多,散文和记叙文相对少,也有寓言>故事、诗歌、>剧本等多种体裁出现。

忠与义的交织(三)

“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忠”和“义”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

施耐庵笔下的宋江是《水浒》中矛盾的中心,在报效朝廷和建设梁山中,在尽孝道和上梁山中,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但最核心的是他在“忠君”与“仁义”间的选择。

宋江是“仁义”的,“及时雨”的称谓非他人能及,“救晁盖”、“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这一切,都树立了他在一百零八将中的地位,位列天罡,执掌地煞,何等的荣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的畅快;劫富济贫,攻城略地,何等的威风。

但这恰恰是施耐庵为宋江吹响挽歌前的空响,宋江毕竟还是一个郓城小吏,在他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忠贞报国的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楼的诗,看似轻视朝廷,实为他因报国无门而空自叹息。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然而他却忘了,在腐朽的赵宋王朝里,哪有他一个郓城小吏的生存空间。可悲呀,可叹!可怜梁山一百单八将盛极一时,最后却落得死散凋零。

纵然面对这些,宋江在忠与义之中放下了曾经紧握的刀枪,在忠与义中作出了最后

的选择,对于宋朝的毒酒,他一饮而尽,想以死“表明忠义”,更令人惋叹的是,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让他服毒酒随他而去。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圆几何,成大任,重大义,男儿本色„„”的悲歌。

宋江在施耐庵的笔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与义的交织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只能淹没在宋王朝的浪花之中,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选择了一条看似美丽却永无出头之日的道路。他走了,或许他依然会笑对朝廷,依然毫无怨恨,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感慨。

如果可以重来,我愿看到那个真正“笑黄巢”的宋江,那个水泊里“替天行道”的宋江。听,他又唱起了那首歌,在芦苇水道中飘得很远,很远:“生死至交一碗酒„„”

作文三:《2016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10800字

2016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及优秀作文赏析

书信体: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致母亲的一封信

荡气回肠: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分数不是唯一标准

语言功底: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唯分数论之殇

语言出彩: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勿以沉浮论英雄

立意高远: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寓意角度: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进步与退步

写法新颖: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一点进步 一种人生

点题精妙:2016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勿以沉浮论英雄

致母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亲:

您好!

先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够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久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一直优秀,请原谅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记得小时候,您一直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他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每次看 我快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 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期望。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他孩子,当班上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因为他有了一 点进步。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因为您要求每次考试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惧怕,即使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好。

母亲,我希望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 破的就只有灭亡。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好像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 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像儿童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 年代希望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他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

乐。同为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小小年纪便已出书,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热爱写作,到如 今已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青年作家之一。母亲,我知道您一直很爱我,您外表严厉只是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您可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引导我,鼓励我, 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

今天,坐在高考考场上,人生往后漫漫长路也许就在我的笔尖下书写与改变,只是想借此机会,想跟您说一句:这一次,让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谢谢您,我的母亲。

您的儿子***

2016年6月7日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全文紧扣漫画内容,“一直优秀”“不能一直优秀”紧扣100分和98分;“成绩一般同学”“有了一点进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母亲的“满意”“微笑”“严厉”等相当于“唇印”和“掌印”。在书信中巧妙、多次扣题及点题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挚。母亲爱儿子,希望儿子优秀;儿子爱母亲、理解母亲,希望能“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这里没有点染、没有修饰、没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读之,让人心动,引人深思。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开篇提出“人不能长久地站在荣誉的高峰”“我不能一直优秀”,观点鲜明。接着用自己成长的例子,说明母亲过高期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及反感,并提出“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分析深刻、透彻。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说理能更严密、辩证一点,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 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 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 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 “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 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 雨”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 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 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 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 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一个孩子无论考了55分、61分、98分、还是100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脸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点评:

一、观点鲜明,有重点有分寸。

文章的开头,用了占全文不足六分之一的篇幅,全面、准确地介绍漫画内容,为中心论点的阐述、展开打下坚实的基 础。接着,扼要点明了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提出“‘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见解,文章由此展开。从题目到文中多处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像 相当多的考生那样,片面否定分数的重要性,而是在立场鲜明的同时,做到讲分寸、有弹性,彰显了作者深刻的思辨能力。二、内容详实,有感情有层次。

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是能够用饱含情感的笔触,阐述“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议论 文中具有本文这种能感动读者的文段的,实不多见。“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的语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文章就此从“就事论事”的层次进入“因 事说理”的层次,提出“分数”之外“善良、勇敢、责任心”等评价标准;进一步提出“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成就的大小”,举例虽少,但极为典型 有说服力。

文章结尾表达期望,点到即止,有荡气回肠之感。

当然,本文也有三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1.“笔者”“我”“私(以为)”统一为“我”比较好;2.第三段行文不够简洁,条理性不够强;3.仅举马云、柳永两个例子略显单薄。

“唯分数论”之殇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 显著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 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 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 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 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 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 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

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 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   点评:

本文亮点有五:

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产生唯分数论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

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认为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结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国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认为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语言简洁准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准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 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 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 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 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 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 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 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 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 木?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在向教育敲响警钟,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正中痛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 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为契机,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 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

巴掌与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点评:

本文最大亮点是语言出彩。一是语言凝练。开篇“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14字即概括了漫画的内容,可谓惜墨如金。“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得体现”,语句简洁,观点鲜明;结尾简短有力,回应首段。

二是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自然流畅。开篇以两问自然引入。第二段以“是不是……呢”设问引出对漫画内容的分析。第三 段结尾的设问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产生的“对分数的执着”的社会根源,使论证更深一层,也发人深思。第四段,“但有没有更深一层更本质的原因呢?”是由前一 句“固然”而来,避免了绝对化,具有思辨性。本段结尾两个反问句,鲜明的观点自在问中,又自然引出第五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进论证向更深一层发展。结 尾设问回应开头,句式又略作变化。全文文气涌动,文脉清晰,皆赖这十问之功。

三是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娴熟运用,表达得体,用词准确老练,仅用950字便把道理说得透彻,思维严密,颇见老辣的写作功底,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最为欠缺的语文素养。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 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 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 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 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 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 一记耳光。

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 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

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 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点评:

这是 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该生的“规定动作”做得十分到位:紧扣漫画的关键内容与寓意展开写作,符合题意;题好文一半,其所拟题目与其他考生相形,能给人眼前 一亮的感觉,即题目有辨异性;起段三言两语,导入简洁,入题快;第二三段分别评述漫画中的分数及其产生此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如果说第二段是围绕“点”来展 开,那么第三段就是围绕“面”来展开,第四段则是围绕“理”来展开,角度斑斓,内容充实,逻辑(台阶术)严密;第五六七段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形象生动, 文势壮又能以理服人。

该生的“自选动作”也同样做得十分到位。比如“立意高远”——作文以哲理立意,难度系数高,区分度自然也高;辩 证思维亦颇具特色,论证扎实、理性、稳健;论述相当集中,从题目至结尾绝无蔓笔,析题切题扣题点题,一以贯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用的“古人说”妥 帖,所用的“波浪说”无可辩驳,所用的“企鹅说”新颖、生动、精当、有情趣。此外,该生的“情文并茂”能力、“孟辩素养”(孟子式的辩论素养)也值得点 赞。

进步与退步

在第一幅漫画中,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分而获得了家长的亲吻,后一位则因为拿了不及格的55分而被家长打了一 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图中,曾获100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分而被惩罚,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为进步得了61分而受奖励。两图对照,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的进 步与退步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给孩子进步的鼓励,也应给孩子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间。

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则 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待进步与退步,教育者应秉持科学的态度,鼓励进步者是鼓励其不断砥砺自我的奋进状态,而鼓励退步者则是为其留 足反思的空间。利用好暴露的缺陷,实现自我完善。正确地处理进步与退步,最终都将促使受教育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家长应鼓励孩子前进的每一小步。漫画中的第二位小孩两次获得的分数均未超过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长仍在他获得进步 后予以鼓励,这是我所赞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进步,且61分离满分还有很远距离,但这个鼓励是应有的。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华过程中,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一小步的前进相对于从差到优的路途来说是微小的,但没有这一步步的积累 便不可能到达优秀。因此,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脚踏实地,滴水穿石。

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 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

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 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 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进步和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以单纯地奖惩来对待孩子的进与退,才能让孩子在独当一面时正确处理自己人生的进退,成为一个能够推动社会在变动中求稳求发展的栋梁。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

很多考生都是从漫画的内容角度立意的,而这篇作文却能从寓意的角度立意。该文正确地指出,这幅漫画蕴含着进步与 退步的关系,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进步与退步 是相离相生的一对。一篇高考作文,能有这样由表及里的思考深度,实为难得。

作者不空谈进步与退步的关系,而是联系漫画所提供的材料。作者指出,家长教育孩子时,既要给进步的孩子以鼓励,也应给退步的孩子以空间,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该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第一段引材料摆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是“起”的部分,第二段是对中心论点进一步阐述,是“承”之一;第三段讲应对进步的孩子以鼓励,是“承”之二;第四段是讲应给退步的孩子留有空间,是“承”之三;最后一段回扣中心,是“合”的部分。

这篇作文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文体特征鲜明,论证方法多样,语言流畅,书写漂亮,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   文章第四段所举的陈忠实、王阳明、杨绛的例子不太恰当,人生遇到挫折,遭遇厄运,不等于退步。

一点进步,一种人生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

北方的风凛冽地刮着,刮的人生疼。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河边,手里拿着最后一次的模考卷,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她考差了,离自己梦想的学校还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

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回到了家。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只是看见,从那以后,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

几个月后,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卷。也许是好事多磨,女孩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数多出了很多,但依然未能考上梦想院校,只因几分。

女孩流着泪在田野上使劲奔跑,最后累到躺倒在地。盛夏,农村的夜空被点点繁星照亮,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看着 热闹的夜空,仿佛自己的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这时,女孩的父亲躺在了她的身边。“对不起,我还是没考上,你骂我吧。”“不,孩子,最后一次模考骂你是因为你的心根本不在学习上,然而后来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进步。有进步就是好的,虽然你的进步并未帮你达成目标,但那又怎样?只要能进步,在哪都 能成就精彩。”

父亲的话好似一豆灯火,点亮了女孩心里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的地方。几个月后,孩子听了父亲的话,背上行囊,去了一个二本的院校,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那后来女孩大富大贵了吗?没有。毕业后,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车,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地活着。只不过,不管有多平淡,她都会把生活过好,努力让自己进步。

再后来,她结了婚,生了小孩,成为了我的母亲。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经历,我妈妈从小到大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绩,所以在别人学奥数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在扔泥巴。但我妈妈也是有底线的,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满分、90分,她只要求我每次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上了高中后,由于我的爱好,我学了艺术,成为了艺术生。功课落下了不少,成绩自然也不算优秀,妈妈也还是只有“进步”一个要求。她只是不想我也像她一样因为没有努力和进步而在迷雾中穿梭。

如今,我走在了妈妈曾经走过的路上,只求问心无愧和争取进步,或许我的进步十分微小。使我赶不上我想要搭乘的那 辆列车。不过,后面其实还有很多辆车在等我,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进步,就像小树一直在努力进步和成就一片繁茂;就像水滴一直在努力进步汇成一曲江河,奔向所 梦想的远方。

一点进步,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点评:

与一般考生作文写法不同,本文并不是千篇一律地从漫画材料的描述分析开始,而是用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描写性开头, 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气氛来吸引读者。文章“有进步就是好的”这个立意却完全是从漫画材料中来,并对成绩优劣与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符合题意,中心突 出。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的转折点是她“成为了我的母亲”,叙事的时间跨度使文章产生了历史感,情感色彩从忧伤苦闷逐渐转为平和豁达,内容和情感丰富充实 立体。母亲并没有把未实现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对“我”的期待与评价着眼于“是否有进步”。在追求完美、施行“虎妈狼爸”教育方式的中国父母群体中,这位母 亲的宽容心态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她或许就是考生们笔下心心念念呼唤的那位“母亲”!

这是一篇构思新颖、有创意、以情动人的散文,它不以强势的说理取胜,而是取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这种真诚的书写恰恰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 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 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仅以 “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 与水平。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 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 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刻背负“优生的 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父母的“巴掌与吻”是可影响孩子一生的。曾几何时武汉神童惊人跳级、学业有成,而父母惯于其优异,容不得半点失误或退步,他终顶不住压力而厌学,“泯然众人矣。”

成绩那点点浮沉并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坏”、“优差”,也不能作为孩子赢得父母的爱的筹码。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实力,给予及时支持,方能在无涯学海上为他撑起一片小舟,助他学成至彼岸。

点评:

本文是考场中一篇精彩的议论文。

首先,作者能准确地解读漫画的寓意。题目“点点浮沉”四字用词非常精 妙,体现了该考生对漫画的全面评价。全文紧紧围绕着“点点浮沉中的成绩”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议论。文章思路清晰,从分析“只看分数浮沉”的错误观点给孩子造 成的危害,进而能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质应在于看“浮沉分数”背后的真正意义,体现了考生极强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再者,文章最为精妙之处,还在其语言 文字的亦雅亦俗,畅达准确,严谨冷静的分析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考生,极富有说服力。成语的运用顺手拈来,比喻的句子生动形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等经典语句的引用,更能表现出该考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素材的综合能力。

作文四:《高三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10700字

高三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

在高考阅卷现场,我们总能读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细腻委婉,有的长于说理,有的精于记叙,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阳牡丹典雅厚重……它们争奇斗艳,尽显风流,它们摇曳多姿,风格各异。下面,我们一同感受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们夺魁的秘诀。

秘诀一——针砭时弊,追根溯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

【佳作借鉴】

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映像》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走向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

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和商业化。

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而就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如果缺少了不平庸的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拒 绝 平 庸

一考生

众多的大智慧者,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学家的思想。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会场中充斥着的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毋庸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在某种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对于有“孔雀王”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亮点赏析】

这篇满分作文的亮点,大致有二。

其一,目光敏锐、针砭时弊。高考作文需要作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现实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作者从周国平与杨丽萍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什么叫平庸。一位是受人尊重的学者、作家,一位是技艺精湛的舞蹈艺术家,他们都难以拒绝平庸,这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作者以此切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其二,追根溯源、思想深刻。面对崇拜的对象,他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客观认识,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冷静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在批判之余还能客观分析,指出“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触及事物的本质,足见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冠华作文网

秘诀二——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定能让你的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佳作借鉴】

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当代学者李敖,也狂得洒脱。他在《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华民族挺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

世间再无真“狂”人

一考生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时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有诗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吗?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锋芒毕露?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行色匆匆,显出儒家风范;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成功人士等,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但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锋芒毕露。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她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她人气低,红不起来,于是她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变得圆滑的时候,世间也就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世间需要真“狂”人!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题名谈及恩师时竟狂言:“居然是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个性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更是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怒,并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

时代的脊梁,是真性情的流露!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真性情的流露”也被风尘淹没。于是,一切都变了。

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是时代的悲哀!

【亮点赏析】

“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一般的考生看到作文题,只会想到感恩、谦卑等相关立意,而此考生能独辟蹊径,深入思考,认为“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从而批评这种处世态度,发出世间再无真“狂”人的喟叹,立意不凡,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文章材料丰富、新颖,极富说服力。文中龚自珍、钱钟书、刘文典、李敖等人的事例,作者信手拈来,运用恰当。综观,本文立意高远,不落俗套,文笔大气,论证严谨,亮点频出,不愧为满分之作。

秘诀三——因事悟理,以小见大

写作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空发感慨、胡编乱造故事时,不妨把笔伸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因为自己亲身感受,知道其中细节,所以容易写得具体、细致、生动、感人。因事悟理,从小处感受精彩的世界,感悟非凡人生,让我们的文思如清泉般汩汩流动。

【佳作借鉴】

拒绝平庸——风沙渡

一考生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高考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雨吹凉了满腔热情、浇灭了心中理想,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而被丢弃在脑后,他们早忘却了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忘却了父母的期望,于是一个个变得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他们身居陋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甘于平庸甘于卑贱,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先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拥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者与出众者的最大区别。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脚下的路,我坚信:终有一天,“蚁族”也能“扶摇而上九万里”。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一定不是一个平庸世俗的商人。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满腹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透着豪情与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亮点赏析】

作者因赶考时看见一家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由此生发,情思飞扬,联想到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发出“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的感叹,事由虽小,但阐释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文章,看我们是否有心而已,作者从细微处着笔,由此生发出不凡的人生哲思,让人折服。

另外,本文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才气逼人。即便化用诗句,也饶有情趣,你看“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潇洒之态跃然纸上。

秘诀四——融情于物,意切情真

记叙文写作如果借助某一物体来反衬所描写的主体,融情于物,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行文时,若借某一物体点明中心,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卒章显志。

【佳作借鉴】

向日葵没有眼泪

一考生

从我记事起,家中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重瓣的那种,花期很长,在盛夏的阳光里常常开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是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得耀眼眩晕。

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在我出生时种下的,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模糊的记忆里留存着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我忽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正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怎么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有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

的鼻子,说话时微微张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于是,在我那有日记情怀的年纪,我便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下了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阳光普照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我也渐渐长大了,但心中的倔犟与固执没有改变,一如儿时记下的那句话,心中还惦记着向日葵的眼泪。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自己已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自己心中的轨迹发展,就像向日葵的生命旅程。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我和爸爸约定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我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没有了年少时的冲突。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他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被草草挂断。

天气还有些冷,下午天一直阴沉沉的,有风吹过,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喧嚣,车辆、人流、尘土等搅在一起,没一会儿,雨便大滴大滴地砸了下来。慌乱中我躲进了校门口的值班室,湿湿的外套贴着后背,心里禁不住开始抱怨起来。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街对面时,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见雨滴拍打着他的身体。他穿过马路走过来,弯着腰,好像在护着一包红色的物品,可能是给我买的,可我心中依然不满,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湿透,甚至还沾满了泥水。或许是我长高了,总觉得此时的他不再高大威武,也没有了儿时痛斥我时的挺拔模样。

我慢慢走出值班室,朝着他的方向走去。时光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重叠,记起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说向日葵没有眼泪,此时的我,泪流满面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爸爸,请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中的我不能没有你,我需要你的宽容与教

导,是你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周围的支持与爱意。

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眼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 【亮点赏析】

“向日葵没有眼泪”,好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诗情画意,引发读者的遐想,为文章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向日葵”贯穿全文,卒章显志,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外,文中对“向日葵”的描写详略得当,记叙、议论、描写相得益彰。

秘诀五——一字立骨,主旨凝聚

议论性散文中,若能巧妙地运用一字或一词贯穿全文,便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

【佳作借鉴】

回 到 原 点 一考生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但我确信,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因为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不施粉黛的容颜,是不是已经忘却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了挤出虚伪的笑容,习惯了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当我们暗自高兴,以为能将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

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候,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动作很规范,态度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庞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但让人感到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乐章中弹奏最和谐的音符,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真善美。

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且偷生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的原点。“决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声色犬马、亦真亦幻,但一个人人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唯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本真,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亮点赏析】

文章通过联想电影《让子弹飞》耐人寻味的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回”字贯穿全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以“一字立骨”,将毕淑敏、空乘人员、马寅初等人“回到原点”的事例连缀成篇,气势沛然,一气呵

成。文章纵横捭阖、开合自如,很好地论述了观点,且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当然,文章过渡自然,语言隽永,整散结合,也是其赢得满分的重要原因。

秘诀六——结构严谨,叙议结合

记叙文写作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一是结构严谨,这也是其他体裁的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二是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增加文章灵动的色彩,如果还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这样的文章必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佳作借鉴】

总有一种期待

一考生

我是个山里娃。

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样。城里娃只管埋头读书,吃喝有家长伺候。山里娃没那福气,除了读书还得帮家长干农活。

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还是城里娃,大家都总有一种期待。

城里娃的期待很单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山里娃的期待也很单纯——走出大山,变成个城里娃。

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城里娃孜孜不倦地努力读书,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较之城里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山里娃要付出两倍的努力,因为要走出大山,要变成个城里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很小的时候,这个期待就在我心里酝酿、发酵。

往事越“十”年,“牧童”挥鞭。那时一放学,我总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挥着鞭儿,牵着绳儿,吆着牛儿,上山去了。

放牛的时候,牛和我都很忙。牛忙着吃草,我忙着读书。牛吃草,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我读书,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牛吃着草,不时东张西望,“哞哞”地叫几声,像在告诉它的小主人:别管我,你只管安心读书,我不会走远,我就在你身

边。善解人意的牛,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忘情地读书,读语文,读英语(论坛),读那些拗口的定义、定理……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满耳的天籁之音——风声、流泉、鸟鸣,在绿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荡。

就在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灵一天天地骚动起来:这样的生活,我是多么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大山里放一辈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辈的路。我要走出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闯荡,使自己变成个城里娃!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说去就能去的吗?当年,白居易初到长安,把诗作呈给著名诗人顾况,顾况却戏之:“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白居易凭着出类拔萃的才华,很快在繁华的长安站稳了脚跟,一时间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

于是,怀着这种期待,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我不再犯愁了,书海冲浪,不也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吗?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罗盘吗?面对考试的失利,我不再沮丧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基石吗?

就这样,我脚踏实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离我越来越近了。

城里娃,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和你们一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向你走来,走进你的怀抱,融入你的血脉。

因为,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亮点赏析】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行文极美。本文行文之美,首先美在结构严谨。开篇通过山里娃和城里娃的对比,引出题旨;中间部分紧密围绕题旨展开叙事、议论;篇

末与开头照应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而且使题旨得以强化和升华。

其次,行文之美,还美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有机结合,描写山里娃特有的生活,再加上“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样的抒情,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期待,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有较强的感染力。另外,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冠华作文网)

秘诀七——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记叙文往往有波澜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人入胜,高考考场作文不妨一用。

【佳作借鉴】

最后一座土坯房

一考生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本来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所以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我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中,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便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渐渐的,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我家又位于山村的最高点,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总是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我也不理解,早几年

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家里经济拮据,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已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姐弟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瘦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了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白得耀眼;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已不存在。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中国亿万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了我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亮点赏析】

本文波澜起伏,令人叫绝,主要体现在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下文“土坯房”变成“小洋楼”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结尾颇具匠心,让题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为形象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主题,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显。

此外,作者化大为小的构思,也是值得称道的,中国的发展,题目太宽泛,不好入笔,而作者从农村的土坯房说起,从小处反映中国的发展,别具匠心。

诀窍八——展开联想,放飞想象

梁实秋先生曾指出,联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场,如何才能“文如春华,思若泉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联想,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妨从自然万物、历史名人、现实生活等处展开你联想的翅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联想的源头,就不必为作文材料犯愁了。

【佳作借鉴】

时间在流逝

一考生

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融化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绵不断地诠释着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带日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她)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已不在。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将爱说出口,将孝尽到位,将事做到好……抓住机遇,只争朝夕。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亮点赏析】

本文思绪飞扬,联想迅速,亮点突出。开篇联想自然,引出光阴的飞逝,之后,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纵向联想,迅速联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长叹,随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时间的荒废,联想到钱学森充实的一生、辛弃疾无奈的时间悲吟,读者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中,穿越时空、纵横古今,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与可贵,心灵为之振奋。不难看出,作者紧紧抓住时间飞逝这一中心不放松,展开联想的翅膀,从古至今,贯穿不同领域,有自然的感慨,有名人的长叹,有现实的

遗憾……

文中,有些比喻句,颇有情趣,如“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意蕴深远,含蓄蕴藉,值得玩味。

作文五:《2015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选读及赏析》6500字

2015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选读及赏析

【广东卷·作文题】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点评摘要]记叙散文,选材立意都符合题意,而且中心突出。

走进香山之中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火红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自然的神奇,鸟儿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里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天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高。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人们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太少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点评:】

“香山那么美,我想去看看”。这篇作文是记叙散文,选材立意都符合题意,而且中心突出。文章表达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有文采。

符合题意表现在,作者自始至终紧扣材料,比如作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作文的第五自然段,细致地写了香山的秋雨,同时又写出了香山丛林的气息。

中心突出表现在,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在写用视觉、用听觉、用嗅觉、用触觉、用心灵去感知香山这个小小的生态图。

这篇文章文情并茂,记叙散文特征突出。“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诗句的引用,非常自然妥当。第二、三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联想想象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

不足之处在于,全文选材的新颖度有限,全文写作的难度系数一般。此外,文章的层次还可以更有逻辑性,目前的次序是红叶——鸟语——树木——秋雨,可以改为红叶——树木——鸟语——秋雨。(点评:林琴)

2、[点评摘要]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带您去看花海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呦,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 „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远更远了,自嘲的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点评】

大道至简。高考场上的作文亦然。本文的“至简”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标题简。题好文一半。高考作文要求“题目自拟”,该生拟的是“带您去看花海”,此题是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拟得很有诗意、很能吸引人眼球;用“您”这个第二人称写作,在70万份高考卷中其辨异性很给力,值得点赞。其二是结构简。全文共7段。第1、2段快速入题分别写“昨日之时感受自然、今日之时感受自然”,第3、4段详写我幼时被外婆带去“感受自然”,第5自然段写我长大了带外婆“感受自然”,第6自然段用议论抒情绾结前文,第7自然段扣题点题作结。全文绝无蔓枝,浑然一体。今年作文的关键词有“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径(用身、用心、用科技手段)、感受自然的结果(自然离我们“远”“近”),作者用7个自然段将其掰开揉碎、扣得很充分。其三是题材简。全文就地取材,就写田边地头,就写真情实感,人物少、情节明、环境“简”,很有“实战”价值。此外,本文文体特征突出,文情(天人合一)理(光大发扬孝文化)并茂,详略处理亦无不当。(点评:王景)

【福建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满分作文】

敢问路在何方

马云开辟互联网时代之前,没人知道有这样一条路,大家苦苦摸索的或许是别的热门行业,后来马云开掘出了这样一条路,越来越多的人跟上马云的脚步,于是路渐渐宽广了起来,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的确,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杂草丛生或者泥水横流,每个人相同的迷茫怅惘,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于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引领众人开辟了一条路。

什么路走不了?刀山火海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海洋高山也都有齐全的设备助我们翻江越海,没有不敢走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就像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一样。所谓事在人为,一个人要努力,勇敢,充满希望,便什么路都走的过,敢与不敢也是一念之间,一旦勇于迈出第一步,便没有你走不过的路。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之所以这么决绝的说,一是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不可轻易违背初心,二是走完这看似走错了路,也许你会看到另外一场风景,也许你会拥有更奇特的经历。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固步自封的以为自己会遇到什么绝路,无限可能在后面等着你。

不管是一条未知的路,还是艰难的路,或者是一条看似已经走错了的路,必要时候我们每个人应该坚持自己所选,人失败往往因为自己的放弃与绝望,殊不知胜利的曙光已经离自己一步之遥了。未知的路,历经迷茫与懵懂,敢闯敢走,敢联动别人与自己一起走,没有路,便自己开辟出一条,反正鲁迅伟人已经说了,世界上本来就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要有这种敢开辟出一条新路的信心与勇气。艰难的路,是对我们自身的历练与洗礼。一个人理应具备的东西,勇气希望,是我们走完这种艰难的路的保障,只要我们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坚持,责任,便不会遇到走不过的路。看似走错了的路,试着变换自己的思维,另辟渠道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天无绝人之路,还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说,路,终究是有的,看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路,并带着自己信念与勇气,坚持着走完自己选择的路。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天津卷·作文题】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满分作文】

青春范儿

青春的范儿是什么,青春可以是一切,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一篇文章,那么最美的青春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初开的青春就像那骄阳下的玫瑰,娇艳欲滴;成长的青春就如同那雷雨下的芳草,坚韧无畏;枯萎的青春就像那微风下的柳枝,安逸无思。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喜欢在阳光下许下自己的梦想;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崇拜在人群中挥舞闪光的焦点;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愿意在泥泞中追寻不变的坚持。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的骄傲,一样的自尊。

因为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蓬勃的不言放弃的青春。

有人说,青春是关在监牢里的囚徒,它的一切都只得听从命运的命令,在平淡艰辛中走完;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耀眼的诗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给它焕发光彩,才显得与众不同;有人说,青春是一笔过时不来的财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放弃了一切去享受,才能体现生命的乐趣。

可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从不这么想。

因为我们知道,有一种信念一直跟随着我们的青春,那就是梦想。青春之所以显得平淡,是因为你没有为了梦想而足够努力;青春之所以显得豪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生命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这样东西莫过于奋斗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一旦失去了我们的肯定,它就显得毫无意义!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自信满满的范儿,骄傲勇敢的范儿,大胆真诚的范儿,没有人能够瞧不起你,如果你有不平凡的青春。因为你不仅理解青春的奋斗,也可以在奋斗中完成青春的使命。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

【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满分作文】

小巷面条香

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飘缈烟雾,我分明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沧桑。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也,走进小店,端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时,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面店人少时,便由老人的儿子招呼着。人多时,就由老人来协调。每法上班族和学生党急着离开时,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个歉,那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我自然属于赶时赶刻的学生党,所以坐下来不久,便可获得一碗清香。吃完后,向周围的人道个谢,携着众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迎来求学的一天。啊,有了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终不乱,时时溢出三分韵律,七分诗意。

每当有人夸赞时,老人可不会廉虚,总是热烈地应承,并炫耀自己的汤面—面条是自家手制的,鲁是到乡下的钓翁讨来的野生鱼,就连水都是从自家院子的井里挑来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秘诀都透露了,不怕被抢了生意?”老人却一笑:“哪里是什么秘诀呦,谁都知道,但有谁像我这样坚持几十年呢?”

老人的儿子也是厨师。熟客们会发现,父子俩的面颇为不同。所以,叫面时总要添一句:“老爷子的面”,或“小伙子的面。”至于我,编爱老人的面。老人的面筋道,叔叔的面偏软;老人的面,味轻,叔叔的面偏重。有人说:“小伙子的面是酒,宜趁热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确,叔叔的面上会淋一勺虾子油,而老人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几滴猪油。吃老人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惟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辽隙中迸溅出来。面条筋道爽滑,猪油鼓动鱼汤,鱼汤刺激你的味觉。老人的智慧,也许便是特灵魂留在面中了。

终于一日,小巷被拆,小面馆也搬到另一条小巷。临走时,老人让儿子给所有人端上一碗面,面上分明是三三根香菜和几滴猪油。老人挑了几根面,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说:“有三分意思了。”

后来,我又去吃一次面。老人已经不在,但叔叔的面里却分明有几分父亲的影子。至于在客人间熟念地招呼的,却是一位与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了„„

【吉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最具风采的摄影师

你,拥有预言师般敏锐的直觉,瞬间定格我倩影,你亦,手持幻术师般魔力的圣器,刹那凝留我深情,而我,如此般向往成为你。

摄影师用无声的相机代替了在无限美景面前力不从心的语言,尽情展现有声的大千世界的丽影。让只能在书籍与网络中浏览世间美景的人们丰富了对中国景物的了解。让那些美景脱离苍白的文字,变得生动而精彩。

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最重要的情深,而不是景深。

曾经写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朦胧派诗人北岛先生,也是对摄影有一定研究的人。关于摄影和诗,北岛认为:“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么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

诗人的摄影总有着特别的气质,这种不可言说无以名状的气质在画面中坚定的缓流。不知是光景替代了文字,还是文字用光影的化装潜伏在画面之下。当艺术与文学完美的结合,就会让人感觉到,流淌着文学气息的艺术作品,是那么的有想像力和生命力。通过诗一般的思维方式下创作出来的摄影作品,总会让人看到诗意。

诗人应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不论用文字还是用影像,都会有让人感觉到诗意的存在;摄影者也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那是对艺术这个词的亵渎,艺术应该是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状态。摄影者也应该是通过诗的意境,把镜头下的画面更完美的表现,就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瞬间,每一个小感动,每一个属于你思考中的画面。

作文六:《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10800字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

在高考(微博)阅卷现场,我们总能读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细腻委婉,有的长于说理,有的精于记叙,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阳牡丹典雅厚重„„它们争奇斗艳,尽显风流,它们摇曳多姿,风格各异。下面,我们一同感受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们夺魁的秘诀。

秘诀一 —— 针砭时弊,追根溯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

【佳作借鉴】拒 绝 平 庸

众多的大智慧者,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学家的思想。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会场中充斥着的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毋庸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在某种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对于有“孔雀王”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映像》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走向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

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和商业化。

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而就在这样狭窄的

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如果缺少了不平庸的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亮点赏析】

这篇满分作文的亮点,大致有二。

其一,目光敏锐、针砭时弊。高考作文需要作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现实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作者从周国平与杨丽萍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什么叫平庸。一位是受人尊重的学者、作家,一位是技艺精湛的舞蹈艺术家,他们都难以拒绝平庸,这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作者以此切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其二,追根溯源、思想深刻。面对崇拜的对象,他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客观认识,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冷静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在批判之余还能客观分析,指出“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触及事物的本质,足见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冠华作文网)

秘诀二——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定能让你的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佳作借鉴】世间再无真“狂”人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时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有诗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吗?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锋芒毕露?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行色匆匆,显出儒家风范;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成功人士等,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但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锋芒毕露。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她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她人气低,红不起来,于是她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变得圆滑的时候,世间也就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世间需要真“狂”人!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题名谈及恩师时竟狂言:“居然是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个性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更是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怒,并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当代学者李敖,也狂得洒脱。他在《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华民族挺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时代的脊梁,是真性情的流露!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真性情的流露”也被风尘淹没。于是,一切都变了。

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是时代的悲哀!

【亮点赏析】

“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一般的考生看到作文题,只会想到感恩、谦卑等相关立意,而此考生能独辟蹊径,深入思考,认为“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从而批评这种处世态度,发出世间再无真“狂”人的喟叹,立意不凡,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文章材料丰富、新颖,极富说服力。文中龚自珍、钱钟书、刘文典、李

敖等人的事例,作者信手拈来,运用恰当。综观,本文立意高远,不落俗套,文笔大气,论证严谨,亮点频出,不愧为满分之作。(冠华作文网)

秘诀三——因事悟理,以小见大

写作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空发感慨、胡编乱造故事时,不妨把笔伸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因为自己亲身感受,知道其中细节,所以容易写得具体、细致、生动、感人。因事悟理,从小处感受精彩的世界,感悟非凡人生,让我们的文思如清泉般汩汩流动。

【佳作借鉴】拒绝平庸——风沙渡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高考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雨吹凉了满腔热情、浇灭了心中理想,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而被丢弃在脑后,他们早忘却了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忘却了父母的期望,于是一个个变得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他们身居陋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甘于平庸甘于卑贱,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先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拥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者与出众者的最大区别。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脚下的路,我坚信:终有一天,“蚁族”也能“扶摇而上九万里”。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一定不是一个平庸世俗的商人。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

高原的汉子,也必是满腹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透着豪情与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亮点赏析】

作者因赶考时看见一家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由此生发,情思飞扬,联想到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发出“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的感叹,事由虽小,但阐释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文章,看我们是否有心而已,作者从细微处着笔,由此生发出不凡的人生哲思,让人折服。

另外,本文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才气逼人。即便化用诗句,也饶有情趣,你看“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潇洒之态跃然纸上。

秘诀四——融情于物,意切情真

记叙文写作如果借助某一物体来反衬所描写的主体,融情于物,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行文时,若借某一物体点明中心,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卒章显志。

【佳作借鉴】向日葵没有眼泪

从我记事起,家中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重瓣的那种,花期很长,在盛夏的阳光里常常开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是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得耀眼眩晕。

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在我出生时种下的,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模糊的记忆里留存着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我忽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正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怎么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有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说话时微微张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于是,在我那有日记情怀的年纪,我便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下了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阳光普照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我也渐渐长大了,但心中的倔犟与固执没有改变,一如儿时记下的那句话,心中还惦记着向日葵的眼泪。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自己已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自己心中的轨迹发展,就像向日葵的生命旅程。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我和爸爸约定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我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没有了年少时的冲突。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他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被草草挂断。

天气还有些冷,下午天一直阴沉沉的,有风吹过,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喧嚣,车辆、人流、尘土等搅在一起,没一会儿,雨便大滴大滴地砸了下来。慌乱中我躲进了校门口的值班室,湿湿的外套贴着后背,心里禁不住开始抱怨起来。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街对面时,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见雨滴拍打着他的身体。他穿过马路走过来,弯着腰,好像在护着一包红色的物品,可能是给我买的,可我心中依然不满,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湿透,甚至还沾满了泥水。或许是我长高了,总觉得此时的他不再高大威武,也没有了儿时痛斥我时的挺拔模样。

我慢慢走出值班室,朝着他的方向走去。时光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重叠,记起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说向日葵没有眼泪,此时的我,泪流满面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爸爸,请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中的我不能没有你,我需要你的宽容与教导,是你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周围的支持与爱意。

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眼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

【亮点赏析】

“向日葵没有眼泪”,好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诗情画意,引发读者的遐想,为文章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向

日葵”贯穿全文,卒章显志,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外,文中对“向日葵”的描写详略得当,记叙、议论、描写相得益彰。

秘诀五—— 一字立骨,主旨凝聚

议论性散文中,若能巧妙地运用一字或一词贯穿全文,便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

【佳作借鉴】回 到 原 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但我确信,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因为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不施粉黛的容颜,是不是已经忘却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了挤出虚伪的笑容,习惯了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当我们暗自高兴,以为能将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候,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动作很规范,态度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庞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但让人感到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乐章中弹奏最和谐的音符,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真善美。

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且偷生已

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的原点。“决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声色犬马、亦真亦幻,但一个人人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唯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本真,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亮点赏析】

文章通过联想电影《让子弹飞》耐人寻味的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回”字贯穿全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以“一字立骨”,将毕淑敏、空乘人员、马寅初等人“回到原点”的事例连缀成篇,气势沛然,一气呵成。文章纵横捭阖、开合自如,很好地论述了观点,且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当然,文章过渡自然,语言隽永,整散结合,也是其赢得满分的重要原因。

秘诀六——结构严谨,叙议结合

记叙文写作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一是结构严谨,这也是其他体裁的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二是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增加文章灵动的色彩,如果还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这样的文章必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佳作借鉴】总有一种期待

我是个山里娃。

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样。城里娃只管埋头读书,吃喝有家长伺候。山里娃没那福气,除了读书还得帮家长干农活。

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还是城里娃,大家都总有一种期待。

城里娃的期待很单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山里娃的期待也很单纯——走出大山,变成个城里娃。

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城里娃孜孜不倦地努力读书,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较之城里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山里娃要付出两倍的努力,因为要走出大山,要变成个城里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很小的时候,这个期待就在我心里酝酿、发酵。

往事越“十”年,“牧童”挥鞭。那时一放学,我总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挥着鞭儿,牵着绳儿,吆着牛儿,上山去了。

放牛的时候,牛和我都很忙。牛忙着吃草,我忙着读书。牛吃草,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我读书,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牛吃着草,不时东张西望,“哞哞”地叫几声,像在告诉它的小主人:别管我,你只管安心读书,我不会走远,我就在你身边。善解人意的牛,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忘情地读书,读语文,读英语(论坛),读那些拗口的定义、定理„„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满耳的天籁之音——风声、流泉、鸟鸣,在绿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荡。

就在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灵一天天地骚动起来:这样的生活,我是多么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大山里放一辈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辈的路。我要走出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闯荡,使自己变成个城里娃!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说去就能去的吗?当年,白居易初到长安,把诗作呈给著名诗人顾况,顾况却戏之:“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白居易凭着出类拔萃的才华,很快在繁华的长安站稳了脚跟,一时间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

于是,怀着这种期待,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我不再犯愁了,书海冲浪,不也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吗?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罗盘吗?面对考试的失利,我不再沮丧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基石吗?

就这样,我脚踏实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离我越来越近了。

城里娃,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和你们一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向你走来,走进你的怀抱,融入你的

血脉。

因为,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亮点赏析】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行文极美。本文行文之美,首先美在结构严谨。开篇通过山里娃和城里娃的对比,引出题旨;中间部分紧密围绕题旨展开叙事、议论;篇末与开头照应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而且使题旨得以强化和升华。

其次,行文之美,还美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有机结合,描写山里娃特有的生活,再加上“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样的抒情,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期待,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有较强的感染力。另外,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冠华作文网)

秘诀七——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记叙文往往有波澜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人入胜,高考考场作文不妨一用。

【佳作借鉴】最后一座土坯房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本来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所以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我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中,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便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渐渐的,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我家又位于山村的最高点,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总是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家里经济拮据,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已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姐弟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瘦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了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白得耀眼;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已不存在。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中国亿万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了我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亮点赏析】

本文波澜起伏,令人叫绝,主要体现在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下文“土坯房”变成“小洋楼”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结尾颇具匠心,让题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为形象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主题,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显。

此外,作者化大为小的构思,也是值得称道的,中国的发展,题目太宽泛,不好入笔,而作者从农村的土坯房说起,从小处反映中国的发展,别具匠心。

诀窍八——展开联想,放飞想象

梁实秋先生曾指出,联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场,如何才能“文如春华,思若泉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联想,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妨从自然万物、历史名人、现实生活等处展开你联想的翅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联想的源头,就不必为作文材料犯愁了。

【佳作借鉴】时间在流逝

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融化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绵不断地诠释着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带日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她)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已不在。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

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将爱说出口,将孝尽到位,将事做到好„„抓住机遇,只争朝夕。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亮点赏析】

本文思绪飞扬,联想迅速,亮点突出。开篇联想自然,引出光阴的飞逝,之后,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纵向联想,迅速联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长叹,随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时间的荒废,联想到钱学森充实的一生、辛弃疾无奈的时间悲吟,读者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中,穿越时空、纵横古今,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与可贵,心灵为之振奋。不难看出,作者紧紧抓住时间飞逝这一中心不放松,展开联想的翅膀,从古至今,贯穿不同领域,有自然的感慨,有名人的长叹,有现实的遗憾„„

文中,有些比喻句,颇有情趣,如“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意蕴深远,含蓄蕴藉,值得玩味。

作文七:《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1400字

在高考(微博)阅卷现场,我们总能读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细腻委婉,有的长于说理,有的精于记叙,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阳牡丹典雅厚重……它们争奇斗艳,尽显风流,它们摇曳多姿,风格各异。下面,我们一同感受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们夺魁的秘诀。

秘诀一 —— 针砭时弊,追根溯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

【佳作借鉴】

拒 绝 平 庸

一考生

众多的大智慧者,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学家的思想。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会场中充斥着的恶俗的商业味道。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毋庸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在某种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对于有“孔雀王”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映像》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走向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

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和商业化。

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而就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如果缺少了不平庸的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亮点赏析】

这篇满分作文的亮点,大致有二。

其一,目光敏锐、针砭时弊。高考作文需要作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现实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作者从周国平与杨丽萍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什么叫平庸。一位是受人尊重的学者、作家,一位是技艺精湛的舞蹈艺术家,他们都难以拒绝平庸,这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作者以此切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其二,追根溯源、思想深刻。面对崇拜的对象,他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客观认识,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冷静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在批判之余还能客观分析,指出“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触及事物的本质,足见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冠华作文网)

秘诀二——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定能让你的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下一页

作文八:《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10》1300字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

梁实秋先生曾指出,联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场,如何才能“文如春华,思若泉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联想,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妨从自然万物、历史名人、现实生活等处展开你联想的翅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联想的源头,就不必为作文材料犯愁了。

【佳作借鉴】

时间在流逝

一考生

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融化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绵不断地诠释着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带日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她)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已不在。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将爱说出口,将孝尽到位,将事做到好……抓住机遇,只争朝夕。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亮点赏析】

本文思绪飞扬,联想迅速,亮点突出。开篇联想自然,引出光阴的飞逝,之后,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纵向联想,迅速联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长叹,随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时间的荒废,联想到钱学森充实的一生、辛弃疾无奈的时间悲吟,读者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中,穿越时空、纵横古今,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与可贵,心灵为之振奋。不难看出,作者紧紧抓住时间飞逝这一中心不放松,展开联想的翅膀,从古至今,贯穿不同领域,有自然的感慨,有名人的长叹,有现实的遗憾……

文中,有些比喻句,颇有情趣,如“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意蕴深远,含蓄蕴藉,值得玩味。(冠华作文网)

作文九:《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8》900字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亮点点评

于是,怀着这种期待,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我不再犯愁了,书海冲浪,不也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吗?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罗盘吗?面对考试的失利,我不再沮丧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基石吗?

就这样,我脚踏实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离我越来越近了。

城里娃,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和你们一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向你走来,走进你的怀抱,融入你的血脉。

因为,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亮点赏析】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行文极美。本文行文之美,首先美在结构严谨。开篇通过山里娃和城里娃的对比,引出题旨;中间部分紧密围绕题旨展开叙事、议论;篇末与开头照应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而且使题旨得以强化和升华。

其次,行文之美,还美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有机结合,描写山里娃特有的生活,再加上“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样的抒情,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期待,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有较强的感染力。另外,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冠华作文网)

秘诀七——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记叙文往往有波澜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人入胜,高考考场作文不妨一用。

【佳作借鉴】

最后一座土坯房

一考生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本来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所以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我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中,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便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作文十:《[精品]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选读及赏析》2600字

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选读及赏析

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选读及赏析饶水知音

2015年高考满分高分作文选读及赏析

【广东卷·作文题】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点评摘要]记叙散文,选材立意都符合题意,而且中心突出。     走进香山之中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火红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自然的神奇,鸟儿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里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天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高。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人们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太少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点评:】

香山那么美,我想去看看。这篇作文是记叙散文,选材立意都符合题意,而且中心突出。文章表达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有文采。

符合题意表现在,自始至终紧扣材料,比如作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作文的第五自然段,细致地写了香山的秋雨,同时又写出了

香山丛林的气息。

中心突出表现在,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在写用视觉、用听觉、用嗅觉、用触觉、用心灵去感知香山这个小小的生态图。

这篇文章文情并茂,记叙散文特征突出。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诗句的引用,非常自然妥当。第二、三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联想想象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

不足之处在于,全文选材的新颖度有限,全文写作的难度系数一般。此外,文章的层次还可以更有逻辑性,目前的次序是红叶——鸟语——树木——秋雨,可以改为红叶——树木——鸟语——秋雨。(点评:林琴)

2、[点评摘要]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带您去看花海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呦,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

…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远更远了,自嘲的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点评】

大道至简。高考场上的作文亦然。本文的至简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标题简。题好文一半。高考作文要求题目自拟,该生拟的是带您去看花海,此题是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拟得很有诗意、很能吸引人眼球;用您这个第二人称写作,在70万份高考卷中其辨异性很给力,值得点赞。其二是结构简。全文共7段。第1、2段快速入题分别写昨日之时感受自然、今日之时感受自然,第3、4段详写我幼时被外婆带去感受自然,第5自然段写我长大了带外婆感受自然,第6自然段用议论抒情绾结前文,第7自然段扣题点题作结。全文绝无蔓枝,浑然一体。今年作文的关键词有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径(用身、用心、用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