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英语学习 > “互联网+”背景下校园信贷生态调查及启示

“互联网+”背景下校园信贷生态调查及启示

时间:2021-05-08 10:23:09 来源:学生联盟网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bfjm/bfjm201706/bfjm2017061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bfjm/bfjm201706/bfjm20170613-2-l.jpg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当下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量时代”,“互联网+”理念的出现更是网络创新迈向新高度的产物。校园信贷本质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在校大学生为潜在优质的贷款对象的贷款平台,其主要的特点是门槛低,放款快,但也隐藏了风险。近来校园网贷滋生的暴力催款、裸贷、盗取信息及欺诈等恶劣事件将校園贷推至社会焦点,校园贷变质“校园高利贷”。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A校大学生为例,分析校园贷款的现状,研究校园信用贷款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致力于净化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贷款生态环境,规范大学生消费和信用理念,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校园信贷;调查分析;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31-03
  自1999年高校扩招,全国大学生的人数年年增长,这个群体的数量和消费能力是不可忽视的。2004年9月,金城信用银行与广发银行联合发行了我国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标志着商业银行正式进入大学生信贷市场,拉开大学生可独立贷款的帷幕,但市场的高速发展暴露的问题和风险使得银监会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的文件,此文件主要是对金融公司进入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门槛进行严格规定。之后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许多金融公司借助这个契机,纷纷将市场瞄准大学生群体。在众多的贷款产品中如何脱颖而出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是各个商家赢得利润的突破点,因而不乏出现网贷平台的虚假广告宣传、恶性竞争的现象。大学生虽是不良校园信贷的受害者,但酿成不良后果的始作俑者中既包括大学生自身又包括校园信贷平台监管不足。校园网贷的初衷是用简便的操作流程,快速的放款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刺激消费,但不合理的消费观念,肆意消费个人信用以及金融安全意识不高也让大学生深陷负债漩涡。笔者通过发放400份纸质问卷(共得339份有效问卷),以调查所得数据来简单分析大学生网上贷款的使用状况和对校园信贷的认知度,以A校大学生群体为例,用数据和图形结合分析来直观反映大学生校园信贷现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大学生对于信贷的认知和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一、校园信贷现状
  我国“校园网贷”平台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平台,二是传统电商平台,三是面向大学生的P2P网贷平台,该类平台直接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助学、创业等贷款服务。
  相较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大学生在选择向谁贷款上更倾向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公司,因为对于急需款项救急的大学生而言,网贷符合他们对时间上快速和操作上简便的要求,这也是校园信贷受到关注的原因。尽管校园信贷要求偿款的利息比商业银行的高,却依旧有学生进行贷款操作。但由于近年来校园信贷的负面新闻报道,让原本打得火热的“网贷江山”变得冷却了下来,发展前景让人堪忧。 据调查,笔者单位使用校园消费信贷的人数比例为19.76%,使用校园消费信贷一年以上的学生仅占使用人数的5.97%,即总人数的1.18%。而从未使用过的人数比例则达到了80.24%,且有65.44%的同学表示以后也不会使用校园消费信贷产品。据了解,“校园贷”的负面消息过多、风评过差是此类产品使用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频繁出现的校园贷事件也让监管部门意识到应该加强对此领域的管理,2016年4月份《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出台,监管层开始出手整顿校园贷市场。2016年8月,银监会明确提出政策,使得校园贷的整改迫在眉睫。之后各地监管层及自律组织也紧跟银监会的步伐,纷纷响应号召,开始重视校园贷的不良影响。因为监管的严格执行,又加上之前校园贷种种不良表现,使得校园信贷的声誉大打折扣,被扣上“校园高利贷”的帽子,业绩直线下滑。到了2017年2月底,全国47家校园贷平台退出了校园贷这个市场,可以看出监管层出台政策,效果还是立竿见影。
  校园贷之所以落得如此残局,与其特点密切相关。
  (一)准入门槛低,审核标准不严
  因为大学生这个市场庞大,使得金融公司将目标瞄准这个群体,为了简易程序,甚至只需学生提供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等材料,就可放款,且额度较大,尽一切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对大学生信贷审核流程粗糙,只要几样材料齐全,“一分钟申请,十分钟审核”。
  (二)肆意广告宣传,隐藏真实费用信息
  大学校园里对校园贷宣传最普遍的是通过广告传单的发放,QQ、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信息散播,大学生无需本人到场便可获得款项,这期间少不了中介的作用,也正是中介的存在,使得在手续费用和利息费用上的信息不对称。虽然大学生可享受立刻获得款项的快感,但一次借贷引发的费用却很多,除了手续费、利息费、还有违约金,以及控制风险收取的保证金 。“校园网贷”平台为控制风险,通常会收取贷款额20%的保证金,即借款人只能得到80%的贷款额度。
  (三)借新还旧,恐吓学生介绍借款抵债
  市场只有部分平台建立了信用制度,但无法对其他平台产生影响。以致大学生可拿一家平台借贷的款来还另一家平台,拆东墙补西墙,由此产生连环续贷的现象,加上利率的高风险,使得借款越积越多,导致悲剧的发生。若想还债,可以通过做平台中介的方式,怂恿更多人介入贷款,收取中介费抵债,自然受骗群体增多。
  二、校园信贷消费市场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消费心理问题
  在物质和精神消费空前提高的当代社会,在丰富多样广告诱导下的消费意识,在媒体、明星亲自示范行为下的潮流效应,以及受大型商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商品的吸引,使得大学生盲目跟风消费,攀比消费,甚至在没有积蓄的情况下仍希望通过贷款超前消费,达到追赶潮流的目的。
  1.笔者调查了A校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在0~1000元的占比22.42%;月消费水平在1000~1500元的占比56.64%,在这个消费水平里女生占比37.17%,男生占比19.47%;月消费水平在1500~2000元的占比14.45%。如图1可看出,1000~1500元的月消费水平占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