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公文写作 > 精彩演讲 > 《剑在不和亲》1800字|不和亲

《剑在不和亲》1800字|不和亲

时间:2019-10-20 09:26:3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剑在不和亲》1800字

巨大的失落感时时压迫着汉武帝的灵魂,他感到喉管里有一块干涩的布团,堵得他气流不畅,哮喘不已。   又是清明时节,武帝把自己关在帷幕重重的深宫大殿里,他关闭了所有的窗户,一个人在暗淡的大厅里踱着步子,此时此刻,宫女媛儿的哭声仍回荡在他的耳边。就在这个殿外,为了拒绝与匈奴和亲,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她一头撞死在殿外的大柱上。一个烈女子,以死相抗,给大汉王朝的耻辱柱上又刻画出了一道最深的印痕。用柔弱女子鲜活的躯体以保我大汉王朝的社稷威仪,换来片刻偷安的宁静,实属我大汉立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武帝走到案前,案子上摆着一把利剑,通身乌黑透亮,沉重得像一声叹息。他拿起它,抚摩着它那宽大的手柄,如同摸到它那主人生前宽广的臂膀,甚至听到了遥远的战鼓一般的心跳,就是这把剑,锋利无比的霜刃,曾经为帝国开辟了无限的疆土,指挥着铁流一样的十万精骑,保卫着大汉的江山。   他还清晰地记得,二十年前年轻的将军凯旋时的场面。他们相互挥舞着帝国最锋利的战剑,砍在一起,碰撞出铿锵的火花,真是好剑啊,好剑!然而很多年来,他再也没有感觉到年轻将军在世时的那种酣畅淋漓。而屈辱和失败,像大漠深处亮出的白旗一样,让人羞耻。武帝长叹一声,斟满一杯酒,高高举起,倒在地上,说:来,我的冠军侯,今天是你十八周年的忌日,朕敬你一杯。他又为自己斟了一杯,说:来,骠骑将军,朕陪你尽兴。喝完那杯酒,武帝闭上了他的眼睛,流下了轻易不肯下垂的泪水。   二十四年前,武帝在狩猎的上林苑第一次见到年轻的将军,那年将军才十五岁。他跟在高大威猛的舅舅卫青身后,一点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在狩猎开始后,一只奔跑得像箭一样的雄鹿飕然而至,就在大家将要开弓射杀之时,年轻的小伙子说:且慢,看我抓活的。说完,他扬马一鞭,“唰”的一声骤然而去,那只雄鹿片刻间就被他提上了马背。众人一愣,大汉帝国,竟然有如此高明的骑手。这让武帝十分兴奋。武帝当天就召见了这个非同寻常的年轻将军。   将军手提一个布囊,里面有一块乌黑发亮的沉重的金属,他告诉武帝说:打胜仗不仅要靠兵力,还要靠利器,这是我从西域的乌孙国弄来的最坚硬的铁。武帝立即抽出自己削铁如泥的国宝望月剑,一剑剁去,沧浪一声,剑刃打出了几个豁口。将军说:这块铁,比得上十万大军!而就是在那一次,武帝对眼前的这位高明的骑手另眼相看。匈奴人是马上民族,他们有一流的骑兵,来如风,去如电,性格刚阳暴烈,如虎狼一般,多年来,他一直想训练出一支快得像风,猛得像狮子一样的骑兵。   武帝说:“汉人如何才能够打败匈奴?”“比匈奴更匈奴!”将军回答。“这话有理,如果朕让你来训练一支军队,用它在匈奴的土地上打垮匈奴,你做得到吗?”武帝问。将军毫不犹豫地说:“陛下,臣能!如果陛下给我特殊的权利的话。”武帝又问:你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权利?”将军说:“我要陛下给我在全国范围内的选择权。”   将军获得了选择权后,就向武帝提交了一份“驱虎吞狼”的绝密计划。他释放了全国监狱里的江洋大盗、盗马贼,告诉他们说:“我放你们去西域,不管你们用何种方式,凡盗来一匹宝马者免罪;盗来两匹宝马者计功。”他又让户部送来全国屠户的名单,让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屠牛比赛,从中选出了五千人。而后,又在这些人当中,让身体胖的退出,个子高的退出,能吃饭爱喝水的退出。去掉这些人,剩下了身材矮小,反应敏捷的三千精壮。   将军就带着他的三千精壮,消失在广漠的丛林中。大约一年后,浑身晒得乌黑的将军睁着一双白色眼睛来见武帝。他告诉武帝说:“我们有了一支闪电般的军队了。”武帝去检阅这支军队。他看见的不是一支骑兵,而是一支黑色的大潮。他感动不已。这样的一直军队真是我帝国的一只宝剑呀。   第一次捷报传来的时,是武帝一生最为快慰的日子。一支铁骑在年轻将军带领下迂回漠北四千里。直捣匈奴老巢,让二十万匈奴来不及拔刀就束手就擒。四位匈奴王成为大汉开国以来第一批阶下囚。在以后的四年征战中,剑风所至,所向披靡,让彪悍的匈奴人威风丧胆,真是大快吾心!   武帝又一次斟满酒倒在地板上说:“幸运呀,因为有你,朕盼到了这一天。”他想起将军第三次凯旋后被封为冠军侯时给他说的话。当时,武帝想给他提一门亲事,说:“爱卿连年征战,为社稷立下奇功,至今尚未婚配,只是苦了自己呀!”将军答:“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句热心肠话,感动得武帝啼笑交流。他握住将军的铁臂说:“知我心者,惟卿耳!”   武帝一声叹息之后,以指沾酒,在桌面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剑在不和亲!

作文二:《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1200字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读后感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书中8位当之无愧的被赞誉为“伟大”的教师,让我颇受感动,感动于他们对教育、对学生的无私的爱与奉献,感动于他们的教育激情,感动于他们真诚的笑容,面对他们的笑容,你也会不由得心底纯净起来。

作为一名教师,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简单的认为只是每天认真的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一点一点的教给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作为一名教师,还能够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序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室里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育是世间最难的事,因为其他行业的对象是产品,而教育的对象却是人。

对于老师的价值,罗恩克拉克这样说:“当你真的能够对另外一个人的生活带去影响的时候,这就是教师的价值。”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我教给了孩子们什么,而是成就了我自己,使我从思想上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拥有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力量。而自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改变、被鼓舞。

在这些优秀教师中我最让我感动的是莱福·艾斯奎斯。这位被人们誉为“美国最好的教师”的老师真是无愧于他的殊荣,从教20多年,他始终坚守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这个最小的空间里艾斯奎斯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奇迹。是什么让艾斯奎斯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付出呢?艾斯奎斯说他作为教师的力量来自忍耐,来自坚持,来自永不放弃。在艾斯奎斯的身上我的确看到了这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坚定信念,更多的还有他作为一名教师对他的学生所倾注的满腔的爱。 他也时常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但他给学生的作业非常少,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看自己喜爱的书籍或练习乐器,排练莎翁戏剧,,他不对学生大声说话,不让学生丢面子,热衷于带学生远足。相比于他对教育学生的爱,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狭隘。

全身心的投入和关心学生是一种爱。同样的。等待是另一种爱。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始终都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过程也是孩子潜能释放的过程。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并加以特别引导的话,那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地挖掘。“等待”就是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等待”给了学生成长大量

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是对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职责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找到掌握必学技能的最好方法和资料,同时帮助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与情感发展。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有的时候在课堂上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学会等待吧,用耐心静静地等待,用宽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我需要学习的实在太多了。是8位大师将教育变成了一个个纯净的梦,一个一个感召,将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学生,用爱和坚持去等待花开的美丽。

作文三:《“走在与众不同的路上”》1100字

2005年的11月,刘健与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开始向“7+2”探险计划的最后一站进发。徒步南极极点并登顶南极之巅,海拔4897米的文森峰,文森峰位于南纬78°35′、西经85°25′,是南极大陆西面埃尔沃斯山脉的主峰:其峰山势险峻,大部分区域终年被冰雪覆盖,交通困难,夏季气温在,40℃,被称为“死亡地带”。   “这是我第一次去南极,当踏上南极大陆的那刻,我立刻被那块儿冰封的大陆打动。原始的、自然的、雄壮的……”尽管已时隔多年,但当刘健谈及南极探险过程时,依然掩饰不住那片原始冰原带给他的心灵震撼,声形并茂。其实,打动他的不仅仅是南极绝无仅有的风景,还有一种深入内心的,对生命极限的探索。   的确,当年“7+2”探险计划的含义就在于一所选的9个点分别代表地球9个坐标系极点,是地球上的全部极限点,也是人类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征服它们,也变成每位探险队员所追寻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执著或是一种梦想……   “南极是本次探险的终点,但它的极端气候也让它成为最危险的一站;我们最终得到自然之神的眷顾,安全地征服了它,为整个‘7+2’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说罢,刘健从成堆的相册中抽出其中一本翻开,指着他在南极探险过程中所拍的照片,将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此时,谈话突然被笔者的疑问打断了。原因是笔者不解在探险过程中,电池深受极端气候影响,并且在营地之外,南极几乎不可能找到电源充电;那么,刘健与探险队员是如何在极端气候保证随身数码装备的电力供应,从而拍出如此众多的照片……刘健听完一笑了笑,将话锋转向一家企业。   “作为一名极地探险者和摄影爱好者,我需要的是能在极端条件下,提供稳定持久电量的电池,伴我一路前行。”刘健说,“品胜作为‘7+2’探险计划当时的装备商,为南极探险活动提供了整套电池相关产品的供应,其电池具备充电速度快、环保、电量大、通用和稳定的特点,性能优异。”   另外,刘健还向笔者透露了一个‘秘密’。在品胜为探险队提供装备清单时,除了各类电池、充电器外,还提供了一种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为手机充电的实验型设备。它就是‘移动电源’的前身,也是目前市场上热卖的‘电霸’、‘易充’的原型。尽管品胜当时并没有涉足手机配件,但是常年致力于充电电池的研发经验让他们轻松开发出这款便携充电产品,并于两年后量产投入市场,获得成功。   刘健没有想到,品胜在短短几年间的成长如此迅速。不仅依靠移动电源、苹果系列配件,在数码周边配件市场中稳稳站住了脚步:还将曾经的手机电池和充电器老大‘飞毛腿’抛于身后,成为国内数码配件名符其实的领导者。品胜凭借着手机,数码,IT整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完成‘从零到无限’的华丽转身,走上属于自己的阳关大道。   “有它一路相伴,我会心无旁骛的继续着自己的探险旅程,继续走在与众不同的路上。”刘健目光坚定,望向窗外……

作文四:《职场成功在于“与众不同”》1500字

由欧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learning alliance)与复旦、同济等高校联办的培训讲座上,欧瑞公司首席顾问、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前副总裁朱正中先生,与数百名在校大学生分享了打造成功职业生涯的经验。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对于整个人力市场来说,就好像是一件产品。好与坏、成功或失败只有在市场比较中才能得出判断。”朱正中先生一上来就给大家灌输起以市场意识来自我评价的理念,“现在,市场上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多,想要脱颖而出也越来越难……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带来跨行业的标准,国际间的交流带来国际化的标准。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要建立他与别人的‘差异化’,与众不同方能树立起品牌。”

读透生命周期

在品牌管理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产品生命周期,只有摸透产品本身生命成长的过程,才能因势利导,创出高潮。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有其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从校园走出的大学生大多处于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朱正中提出的这个个人成长经历周期印证了“初涉职场是拿热情换经验”的观点。他坦白地说:“大学只是进入社会的踏脚石,无法彰显你与别人的差别。”处于相同的生命周期模型中间,唯有做好差异化策略,方能成为优秀人士。

因为担任过多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朱正中评点了企业喜欢的员工,其中还特别将年轻员工跟年长员工的可爱之处做了比较。企业喜欢年轻基层员工,主要是因为他们能熟练运用科技、劳动成本较低、容易教导;同时,年轻基层员工在人力市场上的供应相对充足。

企业喜欢年长员工,主要是因为他们能不断提供高价值,能够为公司培养人才,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同时,这些人也应该是没有出现职业倦怠。

还有一类人企业非常喜欢:全力以赴的员工,以企业为家。

朱正中一语道破了分析比较的用意:“明白了企业喜欢人的原因,个人就可以据此作出一些战略,比如年轻人,要发扬年轻员工的优势,同时尽量去实现年长员工的价值;而年长员工则应该尽量保持自己的活力,快速学习。”

和别人不一样

在职场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是reactive(反应性的),即等到老板提出问题才去解决问题,往往process oriented(强调过程),lessresponsibility(不愿承担责任),信奉lessdecision&lessmistake(少作决定少犯错),总是在争输赢(win-loss),

negativemindset(喜欢从负面来看事)。朱正中指出,从差异化原理来看,反推即可得出与众不同的行事原则。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并非等老板来做一切;从结果来评价自己,而并非把过程当作自己没有完成任务的借口;勇于承担责任,有主人翁意识;以“双赢”思路来考虑问题,包括与同事及客户间的关系;积极正面去看待遇到的挫折。

“优秀的员工常常是当别人还没想到,你已经想到了;当别人已经想到时,你已经在做;当别人在做时,你已经做得不错;当别人做得不错时,你已做到最好;当别人做得跟你一样好时,你已换跑道在做。”他举例说,唐骏为什么能从微软8000名工程师中脱颖而出?因为他是第一个以实际行动提前了windows系统中文版面市时间的人。当别的工程师还在抱怨为什么中文版要晚整整一年才能进入中国市场时,唐骏跑进比尔·盖茨的办公室,要求提供人员和支持,他可以尽快实现同步汉化,结果中国成了微软很大的一块市场。“职场发展最大的差异性就是要建立个人品牌。”

让别人产生信任感

在西方职场里,很强调一个人的trustworthiness(值得信任度)。很多人常会抱怨得不到老板的重用、得不到机会,朱正中认为,问题还是在于“你是否是一个可信任的人”,从品牌角度来看,即消费者是否认可并且接受你。

作文五:《群众工作难在“不深入”》600字

最近读了调研手记《随书记走村进寨“六记六思”》,感到文风朴实,也为栗战书同志务实的工作作风叫好。在这次2天时间,没有警车带路、没有预先确定考察点、没有给地方招呼、没有市县领导陪同的 “四个没有”式调研,栗战书与老百姓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听到了更多的实话、实情。

文中有个细节给人印象特深。栗战书在“不打招呼”式调研中,随机来到温泉镇尹庵村村民杨华明家,老人反映当地一家叫西洋肥业公司的企业,生产污染很严重,连地下水也不能喝,有时排出的气体甚至连猪圈里的猪都受不了。听到村民反映的问题,栗战书随即前往该企业察看生产车间和设施运行情况,并对企业负责人说,“老百姓反映你们有污染,我特意来看看。我们支持你们来投资办厂,但一定要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希望你们加大环保投入,治理环境污染,我还会派人再来查。”

栗战书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确实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下基层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改进作风。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干部访贫问苦时,往往重“听”轻“做”,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多是耳朵听听,笔头记记,并没有放在心上,更鲜见实际行动,结果下基层成了“花架子”,反致群众反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把基层群众放在心上,对群众充满真情实感,才会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如果说群众有何难?我想最难的是“不深入”。一深入,实情就能掌握,问题可能得到解决。各级干部要有为民情怀,发扬“刨根问底”的精神,不仅要用心记住基层群众的艰难困苦,更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深入到一线,想方设法地排解困难,以真情付出赢得群众真心拥护。

作文六:《反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800字

反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凝心聚力抓

教育教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在贯彻落实有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领悟。 首先,应该全面准确地把握好新时代背景下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根据教育的发展状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要注重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行业责任感。

其次,要做一名务实教师。对待任何一件小事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将教学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把学校交予的任务落到实处。 然后,应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关注学生的诉求,增进同学生之间的感情。党的群众立场是真心为群众着想,而教师的教授对象是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比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否能适应老师的教学进度。在课间和课后老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对专业发展、未来就业、职业规划的真实想法。尽量抽出时间参与到学生举办的活动当中去,比如专业竞赛、社团活动等,增进同学生之间的感情。 最后,应该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教师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教师党员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党员,要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作文七:《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1000字

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声音)

干部作风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系在群众心里的一个疙瘩,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演变成群众心里的大结,最终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利益无小事,政之所兴在顺心。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条,是要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让人民满意。我们要多做一些“顺气”的工作,着力维护好群众的权益,让群众心情更舒畅;要多做一些“解结”的工作,着力改进干部的作风,让干群关系更密切;要多做一些“纳言”的工作,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让群众监督更有效;要多做一些“化怨”的工作,着力严查违法违纪案件,让群众感受到公正公平。

我们要看到,干部作风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系在群众心里的一个疙瘩,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演变成群众心里的大结,最终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前不久,省上一位老领导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我这一辈子个人没什么本事,就是始终坚持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这句话,很朴素很简单,却很深刻,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经常下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帐篷里,坐到群众的炕头上,深入群众的生产中,及时感知群众的安危冷暖。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就要求我们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维护群众的利益。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就要求我们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善于换位思考,多替群众着想。只要我们始终和人民坐在一条板凳上,群众关于党群、干群关系不如从

前的心结就会慢慢解开,就会永远拥护我们,永远跟我们走。

领导干部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既要靠自身素养和觉悟的养成,更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有权力的地方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权力运行中的一条基本规律。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的提醒和督促,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慎言、慎行、慎重决策,及时修正错误。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和领导干部,关键是要让群众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说了管用,这样,党风廉政建设才能让群众满意。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问政和网络监督成为各级领导日益关注的新趋势,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改进工作的新渠道,成为群众和舆论监督的新平台。要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确保网络监督有效化。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网络问政意识,让网络运用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和修养途径,打开了解民意、捕捉民声、掌握民怨、沟通民情的网络大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时空距离。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日前在省第十一届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说

本报记者 郅振璞 王梅整理

作文八:《和职工群众在一起》600字

6月26日,天刚刚亮,十三师住柳树泉农场农二连“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张卫东与组员又一次来到了连队受灾职工买买提・依沙克的葡萄地里,耐心地询问买买提・依沙克现在的生产生活情况。当得知买买提・依沙克一家生产生活一切正常,危房已经拆除,张卫东才和工作组成员一起离开。这样的走访和询问,张卫东和工作组成员从5月20日开始就没停止过。

2015年5月20日,柳树泉农场遭遇强降雨天气,大雨持续近15个小时,持续的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滔滔的洪水犹如脱缰的野马,以每秒200立方米的流量从山区各沟口奔涌而出,冲毁了防洪坝和各种水利设施,直接冲向职工群众的住房和农田,导致大片的农田、居民区被淹,部分道路被冲毁,房屋被冲垮。暴雨给团场造成经济损失达9000多万元。

柳树泉农场农二连是受灾最严重的连队,全连受灾职工299户,受灾农田4500亩,房屋倒塌155间,近千余只(头)牲畜死亡。张卫东说:“灾害发生时,工作组成员就应该和职工群众在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职工群众一起抗灾自救、重建家园。”

“洪水暴发后,我们的房屋被冲垮了,工作组每天都来看望我们,按时给我们送来可口的饭菜,还为我们安排住所,真的感谢他们!”农二连受灾职工买日艳木・依明面感动地说。

与此同时,十三师住柳树泉农场其他连队工作组也在做好本连队抗灾自救工作的基础上,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农二连,与职工群众一起开展抗灾自救,帮助职工群众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作者单位:十三师柳树泉农场)

作文九:《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11400字

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汪洋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胜利与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最近,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并指出:“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广东要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宏伟目标,必须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做好群众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纠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在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各个时期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能取得巨大成就,也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改善了生活,得到了实惠,看到了盼头。“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我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新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征程中,我省群众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群众的经济利益增加了,生活改善了。但在利益格局的调整中,由于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统计数据显示,从1979年到2009年,我省经济以年均13.6%的速度增长,但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实际增长7.6%,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与此同时,政府的生产税净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3.4%增加到15.3%,企业所得的营业盈余比重从14.8%上升到25.5%,而劳动者的报酬比重则从60.5%降至45.2%,远低于2004年美国的57.3%,德国的51.2%,英国的55.7%和日本的51.4%,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我省也仅排到22位。近几年,职工平均工资最低行业与最高行业之比由1∶4.82扩大到1∶6.31。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39482.56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占81.4%,分别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11.8倍、11.0

倍和11.9倍,人均GDP是其4.0倍、3.6倍和4.0倍。无论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还是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都非常明显。当前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些是经济发展的正常反映,有些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有些是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公平因素造成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对群众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让群众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让群众看到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强化社会利益调节机制,逐步消除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党能否有效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利益,使人民群众从“感恩性”认同转变为利益认同,真正将党看成是代表和维护其根本利益的“自己的党”,就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群体阶层的多元多样化,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转型。1978年以前,我们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独大的格局,全国4.01亿就业人员中,仅有个体就业人员15万人;到2008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74.8%。近年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我省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组织结构来看,去年上半年,我省在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的人员达611.41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57.6%。由于就业方式更加灵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从社会阶层结构来看,一方面,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到2009年底,我省的2638万农民工已占总从业人员的48%,占二、三产从业人员的64.9%,在建筑等行业中农民工的比例可能超过90%。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主、外企

高层管理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服务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社会阶层,增长速度快,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形成,使“群众”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使我们做好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带来新挑战。过去我们通过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比较容易在体制内把工作覆盖到每个人,现在却很难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群众工作的新机制,完善覆盖体制内外全体社会成员的工作网络,把群众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到位,不断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差异的扩大,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改革开放越深入,社会生活越丰富,群众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就越多,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就越强,形成了主体多元、利益多元、信息多元、观念多元的局面。群众由主要关注物质利益向同时关注精神生活转变,民主法制意识和公平尊严意识不断增强。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个体经营者想成为各类选举的候选人,在三资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六成,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就拿我省数量众多的农民工来说,第一代农民工经历过较多的苦难,把进城务工当作摆脱贫困的好机会,加班加点、忍辱负重,对精神生活要求不高。而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受教育程度提高,有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中没有受过多少苦,对城市生活抱有美好的期望。去年的深圳富士康事件和佛山南海本田事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劳动者追求更有尊严的劳动和生活,要求权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这种情况

表明,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客观上必然要求表达渠道、沟通渠道的多样化。一旦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采取极端方式宣泄不满、表达利益诉求。这些都需要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做好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更为紧迫,但是少数干部却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不依靠、不相信群众,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个人主义严重,一事当先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办事本领不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不了解、不熟悉,习惯于发号施令、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这些问题在我省的干部中同样存在。许多同志感到,现在做群众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甚至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干群关系不融洽、不和谐的情况呢?仔细想一下,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出身于普通群众家庭,许多人小时候家庭也是生活窘迫,对于民众疾苦有切肤之痛。可是成为领导干部后,为什么就忘记了过去,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缺乏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热情?为什么有的还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良知,不但不去为人民群众造福谋利,反而见利忘本,鱼肉百姓?我看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从思想上看,少数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

众过上好日子。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为了改变那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黑暗时代,让广大群众过上好日子,舍生忘死。而在我们党长期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以后,有不少干部就认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创造的,我们就可以高高在上,对群众颐指气使,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忘记了自己是人民公仆,更有甚者还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这样的干部怎么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呢?要想做好群众工作更无从谈起。

从作风上看,由于党长期执政,少数干部脱离了群众。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靠人民群众打天下,离开了群众的支持,就会丢掉性命,丢掉根据地,丢掉胜利。我们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但党长期执政了,许多党员干部跟人民群众的感情淡薄了,发生了角色错位,认为不是我们离不开群众,而是群众离不开我们。甚至觉得群众觉悟低、很难缠,看见群众就头疼,不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把群众作为服务对象,而是当成管制对象,甚至是斗争对象。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群众,认为群众不听话、不配合,习惯靠命令来强迫和压服群众;在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个人利益,在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时,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抱着施舍心态,为群众做了点事情就以为了不起,没有意识到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应得的权益。

从经济上看,传统的发展方式未能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少数干部把经济增长当成唯一目的,重物轻人,忽视了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忽视了社会的正义公平,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为了短期经济增长不惜损害群众利益。人民群众没

有在改革发展中得到相应的实惠和利益,而生活质量却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受到影响。正所谓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如果长此下去,我们作为执政党,在物质上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在精神上又远离群众,人民群众就会逐渐丧失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共同奋斗的动力,就会质疑党的执政能力,就会与党的距离越拉越远。这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从政治上看,某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站到了人民群众对立面。目前,少数领导干部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变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贪污腐化,直接或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也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基础。根据广州市社情民意中心最近的抽样调查,公众对当前干群关系不满意度为25.7%,满意度为29.9%;超过六成的人认为目前官意和民意出现不同程度脱离,而认为官意和民意基本一致的比例只有20.7%。这组数字发人深省,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警醒。有人说,现在是“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认为干部不像话”,这在某种意义上形象地道出了当前群众与干部关系上存在的距离。

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怨愤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人心背离;执政者像是船,广大民众犹如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所以应该高度谨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人民群众是水、是海,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舟、是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根本原因就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

的一面,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为老百姓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由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前进,驶向更加广阔而美好的彼岸。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感受,群众不满、怨愤的风浪越来越大时,我们就会有翻船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既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又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今天,我们提出建设幸福广东,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因为让群众生活幸福,这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让群众幸福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让群众生活幸福的发展,才能让群众跟着我们一起去谋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就是群众拥护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重视群众工作和群众利益,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视了群众工作和群众利益,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第一次当家作主,我们的发展目标很明确,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因此,群众热情高涨,干劲冲天,衷心拥护党的领导。但后来搞了“大跃进”,把“超英赶美”作为目标,为发展而发展,就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目标就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当时无论是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的计件工资、打破“大锅饭”等,改革发展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大家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一旦我们偏离了这个目标,片面追求GDP,没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人民群众就不会感到幸福,社会就会不和谐、不稳定。回顾这些历史,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虽然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物质生活的水平不同,但只要发展围绕着群众的幸福去进行,群众就会齐心协力地跟着我们奋斗。比如,广州、惠州、潮州、梅州生产力水平不同,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目标,惠州、潮州和梅州的老百姓同样可以过上有幸福感的生活,党和政府同样可以有凝聚力、有号召力。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相互影响,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相互作用,社会矛盾和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这更加考验我们党驾驭航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海航行靠舵手”,对作为舵手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一道必答题,而且是只能答好的必答题。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强化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自古以来,民众问题就是治国理政最为重要的问题。两千多年前,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就是讲,军力充实、食物充足和取信于民,这是治理好国家的“开门三件事”。在子贡的追问下,孔子又告诉他,这三条非得去掉一条的话,首先“去兵”,再去一条的话就是“去食”,并补充了结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在“足兵”、“足食”、“民信”三者中,“民信”最为重要,取信于民是一个政治大原则,人民对政府信心坚定,政府就有强大的力量,反之,政府就会崩溃。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解放战争时期,武器落后、处于劣势的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三年多时间里,战胜了装备精良、兵力庞大的国民党军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党和我军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福祉,在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前段时间,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集体学习了《解放战争》一书,书中的一个情节令人触动很大,1947年,杨得志同志率部昼夜兼程赶往河北清风店围歼国民党第三军。途中有个村的群众做好饭夹道慰问,一个大娘一边把媳妇坐月子用的鸡蛋往战士手里塞一边说:“带上吃吧!多杀顽固军,保俺过好日子。”语言虽然简朴,道理却很深刻。群众支持我们的动力就是“保俺过好日子”,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益诉求。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年代同样如此。但是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对待群众利益上,却出现了与执政党宗旨不一致的做法。有人把这些做法概括为四个字:一是“拖”,认为自己是有任期的,拖几年,一走了之。对上任留下的矛盾更是避犹不及,一些长达十几年的矛盾常常就是这样拖下来的。二是“躲”,群众从前门来,领导从后门溜,躲矛盾、躲难听话,想一躲了之。三是“捂”,怕暴露问题、影响仕途、考核丢分,就掩盖矛盾。四是“推”,群众的一个问题涉及几个部门,谁都不出头,变成“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问题推来推去,群众跑来跑去”,一推就是几年。这四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是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执政党,我们要为群众主持公道,为群众说话,成为群众合法权益的“守护神”。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员领导

干部,就是要用自己的权力和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为群众做更多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幸福感更强。

第二,要注重民生,从源头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论语》有一句话,看了很受启发。“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管理一个地方,要踏踏实实做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要节俭用度,爱护民众,珍惜民力,动用民力要审时度势,恰到好处。实际上,我们的领导干部做一件对人民群众有好处的实事,就是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做十件实事,常常就是一个不会被人们忘记的人。比如,山西省右玉县早期风沙成患,现在却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原因主要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右玉县16任县委书记持之以恒地栽树绿化,现在老百姓感激他们,为他们立碑纪念。我们要提倡这么一种风气,到群众中去,不是为作秀,不是给领导看,不是为完成任务,而是为群众做实事,排忧解难。大干部解决大问题,小干部解决小问题,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以为群众办实事为荣的风气,群众就会拥护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就好,干群关系就和谐,发展的环境就好,发展就会又好又快。据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人民群众最希望各级政府加强的工作,首先是“从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开始”,其次是“切实保障群众权利”,两者的比例分别为76.2%和73.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调查反映,物价过快上涨等问题已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两千多年前老子曾提出“至治之极”的标准,认为“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个标准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十二五”时期工作的

核心要求,落实好“十项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改善社会治安,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的腰包更鼓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从今年开始,各市县都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年初公布改善民生办实事的计划,年末请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队调查统计,还要由群众来投票、社会来评选,对获得群众普遍好评的给予表彰,并印发优秀案例集锦,供全省各地学习借鉴。对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同志,有关部门要给他们记功、授奖。

第三,要夯实基础,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基层的群众工作是“面对面”、“心贴心”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是群众工作的“重点工程”。毛泽东同志说:“要做个顶天立地的人,顶天就是能掌握马列主义,站得高,看得远,立地就是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群众打成一片。”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深厚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就高;哪个地方的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系数就高;哪个地方社会不稳定,追究起来肯定与基层基础薄弱有关。我们经常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夯实基础,就要让那些在基层工作有经验、有实绩的干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要让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感到比在机关更有前途,更有奔头,更有成就感。这样,我们才能把适合基层工作的强人、能人留在基层,做好群众工作才有保障。同时,要把有培养前途的干部派下去,加强基层工作的力量。今后提拔的干部一般必须有三年左右的基层工作经历。要认真组织今年的换届工作,继续推广“公推公选”镇街党委委员、书记的做法,挑选“百位能人”充实基层班子,让基层干

部成为能人,让能人成为基层干部,让好的基层干部进步更快。将来要在政策上形成制度,对干得好的基层干部,经济上要有待遇,行政上要给级别。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既要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又要帮助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要继续实施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工程,特别是做好基层干部的轮训工作,定期“回炉”、“充电”,让基层干部掌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不断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第四,要畅通渠道,不断满足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需要。拓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满足群众依法表达意愿和诉求的需要,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据信访部门统计,凡是工作透明、渠道畅通的地方,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率就比较低,反之则高。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坚持省、市、县、镇四级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领导下访约访,加大重点民生信访案件办理力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要进一步完善镇街综合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厅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条件以及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将其作为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及时了解社情动态的主阵地。在完善传统意义上的信访大厅建设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建立健全网上信访、手机信访制度和全省联动机制,努力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信访大厅”,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多、更及时。要结合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加强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防止出现“只信上访,不信司法”的现象。要逐步建立党代表工作室,落实党代表定期联系群众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反映意见“直通车”制度,及时反映各地、各阶层群众诉求。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以及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合力,开创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随时做、就近做的良好局面。比如,各地蓬勃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通过教育、动员、组织广大青少年和志愿者,在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社会建设、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群众互助的力量。在亚运会期间,随处可见的“大拇指”——亚运志愿者就做得很好很“给力”,成为广州最醒目、最亮丽的志愿风景线,向国内外展现了新时期广东人的美好形象。这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种新模式,可以为群众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要创新方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群众工作。能否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尤其要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不做网络“菜鸟”,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带头“上线”和“触网”,通过在线聊天室、网络直播室、专线电话、博客、微博等途径,就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在线回答,并形成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的制度。比如,“广东民声热线”通过电台、电视直播、网上直播和报刊跟踪报道等方式,采取“主持人+负责人+热线电话”的办法,每周安排1-2个部门主要领导上线,与群众进行在线交流,解决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全省各市可以进一步推广这种做法,将民声热线办成倾听民意、解决民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要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各地各部门要探索设立领导电子信箱和网上“留言板”,建

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以“领导实名”或“单位实名”的方式,在网上及时主动公布本地本部门相关信息,欢迎网友拍砖灌水。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上网切不可“叶公好龙”,只做表面文章,要下真功夫、见真成效,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使网络民意能够在现实的领导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六,要完善制度,积极推进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群众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健全的制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制度,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使群众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活力、更富实效。要进一步完善做好事、做实事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听证会、群众论坛制度,落实好政治协商规程,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话语权”。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事先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要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对涉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论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强,都要快查快办,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以此取信于民,体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进一步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网络,加强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共产党人联系群众、科学决策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以后干部要分别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抗日战争结束后,当时共产党提出的口号是:“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的衣服”、“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以深入农民群众作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重要尺度。但现在

有些领导干部下去调研考察的过程,可以用四个成语来概括,“众星捧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打道回府”,很难了解到群众疾苦,听到群众所思、所盼、所忧,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今后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不当“走读干部”,不搞“远程指挥”,做到工作向上攀登、作风向下深入。从今年开始,省领导带头,下基层进行专项调研时,做到“三不”:不搞层层陪同、不作事先安排、不用记者随访报道。各级领导干部要采取体验式、私访式、寻亲式和私谈式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省委常委会每年要围绕增加民众福祉问题做一次集体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组织参与1到2个专题的调查研究,并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不负人民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以党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今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里要出台有关做好群众工作的文件,部署推动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为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全省人民谋更多更长久的福祉而奋斗!

作文十:《“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1300字

听一位在县里任职的领导说,现在各机关都很谨慎,也不出去吃饭喝酒了,正规多了;但也不敢管事了,不敢下乡了,生怕得罪了谁,被抓住小辫子,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百姓来说话”。   这是一种害怕群众的表现。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群众作为官员的衣食父母,官员应该有点敬畏之心。但为什么怕群众?说到底,就是脸上有污点,身上不干净,心内不健康,躲着群众是害怕露出藏着的“小”,不敢管事是担心揭出身上的“短”,不愿下乡是顾虑被认出作下的“孽”,泥菩萨一般明哲保身。   毛泽东早就告诫:“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并比喻说,“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像游水的一样,你不要离开水,你要顺那个水,不要逆那个水。不要骂群众,群众是不能骂的呀!”怕群众的官员实际上是不信任群众,“自觉”脱离了群众,有的还会像兴隆县孤山子镇的那位梁书记那样辱骂群众“给脸不要脸”。这样的官员,当然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对于一些官僚习气严重的官员,怕点群众也应该。颐指气使、骄横专行惯了,现在遇到群众不买账了,有冤屈有意见敢“上告”了,有的还被贴到网上了,不小心就被“拉下马”了,有些官员难免心里犯怵。犯怵归犯怵,“怕群众”并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群众是最知事明理、与人为善的,也是最愿意给官员送上“笑面”的,设若不是有的官员顽固坚持“驭民”“策民”的官老爷作风,视有意见的群众为“刁民”“屁民”,采取违法手段截访、治访,甚而把群众逼到“不能活”的地步,群众断不会采取“与官斗”的没办法的办法。放下身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知错就改,达到群众满意,不信得不到群众的谅解与拥护。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跟群众在一起”,应该是各级干部的看家本领。这不仅取决于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的承袭,而且是执政为民的必需。“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群众最知好歹美丑,爱群众,画你个“红脸”,你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好官”;怕群众,画你个“白脸”,你就是为民不齿的“孬官”。   说易行难。在“权授于民”尚未能落到实处、对权力缺少有效监督的情势下,执政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打破这个“历史周期律”,最要紧的是“要跟群众在一起”。最近,不少官员轻车简从,深入群众,将身比身体验群众生活,感知群众疾苦;有些官员亲自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倾心听取群众意见;有些官员下乡专门找上访户“解疙瘩”,变“上访”为“下访”,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这些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官员,哪个体验到了群众的“可怕”?   封建专制社会尚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连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摩根在博客上也说“官衔就像个镀金的笼子,把他们与大众的普通生活隔离开来,我喜欢通过骑车来突破这层障碍”,何况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共产党人?那些“怕群众”、脱离群众的官员,本质上是心中“未存百姓”,一头钻进了“镀金笼子”里,与群众隔离了开来。不做官当老爷,自甘当公仆,才可能突破“障碍”,跟群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