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日语学习 > 《真话能走多远·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答案》2200字|回忆陈寅恪先生

《真话能走多远·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答案》2200字|回忆陈寅恪先生

时间:2020-01-18 09:17:4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真话能走多远·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答案》2200字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海因里希·吕德斯,在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这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极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德国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寅恪先生在柏林大学是同学,同为吕德斯教授的学生。这样一来,我的中德两位老师同出一个老师的门下。真可谓中德学坛上的佳话!

1945年,我同先生在长时间的分离后,在书信上取得了联系。我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先生回信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一九四六年春天,回国后,我曾谒见先生于俞大维官邸中,先生特别嘱咐我带上我用德文写的论文去拜见北大代校长傅斯年先生。可见先生对我爱护之深以及用心之细。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学术界的泰斗、德高望重、被著名的史学家郑天挺先生称之为“教授的教授”的 陈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摘自季羡林《真话能走多远·回忆陈寅恪先生》,有删改)

19.本文是为怀念陈寅恪先生而写的,然而作者却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旁听冰心先生一堂课的情形,为什么?(4分)

阅读答案:

①描写冰心先生一堂课的情形是为了给下文描写陈寅恪先生上课的情形做铺垫(1分);②用一次“不太顺利”的旁听经历来反衬陈寅恪先生的课给作者的“如坐春风”之感,给作者“无法比拟的享受”;(2分)③展示了两位大师不同的形象、风格(答“突出陈寅恪先生教书为人统一,为人始终如一的特点”亦可)(1分)。:

20.请简析第2段画线句子(“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的表达作用。(5分)

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1分)地写出了陈寅恪先生授课曲折有致,引导学生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最终获得真知的过程(2分),从而突出了先生授课艺术的精湛(1分)。:

21.请分条列出陈寅恪先生值得我们珍视的个性特点;然后就其中一点结合原文作简析,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见解。(6分)

①寅恪先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②寅恪先生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③寅恪先生对后辈真诚细心的提携爱护;④寅恪先生非其道不取其财的耿介性格;⑤寅恪先生精湛的授课艺术(每点1分,答对4点给4分。)例如,寅恪先生名扬海内外,但衣着朴素,走在人流中毫不起眼,体现了朴实无华的个性,更受人尊重;当今演艺界、学界一些稍有名气的人,处处追求前呼后拥、闪亮登场的排场,反而有损形象。(结合原文分析1分,结合现实谈见解1分。):

作文二:《真话能走多远·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答案》23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海因里希·吕德斯,在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这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极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德国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寅恪先生在柏林大学是同学,同为吕德斯教授的学生。这样一来,我的中德两位老师同出一个老师的门下。真可谓中德学坛上的佳话!

1945年,我同先生在长时间的分离后,在书信上取得了联系。我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先生回信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一九四六年春天,回国后,我曾谒见先生于俞大维官邸中,先生特别嘱咐我带上我用德文写的论文去拜见北大代校长傅斯年先生。可见先生对我爱护之深以及用心之细。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学术界的泰斗、德高望重、被著名的史学家郑天挺先生称之为“教授的教授”的 陈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摘自季羡林《真话能走多远·回忆陈寅恪先生》,有删改)

【小题1】本文是为怀念陈寅恪先生而写的,然而作者却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旁听冰心先生一堂课的情形,为什么?(4分)

【小题2】请简析第2段画线句子(“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的表达作用。(5分)

【小题3】请分条列出陈寅恪先生值得我们珍视的个性特点;然后就其中一点结合原文作简析,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见解。(6分)

阅读答案:

【小题1】①描写冰心先生一堂课的情形是为了给下文描写陈寅恪先生上课的情形做铺垫(1分);②用一次“不太顺利”的旁听经历来反衬陈寅恪先生的课给作者的“如坐春风”之感,给作者“无法比拟的享受”;(2分)③展示了两位大师不同的形象、风格(1分)。

【小题1】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1分)地写出了陈寅恪先生授课曲折有致,引导学生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最终获得真知的过程(2分),从而突出了先生授课艺术的精湛(1分)。

【小题1】①寅恪先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②寅恪先生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③寅恪先生对后辈真诚细心的提携爱护;④寅恪先生非其道不取其财的耿介性格;⑤寅恪先生精湛的授课艺术(每点1分,答对4点给4分。)例如,寅恪先生名扬海内外,但衣着朴素,走在人流中毫不起眼,体现了朴实无华的个性,更受人尊重;当今演艺界、学界一些稍有名气的人,处处追求前呼后拥、闪亮登场的排场,反而有损形象。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写作特色。本文开头用冰心先生的事件做铺垫,用她的逐客反衬先生的宽容,更好的展示了大师的风范。答“突出陈寅恪先生教书为人统一,为人始终如一的特点”亦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鉴赏时要先写出用了何种修辞,表现了什么。如这个句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地表现了先生的讲课风格,再现了大师的授课风格。

【小题1】本题为开放题,切入点为根据原文总结大师的个性特点,然后根据一点谈看法。其中结合原文分析1分,结合现实谈见解1分。

作文三:《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阅读答案》22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ks5u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2.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

3.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

4.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阅读答案:

1.B(A错在后半句与原意不符,C错在将“具体表现”等同于“特质”,D错在“佛道二家”应是“知”“行”两者。)

2.D(不亚于儒学的是学说思想方面)

3.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引出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答“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作者想换个角度,同样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4.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方面构成,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与“行”背后的伦理道德(三纲六纪)。

作文四:《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阅读答案》3000字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①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②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的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③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④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⑤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⑥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⑦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盘、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⑧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⑨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⑩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⑧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

B.文化也可以分为广义的、狭义的、深义的三个层次,深义的文化存在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是经过概括、抽象、提炼等方法得出的共同的东西。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中国文化也可以分为“知”与“行”两个部分,“知”的范畴是指认识、理解、欣赏等方面,“行”的范畴包括纲纪伦常、法律道德等方面。

17.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盘、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在传入中国时,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为了在中国立定脚跟,早期的佛教就提倡孝道,以适应中国文化的要求。

C.佛教文化原本主张无父无君,传人中国后披上了伦理的外衣,显示了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文化中的“行”与中国文化中的“行”是完全对立的,因此,佛教对中国人的“行”不能产生  影响。

18.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分别分析引用周一良、陈寅恪的论述所起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6.(3分)C(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心态是具体表现)

17.(3分)D(此说太绝对。佛教传入中国后披上了纲纪伦常的外衣,对中国人的“行”的影响是存在的)

18.(6分)①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点明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3分。答“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韵、广义的、深义的”1分;答“作者想换个角度,同样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2分)②引用陈寅恪对儒、佛、道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的论述,为中国文化知、行两个范畴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或“说明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3分)

19.(6分)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个方面构成,在“行”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在“知”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佛道二家(3分),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与“行”背后的伦理道德,即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3分,答“背后的伦理道德”2分,答“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给3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文五:《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阅读答案》22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2.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3.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

4.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阅读答案:

1.B(A错在后半句与原意不符,C错在将“具体表现”等同于“特质”,D错在“佛道二家”应是“知”“行”两者。)

2.D(不亚于儒学的是学说思想方面)

3.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引出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2分,答“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作者想换个角度,同样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1分。)

4.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方面构成,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与“行”背后的伦理道德(三纲六纪)。

作文六:《林缦华:回忆恩师吴玉如、容庚、陈寅恪、龙榆生先生(3)》2500字

最先前来参观的是以王力院长为首的中文系老师。他们颇具欣赏的眼光,常在展品前驻足。正如容先生所料,校内学生前来参观者并不踊跃,对即席挥毫书法也不大感兴趣,向黎雄才、关山月两位大师求画者也不多。唯独校内的司徒卫先生懂得岭南男生的喜好,别出心裁地带来了一条净色的领带,用不脱色彩色在领带上作画,不多时领带上就出现了美丽的图案,很受欢迎,不少男生赶返宿舍取出领带请司徒先生作画。展览于中午结束,容先生宴请几位热心义卖的来宾,中文系几位老师作陪,我以中文学会会长身份也陪坐。宴罢容先生又陪同几位书画大师到码头送行,然后匆匆赶回展览大厅,收拾展品,把展品一件一件包裹捆扎,用自行车一次一次运回家。容先生视他收藏的文物为珍宝,不愿别人插手、帮助搬运。

中文系此次展览义卖所收入款项共购得公债148份,超额完成任务。全校其余各系都没有完成任务。于是学校仿效中文系义卖的办法在周末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大义卖,由各系学生捐出物品拍卖。容先生在此次购买公债中所表现的行为得到众口称赞,容先生却淡然表示新政府需要大家支持,国家的事需要大家尽力去办,区区之举何足挂齿。

在这次请几位大师来校义卖捐款购债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我受宠若惊的事情。黎雄才画家提出要教我国画,让我跟他学画。我对画画素无兴趣,这个学期修读的学分很多,加上又有中文学会、学生总自治会的事情,也没精力再去学画。可是大师的厚意却之不恭,不敢直言婉谢,以致黎先生两个周的周六周日来校教我作画,并嘱咐我以后到他家学画,我因为上述原因没有去。校内的司徒卫先生也提出要教我西洋画,送给了我一幅他的画作和一盒颜色,让我到他家学画。我去了两次,以后司徒先生因公出差一个月后才能回来,我便再也没有去学。我曾不止一次反问自己:两位画家为什么主动地不辞劳苦地教我画画?我的答案是:文化艺术延续和承传需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人去长期传播,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自己作品的同时,也必然很清楚知道自己肩负着传播艺术的责任。他们可能觉得我是学文学的,具有画画的素质,我为使他们失望而内疚。

周末容先生的家,常有中文系的先生做座上客。我有时也去凑热闹,常于席间谈话中受益匪浅。有一次谈起容先生的文物收藏,容先生说他二十多年来用有限的薪水收入节衣缩食,确实收藏了一大批文物。起初是收藏青铜器,以后又收藏书画。那天展出的青铜器并不都是珍品,而是根据学生欣赏的水平展出各种不同的器物和不同画家的画,让学生增加知识。他细说所收藏的至为珍贵的文物,我都听不懂。他说当时收藏固然是出于喜爱,更主要的是供学术研究和不使国家这些文物散失和外流。他说不会就此将这批收藏文物据为己有,这是国家的文物,他将来一定要归还国家,供世人共赏。不久前我从易新农与夏和顺所著的《容庚传》中得知,容先生果如当时所诺,生前已先后将他一生用心血所购藏的书画、碑帖、青铜器等物1000多件分别赠送给广州市博物馆、广州市美术馆、广州市美术学院及广州师范学院,并将大量图书资料赠给广州中山大学。我不禁又为之动容。

§论文导师陈寅恪先生和龙榆生先生

陈寅恪先生在岭南大学先后指导过两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比我高一年级的李炎全。他在陈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李义山无题诗试释》,并获陈先生赐予评语。另一个是我,由陈先生指导我写有关清代词人朱彊村的毕业论文,因为我个人的缘故中途而辍。

李炎全祖籍广东,是美国华侨,高中毕业后他在美国一家中文报馆工作了两三年之后,于二战期间应征入伍两年。他是美国的退伍军人。按照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岭南大学作为录收美国退伍军人为学生的外国学校之一,退伍军人在校所有学杂费和生活补贴都由美国政府支付。李父希望儿子回中国读书,于是李炎全遵照其父之意愿,考入岭南大学中文系一年级。他中英文俱佳。由于他比一般学生具有较多的人生阅历,因此在思考和处理问题上显得成熟。他决定将李义山诗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之后,通过陈寅恪先生的助手程曦先生,请求陈寅恪作为他毕业论文的导师。陈先生答应了,但提出要求首先必须找到张尔田所著《玉谿生年谱会笺》,如果找不到这本书就不要写。张尔田是著名的文史专家,他这本著作在研究李义山诗方面有新的见解。程曦助教帮助找到了这本书,其后,李炎全又得到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陈寂先生的帮助,赠给他一套其珍藏的刊印于同治年间的朱鹤龄笺注的《李义山诗集》,其中还附录了几家对李义山诗的评语,是一套研究李义山诗珍贵难得的古籍。在李炎全已经收集研究了许多有关李义山诗的注释之后,陈寅恪先生得知他因私事要去香港一段时间,立即让助教告知他要在香港的图书馆收集有关李义山诗的书籍。仅此一事足见陈先生指导学生治学应持的严谨的精神,不但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收集到有关书籍和资料,还要求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李炎全在陈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其毕业论文《李义山无题诗试释》,并获陈先生赐予一段很有价值的评语。

李炎全在完成学业后匆忙返回美国,我对他写毕业论文的情况当时并不清楚。2004年他从美国给我寄来他的一本非正式出版的名为《康乐园》的书著。康乐园即岭南大学康乐村校园,他以传记文学体裁回忆记述了当年在岭南大学求学的经历,其中书及陈先生指导他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书中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他有这样一段话,我将原文抄录于下:

毕业论文《李义山无题诗试释》得陈寅恪导师核可,并赐评语。谨录于下,以资将来陈寅恪全集之采纳。“李商隐无题诗自来号称难解。冯浩张尔田二氏用力至勤。其所诠释仍不免有谬误或附会之处。近有某氏专以恋爱诗释之尤为武断。此论文区分义山无题诗为三类。就其可解者解之为第一第二类,不易解者则姑存疑列于第三类,守不知为不知之古训。其合治学谨慎之旨,其根据史实驳正某氏之妄说,诚为定论。又于冯张二氏之说亦有所匡补,盖近年李赞皇家诸墓石出土,冯张二氏大中二年义山巴蜀游踪之假设不能成立,万里风波一诗始有确诂。此关于材料方面今人胜于前人者也。唐代党争昔人皆无满意之解释。今日治史者以社会阶级背景为说,颇具新意。而义山出入李刘卒遭困阨之故亦得通解,此关于史学方面今人又较胜于古人者也。作者倘据此二点立论,更加推证,其成绩当益进于此。又第二类仍有未能确定者,此则为材料所限制,无可如何,惟有俟诸他日之发见耳。一九五〇年六月十五日,陈寅恪。”

作文七:《林缦华:回忆恩师吴玉如、容庚、陈寅恪、龙榆生先生(5)》2500字

§内疚:离开岭南,与两位导师不辞而别

1950年9月间,广东省教育厅做出决定,要加强高等院校的政治学习,提到广州毗邻香港澳门,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影响很深,所以要加强政治课,还要帮助学生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岭南大学据此对学校课程的安排做了相应的改变,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学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课,采取请校外人士来集中讲课然后分组讨论的方法,还邀请中山大学思想改造好的典型学生来校做报告。不止一次请校外文工团来校做配合思想教育的文艺表演。校内也排练这方面的话剧,我是学生总治会的文化委员,当然必须参加,不过在这段时间我还能抽出时间修改论文第一章,开始考虑论文的第二章,但是这期间政局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朝鲜南北分裂,美国宣称支持南朝鲜,进而出兵参战,侵略战争很快推进到毗邻我国东北境的地方,战火有燃及我国的危险。北朝鲜政府请求我国出兵帮助击退侵略,于是我国很快组成志愿军赴朝参战。一时举国上下立即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普遍积极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

岭南大学和美国基督教会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办学秉承基督教义。学校设有神学院,还有岭南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相当活跃,所组织的团契的家的活动参加者有二百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学生共三百多人,占全校总人数超过四分之一。因此开展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的任务更显繁重。学校连续开了两天控诉美帝国主义罪行大会,来校任教的美国教师也被作为批判对象。学生教师发言控诉,岭南大学所在地康乐村的村民也来参加控诉美帝分子当年建校园时侵占农民土地的罪行。到了1950年12月初,学校完全停课两周,进行土地改革的学习,并动员青年学生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这时广州市召开了全市基督教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岭南大学派出几十人参加,我被委任为大会的书记。所谓书记就是记录和整理发言材料,会上先后将近有三十人进行了控诉美帝国主义罪行的发言,这些发言深深震动了我。

我曾经在英国和葡萄牙统治下的香港和澳门感受过那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生活;我也在广州目睹和亲自经历过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统治下的痛苦;我也在上海领略过十里洋场和公园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的屈辱;我绝不能让欣欣向荣的祖国再受欺凌和侵略。我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继续留校在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和大学学业,还是响应祖国的号召投笔从戎制止美帝国主义侵略的企图,何去何从?我终于在截止报名那一天的下午报了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

岭南大学当时学生总数大约一千多一些,报名参军的同学据统计有340人,前后被批准的有75人。学校先是通知我被批准和17位同学一起先到新疆学习俄文,然后赴朝鲜为苏联专家当翻译,大约十几天后出发。隔了两三天又通知我,因为西北军区需要一个懂普通话和有文字能力的学生,决定让我和另一个同学到位于甘肃的西北军区,三日后出发。突如其来的这个决定使我措手不及,只有三天的时间我需要赶紧分别写信给我在香港的父母、给我在美国的弟弟和在北京的哥哥,告知他们我参军的消息,需要到广州市和我的外祖母告别,留给她一笔生活费用。我在岭南学习期间,母亲给外祖母的生活费都经由我交给外祖母。我一大堆学习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我不能带走的衣物蚊帐和床上用品都需要处理。中文系的师生要安排欢送活动,非本系的同学也要安排和我话别,我忙得不可开交。我缺乏足够的御寒衣服,我需要赶紧到广州市购买棉花和布料,央求裁缝铺赶制小棉袄。但是因为时间紧,裁缝铺拒绝缝制。中文系的王季思教授得知此事后,让他的夫人给我缝制。年过半百的王师母日夜赶制,一针一线,及时为我缝制了冬装。每当我想到此事,感激不已。

1951年1月,还差一个学期大学毕业,因为战争的需要,我离开岭南大学,奔赴位于兰州的西北军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我二十一岁。此后,我一直生活在中国北方(兰州、西安、北京),二三十年没有机会回到生我养我的广州和香港,再也没有见到我的父亲。

当时在我一片忙乱之中,程曦助教曾经提醒我,是否要亲自去告知陈先生,并写信给龙先生,告知我参军之事。我当时脑子一片烦乱,本能的反应是两位导师如此厚爱于我,我怎么好跟他们说参军比写论文重要?我难于启齿,干脆就让两位导师认为我是一个不懂事的人,不堪造就之才,请程曦助教代我转告。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两位导师极不尊重的行为,这一草率和错误的决定令我日后付出了代价,几十年来我每每忆及此事,都深感内疚和负罪。听说陈先生此后再没有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我不知其原委,但我相信一定与我有关。我这一不尊重师长之举,一定给严守师道的陈先生造成伤害。我又听说在1958年的政治运动中,中山大学的学生给陈先生写大字报,批判陈先生之学是“伪科学”,斥辱陈先生教学“贻误青年”,陈先生愤然向学校当局提出坚决不再开课,以免“贻误青年”,从此永远离开讲坛。陈先生自1926年执教清华校园,至1958年的三十二年中用自己的心血竭尽为师之责,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挖掘、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献身,却不得已做了永离教席之选择。

陈先生1964年在《赠蒋秉南序》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至若追踪昔贤,幽居疏属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者,则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徒寄之梦寐,存乎遐想而已。呜呼!此岂寅恪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于寅恪者哉?”隋朝王通曾在山西汾河流域之地效法孔子讲学传经授徒,唐朝名相房玄龄、魏征以及多位名儒均出其门下,陈先生也欲效之,弘扬传播中华文化和为国家培养人才。此志已不可继续实现,只能寄托于梦想。痛哉,陈先生!非为一己之痛,乃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之痛。

我想起季羡林先生《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一文中对爱国主义的阐述,他说:“爱国主义有两个层次:一般的层次是我爱我的国家,不允许别人侵略;更高层次的则是陈先生式的爱国”,即爱自己国家的文化。陈寅恪先生如此,容庚先生如此,吴玉如先生也如此,我师从这三位大师的时间很短,对大师们的学问和品德知之极少,我上述忆述的都是零星点滴的小事,这些小事令人能从各方面感受到大师们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精神。

作文八:《林缦华:回忆恩师吴玉如、容庚、陈寅恪、龙榆生先生(4)》2400字

陈先生这段评语绝非仅就李炎全一个人的论文而言,他对治学尤其是治史,提出了具有普遍性指导性意义的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段文字。

1950年秋季开学,按照岭南大学的学分制我已是四年级了,容先生重视努力写好论文的教诲时常记于心中,当时考虑到所担任的学生总治会文化委员的任务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可能身不由己,需要及早安排毕业论文。我在暑期曾下过一点极其粗浅的功夫研究朱彊村词,我对这位被誉为集千年词学之大师的朱彊村词学,仍然有着想继续做深一步学习研究的愿望,于是决定毕业论文仍以此为题目。我素仰陈寅恪先生之学,并知道概述朱彊村先生生平及业绩的朱彊村先生的墓志铭乃出自陈寅恪先生之父陈三立先生之手,便想请陈先生做毕业论文导师。我请陈先生的助手程曦助教代为转告陈先生,获允之后我将毕业论文大纲呈交陈先生。数日后,程曦助教告诉我,陈先生说他不大懂词,不过陈朱两家世交,对朱先生的生平事略可能比较清楚,要介绍我和龙榆生先生通信,让我以后写论文有不懂和疑难的问题可直接去信龙先生请教。我听了以后既感激又兴奋。陈先生不仅俯允亲自为我指导论文,还以他的名义请龙榆生先生指导我,何其幸也!龙先生不仅是与夏承焘、唐圭璋三人齐名,同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更是朱氏词学的嫡派传人。朱彊村临终前将其平生所用校词之双砚及词著(包括所校词及本人词作)尽授与龙先生,并谆谆叮嘱:“吾未竟之业,子其为我了之。”龙先生当时在上海,我不知道陈先生介绍我给龙先生的情况。

两年多前,家人看到有学者将新发现的陈寅恪先生的书信公诸于世,其中就有陈先生当年为我毕业论文之事致龙先生的信。原信如下:

榆生先生左右:屡从冼玉清教授处得承近状,慰甚念甚。岭南大学文史之课,听讲者寥寥,想此种学问行将扫地尽矣。兹有恳者,岭大国文系女学生林缦华近欲作一论文研究朱彊村先生之学,弟于朱先生之学毫无所窥见,不敢妄谈以误后生。然当今之世,舍先生外亦无他人能深知者。故不揣冒昧,特为介绍,并附呈其所拟作论文目录一纸,即求教正。若能详加批示,尤所感幸。林生以后有所求教之处,似可由其迳函左右请益。想先生诲人不倦,且关涉朱先生,必不吝赐教也。令郎厦材想仍在清华肄业。耑此奉恳。敬叩吟安!弟寅恪敬启九月二十九日

附论文题目一纸、旧作一首录呈教正。

当我读到信中“岭南大学文史之课,听讲者寥寥,想此种学问行将扫地尽矣”和“弟于朱先生之学毫无所窥见,不敢妄谈以误后生。然当今之世,舍先生外亦无他人能深知者。故不揣冒昧,特为介绍”的话的时候,对陈先生流露出来的严守师道之古训的崇高精神和品德深有所感。《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东汉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对于师道尊严应该理解为既是对学生尊师重道的要求,只有尊师才懂得重道,才知道敬学,同时也是对为师长自尊重道的要求。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内容。陈寅恪先生又进一步把它视为抽象理想最高境界的一个内容,他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师长有尊是六纪之一。陈先生以为师之道严格律己,力求达到理想中之最高境界。

岭南大学中文和历史两系都是小系,历来就读者很少。当时听陈先生课的学生多不超过十人,少则三几人。听说历史系后来还有过只有一个学生听课的情况。面对听讲者寥寥,预感到他所研究和所传播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已不被世人重视,继承和发扬为艰,即使如此,仍一丝不苟坚守为师之道。陈先生当时已双目失明,学生到他家上课。不管听课学生多少,即使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内容,他仍然每次讲课前都认真备课。他讲课时身旁有一块小黑板,事先让助教详细知道他所讲的内容,让助教在他讲到一些有关人名、书名和要引证的语句时,同时写在黑板上。中文系听过陈先生讲授的白居易诗和元稹诗的课的学生都共同感受到以史证诗,诗史互证,对所讲诗涉及的时代背景和所讲诗意的个人独特见解都可谓字字句句有据,绝无浮泛之词。以陈先生学问之渊博和朱陈两家世交,绝非对“朱先生之学毫无所窥见”,却如此自谦,足见先生治学之严,而视“妄谈以误后生”为师者之大忌。陈先生是以极高之标准自律,严守师道。为了使所指导的学生在其论文上得到最好的指导,而不揣冒昧,致信请在该学术领域最深知者帮助指导。领会到陈先生把师道有尊作为理想最高境界之一,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日后陈先生以免“贻误学生”为由而愤然离开教席后内心之痛楚。

我写好了毕业论文的第一章便请程曦助教转呈陈先生,陈先生阅后做了一点批示后便转寄给龙先生。不久我先后收到龙先生寄给我两本他的书著和一封信。寄给我的两本书,一本是1931年出版的《风雨龙吟室丛稿》,一本是1948年出版的词作《忍寒词》。《风雨龙吟室丛稿》中有一篇他当年对清代词人的论述,我领会他是用他的这篇文章指导我评述清代词坛。所寄《忍寒词》有他的笔迹和印章,上书“縵华女士正之,沐勋寄赠”,然后盖着“箨公”的印章,下写“庚寅暮秋寄自上海”。“箨公”是龙先生四十岁以后所用的另一署名。寄来之信中对我的论文第一章初稿甚为称赞,但未见修改意见和我的文稿。他还问我有无词作,可以把词作寄给他看看。数日之后,程曦助教交来陈先生和龙先生批改后的文稿,龙先生是先将他对我论文的修改寄给陈先生看后,再由陈先生交给我,这是对陈先生的一种尊重。陈先生只在文稿末页提了这样一条常识性的意见:“此文中述及清代诸词人,正文中用字将其名置于括弧内”,批示应是出于陈师母唐筼代笔。龙先生的批语至为精细,大至对某朝代词坛评述之欠妥,小至文言虚词使用不当、错别字、笔误均一一匡正。在一千多字的文稿中修改之翰墨竟多达二十处。龙先生的两本赠书和有两位大师批改的文稿,两年前竟意外发现在父母的香港旧居中,保存完好。我与龙先生素不相识,遥隔两地。因陈先生致信相托,龙先生对我论文指导之热情、周详、严细,使我感动之余,更领会到师者之德。

作文九:《回忆恩师吴玉如、容庚、陈寅恪、龙榆生先生》12900字

日期:2015-08-28 作者:林缦华;鲁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