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会计学习 > [《关注留守儿童——《愤怒的小孩》观后感》600字] 看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关注留守儿童——《愤怒的小孩》观后感》600字] 看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时间:2019-10-31 09:32:5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作文:关注留守儿童——《愤怒的小孩》观后感》600字

关注留守儿童

——《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五莲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九班 曹红蕾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着关爱,每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心里就像出现了一个窟窿似的!而《愤怒的小孩》这部电影就是讲的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古灵精怪的淘气包孙小傲因爸爸妈妈常年在俄罗斯工作,所以一直由沉默寡言爷爷照顾。假期将至,爷爷却病了;请了个保姆,却天天给他做水果沙拉和蔬菜沙拉;说好了回来给他过生日的父母,又因工作忙不回来了,忍无可忍的他,走上了离家出走的路!

孙小傲用他的机智从“猫眼”里取走了保姆藏在地毯下面的钥匙,逃掉了!又在保安和监控摄像头的眼皮底下“完美失踪”了!游荡街头的他遇到了刚刚从犯罪集团逃出来的女孩兰兰,由此和她一起并肩作战,对付三个奇葩蠢贼!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孙小傲和兰兰身上没有钱,只有一张银行卡,去银行取钱却不知道密码;兰兰拿出来一张照片,说是自己爸爸,孙小傲一看,是刘德华,两人争了起来,照片破了,兰兰哭了,孙小傲拿了一块板砖粘好了,可是照片拿不下来了;两个人很饿,又没有钱,所以兰兰用骗人的伎俩骗来了两碗面吃!

经过种种磨难,孙小傲终于回家,兰兰也被孙小傲家收养,孙小傲的妈妈还把两人的故事写成了剧本,虽然没人看,但每当自己看时,总是感动的眼泪哗哗!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父母说:“你们要多关心孩子呀!”我还要对所有孩子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文二:《留守儿童的作文》1100字

留守儿童的作文(一)    刚放暑假不久,我回到老家,无意中发现了一名留守儿童。    看着他衣冠不整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双鞋子连大拇指都露了出来。走进他的家门,房间里满是没有收拾的东西,书本随处乱七八糟。当爸爸打开冰箱时,我惊讶极了。冰箱里有发霉的馒头,花卷,已经不能再次食用的蔬果,一股股酸味儿直钻我的鼻子都我连忙用手捏住了鼻子。走进厨房,仔细一看,没有清洗的锅,都已经开始生锈。没有收捡的碗筷,到处都是。发霉的面条,真是糟透了!    再来想想我的生活吧!我有整齐崭新的衣服,洗得干净,柔顺的头发。房间被妈妈打扫地干干净净。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大床,上面铺了一张粉红色的,有许多图案的床单,几个长方形的枕头。一个高高的衣柜,里面放满了我的新衣服。宽大的书架,上面放满了我的书籍。回到我们的厨房,炉具上放着一个洁净的不锈钢锅。和留守儿童家厨房的铁锅相比,肯定是不锈钢锅好。我家的冰箱里有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肉,偶尔还会有几个冰淇淋。每日三餐都是丰盛的饭菜,有时也会挑食。每时每刻伸手就有钱,用来买各种零食和漂亮的玩具。我想:留守儿童真可怜,每天都过着清苦,非常孤独的生活。我们城市里的小孩儿们多么地幸福啊!    我明白了: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每天节约,抓住这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这个社会。    留守儿童的作文(二)    每次看到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新闻,我的会忍不住伤心,同样都是学生,留守儿童却经常遭到伤害。    大家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都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家的孤独孩子。他们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父母,心里因此变得孤独、寂寞,生活上、学习上的压力便会逐渐增大。但是,我们学校却采取了对他们特别照顾的方式。我们班上有一位叫金玉玲的女同学,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看望她,她只有和她的奶奶相依为命。    她对我说:“学校真的很好,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里面有琳琅满目的书,每天我们放学后都可以去里面看书,增长知识。虽然‘留守儿童’之家只有教室大小,但却充满着家的温馨。”她还告诉我:“上一次学校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虽然我妈妈在外地打工不能回来和我一起参加比赛,但却是由老师代表‘爱心妈妈’和我一起参加比赛的,在运动会上,我参加了拾贝游戏,我的‘爱心妈妈’汪老师把塑料桶绑在腰上,并站在2。5米的地方,由我来把乒乓球投进桶里,

()最终,我们获得了第一名,学校还奖励了很多书给我了呢!”我听了这些,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学校为留守儿童付出这么多关爱,是希望他们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欢乐,少一些孤独、烦恼。

作文三:《留守儿童的作文》1800字

留守儿童的作文

留守儿童的作文(一)

刚放暑假不久,我回到老家,无意中发现了一名留守儿童。

看着他衣冠不整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双鞋子连大拇指都露了出来。走进他的家门,房间里满是没有收拾的东西,书本随处乱七八糟。当爸爸打开冰箱时,我惊讶极了。冰箱里有发霉的馒头,花卷,已经不能再次食用的蔬果,一股股酸味儿直钻我的鼻子都我连忙用手捏住了鼻子。走进厨房,仔细一看,没有清洗的锅,都已经开始生锈。没有收捡的碗筷,到处都是。发霉的面条,真是糟透了!

再来想想我的生活吧!我有整齐崭新的衣服,洗得干净,柔顺的头发。房间被妈妈打扫地干干净净。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大床,上面铺了一张粉红色的,有许多图案的床单,几个长方形的枕头。一个高高的衣柜,里面放满了我的新衣服。宽大的书架,上面放满了我的书籍。回到我们的厨房,炉具上放着一个洁净的不锈钢锅。和留守儿童家厨房的铁锅相比,肯定是不锈钢锅好。我家的冰箱里有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肉,偶尔还会有几个冰淇淋。每日三餐都是丰盛的饭菜,有时也会挑食。每时每刻伸手就有钱,用来买各种零食和漂亮的玩具。我想:留守儿童真可怜,每天都过着清苦,非常>孤独的生活。我们城市里的小孩儿们多么地>幸福啊!

我明白了: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每天节约,抓住这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这个社会。

留守儿童的作文(二)

每次看到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新闻,我的会忍不住伤心,同样都是学生,留守儿童却经常遭到伤害。

大家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都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家的孤独孩子。他们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父母,心里因此变得孤独、寂寞,生活上、学习上的压力便会逐渐增大。但是,我们学校却采取了对他们特别照顾的方式。我们班上有一位叫金玉玲的女同学,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看望她,她只有和她的奶奶相依为命。

她对我说:“学校真的很好,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里面有琳琅满目的书,每天我们放学后都可以去里面看书,增长知识。虽然‘留守儿童’之家只有教室大小,但却充满着家的温馨。”她还告诉我:“上一次学校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虽然我妈妈在外地打工不能回来和我一起参加比赛,但却是由老师代表‘爱心妈妈’和我一起参加比赛的,在运动会上,我参加了拾贝游戏,我的‘爱心妈妈’汪老师把塑料桶绑在腰上,并站在2。5米的地方,由我来把乒乓球投进桶里,最终,我们获得了第一名,学校还奖励了很多书给我了呢!”我听了这些,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学校为留守儿童付出这么多关爱,是希望他们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欢乐,少一些孤独、烦恼。而在全国,留守儿童多达5800万,国家已在某些省份内开展这样的活动:巡回放映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电影《马东的假期》、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家书>征文评比大赛、进行走访>慰问、组织针对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服务、主办专题文艺晚会等等。除以上的活动外,各地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农民工积极参与,如拍摄专题片等影视作品,举办“孩子在家乡还好么?”演讲比赛等。

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责任,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注意身边的留守儿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可以茁壮健康的成长。

留守儿童的作文(三)

在中国,有一个名词叫做“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指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远离孩子在外务工,而留下的孩子则与亲戚或者邻友一起居住。小孩子在那个年纪最是需要受到关注与疼爱,但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母亲们被迫离开家乡去赚钱,遗留下的孩子面对夜夜孤灯,寂寞难尝。

针对留守儿童,国家教育机关虽然制订了一些福利政策,但是实际上这些孩子们还在饱尝亲人相聚时少离散时多的痛楚,饱尝他人对留守儿童的指指点点,尤其是一些不懂事的小朋友的排斥、嘲弄让留守儿童的心灵受到伤害。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上苍的恩赐,我们不应该去歧视他,不应该因为他的家庭、他的出身、他的穿着等嘲笑对方。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最>温暖的莫过于归家的父母亲的一句“孩子,我回来了。”对此,我们不觉得心酸、心疼吗?他们需要比寻常儿童双倍的关爱与照顾,而不是排斥与疏离,他们缺乏安全感,没有精神寄托,我们需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关注他们,给他们心灵上最大的抚慰。我们生活在父母亲的关爱下,而一些孩子却没有在他那需要关爱的年纪得到充足的照顾,他们是寂寞的,同时也是孤独的。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我相信那些在外打拼为孩子将来正努力的父母亲们,也一定知道孩子的思念与沉痛。关爱留守儿童,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四:《关注身边的留守儿童》1900字

摘 要: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幼�航逃�将近30个春秋。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每年在家访中得知,班上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这就是所称的隔代教育。近几年,随着改革的大潮流,经济的大冲击,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纷纷涌向大都市打工,创业,也因此又多了许多留守儿童。

关键词:性格迥异;监护人;沟通;开展活动

我是一名教师,当然关注最多的是留守儿童。

我班基本上是农村孩子,实际幼儿35名,其中留守儿童10名。从小班开始,我特别关注了我班的留守幼儿,发现他们的性格与其他同伴有些迥异:

1.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于与人交流

孩子接受母爱甚少。孩子出生几个月或断奶后交给老人照看。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母爱,不愿与人交往,不爱说话,性格内向胆小。如欣×小朋友就是这样,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捕鱼”“丢手绢”等游戏,她就站在旁边或干脆待在教室不出去。

2.乖张跋扈,我行我素

这类孩子基本上从小娇生惯养,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头肉。如我班的雨×小朋友,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时,看着好玩的玩具就从别人的手上抢,然后自顾自玩起来,弄得其他孩子在那里哭。

3.性格乖巧,自理能力特强

这是典型的乖乖女,奶奶的贴心小棉袄。小×就是这样的女孩:父母离异,奶奶把她带大,由于奶奶年龄大,小×从小就听话,经常帮奶奶做事。帮奶奶摘菜、洗碗、扫地、倒垃圾……不光是家里,在幼儿园也喜欢劳动。别的孩子来园还哭哭啼啼的,她却一脸异样:这有什么哭的呀?

一、幼儿的现状分析

1.幼儿渴望亲情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孩子聚少离多。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与孩子沟通、团聚,致使孩子忘记父母的样子,小班时我曾问过孩子:“宝贝,你是谁生的?”孩子说:“我是奶奶生的。”父母很久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忘记父母的样子,父母与他们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2.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

记得在小班有天放学时,我班的月×小朋友被外公接回了家。待老人家去田里干活的功夫,月×凭着妈妈外出打工时的记忆,向妈妈走时的方向沿着公路不停走,不知走了多久,幸好被我班的另一位家长发现,给带回了家,否则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大的伤害。

3.幼儿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为不讲卫生,挑吃挑穿;有的孩子不听监护人的话,顶撞祖辈、不服管教、我行我素。

4.监护人自身素质低

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老年人,年龄大,文化层次不高。长期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要什么给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各方面都给予优惠政策。对于生活细节不给予指导或误导,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孩子慢慢形成了霸道、任性的毛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老人习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关爱,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

二、针对留守儿童,我班采取多种形式的帮扶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幼儿特别档案

针对我班十名留守幼儿的情况深入家访了解,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

2.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幼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亲情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留守幼儿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我班鑫×小朋友,经常带个手机玩游戏,弄得全班孩子都围着他,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秩序。于是,我收起了他的手机并交给老人。老人却说孩子玩游戏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我耐心地和老人家谈心,讲了孩子带手机到幼儿园的影响,长期玩手机对眼睛的危害,以及沉迷于游戏对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等等。老人终于转变了其错误的认识。

3.为留守幼儿的沟通提供方便

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与孩子的父母建起了童谣班家长QQ群,与家长的微信群,这样,即使在外务工,也能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义务,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生活情况。老师与父母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家长还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施,孩子们的性格已有大变化。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打心眼里高兴:党和政府给予留守儿童许许多多的关怀与大力关注。今年8月通城镇市民学校组织开展“七彩假期,快乐童年,文明礼仪行”活动,全镇50多名留守儿童参加活动,并为留守儿童讲解“文明礼仪”“孝敬老人”的相关知识。我深信,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要全民关注,全民动员:有你、有我、有他,大家携起手来,才能让留守儿童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感受温暖,接受正能量的教育,茁壮成长!

?�S编辑 孙玲娟

作文五:《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4900字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摘要]:

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全国妇联于2008年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发布会上,发布了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这么庞大的群体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都接受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    严峻的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在调

查中发现,尽管有81.4%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3.6%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6%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父母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变化。儿童亲情的缺失,就很容易走极端,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群体,父母由于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内疚感,便会在金钱上进行补偿,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太少,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二、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关于留守儿童的资料。

第二阶段:整理和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及已有研究者的经验。

第三阶段:结合查阅到的资料,利用观察等方式,采用适合、有效的策略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与教育。

第四阶段:整理和攥写经验总结。

四、研究结果:

(一)明确了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性格缺陷

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极端性格。调查中发现,隔代教养的孩子中,很多幼儿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缺乏热情和爱心,性格孤僻,怕吃苦,没有自觉性,主动性等等。

2、道德缺失

留守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道德缺失。常常脏话连篇,出口伤人,自我中心严重,自私任性,不能与同龄小朋友友好相处,时而还伴随小偷小摸现象,乱拉大小便更是常事。

3、心理健康的障碍

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的程度不够。由于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幼儿虽然还小,可是在看到别的小孩在跟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这是极其渴望被亲情关爱、呵护成长的心理。如果幼儿不能跟自己的父母宣泄自己的情感,长期这样幼儿就会处于一个比较压抑的状态,在这些基础上很多的幼儿都会存在有:内心封闭、情感单薄、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消极、情感脆弱、孤独、不合群、存在抑郁自卑心理等种种心理病症。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健全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性。留守儿童不能在情感上理解父母外出,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对父母感情的疏远,甚至产生怨恨。在处理事情上不能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

(二)分析出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整体发展

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2、家庭方面

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孩子在家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自觉略有下降,对这部分留守儿童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老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面比较陈旧,对年幼的孙子过分溺爱,把孙子当成小祖宗,使其自由发展,想怎样就怎样。孩子们在过分的疼爱中形成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20世纪世界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了许多的问题,从而使留守学前儿童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错过了孩子最佳的学前教育阶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

调查显示,有9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上的约束与道德上的引导;另外,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因此,

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3、学校教育的无奈

受经费的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他们根本无法开展,也没有办法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发展的不完善。同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多数农村学校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且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些学校甚至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这些因素无疑都会促使留守儿童大面积失学、辍学。

(三)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推动了留守儿童的优化教育。

1、创设让幼儿入园的机会,利用集体的互动环境推动幼儿的发展。 许多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于是,他们就把幼儿放在爷爷奶奶身边,让他们带,但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体弱多病,又容易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很不好。而幼儿园这个环境正是孩子最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孩子们可以相互得到照应、他们有同年龄的玩伴、有同样的兴趣和爱好、有相互学习的榜样,更多的是孩子们有交流的机会,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告别孤单的留守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

惯。

2、注重创设温馨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

因为留守儿童一直住在幼儿园里,父母没有时间来看望,幼儿园的老师和阿姨把幼儿当作自己孩子对待。教师有时应多与幼儿谈心,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说说悄悄话,让幼儿主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孩子之间不再冷漠自私,信任老师和同学。由于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像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在充满关爱和温暖的环境里长大。

我们创设了温馨舒适的、丰富、情景性强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个方面的发展。

孩子习惯于家庭中的环境,于是我们在环境中创设了和家庭相似的环境,把活动室分割成几个活动区域,如娃娃家、故事屋、建构区、生活区、美工区等,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区域,在丰富、情景性的环境中孩子自由的操作摆弄。孩子们在童话般的环境中能很好的和同伴进行交往,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序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营造和谐,快乐的游戏气氛。

游戏是儿童最适合的行为,游戏也是孩子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促进才能、强壮体魄不可缺少的活动,更是他们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我们教师要给与幼儿游戏的自由。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寻求玩法,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不仅要相信孩子,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更要在游戏活动中,巧妙的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在游戏活动中给与幼儿支持、合作与引导。

如娃娃家的游戏中出现了这样一幕:“老师,娃娃家的宝宝今天过生日了,我们要出去买蛋糕啦~”老师心里尽管充满担心:到哪儿去买蛋糕啊?蛋糕没有怎么办?但是却惊讶的发现,孩子们的本事是很大的。只见“爸爸”和“妈妈”到“建筑公司”逛了一圈,拿了一个圆圆的木头积木拼成的“蛋糕”回家了,不一会还传来了“老师,快来吃蛋糕啊”的宴请,老师高兴的进入了“生日聚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形成了礼貌的行为习惯。

4、加强教师的关爱,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爱。

首先在情绪上进行转变:留守儿童由于从不同的家庭环境中走出来,因此使得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行为和情感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情感培养:通过孩子来园前的家访了解,接着在来园的时候,热情的迎接每一个幼儿,通过亲、抱等方式,使他们感到老师和爸爸妈妈一样是喜欢他们的。有些孩子不愿在幼儿园午睡,我们就拍着他们入睡,有时抱着孩子一起睡觉。

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影响下,这些孩子在情绪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懂得了关心同伴,能愉快的和同伴一起交往。

5、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受更多的关爱。

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此在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也注重与家长的交流,利用“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提供一些信息资料,帮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也要求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增加回家的频率,或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并做到家长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即使双方外出,也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和家庭的温暖。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播撒爱心的殿堂,教师是爱的使者,心随孩子而动。面对着每一个无助的幼小心灵,面对着充满渴望爱抚的眼神,母爱自然的升起。关注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用我们的爱和他们缺乏爱的心灵,我们坚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关爱下,沐浴着祖国灿烂阳光,感受着家园和谐温暖的“留守儿童”都将会健康茁壮的成长,我们的幼教事业也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60-65.

[2]李朝英.关于“留守儿童”的十个问题[J].中国家庭教育,2005,(1):30.

[3]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 理学 杂志,2007,(2):177-179.

[4]胡艳辉.农村“留守儿童”之现状、走向与对策探讨[J].青少年导刊,2007,(8):10-13.

[5]赵宁 李雅兴 郑波.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对策[J]. 陇东学院学报,2009.(3)

作文六:《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2600字

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涌入到城市务工,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些孩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一) 易出现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多数是学龄儿童少年,他们一般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其他亲戚代为监护管理。由于不在父母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不愿看到甚至妒嫉别的同学躺在父母怀里撒娇。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现实,进而形成了他们孤独、自卑、压抑的个性。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独特理解和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这时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很少或根本不与孩子谈心,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二) 易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

留守儿童正处于思想道德意识形成的关健时期,他们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无法得到父母生活中点滴的道德教育。孩子极易产生认识、价值取向上的偏离,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犯了错误也不知道。有时,老师帮他纠正,他还嫌老师多事,心想:“我的父母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 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缺乏父母的管束,留守儿童的生活会失去规律,生活质量变差。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青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玩起游戏来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甚至夜不归宿。有些孩子会变懒惰:一周才洗一次衣服,有的干脆出钱请人洗;家里到处布满灰尘也不打扫;各种衣物随处可见。有的爱穿奇装异服,发型不伦不类……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位留守儿童,他的穿着和发型很不得体,衣服长短不一,头发五颜六色,经老师多次劝导,他终于变回学生样。但寒暑假一到,他的流氓形象又重现,旁人批评他时,他回应:“我这叫时尚,很多明星都这样。”其实,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以上一些问题。

(四) 易影响学习成绩

祖辈与其他亲戚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培养意识较薄弱,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几乎帮不上忙,且他们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他们对教育也不够重视,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有时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让孩子请假,如某位亲戚来访、家里某人生日之类。这样,孩子就会迷失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降,同时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留守儿童的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水平。

二、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 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

亲子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这就要求父母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方式来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以弥补他们不能在孩子身边教育的缺憾。据调查,父母频繁和留守儿童联系的仅占8.3%,还有37.7%的人很少与留守儿童联系,这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有的父母是这样解释的:不是我们不想和孩子多联系,而是条件不允许,我们平常都很忙,写信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偶尔打几个电话,只要知道孩子安然无恙我们就放心了。有的父母教育意识较差,即使有机会和孩子联系,他们向孩了解的也都是些生活情况,而对学习几乎不闻不问。试想,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都这样,留守儿童的教育还能顺利进行吗?父母外出打工让孩子衣食无忧是可以带给孩子部分的快乐,但并不等于带给他们幸福。孩子总有很多心理和生理上的迷惑,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倾诉对象,能帮孩子解开心灵的枷锁,驱除内心的烦恼,让他们露出幸福的笑容。因而,即使父母再忙,也要与孩子多联系,有条件的最好常回家看看,尽量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否则,就算你给孩子再多钱,也不能弥补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缺憾。

(二) 老师应多给予留守儿童爱的教育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爱,爱的教育不容忽视。少了一份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较孤僻,言行举止较散漫,老师不能因此而疏远他们,而应对他们更有耐心和爱心,用爱去感化他们,让爱融化他们心灵深处的冰雪,使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健康、快乐地成长。要做到这点,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多与留守儿童谈心,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成为良师益友。2、多去家访,多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只有对他们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3、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学习上多辅导他们,生活上也可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如借给他们生活费、关心他们的病痛等等。4、留守儿童犯错误时,尽量委婉地批评,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留守儿童才会信赖、尊重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 多开展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有归宿感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缺乏归宿感,就很少回家,常

在外面闲逛,这样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坏。除家庭之外,班集体是留守儿童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若能多开展集体活动,如进行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短跑接力赛、外出郊游之类,同学之间就有更多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随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会逐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意识也随之增强,进而产生一种归宿感。这样,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找同学商量共同解决,而不再孤军作战,他们也会渐渐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四) 改善青少年儿童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附近各种游戏厅、录象厅、网吧、黄色书刊等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严重污染到青少年儿童纯洁的心灵。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管束,他们就有机会进入各种不宜未成年人涉足的营业性场所,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逐渐偏离正轨,进而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有的甚至成为少年犯。因而,必须改善青少年儿童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这需政府加强对某些商业行为的监督,还需相关人士的积极配合。

留守儿童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且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协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外因,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治策。

联系电话:13977460808

作文七:《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2000字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用爱心对待他们,用耐心帮助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关键词:爱心;耐心;逆反心理

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转移,农民工这样一个大的群体奔向全国各地,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这些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留下来的是老人和孩子。我是社会教育工作者,我所研究的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当前,政府关爱留守儿童做了很多工作:节日礼品、蛋奶工程、爱心午餐、寄宿生生活补贴等等,都是很好的民生工程,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孩子的成长除了物质保障外,更需要的是关爱。全社会都应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也就是他们在班集体中的成长。那么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又该如何去做呢?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08暑期社会实践团调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一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孩子们显现出的个性心理如: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教师对他们的成长应当肩负重任。

一、让我们有一颗天使的爱心,把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灵

用观察法、访问法、调查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为其提供最适合成长的环境,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打气加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他们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不着痕迹地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团结。教育也需要严格约束,需要惩罚。教师既要充当“慈母”的角色,也要充当“严父”的角色。教师要爱罚分明,讲究原则,该惩罚时绝不姑息纵容的一种行事作风。当然惩罚是一种纠错手段,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以触动、唤醒学生心灵为目的。

二、用耐心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义务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低,无法在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辅导,所以,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就只能是学校的教师来完成。特别作为班主任,手中都有两件宝:“糖果”和“木棒”。“糖果”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扬与奖励,“木棒”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与惩罚。只有“糖果”会让爱泛滥成灾,学生虽然在肯定中得到了赏识,但太多了就会飘飘然,失去前进的动力,班主任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淡化天使可爱的一面,而变成一个软弱的老妈妈形象;只有“木棒”会让学生的自信心一点点消失,学生会感到压抑,感到愤怒,也会让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变成魔鬼。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只有恰当地掌握好爱与罚的尺度,融天使与魔鬼的特质于一体,让学生爱你、敬你、服你,才可能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最大收获。

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处于青春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能单独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上;心理辅导也很关键。在这个时期,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让孩子尽快成长,让他们有勇气承担和挑战。青春期是一个发展的时期,这决定了他们要面对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的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及问题,心理压力相对增大过速。青春期是变化的时期,这决定了他们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此外,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现代青少年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经常出现与老师、家长“对着干”的现象,有时他们的行为甚至在大部分老师与家长看来简直是离谱、过火。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面对青少年的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束手无策。据心理学家分析,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奇心。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任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使其内心的叛逆情绪膨胀,引发出较强的反感心理,从而产生对立。如果我们一味地禁止和反对他们的某种行为,就容易诱发甚至加强这种对立情绪。

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也并不可怕,它只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正常心态。对待他们的逆反心理,关键是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强化他们的是非意识与鉴别能力,引导他们的心理误区。这样就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逆反心理负效应的产生。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中峰中学校)

作文八:《留守儿童的关注度》5000字

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陈玉玲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0级  重庆万州 404000

【摘 要】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留守,是否就意味着内向与孤独,广大留守儿童是如何认知他们自身的,在社会和媒体的大力号召下,作为社会支柱的成人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行动到底做得怎么样,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认识差异,这将是本篇论文讨论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认知自身  成人关注  关爱行动  认识差异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得不正视的一大遗留问题。过于强调发家致富和外出务工的好处而忽略了子女的成长问题,积累几十年的隐疾终于在今天全面爆发。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并且,这个数字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下降的趋势。自从2004年国家开始关注留守儿童以来,近几年,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呈现大范围状态。关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和受教育状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大众媒体也已开始把视线投向他们。藉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经过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广大的人民大众又做了哪些实际行动来关爱留守儿童。笔者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了解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到达了一个怎样的程度,哪些方面还待加强。

二、对留守儿童的自身认知调查

我们对一所乡村小学进行了覆盖全校各个年级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重点关注了他们的性格趋向、愿望、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71%的受访儿童都表示非常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于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对生活学习是否有影响时,64%的儿童都选择了没有影响或无所谓,爸爸妈妈打工是为了家里,可以理解;89%儿童的愿望是成绩优异,58%的儿童的愿望是希望父母在身边。当被问到如果有人欺负你时,超过半数的的受访儿童都表示会告诉老师或者家长朋友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实际的调查数据来看,大多数留守儿童本身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的生活环境,虽不能天天与父母在一起,但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一起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快乐,也能在这种环境中较健康的成长。

三、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在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100名成人,其中包括工薪阶层、待业者、家庭主妇等各类人员,侧重于他们认为的留守儿童面临的困难、性格以及自身可以对其提供的帮助。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结论提供一些参考:

认为留守儿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亲情的缺失与空白的52%

认为自己对留守儿童的帮助是在心理上给与同情的72%

认为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或孤僻的100%

认为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是经济条件的72%

对留守儿童的感触是同情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92%

(一)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层面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格特征。在大众看来,留守儿童的性格都是内向或孤僻的。这个数字竟可达到100%。大众认为,有爱的人才会爱人,留守儿童获得的爱明显会少很多。 他们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平常生活中的交谈机会和话题会比非留守儿童少得多,更缺少了与父母的交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保持这样一种不想交流的状态,长远下去,这种状态就会促使他们养成一种内向和孤僻的性格。

(2)、经济条件。留守儿童之所以会留守在家,大都因为经济原因。和父母一起去外地上学,父母不能负担巨额的学费与生活费用,更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就近上学,其耗费的金钱与精力都会比较少。就如在对留守儿童的零花钱进行调查时,近半数留守儿童每个星期1—5元,甚至没有。这显现了留守儿童的一大突出问题,那就是家庭经济状况的不景气,映射了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匮乏,除了教科书外,并没有其他的课外书籍来帮助他们扩充知识,这也是留守儿童在整体上的成绩不如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

(3)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大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也能得到一部分亲情的关爱,但远没有父爱和母爱来的重要。这种亲情的缺失,很可能让孩子过度依赖爷爷奶奶而疏远父母,也更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4)生活状况。从留守儿童的调查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零花钱是很少的,扣除平时买笔和本子的费用,能够平时发的钱就更少了。特别是果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饭菜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远没有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和平衡。农村的留守儿童平时在家干家务活的时间也会增多,会减少看书和做作业的时间,患病就医的速度和效率也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快。

(5)心理同情。在大众传媒和公益组织或个人的宣传下,社会成员对留守儿童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的结果大多是同情和怜悯,真正用实际行动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很少。大多只能局限于一种心理上的同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还停留在一个观望的角度上,虽然内心也可能对他们产生同情,但如果真正要拿出实际的金钱或行动来关爱他们的话,可能愿意的人就为数不多了。真正有实际行动的只局限于那些公益组织有针对性的对一个片区或一个点的帮扶。在很多我们看不见或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很多的留守儿童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帮助,而要普通大众也自愿加入到这个帮助的队伍来,还需要一个大力宣传和进一步深入的过程。

(二)、大众关注留守儿童的实际行动

正如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的一样,大众对于帮助留守儿童的愿望也许很强烈,但有实际行动的却为数不多。虽然在政府会议和媒体广播中,都在报道大量关于留守儿童的实例,籍

以引起社会对其关注与帮助。但这一系列的宣传动作。貌似效果不大,并未引起广大社会成员愿意为他们做出实质的行动。只是在心里上加大了社会的同情。

在对留守儿童的的帮助方面,广大群众把希望寄托于政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提高对贫困留守儿童在学费生活费方面的补助,在某些方面的关爱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更要进一步确保社会对他们的帮助落到他们手上。并且实施学生异地升学政策。

在人民大众的呼声中,结合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最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了对留守儿童的一系的关爱措施。如:

1、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2、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3、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宿迁市宿豫区妇联开展留守儿童情况调研工作

4、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政府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的一些苦难,但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艰巨而长远的人物,其效果也只是暂时的,要想永远的解决这个问题。普通大众的关爱是必须的。

四、留守儿童自身与成人群体的认知差异

(一)认知差异的主要体现

从留守儿童与成人的问卷对比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留守儿童自身认知与成人对他们的认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认知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性格的判断上。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父母的不在身边也是理解的,他们喜欢与人交流与交往,并不完全认为自己就应该就是被关爱、被同情的弱势群体。可是,在成人眼中,留守儿童竟全是内向孤僻的,机率竟达到100%,很显然,在成人眼中,留守儿童的性格问题被夸大了。

(二)认知差异产生的原因

1、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关注点,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问题提出的, 多数的调查倾向于了解留守儿童群体的负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生活、心理三大方面。其间媒体报道的极端案例和局部调查揭示的问题令人触目。如新华社一篇报道提到对农村小学调查结果中的一系列数字:有60%以上的留守孩子成绩较差, 相当一部分已对读书失去了兴趣;60%的留守孩存在心理问题, 还有30%的留守孩子直言恨自己的父母。很显然,这组调查数据明显存在着夸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问题。过于侧重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大肆渲染留守儿童的心理阴影。把留守儿童群体本身作为一个问题群体,是导致整个社会过于同情留守儿童的一大原因。

2、对留守儿童的认识不全面。特别是广大的城镇居民,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孩子都不是留守儿童,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大都来源于媒体传播。而媒体传播的侧重点都会选择具

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但这个典型并不是代表。留守儿童中一定会存在着性格特别内向或者生活状况特别差的个别,但不能囊括全部,大多数的留守儿童还是在正常生活和成长的。即使在平时缺乏了父母在身边的关爱,但现代科技如电话就可以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明显的缓解作用。

五、提高大众对留守儿童关注度和促进大众采取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建议

1、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宣传,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使社会各界各类人士共同来探讨和研究如何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加大媒体宣传,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优势,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画册、公益广告等宣传载体功能,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

3、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使广大社会重视儿童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5、明确社会责任,转变政府观念,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同时,政府应协调政策,统整资源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外出务工的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发挥政府的威望效应。

总之,我们要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原则,逐步扩大宣传和影响范围,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同时要在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光靠社会的关注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政府和留守儿童父母的全面配合。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产生更多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六、 结论

留守儿童问题在政府以及媒体的大力关注下,广大的社会大众已经对其有了很深的了解,这走出了行动的第一步。但在具体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宣传与报道力度,同时,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报道宣传时,要注重全面深入的研究,要把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反映出来,留守儿童虽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与内向群体。要让社会大众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爱心,也需要家庭的贴心;学校的关心;政府的热心。只有所有力量集中起来,留守儿童的问题才能彻底被解决。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期待着留守儿童能早日获得一个属于他们的幸福的健康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第1期

[2]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6 卷第2 期

[3]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第32卷第3期

[4]刘璐、屈程、邱于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第15卷第11期

[5]秦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工作,2011,第5期

[6]韦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策略探索[J].安徽大学 ,2012

[7]羡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第14期

[8]王晓慧、胡金平.“问题范式”下的留守儿童研究及其拓展[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9]王爽.多重视角下的留守儿童报道[J].安徽大学 ,2010

[10]胡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作文九:《关于留守儿童的作文留守儿童也快乐》1000字

关于留守儿童的作文 留守儿童也快乐

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孩子,一只猫受伤了我会感到难过,但我不会哭,因为它受的只是外伤,可以医好。机遇错过了,我会感到遗憾,但我不会哭,因为我会凭百折不挠的意志再争取下一次机会。可是,有一件事会让我情不白禁地哭泣,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我是众多留守儿童巾的一员。爸爸妈妈为了生活,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前程,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乘着长长的火车到遥远的城市打工去了。每天我想他们的时候就会独自一人坐在夜空下,遥望着爸爸妈妈所在城市的方向狂想,想他们在家的温馨和快乐,想妈妈温暖的怀抱,想爸爸背着我玩“转转转”时宽厚的脊背,想他们批评我时的声音和神情。想着想着,泪水已不知不觉流满脸颊。

妈妈不在家,无法给我洗衣服了,无法给我做香喷喷的饭菜了,也无法对我嘘寒问暖了,更无法时时关注我心灵的成长了一每每想到这些,泪水就像调皮的孩子从眼眶里溜出来。有时我就想,我的泪水怎么这么不争气呢?妈妈不能给我洗衣

服,我自己可以洗;不能吃到妈妈做的饭菜,自己可以学着做;没有妈妈的嘘寒问暖,那就自己好好照顾自已:没有妈妈在身边时时呵护着我成长,那我就学会坚强。我要成为令爸爸妈妈骄傲的孩子。更何况,不是还有其他亲人和老师在关心我吗?每一次我都是这样安慰自己,并认真付诸行动。可是不管怎样,孤独的心灵就像一只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期望着靠岸的那一刻。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是现实,天天思念、哭泣也没有用,再说了,他们总不能老待在我身边吧,那我不就成了母鸡翼下的小鸡了吗?于是我尝试着让努力学习来挤走思念他们的空间,尝试着用写信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在一张张洁白的信纸上和爸妈谈学习,谈生活,倾诉我的开心我的烦恼,倾吐我的思念。渐渐地,每两周给爸妈发出一封信成了风雨无阻的事,收到并阅读他们的信件,是我最快乐的事情。久而久之,我成了邮局的常客,邮局的叔叔阿姨都认识了我李笑,同学们也都羡慕我有信可读。我说:那你们也试试写信吧!你们也会有信可读的。同学们真的行动起来了,就这样.我们七(2)班的信件越来越多了。是那一张小小的邮票拉近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距离,让

我心灵的小船有了依靠。跟爸爸妈妈的书信交流,缓解并释放了我对爸妈的思念,我的生活多了些快乐和开心。于是我更有信心地学习,更努力照顾好自己,我又找回了以前的快乐。我和爸妈约定:他们在外努力工作,多多挣钱,我在家好好学习,分数高高,快乐多多。

现在,我会自豪地说:我们留守儿童也快乐。

作文十:《关于留守儿童的作文:留守儿童也快乐》1000字

关于留守儿童的作文:留守儿童也快乐    466334 河南沈丘留福镇第一初级中学 李笑    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孩子,一只猫受伤了我会感到难过,但我不会哭,因为它受的只是外伤,可以医好。机遇错过了,我会感到遗憾,但我不会哭,因为我会凭百折不挠的意志再争取下一次机会。可是,有一件事会让我情不白禁地哭泣,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我是众多留守儿童巾的一员。爸爸妈妈为了生活,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前程,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乘着长长的火车到遥远的城市打工去了。每天我想他们的时候就会独自一人坐在夜空下,遥望着爸爸妈妈所在城市的方向狂想,想他们在家的温馨和快乐,想妈妈温暖的怀抱,想爸爸背着我玩“转转转”时宽厚的脊背,想他们批评我时的声音和神情。想着想着,泪水已不知不觉流满脸颊。    妈妈不在家,无法给我洗衣服了,无法给我做香喷喷的饭菜了,也无法对我嘘寒问暖了,更无法时时关注我心灵的成长了一每每想到这些,泪水就像调皮的孩子从眼眶里溜出来。有时我就想,我的泪水怎么这么不争气呢?妈妈不能给我洗衣服,我自己可以洗;不能吃到妈妈做的饭菜,自己可以学着做;没有妈妈的嘘寒问暖,那就自己好好照顾自已:没有妈妈在身边时时呵护着我成长,那我就学会坚强。我要成为令爸爸妈妈骄傲的孩子。更何况,不是还有其他亲人和老师在关心我吗?每一次我都是这样安慰自己,并认真付诸行动。可是不管怎样,孤独的心灵就像一只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期望着靠岸的那一刻。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是现实,天天思念、哭泣也没有用,再说了,他们总不能老待在我身边吧,那我不就成了母鸡翼下的小鸡了吗?于是我尝试着让努力学习来挤走思念他们的空间,尝试着用写信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在一张张洁白的信纸上和爸妈谈学习,谈生活,倾诉我的开心我的烦恼,倾吐我的思念。渐渐地,每两周给爸妈发出一封信成了风雨无阻的事,收到并阅读他们的信件,是我最快乐的事情。久而久之,我成了邮局的常客,邮局的叔叔阿姨都认识了我李笑,同学们也都羡慕我有信可读。我说:那你们也试试写信吧!你们也会有信可读的。同学们真的行动起来了,就这样.我们七(2)班的信件越来越多了。是那一张小小的邮票拉近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距离,让我心灵的小船有了依靠。跟爸爸妈妈的书信交流,缓解并释放了我对爸妈的思念,我的生活多了些快乐和开心。于是我更有信心地学习,更努力照顾好自己,我又找回了以前的快乐。我和爸妈约定:他们在外努力工作,多多挣钱,我在家好好学习,分数高高,快乐多多。    现在,我会自豪地说:我们留守儿童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