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 > 【《《横空出世》读后感》500字】丁香结读后感作文500字

【《《横空出世》读后感》500字】丁香结读后感作文500字

时间:2020-01-05 09:15:1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横空出世》读后感》500字

当我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并没有看懂。也许是因为没有字幕,也许是因为语速很快,没听懂。虽然我看不太懂,但我只知道陆光然带领等人去研究原子弹。当时的环境很艰苦,那时又在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手法。而且八国联军没有援助我们,他们也趁中国有危险,来入侵中国,还签订了不平等合约。参加研究原子弹的人还需要宣誓,重点保密。前苏联的人还来到我们的实验室嘲笑我们用算盘。看到这,我很气愤。中国人经济与科技并不发达,当然要用自己的算盘计算。这些数据,都包含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心血。而前苏联的人用的是先进的技术,他们的数据是冰冷的无情的。这些研究人员,他们很辛苦,每天都夜以继日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也有很强的生命危险。但是他们毫不惧怕,是强烈的爱国之心,一直支持着他们的灵魂。经过这些研究人员呕心沥血,终于,这些工作人员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当原子弹爆炸时,他们激动不已。所以参与的人员看着那巨大的,似蘑菇的云朵烟雾,心中泛起了涟漪……这爆炸声是他们用无数汗水和鲜血完成的,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他们是最强的中国人!祖国因为有他们而强大,祖国因为他们而美丽他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初二:李婧

作文二:《横空出世读后感》900字

横空出世读后感

说实话,刚刚听到老师要放映一部有关原子弹电影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期待。看多了国产大片,更喜欢的是剧情片和武侠片。当放映结束后,除了深深被电影打动,我真的觉得,大学生,就是应该看看这些史诗般电影,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激情,爱国,拼搏。

荒凉的罗布泊,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落后的科学技术,真的难以想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可是,我们有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是刻苦钻研的激情,有的是一群怀着做朴素的爱国情感的战士!!!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简简单单一句话重似千斤。对于以陆光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最大的牺牲不是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精神上的孤独。今天,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科学,愿意为了国家而选择奋斗一辈子呢?物质上的优厚待遇对知识分子来说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肯定。陆光达放弃了所有的荣誉和光环,放弃了家庭,连这声肯定也放弃了。在放弃中有一种坚守,一辈子隐姓埋名。看到他对妻子身怀歉疚的拥抱时,好难想象,他的心里,会是多么的难受。一直很喜欢知识分子的爱情故事,志趣相投、心有灵犀,平淡温婉却不失知识分子的浪漫激情,两情相悦、志同道合。也许,有些时候,真的需要无数人这样子牺牲家庭,牺牲爱人,只是因为,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

我看到,戈壁滩上断粮了;我看到,大风呼啸着,吹到了帐篷;我看到,不远万里,她来寻找他,相遇在滂沱大雨中„„断粮了,可是,信心没有泯灭;吹到了帐篷,也要用尽最多的努力,护住研究成果;夫妻相聚,即使是在荒凉的戈壁,也充满着浪漫,温馨与感动。   现在的我们,生活充满了安逸与便利,回到那个年代,真的真的难以想象,一群人,要用怎样的心血才可以让戈壁爆破原子弹的火焰,沸腾着一代人的激动与骄傲。

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地奋起;为什么能够历久弥新?为什么能够至今还傲然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民族精神,那就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险,那就是严谨求实、团结合作。可是有些悲哀的是,这些,好像在渐渐的消失了,充斥其中的是利用科学换来个人的荣誉与利益,充斥的是不思进取,贪图安逸。横空出世,一语双关,即使原子弹的出世,中国的崛起,也是给国人深深的一击!大国崛起,需要是是屹立不倒的民族精神!

作文三:《AeroLogic横空出世》1600字

DHL快递与汉莎货运宣布共同成立航空货运合资公司

1月28日,DHL航线业务首席执行官Charles Graham、汉莎货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arsten Spohr在德国法兰克福向外界宣布:两家公司合资建立的全新货运公司AeroLogic正式成立。新公司总部位于德国莱比锡哈勒机场(Leipzig/Halle Airport),DHL快递和汉莎货运分别拥有其50%的股份。将于2009年夏季伊始在莱比锡开始运营。AeroLogic灰黄色相间的标志将装饰在明年开始运营的新航线的每架波音777-200远程货运飞机机身上。

Carsten Spohr表示:“AeroLogic完全符合我们两家公司对货运运营商的想法和目标。她的成立标志着DHL快递和汉莎货运多年来的成功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AeroLogic的品牌象征着我们在航空货运领域所提供的极具竞争力的运输服务。”

Charles Graham对新航线的开发和筹备速度倍加赞赏。“顺利完成第一批8架波音777-200远程货机的租赁协议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说道:“我们青睐这个机型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我们对顶级性能和环保能效的苛刻要求。2009年将首先有四架飞机投入先期运营,帮助我们逐步建立起AeroLogic的航线网络。在2010年和2011年,我们还将分别投入另外4架和2架飞机,同时计划在2012年增加一架备用飞机。”

双方高层深信,新公司将得益于洲际航空的持续发展,成为航空货运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在建设飞机设施和航线网络的同时,新公司也建立了全新的领导团队来增强航线的实力。分别来自汉莎货运和DHL快递的Thomas Papke博士和Thomas Pusch将出任新公司的联合董事总经理。

据了解,AeroLogic股份有限公司是DHL快递和汉莎货运公司各持有50%股份的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德国莱比锡的新公司是在两家公司2004年设立的合资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于2007年9月建立的。到2012年,AeroLogic运输机群将拥有11架租借的波音777-200远程货运飞机,其中前四架计划于2009年初投入运营。DHL和汉莎货运还将同时负责销售和仓储管理,操作方案正在按照双方要求进行筹划:在工作日,货机将使用DHL快递网络飞往亚洲目的地,而周末则会为汉莎货运服务。对于母公司的客户,AeroLogic意味着更多舱位、更具灵活性、延伸的网络和更短的运营时间。

AeroLogic的成立,对于合作双方的服务都是互惠互赢。DHL是全球快递、物流业的领导者,在快递、空运、海运、洲际运输、合同物流解决方案及国际邮政服务方面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DHL的服务网络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德国邮政全球网络旗下的知名品牌。德国邮政全球网络2006年营业收入为600亿欧元。

汉莎货运是汉莎航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营业收入达28.4亿欧元。2007年,汉莎货运航线运输了超过181万吨货物和邮件,共计85亿吨公里。汉莎货运专注机场到机场业务。利用自有的运输机群和汉莎客运飞机的运力,公司的货运服务覆盖全球逾360个目的地。公司承运大量货物通过欧洲最大的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转运。

Aerologic公司架构及航线网络

●DHL与德国汉莎货运公司各拥有50%股权的合资公司

●私人有限公司(GmbH)

●股本:5000万欧元

●预计2009年夏天开始航班运营

●快递货物运输主要往返亚洲

●航空货运目的地主要为亚洲和美国

●工作日航线安排预计安排如下:新加坡、曼谷、迪拜、孟买、上海、香港、首尔、名古屋、艾马迪、东米德兰和米兰。

●周末航线预计安排如下:上海、阿斯塔纳、新加坡、曼谷、沙迦、香港、芝加哥和纽约。

作文四:《J20横空出世》5200字

J20横空出世,第六代战机路在何方?   2011-02-15

F22装备军队,F35不断进行试飞验证;T50和J20相继首飞。第五代战机再也不是一国独霸,地球上蓝色的天空将迎来第五战机时代。我们已经大体上了解第五代战机,那么下一代战机又将是怎样的?

一、关于战斗机的划代问题

战斗机划代是令人尴尬的事情,西方称F22为四代机,俄国人称T50为五代机。莫非T50比F22还先进一代?显然本文把F22当作五代机,这实在情非得已。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如果把F22当作五代机,那么西方的战斗机就空白了整整一代,当我们回顾战斗机的历史,看到这一代的空白,感觉是无比荒唐的。我们却习惯了这种错误。这种错误很显然源于俄国人的划分方式,以至于美国不能够坚持过去的四代划分的标准,因为如果坚持F22是四代机,那么就是比T50晚了一代,很显然这在心理上处于劣势,为了扭转这种劣势,美国人将错就错,居然改口把F22称作五代机(给我的感觉是俄国人弄错了战斗机的划代,然后整个世界都跟着俄国犯错了)。

西方和俄(苏)的超音速战斗机分代有所不同,西方分为4代: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最高速度在M1.3左右,代表机型为美国F-100(53年服役),米格17(52年服役),米格19(55年服役)。

第二代:追求高空高速为主,最高速度在M2左右,电子设备比第一代机有质的飞跃,普遍以导弹取代机炮成为主要武器。代表机型为美国F-4(63年服役),米格21(58年服役),米格23(70年服役,85年Su27米格29服役停产。安

装俄国划分属于俄式第三代,在这归为西方第二代)

第三代:跨音速中低空机动性的制空战斗机,电子设备导弹武器进一步完善,代表机型为美国的F15(74年服役)、F16(79年服役);俄国的米格29(83年服役),Su27(85年服役)

第四代:4S标准,代表机型美国的F22(86年设计完成,90年试验机首飞,97年原型机首飞,2005年服役)。按理说F35、T50、J20都没有正式服役,不能算做这一代。其中F35已经定型,T50和J20只不过是试验机进行过首飞,还没有最后定型生产。最终是否能够经得住实验的检验走向服役还是个未知数。

从上述战斗机划代得出了一下几个结论:

第一、战斗机每代的间隔年数增加。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用了不到10年,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超过了10年,第三代到第四代用了30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一战争是对战斗机需求的因素,五、六十年代战斗机更新换代较快,很大原因在于战场上检验了飞机的性能,急需要改进。谁如果不注意到飞机的重要性,将会失去战争。70年代世界进入相对缓和阶段,对战斗机的需求并不想过去那么强烈。第二个原因,技术突破越来越难。尽管飞机的早在一战中就已经运用,二战中显示了空军的重要性,自二战以后各国投入大量精力在空军发展上。从第一代的追求超音速,到第二代的追求高空高速,再到第三代的功能完善的多用途战斗机,强调了机动性,再到第四代的4S标准,战斗机的有点可以说几乎被人类发展到了极致,再前进一步很难。可以肯定的说,第六代战机的服役,会经历更长的时间,从F22开始服役算,至少需要30年(当然如果中俄和美国对抗加剧,时间可能会缩短)。

第二、新一代战斗机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点上段已经有所论述,在此不

再重复。

第六代飞机将是什么样子?

F22用什么突破本来已经非常完善的三代战机?是4S标准,即隐身性、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超音速巡航。战斗机无非追求的就是速度、机动性和火力,我认为第四代和第三代最大的突破在于隐身性。战斗机最首要的是生存,而隐身就是最好的生存方法。隐身性能并非是第四代设计者们最先考虑的因素,而是在F117表现出优异的效能之后,才萌发的思路。这就提醒了我们,在对第六代战机的预测上,我们不一定非要从某个陌生的无法预想到的环节进行考虑,而将会来源于现在的科技成果。毫无疑问,X37B空天飞机,X47B隐身无人轰炸机给了我们一个思路。传统意义上的战斗机严格说来是航空飞机而不是空天飞机,我认为把X37B定义为第六代战斗机,似乎还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而X47B的出现,似乎更证实了这一个观点。第四代发展到第五代最大的突出是从不隐身到隐身,那么第五代向第六代的过度也会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从有人到无人。当然这一变革还是极具有挑战性的,因为至今并未能解决,无人战斗机会比有人战斗机更具优越性,显然最具攻击力的战斗机还不能脱离人的直接控制,这就要求机器人的智能化进一步提高,而飞机的控制由智能机器人完成。这显然是一场革命,从有人到无人。既然战斗机可以无人操纵,那么接下来战舰、坦克等等,都可以用智能机器人来完成。这样的变革,会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全新时代。

当然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无人战斗机和无人轰炸机以及其他什么无人机是有很大区别的。轰炸机只要事先输入好需要轰炸的目标即可,然而战斗机就需要空战,空战需要灵活的脑袋,这远非目前的机器人可以操纵的。现在的无人机到处都是,连孩子手里的玩具都可以称作是无人机,因为从字面上解释,无人机就是无人驾驶的飞机。这个定义的无人机其实在军事上已经有广泛用途,诸如无人

侦察机。这一切显然和无人战斗机无法相比,即便是无人隐身轰炸机也达不到战斗机的那种高性能指标。也就是说无人隐身战斗机必须达到甚至超过现在第五代战斗机所具备的4S标准。

从第三代开始,美式战斗机出现的早,俄式战斗机的出现的晚,后者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前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从而具备压制对手的能力。也就是说,俄式的思路就是怎么对付美国已经服役的最先进的战斗机。那么作为第一的美国,没有这个参照物,又该持有什么样的理念呢?

第六代战斗机根据什么研制?

很显然美国的F22不是根据Su27的性能特点进行研制的,而是根据防空系统的弱点进行研制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第六代战机一定能够突破现有的所有防空系统,而且并预测在将来服役时期可能出现的防控设备的功能,并根据这些预测出来的结果制定某些对策,从而确定战斗机的性能指标。

飞机还是脱离不了原有的指标,即生存性、速度、高度、机动性和火力。首先解决战斗机的生存问题,就是要做到隐身,能够轻而易举突破现有的所有防空系统,第六代战机将采用光谱隐身技术,加强在海洋,沙漠,雪域,丛林,和外空的生存隐身能力。其次在速度、高度和机动性方面,安装可调控发动机,在超音速和亚音速之间实现迅速转变,可以在飞行中变形,以求最高的速度或续航能力。新战机的速度应该达到声速的4-5倍,不过还应该更省油。再次在火力方面,既然新一代航母都安装了电磁炮,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新一代作战飞机也将装备定性能武器和激光武器。所备弹药可能属于“可调控”式武器,可对空中或地面目标起到从损伤至摧毁的不同程度的破坏。

T50和J20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试飞,按照F22的进度,F22的试验机是在

1990年试飞,到2005年才服役,用了15年。这就意味着到2025年左右,这两个国家就可以装备第五代战机。如果美国想继续保持其“领先一代”的空中优势,那么新一代战机就应该已经开始进行试飞阶段了。到底是空天飞机X37B呢,还是无人隐形轰炸机。显然不是无人隐形轰炸机,当然既然F117,可以发展到B2,也可以发展到F22;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无人隐形轰炸机也可以发展为无人隐形战斗机。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美国会研制出下一代轰炸机(即空天轰炸机)。那和以往作比较,出现了隐形轰炸机B2,才出现隐形战斗机F22的。这是否就意味着下一代战斗机就是空天飞机呢?

空天飞机我们怎么对付?

过去美国一手打造反导系统,另一手和俄国削减战略核武器。美国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我不想用核武器解决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也甭想。那么作为世界老大,有了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核大棒没有了,还有什么手段可以利用?而这件东西一定是我有的,而对手没有的。于是空天飞机出现了。

种种迹象结合起来,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现在日益降低以核威慑为基本威慑的大环境下,美国正在谋求发展一种具备空间飞行和空间作战能力的新一代的飞行器。也就是说,美国可能正在把其空军发展成空天一体的新型空军,以确保自身能够在主动降低在传统核武器上的优势后,始终保持其军事威慑,特别是在核打击威慑方面的绝对优势。由此可见,美国不断推出更新技术的空中优势战机或者空天战机,可能正在把其空军发展成“空天一体”的新型空军,意在继续独霸未来的绝对空中优势,继续其控制世界的“帝国梦”。

中国空军的发展再也不能重复过去追赶的老路,即美国制造先进的战斗机,我们跟风,进行赶超,这样永远落在美国的后面。从F15和F16就开始跟风,到

F22还是跟风,即便我们生产出和F22同等水平的战机,那么不仅在时间上落后,就是技术上也未必做的更好。我们拿F22一点办法没有,美国却能够研制出对付F22的方法来对付中俄将来可能服役的第五代战机(美国可以根据F22的特点研究出可以捕隐形战机的先进防空系统,那是即便中俄先进战斗机服役,也只不过是自投罗网)。中国战机的研究方向是如何突破美国的防空系统,而4S标准并不是为了突破美国防空系统量身定做的。

战斗机的发展思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而且最终的是获取生存(意味着必须突破美国的防空系统),其次才是给予对手毁灭性打击,从而实现战术任务。想要摧毁对方的战机,就需要对对方的战机以及作战方式方法有个彻底的了解(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解决了生存问题,即我们的战机对方摧毁不了,对方的战机我们也摧毁不了,这就确保了相互摧毁,从而取得过去从来没有的战略平衡。

美国人搞空天飞机,如果中国集中力量也搞空天飞机,不仅时间上慢了一代,技术也跟不上。当然这不是我不主张研究空天飞机,空天飞机是一定要研究的,但是除了空天飞机,就没有别的杀手利器可以研制了?肯定是有的,就像七八十年代,根本想象不出会出现隐形战斗机和空天飞机一样。比如空中航母(就是天空上巡航的飞机大的向海洋上的航空母舰一样,是舰载机的载体),空天航母(可以空天两个空间进行巡航,由于速度过快,这就要求舰载机是无人的,因此当智能飞机问世之后,这也许会实现)。

无人隐身战斗机百年内并不会对中国形成优势

无人隐身战斗机相比第五代战斗机来讲,无非就是有人和无人的差别,顶多在速度、高度上更进一步、机动性更好、火力更强大和电子设备更信息化等等。但如果只是有人和无人的差别,中国倒不必过于担心,毕竟中国人多,多死几个

飞行员,倒没什么大不了。所以如果美国把新一代战斗机定位在无人战斗机,中国并不要太过担心,只要在其他方面不输给对方就行。

但是飞机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机器人的智能发展,未必会率先体现在战斗机上。中国所要做的是,一方面要紧跟世界潮流,另一方面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

即便2030年,美国无人隐身战斗机服役,比中国早整整一代,那也只不过是延续了现在的情况,即F22比歼10早一代。

不要对J20盲目自信

回顾战斗机的发展,将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中国空军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吗?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空军最强大的时期(我指的是相对强大)是70年代以前,尤其是文革以前。可以说文革之前,苏联有什么最先进的战斗机,中国随后就有,而且一般不会超过三年。质量上可以说美苏最先进的战斗机,数量上要超过英法空军,如果那个时候世界空军要排个席位的话,中国空军绝对在前五。无论是战斗机质量、数量还是战斗经验,当时的中国空军敢和美国一决高下。只是后来美俄在七八十年代三代机服役,到80年代中期歼8Ⅱ才具备战斗力(84年原型机首飞,88年设计定型)。后来2005年,美国F22服役,歼10也开始服役。

歼5是仿制米格17(59年歼6出现后停产),歼6是仿制米格19(86年歼8Ⅱ出现后停产,2005歼10服役后,开始全面退役,直到2010年全部退役),歼7是仿制米格21(2006年歼10出现后停产)。走出仿制的路子,真正自我研制是从歼8Ⅱ开始的。从歼8Ⅱ到歼10服役经过了15年左右(要是从二代机歼61年服役,到歼10的2005中间是44年左右)。歼10试验机首飞是在1990年,1998年原型机首飞,到

2005年才服役(F22试验机首飞1990,原型机首飞1997,服役2005)。所以说,即便歼20很顺利,到设计定型还得需要五年左右,距离服役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并不像有些专家说的所谓的厚积薄发,总得需要一个过程。

总结:从时间上推算第六代战斗机有可能是空天飞机,也有可能是无人隐身战斗机(因为美国想具备一代的优势,所以现在进行试飞的战斗机可能是第六代战斗机的试验机型)。当然空天飞机由于空间跨度较大,而无人隐身战斗机对智能机器人要求较高,我更倾向于会在这两种机型出现一个过度机型。但无论是空天飞机,还是无人隐身战斗机,共同的特点是无人,战斗机从有人走向无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作文五:《横空出世》2000字

《横空出世》之观后感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对老师推荐我们看国产片而高兴,可能老师的意思是想让我们知道,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梦想而不动摇,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体现了这一点,从演技方面来说那时候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演员,他们把当时人们对原子弹的向往,对和平的向往,表现的那么真实直观,是现在演艺界所不能达到的。

首先我想交代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1954-12-2朝鲜战争结束,美国和台湾制定了美台共同防御体系,在随后中国收复依江山岛的背景之下,美国那些将军建议总统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要么就是技术的封锁。原本打算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之下搞原子弹,但是因他们选择的地方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他们一气之下走了,从次我国开始了自己研发原子弹的计划。我计划从一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 为什么和苏联不协作。首先来谈谈实验基地的选择,苏联专家选择的是敦煌, 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敦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从古至今人们怀揣飞天梦的见证,可是他们居然会选择在这地方,其目的在我看来很值得怀疑,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上才知道。在自己的国家搞实验,自己不能选地方自己又有什么脸面说是自己的研发成果呢;其次就是当苏联撤走时我们从火炉里抢来的资料,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位喝醉酒的苏联人说:“这些数据你们就是用计算器算都要两年,我看还是算了吧”还有就是他们说:“伞是由高个子的人来撑得”这些话深深的刺激了每一个中国人,一个人的尊严尚且不能受到侮辱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呢。我们做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高技术的企业合作但是我们要学到的是打鱼的方法而不是让他们给我们鱼。

第二、 志愿军的泪。冯石带领自己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部队转战隔壁战士们没有

一句怨言,有的只是服从和执行。其中有两个镜头让我很感动。镜头一:一分队去找水结果就这么永远的消失在沙漠中了,找到的只有一只破鞋,这就是军人,军人为祖国而生,为人民的安全而生,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需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镜头二:在冯石的号子感染下,部队的热情空前高,干活的热情犹如当年的北大荒生产。总结一下就是:在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不仅表现在工作上庚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公司文化的忠,那就要求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文化时要考虑周全;作为企业领导人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还要具有号召力,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热情,在这一点上冯石就做的很好。

第三、 科学的力量与人民的力量。在陆光达到达罗布泊的时候,有一次在建试验基 地时士兵们用的是盐碱水,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能找到的只有盐碱水,但是被陆光达给否定了,基地的质量不能有误,必须用淡水,结果全运输队日日夜夜奔走在环境恶劣的隔壁上只为那工程的质量。对于我们做企业,“差不多”、“凑合”、’还行吧”这些词永远不能出现在我们的字典里,我们要用数字说话,这里的数字不是简单的阿拉伯符号,是一种态度,对企业的态度,这是容不得丝毫马虎的,不管作为企业的员工还是管理人员这些都是必须的,肯德基、麦当劳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四、 爱情。在陆光达和王茹慧的爱情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第一,学长 和学妹的爱情,第二爱情因外力的作用而受伤(因王茹慧她父亲的身份她没法参加原子弹的研制甚至是和爱人的交流都有警卫在场)第三,爱是相互体贴和相互理解,当陆光达在戈壁对王茹慧说:“我们该有个孩子了”我感觉那时的王茹慧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当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政府再次郑重声明:“中国进行必要的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再一次郑重宣布,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说的话,从来是算数的。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一道,共同努力,坚持斗争,为完全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崇高目标而奋斗!”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是中都是和平的坚决拥护者,从始至终都是。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和平永远都不是一个想要就能要来的东西。任何和平时期的维持都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持的,如果我们不造原子弹,那将永远生活在两大帝国主义的阴影下,所以我们制造核武器完全是出于防御。另外我认为最根本的理由是中国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虽然新中国政治上站起来了,但军事上还受人欺侮,经济上被人封锁,外交上不被某些大国承认,甚至有人以核讹诈威胁我们,形势是异常严峻的。为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被迫下决心解决原子弹的有无问题。

值得提到的是一些老一辈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光辉榜样。他们大多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很有造诣,世界知名。如果完全从个人兴趣选择出发,研制武器的吸引力就不一定处于首位。但是,他们毅然决然以身许国,把国家安全利益视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更是国家决策深得民心的历史见证。

总之,看完这部片我很激动,激动的是我们中国因为原子弹迎来了一段稳定的发展 时期;我也很满足,因为当我带着目的和思索去看电影时我可以体会到电影给我们 在其他方面更加丰富的启示,那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作文六:《横空出世(二)》700字

横空出世(二)

艾滋病出现后,科学界表现出普遍的乐观态度。科学家们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个疾病会被很快征服,大多数科学家预言在20世纪结束之前,有效的抗艾滋病的疫苗会问世,艾滋病会和肝炎、天花等其他病毒性传染病一样,被控制甚至消灭。可是到了1997年,疫苗专家一致无比悲观地宣布,经过多年临床研究,现有的疫苗一无是处,必须从头来过。

艾滋病如同上帝和人类开的一个大玩笑,又像地狱里魔鬼的一次出击,这一击就命中了人类文明的死穴。它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文明的丑陋和虚弱。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人,甚至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将不得不和艾滋病共存,就像我们的祖先不得不和鼠疫、天花共存一样,就像我们不得不和流感共

存一样。科学驱散了我们心头的部分阴影,可是新的阴影又笼罩上来,人类的心头仍然阴云密布。

人类的未来因为艾滋病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不可预知,但对于艾滋病的过去,由于科学的进步,目前我们已经非常明了了。艾滋病的历史作为一个样板,可以被用来验证和预测过去和将来人类传染病的模式。艾滋病的自然史提供给我们一个触手可及的传染病诞生、成长和泛滥的历程。

艾滋病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974年底,在扎伊尔工作的一位丹麦女医生瑞斯克出现严重腹泻,各种药物都无法减缓症状。瑞斯克的体重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她脖子下和腋下的淋巴结肿大,表明体内有感染,可是医生们无法确认她是受到了什么感染。瑞斯克疲惫到无法继续工作,只好回到丹麦求医。丹麦的医生并不比非洲的医生高明多少,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某种东西破坏了病人的免疫系统。瑞斯克的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出现各种细菌感染症状,最后必须借助氧气瓶才能呼吸0 1977年12月12日,47岁的瑞斯克死亡。对她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其肺部长满了卡氏肺孢菌。卡氏肺孢菌性肺炎直到1942年后才被发现,而且非常罕见。丹麦的医生们对此大惑不解,因为仅仅是卡氏肺孢菌是不可能导致病人免疫系统如此脆弱的。

作文七:《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 英文版 四百字》2700字

Keep your dream alive

Everyone should have a dream ,it is important that keeping your dream alive. When you are growing old as a player before ,do you remember your first lover ?When you are going to die ,do you remember your initial dream? When you stand the foot of Kilimanjaro ,please pluck up your courage like before,keep your dream alive.

Kilimanjaro is a snow covered mountain 19,710 feet high, and it is said to be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Africa. Its western summit is called the Masai "Ngàje Ngài," the House of God. Close to the western summit  is the dried and frozen carcass of a leopard. No one has explained what the leopard was seeking at that altitude. The whole novel never mention the leopard ,but I know the leopard is seeking--dream

Harry's life was failure through his memory. He was tired of life under the plicated social culture when he was a poor writer.  Harry do not know what to do under pression: he saw death---Williamson, the bombing officer,died On the battlefield; he saw cruel----he sent exchange of populations into the mountain. And it was snow they tramped along  until they died that winter ; he saw grim---the host of hotel suicide under bankrupt.  It makes harry became cowardly. He avoid the dream and stay with different women . Actually ,harry still need honor like human need . He felt guilt that he rely on wealthy women. So he made the safari in Africa,unlucky ,he was inflected,and he dead at last . It is just a coincidence superficially ,but it is not coincidence that he came to Kilimanjaro . Africa was the place where he had the happiest time in his life, so he had e to there to start again.There was no hardship; but there was also no luxury and he  thought he could get back into training that way. That in some way he could work the fat off his soul the way a fighter t into the mountains to work and train in order to burn it out of his body. He came back to find his dream.

He did not came back at last,just the leopard died on the Kilimanjaro,they had never climbed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But harry made a fantasy that he climbed on the top of mountain under death.he saw a pink sifting cloud, moving over the ground, and in the

air, like the first snow in a blizzard that es from nowhere, and he knew the locusts were ing up from the South. Then they began to climb and they were going to the East it seemed, and then it darkened and they were in a storm, the rain so thick it seemed like they are flying through a waterfall, and then they got out and Compie turned his head a, grinned , pointed and there, ahead, all he could see, as wide as all the world, great, high, and unbelievably white in the sun, was the square top of Kilimanjaro. And then he knew that there was where he was going. He found his dream in his soul.

作文八:《横空出世苏东坡》20700字

横空出世苏东坡——苏轼其人其词之略说

苏东坡不是专门的词人,通常认为他是在三十七岁时才作词的(今亦有考艄更早的一些词作的,可参见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注》),可是他一作,就让词坛改天换地了。(他是个“历史事变性人物”,他是个“横空出世”的“莽昆仑”,阅尽了人间春色,涵涌着万古深情,不动作则已,一动作就动地惊天“词”这条路上在他以前已经有很多人走了,而且走出了辉煌。可是他一走上来,就“指出向上一路”,就“新天下之耳目”,就让“弄笔者始知自振”,这是何等的冲击力!他真有太阳须臾上天衢,逐去群星逐去月的气势。“传统”让他惊呆了,作词的让他这么一击好像明白了点什么,道路好像一下子开阔了,没想到原来认定的荆棘之地,倏然变作通衢。古之大禹也,凿巨石而启后世,东坡亦启后世者也,所不同者,东坡似不著力,似不刻意,“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记得有一本苏轼的传记上说若远绍苏家前世,能找到唐代武则天朝的宰相苏味道这位有名的先人,若真是这样,则苏味道这位远祖也并不为他们苏家添多少光荣的,那是个“明哲保身”的人,虽不能说他是个“持禄宰相”,但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政绩。在有唐一代,略有文名而不称著。所以讲苏轼一家,无须绍祖以取荣,只东坡与父洵、弟辙三人,就足可光照千秋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其祖宗因他们而光耀,其后代因他们而自豪。他们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他们家出了三个大文豪,其富又岂可以金银计哉?当时的大散文家曾巩说:

“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知其名,家有其书。”

(《苏明允哀词》)这种“富”虽千百代有谁家可与比伦!

眉山小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东坡生于斯,幼长其间,得山水之助自不待言。其家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他一生喜欢竹也喜欢书,幼岁读书甚勤,有书皆读,每读不忘。读《汉书》,至于任人翻检一传,即能背诵无所遗漏。幼时所读书,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大概是汉史与《庄子》。母程氏夫人曾为他讲《后汉书范滂传》,范滂的事迹令他激动不已,他对母亲说,长大后要做范滂那样的人,程夫人说,你若能做范滂,我难道做不得范母么?其嘉许之心可见。这故事在《宋史·苏轼传》中记着。后汉桓帝时,朝政不修,宦官当道。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与太学生上书弹劾奸党,可是皇帝却命令捉拿上书人,遂起历史上极残酷的“党锢之祸”。别人逃祸,而范滂独不避,与母别,母慰之曰:美名、高寿,岂可兼得?范滂从容就捕,死于狱中。这种以天下为己任,遇艰危而不悔的用世之气格,对苏轼一生影响很大。他自幼佩服当朝名宦范仲淹,那时他并不知道范滂就是范仲淹的远祖,但那种精神的血脉却通贯在他的周身。据他弟弟苏辙后来为他作的墓志铭上说,他“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读《庄子》,则一方面得其“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而不伤”的不为外物之得失荣辱所累的超然旷达之精神;一方面又得其汪洋恣肆酣畅淋漓的文风之浸染。读苏词,则不能不知他有一颗把儒家用世之志意与道家旷观之精神作了极圆满之融合的心灵。东坡一生之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他拥有一个博大而丰富的心灵世界,林语堂先生说:”他的思想有印度风味,脾气却完全是中国人。由佛家绝灭生命的信仰,儒家生活的哲学和道家简化生命的信念,他心灵和感觉的坩埚熔出一种新的合金。”(《苏东坡传·序》)

苏东坡才高学富,有大魅力。“魅力”这词儿不好说,只宜感觉,如女子之风情与花朵之姿韵。但是我们只要读一读苏东坡,就会喜欢他,因为他真是可爱。就像林语堂说的,“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只是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著作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为他写得好美、好丰富,又发自他天真无邪的心灵。”(同上引)他才高,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没有他走不通的路,以其才而论之,就是在“黑道儿”上走也能走出辉煌。但是他的心志他的善良,使他即使担荷着人类之苦难、承受着世态之艰难,他也要做一个真真纯纯堂堂正正的人。他确曾这样想:“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其才岂可轻与他途哉!

苏东坡当然是要走仕途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做官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他的父亲在这个途径上走得并不成功,其文名称于天下,但他的官运不济。他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苏轼、苏辙两兄弟也真是不负父望,在嘉祐二年(1057)三月,同科进士及第。苏轼有天分,又勤奋,磨砺有年,初发轫,就能占得头彩,那原因,一方面他确实是“千里马”;一方面他遇到了伯乐。韩愈曾说过,世无伯乐,就等于没有千里马。酷爱韩文的欧阳修,是苏轼他们这一届考生的主考官,这是苏轼的幸运。欧阳修可以说是个爱才如命的人,如《宋史》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而且关键是他有慧眼。他读苏轼的试卷非常欣赏,只是当时他不能知道那是苏轼的文章,怕是他的门生和同乡曾巩的,为了避嫌,他极力劝说主张录为第一的另一位试官梅尧臣,把苏文列为了第二。列为第二的原因也不仅于此,还因为苏文中用了一个典故,试官们谁也不晓得出处,怕取了第一经不起质问。榜发以后,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去欧阳修那里拜谢恩师,欧阳问起苏轼那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典故出于何书?苏答在《三国志.崔琰传》的孔融注中。事后欧阳修查《三国志》还是没有查到,等苏轼又一次去时再行究诘,苏轼说,孔融在注此传时借袁绍败后,曹操把袁绍的儿媳妇赐给自己的儿子一事,写信给曹操说,周武王伐纣,把纣王的宠姬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问典出何处?孔融说,我以今度古,想当然耳!苏轼对欧阳修说,我用那个典故,和孔融一样。欧阳修非但不怪,反而对人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见杨万里《诚斋诗话》)他又在《与梅圣俞》这封信中同梅尧臣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还有一次他在家中和他的儿子谈论苏轼时说:

“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朱弁《曲洧旧闻》)这位欧阳文忠公真是太喜欢苏轼了!韩愈曾言之于先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今吾为之言曰:有宋一代,若无欧阳修,则无苏东坡!

“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这是苏轼在《钱塘勤上人诗集叙》中的话,欧公自然当得。当然,若只有欧阳公,亦不足,宋仁宗这位重视人才的皇帝,也不能不提及。嘉祜五年(1060)苏氏兄弟应策试,文章写得都很激烈,上自皇帝,下至宰执,多所批评。大臣们都有些受不了,但是仁宗还是肯定了他们。苏轼入三等(最高等),苏辙为下等。仁宗退朝后对高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们找到了两个宰相。(《宋史‟苏轼传》)

苏轼是幸运的,才华加上机会,使他比较顺利地走上仕途,可是等着他的却是无尽的灾难。然而,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没有因为政治的险恶而失去对人类的关怀;没有因为世道的无情而减却对世人的爱心。他活在纠纷迭起的时代,搅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可是他决不减单纯真挚,决不去装腔作态,他对自己完全自然,

完全忠实。他只是一路地唱歌、做事、评说,他只是任凭自己的良知,任凭自己的感受,从不计本身的一切后果。你让他死可以,你让他假决不行;你捕他、你贬他、你把他投入屈辱,他没办法,但你要让他不说话、不唱歌、不快乐、不爱这个世界不爱人,却办不到。《东坡事类》中记:“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交,子瞻曰:他,因为他真是可爱。就像林语堂说的,“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只是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著作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为他写得好美、好丰富,又发自他天真无邪的心灵。”(同上引)他才高,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没有他走不通的路,以其才而论之,就是在“黑道儿”上走也能走出辉煌。但是他的心志他的善良,使他即使担荷着人类之苦难、承受着世态之艰难,他也要做一个真真纯纯堂堂正正的人。他确曾这样想:“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其才岂可轻与他途哉!

苏东坡当然是要走仕途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做官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他的父亲在这个途径上走得并不成功,其文名称于天下,但他的官运不济。他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苏轼、苏辙两兄弟也真是不负父望,在嘉祐二年(1057)三月,同科进士及第。苏轼有天分,又勤奋,磨砺有年,初发轫,就能占得头彩,那原因,一方面他确实是“千里马”;一方面他遇到了伯乐。韩愈曾说过,世无伯乐,就等于没有千里马。酷爱韩文的欧阳修,是苏轼他们这一届考生的主考官,这是苏轼的幸运。欧阳修可以说是个爱才如命的人,如《宋史》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而且关键是他有慧眼。他读苏轼的试卷非常欣赏,只是当时他不能知道那是苏轼的文章,怕是他的门生和同乡曾巩的,为了避嫌,他极力劝说主张录为第一的另一位试官梅尧臣,把苏文列为了第二。列为第二的原因也不仅于此,还因为苏文中用了一个典故,试官们谁也不晓得出处,怕取了第一经不起质问。榜发以后,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去欧阳修那里拜谢恩师,欧阳问起苏轼那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典故出于何书?苏答在《三国志.崔琰传》的孔融注中。事后欧阳修查《三国志》还是没有查到,等苏轼又一次去时再行究诘,苏轼说,孔融在注此传时借袁绍败后,曹操把袁绍的儿媳妇赐给自己的儿子一事,写信给曹操说,周武王伐纣,把纣王的宠姬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问典出何处?孔融说,我以今度古,想当然耳!苏轼对欧阳修说,我用那个典故,和孔融一样。欧阳修非但不怪,反而对人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见杨万里《诚斋诗话》)他又在《与梅圣俞》这封信中同梅尧臣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还有一次他在家中和他的儿子谈论苏轼时说:“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朱弁《曲洧旧闻》)这位欧阳文忠公真是太喜欢苏轼了!韩愈曾言之于先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今吾为之言曰:有宋一代,若无欧阳修,则无苏东坡!“

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这是苏轼在《钱塘勤上人诗集叙》中的话,欧公自然当得。当然,若只有欧阳公,亦不足,宋仁宗这位重视人才的皇帝,也不能不提及。嘉祜五年(1060)苏氏兄弟应策试,文章写得都很激烈,上自皇帝,下至宰执,多所批评。大臣们都有些受不了,但是仁宗还是肯定了他们。苏轼入三等(最高等),苏辙为下等。仁宗退朝后对高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们找到了两个宰相。(《宋史‟苏轼传》)

苏轼是幸运的,才华加上机会,使他比较顺利地走上仕途,可是等着他的却是无尽的灾难。然而,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没有因为政治的险恶而失去对人类的关

怀;没有因为世道的无情而减却对世人的爱心。他活在纠纷迭起的时代,搅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可是他决不减单纯真挚,决不去装腔作态,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他只是一路地唱歌、做事、评说,他只是任凭自己的良知,任凭自己的感受,从不计本身的一切后果。你让他死可以,你让他假决不行;你捕他、你贬他、你把他投入屈辱,他没办法,但你要让他不说话、不唱歌、不快乐、不爱这个世界不爱人,却办不到。《东坡事类》中记:“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交,子瞻曰:

„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有此爱心,他才能做事作文无所挂碍,他才能超越苦难而威风一世、雄视百代。老年的苏东坡自海南赦还时,检讨其政治的一生,作自画像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他对政治真是心冷到了极点。年轻时他曾自信于“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他对政治实在是太天真了。这个宋仁宗口头上的“储相”,政治上的一生却是连连地贬来贬去。他的才学并没有在政治上得到充分的展示,这岂止是东坡的不幸,实大宋之不幸也!但是黄、惠、儋之贬,却是他文艺创作的连连辉煌之时。大宋没有成就一个辉煌的“政治的苏东坡”,却成就

了一个“文艺的苏东坡”、“文化的苏东坡”,两千年之文化艺术史,苏东坡是第一大文人,是最具有“知识分子”意味的中国文化人!

读东坡的词,不能不知其为人,如孟子所说: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洪亮的《放逐与回归——苏东坡及其同时代人》,是很好的东坡传记,读者自可参阅。我们主要说他的词,不遑细述他的故事,但是读东坡词,不去读一读他那丰富的一生,就总不能读得深人。

东坡作词,通常说是始于杭州通判任上,其先,他的精力用在科考和经世致用的大文章上,但也并不是绝对不留意歌词,如其《与族兄子明书》中曾说:“记得应举时,见兄能讴歌,甚妙。弟虽不会,然常令人唱为何词。”那时他应该听了一些柳永那类的歌词的。那时的他,青年热血,手中的笔,纵横捭阖于政事之议论,他是要建功立业,还无暇也无心流连坊曲。及其妻亡父殁,扶柩还乡,丧期满而返回京师时,王安石已变法矣。苏轼并不反对改革,他是不喜欢王氏的过激。这样他自然成了新党的对立面,便请求外放,去了杭州。潞经.颍州时,和弟弟苏辙去看了他们的恩师欧阳修,陪欧阳公游颍州西湖,作了一些诗颂扬欧阳修,欧阳修也为他介绍了在杭州的朋友。这是他们师生最后一次见面,转过年来欧阳公就去世了,苏东坡恸哭于孤山僧人惠勤禅室。他是在政治上失意的情况下开始写词的,而且又是在杭州这样一个暖风能熏得游人醉的地方,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也就是说,有了那种心情,有了那种背景,也有了较之于京师的闲暇n这个时期他作了很多的词,他的词作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乌台诗案”以至黄州之贬以前,他在杭州、密州任上作了很多的词;再就是编管黄州时以至于惠州之贬以前这一段,也作了大量的词,惠州、儋州,词不多矣。

东坡始作词,少不了受别人的一些影响,除了柳永、张先那一类的流行歌曲,欧阳修对他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欧阳不止是“疏隽”开启了苏子瞻,还有他那种对于自己悲哀忧苦的能够排遣,对于宇宙万物能够取一种赏爱之态度,对苏子瞻其为人其为词,都有所沾溉。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这一方面有东坡个性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大概也有他恩师欧阳文忠公的楷模力量在吧!

到杭之初,曾有《浪淘沙》词云:“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他期盼春天,所以他歌颂春天。秋天呢?柳永常常悲秋,苏轼不然,他内心不是没有悲感,但他却出之以豪放,如《南歌子》云:“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我们看,这里面是不是有他的恩师欧阳文忠公的影子?

这时期他与八十多岁的老词人张子野颇多过从,相传他与张子野游湖时曾同赋《江城子》词云:“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宋人袁文《瓮间闲评》说这是苏东坡与刘贡父兄弟游西湖时所作,没提张子野,或许张子野在船上也未可知。词之缘起是“忽有一女子驾小舟而来,自叙„景慕公名,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惮呈身以遂景慕之沉,愿献一曲。‟坡乃为赋《江城子》词。”这应是张子野那一类的歌词,可东坡写得何等澄澈!词末化人一片神雾,自不在人间艳情上徘徊。这是东坡“韶秀”(周济语)一类的词。金代元好问曾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

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见《遗山文集》卷36《新轩乐府引》)大概地这样说东坡艳情一类的词,应该没有问题。但他写标准的、本色的艳词,也是好手,如其被贬黄州后过金陵所作之《临江仙》(依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词云: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想伊归去后,应似我心怀! 把它放到宫体、花间一类的艳情词里,本色自本色矣,且又是本色中大气的那一类。所以,说东坡豪放词时,有人说是曲子中缚不住者;我们说就是他的艳情词,也是“宫体”缚不住者啊。东坡以豪放词著名,而其婉约一类词亦写得极好,风韵如东坡,晁无咎却说他的词短于情,真不知东坡者也!下面我们看他一首写在这个时期的婉约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入、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是写夏景的,也可以说是写石榴花,但更是借写景物而写一种心情。因为写得朦胧,所以后人不能辨其旨,因而有人说这是为杭州官妓秀兰作的(《古今词话》);有人说为侍妾榴花作的(《耆续旧闻》);也有人说是在杭州万顷寺作的,因为寺中有榴花(《艇斋诗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词之本事的记载,不能一概视为胡言,只是用时须谨慎而已。若杨浞《古今词话》类多小说家言,大都出于传闻,但说是一点影子也没有的瞎编,也不能那么看。宋人胡仔极力反对杨氏,责之甚苛,亦无谓。胡仔说,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娼而发邪?”其实为娼而发,为什么就不能托意高远?胡仔认为东坡此词是横遭杨氏点污,深为不幸,所以他说“吾不可无一言雪其耻!”其实他也有点太道学气了。我们不在“本事”上纠缠,其实苏氏在这里不过写了人们常常会遇到的那种懒懒的、微微的有些伤感,说来无谓,不说又神摇意动不能自禁的心情。这很有点像秦少游那首也颇朦胧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阕。只是秦少游写得抽象、跳跃而又密不透风,人们也不会再附会进什么故事了;东坡则都是具体之描写,且描写颇连贯,容易给人以附会之机会。我们只就词说词,东坡写人之每一举措,榴之某

种姿态,都是借具体之情事物态,来写一种难以言传之心情。必欲盯紧字面而不探究字面之下意,则当然只会臆想出故事并去传播故事了。而东坡作词时之心情,以及词中所能让后人解读出的东西,就常常被掩盖在那些很具小说意味的传说里,同时更不幸的是掩盖在那些同源衍化出的不同之传说之间的相互究诘与攻讦之中了。倒是沈际飞的一段话颇为恳切,他说:“凡做事或具深衷,或即时事,工与不工,则作手之本色。

《贺新郎》一解,苕溪正之诚然(指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古今词话》“为秀兰作”之说)。而为秀兰不为秀兰,不必论也。两家纷然,子瞻在,不笑其多事耶?”(《草堂诗余正集》)

此词咏景物是表,咏人心情是里。上片以人喻物,下片以物写人,是二实一,至浑然莫辨。“乳燕”三句布景,初夏午后之境,幽静已极。“晚凉”三句,写人浴后之秀丽,亦未尝不是写雨后榴花之身洁。“手扇似玉”,写人亦可,喻花亦无不可。写人是直叙,喻花是移情。“渐困倚”至上片之末句,写人孤眠,旋又被竹风惊醒,亦未尝不是写花之孤处,又经风之摇曳以生姿态。写风吹花枝,而喻以梦断瑶台,由静而动,跌宕生姿。下片似专写花,”石榴三句,写花之品格忒高,如写梅之不与桃李争春色,榴花则是·t浮花浪蕊都尽时,一枝独领于夏热。此中有人之孤独感,亦有人格之纯正感。保有人格之独立,往往其代价是孤苦无依。”浓艳”二句,以花之“芳心千重”,写人之情意独厚。“又恐”二句,以花事之难久,写世态之常变。“恐”亦写出《临江仙》中“长恨我身非我有”的那种自己难以把握自己之命运的苦痛。“若待得”三句,写花若再逢,必更憔悴;人若再见,徒叹苍颜。这是说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就物是人非。亦写出一种被外物左右的不自由,而自己又无可奈何。词之末二句,言“两簌簌”,是花落簌簌,泪落簌簌,至是人与花合为一处。此为东坡词中一较出色的婉约词,写一种哀伤,伤花的命运,亦伤人的命运。与得婉转而意密,真是当得本色!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跳跃一下时间的阶段,来说一说东坡谪居黄州时的一首更出色的婉约词,那就是被宋末张炎推为“压倒古今”的和韵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是一首“次韵”的词,章质夫曾作过一首《水龙吟》,写杨花,那词写得也很美。所谓“次韵”,就是按章词的原韵和一首。章词是这样的:

燕忙莺懒芳残,正陌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入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我们说章词写得也很美,“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也真是曲尽杨花之妙处了,但若像《诗人玉屑》上说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这就有些不切实际了。我们一比较就能看出,苏词也真能应上那话: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就无颜色矣!后人也有两不得罪的话说:“(苏词)与原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许昂霄《词综偶评》)这种骑墙之态,可恶!说章词写得好尚可,说“绝唱”,则置东坡于何地?若说不可轩轾此二词,不是没有眼光,必是没有原则。

此词是咏杨花的,“杨花”在这里自然是喻体,整首词也是拟人写法,借杨花写的是一种人生的失落感,所以杨花在这里就不是“无情物”,也不是“全无才思”。这

首词的起句是关键,统摄全篇,将整首词划在一种似花又不是花、似人又未写人的迷朦氛围之中,这就将那种贬谪心与失落感的微妙心态写出来了。正如廖辅叔《谈词随录》中说的:“一起统摄全篇,像花又不像花,谁也不会爱惜它,骨子里是蕴藏着一种被遗弃的感伤情调。”“抛家傍路”一句最凄惨,“无情有思”一句又极恻隐。“无情有思”,就是有情有意,“无情”是前人说的,“有思”是东坡说的,而有思无情是不可能的。“情”犹“欲”,“思”犹“理”,前人曾说过:“吾心中之有理与欲,如磁极中之有南与北,如电性中之有阴与阳,有异焉者,非交相斥,而交相引也。其有真理者,必其有真欲存焉者也;其有真欲者,必其有真理存焉者也。非有真理,必不足以动真欲;非有真欲,必不足以得真理。”(《私心说》,见《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三,第816页)这是极中肯綮之言。东坡在这里说“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是真理解杨花之言,而非表面观也。亦即他理解那种失落的苦痛。杜甫《白丝行》诗句云:“落絮游丝亦有情”,东坡或由此繁衍成篇,而自有东坡对世事的切肤之感在。“萦损”三句,进而言杨花有情,至于愁损柔肠,写出了被弃者的冷落与生活的没有意义。专制社会常常把人投入“生活的没有意义”,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杀伐,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这比杀身更残酷!“士可杀不可辱”,可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常常被“弃”在屈辱之中,至其恍恍惚惚,真如太史公司马迁说的“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报任安书》中语)东坡在这里用婉约手法写这种被弃的孤漠,所谓“萦损愁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写杨花美人,皆寓一己之情怀。花被抛弃,人被抛弃,又不甘,就“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好梦是为了安慰苦心情,可这“梦”还没有到得好处,就被“莺呼起”了,被抛弃者连个做好梦的资格都被剥取了,“薄幸郎君”何其酷!“专制社会”何其酷啊!下片写落花本已经不得风雨,可偏偏又雨打风吹,其境遇更不堪矣。“一池萍碎”值得一说,作者自注曰:“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不管是否“信然”,值得注意的是由杨花而浮萍的这一转换,只是形态上的变异,而杨花那种无依无靠、没着没落的内在之质,与浮萍并无二致。一夜风雨,杨花虽不见了,可那无依无靠、没着没落并无稍减。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内心的苦闷无减,只把愁容变作欢颜,强颜而不言辱,那也无非是不得已的以自欺而欺人。“春色”三句,写杨花之飞尽实是写春的归去,是写像春天一样的美好的事与人的消逝,美好淹没进流水与尘土,花无人怜,人亦无人怜,这是世界对物的冷漠,对人的冷漠。东坡大半生被贬来贬去,联系到专制社会中被遗弃的正直与善良的人们,那种被贬抑、被遗弃,简直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无人经意,无人垂顾,无人以为值得一提,我们不但对别人的失落已经付不出同情,我们甚至对自己的失落也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就像麻木于杨花的“抛家傍路”一样,这使得那种失落的苦痛之外,又添上更深的一种惆怅与悲哀。“细看来”三句,由花说到人,飞花与离人何其相似!这里并非仅止是将人的情感移人杨花,而是将人的人性与物的物性作一种比照,人只有对人的人性有了自觉,才更能将物的物性作一种平等的关照,而能对物的物性作平等关照,才能以一种平等的、理解的态度对待人的细微的情感,才能对别人的苦痛报以真诚的同情。唐人“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的诗句,亦如此处这种物我关系,是物我两忘而至于合一。杨花有杨花的失落,离人有离人的失落,形态上这失落各有其特性,而从宇宙自然之通感此一角度言,它们又有共通的东西,所以杨花与离人在这里融在了一处,至于让人不知到底这是写杨花还是写离人。此词以“细看来”三句作结,发无穷之感慨,有深远之余哀。正如俞陛云先生所说:“结句怨悱之怀,力透纸背,既伤离索,兼有迁谪之感。”若更进一步说,“离人”又非止言“迁谪之感”,而是言“离”人间

一切美好之事物的失落感,以东坡之开阔的胸怀,必不只关注于自己,而更关注于群人也!东坡词,多以一己之情怀,发宇宙之感喟,所以他能将古所谓“无情物”的杨花,反其成见而写出一种新意来。东坡在这里用婉约之笔,写一种“失落感”,代表着专制时代一些正直善良的人被弃置、被冷落、被忘却的共同的怅惘与悲哀。其词清而其志洁,这是他的婉约词的过人之处。

熙宁七年(1074)五月,朝廷命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他是由杭州请调到密州的,原因是“请调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他与弟弟苏辙的手足之情也可以说是千古称道的,几年没有见弟弟,他确实有些想,那时苏辙在济南做官,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离弟弟就近了许多。苏轼多情,告别杭州也有不尽的难舍之情,可是大丈夫之别,自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你看他在给他的同乡、新任杭州太守杨绘(字元素)饯别的那首《南乡子》词里这样写:“东武(指密州)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这豪气在词中已出矣。

在密州任上他写了那首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词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所谓“兼怀子由”,自不是专怀,苏轼在中秋节欢饮达旦,乘醉而歌,自有一番感慨。这首因“月”而起兴的词,关于它的命意,真可谓聚讼纷纭。或谓“思君”(如《岁时广记》卷廿一引《复雅歌词》说),郑骞《词选》驳之曰:

“此说殊谬,时地皆不合。”或谓此词反映了苏轼出世人世两种思想的冲突,这是针对词中“我欲乘风归去”五句而言的,说苏轼原本有出世之想,继而衡量再三,复觉人间尚好。而缪钺先生则说“起舞”二句,是“在月色澄明中翩翩起舞,顾影自喜,这种境界已是仿佛天上,又哪像在人间呢?”(参见《灵豁词说》第235页)此说取自黄蓼园《词选》,黄说:一„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也。”这是说已进入一种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则天上、人间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是说进入了一种极高的境界,所以像下片尽管因苦痛而无眠,也瞬间便可排遣了。这种可以排遣,在于心中可以融和不同的诸方面事理。下片“转朱阁,低绮户”,是写月之由东而西移,始终看着一个彻夜无眠的人。人何不眠?是不理解月圆人缺的不和谐。然而旋即解脱,是人,自有悲欢离合之情感经历;是月,自有阴晴圆缺之物理变化。说“此事古难全”,盖谓月有月之物性,人有人之人性,人别与月圆本是两两无涉的事,何必多情自苦!再退一步说,人虽隔千里,却可共同拥有一个明月,又何怨之有?这种融和之心,开解之心,或许与苏轼读佛道家书有关系。其实在这首词中,对人间天上、悲欢离合并不欲作彻底的究诘,苏轼此词不过在表述着一种“信念”,英国哲人赫尔(R·Hare)尝有一概念为“blik'‟,或可译

为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信念”。天上好,人间好,或者人间在某一刻(如吃醉酒起舞时)亦如天上一样好,这都须有一种比照在,比照就有两方面或多方面。天上好是一种信念,人间好也是一种信念,人间亦如天上,是把前两种信念融合后又成的一种信念,苏轼在这里没有遽然对世界作出一种判断。“何似在人间”,不是确论,也是既无法证实又无发证伪的东西。当然,“blik”(信念)也并非没有正当与错误之别的,又一英哲密切尔(B·Mitchell)则认为,轻易地肯定或否定是

没头脑或不健全的,“如果他在内心体验到(正反两方面事实所造成的)这个冲突的全部力量,那么他的信仰倒会被视为健全而合理的。”在密切尔看来,一些宗教命题仍然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断言,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那么“blik'‟(信念)也应该能被证实或证伪。

美国哲人希克(·Hick)认为此种证实须待将来,对同一事实的两种不同之感受,两种不同之解释,其中哪一种符合实际,要靠未来的亲身体验来证实。苏轼在此词中只是提出了两种信念,谁是谁非,似无定论。这既无法定论,也无须定论,后人必欲澄清也是徒劳。东坡伟大处在能兼容,不作徒劳的深入之究诘。“天上”亦容,“人间”亦容。谓“高处不胜寒”,只云“又恐”,自非定论;谓人间尚可居,只云“何似”,亦非定论。必欲诘其出世人世,则唤起东坡于地下竟能知之耶?至于出世好人世好,自可任后人以后人之境遇作解,而终极之解释,仍似不易。 东坡这首词出来,真如词中出了屈原与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真是穿透时空之呼吁,融合天人之祝愿,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而又岂只在“中秋词”哉?此词一出,诚令天下人知道词之空间原来是如此广大,词又岂止是诗之余耶?于此自可与诗争高下矣!脱词的“诗化”在东坡这里完成,一点也不为过,所谓词的“诗化”,就是词的“士大夫化”,就是词像诗一样了,是词于是时能比较完整地写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面貌和深刻的思想面貌了。它从软语幽怨的歌场的单薄,走向了文人士大夫的内心的丰富与深刻.这是绝不同于柳永的歌的,即如苏轼在密州所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他的这种融文人士大夫深厚之学养与澄明之人格的自家面目,虽不能绝对地说在词坛“一洗绮罗香泽,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却实在是能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的。从完成词之一"诗化”这一角度说,苏词一出,“花间为皂吏,而柳氏为舆台”(胡寅《酒边词序》中语),并非过誉之词也!)

这个时期他还写了两首《江城子》,一首悼亡妻,一首叙出猎,前者极深挚,后者极痛快。先说第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二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乙卯这一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的妻子王弗已去世十个年头了,所以开篇即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二句,是说妻亡十年间,日日不能忘,不必有意去想,而伉俪之情深却每萦于心怀。”千里孤坟”,谓妻的葬处在四川老家,相隔迢递。而于此说“千里”,说”孤坟”,实在是含蕴着许多对妻子的悔意,那么远地把她一个人抛在那里,让她独尝凄凉而没有人说话。她死了,本不需要说话的,也无所谓凄凉,可是在苏轼心里,无论如何她一直是活着的。其妻贤而慧,可是恩爱夫妻却不能到白头,婚后只十个春秋她就被病魔夺走了,这是苏轼的大痛。妻亡十年后,苏轼仍在永恒不改的回忆中,而岁月的侵凌,却使他添了许多的衰老与憔悴。仕途颠簸,风尘满面;思念镂骨,青鬓添霜,这十年来已完全改变了旧时的模样,怕是相见也难以相识了。思之苦思之挚,于此见之。下片忽写梦境,轩窗梳妆,犹如生前。梦是愿望的实现,写梦中相会,实因日思夜想者就是能与妻子再相聚也。“相顾”二句,是说原有千言万语,乍一相逢竞不知从何说起,惟有泪眼相向了。梦中人,往往是越要做什么就越是做不到,越想诉说却越说不出。幽明路隔,惟有以梦聊可当一通途,可是见了面却不能互致一言,此真大憾者也!“料得”三句,是说思念为之肠断之处,就在明月夜里的短松岗上,

那里有亡妻的孤坟,那里就牵动着东坡绵绵不断的哀思。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词“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是谓的评!

下面我们再看他的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所引《与鲜于子骏书》中,苏轼还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当是指此词。“老夫”者,自负之语也。牵黄擎苍,是写鹰犬共襄猎事;而继以“千骑卷平冈”,声威之壮,气势之大,苏词之前,何曾见得?百姓倾城而出,太守执弓射虎,真是写得虎虎有生气,势来不可当也!下片开首三句,有不甘心老冉冉之将至的意思,亦写得自负,是自上片顺势而来的。“持节云中”二句,用《史记·冯唐列传》故事。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的故事用在这里,就引起后世注释家的争议,或认为东坡此处是自比魏尚,也有人认为东坡自比冯唐。世多以自比魏尚说“文不对题”,因为东坡移密州不似魏尚的因罪见拘,何须冯唐持节来赦?然而说自比冯唐似亦不得其解,难道这里苏轼是要借神宗之力、欲负冯唐之使命去赦有罪之人吗?说亦无力。其实凡词人用典,未必非要自比典中人,此处当是泛比。时宋与西夏对峙,国祚受到威胁,主要敌人是外族的侵略者。苏轼因党争被派为地方官,深知内斗之害,而内斗足可消耗对外之锐力。故东坡以此典故说对那些因个人恩怨或党派之争而受到不公平待遇者要宽容。国家方用人之际,不应再有如魏尚那样无谓之冤狱了,不应在内斗上将人才湮灭。梁任公《自由书》云:天下为豪杰之天下,而豪杰数十人合为一点,“则其力非常之大,莫之与敌也;若分为数点,则因其各点所占数之多寡,以为成败比例差。”北宋新、旧两党若王安石、司马光,岂非豪杰?但未合为一处,故内斗不已,元气大伤。必欲豪杰不争,内部不斗,则应如梁任公所言,要大家都服膺公理,通达时势。“公理与时势即为联合诸群之媒,虽有万马背驰之力,可以铁链之,使结不解也。”东坡引用冯唐故事,即是寄予一种期望:天下人必须服膺公理,则个人恩怨、党派之争,遂于此公理之下涣然冰释矣。当然,苏东坡与后来之梁启超皆理想主义者,所论皆应然者而非实然者也。“应然”“实然”,其间有距离,故东坡引冯唐故事,仅只是寄予一种希望,其中亦存有哀痛,痛在魏尚不赦,冯唐难遣也!弃射天狼之才于偏郡,唯可射虎抒志于东州,岂东坡之哀,实大宋之哀也!此词虽表面豪放痛快,而沉痛实隐于其间。

“乌台诗案”,使苏轼开始真正地倒霉,也可以说北宋的党争开始不讲理了,北宋的政治开始不可救药了。苏轼离开密州任,又做过徐州太守,后来又去湖州做太守,那是神宗元丰二年(1cr79)初的事,七月,御史何正臣、舒宣、李定等,在苏轼的诗文中断章取义,弹劾他讥切时政,连篇累牍的弹劾表章,让神宗受不了。苏轼若非名动天下的苏轼也则罢了,可偏偏这个大名人却不支持他皇帝老子本来实施起来就不太遂顺的新政,他也就不能不对这个人们认为的以其才而与朝廷争胜的苏大才子起“杀一儆百”之心了。八月苏轼赴台狱,李定等必欲致之死地。朝廷上为给苏轼定罪也是争论不已。,„三旨宰相”王珪(只是一个“请圣旨”、“听圣旨”、“传圣旨”的无所作为的庸官)说,苏轼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是“不臣”。

他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轼求之地下之蛰龙,其不臣如此!”神宗听了也觉牵强,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吟桧(苏轼是咏双桧的),何预朕事?”而且神宗

说,诸葛亮自称“卧龙”,“岂不君耶”?王宰相办事无能,害人有术,连后来也害得苏轼不轻的章悖也说:“人之害物,无所忌惮,有如此也!”害苏轼的人有权力,保他的人也有势力,宰相吴充就对神宗直言:“魏武(曹操)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弄得神宗只好推脱说:“朕无他意,只欲召他对狱,考核是非耳,行将放出也。”(见吕希哲《吕氏杂记》)当时闲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伸出救援之手,他为苏轼上书皇帝曰:“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据说此案以其一言而决。其实宋仁宗的曹皇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耆旧续闻》载:曹后病重时,神宗欲大赦天下以减后忧,曹后说:“不须赦天下凶恶,但放了苏轼可矣!”这么多人说情,再加上太祖赵匡胤早有不杀士大夫的诫碑,自度必死的苏轼终于没有死,在乌台(即御史台)狱中呆了一百三十天,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责受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他就这么去了黄州。可是他改了么?一点也没改,而且诗文却越作越来劲了。编管黄州之时,他作了很多的词,而且不乏压倒古今之作,一曲i“大江东去”,就是这个时期唱出的。词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怀古词,写游赤壁之感怀。起笔写江流之浩荡,高唱人云。“浪淘尽”一句,将无穷兴亡故事都写入其中,这中间有悲哀,也有一种感慨中的通脱和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一切的风流人物总会被大浪淘尽,这是历史的法则,吾人不能左右,作者不仅自己通古今而观之,进而亦将自己注入这如江水之东流的历史中了。以东坡之博学,不应不知道此黄州赤壁并不一定是三国“赤壁之战”时的赤壁,在„《东坡杂记》上他就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由此观之,他是权从传说,就把它当作“周郎赤壁”,这也是一回“想当然耳”的事,不过借它说事抒怀而已,欧阳文忠公若在,又会夸他“善用书”了。他在这里用了“人道是”三字,表明自己是遵从传说,并非误认遗迹。起处“大江东去”是概说古今之流变,此处则具体到.“三国赤壁”以扣主题。往下“乱石”三句,写赤壁之险,山石而曰“乱”,波涛而曰“惊”;写山而曰“崩云”,是山与天接而划破长空;写水而曰“拍岸”,是水与陆接而惊动岸涘。写山而有空间之动感,写水而有时间之动感,用的都是极有力的字眼,读来令人惊心骇目,其健、其实,其开阔、其长远,如此之境界,舍东坡不知谁人能到得!“江山”二句,一叹而结拍,如此美丽的江山,众多的英雄人物,那历史上的一幕一幕,让人想起来就激动不已。下片一开始就把笔力集中在周郎身上,我们看,东坡在这里如用电影的“语言”,把镜头一步一步地推进,由“千古”而至“三国”,由“三国”而至“周郎”。赤壁之战御曹的主力是吴,统帅是周瑜。“遥想”五句写周瑜当年之英姿。述周郎而言“小乔初嫁”,是以美人为衬托,显得英雄更加出色。“风流人物”,是光彩照人的人物,是风华超常的人物,“风流”也者,风行水流也。这里有着一种宇宙的气象,一种浪漫的气质。所以战争在这样的人面前,就不是烽烟白骨,就不是血流遍野;成就一番功业,像下一盘棋,像聊一回天儿,那么大的一场战争,“羽扇纶巾,谈笑间”,就“樯橹灰飞烟灭”了。这不是说古来成大事业者就那么容易,而是说他们有大境界,面对残酷的现实,能够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大敌当前,他们何其潇洒自如!这是东坡所

仰慕的英雄形象。这以上是“怀古”之正文,自“故国神游”而下,转入自抒怀抱。“故国神游”,是倒装句法,即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也是倒装句,即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神游故国的是苏东坡,是他在做一种历史之溯回,见周郎少年英发,建功立业,自愧弗如,因伤时不我予事不我予也!过去的时代造就了周公瑾,而现在呢?自己也像范滂一样是“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物,可到头来,却是“魂飞汤火命如鸡”,遭了“乌台诗案”,到如今是九死一生。对比前贤,对比两个时代,他不能不有很多的感慨,所以说“多情”;加上“应笑”二字,见出东坡的无奈;“早生华发”,则是一种没有成就感的悲哀。这一句十分地沉痛,他不止是“笑”自己,也是在“笑”这个时代,在这种古今的对勘中,他有一种对当下的深切的发问:这个时代怎么了?英雄人物真的就一去不复返了么?长江啊,你千古滔滔流的就是英雄血,难道如今就凝固了吗?这个时代难道真的成了一个拒绝英雄的时代了吗?在这里他没有潇洒,他没有“跳出”,他直指向内心追问,直指向历史的深层追问,直指向当下的肯綮处追问。“乌台诗案”没有改变他的那种真正的士大夫的良知与深情,苏轼出狱后曾有诗句云:“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写完后他私自骂曰:“犹不改也!”(见《孔氏谈苑》)他当然不会改,改了就不是苏东坡了!写悲哀他就写到家,但不在悲哀上留连,他不像李商隐把自己沉人悲哀的底层在那里自虐。他自信,他向上,他永远是那种“双峰插云”似的人物。他能深切地感知悲哀,他又能旷达地超越悲哀。这种超拔的人格力量,使他能感动当时感动后世。他把自己放在大历史中,融进了古往今来的盛衰成败与荣辱兴亡之中,故其不自溺于政治理想之落空的悲哀之中。所以他接下来写道:“人间(一作“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将一杯酒洒向江心,洒给江心的一轮明月,他在自己的悲慨中超脱而得以如江月一样的澄明。

苏东坡此类词并不多,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自应由此超旷类的词立足。后人也有不喜此类词者,然仍不能泯灭其辉煌。这类词不易学,稍不慎,便入粗率恶道,没有苏东坡那一份对宇宙万事万物超旷的态度与襟抱,是作不得这种词的。 苏轼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这时他写了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都说这是咏物词,其实这里人与雁都打并成一片,人雁莫辨矣。

咏物词,若不写心情,那就是一个空壳,那“物”也就咏死了。东坡在这里是借咏孤鸿而写一己之骚情雅意,读此词,不必如“常州派”那样句句说成有寄托,这只是写一种心情,是个人身世之变与一己之人格持守间矛盾重重的一种心情。他不被理解,却又不愿流俗,他不愿孤独,可又不得不自甘于孤独。首句写景:疏桐缺月,写出一片幽静气氛。二句写时间,漏断人静,更觉万籁俱寂,纤尘不到。此二句将幽寂之境况写尽,为下面写幽人起到极好之烘托作用。“幽人独往来”前面置以“谁见”,是说无人见,下又有“缥缈孤鸿影”,写人之孤、鸿之孤,由孤而冷,向下片度去。上片扣一个“孤”字,由“孤”而人鸿莫辨;下片就扣一个“冷”字,由“冷”而人鸿莫辨。

“惊起”句,既是鸿为人惊,也是人为鸿惊,“惊”字写出惊魂未定,鸿自因离群而提心吊胆;人则因方历宦海之风险而心有余悸。“有恨”一句,是说其苦痛唯自己最能知道而别人无法体会,也是说无人能够、无人愿意分尝他们的苦果。“拣尽”二句,从“鸿”此一角度说,是鸿不栖树,自宿沙洲,无枝叶之托庇,有霜露之侵凌。在人此一角度说,则是不欲流俗,坚持德操,人格不因处逆境而颓败、而倒塌。这是真正的士大夫的气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处贫贱而不改素志,

临大难而不失节操。“孤独”往往是对他们良知素志的考验。

苏轼固然善排遣,但那是以佛道之理将内心的苦痛“化”掉,从而有一种升华与超越,而不是改变素志泯灭良知。所以他骨子里还是儒,还是正统的中国文人的脾气。对待形骸与身外之物,他是佛的,道的,可他那颗心却永远没有放下,那种“孤”,那种“冷”,是他终生的内心感受。一般人只看到他的快乐,不太关注他内心的苦痛。他的内心是澄明的,所以苦痛;也正因为他的内心是澄明的,所以他能够快乐。这首词是写苦痛,但不是歇斯底里,不是死去活来,而是“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人语”(黄庭坚语),通篇是空中传恨,一片神行。在北宋小令中,实为别调,诚如黄庭坚说的:“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他在定慧院住了一段,很快就因为家眷的到来而搬到临皋亭去了。临皋亭是个好地方,亭下不远便是大江,江水大半是从峨眉山上流下来的雪水,苏轼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临皋闲题》)在《书临皋亭》中他又说:”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所备。”东坡确如林语堂先生说的,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现在是个tt闲者”,他就是江山风月的主人,酒醉饭饱,在思与不思之间,不在苦痛中沉溺,而是因“化解”而进入快乐境。这时候他作了一首《临江仙》,词题是“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敕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迁居临皋亭后,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是写他醉饮之后夜归临皋住所的事。上片写醉归而家门已闭,童仆酣睡,他无法进门,只得倚杖听江涛之声以遣时。下片则是“倚杖听江声”时的思绪之叙写。”长恨”二句是检讨平生之语。他其实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生的思考,此时他被看管于黄州,前此给他加的“讪谤罪”不过是党派之争时欲加治罪的一种借口,这种现实,不能不对他自幼培养起的儒家用世之志意是一个很残酷的检验。这时他想到了庄子,《庄子‟知北游》中说:“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夫有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这是“长恨此身非我有”一句所本。又,《庄子·庚楚桑》云:“无使汝思虑营营。”这是“何时忘却营营”一句所本。庄子主张心的自由,不为外物所役使,这在苏轼那里得到共鸣。他在这里化用庄子的话,也是在说他是用道家那种超旷之精神来开解他儒家用世之志意的落空。当其身处逆境时,庄子的话为他带来一些宽慰,也使他更清醒于世界和自己的关系。他在此一思考中由原来被贬后的内心之不平而渐趋平静。“夜阑风静毅纹平”,写江水,亦是写心境。身被拘管,心却是管不住的,从这里开始,乘着思想之舟,心游于物外,这余生也自得一个大自由。传说当时人听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二句,认为苏轼跑了,黄州太守徐君猷怕在他手下走失了这个罪人,便派人查看,原来苏轼正在家中酣睡(见叶梦得《避暑录话》)。

苏轼不会逃跑,这首词写了他思想上的一种开悟,是他心路上的一种前瞻,他的内心为之澄明,所以他才睡的那么塌实。此时的苏东坡,非常人可解也! 这个时期他还写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切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前有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写明这是记沙湖道中遇雨的一种感受,亦因之而表现出一

种处世之态度。我们说过,苏轼是一个把儒家用世之志意与道家旷观之精神圆满融合为一体的人物,所以当其居庙堂之高而为官时,即能尽一己之全部的真诚的匡世心与经世致用之能力,积极地为朝廷出谋划策、尽职尽能。而当其遭到不公平的待遇被贬谪州县时,也不至迷失彷徨不能自已,他从不曾颓废不起。

这是一个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持守的成功的人物。这首词写出了他在逆境中的一种超旷的人生态度。“莫听”二句,写得何其轻松!tt竹杖”三句,写得何其超旷!逆境中能有如此之态度的实在不多。古来超旷者,都不自苦、自溺于人生之逆境,而是更能超越其匕,作一种更远的人生之展望。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只把眼前的逆境当作人生途中必须经过的一个小小的曲折,所以下阕头两句只略言雨中稍觉的一丝凉意,旋即写山头已见晴光。乌云不能长遮日,天下必有转晴时,这一点风雨又何足道哉!因而有末三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超然旷达之观照。这既是写雨后之实景,也是作者由此实境中超越出来而对人生前程所作的一种展望与设想。人生苦痛经过后,再回首,一切即如平常,那么当其风雨来时,又何必仓皇狼狈?而倘无东坡那种将其立身之志意与超然之襟抱圆美地融合为一处的修养,则谁人能在逆境中有“余独不觉”的超旷呢?他的学养、他的襟抱、他的那种作为精神支撑的“士”气——即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岂止是能够使他面对黄州之贬,更使他能够面对终生的苦难。神宗说他“心中无事”,实际上那就是他内心的澄明无碍,所以他在惊涛骇浪中仍能稳睡,所以他在大苦大难中仍能笑呵呵地唱歌。‟在北宋词史上,苏轼和柳永是两颗巨星,苏轼是太阳,柳永是月亮。历代评论家都不愿意把苏与柳等量齐观,爱苏之心,无可厚非;卑柳之论,往往就下得太狠。东坡并不卑柳,他对柳永那类有高远气象的句子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就十分推崇。他也曾有“我词比柳如何”这一类的发问,这种发问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的对待,当人们说,柳词须十三女孩持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词须关西大汉把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时,苏轼也不较量锱铢了。柳永词唱遍天下,自有柳词动人的地方;苏轼词指出向上一路,自有苏词撼人的力量。他们走的是两种不同的路,各自都走出了辉煌。柳永使词在“音乐化”、“市场化”的路上走;苏轼使词在“诗歌化”、“文人化”的路上走。柳永在形式上开拓;苏轼在内容上开拓.苏轼以其胸襟气势方面开后来张孝祥、陆游、辛弃疾一派;柳永以其工力技巧方面开后来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一派。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领域扩大,地位提高;柳永深谙音律,使词之本体得以长足发展。世界上不能只唱“大江东去”,也不能只唱“晓风残月”,宋代的词坛本来就是多元并存的,后世评家又何必厚此薄彼呢?

作文九:《横空出世观后感》2100字

横空出世观后感(一)

在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国产的十分优秀的电影名为《横空出世》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的无名英雄们呕心沥血研究核武器的故事。

那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无情的践踏,深受其苦,而八国联军的入侵,又签订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的日子,更加重了劳苦大众的负担。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可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利益,奋发图强、没日没夜地赶制原子弹,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最终研究出了最先进的原子弹,驱赶走了霸占在中国领土上的侵略者,使中国人民重新站了起来。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我看着这部影片时,我真是十分感动。看到那些原子弹研究专家们需要研究原子弹而隐姓埋名一辈子,却坚定的说出为国奉献在所不辞的壮志豪言。看到需要计算的庞大数据而他们打着算盘一笔一笔来的“干革命”。看到核试验基地没有粮食了,大家无所顾忌,毫不在意,任凭肚子咕咕叫也要继续,全把粮食让给了科研人员,大唱军歌同抵饿。他们是革命中的军人,他们勇敢,他们无畏,他们刚毅,他们有信念。

当原子弹上升的一刻,我向他们的苦痛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一切的汗与泪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不愧为默默无闻的英雄!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人民完成未完成的事业。

横空出世观后感(二)

文/萧芳冰

同事推荐我观看了电影《横空出世》,影片以史诗般的描述带领观众回顾了我国知识分子和部队官兵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过程。掩卷沉思,夜不能寐。心中久久激荡着豪情和深思,老一代知识分子就是这样铸就着辉煌和胜利。

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地奋起;为什么能够历久弥新?为什么能够至今还傲然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民族精神,那就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险,那就是严谨求实、团结合作。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解释历史,更无法展望未来。

人生总是有限的。需要做的事情固然很多,但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去做的却很少。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值得我们付出生命;为了强大我们的科学技术,一样值得我们付出生命。事实上,我们在科学技术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相当落后的。但是,我们正在奋起直追,在有些领域、有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我们做的实在是太少了。就单单我所在的这个领域而言,有相当多的技术我们中国人没有发言权,我们还在吸收、消化别人的成果,甚至有不少科技工作者还以此沾沾自喜。

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有许多的想法和理想其实并不能实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诱惑的确很多。那么,我们能不能穷其毕生,就做一件事情呢。在自己耕耘的这片小土地上,收获一些前人没有收获过的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我们不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到我们自己的成功,我们也能为后来人垫一块石头,多加一块砖,让我们的后来人能踩的地方更多,走的弯路更少。我想,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在这部电影里,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生活的质量并不直接影响生命的质量。那些科学家没有因为吃的不好、睡得不好而影响科学研究的不好。因此,可以说,物质的客观条件不影响科学研究的成功。我们如果天天叫着要房要车,也并不能说明我们一定能够成就大业。二是,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也可以没有很高的素质,但是不能没有良知。可以列入良知的当然很多,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就是爱国。我们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是不能被人瞧不起。回头看看历史,如果我们不好好努力,把国家的实力搞上去,我们连祖宗都对不起。(m.lz13.)我们的前人及其所做出的成绩,当然是已经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我们应当在新的时代,垒起新的高峰,不是吗?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我要用有限的光阴,做一件事情,不要做那么多。

感谢电影,感谢青春,感谢生命,感谢十年。

横空出世观后感(三)

电影《横空出世》是一部近年来拍摄的好电影,它取材于我国在极其艰苦环境下制造原子弹的历史,真实反映了我们的党是怎样下决心一定要造出原子弹的坚强意志,真实反映了我们的军队是怎样艰苦卓绝在死亡之海里建造实验基地的,真实反映了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拼搏设计出我们的原子弹的,真实的反映了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体现了那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革命作风。

我看了这部影片后,被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所感染,因为对比当年的这些人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工作,环境,待遇不知要比他们好上多少倍,然而现在的有些人,特别是一些党员,他们总感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是鄙薄自己的待遇如何差,自己的地位如何低,自己的环境如何不适应,自己的要求总不能满足,而对照影片中的那些前辈们,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我们老百姓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定,坚决支持党中央的果断措施,把我们的党整顿好,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好,把我们的人民教育好,把我们的信念扎根牢,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的祖国才能不被外人欺负。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

*  光荣之路观后感

*  歌舞青春观后感

*  观看焦裕禄观后感

作文十:《新牛散横空出世》2800字

.eastmoney.2011年09月02日 13:43倪鹏翔理财一周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字体:大中小|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黄木秀、黄丽娟、叶玉莲、孟祥龙、吴彩银……随着股市的风云变幻,2009年,这批超级散户的名字取代了曾经响彻A股的刘芳、金顺法。

2010年,又诞生了一批新牛散:持股数量高达9只的赵建平,联手出击三爱富的韩建明、俞慧军,抓住大成股份15个涨停板的勒君,包钢稀土和广晟有色的暴涨也“捧红”了潜伏稀土概念股的董荣亭、成碧娥、王素芳和叶玉莲多个新“牛散”。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要放在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身上,周期要大大缩短,一轮牛熊更替足以让“老牛散落寞,新牛散登台”。 翻看2011年的半年报不难发现,像瞿光坤、徐王冠等一批新牛散又在资本市场的大舞台上展现出他们不同的却又同样精彩的财富故事。钱小妹以10只股票的持股数取代了赵建平,成为新一季的“持股王”,瞿光坤第一次登上牛散榜单,就携8000万元资金在7只个股上“横冲直撞”,更为生猛的是徐王冠,刚一上榜就排名第14,实力更是不容小觑。

瞿光坤

新晋牛散,玩转各种概念

持股:

东睦股份(600114)、北矿磁材(600980)、

海王生物(000078)、华阳科技(600532)、

贵研铂业(600459)、襄阳轴承(000678)、

大连友谊(000679)

如果同时持有稀土永磁概念股、涉矿概念股、抗甲流概念股、国际板概念股和重组股的话,你是不是会觉得这样的投资者很牛,一定会在股市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呢?

在本期的超级牛散排行榜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牛散,在2011年二季度末,同时持有7只个股,它们分别是属于国际板概念股的东睦股份、稀土永磁概念股的北矿磁材、抗甲流概念股海王生物、涉矿概念股的华阳科技、小金属板块中的贵研铂业以及两只具备重组题材的襄阳轴承和大连友谊。而且这7只股票都是在第二季度新建仓的,持股从62万股到182万股不等。

持有以上7只股票的牛散,名叫瞿光坤,这是今年一个新上榜的牛散,截至2011年8月26日,他的持股市值达到8412.70万元。

记者通过财汇金融数据统计后发现,瞿光坤完全是一个资本市场的“新人”。在这次二季报同时现身7只股票之前,在二级市场上,从未出现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一出道,就坐拥超8000万元市值,瞿光坤的实力不可小觑,但从其持股的表现来看,却又显得相当的平庸。

从二级市场走势上看,这7只股票三季度以来都没有太好的表现。

从瞿光坤的操作手法上看,他更喜欢的是追随热点,而不是去主动发现热点,这批股票,在他买入之前的一个季度,均出现过15%以上的涨幅。

什么概念热,什么股票涨得好,就买什么,买入之后就被套。这是通常中小投资者会犯的错误,却在这个“牛散”身上也发生了,其操作水平到底如何,现在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是不是能创造出属于他的传奇,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徐王冠

实业家现身资本市场

持股:

华西村(000936)、光大银行(601818)、

中煤能源(601898)

徐王冠,在2011年二季度持有3599.78万股光大银行、1200.02万股中煤能源、736.73万股华西村,以2.8624亿元的持股市值排名第16名,成为新晋牛散中排名最高的一位。

一般而言,大盘蓝筹股里由于机构众多,散户一般难以出现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因此此类股票的持股散户一般不容易发现,而徐王冠却一人持有两只大盘蓝筹股光大银行和中煤能源,并跻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可想而知,其实力之强劲。

从公开信息显示,浙江双冠控股集团董事长名叫“徐王冠”,而从双冠控股在江苏吴中(600220)和华西村中两度同时现身来看,基本可以判断,徐王冠的身份就是浙江双冠控股集团的董事长。

徐王冠,在2010年三季度与其控制下的双冠控股集团合力买入江苏吴中711万股,持股半年多以后,在2011年一季度末成功退出了前十,而这期间正值江苏吴中爆发的阶段,该股曾从最低不足5元,最高拉升到13元以上。

在今年一季度,徐王冠将投资目标转向华西村,当季买入542.11万股,并在二季度加仓至736.73万股。

值得关注的是,徐王冠二季度还大举入驻了两只大盘蓝筹股中煤能源和光大银行。其中,大举买入中煤能源1200.02万股,在流通股股东中排名第8位;以3599.78万股的持股数成为光大银行的第9大流通股东,而双冠控股集团也买入3816.07万股排名第8位。

但是,从目前的走势来看,这三笔投资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今年以来这三只股票无一例外地都运行在下降通道中,股价不断地创出新低,截至8月26日,这三只股票的跌幅分别为14.07%、0.8%、4.5%。

钱小妹

新“持股王”持股不过季

持股:

青岛碱业(600229)、金瑞矿业(600714)、

六国化工(600460)、江苏宏宝(002071)、

山西焦化(600740)、常铝股份(002060)、

新五丰(600975)、美欣达(002034)、

万泽股份(000534)、凤竹纺织(600493)

牛散钱小妹崛起于2010年,因连续出现在包括重庆港九(600279)、世联地产(002285)、永太科技(002326)等十多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也因资金量庞大、眼光精准而被称作刘芳第二。

在今年一季度报告中,华平股份(300074)、星河生物(300143)、刚泰控股(600687)、如意集团(000626)、中海科技(002401)、澄星股份(600078)、弘业股份(600128)、长春一东(600148)8家公司,钱小妹均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而2011年中报显示,钱小妹已经从这8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消失了。但是钱小妹这位牛散并没有从牛散的榜单中消失,而是以10只股票的持股数量,问鼎了新一季的“持股数量王”。

2011年中报显示,最新被钱小妹看中的10只股票分别是青岛碱业、金瑞矿业、六国化工、江苏宏宝、山西焦化、常铝股份、新五丰、美欣达、万泽股份、凤竹纺织。

按8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持有的这10只股票的市值达到1.8419亿元,其中青岛碱业的持股市值最高为5921.58万元。

钱小妹在市场操作的特点是持股不过季。从2009年一季度到今年二季度,钱小妹总共进入了4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每个季度的持股没有一只股票重复。

从钱小妹操作过的股票来看,可以发现三个相同点:一是这些股票利好消息确切;二是会有众多资金联合拉抬股价;三是以中短线为主,与一些营业部游资的操作手法类似。

以钱小妹二季度买入的美欣达为例,2011年7月14日,公告公司中报预增56倍,公司股价反复活跃,。在此期间,中信建投证券杭州解放路营业部、招商证券杭州文三路营业部、东方证券上海张杨路营业部同时出现在这只股票股东名单里。

分享此文至财迷

已有0条评论

我有话说