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韩语学习 > 《语文处处皆美景》800字|生活处处皆语文800字作文

《语文处处皆美景》800字|生活处处皆语文800字作文

时间:2019-12-17 09:25:3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语文处处皆美景》800字

语文处处皆美景

摘要: 语文是一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学科,是美的丰富矿藏,里面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激人奋进的情感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美感素质,以美的艺术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胜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方式 探讨

一、语文审美活动教学内容的把握

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除课堂教学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社会生活等等。而课堂教学资源,除课文以外还有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课件。下面重点谈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课文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内容。

怎样的课文具有审美价值呢?凡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在追求新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们的本质力量。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地表达这种人的本质力量的课文都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内容。从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所采用的表达形式来分,大致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语言美。

反映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属自然美。如《葡萄沟》中葡萄丰收的美景,《荷花》中荷花楚楚动人的风姿,《鸟的天堂》赞美了一种令人鼓舞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自然美在于它能把学生引入联想和想象的天地,感受生活的情趣,领略自然带给人们的启示。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的美,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美。它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活动,因而劳动的过程和创造的成果都是美的。《长城》描写古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崇山峻岭之巅”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伟大奇迹,更显示劳动美。

二、语文审美活动教学方式的探讨

(一)渲染情境,感受美。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它以感性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快乐感和愉悦感,从而产生情感。教学《草原》一课时,我把欣赏草原的美作为引线,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来展示草原的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以境入情,感受美的目的。教学第一段时,我用投影映出草原的全景:“天空是那么明朗,地上一片碧绿,白

作文二:《语文处处皆美景》500字

语文处处皆美景

摘    要 语文是一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学科,是美的丰富矿藏,里面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激人奋进的情感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美感素质,以美的艺术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胜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方式 探讨

一、语文审美活动教学内容的把握

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除课堂教学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社会生活等等。而课堂教学资源,除课文以外还有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课件。下面重点谈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课文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内容。 怎样的课文具有审美价值呢?凡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在追求新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们的本质力量。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地表达这种人的本质力量的课文都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内容。从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所采用的表达形式来分,大致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语言美。

反映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属自然美。如《葡萄沟》中葡萄丰收的美景,《荷花》中荷花楚楚动人的风姿,《鸟的天堂》赞美了一种令人鼓舞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自然美在于它能把学生引入联想和想象的天地,感受生活的情趣,领略自然带给人们的启示。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的美,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

作文三:《心中若有百花园,人生处处皆美景》600字

心中若有百花园,人生处处皆美景 人生,如一树花开。或热烈或淡雅;或寂静或奔放。日子,就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次厚重。那些曾经的过往,就在尘世的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或深或浅的印痕。      于静夜中沉思,渐渐明白,人生,有许多的无奈。希望,失望,快乐,忧伤。曾经憧憬的美好,被岁月的车轮碾压变形,无处躲藏。才懂得,只有经历了痛苦才学会了坚强;只有经历了磨难,才明白幸福的真谛。有些人,让你牵挂,却无法相守;有些事,让你羡慕,却无法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念,却终生遗憾。

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得意时的张狂,失意时的沮丧;巅峰时的辉煌,谢幕时的凄凉。都一一刻上岁月的沧桑。也许,有风有雨的日子,才构成人生的起伏跌宕,岁月的华丽篇章;风轻云淡的日子,才让人顿悟,沉思。

深深懂得,这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想像。有些时候,看山就是山,看云就是云;也有些时候,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生命的旅途中,有些情,惦着惦着就忘了;有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人生,原本就是尘世中的沧海桑田,不经意间,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渐渐明白,人生,不要只忙着奔跑,偶尔也要停下来,驻足观望,路边的风景,满目花香。渐渐懂得,生活,如一壶清茶,苦中有甜,涩中有香;独处时要学会欣赏,淡淡茶香,满屋萦绕。呷一口清茶,慢慢品尝,个中滋味,回味悠长。     深深懂得,人生,也会留下些许空白。有些人,未曾相识,就已错过;有些真情,还未付出,就已凋零。渐渐明白,生活,如一坛陈年老窖,时间愈久,愈弥足珍贵;经历越长,越绵软甜香。岁月的河流,缓缓流淌,静看花谢花开,潮落潮涨,虽历经沧桑,仍满目芬芳,心似朝阳,温暖如常。

作文四:《处处皆学问1》500字

第二课时

一、自由阅读,互动交流。

⒈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⒉小组互动交流。

⒊全班交流:原来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星星运转的周期,发现了潮汐和月亮圆缺的关系。

⒋你还了解那些这样的事例?

(教师提示:比如牛顿通过苹果发现了地球的引力,阿基米德通过洗澡发现了水的浮力等。)

⒌指导朗读。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⒈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话里讲了那些现象?

⒉学生交流。

⒊创设情境:召开一个小小的研讨会,交流自己研究这些现象的结果。      我是植物学家,我知道„„

我是昆虫学家,我知道„„

我是音乐家,我知道„„

我是裁判员,我知道„„

⒋小结: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只有仔细观察、研究才能了解其中的学问。

⒌朗读这段话。

三、拓展发散,揭示中心。

⒈仔细品读最后一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⒉学生交流。

⒊教师引导学生:

⑴体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静静思考”的含义,从而懂得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了解知识。

⑵体会“聪明的人类已经将许许多多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懂得知识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既要学会从生活中学会知识,也能将学的知识用于生活。 ⒋朗读这一段话。

⒌课后发散: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从中发现了那些小知识?把它记下来。下周我们在开展一次《生活中的小知识》研讨交流会。

板书设计:

作文五:《处处皆学问》400字

处处皆学问

处处皆学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夜晚,仰望天上闪亮的群星,有些人只看见星星的美丽,有些人却发现了 星星运转的周期。人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揭开了宇宙天际的秘。 海边捕鱼的人,都知道什么时侯潮起,什么时侯潮落。有人观察格外细心, 发现潮起潮落和月亮的圆缺,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巧合。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发 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潮汐是月亮和地球的游戏。 小草在春天里发芽,叶子在秋风中飘落;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小蚂 蚁发现了食物就兴高采烈地呼朋引拌,裁判哨音一响,球员便开始比赛,展开 激烈的龙争虎斗;指挥家双手一挥,演奏的人就能心邻神会地奏出和谐的乐章。 你知道为什么吗?其中的学问多着哩! 只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在生活中认真倾听,在生活中静静思考,你会发 现,奇妙的世界里处处都有学问。它们等待你去追寻,等待你去探索。你也会 发现,聪明的人类已经将许许多多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生活里有知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文六:《18处处皆学问》1300字

18、处处皆学问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3个字。

2、默读课文。

3、抓住关键句子,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5、补充课外阅读《锯的发明》《找骆驼》的故事,进一步感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

2、抓住关键句子,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2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CAI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1—3节。

教学过程:

一、音乐暖心,直入主题:

1、音乐导入,拍手齐唱。

2、板书课题,齐读。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是问号”。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理解:“皆”的含义,用书本上的原话来解答。

4、拓展理解:皆大欢喜、人人皆知。

5、归纳方法:

语文学习中只要大家观察重点、举一反三、善于积累,就能学有所得。

二、初步感知,归纳大意: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宙——奏”“铺——捕”进行比较。

3、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借助老师的填空题来回答:

《处处皆学问》这篇课文透过(星象观察)、(潮汐现象)、(动植物的成长)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让我们知道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倾听)、(静静——思考),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三、学习2—3节:

1、自由读课文2—3节,思考: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抓住重点句子来谈一谈。

2、小组互动交流。

3、全班交流:

原来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星星运转的周期,发现了潮汐和月亮圆缺的关系。

4、重点句子指导,理解练习朗读:

(1)“有些人只看见星星的美丽,有些人却发现了星星运转的周期。” ..........“发现星星的美丽”只是单纯的欣赏;

“发现运转的周期”却需要更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运用对比的方法,把两种看星星不同的结果表现出来,突出“从生活中发现学问”的可贵。

(2)“有人观察格外细心,发现潮起潮落和月亮的圆缺,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巧合’。”

“格外”特别,非常,比一般观察、聆听更加仔细。

语言训练:学习上,只要我格外(      ),我就能(        )。..

生活中,只要我们格外(         ),我们就(       ..

)。

“竟然”联系上下文,没有想到的事情。近义词理解“居然”。

(3)“人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揭开了宇宙天际的奥秘。”  ......

“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潮汐’是月亮和地......

球玩的游戏。”

“潮汐”:白天海水上涨叫“潮”,傍晚上涨叫“汐”,海水涨落原因主要受到月亮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影响。

“长期研究”“不断探索”表明是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的。

“终于”“原来”探索之路很漫长,但是结果很令人愉快。

可见,正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

5、再读第五节中心句。

四、拓展阅读,体验总结:

1、默读短文《锯的发明》,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让我们再次听一听《天地之间》这首歌,在这美妙的歌声中期待下一次的学习,让我们真正把仔细观察、认真倾听、静静思考这些好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作文七:《处处皆学问》400字

处处皆学问

学习目标:

⒈学会7个字,认识6个字。

⒉默读课文。

⒊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在生活中感受、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在生活中感受、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教学难点: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观察星空,观察蚂蚁搬家运食物等自然现象,收集生活中蕴含知识的例子,谁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 ⒉指名回答。

⒊同学们可真会发现哪,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⒈自由读课文,把预习中自己认为难读得字多读几遍。

⒉在四人小组内分读课文,互相评议。

⒊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处处皆学问”?谈谈你对哪个例子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小组互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例子读给同学听,说自己的体会。

四、全班交流。

五、小结。

作文八:《18处处皆学问》400字

18ﻩ处处皆学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夜晚,仰望天上闪亮的群星,有些人只看见星星的美丽,有些人却发现了星星运转的周期。人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揭开了宇宙天际的奥秘。

海边捕鱼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潮起,什么时候潮落。有人观察格外细心,发现潮起潮落和月亮的圆缺,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巧合”。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潮汐”是月亮和地球玩的游戏。

小草在春天里发芽,叶子在秋风中飘落;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小蚂蚁发现了食物就兴高采烈地呼朋引伴;裁判哨音一响,球员便开始比赛,展开激烈的龙争虎斗;指挥家双手一挥,演奏的人就能心领神会地奏出和谐的乐章。你知道为什么吗?其中的学问多着哩!

只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在生活认真倾听,在生活中静静思考,你会发现,奇妙的世界里处处都有学问。它们等待你去追寻,等待你去探索。你也会发现,聪明的人类已经将许许多多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生活里有知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文九:《处处皆学问》900字

《处处皆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3个字。

2.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的道理。

教学准备:

了解文中提到的星象、潮汐、动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述: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3、板书课题,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奥秘、巧合、潮汐、心领神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第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学问?板书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你还了解哪些这样的事例?

(3)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话讲到了哪些现象?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处处皆学问。

(3)教师小结: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只有仔细观察,研究才能了解其中的学问。(指导朗读)

4、仔细品读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体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静静思考”的含义。

(3)体会“聪明的人类已经将许许多多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4)指导朗读。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自己的体会。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发现小知识,记下它们,与同学一起交流吧。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书写“宇、宙”字。

(4)学生书写。

18 处皆学问

星象观察

潮汐现象

动植物生长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作文十:《“处处是文化,处处有美景”》900字

【砥砺奋进的五年·民生中的民声】

“一座公园展示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这里处处是文化,处处有美景,大大的赞。”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刘丽忙着自拍。她给国外上大学的女儿发去组图,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美景。

2016年9月,在刘丽家社区的东侧,建起了这个长5000米、宽350米的巨型公园。每天早晨,刘丽哼着歌打开窗户,明媚阳光、鸟语花香扑面而来。而公园所在的地方,曾是一个高压线走廊。上面电网密布,下面垃圾成堆。那时,她不敢开窗户,出门也躲着走。

处在市中心的高压电网带到底如何处理?有开发商早就看中了这块地的商业价值。企业出钱把电网移走或埋入地下,开发房地产,土地财政收入可达60亿元。这对年财政收入不足300亿元的呼和浩特来说,是个大诱惑。

几经讨论,2013年,呼和浩特决定:建设市区最大公园——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拓展城市的绿色空间,建设宜居草原生态城,让市民近距离享受绿色福祉。2016年9月,公园一竣工,立刻得到了市民广泛赞誉。

与刘丽同样感受到环境之美的是大青山脚下居住的云晓飞。这位50多岁的呼和浩特市北郊农民,过去居住在采石场旁边,大风一起,石走沙飞。现在他已经生态移民到新村里,过起了山清水秀怡然自得的生活。

呼和浩特从2012年开始,建设大青山南坡生态区。生态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4公里,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安静、绿色、休闲、田园、留白”的总体要求和“生态保护为主、休闲观光为主、适度开发为主、低密度为主”的原则,栽植树木1290万株(丛),种草1.5万亩,目前建成10个万亩生态公园、精品景区。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会场就设在大青山旁的万亩草原上。

随着多项绿化工程的开工,“见缝插绿、破硬见绿、大面积增绿”成为呼和浩特发展的主旋律。据统计,2016年呼和浩特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9.7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4.2%,绿化覆盖率达到37%。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人在花中,车在树中,城在林中,干旱缺水的呼和浩特,正在成为园林城市。

2017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城市湿地、城市园林、城市绿地、城市绿道等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荒山坡地开展植树造林,全面提升绿化水平,年内新增公园、游园10个,新增城市绿地5000亩。“让我们的城市越变越美,闻到香、看到绿、触到荫。”

(本报记者 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