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文学 > 从苏轼《黄州寒食诗》看言、象、意之关系

从苏轼《黄州寒食诗》看言、象、意之关系

时间:2021-06-02 13:25:1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从苏轼黄州寒食诗看言、象、意之关系摘 要言、象、意三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各有不同的文学范畴,也是构成文学创作的重要的表达因素,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得意在忘象(言)一步步深入细致研究,是现在文学创作欣赏的重要方法。本文试对苏轼黄州寒食诗加以分析,看出“象”最能表达主体之“意”。无论是具体的或抽象的,在品读或欣赏的过程中不要单单的执着于形“象”,更要追向“真意”。透过“意”去更好的理解创作主体之意境,打破言、象的局限,已达到“得意而忘象”。关键词言;象;意;苏轼言、象、意三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各有不同的文学范畴,也是构成文学创作的重要的表达因素,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周易系辞中就有对三者的叙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可不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庄子也有“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表达。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以老庄解易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言、象、意的论述还有很多,大多阐发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言、意之关系以及“象者出意者也”象、意之观点。一、“书不尽言”与“立象以尽言”由于受语言表达的抽象性、概念化等特点的局限,语言大多不能很好的阐释作者之“意”。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道”与“名”都是无法单单用语言能表述出来的。也是无法单纯用感官去感知的事物,道是“不可言说”是心灵的理解,心的阐释。后期庄子更有较为系统完整的论述“书不过语,语有所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表达了意之深意需要人们去深入理解,不可只看起外象,只通言语。经典的文本或是著作也无法完全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道。当言语不能完全表达创作者之意时,“象”便成为表达天地万物的重要方式,“象”便作为“言”与“意”的中介与载体出现。“象”,易传系辞上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传系辞下进一步解释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下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王弼加以发展有论“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于义也,有斯义然后明之以其物,故以龙叙乾,以马明坤,随其事义而取象焉。”有此可以看出,“象”可以是世间万物的一种模拟,可以是一种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灵活多样,变幻多姿。同样的象可以表达不同的义或意;相同的义、理、意在不同人的思维中也可以用不同的象来描述,它的阐释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含义寓意亦是非常深刻的。因此,会出现王弼“尽意莫若象”的论言。然而与此同时,他又提倡“得象而忘言”与“得意而忘象”。又进一步去启示欣赏者在“象”“言”的辅助下理解作品“意”之所在,“意”为何而在时,更应该将主体所表达的“象”“言”逐一抛弃,去营造属于自己思维下的“意”,不能单纯的将“意”的理解拘泥于“象”“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二、苏轼黄州寒食诗之解读清人梁巘评书帖“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这是对中国书法在其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各时期呈现的独特书法特征的简洁形象概括。同时,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文学风格。苏轼开启了宋代的尚意书风。他的诗、书、画无疑是宋代尚“意”的典型体现。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正是以自身的才学与文章为根基,用手中笔,将文人“心中意”以及独特的个性心性自然流露出来,将心灵、性情、文化修养于不知不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进一步说是将“言”、“象”、“意”巧妙的联合起来,尽显文人笔墨之精湛,文笔之巧妙,文风之灵动。或传达其胸中的郁结亦或是率性真情。这便是宋代文人的“尚意”文风,苏轼的“尚意”之精髓。此处暂不评论苏轼的书法特色及表现特征,就其寒食诗本身来进一步解读苏轼这一代“诗仙”是如何以言尽意,以象表意的。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政治的黑暗,经济的困窘加上环境的恶劣,使得当时苏轼痛苦不堪,落寞与孤寂、穷困潦倒、郁闷与愤慨各种复杂的心情交杂一起,此时此刻唯有笔可以倾诉,排解内心的压抑。使得苏轼在黄州的这一段时期被大多数人称为苏轼创作的高峰期。黄州寒食诗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无论是书法还是其诗作在宋代乃至中国文学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通读寒食诗一种悲凉、沉痛、愤懑的情怀油然而生。可以说黄州寒食诗是苏轼面对残酷现实的身心感受,他的悲剧情怀铸成了寒食诗。由简单的语言和普通的“象”表现出了极为丰富的苏轼之“意”。(一)寒食之悲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适逢寒食节,心境冷落。首句“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体现出创作的时间,以及提出了第一个“象”寒食。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触发灵感,有关诗句很多。苏轼独以寒食为题,不单是由寒食节引发的思乡念祖之情,或许过多的是将自己比附与介之推之情怀忧国忧民、对清明廉洁的政治渴望。由“寒食”萌生出苏轼更多的悲剧情怀,一种悲凉之气,沉痛无奈的氛围感染着读者。看下句“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之“惜春”与原本春季盎然,充满生机的“春”之意象形成鲜明对照,使读者心为之一颤,失落,怜惜之情随着诗人对春光易逝,华彩不再的感叹进一步升华,再加之后句“苦雨”、“秋”、“萧瑟”的简洁而直观的象之表达,诗人此时此境天涯沦落人的孤寂伤感之情逐步推向顶峰。(二)海棠之败苏轼不乏咏颂海棠的诗作。或许他对海棠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苏轼在到黄州不久寓居定惠院时,遇山上有一株海棠,每岁盛开,常携客置酒,并为之赋诗“只有名花苦幽独。”黄州这株海棠之幽独、高雅、娇艳、多情,深深地寓含着诗人自己的影子,以花喻人,以致出现诗人“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的深切感触。将海棠与自己紧密的联系起来,相同的境遇,相同的不为人所知。若即若离,亦花亦人,耐人寻味。但最后诗人仍然以海棠花的凋零收尾,营造了落败、心痛而又无可奈何的气息。正如寒食诗中凋落的海棠花一样,诗人将这一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现象归结为被造物主暗中负去,由落败海棠的不能不主的命运映射了诗人自叹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命运状态。美好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环境使苏轼游于痛苦的挣扎之中,沉闷、郁结仿佛都希望通过手中之笔尽情的抒发出来,言虽不能尽意,但通过苏轼所呈现的海棠、苦雨以及下文中如渔舟的小屋、破灶等萧条、破碎的景象,给读者传达了无限的意味,这些看似支离破碎的景致,将诗人的处境与无法平静的内心表达的淋漓精致。(三)无意之书在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中还有一个能充分表现苏轼之“意”的“象”,即其书法。苏轼将自身情感心境的丰富变化寓于到点画线条的跳跃、节奏之中。通篇看起伏跌宕明显,与苏轼其他书法作品的风格大相迳庭。无拘无束,率意奔放,困顿的生活,失意的政治以及人生的意义等等,苏轼在迷茫、痛苦中挣扎的情绪都随着毛笔的始转宣泄出来。透过苏轼看似无意的书写,苏轼心理由平和矛盾挣扎归于平和的创作心理都完尽的展现出来。“言不尽意”,但苏轼通过书法这一“象”将之“意”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无意之书”以尽显苏轼之“意”。由以上的分析,言、象、意三者之间巧妙的结合起来能更深层的挖掘文学作品之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由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得意在忘象(言)一步步深入细致研究,是现在文学创作欣赏的重要方法。我们能看出“象”是最能表达主体之“意”。无论是具体的或抽象的,在品读或欣赏的过程中不要单单的执着于形“象”,更要追向“真意”。透过“意”去更好的理解创作主体之意境,打破言、象的局限,已达到“得意而忘象”。参考文献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2楼宇烈.王弼集校注,周易略例,明象,中华书局,1980版。3汪振军.“言”“意”“象”从表意到审美,河南师范学报,2007年。4姜茜.解读苏轼寒食帖,华人时刊,2002年。5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99年。6徐盛恒.语言美学论纲,外语学刊,1995年。(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