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汉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绍兴民风民俗》8700字]

汉族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绍兴民风民俗》8700字]

时间:2020-01-20 09:18:58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绍兴民风民俗》8700字

绍兴民风民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绍兴人民丰富了这方沃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文化。似承、演绎百叶达数千年之久的绍兴民风习俗,就是这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至今尚在绍兴社会和人民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

旧绍兴府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举世瞩目,它的发现向世人昭示:早在七千年前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土地上生息、垦殖、繁衍。骨耜,稻谷的出土,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开始从“火耕”发展到“耜耕”;筑土构木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的发现,证实当时的建筑结构已适应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刻有各式图案、绳纹的石、玉、陶、骨、木制饰物、工具和器皿的出土,更展示出古越先民原始文化艺术风貌,已能从中窥见当时越人鸟图腾崇拜等若干民俗事象。

民风习俗本为一种非制度、不成文的文化现象,相沿成风,相习成俗。民国元年(1912),绍兴成立万国改良会,以“改良不善之风俗,摈绝无益之嗜好,增进社会之幸福,扶助世界之进化”为宗旨。据当时《新剧》杂志第一期所载,改良会执事者谢斐?等人,决定“从戏曲改良入手”,以谋“感化性情,促进道德”。于是创办绍兴戏曲改良社,组建新剧第一模范团,希冀通过戏曲的改良,谋求转变社会风气,革除不良习俗。

后人既受惠于前人的历史文化积累和良风美俗,又承担着前人遗下的沉重的精神负累,肩负着移风易俗的历史使命。今存绍兴民风习俗中某些糟粕,诸如摆阔气、讲排场(以婚嫁、丧葬为最)、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陋习,犹待大力摒弃和彻底清除。

绍兴历史绵长,幅员广袤。“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本卷所述风俗,以绍兴城区及绍兴县为主,兼及上虞、嵊州、新昌、诸暨等县(市)。

除 夕

又称年三十夜、大年夜。旧时,富户及店铺多于此日索债,自昏达旦,上门逼索。范寅诗云:“寒夜凄凄道路长,孤灯无伴减辉光。履声踏破街心月,半夜匆匆讨债忙。”富户遗人外出催讨欠款,穷人则因难偿欠债而度日如年,故有“过年关”之称。自明代始,绍兴南门外鸟坞石泉庵(俗称十全庵)素有除夕演一宵躲债戏之俗。是晚,戏班邀名角演出,躲债者及戏迷群趋而观,极为热闹。按俗,凡躲债者一至戏台下,则债主不能往索。否则,必遭

众人围攻。据传,此俗系明代大学士朱赓后裔所创。旧时,穷人多于除夕之夜质当、赎当,故当铺非天明不得关门,俗称“过宵当”。

绍兴岁时习俗,以除夕礼仪最多。上午,挂神象,即于厅堂悬挂祖宗画像,旁列联对,神象前陈放烛台、香炉、桌帏及水果与茶食各4碟。午后,接门神、贴元宝、祠堂祭祖、淘年饭米等。接门神,即贴秦琼、尉迟恭神像于头门或仪门,左右各一,以豚蹄、粽子、年糕、香干等作供品,用香烛元宝祀之。贴元宝,即以红纸剪成大小元宝,贴于门窗户牖、缸瓮桶箱。大户人家,尚有包封筒、缚分场糕粽之俗。封筒,好以红纸包钱,赏赐送客来家拜年之轿夫、船夫、车夫及佣工。分场糕粽,即拜年者须以稻草所束年糕、粽子赏赐轿夫辈。此类粽子较小,以六只为准。祠堂祭祖,含给列宗分岁之意。

午后,至祠堂于祖宗牌位前遍燃香烛。未时,行祭祀,行礼者多为祠事值年者、族长及房长等人。祭毕,撤祭菜,留糕粽、果品,关上大馒头若干桶盘供之,备春节分赠族人。回家后即淘年饭米,预先淘洗好正月初一到初五日5天所需之米,并将米置灶上。俗称万年粮米,亦称隔年陈。同时,将用年糕团做成的元宝放入米缸或米桶。傍晚,接灶神。接灶时将灶神置于灶龛,龛前供以元宝、如意糕、白米红枣粽、水果、汤团与素菜。

辞岁,亦称分岁。是日晚餐称吃年夜饭。所备饭菜最为丰盛,谚云“年三十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年夜饭系合家团聚欢宴,一般不邀客。羁旅他乡的游子,均于是日之前,设法回家团圆。万一个别亲人因故外出未归,席上仍摆其碗筷,以示团圆和思念。菜肴不得少于10碗,且务必成双,取“十全福寿”之意。

年夜饭后,长辈将事先以红纸所包钱币分发晚辈,俗称分压岁钱。压岁钱不能当时拆封,须放于枕下过夜,于大年初一方可开拆。卑幼者领取压岁钱时,应至尊长前行礼,称辞岁。   分岁后,主妇等皆净手,围坐搓制汤团,以备大年初一清晨供神祀祖之用。

深夜,燃放爆竹,关团大门,俗称放关门炮仗。亦团从闲谈,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

如今,诸如祠堂祭祖之类习俗已废。但吃年夜饭仍甚为讲究。近年,绍兴城区更有合家上酒楼、饭店吃年夜饭者。饭后,人们按各自兴致特点,或燃放烟花爆竹,或观看电视录像,或边读边吃糖果糕点等等,直于深夜或通宵达旦。

春 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古称“元旦”,又称“新正”、“大年初一”,为绍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放开门爆竹 俗称“放开门炮仗”。旧时,此举寓有驱邪除疫和“高升三级”之意。绍兴民间且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故从凌晨三四时开始,爆竹声即此起彼落,比户不绝,以增添新春喜庆气氛。

贴春联 绍俗家家户户贴春联,有“元旦书红,万事亨通”,“新正开笔,诸事大吉”之说。旧时,春联多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套语。如今,春联仍书吉语,但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接神 旧时,放开门炮仗后,即于厅堂置汤团、茶叶、水果等供品,家长率家人整肃衣冠拜天地菩萨、灶司菩萨等,祈求神灵保佑,新年万事大吉。如今,此类寓美好祝愿于偶像的迷信习俗已经少见。

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 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物)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   拜年 又称“拜岁”、“叩岁”、“贺新年”。旧时,男主人先率晚辈入本族宗祠祭拜列祖列宗,随即返归自家厅堂叩拜除夕所悬先祖遗像。然后,晚辈按辈份、排行,依次叩拜尊长。晚辈向尊长祝福,尊长回施教诲及祝愿。最后,晚辈间交拜贺年。其时,子弟一边鸣锣击鼓(俗称“敲年锣年鼓”),一边绕圆圈行走,以相娱乐。如今,拜年遗风犹存,但礼仪大为简化。

正月初二起,携桂圆、荔枝、美酒、白糖和糕点等礼品走亲访友,巷贺新禧。亲友则以酒菜盛情款待,改日再行回拜之礼。此俗大抵以早为敬。1950年起,人民政府提倡文明过节。元旦至春节期间,绍兴城乡普遍开展拥军爱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慰问退休干部、职工等活动,同时举行各种联欢会、联谊会与文娱表演及体育竞赛等。

走喜神方 正月初一开门出行,旧有“走喜神方”之俗。行前,须从历本寻出喜神所在方向,后循此方向而行。如历本言“大利东北,不利西南”,则自家门出发,向东北方向进发,而不朝西南方向举步,以此求得喜神护佑,获取佳运。此俗今废。

数罗汉 旧时,有于正月初一到府城开元寺数罗汉之俗,意在卜全年凶吉,且为自娱。开元寺罗汉时,须按先跨入罗汉堂之脚,确定数罗汉方向。若左脚先跨入,则自左至右按本人年纪岁数,一岁一尊,数至与已岁数相同之罗汉,即以其名号、神态卜新年之未来。如是长

眉罗汉,便为长寿;如是伏虎罗汉,则身体健壮。

赶鸡睡 实系“赶紧睡”谐音,意指正月初一夜须提早上床安睡。节前人们忙碌多日,正月初一又起庆特早,小孩亦因连日玩耍,十分疲劳,故晚饭后即提前将家禽赶进埘舍,早早关门安歇。此俗沿袭至今。

禁忌 春节期间,为求吉利而忌讳甚多。如忌扫地、倒垃圾,怕扫除和倒掉财气与运气;忌动用刀、剪,怕遭皮肉病痛之苦;忌食稀饭及汤,以防出门遇雨;忌打破碗、盆等器皿,怕破财,倘有失手,则须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借以消灾自慰,还忌吵嘴,忌倒马桶、夜壶,以免亵渎神灵。最忌讳提及“死”、“穷”等字眼。大人怕小孩多嘴失言,多于年内即行训诫,并张贴写有“童言无忌”、“百无禁忌’字样之红纸条。此类忌讳多带迷信色彩。以上禁忌之俗,今已逐渐淡化。

吉语求乞 往昔,绍兴有谚云:“讨饭是年初一到年三十夜”。乞丐于春节期间,以“送摇钱树”、“跳泥神”、“跳黄牛”、“羊扫地”、“讴顺流”等方式求乞。“讴顺流”,通常为两丐合演,一人提竹篮,另一人捧巨型纸质“金元宝”,于户主门前,抛接“金元宝”。   五路日 五路者,五路财神也,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诞日。是日,商家均有接财神之举,祈祷财运亨通,利市百倍,并自此日起开门营业。一般人家,亦有供奉财神者。此俗今废。    迎春 绍俗重农桑,每于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牛活动。是日,“自府县以下之官吏,均高车大马而出”,“备有春牛太岁”,以“占来岁农事之如何”。春牛有鼓乐前导,差役鸣锣开道,旗伞仪仗相随,太守或知县辈“父母官”“持竿而驱行”,地方士绅鱼贯相送,观者如潮。及至农村,农民笑脸拱手相迎,以迎接“父母官”所送春牛,作为农事伊始标志。自此,农民结束春节期间娱乐,着手备耕生产。

在绍兴府城,则“于立春前一日,府县粮捕厅各官皆朝服仪从,出五云门迎春于东郊,舁芒神土牛入城,置府署。土牛之色依钦颂历本所载《春牛图》而画,黄为谷,赤为日,青为风,黑为水,以占水旱丰歉。迎春之次日,击碎春牛,乡人拾其土块归而藏之,冀得畜牧神植之兴旺。”

元 宵

节期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元夕”、“元夜”、“灯节”。元宵前二日即正月十三日,俗称“上灯节”。入夜,开始悬灯挂彩,历时6天,至十八日方休,故此日又称“落灯日”。十五日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或提灯逛街。灯彩殊形异制,或模拟飞禽走兽,或仿制楼台亭榭;或使灯彩旋转,名为“走马灯”;或于灯上悬挂灯谜,任人猜射。

绍兴于元宵前后举行灯会之俗历史悠久。宋嘉泰《会稽去志》云:越中放灯街衢,观者

云集。明张岱于《陶庵梦忆》中描述万历二十九年(1601)绍兴龙山灯会盛祝:“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荧火于山谷间。”观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

近年,灯会又趋兴盛,成为大众新春联观或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元宵之夜,城区主要街衢比户悬灯,琳琅满目。灯彩内容从“五谷丰登”或“观音送子”、“如来念经”等发展为表现建设成就的文字或图案;灯内的照明亦从蜡烛等改为电源灯。

乡间,则演戏自娱,俗称“灯头戏”。演戏场数无定规,一般演三五夜,多者演至月底,故绍兴有“十八天的灯头戏”之说。

民间迄今还有元宵节吃汤团(又称“元宵”)之俗。是为昔日“上灯汤团落灯糕,正月十五吃元宵”之沿袭。嵊州等地以正月十四餐吃菜年糕,以祈清目,俗称“亮眼汤”,此俗流传至今。

清 明 节

是为绍兴大节,习俗甚多,有祭祖、扫墓、踏青、插柳戴花、放风筝、荡秋千、焚火、蹴鞠(皮球)等。

祭祖 旧时,每逢清明节,各姓宗祠均大开正门,焚香点烛,祭祀列祖列宗。主祭人行三跪九叩大礼后,按辈份大小依次叩拜。午间,则由值年者循例置办酒席,欢宴族人。宴后,各家还可领取猪肉、禽蛋、烧饼之类。祠堂祭祖之俗今不存,但偶有于家中设祭拜祖先者,俗称“拜大人”。

扫墓 俗称上坟。每岁以清明前后旬日祭墓,倾家盛服而出。画船箫鼓,来往如梭,纵百里之遥,十世以上,犹必提羹酒往焉。甚为华靡,张贷《陶庵梦忆》云:“虽监门小户男女,必用两座船,必巾,必吹鼓,必欢呼畅饮”。墓前祭品亦颇讲究,山阴《平氏值年祭簿》所列:“墓前供菜十大碗,八荤二素,内用特鸡。三牲一副,鹅、鱼、肉,水果三色,百子小首一盘,坟饼一盘,汤饭杯筷均六副。上香,门霄烛一对,横溪纸一块,大库锭六百足,祝文,酒一壶,献杯三只。”今仍行扫墓之俗,但礼仪大为简化。学校亦于是日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踏青 清明时节,习惯于借扫墓之机,就近游览名胜古迹。旧时,大家闺秀亦于此时破例出门。故有“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之谚。

插柳戴花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旧时,家家户户均于此日在门、床等处插柳枝。儿童循俗戴柳条圈,以为此举可免虿毒。妇女于发髻插柳叶,除借此免虿毒外,亦为祈求永葆青春,并寓“春留人间”之意。

放风筝 风筝,俗称鹞。旧俗,清明为春季放风筝最后一日,人们多有意截断鹞线,任其远逸,俗称放断线鹞,以为此举可带走一年晦气。

绍兴民间尚有于清明吃艾饺之俗,以为此举可免染患疮毒。

立 夏

立夏日,习食樱桃、竹笋(俗称“健脚笋”)、蚕豆(豌豆俗名)或蚕豆糯米饭,饮老酒,孩童吃囫囵鸡蛋。午时,大人小孩均称体重,谓可免疰夏。此俗延续至今。

旧时,俗云立夏坐门槛即会疰夏,故尚有是日忌坐门槛之俗。

端 午 节

节期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重午、天中节等。旧时,人们常于此日佩带香袋,大家小户均悬钟馗或姜太公像,截菖薄为剑,与艾叶同插于门窗、床铺,并贴朱书“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诸邪回避”、“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菖蒲作剑,斩八方之妖魔”、“蒲龙献瑞,艾虎呈祥”纸条于门窗、墙壁,以雄黄染小儿之额及手、脚心,或于前额书“王”字。嵊州、新昌等山区则多于小孩手臂或手腕系五色丝线。以上习俗旨在驱邪祛病。如今,仍有喷洒雄黄酒及燃苍术、白芷、蒜皮、蓼草等烟薰室内之习。此日,食端午粽,亦有食“五黄”(黄鳝、黄瓜、黄鱼、黄酒、雄黄豆或黄梅)及苋菜、荷包蛋之习。俗传雄黄豆祛邪,苋菜可避痧,荷包蛋可免因淋雨致病。

旧习多于端午节演出《白蛇传》。绍兴城区尚有“上府山看蜒蚰螺(蜗牛)”之俗。此俗源于箔业工人端午节中餐受坊主酒席款待后,多在下午休业时涌向府山,袒胸赤膊,躺卧于山坡晒太阳,从山下远望,宛如蜗牛之蜿蜒。此时,人们竞相观看,并多以有否上府山看蜒蚰螺相询。1949年后,锡箔业衰落,箔业工人转业,此俗不存。

夏 至

夏至日照最长,故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日“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绍兴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是日,观者云集,热闹非凡。此风至今尚存。《至后九九气候歌》云:“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淴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饮 食

主食 俗以大米为主食。灿米、粳米多作饭食,糯米则用以酿酒或制作点心。山区农民以六谷(玉米)糊为主食。青黄不接时,以番薯丝垫饭,草籽干拌饭,或以番薯、南瓜、芋艿等代饭。

俗尚节俭,视吃烂粥烂饭为节约,谚日:“一年烂粥烂饭买条牛,三年烂粥饭起幢楼。”教育孩子:饭子跌落,大雷公公要来打;剩饭碗脚,来世要饿肚皮;饭子勿吃净,来世要亦麻子。

煮饭多用冷饭作“饭娘”,以提高出饭率;祀神祭祖时,才煮纯米饭。开饭时,第一碗供灶神,以后以长幼为序,先给尊长,后给幼儿。收获季节,俗尚“尝新”,以新收稻麦,做成时鲜糕、麦糕、麦果等时鲜果品,一以供奉祖宗,一以孝敬尊长。

点心 用不同原料做成各色点心,主要有炒米糕、松子糕、小烧饼、榨粉干、年糕、香糕、馍糍、京团、艾糕、豆糕,面条、麦果、麦饼、麦疙瘩,六谷糕,六谷糕、六谷饼、炒六谷,番薯饼、番薯片等。

菜肴 绍俗喜爱经“霉”制或腌制并带有异味之菜肴。如霉豆腐(腐乳)、霉干菜、霉毛豆、霉千张、霉苋菜梗、霉菜根头、臭豆腐干、腌菜、腌萝卜。中等农家春节前大都杀“年猪”、春年糕并腌制咸肉。

筵席用传统地方风味菜有绍虾球、绍什锦、干菜焖肉、单腐、清汤越鸡、荤豆腐(亦称

大豆腐、剪豆腐)、糟鸡、酱鸭、青鱼干、七鲜炒鸡腰、八宝姑嫂鸭、清炖鱼翅、五香田螺等。

茶酒 绍俗多喜饮绿茶,饮红茶、花茶者少。春茶以谷雨前茶为佳品。夏日,乡民常于茶水中泡入“消饭花”(即刘寄奴),称“消饭花茶”,用以解暑。如受雨淋,习以生姜、红糖煎为茶,称姜茶,以祛湿。春节习以“糖茶”街客,茶内泡以蜜枣或金橘。

平原地区农民喜烧酒。以芦稷(高梁)烧制者称芦稷烧,以大、小麦烧制者称麦烧,以米酒糟烧制者称糟烧,芦稷、大小麦酿制之酒露称“麦露”,米酒酿后封坛存放者,称“闷清”。

交 通

水上交通 绍虞平原素“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以载重与体积分小船(脚划船)、大船。船之种类,以船篷分,有篷船、袒船;以篷色分,有乌篷船,白篷船;以行船时间分,有埠船,夜航船等。

乌篷船以船篷漆为黑色得名,俗称“明瓦船”或“梭飞”。“明瓦”即船篷间有一蛎壳薄片所制“窗篷”,以遮阳避雨及采光。据船体及“明瓦”数,明瓦船又分梭飞(二期瓦)、三明瓦、四明瓦、五明瓦等。乌篷船主要用于载客访友、省亲、上坟、浏览等。旧时,惟大户自备,中等人家多租用。如今较大的乌篷船所存极少。

白乌篷,即船篷未加黑色油漆之船,多作农用船与公共交通运输船。用作交通运输的又是分埠船与夜航船。 陆上交通 旧时,陆上交通主要靠人力畜力抬轿、拉车。官宦缙绅所乘大轿,轿夫多至8名。商贾、医生、土人乘小轿,轿夫2名,轿子结构较简单。

花较专用于迎亲。花较制精细,装饰进究,惟中等以上人家方有贳租之力。贫民迎娶则多租用另一种三面装镶玻璃、较门以花布为帘之“文明较”。

20年代,绍兴城区出现黄包车。

如今,除偏僻山区尚可见少数眠轿外,轿子及黄包车已绝迹。通行人力和机动三轮车及汽车、火车等,使用最普遍者为自行车。

农 事

敬土 越谚:“敬老有福,敬土有谷”。绍兴城乡庙宇中,以土地庙为数最多,习祀土地神。

撒谷籽 绍兴农民习于清明前后晴天下午撒播稻种,以免烂秧。旧俗于撒种前,循例先燃三支清香,以祈五谷神呵护。

插秧 立夏前后,首次下田拔秧插种,俗称“开秧门’。是日,祀土地神,食鲞、食糕,“鲞”、“想”与“糕”、“高”均谐音,寓种田“有想头”(有希望)、收成高,意在祈求丰收。

插秧结束俗称“关秧门”。是日,须于天黑前插完秧苗,如当日未完工,谓不吉利。   尝新 稻表登场时,有尝新之俗。即以刚收获之稻表加工为饭、面,先祭祀天地菩萨、五谷神、灶神及祖先,后按辈份尊幼依次品尝。诸暨等地有于祭神米饭上插3株煮熟稻穗之俗。   驱灾 旧时遇干旱,多向龙王菩萨求雨;遇虫灾,祈刘孟将军驱除等等。届时,均须祭祀众多神明,将其神像抬出巡行。

采茶 绍兴及上虞、嵊州、新昌、诸暨等县山区盛产茶叶。适时采茶,谚日:“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女采茶,男炒茶”。

育蚕 俗以生年十二月十二日为“蚕花娘娘”生日,蚕农均于是日循俗祭祀。年三十夜,择取大木红炭多枚,埋于铜火熜内使其燃至正月初一,称“蚕花火”,以求蚕茧丰收。元宵节,舞龙看灯时,蚕妇须争抢“龙须”、“龙鳞”,称“抢蚕花”。抢来后,贴于蚕房墙上,以求蚕茧丰收。诸暨一带蚕妇,于农历二月十三日,多至祠堂上供、点香,举行“踢蚕花”庙会。用竹篾丝及彩纸,制成蚕状,称“蚕花”,置之灶司前,祈求当年蚕壮茧大。   饲牛 冬天,牛吃燥稻草,饮热水。初春,则在草子拌切碎稻草饲之,称“稻花草”。清明后,开始放牧,称“放青”。首次放青,多于牛角挂红丝绵以求吉利。饲牛粥、牛酒。卖牛不卖牛绳。

饲猪 谚云:“百姓勿饲猪,穷了不得知。”故绍兴农家多以饲猪为主要副业。旧时,建猪团(猪舍),有请泥、木匠于舍中食点心之俗。食者须将点心全部吃完,以求此后所饲之猪“吃口好”。买小猪,须带一束猪窠稻草,称“千斤草’,以求猪重千斤。出售或宰钉成猪之后,须以酒肉敬谢“猪困菩萨”。

捕鱼 如兴养鱼水域俗称“鱼荡”,养鱼者俗“大司”。一般春季放养鱼苗,至冬季则用大网“牵鱼”(捕鱼)。有俗称“温笃公”之渔民,熟谙水性,怀捕鱼绝技。能于寒冬腊月

脚划扁舟,或以一童于船尾撑楫“捉梢”,赤身泅入水底徒手捕鱼。出水后,焐入炎钵烘热之棉被,观察鱼情,待机继续作业。

养鹅 书圣王羲之爱鹅故事为人熟知,绍人亦养鹅、用鹅成风。祀神用“鹅盘”,待客用“鹅酒”,结婚用“喜鹅”,扫墓用“坟鹅”,过年用“年鹅”,临近春节,则户户以精饲料肥育,俗称“栈鹅”。

“斫”果树 旧时,新昌等地有正月十四日斫果树之俗,绍兴则谓“打果树’。是日,果农手持利斧于结实不良之树前,作砍斫状,每作态一次,责问果树一句,旁有一人代果树作答,应允来年多多结果。

崇 祀、禁 忌

崇祀 绍地信仰风俗中,崇拜自然、图腾及英雄之渊源甚早。

绍俗,农历三月十九为太阳菩萨诞辰,是日,须于门首插香3支,祈年岁丰稔,全家安泰。中秋,有拜月之俗,祈阖家团圆富足。农历六月廿四为雷公生日,多集会祭祀,供米粿(“雷公粿”),祈雷神保佑一方平安。绍人亦有崇拜树神者,多为樟树,取小儿乳名多带“樟”字,以祈树神辟邪护生。如鲁迅乳名“樟寿”即此。

旧时,绍属各县均建城隍庙,祀城隍。俗以三月清明为城隍出巡之日,常按习举行庙会。   绍俗尚祀灶神、门神,店家必祀财神。

拜佛 绍兴佛教徒为数不多,但信奉佛教诸神者则极为普遍。敬拜最多者为观世音菩萨及地藏王菩萨。 先兆迷信 旧时,绍人迷信先兆颇多。以为吉兆者有:清晨喜鹊叫,谓喜事临门;出门遇棺材或梦见棺材,谓升官发财;灯烛结花,谓预示喜事临门;左眼皮上跳下动则喜,谓“上跳财,下跳喜”;灶火爆响,谓大吉,贵客将临门等等。

生活禁忌 旧时生活禁忌习俗,多与神佛崇拜相关。联姻忌门户下不当及生肖相克,忌男女年龄相差6岁。忌娶寡妇。忌婚期为单。迎亲忌两家迎亲队伍相遇,谓免“喜冲喜”。婚前忌一人独睡婚床,谓免婚后一方夭折。新婚夫妻“回门”,忌在娘家过夜。

孕妇忌食生姜、兔、蟹、犬、龟,谓免婴儿难产或病残;忌入新房、送亲、参祭,谓免不吉;忌动刀剪、堵塞锅灶、跨越绳索、翻炒菜肴、登高跳跃,谓免胎位不正或难产。妇女做产、婴儿出生未及百日和儿童种牛痘时,均忌刨镬灰;产房禁闲人进出。

作文二:《绍兴民风民俗》8700字

绍兴民风民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绍兴人民丰富了这方沃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文化。似承、演绎百叶达数千年之久的绍兴民风习俗,就是这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至今尚在绍兴社会和人民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

旧绍兴府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举世瞩目,它的发现向世人昭示:早在七千年前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土地上生息、垦殖、繁衍。骨耜,稻谷的出土,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开始从“火耕”发展到“耜耕”;筑土构木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的发现,证实当时的建筑结构已适应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刻有各式图案、绳纹的石、玉、陶、骨、木制饰物、工具和器皿的出土,更展示出古越先民原始文化艺术风貌,已能从中窥见当时越人鸟图腾崇拜等若干民俗事象。

民风习俗本为一种非制度、不成文的文化现象,相沿成风,相习成俗。民国元年(1912),绍兴成立万国改良会,以“改良不善之风俗,摈绝无益之嗜好,增进社会之幸福,扶助世界之进化”为宗旨。据当时《新剧》杂志第一期所载,改良会执事者谢斐?等人,决定“从戏曲改良入手”,以谋“感化性情,促进道德”。于是创办绍兴戏曲改良社,组建新剧第一模范团,希冀通过戏曲的改良,谋求转变社会风气,革除不良习俗。

后人既受惠于前人的历史文化积累和良风美俗,又承担着前人遗下的沉重的精神负累,肩负着移风易俗的历史使命。今存绍兴民风习俗中某些糟粕,诸如摆阔气、讲排场(以婚嫁、丧葬为最)、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陋习,犹待大力摒弃和彻底清除。

绍兴历史绵长,幅员广袤。“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本卷所述风俗,以绍兴城区及绍兴县为主,兼及上虞、嵊州、新昌、诸暨等县(市)。

除 夕

又称年三十夜、大年夜。旧时,富户及店铺多于此日索债,自昏达旦,上门逼索。范寅诗云:“寒夜凄凄道路长,孤灯无伴减辉光。履声踏破街心月,半夜匆匆讨债忙。”富户遗人外出催讨欠款,穷人则因难偿欠债而度日如年,故有“过年关”之称。自明代始,绍兴南门外鸟坞石泉庵(俗称十全庵)素有除夕演一宵躲债戏之俗。是晚,戏班邀名角演出,躲债者及戏迷群趋而观,极为热闹。按俗,凡躲债者一至戏台下,则债主不能往索。否则,必遭众人围攻。据传,此俗系明代大学士朱赓后裔所创。旧时,穷人多于除夕之夜质当、赎当,故当铺非天明不得关门,俗称“过宵当”。

绍兴岁时习俗,以除夕礼仪最多。上午,挂神象,即于厅堂悬挂祖宗画像,旁列联对,神象前陈放烛台、香炉、桌帏及水果与茶食各4碟。午后,接门神、贴元宝、祠堂祭祖、淘年饭米等。接门神,即贴秦琼、尉迟恭神像于头门或仪门,左右各一,以豚蹄、粽子、年糕、香干等作供品,用香烛元宝祀之。贴元宝,即以红纸剪成大小元宝,贴于门窗户牖、缸瓮桶箱。大户人家,尚有包封筒、缚分场糕粽之俗。封筒,好以红纸包钱,赏赐送客来家拜年之轿夫、船夫、车夫及佣工。分场糕粽,即拜年者须以稻草所束年糕、粽子赏赐轿夫辈。此类粽子较小,以六只为准。祠堂祭祖,含给列宗分岁之意。

午后,至祠堂于祖宗牌位前遍燃香烛。未时,行祭祀,行礼者多为祠事值年者、族长及房长等人。祭毕,撤祭菜,留糕粽、果品,关上大馒头若干桶盘供之,备春节分赠族人。回家后即淘年饭米,预先淘洗好正月初一到初五日5天所需之米,并将米置灶上。俗称万年粮米,亦称隔年陈。同时,将用年糕团做成的元宝放入米缸或米桶。傍晚,接灶神。接灶时将灶神置于灶龛,龛前供以元宝、如意糕、白米红枣粽、水果、汤团与素菜。

辞岁,亦称分岁。是日晚餐称吃年夜饭。所备饭菜最为丰盛,谚云“年三十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年夜饭系合家团聚欢宴,一般不邀客。羁旅他乡的游子,均于是日之前,设法回家团圆。万一个别亲人因

故外出未归,席上仍摆其碗筷,以示团圆和思念。菜肴不得少于10碗,且务必成双,取“十全福寿”之意。

年夜饭后,长辈将事先以红纸所包钱币分发晚辈,俗称分压岁钱。压岁钱不能当时拆封,须放于枕下过夜,于大年初一方可开拆。卑幼者领取压岁钱时,应至尊长前行礼,称辞岁。

分岁后,主妇等皆净手,围坐搓制汤团,以备大年初一清晨供神祀祖之用。

深夜,燃放爆竹,关团大门,俗称放关门炮仗。亦团从闲谈,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

如今,诸如祠堂祭祖之类习俗已废。但吃年夜饭仍甚为讲究。近年,绍兴城区更有合家上酒楼、饭店吃年夜饭者。饭后,人们按各自兴致特点,或燃放烟花爆竹,或观看电视录像,或边读边吃糖果糕点等等,直于深夜或通宵达旦。

春 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古称“元旦”,又称“新正”、“大年初一”,为绍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放开门爆竹 俗称“放开门炮仗”。旧时,此举寓有驱邪除疫和“高升三级”之意。绍兴民间且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故从凌晨三四时开始,爆竹声即此起彼落,比户不绝,以增添新春喜庆气氛。

贴春联 绍俗家家户户贴春联,有“元旦书红,万事亨通”,“新正开笔,诸事大吉”之说。旧时,春联多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套语。如今,春联仍书吉语,但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接神 旧时,放开门炮仗后,即于厅堂置汤团、茶叶、水果等供品,家长率家人整肃衣冠拜天地菩萨、灶司菩萨等,祈求神灵保佑,新年万事大吉。如今,此类寓美好祝愿于偶像的迷信习俗已经少见。    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 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物)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

拜年 又称“拜岁”、“叩岁”、“贺新年”。旧时,男主人先率晚辈入本族宗祠祭拜列祖列宗,随即返归自家厅堂叩拜除夕所悬先祖遗像。然后,晚辈按辈份、排行,依次叩拜尊长。晚辈向尊长祝福,尊长回施教诲及祝愿。最后,晚辈间交拜贺年。其时,子弟一边鸣锣击鼓(俗称“敲年锣年鼓”),一边绕圆圈行走,以相娱乐。如今,拜年遗风犹存,但礼仪大为简化。

正月初二起,携桂圆、荔枝、美酒、白糖和糕点等礼品走亲访友,巷贺新禧。亲友则以酒菜盛情款待,改日再行回拜之礼。此俗大抵以早为敬。1950年起,人民政府提倡文明过节。元旦至春节期间,绍兴城乡普遍开展拥军爱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慰问退休干部、职工等活动,同时举行各种联欢会、联谊会与文娱表演及体育竞赛等。

走喜神方 正月初一开门出行,旧有“走喜神方”之俗。行前,须从历本寻出喜神所在方向,后循此方向而行。如历本言“大利东北,不利西南”,则自家门出发,向东北方向进发,而不朝西南方向举步,以此求得喜神护佑,获取佳运。此俗今废。

数罗汉 旧时,有于正月初一到府城开元寺数罗汉之俗,意在卜全年凶吉,且为自娱。开元寺罗汉时,须按先跨入罗汉堂之脚,确定数罗汉方向。若左脚先跨入,则自左至右按本人年纪岁数,一岁一尊,数至与已岁数相同之罗汉,即以其名号、神态卜新年之未来。如是长眉罗汉,便为长寿;如是伏虎罗汉,则身体健壮。

赶鸡睡 实系“赶紧睡”谐音,意指正月初一夜须提早上床安睡。节前人们忙碌多日,正月初一又起庆特早,小孩亦因连日玩耍,十分疲劳,故晚饭后即提前将家禽赶进埘舍,早早关门安歇。此俗沿袭至今。    禁忌 春节期间,为求吉利而忌讳甚多。如忌扫地、倒垃圾,怕扫除和倒掉财气与运气;忌动用刀、剪,怕遭皮肉病痛之苦;忌食稀饭及汤,以防出门遇雨;忌打破碗、盆等器皿,怕破财,倘有失手,则须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借以消灾自慰,还忌吵嘴,忌倒马桶、夜壶,以免亵渎神灵。最忌讳提及“死”、“穷”等字眼。大人怕小孩多嘴失言,多于年内即行训诫,并张贴写有“童言无忌”、“百无禁忌’字样之红纸条。此类忌讳多带迷信色彩。以上禁忌之俗,今已逐渐淡化。

吉语求乞 往昔,绍兴有谚云:“讨饭是年初一到年三十夜”。乞丐于春节期间,以“送摇钱树”、“跳泥神”、“跳黄牛”、“羊扫地”、“讴顺流”等方式求乞。“讴顺流”,通常为两丐合演,一人提竹篮,另一人捧巨型纸质“金元宝”,于户主门前,抛接“金元宝”。

五路日 五路者,五路财神也,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诞日。是日,商家均有接财神之举,祈祷财运亨通,利市百倍,并自此日起开门营业。一般人家,亦有供奉财神者。此俗今废。

迎春 绍俗重农桑,每于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牛活动。是日,“自府县以下之官吏,均高车大马而出”,“备有春牛太岁”,以“占来岁农事之如何”。春牛有鼓乐前导,差役鸣锣开道,旗伞仪仗相随,太守或知县辈“父母官”“持竿而驱行”,地方士绅鱼贯相送,观者如潮。及至农村,农民笑脸拱手相迎,以迎接“父母官”所送春牛,作为农事伊始标志。自此,农民结束春节期间娱乐,着手备耕生产。

在绍兴府城,则“于立春前一日,府县粮捕厅各官皆朝服仪从,出五云门迎春于东郊,舁芒神土牛入城,置府署。土牛之色依钦颂历本所载《春牛图》而画,黄为谷,赤为日,青为风,黑为水,以占水旱丰歉。迎春之次日,击碎春牛,乡人拾其土块归而藏之,冀得畜牧神植之兴旺。”

元 宵

节期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元夕”、“元夜”、“灯节”。元宵前二日即正月十三日,俗称“上灯节”。入夜,开始悬灯挂彩,历时6天,至十八日方休,故此日又称“落灯日”。十五日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或提灯逛街。灯彩殊形异制,或模拟飞禽走兽,或仿制楼台亭榭;或使灯彩旋转,名为“走马灯”;或于灯上悬挂灯谜,任人猜射。

绍兴于元宵前后举行灯会之俗历史悠久。宋嘉泰《会稽去志》云:越中放灯街衢,观者云集。明张岱于《陶庵梦忆》中描述万历二十九年(1601)绍兴龙山灯会盛祝:“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荧火于山谷间。”观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

近年,灯会又趋兴盛,成为大众新春联观或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元宵之夜,城区主要街衢比户悬灯,琳琅满目。灯彩内容从“五谷丰登”或“观音送子”、“如来念经”等发展为表现建设成就的文字或图案;灯内的照明亦从蜡烛等改为电源灯。

乡间,则演戏自娱,俗称“灯头戏”。演戏场数无定规,一般演三五夜,多者演至月底,故绍兴有“十八天的灯头戏”之说。

民间迄今还有元宵节吃汤团(又称“元宵”)之俗。是为昔日“上灯汤团落灯糕,正月十五吃元宵”之沿袭。嵊州等地以正月十四餐吃菜年糕,以祈清目,俗称“亮眼汤”,此俗流传至今。

清 明 节

是为绍兴大节,习俗甚多,有祭祖、扫墓、踏青、插柳戴花、放风筝、荡秋千、焚火、蹴鞠(皮球)等。

祭祖 旧时,每逢清明节,各姓宗祠均大开正门,焚香点烛,祭祀列祖列宗。主祭人行三跪九叩大礼后,按辈份大小依次叩拜。午间,则由值年者循例置办酒席,欢宴族人。宴后,各家还可领取猪肉、禽蛋、烧饼之类。祠堂祭祖之俗今不存,但偶有于家中设祭拜祖先者,俗称“拜大人”。

扫墓 俗称上坟。每岁以清明前后旬日祭墓,倾家盛服而出。画船箫鼓,来往如梭,纵百里之遥,十世以上,犹必提羹酒往焉。甚为华靡,张贷《陶庵梦忆》云:“虽监门小户男女,必用两座船,必巾,必吹鼓,必欢呼畅饮”。墓前祭品亦颇讲究,山阴《平氏值年祭簿》所列:“墓前供菜十大碗,八荤二素,内用特鸡。三牲一副,鹅、鱼、肉,水果三色,百子小首一盘,坟饼一盘,汤饭杯筷均六副。上香,门霄烛一对,横溪纸一块,大库锭六百足,祝文,酒一壶,献杯三只。”今仍行扫墓之俗,但礼仪大为简化。学校亦于是日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踏青 清明时节,习惯于借扫墓之机,就近游览名胜古迹。旧时,大家闺秀亦于此时破例出门。故有“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之谚。

插柳戴花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旧时,家家户户均于此日在门、床等处插柳枝。儿童循俗戴柳条圈,以为此举可免虿毒。妇女于发髻插柳叶,除借此免虿毒外,亦为祈求永葆青春,并寓“春留人间”之意。

放风筝 风筝,俗称鹞。旧俗,清明为春季放风筝最后一日,人们多有意截断鹞线,任其远逸,俗称放断线鹞,以为此举可带走一年晦气。

绍兴民间尚有于清明吃艾饺之俗,以为此举可免染患疮毒。

立 夏

立夏日,习食樱桃、竹笋(俗称“健脚笋”)、蚕豆(豌豆俗名)或蚕豆糯米饭,饮老酒,孩童吃囫囵鸡蛋。午时,大人小孩均称体重,谓可免疰夏。此俗延续至今。

旧时,俗云立夏坐门槛即会疰夏,故尚有是日忌坐门槛之俗。

端 午 节

节期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重午、天中节等。旧时,人们常于此日佩带香袋,大家小户均悬钟馗或姜太公像,截菖薄为剑,与艾叶同插于门窗、床铺,并贴朱书“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诸邪回避”、“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菖蒲作剑,斩八方之妖魔”、“蒲龙献瑞,艾虎呈祥”纸条于门窗、墙壁,以雄黄染小儿之额及手、脚心,或于前额书“王”字。嵊州、新昌等山区则多于小孩手臂或手腕系五色丝线。以上习俗旨在驱邪祛病。如今,仍有喷洒雄黄酒及燃苍术、白芷、蒜皮、蓼草等烟薰室内之习。此日,食端午粽,亦有食“五黄”(黄鳝、黄瓜、黄鱼、黄酒、雄黄豆或黄梅)及苋菜、荷包蛋之习。俗传雄黄豆祛邪,苋菜可避痧,荷包蛋可免因淋雨致病。

旧习多于端午节演出《白蛇传》。绍兴城区尚有“上府山看蜒蚰螺(蜗牛)”之俗。此俗源于箔业工人端午节中餐受坊主酒席款待后,多在下午休业时涌向府山,袒胸赤膊,躺卧于山坡晒太阳,从山下远望,宛如蜗牛之蜿蜒。此时,人们竞相观看,并多以有否上府山看蜒蚰螺相询。1949年后,锡箔业衰落,箔业工人转业,此俗不存。

夏 至

夏至日照最长,故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日“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绍兴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是日,观者云集,热闹非凡。此风至今尚存。《至后九九气候歌》云:“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淴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饮 食

主食 俗以大米为主食。灿米、粳米多作饭食,糯米则用以酿酒或制作点心。山区农民以六谷(玉米)糊为主食。青黄不接时,以番薯丝垫饭,草籽干拌饭,或以番薯、南瓜、芋艿等代饭。

俗尚节俭,视吃烂粥烂饭为节约,谚日:“一年烂粥烂饭买条牛,三年烂粥饭起幢楼。”教育孩子:饭子跌落,大雷公公要来打;剩饭碗脚,来世要饿肚皮;饭子勿吃净,来世要亦麻子。

煮饭多用冷饭作“饭娘”,以提高出饭率;祀神祭祖时,才煮纯米饭。开饭时,第一碗供灶神,以后以长幼为序,先给尊长,后给幼儿。收获季节,俗尚“尝新”,以新收稻麦,做成时鲜糕、麦糕、麦果等时鲜果品,一以供奉祖宗,一以孝敬尊长。

点心 用不同原料做成各色点心,主要有炒米糕、松子糕、小烧饼、榨粉干、年糕、香糕、馍糍、京团、艾糕、豆糕,面条、麦果、麦饼、麦疙瘩,六谷糕,六谷糕、六谷饼、炒六谷,番薯饼、番薯片等。   菜肴 绍俗喜爱经“霉”制或腌制并带有异味之菜肴。如霉豆腐(腐乳)、霉干菜、霉毛豆、霉千张、霉苋菜梗、霉菜根头、臭豆腐干、腌菜、腌萝卜。中等农家春节前大都杀“年猪”、春年糕并腌制咸肉。   筵席用传统地方风味菜有绍虾球、绍什锦、干菜焖肉、单腐、清汤越鸡、荤豆腐(亦称大豆腐、剪豆腐)、糟鸡、酱鸭、青鱼干、七鲜炒鸡腰、八宝姑嫂鸭、清炖鱼翅、五香田螺等。

茶酒 绍俗多喜饮绿茶,饮红茶、花茶者少。春茶以谷雨前茶为佳品。夏日,乡民常于茶水中泡入“消饭花”(即刘寄奴),称“消饭花茶”,用以解暑。如受雨淋,习以生姜、红糖煎为茶,称姜茶,以祛湿。春节习以“糖茶”街客,茶内泡以蜜枣或金橘。

平原地区农民喜烧酒。以芦稷(高梁)烧制者称芦稷烧,以大、小麦烧制者称麦烧,以米酒糟烧制者称糟烧,芦稷、大小麦酿制之酒露称“麦露”,米酒酿后封坛存放者,称“闷清”。

交 通

水上交通 绍虞平原素“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以载重与体积分小船(脚划船)、大船。船之种类,以船篷分,有篷船、袒船;以篷色分,有乌篷船,白篷船;以行船时间分,有埠船,夜航船等。

乌篷船以船篷漆为黑色得名,俗称“明瓦船”或“梭飞”。“明瓦”即船篷间有一蛎壳薄片所制“窗篷”,以遮阳避雨及采光。据船体及“明瓦”数,明瓦船又分梭飞(二期瓦)、三明瓦、四明瓦、五明瓦等。乌篷船主要用于载客访友、省亲、上坟、浏览等。旧时,惟大户自备,中等人家多租用。如今较大的乌篷船所存极少。

白乌篷,即船篷未加黑色油漆之船,多作农用船与公共交通运输船。用作交通运输的又是分埠船与夜航船。 陆上交通 旧时,陆上交通主要靠人力畜力抬轿、拉车。官宦缙绅所乘大轿,轿夫多至8名。商贾、医生、土人乘小轿,轿夫2名,轿子结构较简单。

花较专用于迎亲。花较制精细,装饰进究,惟中等以上人家方有贳租之力。贫民迎娶则多租用另一种三面装镶玻璃、较门以花布为帘之“文明较”。

20年代,绍兴城区出现黄包车。

如今,除偏僻山区尚可见少数眠轿外,轿子及黄包车已绝迹。通行人力和机动三轮车及汽车、火车等,使用最普遍者为自行车。

农 事

敬土 越谚:“敬老有福,敬土有谷”。绍兴城乡庙宇中,以土地庙为数最多,习祀土地神。

撒谷籽 绍兴农民习于清明前后晴天下午撒播稻种,以免烂秧。旧俗于撒种前,循例先燃三支清香,以祈五谷神呵护。

插秧 立夏前后,首次下田拔秧插种,俗称“开秧门’。是日,祀土地神,食鲞、食糕,“鲞”、“想”与“糕”、“高”均谐音,寓种田“有想头”(有希望)、收成高,意在祈求丰收。

插秧结束俗称“关秧门”。是日,须于天黑前插完秧苗,如当日未完工,谓不吉利。

尝新 稻表登场时,有尝新之俗。即以刚收获之稻表加工为饭、面,先祭祀天地菩萨、五谷神、灶神及祖先,后按辈份尊幼依次品尝。诸暨等地有于祭神米饭上插3株煮熟稻穗之俗。

驱灾 旧时遇干旱,多向龙王菩萨求雨;遇虫灾,祈刘孟将军驱除等等。届时,均须祭祀众多神明,将其神像抬出巡行。

采茶 绍兴及上虞、嵊州、新昌、诸暨等县山区盛产茶叶。适时采茶,谚日:“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女采茶,男炒茶”。

育蚕 俗以生年十二月十二日为“蚕花娘娘”生日,蚕农均于是日循俗祭祀。年三十夜,择取大木红炭多枚,埋于铜火熜内使其燃至正月初一,称“蚕花火”,以求蚕茧丰收。元宵节,舞龙看灯时,蚕妇须争抢“龙须”、“龙鳞”,称“抢蚕花”。抢来后,贴于蚕房墙上,以求蚕茧丰收。诸暨一带蚕妇,于农历二月十三日,多至祠堂上供、点香,举行“踢蚕花”庙会。用竹篾丝及彩纸,制成蚕状,称“蚕花”,置之灶司前,祈求当年蚕壮茧大。

饲牛 冬天,牛吃燥稻草,饮热水。初春,则在草子拌切碎稻草饲之,称“稻花草”。清明后,开始放牧,称“放青”。首次放青,多于牛角挂红丝绵以求吉利。饲牛粥、牛酒。卖牛不卖牛绳。

饲猪 谚云:“百姓勿饲猪,穷了不得知。”故绍兴农家多以饲猪为主要副业。旧时,建猪团(猪舍),有请泥、木匠于舍中食点心之俗。食者须将点心全部吃完,以求此后所饲之猪“吃口好”。买小猪,须带一束猪窠稻草,称“千斤草’,以求猪重千斤。出售或宰钉成猪之后,须以酒肉敬谢“猪困菩萨”。   捕鱼 如兴养鱼水域俗称“鱼荡”,养鱼者俗“大司”。一般春季放养鱼苗,至冬季则用大网“牵鱼”(捕鱼)。有俗称“温笃公”之渔民,熟谙水性,怀捕鱼绝技。能于寒冬腊月脚划扁舟,或以一童于船尾撑楫“捉梢”,赤身泅入水底徒手捕鱼。出水后,焐入炎钵烘热之棉被,观察鱼情,待机继续作业。   养鹅 书圣王羲之爱鹅故事为人熟知,绍人亦养鹅、用鹅成风。祀神用“鹅盘”,待客用“鹅酒”,结婚用“喜鹅”,扫墓用“坟鹅”,过年用“年鹅”,临近春节,则户户以精饲料肥育,俗称“栈鹅”。   “斫”果树 旧时,新昌等地有正月十四日斫果树之俗,绍兴则谓“打果树’。是日,果农手持利斧于结实不良之树前,作砍斫状,每作态一次,责问果树一句,旁有一人代果树作答,应允来年多多结果。

崇 祀、禁 忌

崇祀 绍地信仰风俗中,崇拜自然、图腾及英雄之渊源甚早。

绍俗,农历三月十九为太阳菩萨诞辰,是日,须于门首插香3支,祈年岁丰稔,全家安泰。中秋,有拜月之俗,祈阖家团圆富足。农历六月廿四为雷公生日,多集会祭祀,供米粿(“雷公粿”),祈雷神保佑一方平安。绍人亦有崇拜树神者,多为樟树,取小儿乳名多带“樟”字,以祈树神辟邪护生。如鲁迅乳名“樟寿”即此。

旧时,绍属各县均建城隍庙,祀城隍。俗以三月清明为城隍出巡之日,常按习举行庙会。   绍俗尚祀灶神、门神,店家必祀财神。

拜佛 绍兴佛教徒为数不多,但信奉佛教诸神者则极为普遍。敬拜最多者为观世音菩萨及地藏王菩萨。 先兆迷信 旧时,绍人迷信先兆颇多。以为吉兆者有:清晨喜鹊叫,谓喜事临门;出门遇棺材或梦见棺材,谓升官发财;灯烛结花,谓预示喜事临门;左眼皮上跳下动则喜,谓“上跳财,下跳喜”;灶火爆响,谓大吉,贵客将临门等等。

生活禁忌 旧时生活禁忌习俗,多与神佛崇拜相关。联姻忌门户下不当及生肖相克,忌男女年龄相差6岁。忌娶寡妇。忌婚期为单。迎亲忌两家迎亲队伍相遇,谓免“喜冲喜”。婚前忌一人独睡婚床,谓免婚后一方夭折。新婚夫妻“回门”,忌在娘家过夜。

孕妇忌食生姜、兔、蟹、犬、龟,谓免婴儿难产或病残;忌入新房、送亲、参祭,谓免不吉;忌动刀剪、堵塞锅灶、跨越绳索、翻炒菜肴、登高跳跃,谓免胎位不正或难产。妇女做产、婴儿出生未及百日和儿童种牛痘时,均忌刨镬灰;产房禁闲人进出。

作文三:《绍兴民风民俗》3600字

绍兴民风民俗

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2500年的历史,传承者古人留下来的各

种民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绍兴人民丰富了这方沃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越文化。似承、演绎百叶达数千年之久的绍兴民风习俗,就是这历史文化遗产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至今尚在绍兴社会和人民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                 旧绍兴府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举世瞩目,它的发现向世人昭示:早在七千年

前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土地上生息、垦殖、繁衍。骨耜,稻谷的出土,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开始从“火耕”发展到“耜耕”;筑土构木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的发现,证实当时的 建 筑 结 构 已 适 应 江南水乡的自 然 环 境;刻有各式图案、绳纹的石、玉、陶、骨、木制 饰 物、工具和器皿的出土,更展示出古越先民原始文化艺术

风貌,已能从中窥见当时越人鸟图腾崇拜等若干民俗事象。

民风习俗本为一种非制度、不成文的文化现象,相沿成风,相习成俗。民国元

年(1912),绍兴成立万国 改良会,以“改良不善之风俗,摈绝无益之嗜好,增

进社会之幸福,扶助世界之进化”为宗旨。据当时《新剧》杂志第一期所载,改

良会执事者谢斐?等人,决定“从戏曲改良入手”,以谋“感化性情,促进道德”。于是创办绍兴戏曲改良社,组建新剧第一模范团,希冀通过戏曲的改良,谋求转

变社会风气,革除不良习俗 后人既受惠于前人的历史文化积累和良风美俗,又承担着前人遗下的沉重的精神负累,肩负着 移 风 易 俗的 历史 使命。今存绍兴民风习 俗中某些 糟 粕,诸如 摆 阔气、讲排 场(以 婚嫁、丧葬为最)、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陋习,犹待大力摒弃和彻底清除。绍兴历史绵长,幅员广袤。“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本卷所述风俗,以绍兴城区及绍兴县为主,兼及上虞、嵊州、新昌、诸暨等县(市)。

第一个当然是我们熟悉的除夕啦

除夕又称年三十夜、大年夜。旧时,富户及店铺多于此日索债,自昏达旦,上门逼索。范寅诗云:“寒夜凄凄道路长,孤灯无伴减 辉光。履声踏破街心月,半夜匆匆讨债忙。”富户遗人外出催讨欠款,穷人则因难偿欠债而度日如年,故有“过年关”之称。自明代始,绍兴南门外鸟坞石泉庵(俗称十全庵)素有除夕演一宵躲债戏之俗。是晚,戏班邀名角演出,躲债者及戏迷群趋而观,极为热闹。按俗,凡躲债者一至戏台下,则债主不能往索。否则,必遭众人围攻。据传,此俗系明代大学士朱赓后裔所创。旧时,穷人多于除夕之夜质当、赎当,故当铺非天明不得关门,俗称“过宵当”。 绍兴岁时习俗,以除夕礼仪最多。上午,挂神象,即于厅堂悬挂祖宗画像,旁列联对,神象前陈放烛台、香炉、桌帏及水果与茶食各4碟。午后,接门神、贴元宝、祠堂祭祖、淘年饭 米 等。接 门 神,即贴 秦 琼、尉 迟 恭 神 像 于 头 门 或 仪 门,左 右 各一,以 豚  蹄、粽子、年糕、香干等作供品,用香烛元宝祀之。贴元宝,即以红纸剪成大小元宝,贴于门窗户牖、缸瓮桶箱。大户人家,尚有包封筒、缚分场糕粽之俗。封筒,好以红纸包钱,赏赐送客来家拜年之轿夫、船夫、车夫及佣工。分场糕粽,即拜年者须以稻草所束年糕、粽子赏赐轿夫辈。此类粽子较小,以六只为准。祠堂祭祖,含给列宗分岁之意。 午后,至祠堂于祖宗牌位前遍燃香烛。未时,行祭祀,行礼者多为祠事值年者、族长及房长等人。祭毕,撤祭菜,留糕粽、果品,关上大馒头若干桶盘供之,备春节分赠族人。

回家后即淘年饭米,预先淘洗好正月初一到初五日5天所需之米,并将米置灶上。俗称万年粮米,亦称隔年陈。同时,将用年糕团做成的元宝放入米缸或米桶。傍晚,接灶神。接灶时将灶神置于灶龛,龛前供以元宝、如意糕、白米红枣粽、水果、汤团与素菜。

辞岁,亦称分岁。是日晚餐称吃年夜饭。所备饭菜最为丰盛,谚云“年三十夜的

吃,正月初一的穿”。年夜饭系合家团聚欢宴,一般不邀客。羁旅他乡的游子,均于是日之前,设法回家团圆。万一个别亲人因故外出未归,席上仍摆其碗筷,以示团圆和思念。菜肴不得少于10碗,且务必成双,取“十全福寿”之意。

年夜 饭 后,长 辈 将 事  先以 红 纸 所 包 钱 币 分 发 晚辈,俗 称 分压岁钱。压岁 钱 不能 当 时 拆 封,须放于枕下过夜,于大年初一方可开拆。卑幼者领取压岁钱时,应至尊长前行礼,称辞岁。

分岁后,主妇等皆净手,围坐搓制汤团,以备大年初一清晨供神祀祖之用。

深夜,燃放爆竹,关团大门,俗称放关门炮仗。亦团从闲谈,嬉戏娱乐,通宵不

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

如今,诸如祠堂祭祖之类习俗已废。但吃年夜饭仍甚为讲究。近年,绍兴城区更

有合家上 酒 楼、饭 店 吃 年夜 饭 者。饭 后,人们 按 各 自 兴 致 特点,或 燃 放 烟 花 爆 竹,或 观 看 电 视 录 像,或边读边吃糖果糕点等等,直于深夜或通宵达旦。

除夕夜的吃食很讲究呢,也很丰富

说到吃,就不得不说绍兴的“三臭”和“三霉”了,它们分别是霉豆腐霉干菜霉

千张,臭豆腐臭腌菜臭冬瓜。

说说大家都熟悉的臭豆腐吧。

绍兴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浙江绍兴汉族民间休闲小吃,属于浙菜系。距

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一日在吃了王致和臭豆腐后豪情大发,挥笔题下“青方”二 字,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  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臭豆腐好吃,究其原因还是那一坛好卤,卤的制作方法极其复杂,不仅仅是用新鲜蔬菜腌制让其自然发酵,而是在其腌制和发酵过程中不断加入各种香料精心调制,没有几年的时间不敢称老卤或好卤,只能称为清卤,一坛好的卤水常常有二十以上的年头。

小小的一块豆腐,能被绍兴人做的如此美味,精致,不得不感叹绍兴人的智慧啊! 想想,若是能在黄昏,伴着落日的余晖,品尝着精致的臭豆腐,再眯一小口绍兴

黄酒,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妙哉妙哉!

绍兴还有一个民间风俗,相信大家都没听说过吧,那就是吃讲茶。

旧时绍兴民间有茶店“吃讲茶”的习俗。这实际上是一种广泛流行于社会、调解民事纠纷的民间自发活动。 旧时绍兴的茶店,遍布城乡集镇的大街小巷。其中又有几片规模较大、格局较高的,如绍兴城区布业会馆里面的“适庐”,宝珠桥堍的“第一楼”等,吃讲茶的茶店,大都选择在那里。 在旧社会里,老百姓最怕吃官司,他们知道“朝南衙门八字开,有理无

钱莫进来”的奥妙,所以,老百姓之间,一旦发生了纠纷,宁愿上茶店里去吃讲茶。 吃讲茶,总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邀集一帮子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知情人士集合到某一茶店里。旧时的茶店,既是老百姓喝茶、听说唱、谈天说地的娱乐、休憩场所,也是民间议是非、判曲直、调解纠纷、息事宁人的去处。诸凡街坊、邻里、亲友之间发生房屋买卖、租赁,田产出入瓜葛,水利灌溉权益,山林开发、砍伐以及婚姻、分家、析产等纠纷时,多半按传统习俗到茶店里去解决。按规矩,待双方当事人邀集的“茶客”到齐后,“ 茶博士”(服务员)就给每一“茶客”沏上一碗用上边有盖的焖碗盛泡的焖碗茶,给坐在 “马头桌”上的“调解主持人”泡上一壶上好“龙井”。接着,先由双方当事人当众陈述事情的经过及各自所持的理由,并提出要求处理的意见。“茶客”们一要依据双方的陈述,二要根据亲眼目睹或亲耳听闻的事实,各抒已见,进行分析、判断、评理,弄清谁是谁非。既不能偏袒一方,也不能为之护短。旧时绍兴茶店的一般格局,靠近店门口帐桌头的地方,总是安排有成双的一对桌子,俗称“马头桌”,顾名思义,不无“马着是瞻”的涵义。所以,一般茶客是决不敢坐马头桌的。有资格坐的,必是在当地辈分高、有声望、办事公道、受人尊敬、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的地方知名人士。在吃讲茶时,他总是担任主持人的角色,也就是当然的裁判长。当“茶客”们发表各自的意见或提出处理办法的建议后,“裁判长”就在马头桌上综合阐述个人的见解,当场拍板,判定谁是谁非,一槌定音,而“茶客”们则纷纷表态,拥护裁决,说些诸如“某店王话咚就算数哉!”之类的话。理亏的一方,就得负责付清全部 “茶客”包括坐马头桌的主持人的茶资,相当于庭缴付诉讼费一般。事后按“裁判长”的裁决执行,不得再生异议。一般来说,这种民间调解往往都会顺利执行生效。当然也难免有横蛮之辈,当场不服裁决,甚至恶语伤人、大打出手的。但这种人无论如何也斗不过群众公论,最终还得在吃第二次讲茶时认错服输,从而解决纠纷。这种“吃讲茶”是约定俗成的地方规矩,公众舆论所系,往往能胜过官府判决,具有极强的威慑力。绍兴吃讲茶这一习俗,源于何时,一时倒也无从查考。但据地方野史记载,创建于清末的“第一楼”曾有因吃讲茶而大打出手的“案例”。流传的一般说法,认为和绍兴出师爷有关。因为师爷回籍以后,往往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他们又多精通律法,所以吃讲茶在明清两代乃至民间时期最为盛行,这也和“绍兴师爷”兴衰史相吻合。有人以为晚明以后,官府在百姓中威信多有丧失,倒是民间调解应运而生的良机。看来此说也不无道理。

绍兴的风俗真是说也说不完,讲也讲不尽呢,若你想了解更多,就来我们绍兴旅游,亲身体验绍兴古城的美好吧!

作文四:《绍兴的民俗》4100字

城市性质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证。筑城于公元前490年,是春秋时期140多座诸侯城中6个幸存者之

一。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华民族的立国始祖、治水英雄大禹归葬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此,书圣王羲之超凡绝伦的《兰亭序》作于此,陆游千古爱情绝唱的《钗头凤》题于此;范蠡、西施、嵇康、贺子章、徐渭、秋瑾、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等历史人物都哺育于此、根植于此。毛泽东有诗赞:“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也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到下世纪初,绍兴将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幽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新型城市。

自然环境

绍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9。14'至30。16',东经119。53'至121。13',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232公里。总面积790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东北部为水网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3。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6.4。C,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人口区划

绍兴市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总人口429万,其中市区人口32万。

经济资源

水资源:绍兴境内河湖密布,主要河流有曹娥江、浦阳江、杭甬运河,主要湖泊有鉴湖等。水资源总量为58.8亿立方米,可供养殖的淡水水面1.7万公顷。鉴湖水为绍兴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优质水源。

矿产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和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银、锌、硅藻土、高岭土、叶腊石、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等60多种,其中铁和铜的储量占浙江省70%以上,硅藻土储量为全国第一。

人力资源:绍兴历来把发展教育、科技作为市策,并已结硕果。当代绍兴籍中科院、工程师院士就有38名,受良好教育的从业人员266.7万人,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人才。旅游资源:绍兴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闻名于世。全市现有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近200处,著名的有鲁迅故居、古纤道、大禹陵、兰亭、沈园、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诸暨西施殿、新昌大佛寺、上虞曹娥庙等,现辟有酒文化、石文化、书法、佛教、水乡等多条旅游专线。全市有旅游涉外饭店42家。

绍兴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若追溯到余姚(原为越属地)的河姆渡文化,则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

以古越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明,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绍兴是一座古老的水城,早在范蠡建城时,就有四座城门,33条河道,229座石桥。绍兴城内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水城格局,有河道17条(总长31公里),桥梁110座,其中建于南宋的八字桥,是我国最早的城市立交桥。全市现存形态各异的桥梁1万余座。舜禹遗迹、越国古址、府山越王台、文种墓、飞翼楼、蕺山下的戒珠寺、塔山上的应天塔和观象台等三山园林古迹,使人倍增思古幽情;吕府十三厅及无数古老台门与石桥,你将领略和感受到水乡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有陆游沈园、蔡元培故居、鲁迅纪念馆、周恩来祖居、范文澜故居、古越藏书楼……

绍兴人杰地灵,有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有为振兴越国,卧薪尝胆的勾践;有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论衡》作者王充;有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虞世南、元稹;有大教育家、大学者蔡元培,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大文豪鲁迅,“和平老人”邵力子,以及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物理学家钱三强,气象学家竺可桢,人口学家马寅初等等。

绍兴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方言土语、物产服饰、茶馆酒肆、舟船交通、社戏赛会、四时八节、婚丧礼俗等等,现今仍能较为清晰地传承着往日风情的以酒店、酒俗、社戏、“三乌”等最具代表性。

祝福——绍兴过年习俗

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买酒、春糕、裹粽、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准备新年穿戴的衣着鞋帽,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等等,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唯恐筹措不周,闹出笑话。 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

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祝福后便祭祖(俗称“请回堂羹饭”)。祝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祭祖时则改为直摆;祝福时祭扫者朝外行礼,祭祖时则朝内跪拜。祭祖后,便用煮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面吃,名日“散福”,表示神所赐之“福”放给了一家人。 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除夕吃喝,尤已穿着”,这是过年的高潮。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 然而,在吃人的旧社会里,对劳动人民来说,过年如过关,祈神祭祖是得不到什么“福”的。像管四老爷家里那种阔绰的祝福排场,令人只有在电影《祥林嫂》里,作为历史的陈迹而重现。

绍兴人则更“神奇”,他们每一个大年都要“闯”年关,过春节。

“闯”年关,首先是备足年货,年糕是最早准备也是最实用的年货,从冬至到元宵节,几乎是每一天都用得上的食物。此外,像其它的蛋卷、米糕……应有尽有。

绍兴过年最大的特色要数祭祀和社戏了。祭祀在当地也称“祭福”,每逢腊月二十四,家家设食供奉灶神2天。在当地,人们认为灶神除执掌灶火外,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告知天帝。每年的供奉就是为了“贿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以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都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是,人们祈求和平与幸福的愿望却不因历史的进步而改变。

“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的习惯。每逢庙会和大年,社戏成为水乡绍兴最“露脸”的演出。光绪《金华县志》载:“一会之兴,有烟火、有戏班,且多至十顶。”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小划船、出畈船、乌蓬船。随着“锵锵”的锣声,船上的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图。社戏深深地植根于绍兴人的心中,凡是有个喜庆之事,无论是知名的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还是民间的戏班子,个个炙手可热。“水乡观戏”成为绍兴人一道必不可少的新春“大餐”。

在小时候读过的课本里,我们从鲁迅先生的笔下知道了社戏,可以说,那时候他老人家就为家乡绍兴做了一个生动的“广告”,只是,这是否是他老人家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资料: .baidu.

评论(5) | 30 2

panyifu6 | 二级 采纳率33%

擅长: 暂未定制

其他类似问题

 2013-09-03鉴湖越台名士乡 [百度文库]  90

网友都在找:

绍兴生活特色民俗 绍兴的气候特点 绍兴的民风民俗 绍兴历史文化

其他1条回答

举报| 2006-04-01 15:57笑看浮沉 | 四级

----鲁迅在《风波》一文中写道:“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其实,不单是鲁迅笔下的“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而这个特别的习惯在绍相当普遍,并一直延续至今。用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命名,寓有纪念意义。人口普查登记时,绍兴全市名叫“六斤”、“七斤”、“八斤”的人相当多。鲁迅在《风波》里就用这个习俗来命名“九斤老太”和她的孙子“七斤”、曾孙女“六斤”,并从他们出生时体重的减少,来刻划那常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的形象,是十分巧妙的。

----用婴儿出生时祖父的年龄命名,同样寓有纪念意义和祝愿祖孙健康、长寿的意思。这种命名法不仅为绍兴人所特有,而且在绍兴是习以为常的。鲁迅作品《风波》中的“八一嫂” 、《离婚》中的“八三”和《社戏》中的“六一公公”,就是其中的几个例子。据调查,鲁迅外婆家安桥头确有他儿时的农民小伙伴鲁六一、鲁六

四、兄弟俩就是在他们的祖父六十一岁和六十四岁的时候出生的。因此,“六一公公”在绍兴不一定是须发花白的老头子,很可能是一位年纪很小,辈份很大的人。

----我国一年十二个月都有它们的别名,如称一月为茶月,二月为杏月,三月为桃月,四月为梅月,五月为榴月,六月为荷月,七月为凤仙月,八月为桂月,九月为菊月,十月为芙蓉月,十一月为荔枝月,十二月为腊月。绍兴人也往往依据子女出生时的月份或时令来取名,所以,不论男女老少,名叫“阿茶”、“杏生”、“梅仙”、“荷姑”、“桂香”、“蓉英”和“春芳”、“秋芬”之类的绍兴人为数甚多。鲁迅认为阿Q可能是“阿桂”,其依据就在这里。

----在绍兴,人们口角相争时,要是被人辱骂为“畜生”,他一定视为奇耻大辱,要火冒三丈的;可是却乐意用牲畜或十二生肖来给刚出世的小孩取名。人们认为:猪狗等畜生是最下贱的动物,而高贵的不易养大,下贱的才不为邪鬼所注意而容易养大。显然,这种命名法既反映了家长祈福避邪的愿望,又夹杂着迷信成分。但是,相沿成习,直到现在,命名为“阿狗”、“阿猫(毛)”、“阿兔”的绍兴人仍比比皆是。

----“和尚”本是人们对出人的称呼,在如却有人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究其原因,恰如鲁迅说的:“名孩子为'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国有许多妖魔鬼怪,专喜欢杀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贱,他们才放手,安心。”旧是,也有一些绍兴人把孩子抱到关帝庙、包公殿去,寄名为关公、包公的弟子,祈求神灵

的保佑,这些孩子的名字里便有“关”或“包”子。

----随着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深入,带有迷信色彩的名字也就越来越少了

作文五:《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400字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人可通过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感情。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器之类,姑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很重要的一个节日,象征着合家团圆.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相会的日子,在古时,这一天是女性的节日,她们可以在一起聚会,乞求自己心灵手巧,故曰

作文六:《(转)【绍兴民风、民俗歌谣】上》4400字

?【绍兴民风、民俗歌谣】上     以下所选长期流传于绍兴民间的谣曲,多系旧时民众口头之作,见于范寅《越谚》及《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歌谣卷》等。绍兴民间谣曲,佳作甚丰。限于篇幅,仅按世态、风土、人情、吉辞、儿歌等类,采入部分代表性作品74首。对部分词语略加注释,以助阅读。

世态类:【牧牛小人】

牧牛小人吃苦头,   困末困亨牛栏头;   三夹稻草当被头,

两块砖头当枕头;   蚊虫苍蝇叮鼻头,   老鼠来咬脚趾头;

天亮爬起五更头,   夜里归来呒日头;   三餐吃格冷饭头,

过饭啃噶菜蒲头。    吃饭吃过洗灶头,   还要再洗尿布头。

若还做得勿对头,   夹头夹脑一棒头。

【长 工 歌】

正月节子正月中,大门开开四面风。 无钱无米无柴火,

只好挽亲托眷做长工。 吃下一杯上工酒,好比深山画眉落鸟笼。

想起屋里妻小无柴米,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正月过了二月中,新打钩刀快如风。 上山咋到下山空,

挑挑四把挑勿动; 挑挑三把打头重,挑挑两把轻松松。

一挑挑到道地中,东家嬷嬷说是三根灯草四根葱,

只好给你塞塞鼻头孔。长工气得眼泪汪汪落肚中。

二月过了三月中,清明时节雨蒙蒙, 手拿谷子看天空,

一把谷子落田中。 三朝雨来四朝风,烂掉谷子骂长工。

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三月过了四月中,手拿秧把青葱葱。 鸡啼种到日当空,

腰酸背疼像虾公。 肚皮空空望烟囱,十个烟囱九个动,

只有东家嬷嬷个烟囱还勿动。走到屋里要我去钻镬窠洞,

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四月过了五月中,夏至杨梅满山红。 十户亲眷九户送,

长工挑得两肩红彤彤。 顶蕻杨梅东家吃,落地杨梅请长工;

正面看看红彤彤,

反面看看已出虫。 吃吃落去肚皮痛,

东家嬷嬷还要骂我贪嘴虫。长工气得眼泪汪汪落肚中。

五月过了六月中,汗洗屁股没得空。 起早落夜割稻忙,

大箩谷担肩压肿。 一碗干菜像柴蓬,两根鲓鲞像蛔虫,

三块腐乳搭桥洞, 发发鸡蛋荡荡动,满壶老酒勿敢动,

挟筷豆腐看脸孔。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六月过了七月中,日头刮猛像蒸笼。 新装水车像老龙,

脚踏车头口喊风; 上畈车到下畈转,十个池塘九个空。

连日连夜走格呒头路, 脚底车得馒头肿,晒煞田稻还要骂长工。

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七月过了八月中,萝卜青菜样样种, 忙罢田头忙地里,

晴天落雨没得空。 八月里来虫真多,萝卜吃得株株空,

青菜吃得像火熜, 东家嬷嬷炒菜骂长工:

“白吃钱粮白费工!” 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八月过了九月中,重阳老酒香烘烘。 开坛老酒自己吃,

酸掉酒脚请长工。 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九月过了十月中,牵砻打米没得空。 广灿米饭香烘烘,

霜打白菜嫩如葱。 镬心米饭自己吃,菜缨头饭请长工。

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十月过了十一月中,鹅毛大雪飘飘动。 挑水洗菜敲冰冻,

十个指头冻得红彤彤。 “东家嬷嬷火熜畀我烘一烘……”

东家嬷嬷夹头夹脑三火熜,还要到道地中央去跪咚,

叫大家来看看这个活古董。长工想想眼泪汪汪落肚中。

十一月过了十二月中,收锣歇鼓过年终。

算盘的笃一记拨,三锭年糕四个粽,

四两猪肉还要搭个猪胴肛。一走走到半道中,

碰上一个强盗虫,“强盗虫呀强盗虫,  你尖刀勿要捅,

勿要介格凶。   你吃年糕我吃粽,   还我猪肉请祖宗。”

“祖宗呀祖宗,   管得我子孙万代勿要做长工!

若还再要做长工,   神主劈开煨火熜,

祠堂拆掉堆柴蓬,  坟头摊开种天葱!”

【撑 船 佬】

困倒是眠床,爬起是厨房, 伸手是水缸, 屁股转出是料缸。

【轿 佬】

坐轿也是人,抬轿也是人, 为啥人抬人?天下实“公平”——

活人总归抬死人。

①过饭:即下饭或佐饭

【褙 纸 谣】

笃笃其勾①,赚来买油,

油钱勿够, 料钱凑凑②。

【洪、杨到绍兴③】

洪、杨到绍兴,债务都理清, 来往甮人情, 人家都捋平④,

隔壁大太娘⑤ 笑盈盈,脚纱头掼到脚后跟⑥

【“昭和”世界】

“昭和”世界⑦,墨黑铁塔⑧。 县长坐坐享福,

区长老嬷两个, 乡长买田起屋,保长吃鱼吃肉,

甲长忙忙碌碌,农民流泪大哭。

①笃笃其勾:褙纸的声音。绍兴是个有名的锡半城,加工锡箔纸的作坊很多,褙纸是其中一道工序。

②料钱:人粪料换得的钱。

③洪杨:指太平军。

④捋平:是均贫富的意思。

⑤大太娘:绍兴人对大嫂一类的称呼。但只有长辈对小辈可以这样称。

⑥脚纱头:裹脚布。掼到脚后跟:意指不再缠足,把裹脚布甩到身后去了。

⑦昭和:日本天皇年号,此指日军占领我国时期。

⑧墨黑铁塔:方言,意为一片漆黑。

【山 里 佬】

山里佬,山里佬,柴趾当棉袄,①葛藤当裤腰; 乌糯当早稻②,

藤梨当大枣③; 屋顶盖茅草,松明当灯照④;

尽管后生劳动好, 要讨老嬷讨勿到。

【穷 佬】

穷佬,穷佬,三餐蹩勿到⑤, 灶上出青草,灶下斗鸡叫⑥,

淘镬生铁锈, 烟囱蹲麻?⑦。

【十三做媳妇】

苦呀苦,早婚苦。十三做媳妇, 十四挺大肚, 十五死丈夫,

十六削发做尼姑⑧, 早婚苦,实在苦。

【寡 妇 苦】

天呀天,老公死过三周年, 呒个亲人来朝面,

呒有铜钱好买盐; 吃得上餐呒下餐,过得今天愁明天;

遗腹子呀背在肩, 赤脚搭手去下田。寡妇苦呀如黄连,

还话我噶八字生得贱。

【拐杖是亲人】

念念拐杖经,拐杖头里生眼睛。 侬道倪子自家人,

蹬归蹬出勿做声; 侬道媳妇自家人,斩斩剁剁骂别人

侬道女儿自家人,整整作作管自身; 侬道女婿自家人,

三句闲话勿上门; 侬道孙子自家人,远天八道喊勿应;

侬道外孙自家人, 实在是个外名声;还是拐杖是亲人,

上高落低会照应。 边走边念拐杖经,掏掏撑撑求自身。

【籴 米】

呒没钞票饿肚皮,有了钞票一肚气: 手捏钞票去籴米,

上街下街价勿一; 上街一斗一百一;下街一问三百七;

急急奔回上街头, 一斗已变六百一;连忙回到下街去,

眨时涨到九百七;回头再往上街头, 米店大门“盎答别”⑨。

①柴趾:树木的基部和根部叫柴趾,山村用来烧火取暖。

②乌糯:蕨类植物,其根可制淀粉。

③藤梨:即野生猕猴桃。

④松明:含松脂的松木,易燃。

⑤蹩勿到:办不到的意思。

⑥斗鸡:一种蟋蟀的土名。

⑦蹲麻?:意指麻雀做窠。

⑧做尼姑:旧时少年寡妇不能再嫁,只好去做尼姑。

⑨“盎答别”:关门声。

风土类;[绍兴十桥①]

大(一)木桥,凤仪(二)桥, 三脚桥, 螺蛳(四)桥,

鲤鱼(五)桥, 福禄(六)桥,蕺(七)望桥,

八字桥, 酒(九)务桥, 日(十)晖桥。

[绍兴四湖②]

铜盆虽然大,猪头摆勿落; 猪头虽然大,

??吞勿进; ??虽然大,瓜渚(子)吃勿落。

【绍兴溇头歌】

漓渚小步杨家溇,九板桥曹家马岭头, 东双桥夹斗门头,

漓渚下面洞桥头, 义桥高头烧钵头,桃园阮江逍遥溇,

任家畈夹姨婆溇, 娄宫下面华家溇,亭山下面蒋家溇,

对徐山夹杨家溇, 徐山下面大汇头,跨湖桥外钟堰头,

南门外有个江家溇, 隔壁还有廿亩头。稽山门外沙埂头,

西郭门外汤家溇, 秋湖西闸铜山头,容山迪埠茅山头,

陡山对落新桥头。

【裘 村 岭③ 】

裘村岭,裘村岭,出门要走三梗岭④。 肚饱走落岭,

肚饥走上岭; 走得红汗像水氽⑤,走得眼睛像铜铃;

番薯当点心。 萝卜当人参; 若要动动荤,除非发猪瘟。

【西 坑 山】

西坑山,穷山?⑥,餐餐吃的孟菜饭⑦, 年年穿件土布衫,

烂过毛竹当灯盏, 十家九户茅草间,腌菜卤当酱油蘸,

吃得上餐愁下餐, 讨来老婆逃下山。有囡勿嫁里山坞

鹁鸪叫,苦呀苦,有囡勿嫁里山坞。 吃的六谷糊,

走的野猫路;日里打炭篰, 夜里磨豆腐;

葛粉荠菜抖盐卤⑧, 一条破裤夜夜补。鹁鸪叫,苦呀苦,

有囡勿嫁里山坞。

①绍兴有“桥都”之称。仅城内即有桥300余座,歌中十桥为其中一部分。

②绍兴为水乡,鉴湖水系中以“大铜盆”、“猪头江”、“ 湖”、“瓜渚湖”等湖泊为最大。

③裘村岭:在嵊县境内。

④梗:量词“条”,嵊县方言。

⑤红汗:即“大汗”,嵊县方言。

⑥西坑山:新昌县村名。

⑦孟菜:一种有苦味的野菜。

⑧葛粉:葛藤的淀粉,一说乌糯粉

【看 戏 文①】

京剧打官话,绍剧为天下②, 越剧讨老嬷③,

莲花落讲造话, 莺歌班说坏话。

【绍剧四大“球”】

跌煞梅树《五云球》,野人生子《瑞香球》,

断种绝代《硃砂球》, 兄弟替死《玉龙球》。

【七日八夜小歌班】

小歌班④, 吊脚班,看着勿肯归来还, 戏文做好也勿散。

七日八夜小歌班, 男人看得勿出畈,女人看得勿烧饭,

小人看得困门槛, 老人看得吃药散⑤。

【划 龙 船】

龙船来,大发财,十扇龙门九扇开。 龙船娘娘把船身,

把得船身是太平。 蚕花讨得十二分,细丝打得千把斤。

麻绳拿得来捆捆, 杠秤拿得来秤秤。撑到绍兴做客人,

细丝价钱贵得紧。 金兑金,银兑银,一船金来一船银。

撑到唔嬷门口头, 唔嬷连忙烧点心。

【天 公 晴】

从前天公晴⑥,水车调龙灯, 男女齐上阵, 日车夜勿停,

一记勿留心, 脚踝头敲得血淋淋。如今天公晴,

就把“龙王”请, 电钮一记揿,水泵清泉喷,

丘丘满腾腾, 老汉田边唱戏文。

【十 怕 歌】

种田怕稗草,秀才怕岁考, 厨师怕缸灶, 裁缝怕皮袄,

讨饭怕狗咬, 摇船怕风暴, 老人怕跌倒,吃饭怕噎牢,

走路怕蛇咬, 人怕志不高。

【天 河】

天河对弄堂,家家人家晒酱缸; 天河对笆桩,

家家人家吃虾汤; 天河对大门,家家人家吃大菱。

①看戏文:此歌意指旧时绍兴人对几种戏剧的认识。

②为天下:指帝王将相的戏。

③讨老嬷:指谈情说爱的戏。

④小歌班:越剧初创时戏班名称。

⑤药散:中药除汤剂外,还有膏、丹、丸、散等成形药物,此处泛指中药。

⑥天公晴:指田间发生旱情。

人情类:【自家拣郎心里爱】

别人鞋样难更改,别人做媒要后悔;

自家做菜合口味, 自家拣郎心里爱。

【黄 莺】

黄莺?,起得早① 穿了一身金丝袄;

飞到窗口一眼瞧, 小姐房中绣荷包。

小姐看见手招招: “黄莺?,托侬带信好勿好?”

“带到哪个村?” “东边赵家岙。” “带畀哪个人?”

“情哥赵阿宝。” “要带啥个信?” “问伊荷包要勿要?”

“要是一定要,   奈噶拕得到?” “今夜三更月升高,

叫伊到房中自来讨。 前门勿可敲,爹爹管得牢;

后门勿闩牢, 楼梯要走好。一只荷包亲手交,

但愿相好共到老。” “介侬点心要备好。” “半夜哪好动镬灶。”

“小姐呀,现成点心勿用烧, 两只馒头一只饺。” “呸!侬只断命黄莺 ,

嚼嘴嚼舌介勿好, 等我抲牢拔侬毛,看侬讨饶勿讨饶?!”

作文七:《关于民风民俗》9500字

急求关于民风民俗(道德)的调查报告

浏览次数:1913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2-21 03:24 | 提问者:にゃあにゃあ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 即时间 地点 人物

二、分析问题和现象 即产生原因 社会现象等

三、问题如何解决或优良传统如何继承

四、小结 即意义

8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最佳答案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

所从来尚矣。”[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 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

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 《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9]“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 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见则天下大水。”[10]传至后世,流行于各地的前兆迷信,诸如“乌鸦叫凶,喜鹊叫吉”、“猫头鹰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祸”、“鸡上屋兆凶”、“喷嚏兆灾”、“灯花兆喜”等,都是我们熟知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

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原始信仰习俗在中国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

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

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有的信仰习俗。

其三,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原始信仰习俗在各少数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当某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信仰习俗,如辽、金、元、清政权的建立便带来了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不考虑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应重视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的冲突、融合所发生的诸多变化。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着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尊卑、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立意也就在此。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属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我们不妨从另一方面来看看。唐宋以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诸多变化和社交活动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突破了家族和村落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信仰、专长、志趣和特殊需要,相互交往,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动群体。如宋代文献中对此类家族、村落之外的民间结社、结会就有颇多记载[13]。应该说,这些游离于家族之外的社会交往和民间组织反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还是笃信血缘的力量。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义兄弟”,宋代的洪迈曾谈到这一现象:“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14]元、明时的戏剧、小说多有朋友“结义”的描写,如《单刀会》、《三国演义》就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史事敷衍出一段“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在后世成为“异姓兄

弟”的楷模。旧时,浙江一带即有男子结拜组成的“十兄弟”,广州地区则有女子结拜组成的“金兰会”。明、清时的民间会党也常常模拟家族形式,以结盟方式入会,师徒间以父子相称,众徒间以兄弟相称。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始终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

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民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另一重大表现是,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重祭奠和顶礼膜拜,以此祈求祖先保佑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人们认为其他神灵都不如祖先神尊贵,因而各地都建有祠堂、家庙,各家都奉祀祖先牌位,而定期举行祭祖仪式则是民间最重要的信仰活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容足之地的。“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绝对顺从和孝敬。在人们心目中,“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正如《孝经》中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5],因此,“百善孝为先”成为社会公认的准则,而“无父无子”、“六亲不认”的人,则为众人所不齿。

由尊祖孝亲又导出一个普遍的心理定势,即极端尊重传统,并因此形成了厚古薄今、因循守成的思想倾向。人们对待古已有之的传统惯制总是抱着谨慎恪守,不敢轻易背弃的态度,在评价事物时,总是以是否符合“古法”,是否传承有绪为标准,提出某种看法时,也总要引述古人、前人之语来加强自己说话的分量,民间长期流传的谚语、俗语常是劝戒他人时的有力法宝。民间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信奉的“祖师”,都讲究“家法”、“师承”,并有“祖师”创业授艺的神奇传说。如果木匠不标榜“师传绝技”,郎中不炫耀“祖传秘方”,便难以取信他人。

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影响还通过礼仪制度的形式,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历史上,等级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的规范作为道德的内涵,而且还以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实质性的内容。历代王朝都用礼制规定社会秩序,人们按照自己的等级身份,而不是财产多寡过着相应的生活,以此保障尊卑贵贱不可逾越的道德信条。以生活用品的使用来看,礼制都作了周详完备的规定,诸如衣冠服饰、房舍家具、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物无巨细,其种类、形制、质料、样式、色彩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甚至小至门钉的数目、腰带的装饰,都有一定的规格,贵贱不能混淆。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社交往来、婚丧喜庆、吉凶祸福等,也都有一系列的礼仪规定。历代统治者还时常有“正礼俗”的举动,运用法制、哲理、教化等手段,将民间风俗纳入礼制的轨道。在礼制的约束下,人们不能超越自己的身份享用不该享用的物品,做出不合礼仪的举动,于是塑成了循礼蹈规、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形成了拘谨、守成、俭约、古朴的民俗风情。

三、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文化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夏商时代,中原黄河流域是夏族,东部淮河流域是东夷,南方长江流域是三苗,西北黄湟一带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荤粥,至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和同化,形成华夏族。秦代,当时的东夷、南蛮、百越、诸戎、笮、@⑤、夜郎等族皆统一于秦王朝,其后,匈奴、乌孙、东胡、肃慎、扶余等族又逐渐统一于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与汉族杂处,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和同化。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加强和巩固,文化交流也有很大发展。五代十国和宋代,虽出现过多元割据的局面,但元代大一统后,不仅结束了宋与辽金的对峙,而且也统一了大夏、回鹘和大理等政权,而各民族的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明清以后,更有所发展,当今我国已是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国家。当然,肯定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统一,并不等于说各民族的民俗也是一致的,事实上,多样性、丰富性和民族间的差别性正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看,有平原、深山、密林、水乡、沙漠、海岛,气候条件也东、南、西、北相差极大。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与南海岛屿上的民族,西北戈壁的民族与江南水乡的民族,必然会在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从历史发展看,各民族也不平衡。汉族的先民早在八千多年以前就发明了农业,夏商周以来,一直以农桑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与此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则实行不同的经济方式,如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柔然、党项、蒙古等族,曾长期从事游牧经济,而东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则长期以原始的渔猎、采集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不同的经济方式必然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各民族的社会发展也不相同,汉族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许多少数民族却长期处在原始的氏族社会,到近代,仍有不少民族处于奴隶制、半奴隶制、封建制、封建农奴制,甚至氏族社会阶段,而不同的社会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民俗。上述可见,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同,反映在民俗上,便构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并存的特点。

从文化上看,各民族也有很大差别。我国大多数的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这些民族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等不同语系,而汉藏语系中又有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系中又有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突厥语族,语族之下还有不同的语支。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如蒙古族、藏族信仰喇嘛教,傣、布朗、德昂等族信仰小乘佛教,回、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族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民族则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此外,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传统惯制等方面,各民族也有所不同。文化上的差别使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差别明显、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除民族间的差别外,同一民族也常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袭等不同而在民俗上产生地区间的明显差别。以汉族为例,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便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民俗。这一点实际上在日益兴起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已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如上古时期,中原、荆楚、吴越,就有着不同的民俗。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除记载了各地的山川物产外,还叙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如“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秦地,……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幽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河内……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楚……,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16]。显然,班固已认识到民间风俗的区域性特点。宋代以降,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都市与农村、江南与西北、沿海与内地、交通要冲与边地僻壤,在生活习惯、民间风俗上都存在很大反差。因此,后世的地方民俗专著、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以及笔记、游记等,都述及民间风俗的地区差别。实际上,某些人数较多、活动区域较大的少数

民族也有此类差别,如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草原上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

中国民俗的上述特点,与某些民族比较单一,生态环境不那么复杂的国家的民俗,有很大不同。这告诫我们,在研究中国民俗时,切不可一概而论,泛泛而谈,唯有在注意其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又十分注意民族和地区间的差别,才能认识中国民俗的全貌。

四、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我们谈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看,中国与其他民族一样,也是经过了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后进入农耕时代的,而在农业生产中,其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是不断进步的。与此相应,人们的衣、食、住、行、运输、贸易等,也不断地从蒙昧向文明发展。就社会状况而言,中国也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在此期间,具体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曾发生过多种变化。

再看宗教信仰,在原始信仰习俗长期延续的同时,还相继产生了道教,传入了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在岁时节日、游艺竞技等方面,也因历史变革和外来文化的传入而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我们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可发现其既保持着固有的传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时时变动,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如果深入分析,又可发现,中国传统民俗的变迁是不平衡,不同步的。在各类民俗事象中,衣、食、住、行等消费民俗堪称最活跃的部分。以饮食为例,《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周代佳肴仅“炮豚”、“牛炙”、“濡鱼”、“@⑥珍”等数种,做法都很简单,而且当时的平民很难享用肉食,故春秋时的曹刿有“肉食者鄙”的说法[17]。到了唐代,情况大不一样了,仅据韦巨源《食谱》和谢讽《食经》所载食品名目统计,就有一百儿十种。与此同时,胡饼、乳酷之类的胡食也在中原地区日益流行。宋代食品花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吴自牧《梦粱录·分茶酒店》记载的各式菜肴将近三百种,《面食店》一篇记载的佐酒菜肴和花式面有一百多种。又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杭州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市食小吃类有41种,糖果类有42种,菜蔬类有20种,粥类有9种,凉水类有17种,糕类有19种, 蒸作从食类有57种,名酒类有54种。仅据上述记载,已足以使人目不暇接了。明清以来,各地的名菜佳肴和风味小吃更是数不胜数了。

服饰的变化也很大,传统的样式至战国时变为“胡服骑射”是人们熟知的,而到了唐代,采用和融合胡服样式已是普遍的现象。宋代服饰更形成了喜好“变古”的倾向,述说“风俗僭侈”,指斥“怪服、妖服”[18]的言论在宋代文献中可谓比比皆是。吴自牧在叙述杭州风俗时即称:“自淳@⑦yòu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19]。至明代中晚期,慕尚新异,追求艳丽己成为一股社会风尚[20],“士民竞以华服相夸耀,乡间妇女亦好为华服”[21]的现象使士大夫发出了“极乱世界”的惊叹。[22]

出行由乘车、骑马变为坐轿,住房、家具由简朴趋于奢华,也都反映出消费民俗的巨大变化。我们从正史《礼志》、《舆服志》及历代王朝对民间衣食住行“越礼逾制”一再下达的禁令和某些不得已的放宽,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惊恐和无可奈何。

相对而言,民间信仰习俗则较为稳定,变化十分缓慢,历代王朝不断下令禁止民间“淫祠”却难以收效的事实,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问题。

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成分。立春宏道的《迎春歌》对当时热闹非凡的行春盛况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端午节原为“恶日”,但自宋代开始,也被视为“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的佳景时节,除沿袭驱瘟避邪的旧俗外,人们还“递相宴赏”,“对时行乐”

作文八:《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600字:闽南的端午节》600字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作文九:《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1000字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东北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xx年1月26日

地点:东北地区某农村

调查对象: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调查范围:关于农村地区新春正月期间的禁忌以及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

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作文十:《关于将乐县民风民俗的调研实践论文》3200字

假期关于将乐县民风民俗的调研实践论文(补做)

轮机工程1392班 程鹏 201341062052

摘要:社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它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形势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现在的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样样具备,但我们的学习不能仅限于知识文化的学习,纸上谈兵,我们需要实践,实践才能对自身所学理论知识的完善,是对以后社会工作的热身,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实践中与社会的点滴接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现有的社会经验的全部。所以本次社会实践,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乐县委员会的组织与帮助下,我在将乐县的各乡镇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工作,还激励我自己继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成为一名能为社会贡献自己价值的人。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风民俗,传承与发扬

一、 实践体会

因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乐县委员会有一个关于将乐县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于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这项工作。 工作的第一天,我们制定了路线,在网上和县图书馆的《将乐县志》里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首先是遍布将乐县的传统代表饮品——将乐擂茶。说起擂茶,不得不说它的功效。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极佳的保健饮品。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将乐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随后我们去到万安镇,南口乡,安仁乡等乡镇的时候,热情的当地居民都端出擂茶招待了我们。虽然平时偶尔有品尝过擂茶,但是还是感觉乡民的手艺更胜一筹。乡民在为我们做擂茶时甚是讲究。器具有:口径35厘米、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一根70厘米长的茶树枝或白蛇藤作成的擂茶棍,捞滤碎渣的竹制笊篱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制作方法: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些凉开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之物被擂成细浆,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搅泡,用笊篱滤去渣滓,反复研磨二、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确实不得不佩服乡民的手艺,不由得便多喝了好几碗!看到我们将乐的文化传统仍然在一代代延续下去,我们一行人着实感到欣慰!

接着我们又了解了将乐南词。对于在将乐土生土长的我来说,这么多年都没正儿八

经听过一回完整的南词确实有些惭愧。于是我就在将乐县城关桥头河滨公园的小广场上,补听了好几场南词,对将乐南词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也万分荣幸地见到了著名南词表演家,王朝仁先生!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1·,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名。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霄、笙、镜锣、铜鼓、渔鼓等。南词唱腔种类繁多,声腔齐全。除基本唱腔正板、紧板、北调正板、数板外,还有众多辅助唱腔,如弦索、昆腔、北叠、外调。完整的基本中还有曲头、曲尾及串子调等。南词演唱时,曲会讲究,一般古厅堂或庙宇正厅,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接生、旦、净、末、丑行当扮唱。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本次调研工作最让我铭记于心的便是万安镇的花灯会。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日”。过去这一天,是正月最精彩、最热闹、最令人回味的佳节。元宵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多姿多彩的“闹花灯”。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灯火辉煌、千姿百态。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这次的花灯会定在了正月十七,当天一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万安镇,幸好我们来得早,不然下午就各种堵车了!不到六点,各家各户就已经开始准备集合了!花灯由各家各户扎制,蕴含人物、故事,花式多样。500米长的花灯队伍挚彩旗、奏古乐、拖铁枝、舞龙灯、摇旱船、提花灯,游走全镇,炮竹礼花齐放、锣鼓喧天,场面壮观,热闹非凡。今年制作的花灯,除了保留传统风格,还新增了“计划生育”、“勤劳致富”、“和谐家园”等时兴花灯造型,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我们将乐人民的质朴深刻我心;将乐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让我铭记于心;将乐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让我为之痴迷;我是一名将乐人,但我更是将乐民风民俗的继承和发扬者!

二、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在流失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我认为,不管将来在哪里工作发展,都要将民间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我认为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在一代代年轻人更趋于流行文化的现实情况,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将面临消失。果真如此,那将是我们将乐的损失,

更是国家民族之大不幸。作为即将成为祖国事业建设者的我,更深深认识到家乡传统民风民俗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一个看似简单的调研工作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在学校里面看不到的现象。现在的我,已经慢慢脱离学校逐渐步入社会,我已不是只会向父母拿生活费的小孩了,很多事情都必须自己亲力亲为,亲身体会。未来的一两年,我即将正式走上社会,脱离学校的保护伞,成为一个真正的为自己的生活和目标打拼的工作者,所以我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不足,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三、反思与总结

经过这些天的调查,我认为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标志。将乐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也为各种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增添了一份滋味。我们没有理由放弃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我们应该把他们传承下去。因为这次调研工作,我也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在与人交往和行事作风方面学习到了很多。所以在此也要衷心感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乐县委员会组织和帮助!

现下的教育注重于素质教育,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个人认为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中学习规则。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践才能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