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学习资料 > 政治学习 > 吴培华:以韧之精神书写传奇职业生涯

吴培华:以韧之精神书写传奇职业生涯

时间:2021-04-08 09:43:0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从江南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到北国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种职业,两段精彩”,“韧”之精神,贯穿吴培华出版生涯的始终。
  “我们要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但同时,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这段收在《二心集》中的文字,是鲁迅于1930年3月2日《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文中的观点,他认为,“左翼文学”要发展,要避免“右翼化”,并进而做出点文化实绩,“韧性”是少不了的。
  “韧性”在鲁迅心中一直有着独特的位置,在他看来,文化人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品质,中国的文化才有希望。其实,对于当代出版业而言,“韧性”何尝不是关键所在?出版业若想在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上做出恰如其分甚至是更深远贡献,一批有抱负、有韧性的出版人是必不可少的。资深出版人吴培华先生,早年治中国文学,尤其对现代文学情有独钟,为研究鲁迅,曾远赴鲁迅工作生活过的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探寻先生足迹,拍摄纪录片。作为编辑出版家的鲁迅,对他而言,意义非凡。鲁迅的“韧”之精神,在他二十四年的编辑出版生涯中影响深远。从江南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到北国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种职业,两段精彩”,“韧”之精神,贯穿他漫长出版生涯的始终。
  出版业改革的见证人
  在国内大学出版界甚至整个出版业,吴培华都算得上是“异数”。其实,若单纯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那辈大学出版人的经历看,吴先生出版生涯的前半段倒是大同小异:大学毕业后先在高校从事教学研究,继而受学校一纸调令就职于所属出版社,担任领导职务,这是那一辈大学出版业从业者都有的人生轨迹。(其实,他与出版的缘分,并非始于1992年参与筹备创立苏州大学出版社。1977年大学毕业时,作为学业最优毕业生,曾有机会进入江苏省当时唯一的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后因其他原因未能前往,1990年代“回归”出版业,可谓“再续前缘”)。但是吴先生的与众不同在于:虽担任一家地方大学出版社的主要职务,却取得了在大社、名社就职的很多从业者都难以获得的成就——入选首批中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系第十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此外,还获得多项行业和省市荣誉奖励;虽然自学界投身业界,但并未放弃学术研究,而是从现代中国文学领域,奋力转型为出色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者和教育者;尤其令业界和熟悉的朋友“惊艳”的是,在行将退休之际远行北上,就任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开启出版人生的第二段航程,并做出令同事、同行称赞的成就。尤其是第三点,在国内出版界较为罕见。近年来,国内有知名出版人退休后到其他出版社担任顾问、策划,但像吴先生这样,从地方小型出版社退休转任知名大学出版社实职的则几乎没有,以至于被业界视作是“出版业改革的一个见证人,是体制改革让大学出版业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高端人才的流动成为了可能”,并被认为是中國职业出版人制度的“起航”。
  从东吴园到清华园,与清华大学校方敢于打破用人常规、“行胜于言”的务实精神密不可分,但我想,吴先生务实的出版风格、深厚的出版理论,是清华毫不犹豫选择他担任总编辑的重要原因。从编辑出版实践角度看,苏州大学出版社历年来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七项大奖,其中有六项是他策划的。获奖的背后,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对这份职业的不懈追求。2006年4月21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耶鲁大学,向对方赠送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重大学术价值的精品图书,其中就有吴先生策划的《中国丝绸通史》。这部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优秀图书”并入选了“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的大型学术著作,若非吴先生“三顾茅庐”,险些“胎死腹中”,与世人失之交臂。该书的主编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先生,从开始的婉言坚拒,到事务繁忙无法抽身,再到最终为出版者翔实可行的出版方案、为五千年丝绸文化树碑立传的精诚之心和待人以诚的工作态度所感动,终于慨允担任此书主编。可以说,这部大型学术著作的成功,无不体现了吴先生不言放弃的精神和对出版事业的执著。此前的“现代出版学丛书”以及后来的《中华锦绣丛书》等,也都因他的不断努力而陆续面世并广受好评。
  对年轻作者抱有一份温情
  作为出版者的吴先生,在重视通过学术名家推出精品力作的同时,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也始终抱有一份温情。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巴金的不少文学作品,经时在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任职的叶圣陶之手发表。当巴金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他也致力于发掘扶助文学青年,曹禺、何其芳、艾青、李广田、沙汀、艾芜等人因之成名。巴金后来曾说,年轻时,感念得到叶先生的帮助,自己有了能力,也便想着帮助更年轻的作者。暮年的萧乾先生也曾在一篇致上海文艺出版社某资深编辑的信中说:“我深深懂得发表一位新人的处女作,意义有多么重大。1933年沈从文先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蚕》,近60年后,我每每还感激涕零。当编辑发名家稿,不费事,也谈不上功绩。可是发一位青年的最初的作品,有可能决定这位青年一生的命运和道路。……我坚信对出版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是那些肯于发现、挖掘、培养新生力量的(编辑)。”熟悉现当代文学的吴先生,本来就有扶危济困的热心肠,因此,发掘和培养年轻作者,占据了他编辑生涯中重要一角。9年前,他在自己的博客留言中,发现一位名叫郑迪菲的小作者,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位高中生,虽然小小年纪,却创作了不少为人称赞的诗歌,被称为“少年诗人领袖”。随后便与其沟通,亲自担任责编为其出版了《时间之伤》《嬗变的石头》,并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等场合举行作者见面会和签售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向读者推荐这位小作者。如果说,苏州大学的出版生涯,囿于出版社规模、品牌、编辑力量等因素,作为主管领导,为出版高品质图书,吴先生还常常亲自上阵扮演“策划人”角色的话,那么,在清华的六年多时间里,他的总编辑角色有了一次显著的“转换”。2001年,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出版社“一长三总”制(社长、总策划、总调度、总会计师)。清华岁月,他很少再亲自策划图书,而是切实承担起“总策划”“总调度”的角色,与社长和其他社委会领导成员一起,为进一步提升清华社的品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